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评比
小学科学教案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实录——《把固体放在水里》 教学实录与点评
把固体放在水里教学实录与点评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材料。
是些什么呢?请小组长把盒子取下,同学们认真地、仔细地、安安静静地观察。
[评认真地,仔细地,安安静静地虽是几个简单的词,但这里却蕴含着观察的方法,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涉及科学,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对学生的科学学习终身受益。
]生:有玻璃、蜡烛、布条、泡沫、橡胶塞、辣椒。
师:其他组来汇报不同的。
生:还有橙子、粉笔、橡皮泥。
生:我补充,还有高锰酸钾。
师:观察得真仔细。
师:他们名字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生齐:固体。
师:对,对于固体,我们已经认识了,今天如果我们还来研究这些固体,你们准备怎样研究?生1:研究他们的轻重,生2:把他们放到水里。
生3:看他们在水里有什么情况。
生4:研究他们用什么材料做的。
师:问生2,呓!你怎么想到把他们放到水里的?生2:因为我见过许多把物体放到水里的事,而且我还做过呢。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学习科学就是要这样平时多观察,多发现。
[评这个评价较好,即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又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师:那咱们今天就按你们说的来研究把固体放到水里,好不好?生:好。
[评科学学习,就是要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只有是学生自己需要的他们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
这里让学生想研究办法,并从中选取研究的内容,即是在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又一开始就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有效的把学生引入积极探究之中。
]师:我们就先来猜猜,把他们放到水里会出现一些什么现象,桌子下面有一张表,请小组长把同学们猜测的情况记录到表上。
学生分组观察猜测。
师:猜测的情况怎么样,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
师:第四组。
师:其它组认真地听,有不同的待会儿来补充。
生:我们组猜测的是橡胶塞会沉,玻璃会沉,大蜡烛会沉,小蜡烛会浮,布条会沉,橡皮泥会沉,泡沫、辣椒会浮。
生:我补充,我们认为粉笔会沉,小蜡烛也是沉,橙子大的沉,一片浮,小的浮。
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方案
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师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WLWK,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按照学期初计划,学校决定开展优秀教案评比活动。
一、评比时间:
本次评比活动2022年某月某日(周某)下午进行。
二、参评对象:
全校专任、兼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WLWK课程、书法的所有一线教师。
三、评委:
由干部和教师组成,干部评委不超1/2,教师评委随机确定。
开学来的学科教案,如兼任多门学科,上交统考学科教案参加评选。
五、评选分组及奖项设置:
本次展评活动分语文、数学、综合三个组进行。
评选结果按3: 7的比例设一二等奖。
六、其它:
1、所有学科教案全部摆放到教师阅览室,按照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顺序依次摆放,WLWK,相同学科教案摆放在一起。
2、于某月某日(周某)上午10点前摆放到位。
办公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好本组老师教案的摆放,做到整齐有序。
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权重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等级与分值
A
B
C
D
教学目标
10分
全面
(4分)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
10-9
8-7
6-5
4
明确
(4分)
语言描述具体、明确。
可行
(2分)
能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目标,符合学生的学情,操作性强。
教学内容
20分
正确、科学(7分)
课堂生成(5分)
教师及时捕捉并与学生一起有效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学生由此获得了新的收获。
教学氛围(5分)
课堂教学体现出民主、合作的特征,课堂氛围活跃、融洽。
教学任务(5分)
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目标达成度高,按时上下班。
教学反思
10分
能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进行反思,能抓住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反思本课目标达成情况,能结合教学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目标表述以学生为主体,具体明确,可测性强。
活动内容
趣味性
操作性
适切性
整合性
综合性
基于学生兴趣与爱好,内容新颖独,特有很强的趣味性。
10
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主题与内容难度适当,便于学生开展活动,可操作性强。
贴近学生真实的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符合学校、社区实际情况,具有活动和研究价值。
整合综合实践各个领域以及各个学科的知识与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既重视知识的获得,又关注参与状态和情感发展。
教学效果
10分
目标达成(5分)
能够实现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目标,目标调整的时机恰当,对课堂总目标的落实价值高。
2024年小学科学评价方案资料范文
2024年小学科学评价方案资料范文:科学是一门关于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种方法。
小学科学教育在学生认识自然世界、培养科学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评价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评价方案。
一、知识掌握小学科学知识是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基础,以此指导他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
在评价知识掌握的过程中,我们将主要考察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通过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可以评价其科学素养的基础水平。
二、实验能力科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评价实验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将重点考察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观察、提问、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和总结实验结果等能力。
通过实验能力的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掌握程度以及其科学思维的发展情况。
三、问题解决科学是一门探究自然规律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在评价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将主要考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科学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法,包括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能力。
通过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表现和能力发展情况。
四、创新思维科学是一门探究未知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评价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我们将主要考察学生在解决新问题和提出新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包括观察问题、提出假设、开展实验、总结规律等能力。
通过创新思维的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情况。
五、实践能力科学实践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评价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将主要考察学生在科学实践中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科学思维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实践能力的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能力发展情况。
六、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评价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知识掌握、实验能力、问题解决、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和科学素养水平。
2024年小学科学评价方案资料
2024年小学科学评价方案资料
如下:
科学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科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评价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制定了以下科学评价方案:
一、思维能力评价
1. 观察能力:学生能否准确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形成假设。
2. 推理能力:学生能否运用逻辑思维,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 解决问题能力:学生能否通过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能力评价
1. 设计实验:学生是否能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2. 实验操作:学生是否能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
3. 数据分析:学生是否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三、知识与技能评价
1. 学科知识:学生是否掌握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理论和实践。
2. 实践技能: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四、情感态度评价
1. 科学态度:学生是否对科学充满好奇,乐意探索未知领域。
2. 团队合作: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探究活动。
五、综合评价
通过综合评价学生在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知识与技能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全面了解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以上就是2024年小学科学评价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
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为了激发广大教师对于教学设计的创新热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决定举办一场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挖掘和推广优秀的教学设计理念与实践,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
通过评比,我们期望能够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教学设计案例,进一步推动我校乃至更大范围内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活动背景与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设计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本次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旨在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挖掘和推广优秀的教学设计案例,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
二、评比内容与标准评比内容涵盖教学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等方面。
评比标准包括:创新性:教学设计是否能够打破传统模式,具有新颖性、创意性。
实用性:教学设计是否能够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可操作性:教学设计是否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
推广价值: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启示。
三、参赛对象与要求全校教师均可参赛。
参赛教师需提交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内容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等。
设计方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四、评比流程与时间安排评比流程包括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阶段。
初评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选出进入复评的优秀作品;复评阶段将组织现场教学展示,由专家评委和观众共同打分;终评阶段将根据复评成绩和评委意见确定最终获奖作品。
时间安排如下:提交作品阶段:XX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初评阶段:XX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复评阶段:XXXX年XX月XX日至XX 月XX日;终评及颁奖阶段:XXXX年XX月XX日。
五、奖项设置与激励机制本次评比活动设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
获奖作品将颁发证书和奖金,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
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名
光是怎样传播的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学科:科学姓名:***一、教学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一)“做中学”科学教育理念“做中学”教学过程大致包括:根据情景、观察到一些现象或者可以获得一些信息;从儿童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了解和已具有的科学概念(想法)出发,提出问题;对问题的解答进行推测;为证实推测而设计实验或进行观察;收集和整理数据;得出结论和进行交流;提出新的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以下目的: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激发学习科学的主动性;激发想象力,扩展思维;获得重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学习探究的技能;改善合作和交往的能力;促进语言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该计划提出一些基本原则:面向每一个儿童,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为儿童学会生活奠定基础;教学案例来源于生活;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发现过程;教师是学习的支持者和引导者;获得外界的支持。
(二)《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教育要达到三方面的目的,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标准》认为,其中知识可以通过讲解或在探究中形成,过程和技能却要通过探究实践才能获得,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则更多要依靠体验。
(三)“前概念”对科学概念建立的影响前概念是学生在没有接受正式的某一科学概念以前,对所感知到的现象、生活中的常识与经验进行总结加工所得出的认识和理解。
前概念在学生的科学概念的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它的前概念基础之上。
当科学概念和前概念比较一致时,学生就容易理解;反之,他们就会觉得很难。
所以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把握住学生的前概念,就会使得教学有的放矢,就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改变学生的错误前概念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有的前概念非常顽固,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到转变。
改变学生错误前概念一定要讲究策略。
美国学者纳斯伯姆和诺威克曾提出了“矛盾事件”的方法,具体做法是:首先通过一定的方法暴露学生的前概念;然后使学生明确意识到他们和别的学生想法不同;接着让学生尝试解释一个矛盾事件,引起概念冲突;最后鼓励和引导进行认知调整,建立与科学概念相一致的新的概念模型。
小学生科学实验比赛评分方法
小学生科学实验比赛评分方法一、评分标准本次小学生科学实验比赛评分标准共分为五个方面,分别为:实验设计(20%)、实验操作(20%)、实验现象观察与分析(20%)、团队协作(10%)和科学素养(10%)。
1. 实验设计(20分)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
- 实验目的明确,与主题相符(5分)- 实验原理正确,能解释实验现象(5分)- 实验步骤清晰,操作性强(5分)- 实验方法合理,易于实施(5分)2. 实验操作(20分)实验操作主要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作规范、安全意识和实验技巧。
- 操作规范,动作熟练(5分)- 安全意识强,能正确使用实验器材(5分)- 实验技巧熟练,能有效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5分)- 实验过程中能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5分)3. 实验现象观察与分析(20分)实验现象观察与分析主要评价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和分析能力。
- 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准确(5分)- 能分析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逻辑清晰(5分)- 能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观点合理(5分)- 能提出有价值的疑问,积极探讨(5分)4. 团队协作(10分)团队协作主要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沟通协作能力。
- 团队成员之间沟通顺畅,能共同解决问题(5分)- 能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5分)5. 科学素养(10分)科学素养主要评价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 科学知识掌握扎实,能运用到实验中(5分)- 科学思维敏捷,能从多角度分析问题(3分)- 具有创新精神,能提出新颖的实验想法或方法(2分)二、评分细则1. 实验设计:评委根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进行评分。
2. 实验操作:评委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作规范、安全意识和实验技巧进行评分。
3. 实验现象观察与分析:评委根据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分析和解释进行评分。
4. 团队协作:评委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进行评分。
小学科学实验评定表与评定规则
小学科学实验评定表与评定规则一、评定表
二、评定规则
1. 实验设计:
- 学生能否清晰地提出实验的目的和假设。
- 学生是否合理选择了实验变量和控制变量。
- 学生是否设计了适当的对照组或实验组。
- 学生是否考虑了实验的安全性。
2. 实验步骤:
- 学生是否按照实验设计合理地进行实验。
- 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记录实验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
- 学生是否注意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 实验结果:
- 学生是否准确地记录了实验结果。
- 学生是否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
- 学生是否能够用数据和图表等形式清晰地呈现实验结果。
4. 实验分析:
- 学生是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合理的分析。
- 学生是否能够解释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 学生是否能够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和展开相关的科学探究。
5. 实验报告:
- 学生是否按照规范格式撰写了实验报告。
- 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陈述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分析。
- 学生是否能够用准确的科学语言表达实验观察和结论。
以上评定规则可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评分时,根据学生在每个评分标准上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分数,并
综合计算总评分。
注意,评分时应客观公正,避免主观偏见的干扰。
小学科学评价方案资料范本
小学科学评价方案资料范本本文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小学科学评价方案资料范本,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
1. 实验设计能力评价评价标准:- 能够提出有关科学实验的问题- 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具体评价方法:- 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小型科学实验,并要求他们在实验报告中回答有关问题,分析结果和总结实验经验。
2. 观察能力评价评价标准:- 能够观察事物并进行描述- 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能够从观察中得出合理结论具体评价方法:- 在课堂上进行一些观察实验,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结论,然后进行相互交流。
3. 科学知识掌握评价评价标准:- 能够掌握有关科学知识-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具体评价方法:- 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在不使用资料的情况下进行回答,以考察其知识掌握情况。
4. 创新能力评价评价标准:- 能够提出一些创新性的问题- 能够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案- 能够尝试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创新想法具体评价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科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然后进行评价他们的创新能力。
5. 团队合作能力评价评价标准:- 能够在小组中和他人合作- 能够分工合作并共同完成任务- 能够展现出团队意识和责任感具体评价方法:-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任务,评价他们在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分工情况、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
通过以上评价方案,可以全面评估学生在小学科学学习中的各方面表现,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能力。
小学教案评比方案
小学教案评比方案小学教案评比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全校教师规范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同时熟悉教学业务,争创教学典范,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教案检查及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具体方案如下:一、教案编写规范要求:1、教案保持完好整洁、无破损、缺页等,书写整齐、图表规范、板书设计科学合理。
2、教学环节齐全,能体现教学全过程,对课堂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3、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透彻,语言准确,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4、教案既能体现传授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能体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6、能恰当合理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二、评比范围及时间:学校全体教师,12月底之前完成。
三、评选指标:语文组2名,数学组2名、英语组1名、综合组1名。
四、质量评价(考核)标准:教案的检查应是每学期教学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每月应由备课组长检查后上交教务处定期检查一次,并按评价标准做出客观评价。
评价标准:教案编写认真规范,每个教案达到教案编写要求,有特色,学期教案完整,在本组教师中有示范作用。
五、评选办法:1、教研组长推荐、备课组评审、教务主任检查。
2、学校行政进行审查,确定最终入选教案。
3、校长审定,董事长审批。
六、奖励办法:1、学校对获奖教师颁发50元奖金;2、在适当时候举办展览,对优秀教案进行展示。
**小学2011、12、16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方案2016-07-12 21:11 | #2楼为了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促进课堂教学优势互补,互相启发,智慧共享,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教学技能、教材处理等能力,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搭建教师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经学校研究,决定于2015年3月14日在全校开展“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一、参赛对象:全体语文教师二、参赛人员:参赛人员:所有语文教师三、评比方法:1、比赛方式:通过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小学科学教案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实录——《做一杯饮料》教学实录与评析
《做一杯饮料》教学实录与评析教材说明本教学内容选自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做一杯饮料》。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稍做了改动,将原教材中利用做饮料来体验和认识“加快溶解的方法”改变为“在探究饮料的制作过程中体验饮料配方的来之不易”,体验科学探究中的反反复复,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1.能提出制作活动的思路,能对制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制作的结果进行客观的评议,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
2.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愿意合作与交流,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3.学会思考的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按照计划活动并能及时调整活动计划。
教学准备实验材料:橘子粉、白糖、奶粉、蜜桃粉、苹果粉、玻璃棒、小瓶盖、一杯开水等。
教学过程一、激兴引入,提出问题师:老师先调查一个问题:喜欢喝饮料的同学请举手!师:你最喜欢喝哪种饮料?为什么?师:你们知道大多数人喜欢喝的饮料是什么吗?猜猜看。
师:请看这张调查统计表。
(课件出示调查统计图表。
)师:这些饮料你们都喝过吗?生:……师: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什么?生:喜欢喝醒目的人最多,喝椰汁的人最少。
……师:为什么?生:……师:就像同学们说的饮料中的糖、橘子粉、橘子汁、二氧化碳、香精等等,都是饮料的原料,饮料中所含有的每一种原料以及每一种原料的多少,就是饮料的配方。
配方不同,味道就不一样。
看来一种饮料是否好喝,与它的配方有着密切的关系。
点评:饮料是小学生都喜欢喝的,利用“饮料”这个介质导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释放学生上课起始时的心理压力,活跃课堂气氛,也正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猜想与假设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原料,看看都有些什么?(学生观察)汇报:水、橘子粉、白糖、奶粉、柠檬粉、豆奶粉。
小学教学设计评优总结
小学教学设计评优总结小学教学设计评优总结为了规范课堂教学行为,落实课程标准,鼓励教学创新,有效帮助广大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促进教师的教案模式更新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我校举行了优秀教案评选活动。
经过评委老师认真评选,推选出6份优秀教案,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本次评选所评出的优秀教案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案设计内容全面。
新的课程理念,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大为转变,并积极投入到探索新课程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中来。
在参展教案中,既能看到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又能看到每节教学设计中的详细教学过程,不但有师动,还有教学反思,多数教师教案的设计节次全面,环节步骤完整。
2、每节教学目标设计明确、思路清晰,重难点阐述清楚、详略得当。
能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明确教法学法,真正体现新课标理念中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3、教案设计能体现出学科的特色。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能用的语言叙述各个教学环节,对教学重难点做到导入自然、衔接流畅、活动轻松、评价有效。
4、教案书写整齐、规范、美观。
反映了这些教师扎实的工作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二、不足之处:1、部分教案属照抄教参,文字搬家,这不但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没有对教材整体的把握与分析,从侧面反映出教师备课的态度。
2、部分教案的可操作性不强,只有教学安排的大概框架,没有详细的环节过程,不能体现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指导作用、教学手段、评价方式和学生的具体内容及学习方法。
3、个别教师的书写随意性大,用语不专业。
其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4、课后反思流于形式,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是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语法总结或知识内容总结,没有真正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活动设计、教学过程、启发调动学生状况做深刻思考,并根据实际问题提出改进方向。
三、根据本次教案展评中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1、优秀的教学设计要以加强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主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的。
所以教案的'设计要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可参考性。
科学教学设计与评课意见
科学教学设计与评课意见科学教学设计是指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
评课则是对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教学质量。
下面将介绍科学教学设计的步骤和评课意见。
一、科学教学设计的步骤1. 确定教育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在设计科学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教育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
教育教学要求指的是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对科学教学的总体要求,教师需要根据这些要求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则是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需要与教学要求保持一致。
2. 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教师需要确定教学内容。
科学教学内容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两个方面。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科学知识和实践内容。
3. 选择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等特点,教师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常见的科学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等。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场景和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4. 设计教学活动在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后,教师需要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应该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实践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 使用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使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教师需要合理选择和使用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评课意见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在评价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考察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学生学习的结果能够通过具体的评估来衡量。
如果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师需要进一步明确和修正。
2.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评价教学设计还需要考察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
教学内容应该与教学目标相匹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背景知识和能力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3.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合适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方式和手段,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
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展示我县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阶段性成果,促进本县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以及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转变和提升。
特举办xxxx县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设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专项)评优活动。
二、活动目标:以《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中级)》的内容,以单元设计为主题,采用中观教学设计思维,加强信息技术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案、开展教学评价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设计要求:1、结合现行的课程内容,以信息化背景下的新课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强化以单元主题为主的中观教学设计。
2、设计课型可以是常规课程,也可以是研究性学习课程。
3、一个主题中包含若干个专题。
4、设计模板参照《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教材》四、活动对象:所有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中小学教师。
五、时间安排:1、3月在全县教育信息化推进会议上作具体的宣传、发动和布置工作。
2、4月-5月,教师认真设计教学方案,或对原有的作业进行修改后交学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负责人。
3、5月下旬,由各校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负责人组织,由各校主讲教师从中好的教学设计作品上传。
各校的作品数量在10件以内,原则上涵盖各学科。
4、5月20前各校汇总打包后上传,材料内需要有汇总表以及教师的作品,具体邮箱是xxxx学校姓名学科教学设计主题课型5、6月xxxx县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小组组织评选,评出等第奖。
附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心得体会8月21到8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在“武威职业学院”举办的为期六天的“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学习,这次培训有名师为我们传授教学经验和进行技术指点。
这次培训的教师讲解认真、不厌其烦的解惑,并开展博客论谈、进行网络互评,使我学习到来自各校同仁们不同的教学经验,在激情四射的讨论交流过程中,使我有醍醐灌顶之感,收获颇丰。
小学科学优秀评课稿
小学科学优秀评课稿一、课程背景科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的奥秘,更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课的教学十分重要,需要精心设计和扎实的教学内容。
本篇评课稿旨在展示一堂小学科学优秀课程设计,并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总结。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物体的浮沉原理,明白浮力是什么,以及怎样利用浮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和探究精神。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1)浮沉原理及浮力是什么。
(2)浮力的应用:铁钉与铁盘实验。
2.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引出学生对浮沉原理的初步认识。
(2)理论讲解: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图表展示,让学生了解浮力的概念和原理。
(3)实验操作:进行铁钉与铁盘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浮力的作用,加深对浮力的理解。
(4)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明白实验的意义和结果。
四、评课总结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本节科学课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积极参与,对浮沉原理和浮力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教师从理论到实践,设计了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和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
教师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培养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这堂科学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都是非常成功的。
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习惯,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愉快的领略科学的魅力。
相信在今后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继续发挥自己的创新和探究精神,为学生带来更多丰富精彩的科学课程。
2022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
2022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2022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1东区小学教师教案评比活动实施方案为了切实增强全体教师课堂研讨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决定举行全校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
现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切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促进教师加强学习,钻研教材,规范教师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二、组织领导机构组长:副组长:三、参赛对象:学校全体科任教师。
四、活动时间:20__年11月1日至20__年11月10日。
五、参评教案要求(一)合格教案要求:1、教案课时数充足(书写教案要标注课时数)。
2、教案各环节齐全(课题、目标、重难点、教具、前置设计、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等不得缺项)。
3、教学过程科学有效,容量适中。
4、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二)优秀教案评选要求:略六、工作安排1、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制定的“合格教案、优秀教案评价标准”。
2、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参照“合格教案”及“优秀教案”评价标准书写教案。
3、在期中、期末两次教案检查中,各教研组对本期以来教师书写教案进行初评。
初评分一、二、三等三个等级(一等占25%,二等占35%,三等占40%),选送评为一等的教师的教案(1—2位教师的)到教导室集中参评。
4、教导室组织专门人员对各教研组选送的教案进行评比。
评出1—5位教师的教案为优秀教案。
5、将获学校教案评比优秀的教案集中向全校师生展示,供全校教师参观学习。
七、奖励办法每期对荣获优秀教案的教师分别奖金50元,并在期末教师综合考核中奖励浓缩分0.5分。
2022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2为进一步加强我学区教师教学业务基本技能的锻炼,促进教师磨练教学内功,优化整体素质,提升教书育人的品位,中心学校决定开展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竞赛活动,为教师搭建一个锻炼提高、展示风采的平台。
多元化课堂体验——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设计和评价
多元化课堂体验——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设计和评价多元化课堂体验——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设计和评价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的方法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教育的多元化,尤其是小学教育。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育者需要使用多种方法,以确保孩子们能够全面地发展。
不仅如此,还需要引导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成为具有科学思维的人才。
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设计和评价显然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设计教育者必须制定一个丰富多彩的课程计划,保证课堂内容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在课程计划中,教育者可以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板书、讲解、实验等,同时也可以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如游戏、互动课堂、STEM教育等。
科学教育要求学生学习具体的知识和技能,但也需要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力。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重要的是要兼顾知识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两个方面。
首先,科学课程应该包括充分的实验和观察活动。
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些实验和观察活动来亲身体验科学现象并形成科学概念。
实验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世界上其他科学领域的知识。
实验可以让孩子们探究事物的本质,并帮助他们了解科学方法与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尝试自己动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技巧,例如观察、记录、测量、推断等。
通过实验,孩子们能够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尤其是在解决问题和推理过程中。
其次,必须有够时间互动和参与。
学生是参与、交流和互动的主体。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育者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解释、问答、讨论和思考。
教育者明确了讨论的主题,并引导学生展开互动。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分析、思考和建议,而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推理发展创意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教育者可以还要培养科教一体的精神。
老师可以结合OA-CLC(科学过程中的观察、探究、归纳、实验、比较、理论的建立和探索改进)一起完成实验探究,使孩子们能够通过实践掌握科学思维和方法知识,真正做到科学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结合,使孩子们享受到多元化的教学体验。
关于举行郑州市小学数学、科学教师“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评比活动的通知.doc
关于举行郑州市小学数学、科学教师“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评比活动的通知各县(市)区教研室、市直小学(部):为了引导广大小学数学、科学教师深入理解和掌握有关“基于标准的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提高新课程实施能力,提炼教学设计资源,发现经典案例,检验“基于标准的教学”工作区域推进情况,决定举行郑州市小学数学、科学教师“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参赛对象小学数学、科学教师二、评比要求1、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在正确把握和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体现“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思想,体现“基于标准的教学”的基本原则,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2、采取规定课时内容(选定的课题见附件)的方法进行教学设计评比,各县(市)区在初选的基础上择优推荐参加市级评比。
3、所有参赛教学设计需上交纸质文稿二份,用A4纸打印,封面须注明课题名称、作者姓名、单位。
4、各单位请于2012年12月15日前,将评比材料(含电子稿)报送市教研室615房间。
三、时间安排1、10月—11月,分县(区)进行培训和评比。
2、12月下旬市级评比。
四、表彰1、“优秀组织工作奖”四名,根据教学设计评比获奖情况和比赛组织工作情况对县(区)教研室进行表彰。
2、“教学设计团体奖”十名,对教学设计评比获奖数量前十名学校进行表彰。
3、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数学100名,科学30名;二等奖数学200名,科学60名;三等奖数学100名,科学50名。
五、推荐名额郑州师院附属小学、郑州扶轮外国语学校、中牟荟萃路学校各推荐5人参加。
附件:1.《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课题(北师大版)2.《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课题(人教版)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二○一二年九月二十五日附件1:《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课题(北师大版)附件2:《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课题(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评比
《日食和月食》(新教科修订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杭州市文渊小学徐金平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①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②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2)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②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③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②能够大胆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③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④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⑤加强科学思想教育,反对封建迷信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日食的成因和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月食的成因。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三、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地球仪,乒乓球便携式幻灯机、三球仪、利用实验室窗帘控制实验室光线以模拟太空环境。
学生准备:小弹珠、半球面地球仪、手电筒、观察记录表;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播放日食和月食的动画。
(动画片《海尔兄弟》“河神遮住太阳”片段和《宝
莲灯》片段中关于“天狗吃月亮”的片段。
)
2、提问:刚才大家在动画片中都看到了什么现象,你怎么知道这就是日食和月食的?有关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他们是怎么认为的?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加强科学思想教育,反对封建迷信活动。
)
3、提问:你认为日食和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待学生各抒己见后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日食和月食》。
(板书课题“日食和月食”)
二、新知探索
1、对日食发生的过程和特点作出假设
1、提问:刚才好多同学对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提出了好多假设,到底谁的观点比较科学呢?要知道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我们最好怎样啊?对了,我们最好先观察到这种现象。
大家亲眼看到过日食和月食这种天文现象吗?那么你们是通过什么了解这种天文现象的?对,我们很少亲眼看到过,只是通过电视、报纸或网络一些媒体间接的了解了一下。
现在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去年8月1日在我国新疆北部曾经发生一次非常壮观的日全食,你们想看看吗?好,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这次美丽而又壮观的日全食全景。
请大家根据这段录像观察日食发生时有哪些特点?(播放录像)
2、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小结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1)太阳似乎被一个物体挡住了;(2)挡光的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3)挡光的物体是运动着的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4)推测挡光的物体应该是月球。
3、提问:作出进一步推测:日食是怎样发生的?
2、分组模拟日食的发生验证假设
1、刚才有同学认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造成了日食。
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来证实我们的推测?告诉大家这种实验我们可以称为模拟实验。
这个实验我们怎么设计呢?
3、分小组设计模拟实验的计划,设计时注意:(1)用什么实验材料来做这样一个模拟实验? (2)如何做实验 ? 三球的距离应怎样来模拟?(3)在实验中估计会出现哪些现象?(4)观察到的哪些现象能说明日食发生了? (5)观察时我们应处在什么位置?
4、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一生用手电筒代表太阳,一生手持半球面地球仪代表地球,一生手持小弹珠当月球自西向东运动,用小弹珠绕半球面地球仪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看看在什么情况下会看不见太阳。
请大家模拟出发生日食时的场景。
5、请三位同学到讲台上模拟演示天体的运动。
要求:
当你认为发生日食时就停止运动。
(情境设置:利用实验室窗帘控制实验室光线以模拟太空环境,扮演太阳的同学用幻灯机对扮演地球、月球的同学打光。
)学生分别带上模型上讲台演示。
6、交流:(1)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2)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发生了日食?(3)这时太阳、月球、地球各处于何种位置?(4)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5)日食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
3、复述日食的成因。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
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简图并让学生讲解日食的成因。
2、播放日食成因的录像以验证学生的推测。
3、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阅读课本54页日食的成因。
4、交流:你们从图中还有什么发现?
(1、发生日食时,不是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同时看到,只有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
2、根据自己对日食成因的分析,推断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初一(朔)。
)
5、过渡:那么月食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四、学生自主探究月食的成因
1、谈话:请同学们推测一下月食发生的原因。
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又是如何的呢?
2、学生思考推测。
(预设: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月食现象。
)
3、用模拟实验加以证实。
4、你能将月食发生的示意图画出来吗?(学生尝试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
)
5、出示月食成因示意图。
6、根据示意图说说月食的成因。
7、讨论: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
(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十五(望))
五、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比如对模拟实验有何认识?对于日食和月食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模拟场景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发生日食和月食的位置,思考:
边模拟边提问:月球围绕地球一圈,是多长时间?在这一个月里发生了日食和月食了吗?实际情况是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呢?
3、出示我国未来八年(2008-2015)能观察到的月食和日食情况表(表略)和2009年7月22日的将要发生地日全食现象。
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上述表格得出结论:日食和月食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天文现象,不是每个月都发生的。
教师利用三球仪,幻灯机,地球仪,排球和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的汇报情况作进一步完善。
并让学生了解全食、偏食、环食;了解月食为什么不可能发生环食。
以及今年能观察到得一次日全食。
五、板书设计
4、日食和月食
(学生画的日食示意图)
日食(农历的初一前后):地球月球太阳
(学生画的月食示意图)
月食(农历的十五前后):月球地球太阳
六、教学设计意图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教学此课,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探索的:
1、从旧知入手,因势利导。
学生已经在前面的一课中学习到了月相的知识,并联想到日食和月食的的概念。
从这里开始本课的教学,既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也使学生学得自然。
在教学中,我把日食的形成的原理作为教学的重点,把月食的形成原理,作为一个探索作业的形式,既倡导了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2、以图解为载体,促进理解。
天文知识的学习,一般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
所以,我就利用图解来让学生初步认识发生日食和月食的条件。
这也是一种直观教学的方法。
3、利用多媒体课件,加深理解。
重现日食和月食发生时候的现象,这样使抽象的东西更加形象化,从而有利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4、通过模拟实验,培养能力。
模拟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既可以巩固知识,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5、通过画图练习,巩固知识。
学生学完了这一刻,真正能在脑海中留下印象的,主要还是示意图;要想真正的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主要还是要借助示意图。
所以,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设计一个练习,就是让学生画示意图。
即使有少数的学生在前面的环节中还没有掌握,那么通过画示意图,仍然可以理解形成的原理。
通过以上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知识,在思考和讨论中形成知识,在实验练习中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