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品茶

合集下载

品茶的礼节

品茶的礼节

品茶的礼节
品茶的礼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姿势和动作:品茶时,应该保持坐姿端正,身体放松,手臂自然下垂。

在主人泡茶的时候,客人可以微微欠身,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主人则应该以左手为客人倒茶,右手微微弯曲,以示尊敬。

2.接受和品尝茶水:当主人泡好茶后,客人应该用右手拿起茶杯,左手托住杯底,表示对主人的感谢和尊重。

在品尝茶水时,应该用小口品尝,并细细品味茶的香气和口感。

3.注意言辞:在品茶时,应该用适当的言辞表达对茶的赞美和对主人的感谢。

但不应该大声喧哗或用手触摸茶具。

4.注意礼仪顺序:在品茶时,应该遵循礼仪顺序。

主人应该先给长辈或领导倒茶,然后再给其他客人倒茶。

客人则应该等待主人给自己倒茶,不应该自己动手。

5.不要拒绝:在品茶时,如果主人给自己倒茶,自己应该表示感谢并接受。

不应该拒绝或推辞。

6.注意环境:品茶时,应该注意周围的环境和氛围。

应该保持安静、舒适、整洁、优雅的环境,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

总之,品茶是一种文化修养和礼仪表现。

在品茶时,应该尊重主人和其他客人,注意言辞和动作的文明和优雅,以体现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如何品茶 品茶步骤

如何品茶 品茶步骤

可分为四个步骤、系列: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品赏的一般程序为:欣赏汤色——闻嗅香气——尝试味道——评看叶底。

一、欣赏汤色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浊度等方面,辨别茶汤颜色深浅、正常与否、茶汤暗明、清澈或浑浊程度。

茶叶汤色常用的品茶术语有:绿艳:清澈鲜艳,浅绿鲜亮。

黄绿:绿中微黄,似半成熟的橙子色泽,故又称橙绿。

绿黄:绿中黄多的汤色。

浅黄:汤色黄而浅,亦称淡黄色。

橙黄:汤色黄中微带红,似橙色或桔黄色。

橙色:汤红中带黄,似桔红色。

深黄:暗黄,汤黄而深无光泽。

青暗:汤色泛青,无光泽。

混暗:汤色混而暗,与“混浊”同义,汤中沉淀物多,混而不清,难见碗底。

红汤:常见于陈茶火烘焙过头的茶,其汤色有浅红色或暗红色。

清黄:茶汤黄而清澈。

金黄:茶汤清澈,以黄为主,带有橙色。

红艳:似琥珀色而镶金边的汤色,是高级红茶之汤色。

红亮、红明:汤色不甚浓,但红而透明有光彩,称为“红亮”;透明而略少光彩者,称为“红明”。

深红、深浓:红而深,缺乏鲜明光彩。

红淡:汤色红而浅淡。

深暗:汤色深而暗,略呈黑色,又称红暗。

红茶发酵过度,贮存过久,品质陈化常有此色。

红浊:搪塞不论深或浅,内中沉淀物多混浊不以见底。

冷后浑、乳凝:红茶汤浓,冷却后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汤现象,称为冷后浑或乳凝,品质好的红茶出现这种现象。

姜黄:红碎茶茶汤加牛奶后,汤色呈姜黄明亮,浓厚丰满,是一种汤质浓、品质好的标志。

浓亮:茶汤浓而透明,虽不如浓艳光圈亮,但还有光彩。

鲜明:新鲜明亮,略有光泽,不够浓,但亦不淡。

清澈、明亮:茶汤清净透明称为“明亮”。

明亮而有光泽,一眼见底,无沉淀或悬浮物,称为“清澈”。

明净:汤中物质欠丰富,但尚清明。

混浊: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难见碗底。

昏暗:汤色不明亮,但无悬浮物,与混浊略有差别。

二、闻嗅香气如果采用杯泡,茶汤倒出后,一手握杯,一手掀杯盖,半开半掩,靠近杯沿用鼻轻嗅或深嗅,反复闻嗅,但每次嗅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掌握在三秒钟左右,以免影响嗅觉灵敏感。

品茶的步骤与方法

品茶的步骤与方法

品茶的步骤与方法一、识茶识茶是茶人的必修课,我们可以先从肉眼大致区看茶叶外形,茶叶有散茶、有压制成型的茶,要知道,成型的茶叶多为白茶和黑茶,如果茶叶为散茶。

我们可以根据干茶色泽与形状来判别。

绿茶:大多为黄绿带翠红茶:多为红褐色,或外形乌黑油润白茶:身披白毫,表面多显白色黄茶:干茶呈金黄或黄绿、嫩黄色黑茶:黑茶干茶色泽油黑或黑褐青茶(乌龙茶):绿叶镶红边,条索肥厚卷曲二、水为茶之母“水为茶之母”,一壶好茶必须需要好水酿造。

茶圣陆羽在《茶经》一书中指出品茶用水的要求,“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大致意思指出,泡茶用水最好用山上的溪流水。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不追求什么泉水甘露水。

但是总得把控好水温。

水温是影响茶汤滋味的一大重要因素。

绿茶:注入约80℃-85℃的温水冲泡。

黄茶:注入约85℃-90℃的温水冲泡。

白茶:注入约70℃-80℃的温水冲泡。

红茶:注入约95℃-100℃的沸水冲泡。

乌龙茶:注入约95℃-100℃的沸水冲泡。

三、器为茶之父泡茶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一般必备的泡茶用具有公道杯、盖碗、紫砂壶、玻璃杯、品茗杯、茶滤、烧水壶、烧水器、茶巾、茶盘、茶道六君子等。

绿茶:绿茶搭配玻璃杯,是浑然天成的,更能让人清晰的欣赏茶叶在水中舒展过程,黄茶:一般使用紫砂茶壶,紫砂茶壶的透气性好,能够保持茶汤的香气和口感。

白茶:使用玻璃杯泡,这样可以欣赏到茶叶的外形和茶汤的颜色,同时保持白茶的清香。

乌龙茶:使用紫砂或瓷制茶壶,因为乌龙茶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时间,所以用这种茶具能够更好地控制泡茶的温度和时间。

红茶:使用玻璃杯或陶瓷茶壶,玻璃杯能够展现红茶的色泽和香气,陶瓷茶壶能够保持红茶的香气和口感。

黑茶:在冲泡时建议使用紫砂壶,紫砂壶在泡茶时候可以吸收黑茶的茶汁,弥补黑茶吸味的特点,提升黑茶的香气。

四、投茶量一、按比例投茶茶叶的冲泡有个常用茶水比例是1:50,也就是1克的茶叶,加50毫升的水(乌龙茶、紧压茶除外,会用到大概1:30的茶水比例)具体投多少的量可以根据自己的容器量自行计算。

品茶的礼仪常识

品茶的礼仪常识

品茶的礼仪常识茶,在中国饮茶文化中有着悠远的历史如今在友人和合作伙伴拜访时我们都会沏上一壶茶来招待,以茶代礼。

那么你知道品茶的礼仪常识有哪些么?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品茶的礼仪常识吧。

品茶必知的礼仪常识1、首先,茶具要清洁。

客人进屋后,先让坐,后备茶。

冲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难免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

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

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

如果不管茶具干净不干净,胡乱给客人倒茶,这是不礼貌的表现。

人家一看到茶壶、茶杯上的斑斑污迹就反胃,怎么还愿意喝你的茶呢?2、切菜、倒茶要适中。

现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给一次性杯子套上杯托,以免水热烫手,让客人一时无法端杯喝茶。

其次,茶水要适量。

先说茶叶,一般要适当。

茶叶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

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没啥味道。

假如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冲好。

再说倒茶,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太满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湿。

不小心,还会烫伤自己或客人的手脚,使宾主都很难为情。

当然,也不宜倒得太少。

倘若茶水只遮过杯底就端给客人,会使人觉得是在装模作样,不是诚心实意。

3、再次,端茶要得法。

按照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只要两手不残废,都是用双手给客人端茶的。

但是,现在有的年青人不懂得这个规矩,用一只手把茶递给客人了事。

双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对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

没有杯耳的茶杯倒满茶之后周身滚烫,双手不好接近,有的同志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五指捏住杯口边缘就往客人面前送。

这种端茶方法虽然可以防止烫伤事故发生,但很不雅观,也不够卫生。

请试想,让客人的嘴舐主人的手指痕,好受吗?4、添茶。

如果上司和客户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义不容辞地去做。

你可以示意服务生来添茶,或让服务生把茶壶留在餐桌上,由你自己亲自来添则更好,这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的时候最好的掩饰办法。

优雅品茶的小方法

优雅品茶的小方法

优雅品茶的小方法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不仅因为它具有文化内涵和价值,还因为它有利于健康和放松。

然而,许多人喝茶的方式可能只关注了口味和口感而忽略了其他方面。

要享受真正的茶道体验,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小细节。

本文介绍了一些优雅品茶的小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饮茶。

1.选择好茶具品茶的第一步是挑选合适的茶具。

茶具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艺术。

这里我们推荐使用慢生活美学中经典的“陶瓷”茶具。

以它为材料的茶具,具有资质佳、易于清洗、保温性能优秀等特点,非常适合品尝不同类型的茶叶。

此外,茶具的设计风格也可以参考个人的审美观和生活风格,例如,如果您喜欢简约的生活方式,那么可以选择富有设计感的陶瓷茶具。

2.选择好茶叶一杯优秀的茶叶可以使口感回味无穷。

而且,要知道不同种类的茶叶适用于不同的季节和时间。

例如,龙井茶和铁观音茶适合春季和秋季的早上饮用,而绿茶和普洱茶适合配合一些小点心饮用。

此外,牛栏山茶和武夷山茶通常是喝下午茶的好伴侣。

因此,选择好茶叶,增加品茶的品味和愉悦感。

3.制定好饮茶时间和场合根据个人的喜好和日常生活的节奏,选择品茶的时间和场合非常重要。

例如,在繁忙的工作日,我们可以选择用咖啡杯品尝一杯浓郁的黑茶,传达自己的心情;而在休闲的周末,我们可以享受一杯清新的绿茶,饱含自然和文化。

同时,我们还可以把品茶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在亲近的友人和家人共同品味茶香的过程中,营造出一种和谐、优雅的氛围。

4.控制好茶水温度茶水的温度是决定茶叶味道的关键,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水温。

例如,绿茶需要80度的温水,红茶需要90度的温水,青茶需要70度的温水,白茶需要55度的温水,普洱茶需要95度的温水,黑茶需要100度的温水。

在掌握好这些规律的前提下,我们还可以掌握一些技巧,如让水温先降一下再倒碗里,这样可以保证水温恰好,不会影响茶叶的口感。

5.不要加糖或牛奶茶作为一种低卡饮品,不仅仅在口感上有很强的独特性,而且在健康方面也非常有益。

茶道品茶的方法

茶道品茶的方法

茶道品茶的方法茶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的技巧。

品茶有什么技巧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品茶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品茶的方法一、烫壶: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二、置茶: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三、温杯: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四、高冲: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五、低泡: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

一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六、分茶: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七、敬茶: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八、闻香: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茶师一至两秒,稍带微笑,以示感谢。

茶道的文化内容中国茶文化的主体是人,茶是作为人的客体而存在的,茶是为人而存在的。

中国茶文化被称为美的哲学。

有五个方面的原因:1.中国茶文化美学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晋南北朝。

奠定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基础的宗师是大哲学家;2.其理论基础源于一些哲学命题;3.中国茶文化美学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吸收了佛,道,儒三教的哲学理论,并得益于大批思想家哲学家的推动;4.中国茶文化美学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从小茶壶中探求宇宙玄机,从淡淡茶汤中品悟人生百味;5.中国茶文化美学从哲学的高度,广泛深刻的影响着茶人,特别是从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艺术想象力及人格的形成。

总之,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美学理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滋润着中国茶文化这朵奇葩。

品茶四步骤

品茶四步骤

品茶四步骤品茶,可分为四个步骤:观汤色——闻香气——尝味道——看叶底。

【观茶汤】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

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浊度等方面,辨别茶汤颜色深浅、正常与否、茶汤暗明、清澈或浑浊程度。

1、茶汤颜色新茶期:黄绿(1-2年)、金黄(3年)、橙黄(3-5年)。

醇化期:橙红(5~8年)、石榴红(8~15年)、宝石红(15~30年)。

陈茶期:酒红(30年以上)。

2、透明度浑浊、不清晰、清晰、透明、透明发亮、晶莹剔透。

3、粘稠度水样的、流动的、稠密的、浓厚的、油状的、粘稠的。

【闻气味】1、不成熟的青草味——茶叶炒得很不熟所产生的类似青草的气味。

生青味——茶叶炒得不熟所残留的生涩气味。

清香——优质晒青毛茶还没进入自然发酵阶段,植物本身的清新香味。

花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10%-25%时,所产生的类似鲜花的香味。

果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25%-40%时,所产生的类似果实的香味。

2、成熟的蜜香——有一定自然后发酵程度的普洱生茶,所产生的蜜甜香味。

木香——生态环境好,采摘次数少,树龄约在两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制成的生茶所含有的大量木脂产生的香气,类似脂粉的香气,又称老木香、木脂香或松脂香,是古树茶的稀有香气。

陈香——普洱生茶长时间存放所产生的类似老木头的香气。

樟香——木脂氧化后所产生的芳樟醇的香味。

药香——木脂氧化充分和陈香混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类似中药的香气。

3、特殊的香气干菌香——酵母菌产生的香气。

果胶香——茶叶中果胶经高温溶解后产生的类似煮嫩玉米的淡甜香气,是优质古树茶的特征香气之一,果胶还能使茶汤变得稠厚发亮,但是果胶要在95℃以上才会大量溶解于水中。

4、异味烟味——烟气被茶叶吸附所存留的气味。

焦糊味——茶叶被部分炒糊的气味。

炒青味——茶叶杀青后不是被晒干而是直接被炒干所产生的类似青毛豆或炒栗子的气味。

品茶的三个步骤

品茶的三个步骤

品茶的三个步骤
品茶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活动,一般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
1.观赏外形:
外形审美:首先,观察茶叶的外形。

好的茶叶通常均匀、饱满,叶片完整,有光泽。

色泽辨别:注意茶叶的颜色,不同类型的茶叶有不同的颜色特点,如绿茶呈翠绿色,红茶呈红褐色。

2.品香味:
闻香:将茶叶放在杯中,感受茶香。

好的茶叶香气纯正,有时会有花果的香气,而不良茶叶可能有异味。

品味:小口品茶,感受茶汤在口中的味道。

品味时要注意香气、滋味、回甘等方面的感受。

3.注重口感:
品茶:小口品茶,吸入茶香,品味茶汤的醇厚、滑爽、清爽等口感。

不同的茶品有着不同的口感特点,如清新爽口的绿茶和浓郁醇厚的红茶。

回味:品茶后,留意口中的余味。

好的茶叶会有持久的回味,留香悠长。

在品茶的过程中,专注于观察外形、品味香气和注重口感,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茶叶的质量和特点。

此外,品茶也是一种享受和沉淀心情的文化活动,有助于放松身心。

茶文化品茶的技巧

茶文化品茶的技巧

品茶,品的往往是一种感觉,没有一成不变的逻辑,关键是适合自己。

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一、品茶的正确方法之备:品茶的首道工序,包括对开水、茶具、茶叶和环境四方面的相关准备工作。

二、品茶的正确方法之洗温:指对茶具的热烫、清洗过程,主要时为了温杯和消毒。

三、品茶的正确方法之取选:按客人的习惯、喜好,准备各种茶叶品种,以供客人选择饮用。

四、品茶的正确方法之沏泡:沏茶时动作要轻柔而稳重,倒开水也有讲究,把茶壶上下拉三次,即行家所说的“凤凰三点头”,有助于使杯中茶叶能均匀地吸水。

五、品茶的正确方法之端敬:端茶给客人,万万不可用手抓提杯边缘或直接握住杯身。

正确做法应该是用左手托住杯底,右手稍微扶住杯身即可。

六、品茶的正确方法之品:客人接过茶后,出于礼貌,不应举杯一饮而尽,可从杯口稍吮一小口,茶水经过舌头,扩散到舌苔,直接刺激味蕾,此时则自会体会到品字的含义。

七、品茶的正确方法之斟加:给客人斟茶,切忌等客人杯底将露再加开水,而应该勤斟少加。

俗话说“浅茶满酒”,要注意礼节。

八、品茶的正确方法之清:清洗茶具须等客人离开后方可进行,清洗之后存放好以待下次使用。

茶文化红茶品茶技巧冲泡好的茶倒入杯中。

冲泡好的茶倒入杯中,一般倒入八分满,这叫满酒浅茶,因为茶比较烫,倒得太满,会烫手,这是让客人喝还是不让喝呢。

闻香冲泡后的茶,大概在三分钟左右,待茶味散发到茶水中可以闻茶的香味。

观色闻香后可以观看茶汤的颜色,透红极美。

品茶待温度合适的时候,可以品尝味道,不同的红茶有不同的香味,一般三口为品。

冲泡次数红茶的茶叶属于条状,一般情况下冲泡三次味道都会很好。

如果是红碎冲一次就可以了,再冲就没什么味道了。

茶文化知识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巴蜀常被称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

茶文化的开端,起源于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陆羽《茶经》的问世,在晋代、南北朝时期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茶文化的萌芽产生。

宋代时期茶文化的兴盛以及明清时期茶文化的普及,铸就了今天茶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如何品茶才能感受茶的滋味?

如何品茶才能感受茶的滋味?

如何品茶才能感受茶的滋味?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喝茶,很多人喝茶的目的在于解渴。

但是品茶的目的已经不是解渴那么简单了,品茶重在品鉴茶水的滋味,一杯好茶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的。

那么如何品茶才能感受到茶的滋味呢?正确的品茶步骤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品茶吧!
品茶步骤1:闻茶香
首先把茶汤倒入白瓷杯或闻香杯里,用鼻子细嗅茶叶的香味,仔细闻闻看看是否有花香,奶香,果香等气味,这些香味是跟随茶叶的种类及制法而产生的。

闻完茶叶的香气后,开始寻找臭味,比如臭青味,酸味,霉味或杂味等,这些味道一般来说都是来源于茶叶制造的过程或者收藏不当所导致的。

品茶步骤2:观茶色
闻香之后,要观察茶汤的颜色。

好的茶叶泡出来的茶汤明亮、清澈。

若茶汤颜色太浓或太淡,可能是茶泡得太久或是泡得时间不够。

一般专业的品茶人士只要一看茶汤,便能知晓茶是否泡得合宜。

品茶步骤3:饮茶汤
观察完茶汤的颜色后,小口进行品饮,切勿太大口,把茶汤含在口中,舌尖不断搅动嘴里的茶汤。

由于舌头对不同味道的敏感部位不同,涩的味觉在舌尖,苦的味觉在舌根,用舌头搅动茶汤的话有助于促动舌头的味觉,品尝出茶汤的苦味,甜味及涩味。

品茶步骤4:看叶底
茶水吞下后,稍微深呼吸,或者站起来走动。

这样有助于茶香送
到喉咙,产生所谓的喉甘。

品饮之后,把茶叶倒出,观看茶叶的完整度、大小情况。

通常好的茶叶是完整无缺的大叶片。

好茶就像美味的菜肴一样,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只有学会如何品茶,才能真正感受到茶叶的香醇。

品茶的礼仪

品茶的礼仪

品茶的礼仪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旨在展示对茶叶的尊重和欣赏。

以下是品茶的一般礼仪:
准备茶具:选择合适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杯和茶盘等。

茶具可以是陶瓷、瓷器或紫砂壶。

确保茶具干净并有充足的热水。

洗茶器具:将茶具用热水冲洗一遍,以去除尘埃和杂质。

烧水:烧开水,用于沏茶和预热茶具。

茶叶的选择:选择适合的茶叶,根据个人口味和场合的不同。

常见的茶类有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和普洱茶等。

泡茶的方法:将适量的茶叶放入茶壶中,注入适量的热水,浸泡一定的时间,然后倒入茶杯中。

根据不同的茶叶种类,沏茶时间和水温可能会有所不同。

倒茶的顺序:品茶时,应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茶倒入茶杯中。

通常是先从主人开始,依次向客人递茶。

在倒茶时,应轻轻倒入,以免溅出来。

品茶的动作:品茶时,可以先用鼻子闻一闻茶叶的香气,然后将茶杯拿起来,用眼睛观察茶汤的颜色、清澈度和气泡等。

品尝时,小口品尝,慢慢享受茶的味道和香气。

交流和分享:品茶时,可以和他人交流对茶的品评和感受,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

以上是品茶的一般礼仪,不同地区和文化可能有所差异。

在参与品茶活动时,应尊重和遵守当地的习俗和文化规范,以表达对茶文化的敬意和喜爱。

品茶的正确方法

品茶的正确方法

品茶的正确方法品茶是一种雅致的文化,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还能帮助人们释放心灵。

然而,很多人在品茶时却缺乏正确的方法,影响了品尝的效果。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品茶的正确方法。

第一步:准备茶具和茶叶品茶需要用到茶具,包括茶壶、茶杯和茶盘等。

茶叶也需要精心挑选,选择质量较好、口感纯正的茶叶。

同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水也很重要,建议选择山泉水或过滤过的水。

第二步:加热茶具在品茶前,需要保证茶具的温度适宜。

将茶壶、茶杯和茶盘先用热水泡一遍,或用开水冲洗一下,使其温热。

第三步:投入茶叶将适量茶叶投放到茶壶中,大概是茶壶容量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茶叶投放量不同,要根据茶叶品种和个人口味来决定。

第四步:冲泡用75℃-95℃左右的温水冲泡茶叶,注意温度过高会影响茶叶的香味和口感。

先将热水倒在茶壶的盖子上,使茶叶的香气充分散发。

然后再慢慢倒入开水,在倒水过程中要注意方式,须缓慢地将热水绕着茶叶流淌。

第五步:待茶待茶需要的时间根据茶叶的种类、质量、口感、个人喜好等因素而定。

比如,浓香型的铁观音茶,需要待茶20-30秒钟左右;而清雅爽口的龙井茶,需要待茶1-2分钟。

待茶过程中,可以借助闻香来感知茶叶的香气和品质。

第六步:倒茶待茶时间到了,将茶水倒入茶杯中。

倒茶时,可以让茶水从高处倾倒,这样可以使茶水的香气更充分地散发出来。

在倒茶时,也要注意控制出水速度,避免茶水过热或过凉。

品茶是一项让人沉浸在自己身体和心灵的放松之中的活动。

只有在正确的方式下,才能真正体验到品茶的美好。

我们希望以上几个步骤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享受品茶的过程。

品茶的12个技术动作

品茶的12个技术动作

品茶的12个技术动作1、深吸气,嗅茶汤,呼气。

吸气要深,但不要太急促,闻茶香。

2、舌后缩内凹,大口吸入茶汤,让茶汤瞬间吸入,茶水完全吸入后保持气体吸入,并颤动舌尖,让茶汤在舌面与上颚之间与口腔内空气混合翻滚。

这样可以冷却茶汤不至于嘴烫伤,也不至于过高温度影响味觉器官的感受。

其次茶汤与空气混合翻腾,香气迅速散发到口内空气。

3、闭合嘴唇,放松唇部,牙齿自然合拢。

唇部一松舌也自然放松,舌放松就会自然前移、同时自然抬高。

水落在舌面,残余少许空气在上颚。

舌的自然升高配合牙齿合拢时上下腭合拢产生挤压,吧残余空气挤到鼻腔通喉的部位。

4、缓慢呼气,让这部分有茶汤浓香的空气一起与肺部空气呼出,此空气在呼出过程经过鼻腔产生香气嗅觉。

肺部空气呼出时舌半部放松在口内保悬浮,浸泡在茶水中充分接收刺激。

5、肺部空气呼出一半时把注意力转回口腔。

嘴唇轻微收缩、外鼓、收缩、外鼓,同时牙齿配合鼓动做轻微的小幅度闭唇咀嚼动作,舌头随牙齿张合轻轻搅动。

让茶汤在上下牙龈间内外流动。

注意力在上下门牙牙龈一带,感受茶水的粘稠和顺滑。

牙齿小幅度张合是为了减缓茶水内外流动速度,因为齿间缝隙小,鼓动嘴唇流速太快不宜感知。

6、鼓动两三次后嘴唇轻缩,牙齿轻开一缝,舌尖轻轻伸到上下门牙缝里,鼓动两颊,让茶水在舌两侧后部和腮间洄流,感受茶水有无酸味。

7、此时气也差不多缓慢呼完,刚呼完气后到重新吸入新鲜空气中间有个自然停顿的时间,牙齿轻歙缝,舌自然平落下颌内,轻抬下巴仰头极小角度,让茶水顺着平伏的舌面流向舌根深处,舌头放平放松,当茶水流至舌根后方将自然引发吞咽动作。

此时可以让舌根尽量放松,放松的舌根部舒展,以最大面积感受流过的茶水对舌根的直接刺激。

8、引发自然吞咽后,吞咽动作刚触发就开始放平下颌。

水流入食道时下颌已经回复。

注意吞咽要尽量轻缓,让茶水顺舌根和喉头滑下食道。

此时感受茶水的顺滑度。

不推荐仰头触发吞咽:第一因为气呼完即将吸入空气,仰脖子的自发吞咽水流速很快容易呛到。

品茶的几个境界

品茶的几个境界

品茶的几个境界品茶的几个境界茶品于人间,自古以来就有着无数的追求,茶人们砥砺前行,不断探寻茶的美好与乐趣。

品茶不仅是一种饮品的享受,更是一种归真的境界。

品茶,不仅要达到味觉上的满足,还要追寻一种内在的心灵境界。

以下是品茶的几个境界:1. 香气境界茶香四溢,这是品茶第一境界,无论是哪一种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香气。

如果想要领会一种茶的香气境界,就需要找到该茶的修养方法。

修养茶,就像修养自己的内心一样,需要细心呵护。

2. 味觉境界品茶的第二境界是味觉境界,这是品茶的核心。

品茶时要注重品茶器的选择,据茶品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杯具有助于提高品茶的味道和效果。

在品茶时,味觉的鉴别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工艺,都有着细微的差别。

3. 感性境界茶,是一种有生命的饮品,它的品格、审美都离不开人的感性体验。

品茶时,应该有心无碍。

或许你会发现自己在品茶时有一些联想,或是感到一种心灵的慰藉,这些都是品茶的感性境界。

4. 修行境界品茶的修行境界,与茶的自然属性密不可分。

修行茶,就更像在修炼内心一样,要有静心、净心、慈心与智慧。

品茶时应精心准备,用心品味,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其中的玄妙。

5. 交流境界品茶不仅是一种自我修为的修炼,也是一种人际交流的体验。

在品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与他人互动,倾听他们的声音,分享彼此的心得。

这种互动不仅可以加深友谊,还可以拓展视野、丰富品味。

品茗之人,不仅仅是茶人,更是品味人。

品茶是一种裨益于身心静默的内心修行,注重品茶的细节,诠释了高雅生活的真谛。

毕竟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承载了文化和历史,蕴含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定下品茶的境界,才能品味出更多的美好和慰藉。

品茶的学问

品茶的学问

品茶的学问品茶是一项具有丰富学问和文化的活动。

以下是一些品茶的学问:1. 三看:在品茶时,首先要看干茶的外形,观察茶叶的色泽、均匀度、紧结度和是否有显毫。

其次,要看茶汤的色泽,是否清澈鲜艳。

最后,要看叶底,冲泡后展开的叶片或叶芽是否细嫩、均齐、完整。

2. 三闻:品茶时需要闻干茶的香气、茶汤的热香和冷香。

通过闻香可以判断茶叶的香气是否高扬、持久,以及香气的类型和特点。

3. 三品:品茶时要品火功、品滋味和品韵味。

品火功是感受茶叶的加工工艺,品滋味是感受茶汤的口感,品韵味则是感受吞下茶汤后的余味和气韵。

4. 三回味:品完好茶后,可以回味舌根、齿颊和喉底的感受。

舌根回味甘甜、满口生津,齿颊回味甘醇、留香持久,喉底回味甘爽、气脉畅通。

5. 品茶礼仪:在品茶时,有一些礼仪需要注意。

比如头冲必须倒掉不喝,表示洗茶;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先客后主,司炉最末;先尊后卑,先老后少等。

此外,在品尝茶汤时,应小口品饮,不要一口饮下或发出声音。

6. 品茶环境:品茶需要一个安静、整洁、清新的环境。

最好在室内进行,避免室外噪音和干扰。

室内温度和湿度要适宜,空气要清新无异味。

7. 冲泡技巧:冲泡茶叶时,要根据不同的茶叶种类和特点,掌握适宜的水温、冲泡时间和投茶量。

同时,要注意冲泡技巧,如高冲低斟、定点注水等,以保证茶汤的口感和香气。

8. 茶叶鉴别:品茶时需要对茶叶进行鉴别。

不同种类的茶叶有不同的特点和质量标准。

通过观察茶叶的外形、闻香、品尝等方法,可以鉴别茶叶的优劣和真假。

9. 文化修养:品茶是一项具有文化内涵的活动。

了解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名人与茶的故事、各地的茶俗等,可以提高品茶的修养和品位。

总之,品茶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通过品茶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同时也是一种享受生活的美好方式。

中国茶道品尝的方法

中国茶道品尝的方法

中国茶道品尝的方法茶道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品茶是茶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品味茶叶的香气、口感与色泽,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底蕴。

本文将介绍中国茶道中常用的几种品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正确的方式品味茶叶。

一、闻香品茶法闻香品茶法是茶道中最为基础的一种品茶方法,也是最能体现茶叶香气的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品茶所需要的茶具和茶叶,茶具应保持干净,茶叶宜选用高质量的绿茶或红茶。

2. 取一小杯清水,用来泡茶叶后漱口使用。

漱口前,可先闻一下茶叶的香气,以便为后续的品味做好准备。

3. 将适量的茶叶放入茶具中,给茶叶注入适量的沸水,浸泡时间视茶叶种类而定。

4. 等待茶叶浸泡完成后,抿一口茶汤,用舌尖轻轻舔一下唇部,再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气,尽量将香气体验到最大程度。

5. 可将上一步的茶汤含在口中,品味其滋味后再轻轻吞咽。

6. 注意观察茶汤的色泽、清亮度以及茶叶在杯中的分布情况,从中提取出茶叶的特点。

二、品发酵茶的方法发酵茶在中国茶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普洱茶、黑茶等。

对于发酵茶的品味,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准备干净的茶具、开水和发酵茶叶(如普洱茶)。

2. 将开水注入茶具中,加热茶具以预热,之后舀入适量的茶叶。

3. 加入适量的沸水至茶具八分满,让茶叶充分展开,并等待片刻。

4. 倒掉第一泡茶水,此泡主要是为了清洁茶叶和预热茶具,不用于品尝。

5. 第二泡起始,品味茶汤,注意茶叶的滋味、茶汤的颜色、浓度,以及茶叶中的软、硬度等。

6. 可根据个人口感,决定是否连续品味多次茶汤,每次之间用清水漱口。

三、制茶技巧的品味方法中国茶道中有许多制茶技巧,例如花茶的制作,对于这类茶叶的品味,有以下方式:1. 准备干净的茶具、开水和制茶技巧所需的茶叶。

如冠茶、牡丹茶等。

2. 将茶叶放入玻璃茶具中,注入适量的沸水。

3. 观察茶叶在茶水中的变化,细细品味茶叶的形态展示和颜色变化。

4. 呼吸茶叶所散发的香气,品味花茶与传统茶的差异,感受其独特的风味。

懂得喝茶的正确方式

懂得喝茶的正确方式

懂得喝茶的正确方式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在茶道中,饮茶是一项重要的程序,茶的品质、口感、营养成分均与饮茶方式有关。

正确的饮茶方法不仅可以使茶的味道更好,还有助于提高饮茶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懂得喝茶的正确方式。

一、品茶之前的准备品茶之前的准备是饮茶成功的关键。

首先,要选择高质量的茶叶,如龙井、银针、碧螺春等。

其次,要选用适宜的茶具和水具,如玻璃茶具、瓷器茶具或紫砂壶。

此外,要准备干净的水和温度适宜的水,一般来说,绿茶需用80℃左右的水泡,红茶和普洱茶需用100℃左右的水泡。

二、壶中点茶的方式点茶是制作好茶之后将茶叶放入茶具中的过程。

在点茶时,要注意茶叶的数量,一般来说,每杯茶用量为3~5克,壶中点茶的比例为壶的1/3。

点茶时应先提取一份茶叶,再将其倒回茶叶缸中,以去除杂质或较小的碎片,再放回壶中,用茶具的盖子盖好。

接下来,可倒入温水,浸泡1~2分钟,直至茶汤变为淡黄色。

此时,可倒出浸泡水,以去除茶的杂味。

三、倒水的方式在倒水之前,可将茶具倒倾45度至水盆中,浸泡数秒钟,用来加热茶具。

倒水时,应顺着茶具内壁从高处倒入,以使茶汤更加均匀。

倒水时可分几次逐渐加入,重复倒入数次后,可尝试在离壶口30~40厘米的地方倒入,以增加茶汤在倒时的氧气。

四、品茶的方式在品茶时,可分为“看、闻、品、识”四个步骤。

首先,看茶的外型和颜色,包括茶汤颜色、汤色纯净度、茶叶亮度、姿态等。

其次,闻茶的香气,如茶香、花香、草香、果香等。

第三,品茶,口感丰富,有甜、鲜、苦、涩、绵、滑、爽、凉等。

最后,识茶的特点和品种。

五、饮茶的禁忌正确的饮茶方式不仅可以使茶的味道更好,还有助于提高饮茶效果,但同时也要注意禁忌。

首先,饮茶时不能空腹,否则容易引起胃肠不适。

其次,饮茶之后不要立即饮用其他饮品,以便感受茶汤的味道和效果。

最后,不要在高热度下饮茶,以免烫伤口腔和胃部。

总之,懂得正确的饮茶方式,不仅可以享受茶的醇香,还可以提高茶的效果。

品茶流程总结

品茶流程总结

品茶流程总结在茶文化中,品茶是一种重要的仪式,既有礼仪性又能够让人沉浸在茶香中,平静心情。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品茶流程总结,帮助你更好地体验品茶的过程。

准备工作在开始品茶之前,有一些准备工作需要完成:1.选择合适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等。

尽量选择优质的茶具,以保证品茶的质量。

2.挑选好茶叶: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心仪的茶叶。

茶叶的质量对品茶的味道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选择新鲜、保存良好的茶叶。

3.清洁茶具:保证茶具的清洁度很重要,使用清水清洗茶壶、茶杯等,以确保茶的味道不受到其他污染。

4.煮开水:使用优质的水煮沸,水的质量会直接影响茶的口感。

最好使用过滤水或者矿泉水。

步骤一:洗茶1.将选好的茶叶放入茶杯中。

2.用稍微热一些的水将茶叶冲洗一遍,取走茶叶上的杂质和灰尘。

3.倒掉洗茶时使用的水。

步骤二:注入开水1.将煮开的水温度降到适宜的茶叶的温度。

不同种类的茶叶要求的水温会有所不同。

2.将适量的水注入茶壶,待茶壶内的水温和茶叶的温度相同后,再将水倒入茶杯中。

步骤三:闻香1.倒入茶杯中的水略微晃动一下,让茶叶中的香气散发出来。

2.用鼻子轻轻地闻一闻杯中的香气,感受茶叶的香味,品味茶叶的芬芳。

步骤四:品味1.用茶杯轻轻品尝一小口茶水。

首先注意茶水的味道,是否带有苦味、甜味、酸味等等。

2.注意茶水的口感,是否滑爽、浓郁、醇厚等等。

3.注意茶水的回味,是否有持久的余味。

步骤五:多次品尝品尝一次茶水很难完全体会茶叶的味道。

所以,你可以多次品尝,每次都会有不同的体验。

步骤六:品评在品尝过程中,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茶的味道,记录感受。

可以根据茶的香气、口感、回味等特点进行评价,并与其他茶叶进行比较。

步骤七:茶叶再次冲泡一些优质的茶叶可以多次冲泡,每一次冲泡都会有不同的味道和香气。

尽量将茶叶的使用寿命发挥到最大,享受更多的茶香。

结语品茶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结合,通过不断的尝试和体验,你可以逐渐培养出对茶的品味和欣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别茶叶好坏怎样品茶:品茶可用备、洗、取、沏、端、饮、斟、清八个字来概括。

具体是:备:是品茶的第一道工序,包括对茶叶、开水、茶具和品茶环境四方面的准备工作。

洗(温):指对茶具的洗涤、热烫过程,主要起到消毒和温杯的作用。

取(选):按客人的品种、嗜好和饮茶习俗,备齐多种茶叶品种,让客人点茶和供客人选用。

沏(泡):沏茶时手势动作要轻柔持重,倒开水时要把茶壶上下拉三次,高冲低调,即“凤凰三点头”。

目的是为了使茶叶在杯中能均匀地吸水,有处于茶叶在杯中显色、透香和吐味。

此时还要仔细辨别沏茶的水声,仔细观察茶叶从浮到沉的形态变化。

端(敬):端茶给客人,切忌用手抓提杯边缘或握住杯身,正确做法是工恭恭敬敬地用左手托住杯底,最好下垫托盘,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

品:客人接过茶后不能举杯一饮而尽,吃口要小,可从杯口吸吮一小口,茶水通过舌头,扩展到舌苔,直接刺激味蕾,此时可以微微、细细、啜啜品之。

斟(加):给客人斟茶时,不要等客人喝到快露杯底再加开水,而要勤斟少加。

我国有“浅茶满酒”的习惯必须注意礼节,一般以杯容量的三分之二茶液为宜。

清:要等客人离后,才能清洗茶具,收藏起来以备下次之用。

所谓品茶,往往品的是感觉,并随着季节、环境、与个性的不同而不同。

就季节而论,若在春风拂面之际,品一品新茶,吮一口嫩绿悠悠的碧螺春,即有春日晴明的愉悦;夏日炎炎,饮上一杯碧绿生青、满口生香的“茉莉茶”,身心便有浸泡在绿阴中的感觉;秋高气爽,收获在望,那时最好冲一杯“龙井”、“毛峰”,慢慢地咂咂,细细地品品,反反复复地想想,这是一种心境;而在隆冬,泡上一杯“铁观音”,望着杯中热气氤氲的橘红色茶水,则会从心头弥漫出一股暖融融的情调。

由于各自个性所驱,品茶之相亦不相同。

有的朋友是急性子,一向办事风风火火。

按其性情便不习惯慢慢细品,故一上来就大口地饮。

也有极好耐心的朋友,此君品起茶来,就像“咪”老酒一般,偶尔呷上一小口,说话也像温吞水,一派笃定泰山、稳坐钓鱼台的派头。

而像我,大约算是中间派,不疾不徐。

夜间写稿,有时文思受阻,就会一个劲地喝茶,似乎茶水能贯通思路;有时文思顺畅,则会忘了喝,需好一刻工夫,才能想起,慢慢嘬上一小口,复又埋头电脑屏前,不断敲击键盘。

所以此类品茶有疾有缓,二下扯平,适中而已。

品茶种种,说道甚多,但大体而言,所谓品茶就是感觉。

品茶是一种心情,在是茶的味道,通过品茶把我们的内心放松下来.品茶因茶叶的种类不同而异,泡绿茶首选玻璃器皿,喝花茶以细瓷盖杯为优,品乌龙茶则以宜兴紫砂为上。

品茶讲究审茶、观茶、品茶三道程序。

审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审看茶叶,内行人一眼就能分出绿茶、红茶、花茶、青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等不同的种类来。

更讲究的还可以分出“明前”、“雨前”、“龙井”、“雀舌”等。

什么茶用多高温度的水,沏、冲、泡、煮方法各不相同。

观茶是看茶叶的形与色。

茶叶一经冲泡后,形状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几乎会恢复茶叶原来的自然状态,特别是一些名茶,嫩度高,芽叶成朵,在茶水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则是芽头肥壮,芽叶在茶水中上下沉浮,犹如旗枪林立。

茶汤此时也会随着茶叶的运动而徐徐展色,逐渐由浅入深,由于茶的种类不同而形成绿色、黄色、红色……此时此刻观茶形赏茶色甚为赏心悦目。

第三步才是品茶,品茶既要品汤味还要嗅茶香。

嗅茶香先是干嗅,即嗅未经冲泡的干茶叶。

茶香可分为甜香、焦香、清香等,茶叶一经冲泡之后,其香味便会随之从水中散溢出来,此时便可以闻香了。

品茶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海、茶盘、茶托、茶荷、茶针、茶匙、茶拨、茶夹、茶漏、过滤网、养壶笔、品茗杯、闻香杯等20余种,其中的闻香杯乃专供闻香用的。

闻香之后,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着杯底,分三次将茶水细细品啜,这便是“品茗”了。

在与客人共同品茶时,由茶海向客人的闻香杯中斟茶通常只斟七分满,留下的三分是情谊———这是中国茶文化的特殊含义。

所谓工夫茶,并非指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之所以叫工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及是一种冲泡的学问,品饮的境界。

好的工夫茶方法可以说是一种融精神、礼仪、冲泡技艺、饮茶艺术、评品茶质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贡茶制度确立了茶叶的“国饮地位”,皇家的好恶最能影响整个社会的风俗习性。

源于明清的潮汕“工夫茶”即贵族茶道,它不止走出宫门,发展至今日已逐渐大众化。

相关链接:安溪茶艺表演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工夫茶,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

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时至今日,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用侨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工夫茶这个风俗。

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清香。

所谓工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之所以叫工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工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工夫。

相关链接:工夫茶与功夫茶之混称工夫茶之“运功”——茶叶、水、火茶叶工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等,而凤凰茶和水仙,绿底金边,可借产量少,所以冲泡工夫茶采用的一般是铁观音。

好茶之人都知道,茶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安溪铁观音是乌龙茶中的极品)等三大类。

茶树本身并没有什么大不同,不同者只在于制茶的方法。

绿茶是没经过发酵的,保存了较多的维生素C,像龙井、毛尖、碧螺春等;红茶是经过发酵的,维生素C已被破坏无存,但茶素却容易挥发,像祁门红茶,云南普洱等;乌龙茶则是半发酵的,兼有红绿茶的妙处。

乌龙茶制作工艺也较复杂,所以全国至今还只是福建和潮汕两地能制。

只有乌龙茶才能冲出工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工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

水分三等冲茶自然离不开水,陆羽在《茶经》中写道:“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天水当然就是最上乘的,指的是雪水、露水等。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写到用五年前在梅花上收的雪水冲茶喝,可谓是把饮茶的水写到极致了,这样喝茶不仅关乎格调,还是极度奢华的。

相关链接:安溪茶艺表演以前有钱人家会在早上第一道光线出来之前用竹筒等器皿去一滴滴地收集,据说太阳出来前的水属阴性,冲茶更清香。

真是考功夫啊!现代有研究说自然界中的水只有雨水、雪水为纯软水,而用软水泡茶确实能令汤色清明,味道清香。

地水指的是山泉水,按照土质的不同还分为土质、沙质、泥质等。

沙质是最好的,沙子有过滤的作用。

活水仍须活火烹苏东坡诗云:“活水仍须活火烹”。

活火,就是炭有焰,其势生猛之谓也。

潮汕人煮茶用的叫做“绞枳炭”,“绞织”是一种很坚硬的树木,烧成炭后,绝无烟臭,敲之有声,碎之莹黑,是最上等的燃料。

还有用乌榄核作炭的,火焰浅蓝,焰活火匀,更是特别。

地道的潮汕工夫茶要用加入乌榄核的木炭,用红泥小火炉把水烧至鼎沸,以备冲茶。

工夫茶之“发功”——茶具相关链接:工夫茶与功夫茶之混称工夫茶最讲究的第一是茶具。

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别也在于茶具,据说陆羽所造茶器,凡二十四事,潮汕工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种。

欲饮工夫茶,须先有一套合格的茶具。

1、茶壶:小、浅、齐、老茶壶(潮汕人称“冲罐”)是陶制的,以紫砂为最优。

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小、浅、齐、老。

”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因为大就不“功夫”了。

所以用大茶壶,中茶壶,茶鼓,茶筛,茶档等等冲的茶,那怕是用一百元一两的茶叶,也不能算是工夫茶。

潮州土语称茶壶为“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是因为它出自江苏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

至于深浅则关系气味,浅能酿味,能留香,不蓄水,这样茶叶才不易变。

除大小深浅外,茶壶最讲究的是:“三山齐”,这是品评壶的好坏最重要标准。

将茶壶去盖后覆臵在桌子上(最好是很平的玻璃上),如果壶滴嘴、壶口、壶提柄三件都平,就是“三山齐”了。

这是关系到壶的水平和质量问题,所以最为讲究。

“老”主要是看壶里所积成的“茶渣”多寡。

茶壶用久了,壶里会积成一层“茶渣”,这就是茶素凝结而成的,老于喝茶的人最讲究这一层“茶渣”,茶壶之贵重程度,也全在这一层“茶渣”。

据说积得最多“茶渣”的老壶,不用放茶叶,只要一冲开水,也色味盎然。

相关链接:安溪茶艺表演2、茶杯:小、浅、薄、白潮汕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日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林”为珍贵,但已不易得。

江西景德镇和潮州枫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称为“白果杯”。

茶杯的选择也有个四字诀:小、浅、薄、白。

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以起香。

一般而言,符合四字诀就符合要求了。

至于“春宜牛眼杯,夏宜栗子杯,秋宜荷叶杯,冬宜吊钟怀”,则可以称得上是对工夫茶杯的极致追求了。

3、茶洗:一正二副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工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个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4、茶盘:宽、平、浅、白茶盘是用来盛茶杯的,也有各种款式,圆月形、棋盘形……。

但不管什么式样,最重要的是宽、平、浅、白。

盘面要宽,方便根据客人人数多寡增减茶杯;盘底要平,才不会使茶杯不稳,易于摇晃;盘边要浅,色要白,这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

5、茶垫:夏浅冬深比茶盘小,是用来放臵冲罐的,也有各种式样,但总之要注意到“夏浅冬深”。

“冬深”便于浇罐时多装些沸水,使茶不易冷。

茶垫里还要垫上一层垫毡,它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茶壶。

工夫茶在洒茶后还要将茶壶倒臵过来,以免壶里积水,一点点的水,也会使茶味变苦。

垫毡一般采用丝瓜络按茶垫的形状大小剪成。

相比布毡,丝瓜络不会产生异味,能够保持茶的原汁原味。

6、水瓶与水钵:贮水烹茶水瓶与水钵都是用以贮水烹茶的。

水瓶,修颈垂肩、平底、有提柄,以素瓷青花最好。

水钵,大小均相等于一个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

明代制的“红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鱼二昆在钵底,舀水时水动,好像金鱼也泳跃欲出,这是很少见的珍品,一般的多见素瓷青花,臵于茶床上,盖上朱红的木盖,舀水时用的是椰子壳做的,椰瓢当茶未煮,主人启盖舀水时,工夫茶之“功夫”已经不饮而使人信服。

相关链接:安溪茶艺表演7、龙缸:贮存大量的泉水大龙缸类似庭中栽种莲花之莲缸,或较小些。

用以贮存大量的泉水,密盖,下托以木几,放在书斋一角,古色古香。

龙缸也多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难见到。

康熙帝乾隆帝年间的产品,也已极为珍贵。

用近代制品,只要色彩大小调和,也就很好了。

8、红泥小火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可见古人是用红泥小火炉温酒的,自然那是在北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