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训练:课时检测5 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民国前期(含答案)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跟踪检测(五) 求生——中国近代经济生活的变迁
专题跟踪检测(五)求生——中国近代经济生活的变迁(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莆田二模)下表为“晚清单位面积农产量指数”统计表。
据此可知,清末()年代指数年代指数1821~1830 100 1871~1880 801831~1840 92 1881~1890 801841~1850 92 1891~1900 781851~1860 87 1901~1911 781861~1870 82(晚清卷)》A.近代农业未能有效发展B.自然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C.列强加强控制传统农业D.近代农业经济全面落后于西方解析:选A根据图表可知晚清小农经济占主导,单位面积农产量指数下降,故选A项;强调自然条件,忽视了特定的历史背景,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的问题不只清末存在,排除B项;在这段时间内,列强侵略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为主,单产下降不能说明C项中“控制加强”,排除C 项;材料未涉及西方与中国比较,排除D项。
2.(2019·新乡三模)据1937年的一份调查显示,贵州省各县主要农产品市场的价格差最高达到25倍,最低也有3倍,平均为7~15倍。
这种悬殊的农产品价格差主要体现了() A.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B.工业原料的强劲需求C.传统自然经济的特点D.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解析:选C由材料中1937年贵州省各县农产品价格差较大,这是由各县生产农产品的差异性决定的,也说明各县农产品大多只在本县流通,体现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C 项。
3.(2019·郑州二模)洋务派在1865年以后创办的军事工业中,普遍实行雇佣劳动,工人的工资基本上是按照技术高低而定,劳动强度虽然很大,但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
这表明洋务企业() A.注重保障工人权益B.已脱离落后因素的影响C.具有资本主义因素D.主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解析:选C据材料“普遍实行雇佣劳动”“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可知1865年后的洋务企业的经营具有资本主义因素,故选C项;材料只涉及给工人工资,并未涉及保障工人的权益,排除A项;材料虽然说明了实行雇佣劳动,按照技术高低定工资,但这并不能说明已经脱离了落后因素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是否主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排除D项。
高考文综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中国近代史阶段分期
中国近代史(1840—1949)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考查:28、29、30题★中国近代史的阶段分期:1、按照中国革命的性质划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1840-1894: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2)1894-1919: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3)1919-194: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2、按照政权更迭顺序划分:(1)晚晴时期:1840—1912,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3)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近代中国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一、晚清时期(1840—1912)一、时空坐标二、阶段特征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2年清帝退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确立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的时期,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政治上:(1)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列强先后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不断抗争与探索: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抗争: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甲午战后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义和团运动。
探索: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1859)、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民族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地主阶级清末新政、民族资产阶级辛亥革命;(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晚清统治结束。
2.经济上:经济结构发生变动:(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出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外企,在华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资本输出);(3)洋务运动创办大量近代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4)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5)“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生与发展。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上篇 模块课时强化练(八)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民国前期
课时强化练(八) 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民国前期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邯郸模拟)下面是中国早期的铁路工人斗争情况。
这种变化可以用来表明( )A.B .工人阶级逐步成为独立政治力量 C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D .工人阶级的民主意识在迅速提高解析:材料中“一部分人参加的斗争,大都是在被逼无奈”表明是自发,“牵涉方面广、斗争复杂、组织严密,斗争策略娴熟和胜利成果(经济、政治诉求)全面”表明是自觉阶段,故A 项正确;B 、C 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 项材料无涉及,排除。
答案:A2.(2018·海淀模拟)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期间“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到十字街头,大庭广众之间……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
这说明五四运动( )A .促进新文化运动兴起B .知识分子是运动的主力军C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 .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解析:材料中“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表明具有广泛性,故C 项正确;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与材料中“五四运动期间”的1919年不符,故A 项错误;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与史实不符,故B 项错误;五四运动目标是反帝反封建,与史实不符,故D 项错误。
答案:C3.(2018·承德模拟)1927年6月30日,有外国驻上海领事报告说:“近期在上海,每天都有新的受害者被捕,都在捐献了不同数目的现金之后获得释放,这是对有产阶层的恐怖统治。
”这表明当时( )A .北洋军阀统治残暴B .西方阻碍民族企业发展C .三民主义思潮流行D .南京政府统治秩序尚不稳定解析: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上海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管辖,材料中“每天都有新的受害者被捕,都在捐献了不同数目的现金之后获得释放,这是对有产阶层的恐怖统治”,故D项正确。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训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训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曾纪泽在1881年所上《改订俄约办事艰难情形疏》中称:“我皇上因俄事日迫,意在转圜,一切情形,许臣由电径达总理衙门代奏请旨,已属破格施恩。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疏中的“电”应该是指电话B.清朝密折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该条约签署使中国收复了伊犁D.科技发展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2.1937年8月12日,国民政府制定的《战时电影事业统制办法》规定:“中央电影摄影场会同军委会政训处电影股,联合上海各影业公司合组一总机关,由中央电影事业处负责总其成,指挥及分配全部工作。
”这一规定旨在( )A.强化对思想的引导B.促进电影产业发展C.加强对经济的控制D.巩固抗日统一战线3.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高达98.3%。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
这揭示了( )A.互联网基本取代了传统的人际关系网B.互联网满足了人们的个性需求C.互联网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影响非常大D.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极大4.(2019·玉溪一模)下表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组数据统计,它反映了( )年份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数(1978年=100)食品支出(%)交通通信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985 268.9 57.79 1.8 3.9 1990 311.2 58.80 1.44 5.37 1995 383.6 58.62 2.58 7.81 2000 483.4 49.13 5.58 11.182005 624.5 45.48 9.59 11.56B.市场经济确立使各项指标发生了重大变化C.改革开放后信息交流和人口流动情况明显D.文教娱乐服务支出上升导致食品支出下降5.(2019·玉溪模拟)近代中国交谊舞最初还局限于上流社会的少数人,到20世纪20年代初,跳舞之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8讲 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2.(视角 共和制对北洋军阀统治的影响)实行专制统治的北洋军阀,却常常利用和强 调共和这个招牌。议会、内阁这些共和国所拥有的形式,北洋政府只能利用,却 不敢轻易废除。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北洋军阀没有现代政治意识 B.军阀统治缺少意识形态支撑 C.共和国形式是军阀统治的基础 D.民主共和理想因军阀统治而泯灭
考法1 从时代背景角度考查北洋军阀时期的社会特征
[典例1] (2015·全国Ⅰ,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
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
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 (1)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 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革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民大革命在全国 蓬勃开展起来。 (2)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 作破裂。 (3)道路探索: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找到了 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新三民主义 (1)提出:1924 年,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影响: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4.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先后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 提出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斗争的主张。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考题点评 本题运用史料考查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主要考查解读获取信息结论的能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训练(二)Word版含答案
阶段训练(二)1.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中国自然经济已经解体C•西方思想文化开始向中国渗透D.洋务运动由此产生2. (2017浙江金丽衢高三联考)时人曾对当时某一著作作如下评论:其书罗列荒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尤为有用之书”。
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是()A. 《明夷待访录》B.《海国图志》C. 《孔子改制考》D.《天演论》3. 据湖南口岸贸易情形的记载:“自近年设立洋船税关,生意顿盛。
洋纱一宗,尤为畅销。
业此者现有四十五家,而每日所获,各不下三四百金。
惟本地所产之棉花,其价日贱,且无人问津。
”这说明()A. 近代民族纺织业发展缓慢B. 本地棉花价廉难销售C. 洋纱占据中国大部分市场D.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4. (2016 9月浙江嘉兴选考评估)近代中国不乏勇立历史发展潮头的新锐人物。
其中,创办继昌隆缫丝厂的是()A. 李鸿章B.荣德生C.陈启源D.张謇5. (2016浙江绍兴高一上期末)新材料的发现始终是史学研究的动力。
2015年8月,考古队员们对丹东一号”沉船(黄海海战中清军与日军激战的战舰)中打捞上来的瓷盘碎片进行拼接。
初步拼接后,发现盘子的正中间,一个并不明显的图案出现在眼前。
经过考古队员仔细辨认,正是繁体的0O”字样。
题中的0O”处应该是()A. 靖远B.定远C.致远D.经远6. (2016浙江嘉兴高一上期末)以下是某晚清人物的传记目录(部分):三、黑旗壮大……七、参加中法战争……九、领导台湾保卫战。
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 邓世昌B.刘永福C.徐骧D.李鸿章7.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9.(2017浙江衢州高三期末)白寿彝说:若和世界各先进国相较,这只能算中国……现代化的开始,距现1891 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上篇 模块二 课时强化练(七)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
课时强化练(七)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榆林模拟)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解释为自己的著作起名为《鸦片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
”英国政府之所以重视鸦片贸易,主要在于( )A.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B.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扭转贸易逆差C.鸦片贸易捍卫了英国“自由贸易”原则D.鸦片贸易对于英国的政治影响力至为重要解析:由于英国商品在中国没有取得巨大的收益,故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贸易逆差,故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B2.(2018·德州模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陷后,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去与英、法等国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粤办。
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
”咸丰帝在给何桂清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
这说明当时( )A.中央集权削弱B.地方官员主动适应国际外交C.地方自主性增强D.满清政府缺乏现代国家观念解析:根据材料“广州城陷后……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清政府从官员到皇帝都缺乏近代民族国家的理念,故D项正确。
A、B、C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D3.(2018·滨州模拟)下图是19世纪40至60年代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的比例。
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西方侵略者在中国扶植代理人B.清政府逐渐强化中央集权C.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政权结构D.科举考试增加汉人录取率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40-60年代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材料中汉人出任巡抚越来越多这是清政府在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为维护统治,笼络人心的需要,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政权结构,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D两项材料无体现,排除。
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复习知识点练习卷:民国前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
民国前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一、选择题1.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与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都是近代中国的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结果和影响差别很大。
其主要原因在于( )A.欧美列强对中国抵抗态度不同B.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D.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2.20世纪初,孙中山在《排外与国际法》一文中指出:“各国交际,未尝不视国力之强弱以为进退,而相与结不对等之约。
”这主要表明,孙中山( )A.具备一定国家主权意识B.承认中外条约即国际法C.认清了列强的侵略本质D.主张废除不平等的条约3.20世纪初《民吁日报》以鲜明的言论表达了对某运动的支持:“自今日以往,凡官吏有查卖我路矿,侮辱我国体者,必号位陈诉于四万万同胞之前,以求裁判焉。
凡外人有觊觎我主权,侵削我领土者,必反复开导于四万万同胞之前,以求挽回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有利于强化国人的民权观念和民族意识B.该运动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C.表达了全体中国人强烈的近代国家观念D.该运动结束后官民矛盾得到有效的缓和4.1923年,国内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
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
这场论争( )A.民主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B.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开端C.使国人认识到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D.体现出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5.19世纪末,留洋海外的知识分子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量经典著作,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下列对这些翻译著作影响的解读,正确的是( )A.有利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B.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形成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D.使工人运动有了组织保障6.20世纪初,民国政府颁布了大量发展工商业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条例》《商人条例》《矿业条例》等,这种做法( )A.有利于保障民族资本主义的合法地位B.有效遏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C.奠定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D.促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7.1915年,中华民国司法部制定了民法草案,有关婚姻部分明确规定:“男子未满十六岁,女子未满十五岁,不得成婚”“有配偶的,不得重婚”“夫妇不相和谐而两愿离婚的,得离婚”等。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4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年)
课时作业4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年)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2·南充市高三三模]下图为1800~1850年间中国白银、制钱购买力的折线变动图。
其中,1835~1850年间两者的购买力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趋势,可推知当时中国( )A.传统制钱丧失竞争力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C.中外经济联系的加强D.白银开始成为主要流通货币2.[2022·眉山市高三三模]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年均财政收入和军费情况:以上数据说明,鸦片战争( )A.人均军费与战局无关B.清政府的战败有必然性C.无法从经济角度解释D.军费数量与战局负相关3.[2022·昆明市高三模拟]《天津条约》规定:“此次新定税则并通商各款,日后彼此两国再欲重修,以十年为限,酌量更改。
”1868年,清政府主动派出以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为首的使团出洋与各国交涉修约事宜,同时任命英国人柏卓安及法国人德善参与交涉。
材料表明( )A.清廷主动接受近代外交体制B.西方国家积极支持中国修约谈判C.清政府面临的外交环境艰难D.贸易谈判是当时中外交涉的重点4.[2022·成都市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在中西砥砺的初始阶段,西方人由于语言不通,“一切事物惟华籍买办是赖”,在交往中买办们逐步学会了办企业的新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并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财富后,不去买田置地,而去投资近代企业。
这一状况( )A.推动传统经济模式转型B.表明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C.催生了民族工业的产生D.导致了小农经济彻底地瓦解5.[2022·遂宁市三模]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中国与美国是当时英国最大的两个经济市场……英国本可能介入美国(内战)以重启棉花贸易,但却选择投入中国的内战。
事后英国首相会把介入中国一事,当作英国为何得以在不干预美国内战下仍能熬过经济崩溃的原因。
或者换句话说,英国靠着对中国内战放弃中立,才得以对美国内战保持中立。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二 强权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课时达标检测(五)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民
课时达标检测(五)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民国前期(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根据民国惯例,募集社会捐赠救灾恤难的途径主要有:政府公务员薪金扣减充作赈捐,向中外各团体及个人募捐等。
1913年民国政府规定:“凡捐款逾一万圆或募捐逾五万圆以上者给特别奖章,凡捐款逾五千圆或募捐逾三万圆以上者给一等奖章……凡应给赈抚奖章者随给执照以资证明。
”这说明( )A.以工代赈举措具有时代特色B.赈灾政策长期持续实效显著C.救灾资金中社会捐赠比重大D.政府发挥调配社会资源功能解析:选D A、B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材料仅体现了社会捐赠的奖励措施,没有体现出其在救灾资金中所占的比重,不能得出救灾资金以社会捐赠为主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中政府扣减公务员薪资赈捐,对捐款较多的给予奖章奖励,反映出政府发挥行政职能,从社会募集赈灾款项,故D项正确。
2.(2017·某某测试)1914~1925年的十余年间,中国先后制订过三部宪法。
其中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的出台最为迅速,当时的国会在曹锟的贿赂和武力逼迫下,仅用了三次会议即制定通过。
这表明当时( )A.封建复辟浪潮卷土重来B.宪法地位得到社会认同C.贪污腐败现象较为严重D.某某宪政思想影响巨大解析:选B 根据史实,这一时期仅有袁世凯、X勋倡导复辟帝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十余年间,中国先后制订过三部宪法”,表明宪法成为政治统治合法性的象征,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故B项正确;材料侧重于“十余年间……先后制订过三部宪法”,故C项错误;材料侧重宪法之于执政合法性的一面,故D项错误。
3.1914年12月,教育部提出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并规定“中小学校修身国文教科书,采取经训,以保存固有之道德;大学添设经学院,以发挥先哲之学说”。
该规定是为了( )A.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B.顺应“某某民国”的宗旨C.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D.冲击儒学传统文化教育解析:选A 材料提供的时间是1914年12月,在这个时间提出“中小学校修身国文教科书,采取经训,以保存固有之道德;大学添设经学院,以发挥先哲之学说”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检测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一、选择题1.“中央人民政府应争取早日制定恢复和发展全国公私经济各主要部门的总计划。
……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上述材料见于( )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与上述条文出自的法律文件相关的是( )A.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C.实行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 D.1949到1954年代行宪法职能3.在《共和国政治制度研究评述》中提到了中国现今政治制度主要包含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________、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制度、国防制度、外交制度、人口教育干部制度、“一国两制”制度10个方面。
横线中应填写的是( )A.国家主席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户籍管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4.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相继颁布了《刑法》、《民法》、《经济法》等各种法律法规。
这表明我国( )A.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B.法律法规制定的越来越多C.形成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 D.人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5.1963年,周恩来指出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
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等到时机成熟后,尊重蒋介石的意见协商后再进行。
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使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B.已隐含后来“一国两制”的构想C.中共对台湾政策向和平方式转变 D.打击了美国“两个中国”的阴谋6.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国际版推出了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
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板块综合检测(二)中国近代史(含解析)
板块综合检测(二)一、选择题1.(2020·广东深圳二模)1841年,英军对广州发动进攻,所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三元里广大民众义愤填膺,击退来犯英军。
周边百余村的团练手持戈矛犁锄,“将方、圆两炮台四面围住,各处设伏”,使得英军“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
三元里抗英说明(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小生产者存在固有阶级局限C.战斗的意志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D.民众团结抗争勇于反击侵略解析:材料“广大民众义愤填膺,击退来犯英军”,体现出民众团结抗击外来侵略,故选D项;A项是1842年《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民众的抗争精神,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关,排除B项;战斗的意志影响战争成败,实力才是取胜的关键,排除C项。
答案:D2.(2020·山东青岛二模)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全部财政收额为1 387万元,所借内外债占81.3%,其中外债就占61.3%。
这导致了( )A.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B.列强承认新生的南京临时政府C.动摇了封建经济的根基D.对外政策方面表现软弱解析:南京临时政府所借外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高达61.3%,过多地受制于外国,难以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对外政策具有软弱性,故选D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由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决定的,外债比例过高并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并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外债本身不会动摇封建小农经济的根基,排除C项。
答案:D3.(2020·重庆二模)五四前,人们还在争论白话与文言之优劣,白话应有的规范以及白话能否成为诗的语言等;五四后,白话竟不需任何形式的批准与认可,直接成为参与运动的人的共同语言工具。
这反映了,五四运动( )A.是白话取代文言的文学革命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D.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解析:材料中“争论白话与文言之优劣”到“直接成为参与运动的人的共同语言工具”的变化可知通过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在白话文普及上有了重大进步,故选D项;五四运动在白话文上的影响是客观作用,而非主要目的,五四运动主要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排除A项;五四运动确实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但是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其在白话文上的国内影响,不涉及反帝反封建的内容,故材料与五四运动的本质没有关系,排除B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文字形式的转变,与民族意识是否觉醒无关,排除C项。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训练卷中国近现代史专题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附解析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训练卷中国近现代史专题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一、选择题1.(2018·广东肇庆三模)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六十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000余万两。
这一变化反映了( )A.自然经济基本让位于商品经济B.传统手工纺纱业的衰落C.政府放宽对棉花出口的限制 D.传统小农经济蓬勃发展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租收入仍然是经济剥削中最稳当的方式。
当时的地租额很高,一般是地价的十分之一,有的甚至达到三分之一。
这就是说,投资土地的收益一般是1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30%。
上述材料表明( )A.土地税仍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B.重农抑商政策得到强化C.近代工业资本原始积累处境艰难D.农村资本主义发展迅速3.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发展工业的重心是军事工业;而到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发展工业的重心转向民用工业。
发生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派意识到发展资本主义的必要性B.国内局势走向稳定和平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4.(2018·河北五市联考)关于洋务运动的史学评价,有人认为它是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的自救运动,有人则认为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
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史观影响史学结论B.史学研究要服务现实C.阶级立场影响史学结论D.历史认识无客观标准5.1895年底,清政府就芦汉铁路兴建一事颁谕,允许能集资千万两以上白银的富商设立公司筑路,赢绌自负。
1896年,总理衙门根据王鹏运准民招商集股开矿、官吏认真保护不得阻挠的奏折,奏请咨令有关省份厘定章程,地方官不得勒索,得到皇帝同意。
这些措施( )A.说明洋务运动取得初步胜利B.推动民间兴办实业浪潮的兴起C.体现出对“中体西用”的反思D.是在为“新政”的实行制造声势6.从19世纪90年代起,梁启超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时事政治评论,因这些文章大多发表在后来的《时务报》和《新民丛报》上,所以有人将之称为“时务体”和“新民体”。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专题限时集训4 中国近代政治的艰难转型 含解析
专题限时集训(四)(时间:45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161页)一、选择题1.1850年,上海英商林塞洋行的走私规模不如别家大,该行老板上书英国领事说:“(我行)要和任何人一样大肆走私了。
”英国领事答复道:“他们(清朝官员)对海外强国,不敢有任何公开冲突。
”这说明中国()A.海关职权逐渐丧失B.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C.自然经济快速解体D.清政府成为列强傀儡B[海关职权逐渐丧失,并非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他们(清朝官员)对海外强国,不敢有任何公开冲突”可知,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故B项正确;材料未反映经济方面,故C项错误;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傀儡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故D项错误。
]2.(2019·南宁一模)1854年6月,清政府与英、美、法等国达成协议,约定由三国各推一人帮办关税事务,从而确立了以洋人为主管理海关的体制,这一体制()A.表明中国海关主权开始丧失B.反映了清政府已经失去民心C.阻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D.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D[根据所学知识,1842年《南京条约》协定关税的内容说明中国海关主权已经丧失,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清政府已经失去民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确立了以洋人为主管理海关的体制”可知进一步破坏中国关税主权,加速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故C项错误;材料“确立了以洋人为主管理海关的体制”便利了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故D项正确。
]3.(2019·广安一模)外国使节自1861年起进驻北京,但他们觐见皇帝的请求却一再被拒绝。
清政府的解释是因为皇帝年幼、不便见人,而真正原因在于《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
这一事件反映出清政府()A.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完整B.逐步接受了近代外交观念C.华夷等级观念根深蒂固D.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约束C[从材料清政府不接见外国使节的原因是“《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可知是清政府华夷等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故选C项。
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民国初期(1912—1927年)专题练习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民国初期(1912—1927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3·广东江门一模)武昌起义之后,社会上一度出现了“革命军兴,革命党消”以及各种“毁党”之说。
正如同盟会元老的张继所言:“当革命初起,革命党人人欢迎……世局渐定,则觉革命党为害,此殆公例不可逃。
”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并未唤起民众B.军人赢得民心向背C.社会阶层分化加剧D.革命目的已经实现2.(2023·四川雅安一模)1918年年底,陈独秀称美国总统威尔逊为“世界上第一个好人”。
到1923年年底,北大进行民意测量,投票选举世界第一伟人时,497票中列宁独得227票居第一,威尔逊则得51票居第二。
这种变化可以说明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式微B.政治思想的转向C.革命领导权的转移D.革命性质的改变3.(2023·重庆巴蜀中学月考)辛亥革命前后,很多报刊大量辟有“社论”“社说”“论说”“时论”等栏目,且报刊舆论篇幅所占比例有全报的三分之一左右。
有一部分报纸在版面上辟有专门刊头的副刊,如《中国日报》的“鼓吹录”、《国民日报》的“黑暗世界”、《申报》的“自由谈”等。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报刊宣传(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B.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精神C.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D.提出了国家治理新方案4.(2023·河南一模)陈独秀说,我们反对孔教……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无价值。
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抗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
据此可知,陈独秀( )A.批评传统儒家学说缺乏创新B.意在反思新文化运动C.并未完全否定孔子思想学说D.指明社会落后的根源5.(2023·四川宜宾三模)五四运动时期,有识之士指出:中国是“万国的市场”,没有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机会,“温情主义”的改良完全是幻想,“共和政治为少数资产阶级所把持”也行不通,要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采取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
2020版新课标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二民国前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练习
2020版新课标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第8讲民国前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一、选择题1.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与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都是近代中国的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结果和影响差别很大。
其主要原因在于( )A.欧美列强对中国抵抗态度不同B.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D.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解析: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结果失败,而其影响并没有深入人心,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的爱国救亡运动,结果取得了完全胜利,其影响非常大,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为前者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举动,而后者则是全民族抗战,所以群众基础是最关键的,故D项正确。
答案:D2.20世纪初,孙中山在《排外与国际法》一文中指出:“各国交际,未尝不视国力之强弱以为进退,而相与结不对等之约。
”这主要表明,孙中山( )A.具备一定国家主权意识B.承认中外条约即国际法C.认清了列强的侵略本质D.主张废除不平等的条约解析:材料中孙中山意在使中国强大以建立平等外交,具有一定国家主权意识,故A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不对等条约而非国际法,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国家主权意识而非侵略本质,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20世纪初的时代要求,故D项错误。
答案:A3.20世纪初《民吁日报》以鲜明的言论表达了对某运动的支持:“自今日以往,凡官吏有查卖我路矿,侮辱我国体者,必号位陈诉于四万万同胞之前,以求裁判焉。
凡外人有觊觎我主权,侵削我领土者,必反复开导于四万万同胞之前,以求挽回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有利于强化国人的民权观念和民族意识B.该运动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C.表达了全体中国人强烈的近代国家观念D.该运动结束后官民矛盾得到有效的缓和解析:材料呼吁民众团结起来与官吏和帝国主义斗争,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全体中国人”,表述绝对,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官民矛盾的变化,故D项错误。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主题升级练四痛苦转型--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
主题升级练(四) 痛苦转型——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注意事项:本试卷共14题,全卷满分85分,考试用时4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陈恭禄1934年撰文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时指出:“中外政教之悬殊,夷夏之别太严。
”英国要求通商与平等往来,但“北京政府不知国际关系之变迁,本于轻视外人之心理,囿于旧档成案”,“视英国为藩属之国,视为蛮夷,拒绝平等往来,因此战祸之促成。
”上述言论表明作者( )A.站在侵略者的立场上分析问题B.肯定英国引领着国际关系潮流C.其观点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D.企图理性地反思中国落后之因答案:D解析:A项是对材料的误读;作者从清政府落后的角度探讨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其实是希望能够更理性地反思中国的落后,思索解决问题的路径,并不是要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也不是肯定英国的进步,故B、C两项错误,D项正确。
2.(2019福建龙岩高三质检)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帝慨叹:“此次夷务,步步不得手,致令夷酋面见朕弟(奕),已属不成事体。
”奕本人也对其从“岂肯与异类为伍”到“又不能不与会晤之势”耿耿于怀。
上述现象反映出( )A.奕依据时势作出主动的调整B.清政府推行洋务运动的必要性C.清政府形成了近代平等的外交D.清廷“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无论是咸丰帝还是奕都极力反对与外国人直接会面,但又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不得不会面,这反映了清政府固守的“天朝上国”观念已受到冲击,D项正确。
A项“主动的调整”表述错误;材料不能直接反映出洋务运动,排除B项;材料表明,清政府仍具有“天朝上国”的观念,并没有形成近代平等的外交理念,C项错误。
3.(2019贵州遵义高三冲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
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练习题卷:近代中国经济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代中国经济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1.(2019·江苏徐州高三模拟)20世纪初,电报的广泛运用使上海各大报刊在追求新闻“速而确”方面难分伯仲,尤其对重大事件的报道,细枝末节虽有不同而整体脉络相差无几。
这说明通讯事业的进步( ) A.推动了近代科技发展B.消除了报刊行业竞争C.提升了新闻基本效能D.制约了新闻报道深度2.杭州“张小泉剪刀”在1909年传至张祖盈时,制剪技术在杭已传八代,他以“海云浴日”作为商标,送至知县衙门,并报农商部注册“张小泉剪刀”。
此材料可印证( )A.近代商业意识的发展B.近代机器工业的兴起C.中国洋务运动的发展D.东南民族企业的发达3.(2019·大庆高三模拟)清末《违警律》规定,“乘自行车不设铃(铃铛)号(牌)者,处五日以下一日以上拘留,或五元以下一角以上之罚金。
”民国时期规定,市公用局管理自行车的检验、登记、核发号牌事项,巡警可以随时处罚不遵守法规的骑车人。
由此可知( )A.政府加强公共管理B.崇洋媚外风气盛行C.自行车已普遍使用D.民众抵制西方文明4.(2019·山东烟台一诊)在某历史时期,湖南涌现出许多进步报刊,如《抗战日报》《观察日报》《大众日报》等。
另外,《新华日报》《解放》《群众》《毛泽东自传》《抗日的八路军》等书报期刊在湖南均有大量销售。
这表明( ) A.国民党在湖南的力量削弱B.报刊业缓和了国共两党关系C.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D.政治局势推动了报刊业发展5.据统计,1920-1936年外国在华投资增加了95%,平均年增长率4.3%,是外国在华投资增加最多的时期。
投资集中在金融、外贸、能源、钢铁和近代化运输等领域。
这一现象导致( )A.民众掀起收回利权运动B.民族工业发展受到挤压C.政府消极应对列强冲击D.列强垄断国内主要行业6.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统一币制,确立银本位。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币制改革: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确立法币外汇本位制,改革后的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达标检测(五)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民国前期(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根据民国惯例,募集社会捐赠救灾恤难的途径主要有:政府公务员薪金扣减充作赈捐,向中外各团体及个人募捐等。
1913年民国政府规定:“凡捐款逾一万圆或募捐逾五万圆以上者给特别奖章,凡捐款逾五千圆或募捐逾三万圆以上者给一等奖章……凡应给赈抚奖章者随给执照以资证明。
”这说明( )A.以工代赈举措具有时代特色B.赈灾政策长期持续实效显著C.救灾资金中社会捐赠比重大D.政府发挥调配社会资源功能解析:选D A、B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材料仅体现了社会捐赠的奖励措施,没有体现出其在救灾资金中所占的比重,不能得出救灾资金以社会捐赠为主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中政府扣减公务员薪资赈捐,对捐款较多的给予奖章奖励,反映出政府发挥行政职能,从社会募集赈灾款项,故D项正确。
2.(2017·福州测试)1914~1925年的十余年间,中国先后制订过三部宪法。
其中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的出台最为迅速,当时的国会在曹锟的贿赂和武力逼迫下,仅用了三次会议即制定通过。
这表明当时( )A.封建复辟浪潮卷土重来B.宪法地位得到社会认同C.贪污腐败现象较为严重D.民主宪政思想影响巨大解析:选B 根据史实,这一时期仅有袁世凯、张勋倡导复辟帝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十余年间,中国先后制订过三部宪法”,表明宪法成为政治统治合法性的象征,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故B项正确;材料侧重于“十余年间……先后制订过三部宪法”,故C项错误;材料侧重宪法之于执政合法性的一面,故D项错误。
3.1914年12月,教育部提出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并规定“中小学校修身国文教科书,采取经训,以保存固有之道德;大学添设经学院,以发挥先哲之学说”。
该规定是为了( ) A.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B.顺应“共和民国”的宗旨C.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D.冲击儒学传统文化教育解析:选A 材料提供的时间是1914年12月,在这个时间提出“中小学校修身国文教科书,采取经训,以保存固有之道德;大学添设经学院,以发挥先哲之学说”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4.1919年,中国一些知识妇女仿照男人剪了短发,她们的短发样式被称为“拿破仑”头、“华盛顿”头。
这反映了( )A.知识妇女最先思想解放B.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普及C.知识妇女接受了新思潮D.封建礼教已被完全抛弃解析:选C 知识妇女发式的变化反映出她们思想的解放,但不能推断出是“最先”,故A 项错误;知识妇女发式的变化不能体现出她们社会地位的变化,因此不能推断出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普及,故B项错误;知识妇女发式的变化反映出她们要求冲破传统思想,接受了新思潮,故C 项正确;知识妇女对新思潮的接受,不能推断出封建礼教已被完全抛弃,故D项错误。
5.数据显示,1919年6月份的日本对华贸易较上年同期减少约一半,从2 769万元减至1 405万元,使中国的对日贸易出超460万元。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中国扭转了对日贸易的被动局面B.一战使日本对外贸易受挫C.军阀割据混战殃及中国对外贸易D.政治运动影响了中日贸易解析:选D 据材料“1919年6月份”可知,中日贸易中日本对华贸易减少,主要是受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中国社会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故D项正确。
6.皖系军阀徐树铮访问法国期间,在巴黎宴请宾客,席间徐树铮致辞:“今晚所备菜肴皆菲薄粗鄙,不堪招待。
”酒店经理听后认为徐树铮是对酒店的侮辱,蓄意损害其名誉,于是提起诉讼。
这一事件从本质上反映了( )A.近代中国国际地位低下B.中西方在饮食方面的区别明显C.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D.守旧势力对外部世界茫然无知解析:选C 徐树铮在宾馆请客,在宴席上的谦虚之词被酒店认为是侮辱,反映了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故C项正确。
7.(2018届高三·衡阳十校联考)有学者说:“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批评孔子、反对孔教、否定儒家纲常,其实并不是指向传统,而是针对现实。
”材料中的“现实”是指( ) A.宣扬科学知识的需要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C.国人民主意识的提高D.袁世凯执意复辟帝制解析:选D 材料意在考查新文化运动批判儒家思想的现实背景。
A项为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故A项错误;B项不能与批判儒家思想的现实背景联系起来,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批判儒家思想的现实背景,故C项错误;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掀起“尊孔复古”运动意图复辟帝制,这种情况下,新文化运动批判作为封建统治基础的儒家思想,故D项正确。
8.“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就是非常激烈的。
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
”材料反映新文化运动重大缺陷是( )A.具有形式主义的倾向B.对权威的蔑视与挑战C.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D.具有崇洋媚外的特征解析:选A “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可得出对凡是传统的东西均要批判,说明其更注意形式,故A项正确。
9.(2017·长沙模拟)下表是1913~1920年中国国内工业品和原料价格指数表(以1913年为100),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 )A.传统自然经济顽强抵抗着外来经济侵略B.中国被进一步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西方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此时得到了较快发展解析:选D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农产品(原料)的价格指数的上涨幅度要小于工业品的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说明国内民族工业得以迅速发展,从而使工业品的价格指数上涨,故D项正确。
10.(2017·武汉模拟)1924年,孙中山在新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并亲自核准了《农民协会章程》《工会条例》。
这一做法有利于( )A.改组中国国民党B.唤起民众投身国民革命C.壮大中国共产党D.提高工人农民经济地位解析:选B 该措施是在改组国民党之后实行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孙中山重视工人、农民,可知这一做法有利于唤起工人和农民参与革命,故B项正确;孙中山是国民党领导人,故其做法不是为壮大共产党,故C项错误;从“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可知材料中的措施不是为提高工人和农民的经济地位,故D项错误。
11.(2017·珠海质检)1924年3、4月间,孙中山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就民权主义发表了一系列演讲。
他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
其解释的本质目的在于( )A.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B.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C.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D.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解析:选D 据材料可得孙中山对民权主义进行改造,A项属于旧三民主义;B项属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来源;C项属于民族主义;据材料可得国民党一大和国共合作建立后,孙中山增加了民权主义的内容,强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通过“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来实现,故D项正确。
12.(2017·保定模拟)下表为1927年《学灯》编辑部对社会上婚姻观念的抽样调查情况,由表格信息可看出当时婚姻观念( )A.崇尚自主自由B.受政局变动影响较大C.保守思想占主流D.淡化了门第观念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27年”和赞成解散婚姻比例的增多,得出此时受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科学思想的影响,故A项正确;影响婚姻观念的主要因素是内因,政局动荡是外因,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比例可以看出新潮思想占主要地位,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门第观念,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材料一18世纪上半期,随着启蒙运动从英、法向整个欧洲的扩散,德国思想文化界的精英们也汇入启蒙运动的洪流之中。
但是,德国的启蒙运动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为:一方面,它高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思想大旗,从迷信和传统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它还针对德国分裂落后的现状,将启蒙运动的理性思考与民族情感融合起来,在宣扬理性等启蒙观念的同时,伴之以浓烈的民族情感,最终形成了启蒙思想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共生。
由于这一特点,启蒙运动在德国成长的过程也成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构成了德意志民族的自信,而且最终催生了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
——摘编自邢来顺《德国贵族文化史》材料二陈独秀说:“吾宁思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思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
”胡适也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根本意义是承认中国旧文化不适宜于现代的环境,而提倡充分接受世界的新文化”,中国应该“接触新世界的科学民主文明而复活起来”。
——摘编自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民族主义”的内涵。
(10分)(2)根据以上材料,归纳启蒙时期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与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的主要异同。
(1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启蒙运动的扩展并结合所学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及德意志的分裂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
第二小问,根据“高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思想大旗,从迷信和传统中解放出来”“理性思考与民族情感融合起来”“启蒙思想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共生”“启蒙运动在德国成长的过程也成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过程”概括其内涵。
第(2)问,结合材料从二者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倡导的新思想及其目的上概括相同点;从二者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产生的影响上比较概括不同点。
答案:(1)背景:启蒙运动的扩展;(2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2分)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德意志国家分裂阻碍。
(2分)内涵:宣扬科学、民主、理性、宽容、进步、文明、民族情感;(2分)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相伴共生,共同发展。
(2分)(2)相同:都反对迷信和传统,提倡科学、民主、理性、进步等启蒙思想。
(2分)都要求实现国家统一,使本民族适应世界而生存。
(3分)不同: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是在强化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新文化运动是在彻底否定中国旧文化的基础上,主张以世界新文化取代中国旧文化。
(4分)前者催生了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加强了民族自信,滋生了极端的民族主义;(3分)而后者在推动中国近代文学艺术转型的同时,削弱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3分)材料近代最早的江南女校是在西方传教士传播基督教的背景下建立的。
诞生于19世纪50年代的江南教会女校,作为传统中国土地上的一个崭新的文化现象,虽然面临重重阻力,但是仍然不断地将女性(应)接受知识这种观念向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