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思维在“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中的应用
细胞膜的药物渗透性教案
细胞膜的药物渗透性教案一、教学目的本节课主要是要讲解细胞膜的药物渗透性,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药物渗透性,以及药物如何渗透进入细胞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掌握药物渗透的原理和方法。
本节课的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药物渗透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药物渗透性的影响因素。
4、掌握药物渗透的测试方法。
5、掌握提高药物渗透性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细胞膜是一个包围细胞的薄层膜,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细胞,并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包括磷脂双层和膜蛋白,其中磷脂双层起着分隔内外环境、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而膜蛋白则是物质进出的关键。
药物渗透性是指药物能否通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
药物渗透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药物的疗效,所以提高药物渗透性非常重要。
药物渗透性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药物的结构、极性、分子量、溶解度、脂溶性以及pH值等等。
药物渗透性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in vitro测试和in vivo测试。
in vitro测试一般采用人工合成细胞膜或从动物组织中提取的细胞膜进行测试,可用于研究药物与细胞膜之间的相互作用。
in vivo测试则是直接在动物或人体内进行测试,可以更真实地反映药物渗透性。
提高药物渗透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增加药物的脂溶性:药物的脂溶性越高,渗透性也就越好。
因此在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可以通过结构改变、加入疏水分子、或者化学修饰等方法来提高药物的脂溶性。
2、增加药物的水溶性:对于一些亲脂性较强的药物,可以采取加入亲水分子、引入带电基团、或者封闭双键等方法来增加药物水溶性。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药物渗透性。
3、加入复合体:复合体是由药物和适当的载体组成的,可以通过改变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药物在细胞膜上的黏附度和渗透性。
目前已经有很多复合体的研究成功应用于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中。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解、示范、讨论等多种方法。
细胞渗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渗透性实验报告细胞渗透性实验报告细胞渗透性是指细胞膜对溶质和溶剂的渗透性能力。
细胞渗透性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研究细胞膜通透性的方法,通过观察细胞膜对不同溶质和溶剂的渗透情况,可以了解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培养细胞、制备实验所需的溶液和培养基等。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小鼠肺细胞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将小鼠肺细胞培养在含有适当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保持其正常生长。
然后,将细胞分装到培养皿中,形成单层细胞膜。
为了研究细胞膜的渗透性,我们需要制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溶液。
我们选择了蔗糖溶液和盐水溶液作为实验溶液。
首先,制备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浓度范围从0.1M到1.0M。
然后,制备不同浓度的盐水溶液,浓度范围也从0.1M到1.0M。
这些溶液将用于观察细胞膜对溶质的渗透情况。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细胞培养皿中的培养基抽取掉,用实验溶液替代。
然后,观察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变化。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形态和状态有所不同。
细胞在低浓度溶液中可能会膨胀,而在高浓度溶液中可能会收缩。
这是因为溶液中的溶质浓度不同,导致细胞内外溶质浓度的差异引起的。
为了更直观地观察细胞膜的渗透性,我们还可以使用荧光染料进行实验。
荧光染料可以渗透到细胞内部,通过观察荧光的强度和分布,可以了解细胞膜的通透性。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荧光染料FITC(荧光异硫氰酸物)进行染色。
将FITC溶液加入细胞培养皿中,让其与细胞接触。
然后,观察荧光的强度和分布情况。
如果荧光染料能够进入细胞内部,说明细胞膜的通透性较高。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细胞膜的渗透性与溶质浓度和溶剂种类有关。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蔗糖溶液对细胞膜的渗透性较低,而盐水溶液对细胞膜的渗透性较高。
这是因为蔗糖分子相对较大,不能轻易穿过细胞膜;而盐水中的离子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内部。
细胞渗透性实验对于研究细胞膜的功能和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内外溶质的交换和平衡,以及细胞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膜的渗透性
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膜的渗透性细胞膜是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双层薄膜,围绕着细胞,并起到维持细胞内外环境差异的重要作用。
细胞膜有许多功能,如控制细胞对营养物质和废物的摄取和排放,维持细胞形态等。
细胞膜的渗透性是指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透过性能力。
实验目的: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探究不同溶液和不同处理方式对细胞渗透性的影响。
实验材料:玉米籽粒、饮用水、高浓度盐水、表酸钠、注射器、试管、强光显微镜。
实验方法:1、取一些玉米籽粒,洗净并放入试管中。
2、分别加入纯水、高浓度盐水和表酸钠等三种不同溶液中,分别处理至少1小时。
3、分别取出试管中的玉米籽粒观察并比较。
4、在强光显微镜下观察玉米籽粒的表面情况,在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渗透性差异。
实验结果:1、纯水处理下的玉米籽粒外观颜色变淡,变软;3、表酸钠处理下的玉米籽粒表面出现方形的小孔,稍有颜色变深。
实验分析:本实验结论表明了细胞膜对不同溶液的渗透性不同。
纯水中,由于水分子的渗透,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异减小,导致玉米籽粒变柔软变淡。
高浓度盐水中,玉米籽粒内部的水分子移向外部,导致浓度差异增大,玉米籽粒皮层表面出现裂纹,颜色变深。
表酸钠中,由于酸化作用,与细胞膜中含有的脂质作用,使细胞膜表面出现方形的小孔。
这表明,不同的溶液成分及浓度,可以影响细胞膜的渗透性。
结论:本实验表明,细胞膜的渗透性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不同的化学物质组成和浓度,这对于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和内外环境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这也说明了细胞膜的功能多种多样,要维持它的正常功能,需要保持合适的渗透性。
这种合适的渗透性能力是细胞膜在应对生物界多变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适应能力,因而在许多细胞生物学实验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五、细胞膜的渗透性
一、目的:1.了解溶血现象及其发生机制。
2.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二、原理:
溶血现象可作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指标。 当红细胞处于低渗环境时,水分子大量渗入细胞,使细胞膨胀, 进而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中,由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变为红色 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就是溶血现象。
四、方法与步骤 血细胞悬液的制备
取1ml抗凝全血于50ml小烧杯中,再加入9ml 0.17 mol/L氯化钠, 配 置好稀释的血细胞悬液。
溶血现象观察
在试管中按1:10的比例加入血细胞悬液和蒸馏水,观察溶液颜色由不 透明变成澄清的现象。
细胞膜渗透性
将红细胞悬液与10种等渗溶液分别按1:10的比例在试管中混合,记各等渗溶液造成红细胞溶血的时间快慢,并分析溶血时间不
同的原因。 溶血结果判断和镜检
1.不溶血:液体分两层,上层浅黄色透明,下层红色不透明,镜检红细胞完好; 2.不完全溶血:溶液浑浊,上层变红色,镜检有部分红细胞破裂; 3.完全溶血:液体红色透明,镜检无完整细胞,全部为红色碎片; 表 不同等渗溶液下的溶血现象
注意事项:
1、离心机使用时,要将配平后的离心管对称放置在离心机 内,禁止未配平就放入离心机和非对称放置离心管。 2、试管中有红细胞和测试溶液时,不应强力摇晃,以免造 成人为的红细胞破裂。 3、目测法判断标准:快速溶血:+++;慢速溶血:++ 或+;不溶血:-。
红细胞置于等渗溶液中,溶质分子进入细胞,使细胞内渗透活性分子 的浓度改变,继而导致水的摄入,使细胞膨胀,细胞膜破裂,发生溶 血。 不同溶质分子进入细胞膜的速度不同,发生溶血所需的时间也不同。
红细胞的溶血时间与溶质分子的极性、分子大小有关;同时细胞膜对 进入细胞分子的选择性也对溶血现象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细胞膜的通透性论文
细胞膜的通透性探究实验生物科学A班陆韵玲11550803032摘要:通过对细胞膜透性的验证实验,发现醇类物质对细胞膜透性的脂溶性实验有不合理的地方,从而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实验,最后得出无论哪个浓度的乙醇都能使细胞胀破,证实了醇类不适合做细胞膜透性的脂溶性实验。
关键词:细胞膜通透性脂溶性细胞膜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必须保持自身的稳态,才能生存。
细胞膜允许一些物质通透,又能降低甚至阻止另一物质的通透,所以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
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当细胞处于低渗液环境时,水分子大量渗到细胞内,使细胞膨胀,进而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中,由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就是溶血想象。
溶血现象可作为测量物质进入血红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
红细胞置于以乙二醇,丙三醇,葡萄糖等摩尔浓度的高渗液中,乙二醇等分子进入血红细胞,是细胞内的渗透性活性分子的浓度大大增加,进而导致水的摄入,使细胞膨胀细胞膜破裂,发生溶血。
溶血现象的发生快慢与进入细胞的物质的分子量大小有关。
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进入细胞慢,发生溶血时间也长。
各种非电解质溶液,单位面积中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就具有相同的渗透压。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鸡血(2)测试剂:1mol/L乙二醇水溶液,1mol/L丙三醇水溶液,1mol/L葡萄糖水溶液,3mol/L 甲醇,3mol/L乙醇,3mol/L丙醇,无水酒精,蒸馏水,1/8mol/L,1/9mol/L,1/10mol/L,1/12mol/L,1/14mol/L葡萄糖溶液,1/12mol/L,1/13mol/L,1/14mol/L,1/16mol/L,1/18mol/L NaCl 溶液。
(3)仪器:烧杯,试管,移液管管,注射器,秒表,载玻片,显微镜,胶头滴管等。
1.2方法1.2.1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对膜通透性的影响(1)在编号的3支试管中,分别用移液管吸入2ml 1 mol/L的乙二醇,丙三醇,葡萄糖高渗液。
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膜的渗透性》
1
课程介绍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 的科学,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在于通过实 验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 的理解,初步掌握细胞生物学实验的一些 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务实的精神。
2
实验内容
序号
1 2 3
实验名称
学时
2 2 2
三、实验材料
1、实验器材
50mL烧杯、10mL移液管、滴管、试管、0.17 mol/L 氯化钠、 0.17mol/L氯化铵、0.17mpl/L硝酸钠、0.12mol/L 草酸铵、0.32mol/L葡萄糖、0.32mol/L甘油、 0.32mol/L乙醇、
3、实验材料
5
二、实验原理
由于细胞膜对各种溶质的透性不同,将 红细胞放入数种等渗液中后,有的溶质 可以渗入,有的溶质不能渗入,渗入的 物质能够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所以促 使水分进入细胞,引起溶血。由于溶质 渗入细胞速度各不相同,因此溶血时间 也不相同。因此,可以利用溶血时间粗 略的判断物质穿膜的速度和时间。
6
逐一量取6种等渗溶液各10ml,倒入试管中, 再逐一加入1ml鸡血细胞悬液,轻轻摇动混 匀,注意发生什么变化?溶液是否逐渐澄清 透明?若是,记下时间,即自加入鸡血细胞 悬液到溶液变成澄清透明所经历的时间。如 果10min溶液仍然保持浑浊,则为不溶血。
9
五、注意事项
1、试管中有红细胞和测试溶液时,不能 用力摇动,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红细胞 破裂
10
六、实验结果
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试管编号 0、 5ml蒸馏水+ 1ml 稀释鸡血悬液 1、5ml 氯化钠+1ml稀释鸡血悬液 2、5ml 氯化铵+1ml稀释鸡血悬液 3、5ml 硫酸钠+1ml稀释鸡血悬液 4、5ml 硝酸钠+1ml稀释鸡血悬液 是否溶血 时间 结果分析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膜得渗透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得:1。
了解细胞膜得渗透性2 。
了解各种小分子物质跨膜进入红细胞得速度二、实验原理:1、细胞膜具有对物质选择透过得生理功能。
脂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大,水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小;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容易透过,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透过。
水、CO2、N2可以很快分子可通过由膜脂运动而产生得间隙。
非极性得小分子如O2透过脂双层,不带电荷得极性小分子,如尿素、甘油等也可以透过人工脂双层,尽管速度较慢,分子量略大一点得葡萄糖、蔗糖则很难透过,而膜对带电荷得物质–就是高度不通透得。
如:H+、Na+、K+、Cl–、HCO32.hemolysis(溶血现象):渗入红细胞得溶质能提高红细胞得渗透压,使水进入细胞,引起细胞吸水胀破;即红细胞膜破裂,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逸出得现象称为溶血现象。
3。
isotonic solution(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得溶液称为等渗溶液、4。
Hypertonic solution(高渗溶液):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得溶液称为高渗溶液。
5、Hypotonic solution(低渗溶液):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得溶液称为低渗溶液。
6.semipermeable(半透性):膜或膜状结构只允许溶剂(通常就是水)或部分溶质(一般为小分子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其她溶质(一般为大分子物质)透过得特性。
7、osmosis(渗透作用):膜两侧溶液浓度存在差异,造成化学势能差,在势能差得驱动下,溶剂穿过对溶质不透膜得过程。
三、实验材料及作用:150 mmol/L NaCl,蒸馏水,5 mmol/L NaCl,65mmol/L NaCl,0。
8mo l/L甲醇,0。
8mol/L乙醇,0。
8mol/L丙醇,0、8mol/L乙二醇,0。
8 mol /L丙三醇,2%Triton X—100,氯仿(三氯甲烷)。
1、NaCl得作用:将正常红细胞悬浮于不同浓度得NaCI溶液中:等渗溶液中得红细胞保持正常大小与双凹圆碟形;渗透压递减得一系列溶液中,红细胞逐步胀大并双侧凸起,当体积增加30%时成为球形;体积增加45%~60%则细胞膜损伤而发生溶血,这时血红蛋白逸出细胞外,仅留下一个双凹圆碟形细胞膜空壳,称为血影细胞(ghost cell)。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精编版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2 .了解各种小分子物质跨膜进入红细胞的速度二、实验原理:1. 细胞膜具有对物质选择透过的生理功能。
脂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大,水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小;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容易透过,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透过。
水分子可通过由膜脂运动而产生的间隙。
非极性的小分子如O2、CO2、N2可以很快透过脂双层,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如尿素、甘油等也可以透过人工脂双层,尽管速度较慢,分子量略大一点的葡萄糖、蔗糖则很难透过,而膜对带电荷的物质如:H+、Na+、K+、Cl–、HCO3 –是高度不通透的。
2.hemolysis(溶血现象):渗入红细胞的溶质能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使水进入细胞,引起细胞吸水胀破;即红细胞膜破裂,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逸出的现象称为溶血现象。
3.i sotonic solution(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4.Hypertonic solution(高渗溶液):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
5.Hypotonic solution(低渗溶液):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
6.semipermeable(半透性):膜或膜状结构只允许溶剂(通常是水)或部分溶质(一般为小分子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其他溶质(一般为大分子物质)透过的特性。
7.osmosis(渗透作用):膜两侧溶液浓度存在差异,造成化学势能差,在势能差的驱动下,溶剂穿过对溶质不透膜的过程。
三、实验材料及作用:150 mmol/L NaCl , 蒸馏水,5 mmol/L NaCl,65 mmol/L NaCl,0.8 mol/L甲醇,0.8 mol/L乙醇,0.8 mol/L丙醇,0.8 mol/L乙二醇,0.8 mol/L丙三醇,2%Triton X-100,氯仿(三氯甲烷)。
1.NaCl的作用:将正常红细胞悬浮于不同浓度的NaCI溶液中:等渗溶液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大小和双凹圆碟形;渗透压递减的一系列溶液中,红细胞逐步胀大并双侧凸起,当体积增加30%时成为球形;体积增加45%~60%则细胞膜损伤而发生溶血,这时血红蛋白逸出细胞外,仅留下一个双凹圆碟形细胞膜空壳,称为血影细胞(ghost cell)。
细胞膜渗透实验报告
细胞膜渗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细胞膜的渗透现象,理解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特性以及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二、实验原理细胞膜是一种半透膜,它允许某些物质通过,而阻止其他物质的通过。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
当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时,会发生水分的进出,从而导致细胞体积和形态的变化。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1、材料新鲜的红洋葱鳞片叶、质量分数为 30%的蔗糖溶液、清水。
2、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滴管、吸水纸。
四、实验步骤1、制作临时装片(1)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新鲜的红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平展在载玻片上。
(2)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2、观察细胞初始状态将临时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细胞的形态和大小。
3、处理装片(1)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一滴质量分数为 30%的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使蔗糖溶液浸润整个标本。
(2)继续观察细胞的变化,并记录。
4、复原细胞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细胞浸润在清水中,观察细胞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1、初始状态细胞呈规则的多边形,细胞壁和细胞膜清晰可见,细胞内充满了细胞质,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
2、蔗糖溶液处理后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原生质层收缩,细胞体积变小。
3、清水处理后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逐渐复原,原生质层重新贴附在细胞壁上,细胞恢复原状。
六、结果分析1、质壁分离现象当细胞处于蔗糖溶液中时,由于蔗糖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水分子通过细胞膜向外扩散,导致细胞失水,原生质层收缩,而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所以发生质壁分离。
2、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当细胞重新置于清水中时,清水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水分子通过细胞膜向内扩散,细胞吸水,原生质层逐渐膨胀,恢复原状。
七、实验讨论1、为什么选用红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红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便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而且其细胞较大,操作较为方便。
细胞膜渗透性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原理。
2. 探究不同物质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3. 通过实验验证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渗透性差异。
二、实验原理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受到分子大小、电荷、脂溶性等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质对红细胞的影响,分析细胞膜的渗透性。
三、实验材料与用品1. 试剂:0.85% NaCl溶液、0.085% NaCl溶液、0.8mol/L甲苯、0.1mol/L葡萄糖、0.01mol/L CaCl2、0.01mol/L KCl、0.01mol/L MgSO4、0.01mol/L Na2SO4。
2. 仪器:显微镜、离心机、试管、滴管、吸管、量筒等。
四、实验步骤1. 将红细胞放入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观察红细胞的溶血现象,分析细胞膜的渗透性。
2. 将红细胞放入不同浓度的甲苯、葡萄糖、CaCl2、KCl、MgSO4、Na2SO4溶液中,观察红细胞的溶血现象,分析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
3.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渗透性差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0.85% NaCl溶液中,红细胞无明显溶血现象,说明细胞膜对NaCl具有一定的通透性。
2. 在0.085% NaCl溶液中,红细胞出现明显的溶血现象,说明细胞膜对低浓度NaCl的通透性较高。
3. 在甲苯、葡萄糖、CaCl2、KCl、MgSO4、Na2SO4溶液中,红细胞均出现溶血现象,说明细胞膜对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通透性。
4. 通过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血现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脂溶性物质(如甲苯)比水溶性物质(如葡萄糖)更容易透过细胞膜。
- 阳离子(如Ca2+、K+)比阴离子(如Cl-、SO42-)更容易透过细胞膜。
- 大分子物质(如CaCl2、KCl、MgSO4、Na2SO4)比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更容易透过细胞膜。
六、实验结论1.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受到分子大小、电荷、脂溶性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一细胞膜的渗透性
表1 不同去污剂对细胞膜的溶解作用
管号
1
玻璃 离心管
去污剂种类
Triton X-100
加10 g/L去污剂体积(mL) 4.5 4.5
H2O(mL) 红血球等渗溶液(mL)
0.2 - - 0.2
2500rpm离心
- 5min
A540 与Triton X-100的A540相比的 相对溶解作用
0 100
物,从而使细胞膜破裂,释放出细胞内物质。 本实验以红血球为材料,检测几种去污剂破坏 红血球细胞膜的作用。通过测定几种去污剂作 用后的无细胞溶液在540毫微米(血红蛋白的 特异吸收高峰)波长处的光密度值,进行检验。
(三)、实验材料、用品 1、材料: 鸡血 2、试剂: (1)中性去污剂: 10 g/L Triton X-100 , (2)阳离子去污剂: 10 g/L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溴(CTAB) (3)阴离子去污剂: 10 g/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4)不同浓度Triton X-100: 用生理盐水配制 160μg/L、140μg/L、120μg/L、100μg/L、80μg/L、60μg/L 3、仪器: 722型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移液管(1mL、0.5mL),恒温培养 箱。
(四)、实验步骤 1. 红血球等渗溶液的制备
取已加抗凝剂的鸡血7.5mL,加生理盐水30.0mL, 25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沉下的红血球,用生理盐 水洗涤一次(15mL),再离心10分钟(2500rpm), 收集沉淀,加30mL生理盐水,悬浮红血球,即为红血 球等渗溶液,备用。
2. 不同去污剂对细胞膜的溶解作用
2. 材料 鸡血.
3. 试剂 0.17mol/L氯化钠,0.17mol/L氯化铵,0.17mol/L
细胞膜渗透性 实验报告
细胞膜渗透性实验报告细胞膜渗透性实验报告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而细胞膜则是细胞的外包层,起着筛选物质进出细胞的重要作用。
细胞膜的渗透性是指物质在细胞膜上的透过程度,它对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维持和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条件下细胞膜的渗透性变化,为进一步研究细胞膜功能提供参考。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1. 新鲜鸡蛋2. 蒸馏水3. 盐4. 糖5. 酒精6. 玻璃容器7. 刻度瓶8. 实验室常用器皿方法:1. 将鸡蛋外壳轻轻敲碎,倒入玻璃容器中。
2. 在刻度瓶中量取一定体积的蒸馏水,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盐水和糖水。
3. 将盐水和糖水倒入玻璃容器中的鸡蛋,分别标记。
4. 将酒精倒入另一个玻璃容器中。
5. 将鸡蛋分别放入盐水、糖水和酒精中,观察一段时间后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鸡蛋在盐水中的渗透性较高,而在糖水中的渗透性较低。
在盐水中,鸡蛋表面出现明显的褶皱,而在糖水中则没有明显变化。
这是因为盐水中的盐离子浓度高于鸡蛋内部液体的浓度,导致水分从鸡蛋内部流向盐水,使鸡蛋收缩。
相反,糖水中的糖分子较大,不能透过细胞膜,所以鸡蛋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与盐水和糖水不同,酒精对鸡蛋的渗透性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影响。
在酒精中,鸡蛋迅速变得透明,表面光滑,这是因为酒精能够溶解脂质,破坏细胞膜的结构,使鸡蛋内部液体与外部环境混合。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溶液对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渗透的特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在渗透过程中,溶质的浓度梯度是决定物质渗透的重要因素。
当溶质浓度高于细胞内液体时,细胞膜会允许水分进入细胞,导致细胞收缩。
相反,当溶质浓度低于细胞内液体时,细胞膜会阻止水分进入细胞,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此外,实验还展示了酒精对细胞膜的损伤作用。
酒精能够溶解脂质,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内外液体混合。
这也说明了细胞膜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选择性地渗透物质,还能保护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细胞膜渗透调控实验报告
细胞膜渗透调控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细胞膜的渗透调控机制。
通过测量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于马铃薯组织的渗透压以及观察细胞在不同渗透浓度下的变化,探讨渗透调控对细胞的影响。
引言: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包裹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也具有选择性渗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渗透调控是细胞膜的重要功能之一。
渗透调控通过调节细胞内溶质浓度,维持细胞的内环境稳定。
本实验旨在了解细胞膜渗透调控机制。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马铃薯组织样品- 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0.2 mol/L,0.4 mol/L,0.6 mol/L,0.8mol/L,1.0 mol/L)- 无菌注射器- 显微镜和载玻片2. 实验步骤:a) 用无菌注射器将蔗糖溶液注入马铃薯组织样品中,浸泡30分钟。
b)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在不同蔗糖浓度下的形态和变化。
结果: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如下结果:1. 马铃薯组织在浸泡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后,细胞的体积发生了变化。
浓度越高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体积越小。
2. 细胞在较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呈现膨胀状态,细胞膜对水分子具有选择性渗透性,水分子从高浓度区域进入低浓度区域。
3. 细胞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呈现萎缩状态,渗透调控使得细胞膜对水分子的渗透性下降,导致水分子无法充分进入细胞。
这可能是由于蔗糖分子在细胞外形成高浓度,吸引了内部的水分子。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细胞膜通过渗透调控机制,能够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差,从而控制水分子的进出。
2. 当细胞外环境中渗透溶质浓度较低时,细胞将吸收足够的水分子,从而导致细胞膨胀。
3. 当细胞外环境中渗透溶质浓度较高时,细胞膜通过减少对水分子的渗透性,避免过量的水进入细胞,从而维持细胞的稳态。
结论:本实验通过观察细胞在不同渗透浓度下的变化,探究了细胞膜的渗透调控机制。
研究发现,细胞膜能够通过调节渗透压差,控制细胞内外的水分子进出,从而维持细胞的稳态。
高中生物实验室操作教学方案设计
高中生物实验室操作教学方案设计一、实验名称: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马铃薯片的渗透作用,探究细胞膜的渗透性。
实验器材及试剂:1. 马铃薯2. 刀3. 测量杯4. 蔗糖溶液(不同浓度)5. 手套和安全眼镜实验步骤:1. 准备多个浓度不同的蔗糖溶液,如10%、20%、30%等。
2. 使用刀将马铃薯切成均匀的薄片。
3. 将切好的马铃薯片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注意记录下每个溶液的浓度。
4. 在容器上方覆盖保鲜膜,避免水分蒸发。
5. 将试管放置在恒温水浴中,温度保持在25°C。
6. 观察每个试管中马铃薯片的变化,记录下渗透液体的浓度和变化。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对马铃薯片的渗透作用不同。
当溶液浓度较低时,马铃薯片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当溶液浓度增加时,马铃薯片会发生萎蔫和收缩的现象。
这说明水分从马铃薯组织向蔗糖溶液中渗透,导致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体积缩小。
结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渗透性,水分可以通过细胞膜渗透进入或离开细胞。
渗透性的程度取决于溶液的浓度。
当溶液浓度较高时,细胞内的水分会向溶液中渗透,导致细胞脱水;当溶液浓度较低时,细胞可以摄取外部的水分并增大体积。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膜的特性和渗透性。
拓展实验建议:1. 可以调整蔗糖溶液的浓度,观察不同浓度下细胞的渗透情况。
2. 可以使用其他溶液替代蔗糖溶液,比较不同溶液对细胞渗透性的影响。
3. 可以进一步研究渗透性与细胞膜结构的关系,比如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的变化。
实验安全提示:1. 实验过程中需戴手套和安全眼镜,避免溶液溅入眼睛和接触皮肤。
2. 实验后需正确处理废液和废弃物,不得随意倾倒到下水道或自然环境中。
总结: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细胞膜渗透性的理解,更能提高实验技巧和科学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感受到生物实验的乐趣和科学探索的魅力,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细胞的渗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其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
2. 掌握渗透压的概念及其在细胞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3. 分析不同浓度溶液对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对物质的通透性受分子大小、极性、脂溶性等因素的影响。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分子对水分子的吸引力,当细胞置于不同渗透压的溶液中时,水分子的进出会导致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变化。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新鲜鸡血或猪血2.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移液管、烧杯、电子天平、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秒表3. 实验药品及试剂:0.17MNaCl溶液、0.32M葡萄糖溶液、0.32M甘油溶液、肝素抗凝剂四、实验步骤1. 制备血液稀释液:取新鲜鸡血或猪血,加入适量的肝素抗凝剂,充分混匀后用移液管吸取适量血液,加入0.17MNaCl溶液,制备成1:10的血液稀释液。
2. 观察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变化:a. 将血液稀释液分为三组,分别置于0.17MNaCl溶液、0.32M葡萄糖溶液和0.32M甘油溶液中。
b. 观察并记录各组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形态变化,如细胞体积、形态、颜色等。
c. 将各组细胞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变化时间。
3. 分析实验结果:a. 对比不同浓度溶液中细胞的形态变化,分析渗透压对细胞的影响。
b. 分析不同溶质对细胞渗透性的影响,如葡萄糖、甘油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0.17M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说明细胞在该溶液中处于等渗状态。
2. 在0.32M葡萄糖溶液中,细胞体积逐渐增大,颜色变浅,说明细胞吸水膨胀,处于高渗状态。
3. 在0.32M甘油溶液中,细胞体积逐渐减小,颜色加深,说明细胞失水皱缩,处于低渗状态。
六、结论1.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受分子大小、极性、脂溶性等因素的影响。
2. 渗透压是影响细胞形态和功能的重要因素,细胞在不同渗透压的溶液中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现象。
细胞膜渗透性实验的改进及鸡血液DNA的提取_马云
第27卷 第6期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12月V ol. 27 No. 6 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Dec. 2010 细胞膜渗透性实验的改进及鸡血液DNA的提取马云,梁小娟,刘英,程珍珍,豆佳丽,陈志娥(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摘 要:以成年鸡血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浓度NaCl、NH4Ac、乙醇、葡萄糖条件下鸡红细胞的渗透性;采用盐析法和碘化钾(KI)法提取鸡血细胞DNA,用二苯胺法和紫外分光法鉴定DNA提取效果。
结果表明,在低渗、等渗、高渗溶质中,乙醇渗入细胞的速度都是最快的;用二苯胺法检测从鸡血液中提取的DNA,发现盐析法提取的DNA颜色反应较碘化钾法深;盐析法和碘化钾法提取DNA的光吸收值比率分别为1.6~2.0和1.8~2.0,产量分别为0.7×10-6~0.9×10-6 g/L和0.4×10-6~0.6×10-6 g/L。
关键词:鸡血液;细胞膜;渗透性;DNA提取;盐析法;碘化钾法中图分类号:Q272;Q7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326(2010)06–0043–04 The Improvement of 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 Experimentand the Extraction of DNA from Chicken BloodMA Yun, LIANG Xiao-juan, LIU Ying, CHENG Zhen-zhen, DOU Jia-li, CHEN Zhi-e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China) Abstract: The permeability of chicken red blood cell in different density of sodium chloride, ammonium acetate, alcohol, glucose was analyzed in this study with the adult chicken blood as a material. The DNA was extracted by using salt fractionation and potassium iodide method, and identified by using diphenylamine and ultraviolet spectrometry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ed of alcohol was the fastest in hypotonic solutions, isotonic solutions and hypertonic solutions. The color reaction of DNA that extracted by using salt fractionation was deeper than that by using potassium iodide. The absorbance of the DNA that extracted by using salt fractionation was 1.6~2.0, and the absorbance of the DNA that extracted by using potassium iodide was 1.8~2.0. The products were 0.7×10-6~0.9×10-6 g/L and 0.4×10-6~0.6×10-6 g/L.Key words: chicken blood; 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 extraction of DNA; salt fractionation; potassium iodide0引言细胞膜的基本成分是蛋白质、脂类和糖,它具有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内环境的作用和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等功能。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篇一:细胞膜通透性实验报告姓名班级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细胞膜通透性实验【实验题目】细胞膜通透性实验【实验目的】1、观察溶血现象并掌握其发生机制。
2、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实验材料与用品】1. 试剂:0.85% NaCl溶液、0.085% NaCl溶液、0.8mol/L 甲醇溶液、0.8mol/L丙三醇溶液、6% 葡萄糖溶液、2% TritonX-1002. 器具:离心管、试管架、滴管、显微镜、离心机3. 材料:鸡血红细胞【实验原理】细胞膜是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性屏障,它是一种半透膜,可选择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各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水是生物界最普遍的溶剂,通透性高(肾小管、肠上皮、植物根细胞更高),水分子可以从渗透压低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渗透压高的一侧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渗透。
渗透作用是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之一。
1. 溶血现象将红细胞放在低渗盐溶液中,水分子大量渗到细胞内使细胞涨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当中,介质由不透明的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此时的细胞膜收缩,会略有不溶性内容物),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红细胞在等渗盐溶液中短时间之内不会发生溶血,但是由于红细胞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时间久了,膜两侧的渗透压平衡会被打破,也会发生溶血。
姓名班级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细胞膜通透性实验由于各种溶质透过细胞膜的速度不同,因此发生溶血的时间也不相同。
发生溶血现象所需的时间,可以作为测量某种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指标。
即溶血时间对应着穿膜速度。
2. 物质穿膜运输的类型(1)被动运输(不耗能)被动运输分为简单扩散(顺浓度梯度扩散)和协助扩散。
(通道:载体蛋白、通道蛋白)(2)主动运输(耗能)需要跨膜载体蛋白的协助,这些载体蛋白起到泵的作用,有选择性地把专一溶质逆浓度梯度的穿膜运输。
细胞膜渗透性反应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题目:细胞膜渗透性反应姓名:余振洋学号:200900140156 系年级:09级生科3班时间:2011/3/17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二、【实验材料】1、器材显微镜,离心机,离心管,试管,滴管,载玻片,盖玻片2、试剂0.85%NaCl溶液、0.0085%NaCl溶液、0.8mol/L甲醇、0.8mol/L丙三醇、6%葡萄糖溶液、2%Triton X-100三、【实验原理】将红细胞放入数种等渗溶液中,由于红细胞对各种溶质的透性不同,有的溶质可以渗入,有的溶质不能渗入,渗入的溶质能够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所以促使水分进入细胞,引起溶血。
由于溶质透入速度互不相同,因此溶血时间也不同。
四、【操作步骤】1、取鸡血2-3ml,加0.85%NaCl溶液4ml,在1000r/min条件下离心5分钟,重复2~3次(RBC压积量应不少于0.3ml,否则应补加鸡血)2、将上述离心的红细胞按沉淀量配成50%浓度。
(总体积量应不少于0.6ml)3、每组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如下溶液各3ml○10.85%NaCl溶液○20.0085%NaCl溶液○30.32mol/L甲醇○40.32mol/L丙三醇○56%葡萄糖溶液○61.5%Triton X-1004、向上述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0%红细胞悬液1滴,轻轻混匀,观察各试管是否有溶血现象发生(观察时间1小时)。
记录溶血时间并于显微镜下观察各溶液中细胞。
五、【试验结果及绘图】结果:绘图:血细胞液和各试剂混合后外观变化(从左到右依次为1-6号试管)0.85%NaCl 溶液内的血细胞(10x10) 0.0085%NaCl 溶液内血细胞(10x40)0.32mol/L 甲醇溶液内血细胞(10x40) 0.32mol/L 丙三醇溶液内血细胞(10x40)○1 ○2 ○3 ○4 ○5 ○66%葡萄糖溶液内血细胞(10x40)由于技术原因,1.5%Triton X-100溶液内的血细胞无法观察到六、【结果分析与讨论】1、从1、2两个试管,即0.85%NaCl溶液和0.0085%NaCl溶液的实验结果可得,血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容易发生溶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管编号
所加试剂
是否 溶血
溶血 时间
结果 分析
1
10ml 氯化钠+1ml 稀释羊血
2
10ml 氯化铵+1ml 稀释羊血
3
10ml 醋酸铵+1ml 稀释羊血
4
10ml 硝酸钠+1ml 稀释羊血
5
10ml 草酸铵+1ml 稀释羊血
6
10ml 硫酸钠+1ml 稀释羊血
7
10ml 葡萄糖+1ml 稀释羊血
设计后的实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现象来分析不同的 在实验的同时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充分利用在理论课上所
编号应该分别与每组中的哪一种等渗液相对应,并对该结论 学的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从而使学生对
进行合理的理论解释。
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得到锻炼。
3 两种实验设计的比较
4 结束语
对两种不同的实验设计进行比较后可以看出:原来的实
经过对以往实验教学经验的总结,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 如下的改进:
(1)去掉了两种钠盐,只以氯化钠作为钠盐的代表; (2)将八种等渗液分为两组:四种盐溶液为一组,四 种有机分子溶液为另外一组; (3)教师对两组等渗液进行编号,学生取不同编号的 试剂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并不清楚某一编号具体代表哪一 种等渗液(见表 2)。
体难度系数。学生在观察到实验现象并得到实验结果后工作
参考文献:
[1] 杨汉民.细胞生物学实验(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54-55.
[2] 王金发.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7-69.
[3] 何炎明,戚康标,冯冬茹,王金发.细胞生物学试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生命科学学院教学改革论文集[C].
8
10ml 甘油+1ml 稀释羊血
9
10ml 乙醇+1ml 稀释羊血
10
10ml 丙酮+1ml 稀释羊血
具体做法是将 1ml 羊红细胞悬液加入 10 ml 已知的十种
不同的等渗液(三种钠盐,三种铵盐,葡萄糖、乙醇、丙酮和 甘油)中,观察溶血现象并记录发生溶血所需时间(见表 1)。 实验结果表明,在十种不同的等渗液中,不发生溶血的有四 种:分别为氯化钠、硫酸钠和硝酸钠这三种钠盐溶液以及葡 萄糖溶液;而发生溶血的六种等渗溶液根据引起溶血速度的 不同由快到慢依次为丙酮、乙醇、甘油、醋酸铵、草酸铵和 氯化铵。细胞膜渗透性的差异主要由跨膜转运物质的极性大 小和有无、分子量大小及其所带电荷决定,这些因素直接影 响物质穿膜的能力,从而表现为红细胞现象的发生和溶血速 度的差异。 2 以还原思维对“细胞渗透性的实验”的改进
硝酸钠和氯化钠都是强酸强碱无机盐,在溶液中都将以钠离子 养他们分析综合实验结果的能力,使基础性实验不再是课堂
和酸根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取其中的一种即可说明问题。
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和验证,所有这些都将十分有利于实验
人为地将等渗液分为有机分子溶液和盐溶液两组:对于 教学效果的改进和提高。
有机分子,学生很容易从分子量和极性大小两个角度去分析
仅要求学实验内容少,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非常不利于学生创
知识。同时由于所用十种等渗液全部为已知溶液,增加了对 新能力的培养。[3]在一些基础性、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运
实验结果分析的干扰项。
用还原思维,再现原始的研究过程,对实验进行重新设计,
重新设计后的实验去掉了两种钠盐等渗液,因为硫酸钠、 引导学生从探索性的高起点进入,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
Key words: restoring thought; 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 experiment; probing test
责任编辑、校对:李春香
- 28 -
表 2 改进后的实验设计
组别
试 剂 是否 溶 血 推测 结 果 编号 溶血 时间 结果 分析
1
2 Ⅰ(盐溶液)
3
4
5
Ⅱ(有机分 6
子溶液)
7
8
学生在具体实验操作时可按照编号吸取不同的等渗液,
────────── 收稿日期:2005-04-04 作者简介:马超颖(1972-),女,河北丰润人,唐山师范学院生物科学技术系讲师,工学硕士。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改进,但学生反映却很好。小小
这些物质跨膜速度的快慢;而对于四种盐溶液则会从它们在 的“障碍”对学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增加了实验的探索性,
溶液中的电离程度的角度去比较它们引起的溶血速度差异,实 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对实验过程的关注程度,改变了学
验思路比较清晰,减少了实验结果分析的干扰项。这种设计与 生无需思考,只是对着实验指导书重复一遍,就可以得出好
Abstract: With restoring thought, students are made to repeat the original researching process of 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 test by redesigning and improving this experiment of cell biology, and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xperiment and the original one. The aim is to help the students fulfill the change from traditional experiment to probing experiment.
种不同的实验效果,旨在引导学生实现由验证性实验向创新性实验的过渡。
关键词:还原思维;细胞膜渗透性实验;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Q-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6)02-0027-02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在总结以往实验教学经验的基 础上,运用还原思维,模拟原始的研究过程,对一些基础验 证性实验进行重新设计和改进,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使学生处 于一种探索和研究状态,往往可以获得出其不意的理想效 果。在“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的教学中我们作了一些大胆 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的描述
- 27 -
第 28 卷第 2 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 年第 2 期
进行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两组实验中,都 并未结束,必须运用还原思维,在透彻理解实验原理的前提
各有一种等渗液不会引起溶血反应,而其余的三种等渗液都 下,才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这就要求学生
能引起红细胞的溶血反应,并表现出溶血速度的差异。重新 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就可以有效地督促学生
一般而言,细胞生物学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基础性实
验设计要求学生分别观察十种已知等渗液中红细胞的溶血 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内容,不同的实验内容标志
现象,并以此比较红细胞膜对这些物质的通透性的差异和差 着不同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水平。目前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教
异产生原因。该实验比较简单,是一个典型的验证性实验, 学内容大多是以验证性、基础性实验为主,而综合性、设计
题能力的实验目的。另外,这种改进还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可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运用还原思维,独立设计创新实验,
以教师给试剂编号的形式,使学生在未知某一编号具体 通过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传授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
代表何种等渗溶液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相应增加了实验的总 的逐级提高的形式来实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第 28 卷第 2 期 Vol. 28 No.2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2006 年 3 月 Mar. 2006
还原思维在“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中的应用
马超颖,石洪凌,陈 超
(唐山师范学院 生物科学技术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以还原思维再现细胞膜的渗透性研究的原始过程,对该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进,分析和讨论两
在王金发先生主编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中细胞膜的渗透 的实验结果的现象,防止了学生的被动学习,从而利于实现
性实验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处。在该书中,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 真正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
是直接依据物质相对分子量的大小、脂溶性大小以及电解质和 非电解质三个不同的角度,每组取 3 种等渗溶液进行。[2]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是杨汉民先生编著的第二版 《细胞生物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的实验内容。该实验以红 细胞为实验材料,研究红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实验 利用了细胞内渗透压的提高可引起水分进入细胞,引起细胞 溶胀的特性,将红细胞置于等渗溶液的环境中:如果等渗溶 液中的溶质能够进入红细胞,则可使细胞内渗透压增高,从 而引起水分进入细胞,导致细胞膨胀最终引起细胞破裂即发 生溶血。通过观察羊红细胞在这些等渗液中是否发生溶血以及 记录发生溶血的时间,来判断红细胞膜对该等渗液中溶质的通 透性,进而比较红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的差异[1]。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104-107.
The Application of Restoring Thought on the Experiment of 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
MA Chao-ying, SHI Hong-ling, CHEN Chao
(Biology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Hebei Tangshan 0630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