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工作计划

合集下载

学科领导小组工作计划(通用6篇)

学科领导小组工作计划(通用6篇)

学科领导小组工作计划(通用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学科领导小组工作计划(通用6篇)学科领导小组工作计划第1篇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们科学组将根据县教研室和学区教研工作的工作要点,以“提高农村学校有效教学”为核心,结合本校的具体实际开展教研活动。

2024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自我校于____年秋季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项目以来,历经五年的不懈努力,我们致力于深化教育改革,促进科学研究,建立健全了集培训、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课改工作机制。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坚持以教育科研推动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促进教育科研,强化了对课改实验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研究,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确保了课改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一、我们积极转变教育理念,确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学校的核心任务。

具体措施包括:组建以校长为领导的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制定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及计划,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科研室建设,针对课改中的问题和现象开展专题研究;制定与新课程标准相符的教学规范和管理形式。

二、我们积极开展校内教研和培训,推动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实施。

通过一系列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具体做法包括:组织新教材教学研讨,支持教师参与新课培训,并要求其分享学习成果;规范教学流程,强化教学管理;定期举办公开课、示范课,开展赛课、说课等活动,提升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教学能力。

三、基础课程改革丰富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了教育品质。

学校充分发挥社区资源,突出艺术教育、体育工作等特色项目,构建了适应特殊教育需求的融合教育模式。

四、课改实验带来了积极的变化,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的模式均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学校教研氛围日益浓厚,教师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

五、新课改在我镇的推行取得显著成效,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得到了更新,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我们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如课程教学方式、学科发展不平衡、理论书籍缺乏等。

我们坚信,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过程中,我校教师将不断进步,推动课改工作向纵深发展。

总的来说,五年来,我校在推进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不仅建立了完善的课改工作机制,还推动了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我们将继续探索创新,克服困难,为课程改革工作开启新的篇章。

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工作计划

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深⼊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全⾯实施素质教育为总⽬标,以落实中⼩学管理规范,打造区域教育品牌为抓⼿,进⼀步强化管理意识、改⾰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和个性发展,进⼀步提⾼学校办学⽔平,提升教育发展品位,全⾯完成《丹阳教育事业“⼗⼀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标任务。

⼆、⼯作⽬标:1.事业发展⽬标:全⾯推开0~3周岁婴幼⼉早期教育,早期教育覆盖率85%以上,幼⼉及家长、看护⼈员接受早期教育指导率55%以上,3~6周岁幼⼉⼊园率99%以上;⼩学⼊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保持100%;初中⼊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为100%、99.9%、99.9%;残疾⼉童、少年⼊学率99.9%,巩固率99%以上;⾼中普及率98%以上。

2.学校创建⽬标:争创镇江市现代化⼩学和初中20所、镇江市优质幼⼉园1所,创建江苏省、镇江市健康促进学校6所、镇江市级以上绿⾊学校30~40所、镇江市“中⼩学学⽣⾏为规范⽰范校”8所,100%初中学校创建成镇江市⽆流⽣学校或控流先进学校。

在所有学校普及特⾊项⽬建设的基础上,建设特⾊鲜明的领衔学校10所以上。

3.教育质量⽬标:坚持以⼈为本、全⾯发展的教育发展观,加强对各学段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检测和监控,促进⼩学、初中与⾼中之间的有机衔接和学⽣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的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作思路:(⼀)进⼀步规范办学⾏为,在抓规范中强化管理,切实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规范校务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进⼀步落实《江苏省中⼩学管理规范》和《关于进⼀步规范中⼩学办学⾏为深⼊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增强法规意识和责任意识,加⼤专项督导和问责⼒度,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在⾃查、梳理、整改中规范办学⾏为,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办学⽔平。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以任何名义分快慢班、重点班,⾯向全体进⾏班级均衡化配置,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关注弱势群体,维护教育的公益性。

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六篇)

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六篇)

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实施目的贯彻落实教育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____决定和省教育厅《____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尽快适应教育的新形势,切实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确保新课程改革的的稳步实施。

二、内容与方法:起始年级、起始学科率先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同时带动所有年级所有学科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三、工作任务:1、建立____,加强领导为加强对课程改革推进工作的领导,学校建立四级____网络。

(1)、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周长用、曹良志、李成力组成,周长用任组长。

(2)、课程改革管理实施小组:由教导处同志具体负责,成员是:孟凡东、曹什体、曹春香、屠先霞。

(3)、课程改革学习研讨小组:由各学科、各年级教研组长任课程改革学习研讨小组组长,具体负责新课程学习研讨及落实工作。

(4)、课程改革实验人员:学校全体教师都为课程改革实验教师。

2、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利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等,____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学习省市文件,深化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理解推进课改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统一思想,端正态度,克服课改“无关论”、“简单论”、“困难论”等不正确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投身课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利用黑板报、广播台、宣传橱窗、家长学校等阵地积极向教师、向学生、向家长进行宣传,营造人人理解课改支持课改的良好氛围。

3、重视培训,更新观念学校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培训采用互动方式,讲授与研讨、教学观摩、方案设计、说课等有机结合。

暑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系统培训,帮助教师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总体思路,逐步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平时通过学科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____备课活动使广大教师熟悉所教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新课程在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新要求,帮助教师逐步理解新课程,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通过“一人两课”、“每周一课”、“园丁之歌”、“个案设计”、“说课竞赛”、“课件制作竞赛”等活动,加强新课程的研讨工作。

关于2010-2011学年度基础教育

关于2010-2011学年度基础教育

关于2010-2011学年度基础教育
精品课程评选结果的公布
各有关单位:
2010-2011学年度基础教育精品课程评选工作,在《中山市基础教育精品课程评选办法(试行)》指导下,各学科精品课程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学科精品课程评选标准并通过初评、复评和结果公示,现已完成了评选工作。

评选出入选奖343项,提名奖518项。

同时,市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各镇区、直属学校,以及各学科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开展及获奖情况,评选“中山市基础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组织奖”20个,获奖单位分别是:古镇镇、小榄镇、东凤镇、东区、沙溪镇、南头镇、三角镇、开发区、西区、东升镇、民众镇、港口镇、石岐区、阜沙镇、南朗镇、三乡镇、市实验小学、市一中、三鑫双语学校、市石岐中心小学。

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布,希望各单位进一步推进精品课程的建设,组织广大教师参与精品课程的开发和运用,深化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

附件:2010-2011学年度基础教育精品课程评选结果
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1
附件:
2010-2011学年度基础教育精品课程评选结果一、入选奖(343项)
2
3
4
5
6
7
8
9
10
二、提名奖(518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将校本研训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研制度,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当前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引发了我们对校本研训的关注与探索。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和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校本研训的要求,为建设一支优良精干的教师队伍,实现我校的总体办学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健康发展为宗旨,以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科学研究能力为重点,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研训主体,以解决学校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从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出发,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校本研训,整体提升课程改革的效度,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二、领导机构从建设学习化组织的宗旨出发,建立和健全校本研训的组织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办公室、教研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校本研训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和领导校本研训的工作。

根据研训和考核的实际需要,成立以教导主任为组长,以及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学校研训考核小组,具体负责校本研训的考核工作。

校本研训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研训的日常工作,为校本研训提供服务指导。

由学校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校本研训工作。

为切实加强对校本研训的领导,必须建立和健全校本研训制度。

根据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对教师校本研训进行五年规划,制定校本研训工作管理制度、活动制度、评估制度、保障制度和档案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要求每学期具体制定教师校本研训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表,使校本研训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这样,通过建章立制,全校以校本研训总目标为核心,以学校、教研组、教师为单位,层层有计划,人人有目标,研训工作明确具体,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华东师范大学张江实验中学2011学年课程计划(第二稿)

华东师范大学张江实验中学2011学年课程计划(第二稿)

华东师范大学张江实验中学2011学年课程计划(第二稿)一、学校背景剖析1.学校基本概略学校创立于1941年,是一所拥有近70年历史的完整中学,以前有过绚烂的办学成就。

跟着浦东新区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张江高科园区的兴起,张江地区快速实现了城市化。

2005年易地重修成占地73亩、设备齐备的现代化校区。

自2007年9月起,学校由华东师范大学托管,近四年来,学校在华东师大和二附中的指导支持下,以“传承大学文化、弘扬张江精神、实现科学发展”为办学理念,努力践行素质教育,坚持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区体育、科技、艺术特点学校。

2.学生状况学校地处张江,初中的生源有三部分构成,来自引进人材家庭、来自张江当地居民家庭和来自外来务工儿女家庭,三者的比率为1:4:5 。

跟着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园区内工作人员年纪的自然增添,以及张江地区新建楼盘入住率的上涨,来自知识分子家庭学生的比率将会逐年递加。

同时,外来务工儿女的比率显然上涨,已经达到50%以上。

外来务工儿女中有些学生学习基础差、行为规范也存在一些问题,给我校工作带来必定的压力。

高中生源为新区计划下拨,跟着学校的托管和发展,高一重生入学分数逐年提高,高考成绩逐年递升,生源质量表现向上趋向。

教师状况学校拥有一支师德崇高、教育理念新、教课和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02名,此中拥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 73人,特级教师1人,区骨干7人,区学科中心构成员 3人。

行政管理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团联合作,校级领导各有千秋,有必定的创新意识和理论修养。

学校管理制度基本完美,内部机构设置合理,中层干部聘任人数精简。

能贯彻校长负责制、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监察作用,重视“三重一大”校务公然。

党支部和工会能常常召开教工会谈会,重视民众建议而且采纳各样方法予以劝导解决而且完成共鸣。

但因为行政领导来自二附中,不一样学校文化背景使他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风格与原有学校的管理有差别,所以还需要增强基础性的管理,学校精神文化特点还不显然,从办学理念到文化转型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持续努力。

陕教发[2011]36号关于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的安排意见

陕教发[2011]36号关于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的安排意见

陕教发【2011】36号关于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的安排意见各市(区)教育局,各有关高校:为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的部署,现就做好我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提出如下安排意见: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我省实际,遵循教育规律,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实现教育强省目标为着力点,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努力形成有利于我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持统筹谋划,确保改革协调有序推进。

搞好总体设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着眼于事关全局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确保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

二、重点任务及试点地区、学校(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6项。

1.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培养高中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拓宽基础教育阶段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途径,探索高中和大学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工作机制和运行体制(部分中学、高校)。

2.探索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

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认知规律,立足本地区、本学校实际,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积极探索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出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指标,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西安小学)。

3.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探索建立政府推动、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联合、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基本形成行业性和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办学机制。

推动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深度对接,建立起校企一体化办学的新模式(全省)。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同意2011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的通知-沪教委高[2011]52号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同意2011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的通知-沪教委高[2011]52号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同意2011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同意2011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的通知(沪教委高〔2011〕52号)各高等学校: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的通知》(沪教委高〔2011〕44号)精神,我委组织开展了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工作。

经学校申报,专家评审和我委审核,现同意复旦大学《研究型大学教师发展制度(FD)的系统建构》等200项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并资助每项项目经费5万元。

请各高校加强管理,认真组织实施,按时结题。

我委将于2012年9月进行项目验收。

附件:2011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汇总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二○一一年十一月八日附件:2011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汇总表学校项目序号项目名称负责人复旦大学1研究型大学教师发展制度(FD)的系统建构陆昉复旦大学2药学创新性实验新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侯爱君复旦大学3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体系构建与外延拓展郁秀兰复旦大学4核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张雪梅复旦大学5“三维五化双主体互动式”《创新与创业》教学模式宁钟复旦大学6创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体系,提升学生科研素质殷莲华复旦大学7卓越工程教育--复旦微电子专业教育特色的挖掘和拓展周嘉复旦大学8“现代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及实践”课程体系谢锡麟复旦大学9实验教学中的科研元素与创造性训练张新夷复旦大学10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理念与实践王德峰复旦大学11立足基础、着眼能力--建设进阶型有机化学实践课程体系高翔上海交通大学12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郑益慧上海交通大学13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黄震上海交通大学14研究性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胡开宝上海交通大学15交叉融合体验自主探索大电类培养新模式俞勇上海交通大学16传播系“教学”“实践”双平台课改模式研究薛可上海交通大学17基于能力培养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内涵建设张峰上海交通大学18材料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核心问题研究与实践王敏上海交通大学19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高捷上海交通大学20以教师教学为中心的资源优化配置改革研究与实践江志斌上海交通大学21规则与善治:沟通个人与社会的通识教育徐向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2基于能力培养的卓越医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张艳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3国际化卓越护理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章雅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4医学生数字化医院信息技能培养新模式的探索陆斌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5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和管理体系建设梅文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6口腔医学模块式课程体系改革评价研究张建中同济大学27加强数学基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探索蒋凤瑛同济大学28理工融合与教研创新一体化环境实验教学体系徐竟成同济大学29同济大学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王晓国同济大学30卓越汽车预备工程师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与实践吴志军同济大学31基于产学研用的软件工程本科教学体系与实践江建慧同济大学32“卓越计划”下的建筑、规划、景观本科教学体系重构黄一如同济大学33卓越医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徐国彤同济大学34构建理工类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平台龚沛曾同济大学35力学跨学科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课程体系建设郑百林同济大学36师生团队研制小飞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沈海军华东师范大学37基于“卓越教师”定位的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项目陆靖华东师范大学38基于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戴立益华东师范大学39自然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郑祥民华东师范大学40思政课有效促进免费师范生树立终身从教信念研究宋进华东师范大学41多层次多维度软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朱惠彪华东师范大学42社会历史调查与史学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沐涛华东师范大学43体育艺术顶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周燕华东师范大学44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庄辉明华东师范大学45因应学科发展,拓展生态学野外实习内容王希华华东理工大学46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涂善东华东理工大学47专业新培养模式的探索--按需培养,分类施教赫崇衡华东理工大学48化学类专业创新型实验建设孙学芹华东理工大学49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电类课程教学新模式与新手段探索林家骏华东理工大学50强化工程教育内涵,奠定国家重点专业基础唐颂超华东理工大学51上海高校全英语课程评价孙济庆华东理工大学52青年师资教学培训基地的建设乐清华华东理工大学53实施质量工程,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建设黑恩成华东理工大学54教学科研互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黄婕上海外国语大学55育人为本、质量为先、能力为重--基础法语教学改革曹德明上海外国语大学56英语专业高端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研究查明建上海外国语大学57应用经济学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杨力上海外国语大学58外语类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赵美娟上海外国语大学59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冯庆华上海外国语大学60公共关系学专业的教学标准研究与实施吴友富东华大学61“三位一体”创新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李俊东华大学62国际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何瑾馨东华大学63电气信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仇润鹤东华大学64产学研合作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周亚素东华大学65高校实验室智能化管理模式的综合改革与实践吴良东华大学66面向高校师生发展的E-learning建设与研究刘建平上海财经大学67主动创新导向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陈信元上海财经大学68以“金融实验班”为载体的卓越金融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赵晓菊上海财经大学69卓越财经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研究郑少华上海财经大学70构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内部评估体系研究何玉长上海海事大学71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类本科人才的研究与实践郑苏上海海事大学72高端航运服务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曲林迟上海海事大学73上海海事大学卓越工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张秋荣上海海事大学74基于远洋实习船的航海类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肖英杰上海海事大学75面向港航业的物流人才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建设沙梅上海海事大学76航海心理研究与教学实践俞平上海音乐学院77音乐学写作教学改革及相关问题研究韩锺恩上海音乐学院78上海音乐学院选修课程体系建设刘晶上海戏剧学院79上海戏剧学院工作室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厉震林上海戏剧学院80“四维一体”复合型导演艺术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卢昂上海体育学院81体育院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吴瑛上海体育学院82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过程一体化的开发研究韩冬上海体育学院8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育院校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王兴上海体育学院84媒介融合时代体育传媒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研究肖焕禹上海体育学院85基于教学科研一体化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教师团队建设研究陈锡尧华东政法学院86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何勤华华东政法学院87侦查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与完善杨正鸣华东政法学院88国际争端解决模拟竞赛课程化建设刘宁元华东政法学院89刑法学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的实践刘宪权华东政法学院90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标准研究范玉吉上海海洋大学91经济管理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平瑛上海海洋大学92传承与创新-依托实验中心培养新型水族人才江敏上海海洋大学93电子政务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设计杨杨上海海洋大学94产学合作培养我国远洋渔业紧缺人才宋利明上海海洋大学95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与实施周应祺上海海洋大学96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定位与运作机制研究陈慧上海海洋大学97高校基层教育教学组织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许四杰上海电力学院98基于两“园”对接、三“堂”互动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潘卫国上海电力学院99新形势下电力特色专业教学标准的探索与实践李东东上海电力学院100热能动力专业重能力强实践培养模式的研究任建兴上海电力学院101面向智能电网信息类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雷景生上海电力学院102产学研结合建设涉电信息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施泉生上海电力学院103材料化学专业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徐群杰上海电力学院104以强化实践与创新为特色的电力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符杨上海电力学院105教学科研相长的热能动力工程教学团队的构建吴江上海大学106通识教育背景下新生研讨课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陈方泉上海大学107多样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探索鲁雄刚上海大学108探索基于产学研的卓越计划培养体系彭章友上海大学109卓越计划推进中的过程管理与制度建设赵翠莲上海大学110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公共实验创新平台的构建华子义上海大学111大学跨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张丹华上海大学112通识教育理工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盛万成上海大学113高校思政课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连接模式研究李梁上海大学114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基础力学课程教学创新体系朱怀亮上海大学115大类通识改革中的文基班人才培养机制研究曾军上海大学116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建设查灿长上海中医药大学117中医经典课程教学策略优化之研究叶进上海中医药大学118开放式创新性中医药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研究张伟荣上海中医药大学119中医院校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丁年青上海中医药大学120基于中英合作办学药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陶建生上海中医药大学121融合中医人文特色护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张翠娣上海中医药大学122针灸推拿学专业课程国际化研究沈雪勇上海中医药大学123体现默会认知与知识整合的中医教学新策略徐平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124中医药院校通识教育合作发展研究与实践林勋秦虎上海中医药大学125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实践与研究魏建平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社区实践课程与教学基地标准研究舒勤上海师范大学127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李利珍上海师范大学128学前教育专业结构化实践教学教程体系制订高湘萍上海师范大学129影视专业综合创作实践齐青上海师范大学130地理专业基础课程“两步骤”实践教学优化组合研究胡小猛上海师范大学131情景探索式主导的金融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茆训诚上海师范大学旅游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的研究与实践朱立新上海师范大学133金融应用创新技能培养的实验教学标准研究王周伟上海对外贸易学院134耦合条件下“意会信息”传递实验教学模式研究周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135全方位、立体化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杨晓雁上海对外贸易学院136ERP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郭新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137资产评估本科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应尚军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葛丽芳上海对外贸易学院139基于国际认证视角的卓越商科人才培养研究宋彩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140旅游管理(邮轮经济)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与实践吴明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141城市轨道交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142汽车电子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张莉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143“工商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石明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卓越教育的工程实训平台功能创新与实践余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145大学数学课程分级教学改革与实践赵德钧上海工程技术大学146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建设研究XXX明上海理工大学147上海理工大学卓越工程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陈敬良上海理工大学148产学研合作共建制造业创新型大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丁晓东上海理工大学149光电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郝润科上海理工大学建环专业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黄晨上海理工大学151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张振东上海理工大学152跨学科通识教育平台式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魏景赋上海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153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与实施杨坚争上海应用技术学院154通过产学研合作构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平台徐家跃上海应用技术学院155基于培养机制创新的卓越一线工程师培养改革上海应用技术学院156应用型卓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魏拴成上海应用技术学院157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改革徐瑞云上海应用技术学院158“数控设备故障诊断及高端技术维护应用型人才培养”张锁怀上海应用技术学院159具有行业应用特色的工程师培养体系的研究李晓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160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型”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娄斌超上海第二工业大学161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三维融合实践创新教学改革上海第二工业大学162机器人创新项目在工程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马文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163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魏文静上海第二工业大学164应用型本科跨学科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常小勇上海金融学院165基于CO-OP的本科应用型金融人才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刘玉平上海金融学院166人才培养创新考核方法研究汪宜丹上海金融学院167基于教学技能提升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上海金融学院168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金融会计人才教育模式改革与实践姜雅净上海金融学院169高校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的研究与实践张慧文上海立信会计学院170基于素质教育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邵瑞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171基于个性发展的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赵迎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172以执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资产评估实验教学创新研究郭昱上海立信会计学院173“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索:基于财经类人才培养上海立信会计学院174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功能与运行机制研究刘永琴上海商学院175基于流通现代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改革与实践胡巧多上海商学院176酒店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的研究与实践姜红上海商学院177地方财经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冯伟国上海电机学院178校企共建:技术本科院校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杨若凡上海电机学院179基于卓越计划电气工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上海电机学院180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制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李荣斌上海电机学院181技术本科工科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与实施赵朝会上海政法学院182上政“3·4·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金国华上海政法学院183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章友德上海政法学院184政法类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徐征上海杉达学院185普通高校英语本科跨学科合作培养模式研究上海杉达学院186电子商务“产学研”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朱志强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187基于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学分制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叶苹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188艺术教育公共实训平台的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许健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189上海民办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陈传兴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190基于语料库运用的高年级英语教学改革研究张定铨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191产学研合作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孙有望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192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工程训练教改研究与实践吴国兴上海建桥学院193计算机类专业产学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刘锦高上海建桥学院194产学研一体化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尹卫华上海海关学院195我国海关税收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李九领第二军医大学196医学本科形态功能学“联席授课”教学模式探索沈胜娟第二军医大学197药学专业多学科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建设鲁莹第二军医大学198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刘勤勇第二军医大学199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优化机制的研究与实践鲁娟第二军医大学200《航海医学心理学》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沈兴华——结束——。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1]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1]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根据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组的统一部署,在我县教育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认真探索,大胆实践,投入大量精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校的课程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生了一些困惑,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主要做法(一)、通识性培训1、重视行政的组织功效根据市、县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及时成立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可操作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通识培训实施计划。

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有组织、有计划地认真组织实施。

重视通识培训的过程管理,每次集中培训学习,采用点名制度,做好考勤记录,以制度保证培训效果。

2、挖掘校本的培训资源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人员每人1-2个专题,结合我校实际,就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实施的策略、新课程中老师的角色、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教与学等作专题讲座。

如教导处的《走近新课程、感受新课程》,用通俗的语言,列举了十多个生动具体的教学案例,让老师们实实在在地走近新课程,感受新课程。

一些教学骨干、教研组长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专题报告,大家都精心准备,并制作了幻灯片。

据统计共作新课程专题讲座5个。

3、注重培训的交互参与为了提高通识性培训的实效性,我们组织了“新教师新理念教学评选活动”、“新理念教学能手比武活动”,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具体的问题,把老教材用新理念去组织教学活动,然后采用交互评课,人人参与,各抒己见,每人上交听课评价分析笔记。

组织老师看特级教师的教学录象,进行案例分析,实现老师具体教育操作的优化,促进教师实现新课程理念的内化。

4、强调教学的实践反思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后记。

许多老师用新课程教学理念反思日常行为,这样老师们在生动具体的课程改革实践中,通过不断反思自己,逐渐把新思想、新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分层次的组织老师进行新课程知识考核、新课程学习心得、新理念教学案例分析、叙述自己的教学故事等活动,将新课程通识培训引向纵深。

教学工作实施方案(五篇)

教学工作实施方案(五篇)

教学工作实施方案为了全面贯彻新《义务教育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现对阿城区中小学教学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教学管理1、教学工作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现基础教育阶段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其他各项工作都要有利于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基础教育的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国民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指令性文件,是学校____管理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课,任何学校不得擅自改变课程门类和增减课时。

确因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需要调整课程计划的,学校必须写出详尽的实验方案,报上级教育科研部门论证和教育行政部门____批准后,方可执行。

3、新学期开学前,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计划、备课组计划等,每学期制定一次,开学前一周完成。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提交校务会议或教师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学期工作结束后,写好工作总结,交由有关部门备案____。

4、学校领导要依据学校总体工作计划,统筹配备任课教师,合理制订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和学期、月份工作运行表,保证教学工作稳定运行。

学校不得随意串休、停课,不得____学生参与社会庆典活动,若遇特殊情况必须串休、停课的,须报请教育局批准。

校长要切实成为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和____者,率先垂范,深入教学实际,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校长每学期至少主持____次教研活动,____次学生座谈会,____次教代会,____次家长座谈会,掌握教学动态,征求学生、教师、家长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

学校要建立班子双周议教制度,总结成功经验,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促进教学工作健康发展。

5、教研组工作计划应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依据,在对本组教研工作情况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经教研组____讨论,重点对新学期改进教学的基本设想、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及课外活动做出具体安排。

小学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分工职责

小学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分工职责

小学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分工职责一、领导小组概述为了深化小学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我国各地小学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本校课程改革的规划、实施与监督。

领导小组由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等组成,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专业能力。

二、领导小组分工职责1. 校长(组长)- 领导与决策:负责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全面工作,制定课程改革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 协调与沟通:协调学校内部各部门及校外资源,确保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 监督与评估:对课程改革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改革策略。

2. 分管副校长(副组长)- 组织实施:负责课程改革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确保改革措施得以落实。

- 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改革相关培训,提高教师课程改革能力。

- 教学研究: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推动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3. 教务主任(成员)- 课程规划:负责制定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

- 教学管理:负责教学过程的管理,确保课程改革各项措施的落实。

- 教学质量监控:监控教学质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4. 教研组长(成员)- 学科改革研究:负责本学科的课程改革研究,提出改革意见和建议。

- 教学资源开发:组织开发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教学工具等。

- 教师指导与评价:指导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实践,对教师进行评价和激励。

三、工作流程1. 调研与规划:领导小组对国内外课程改革动态进行调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课程改革发展规划。

2. 方案制定与实施:教务主任负责制定具体改革方案,经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组织实施。

3. 教师培训与研究:分管副校长负责组织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课程改革能力。

4.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教务主任和教研组长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估,及时调整改革策略。

5. 总结与推广:领导小组定期总结课程改革经验,推广优秀成果,不断提升课程改革水平。

四、考核与激励领导小组对成员在课程改革工作中的表现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晋升等方面的依据。

对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创新研究的认识与讨论

对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创新研究的认识与讨论

对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创新研究的认识与讨论易庆竑(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400020)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发展,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的热情空前高涨。

回顾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历程,分析当前广大一线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有助于激发中小学教师研究能力,有助于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课程改革,创新为了组织动员重庆市技装战线和中小学参与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汇聚广大一线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智慧,切实加快全市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发展,2011年6月,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申报的《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被被中央电教馆批准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周期为3年。

该课题通过征集评审设立91个子课题,全市有1183名中小学教师通过承担子课题研究任务参与《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课题,其中子课题主研人员637名(包括91名课题负责人),参研人员546人。

当前,该课题研究进行到中期,适时回顾、总结研究成效,梳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对进一步深化研究意义重大。

笔者作为总课题组研究者之一,现结合实际工作认知,抛砖引玉,与同行交流。

欠妥或错误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

一、建立上下联动机制的必要性《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是一个研究目标远大、研究内容丰富、参研人员众多、实践环节复杂、创新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是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研究的大构架,仅凭总课题组的主研人员是不可能完成这一大型科研任务的。

为了破解此题,总课题组论证并印发《课题实施规划》和《子课题指南》(渝教技装综〔2011〕77号),向各区县(学校)征集子课题。

在子课题征集、评审过程中,总课题组主抓了子课题关注度分析,及时通报、引导、帮扶有关子课题申报单位优化选题,明确研究方向和任务。

2011年中学班主任工作计划

2011年中学班主任工作计划

2011年中学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担任初2011级(1)班班主任,在上学期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争取更上一层楼。

本学期我的班主任工作力求从小事入手,从细小忽微处要成绩,从点滴处找精神。

一、班级管理中,用制度说话。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开学初期继续完善班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班规的制定中,也让学生以后在违反规定后无话可说。

继续推行值日班长制,由班长到值日班长到普通学生,及时反馈班级纪律情况,并实行班任跟自习,保证自习课的正常进行。

由劳动委员负责组织,带领每组值日生,责任到人进行一周值日工作,对不负责认得值日生,出现严重扣分值日生,罚重新值日,并批评教育。

二、关注每一个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向。

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对出现消极悲观的思想学生及时做工作,始终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对班级整体出现思想波动现象,要及时讲教心理咨询室老师,做好心理调节器整工作。

引进竞争机制。

针对每一次月考成绩,总分名次都通过列大榜了解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同时让学生确立下次的目标,通过实现目标,完成目标情况与未完成情况比较,找差距、找原因、以求得在一次考试中实现突破。

三、通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本期活动较多,对学生积极引导,让他们全身心投入活动中,并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和集体的温暖。

工作中,不断用班级获得的集体荣誉和成绩激励学生,形成团结向上的班级,在班级中形成向上的班风,教育学生要热爱班级,为班级的利益着想,在思想意识中形成,“我为班级,班级为我”的思想,促使班集体建设不断完善。

每月工作安排:二月:1.做好开学工作(报名、收费);2.制定班规,定出奖惩制度。

3.确定本学期班集体建设目标;三月:1.开展学雷锋活动;2.植树活动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4.组织好春季运动会四月:1.加强班级寝室管理2.迎接半期考试;3.总结半期工作五月:1.迎接“红五月”歌咏比赛2.开展“我为班级”主题班会六月:1.期终考试工作;2.做好学期结束工作。

2024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一、引言____年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年,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推进年。

在这一年,我们针对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工作,旨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的质量。

本文将对____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工作进行总结。

二、课程改革工作概述1.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在____年,我们进一步完善了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我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综合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科能力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2. 推进素质教育在____年,我们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通过完善教材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优化学科设置在____年,我们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进行学科设置的优化。

我们进一步减少了重复性的内容,并增加了一些实用性强的学科,如科技创新、体育健康等。

通过优化学科设置,我们希望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专业素养。

4. 强化师资培训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____年,我们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我们组织了各类培训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理念。

我们还加强了教师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对教师进行激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取得的成绩1. 学生学习兴趣增加通过新课程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加。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成绩也有明显的提高。

2.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的改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等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基础教育办公室2024年教学工作计划

基础教育办公室2024年教学工作计划

基础教育办公室2024年教学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2024年,基础教育办公室的教学工作将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展开,确保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二、教学工作要点1.制定教学改革方案针对当前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包括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学方法的优化、教材资源的整合等,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

2.推进素质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核心,通过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改进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3.加强教师培训与发展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4.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制定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制度,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确保学生学业水平的客观评估。

提高教育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5.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积极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

通过与社会各方合作,拓宽教育资源的获取渠道。

6.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开展各类教育交流和合作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通过与社会的深度融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能力。

三、实施方案1.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在年初,组织教育工作人员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具体任务和时间节点,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每个月进行一次工作总结和评估,及时调整工作计划。

2.加强组织领导力建立健全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机制,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

加强沟通和协作,形成教育工作的合力。

3.加强教学督导与评估建立教学督导与评估制度,确保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开展课堂观摩活动,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

组织学生和家长参与教学评估,获取多方面的反馈信息。

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组织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探索适合本校的教育教学模式。

衡阳市教育局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衡阳市教育局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衡阳市教育局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湘教发[2011]23号)及市教育局《关于印发<衡阳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衡教发[2012]29号)、《关于印发<衡阳市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试点校验收方案>的通知》(衡教通[2012]157号)、《关于印发<衡阳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衡教发[2013]24号)等文件精神,自2011年以来,我市通过学习宣传发动、新课改试点校验收、各学段高效课堂观摩和研讨等活动,全市区域性推进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

根据2013年第十六次市委常委会议精神,为持续、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建立课堂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我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有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经研究,我局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立足我市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富有时代特征的课堂教学体系,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我市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做贡献。

二、基本原则(一)积极稳妥、深入推进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中,既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探寻开展工作的途径和办法,又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和做表面文章,更要防止盲目推动。

(二)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的原则。

针对我市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在全市同步进行改革的前提下,应区分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允许差异化的发展,各地、各校应根据各自不同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工作。

(三)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的原则。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成立安徽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成立安徽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成立安徽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0.12.14•【字号】皖教秘[2010]581号•【施行日期】2010.12.14•【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成立安徽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皖教秘〔2010〕581号)各市教育局:为加强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具体落实,提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水平,经研究,决定成立全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领导决策,主要职责是:研究确定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政策和具体规划;研究确定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审核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地方课程建设与校本课程建设方案和地方教材审查结果;领导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四日附件:安徽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程艺省教育厅厅长副组长:金燕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省教育厅副厅长李明阳省教育厅总督学成员:郑大明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解平省教育厅人事处处长袁文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吴金辉省教育厅财务处处长缪富国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储常连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燕贵忠省教育厅职业与成人教育处处长石金明省教育厅民办教育处处长齐建平省教育厅师资处处长查海波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主任宣进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阚智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王东华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任李灿莉省教育宣传中心主任朱庆省教育信息咨询中心主任李锋省电教馆副馆长方东玲合肥市教育局局长岳军芝淮北市教育局局长马昭华亳州市教育局局长王共伟宿州市教育局局长刘玉泽蚌埠市教育局局长胡涛阜阳市教育局局长葛晓辉淮南市教育局局长沈中林滁州市教育局局长万亚平马鞍山市教育局局长项淮涛六安市教育局局长王炳祥巢湖市教育局局长王红月芜湖市教育局局长杨邦孝宣城市教体局局长方兴铜陵市教育局局长高彩琴池州市教体局局长童学军安庆市教育局局长刘陆寿黄山市教育局局长。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项目实施方案(试行)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项目实施方案(试行)

附件4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项目实施方案(试行)2004年2月,市教委下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专业支持和信息资源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出:北京市要整合资源,建立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专家、顾问指导小组,搭建服务平台,为实验区县和学校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课改资源,不断扩大服务项目,以期为全市尤其是条件相对薄弱的远郊区县提供均衡的业务支持。

为此,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决定,自2005年起建立并实施北京市基础教育课改专家指导组项目。

目前,经北京市课改领导小组批准,全市共59位专家组成课改专家指导组,每区县安排3~4位专家对口联系。

该项目的具体实施由教科院课程教材中心负责。

一、目的和意义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实验规模迅速扩大的形势,需要在市教委和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发挥各区县和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健康稳步地推进,逐步形成市、区县和学校协调的、体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和基本政策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课程实施体制和监控评价体制。

同时加强上下沟通,及时了解信息和总结经验。

对实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或反馈给有关领导,形成对实验工作进行动态管理的机制。

二、主要工作内容发挥专家组对课程改革指导和引领作用,分别参加对口区县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的工作,共同研究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并根据需要深入到学校,指导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三、具体工作任务专家指导组的具体任务应与所联系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协商后确定,由组长拟定工作计划,经所联系区县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同意后实行,并报市课改领导小组备案。

专家指导组的工作任务应集中在课程改革实验的咨询服务和调查研究方面,主要包括:课程改革相关政策的咨询服务:帮助区县准确地把握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资源开发政策,教材选用政策,对学校、教师、学生、教学和课程的评价政策。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推进的咨询服务:协助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科学的实验规划和工作方案,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对学校提出必要的要求。

基础教育办公室新一年的教学工作计划

基础教育办公室新一年的教学工作计划

基础教育办公室新一年的教学工作计划
基础教育办公室新一年的教学工作计划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制定教学目标和计划: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目标。

2. 教学资源准备:收集准备好必要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实验器材等。

3. 教学组织与安排: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和时间表,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

4. 教学活动设计: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听课、讨论、实验、实践等,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5. 管理与评估: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包括课堂纪律管理、学生评价等。

6. 师资培训:组织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7. 教学质量评估: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8. 教学创新: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创新方式和方法,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魂”,坚持“自主创新”,启动并实施以“百堂新课改探索课”、“百项特色校本教研活动”为重要载体的“携手行动计划”,注重聚焦课堂,重视常态课建设、课程建设、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课程改革的积极效应,合力打造上虞课改品牌,积极推进我市课改健康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类培训、二次评比、三项研究、四大建设。

1、一类培训
做好面向教师的学科培训,面向教研组长的主题教研培训。

2、二次评比
(1)以“科学地教、有效地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上下半年分二期开展“上虞市中小学百堂新课改探索课评比活动”。

(2)坚持“以校为本以效为本”的教研理念,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百项特色校本教研评比活动”
3、三项研究
(1)认真做好对课改实验的调查研究工作。

对全市不同层面学校课改实验进展工作进行调研。

通过调研和评估,及时总结、培育和推广成功经验;对出现的
问题及时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

(2)课堂教学策略和基本规范的研究。

通过案例分析、探索课评选的方式,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样式进行探讨,为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提供教学理论
与实践的指导。

(3)继续开展对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探索全面提高教师“常态课”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

4、四大建设
(1)课程建设。

合理应用好地方专题课程教材,着力完善教材建设。

有效地引导学校合理地进行校本课程建设。

(2)制度建设。

重点是推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通过“推进校本教研”主题征文、主题论坛等活动,推行10大措施做实校本教研,改变教研和培训的工作方式,以朴实的方式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3)队伍建设。

通过培育、挖掘、宣传等方式,及时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提高上虞教育在绍兴市乃至浙江省的影响力。

(4)资源建设。

合理规划,积极组织开发对教师有实际价值的课程资源,加强“课改在线”网站建设和利用,高质量地编印《上虞课改》。

探索和研究
促进城乡课改和谐发展的有效策略。

三、工作安排
一月中小学第三届师徒结对满师及第四届师徒结对启动仪式
二月《上虞课改》XX年通讯员工作会议
三月分段进行新课程主题式调研;
四月省06规划课题《农村完、村小新课程实施策略》部分成果共享
五月“科学地教有效地学”——中、小学新课程各学科探索课评比(一)六月“推进校本教研”主题征文
七月“推进校本教研”主题论坛
八月“网上教研”的工作规律和模式探索
九月有效备课行动研究——各学科利用学区学科教研基地开展
十月“科学地教有效地学”——中、小学新课程各学科探索课评比(二)十一月百项特色校本教研评比活动
十二月有效的学生评价探索——中、小学各学科评价研讨
以下内容与本文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工作计划相关,可查阅参考:2011年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计划中学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
2011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学员学习计划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学员学习计划研
究生会办公室工作计划统战部办公室工作个人工作计划县酒管办工作计划办公室信息处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查看更多>>
办公室工作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