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时间,为什么要由日本人做主@高华事件
中日钓鱼岛事件分析
日本、琉球王国的相关史料均证明钓 鱼岛属于中国
日本最早有关钓鱼岛记载的书是 1785 年林小平所著的 《三国通览图说》,其中 在“琉球国地图”上,不仅用颜色标明了 琉球、日本、中国的分界之地, 还标明了 中国册封使船往返琉球的航线上经过的包 括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在内的十个岛 屿。 这十个岛屿的颜色与中国部分一样同 为粉红色, 而“古米山”则与琉球国部分 一样为橙黄色。并照引徐葆光的话称,久 米岛是“琉球西南方界上镇山”。
钓鱼台①及橄榄山(北小岛 华屿”周围盛产的鲣鱼,用垂钓之法最
②、南小岛③)
易得手,故习用俗名“钓鱼屿”。
➢至明朝,中国人杨载在1372年首先驻
足钓鱼岛。
➢ 中国关于钓鱼岛的最早记载可追溯
到隋朝,当时钓鱼岛被命名为“高华
屿”。
钓鱼岛由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使用
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
➢ 这是成书于郑和下西洋年代 的中国重要航海图书,明确提 到了福建往琉球的过程中“取 钓鱼屿”,这是世界上最早的 发现钓鱼屿的明确记载,也即 是说,中国拥有了钓鱼岛的发 现权,这比日本人古贺辰四郎 1884 “发现”这个岛屿早了480 多年的时间,这一点,日本人 也是无法否认的。
直到1879年,中国清朝北洋大臣李鸿 章与日本就琉球归属谈判时,中日双 方仍确认,琉球是由36岛组成的,其 中根本不包括钓鱼岛等岛屿。
钓鱼岛属于中国的法理依据
从国际条约角度讲,日本通 过中日《马关条约》窃取的 钓鱼岛等中国领土,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理应根据《开罗 宣言》和《波茨坦公告》
的有关条款归还中国。
国际司法实践从未明确肯定过“时效”是一种独立的领土取得方式。至 于“足够长的一个时期”究竟有多长,国际法并无50年或100年的定论。
改变中国:来华日本顾问 1898-1931
Page 9
9
冯桂芬虽认为必须向西人学习,但同时又认为封建制度是不 能改变的,主张在维护传统文化统治地位的前提下学习西方。 因此又提出了“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 术。” 1898年,洋务大臣张之洞在《劝学篇》对“中体西用”论,进 行全面、系统地论述。他指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认为中学为旧学,西学为新学,新 旧兼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改革理念与日本明治维新中后期的“儒学复兴”有了结合点, 这种结合点是中国聘用和日方应聘顾问的思想基础。
Page 17
17
2.维护自身抵制西方
1898年1月1日,近卫笃摩在《太阳》上发表文章论及“种族 联盟”问题,他认为中日两国的命运不可分离。近卫把向中 国派遣顾问看作是协助清政府实施“新政”,实现“清日同 盟”和“种族同盟”的目标,借此可抑制西方殖民者(特别是 俄国与德国)对亚洲的侵略扩张,以确保黄种人(特别是日本 人)在亚洲的统治地位。“故今日急欲联英联中,以抗俄德而 图自保。” 他宣称:“我相信,尽我国力的最大限度,向(朝鲜和支那)提供 帮助,不但对保全我国自身利益,而且对整个远东大势,都是 正确的、必要的。”
Page 15
15
1899年5月5日,驻华公 使兼驻朝鲜公使大鸟圭 介在《太阳》上发表了 题为“对清国今昔感情 之变化”的讲演,声称要 “以酬昔师导之恩义。”
Page 16
16
四川的一位武官在拜见日本新任参谋总长后的日记里写 道:“拜会参谋总长大山元帅,言今日协力之事,谓唐以来,日 本饮食、衣服、起居、学问之事,皆中国赠之。今日之愿助 者,不唯辅车唇齿之义,亦以报往日之赐。意至谦笃。”
小 村 寿 太 朗
Page 20
九一八事变背后的中日文化交流与冲突
九一八事变背后的中日文化交流与冲突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事件,被认为是中日两国关系恶化的导火索。
然而,事变背后的中日文化交流与冲突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首先,中日文化交流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渊源。
古代时期,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
中国的文化、哲学、艺术等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日本的武士道、茶道、园林等也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这种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也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日文化交流逐渐演变为文化冲突。
在近代化的进程中,日本开始强调本土文化的发展,试图摆脱对中国文化的依赖。
这一方面是为了寻求国家独立和自主性,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
这种文化冲突的背后,是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进一步加剧了中日之间的文化冲突。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后,开始对当地的文化进行改造和抹杀。
他们试图将日本文化强加给中国人民,以达到殖民统治的目的。
这种文化冲突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亵渎,也是对中国人民尊严的践踏。
然而,尽管存在文化冲突,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并未完全中断。
在日本殖民统治的同时,中国的抗日运动也在秘密进行着。
中国人民通过各种方式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在积极学习日本的先进文化和技术。
这种文化交流的背后,是中国人民对抗日本侵略的不屈精神和文化自信。
二战结束后,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恢复。
两国开始进行文化交流和合作,促进了两国关系的改善。
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学、电影等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日本的动漫、音乐、电影等也在中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这种文化交流不仅加深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也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然而,中日文化交流与冲突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
历史问题、领土争端等仍然是两国关系的痛点。
在文化交流的同时,两国也存在着对彼此文化的误解和偏见。
这种文化冲突不仅影响着两国人民的相互认知,也制约着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关于日本右翼老是批评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关于日本右翼老是批评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原因:一、日本企图否认日本作为战败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整个亚洲乃至中国的伤害。
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当中就有提及日本在二战期间对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整个亚洲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对中国无数人民从精神上和肉体上都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
从强行征用慰安妇,到对中国人民进行生化试验,再到南京大屠杀等等。
日本的罪行都是无法掩饰的,但日本领导人仍然依旧参拜靖国神社,并且企图在历史教课书上篡改历史事实。
日本方面对二战所造成的伤害没有正面面对,没有向德国那样进行反思,反而不断挑战受害国的底线。
日本首相安倍甚至对我国爱国主义教育横加指责,声称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其实等同于反日教育,制造与日本的冲突,有助于巩固民意。
这完全是对我国爱国主义教育莫须有的指责。
安倍的言论根本就是为了自己的右倾思想找借口,也体现了日本近些年来越来越严重的右倾现象。
我认为这也是日本右翼批评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因之一。
二、日本修改和平宪法。
二战后,日本在国际社会的监督下被迫进行非军事化改造,并将永远放弃拥有军队和交战权的条款写入宪法。
但近些年来,日本和平宪法被步步侵蚀。
从2004年开始,日本右翼分子便开始蠢蠢欲动地试图获得更多的军事自主权,当然,这其中也存在了美国的怂恿。
日本和平宪法中的第九条规定限制了日本军事发展,而美国曾经说过,如果日本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肩负起安理会成员的责任,则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就必须重新检讨。
日本和平宪法代表了日本对二战的反思和悔改,向世人表示了永不再战的决心。
企图修改和平宪法,便很有可能破坏日本目前的稳定和和平以及繁荣。
而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与二战时期有着紧密联系,描述了中韩等亚洲国家在二战期间遭受的痛苦。
面对中国爱国主义教育,日本修改和平宪法的行为便愈发显得失当。
因此,日本右翼便更加对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心存不满。
三、日本右翼惧怕中国人理性爱国。
中日关系黄金十年蜜月期
关于“黄金十年”的再思考摘要:提到近代中日关系,中日两国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很难用积极的词汇来形容那个时代的中日关系,日本政府的态度也导致了至今中日之间也是问题与摩擦不断。
但是,在近年的中国学界,关于近代中日关系的“黄金十年”这样一个说法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
所谓的“近代中日关系的‘黄金十年’”是美国历史学家任达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通过对当时大量史料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不可谓不新颖独特,让人们对于近代的中日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
近代中日关系究竟存不存在所谓的“黄金十年”,存在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不存在,那么对于那段中日关系,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概念来概括,讲成为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何谓“黄金十年”关于“黄金十年”这样一个概念,最先提出的的任达教授,这是没有问题的,他本人在《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到1912》一书中清楚地谈了这个概念的由来:1986年夏天他在《粉碎了的崇高愿望:东亚同文会与中国,1898——1945》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十年蜜月”这一概念。
对此,东京大学的平野健一郎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批评意见,用“十年蜜月”一词是不适当的,因为从当时日本的行为来考虑或者判断的话,完全是对本国利益和安全的关心,用十年蜜月一词就会暗示着中日之间存在着真正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实际上这是与事实不相符的。
到了1986年底,任达应时任日本亚洲学会会长薛龙博士的邀请,写出了《被遗忘的黄金十年:日中关系,1898——1907》,“黄金十年”这一概念正式形成,从而也为围绕“黄金十年”这一概念的著作《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到1912》奠定了基础。
任达教授认为,中国在1898年到1910年这十二年间,思想和体制的转化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在整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日本在每一步都作为中国的样本和积极参与者,这些成就便无法取得。
与惯常的想法相反,日本在中国现代化中,扮演了持久的、建设性的而非侵略的角色。
不管怎么样,从1898年到1907年。
陈天华遥寄血书的故事启示
陈天华遥寄血书的故事启示
陈天华的革命思想,使处在黑暗中的国人精神为之振奋,如《猛回头》、《警世钟》这两本小册子使关心时事的人们争相传看,他因此被誉为"革命党之大文豪。
”开国伟人在回忆其青少年时代时曾说,陈天华曾是自己的精神导师,正是在读了《警世钟》之后,他才“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905年7月,孙中山先生组织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陈天华积极地参与了这一组织的筹备工作和《同盟会总章》、《同盟会宣言》的起草工作,并被选为书记。
后来,他又成为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的经理和撰稿人,在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大论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留日学生的革命行动,遭到了国内外反动派的仇视和镇压。
1905年11月,日本政府颁布了一项严禁中国留日学生参加爱国活动的“取缔规则”,这激起了中国留日学生的强烈反对,八千余名中国留学生罢课抗议。
但与此同时,学生内部也是良莠不齐,意见相左。
陈天华看到这种形势,怒火心中烧,又有一腔沉痛,多年郁积的忧国忧民的强烈感情不可遏制,他决心以一死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热忱,发出对反动派的强烈抗议,唤起依然沉睡不醒的同胞,于是在1905年12月8日,陈天华在日本大森海湾投海殉国,时年31岁!
就这样,为了唤起沉睡的东方巨狮,陈天华以自己的全部身心奏出了悲壮激昂的爱国绝唱,但他的精神将永远铭于人们的记忆之中。
红色经典影片观后感
《日本三代天皇操纵侵华战争内幕》读后感今年适逢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能够更加了解当年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全部过程和中华民族奋勇抗战,取得胜利的光荣历史,所以特意拜读了王天平老师的《日本三代天皇操纵侵华战争内幕》读后感》一书。
《日本三代天皇操纵侵华战争内幕》针对2012年下半年以来的中日关系的变化,《日本三代天皇操纵侵华战争内幕》以史料的形式,再现日本当年入侵中国的内幕和真相,其核心内容告诉大家,天皇不是傀儡级别的元首,而是拥有实权的战争领袖,是万恶的军国主义。
我们从高中的历史书中就学过,侵华战争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那么既然作为既定国策必然已经谋划已久,那么日本到底是从何时开始的军国主义呢?早在日本睦仁天皇时期,日本就已经开始了走向军国主义的不归路了。
自从睦仁登基便首先开始接受严格的武士教育,由当时日本非常有名的新田村八、山冈铁太郎等武术名家,教他学习剑术、马术、角斗术等。
一心想让睦仁由文弱书生转变成崇尚武功、勇猛好斗的武士。
同时,元田永孚等大儒学家,给他讲授封建伦理道德,学习吟诗作歌。
睦仁还学习德语、德国法律、法国政治典章等。
还专门研究了欧美国家的统治经验,研究各国统治者执政要术。
在畸形的武士道教育的熏陶下,日本的军国主义诞生了。
渐渐强大的统治和日本狭小的地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与日本一海之隔的中国成了日本扩大统治的目标,当时昏庸腐败的清政府也为日本的军事扩张提供了方便。
后来日本的关东军进驻中国东北,清政府倒台以后清逊帝溥仪被日本人利用成为傀儡皇帝,以帮助爱新觉罗家族光复统治和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为由开始了堂而皇之的侵华战争。
作为中国合法政府的国民党政府,为了维护自己在中国的统治,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面对不反抗的中国军民,日本人曾放言“三个月内灭亡中国”,而此时与国民党政府形成鲜明对比的中国共产党却执意要赶走日本军国主义,打破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不正常局面。
然而仅凭共产党的微薄力量难以完成孙中山先生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愿望,此时的国民党政府还一边清除中国共产党,面对内忧外患,张学良、杨虎城二人发动了“西安事变”,1937年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立,沉重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日女主播喊杀中国人的爱国高潮谁给的
日女主播喊杀中国人的爱国高潮谁给的?日女主播喊杀中国人的爱国高潮谁给的?近两日,中日两国对钓鱼岛发生的事件皆很关注,国人期盼着14名保钓人士能安全归来。
最终通过国民的愤怒请愿,政府的遣责,无条件放人的协调,终于听到日政府决定17日“遣返”14名中国保钓人士,早听闻,已有7名保钓人士已经安全回来,另几名也会相继归来,对国人来说,是值得庆祝的消息!而日政府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它们并非害怕中国外交的遣责,而是害怕中国民愤难平,因为它们知道如若中国民众一盘散沙容易对付,若连成一线,团结起来,别说是一个日本,就连为它撑腰的美国也不敢轻举妄动!做为日本的决策者,对于这样的局面不可能不知道,因此日本海上保安厅称:“由于无人受伤且巡逻船未明显受损,难以对14人适用”妨碍公务执行罪和损坏器物罪,无法追究刑事责任。
“换过来说,如果这次事件,中国没有民愤,而只有政府在单方面的遣责,恐怕事情还不能这么快就解决,14名保钓人士还需在日本多呆一段时日。
在国人庆祝保钓英雄回归之时,在16日,日本有位女主播扬言枪毙在华日本人:“臭支那不是对手”的政治口号。
网闻摘;8月16日,日本朝日体育主播真野奈子,在微博发布了一条关于刚刚发生“中日钓鱼岛”事件的看法,遭到广大网友的痛批。
文章中真野奈子恶言相向,挑衅了众多爱国的国人网友,文章迅速被转发过千。
原文如下:“臭支那敢再来,自卫队军舰导弹封陪,在日的几十万华人的死期不远了。
中国敢伤害日企,日本就把在日华人抓起来枪毙,臭知那你们根本不是对手。
真野奈子激起网民愤怒,微博迅速被转发过千次,而她的微博随后已被删除。
日女主播在微博上发布喊杀中国人的口号,可谓是刺痛中国人神经,有损中国人的尊严。
然而有一点,我们要知道,她喊杀中国的爱国高潮是谁给的呢?中国有句人人都知道的俗语:“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是处世的真理。
而在外交国与国之间,就会存在“国弱被人欺”;近两日,中国保钓人士被日军抓捕,国人都感到很憋气,而这个时候,日主人未发话,奴仆女主播倒也站出来喊杀中国人了,日女主播喊杀中国人的爱国高潮,这并不仅仅只是表露出个人的情绪,因为她知道她的爱国高潮,背后有强大的日政府在支持!可以说,日军抓捕香港14名保钓人士引发了她的爱国情绪,最后达到了高潮,因此才会失控“喊杀中国人”。
近代史辩论资料—抵制日货是否是盲目的爱国主义
抵制日货是愤青做法…要想想只有消费才能刺激经济…整天看一些人抵制日货,这种人是伪爱国…对国家没点贡献,就会瞎起哄…如果其他国家联合起来抵制我国的货那会怎样?对谁都没好处…这样别国的市场经济变差…不利于国家发展…要理智爱国盲目抵制日货---是一种无知的"爱国"行为近来网上抵制日货的呼声不绝于耳,表面上看,国人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愚蠢和无知的行为.我们打开国门,加入WTO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发展民族工业,尽管我们的国企会面对极大的考验,就算有些国企被市场淘汰最终会走向灭亡!但是我们别无选择,因为市场本身就是残酷的,"强者生存"是市场经济永远不变的真理.抵制日货,惯坏国企,这个道理你明白吗?我们的很多国企不思进取,用垃圾产品侵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比如上海大众,从德国引进桑塔那,一个车型卖了近二十年,要不是后来众多日系车厂踊入中国,普桑还会继续生产下去,车价高居不下,而且还会摆出一副"就这玩意儿,爱买不买"的样子!看看现在的车价,一次次的跳水,让广大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让国内车厂感到了压力,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这难道不是好事嘛!记得我小时候,家里的电器都是凭票购买的,而且价格高质量差,没用几天就坏了,生产厂商根本无视消费者的权益,甚至开玩笑说:"就是用纸糊个电视机都有人买",当时我就想:"难道我们中国的老百姓都是下等人,只能用这种残次品吗"?后来日本电器涌入我国,凭着人家优秀的质量占领了中国市场(我家那台SONY电视至今图像还很清晰),从那时起,国内的电器厂家有了一些危机感,看看如今我们的国产电器产品(电视冰箱洗衣机等),不但价格便宜,而且质量丝毫不比洋货差,老百姓又不是傻子,当然会选择物美价廉的产品.如果按照你们的"爱国"逻辑,盲目抵制日货,我想现在的中国还处在凭票供应的时代!有的人动不动说提到韩国,说韩国人爱国.不买外国车(尤其是日本车),我现在开的就是南韩现化车,质量和不比日本车差,而且价格便宜很多(韩国人买自己的车,没有关税更便宜)我要是韩国人,我也会选国产车,不光得到了实惠,而且还支持了民族工业,何乐而不为呢!你说你"爱国",那你花十七八万买辆普桑支持一下我们的汽车工业吧,也让大家看看你高尚的"爱国"情结吧!九十年代,日本车涌入美国,严重冲击了美国的汽车工业,美国政府想了很多办法来限制日本车进口,但是收效不大,因为美国的消费者是很理智的(看重日本车的低油耗和高性能),美国各大车厂一看政府也帮不了他们,还是老老实实地想点办法提高美国车的竞争力吧,通过几年的努力,美国车的品质提高了,从日本人手里夺回被抢走的市场份额,试想一下,如果当时美国人也像我们一样盲目抵制日货,美国的汽车工业能有今天的发展吗? 其实这几年我家买的电器产品基本都是国货,海尔,海信,康佳,因为现在我国的电器生产水平已经很强了,有些甚至超过了洋品牌.我们没有理由不选择它?但是有些领域,我们还差得很远.比如上个月我想买台数码相机,我当然会选择日货,国产相机想都不用想,海鸥和凤凰是老牌子了,有一定的光学产品制造经验,可是生产的数码相机如同玩具一样.联想,爱国者,明基算是IT大厂吧,更无耻,竟然买富士和三洋上个世纪就淘汰了的生产线,TMD,当中国人都是傻子呀!美国的柯达更可恨,让日本厂家给他生产相机,然后贴上柯达的商标,价格就涨了三分之一,好在业内的朋友告诉我其中的内幕,要不又让老美给骗了!还有就是德国的相机,好是好,可都是专业机,几万十几万,也不是我等业余选手用的呀!......所以我最终选择了富士(日货),我也是普通老百姓,挣的也是辛苦钱,我没有那么高的境界.请问那些天天高呼抵制日货的"爱国"人士,遇到我这种情况,你会如何选择呢?最后说点题外话,我的大学同学,毕业去日本留学,后来在日本建筑行业获得了一些成就,有一次我问他:"你在日本受他们的歧视吗?他说:没有,他们很尊重我,知道我是中国人后,更加尊重我!我问为什么,他说:很简单,因为我是强者!日本是一个英雄主义很强的民族,尊重强者是他们的习惯,大唐盛世,日本人何等地尊重我们,视我们为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度,最优秀的民族!附首称臣,而且派遗唐使向我们学习先进的文化......静下心来想一想,别说是日本,就是在我们国内,你如果是弱者,不是一样得不到尊重嘛,想让人尊重你,你就要努力成为强者!正如雷蒙和XXX说的,有高呼爱国口号的功夫儿,不如为祖国做点实实在在的贡献,让我们的祖国尽快强大起来!!!盲目的抵制日货是自大的表现。
论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
论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河北蠡县中学霍占雄内容提要: 日军在侵华过程中,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与抗日精神,对广大沦陷区的文教事业进行了疯狂的破坏,并强制推行奴化教育政策。
因此,奴化教育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实质就是法西斯的专制与愚民教育。
但是,由于中共的领导和爱国师生的努力抗争,奴化教育政策最终随日本的投降而崩溃。
古往今来,要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实施军事占领,并加以经济上的控制与掠夺,这对经济相对发达,军力相对强大的入侵者来说,并非难事。
但是,要把占领地完全异变为入侵者自己的领土,那就困难得多了。
所以,只有同时进行文化教育上的侵略,将其民众完全弱化成只具备低级劳动技能,毫无民族意识的奴仆,自动放弃反抗,才能达到“长治久安”。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就是一场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总体战。
各方面的侵略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奴化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作为侵华灭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推行奴化教育的目的,就是想以此泯灭中国青年一代的民族意识和抗日精神,从而彻底征服中国。
本文主要想通过剖析日本在东北等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步骤、内容,揭露其目的及实质。
一、摧残文化,破坏中国的教育事业。
日军在侵华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要达到完全征服中国的目的,就必须使中国人成为“愚民”,其关键就在于学校教育。
因此日军在军事进攻之时,就针对性地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进行破坏。
首先,对中国的学校、图书馆等文教机关,采取轰炸、劫掠、关闭、限制等种种手段进行打击。
日军侵占东北地区之后,下令所有学校一律停办。
东北地区原有近30所大专院校,“九一八”之后,几乎全被查封,1933年开课的仅有2所,到1938年开课的也没有超过10所,“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区有各类中专党校所,学生43883人。
而“九一八”事变之后,仅剩173所,学生3·3万余人。
⑴随着侵华战争的进一步扩大,日军所到之处,对中国的文教机关进行疯狂破坏。
事变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理由
事变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理由日本在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行为,例如南京大屠杀、九一八事变等。
这些侵略行为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谴责。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理由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军事扩张和资源掌控日本实行了明治维新以来的现代化改革,并追求民族强盛的目标。
为了得到足够的资源和领土,满足扩张的需要,日本选择了军事侵略作为手段。
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领土,成为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首要目标。
日本军事扩张的理由之一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掌控中国的制造业,以支持其工业化发展和军事壮大。
二、民族主义和民族优越性观念日本民族主义在20世纪上半叶迅速崛起,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性观念。
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种族和社会制度更为先进,有着使命感和责任感去传播自己的价值观。
他们对中国从属于自己的心态根深蒂固,将中国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日本民族主义在推动日本的对华侵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认为自己有权利统治甚至统一中国。
三、经济利益和贸易优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也是日本的重要贸易伙伴。
然而,日本认为中国在经济上过于依赖外国,这对日本的经济利益构成了威胁。
为了确保自己在中国市场上的优势地位,日本决定通过侵略行为来控制中国经济,并通过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的经济协议来获得更大的利益。
四、地缘政治和战略利益日本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战略地理位置,其自然环境也非常适宜海上经济和军事活动的发展。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也与其对亚洲地缘政治的掌控有关。
通过侵略中国,日本能够进一步扩大自己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和掌控力,从而加强自身的战略利益,并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国际局势。
总结起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是基于其军事扩张、民族主义、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等多种原因。
这些侵略行为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痛苦,也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这段历史,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以确保类似的侵略行为不再发生,推动亚洲和平与稳定的发展。
九一八事变中的中国民众反日情绪
九一八事变中的中国民众反日情绪九一八事变,也被称为“沈阳事变”,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事件。
这一事件在中国国内引发了广泛的反日情绪,中国民众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慨和抗议。
以下将从事件背景、民众反应以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九一八事变中中国民众的反日情绪。
一、事件背景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工商业基地,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日本侵略者的觊觎下,中国东北的稳定局势被打破。
九一八事变当天,日本军队假借铁路爆破为由,制造了一个由日本军队成员自导自演的事件,然后借机出兵并占领沈阳。
这一突然袭击引起了中国民众的愤怒与不满,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行径的反感情绪开始逐渐升温。
二、民众反应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民众对日本侵略者表达了强烈的反日情绪。
在中国各地,民众纷纷进行示威游行,并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抗议活动。
民众高举抗日旗帜,大声呼喊着反对日本侵略的口号,对日本侵略行径表示坚决抗议。
许多学校和机关组织学生、职员走上街头,表达对日本侵略的愤怒和抗议。
民众在街头喊出“抵抗日本,拯救祖国”的口号,展示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抗日勇气和决心。
三、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使中日关系严重恶化。
中国民众的反日情绪加深了两国之间的矛盾和仇恨,使中日关系进一步紧张。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手段,以及与各界民众的合作,表达对日本侵略的坚决抗议。
中国民众的反日情绪促使政府采取更加坚决的抗日行动,加强国内团结,努力保卫祖国的领土和民族利益。
九一八事变中的中国民众反日情绪对国内局势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这一事件的催化下,全国各地的民众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制日本侵略者,为国家的抗战奠定了重要基础。
而且,九一八事变中中国民众的反日情绪也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抗日斗志,为后来的全面抗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九一八事变中的中国民众反日情绪是中国人民自发而生的反抗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于日本侵略的坚决抗议。
反日情绪的危害与根源
反日情绪的危害与根源在中国,反日情绪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现象。
每逢抗日纪念日、钓鱼岛事件等时候,一些人便会涌上街头,高呼打倒日本,甚至发起抵制日货的行动。
这种情绪自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有其根源和危害。
一、反日情绪的根源1. 历史原因中国与日本的历史关系非常复杂,从明朝开始,两国的关系就时好时坏。
特别是19世纪末,在列强瓜分中国时,日本曾经侵略中国,并加强了对台湾地区的统治。
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同时在国民自豪感及爱国主义方面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沉重的历史舆情在中国,历史传承和维护国家的尊严和权威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一些人总是会把历史作为现实的根据而把对日本的反感转化为对一切与日本相关的事物的“恨”,导致国与国之间的民粹化。
3. 媒体的煽动媒体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在播音员、主持人、嘉宾等人的宣传下,民众的情绪可以被轻松调动起来。
因此,要想缓解反日情绪,就需要对媒体进行约束和管理。
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传媒良心”。
二、反日情绪的危害反日情绪是指人们对日本的不满和敌意,但是过度的情绪化和民粹化对任何国家或地区来说都是不受欢迎的。
那么,反日情绪到底会带来哪些危害呢?1. 造成国家形象受损如果国家的形象被外界看成是完全无理性和情绪化的,那么这将对国家的国际地位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反日情绪的运动也常常被视作一种突变和风险。
2. 对本国经济产生冲击本来业务兴隆的日本公司如果遭遇抵制,大多会减少本国对中国的投资和经营。
这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3. 破坏和谐的两国关系特别是在当前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时期,持续的反日情绪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和瓶颈。
三、缓解反日情绪的方法1. 调整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政策要发展多边、上场,以实现互利共赢。
这样可以消除一些人心目中“我的国家受到侵犯”的恐惧。
2. 教育宣传教育是重要的,它统治着国家的未来。
教育所中的文化和历史教育,也是解决反日情绪的重要手段。
高陶事件始末
高陶事件始末1940年的1月22日,香港的《大公报》,报道了这样的一条新闻,原国民党的副总裁汪精卫,与日本在上海签订了卖国密约,这条新闻震惊中外。
更出人意料的是,把这条消息披露出来的,竟然是汪精卫的心腹,高宗武和陶希圣。
高陶二人随汪而脱汪的这段往事,在史学界呢,被称作是“高陶事件”,也被称作是“抗日史上的小西安事变”。
陶恒生是陶希圣的儿子,当年在上海,高陶二人秘密出走,陶家的几个孩子险些就落为人质,陶恒生就是当中的一个,那个时候他刚刚九岁。
尽管六十多年过去了,陶恒生对当时的经历还是记忆犹新。
而这样的记忆呢,也促使他在几十年的岁月里边,不断地查询各方面的资料,试图将“高陶事件”这一历史公案,完整地呈现出来。
解说:1931年,陶恒生出生在上海,也是在这一年,他的父亲陶希圣接到了来自北京大学法学院的聘书。
我8个月大,我父亲接到北大的聘书,回母校去教书,那么我们全家就到了北平。
我记得我的童年在,住在北平是很舒服的,那个时候(父亲)当教授,真的待遇很好。
可以住四合院的房子。
学校是在?学校在沙滩。
解说:那时,陶希圣在北大讲授中国社会史,开创了“社会史学派”。
1937年,38岁的陶希圣成为北大法学院政治系的主任,在陶恒生看来,他的父亲在北大教书的那段时间里,达到了一生学术成就的最高峰。
那么他就写文章,专门写文章,写的文章的主旨,就是中国社会史,就是题目就是中国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写了好几本书。
那么在中国社会史论战的那一阵,他还是主角之一了,甚至于学界还有称了一段时间,那段时间叫陶先生时代。
他在学术界已经有这样的地位了,记者:所以那个时候从1931年到1937年,您父亲基本上脱离政界。
陶:1931年到1937年,他根本就是演讲,教书,写文章,他发表的政见是不少,不少了,可是他并没有真正地涉入政治。
解说:但是没有从政的陶希圣,却早在1927年,就与汪精卫有所接近。
那时的汪精卫,以国民党领袖的身份在武汉主持国民政府,与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权针锋相对。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政治上)
甲午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清 政府的腐败,西方列强争相宰割中国, 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解释名词:
租借地: 租界: 势力范围: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
北京
俄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德国强占胶州湾,并把山东作为他的势力范围。
北京
天津
大连
海 渤 旅顺
一.甲午战争的背景
思考:根据教材,战争爆发的背景 可从哪几个方面概括?
日本:日“本大为陆什政么策要”侵的略出中台国根本?原因 欧美:列默强许对或日支本持的日侵本略侵是略何态有度利呢环?境 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直接原因 中国:面太后对和日李本鸿的章侵“略避,战求清和政”府的持政可何策乘态之度机?
二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1)天津----北京
廊坊附近受挫,逃回天津。
(2)大沽口----天津
天津陷落。
(3)天津----北京
北京陷落,成立联军司令部。
三.结果及影响:
内容
影响
《赔
辛设
丑 条
拆
约惩
》改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和经济的凋 敝,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列强控制京津地区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对中国的影响?
⑴列强通过借款向清政府 施加政治压力, 以达到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和长期控制中国 主权的重要手段。
⑵修筑铁路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交通,获 得巨大经济利益,还加强了对中国人民的军 事镇压。
⑶开矿和设厂,使中国矿藏资源遭到掠夺, 重工业也无从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也受到严重阻碍。
日本天皇裕仁与南京大屠杀
日本天皇裕仁与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华战争中最为残暴和血腥的事件之一。
据历史记载,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后,对该城市的中国平民实施了大规模屠杀、强奸、抢劫和纵火等恶行。
而在这场灾难中,日本天皇裕仁与南京大屠杀之间是否有关联,成为了历史学界争论的焦点。
首先,在探讨天皇裕仁与南京大屠杀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需要了解天皇在日本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天皇作为日本政治体系中至高无上的象征性人物,其权威和影响力具有极高的威望。
尽管实际上天皇并不直接干预政治决策,但他的姿态和言行将会对整个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
回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上,日本当时正大举侵略中国,南京仅是其中的一座城市。
然而,日本军部采用了残忍的手段,对南京城内民众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
这种野蛮的行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逐渐成为了二战中留下的历史伤痛。
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天皇裕仁直接参与了南京大屠杀的指挥和决策,但是根据一些历史学家的研究,天皇的言行可能间接影响了军方对中国的态度和行为。
例如,在南京城陷落后,天皇并未公开谴责日军对南京平民的暴行,更没有采取措施以制止和惩罚行为凶残的日军。
这种默许的姿态无疑给了军方一种放纵和纵容的信号,使他们更加放肆和残暴。
另外,一些历史文件和记录也显示了天皇裕仁与日军的密切联系。
他曾在多个场合接见日军高级将领,并对他们表示过支持和赞扬。
尽管这并不能直接证明他参与了南京大屠杀的计划或决策,但这种亲近关系使得军方在实施战争政策时更加自信和不受约束。
然而,也有历史学家认为天皇裕仁对于南京大屠杀不予干预,并不代表他对这些罪行的支持和认可。
他可能是出于种种政治和历史原因,无法公开干预军方的行为。
在那个时代的日本,军方的权力和影响力巨大,一旦与他们发生冲突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无论如何,南京大屠杀是一段历史上无法抹灭的伤痛,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苦难。
对于天皇裕仁与这一事件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不能简单地用肯定或否定来评价他的行为。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对中国传媒的控制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对中国传媒的控制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在中国东北的沈阳发动的一系列侵略行动,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在这场侵略战争中,日本军队不仅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领域,还对中国的传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控制。
本文将探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中国传媒的控制方式以及其对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日本对中国传媒的控制方式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通过多种手段来控制中国传媒,以实现其在华的政治和军事目标。
首先,日本军国主义通过武力控制包括报纸、广播电台和电影院等传媒机构。
他们利用这些媒体宣传日本的观点,制造舆论,误导中国人民,使他们信服日本的侵略行为。
而对于中国媒体,尤其是大众媒体而言,他们则面临着言论自由受限的局面,只能配合日本控制的宣传。
其次,日本控制中国传媒的方式还包括收购及抢夺。
日本侵略者经常利用资金优势,收购中国的传媒机构,将其改为宣传日本观点的喉舌。
同时,他们还通过欺诈手段夺取中国传媒的产权和经营权,将其转为日本的宣传机构。
这种手段不仅对中国传媒的独立和正常运作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对中国传媒人员的生计和职业发展带来了困扰。
另外,日本还通过控制传媒相关的政策法规来达到对中国传媒的控制。
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规定,限制中国传媒的内容和形式,对中国传媒机构进行审查和监控,迫使他们在宣传中服从日本的意志。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中国传媒的自由和创造力,使其成为日本侵略政策的工具。
二、日本对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中国传媒的控制不仅在政治和社会层面上造成了影响,也对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日本的控制使中国的传媒产业陷入停滞。
由于日本控制了大部分的传媒机构和产业资源,中国的传媒从业者和机构几乎失去了独立发声和竞争的机会。
这导致中国传媒的发展受限,创新能力减弱,无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其次,日本控制的传媒机构在宣传报道中对中国进行不公正的描绘,误导了中国民众的观念和认知。
日本侵华的真实目的和动因
日本为什么侵华对于“日本为什么侵华”这个问题,笔者猜想:中国99%的青年朋友可能会这样回答:“这还用问吗?日本灭亡中国蓄谋已久!”可是,这只是历史爱好者说的话,而不是学者说的话。
讲“蓄谋”,是需要举证的。
而青年朋友列举得最多的证据,恐怕无非是以下两项:丰臣秀吉、田中奏折。
首先说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这个人,其实是中国明朝时代的一个日本封建领主,即便此人有“灭亡中国”的蓄谋,也不能代表日本整个民族的意志,更不能用它来证明1930年代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
我举个类似的例子:抗战胜利之后,国民政府召开军事会议,陈济棠向蒋介石建议:“以十年为期,吞并越南”(《陈济棠自传稿》)。
这则史料能否证明“中国灭亡越南蓄谋已久”?显然是不能。
因为某一个或某几个军政要人的提议,不能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意志。
一个既定的“国策”,不但必然是达成各方共识的,而且还必须是成文的、稳定的、清晰的。
再说田中奏折。
说起来滑稽:动辄拿田中奏折说事的人,又有几个人真正耐心地通读过(几万字篇幅的)田中奏折呢?我们拿一个历史文件说事,首先要通读它、读透、读懂,才有发言权。
田中奏折的真伪,本文暂且不论(我的书中有论述),就它的全文而言,它95%以上的文字,都是在谈“满洲”。
从头到尾,都是讲的怎样经营“满洲”,而根本没有提到一个具体怎样吞并全中国的计划。
要知道,一个小国要吞并一个大国,这是一个大计划,要在实行意义、可行性、具体步骤等方面,作出详尽的策划和说明,显然,这一类的文字,田中奏折里面是没有的。
而更重要的是:田中奏折(就算它是真是的)也只是首相向天皇写的一份建议书,它并没有获得天皇的正式批准(奏折上并没有日本天皇的批复文字)。
也就是说,这事就算是真的,也仅仅在讨论阶段,类似于陈济棠建议蒋介石吞并越南,并不能说明这是“既定国策”。
有的青年朋友还会说:日本人秘密绘制中国军事地图,细得连哪个村一个水井都画上了。
这就是“灭亡蓄谋”的铁证。
可是,说这个话的青年朋友,可能未必知道以下的事实:1、战前中国的高精军事地图,许多实际上是中国留日学生毕业回国之后从事测绘工作而绘制的。
第16课抗日战争课件【修改】
第16课 抗日战争
◆
◆
毛
日
泽
本
东
投
在
降
延
仪
安
式
1945
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2
1、侵略中国是日本“大陆政策”的继续,是既定国策。
2、 1931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日本把对外侵略作为摆脱国内经济危机 和政治危机的出路。
3、中国国民党政府竭尽全力“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
◆
日
经
本
济 危
4.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 —
— —
— —
—
◆
◆
◆ 裕 仁 天
犯
东 条
日 本
英 机
犯
广 田
日 本
弘 毅
皇
首 相
甲 级
首 相
甲 级
战
战
◆
根
甲 级
陆 军
战 犯
大 将
松 井
石
13
➢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抗战。(根本)
➢ 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支援。
➢ ③日本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侵略的法西斯战争。
◆
九
一
八
◆
事
国
变
难
的
日
战
场
4
1、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方针 4、1936西安事变——标志初步形成 5、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全国抗战开始 6、1937年八·一三事变---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7、1937年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和八路军 8、1937.9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时间,为什么要由日本人做主?@高华事件
(一)"高华事件"概述
2006年7月国家无线电管理局批准国家授时中心在河南商丘设置低频授时发射台,使用68.5KHz频率,目的是为军方和地方提供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同时使国家标准时间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尤其是为基于接收低频时码信号自动校时的电波钟表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但是实际上该发射台的设置和运行却让人大为吃惊,原本是让国家标准时间充分利用在各个领域,结果竟成了日本合资企业的独家赚钱工具!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在未经公示的基础上,与西安高华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书》。
协议书内容竟然赤裸裸的表示国家授时中心在低频时码授时技术的电波钟、表应用及产业化领域以乙方为中国区域的唯一合作伙伴。
所谓的“唯一合作伙伴”在协议中明文规定是指中国市场范围内的电波钟、电波表的商业性开发使用和发播台建设中,高华公司为“唯一合作伙伴” !
(二)关于协议书的内容
按照《合作协议书》的规定,中日合资企业高华公司全额投资建设国家授时信号发射台并承担日常运行维护费用,发射台由双方共同所有,共同进行电台的运行管理,其运行费用由高华公司全部承担。
国家授时中心授权高华公司用于商业经营,任何企业生产基于接收低频时码信号都要经高华公司许可并付高额费用,否则一概不可允许接受,而高华公司将获取经营收益的一部分交给国家授时中心。
显然,《合作协议书》的实质就是国家授时中心分文不出,仅以68.5KHz频率资源每年至少获得40
万元的收益。
虽然为了掩人耳目表面上约定由双方共同建台、共同管理运行,但由于高华公司承担建台和管理运行的全部资金,实际上相当于由高华公司设置电台,购买68.5KHz频率,雇用国家授时中心为其管理和运行。
据档案记载,1958年7月31日,速攻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访问中国,在与毛泽东等国家党和领导人的会谈中,提出在中国建立长波导航授时电台与联合舰队的建议,遭到毛泽东婉言拒绝,这是因为国家授时的自主掌握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国防安全与主权。
可是在今天,这份合作协议书竟是以国家授时中心的名义签署的。
(三)揭露高华公司性质
有人会说,不就是跟西安高华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书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可你知道西安高华公司的的实质为什么吗?日本西铁城钟表以45%的注册资本比例成为西安高华公司的控股大股东!这下,你发现了为什么日本的钟表,包括卡西欧、西铁城为什么在中国的市场占有这么大了吗?!
在国家高新技术发展的领域竟被日资企业所掌控,不敢细想其产生的后果,令人更为气愤的是,国家授时中心竟然全力配合这种侵占我国授时资源的这种野心行为!国家授时自主掌握与否关乎国家的国防安
全与主权,但国家授时中心就这样确定了中日合资企业高华公司为其“唯一合作伙伴”!
2001年3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中编办字[2001]37号文批准中科院组建“国家授时中心”。
其主要任务就是:建立我国国家时间标准、完善发展国家授时体系(包括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众所周知,国家授时也就是发布标准时间。
是国家为了统一时间,以保证国家、社会的统一性、有序性和安全性发布标准时间的国家行为,授时发播台是国家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不仅对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及政府和民众的工作生活起到保障作用,更涉及国家主权和安全。
现在,我们国家唯一的低频授时发射台就这样被卖给了日资控股企业,我们国人接收的时间竟由其来控制,实在是不可忍受之行为。
(四)违反法律规定,最高法院重审本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四章第二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或者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批准,不得转让频率。
禁止出租或变相出租频率。
国家授时中心的这种行为已经违背了法律明文规定。
最终国内一间公司就国家授时中心与高华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书》提起诉讼,最高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提审本案,终止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判决的执行。
也就是说,高华公司不再是国家授时中心的“唯一合作伙伴”。
但是由于之前长期的垄断,接受信号要赋予高华公司高额的费用,虽然最后最高人民法院捍卫了我们国人尊严,纵观整个腕表的市场,目前占据国内主要的市场的就是来自日本的卡西欧和西铁城,希望国内能有实力的产品来证明,我们自己也可以做到。
我们的时间,为什么要由日本人做主? 逐渐强大的中国,为什么要一再容忍日本的挑衅?崇洋媚外真的好吗?中国人不能自己做电波表吗?中国人不能主宰自己的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