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教案
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能够求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性质。
2. 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
难点:如何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和粉笔。
2. 投影仪和教学PPT。
3. 教学软件:数学工具。
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为最小公倍数做铺垫。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
3.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小朋友为了参加学校的舞蹈表演,需要学会一些基本的舞步,如转圈、踏步等,这些动作都需要他们步伐一致才能完成,引出“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 讲授新课:通过PPT展示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最小公倍数,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班级的学生要分组进行活动,每组人数要相同,如何确定每组的人数?”让学生运用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最小公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组报告、口头测试和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他们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指导他们如何改进。
八、作业布置1. 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1) 12和15(2) 24和36(3) 45和602. 实际问题解决:一个工厂生产零件,需要4个工人一组进行组装,现有3组工人同时工作,每组的人数分别为6人、8人和12人,如何分组才能让所有工人同时完成工作?。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一等奖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一等奖《《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2、会用列举法,分解质因数,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3、会求是互质数或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4、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大胆质疑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班在舞台旁30米长的花带上每隔2米种一株桂花,树种的太密了,下午要重种,改成每隔3米种一株。
现在大家出出主意,下午怎样种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呢?我一边说一边把课前准备好的图片分给各小组,让各小组讨论交流后交由小组长汇报本组的方案。
各组讨论后出现以下三种情况:1、全部拔起,重新测量后再种2、头尾不动,把中间的全部拔起,重新测量后再种3、除头、尾不动外,还有6米、12米、18米、24米共六株不用拔,只需拔10株,在每两株中间种一株,这样重种5株就可以啦。
师:刚才有4组采用了第三种方案该种的,这种方案确实比前两种方案要好,现在请你们说说是怎么发现这些株数不用重种的?生:通过测量的方法发现的。
还发现了6、12不仅是2的倍数同时也是3的倍数,所以觉得是2和3的公倍数就都不用动。
师:你们怎么想到“公倍数”这么个好听的名字的?生:我们前面学习的几个公有的因数叫公因数,最大的叫最大公因数。
那现在两个公有倍数就叫公倍数,30是最大的`就叫最大公倍数。
师:大家还有不同的意见吗?生:(议论纷纷)这个不是最大的,还有更大的。
师:确实如此,大家真能干!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出示课题: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公倍数(几个数共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这一个是最小的,我们又称它为什么补充课题:最小公倍数谁能再来说一说什么叫最小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二、探究:看了这个课题,你想在这节课中了解些什么请学生写在纸上,并贴到黑板上.(为什么不求最大公倍数求最小公倍数有哪些方法哪些情况下可以很快说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几等)四人一组合作解决1~2个问题,举例说明,组长笔录.可以翻书请教,在P.69~71.成果汇报:(1)公倍数有多少个 (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公倍数.)(2)求最小公倍数的几种方法:①枚举法:根据学生举例填写集合圈并说出各部分所表示的内容:②分解质因数:如:12与30的最小公倍数12= 2 × 2 × 330= 2 × 3 × 560= 2 × 3 × 2 × 512独有的质因数 30独有的质因数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全部公有质因数与各自独有之因数的乘积.[12,30]=2×3×2×5=60从这两个分解质因数的式子里你能看出12于30的最大公约数是几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12= 6 × 230= 6 × 56 × 2 × 5 = 60)最大公因数各自独有的质因数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各自独有质因数的乘积.③短除法:如:36和45的最小公倍数3 36 45 用公因数去除3 12 154 5 除到商是互质数为止[36,45]=3×3×4×5=180讨论:与求最大公因数比较有什么异同之处(相同处:都用公因数去除, 除到商是互质数为止.不同处:求最大公因数只要把公有的质因数相乘,求最小公倍数还要乘以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短除法与分解质因数有什么联系任选一种方法,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第一组必做,其它可任选,看谁做的又快又多又正确):16和20 65和130 4和15 18和24得出两个特殊情况: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当两个数有倍数关系时,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4、总结:今天你们根据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学习,对于今天所学的内容还有什么疑问2、《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23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四的第1-4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5课时《求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5课时《求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5课时《求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倍数的概念、公倍数和最大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的编排上,首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然后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最后,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这一课时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倍数的概念、公倍数和最大公倍数,他们对这些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方法,他们可能还没有听说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去探究和发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方法。
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他们喜欢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可以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通过一些探究活动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方法。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来辅助教学,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最小公倍数实际问题优秀教案
最小公倍数实际问题优秀教案在数学教学中,最小公倍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还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最小公倍数的实际问题,并提供一个优秀的教案。
一、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和性质在介绍最小公倍数的实际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和性质。
最小公倍数是指能够同时被两个或多个数整除的最小的正整数。
例如,5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35。
最小公倍数有一些重要的性质。
首先,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倍数,也就是说,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公倍数。
其次,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公约数的倍数,也就是说,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公约数的倍数。
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问题最小公倍数的实际问题涉及到很多不同的领域,包括时间、长度、容量等。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几个常见的最小公倍数实际问题。
1. 时间问题假设小明每隔3天剪一次头发,而小红每隔4天剪一次头发。
那么,他们两个人什么时候能够同时剪头发呢?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求解最小公倍数来解决。
我们可以先列出小明和小红剪头发的时间序列,然后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即可得到答案。
2. 长度问题假设一根绳子的长度是120厘米,而另一根绳子的长度是150厘米。
如果我们想要将这两根绳子分成相等的若干段,每段长度相同且尽可能长,那么每段的长度是多少呢?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求解最小公倍数来解决。
我们可以先找到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将绳子分成相应的段数即可。
3. 容量问题假设一个容器的容量是12升,而另一个容器的容量是15升。
如果我们想要将这两个容器中的液体平均分配到若干个相同的容器中,每个容器中的液体量相同且尽可能多,那么每个容器中的液体量是多少呢?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求解最小公倍数来解决。
我们可以先找到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将液体平均分配到相应的容器中即可。
三、最小公倍数实际问题的教案为了更好地教授最小公倍数的实际问题,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优秀的教案。
以下是一个示例教案:1. 引入问题通过提出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
利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微课教学设计
利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拓展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的全面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通过实际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想像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难点:运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1.理清概念。
师:什么叫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2和16 4和9 13和26
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一个长方体的长为4cm,宽为3cm,高为2cm,至少用几个这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是多少?
谁能告诉大家,这道题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正方体有什么特征?要想拼成正方体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至少”说明说明?
怎样求4、3、2的最小公倍数?
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怎么求?需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加强理解
一个长方体木块,长是9cm,宽是正方体8cm,高是6cm,要多少个这样的木块才能搭成一个最小的正方体?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教案
(3)实际应用:将最小公倍数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时间安排、物品分配等。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某班学生安排课外活动,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参加。
2.教学难点
关于学生小组讨论,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过于依赖小组其他成员,自己思考不够。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计划在讨论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及时总结和回顾的重要性。通过总结,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体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பைடு நூலகம்更加重视这一环节,并尽量让学生参与到总结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最小公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最小公倍数是指两个或多个数共有的倍数中最小的一个。重点强调“共有”和“最小”的概念,使学生明确最小公倍数在数学中的意义。
举例:如6和9的公倍数有18、36等,其中18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包括列举法、短除法等。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5课时《求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5课时《求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求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一课时,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因为情境复杂而难以应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最小公倍数进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最小公倍数进行解答,并在解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和实际问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最小公倍数进行解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小明和小华约定下午2点钟在学校门口见面,小明从家出发,以4分钟的速度走,小华以6分钟的速度走,他们能否准时到达学校门口?”让学生观察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求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上述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关键信息:“小明以4分钟的速度走,小华以6分钟的速度走”。
让学生思考:如何求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求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最小公倍数实际问题优秀教案
最小公倍数实际问题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最小公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粉笔、实物道具等;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课题:“大家知道什么是最小公倍数吗?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应用呢?”Step 2: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黑板上的示意图和实物道具,向学生讲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给出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
Step 3:实例分析(15分钟)教师通过几个实际问题的例子,引导学生运用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家里有3个苹果,小红家里有4个苹果,他们想要平分这些苹果,最少需要多少个苹果才能平分呢?”Step 4:练习与讨论(2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解答,并进行讨论。
例如:“小明和小红分别在家门口等公交车,小明每15分钟有一辆公交车经过,小红每20分钟有一辆公交车经过,如果他们同时等车,最短需要多少分钟才能同时上车呢?”Step 5:拓展应用(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最小公倍数在其他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给出一些拓展问题。
例如:“如果小华每7天去一次游泳馆,小明每10天去一次游泳馆,他们同时去游泳馆的最早时间是什么时候呢?”Step 6: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其应用,并强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教案
《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能正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 了解最小公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老师可以带着学生们围坐在一起,讲述一个故事:小明每天都要做家务,平时最喜欢用的两把钥匙的编号分别是2和4,今天小明想要把两把钥匙挂在一个钥匙扣上,你们猜这需要选择多大的编号呢?2. 概念讲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两个数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2和4的公倍数有2、4、6、8、10……,其中最小的一个是4,所以2和4的最小公倍数为4。
3. 计算求解老师通过例题的方式,让学生们自己计算求解。
例如,求24和36的最小公倍数:(1)列出24和36的公倍数:24,48,72,96……(2)找出公倍数中最小的数,即24和36的最小公倍数是72。
4. 实际应用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1)在修电器时,需要知道电器的耗电量和电压等参数,这些参数通过求最小公倍数可以计算出来,以便更好地维修电器。
(2)在生产线上,需要将不同种类的产品分批次生产,而每个批次需要消耗不同的原材料,通过求最小公倍数可以更好地计算原材料的消耗量,从而更好地管理生产流程。
(3)在读取文献时,需要将文献中出现的页码转换为一系列正整数,这些数字的最小公倍数即为文献的页码。
5. 练习题请计算求出以下数对的最小公倍数:(1)30和50(2)12和18(3)56和644、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
六、教学方法本课程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老师需要通过讲述故事、让学生自己计算求解等方式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鼓励学生的发言和思考,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让学生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和提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5课时《求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5课时《求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求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5课时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并探究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并探究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主动探究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生活情境和实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最小公倍数的理解和运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折纸、拼图等,引导学生发现实例中存在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问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1、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一)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二)理解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方法。
(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二)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投影片,有数轴的小片子。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教师:请说出几个4的倍数,几个6的倍数。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4 68 1212 1816 2420 30…… ……教师:我们列出的两组倍数,都分别是4或者是6一个数的倍数。
前面我们已研究过两个数的约数,今天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二)学习新课1.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1)投影片出示数轴。
老师:请在数轴上分别找出表示4的倍数和6的倍数的点。
学生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点在自己的数轴(小片子)上分别描出这些点。
教师:从数轴上可以看出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些?最小的是几?有没有最大的?(学生口答后,老师再在投影片上表示出来。
) 教师: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的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谁能给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和其中最小的一个取个名字?(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教师:请说一说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板书: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师:研究两个数的倍数,主要是研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个内容。
板书课题:最小公倍数。
教师:为什么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3)练习:(投影片)把6和8的倍数和公倍数不超过50的填在下面的空圈里,再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几。
请一位同学填在投影片上,其余同学填在书上。
集体订正。
2.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师:上面我们用列举的方法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下面来研究如何直接求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五年级上册《找最小公倍数》的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找最小公倍数》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最小公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最小公倍数的定义、求法及应用。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复习相关知识:公倍数、最大公倍数。
1.2 提问:最大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关系?2. 探究新知:2.1 引入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2 讲解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3 示例:求4和6的最小公倍数。
3. 实践操作:3.1 学生分组合作,找出几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3.2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点评。
4. 应用拓展:4.1 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
4.2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分享。
5. 总结反思:5.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5.2 教师点评,强调最小公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必做题:完成学生用书练习题。
2. 选做题:找一组数,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并解释原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最小公倍数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 实践操作: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最小公倍数的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2. 反思教学方法:思考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尝试新的教学策略。
3. 反思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八、教学拓展:1. 探索更多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其他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如利用素因数分解等。
2. 应用最小公倍数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多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等。
找最小公倍数的教案: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
教案名称:找最小公倍数教学目标:1.学习如何确定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提高学生快速做数学计算的能力教学内容:1.介绍最小公倍数的定义最小公倍数是指两个数相乘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所得到的结果。
最小公倍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LCM(a,b)= AB / GCD(a,b)2.教学如何找到最小公倍数方法一:列数字的倍数列出两个数的倍数,直到找到两个数都有的第一个数字。
例如:对于16和24,您需要找到这两个数的倍数。
开始列出它们的倍数:16:16、32、48、64、8024:24、48、72从中可以看出 48 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方法二:分解质因数另一种方法是将两个数分解成质因数,然后将它们的公共质因数和它们的不同质因数相乘,这样您就可以得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16 = 2 * 2 * 2 * 224 = 2 * 2 * 2 * 3相同的公共因数是2 * 2 * 2,而不同的质因数是2和3,将它们相乘,得到48。
练习题:1.寻找 5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
2.寻找 6 和 12 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步骤:Step 1: 讲解最小公倍数的定义通过实际生活的例子带领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定义。
比如,如果有两辆车在停车场里,一辆车每2秒钟响一次喇叭,另一辆车每3秒钟响一次喇叭。
那么,两辆车当时停在车场的时候什么时候响喇叭声是一致的呢?通过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得出“6秒钟时”是两辆车响喇叭声是一致的。
Step 2: 介绍找最小公倍数的两种方法通过实际演示和提供练习题的形式,讲解两种方法如何寻找一个数字对的最小公倍数。
Step 3: 提供练习题在课堂上,提供一些练习题,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课堂上的互动讨论和解答问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快速做数学计算的能力。
Step 4: 总结与作业总结学习内容,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课堂内容的感想。
同时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自己寻找数字对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效果评估:1.学生能够准确计算数字对的最小公倍数。
五年级上册《找最小公倍数》的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找最小公倍数》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及求法。
2. 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最小公倍数的定义,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最小公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学卡片。
3.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如:“小明和小华约定每两周见面一次,小华每两周休息一天,小明每两周休息两天,他们下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2. 探究新知:讲解最小公倍数的定义,示范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示例:求4和6的最小公倍数。
步骤1:找出4和6的倍数。
步骤2:找出4和6的公倍数。
步骤3:找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
3. 互动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并解释原因。
4. 巩固练习: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对最小公倍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最小公倍数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完成情况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最小公倍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八、板书设计:最小公倍数1. 定义:两个数公有的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2. 求法:a. 找出两个数的倍数。
b. 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
c. 找出最小的公倍数。
九、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十、教学进度安排:本节课计划用1课时完成。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和求法。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年级下册通分-最小公倍数优质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获奖
数学最小公倍数(例3)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与价值。
教学重点: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1、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学号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你发现了什么?(通过报学号的游戏,让学生复习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二、创设情境,引出研究问题(出示例3)如果用长3dm,宽2dm的墙砖铺一个正方形(用的墙砖必须都是整块),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1、请仔细看看小明家装修的要求,你获得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小结:①要用这种长是3dm,宽是2dm的墙砖铺一个正方形。
②使用的墙砖必须都是整块的,不能切割开用半块的。
③问题是铺好的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2. 我们先来探究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1)学具:用手中的长方形纸片代替长是3dm,宽是2dm的长方形墙砖。
(2)动手来实践。
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试一试怎样可以摆出正方形。
(3)让学生演示。
3. 同桌合作:(1)和你的同桌进行交流,说说你摆出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2)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4.讨论后学生汇报。
5. 如果我们有足够多的小长方形的话,还可以拼出边长是其他数的正方形吗?为什么?(同桌讨论)小结:用这样的小长方形可以拼出边长是18dm,24dm,30dm……的正方形。
只要是2和3的公倍数即可。
6. 用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边长是8dm的正方形吗?说说理由。
7.在拼成的所有正方形里边长最小是几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三、加强应用,巩固练习1. 咱们可以分成6人一组,也可以分成9人一组,都正好分成。
最小公倍数优质课教学方案获奖
最小公倍数优质课教学方案获奖
简介
本文档介绍了一份优质的最小公倍数教学方案,该方案由出色的教师团队设计并获得了优秀教学方案奖项。
本文档将详细描述该方案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策略。
目标
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教学内容
1. 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和相关概念;
2. 求解最小公倍数的常用方法;
3. 利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1. 提供清晰的教学目标和研究重点;
2.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和问题解决;
4. 通过实例演示和应用练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评估策略
1. 设计形式多样的评估任务,包括口头答辩、书面作业和小组项目等;
2. 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和过程的评价,而非仅仅关注答案的正确性;
3. 鼓励学生互评和自评,促进学生的研究反思和提高。
结束语
最小公倍数优质课教学方案以其独特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评估策略获得了广大教育人士的认可和奖励。
该方案将帮助学生在最小公倍数教学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这份方案能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启发,进一步提升我国数学教育质量。
最小公倍数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获奖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最小公倍数第一课时例1、例2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2)探索找公倍数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能力目标:在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 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感受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体验数学的生活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学会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不同方法及应用。
教学方法:谈话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讲解法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什么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2、想想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二、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1、呈现情境:同学们,还有2个月就要放暑假了,你们打算怎么过呀?小明一家三口准备在暑假的7月份去旅游一天。
可是从 7月1日起,小明的妈妈每工作3天休息1天,爸爸每5天休息1天。
所以,只有爸爸妈妈同时休息时,才能一起去游玩。
这可把小明给急坏了,你觉得他们能去成吗?“每工作3天休息1天”怎么理解?要找出两人同时休息的日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生:在月历卡上找……)2、同桌合作,而后交流探究方法。
师:同桌合作,看着月历表,找出两人同时休息的日子,并做好记录。
看看哪些同学具有合作精神,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3、梳理学生的思考方法妈妈休息日:4、8、12、16、20、24、28、32、36、40、44、48……爸爸休息日:6、12、18、24、30、36、42、48……共同休息日:12、24、36、48……其中最早一天:12三、激发探究,尝试思考。
1、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1)观察妈妈休息日的这些数字的特点。
(4的倍数)(2)启发思考:4的倍数还有吗?谁来接着往下说?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你能把4的倍数说完吗?(3)小结:4的倍数有无数个,用……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时求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
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
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
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
“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