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所以惊世界_对库切小说的一种解释_周长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1月2004年 第1期
外国文学
Foreign Literature
Jan.2004
No.1,2004风月所以惊世界
———对库切小说的一种解释
周长才
内容提要:本文对库切作过简单的介绍之后,主要的内容放在对库切的两本小说《耻》和《青年》的解读上,特别是重点解读了《耻》。
作者认为库切的《耻》虽然表面上写的是男女风月,但却融进了南非多年来的历史,描写了目前南非人的困惑与耻辱,甚至通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露西之口对南非的未来表达了令人震惊的观点。
作者对南非的描写独到而残酷,这也许就是作品所以惊动斯德哥尔摩那18位院士的地方,不然库切也许就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了。
关键词:库切 南非文学 诺贝尔奖
中图分类号:I4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5529(2004)0120018205
对库切作品的基本了解
库切的获奖或许多少在我们的意料之中,许多中国学者也早就认识到库切的价值。
2001年奈保尔获奖时我曾经说:“相比之下今年有相当竞争力的美国的菲利普・罗斯、以色列的阿莫斯・欧兹、南非的J.M.科兹以及加拿大的玛格利特・安特乌德则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获奖。
”(《外国文学》2002年第1期)2002年凯尔特斯获奖时,我也说:“非洲的科兹(John Michael Coetzee,1940— )也许真的很接近诺贝尔文学奖了。
”(《外国文学》2003年第1期)但我的上述文章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将作者的名字写成科兹,现在通译为库切。
据我所知,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文里大概是1991年,这一年李永彩先生在他翻译的《20世纪非洲文学》中说:“J.M.科泽(生于1940年)……的长篇小说《黑暗国度》(1974)、
《在这个国家的心脏里》(1977)和《等候野蛮人》(1980),则同南非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决裂。
”此外也有将这个名字翻译成寇兹或寇泽的。
二是我将作者的英文名字John M.Coetzee写成了John Michael Coetzee,瑞典科学院在新闻稿中用的是John Maxwell Coetzee,后来我查阅了一些其他的英文资料,发现John Maxwell Coetzee和John Michael Coetzee这两个名字同时被使用,而且根据内容看显然指的是一个人,我百思不得其解,也请教过国内的一些专家,但并未得到合适的解答,只有把这个问题留给读者了。
库切1940年2月9日出生于南非的开普顿,他的父母是律师和教师,同时具有荷兰和英国的血统。
他先是在外省长大,被父母送到英语学校读书,后来到开普顿大学学习,取得数学和英语方面的学位。
60年代初期他到英国做计算机的程序员。
1965年他来到美国德州大学,1969年以研究贝克特而取得文学博士学位,恰巧这一年贝克特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1970年他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书,由于他经历了美国60年代因越战等事件引起的动荡,在这段时间他开始写中篇小说《越南计划》,书中描写一个对战争有狂热情结的人如何想帮助美国制定一个消灭越南的心理战计划,最后他自己陷入精神崩溃的境地。
他的精神世界在另外一个故事中得到映照,这个故事假托一个18世纪后期名叫雅可布斯的布尔人写的开荒故事。
两个故事后来收进1974年
的《幽暗的国度》。
由此库切开始了他的作家生涯。
他在纽约州立大学教授文学和英语一直到1983年,次年回到开普顿大学。
1977年他出版了《在国家的心脏》,小说写一个极度困苦的老处女与她的父亲生活在一起,她一方面讨厌父亲与一个有色女人偷情,另一方面又与一个仆人走向堕落。
这本书与以后几乎所有的书一样,其暗含的地理和政治环境都是南非,当然他极力避免“政治作家”的标签。
1980年他出版的《等待野蛮人》获得南非最高文学奖———中央新闻机构奖。
这是利用希腊诗人卡瓦菲斯的一首同名诗作而扩展的小说。
卡瓦菲斯是希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著名诗人,他的《等待野蛮人》描写一群文明人为野蛮人的到来期待着、忙碌着,整个城市装饰一新,后来有人报告说,野蛮人根本就不存在。
这部小说的场景隐隐约约地设在俄罗斯的某个城市,市长是一个公正、人道的人,曾经因为自己谦虚的观点而受到侮辱。
他知道一群因现状的影响而变得可怕的野蛮人将不停地制造腐败、操纵、镇压事件。
作为一位斯多葛派人物,他目睹了社会从野蛮逐步走进文明的过程,这暗含正在变革的非洲社会。
从这部小说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卡夫卡和贝克特等人的影响。
1983年,库切出版了《迈克尔・K的生活与时代》,书中的黑人迈克尔・K在南非内战期间,用手推车推着母亲回到记忆中的家乡,母亲死在途中,迈克尔・K在非洲大地流浪。
主人公发现自己已经陷入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的境地。
安提戈涅是俄狄浦斯王的女儿,她为了埋葬自己的兄弟波吕涅刻斯而违反了暴君克瑞翁的命令,因而被处死。
小说中的主人公也在对母亲的责任和对国家的责任冲突中进行了被动的反抗并最后死去。
小说获得1983年的布克图书奖。
2003年10月13日马悦然教授来香港讲学,提到这部书时说,这是一部带有卡夫卡色彩的《鲁宾逊漂流记》。
1986年库切出版《敌人》,以一个女人的口吻讲述了文学与生活水火不容而又不可分割的故事。
1990年出版了《黑铁时代》,这部书名的用意,显然是在借用“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等名词说明南非处于“黑铁时代”。
书中的主人公是伊丽莎白・古伦,她是南非开普顿大学退休的教授。
小说是以她写给为逃避种族隔离政策而居住在美国的女儿的信的形式而展开的。
古伦太太到了气息奄奄的癌症晚期,她收进一个倒在她的门口的一个无家可归的醉汉。
她的女管家的儿子参与了一场起义。
在帮她寻找儿子别吉的过程中,古伦太太目睹了黑人市区的焚毁
和孩子的尸体。
后来别吉的朋友也被政府保安部队枪毙。
在愤怒和失望中古伦太太不得不面对由于种族隔离政策而带来的“黑铁时代”。
最后这个醉汉答应将她写的信带给她的女儿。
实际上小说中这位老妇人的癌症,也是南非社会的癌症。
她的女儿因讨厌种族隔离而在空间上与这个国家隔开,而古伦太太以及许多南非的白种人实际上也是在精神上隔离了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身边正发生着悲剧。
1994年库切出版了《彼得堡的大师》。
小说的主人公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内容是对这位俄罗斯作家生活的演义。
进入中年而又幻想破灭的陀斯妥耶夫斯基不顾债权人和秘密警察的恐吓来到彼得堡,以寻找与他关系密切而又模糊的继子死亡的真相。
作者借陀斯妥耶夫斯基之名及其周围的人物反映了大变革时期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
1999年作者出版了《耻》,并获得当年的布克图书奖,这是该奖在31年的历史上首次两度授予同一位作家。
1998年库切出版了一部自传:《少年时代:外省生活的场景》。
这本书主要写他父亲的耻辱和由此给儿子带来的精神上的不幸,同时也反映了荷兰人与英国人、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2002年出版《青年》,这部小说实际上是上一部书的续集。
此外作者在1988至1998年之间还出版了几部散文集。
2002年库切移居澳大利亚,并在2003年出版了小说与散文合集《伊丽莎白・卡斯特罗》。
下面我们对《耻》和《青年》做比较详细的解读。
对《耻》的一种解读
《耻》的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对于一个年到五十二岁而又离过婚的男人,他自己以为,他已经很好地解决了性的问题。
”这第一句话实际上是非常有功底的。
它使我想起另外两部小说开头的一句话,一是浩然的《艳阳天》中说的“萧长春死了媳妇,三年还没有续上”。
另一句就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说的:“多少年之后,奥番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当我读这3部作品的时候,这3句话都曾经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你看《耻》中的这句话,“他”把“性”当成了“问题”,并且是要“解决”的。
“性”在他这里犹如请客吃饭,就像有些中国人想象的:这个东西在外国人那里就像我们中国人握手一样。
这预示着“他”将在这部充满风月的小说中“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直到他最后痛苦地发现,他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后来发生在他女儿身上
周长才 对库切小说的一种解释
了,而且这个“问题”再也不是简单的“性”的问题,而是南非的种族问题。
事实上,“他”就是南非开普顿大学的鲁里教授,他的所谓“很好地解决了性的问题”指的是正在与一个名叫索拉亚的妓女来往,后来他偶然在街上与索拉亚相遇,发现她是一个带有两个孩子的“业余妓女”,之后索拉亚也羞于再与他见面。
在教授百无聊赖之际,他的一个学生墨兰涅出现在他的面前,于是他向这位涉世未深的女孩子大讲英国诗人拜伦在意大利与特丽萨的风流韵事,直到有一天晚上墨兰涅来到他的住处问:“今天晚上我可以住这吗?”不久墨兰涅的男朋友威胁了鲁里教授,后来她的父亲也给鲁里教授打电话。
教授班上的学生越来越少,鲁里教授终于发现他与女学生的事情已经暴露,甚至
“整个事情从头到尾都令人羞耻!”
更让鲁里教授难堪的事,是第二天他必须到副校长那里接受问讯。
首先是墨兰涅的父亲主诉,他说,他从来没想到会把自己的女儿送到“毒蛇窝里”,其次是学校登记处质疑:墨兰涅不是每次都去上课,也不是每次都交作业,并且没有参加期中考试,但鲁里教授却都把这些事情隐瞒了。
面对这些控告,鲁里教授只是承认这些事实,“只要墨兰涅说的他都承认”,但是他拒绝忏悔,拒绝道歉。
回家以后学校有关人士再次给他打电话,请他冷静下来思考,并说他们已经写好了一份认错声明,只要鲁里教授同意在上面签字,他就可以保住现在的教授职位,但鲁里拒绝了。
客观地说,小说写到这里我们仍然看不出它的惊人之处,它只是写了一个教授与自己的女学生的一段越轨的故事,而且也有黄色小说之嫌。
对许多中国读者来说,可能更多地还是想看鲁里教授与这位女学生的事情发展,但如果那样写,这部小说就有可能滑落到许多普通的小说水平的危险。
从小说的第七章开始,鲁里来到他女儿居住的偏僻小农庄,在这里他认识了女儿的邻居黑人彼得鲁斯。
他不喜欢彼得鲁斯,而女儿露西却比较喜欢,于是鲁里“意味深长”地说:“至于动物,我们务必要善待它们。
但我们不能失去尊严,我们是与动物不同的物种,不需要比他们高,只是毕竟不同。
”这句话实际上印证了作为白种人的鲁里其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种族思想,这句话甚至包含了这样的意思:我们白种人就是比你们黑人低贱,也不愿和你们同属一类。
而正是这种思想使他在这部小说中的悲剧越演越烈。
到了第十一章,3个黑人闯进露西的家中,他们声称要借用一下电话,结果两个人随露西进屋去了,第三个年轻一点的半大孩子则与鲁里对峙。
在对峙中鲁里受伤,并且被男孩烧坏了眼睛与耳朵,期间鲁里教授高叫露西,但没有回答,他又高声向彼得鲁斯求救,但也无人应答。
最后父女见面,教授认定女儿失身,但露西却拒绝承认发生了任何事情,她不仅没有去警察局报案,而是领着父亲去了医院。
之后来了两个警察,露西向他们报告事情发生经过时说:他们拿走了钱财、衣物、电视、CD机。
但鲁里教授更担心的是露西是否已经怀孕了。
我认为这是小说的第二部分,如果第一部分的主角是鲁里教授,那么这一部分的主角就是他的女儿露西。
在第一部分中鲁里教授扮演的是一个进攻者的角色,而受伤害的是墨兰涅和她的父亲,而在第二部分中进攻者是3个黑人,而受伤害的是露西和他的父亲。
尽管露西不愿意透露她受到了什么样的伤害,但这实际上使读者感到她更是这场悲剧的主角。
她不愿意透露被强奸的事实,不愿意说出彼得鲁斯和3个袭击者的关系,甚至当彼得鲁斯已经暗示参与了这场袭击的时候,她仍然要接受彼得鲁斯的保护,她实际上是南非白人当中认识到过去白人的罪恶而甘愿接受黑人报复的化身———事实上她也知道自己的父亲与女学生的越轨行为。
而故事中的3个袭击者,他们对白人报复的愿望远远高于强奸一个白人的愿望。
到此为止小说给我们划出了两条平行的线,第一条线中的做恶者为他的孩子埋下了受害的种子,但是如果你认为这是一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小说,显然又低估了小说的价值。
其实即便不往下看,小说到此也告诉我们比恶有恶报那一类的小说更多的东西:鲁里教授被(暂时)烧伤了一只眼睛,这说明他在种族问题上其实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只看到白种人的优越,而没有看到黑人在几个世纪的历史中所受到的苦难。
如果我们了解一些南非的历史,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一部分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南非几个世纪的历史:17世纪荷兰人来到南非,将60多万平方公里上的霍顿督和布须曼人驱逐,建立了开普殖民地。
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人又开始驱逐布尔人(布尔为荷兰语,意为农民,早期荷兰、法国、德国在南非等地的后裔都被称为布尔人,也有人说只有荷兰人的后裔是布尔人),后经1899年至1902年的布尔战争,布尔人被战败。
在第十四章中,彼得鲁斯回来了,鲁里教授总认
2004年 外国文学 第1期
为他或多或少参与了这件事情,但彼得鲁斯总是三缄其口。
一天晚上,彼得鲁斯举行一个晚会,邀请鲁里和露西参加,鲁里突然看到3个袭击者中最小的一个也参加了晚会,鲁里质问彼得鲁斯,并且要去报警,但都被露西阻止了。
鲁里教授对这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去问开动物诊所的黑人毕夫・萧,后者告诉他,彼得鲁斯是个好人,他是露西的保护者。
在这段时间里,教授在毕夫・萧的诊所里帮着做一些事情,同时也试图将女儿带走,但女儿已经离不开这快土地。
之后教授还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见了墨兰涅的父亲,虽然话不投机,但他还是邀请鲁里教授到家里小坐,晚餐中鲁里对前事深表内疚和歉意,墨兰涅的父亲也大度地表示,他可以帮助教授重新返回大学教书,但鲁里谢绝了。
等鲁里回到女儿的住处时,发现女儿已经在那次袭击中怀孕,女儿也已经向父亲承认,她在那次袭击中被强奸了,3个袭击者当中最小的一个竟然是彼得鲁斯的内弟,名叫普鲁克斯。
鲁里教授怒不可遏,他冲到彼得鲁斯那里质问,为什么他要撒谎,彼得鲁斯很平静地告诉教授,他会保护露西,他甚至可以娶露西做小老婆。
小说在这里达到了高潮,彼得鲁斯实际上是从种族隔离到真正的民主过渡时期的南非的化身,他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或者说是教授不理解的方式保护着弱者,但又在另一方面纵容着复仇行为。
彼得鲁斯本来是露西家中的一个黑人帮工,而现在却以保护人的身份娶露西为小老婆。
时代不同了,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他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
他实际上是小说第三部分最重要的人物。
至于鲁里父女,当教授回去向女儿说,她不可以嫁给彼得鲁斯时,女儿也很平静地说出了令人震惊的语言:“是的,我承认这是一个耻辱,但也许这是一个好的起点,也许是我必须学着接受的东西。
从零开始,什么也没有,只有没有,没有手段,没有武器,没有财产,没有权利,没有尊严。
”
小说的最后几章可以算作是第四部分,在这部分当中鲁里教授有一次在早晨散步时发现普鲁克斯在往露西的浴室里偷窥,盛怒之下他打了这个半大孩子,又是露西出来解了围。
此后,鲁里教授决定把自己剩下来的时间贡献给毕夫・萧的动物诊所,帮其料理一些杂事,他似乎在这里找到了晚年的归宿,也许直到露西的孩子出生,他都可以在这里心平气和地待下去了。
这里的毕夫・萧实际上是代表比较善良的黑人。
在最后的几章里,鲁里教授在集中精力写一部
关于拜伦和特瑞萨的歌剧。
这个故事的原形是这样的:1819年4月,31岁的拜伦在威尼斯结识了特瑞萨・格维奇奥利伯爵夫人。
特瑞萨正值19岁妙龄,而伯爵却已经60岁了。
特瑞萨通晓法语和拉丁语,可以说是才貌双全,而她和她的父亲都是意大利烧炭党人,她的哥哥甘巴还是烧炭党的领导人之一,这个组织是争取意大利独立的组织。
特瑞萨先与丈夫离婚,后一直与拜伦同居,据说由于特瑞萨不喜欢《唐璜》中的俏皮讽刺诗,拜伦曾经中断了《唐璜》的写作,其对拜伦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这段时间拜伦热衷于政治、诗歌和女人,很少顾及家庭,1822年他与珍妮所生的女儿在5岁时死去。
这自然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实,在鲁里教授的笔下,他的歌剧起初是这样构思的:一度激情满怀的拜伦现在已经老了并冷静下来,感情充沛的年轻女人特瑞萨嘟囔着要拜伦带给她另外一种生活,而拜伦却感到再也不可能回到当年的罗曼蒂克之中了。
鲁里教授感到这个设计不好,于是又想出另外一个情节:特瑞萨已经到了中年,而拜伦已经死去。
岁月的流逝已经使这个女人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而目前的打扮更像一个农妇。
起初拜伦在信中称她为:我的朋友,我的爱人,我永远的宝贝,不久拜伦就厌倦她了。
最后拜伦的女儿出现了,这个5岁的小姑娘高喊着:为什么你抛弃了我?
这实际上是作者借拜伦的故事对鲁里进行的又一次讽刺,他实际上也像拜伦一样抛弃了自己的女儿,这当然也是一种耻辱。
小说从头到尾叙述了教授与女学生诱奸之耻,失掉工作的地位之耻,不得不住在女儿的农场小屋之耻,在那里被殴打和焚烧之耻,女儿在被强奸中怀孕之耻,最后他不得不到一个动物诊所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
而那位叫普鲁克斯的半大孩子之所以还要在小说的最后往露西的浴室里偷窥,正说明在年轻人身上这种对弱者不公正行为还要在这个地方进行下去,露西将来所生的孩子说不定还要扮演彼得鲁斯的角色,以自以为是公正的态度把戏继续演下去。
小说从头到尾用英语中的现在时态叙述着所有发生的故事,更增加了故事的现场感。
至于作者为什么这么残酷要让露西生出这个孩子,甚至要露西充当彼得鲁斯的小老婆,这也许就是所以惊动斯德哥尔摩那18位院士的地方,不然库切也许就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了。
《青年》解读
《青年》是库切2002年的新作,既可以说是《少
周长才 对库切小说的一种解释
年时代》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单独成篇的自传体小说。
它通过一个名叫约翰的南非青年(库切的名字也叫约翰)满怀希望地来到英国而后来又非常失望的经历反映了工业文明和诗歌文明的冲突、英国文化与南非文化的差异等一系列主题。
小说开始的时候,约翰在南非的开普敦学习数学和英语。
他的同学保罗的情人叫艾丽娜,艾丽娜有个姊妹叫亚奎琳,姐妹俩都已年过30,就与这两个大学生混在一起,或者说约翰与保罗与她们姐妹俩混在一起。
约翰不太喜欢数学,同时也感到拉丁语太难了。
他更喜欢诗歌,喜欢庞德、艾略特,由于庞德喜欢福楼拜,所以他也读福楼拜。
但诗歌和女人都满足不了他,他想成为一个诗人、一个艺术家,只有伦敦可以提供这样的土壤。
于是在第五章他来到伦敦,在伦敦他成了IBM 公司的一名计算机程序员,收入的提高使他可以租得起更好的房子,但约翰并不喜欢在IBM的工作,他更喜欢文学作品,由于庞德非常喜欢F.M.福特,所以他也非常喜欢福特。
福特是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作家。
他由于主编《英语评论》而发表了许多英国现代作家如劳伦斯、庞德、刘易斯、哈代等人的作品。
但当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福特是一个重要的作家,所以就愈发显示出庞德和小说中的主人公对福特的偏爱。
在这期间他还注意到苏联诗人布罗斯基(后来在1987年获得诺贝尔奖)并且比较过英语、法语、拉丁语、西班牙语、德语、俄语、荷兰语的优劣。
同时在这段时间,约翰还遇到了他在开普顿的女友,在伦敦的一个诗歌社里似乎也遇到一个红颜知己,以及少女阿斯特里德。
但无论是旧雨重逢,还是新欢初遇,甚至约翰还被动地尝试过一次同性恋,这些都无法弥补他心灵的郁闷和空虚。
就是他的母亲每周都给他写信,也不能让他得到更多的安慰。
与此同时在IBM工作的枯燥和他对诗歌的向往,使他最终辞掉了在IBM的工作,主管问他辞职的理由,他找出了各种理由,就是没有说出他真正的理由:“我想成为一名诗人。
”因为如果他真的说出来,要么会被人们认为是异类,要么会有人笑掉大牙的。
在这部分中,作者展示了现代工业文明与人类诗歌传统的冲突,描写了艺术和性之间的关系,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艺术家与妓女是社会战斗中同一战壕的战友”。
在这部分中约翰遇到了历史上许多艺术家遇到的痛苦,兰姆一直在东印度公司工作,直
到55岁退休以后才开始自己心爱的事业———《吟边燕语》的写作,艾略特曾在银行工作,华莱士・斯蒂文斯与卡夫卡都曾在保险公司工作,对于一个不喜欢金钱而又在金融行业工作的人来说,就像对于一个不喜欢知识而又在文化部门工作的人一样痛苦。
由于没有了工作,约翰在伦敦感到百无聊赖。
从第十五章开始,他不得不与他人分租房屋。
此时他的一个堂妹艾丽丝带着一个朋友玛丽安萘从南非来到伦敦,一天晚上约翰占有了尚是处女的玛丽安萘。
事后艾丽丝也知道了,她给约翰写信说:“即便是在伦敦,你也不能这样对待你身边的女孩子。
”这句话既反映出南非与英国文化的区别,也反映出辞去工作以后的约翰精神上的无聊。
出于生计,约翰又不得不找工作,结果他又进了一家国际计算机公司。
这是一家地道的英国公司,正在生产一种叫“大力神”的计算机,以与美国IBM 的产品竞争。
约翰的同事中有一个叫加纳帕斯的印度人,印度人鼓励他去美国,但约翰更愿意站在越南人的一边,他甚至给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写信,要求到中国教英语,以支持世界人民的斗争。
当然他没有得到任何回信,约翰更加无助。
最后他终于意识到,他是一个失败的作家,也是一个失败的爱人。
他不是一个诗人,不是一个作家,不是一个艺术家,只是一个计算机程序员,一个24岁的计算机程序员。
许多西方的评论家喜欢把库切比做卡夫卡、贝克特等人,把库切的作品比做他们的《等待戈多》、《城堡》,但就《青年》这部小说来看,我更愿意比做郁达夫的《沉沦》。
《沉沦》中的他和《青年》中的他都是客居他乡的青年游子,他们一手拿着庞德的诗歌或者华兹华斯的诗歌,一边在女人那里寻找满足,最后诗歌和女人都没能使他们满足。
至于《沉沦》中没有的主题———工业文明与诗歌传统的冲突,作者更是以写实的笔法,描绘了一个起初学习数学和计算机的青年人走向文学艺术的曲折道路与痛苦经历。
笔者在大学时代也是学习工业技术,那么在工业文明和文学传统的矛盾中也许更能理解作者的痛苦。
通过这些故事,我看到了诗歌传统在现代工业文明面前无可奈何的屈服,看到了不染秋尘的心灵面对生计时那悲凉的坍塌。
□
作者单位: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深圳 510632
2004年 外国文学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