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即要求理论必须以实践为基础,而实践又是理论的检验标准和发展源泉。
这一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强调理论和实践的密切联系,主张知识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实践的结果又可以反过来丰富和完善理论。
正是基于这一共通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在当今时代的中国融合发展,必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理念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的认识都不能超出自己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而社会历史条件的本质特点就表现为社会的生产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所强调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首先强调的是“知”,即指通过对事物的认知和了解来指导行为。
而这种“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就是所谓的“知而行之”,即只有通过实践来得到验证的知识才是正确和有效的。
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的理论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在认识论上是高度契合的。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虽然是不同文化传统的产物,但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异曲同工之妙不仅表现在认识论、价值观念、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上,更重要的是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上。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都是面向现实、面向未来的理论,它们都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们必将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借鉴这两者之间的共通点,不断开展探讨和研究,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聊聊马克思主义和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那些不谋而合说起马克思主义和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你可能觉得这是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领域,但细细一品,嘿,它们之间还真有那么些不谋而合的地方,就像是千里马遇到了伯乐,那叫一个相见恨晚!咱们先说说这“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讲究的是从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咱们老祖宗呢,也早就有句话,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不就是告诉我们,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别瞎跟风,更别装大爷。
你看,这二者,是不是挺对脾气的?再说说这“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里,人可是最重要的,是历史的创造者。
而在咱中华大地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古训,那可是根深蒂固。
老百姓才是天,才是地,才是咱们心里最重的那杆秤。
这不是明摆着,人和人,心连心嘛!还有啊,马克思主义讲究的是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咱们中华传统文化里,也有个词,叫“和而不同”。
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活法,但咱们能坐一块儿,商量着来,一起把事儿办好。
这就像是一锅杂烩菜,啥都有,但味道却出奇地和谐。
别忘了,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与时俱进”。
咱们中国人呢,也喜欢说“变通”二字。
世界在变,时代在变,咱们不能老抱着老黄历不放。
得学会跟着时代的步伐,一步一步往前走。
你看,这不就是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嘛!还有啊,马克思主义里有个“辩证法”,说的是事物都有两面性,得全面看问题。
咱们老祖宗呢,也有个成语,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坏事说不定能变成好事,好事说不定也藏着隐患。
这思维,这远见,简直就是异曲同工,不谋而合啊!所以啊,你看,马克思主义和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们之间并不是什么水火不容,反而更像是久别重逢的老友,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天。
它们都在告诉我们,做人做事,得实在,得讲理,得团结,得变通,得全面。
这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咱们生活里的智慧,是咱们代代相传的宝贝。
这样一来,你是不是觉得,马克思主义和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实也挺亲民的,挺接地气的?它们就像是一对好搭档,一起指引着咱们,向着更美好的生活,大步向前!。
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性作者:彭亚华来源:《人民论坛》2018年第35期【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共通点【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都要求二者要不断革新,实现更加广泛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实践方法、实践方向高度契合,它们都需要站在大众化和时代化的角度,完成他们各自的发展使命。
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性,需要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上的共通点。
在哲学内涵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人社会角色的诠释和个人价值的诠释是基于个人对于秩序的遵循,它要求个人遵守社会的等级分配,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个人的价值要通过个人的修为来实现,并且将个人的“克己”融入到“复礼”当中。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解答,是基于生产方式来实现的。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同集体、社会、国家的生产关系体现了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个人的存在必须在集体中、社会中才能实现,个人只有实现其社会价值才能实现其个人价值。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个人要遵循秩序,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讲的个人要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其根本思想都在于,个人的价值是通过外界来实现的,只有通过对外界的付出才能换来个人的发展。
在对于社会理想的诠释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以“大同”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以“天下大同”实现“天下为公”,这是中国传统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憧憬。
“大同思想”被中国传统思想纳入到个人道德建树和社会道德准则实践的范畴,但它没有讲出“大同”的原则和实现方式。
它是建立在无条件遵守社会准则和国家秩序的基础上的,是思想和思维的超前,在封建统治下是难以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社会理想的描绘,是共产主义最终代替社会主义,它的实现蓝图是通过生产资料的高度发达来实现人的道德发展和人的自由,从而实现社会意义层面上的共产。
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理想表达上的契合性在于,它们都是对于现实世界的超越,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存在于精神思维当中,没有具体的实践方法,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共产社会”更像是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它能够引导我们不断革新生产方式、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和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在这一点上,它是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
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传统文化在道德观念方面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尊重家庭、尊老爱幼、忠诚
守信等价值观念,与马克思主义提倡的人类解放、平等和社会公正等理念相契合,推
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壤中的生长。
其次,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方面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影响。
中国
传统文化注重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这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相契合。
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也对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此外,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和集体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理念相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价值观念与马
克思主义关注社会集体的思想相契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借鉴。
然而,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也有一些消极的方面。
传统文化中的等级
观念、封建主义思想以及传统社会结构等都可能与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自由和革命精
神相冲突。
因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思
考和去留取舍的处理。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性艺术学院环艺14-1班贾鲁宁 3141062326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选择的是马克思主义一个统治阶级的完善理论思想,我认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功能:第一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做理论支撑;第二与本民族存在文化契合点。
关于第一点,毋庸置疑的马克思主义做到了,几乎所有原理的第一点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理论依据。
第二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哲学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在辩证法和唯物论方面的相通性。
其次是以人为本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视人为万物的中心,人的存在具有他物不可比拟和取代的地位和价值。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与马克思主义重视人、突出人的主体价值和主体作用的精神是一致的。
然后是注重实践方面。
马克思主义是特别重视实践,把实践看成是理论的来源和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实践观念在中国古代表现在对知行观及其关系的认识理解上。
最后是社会理想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建立一个大同世界。
这种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在本质上虽不是等同意义的社会,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和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根基。
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内在精神上存在着这些相通性,从而削弱了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认知障碍,奠定了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础,为两种文化的结合提供了文化土壤和内在依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哲学、政治和社会理论,强调了人的自由、平等和公正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社会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共产主义是最终解决人类社会矛盾的理想形态。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艺术和文化内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可以相互补充,合理融合。
下面就举几个例子来说明:首先,马克思主义注重阶级斗争,而中华传统文化也对于公平正义有很高的追求。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仁义礼智信”、“公正廉洁、以正出奇”等思想,并且强调人人平等,少年老成。
这与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无产阶级利益及阶级斗争密不可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道德规范,以及尊重人性的精神追求,在政治意义上与马克思主义有极大的基本契合。
其次,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让每个人都能够为自己劳动”和“劳动的自由和尊严”等观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强调勤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如《大学》中“天下之始也,性之端也,良心之所由生也,人之所以能有一身。
”《孔子家语》中认为“不恶乎外,不贱于人”,即勤奋工作,不为外物所动,保持自尊自尊。
这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密不可分。
再次,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最基础的理论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曾经历过种种阶级斗争,并对此有很深刻的认识。
例如《孟子》中说:“天下莫不适意之余,而况于达道者乎?”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描述,即为了实现人类自由,必须打破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束缚。
最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提出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即“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的,而不是敌对的。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如“天人合一,阴阳调和、四时顺序”,强调人可以通过了解自然规律,对自然进行合理利用。
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之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特别是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虽然从文化形态上看,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它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又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又确实存在众多的相似、相通之处。
一、传统均平思想与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的契合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
经典作家虽然没有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详尽的描绘,但还是确定了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则。
如生产资料全民公有,“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和享乐的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消灭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脑力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消灭阶级和国家消亡,等等。
可见,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大同世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里,有一种平均(又叫均平)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中的基本范畴。
古代的平均思想,主要表现在主张经济平均、政治平均和社会平均三个方面。
社会平均的核心是社会公平。
均平作为一种文化,它的思想价值在于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均衡。
这种文化,还被赋予了天地自然之德的自然属性,是人对自然德性的效法,因此有天经地义的正当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而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不谋而合。
二、传统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契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就在于它是一个人的全面解放、自由发展的社会。
马克思说:“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
”未来社会的原则就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 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历史轨迹和历史命运。
在参与并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 马克思主义不仅融入了中国的本土文化 , 而且形成了中国文化的新传统。
其成功的原因 , 固然是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使然 , 但文化选择也是一个不可忽略不计的重要因素。
广义地说 , 理论的实际应用本身就是解释 , 它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所做的解释 , 而任何一种解释都是意义的生成和重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 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互诠互释的契合过程。
(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无疑是一种深邃而重大的文化现象。
在一定意义上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 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学如何兼容的问题。
考察这个问题 , 就需要以东西方文化的近代碰撞为历史背景 , 以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和纠葛为文化坐标 , 从解释学角度全面深入地探讨本土文化提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期待视野、历史机缘、接受模式 , 多维度地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儒学这一不可剔除的重要变量所发挥的作用。
在这个基础上 , 进而彰显儒学作为中国传统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和两者会通的可能性。
它需要我们从文化原型的层面上比较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异同 , 并将其诉诸文化的时代性 - 民族性坐标 , 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 , 揭示二者之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融合的可能性 , 以超越以往研究中的“体用论”窠臼的限囿。
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建设性对话关系 , 凸显这种对话所形成的相互建构的积极意义 , 有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构建提供学理启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已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
我们所面临的不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是否可能”的问题 , 而是“如何可能”的问题。
从历史的长时段看 ,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发挥巨大的实践力量 , 决不是偶然的 , 而是历史和文化选择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摘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焕发出新的活力。
马克思主义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指出了传承文化的必要性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如孝道、礼仪、忠诚等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乃至哲学思想的影响,使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得以传承并持续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持和倡导,以实现文化传承的目标和使命。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论指导、发展、融合、核心价值、持续发展、活力、指导、支持。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理论指导上。
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珍贵财富,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基因。
马克思主义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指导人们认识和珍视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马克思主义认为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着积极的影响。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发民族创造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其中包含着对人生、道德、社会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指导。
这些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对于当今社会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内在联系
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内在联系【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可以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答案是因为这两者之间有的内部联系,这种内部的联系在很多方面可能体现出来。
但最主要的两方面体现在一则是两者之间的哲学思想的一致性,二则是两者之间精神实质的一致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文化;结合一、从哲学思想上是相通的中国的传统哲学特点就是博大精深,而且具有鲜明的各族民族特色。
中国的传统哲学不仅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同样还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1.中国传统哲学的朴素唯物论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之间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唯物论,而中国古代哲学也有着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
第一,中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世界本源问题的思考。
我国古代就有把世界认为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特殊元素够成的,这种五行的思想不仅阐明了古人对世界来源和物质构造的思考,也反映了古人从物质角度去思考世界的,而不是从主观的唯心角度去考察和理解这个世界的本源。
第二,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规律问题的认识。
古人在知识匮乏的年代,以当时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总结了许许多多的对世界的规律的认识。
虽然有许多的认识再当今人看来是不尽正确的,愚昧的,但这都是古人对世界一种朴实的思考。
证明了古人是从自身的实践出发,在日常生活当中不断总结身边的事物发生的过程并预测事物发展的结果而总结得出。
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规律问题存在朴实的认识。
2.传统的哲学朴素辩证法同现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之间的联系老子的物极必反、福祸相依的辩证思想在当时以及直到今天都为人们耳熟能详。
古人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意识到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变化的,任何事物在发展到一定得阶段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不是不变,是变化的时机还没有,这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人朴素辩证法当中的由量的积累才会产生质变的思想。
这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的认为无论是人的思维还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不产生变化的辩证法思想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都是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深刻思考和探究,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共通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对人类社会有着基本的认识和评价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在阶级斗争的基础上不断演化、变革的。
其评价标准是是否符合无产阶级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地,在儒家传统文化中,社会也是由人组成的,因此人一定要具备道德品质和道德规范,才能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
其次,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对人类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观的关注程度非常相近。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其中最核心的价值观便是人们应当享受平等、自由、公正的待遇和权利。
同样地,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儒家积极推崇礼、义、廉、耻等价值观念,强调社会中的人应当尊重他人,遵守礼仪,注重公正。
最后,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都拥有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分析能力。
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的必然性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
儒家传统文化注重的是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不管是在马克思主义还是儒家传统文化中,历史都被看作一种很重要的资源和学科,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思考和经验。
在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主要有三点:第一,对于人类社会具有基本的认识和评价标准;第二,对于人类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观具有关注程度;第三,拥有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分析能力。
因此,我们必须在学习和理解中发掘这些相互共通的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念,借鉴其中的精华,把握其深层次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各自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方面,这两种思想体系也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和价值取向。
本文将从历史观、人性观、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一、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是在不同阶级斗争中不断前进的。
而儒家传统文化也强调历史的重要性,认为历史是可以学习的智慧之源,历史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当下和未来都有着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都重视对于历史的总结和反思,认为历史的发展蕴含着规律性和必然性,需要人们用理性的方式去理解和把握。
二、人性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劳动和创造。
人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变自然和改造社会。
儒家也强调人性的内在完善性,认为每个人都有着善良的本性,可以通过修养和教化来显示出来。
虽然在人性观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都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性,都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和参与者。
三、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提倡的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强调人的自由、平等、公正和团结。
儒家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伦理规范。
尽管这两种价值观的侧重点不同,但从根本上看,都是为了构建一个和谐、公正、积极的社会和人类关系。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都追求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强调个体的社会责任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四、社会有序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生产力的发展又会影响到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革。
儒家传统文化强调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性,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秩序,倡导忠孝忠信等传统美德,强调尊卑有序、仁义礼智信五伦的规范。
虽然在社会有序观上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侧重点,但都是为了解决人类社会中的矛盾和冲突,都是在追求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生活。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在历史观、人性观、价值观和社会有序观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共通的特点,都是为了解决人类社会中的问题和矛盾,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相关性分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相关性分析余暖娜下文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方向,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面性以及和马克思主义的共有特性进行了分析,然后详尽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起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批判西方经济学以及古典哲学产生的思想,该思想和东亚国家的发展模式、发展历史有诸多“差异”,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要“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受制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优劣性,马克思主义在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劣性相互缠绕,难以分离,加之地缘因素影响、文化情感影响,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消解异化、丰富发展两种特殊情况。
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仍旧不能彻底解决该问题。
在如何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上,“彻底反传统”的方式已经推翻、摒弃,但只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回避中国传统文化消极作用也是不可取的方法,若简单、空泛的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地上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需要客观的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分析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相关性,如此才可探索出新的发展道路。
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面性以及和马克思主义的共有特性1.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面性文化是引导社会发展,且根植于人们意识观念中的抽象化因素,从客观的角度看,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均是一个“优劣兼具”的共同体,无论文化本身有何种精神文明价值,其构成必然具备两面性。
我们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革新要素,但是也不可排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保守、消极、古板、落后的元素。
譬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特权思想、等级意识等,均是难以剥离的“封建糟粕”。
文化由优劣两种不同元素构成,且优劣元素往往并不站在绝对的对立位置,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呈现出相互影响、难辨良莠的发展状态,这里就儒家文化中的节义、忠孝、中和来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面性”。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作者:张亚男王瑾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20年第03期[摘要]作为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天然的一致性和本质的相通性。
他们的价值契合主要体现在共产主义社会蓝图与“大同”社会理想模式相契合,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契合,正是这种契合性使得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种外来文化,并在日后把它作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契合[作者简介]张亚男(1988-),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瑾(1989-),女,汉族,山东青州人,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3-0015-02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都对宇宙、物质、生命、人性做了深刻的探索,并表现出了人类智慧的一致性。
①本文所论述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时间长河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相对于现时代而言的、本土的一切文化创造活动与文化成果。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述的是狭义上的,即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创立的基本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
一、共产主义社会蓝图与“大同”社会理想模式的契合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创造了伟大的科学社会主义,在这一思想中他们为全人类指出了奋斗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理想。
马克思最早提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
使这一社会理想变成实践的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这一著作的发表和共产主义者同盟这一伟大组织的建立。
这一著作的发表和伟大组织的建立使得共产主义成为无产阶级以及这一阶级的政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非常丰富,生产力高度发达,没有私有制和阶级以及阶级压迫,因而也就無需国家和政党,在这样的社会里生产资料由社会成员共同占有,人们实施“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CAIXUN财讯-6-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彭志允 / 文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人类参与社会生活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属上层建筑物的范畴,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
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生根、发芽、成长,重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某些共同的属性,使之能够天然的融合在一起,互相继承、创新。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前创造出的文化成果,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体现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奉行礼、义、仁、忠、孝的伦理道德传统与人际处理关系;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
[ ]封闭的小农经济以及自给自足的生产经营模式下,造就了封建社会的与世隔绝,对外来文化的消极态度,免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得以独立的延续;中庸的思维模式,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奠定了中华民族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与向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有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革命性,能够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探求真理;为社会革命做理论指导。
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与近代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时理论需求及爱国情怀相融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代中国受尽凌辱,无数仁人志士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摸索时,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屡次探索失败。
太平天国的农民运动失败了无法突破阶级局限性从而失败了,戊戌变法缺乏理论缺乏说服力及寄希望于洋人与无权力的皇帝也失败了。
俄国的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俄国革命取得了成功,让落后的中国看到了曙光。
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对马克思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避开教条主义与主观主义,并结合中国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提出了中国特色的革命路线,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财富,包括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多个学派和思想体系。
而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在19世纪末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社会科学理论,它对社会历史及其演变规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来自不同的时代和背景,但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仁爱”、“和平”、“公正”等价值观念,而马克思主义则强调的是“共产主义”、“平等”、“公有制”等理念。
虽然表达方式和实现路径存在差异,但两者都希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幸福。
这种共同的价值追求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仁者爱人”、“中庸之道”等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社会观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与马克思主义中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主义共同体的理念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中,也充分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因素,使得其发展具有了一定的中国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冲突和争议。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忍让”、“和谐”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中的阶级斗争、革命等概念相抵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等级观念”等因素也与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念相矛盾。
因此,在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如何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两者都希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幸福,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有着关注。
然而,在具体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方面,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冲突和争议。
因此,我们需要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积极吸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的有益因素,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作者:王晓乐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08期摘; 要:分析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推进马克思中国化必然要面临的重要和首要问题,是学者们长期以来孜孜不倦不断探索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本文在对二者相关内涵及外延进行概述梳理的基础上,对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辩证统一[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8--02引言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悠远的历史传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传统文化早已融入到中华儿女的血液和骨髓当中,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华民族传承、发展与崛起壮大的隐性和重要因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发展规律的学说,其对于人类社会——不管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借鉴是中国社会逐步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重要推动力和理论基础。
2014年是五四运动95周年。
时至今日,我们依旧不能否认五四运动在中国社会主义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而是更加坚定地认同。
五四运动是一场东西方两种具有不同风格和立场的文化意识形态的相互碰撞与交锋,在这场碰撞与交锋中,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主流社会思潮的冲击、批判及反思,西方社会思潮中的科学合理的学说理论得到引进、辨析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传入中国,并得以广为传播。
在此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逐步开始与中国传统文化想融合,但二者融合的过程并不是极为顺利的,而是有着重重阻碍和波折,正是这些阻碍和波折差点使得中国革命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失败,幸而,不管是中国革命还是马克思主义都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经过我国先进知识分子不断的磨合与探索,终于取得了创造性的突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论断诞生,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三者相结合并不是把三者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让三者相互补充再创新,以与中国实际相适应,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极具创新性。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在一些方面有着一定的共通性。
这两个思想体系虽然来自不同的时间背景和地域文化,但都希望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都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创造者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应该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目标。
儒家传统文化也认为,人类的价值在于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圆满,并以仁爱、仁者为中心的思想体系来强调人的义务和责任。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在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上有共通之处。
马克思主义主张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儒家传统文化倡导君子之道和仁政,追求社会的公平和谐。
两者都希望通过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都重视人的道德素养和自我修养。
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应当建立在彻底的阶级立场之上,并注重工人阶级的自我提高和崇高品格的培养。
儒家传统文化强调个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体道德修养和德性的培养。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都认为,个体的道德修养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都重视人的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
马克思主义主张个人应该为社会的公共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追求共同的目标。
儒家传统文化则强调君子之德在于成为贡献社会和谐的典范,通过高尚的行为来影响他人,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在人的价值和解放、社会公平正义、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有着共通之处。
这些共通之点体现了人类公共利益与社会进步的共同追求,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我们应该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兼收并蓄,借鉴各种优秀文化的精华,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和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的力量。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也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关系,认为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
因此,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其次,两者都强调实践的目的性。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必须具有目的性,即对现实社会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创新。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也认为,只有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特定的目的中,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古代,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服务国家和人民。
最后,两者都强调实践的反馈作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它需要通过反馈机制不断修正和完善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同样认为,只有不断反思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才能逐步提高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在理论和实践观念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强调理论和实践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应该注重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不断改进和创新,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并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一致性一、杨淑琴《大同世界与共产主义理想——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年 7 月对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契合点和学理的一致性,中国文化中有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以及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有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有大同的社会理想等等。
而二者根本的契合点在于共产主义和大同世界的共同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与追求。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是中国人民梦想中的大同世界。
共产主义指明了中国人传统理想社会现实的可能性和实现途径。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共产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有道文化,能促使生命的觉醒和人性的解放,是对“历史之谜”的真正解答。
相同点:第一,共产主义社会最终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促使人类解放和人性的觉醒,是最符合人性的美好社会。
只有在共产主义这一社会形态中,人性才能彻底得到解放和舒展,人才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第二,《礼记·礼运》所描述的大同社会模式是儒家理想社会的经典表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有,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接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对大同社会的描述有两点特别值得重视:一是,大同社会是大道社会。
二是,大同的精神境界。
不同点:孔子和马克思都指出了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前景。
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下,他们的角度、方法乃至科学性上又有质的差别。
大同理想具有空想性,停留在精神层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仅能唤起文人的无限遐想、慰藉劳苦者的心灵而已。
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以及大同思想的精神境界能帮助我们完善对共产主义的理解。
二、陈蕾《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路径研究》东北林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1、在共同理想方面实现二者融合在中国,“大同”社会是儒家思想的完美社会,是巾国传统社会的顶级阶段。
“大同” 一词出于儒家《礼记》中的《礼运》。
“大同”社会的主要核心是:实现权利和财物的公有制、选择贤能的人才治理国家、讲诚信的人际关系、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和各尽其能的劳动态度。
共产主义提倡生产资料公有制,“大同”社会提倡“天下为公”,反对任何自私自利的行为。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特征是:社会生产力大大超过告时资本主义已达到的水平、生产资料社会公有、阶级不存在、人类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主张社会公有,人人平等。
在儒家的“大同”社会巾,尤其强调每一个人都要有他的适当位置来为社会贡献力量。
2、在道德建设方面实现二者融合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规定了它内在的包含有功利性和道德性两种形式。
道德性,马克思主义是辨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它认为物质是首要的而精神才是次要的。
意识和精神对物质和存在有着很大的能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也有很强的道义性。
在马克思主义者眼中,共产主义信念与理想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可以为了信念、理想而奋斗,甚至可以不顾一切的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自我牺牲,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体现。
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中庸、重义轻利、“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
第一种,中庸,顾名思义,持中、不偏不倚,主张凡是保持中立态度。
这种道德方法一度深入人心,体现了和平、和睦、和谐的道德观;第二种,重义轻利的道德观。
孔子已经将义利并举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可见孔子认为重利还是义,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
荀子又形成了“义利结合”,“义先利后”的义利观。
第三种,“天人合一”的道德观。
在儒家、道家两家看来,人道不同、天道不同,人与道德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的道德观,就是通过艰苦的道德修养以达到最高要求,经过不断更新,达到“天人合一”的融合。
3、在人的发展方面实现二者融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是以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石揭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规律和马克思的理想:自由个性与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价值观的核心。
中国古代关于人和人的发展思想博大精深,“天人观”,是人的发展理论中的第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人”关系的学说中都肯定人是天地所生,人虽是自然界所生但人在自然界有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结合。
4、在生态观方面实现二者融合《中痛》要求人们要积极地参与天地的生化,使自然更加美好,更易于人生存。
传统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是一种追求人类和自然共存的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不是主仆关系,而是把天地视为父母,把所有生命视为与自己相通的物体。
老子将“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天道观念是其政治论的基础。
他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他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大自然化育的万物之一。
马克思思想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自然辩证法,它所叙述的是自然界变化前进的基木规律。
这其巾就包括关于人类的产生、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的阐述。
三、史野《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结合问题的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期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通之处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唯物论。
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唯物论的传统。
荀子、王充、范缜、张载、王夫之等都有许多精湛的唯物论观点。
其二,辩证法。
老子、《易传》、张载、程颐、王夫之等的学说中都含有比较丰富的辩证法。
所以中国学者接触到西方哲学的辩证法并不感到陌生难解。
其三,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创造性贡献,但此前亦非全无端萌。
中国思想史上有许多思想家谈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管子》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肯定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
韩非、王充等也都肯定衣食丰足是道德觉悟的必需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这些观点虽还不能称为唯物史观,但与唯物史观有相通之处。
其四,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是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
中国封建时代还不具备产生空想社会主义的条件。
但是,先秦道家老庄学说中保存着对于原始社会的怀念,提出了对于阶级剥削的抗议。
儒家学者宣扬“大同”理想,讲求“天下为公”。
“大同”成为人民长期怀念的理想境界。
所以,西方共产主义学说传入之时,进步人士欣然接受。
邵汉明同志亦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相通性归结为四个方面:其一,人本性。
中国古代浓烈的人本意识集中体现在儒家学说中。
这与马克思主义重视人、关心人、突出人的主体价值和主体作用的精神是一致的。
其二,理想性。
中国古代先哲在创立各自思想体系的同时,大都要描绘一幅社会和人生的理想蓝图,以作为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
无论是儒家、墨家抑或是道家,都憧憬、向往和追求“天下有道”的社会,并都把“道”视为一种尽善尽美的有序的和谐状态。
而马克思主义所以肯定理想的感召作用,视全人类的解放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主张推翻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统治,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最后建立起“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
其三,实践性。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固然没有明确提出实践观念,但它所呈现出的力行意识实与此实践品格若合符节。
特别是儒家人物大都是力行主义者或重行主义者。
其四,整体性。
中国古代先哲长于用整体的观点和视野观察和把握事物,以致我们可以将传统思维方式归结为整体思维。
此种思路和致思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倡导的辩证思维亦颇相吻合。
辩证思维的特点即是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摒弃否认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孤立、静止、片面的认知方式。
张允熠先生将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指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学理上的相通性归结为“四个一致”:其一,二者在宇宙观上具有一致性。
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其二,二者的致思趋向具有一致性。
所谓致思趋向即认识路线。
二者都承认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途径和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在实践中首先获取的是感性认识,然后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其三,二者对人的本质的看法具有一致性,因为“儒学重视从现实物质生活根源中寻找历史发展的动因”,因而与唯物史观“相通相合”。
其四,二者的社会学说具有一致性,都向往“大同世界”。
体现了它们之间具有共同的终极关怀。
蔡方鹿、田广清先生着重阐述了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相通与契合。
蔡方鹿肯定民本主义、重民思想与“解放全人类”思想的契合、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目标的契合,“大公无私”与公有观念的契合,“一以贯之”之“道”与重视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契合,辩证思维传统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契合,知行统一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契合。
田广清先生认为儒学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这些相通之处表现在:“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民本”思想与群众路线;“礼法结合,德刑相参”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两手抓:“选贤任能”思想与党的干部路线;“经世致用”思想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知行统一”观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修身”思想与批评自我批评作用;朴素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群体价值观与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重教化传统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谐观与安定团结;变革维新思想与改革开放;富民思想与共同富裕;广开言路思想与人民民主;为政清廉、节用裕民思想与大公无私、艰苦奋斗;强本抑末思想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崇文重教思想与科教兴国。
四、张敏《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2012年6月1、马克思主义所论证的社会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天下为公”的追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特别是它对资本主义的尖锐批判,引起了深受外来资本压榨和盘剥的中国人的共鸣,产生了很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它符合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需要,也符合了中国先进人士的思想需求。
《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老子所设想的大同社会的特征是财产公有、政治民主、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这种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人类普遍幸福的大同世界,是我国历代仁人志士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马克思主义作为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学说,立足于唯物史观,从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入手,对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人性异化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并认为通过无产阶级的社会实践和革命运动,终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