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中语文-七年级7最后一课 (2)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七年级《最后一课》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年级《最后一课》优秀教学设计

《最后一课》[整体设想]:《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一直被人们誉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小说将普法战争这一重大社会历史题材浓缩在一所小学最后一堂法语课的场景里,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颂歌,创造了短篇小说艺术的典范,为世界人民广泛传诵。

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第二课时着重探讨小说的艺术特色,本课为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小说背景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

2、分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人,从而感受法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懂得母语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树立热爱汉语、学好汉语的意识,培养自己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体会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1、小弗郎士的情感变化线索。

2、分析韩麦尔先生的艺术形象。

[教学方法]:概括法讨论与点拨法[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是爱国的表现,失去民族语言就等于丧失国土。

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再也不能学习汉语,每天你挂在嘴边的普通话不能再用了,从今天开始你只能用日语交流,那么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发表感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体会一下国家被占领,将要失去自己祖国语言的法国人民是什么样的感受。

二、了解作者及文体知识1、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

28岁的时候他出版了第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大成功。

《最后一课》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当时正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时期,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地区。

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普鲁士政府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

《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2、本文的体裁为短篇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七年级语文:都德《最后一课》课文阅读

七年级语文:都德《最后一课》课文阅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都德《最后一课》课文阅读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

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里看布告,他看见我在广场上跑过,就向我喊:“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我想他在拿我开玩笑,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

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

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教案三篇

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教案三篇

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教案三篇《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感受,真实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七年级《最后一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七年级《最后一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听读,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这样,才能更好体味和推敲作品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思想的写法。

2情感目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们通过这课两个主人公的分析,不失时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样非常自然地把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能力目标:在学习本文出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他们创新写作。

教学重点:1、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前后的变化,韩麦尔先生的服饰、语言、神情、动作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感情。

2、《最后一课》的情形与平时上课不一样的具体表现教学难点:文章中重要语句含义的分析和文章中处处照应是本文的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加以启发和点拨。

教法、学法第一,文献法。

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课文的背景和作者的资料,充分预习,掌握生字词,熟读课文理清层次。

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

第二,主要采用讨论式和对话式,让学生学会与老师对话与文本对话。

教学时数:三教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参见课后注释①)都德:法国十九世纪的小说家,毕生事创作,写过一百多篇小说。

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但由于当时法国政府执行了一条卖国主义路线,战争失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土。

普鲁土政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让两个州的学生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

《最后一课》这篇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这一时代背景。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第7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语文)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第7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语文)

1.都德是著名小说家,该文以为背景。

(2分)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哽咽()惩罚()祈dǎo()chà异()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3分)强:()()()称:()()()差:()()()4.“最后一课”与平时上课气氛有何不同?这种不同表明了什么?(2分)5.课文里,小弗郎士多次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这是为什么?(2分)6.在习字课上,韩麦尔先生将“阿尔萨斯”和“法兰西”制成字帖挂在铁杆上,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和小弗郎士爱国感情一样炽烈,都是自始至终的爱国情怀。

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一位爱国主义作用,以长篇小说见称于世。

C、韩麦尔先生因为年纪大,上课非常吃力,所以上课时“脸色惨白”,小弗郎士也认为老师累得这样是一个“可怜的人”。

D、韩麦尔先生为上这“最后一课”,穿上整齐的新衣,这是他对祖国爱的表现。

8.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

(3分)⑴画眉在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⑵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⑶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

9.下面几句话都是文中留下的伏笔,请找出与伏笔相照应的句子,并在照应句中找出表示照应前文的词语:(2分)⑴(我)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⑵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10.下边列举了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按其发展脉络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2分)⑴对小弗郎士回答不出问题时的痛苦思索。

⑵对失掉祖国语言的悲愤。

⑶对最后一课高度重视而表现出来的严肃、庄重。

⑷对阿尔萨斯人不重视学习法语所引起的内疚。

⑸对祖国语言的赞美。

⑹对学生专心学习文字的沉思。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课后练习题(附答案)⊙收获平台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ào( )悔祈( )dǎo chà( )异chéng()罚duó( )步gěng( )住钥( )shi wú()着2、选词填空。

(细心耐心用心关心专心分心)①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学习。

②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

③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听讲过。

④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讲解过。

⑤个个都那么(),教室里那么安静。

⑥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

3、仿写句子,要求句式、修辞基本相同,可任选一题作答。

①我难道就没有什么该责备我自己的?我不是也常常叫你们放下学习替我浇灌园子?还有,我要是想去钓鲈鱼,不是随随便便就给你们放了假?②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的时候,只要好好保住了自己的语言,就如同掌握了打开自己牢房的钥匙。

答:二、翻开课文《最后一课》,阅读以下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片断一:正当我看了这一切感到纳闷的时候,哈墨尔先生走上讲台,……我站在坐位上左右摇晃,心里难受极了,头也不敢抬。

片断二:讲完了文法,就开始习字。

……“那些人是不是也要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鸣唱?”1、“我们课桌的三角架上挂着这些字模,就像是许多小国旗在课堂上飘扬。

”说说小弗朗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答:2、“有一群鸽子在低声咕咕,我一面听着,一面想:‘那些人是不是也要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鸣唱?’” 小弗朗茨从鸽子的叫声中所产生的联想,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3、找出文中体现小弗朗茨心情、态度变化的关键词语,联系全文说说其变化的内在原因是什么?答:*三、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小弗朗茨还是哈墨尔?存在不同的看法。

你的看法是什么?请与同学探讨探讨。

答:⊙发展空间郑振铎的“最后一课”张进人们都知道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著名爱国作家、学者郑振铎先生的“最后一课”。

部编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

部编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

爱国主义
韩麦尔先生
“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
“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他们为了多赚 一点儿钱,宁可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到纱厂里去干 活儿。我呢,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 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 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漠。通过小伙计的双眼,我们不仅看到了酒客和酒店老板 的麻木和冷漠,还看到了这种麻木和冷漠给儿童带来的影 响。
总结
第一人称“我”,既能带给读者亲切真实的阅读感受, 又能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儿童的口吻,以儿童的所见所闻为线索组织全文,使作 品风格带有儿童的天真稚拙,而且还丰富了主题表达。
镇上的人
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 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 了。
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 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 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 递员,还有些旁的人。 个个看来都很忧愁。
平时没有忧患意识,国家已 灭亡才觉醒 。
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语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 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自觉自省
儿童视角的作用:
使主题内涵更加丰富与深刻。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对入侵者的叛逆与反抗
连儿童都能有这样的勇敢和觉醒,更何况是成人呢?
儿童视角的作用:
第一人称“我”
第一人称“我”的作用:
带给读者亲切真实的阅读感受。
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

第一册7 最后一课 初中一年级_七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册7 最后一课 初中一年级_七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册7 最后一课初中一年级_七年级语文教案内容预览:7 最后一课都德[课型特点]以指导朗读为途径,理解小说的含义,并学习小说朗读的一般方法。

[朗读知识]朗读小说,非常重要的是在朗读时,头脑中要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最后一课》这篇小说是以小弗郎士的口吻,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叙述故事情节的,所以对小弗郎士这个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是朗读成功的关键。

此外,要掌握住人物思想感情变化和发展的脉络。

把握每一部分的感情基调,来确定语气的基调。

在朗读句子的时候,又要注意重音和停顿,把句意的着重点突出出来,语句还需连贯、自然。

这就需要思维活动像流水一样连贯流畅。

[朗读方法]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这篇备课教案要求至少是本站的注册用户才能阅读!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七三颗枸杞豆教学目标1.学习生动传神的描写方法。

2.学习文中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及作用。

教学重难点1.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和细致的环境描写。

2.三叔的一生给“我”的教训。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讲解这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激起浓厚的阅读兴趣,并引导他们置身阅读情境,明确文章所写的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有关这些问题,可以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人。

回忆往事,总会想起那些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事。

自己保存的物品,每一件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对主人公起过鼓舞作用的三颗枸杞豆的故事。

(板书课题。

) 2.介绍作者。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1。

)程海,陕西省咸阳市艺术研究室副研究员。

发表诗歌、小说多篇。

其中《三颗枸杞豆》《漆彩》等小说获《小说林》优秀作品奖及延河第一届文学奖。

1989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我的夏娃》并获“双五”文学奖。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课《最后一课》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课《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教案初中语文七年级(人教版)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

3、感受以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为代表的法国人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作者简介:同学们有谁了解本文的作者,请讲一讲:都德(1840─1897) 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出身法国南方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十五岁起就独自谋生。

先在一所小学校里担任学生自修辅导员。

后来到巴黎,从事文艺创作,过着清苦的青年文人生活。

2.简介背景:同学们有谁知道本文的写作背景,请讲一讲:1871年,因为要争夺欧洲霸权,爆发了普法战争,两个月后,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进犯法国,尽管法国人民纷纷起来反抗,但是由于法国资产阶级执政者的妥协,结果赔偿50亿法郎,并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部分地区割让给了德国,这篇小说所写的就是普法战争中,阿尔萨斯沦陷以后,当地人民在普鲁士侵略者强行禁教法语时所表现出来的悲愤的情绪和爱国精神。

(二)理清结构1、由学生的话题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上了那么多的语文课,在你们的印象中哪一节语文课最令你难忘? -----让历史倒流到1871年,在法国阿尔萨斯的一座小镇上,也上演了一堂难忘的语文课,为什么这堂课令人难忘呢?因为那是阿尔萨斯人民学习祖国语言的最后一课(板书课题),所以这篇文章洋溢着浓郁的悲愤的情绪和爱国精神。

请同学们读文章,记生字,并思考:这种悲愤的情绪和爱国精神在文章中是如何具体表现的呢?要求大家看课后练习一,试着把课文分为四个阶段引导生讲:(上学途中、课前、课上、宣布散学)(板书)本文的这故事情节的四个阶段,按照小弗郎士的什么活动为线索来展开的生讲:心理活动(板书)找一找这四个阶段最能表现小弗郎士心理变化的词语和句子,想一想这表现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 课件 (共3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 课件 (共38张PPT)
他永远忘不了这“最后一课”,忘不了自己祖国 的语言。
总结:
从第11-23节是《最后一课》中心 部分,着重写韩麦尔先生以自己对祖国无 限热爱的心情上好最后一课,以及小弗郎 士激发了爱国热情,从一个天真、贪玩的 孩子转变成为一个懂事的学生,专心上好 最后一课的情景。
朗读最后一个部分(24-29)
1、这段文字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我又为什么觉得他 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神态、语言、动作描写;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7.2021.7.20T uesday, July 20,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04:4320:04:4320:047/20/2021 8:04:43 PM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8时4分43秒下午8时4分20:04:4321.7.20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一、基础部份1.以下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宛转(wǎn)钥匙(yuè)后悔(ào)B.梗咽(yàn)肃静(sù)祈祷(qí)C.踱步(duó)锯子(jù)郝叟(hǎo)D.惊讶(chà)糊涂(tǔ)赚钱(qiàn)2.以下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手势溜水铁杆杠子B.奴隶钓鱼忠诚干脆C.纪念塞进坐位缺课D.皱边代价口齿晴朗3.选词填空。

(1)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__________(A.喧闹B.喧闹C.喧哗)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

(2)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贯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咱们一样__________(A.安静B.安静C.肃静)。

4.以下说法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文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文体是小说。

B.本文描述的故事发生在普法战争时期,在内容上着重写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和祖国语言的深深的爱。

C.文章依照小弗郎士思想情感的转变逐层展开,而主人公却是韩麦尔先生。

D.韩麦尔先生衣饰的不同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阅读下文,完成5~9题。

语法课完了,咱们又上习字课。

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咱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漂亮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

这些字帖挂在咱们课桌的铁杆上,就仿佛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可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小孩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仿佛那也算是法国字。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内心想:“他们该可不能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语话唱歌吧!”5.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字帖()强迫()6.那个地址的“我”指__________,用第一人称写显得7.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式?其深刻含义是什么?8.画浪线的句子明白得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句话写出了小弗郎士内心的恐惧,他可怕仇敌损害他喜爱的鸽子。

2019年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至九年级目录

2019年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至九年级目录

初中语文教科书七至九年级目录七年级上册1.春/朱自清2.济南的冬天/老舍3.雨的四季/刘湛秋4.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曹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6.散步/莫怀戚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8.《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写作——学会记事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11.窃读记/林海音12.《论语》十二章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14.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15.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16.诫子书/诸葛亮写作——思路要清晰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17.猫/郑振铎18.鸟/梁实秋19.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20.狼/蒲松龄写作--如何突出中心2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22.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太阳船/吴望尧23.女娲造人/袁珂24.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杞人忧天/《列子》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一)/刘禹锡夜雨寄北/李商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潼关/谭嗣同七年级下册1.邓稼先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3.回忆鲁迅先生4.孙权劝学写出人物的精神5.黄河颂6.最后一课7.土地的誓言8.木兰诗写作:学习抒情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9.阿长与《山海经》10.老王11.台阶12.卖油翁写作:抓住细节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4.驿路梨花15.最苦与最乐16.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写作:怎样选材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17.紫藤萝瀑布18.一棵小桃树19.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20.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写作:文从字顺21.伟大的悲剧22.太空一日23.带上她的眼睛24.河中石兽写作:语言简明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泊秦淮贾生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约客八年级上册1.新闻两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2.香港回归新闻一则3.特写两篇“中国速度”震惊雅典/孔宁、张军、袁虹衡“飞天”凌空/夏浩然、樊云芳4.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朱玉、万一、刘红灿5.藤野先生/鲁迅6.我的母亲/胡适7.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8.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学写人物小传综合性学习--地球,人类的家园9.三峡/郦道元10.短文两篇与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1.与朱元思书/吴均12.唐诗五首黄鹤楼/崔颢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春望/杜甫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景物描写要抓住特征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移居(其二)/陶渊明13.背影/朱自清14.昆明的雨/汪曾祺15.那树/王鼎钧16.外国散文两篇谈惬意地生活/蒙田我为何而生活/罗素综合性学习--我们的网络时代学习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17.中国石拱桥/茅以升18.苏州园林/叶圣陶19.梦回繁华/毛宁20.蝉/法布尔抓住特征说明事物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虚词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天降大任于是人也22.愚公移山/《列子》23.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24.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行路难(其一)/李白雁门太守行/李贺赤壁/杜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表达要得体综合性学习--君子和而不同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八年级下册1.社戏/鲁迅2.庆祝旧历元旦/林语堂3.春酒/琦君4.安塞腰鼓/刘成章5.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7.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克劳斯冯克利青8.大雁归来/利奥波德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句式9.桃花源记/陶渊明10.小石潭记/柳宗元11.海国记(节选)/沈复12.《诗经》两首关雎蒹葭学写读后感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诗经》子衿/《诗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了解书信和演讲的特点,领悟作者的思想,获取有益的启示13.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14.讲故事的人/莫言15.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16.傅雷家书两则/傅雷学写书信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阅读游记,了解游踪,把握叙述角度和景物描写的特点17.壶口瀑布/梁衡18.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19.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马丽华20.登勃朗峰/马克吐温学写游记诵读古诗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经典语句21.《庄子》故事两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22.《礼记》两则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23.马说/韩愈24.卖炭翁/白居易学写故事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送友人/李白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卜算子咏梅/陆游九年级上册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1.沁园春雪/毛泽东2.诗两首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3.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郑愁予4.致云雀/华兹华斯学写诗歌阅读议论性文章,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把握议论的中心5.敬业与乐业/梁启超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7.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8.短评两则“传言伤农”,后果更加严重/王玉琪烟花易冷,文化弥新/陈晓波、商意盈表达观点要清楚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情感,能联系时代谈感受9.岳阳楼记/范仲淹10.醉翁亭记/欧阳修11.湖心亭看雪/张岱12.诗词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议论要言之有据名著导读--《泰戈尔诗选》:如何读诗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杜甫商山早行/温庭筠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梳理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13.故乡/鲁迅14.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15.孤独之旅/曹文轩16.心声/黄蓓佳学习缩写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分析材料,把握论据,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18.怀疑与学问/顾颉刚19.无我与不朽/钱穆20.人应当坚持正义/柏拉图论证要合理阅读古白话小说,把握情节和结构,揣摩小说的语言21.智取生辰纲/施耐庵22.范进中举/吴敬梓23.三顾茅庐/罗贯中24.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学习改写综合性学习--评选年度班级之星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许浑无题/李商隐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九年级下册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2.梅岭三章3.短诗五首月夜/沈尹默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断章/卞之琳风雨/芦荻统一/聂鲁达4.海燕/高尔基写作学习扩写5.孔乙己/鲁迅6.变色龙/契诃夫7.溜索/阿城8.蒲柳人家/刘绍棠写作审题立意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9.鱼我所欲也/《孟子》10.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写作布局谋篇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13.短文两篇谈读书/培根不求甚解/马南邨14 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15*无言之美/朱光潜16*驱遣我们的想象/叶圣陶写作修改润色口语交际辩论任务一阅读与思考17屈原(节选)/郭沫若18天下第一楼(节选)/何冀平19枣儿/孙鸿任务二准备与排练任务三演出与评议20曹刿论战/《左传》2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2出师表/诸葛亮23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样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写作有创意地表达名著导读《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南安军/文天祥别云间/夏完淳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最后一课》(第2课时)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最后一课》(第2课时)教案

最后一课授课内容十二。

最后一课授课班级日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品味小说语言,人物心理;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过程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引导点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母语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重点品读有关韩麦尔先生的语段教学步骤教学设计(含电教手段及落实教学目标的内容)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二次备课及再度挖掘组织教学复检导言新授听写词语本文由于其主题表现得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入课本。

一、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阶段。

——幼稚、怕提问*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发展埋下了伏笔.(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平时上课小条抽测教师口述导入学生小组探究,教师点拨,渗透德育小结最后一课气氛“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一切都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氛。

”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上课前,学生们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 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教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迟到,会遭到先生的责骂。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 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的穿戴。

今天迟到,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点拨,以此突出重点,培养能力练习作业板书设计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课后练习题(附答案)基础训练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踱来踱去(duó)郝叟(hǎo)挟着(xié)B.懊悔(huì)惩罚(chěnɡ)赚钱(zhuàn)C.钥匙(shī)祈祷(dǎo)哽咽(ɡěnɡ)D.督学(dū)膝头(xī)捂住(wǔ)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下列语句选出恰当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1)新老师明天就到。

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_______________(A.请求;B.恳求;C.希望)你们多用心学习。

(2)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_______________(A.忠诚;B.忠心;C.忠实)的服务,来表达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_______________(A.谢意;B.敬意;C.敬爱)(3)这可怜的人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_______________(A.装进;B.塞进;C.挤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4)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

听到他_______________(A.古怪;B.古板;C.奇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

4.品读分析下列句中加黑词的作用。

(1)那天……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谈谈你对下面语言含义的理解。

人教版(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课堂实录

人教版(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课堂实录

《最后一课》课堂实录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说的文学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小说有几要素?生:三要素。

师:哪三要素?生:人物、环境、情节。

师:哪个要素是核心?生:情节。

(这是备课时我没预想到的,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我在上新课前先和他们一起学习了有关小说的相关知识,以备以后上课用。

我备课时,预想的是学生异口同声会答“人物”。

)师:小说故事情节的开展是为了塑造?生:人物。

师:对,人物是小说的中心,小说中刻画的人物,又叫“典型人物”。

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那么,都德的《最后一课》中的典型人物是谁?生: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师:今天,我们就从韩麦尔先生的角度学习这篇课文。

首先,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1.默读全文,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

2.朗读文本,在字里行间感受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一名学生朗读,这名学生带动了全班齐读,明确自己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拿出纸和笔,一分钟时间。

(ppt出示预习检测:课文是_______国作家_______写的。

小弗朗士生活的小镇原属________,后被________占领。

____来了命令,_______的学校只许教____语,今天是最后一堂_____语课。

)(找一两名学生回答)(ppt出示:课文是__法___国作家__都德__写的。

小弗朗士生活的小镇原属__法国___,后被__普鲁士__占领。

_柏林_来了命令,__阿尔萨斯__的学校只许教_德_语,今天是最后一堂_法_语课。

)师:很好,预习很全面。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这就是本文的写作背景。

(题外话:灵感来源于曹刚老师的课堂导入,觉得甚是巧妙。

以填空的形式把本文的写作背景交待得一清二楚,同时,检测了学生的预习情况。

)师: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思考: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默读全文,在文中边读边做批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练习及答案

1.给文中带点字注音 祈____ 哽____ 2.从小说情节看,选文属于什么部分? 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钟响了,意味着什么? 4.“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什么? 5.选文有一处侧面描写,请找出来。 6.韩麦尔“脸色惨白”的原因是什么? 7.“我”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8.文中对韩麦尔的刻画,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9.作者反复写钟声,用意何在? 10.“散学了--你们走吧。”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七.深入探究下列问题 1.有的同学认为采用第三人称写这篇小说比第一人称写更好些,也有同学不同意这种看法, 你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2.作品中为什么没有对韩麦尔先生的心理描写?这是作品的欠缺之处还是独特之处呢?请 谈谈你的看法。 【实践·拓展】 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后的握手 ①一名中文系的女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作出了远赴西藏任教的选择。几乎所有的人都惊异: 怎么竟会是她?在人们的期望中,能有如此惊人之举本该是那些校园中叱咤风云的学生精英 们。而她,却是普通得时常会被老师和同学们忽略的女孩儿。 ②在隆重而盛大的毕业典礼上,女孩儿的名字生平第一次出现在院长的大会致辞中,白发苍 苍的老院长还笑容可掬地把一束鲜花亲自送到她手上„„台下涌动起潮水般经久不息的掌 声。然而,令人们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女孩站在闪光灯频频闪烁的主席台上,竟没有说出一 句大家希望听到的豪言壮语来。在师生的情绪振奋的热浪中,她总是羞涩地说了声“谢谢大 家”。便匆匆地跑下台。 ③毕业典礼一结束,她所在的班级的学生干部们临时商定:为在班上分配得最远的她,再专 门举办一场欢送会。于是几十个即将天各一方的年轻人,围绕着她最后地聚在了一起。 ④班长开口说:“我感到惭愧,面对这样一位我差点儿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同班同学,面对 着她的这一毕业选择,再来审视一下我自己,本人实在是自愧不如„„”一向口若悬河的班 长突然语塞了。 ⑤片刻的沉默后,他才继续了下去:“在我们班所有的同学中,她所选择的工作地点是最远,

七年级教案设计语文上册(精选6篇)

七年级教案设计语文上册(精选6篇)

七年级教案设计语文上册(精选6篇)七年级教案设计语文上册篇1《最后一课》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体会*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对汉语的热爱。

教学重点:1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3、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此文的背景和对热爱祖国语言是一种爱国的理解。

教学设想:首先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正确区分故事情节的层次和人物思想感情发展的阶段,从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分析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表现,最后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以及人物的社会意义。

教学课时:3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字词、理清小说的基本情节、训练复述能力、小说的结构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由奥运会引入爱国主义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爱国主义包含着荣誉感、自豪感、捍卫民族尊严,领土完整等情感)二、简介背景及作者。

(见书43页)——这篇小说是以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割地赔款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的。

选材别出心裁,既没揭露敌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反映沦陷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这“最后一课”中,使小说更具社会意义。

都德,法国19世纪下半期的小说家,其小说多以反映普法战争为主。

三、正字音祈祷哽咽郝叟懊悔喧闹惨白四、小说常识——1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人物形象刻画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

2分类: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

按内容特点分历史、科幻、爱情、讽刺小说。

3小说要素:人物(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环境(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五、分析1解题:——最后一课,是指在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沦陷区阿尔萨斯一所小学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最新WORD精品文档7.最后一课都德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及小说的结构特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突出中心;学习本文通过设疑铺垫、前后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2、通过听读课文,复述课文,把握故事情节;通过合作交流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对重要语句的探讨理解其深刻的含义突出小说的主旨。

3、通过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突出中心;学习本文通过设疑铺垫、前后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2.学习第l一10节。

教学步骤一、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都德:法国十九世纪的著名小说家,毕生事创作,写过一百多篇小说。

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但由于当时法国政治执行了一条卖国主义路线,战争失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土。

普鲁土政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让两个州的学生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

《最后一课》这篇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这一时代背景。

二、生字、生词捂(wǔ) 戒(jiè) 凳(dèng) 郝(hǎo) 叟(sǒu) 膝(xī) 诧(chà) 惩(chéng)赚(zhuàn) 钥(yào) 匙(shi) 藤(téng) 祈(qí) 祷(dǎo) 哽(gěng) 挟(xié)懊(ào) 皱(zhòu)征发:旧时指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者财物。

祈祷:求神降福免祸的活动。

思量:心里想。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喧闹:喧哗热闹。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惨白:(面容)苍白。

三、课文分析1.请学生粗读课文。

问:作者为何以"最后一课"为题?这是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

文章用"我"--小弗郎土的所见、所闻、所感来串联故事情节。

按情节发展把文章分为:第一部分(1-6)上学路上。

第二部分(7-10)上课之前。

第三部分(11-23)上课经过。

第四部分(24-29)宣布放学。

2.讲读课文第l一6节,请学生朗读,要求注意,"我"在途中的所见所闻。

问1:"我"为什么想"别上学了?"小弗郎士是怎么想的?"连……也……""怕""想"①小弗郎士这天迟到,怕老师骂,特别是怕检查功课,因此很自然地想到了逃学。

②野外的景色是那么吸引人。

问2:沿途有哪些景象吸引了他?天气是那么晴朗,那么暖和;画眉在树林边宛转的唱歌;普鲁土兵正在操练。

对于普鲁士兵的操练"我"是如何看的?作用?认为比学习有趣。

幼稚、无知、是非不清,为下文做了铺垫。

问3:"可是我还是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有哪些地方能说明他能管住自己?①尽管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普鲁士兵的操练吸引了他,但他还是向学校逃去。

②看见许多人在看布告,他只是边走路边猜测,没有停步,"一"表示思想的跳跃,经过一番斗争还是"不停步"。

③听到华希特跟他玩笑,还是继续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小结:这一段写上学途中的情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告诉我们小弗郎士有贪玩的一面,他没有学好功课,但还能重视纪律,管住自己,急忙赶到学校。

问4:在上学路上,小弗郎士看到的情景(操练、布告牌)对全文内容起什么作用? --暗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表现出一个孩子的性格特征,为他后来的心理变化作了辅垫。

那么,布告牌前为什么围了那么多人?到底又发生了什么事?3.讲读课文第7-10节,请学生朗读课文。

问1:到了学校、小弗郎土发现哪些情况不同往日? --平常喧闹的教室,现在一切偏安安静静;平时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的老师,今天却温和;老师穿上了只有遇到重大事情才穿的漂亮礼服,教室后排还坐着好些镇上的人。

问2:这不同之处说明了什么?2019年最新WORD精品文档强调今天不同于往日,引起读者的疑问;同时也告诉读者,人们对最后一课是多么重视,为下文作了必要的准备。

四、布置作业本课生字、词,预习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通过韩麦尔先生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小弗郎士的后悔、悲愤的心情,深刻体会他们的爱国精神。

2.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和某些学生不易理解的环节。

3.注意省略号、破折号以及某些感叹号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步骤一、检查复习1.听写生字、拼音。

2.从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看,你觉得小弗郎士是怎样一个人?幼稚、天真、无知。

3.教室里有哪些地方不同往日?说明什么?(1)教室气氛。

(2)老师对学生的态度。

(3)老师的衣着。

(4)教室里来了镇上的人。

这一切引起读者的疑问,体现了人们对最后一课的重视。

二、讲析课文第11-23节1.讲析第11节。

问1: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用书上的话回答)"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

问2:这问题严重吗?为什么?很严重,说明国土沦丧,国已失去主权.问3:韩麦尔先生怀着什么心情来宣布这一消息?"又柔和又严肃"。

柔和:对孩子充满了爱;严肃,怀着沉重的心情宣布这一消息。

问4:这"沉痛而又复杂的心情"还表现在哪儿?讲话中用了两个"最后":第一个"最后"表现他沉痛及愤慨的心情。

第二个"最后"提出希望"用心学习"的原因,表现他对祖国的热爱。

2.讲析第12-16节。

问1:听到这消息,小弗郎士思想上有了哪些变化?(用书上的原文回答)"万分难过,坏家伙"、"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可怜的人,忘了他给我的惩罚"、"现在我明白了"。

问2:第15节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韩麦尔先生身为法国人,却不能教法语,辛勤工作四十多年,却要被无辜赶走,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事。

这当中有小弗郎士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还掺杂着对老师的理解和同情。

小结:小弗郎士原来是个幼稚、无知的孩子。

当他听到要永远失去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时,他的感情起了极大的变化,他感到了亡国的痛苦--"坏家伙";对祖国语言的眷恋--"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称先生是"可怜的人"。

现在,小弗郎士好像一下子成熟了、懂事了。

他明白了布告牌前为何围了那么多人,今天教室气氛为何与往日不同,过去讨厌的东西一下子变得那么可爱了。

小弗郎士的爱国心在他思想上强烈地表现出来。

3.讲析第18、19节。

轮到小弗郎士背书了,他是怎么想的?韩麦尔先生都说了什么?请学生朗读第18、19节。

问1:小弗郎士想"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他的这一想法表现了什么?(1)他懊悔当初未努力学习,想回答好老师提出的问题。

(2)表现他要学好祖国语言的决心。

问2:小弗郎士未能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韩麦尔先生并末责怪他,而是对阿尔萨斯人进行了直率的批评,表现了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

先生批评阿尔萨斯人不珍惜时光学习,结果连自己的语言也不会说、不会写,而今又失去了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表现先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4.讲析第20-23节。

"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这是先生对祖国语言的高度评价和赞颂,这是他热爱祖国语言、强烈爱国心的表现,并不一定意味着法国语言真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问1:先生为什么把语言比作"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表现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一个民族的语言是这个民族的象征,代表着民族的尊严,是联系本民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纽带。

牢记住祖国的语言就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就会激发爱国热情,团结起来为收复国土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

所以作者把语言比作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是先生强烈爱国心的表现。

问2:今天听讲小弗郎士的感受如何?为什么?全都懂,觉得挺容易。

他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知道了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自觉要求学好语言,听得特别细心,所以全懂。

请学生朗读第21节。

韩麦尔先生的教育,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大家决心要认真学好和牢记"法兰西" "阿尔萨斯",他们把这看成是祖国的象征,因此把字帖比成小国旗。

习字的时候也特别专心。

问3: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描写专心写字的?抓住声音和最容易分心的人和事来写。

(1)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2)大家平常最感兴趣的"金甲虫飞进来"也"谁都不在意";2019年最新WORD精品文档(3)孩子们越小越容易分心,可现在"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

问4:此时,从教室屋顶传来鸽子咕咕的叫声,"我"心里怎么想?表现小弗郎士怎样的思想感情?"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小弗郎士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人民学德语,也表现出一个天真的孩子对侵略者无所不至的暴行的愤慨。

请学生朗读第22、23节,讨论此时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

小弗郎土设身处地的想到老师将离开生活、工作四十年的地方多么伤心,他心疼老师、爱老师,又发出了"可怜的人"的慨叹。

由此可见,小弗郎士同情并理解即将被侵略者赶走的韩麦尔先生。

听到郝叟那古怪的拼读字母的声音,他想笑,但没有笑,因为他感到难过。

他听出这声音中包含着悲愤与痛苦。

他永远忘不了这"最后一课",忘不了自己祖国的语言。

三、总结从第11-23节是《最后一课》中心部分,着重写韩麦尔先生以自己对祖国无限热爱的心情上好最后一课,以及小弗郎士激发了爱国热情,从一个天真、贪玩的孩子转变成为一个懂事的学生,专心上好最后一课的情景。

四、布置作业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第三课时教学要点1.讲读第24-25节,归纳本文的中心。

2.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平凡的材料表现重大主题的。

3.理解本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步骤一、请学生朗读24-29节钟声和号声说明放学时间到了,它无情地宣告了最后一课的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