强力构建和谐育人文化氛围多方促进教育教学在上新台阶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意见,以提供指导和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一、加强学校的文化氛围建设1. 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中小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树立真善美的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2. 倡导文明礼貌的校园文化: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倡导尊重、友善、协作等良好行为习惯。
3. 创设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艺术表演、文化讲座、读书活动等,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促进学校与社区的融合1. 建立学校与社区的合作机制:学校应积极与社区建立紧密的联系,互相支持合作,促进学校与社区的有机融合。
2. 开展社区服务与志愿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3. 利用社区资源丰富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引入各类文化专家、艺术家等,为学生提供更多文化艺术交流的机会。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设计课程以培养创新思维:学校应设计创新的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思考和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 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和机会:学校应提供各种实践平台和机会,如实验室、实习机会等,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3. 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可以组织科技创新竞赛、科学项目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学术研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2. 倡导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3. 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福利待遇:学校应为优秀的教师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福利待遇,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
推进“六个育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推进“六个育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者:李国伟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第13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工作。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学校在德育实施中应大力加强全方位育人,深入落实好网络育人、环境育人、制度育人、文化育人、课程育人和活动育人工作,以“六育并举”的措施,创新德育工作模式,提高德育工作绩效。
一、网络育人,提升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合力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机构,要坚持内强素质,强化全体教师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职责,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落实情况与教师工作绩效考核挂钩,促进教师提高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力度;要坚持以家长学校、家委会、家长会议、家访等形式的活动引导家长增强重视小孩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识,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水平,并要求家长以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自我修养来引导影响小孩;要坚持与公安、政法等部门,以及社区、村委会加强沟通、共同配合,在社会上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提高教育合力,完善全方位育人网络。
二、环境育人,营造文明、安全、健康的成长氛围一是要打造优越的校园环境。
学校要坚持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打造美丽校园。
搞好校园绿化、净化和美化工作,完善舞蹈室、美术室、图书室、体育馆(场室)等艺体和文化活动场室的建设,打造好红领巾广播站、少年宫等育阵地,以优越的办学环境,为全面对未成年人实施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以及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条件保障。
二是要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学校应大力组织教师成立了校园护卫队和志愿者服务队,坚持对校园周边的环境进行巡视和监察,维护好上学、放学的秩序,及时消除社会上闲散小青年以拉拢、威胁或引诱的手段使未成年人思想、行为出现偏差的现象。
应加强与公安、交警、城监等部门联系,一旦发现校园周边有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时,及时请求进行整治,及时消除校园周边对青少年成长可能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潜在因素,精心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安全、文明的环境氛围。
让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丰厚土壤
让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丰厚土壤——赵县职工子弟学校新学期工作小结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三月的暖阳撒满校园。
本学期,为强化和拓展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我校围绕“让每个孩子在这里健康快乐地成长”的核心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从多方面入手,多角度做文章,积极创建各种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化素质,更加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
一、优化环境育人才,提升师生幸福感。
校园环境建设是构建校园文化的前提,是学校精神的外部呈现。
我们以建设融优美、童趣、个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文化氛围环境为目标,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1、坚持多方筹措、适当前瞻的原则,在校园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方面下工夫。
我校遵从“尊重科学,和谐发展”的校训,统一规划、精心布局。
3月份,容纳90人的三个高标准集体办公室已投入使用,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电脑,让老师体面的开展工作。
安装电热式净化饮水机一台,极大方便教师饮水。
改建的三层高标准学生厕所已面向学生开放,在很大程度缓解学生入厕压力及社会舆论问题。
开展绿化美化活动,教育学生爱校如家。
待樱花盛开,闻月季花香,臵身红花绿树之间,怎不令人流连忘返。
2、精心营造校园人文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教育氛围,需要我们长期经营。
学校在每一栋楼、每个教室墙面上都开设文化版块。
在楼道里、走廊内都悬挂一块块主题各异的文化匾牌,力争每一版块都说话,每一面墙壁都育人。
尤其是进入一二年级教学楼,更是将校园文化的内涵诠释的淋漓尽致。
结合小学生年龄小的特点,将“托起明天的太阳”作为教育主题。
楼道里造型各异的标牌在吸引小学生眼球的同时,更大的是对他们习惯养成、文明礼仪、兴趣爱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培养。
精心布臵的每个楼层,每个版面,主题明确,内涵丰富,小学生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3、班级文化墙充分发挥育人功效。
我们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自己设计构思布臵室内外文化墙,每月两期,主题鲜明,定期更换,期期新颖,按时检查,及时公布,已形成规范有序的程序步骤。
校长在第五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学校工作报告
校长在第五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学校工作报告强化管理明确目标提高我校各项工作执行力理清思路真抓实干再创我校教育发展新辉煌——在安阳县二中第五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学校工作报告安阳县第二高级中学校长王凤林(2020年12月8日)尊敬的各位代表、同志们:经过充分的筹备和酝酿,我校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了,这是我校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首先,我代表学校党支部和校委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一段时间以来为筹备会议而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而努力工作的全体教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本次大会是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在我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全校教职工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背景下召开的,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强化管理,明确责任,提高我校各项工作执行力;理清思路,真抓实干,再创我校教育发展新辉煌。
” 现在,我受学校党支部委托,代表校委会就校代会五届一次会议以来近两年的工作向大会作学校行政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并请各位代表和列席代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2020年以来学校工作的基本总结2020年12月我校第五届教代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体局党委的直接指导下,校委会带领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全县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务实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保证,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学校管理,深化制度建设,突出课堂教学改革,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提升、科研兴校、教改兴校之路。
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强抓机遇,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又上新台阶,又有新发展。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更是每一位教师的立身之本。
我们坚持以德立校、以德治校。
落实“五育并举”语文教师育人之践行
落实“五育并举”语文教师育人之践行作者:林惠清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42期【摘要】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根本任务,探索“五育并举”的实施途径,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语文课堂质量,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积极开发学科优势潜能,坚持立德树人,注重质疑创新,塑造健康人格,激发审美情趣,弘扬劳动精神,通过教材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努力为现代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五育并举学科资源育人践行五有新人【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2-0101-02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越来越重视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迫切提出要坚持“五育”并举,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深化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求教师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五育”新人。
面对“新征程新理念新格局”,我们任重道远,以下结合本人在语文教学中的思索与实践,谈谈如何培养五有新人。
一、立德立行,德为教育之首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更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以立德为先导,优化“五育并举”实施空间,把德育贯穿于日常教学中,既要教学生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学会为人处世。
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德育话题与素材,利用手头的教材,充分挖掘德育点,做到教书育人两不误。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理俱佳的篇章,教学中可利用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做学生思想的引路人,让他们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
如教学《诫子书》,引导学生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及其对儿子的殷殷期盼谆谆教诲,教育学生珍惜光阴、静心读书、修身养德;教学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理解父母、孝顺父母;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引导学生遇困难懂得化大为小,沉着应对……当然,许多作家的个人身世与创作背景,也是极好的德育点。
苏轼、范仲淹、欧阳修、史铁生、海伦·凯勒等,他们的人生境遇充满坎坷辛酸,但他们拥有积极乐观的豁达心态、面对困难的顽强毅力、永不言弃的人生态度……教学时可结合这些人物生活经历,激发学生直面困难不向命运低头的斗志,提高他们忍耐力与抗挫力,教导学生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教育部部署2024年教育工作重点任务等6篇
教育部部署2024年教育工作重点任务等6篇作者:来源:《云南教育·视界(时政)》2024年第02期教育部部署2024年教育工作重点任务教育部网站消息 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月11日在京召开。
会议提出,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深刻认识教育强国的主攻方向和战略布局,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和战略思维,书写好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会议指出,要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一要着力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生态新格局。
会议提出启动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全面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二要强化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持续抓好“两个先行先试”,深化科教融汇、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深化产教融合、以技术转移为纽带推动“四链”融合,服务治国理政、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三要进一步夯实基础教育基点。
着眼人口变化趋势加强前瞻性布局,深化基础教育提质扩优工程,巩固深化“双减”成果,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筑牢根基、积蓄后劲。
四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
坚持与产业结合、与地方和政府政策结合、与社会区域结构结合、与个人终身学习结合,稳步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尽快取得突破,以人的成长为中心,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要义,实现办学质量高水平、产学合作高质量。
五要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
坚持应用为王走集成化道路,以智能化赋能教育治理,拓展国际化新空间,引领教育变革创新。
六要坚定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完善战略策略,统筹高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找准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切入口,不断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七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育人力量,奋力推进教育制度创新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育人力量,奋力推进教育制度创新作者:本刊编辑部来源:《天津教育·下》2020年第01期创新是永葆教育事业活力的根本,也是人才培养机制始终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内在。
因此,在全新育人环境下,要积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才规律,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育人力量,以办人民满意教育為目标,构建极富活力、更高质量和开放包容的现代教育机制,奋力推进教育制度全面创新。
在推进教育制度全面创新时,需要首先弄清“培养什么样人”的现实问题,只有把握了正确的育人导向,才能确保育人活动取得理想成效。
通过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基础,选择各种适合学生学习、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教育资源,关注大众迫切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正确理念,实现教育体系全面创新。
凝聚育人力量,推进教育制度创新,将实现:一是适应了教育改革的内在规律,推进教育向高质量阶段发展,开启教育事业发展新阶段。
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引教育制度创新,是从教育改革内在规律出发的全面创新,通过发挥先进文化的引导优势,助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流动,确保了教育质量,增添了教育价值活力,为教育事业全面创新注入新动能。
二是满足了大众对教育的期待,推进教育向人民满意教育升级。
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势,凝聚育人力量,优化教学机制,实现了为人民办学的教育宗旨。
通过坚持教育为民、教育为社会的发展宗旨,坚持教育现代化的正确发展方向,为每个人提供均等享受优质教育的公平机会,实现教育造福人民的目标。
基础教育是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工作,在推进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中,要注重优化教育制度,聚焦学生需要,通过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面对基础教育的全新挑战和时代任务,更要发挥先进文化的载体优势,打破传统教育“重知识教育,轻思想引领”的错误理念,集中破解教育难题。
为此,在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势,奋力推进教育制度创新时,要重视做到:一要坚持立德树人,文化育人,调整教学育人导向。
社棠中心学校三园式总结
社棠中心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园式”校园建设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麦积区教体局:在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我校教职工共同的努力,本学期的工作已圆满结束。
为了在下年度可持续的开展“三园式”校园建设活动,现将本学期的活动回顾总结,并对2014年“三园式”校园建设工作安排如下:一、2013年活动开展情况(一)指导思想以教体局下发的《天水市麦积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建设“三园式”校园的意见》为指导,通过构建和谐、平安、儿童化的育人环境,努力建设数字化校园设施,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打造让教师顺心,让学生开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关心的教育理想,最终达到真正的魅力校园。
(二)开展的各项活动及取得的成绩1、制定活动方案,建立健全组织根据《天水市麦积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建设“三园式”校园的意见》的精神,在本学期初我校通过召开教师会议、班子会议讨论,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台了《社棠中心学校关于建设“三园式”校园的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建立了以校长张军国同志为组长的社棠中心学校“三园式”校园建设领导组织。
安排各基层学校在结合本校实际的前提下建立个学校的“三园式”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并出台活动方案。
2、认真开展的各项活动(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①学校硬件努力突出文化氛围我校认真组织了师生共同参与的“三化一上墙”工作,各完小都做到了师生书画上墙,净化美化校园环境,根据学校的实际努力做好环境育人的工作。
对学校的墙壁和教室进行了布置,争取做到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有育人的氛围。
②科学化的硬件保障根据我校整体的发展趋势,通过召开教代会主席团会议,学校制定了学校硬件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的规划,使学校的硬件建设做到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
为了能使师生生活在卫生、整洁的环境中,学校除了做好常规的校园环境管理以外,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我校对学校的营养餐食堂进行了统一的建设,到目前为止,中小、三小、柏林、下曲四所完小的营养餐食堂已全部竣工,待到春季内粉后就可以交付使用,该工程的实施可以保障学校师生能够在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中就餐。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推动学生成长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提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小学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师德师风建设是保障学校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
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做到德行兼备、以身作则;端正教育观念,注重因材施教;加强专业素养的培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1. 培育尊重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校要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倡导友善交往和合作共赢的精神。
2. 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健康向上的个性特质。
3. 重视文化艺术教育。
通过文化艺术教育,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培养其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4. 增设文化活动场所。
学校应该设立图书馆、美术室、音乐室等文化活动场所,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文化素材和艺术体验的机会。
三、加强学校管理1. 完善规章制度。
学校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校规校纪和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形成规范有序的管理秩序。
2. 建设美化环境。
学校要注重校园环境的美化,创造一个整洁、舒适、有利于学习和发展的校园环境。
3. 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学校应建立良好的教育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丰富的教育教学设备。
4. 增强学校文化氛围。
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活动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加强家校合作1.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学校和家庭应建立有效、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传达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健全家长学校。
学校应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工作,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3. 开展家庭教育培训。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庭教育培训班,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五、加强评估与指导1. 建立全面评价体系。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_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_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首先,要注重教育的全面性。
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全方位,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这就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重视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特色活动,如学生社团、科技创新、文体比赛等,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给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领导才能和合作精神。
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决定学校文化建设成效的重要因素。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素质。
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和需求,并建立一对一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个体化的关怀和指导。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学校的育人效果才能得到发挥。
另外,要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室等,并组织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音乐会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也应该注重文化教育,开设一些文学、艺术、历史等课程,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学习优秀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
最后,要注重校内校外的交流与合作。
学校应该积极开展与其他学校和社会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师生互访、学术研讨、文化交流等活动,为师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开拓他们的眼界,并丰富校园文化。
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锻炼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总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学校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强校内校外的交流与合作。
家校共育构建和谐教育新生态
家校共育构建和谐教育新生态【摘要】:家校共育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话题,构建和谐教育新生态是当下教育改革的关键方向。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动,家校合作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家校共育提升教育质量,建立和谐家校关系以及构建新型教育生态环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
共同努力打造和谐教育新生态,让家庭和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坚实支持,是家校共育的重要任务。
未来教育的重要趋势之一就是家校共育,通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目标,助力学生成才。
我们需要更多的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下一代,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关键词:家校共育、和谐教育、新生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综合发展、教育质量、和谐关系、教育生态环境、努力、未来教育趋势、全面发展、教育目标。
1. 引言1.1 家校共育构建和谐教育新生态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不可分,共同构建和谐教育新生态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密切合作,共同育人,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家校共育构建和谐教育新生态,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育质量,还能够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构建新型的教育生态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密切配合,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
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协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动,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通过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共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这种合作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共同努力打造和谐教育新生态,家校共育将是未来教育的重要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目标。
2. 正文2.1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动是构建和谐教育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部高度关注的重要工作之一。
为了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意见,旨在推动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本文将围绕教育部的指导意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于培养良好的学风,营造和谐的学校环境至关重要。
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对学生成长成才起到积极影响。
二、建设学生主体参与的校园文化教育部提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侧重于学生主体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主题活动,比如学术竞赛、文化节、运动会等,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和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能。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部要求中小学积极构建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应该加强文化熏陶,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学生品德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交能力。
同时,学校应加强师德建设,健全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营造师生和睦融洽的教育环境。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教育部强调,学校应制定明确的文化建设规划,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管理和督促,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教育部鼓励学校与社会各界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各方资源,共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五、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与指导教育部提倡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
对学生也应进行全面的培养和指导,注重学生道德、心理、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总结与交流教育部鼓励各地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的总结与交流,以促进经验的复制和推广。
学校可以举办学术研讨会、展览等形式的交流活动,让更多的学校受益于优秀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共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全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六个好”标准创建文明校园
全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六个好”标准创建文明校园摘要:文明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要全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领导班子建设好、思想道德教育好、活动阵地建设好、教师队伍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校园环境建设好等“六个好”的创建标准,创建文明校园,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弘扬主流价值的高地、涵育中华文化的家园、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
关键词:立德树人“六好”标准创建文明校园一、领导班子建设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所学校要发展,离不开一支团结协作、高效务实的干部队伍。
为此,我校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造诣深、管理理念新、创新意识强的学校领导班子队伍,全面推进学校党建工作,通过争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示范点为载体,落实“坚持集中学习制度、坚持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坚持交心谈心制度、坚持‘三会一课’”的四坚持制度和“当好指挥员、服务员,又当好战斗员”三个“当好”,建设学习型、规范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五型”党组织;通过开展“戴党徽、亮身份,勇担当、践承诺,争创共产党员先锋岗”主题实践活动,做到蹲好一个年级、抓好一个处室、教好一个班级,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二、思想道德教育好,个个争当“健雅”学生课程育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校本课程。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必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入心。
我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校本课程,使学生在核心价值观的沐浴下健康成长。
实践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于德育活动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传、学、做”实践体验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寓于学生感兴趣的“讲、传、学、做”实践体验活动之中,让学生乐意接受。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就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强化教师队伍基础作用,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基本要求。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深化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坚持德育为先,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坚持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坚持面向全体,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二、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3.突出德育实效。
完善德育工作体系,认真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
大力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
加强品德修养教育,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法治意识养成。
打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充分发挥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基地和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与自然资源的重要育人作用,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
广泛开展先进典型、英雄模范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创建文明校园。
健全创作激励与宣传推介机制,提供寓教于乐的优秀儿童文化精品;强化对网络游戏、微视频等的价值引领与管控,创造绿色健康网上空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XXXXXX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学校的师生,更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
因此,学校将不仅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
特别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活动中,加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课改工作能在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里进行,这将无疑是推动课程改革科学有序健康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
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完成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
因此,创设一个良好、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应该成为课程改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是否能向纵深发展的关键。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做为XXX我校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创建生命化的校园环境氛围1、校园文化环境的重建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成低估的。
历史上“孟母三迁”的典故,正说明了在一种文化环境陶冶下对人才成长的作用。
长期处在某一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师生,在这共同的校园文化的陶冶下,会构成一定的代价观念,思维方式,如学校环境1的美化、净化、绿化,不仅反映了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学校的校风,很难设想一个环境肮脏,秩序混乱的地方,能培养出合格人才。
在重建学校文化的今天,做为一个管理者,要善于创设一种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环境文化,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这就需要讲求环境建设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规范性,精心创设学生的研究、生活的各种场所,烘托一种浓厚的育人氛围。
为此,我校在校门口左右两边建造两个花坛,配合学校门口电动门,给人第一印象是良好,感觉到学校的文化气息浓厚,校园优美。
学校门口东边宣传栏内容广泛,涉及教育教学、安全、健康卫生等各个方面,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动态。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校园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鲜明正确、鼓舞激励的导向作用,它可以促使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在潜移默化的力量推动下健康成长,本校历来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为全校师生创设优美的自然环境、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融思想道德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使学生通过教育和训练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为他们将来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
其主要做法是:一、优化校园育人环境,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基础性工程。
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使人身心愉悦、精神焕发,它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春雨,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切实的开展,我校在充分挖掘已有的文化教育设施的基础上,努力加强校园环境的硬件设施建设、改造、更新,使学校的环境更适合学生的成长。
1、积极筹措资金,构建美丽的校园。
校园是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好的校园环境,能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种无形的、不可抗拒的约束力。
久而久之,这种约束力,就能使人滋生出自觉的行动。
几年来,在主管局领导,我校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整改措施的力度。
2、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潜移默化作用。
在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中,我校的做法是:①在楼道悬挂领袖画像、科学家画像和英雄模范画像,这些是学生最好的榜样。
革命领袖、英雄模范人物情操高尚,事迹很典型,是学生心目中最敬仰、热爱的典范,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
②校园最醒目的位置悬挂国旗、国徽、国歌,使学生时刻不忘五星红旗是烈士的鲜血染红成的,从而使他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③室内墙壁上悬挂名人名言,使学生受到启迪、陶冶。
④办好橱窗宣传,将领袖和革命历史以及建成国以来我国各方面取得的成就。
⑤办好校园广播,利用课间及时播送国内外的时事和英雄模范人物事迹,以及校内外好人好事;播放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革命歌曲,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
校长跟岗学习总结 1 黄庆端
走进名校的心得体会——广东省小学校长赴浙江省杭州市跟岗学习总结徐闻县锦和镇外罗中心小学黄庆端今年11月份有幸成为广东省小学校长赴浙江省杭州市跟岗学习小组中的一员,有机会走进名校、接触名校,学习最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让我受益匪浅。
在此期间我严格按照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和本次学习班的要求,认真做好理论学习、小组交流讨论,深入跟岗学校通过参观、调查、听讲座、看活动、查资料等方式充实每一天的学习,从而进一步充实理论功底,进一步提高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与能力。
现将学习的情况简单总结如下:一、学习充分体现“四心”,效果事半功倍。
通过本次跟岗学习,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充分认识到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挂职学习要做到“四心”:1、诚心交流。
对名校长、名教师我们要虚心请教、诚心学习。
要多与辅导老师、同行、同事进行交流,还要注意讲究交流策略,讲究“双向”互动。
同时也要加深“师傅”对你学徒的良好印象,以求得他们的悉心指导,倾囊相授。
外出挂职锻炼,你就是徐闻教育的一面旗帜,如何在异地展示徐闻教育的良好形象,让徐闻教育走向浙江,挂职学习的同志也是责无旁贷的。
2、潜心观察。
观察要从宏观到微观,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
学校的一日常规、备课辅导、学校活动等等都是我们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对象,此外,我们还要善于在观察中发现问题,以求解决问题,提高自己。
3、细心体验。
许多名校,大多表面看来似乎朴素无奇,其内在东西需要我们用脑去体验,用心去发现。
所谓“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学校的每一处设计,每一项制度,每一个角落都会有其存在的因为和所以,所有这些,若无细心体验,无以发现其奥妙之处,没有发现,也就谈不上学习和借鉴了。
4、精心总结。
学习后的总结体会,得精心的梳理并用心思考、反思。
只有总结,才能提升自己,只有勤于总结、善于总结,才能把我们观察得来、交流得来、体验得来的东西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的素质。
构建和谐教育生态培养良好师风
构建和谐教育生态培养良好师风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培养良好的师风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以培养良好的师风,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理解和谐教育生态的概念和谐教育生态旨在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教师合作、学生发展和社会融合。
它强调教师、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和谐关系,注重提升师生互动的质量,营造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氛围。
构建和谐教育生态需要学校、教师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责任。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心他们的发展和需求。
他们应该建立和谐亲近的关系,让学生感到被尊重和受到关注。
而学生也应该尊重教师,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与教师建立互信和沟通的良好关系。
三、教师的承诺和责任作为教育的传播者,教师的作用不可低估。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师德和职业操守,以示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他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尽力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四、学校的支持和管理学校是培养良好师风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激励教师敬业奉献。
同时,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与考评机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师德进行评估和奖惩。
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学校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自身发展的方向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促进教师个人和学校整体的进步。
五、社会与家庭的支持除了学校和教师的努力,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也至关重要。
社会应该给予教育事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号召和引导各方共同关心和推动教育的发展。
而家庭也应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作用,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良好的学生和师风。
六、师风对学生的影响良好的师风不仅对教师和学校有益,也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教师以身作则,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行为模式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
2024年少先队工作总结参考范文(6篇)
2024年少先队工作总结参考范文我乡的少年先锋队始终将思想品德教育置于首要位置。
在本学年初,中心校即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遵循____和“____”的重要思想,针对我乡少先队员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发展的变化,我们组织了一系列主题鲜明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这些活动的实施,旨在促进队员们全面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
以下是近期主要工作的总结及取得的成效:1. 强化德育引导,推动生命奠基工程。
本学期,我们各校持续推行“五星”循环竞赛,强化礼仪、纪律、卫生、节俭和保健等五个方面的规范,同时通过晨会、国旗下讲话和班会等途径,持续对学生进行教育,有效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形成。
2. 加强值班监督,提升管理效能。
我们各校充分发挥红领巾监督岗和示范岗的作用,构建大队部、值日老师和值日队员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实时指导和监督,定期召开队干部会议,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和纠正,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 开展主题活动,深化思想教育。
各校结合时事,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秋游、体育竞赛、国庆演讲等,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同时,我们通过“国旗下讲话”每周设定一个主题,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教育,辅导员的讲话对学生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
4. 注重激励机制,营造积极氛围。
我们继续发挥德育的激励功能,充分利用板报和宣传栏进行宣传教育,表彰文明标兵和学习标兵,营造了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
5. 以发展为导向,全面提高学校品质。
我们通过校宣传栏、家长会等方式展示学校的发展成果,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同时,我们重视智育,加强校园环境绿化,宣传我校的办学理念,赢得了家长的广泛支持。
此外,我们深化了德育激励制度,推动我校德育工作迈上新台阶,打造了我校的德育品牌。
本学期的成就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全体教师的辛勤工作。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新的起点、新的挑战为动力,不断提升自我,提高少先队工作的质量和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力构建和谐育人文化环境促进教育教学更上新台阶——西吉第三中学“市级文明单位”申报材料西吉三中创建于2001年,是一所县直初级中学,学校现有60个教学班,(其中初中学生54班,学生3276人;六年级学生6个班,学生408人),共计学生总数3684人。
在编科任教职工194人,,其中女教师73人,回族教师35人,专任教师194人,本科学历172人;高级教师8人,中学一级教师60人,中学二级124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师2人、市、县级优秀教师24人,党员教师52人。
主要教学设施方面:学校占地面积135亩,生均占地面积24.13m2。
建筑面积25328m2,生均建筑面积6.8m2。
图书藏量37208册,生均图书10.1册。
有生物、化学实验室各一个,物理实验室两个,微机教室三个,阅览室一个,图书藏量4万多册,学生公寓两栋,可容纳1700多学生住宿,餐厅一个,一次可容纳2000人就餐,有300米的塑胶操场一个。
我校一向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学校的发展,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来创建积极、向上、健康、安全、和谐的理想学校。
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是我校发展中的重要主题,几年来,我们注重从文化的角度考量学校的发展,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来达到学校的育人功能,极大的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使文化育人这一教育理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提升境界,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不管是学校领导对教师,还是教师对学生,学校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
我们用“尊重、关爱、理解、信任”八个字,建立起了和谐的干群关系,从而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管理的主动性和教学的创新性。
《精
细化管理》关注每一个细节,走全员参与的路子,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二、深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是育人的重要途径。
为此,我校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1、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根据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我校建立了主题班会制度:养成教育(主题有: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做一个有责任的人、行为规范、自信与成功等);感恩教育(主题有:感谢父母、感谢老师、关爱、名人激励我成长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关爱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它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得到了家长、社会的肯定。
2、国旗下的演讲,庄严的正面教育。
坚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是我校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
全体教师也都必须参加,做到按时、认真、严肃,不交头接耳,不窃窃私语,不接打电话,面向国旗立正行注目礼;领导的讲话主要是针对上周的情况进行总结,好的表扬,坏的批评,不足的指出,并对本周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学生的演讲主要针对当时的德育主题、文体活动、学习等展开。
在庄严的国旗下,严肃的氛围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国旗下的演讲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高效的渠道。
3、发挥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校利用好学校网站、校园广播、橱窗、黑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这些方式,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有力地配合了学校工作,提高了教育效果。
4、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搭建个性发展平台。
几年来,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书香校园、和谐校园”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以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师生实践活动为载体,立足于课堂校园,延伸至课余校外,来着手落实校园文化建设。
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校园成为学生学习、成长、张扬个性、发展特长的乐园。
如“感恩教育”、“创建安全文明校园”、“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月”、“创文明班级”、“弯弯腰、抬抬手”等专题活动,既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开学典礼”、“新团员入团宣誓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专题征文比赛”、“师生书画大赛”、“经典诵读”、“广播操比赛”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通过广泛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进一步净化了校园文化,抵制了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抑制了低级、庸俗的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了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也推动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三、优化育人环境,树立学校形象。
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没有完备的“硬件”系统,校园文化就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多方面综合努力,形成了特色鲜明、统一和谐的校园形象。
1、加大经费投入,科学规划校园整体布局和绿化、美化。
我们以优化育人环境为切入点,以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为突破口,不断加大经费投入。
几年来,学校更新了办公室中所有制度和规范,在教室里张贴了班规、班训、中学生守则及日常行为规范,开辟了学习园地;经常更换和维修所有破损电路、电器;开辟了地震知识、传染病预防、安全知识宣传等校园文化长廊;建立了两个师生书画展室和形体训练室;为创设“书香校园”,提高师生的综合素养,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校园大型读书活动。
学校开放图书室、阅览室,师生读书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教师办公室接通了宽带网,便于老师备课,了解外界信息;使校园文化面貌焕然一新,为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重视人文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处处是教育之地”,是我们着力追求的校园文化建设原则。
进入校园,“厚德”石提醒着每一位师生的行为规范;“博学、慎思、知礼、笃行”标语时时召唤着每一位学子的理想和人生境界;“学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轻声慢步过走廊”、“上下楼梯靠右行”等等,给学生以无声的教育;班规、班训时刻提醒着学生;名人字画,先进事迹介绍,时刻激起学生的爱校之情;我们的目标是争取使“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
一株花草也赋诗,每一个设施能启智”。
力争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3、人人参与,构建班级、宿舍文化。
教室、宿舍是学生在校园里感情最深、影响最大、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对他们潜移默化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育人环境,也为了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在校园整体规划的同时,学校还创造性的让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班级、宿舍文化建设。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室内的环境别有新意:宿舍命名、专栏命名、书画张贴等形式展示了学生的才华、培养了学生的特长。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知识的魅力;让自己的点滴进步,骄傲的告诉同学和老师:我能行,我最行。
四、丰硕的收获
正是由于有各级党政部门的亲切关怀,有广大师生的精诚团结和无私奉献,有校园文化建设的熏陶渐染,学校取得了较突出的办学成果。
目前已是区、市、县三级“文明单位”,市、县两级、“示范学校”,区、市、县三级“平安模范校园”,自治区级“安全文明校园”,自治区教育系统“民主管理示范学校”、全区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年先进集体”等各级各类荣誉60多项。
2008年7月被中国中小学幼儿教育基金会授予“教育科研先进集体”,2009年8月荣获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 2005、2006、2007、2008、2009连续五年获市、县两级“教育教学质量奖”和“教学先进集体”。
2011年毕业生中考升学率位居全县前三,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新的突破,2011年9月被中共西吉县委、县人民政府
授予“优秀教育成果奖”; 2011年9月我校被自治区总工会、教育厅授予“9·10”先进集体奖状。
成为开放在西吉天地里一束灿烂的民族教育之花!
总之,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荣誉是对我们更大的鼓舞,我们将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我们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有我们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明天的西吉三中一定会更加美好!
强力构建和谐育人文化环境促进教育教学更上新台阶——西吉第三中学“市级文明单位”申报材料
西吉县第三中学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