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襄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
襄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国家计划
【发文字号】襄樊政办发[2008]71号
【发布部门】襄阳市人民政府(原襄樊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8.07.11
【实施日期】2008.07.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襄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
(襄樊政办发〔2008〕7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精神,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决定组织开展《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工作。
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评估范围和重点
“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是对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纲要》进行全面科学
的评估。
评估的时段为2006年1月到2008年6月。
评估的内容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评估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
对。
2024年襄樊房地产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襄樊房地产市场规模分析1. 引言本文旨在对襄樊市的房地产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襄樊市作为湖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通过对当前襄樊市房地产市场规模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对该市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有更为准确和全面的认识,为相关政府部门、开发商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2. 襄樊市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截至目前,襄樊市的房地产市场规模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襄樊市的房地产市场总规模在近几年内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当前襄樊市的房地产市场主要以住宅为主导,商业地产和写字楼等商业地产也逐渐兴起。
3. 襄樊市房地产市场规模分析襄樊市的房地产市场规模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3.1. 房地产销售额分析房地产销售额是衡量一个城市房地产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近几年,襄樊市的房地产销售额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具体而言,住宅销售额占据了房地产总销售额的较大比例,商业地产和写字楼等商业地产的销售额也在逐年增长。
3.2. 房地产投资额分析房地产投资额可以从投资的来源和用途等维度进行分析。
近几年,襄樊市的房地产投资额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投资的来源主要包括国内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人等,而投资用途主要涵盖住宅建设、商业地产建设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
3.3. 房屋交易量分析房屋交易量是衡量一个城市房地产市场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襄樊市的房屋交易量在近几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住宅交易量占据了绝大多数,商业地产交易量也在逐年增长。
3.4.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房地产市场竞争格局是一个城市房地产市场规模分析中重要的参考指标。
襄樊市的房地产市场竞争格局主要由几大主要开发商主导,其中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开发商们在市场上通过产品定位、价格策略等手段进行竞争。
4. 襄樊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展望根据对襄樊市房地产市场规模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发展趋势:•襄樊市房地产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房地产销售额和投资额有望继续增加。
2010年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襄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动跨越式发展,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4.7亿元,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798.2亿元,同比增长20.9%;第三产业增加值505.4亿元,同比增长14.6%。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7:47.9:35.4调整为15.2:51.9:32.9。
图12005-2010年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图22010年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单位%县域经济增势强劲。
2010年,全市7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7.2%、38.1%、59.3%、48.7%,分别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0、11.8、14.5、10.9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涨幅扩大。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1%,零售物价格累计上涨2.8%。
分类别看,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五升三降”,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价格同比分别上升4.7%、0.5%、3.8%、0.1%和1.8%;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交通通讯类分别下降0.2%、0.6%和0.3%。
工业品出厂价格累计上涨 2.6%;作为中间环节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累计上涨4.9%。
图32005-2010年襄阳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单位%二、农业主要农作物喜获丰收。
2010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667.7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2.2千公顷,粮食总产量459.43万吨,比上年增产26.18万吨,同比增长6.0%,粮食生产实现连续七年增收;棉花总产量4.34万吨,同比下降4.5%;油料总产量32.13万吨,同比下降1.7%;蔬菜总产量278.47万吨,同比下降2.5%。
襄樊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襄樊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湖北省统计公报2008-08-06 16:29:42 阅读1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襄樊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真抓实干,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0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增速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是1996年以来最高水平。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1.91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241.12亿元,增长19.4%;第三产业增加值238.51亿元,增长12.9%。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0407元。
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再上新台阶。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9∶36.8∶40.3变化为20.3∶40.1∶39.6,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
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4.6%。
市场物价运行平稳。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9%,涨幅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
生产领域价格涨幅稳步回落。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91%,分别比上年回落3.2个和3.14个百分点。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5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01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稳固;企业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企业亏损严重,个别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压力;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资源约束日益显现;就业压力增大;一些群众的生产生活还比较困难等。
襄阳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襄阳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襄阳市统计局襄阳市人民政府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襄阳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襄阳市统计局襄阳市人民政府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年2月28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60号)要求,我市进行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
普查对象是在我市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通过普查,摸清了我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构成,查实了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和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通过对9个县市区数据质量抽查,数据填报综合差错率为4.46‰,普查数据质量达到预期目标要求。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襄阳市统计局和襄阳市人民政府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分三个公报,将我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综合数据公布如下。
其他普查数据将随着普查资料开发应用的进度,以不同方式陆续公布。
一、单位基本情况2013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48903个,比2008年末(2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25804个,增长111.7%;产业活动单位58067个,增加26864个,增长86.1%;有证照个体经营户122244个,增加12639个,增长11.5%(详见表1-1)。
表1-1 单位数与有证照个体经营户数图1-1 单位数与有证照个体经营户数结构情况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9796个,占40.5%;制造业6930个,占14.2%;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5981个,占12.2%。
在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53891个,占44.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8200个,占31.2%;住宿和餐饮业8990个,占7.4%(详见表1-2)。
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2011
2011年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襄阳市统计局2012年03月17日热度:357[字号大中小]点击图像浏览高清图2011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的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抓重点、破难点、抢进度、重实效,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巩固了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基础,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1.66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216.99亿元,同比增长20.2%;第三产业增加值623.57亿元,同比增长15.0%。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2:51.9:32.9调整为13.7:57.1:29.2。
图1 2006-2011年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图2 2011年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单位%县域经济发展壮大。
2011年,全市7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7.4%、34.2%、47.7%、20.9%、69%,分别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4、7.4、6.4、1.9、8.2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同比上涨。
2011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8%,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面上升,其中,食品类涨幅最大,同比上涨1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居住类分别上涨4.9%和4.1%,衣着类、交通和通信类分别上涨1.3%和1.0%,烟酒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上涨0.8%、0.5%和0.1%。
零售物价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5.5%。
图3 2006-2011年襄阳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单位%二、农业主要农作物喜获丰收。
2011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694.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6.9千公顷,粮食总产量475.05万吨,比上年增产15.62万吨,同比增长3.4%,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
襄樊城市投资公司信用评级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保持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中央开始 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根据中央投资计划,2010 年底前中央安排资金约 1.18 万亿元,预计总投资规模将达 4 万亿元, 重点投资交通、三农、社会保障以及环境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央 的投资计划明确表达了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政策立场,由 此产生了一轮国内各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需求,各大商业银行以及 发改委、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在信贷政策支持方面开始对地 方政府投融资主体有所倾斜。2009 年,中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 10.5 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贷款资金投放重点。
经营环境
在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带动下,我国基础设 施建设规模增长迅速;随着地方投融资平台主体债务的逐步增长,2010 年国家将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主体债务的规范
城市道路、桥梁、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和供排水、污水处理、供 热、供气、公交等公用事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特征,盈利能力较弱或 根本没有盈利,目前在我国主要由地方政府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提供这类公共产品也正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
3
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报告
加强信贷风险控制的背景下,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主体的贷款审批也 将更加严格,将严格控制其信贷量和风险。
襄樊市是湖北省的副中心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在承接沿海 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襄阳商圈
宏观环境 |宏观经济指标
襄樊市历年国民生产总值概况
1200 1002 1000 800 600 400 200 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786 500 511 592 675
2004年以来,襄阳市GDP已连续三年保持两位 数的增长速度。2008年,襄阳市完成国内生产 总值1002.46亿元,同比增长14.6%,高于全
最老的 商业中心 新兴 商业中心
义乌商贸城
万达商圈
解放路 商圈
传统 商业中心
民发 商圈
鼓楼商圈
城市发展方向由南至北,逐步向上方扩散
项目位于襄州区邓城 大道与车城路交汇处,距 离万达商圈和解放路商圈 约6km; 项目南临义乌商贸
新兴 商业中心
锦绣东风 汽配城
项目
义乌商贸城
万达商圈
解放路 商圈
传统 商业中心
街。
长虹路民发商业广场商圈具有商业分散、不集中、商圈范围小等特点,但同时又是襄 樊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的商圈。该商圈消费群体的年龄段在 30 岁以上,主要集中在 35— 45 岁之间。
民发商圈
沃尔玛/ 军翔购 美食城/ 好宜家家居 长 物广场
苏宁 电器
虹 ktv 路
武商广场/ 天河影城
好福记 酒楼
好邻居 超市
7787
8827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历年人均GDP(元)
城市发展分析
项目位于襄州区邓城 大道与车城路交汇处,距
锦绣东风 汽配城
项目
离万达商圈和解放路商圈
约6km; 项目南临义乌商贸 城,西邻锦绣东风汽配城 (23万平方米,拥有单铺 1000个,停车位750个)。
湖北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湖北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湖北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2008年)2007年,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着力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上下功夫,全省经济社会呈现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具体表现为速度快、效益佳、结构优、后劲足、收入多等特点,经济迈上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一、综合2007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9150.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是1979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422.80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094.19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633.02亿元,增长15.2%。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15.0∶44.4∶40.6调整为15.5∶44.8∶39.7。
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7.6%,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0.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5.7%,房地产业增长16.5%,其他服务业增长21.3%。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8%,涨幅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4.7%,农村上涨5.1%。
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2.6%,衣着类价格下降0.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2.0%,居住类价格上涨6.2%。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0%。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358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32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5万人。
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1%,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7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固树立发展第一、富民优先、和谐至上的理念,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实力为重点,努力实现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7年,襄樊市生产总值785.45亿元,同比增长14.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0.03亿元,同比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342.43亿元,同比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302.99亿元,同比增长14.6%。
人均生产总值14478元,同比增长14.6%。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2007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7:43.1:38.2调整为17.8:43.6:38.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成长加快。
2007年工业企业达到4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上年的546家增加到716家。
产品创优、技术创新取得新的成效,新增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家。
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86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0家。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城乡市场繁荣活跃,沃尔玛、武商百货等大型连锁超市入驻市区,农村商业网点达到7200个。
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2007年,7个县<市)区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1.26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4.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82亿元,同比增长44.5%;县域工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6%上升到29%。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 5.1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3.5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2.26%,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4.95%。
襄阳商圈简介
12421 10407 7225
7787
8827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409元,市区居民人均
历年人均GDP(元)
消费性支出10145元。
城市发展分析 城市发展方向由南至北,逐步向上方扩散;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襄阳市城区面积外扩,受地理条件制约城区只能北 扩。而襄城为保护古城限制开发进一步加快了城市转移的速度。目前樊城已经承
人民广场商圈主要商业网点:华洋堂百货
襄樊华洋堂百货有限公司,位于襄樊市长征路 与丹江路交汇处,是2001年襄樊市委、市政府 招商引资入驻的企业,也是襄樊第一家采取品 牌经营、联营扣点的现代百货店。目前经营面 积达3.5万平方米,拥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 400余家。该公司的经营理念为“名品进名店、 名店卖名品”,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全电脑单品管理模式,从而凸现出“荟萃名 品,特色经营”的市场定位,采用“人才营 销”手法,创造了较好的经营业绩。 业态分布及面积比例: 1F 化妆品、黄金珠宝、钟表眼镜、男女皮鞋、 箱包皮具、快餐 9000㎡ 2F 成熟女装、精品淑女装、女士文胸、女性饰 品 8000㎡ 3F 商务男装、休闲男装、男性配饰 6000㎡ 4F 青春少淑装、时尚休闲、运动服饰 6000㎡ 5F 家居系列、床上用品、针织内衣、童装童 玩、羊绒羊毛 5000㎡
城市发展分析
华中地区物流交通枢纽之一,交通条件具备一定优势;
襄阳市交通优势突出,“一条汉江、两座机场、三条铁路、四通八达公 路”构成襄樊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尤其是高速公路发展十分迅速,以市 区为中心的高速公路呈“十”字形与周边城市相联,可与1000公里左右的大城 市朝发夕至。同时,也为襄樊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商业提供了条件,襄阳市正 在成为鄂西北及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的物流中心。
2009年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襄樊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带领全市上下砥砺奋进克时艰,凝心聚力促发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经济逆势上扬、快速回升,总体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01.01亿元,同比增长15.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0.21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575.32亿元,同比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425.48亿元,同比增长14.4%。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5∶45.0∶37.5调整为16.7:47.9:35.4。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2071元,同比增长14.8%。
图1 2005-2009年襄樊市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图2 2009年襄樊市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单位 %县域经济增势强劲。
2009年,全市7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6.2%、51.4%、73.6%、28.3%,分别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2、23.8、20、5.1个百分点。
新增襄阳、枣阳、宜城、老河口、谷城等5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过百亿元的县市。
市场物价呈现积极变化。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3%,零售物价格同比上涨1.6%。
分类别看,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四升四降”,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上升0.2%、2.2%、1.5%和0.1%;衣着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交通通讯类、居住类分别下降5.3%、1.0%、1.7%和5.1%。
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88%;作为中间环节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指数同比上涨1.14%。
图3 2005-2009年襄樊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单位 %二、农业主要农作物喜获丰收。
襄樊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
襄樊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襄阳市人民政府(原襄樊市政府)•【公布日期】2006.12.20•【字号】襄樊政发[2006]57号•【施行日期】2006.1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襄樊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襄樊政发[2006]5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反映了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十一五”时期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确保《纲要》的顺利实施,完成《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对今后五年推动我市经济和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切实做好《纲要》的实施工作,市政府决定按照职责分工将《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分工原则实现《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应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调控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确保《纲要》顺利实施。
(一)合理定位。
紧紧围绕政府履行基本职能、合理配置公共资源、调控引导社会资源的领域,进行分解落实。
对主要依靠市场主体自主行为的领域,不作目标和任务分解。
(二)突出重点。
对《纲要》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等战略重点,以及各项任务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分解落实。
襄樊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全市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
襄樊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全市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襄阳市人民政府(原襄樊市政府)•【公布日期】2004.03.26•【字号】襄樊政发[2004]12号•【施行日期】2004.03.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襄樊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全市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襄樊政发[2004]1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03]29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全省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鄂政发[2004]4号)精神,切实做好我市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这次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主要目的是全面掌握辖区内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信息,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含编码)及其数据库系统。
认真做好这次经济普查工作,对于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经济结构,改进宏观调控,开拓就业渠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对改革统计调查体系,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健全统计监测、预警和预报系统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这次全市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市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标志、从业人员、财务收支、资产状况,以及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活动和生产能力,主要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及科技开发的投入状况等。
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
这次经济普查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参与部门多、工作难度大的工作。
为了加强对此项工作组织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统计局主要负责人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经委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以及有关部门参加的襄樊市第一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
襄樊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和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决定
襄樊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和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襄阳市人民政府(原襄樊市政府)•【公布日期】2004.11.21•【字号】襄樊政发[2004]41号•【施行日期】2004.1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襄樊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和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决定(襄樊政发[2004]4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指示精神,通过招商引资、深化改革、支持创业等多种措施,大力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出强劲发展的态势: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经营领域不断拓宽,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已经成为启动民间投资、拓宽就业渠道、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地方财政和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涌现出了一批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和先进乡镇(办事处),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广大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带领企业职工艰苦创业,克难奋进,为我市民营企业的成长壮大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为鼓励先进,树立榜样,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市政府决定授予谷城县等3个县(市)区和老河口市仙人渡镇等9个乡镇(办事处)“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和“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先进乡镇(办事处)”称号,授予李明炎等58名同志“襄樊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具体名单附后)。
市政府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为全市经济发展再立新功。
市政府号召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各行各业,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学习,学习他们不畏艰难,敢为人先,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奋发有为,为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努力奋斗!二OO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附件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办事处)名单(共12个)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3个)谷城县、宜城市、襄阳区二、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先进乡镇(办事处)(9个)老河口市仙人渡镇枣阳市南城街道办事处宜城市小河镇谷城县石花镇南漳县城关镇保康县城关镇樊城区太平店镇襄阳区双沟镇襄城区檀溪办事处附件二:襄樊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名单(58人)李明炎枣阳福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运英枣阳金桥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运河枣阳市银河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先军枣阳化工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冬生宜城盈丰粮油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郑火营襄樊楚天化纤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廖成斌襄樊永城特种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候銮襄九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传明湖北水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雷道东南漳县华海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建智南漳县珍珠液酒酿造公司董事长尚美功保康大山绿色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吕先奎保康荆山锦有机茶有限公司董事长安明湖北石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本湖北骆驼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嘉萍谷城县侨兴润滑油公司经理杨正群襄樊楚凯塑胶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九林老河口富灵农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遂胜老河口市仙仙果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柏华襄阳孝棉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金芝襄樊正大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成杰襄阳荣华国际大酒店总经理宋开荣襄樊丽明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殷肇晴襄樊大鹰车用轴承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少伟襄樊星火轴承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谢建国襄樊汉江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忠湖北雪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爱洁襄樊市妞妞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玉存襄樊市华悦实业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赵世运襄樊万洲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涛襄樊一景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宏涛襄樊市好邻居百货有限公司总经理XXX 襄樊市博亚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樊廷军襄樊锦绣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军红襄樊大力工业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加金杰襄樊冠华防伪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襄樊裕泰铜铅合金钢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双波襄樊凌峰汽车线束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章锋湖北回天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国追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元山襄樊王胖子建筑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乔书祥瑞源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灿方湖北锦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永祥襄樊市永祥饮食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戚建敏八珍食品公司总经理林全祥襄樊市闽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起昌襄樊艺苑房地产开发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太强襄樊万利来特种布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牟坤林襄樊百盟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志谦襄樊天任日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劲洪襄樊仟吉连锁超市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明中天路桥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华书襄樊市海口建筑安装配套有限公司总经理姜耀玲襄樊市广捷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大罗襄樊华洋堂百货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家春湖北昌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清海湖北置地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卓成襄樊隆福超细粉体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共襄樊市委、襄樊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7年度全市发展个体私营
中共襄樊市委、襄樊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7年度全市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单位和50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的通报【法规类别】奖惩【发文字号】襄文[2008]22号【发布部门】襄阳市人民政府(原襄樊市政府)【发布日期】2008.06.18【实施日期】2008.06.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中共襄樊市委、襄樊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7年度全市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单位和50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的通报(襄文[2008]22号)2007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克难奋进,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为促进全市经济增长,扩大城市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鼓励先进,推动工作,市委、市政府决定,授予枣阳市等4个县(市)区为“2007年度全市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授予谷城县石花镇等15个乡镇(办事处)为“2007年度全市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先进乡镇(办事处)”荣誉称号;授予湖北骆驼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等50家企业为“2007年度全市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50强”荣誉称号(名单附后),并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企业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全市广大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要向先进企业学习,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成长壮大。
全市各地各部门要以先进单位为榜样,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鄂发[2005]15号)和《。
襄樊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襄樊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湖北省统计公报2008-08-06 16:30:05 阅读1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襄樊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和谐襄樊,全市经济在上年总量较高的基础上平稳较快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6年,实现襄樊市生产总值675.18亿元,同比增长1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6.43 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90.73 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258.02亿元,增长11.6%。
人均生产总值为11680 元,增长11.8%。
经济结构继续改善。
2006年,在全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3∶41.6∶37.8调整为18.7∶43.1∶38.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
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244.92 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6.3%,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2006年,7个县(市)区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2.28 亿元,同比增长8.9%,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3.6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14 亿元,同比增长24.4%;县域工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5%上升到26%。
市场物价稳定。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3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下降0.0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1.37%,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3.2%。
二、农业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2006年,全市粮食面积583.36 千公顷,比去年增长8.27%,粮食总产量71.63 亿斤,是2000年以来最高水平;全年棉花总产量3.42万吨,同比增长13.62 %,全年油料总产量6.2亿斤,同比下降17.4%,今年蔬菜总产量62.9亿斤,比去年同期下降6.36%;全市主要畜禽产品的产量全面增长。
襄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07年度外经贸工作考核情况的通报
襄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07年度外经贸工作考核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襄阳市人民政府(原襄樊市政府)•【公布日期】2008.06.30•【字号】襄樊政办发[2008]63号•【施行日期】2008.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襄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07年度外经贸工作考核情况的通报(襄樊政办发[2008]6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市对外经贸工作成效显著。
根据《襄樊市对外经贸工作考核办法》(襄办发[2002]11号)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外贸出口奖励政策的通知》(襄樊政办发[2006]101号)文件精神,市商务局会同相关部门对2007年度全市外经贸工作进行了考核。
依据考核结果,市政府决定对全市外经贸工作进行奖励。
现通报如下:一、综合考核情况县(市)、区(含两个开发区)优胜单位(综合得分100分以上前2名):南漳县、襄阳区,分别奖励3万元。
二、单项任务完成情况1.完成出口创汇任务的单位有南漳县、宜城市、襄城区、襄阳区、枣阳市、高新区、保康县、市经委,依次分别奖励15000元、30000元、30000元、20000元、20000元、18000元、12000元、12000元。
超额完成出口创汇任务的单位有南漳县、宜城市、襄城区、襄阳区、枣阳市、高新区、保康县、市经委,另依次分别奖励500元、5000元、4000元、2000元、3500元、5000元、500元、5000元。
未完成出口创汇任务的单位有樊城区、老河口市、谷城县。
2.完成利用外资任务的单位有南漳县、宜城市、襄城区、襄阳区、保康县、樊城区,依次分别奖励25000元、20000元、20000元、16000元、8000元、16000元。
超额完成利用外资任务的单位有南漳县、襄阳区,另依次分别奖励5000元、20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固树立发展第一、富民优先、和谐至上的理念,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实力为重点,努力实现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7年,襄樊市生产总值785.45亿元,同比增长14.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0.03亿元,同比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342.43亿元,同比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302.99亿元,同比增长14.6%。
人均生产总值14478元,同比增长14.6%。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2007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7:43.1:38.2调整为17.8:43.6:38.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成长加快。
2007年工业企业达到4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上年的546家增加到716家。
产品创优、技术创新取得新的成效,新增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家。
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86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0家。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城乡市场繁荣活跃,沃尔玛、武商百货等大型连锁超市入驻市区,农村商业网点达到7200个。
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2007年,7个县<市)区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1.26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4.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82亿元,同比增长44.5%;县域工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6%上升到29%。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 5.1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3.5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2.26%,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4.95%。
二、农业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2007年,全市粮食面积603.52千公顷,同比增长3.46%,粮食总产量78.96亿斤,是2000年以来最高水平;全年棉花总产量 3.67万吨,同比增长7.3%,全年油料总产量5.6亿斤,同比下降9.7%,全年蔬菜总产量61.96亿斤,同比下降1.6%;全市主要畜禽产品的产量全面增长。
生猪出栏达到485.5万头,同比增长15.0%;羊出栏98.78万只,同比增长13.6%;牛出栏46.3万头, 同比增长17.8%;家禽出笼6232.6万只,同比增长10.1%;禽蛋产量18.2万吨, 同比增长14.8%;牛奶产量4644吨,同比下降2.6%;水产品产量19.87万吨,同比增长19.4%。
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稳步增长。
200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311.18亿元,同比增长17.6%。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87亿元,增长22.16%。
龙头及支柱产业是襄樊市工业经济增长主动力。
全年汽车、纺织、烟草食品、医药化工、能源电力完成工业总产值654.65亿元,同比增长14.8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2.6%。
主要产品产量平稳增长。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白酒产量 2.47万千升,同比增长42.0%;卷烟产量283.73亿支,同比增长17.3%;纱产量19.04万吨,同比增长1.3%;布产量4.86亿M,同比增长8.0%;服装产量1348.46万件,同比增长7.6%;水泥产量359.96万吨,同比增长57.5%;汽车产量19.27万辆,同比增长18.6%;发电量88.01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1.4% 。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不断提升。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07%,元-11月,716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56.76亿元,同比增长34.3%;实现利润25.62亿元,同比增长39.9%;完成税金总额35.98亿元,同比增长37.3%。
建筑业稳定发展。
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1.25亿元,同比增长10.0%。
四、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
2007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50亿元大关,达到265.8亿元,同比增长32.6%。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36.5亿元,同比增长33.6%,施工工程1407个,同比增加89个,其中:新开工工程881个,比去年净增78个。
2007年市委、市政府确立了92个过亿元的重点建设工程,完成投资142亿元,占城镇以上完成投资的60% ,成为推动全市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新型工业化工程比重提高。
从投资的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2.8亿元,同比增长46.4%。
其中工业投资大幅提高,完成投资132.2亿元,占城镇以上投资比重达55.9%,同比增长46.3%,高于全市城镇以上投资增幅的12.7个百分点,成为我市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亮点。
在工业投资中,制造业完成投资99.16亿元,比去年净增43.1亿元;电力燃气及水投资完成31.32亿元,比去年减少2.11亿元,同比下降6.3%。
92个亿元工程中,新型工业化工程有57个,占92个亿元工程61.96%。
房地产快速发展。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6.87亿元,同比增长24.3%。
房屋施工面积达到397.6万平方M,同比增长9.2%;商品房销售面积151.4万平方M,同比增长26.9%;商品房空置面积27.8万平方M,同比下降30%。
五、国内贸易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8.87亿元,同比增长18.3%。
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51.62亿元,县零售额完成20.47亿元,县以下零售额完成56.77亿元,分别增长18.9%、17.6%和16.1%。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3.9亿元,同比增长27.4%;住宿餐饮业34.0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他行业47.51亿元,同比增长14.6%。
六、对外经济贸易外贸进出口总额再迈新台阶。
2007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40295万美元,同比增长29.2%。
其中:外贸出口额达27719万美元,同比增长25.9%;一般贸易出口总额27182万美元,同比增长29.04%。
进口12576万美元。
进出口贸易顺差为15143万美元。
利用外资快速发展。
2007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10700万美元,同比增长15.3%,超额完成目标任务8900万美元的20.2%。
2007年,新批外资工程13个,其中来自东南亚和港澳台的外商投资企业共11家。
新加坡丰益投资公司与山东鲁花集团合资经营的襄阳鲁花花生油工程,投资总额2934万美元,合同外资421万美元,将对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
2007年全市等级公路通车里程22559.8公里,其中高级公路270.3公里。
全市货物周转量451203万吨公里,同比增长7.1%;旅客周转量359409万人公里,同比增长6.8%。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
全市邮政业务总量 3.12亿元,同比增长7.6%;电信业务总量14.82亿元,同比增长10%。
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206万户。
本地电话用户84.68万户。
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25万户。
旅游业加快发展。
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 2.56万人次,同比增长26.7%;旅游外汇收入1006.09万美元,同比增长12.7%;接待国内旅游者750.71万人次,同比增长8.8%;国内旅游收入40.28亿元,同比增长16.6%。
八、财政、金融与保险财政收入态势良好。
2007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687521万元,同比增长8.9%。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40153万元,同比增长16.5%。
其中:国税收入53848万元,同比增长16.1%,地税完成131063万元,同比增长21.2%。
财政总支出715234万元,同比增长26.0%。
金融运行平稳。
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83.6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9%,其中:储蓄存款469.7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6%;企业存款138.9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7%。
全市完成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44.8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5%,其中:短期贷款172.32亿元,增长4.2%;中长期贷款163.56亿元,增长36.8%。
全年货币累计回笼21.8亿元,同比增长26.1%。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
全市保费收入20.13亿元,同比增长39.02%。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5.71亿元,同比增长112.3%;寿险保费收入14.42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健康险保费收入 1.4亿元,意外险保费收入0.27亿元。
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7.35亿元,同比增长56.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科技事业继续发展。
2007年,全市经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208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9家,全年共组织申报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工程208项,共争取国家和省级各类科技工程48项,获无偿资助经费近2000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共申请专利1500件。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02.81亿元,同比增长26.1%。
其中:电子信息增加值1.51亿元,同比增长25.6%;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增加值 1.17亿元,同比增长40.3%;新材料增加值8.46亿元,同比增长34.1%;先进制造业增加值81.93亿元,同比增长21.0%,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增加值8.19亿元,同比增长65.8%。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01所,在校生83.24万人。
其中普通高校3所,在校生2.3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3所,在校生6.87万人;普通中学273所,在校学生35.65万人;小学1041所,在校生33.92万人。
全市现有专任教师5.09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
2007年末,全市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9个,博物馆6个,公共图书馆9个。
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4%;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7.1%。
全市有线电视用户36万户。
2007年度文化市场共处罚违规网吧107家<次),其中停业整顿23家、罚款48家、停业整顿且罚款36家,同时还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对全市娱乐市场开展大型专项整治活动3次,有效保证了襄樊人民的文化生活。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
2007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66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1个,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妇幼保健院10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6万张;卫生机构人员7.07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5.0万人,执业医师 1.68万人,注册护师<士)1.71万人。
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007年我市成功的承办了2007-2008年全国男子排球联赛湖北男排的主场比赛,现场观战人数达到42000人次,扩大了排球运动在襄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