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嬗变的动力变迁及其优化路径——基于多源流理论的考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特点及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特点及建议作者:郑晶晶刘来兵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16期一、引言1978年我国全面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风雨兼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空前发展成就,其中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获得蓬勃发展。
对于我国的学前教育而言,政策是规范学前教育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
政策是指国家所制定和颁发的,有关于学前教育的方针、法律、纲要、决定、通知、规划、规定、意见、办法、条例、规程、细则、纪要等各种文件的总称。
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政策进行总结分析,有助于今后我国在开展学前教育各项工作中扬长避短,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主要特征笔者通过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幼儿教育重要文献汇编》、《中国教育改革 30年学前教育卷》等文献资料,并在教育部网站、人大网、国务院网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文件库等多个网站进行查阅搜寻。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的重要各类学前教育政策多达65项。
(一)借鉴国外先进学前教育政策理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许多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的传入,我国在制定政策和重大发展项目时对国外先进理念有所借鉴。
纵观国际社会,各国均通过强化政府的领导责任,并积极落实政府职责推进各项计划的实施。
”而我国《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法规的颁布,不仅全面落实从中央、省、地、县城市街道办事处、乡级政府到村民委员应承担的具体职责和任务,而且对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注重。
由此可见,国外先进政策理念可为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注入新鲜的血液,为我国政策的发展提供优秀的借鉴。
(二)学前教育政策行为的控制力不足“纵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颁布的学前教育政策,基本采用由政府“自上而下”的制定方式。
这种“自上而下”的学前教育政策制定方式使政策的制定者与政策的实施者分离,政策所倡导的观念和行为很容易受到政策执行者自觉或非自觉地抵制。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历程、成就与反思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历程、成就与反思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法规也在不断地完善和调整。
本文将从政策法规的演变、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This article aims to review and sort ou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on pre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over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alyze its achievements,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and reflections that have arisen in this proces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preschool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educationsystem, its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have also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and adjusted.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evolution of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in China.本文将首先回顾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情况,分析当时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如何适应和推动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
我国知识产权政策变迁分析--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视角
( 一 ) 问题 源流 分 析
、
一
一
金登指 出 , 政策 发生改变 的原 因,是 由于人们确信存在 问题 ,而且 必须采取措施解决该 问题 。在清朝末年我 国就有 了知识产权 制度 ,当时 虽 然 是 帝 国 主 义施 加 压力 的结 果 ,是 一 种 制 度 上 的被 动 移 植 ,但 它 实 现 了知识产权从 “ 逼我所用 ” 到 “ 为我所用 ” 的转变 ,特别 是从 政策文 本上把法律理念和知识产权紧密联系了起来 。随着知识产权 制度在全 国 实施 ,法律保护理念深深嵌入 了政府部门 、企业 以及专 利相关人员 的观 念之 中。回顾历史 ,中美 双方 在保护 知识 产权方 面 的矛盾 始终 非 常尖 锐 ,在我 国加入 WT O之前 ,美 国大都通 过 “ 特别 3 0 1条款 ” 和 “ 3 3 7 条款 ”来处理与我 国在知识产 权方面 的矛 盾 ,直 到 2 0 0 1年我 国加 入 了 W T O ,美 国不仅开始利用 WT O多边解决机制来解决中美知识产 权争端 , 并且一面对中国展开 “ 特别 3 0 1调查 ” ,一面越来越 多的运 用 “ 3 3 7条 款” 对我国产品展开侵权诉讼 。很明显 ,我国与美国在知识 产权的维护 和制度上仍有差距 ,我国也处 于劣势地位 ,因此 ,加强完善 知识产权制 度 以及执行力度对我国来说 是十分必要 的。 从我 国整体上来看 ,知识产权政 策制定 和实施 的程度 是衡量我 国综 合 国力 的一项重要指标 ,对此的关注是 不可忽视 的。知识 产权这个 概念 是一个历史 的概念 ,是在 “ 被侵 略到 自强 的中 国” 这样 的发展 历 程 中 形成 的。新 中国成立 以来 ,随之的知识产权政策也有 所改变 ,更加 注重 对我国知识产权 的保护制度 。改革开放之后 ,国际化和经济全球 化趋势 加强 .我国的经 济文化 等方面 在提升 ,真 正意义 上 的走起 了 “ 独立 自 主 ,对外开放” 的战略脚步 ,改变 了传统的被动的局面。各种制度包括 知识产权制度有了重新 的定义 ,我 国开始主动调整适应并制 定战略来提 高制度的可行性 ,这一 系列行 为都是 出于把 我 国建设 成为社 会 主义强 国、维护我国公 民的相关利益 的需求 。 ( 二) 政策源流分析 在政策源流 中,当 问题 被辨 别 出并 得 到社会 中一 部分 人们 的关 注 时 ,围绕这个 问题的解决方案就会产生许 多建议 。学 术界普遍认 为 ,知 识产权是 发展 的重要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 产 权保护助推经 济发展 是知识 产权制度 的核心功能 ,要发展国家首先要发展经济 ,在如 今我们 要做的就是加 大保护力度并完善整体机制 。在完善整体机制上 ,构建 了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发展轨迹与理论审思
投稿网it: 浚学■占管疫2021年4月20日・9・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发展轨迹与理论审思张世红(廊坊师范学院,河北廊坊,065000)摘要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发展经历了政治牵引下的试错探索期、院校调整与体系构建并举的政策重建期、追求高质量和优结构餉黄金发展期、面向2035的全面提升时期四个阶段。
政策变迁折射出多重价值趋向,政策根本理念从工具本位转向生命本位,政策发展导向由追求效率过渡到宣扬公平,政策制定主体由行政权威主导扩散到多元民主参与,政策工具选择实现从合法性到合理性的跨越。
未来应从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视角出发,关注教师教育政策的本质属性、改革成本与收益、决策文化营造。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育政策政策变迁政策价值教师教育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政治团体在特定历史时期,为实现教师教育发展目标与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特定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以及基本政策制定的关于教师培养、教师入职教育、教师在职培训等方面的行动准则叫建国以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逐步健全与完善,教师教育政策也趋于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
本文从事实层面回溯教师教育政策的发展轨迹,从价值层面剖析政策演进折射的价值趋向,并对未来教师教育政策的优化展开理论层面的审思。
一、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发展轨迹1.1949-1976年:政治牵引下的试错探索期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国家的首要任务在于破除旧制度,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制度。
当时混乱、低效的教师教育现状难以满足对充足、合格的师资力量的需求,为使有限的财政经费发挥更大效益,又好又快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苏联的“独立式教师教育”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制定的样板,我国开始借鉴苏联确立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分离的制度叫1951年,第一次初等教育与师范教育会议明确提出建立一个独立的师范院校体系,自此我国独立的教师教育制度拉开序幕。
1958年,“大跃进”运动促使教育陷入违背基本规律、急躁冒进的“怪圈”,教师教育发展追求急速的成效,愈发不切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走向及改革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走向及改革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经历了多次重要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基础,对儿童的发展和社会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政策的历程以及未来的改革趋势两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走向。
一、政策的历程1. 1978年至1990年:基础奠定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学前教育受到了重视并得到了发展。
国家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中。
此阶段主要是奠定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基础,完善了管理体制和教育资源的配置。
2. 1990年至2000年:普及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儿童接受普遍的学前教育。
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设学前教育机构,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供经济支持等。
这些措施使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3. 2000年至2010年:质量提升阶段这一阶段,学前教育政策的重点逐渐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政府开始关注学前教育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完善评估体系、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等措施,促进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同时,相关政策也鼓励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增加了家长的选择空间。
4. 2010年至今:多元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主要趋势是推进学前教育的多元发展。
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扩大了公办学前教育的数量和规模,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园,增加了学前教育的供给。
同时,政策也开始注重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二、改革趋势展望1. 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未来学前教育政策将会更加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政府将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建立健全专业培训机制,提供更多的培训资源和机会,以提高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2. 推动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逐渐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走向及改革趋势
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走向及改革趋势 卢 乾◆ 摘要: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凸显。
政策本身的盲区,使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步履难艰。
本文以关键发展时期和颁布的重要文件为依据,将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走向划分为恢复整顿、法制规范、改革发展、深化拓展四个时期,通过梳理发现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存在学前教育专门法律缺失、政策滞后等问题,建议提出尽快制定《学前教育法》、制定发展型政策。
关键词:学前教育政策;改革趋势学前教育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现有的学前教育政策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变化,因此加快完善学前教育政策成为当前迫切工作。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走向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重要时期和颁布的重要文件为依据,将其划分为恢复整顿、法制规范、改革发展、深化拓展四个时期。
(一)恢复整顿时期(1978年—1988年)。
十年文革使我国整个教育被黑色笼罩,本就发展薄弱的学前教育几乎毁之殆尽。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我国教育发展带来了曙光。
教育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党中央出台一系列学前教育政策,意在恢复和重建学前教育事业。
在此期间,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从国家统一管理到政府带头、各部门共同管理,再到地方管理的过程。
另外,国家还相继颁布了《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关于试行幼儿园教育纲要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对幼儿园的管理、办园规模、学前班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二)法制规范时期(1989年—1995年)。
经过初期努力,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前期的学前教育政策仅仅停留在意见、通知中,未形成系统的法制体系。
为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事业,国家教委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管理条例》,对幼儿园的基本原则、各项保教工作等做出了规定,并首次以教育法规形式提出“国家实行幼儿园登记注册制度”,以法律形式确定地方政府管理学前教育的职责[1]。
这两个法规性文件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迈向法制化的新里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政策变迁的动力分析——以多源流理论为视角
素带来 了新 思 路 、 新 方 法 j 。金 通 认 为 , 政 治 系
之窗的开启提供 了条件 , 政治家、 企业家等利用政 策之窗开启的机会努力促成三条 源流的交汇 , 进
以发现 4个影响政策变迁的动力因素, 即现行政策的正面或 负面反馈 、 重大事件 的发生、 相关
指 数 的变化 以及政 治形 势的 变化 。
关键词 : 改革开放 ; 扶贫政策; 多源流理论; 政策变迁; 动力 中图分类 号 : F 1 2 6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1— 9 8 4 0 ( 2 0 1 7 ) 0 1 — 0 0 2 2— 0 7
年代 , 中国绝对贫 困人 口数量仍然规模庞大。改
革开放后 , 我国政府有组织、 有 目标地开展扶贫开
发工作 , 并适应实际需求不断进行调整 。然而 , 直 至今 日, 中国仍有一部分人生活在贫困线 以下 , 扶
贫开发在相当长一段时期 内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我国要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扶贫 开发政策 自改革开放 以来不断变迁 , 经历 了不 同
一
阶段贫困问题 的形成与解决。因此 , 研究 中国
回避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缓解和消除贫困, 既 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挑 战, 也是 国家和社会应当
肩负的责任¨ 。 新 中国成立之前 , 因政治动荡 、 战争频繁而积 累了大面积的贫困 , 建国以后 , 我国政府便开始了 发展生产 、 消除贫困的历程 , 但是直到 2 0世纪 7 0
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的变化发展
加强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促进学前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培训和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多元化发展
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专业化程度逐渐提高,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创新。
专业化程度提高
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多媒体教学、在线教育等,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率。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机遇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收入的提高,也扩大了学前教育市场需求。
强调探究与Leabharlann 造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情感教育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教育过程中应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培养其积极情感和健全人格。
注重情感教育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01
虽然现代教育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由于地区间、城乡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一些地区和实践中的学前教育仍存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子。
教师专业素养的挑战
注重政府主导
政策强调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公办、民办并举,扩大覆盖面,提高服务水平。
强调公益普惠
政策强调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制定了一系列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加强了对幼儿园的监管和评估。
注重质量提升
政策注重学前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加强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
促进公平与均衡
03
教育质量监管与评估体系不完善
虽然政策强调质量提升,但现有的质量监管与评估体系仍不完善,需要加强建设。
01
学前教育资源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政策变迁与展望——基于多源流理论的考察
第44卷第1期2021年1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L i a o n i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V o l .44 N o .1J a n . 2021D O I :10.16216/j.c n k i .l s x b w k .202101064收稿日期:2020-06-19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L 19B S Z 029)作者简介:刘 智(1968-),女,辽宁本溪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政策变迁与展望基于多源流理论的考察刘 智1, 赵楷夫2(1.沈阳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辽宁沈阳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院,辽宁沈阳110034)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政策相继经历了全面恢复与构建新体制,稳中求进㊁持续发展,多措并举㊁支持基础教育转型升级三个发展阶段㊂基于多源流理论考察基础教育政策变迁历程发现:政策制定者所关注待解决问题的变化形成问题源流,提供政策变迁合理性基础;国家重要战略的顶层设计和价值引领形成政治源流,营造政策变迁的良好政治环境;政策共同体的携手推进构成政策源流,提供政策变迁合法性依据㊂面向未来,我国基础教育政策体系建设的展望是:观念塑造 关注弱势群体,构建补偿性基础教育政策体系;技术革新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补齐薄弱学校教育资源短板;理性回归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㊂关键词:基础教育政策;多源流理论;变迁历程;未来展望中图分类号:G 40-0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51(2021)01-0064-0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各项政策的指引下,基础教育经历了从弱小㊁壮大到蓬勃发展的巨大转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现代基础教育体系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基础教育的政策文本,用以明确基础教育的目的㊁规范,保障基础教育的发展㊂然而,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㊁不充分等问题日益凸显,基础教育政策制定滞后于发展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㊂本研究在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政策变迁历程的基础上,基于多源流理论考察基础教育政策发展,研究政策变迁的内在机理和变迁旨向,并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发展实践,对未来基础教育政策体系建设提出展望㊂一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三个阶段从总体上看,我国基础教育政策变迁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五一六通知 前,通常称为 十七年 ,也是基础教育的奠基时期;第二个时期是 文化大革命 时期,即从1966年 五一六通知 后到1977年,是遭遇挫折和困难时期;第三个时期是从1978年至今,基础教育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战略发展时期㊂笔者以第三个时期为例,把基础教育政策变迁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全面恢复与构建新体制阶段(1978 1992年),稳中求进㊁持续发展阶段(1993 2010年),多措并举㊁支持基础教育转型升级阶段(2011年至今)㊂刘智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政策变迁与展望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考察65(一)全面恢复与构建新体制阶段(1978 1992年)这一阶段是从发布‘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的试行方案“(1978年)的通知开始到实施‘全国城市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工作指导纲要“(1992年)为止㊂该阶段基础教育政策工具以恢复性政策和建设性政策为主,旨在恢复基础教育事业,构建基础教育政策体系㊂主要政策包括‘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的试行方案“(1978年)㊁‘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1980年)㊁‘关于当前中小学教育几个问题的通知“(1982年)㊁‘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㊁‘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1987年)㊁‘关于在普通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1990年)㊁‘关于实施<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试点的意见“(1991年)㊁‘全国城市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工作指导纲要“(1992年)等㊂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恢复并发展基础教育㊂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明了我国基础教育恢复发展与改革的方向,由此开始,我国的基础教育重回正轨㊂1979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重申了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并指明了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与内容㊂以此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开始拉开帷幕㊂此后若干年,我国基础教育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发展㊂二是采取引导性措施促进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㊂社会发展环境变了,体制机制也要进行相应调整㊂为此,在基础教育改革方面,有必要对管理体制㊁教育思想㊁课程内容㊁教学方法等进行系统规范,以构建新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㊂(二)稳中求进㊁持续发展阶段(1993 2010年)这一阶段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的发布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201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为标志㊂基础教育政策范围逐步扩大,政策内容也进一步得到细化,其目的在于普及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㊂该阶段出台的基础教育政策主要包括‘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㊁‘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3年)㊁‘2003 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4年)㊁‘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年)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十一五 规划纲要“(2007年)㊁‘教育规划纲要“(2010年)等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明确指出 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1],对经济文化发达地区㊁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各地区㊁各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有效开展九年义务教育,使各级各类教育能够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方面需要㊂进入21世纪,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青壮年文盲基本扫除㊂为了促进基础教育更好地发展,国家愈来愈重视教育公平,保障教育公平成为新世纪基础教育的发展理念㊂在教育资源不均衡㊁地域发展不平衡㊁办学层次不均衡等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并且明确提出了促进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㊂以‘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蓝本,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等多方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㊂(三)多措并举㊁支持基础教育转型升级阶段(2011年至今)这一阶段以具体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2010年)为起点㊂国家将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基础教育内涵得以丰富,向着系统化㊁科学化的方向进发㊂该阶段基础教育政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健全规范,推进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㊂主要政策包括‘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2014年)㊁‘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年)㊁‘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7年)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19年)等,从基础教育的管理体系㊁教学计划㊁课程设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不断尝试,提出了 义务教育学校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加快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步伐 等建议㊂二是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全面实现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㊂66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第44卷主要政策包括‘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2015年)㊁‘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2016年)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2017年)等,对基础教育资源配置㊁办学条件㊁学校布局建设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2],从制度层面阐述了统筹城乡教育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㊂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多源流理论考察多源流理论是解释公共政策议程及变迁的重要分析工具之一,目前已被引入教育研究领域㊂据此,从问题源流㊁政治源流㊁政策源流三个层面来分析和解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政策的发展变迁,有助于把握我国基础教育政策体系建设的未来走向㊂(一)多源流理论的内涵美国学者金登在对有限理性模型㊁渐进决策模型和垃圾桶模型等借鉴和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源流理论㊂多源流理论认为,政策的制定主要由三个源头组成,即各种问题的数据及问题界定内容所形成的问题源流,由各种选举活动和事件及被选举官员所组成的政治源流[3]13-14,以及由政治共同体所持解决政策问题方案的政策源流㊂每一个源流的内涵与其他两个源流都存在明显的不同,每一个源流都有自身的动力机制和运行规则,唯有政策企业家①的推动才能适时开启某一特定的 政策之窗 ㊂一般来说, 政策之窗 的开启有两种情况:一是问题源流内发生变化的 问题之窗 ;二是政治源流内发生变化的 政治之窗 ㊂在政策企业家的推动下,实现三种源流的耦合,促进政策议程确立㊂金登认为,一项政策能否形成,主要有两个制约因素:一是那些投入各种资源(时间㊁精力㊁声誉㊁金钱)寻求恰当解决方法和方案,以在未来换取物质利益的政策企业家的关注与推动[4]226;二是 政策之窗 的开启㊂总的来看,多源流理论侧重于分析政策制定的整个过程,阐发㊁说明三源流的耦合过程及 政策之窗 的打开机制㊂多源流理论作为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进入我国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 中层理论 ,在很大范围的政策舞台上得以应用㊂社会科学引用目录显示,其引用率约80次/年[3]103,已成为解释公共政策议程及变迁的重要分析工具之一㊂十多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尝试将多源流理论引入教育研究领域,在高校扩招㊁高考加分改革㊁异地高考㊁学前教育㊁网络教育等政策变迁研究中多有应用㊂从逻辑上讲,基础教育政策与上述政策案例有明显的共通之处,即政策都要上升到国家层面,这符合金登的多源流理论适用范围㊂从基础教育改革过程看,党和政府始终以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原则,根据全国性基础教育评估报告及相关方面的反馈意见,反复讨论㊁论证㊁研究政策方案㊂相关方面参与其中,政治源流和政策源流结合,汇聚于 政策之窗 ,共同影响基础教育政策体系建设的走向㊂需要说明的是,中美政治制度环境不同,决策机制存在差异,完全按照金登的理论来分析我国基础教育政策变迁会存在缺陷与不足,有必要对其进行修正和拓展㊂(二)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政策变迁1.问题源流:政策制定者所关注待解决问题的变化问题源流所分析的是政策制定者在某一阶段需要关注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一些能反映某个问题及某类问题重要程度的数据指标㊁重大事件或危机事件㊁现有项目或现行政策执行的反馈[4]142㊂就我国基础教育而言,基础教育政策的变迁均表现出问题焦点的变化㊂首先,完善基础教育政策体系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打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努力打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㊂但是,囿于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㊁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阶段,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仍然存在矛盾:一方面,高速增长的经济社会需要大量人才,基础教育担负着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任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全局性㊁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资源总量不①所谓政策企业家,是指那些通过组织㊁运用集体力量来改变现有公共资源分配方式的人㊂无论是身处政府内部还是社会之中,他们都以善于创新而著称㊂他们热衷于发现组织变化的动力,积极为组织提供解决政策难题的方案㊂刘智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政策变迁与展望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考察67足,可用教育资源有限㊂为破解基础教育面临的难题,各级政府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总量,不断调整教育经费使用结构,把更多经费用在学生发展㊁课程改革上,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㊂其次,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薄弱㊁任务沉重等问题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热议与关注㊂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在推进基础教育发展进程中,农村地区发展速度较慢㊁教育资源匮乏㊁办学条件艰苦等问题日益凸显㊂基础教育政策如何调整才能全面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发展,最终实现科教兴国,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深入思考㊂为此,国家颁布多项政策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进程,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人事管理㊁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范㊂再次,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㊁教育覆盖面的不断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在不断提升,相应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㊂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从而使得优质教育资源的供求矛盾越来越尖锐㊂由此,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㊂从一定意义上说,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是教育公平问题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意味着大力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已经成为人们对优质教育的新愿景㊂为此,政府通过教育资源向农村㊁偏远㊁少数民族等地区倾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等途径,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基础教育质量㊂2.政治源流:国家重要战略的顶层设计和价值引领在阐释我国基础教育政策变迁时,主要把国家重要战略的顶层设计和价值引领中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观点作为政治源流分析维度来进行探讨㊂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大力发展义务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发展㊂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发展新征程,并首次提出把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将其作为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从而将我国义务教育改革推上了一个新高度㊂2002年,‘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从政策层面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明确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㊁举措和体制保障㊂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将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计划㊂这些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逐步深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不断完善,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优质㊁均衡㊁获益的发展性需求[5]㊂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确立了 教育公平 的方针,体现了新时期的教育价值取向㊂‘教育规划纲要“(2010年)强调了教育公平在国家教育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并要求各级政府都要明确责任,共同促进教育公平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重点向农村㊁边远㊁贫困㊁少数民族地区倾斜㊂党的十九大报告将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6]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将实现重大跨越㊂由此可见,当前党和政府对教育发展理念㊁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都彰显出促进教育公平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㊂而促进这些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都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和价值引领㊂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19年)明确提出 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 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㊁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㊁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7]等主要目标,这些目标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息息相关㊂可见,伴随着建设学习型社会㊁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及各项教育改革方针都鲜明体现出党和国家希冀通过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基础教育发展及其政策变迁提供优良的政治环境,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㊂3.政策源流:政策共同体的携手推进政策源流旨在分析政策方案的产生㊁提出㊁讨论㊁重新设计及受到重视的过程㊂就基础教育政策变迁而言,政策源流主要分析政策制定者对基础教育的认知,以及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在基础教育政策变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8]㊂68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第44卷一是政策制定者对基础教育认知的改变影响着基础教育政策制定的侧重点㊂改革开放至今,政策制定者就我国基础教育的认知发生过三次改变㊂第一次是在改革开放之际,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成为社会各领域的基本理念,教育领域为满足国家早出人才㊁快出人才㊁出好人才的迫切需要,明确了从中小学到大学各个阶段开办重点学校的制度㊂主要思路是: 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重普及,又注重提高㊂要办好重点小学㊁重点中学㊂ [9]政策制定者将基础教育发展工作的重心放在创建重点中小学上,探索可供教育恢复和发展的 重点学校 模式㊂第二次是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薄弱㊁任务沉重等现实问题出现后,政策制定者认识到普及义务教育㊁为人们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不仅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㊂第三次是进入新时期后,基础教育改革取得巨大成就, 追求全面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0]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理念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㊂政策制定者意识到教育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诉求,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日益成为党和政府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工作重心㊂二是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为政策方案的制定提供参照蓝本㊂每年全国 两会 期间,人大代表㊁教育界专家可以向人大提交议案,如若议案通过,则具有一定的约束力㊂在2013年的全国 两会 上,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问题备受代表们的关注,促成了‘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的出台㊂此外, 关于逐步缓解中小学书法师资严重短缺问题的建议 (2012年)㊁ 关于从重视教师开始重视基础教育的建议 (2013年)㊁ 关于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建议 (2014年)㊁ 关于让老少边穷岛地区乡村教师下得去㊁留得住㊁教得好的建议 (2015年)㊁ 关于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的建议 (2016年)㊁ 关于改革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化师资养成新体制的建议 (2017年)㊁ 关于警惕义务教育校际不均衡现象的建议 (2018年)㊁ 关于促进农村孩子阅读量及优质教育向农村倾斜的建议 (2019年)等议案㊁提案,从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㊁教育发展的方向㊁师资培养及要求㊁发展路径等方面建言献策,引起了全社会对不同阶段基础教育发展重㊁难点及出路的关注㊂4.三种源流耦合: 政策之窗 的开启综合上述分析,基础教育政策变迁中的问题源流㊁政治源流㊁政策源流耦合发展,只待 政策之窗 开启时机㊂在多源流理论下,基础教育中待解决问题的变化使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发生变化,为政策变迁提供合理性基础;政治源流中国家重要战略为政策变迁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政策源流中政策制定者㊁专家学者携手推进系列政策的颁布为政策变迁提供合法性依据㊂三源流通过不断互动㊁酝酿㊁交织,共同促进基础教育政策变迁 政策之窗 的开启㊂三、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政策体系建设的未来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教育发展新的时代背景㊂为此,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准确认识基础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任务,基于基础教育实践中的三源流视角,探析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提供智力支持㊂(一)观念塑造 关注弱势群体,构建补偿性基础教育政策体系在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涉及一个观念塑造的问题,即塑造公平的观念㊂教育公平不仅是一个资源分配和制度问题,也是一个如何承认个体独特价值的社会承认问题[11]㊂也就是说,一个社会只有允许并承认其成员完整发展自我并实现自我价值才是公平的,它将公平的参照点拉回到社会日常范式中人的价值和个性的发展上,指明弱势群体同样需要权利㊁尊重等多样性的正义表达㊂可见,教育公平以弱势群体为主要帮扶对象,主要遵循的是弱势(包括能力弱势㊁经济弱势和地域弱势)补偿原则㊂基于此,通过借助公权力统一配给并构建补偿性政策体系,关注弱势群体的全面发展与深层次需求,最终提升基础教育整体质量㊂关注弱势群体,构建补偿性基础教育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注能力弱势群体㊂以特殊教育群体为例,政府应通过加大对特殊教育经济投入㊁提升特殊教育教师能力㊁增加特殊教育教师数量等,从多个角度给予特殊教育群体全方位的特别。
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政策缘何变迁--基于多源流理论视角
逆该系苗Journal of Schooling Studies 第18卷第2期2021年4月Vol. 18, No. 2Apr. 2021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政策缘何变迁?----基于多源流理论视角杨小锋W ,3,蔡建东1,2(1.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0;2.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开封475000;3.商洛学院教师发展中心,陕西商洛726000)摘 要: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教育信息化普及的基础条件,对其政策制定过程机理分析是回应“数字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缘何成为国家行动”追问的路径之一。
针对当前政策制定过程机理研究匮乏的问题,研究引 入多源流理论框架,通过对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政策形成机理分析。
结果表明,政策形成是一种由问题流、 政策流、政治流、政策企业家等多因素组态诱发的结果。
问题流凸显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需矛盾;政策流汇聚 政府指导性建议与专家学者的实施性建议;政治流表达执政党公共服务理念及民众诉求;政策企业家是促使三 流结合的行为主体;三流汇合适逢“十九大、全国两会”等政策之窗开启,标志着将迎来新数字教育资源公共 服务政策决策议程,意味着新政策即将出炉,从而实现政策的再次衍变。
关键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政策变迁;组态思维;多源流理论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doi : 10.3969/j .issn.1005 -2232.2021.02.0082016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首次提出建设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2017年, 首个《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指导意见》发布,提出了 “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 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2022年要建成国 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2019年、2020年,中央电化教育馆连续两年工作要点均以数字教育 资源公共服务为主题, 地方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政策也不断跟进。
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的变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的变化发展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华夏大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前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前教育从理念到实践,从资源到师资,都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为一代又一代儿童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曾经,学前教育在很多地方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那时候,幼儿园数量稀少,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很多家庭认为学前教育只是帮忙照看孩子,让孩子有个玩耍的地方,对于教育的专业性和系统性缺乏认知。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学前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
学前教育逐渐被视为儿童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
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过去,传统的学前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纪律的约束,而现在更加关注儿童的个性发展、兴趣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育者们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发展节奏和需求。
因此,尊重孩子的天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好奇心,成为了新时代学前教育的核心理念。
课程设置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过去,幼儿园的课程较为单一,以简单的唱歌、跳舞、认字为主。
如今,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语言、艺术、科学、健康、社会等多个领域。
游戏化教学成为主流,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孩子们可以锻炼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科学实验活动,孩子们可以培养观察和探索精神。
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
改革开放初期,学前教育师资匮乏,很多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投身学前教育事业,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的教育知识,还掌握了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同时,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加大了对学前教育师资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资源的丰富和优化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过去,幼儿园的教学设施简陋,玩具和图书资源匮乏。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回望与前瞻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回望与前瞻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回顾和深入剖析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
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在教育领域引发了深刻的变革。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和成就,既是教育改革成果的体现,也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首先回顾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状况,分析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然后,通过梳理学前教育政策、投入、师资、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变化,展示40年来学前教育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和进步。
我们也将关注当前学前教育领域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师资短缺、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
在前瞻部分,本文将基于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探讨未来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我们将关注政策创新、投入保障、师资培养、教育资源优化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二、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回顾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回首这40年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学前教育事业从起步到逐步壮大,再到全面普及和优质发展的轨迹。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学前教育事业面临着资源短缺、师资匮乏、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多重挑战。
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开始迎来转机。
1981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指导。
此后,各级政府逐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学前教育资源逐渐丰富,师资队伍逐渐壮大。
进入21世纪,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此后,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新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动力探析
新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动力探析田景正,余冰杰,刘洁(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一成就的取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教育因素共同驱动及国际化和本土化探索的结果。
政治动力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幼有所育,把学前教育视为“重大民生工程”,不断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经济动力方面,通过大力发展各种类型托幼机构以解放妇女劳动力并激发社会经济活力;教育动力方面在于使学前教育更好地为幼儿全面健康发展服务。
为此,国家不断强化对学前教育的“教育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课程改革、改善办园条件等。
新中国学前教育在向外学习与立足国情有机统一的历史进程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新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动力;幼有所育;解放妇女;教育质量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70X (2021)01-0104-07PDF 获取:/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21.01.014An Analysis of the Driving Forc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TIAN Jing-zheng ,YU Bing-jie ,LIU Jie(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China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70years ago ,China's preschool education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This achievement is the result of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educational factor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In terms of politics ,we adhere to the people-centered approach and provide preschool education ,regard preschool education as a “major livelihood project ”,and continue to promote universal preschool education;in terms of economic ,we liberated women and stimulated social and economic vitality by vigorously developing various types of child-care institutions;in terms of education ,we made preschool education better serve the overall and healthy developmentof young children.And for that ,the state has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strength⁃ene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promoted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improved the conditions for running gardens.Preschool educa⁃tion of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has embarked on a path of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learning from abroad and organically uniting its national conditions.Key word:the preschool education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development motivation;provide preschool education;liberatewomen;quality of education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2019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学前教育管理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2021年1月第37卷第1期January 2021Vol.37No.1收稿日期:2020-12-04;修回日期:2020-12-22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9A304)作者简介:田景正,男,湖南泸溪县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余冰杰,女,湖南石门人,湖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刘洁,女,湖南洞口人,湖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改革开放40年学前教育教师政策变迁
第38卷㊀第5期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38㊀No.52019年9月JournalofHenanInstituteofEducation(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Sep.2019文章编号:1006-2920(2019)05-0064-07doi:10.13892/j.cnki.cn41-1093/i.2019.05.013改革开放40年学前教育教师政策变迁王㊀晶㊀㊀摘要:根据我国政治㊁经济㊁文化背景及学前教育教师规模的变化情况ꎬ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前教育教师政策的变迁大致可分为恢复与探索阶段(1978~1990)㊁法制与规范阶段(1991~2000)㊁改革与创新阶段(2001~2009)㊁系统与完善阶段(2010~现在)四个阶段ꎮ学前教育教师政策在演进中呈现出以下特点:教师准入资格从重视思想政治素质转向重视专业化发展水平ꎻ教师任用从 派用制 转向 聘用制 ꎻ教师地位从 教养员 转向 教师 ꎻ教师待遇从等同于同等劳动力报酬转向同工同酬ꎻ教师培养从以中师为主体的三级师范向以本专科为主体的二级师范过渡ꎻ教师培训从以提升学历为主转向以提升职业素养为主ꎻ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从关注数量向关注质量转变ꎮ为了提高我国学前教育教师队伍质量ꎬ我国应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立法ꎻ建立学前教育教师政策落实评价机制ꎻ注重顶层设计ꎬ合理分配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学前教育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ꎮ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师ꎻ教师政策ꎻ学前教育教师政策㊀㊀作者简介:王晶ꎬ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ꎮ㊀㊀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河南省幼儿园教师职业吸引力提升研究 (2019-ZZJH-228)ꎻ河南省教育科学 十三五 规划一般课题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南学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2019-JKGHYB-0143)ꎮ㊀㊀教育大计ꎬ教师为本ꎮ学前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㊁终身教育的开端ꎬ对促进个体在早期的全面健康发展㊁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㊁提升国民素质㊁促进教育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价值ꎮ推进学前教育普惠㊁安全㊁优质发展ꎬ关键在教师ꎮ政策是通过制度着力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ꎬ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政策变迁对于把握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及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ꎮ改革开放以来ꎬ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ꎬ成绩显著ꎬ但也出现了新的现实问题ꎮ本文基于政策文本审视改革开放40年学前教育教师政策的发展ꎬ从资格与任用㊁培养与培训㊁身份地位与待遇㊁编制与职称等方面解析学前教育教师政策变化的阶段及特点ꎬ反思现有政策存在的问题ꎬ为稳定和发展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提出建议ꎮ一㊁概念界定(一)学前教育教师当前ꎬ我国对 学前教育教师 的界定较模糊ꎬ经常出现概念混用的情况ꎬ有的称为 幼儿教师 ꎬ有的称为 幼儿园教师 ꎮ幼儿教师是指 在幼教机构中ꎬ对3~6岁幼儿进行教育的主要工作人员ꎬ即指受社会的委托ꎬ在幼儿园或其他幼教机构中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ꎬ从事教育和保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 [1]11ꎮ幼儿园教师是指 具有幼儿园教师任职资格ꎬ在幼儿园中主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ꎬ不包括幼儿园园长㊁保育员及其他工作人员 [2]3ꎮ学前教育教师是指 在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实施保教的机构中ꎬ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ꎬ主要指公立和非公立幼儿园中从事日常教学工作的教师ꎬ不包括幼儿园园长㊁保育员㊁医务人员㊁炊事员㊁其他工作人员以及早教培训机构中的教师 [3]3ꎮ㊀第5期王㊀晶:改革开放40年学前教育教师政策变迁65本文更认同学前教育教师这一概念ꎮ(二)教师政策教师政策在教师改革和发展中起着保障和促进作用ꎬ它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教师的发展ꎬ对教师的发展起着引领和调整作用ꎮ本文将教师政策界定为:对教师各方面素质的要求ꎬ对教师任用㊁考核㊁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等方面的规定ꎬ以及在职称㊁编制等方面要求的总和ꎮ[4]130(三)学前教育教师政策建设一支高学历㊁高水平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ꎬ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ꎬ也是学前教育事业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ꎮ本文将学前教育教师政策界定为:党和国家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标而制定的关于学前教育教师的资格与任用㊁地位与待遇㊁培养与培训㊁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行动准则ꎮ本文以此内涵为框架分析我国学前教育教师政策的变迁ꎮ二、我国学前教育教师政策变迁的阶段改革开放40年ꎬ伴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变化以及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调整ꎬ为解决各个时期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出现的新情况㊁新问题㊁新矛盾ꎬ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学前教育教师政策ꎬ这些政策对学前教育教师数量的变化产生了一些影响ꎮ(图1)图1㊀1978~2017年学前教育教师数量变化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数量变化有三个 拐点 ꎮ第一个 拐点 在1991年ꎮ1990年学前教育教师数量猛增ꎬ但1991年学前专任教师减少了约10万人ꎮ2001年出现了第二个 拐点 ꎬ学前教育教师数量骤减ꎬ大约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ꎮ2001年后学前教育教师数量开始回升ꎬ2010年出现了第三个 拐点 ꎬ大致回到了1996年的水平ꎮ此后ꎬ学前教育教师数量逐年增加ꎮ因此ꎬ依据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及学前教育教师数量的变化ꎬ学前教育教师政策变迁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恢复与探索阶段(1978~1990)㊁法制与规范阶段(1991~2000)㊁改革与创新阶段(2001~2009)㊁系统与完善阶段(2010~现在)ꎮ(一)恢复与探索阶段(1978~199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ꎬ教育部恢复设立学前教育处ꎬ部分省市也陆续恢复或新建了学前教育行政领导机构ꎬ学前教育事业被列入重要发展规划并提到了议事日程ꎮ这一阶段我国学前教育教师政策关注更多的是教师的数量㊁社会地位㊁任用和恢复创办幼儿师范学校等ꎮ在社会地位方面ꎬ转变学前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ꎮ最初对学前教育教师的称谓是 教养员 ꎬ这个称呼将学前教育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区分开ꎮ«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1981)将 教养员 改称为 教师 ꎬ我国开始将学前教育教师视为与其他教育阶段教师一样承担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ꎮ«中共中央关66㊀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规定 要采取特定的措施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 ꎮ这些政策的颁布说明国家开始重视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ꎮ在学前教育教师任用方面ꎬ规范管理学前教育教师的任用ꎮ«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1986)提出:农村幼儿教师逐步实行聘用制ꎻ持有专业合格证的教师方可聘用ꎮ这一政策的颁布为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聘用制奠定了基础ꎮ«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1988)提出:根据国家关于幼儿园教师的条件和要求聘用或任用教师ꎮ同年ꎬ«关于进一步办好职业高中幼师专业的意见»提出ꎬ用人单位对职业高中幼师专业的毕业生择优录用或聘用ꎮ这一政策对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任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ꎮ在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在职培训方面ꎬ恢复创办幼儿师范学校ꎮ«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1978)提出:中等师范学校(含幼师)培养幼儿师资ꎻ认真办好幼儿师范ꎻ进一步总结㊁完善和推广职业中学办幼儿师资班的做法ꎮ这一政策说明我国开始重新建立幼儿师范学校以培养优质学前教育教师ꎮ«关于办好中等师范教育的意见»(1980)提出:幼儿师范学校的任务在于培养幼儿园师资ꎬ培训在职保教人员ꎮ幼儿师范学校的恢复和建立ꎬ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前教育教师ꎮ在考核方面ꎬ«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1979)首次提出建立学前教育教师定期考核制度ꎮ1986年出台了专门的学前教育教师考核制度 «国家教委关于幼儿园教师考核的补充意见»ꎬ该文件明确规定了考核的内容㊁方式等ꎮ在编制方面ꎬ«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1979)首次提出幼儿园各类工作人员的编制标准ꎮ1987年ꎬ为了提高幼儿园编制的科学性ꎬ又颁布了«全日制㊁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ꎬ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学前教育教师编制问题的专门性文化ꎮ在职务(职称)评定方面ꎬ«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1986)明确提出:学前教育教师职务参考此标准ꎮ(二)法制与规范阶段(1991~2000)1992年我国进行国有企业改革ꎬ在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上ꎬ李岚清提出 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ꎬ应继续办好所属中小学㊁幼儿园 [5]ꎮ在管理体制方面ꎬ国家教委主管全国的幼儿园管理工作ꎬ地方政府主管本辖区内的幼儿园管理工作ꎮ自此ꎬ我国建立起省㊁地㊁县㊁乡四级地方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系ꎮ这一阶段学前教育教师政策更多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㊁职前培养㊁在职培训工作以及任用等问题ꎬ开始关注继续教育问题ꎬ但对职称评定工作未给予充分的重视ꎮ在队伍建设方面ꎬ加强管理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ꎮ«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1992)提出:尽快建立起数量足够㊁质量合格的学前教师队伍ꎮ«全国幼儿教育事业 九五 发展目标实施意见»(1997)(以下简称 1997年«意见» )提出:建设一支素质优良㊁相对稳定的幼儿教师队伍ꎬ同时要保证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ꎮ在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在职培训方面ꎬ«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1991)提出:对学前班教师未受过专业培训的进行培训ꎻ并将此项培训列入师资培训规划ꎬ落实培训基地ꎮ但是此项规定只是提出了学前班教师的在职培训ꎬ并没有明确提出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应如何开展ꎮ这些政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逐渐重视学前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ꎬ力求培养更加专业化的教师ꎮ在任用方面ꎬ这一时期我国逐步确立了学前教育教师聘用制ꎮ«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1991)提出:农村学前班教师逐步实行聘用制ꎮ这一政策的颁布为我国学前教育教师正式实施聘任制奠定了基础ꎮ«教师法»明确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逐步实行聘任制度ꎮ至此ꎬ我国确定了学㊀第5期王㊀晶:改革开放40年学前教育教师政策变迁67前教育教师聘任制度ꎮ在继续教育方面ꎬ«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1992)首次提出继续教育的概念: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ꎬ积极开展扫盲后的继续教育ꎮ1999年ꎬ«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首次明确规定了继续教育ꎮ但这一继续教育政策是关于中小学教师的ꎬ并不专门针对学前教育教师ꎮ在待遇方面ꎬ«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提出:逐步使教师的工资水平与全民所有制企业同类人员大体持平ꎮ1997年«意见»中提出:要妥善解决幼儿教师的工资㊁医疗和住房等问题ꎮ这一政策提出学前教育教师要参考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标准ꎮ在资格准入方面ꎬ«教师法»提出: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ꎮ«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提出: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幼儿园教师资格ꎮ在编制方面ꎬ并未颁布新的学前教育教师编制标准ꎮ«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1991)强调ꎬ学前班教师的编制标准应参照1987年«全日制㊁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ꎮ(三)改革与创新阶段(2001~2009)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ꎬ我国尚未建立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学前教育事业新体制ꎬ学前教育事业因而受到强烈的冲击ꎮ这一时期的的政策强调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ꎬ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责任ꎮ这一阶段学前教育教师政策更多地关注准入制度㊁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㊁教师的管理ꎬ但是较少关注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和教育实践ꎮ在准入制度方面ꎬ«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2003)(以下简称 2003年«指导意见» )提出:试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ꎬ严格实行持证上岗ꎮ2007年我国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学前教育教师提出 严格实行民办教师资格准入制度ꎬ实行持证上岗 ꎮ在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化能力方面ꎬ«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提出: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ꎬ对不符合教师资格的在岗教师必须予以辞退ꎮ2003年«指导意见»也要求ꎬ严格实行教师持证上岗ꎮ这一阶段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化能力标准仍然参考中小学教师的标准ꎮ在学前教育教师的管理方面ꎬ«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十一五 规划纲要»(2007)首次提出:把好教师入口关ꎮ由此可见ꎬ政府对学前教育教师管理日趋规范化ꎮ同年ꎬ«关于加强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教职工的日常管理与考核ꎬ淘汰不合格从业人员ꎮ在待遇方面ꎬ2003年«指导意见»提出: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享受同等待遇ꎮ这一政策首次将学前教育教师的待遇与中小学教师提到同等地位ꎮ在编制方面ꎬ2003年«指导意见»提出:编制部门要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的编制标准ꎬ加强幼儿园教师编制的管理ꎮ但是此后ꎬ并没有制定专门的学前教育教师编制标准ꎮ(四)系统与完善阶段(2010~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2010)(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建立以政府为主导㊁社会参与㊁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ꎮ同年ꎬ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 国十条 )中ꎬ学前教育形成了 中央专项支持㊁地方负责㊁分级管理㊁以县为主 的管理体制ꎮ随后ꎬ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等政策颁布ꎬ推动学前教育教师向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ꎮ这一时期的学前教育教师政策更多地关注准入资格㊁培训和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ꎬ并且重新开始关注学前教育教师职称评定的问题ꎮ在准入资格方面ꎬ学前教育教师准入资格制度作为入职的第一道门槛ꎬ经历了从 宽松准入 到 基68㊀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于标准 的改革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提出 制定幼儿园教师准入标准ꎬ严把幼儿园教师入口关 ꎬ«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提出 提高教师任职学历标准㊁品行和教育教学能力要求 ꎬ弥补了我国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空白ꎮ在待遇方面ꎬ2010年 国十条 和«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2011)提出:完善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和社会保障政策ꎮ«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提出:幼儿园教师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ꎮ«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2018)(简称 国九条 )提出:要认真落实公办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ꎬ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㊁同工同酬ꎮ在教师培养方面ꎬ2010年 国十条 规定办好学前教育三级师范ꎬ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向农村倾斜ꎬ扩大免费师范生招生比例ꎬ探索五年制大专教师培养体系ꎮ到2018年 国九条 ꎬ我国已经确立了以本专科为主的二级师范教育体系ꎬ扩大本专科培养规模ꎬ鼓励在校生辅修学前教育专业ꎮ这些政策的颁布说明我国逐步健全了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制度ꎮ在培训方式方面ꎬ学前教育教师培训方式逐渐多元化ꎮ 国十条 提出要创新学前教育教师培训模式ꎮ«关于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2011)提出了短期集中培训㊁转岗教师培训㊁置换脱产研修等培训项目ꎬ要注重采用专家引领㊁课题研究㊁跟岗实践㊁参与体验㊁返岗实践等培训方式ꎮ这说明我国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已经实现了由形式单一向形式多元的转变ꎮ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ꎬ«关于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提出 形成一支热爱儿童㊁师德高尚㊁业务精良㊁结构合理的幼儿园教师队伍 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提出:补充学前教育师资队伍ꎻ配齐农村公办幼儿园教职工ꎬ落实每班 两教一保 要求ꎮ这些政策的颁布说明我国对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要求不断提高ꎬ旨在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ꎮ在职务(职称)评定方面ꎬ«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提出了幼儿园教师的职务(职称)评聘制度ꎬ即:合理确定幼儿园各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ꎻ在职务(职称)方面实行倾斜政策ꎻ确保民办和公办幼儿园教师公平参与职务(职称)评聘ꎮ但目前ꎬ仍然没有颁布专门的学前教育教师职称评定标准ꎮ三、现有学前教育教师政策变化的特点(一)学前教育教师准入资格和任用方面在准入资格方面ꎬ从重视学前教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到重视专业化发展水平ꎮ改革开放初期ꎬ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还处于恢复阶段ꎬ并不注重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ꎮ最初ꎬ我国对学前教育教师的要求是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ꎬ身体健康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ꎮ后来ꎬ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ꎬ对学前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学历和专业化能力要求ꎮ在任用方面ꎬ从 派用制 转向 聘用制 ꎮ«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1986)提出:农村幼儿教师逐步实行聘用制ꎻ持有专业合格证的教师方可聘用ꎮ这一政策的颁布为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聘用制奠定了基础ꎮ1993年«教师法»明确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度ꎮ至此ꎬ我国学前教育教师聘任制度基本确定ꎮ(二)学前教育教师地位和待遇方面在地位方面ꎬ从 教养员 转到 教师 ꎮ«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1981)中ꎬ将 教养员 改称为 教师 ꎬ反映了我国开始将幼儿教师视为与其他教育阶段教师一样承担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提出 要采取特定的措施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 ꎮ此后ꎬ我㊀第5期王㊀晶:改革开放40年学前教育教师政策变迁69国又颁布了一些政策来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地位ꎮ在待遇方面ꎬ从等同于同等劳动力报酬转向同工同酬ꎮ«全国托幼工作纪要»(1979)提出:农村社队园所保教人员的待遇ꎬ应相当于同等劳动力的报酬ꎮ2003年«指导意见»提出:幼儿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ꎮ«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2014)提出:完善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ꎬ落实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ꎮ解决好公办园非在编教师㊁农村集体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问题ꎬ逐步实现同工同酬ꎮ(三)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和培训方面在培养方面ꎬ由以中师为主体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向以本专科为主体的二级师范教育体系过渡ꎮ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层级不断提升ꎬ主要表现在:一方面ꎬ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数量逐渐减少ꎻ另一方面ꎬ本科和专科高等师范院校数量不断增加ꎮ我国一些学校也采取了 三㊁二分段 或 五年一贯制 专科教育来提高我国学前教育教师培养的层次ꎮ在培训方面ꎬ培训功能从以提升学历为主转向以提升职业素养为主ꎮ«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1979)提出:未经专业训练的青年保教人员应通过进修达到相当于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业务水平ꎮ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ꎬ学前教育教师的学历水平已经逐渐达标ꎬ提升学历的任务逐渐弱化ꎮ我国开始注重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ꎬ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ꎮ(四)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方面在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方面ꎬ从关注数量转向关注质量ꎮ1997年«意见»提出建设一支素质优良㊁相对稳定的幼儿教师队伍ꎬ同时要制定相应的办法ꎬ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ꎮ2003年«指导意见»提出 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ꎬ严格实行持证上岗 ꎮ随后ꎬ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学前教育教师政策ꎬ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工作ꎮ四、现有学前教育教师政策的反思(一)存在的问题第一ꎬ缺少专门的学前教育教师职称(职务)评聘政策ꎮ«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1986)首次系统提出了中小学教师(含学前教育教师)职务评聘的问题ꎮ这一政策规定中小学教师职务实行聘任或任命制ꎬ并对中小学教师职务的职责㊁任职条件㊁考核和评审做了详细的描述ꎮ此后我国并没有颁布其他教师职称(职务)评聘政策ꎬ学前教育教师职务评聘一直采用的是中小学教师的相关标准ꎮ第二ꎬ学前教育教师编制设置不完善ꎮ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编制只针对公办幼儿园的教师ꎬ民办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教师并不享有编制福利ꎮ我国现在施行的学前教育教师编制标准是1987年颁布的«全日制㊁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ꎬ至今已有30余年ꎬ并不适合我国现在学前教育教师发展的现状ꎮ«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2010)对中小学教师和小学附设幼儿班(学前班)的编制标准做了修订ꎬ但未将学前教育纳入其中ꎮ因此ꎬ目前我国关于学前教育教师编制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发展ꎮ第三ꎬ民办学前教育教师政策不完善ꎮ目前ꎬ我国幼儿园中民办幼儿园数量庞大ꎬ因此民办学前教育教师占学前教育教师的很大比例ꎬ但是民办学前教育教师并不在国家教师政策的管理范围之内ꎮ民办学前教育教师具有教师资格ꎬ但是并不享有和公办学前教育教师同等的工资待遇㊁职称评聘等权利ꎮ我国的学前教育教师政策大部分都是针对公办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师的ꎬ民办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师不包含在这些政策之中(至少事实上如此)ꎮ(二)建议第一ꎬ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立法ꎮ学前教育教师相关的政策包括地位待遇㊁准入任用和培养培训等70㊀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方面的内容ꎮ首先ꎬ在地位待遇方面ꎬ应该尽快颁布相关的政策法规ꎬ将学前教育教师从身份地位的尴尬状态中解放出来ꎬ同时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待遇ꎬ以调动教师从事学前教育的积极性ꎮ其次ꎬ在学前教育教师编制问题上ꎬ应该制定独立的编制政策ꎬ确保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ꎮ再次ꎬ在学前教育教师准入方面ꎬ应建立完善的学前教育教师资格制度ꎮ目前ꎬ制度保障不力是导致我国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素质低的重要原因之一ꎮ最后ꎬ在完善学前教育教师相关培训方面ꎬ要将国家培训与地方行动结合起来ꎬ更好地提升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ꎮ第二ꎬ建立学前教育教师政策落实评价机制ꎮ除了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ꎬ只有将政策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ꎮ目前ꎬ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学前教育教师政策ꎬ但是这些政策并未完全落到实处ꎮ建立政策落实评价机制ꎬ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指标体系来科学地观测政策执行情况ꎬ有利于将来制定界定清晰㊁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ꎮ第三ꎬ注重顶层设计ꎬ合理分配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学前教育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ꎮ在政府的诸多事权与财权中ꎬ学前教育事权是当下的重点之一ꎮ 入园难㊁入园贵 凸显了政府事权的缺位和财权的不足ꎮ[6]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缺乏基本的财政保障ꎬ一些地方政府又因自身能力不足ꎬ盲目地将学前教育事业推向市场ꎮ学前教育教师作为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ꎬ中央财政应为学前教育设立专项资金ꎬ保证学前教育教师的各方面待遇水平的提高ꎮ五㊁结语改革开放40年来ꎬ经过不断发展ꎬ我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学前教育教师政策体系ꎮ随着学前教育教师政策的不断完善ꎬ学前教育教师的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ꎮ改革开放初期ꎬ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还处于恢复阶段ꎬ教师队伍处于建设阶段ꎬ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扩充学前教育教师的数量ꎮ随着社会政治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ꎬ国民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ꎬ人们开始关注教育质量的问题ꎬ对学前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化要求ꎮ目前ꎬ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存在区域差异和园所差异ꎬ农村㊁边远㊁贫困和民族地区存在着优质教育资源少㊁优秀教师少的问题ꎮ就目前而言ꎬ政策倾斜仍然是解决学前教育教师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的最佳选择ꎮ参考文献:[1]㊀罗咏梅.重庆市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ꎬ2011.[2]㊀陈知君.上海市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需求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ꎬ2009.[3]㊀汪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师政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ꎬ2013.[4]㊀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ꎬ2003.[5]㊀李岚清.加快教育改革ꎬ促进教育事业发展[EB/OL].[2019-06-10].http://www.china.com.cn/guoqing/2012-09/11/content_26748054.htm.[6]㊀黄洪ꎬ庄爱玲ꎬ张翼飞.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分担机制研究:基于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视角[J].教育与经济ꎬ2014(3):21-25.(责任编辑㊀孟俊红)。
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的变化发展
建国后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 • 以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
如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的第一章 第三条规定,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应当促 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 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一章第三 条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对幼儿实施体、智、 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 谐发展。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从其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到组织与实施、 教育评价等部分,都贯穿着促进儿童全面和谐 发展这一主线,引领着学前教育的各个环节。
1995年针对我国企业办园存在的问题,国家教委、 全国妇联等单位联合发出《关于企业办幼儿园的若干 意见》; 2003年,教育部、国家计委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 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针对现实存在的 问题提出了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及措施。
改革开放初至今的中国学前教育政策
• 政策的制定开始走向法制化
•
幼儿园的规模 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数量、质量) 改革开放初至今的中国学前教育政策 学前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
• • •
•
•
学前教育机构格局
学前教育的融资渠道
建国后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 • 以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论是 我国还是世界范围内,对儿童发展的 关注更多地集中在了智育上,对非智 力因素的培养有所忽视。从上世纪后 期开始,“世界各国为了迎接21世纪 的挑战,纷纷调整培养目标,把实现 儿童的整体发展作为学前教育的基本 目标,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我国也不例外.
1989年9月11日国家教委发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有关 幼儿教育的行政法规,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向法制 化建设迈进。此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园合作政策的演进历程与优化路径——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视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园合作政策的演进历程与优化路径——
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视角
丁楠
【期刊名称】《早期教育:教科研版》
【年(卷),期】2023()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园合作政策经历了恢复与探索、规范与完善、深化与巩固三个时期。
其演进历程表现为:以幼儿为本的主导性价值取向更加明确,以系统、规范为方向的政策内容更加完善,以和谐共生为理念的政策实施保障更加强化。
未来家园合作政策需要在政策建设、价值取向、实施路径方面不断完善与优化。
【总页数】5页(P19-23)
【作者】丁楠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17
【相关文献】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政策的演变与启示——基于政策演进视角的分析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师德政策变迁的文本分析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政策演进研究——基于NVivo11的文本分析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政策演进研
究——基于NVivo11的文本分析5.改革开放以来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演进及优化——基于福建省科技政策文本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程受到注意 ,最终成为政策 ,而另外一些问题却 被 忽视 了 ,推 动这 些 问题 进 入 政府 政 策 议 程 的动 力 及其机制究竟是什么。在罗宾 、西蒙等人的理论的 基 础 上 ,通 过 大 量 的 访谈 和 案 例 的 分 析 ,金 登 发 现 一 个 问题 是 否 能 够 进 入 议 事 日程 由三 个 相 对 独 立 的动力源流所决定 ,分别是政治源流 、政策源流 以 及问题源流 。每一个源流在 内涵上与其他两个都 存 在 明显 的 不 同 ,并且 有 其 自身 的动 力 机制 和 运 行 规则 。在需 要 决 策 的 时刻 ,政 策 问题 的提 出者 就 尝 试着推动三股动力源流结合 。如果三者能够在 同 一 时刻结合 ,那么问题就会受到关注 ,该问题就会 进入 政 策 制 定者 的视 野 范 围 。否则 ,该 政 策 问题 便 被其他政策问题所覆盖或取代 。三股 动力 源流 的 内涵 分别 如下 。
现代 教 育管 理 ·2018年第 2期
改革开放 以来我 国学前教 育 政 策嬗 变 的动 力变迁及 其优化 路径①
— — 基于 多源流理论 的考察
吕 武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摘 要 :改 革开 放 以来 我 国 学前教 育政 策 动 力 来源 经历 多次转 换 。按 照 多源 流理 论 的框 架 分析 这一 时 期的学前教 育政策嬗 变的动力变迁发现 :改革 开放 以来我 国学前教育政 策的动力依 次经历 了政治源流、问 题 源 流 、政 策 与 问题 源 流 、政 治 源 流四 个相 对独 立 的 时期 。 当政 治 源流作 为主要 动 力 的 时期 ,学前教 育政 策 处于较好 时期 ,当转换为其他动力时学前教 育政策进展普遍缓慢 。当前我 国学前教 育政策体 系仍不完善 , 学前教 育政策动力及其机制亟需进一步完善 和优化。一方面需继续将政治源流作为学前教育政策推进的 基 本 主要 动 力 ,另一 方 面要 建 立 充分 的 利 益表 达机 制 ,为政 策 源 流提 供 更 多选择 ,充 分发 挥 公 共 舆 论 等 影 响 ,并将 问题 源流作 为政 策动 力 的重要 补 充 。
关键词 :多源流理论 ;改革开放 ;学前教 育;政策动力;政策变迁 中图分 类号 :G520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674—5485(2018)02—0045—06
一 多源流 理论 的分 析框 架 、
多 源流理 论 是用 来解 释 政策 如何 制定 出的一 种 理论模式 ,它可 以解释政策制 定的全过程 ,…是约 翰 ·金 登 在 1976—1979年 间通 过 对 美 国卫 生 和 交 通 运输 领域 相关 决 策人 士 的 247次访 谈 和 23项 案例 分 析的基础上 ,于 1984年 出版的《议程 、备选方案和公 共政策》一 书中提出的。在多源流理论 中,约翰 ·金 登借鉴 了罗宾 、西蒙等人 的组织理论和有限理性理 论 ,并将整个政策系统或者独立 的决策作为分析单 位 ,认 为 政 策选 择 是在 多个 因素推 动 或 者影 响下 集 体 选择的最终成果 。并且这个 系统并非 一直处于 平衡之 中,而是不断地演化着的。[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问题 源 流 。 在 现 实 社 会 中一 些 问 题 会 受 到 关 注 ,而 一 些 问题 被 政 策制 定 者 忽 略 ,这 主要 取 决 于 了解 问题 的程 度 和 问 题 被 定 义 的 方法 。金 登 认 为 了解实际问题有三种基本方法 :一是通过一系列 的 指 数 反 映 某个 问题 或 者 某 类 问 题 的 重要 性 。这 些 数据 可 以通 过 统计 获 得 ,也 可 以通过 一 些特 定 的研 究 获 得 。 二 是一 些 重 大事 件 或 者 危 机 事件 能够 导 致 某 一 个 问题 或 者一 类 问题 受 到 充 分 的关 注 。 三 是 从 现 行 项 目的 反馈 中 可 以获 得 对 某 一 问 题 的关 注 ,比如媒体 的关 注等 。 在 现实社 会 中并不 是所 有 的情况 和 处境 都 能够 被发 现 或者 界定 为 问题 ,而需 要这些情景和处境 中具有可感知 的因素 。即使处 境 再 艰 难 ,但 是无 法 被 至 少 一 部分 人所 感 知 到 ,那 么再 严 重 的处 境 也 无 法 被 界定 为 问题 。并 且 这 些 问题需要和发现者的信仰 、价值信念等一致才能够 被 清 晰地界 定 出来 。
政 策源 流 。政策 源流是 指政 策共 同体 成员所 持 的政策意见 。在一个 政策共 同体中 ,包括官员 、立 法 者 、研 究 者等 多 种 角色 和背 景 的人 。这 种 角色 的 不 同 导 致 在 政 策 共 同 体 内意 见 主 张 往 往 并 不 统 一 。 这 些政 策 意见 或 者主 张 在通 过讨 论会 、听证 会 等方 式 的检 验 和验 证后 可 能会 出现三 种 结果 :一 是 保持不变 ;二是和其他相 近的政策合并 ;三是被放 弃或者取消。 在一个政策共同体 内部 ,政策意见主 张 非 常 多 。但 是 仅 有 非 常 少 的一 部 分 政 策 意见 能 够 最终 被 保 留或 接 受 。能 够 被 最 终 保 留 和接 受 的 意见 有 两个 基本 条 件 :一 是在 现 行 的操 作技 术上 是 可行的 ;二是符合当前决策者 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 态 。只有 符合 这 两 个 条 件 的意 见 才 有 可 能成 为政 策源 流 。
①基金项 目: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 究基地重点项 目“安徽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的制度保障研究”(SK2014A132B)。 作者简介 :吕武 (1986.),男 ,甘肃平凉人 ,北京 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博士生 ,主要从事学前教育政策研究 。
— — 45 —.
改革开放 以来我 国学前教 育政 策嬗 变的动力 变迁及其优 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