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禅林佚事小说的叙事特色及文化成因
宋代的禅宗与文化禅禅诗与禅茶的兴盛
宋代的禅宗与文化禅禅诗与禅茶的兴盛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宋代,禅宗在社会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对于宗教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于文学艺术的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禅宗的发展推动了禅茶和禅诗的兴起,为宋代的文化提供了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禅宗的起源与发展、禅茶的兴盛以及禅诗的繁荣三个方面,来探讨宋代禅宗与文化禅间的关系。
一、禅宗的起源与发展禅宗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宗派,它强调直接证悟的体验和内在心性的觉醒。
禅宗在中国传承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的慧远、道信等人。
然而,禅宗的发展在唐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受到了律宗的批判与挑战,进而形成了独立的宗派。
到了宋代,禅宗得到了国家的广泛支持与推崇,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一大主流。
禅宗的兴盛与文化禅息息相关。
禅宗的修行注重禅定与悟觉,追求人与自然、人与心性的统一。
这种修行方式与当时社会追求平和与安定的心态相吻合,因而赢得了广泛的拥护。
宋代文人士人多以士大夫为主,他们在政治与文化领域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许多文人士人出家为僧,与禅宗结缘,将禅宗的思想引入到文化艺术中。
这种文人禅宗的结合,促进了禅宗的发展,也使禅宗在宋代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二、禅茶的兴盛禅茶是禅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禅宗的修行与茶道相结合,成为了一项独特的文化活动。
宋代的禅宗推崇自然与朴拙,追求心性与自然的和谐。
茶作为一种天然的饮品,形成了一种自然质朴、宁静致远的生活方式。
禅宗的僧侣将煮茶作为修行的一部分,通过煮茶过程中的冥想、专注与体验,来增进内心的冥思与觉悟,进一步深化了修行的内涵。
宋代的社会风气倡导健康与节制,茶饮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茶的烹饪和品饮过程成为了一种艺术,与禅宗结合产生了独特的禅茶文化。
禅茶文化不仅影响了士人文化,也深入到广大民众的生活中,成为了一种时尚与流行。
三、禅诗的繁荣禅诗是宋代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一支。
禅宗文化在古代文学中的体现
禅宗文化在古代文学中的体现禅宗是中国佛教中的一个分支,它起源于6世纪的印度,然后于7世纪传入中国。
禅宗的特色在于强调静思和内省,认为通过冥想和禅修可以达到内心平和和解脱。
禅宗在中国文化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对佛教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影响了文学、艺术和音乐等方面。
本文旨在探讨禅宗文化在古代文学中的体现。
禅宗及其对文学的影响禅宗在唐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此期间涌现了大量的禅宗诗人和文学家,例如玄奘、慧能、道宣等等。
这些人不仅是杰出的禅师,而且是杰出的文学家,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禅宗文学的特色在于注重意境和内涵,追求思想的深度和境界的广阔。
禅宗文学的风格禅宗文学的风格独特,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和内心的反映。
禅宗文学的一大特点是“言外之意”,就是在语言之外,寓意和感情的流露,体现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如《赋得古莲》中的:“瓣中藏剑影,尘外见玉珂,色在浮名里,香来浸世多”。
这首诗的主题是抒发人生之悲、把人类生命与自然画作一幅崇高的图画。
在这首诗里面,修辞广泛应用,比喻手法别致,既全面细致,又浩瀚博阔,以极具视觉、听觉、嗅觉等多层面的宏观形象,来烘托出人类的悲、欣、苦、怨、幸福多样的情感境界。
当代文学与禅宗文化的关系当代文学与禅宗文化不同专题的关系开始逐渐呈现。
当代文学不仅吸收了禅宗文化在意识、哲思和文学等方面的精神内涵,同时在存在意义上也不断地进行着交互。
有些当代作家也是禅僧出身,如南怀瑾就是兼具文学天赋和佛学修行的杰出人物。
结论禅宗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禅宗文化重视“悟”和“顿”,代表了达摩与佛的要旨。
禅宗文化依靠其内在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风格,对古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当代文学对禅宗文化的关注和理解,不仅是源于对禅宗内涵的认识,也是对中国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的思辨和总结,这种关注对于推动当代文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宋元禅林茶礼浅释
2019年第10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作者简介:王蒙(1980-),男,白城人,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哲学、宗教学。
收稿日期:2019年9月22日。
一北宋禅林的茶会礼仪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体现禅宗丛林对外关系的“堂头煎点”,是住持人代表寺庙请诸山大德、达官显贵、社会名流、檀越施主等吃茶的茶会礼仪;第二类是由住持人、知事、头首等丛林执事僧主持的茶会礼仪,包括“僧堂内煎点”、“知事头首点茶”和“入寮腊次煎点”,体现了寺院内部僧众之间尊卑关系;第三类是体现禅林法脉师承关系的茶会礼仪,包括“法眷及入室弟子特为堂头煎点”、“众中特为煎点”和“众中特为尊重煎点”。
从《禅苑清规》卷5《堂头煎点》所载内容看,堂头煎点礼主要是用于诸山之间以及禅宗丛林与世俗社会之间的茶会礼仪,是禅宗丛林重要的外交礼仪。
在宋元禅林茶会礼仪中,堂头煎点最能够反应禅宗丛林与世俗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最能够体现北宋禅林对儒家尊卑观念的容纳和吸收。
北宋禅林堂头煎点一方面反映了北宋禅林诸山之间来往比较频繁、另一方面说明了北宋禅林与世俗社会之间的交往比较密切。
南宋禅林的“夏前特為新挂搭茶”和元代禅林的“方丈特为新挂搭茶”仍然留有北宋禅林堂头煎点的一些痕迹,但其礼仪规格与地位却不可与堂头煎点同日而语,体现了南宋禅林与世俗社会及禅林诸山之间联系的相对弱化,为元代禅林的走向保守埋下了伏笔。
据《敕修百丈清规》所载,元代丛林只有“方丈特为新挂搭茶”和“方丈管待新旧两序”是在寝堂举行。
新挂搭大多为外来僧众,而且有可能是诸山名胜。
禅林内部僧众之间的尊卑关系是禅林中最为重要的关系,是建立禅林修行和生活秩序的基础。
北宋禅林举只在结夏和解夏这两个佛教节日举行僧堂内煎点,体现了北宋禅林对佛教传统节日的重视。
南宋禅林在结夏、解夏、冬至、新年四个节日举行“僧堂内煎点”,形成南宋禅林举行四节僧堂内煎点的规制。
四节茶礼的出现表明南宋禅林开始重视中国本土节日,是禅宗丛林本土化的一个具体表现。
惠洪《林间录》与宋代禅林佚事小说
个人物可以反复出现在多则文字 中,如石霜楚 圆、 龙 黄
三是教化的需要。禅宗既然在此时发展到烂熟 , 也 慧南 、 大觉怀涟等 则, 从各个侧面对某一人物作 了描绘。
【 者 简 介 】 郑 群 辉 ( ) 男 ,广 东 普 宁 市 人 , 广 东 潮 州 韩 山 师 院 中 文 系 副 教 授 。 作 1 63一 9 ,
维普资讯
事件的前 因后果、人物的音容笑貌等等 ,再加上 各种灯 主体部分还是有关唐宋尤其是北宋禅林佚 闻逸事 , 的 有
象 , 果 我 们 能 拓 展 视 野 , 破 传 统 目录 学 上 分 类观 念 , 的对象。禅宗 与整个宋代社会紧密相连 ,禅的气息弥漫 如 打 禅门内各种奇事异 闻为世俗 中人所 那么它不仅 可看 作是 中国僧文学发展史上的新 现象、 新 干整个社会和时代 ,
成就 ,也是宋 代文坛的一朵奇葩。 禅林佚事小说 出现的原因
祖 师 的 机缘 语 句 和 上 堂 法 语 等 , 以显 示 某 一 祖 师 的 禅
日本忽滑谷快天所谓的 “ 禅机烂熟”时代。 终有宋两朝 , 学思想和传禅风格 。然而 ,灯录和语录或许 只把握到禅 禅髓 , 却没有禅的血 肉——例如较完整的事实背景 、 除北宋徽宗崇道排佛外 ,三百八 十年 间,统治阶级对佛 骨 、
而作为记载唐宋禅林 中佚 闻逸事这一特殊题材的小说 , 它之所以出现干宋代 ,却有其特殊的原 因。
一
现 了 “ 录 ”和 “ 录 ”编 撰 的 旺 盛时 期 。灯 录 是 记 叙 灯 语
历史·成长·文化——吴仕民《佛印禅师》研讨会综述
会议综述历史•成长•文化-吴仕民縮印禅师》研讨会综述马万玲佛印禅师》是吴仕民继铁网铜钩》旧林故渊》鄱阳湖系列长篇小说之后的第三部历史长篇小说。
近期,由作家出版社和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主办的吴仕民长篇历史小说佛印禅师》作品研讨会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成功举办。
省内高校知名专家学者、文艺评论家、知名媒体和硕博研究生代表等70余人共聚南湖,从文学批评、历史研究等不同视角对小说人物形象、叙事方式、创作成绩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一、书写历史人物的智慧小说主人公了元是九坐道场,四众倾向,名动朝野”的高僧,神宗皇帝曾赐高丽磨衲金钵表彰其德行,又因其与苏轼兄弟、周敦颐等士大夫交往亲密倍受文学界关注。
小说讲述佛印从出家宝积寺,到名动开封江边论禅,最后三笑离世的同时,精细地讲解了中国佛学文化知识。
另一方面,小说在成长叙事中包含很多民族精神元素。
佛印虽是方外之人,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恰恰相反,佛印能体人之难,察人之苦”,是真正的济世之人。
作者把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好品质映射于佛印,激发读者自省,以对当今社会文明发展有更深刻地体认。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评论家们肯定佛印禅师》是一部以禅师成长为主题的历史长篇小说,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文体张力。
关于佛印生平的记载,散见于五灯会元》佛祖历代通载》指月录》禅林僧宝传》等;关于佛印的趣闻轶事则散见于各类民间流传、文人著录加工的故事传说。
那么,如何智慧地书写历史122社会科学动态人物以及书写人物的智慧,无疑是作家亟待解决的创作难题。
在这方面,吴仕民的佛印禅师》可谓取得了实验性突破。
武汉大学樊星教授对佛印禅师》展露出的文学智慧予以高度评价。
他说:文学训练不只是文学的思想性、艺术性,还要有文学的智慧性。
文学教育还应该提供给大家一种智慧和胸怀。
小说中佛印如何与地痞流氓、恶霸们周旋等等都是示例。
佛印禅师》不仅是历史小说的禅师,而且写出人生智慧,写茶和禅、茶艺、茶道等等。
像这样看过,的确叫人大开眼界。
论《禅林宝训》之特点
论《禅林宝训》之特点江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所蒋九愚内容提要:编纂于南宋时期的《禅林宝训》一书,在体裁、禅风和儒佛思想融合上,具有自己的特点。
在体裁形式上,《禅林宝训》放弃了以记载禅师机锋、机语、公案和机缘为主要内容的《灯录》体、《语录》体,开创以记载禅师的嘉言善行为全部内容的禅宗言行录体裁。
在禅风上,《禅林宝训》针对宋代流行的机锋、棒喝,以及“文字禅”之流弊,提倡“教化之大,莫先道德礼义”、优游平易的道德禅风。
在儒、佛思想融合上,《禅林宝训》扬弃了当时流行的、以孝为本的契嵩模式,不提倡属于儒家伦理特质的忠孝思想,在儒佛融合过程中坚持了佛教的主体性和自尊性。
关键词:《禅林宝训》文献体裁禅风儒佛融合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olden words in Chan monasteryBy Jiang Jiuyu,Institute of Religious Studies,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Golden words in Chan monastery compiled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had own characteristics in literature style,Chan wind and the fusion of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In literature style,Golden words in Chan monastery,giving up the Record of the Lamp and the Record of the Language which mainly recorded quick-witted words,intricate cases and lucky chances,pioneered the literature form which completely recorded good words and good actions of Chan masters.Golden words in Chan monastery advocated the easy and moral Chan wind,“teaching before morals and courtesy”,against prevalent“a blow and a shout to waken one from error”and abuses of“writing Chan”in the Song Dynasty.In the fusion of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Golden words in Chan monastery,without promoting loyalism and filial piety of Confucianism,sublated popular Qisong’s model of encouraging filial piety and persisted in subject and self-respect of Buddhism.ords s:Golden words in Chan monastery,literature style,Chan wind,fusion of Key w ord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主要记载宋代禅僧大德之嘉言善行的《禅林宝训》,最初由临济禅僧妙喜宗杲(1089-1163)和竹庵士圭(1083-1164)二位禅师于南宋绍兴初年在江西古云门旧址结庵隐居时共同编辑完成,不久散佚过半。
如何通过宋词了解宋代的宗教信仰与哲学思考
如何通过宋词了解宋代的宗教信仰与哲学思考在历史的长河中,宋代无疑是一个文化璀璨、思想多元的时代。
宋词,作为宋代文学的瑰宝,不仅仅是情感的抒发和艺术的表达,更是一扇窥探当时社会宗教信仰与哲学思考的窗口。
宋代的宗教信仰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点。
佛教在唐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禅宗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宋词中,不少作品反映了佛教的思想和境界。
例如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词中所表达的那种豁达超脱、不为外界所扰的心境,与佛教中追求内心平静、超越尘世烦恼的理念相契合。
苏轼在遭遇人生的挫折时,从佛教的智慧中汲取力量,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世事的无常。
道教在宋代也颇受欢迎,尤其在士大夫阶层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柳永的《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
天风摇曳六铢衣。
鹤背觉孤危。
贪看海蟾狂戏。
不道九关齐闭。
相将何处寄良宵。
还去访三茅。
”这首词描绘了道教中的神仙景象,体现了作者对道教仙境的向往。
道教所倡导的长生不老、修仙问道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生命永恒和超越现实的渴望。
除了佛道二教,儒家思想在宋代也经历了新的发展和变革。
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新思潮,强调道德修养和天理人欲的关系。
在宋词中,也能找到这种思想的痕迹。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首词既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又蕴含着对道德和正义的追求。
辛弃疾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表达了对儒家忠义、仁孝等价值观的坚守。
从哲学思考的角度来看,宋词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人生意义、宇宙万物的深刻思索。
欧阳修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水浒传》与禅宗丛林制度
《水浒传》与禅宗丛林制度作者:项裕荣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9年第05期现存《水浒传》的最早版本是容与堂本,明万历十七年(1589)印行;这部小说中不少篇幅其实诞生于更早的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说话艺术与禪宗文化的关联也更为紧密。
如敷演鲁智深事的《花和尚》,即诞生并流行于南宋,今存《水浒传》对禅林文化有着多方面的呈现与刻画,实亦因其文字内容承袭了此部话本的缘故。
事实上,从禅宗清规的角度来考察《水浒》一书,则可发现此部小说不仅多层次地展现了清规的风貌,于禅风佛影捕捉得细腻翔实,而且,其叙述手法也相当高明。
禅林制度与小说情节及人物紧密而巧妙地融为一体,在小说行云流水的叙述之中,禅宗文化图景得以徐徐展开。
本文将从经济制度、僧职制度和礼仪制度三个层面,对《水浒传》中所涉及的禅林制度文化做出适度的分析与总结。
所谓适度,盖指对于各个层面的制度文化,本文只能择其要者进行阐发,不作无限度的深究;另外,本文主要以《五灯会元》《禅苑清规》及《敕修百丈清规》这三种颇具代表性的佛教典籍作为主要参照文献。
一、禅林经济制度:檀越与寺产说到禅寺中的经济制度,元代《敕修百丈清规》中才开始针对寺庙内的财务管理岗位,针对收入支出的“结算”方式,有了一些较为明晰的规制。
但《敕修百丈清规》于经济或经济核算等问题,既无分论,又无总述,一般人通览全书后,即便是对禅寺经济或收入来源等粗显的问题,也无法形成大致印象。
反观《水浒传》则不然,有关禅寺的经济来源与经济运作,倒是在这部通俗小说中,揭示得更为清晰透彻。
禅宗有“农禅”的传统,早期的禅宗僧人深居山林,要亲务劳作以自谋其食,故此深山野庙倒也无须外来的经济援助,便可自给自足。
不过,在宗教地位得到朝野认可后,禅宗的大型丛林靠“农禅”已经无法解决僧人们的衣食了。
五台山文殊院是《水浒传》中最有名的禅宗寺庙,此寺修行人众有“五七百人”之多。
他们的衣食,在很大程度上要仰仗施主们的财物施舍。
废名小说中的禅宗思想
废名小说中的禅宗思想摘要:废名小说中的禅宗思想先后经历了多个阶段,其写作风格也愈加呈现出空灵、静寂与洒脱自由之感。
本文围绕着废名小说中禅宗思想进行了专项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探析废名小说写作风格上的演变历程。
关键词:废名小说;禅宗思想引言:在废名创作的《桥》《竹林的故事》《菱荡》这些经典著作当中,无一不透露着禅宗思想的内涵。
尤其在其后期著作当中,字里行间的禅宗思想印记体现的更加显而易见。
由此可见,针对废名小说中的禅宗思想发展脉络进行研究,可以同时获得文学上的滋养以及禅宗思想的熏陶。
一、“世界”即“佛”即“我”禅宗思想认为“世界”即“佛”即“我”,这三者是相互融合、整体划一的。
如果我想成佛,不用做任何刀削斧凿,也不必等到来世,只要把握住“我”即是成“佛”。
在废名小说中,虽然多次提到寺庙、僧人、和尚等场所或者修行者。
但僧人、和尚每天并非过着晨钟暮鼓,与佛像、残香为伍的生活,更多的是过关寄情于山水之间、超然于世外的现实生活。
例如在《桥沙滩》当中,描写了琴子在沙滩与一位尼姑相遇,老尼向其讲述了一位老汉寻找“真心人”并与其一同修行的故事,因为这则故事发生于庵堂,体现出庵堂即是两位凡人成佛之地,充分体现出废名小说当中“修心以成佛”这一禅宗思想。
在中国历史社会,曾经一度将“忠”“孝”神圣化。
当时,人由原本的“自然本体”被定义成为“伦理本体”,个体生命因此变得十分微弱,甚至可以随时被摧毁。
废名幼年时期虽然体弱多病,但其个体意识便已然觉醒,而且随着其年龄、阅历的不断增长,不仅更加关注自己内心世界与个人生活感受,对于生命也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敬畏之情,变得更加珍视生命、尊重生命。
在阅读其小说的过程中中,时常可以看到废名对个体自由的坚持、对个体生命意义的认同以及反对战争的思想,这些文字无一不代表着“世界”即“佛”即“我”这一禅宗思想的。
二、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禅宗主张人们在修行时,应当顺应人体基本生理欲求,甚至建议修行者注重个体生活品质。
古代奇闻趣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古代奇闻趣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古代奇闻趣事一直是人们热衷探讨的话题,无论是通过故事、传说还是历史记载,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社会的独特风貌和人们的聪明才智。
这些奇闻趣事不仅展现了人类智慧的辉煌,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心理特点。
本文将通过详细的叙述和剖析,揭示古代奇闻趣事中的瑰丽色彩和深刻寓意。
我们将以跨越时空的视角,带领读者踏入古代世界的神秘之门,领略那些源远流长的故事和事件。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首先,引言部分将简要概述文章的结构和目的,引起读者对古代奇闻趣事的兴趣。
其次,正文将分成多个章节,详细介绍不同的古代奇闻趣事,每一节都将列举关键要点,以便读者全面了解故事的背景和精华之处。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对于古代奇闻趣事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不仅可以增长知识,了解古代文明,还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勇气。
相信这些古代奇闻趣事将为读者带来别具一格的阅读体验,并启迪读者对于古代文化的思考和探索。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以古代奇闻趣事为主题,通过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展开叙述。
1.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1.1 概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古代奇闻趣事进行介绍,探究其中引人入胜的魅力,以及对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产生的影响。
同时,也对本文的撰写目的和内容进行简要说明。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整篇文章的概述和目的进行阐述,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三个具体的古代奇闻和趣事,而结论部分则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
1.3 目的:通过深入研究和介绍古代奇闻趣事,旨在增强读者对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展示古代社会的多样性和奇特现象,为读者提供一种别样的阅读体验。
2.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将呈现三个具体的古代奇闻和趣事。
2.1 奇闻一: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第一个古代奇闻,包括其背景、主要人物以及引人注目的事情。
书林纪事文言文
书林纪事文言文摘要:一、书林纪事文言文的背景和意义1.书林纪事文言文的起源和发展2.在我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二、书林纪事文言文的特点1.内容丰富,涉及各类书籍和学者的故事2.语言优美,展现了文言文的魅力3.独特的叙事方式,以书籍为主线串联故事三、书林纪事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和艺术价值1.写作技巧:描绘细腻,人物形象生动2.艺术价值:寓教于乐,传承文化四、书林纪事文言文对现代社会的启示1.传承古代文化,弘扬中华文明2.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启示和借鉴正文:书林纪事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起源于先秦时期,至明清两代达到鼎盛。
它以文言文为载体,通过讲述各类书籍及学者的故事,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学术传承。
书林纪事文言文在古代文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书林纪事文言文的特点在于其丰富的内容、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叙事方式。
首先,书林纪事文言文涉及的范围广泛,既有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的故事,也有关于学者、书商、藏书的典故,甚至还包括了与书籍有关的建筑、园林等文化景观。
其次,书林纪事文言文的语言优美,作者们用精湛的文言文技巧,描绘出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人物形象,令人陶醉。
最后,书林纪事文言文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以书籍为主线串联起各种故事,使得文章既有故事性,又具有知识性,令人耳目一新。
书林纪事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和艺术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们通过细腻的描绘,使得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充满生命力。
同时,书林纪事文言文寓教于乐,通过讲述书籍的故事,传承了古代的文化和学术。
这些特点使得书林纪事文言文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书林纪事文言文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当今社会,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但书林纪事文言文所传达的文化精神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古代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同时,书林纪事文言文的艺术价值也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使得现代文学能够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传统。
宋代文学作品的风格分析
宋代文学作品的风格分析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文学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极高,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代文学作品的风格多样,涉及范围广泛,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宋代文学作品的风格进行分析。
一、叙事风格宋代叙事风格十分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
宋代小说以《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为代表,这些小说具有非常丰富的人物形象,通过描写这些人物的性格、经历、命运等方面展现了宏大的小说世界。
宋代志怪小说更是奇妙绝伦,将历史、神话以及想象力融为一体。
例如《聊斋志异》中的故事,从情节到人物形象都充满了奇思妙想的色彩。
二、诗歌风格宋代诗歌风格轻盈细腻,充满了柔美的文学气息。
宋朝的诗人多为典雅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善于表现内心情感,借用自然景物、鸟兽昆虫、历史典故等进行修辞。
唐代那种雄浑豪迈的气势已然消散,宋代诗人更注重表现平凡生活中的细节,例如陆游的七绝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门前一片月,草色鱼鳞浅,乍看是金钩。
某些诗人则以婉约派为代表,风格则更加细腻流畅。
三、散文风格宋代散文的特点在于“文惠”,即以语言为饰,极富点染性,常常利用巧言令色来激化情感,在语言上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宋代散文常常强调情感,例如《钱塘湖春行》的作者陆游在文章中描绘自己的心境:“江南春夜,微雨,人道寂静,但闻细雨飘叶声,而已。
何以解语?因感时掣肘,欲说还休。
”这种用情感来渲染和衬托景色的手法,成为宋代散文的一大特色。
四、戏曲风格宋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戏曲作品数量多、种类多,涵盖了京剧、越剧、评剧等多种流派。
宋代戏曲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音乐表现等方面都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平。
例如著名的京剧《白蛇传》中,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歌词和音乐十分悦耳动听。
总的来说,宋代文学作品风格多样,而每一种风格都具有一定的魅力。
其中叙事风格富有想象力和生活气息,诗歌风格以柔美细腻为主,散文风格强调情感的表达,戏曲风格则有其独特的音乐幽韵。
宋朝文字创作风气
宋朝文字创作风气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丰富多彩的时期,该时期的文字创作风气
成为世人所共知。
宋朝文字创作风气包括三个方面,即文化背景、文
学成就和社会影响,下面我们来逐步阐述。
第一步,文化背景,宋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当时
的文化环境积极向上,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在文学创作中得到了体现。
当时的文化氛围主要由科学思想、文化教育和儒家思想三部分组成。
宋代人创作文学时,多带有科学和儒学思想的内容,如理学、道学、
佛学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着整个文学氛围和思想流派。
第二步,文学成就。
宋朝的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同的文学流派不断涌现,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进入
了一个较高的艺术水平,达到了极致。
曾经有许多文学巨匠如苏东坡、辛弃疾、陆游、王安石等人,他们的作品影响了整个时期的文学创作。
他们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和变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三步,社会影响。
宋朝的文学成就给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赋予了人民以自由、美好、思考的精神,它为整个社会的发展繁荣和
进步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宋朝人对于社会生活的真实描写,为后代留
下了重要的历史记录。
总而言之,宋朝的文字创作风气是一个多元化、开放性、具有创
新意识的时期。
宋代的文化背景、文学成就和社会影响都为该时期的
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学作品,使这个
时期的文化和人文价值得以得到广泛传承和弘扬。
宋代和尚文学中的禅意哲思与精神修养
宋代和尚文学中的禅意哲思与精神修养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其中和尚文学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诗歌到散文,从禅宗经典到禅语录,这些作品都展现了宋代和尚对于禅意哲思和精神修养的深刻理解。
禅意哲思与生活观禅意哲思是和尚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
宋代禅宗倡导人们通过内观实践来寻求解脱,而和尚文学则成为表达其观念以及激发人们开启内心智慧的途径之一。
1.无为而治和尚文学中经常出现“无为而治”的主题。
此观念强调了追求简单自然、不执着于功利等思想,并以此作为修行的方向。
这种生活观对于当代社会依然有启示意义。
2.留白与静心禅宗强调“留白”与“静心”,即摒除杂念并保持内心安稳平静。
“水清则无鱼”、“风至静生”等禅语在和尚文学中反复出现,强调内心的空灵与宁静对于修行的重要性。
精神修养的实践方法和尚文学也探讨了精神修养的具体方法,为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提供了指导。
1.坐禅坐禅是宋代和尚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修行方式。
通过正念、呼吸控制等技巧,在沉默与静谧中培养专注力与觉知能力。
2.诗歌创作有些和尚以诗歌形式来表达他们对于禅意哲思的领悟。
这些诗歌往往简短而深入,并通过寥寥数语传递出超越文字表达的深奥禅理。
3.散文随笔一些和尚也以散文写作来分享他们对生活、人性和宇宙真理的思考。
这些随笔通常包含着深度洞见和直击心灵之言,引发读者共鸣。
印证和影响宋代和尚文学不仅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至今仍然对后世的文化与思想有着积极影响。
1.日本禅宗宋代和尚文学对于日本的禅宗传入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本禅宗弘法于中国宋代,将其中的禅意哲思融入到日本文化中,并发展出独特的形式。
2.当代精神修养运动和尚文学中提到的精神修养方法依然对当代的精神修养运动有启示作用。
“静心冥想”、“内观”等概念在现代心理健康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结语宋代和尚文学中的禅意哲思与精神修养表达了深刻而智慧性的人生态度。
通过坐禅、诗歌以及随笔,和尚们传达了醒悟与宁静,并对人们寻求内心平衡与智慧之路提供了指引。
禅宗影响下的宋代佛教艺术的探究
禅宗影响下的宋代佛教艺术的探究
禅宗是中国佛教中的一个主要宗派,起源于南传佛教的禅那部门,宋朝时期禅宗曾经
达到了顶峰的发展,对宋代佛教艺术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宋代佛教艺术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净、重、静、神”,这符合禅宗所倡导的“净土”,即不受尘世的干扰,以内心平静为目的的修行方式。
禅宗在宋代的出现,对佛教艺术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禅宗追求身心的平衡和纯净,交流和交往的重点在于默默倾听,用心领悟,这也对宋代佛教艺术有所启示。
宋代佛教艺术通过艺术手段,传达清净、沉静的主题,有
着强烈的审美意义和精神内涵。
禅宗影响下,宋代佛教艺术以佛像和壁画为主要表现形式。
佛像是佛教中最著名的艺
术作品之一,在禅宗影响下,宋代佛教佛像要更加简朴,不同于唐代华丽的风格,更注重
内在的念头和精神的表现。
壁画是佛教中的另外一个重要传达方式,在宋代佛教艺术发展
阶段中,壁画越来越趋向清晰明朗,纯净简练。
基本颜色选用墨色、青和青花绿这三种颜色,在壁画的笔法上也尽量避免夸张,追求一种极端的简单。
宋代禅宗将禅修置于座具上,禅坐垫更加注重舒适性及防滑,佛前的入定坐垫更加注
重除尘、通风、保暖的功能。
禅宗的影响下,禅体禅衣成为了佛教中的一种传统形式,禅
衣的襟口、口袋,甚至是裤子的裁剪方式,都与启发人内在禅修密切相关。
总之,禅宗在宋代佛教艺术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从佛像到壁画、座具、禅衣等各个
领域都能看到其影响。
宋代禅宗和佛教艺术在社会文化、心理现象、价值观念等方面,展
现出广泛而深刻的意义,禅宗对于佛教艺术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北宋临济宗禅僧诗
对禅宗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禅宗思想
临济宗禅僧诗是禅宗思想的重要载体,通过诗歌的形式传承了禅宗 的哲学思想和宗教观念。
发展禅宗思想
临济宗禅僧诗在传承禅宗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文化背景 ,对禅宗思想进行了发展和创新,丰富了禅宗理论的内涵。
推动禅宗传播
临济宗禅僧诗的广泛传播和影响,推动了禅宗在北宋时期的传播和发 展,为禅宗在后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慧洪觉范及其《林间录》
慧洪觉范,北宋临济宗禅僧,江西宜黄人。
《林间录》,又称《林间集》,是慧洪觉范的代表作之一,共三卷。
书中主要记录了慧洪觉范与弟子们的对话和答问,内容涉及禅宗修行、 佛法理解、禅堂规矩等方面,反映了慧洪觉范的禅学思想和修行见解。
大慧宗杲及其《正法眼藏》
大慧宗杲,北宋临济宗禅僧,浙江余姚 人。
对宋代文学的影响
丰富宋代文学形式
临济宗禅僧诗以其独特的文学形 式和深刻的内涵,为宋代文学注 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文学的表
现形式。
推动文学革新
临济宗禅僧诗的兴起,对宋代文 学的革新起到了推动作用,影响 了当时文人的创作观念和审美情
趣。
促进文学交流
临济宗禅僧诗在北宋时期的广泛 传播,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流 派之间的文学交流,推动了文学
传承发展
在北宋时期,临济宗得到 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承。
禅宗思想
临济宗强调个体修行和顿 悟,注重实践和体验。
北宋时期的禅僧生活
禅修实践
北宋时期的禅僧注重禅修 实践,追求内心的平静和 领悟。
寺院生活
禅僧们生活在寺院中,过 着简朴的生活,遵守戒律 和规矩。
社会交往
他们也参与社会交往,与 士人和民众进行交流和互 动。
南宋文学与北宋文学的风格差异
南宋文学与北宋文学的风格差异1. 引言1.1 概述南宋文学与北宋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个重要的时期,它们在风格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本篇长文将探讨南宋和北宋文学之间的风格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南宋文学与北宋文学的风格差异。
首先,我们将回顾南宋与北宋两个时期的历史背景,以了解当时社会环境对文学风格的影响。
其次,我们将研究客观描述与主观抒发在南北宋文学中的比重差异,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方法和表现手法之间的差异。
然后,我们将着重比较冷峻与热情在南北宋文学中的对比,并探讨追求写实与修辞之间的不同追求方式。
最后,我们将综合分析社会环境因素、文化传统因素和政治权力变迁因素对南北宋文学风格产生影响的程度。
1.3 目的通过研究南北宋文学之间的风格差异,我们旨在深入理解这两个时期的文学特点,了解其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和文化内涵。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这些风格差异产生的原因,并评估影响因素对文学发展可能产生的可能性。
以上是本文引言部分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南宋文学和北宋文学之间的风格差异,并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2. 南宋文学风格差异:2.1 历史背景:南宋文学风格的形成与南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迁密切相关。
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国家分裂为两个敌对政权,北方为金朝占据,南方为南宋政权。
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给了南宋文学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2.2 客观描述与主观抒发的比重:在南宋文学中,客观描述与主观抒发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对平衡。
南宋诗人注重描绘客观事物的细致而真实,同时也注重通过自身情感来表达个人内心世界。
这种特点在杨万里、陈亮等人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他们通过细致入微地描写自然景物以及人物生活状态,将内心情感融入其中,并对所描绘对象进行主观感悟和评价。
2.3 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和表现手法:南宋文学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具有独特之处。
唐宋封禅文学研究
唐宋封禅文学研究唐宋封禅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政治、历史、哲学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封禅的起源、发展,唐宋封禅文学的特点及代表作品等方面探讨唐宋封禅文学的研究。
一、封禅的起源与发展封禅是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最初起源于夏代,后来在商代、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得到普及。
封禅始于天子,后来逐渐扩展至诸侯。
到唐代时,封禅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祭祀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唐玄宗开元年间,御苑内修建了封禅殿,供天子举行封禅仪式。
宋代时,封禅的规模更加宏大,除了天子之外,还有许多诸侯国也举行封禅仪式。
宋仁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时,开封府的封禅仪式更是规模盛大,被称为“大封禅”。
二、唐宋封禅文学的特点唐宋时期,封禅文学逐渐成熟,呈现出了以下的几个特点:1、史诗化。
唐宋封禅文学作品往往都有着史诗般的气势,表现出封禅仪式的隆重氛围。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大明宣德封禅赞》。
2、文化融合。
唐宋时期正是汉文化和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相互交融的时期,封禅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对佛教、道教的引用或借鉴,体现出文化融合的特点。
3、化用传统文学。
唐宋时期的封禅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对传统文学的化用,如《大明宣德封禅赞》中引用了《尚书》中的句子,将其融入与文中。
三、唐宋封禅文学的代表作品1、《大明宣德封禅赞》《大明宣德封禅赞》是唐代诗人罗隐所著,用诗歌的形式将明宣德年间的封禅仪式描绘得淋漓尽致。
诗中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描写,表现出封禅仪式的盛况和场面。
2、《赠李封禅师卢侍御》《赠李封禅师卢侍御》是唐代诗人欧阳询所作的一首诗,赞颂了李封禅的道行和才华。
其中,描写封禅师居住在高山,不为俗世所扰,与道相契的形象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赞赏。
3、《献封禅诗》《献封禅诗》是宋代文人朱熹所写,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以唐高宗的封禅仪式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天人合一”的美好向往。
四、结语唐宋封禅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封禅仪式这一重要的祭祀活动,表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天地万物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禅林佚事小说的叙事特色及文化成因作者:郑群辉来源:《社会科学》2008年第09期摘要:禅林佚事小说是由宋代僧人创作的反映唐宋禅林中高僧大德的逸言高行、奇人奇行、禅徒入道机缘、士大夫参禅问道等的文言小说。
其叙述角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立型全知视角,一类是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其叙事方式主要有:角色模式的主角与对象的关系主要是主观的;叙述结构上偏重记言;善于把记诗记言记事相结合。
其文化成因与宋代小说创作大气候、禅林内部危机以及教内教化文体的变革有关。
禅林佚事小说是中国文言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世说新语》是主要记载玄学家“魏晋风度”的佚事小说的话,那么禅林笔记则属于描述唐宋“禅家风骨”的佚事小说,堪称中国文言小说史中交相辉映的双璧。
关键词:禅林佚事小说;禅家风骨;叙事特色;文化成因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08)09-0156-07作者简介:郑群辉,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广东潮州521020)一在宋代文学史上,有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这就是禅林笔记,即由僧人创作的主要反映唐宋禅林中高僧大德的逸言高行、奇人奇行、禅徒人道机缘、士大夫参禅问道等的佚事小说。
由惠洪觉范《林间录》发轫,从北宋末年到南宋末年约一百七十年间,相继诞生了大慧宗杲《宗门武库》、罗湖晓莹《罗湖野录》及《感山云卧纪谈》、道融《丛林盛事》、昙秀《人天宝鉴》、枯崖圜悟《枯崖漫录》等七部禅林笔记。
除却《宗门武库》而加上明代无愠的《山庵杂录》,则是后世所称的“禅门七部书”。
因记载了当时宗门生活以及鲜明的禅宗教化性质,《林间录》、《罗湖野录》被《四库全书》归入子部“释家类”,其他作品也基本在宗门内流传,并远播日本,对日本禅宗产生了重要影响。
或许因为它们属于禅宗典籍,后人多把上述禅林笔记当作历史资料或宗教教育资料看待,而文学研究者对它们的文学价值不视不见,从未注意过这一文学现象。
其实,禅林佚事小说的创作是一个整体性文学现象,如果我们能拓展视野,打破传统目录学上的分类观念,那么它不仅可看作是中国僧文学发展史上的新现象、新成就,而且可视为宋代文坛的一朵奇葩。
禅林佚事小说的作者比较特殊,他们既不是一般的世俗中人,为了消遣猎奇而创作;又不是一般诗僧,为了吟风弄月,而均是当时禅林硕德,在禅道中深有证悟,有的更是中国禅宗史上赫赫有名的高僧。
他们撰作这类作品显见有宗教的弘法卫道目的,正如无著道人妙总(女尼,大慧法嗣)为《罗湖野录》作跋所概括的:“卫宗弘法”,即“雄文可以辅宗教,明诲可以警后昆”,让后世禅徒能见贤思齐,继承祖德,光大佛门。
其叙事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力图从各个侧面去塑造唐宋禅林中最富盛名的高僧形象;(二)批判当时禅林中一些不良的倾向;(三)记叙士大夫参禅访道的遗言逸事,反映出宋代禅门的热闹兴盛的情形;(四)刻画一些禅林中的奇人奇行,宣扬鬼神观念及佛家因果轮回报应原理。
这些叙事目的、内容与一般禅门典籍如《高僧传》、《五灯会元》、《禅林宝训》等似乎没有多大区别,不过小说作者均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如惠洪,其文学创作水平甚至可与宋代文人分庭抗礼,所以他们的作品不仅不同于一般禅宗典籍,也有异于传统目录学家那种宽泛意义上的小说。
其大部分作品不仅属于人物、事件、情节样样俱全的叙事性作品,且较为讲究叙事艺术技巧,可读性强,即便教外人读来,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文言小说。
二宗教文学都具有劝诫与说服的功能。
其话语运作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即作者或叙述者直接进行说教,这样我们就能清楚看到宗教道德的说教者形象,大慧宗杲号“杲骂天”,“平生好骂人”,其语录及他与竹庵士珪编、净善重编的《禅林宝训》就是一部纯说教性的东西,谈不上什么文学性。
另一种是间接的,即将其说教者形象隐藏在叙述角色的背后,通过故事中人物等他者行动和言语来达到劝诫目的,禅林佚事小说显然属于这一种。
它将劝诫和说服寓于精采、风趣的事件叙述之中,做到以情感人,以形象感人,收到了更好的劝诫和说服效果。
为此小说须使用多种艺术形式,也便具有了多种叙事角度与叙事方式。
从叙事角度上说,禅林小说的叙述角度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见多识广、无所不知、充满睿智而又风趣幽默的长者,而不是禅堂里高高在上的祖师面孔。
这使得叙述者能把禅林中一些鲜为人知但有趣的故事娓娓道来。
因此小说主要采用中立型全知视角,不对故事进行干预,叙述仅限于人物的语言、行为、外貌及环境,心理描写较少,以此来证明事件的真实客观。
这一特色受到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的深刻影响,其效果是讲求含蓄蕴藉,言近意远。
例如《林间录》卷上第一条:杭州兴教小寿禅师……御史中丞王公随出镇钱塘,往候寿,至河上,却驺从,独步登寝室。
寿方负暄毳衣自若,忽见之,问曰:“官人何姓?”王公曰:“随姓王。
”即拜之。
寿推蒲团藉地而坐,语笑终日而去。
门人见寿,让之曰:“彼王臣来,奈何不为礼?此一众所系,非细事也。
”寿唯唯。
他日,王公复至,寺众横撞大钟,万指出迎,而寿前趋,立于松下。
王公望见,出舆握其手曰:“何不如前日相见,而遽为此礼数耶?”寿顾左右,且行且言曰:“中丞即得,奈知事嗔何。
”其天资粹美如此,真本色住山人也。
王随身为北宋名宦,小寿禅师却不知,门人提醒他后,第二次相见就以大礼迎接,王随见怪,禅师且行且言,说是怕知事责怪。
这里,王随是官宦,叙述者是知道的,故事中人物小寿禅师却不知道,故有王随与禅师的第一次相见“语笑终日”,表现了禅师的众生平等观念;其下禅师对王随说“中丞即得,奈知事嗔何”这句话,叙述者又如何得知?也正因为这句话,更进一步说明了禅师心中依然没有贵贱高下之分,突出体现禅师的曲顺世俗而性情真率的无分别观。
这一类叙述角度在小说中占绝大多数。
然而小说毕竟主要服务于宗教教化,所以在小说的结尾处往往发些议论来作为点题,这在《林间录》和《罗湖野录》中较为常见,这显然又受到了中国史传文学中“史官式”叙述者态度的影响。
第二类是采取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小说各作者都是禅宗大老,也是禅堂的过来人,对自已一些参禅经历记忆犹新,也就言传身教,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有趣故事,这就非常自然地采取了第一人物视角。
如《宗门武库》卷下:师在宝峰时,元首座极见喜,一日请假往谒李商老,云一月日便归,后四十日方归。
元见遽云:“恶,野了也。
无常迅速。
”师不觉汗下。
《武库》并不是大慧自己写的,而是弟子们根据宗杲平日的谈古道今辑录而成的。
所以小说中称大慧为“师”,其实便是“我”。
毫无疑问,这种视角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亲切,对禅徒的启发和教育意义是很大的,在《林间录》和《宗门武库》采用较为常见。
小说绝大部分篇章是从各个侧面去塑造唐宋禅宗高僧形象,有的是突出其脱然无累、高蹈出尘的人生境界,有的是机锋智慧,有的是慈悲心行,有的则是神通广大。
为了塑造这些感人至深的高僧形象,小说非常讲究叙事方式和技巧。
总结起来,其叙事方式有如下几点。
(一)角色模式的主角与对象的关系主要是主观的格雷玛斯根据主要事件不同功能关系,区分出六种角色:即主角与对象,支使者与承受者,助手与对头。
其中第一对角色中主角指作品中的人物,对象不一定指人物,可以是主角所追求的某种希望或某种状态,例如爱情、幸福、正义、修养、快乐等等。
在禅林佚事小说里,主角是高僧,对象则主要指某种心理境界,为了凸显高僧境界,高僧的对象往往是主角自身的某种状态或属性,所以它们的关系是主观的,而不是一般世俗小说中主角所要追求的外在的某种希望、目标,如幸福、正义、荣誉等,因此小说往往先对一个主角的心理境界进行定义,然后再展现主角的行为。
这一角色模式虽然有“主题先行”之嫌,但对塑造高僧形象却是非常有效的。
如《林间录》卷上的黄龙慧南条就是这样:南禅师住庐山归宗,火一夕而烬。
大众哗噪动山谷,而黄龙安坐如平时。
桂林僧洪准,欲掖之而走,(南禅师)顾见叱之。
准曰:“和尚纵厌世间,慈明法道何所赖耶?”因徐整衣起。
而火已及座榻矣。
坐是入狱,郡吏发其私忿,考略百至,绝口不言,唯不食而已。
两月后得释,须发不剪,皮骨仅存。
“真点胸”(翠岩可真)迎于中途,见之,不自知泣下,曰:“师兄何至是也?”黄龙叱日:“者俗汉!”真不觉拜之。
盖其不动如山类如此。
(《林间录》卷上)故事以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勾勒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风貌。
不为烈火所动,对严刑拷打略不经意,“须发不剪,皮骨仅存”,犹对同参的怜悯和同情大加叱斥,这些都是主角慧南禅师不动如山、脱然无累境界的具体表现。
在惠洪晚年史传著作《禅林僧宝传》卷22的黄龙慧南条中也涉及此事:……住归宗,火一夕而烬,坐抵狱,为吏者百端求其隙。
公怡然引咎,不以累人,唯不食而已,久而后释。
吏之横逆,公没齿未尝言。
对比之下可知,史传中角色无角色,因为角色应该是事件行动的因素;对象也即心理境界的刻画又不够具体,角色的塑造也就远不够鲜明,可读性较差。
再看另一例,同书卷下写杭州净土院惟政禅师,开头就说他为人“标致最高”——先点明主角的境界,然后通过禅师骑牛访友、拒绝出席士大夫筵席、池上坐木盆自得其乐、秋夜赏月喝桔皮汤等角色行动,突出了一个高僧的鄙薄尘俗,高蹈超迈的人生境界。
但也有部分小说的主角与对象的关系是客观的;这种角色模式多用于叙写禅徒的参学过程。
《宗门武库》卷上写浮山法远和天衣义怀参叶县归省禅师,时值严冬,禅师为了勘验他们求法的意志,故意不让他们挂褡,呵骂、驱逐、水泼,不走,又让他们当下等职事。
法远因体恤禅徒生活的清苦,给禅徒做了一顿好吃的,就被禅师打了三十大板并赶出寺院,还罚他乞讨来偿还债务。
法远经受住种种考验,禅师都看在眼里,最后说“远真有意参禅”,才让他回寺。
小说的主角有两个,分别是法远和禅师;对象:法远追求的是跟禅师学禅,禅师则想收一个真心学禅的合格徒弟,对象外在于主角,主角与对象的关系是客观的。
法远在追求过程中遭受种种刁难和阻碍,却一如既往从不放弃;禅师为了自己的目的则故意设置种种关卡,考验学僧,从而产生种种矛盾冲突,情节显得曲折有致。
小说既表现了法远求学的坚定决心和意志,更体现了禅师有意考验禅徒的慈悲心性。
类似的故事尚有《林间录》卷上写云峰文悦参大愚守芝,黄龙慧南参石霜楚圆等,充分体现了禅师们激励禅徒真心学禅、煞费苦心启发禅徒悟道的迫切心情。
这种小说具有情节曲折、矛盾冲突激烈的特征,更类似一般的小说观念,可读性较强。
(二)叙述结构上偏重记言文言小说一般短小精悍,其叙事结构一般较为简单,但因小说性质的不同、深层结构的不同,如志怪和志人小说,从而导致其表层结构也不相同。
志怪小说深层结构是要证明所志之事真实可靠,这就决定了其表层结构将虚幻之事当做真实事件来写,故偏于记事;志人小说深层结构为了品评人物,就决定了其表层结构偏于记言。
禅林佚事小说绝大部分篇章属志人小说,人物的内在因素如性格、境界、智慧等往往通过他的言语或对话来体现,但与《世说新语》不同的是,它通过言语或对话所传达的人物内在因素主要不是清高飘逸的“魏晋风度”,而是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