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

合集下载

遥感技术的应用原理

遥感技术的应用原理

遥感技术的应用原理什么是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航空器或其他远距离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科学与技术。

它可以无需接触目标,通过接收地球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获取目标物体的特征信息,从而实现对地球表面的观测、监测和分析。

遥感技术的应用原理1.电磁波辐射与物体相互作用遥感技术通过接收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了解物体的特征信息。

物体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包括吸收、散射和辐射等过程。

不同物体对不同波段的电磁波有不同的相互作用特性,通过分析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可以判断物体的类型、形状、结构和物质组成等信息。

2.波段和分辨率选择遥感技术中,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对目标物体的反射和辐射有不同的响应。

因此,在设计遥感卫星或传感器时需要选择适合的波段。

常见的波段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等。

同时,根据应用需求,需要考虑选择合适的分辨率,分辨率越高,获取的图像细节越清晰。

3.数据获取和处理遥感技术的核心就是数据获取和处理。

通过卫星或航空器等载体,获取地球表面的遥感数据,包括图像、光谱和高程等。

获取的数据需要经过预处理、校正和解译等环节,得到可用的信息。

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图像处理、遥感分类和特征提取等。

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农业、地质勘探、资源调查、环境保护和灾害监测等众多领域。

以下列举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农业领域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农作物的生长监测、叶面积指数计算、土壤湿度估计等。

通过遥感数据,可以及时掌握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帮助农民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作物管理策略。

•资源调查领域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矿产资源的勘探和评估。

通过分析遥感图像中的地表特征、岩石矿化度等信息,可以发现潜在的矿产资源。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水资源调查、森林资源监测等。

•环境保护领域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环境污染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遥感图像,可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水质变化、大气污染等情况,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灾害监测和预警遥感技术可以用于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

遥感技术方法范文

遥感技术方法范文

遥感技术方法范文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飞机等在地面上进行观测和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它以其高效、高精度的特点,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城市规划等领域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遥感技术方法。

一、光学遥感技术光学遥感技术是利用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等电磁波段的能量来获取遥感信息。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光学传感器获取地表物质反射或辐射的信息,进而实现地物的识别、分类、量化等目标。

光学遥感技术主要包括航空摄影、卫星影像采集和数字图像处理等环节。

二、雷达遥感技术雷达遥感技术是利用雷达波的特性来获取地表信息的一种技术方法。

雷达波可以穿透云层和地面,对地表物体进行有效探测和测量,可以获取地表的高程、形态和物质分布等信息。

雷达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地形测绘、陆地遥感、冰雪观测等领域。

三、红外遥感技术红外遥感技术是利用红外辐射波段的特性来获取地表信息的一种技术方法。

红外辐射波段对大气和云层等的穿透性较强,可以获取地表物体的温度和表面特征等信息。

红外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火灾监测、空气污染监测、地表温度测量等领域。

四、多光谱遥感技术多光谱遥感技术是利用不同波段的光学传感器获取地表物体的光谱信息,通过分析光谱反射特性来识别地物类型、判别地质构造和生态环境状况等。

多光谱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物体在不同波段上的反射率,进而进行多光谱影像融合和光谱特征分析等。

五、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技术合成孔径雷达遥感技术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获取地表物体的雷达回波信息,并通过信号处理和图像重建等方法生成高分辨率的雷达影像。

合成孔径雷达具有天气无关性和较高的地面分辨率,广泛应用于军事、测绘和海洋等领域。

这些遥感技术方法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城市规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并对地球表面进行监测和分析,为决策、应急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卫星观测能力的提高,遥感技术在未来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遥感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特点

遥感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特点

遥感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特点一、基本概念遥感一词来源于英语“Remote Sensing”,其直译为“遥远的感知”,时间长了人们将它简译为遥感。

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遥感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遥感技术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遥感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未来的遥感技术将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于遥感的科学含义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解释: 一切与目标物不接触的远距离探测。

狭义的解释: 运用现代光学、电子学探测仪器,不与目标物相接触,从远距离把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解译揭示出目标物本身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遥感技术系统是实现遥感目的的方法论、设备和技术的总称。

现已成为一个从地面到高空的多维、多层次的立体化观测系统。

研究内容大致包括遥感数据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应用以及遥感物理的基础研究等方面。

遥感技术系统主要有:①遥感平台系统,即运载工具。

包括各种飞机、卫星、火箭、气球、高塔、机动高架车等;②遥感仪器系统。

如各种主动式和被动式、成像式和非成像式、机载的和星载的传感器及其技术保障系统;③数据传输和接收系统。

如卫星地面接收站、用于数据中继的通讯卫星等;④用于地面波谱测试和获取定位观测数据的各种地面台站网;⑤数据处理系统。

用于对原始遥感数据进行转换、记录、校正、数据管理和分发;⑥分析应用系统。

包括对遥感数据按某种应用目的进行处理、分析、判读、制图的一系列设备、技术和方法。

遥感技术系统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

对某一特定的遥感目的来说,可选定一种最佳的组合,以发挥各分系统的技术优势和总体系统的技术经济效益。

二、系统的组成遥感是一门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它的实现既需要一整套的技术装备,又需要多种学科的参与和配合,因此实施遥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根据遥感的定义,遥感系统主要由以下四大部分组成:1、信息源信息源是遥感需要对其进行探测的目标物。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研究遥感技术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取地物信息、大气环境等自然界重要数据的技术。

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农业、林业、水利、城市规划、环境监测、资源调查、自然灾害评估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开始,分析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一)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遥感技术采用的主要手段是遥感影像的获取、处理和分析。

遥感影像是指从卫星或其他无人机传感器采集到的一系列电磁能量所形成的图像。

这些图像可被用来推测现实世界中的环境特征和信息。

每一个遥感影像都能反映出一定的环境属性,通过对这些影像的分析,可以得到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地质、土地利用/覆盖、自然灾害等空间信息。

(二)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土地利用/覆盖检查、农作物生长监测、气象预报、水文分析等领域。

在土地利用/覆盖检查方面,遥感技术可以帮助农业专业人员检测特定作物的种植面积和植被覆盖面积,辅助制定合理的种植管理方案。

在农作物生长监测方面,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作物的叶面积指数和植被覆盖面积来预测作物的生长情况,并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

在气象预报方面,遥感技术可以将高空图像与气象数据相结合,为农业专家提供更为准确的气象预报信息。

在水文分析方面,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水域信息、降雨量及地形数据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辅助决策制定。

(三)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研究遥感技术在林业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可以用于森林覆盖度监控、森林火灾预防、森林资源评价等领域。

在森林覆盖度监控方面,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不同时间段的影像,对森林覆盖度的变化进行分析。

在森林火灾预防方面,遥感技术可以辅助森林专家预测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在火灾前采取各种防范措施。

在森林资源评价方面,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定量的森林参数数据和分类判断结果,帮助评估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其演变特征。

(四)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可用于水质污染监测、大气污染监测、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例:遥感技术可以
及时探知森林火灾
发生的地点和范围,
可分析大火蔓延的
方向,为灭火总指
挥部制定灭火计划、
做出灭火部署提供 科学依据。
编辑ppt
遥感与沙尘暴
29
遥 感 与 海 啸
编辑ppt
30
乞力马扎罗山的积雪
这座“赤道上的雪
峰”海拔5895米,永久
性积雪的融化减少,
反映了气候的变暖趋
势,有人断言:不久
遥感在林业和农业方面的应用
编辑ppt
20Biblioteka 灾害监测全椒县孤山林场松毛
虫危害分布
图,红、黄、
绿色分别代
表反映重灾、
中灾和无害
区,黑色为
非松林区。
编辑ppt
21
三、遥感与灾害监测
编辑ppt
22
遥感与环境污染
美国利用卫星图像研究烟尘污染,监测到纽约因倾倒垃圾、 酸液所引起的污染范围。他们曾经利用1972年10月10日 的陆地卫星图像,发现有一股从纽约新建的国际造纸公司排 入恰普林湖的污染流,这股污染流一直流到附近的佛蒙特州, 地面的观测也证实了这个结论,为此佛蒙特州以卫星图像为 证据,对该厂提出了法律诉讼。
编辑ppt
1
一、遥感技术
1、遥感的概念与发展
(1)概念
遥感( Remote sensing简称RS)就是遥远 的感知,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 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 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 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编辑ppt
2
2.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编辑ppt
6
(3)现代遥感技术的特点
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能瞬时成像、 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 和实施动态监测。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观察世界的“天眼”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初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航天遥感时代快速向人们走来。

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而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一、专业解析什么是遥感?遥感技术并不神秘,从字面上说就是从远处感觉事物。

广义地讲,遥感是指不直接接触地收集关于某一定对象的某种或某些特定的信息,从而了解这个对象的性质。

一般多指从人造卫星或飞机对地面观测,并以电磁传播与接收技术,以收取目标的讯息并加以进行分析的技术。

简单理解,就像是在飞机或人造卫星上,安装一台功能强大的照相机,通过图像分析获取想要得到的数据。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进行市容规划的时候,为了取得土地的使用情况,如果采用地面测量,工程量将会是非常巨大的,而使用遥感技术,通过空中拍摄取得规划区域的图像信息后,只需要分析这些图片就能够得到这一区域的土地资源信息——绿色的是植被,规则的长方形、正方形是建筑物,深色的是河流……一目了然,快捷准确。

很早以前,人们就希望从空中来观察地球,当时人们使用的是普通的照相机,后来发展成为专门的航空照相机。

航空摄影的技术在世界大战期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基于这种照片的识别技术也得到了提高。

随着飞行器技术的提高,尤其是火箭和卫星的出现,遥感技术获得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现在,遥感技术也日新月异,成为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技术。

遥感学什么?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该专业的全称为遥感科学与技术,属于工学中的测绘类。

遥感科学与技术是在空间科学、地球科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及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主要专业课程分为三大系列:计算机科学类、测绘科学与技术类和遥感科学与技术类。

各院校根据培养特色不同,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也有所差异。

如北京建筑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课程包括: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摄影测量基础、数字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物理基础、遥感原理与方法、数字图像处理、遥感技术应用、激光雷达数据处理与应用、微波遥感、高光谱遥感、城市遥感。

《遥感技术》课件

《遥感技术》课件

总结词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监测环境状 况,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VS
详细描述
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等情况,通过遥感数据的分析, 可以了解污染源的分布和排放情况,为环 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遥感 技术还可以监测自然灾害和生态变化等环 境问题,为灾害预警和生态保护提供数据 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无人机遥感技术
无人机遥感技术是指利用无人机搭载遥感器进行遥感数据采 集和处理的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具有机动灵活、快速响应 、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在应急救援、环境保护、农业监测 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对于需 要快速响应的应用场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无人机遥感技 术还可以结合其他传感器和通信设备,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 和传输,提高遥感应用的综合效益。
森林资源调查
总结词
遥感技术是进行森林资源调查的重要手段,能够快速获取森林面积、覆盖率、生 长状况等信息。
详细描述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森林资源数据,包括森林面积 、覆盖率、树种分布、生长状况等。这些数据有助于了解森林资源的现状和变化 趋势,为森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数据的接收与处理
遥感数据的接收
遥感数据通过卫星轨道接收站、地面站和飞机接收站等设备 进行接收。
遥感数据处理
遥感数据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和图像解 译等步骤,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03 遥感图像处理
遥感图像的预处理
辐射定标
将传感器接收到的辐射亮 度转化为地表的反射率或 温度等物理量,为后续图 像处理提供准确数据。
电磁波谱

遥感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特点

遥感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特点

遥感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特点一、基本概念遥感一词来源于英语“Remote Sensing”,其直译为“遥远的感知”,时间长了人们将它简译为遥感。

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遥感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遥感技术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遥感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未来的遥感技术将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于遥感的科学含义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解释: 一切与目标物不接触的远距离探测。

狭义的解释: 运用现代光学、电子学探测仪器,不与目标物相接触,从远距离把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解译揭示出目标物本身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遥感技术系统是实现遥感目的的方法论、设备和技术的总称。

现已成为一个从地面到高空的多维、多层次的立体化观测系统。

研究内容大致包括遥感数据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应用以及遥感物理的基础研究等方面。

遥感技术系统主要有:①遥感平台系统,即运载工具。

包括各种飞机、卫星、火箭、气球、高塔、机动高架车等;②遥感仪器系统。

如各种主动式和被动式、成像式和非成像式、机载的和星载的传感器及其技术保障系统;③数据传输和接收系统。

如卫星地面接收站、用于数据中继的通讯卫星等;④用于地面波谱测试和获取定位观测数据的各种地面台站网;⑤数据处理系统。

用于对原始遥感数据进行转换、记录、校正、数据管理和分发;⑥分析应用系统。

包括对遥感数据按某种应用目的进行处理、分析、判读、制图的一系列设备、技术和方法。

遥感技术系统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

对某一特定的遥感目的来说,可选定一种最佳的组合,以发挥各分系统的技术优势和总体系统的技术经济效益。

二、系统的组成遥感是一门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它的实现既需要一整套的技术装备,又需要多种学科的参与和配合,因此实施遥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根据遥感的定义,遥感系统主要由以下四大部分组成:1、信息源信息源是遥感需要对其进行探测的目标物。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
现代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由紫外谱段逐渐向X射线和γ射线扩展。从单一的电磁波扩展到声波、引力波、地震波等多种波的综合。
优越性
中科院运用遥感技术勘测分布图
探测范围大:航摄飞机高度可达10km左右;陆地卫星轨道高度达到910km左右。一张陆地卫星图像覆盖的地面范围达到3万多平方千米,约相当于我国海南岛的面积。我国只要600多张左右的陆地卫星图像就可以全部覆盖。
发展简史
初期发展
1858年用系留气球拍摄了法国巴黎的鸟瞰相片
1903年飞机的发明
1909年第一张航空相片
一战期间(1914-1918):形成独立的航空摄影测量学的学科体系
二战期间(1931-1945):彩色摄影、红外摄影、雷达技术、多光谱摄影、扫描技术以及运载工具和判读成图设备
现代遥感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3、多谱段遥感:利用几个不同的谱段同时对同一地物(或地区)进行遥感,从而获得与各谱段相对应的各种信息。将不同谱段的遥感信息加以组合,可以获取更多的有关物体的信息,有利于判释和识别。常用的多谱段遥感器有多谱段相机和多光谱扫描仪。
4、紫外遥感:对波长0.3~0.4微米的紫外光的主要遥感方法是紫外摄影。
5、微波遥感:对波长1~1000毫米的电磁波(即微波)的遥感。微波遥感具有昼夜工作能力,但空间分辨率低。雷达是典型的主动微波系统,常采用合成孔径雷达作为微波遥感器。
1999年美国发射IKNOS,空间分辨率提高到1米
遥感事业
1950年代组建专业飞行队伍,开展航摄和应用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5年11月26日,返回式卫星,得到卫星相片
80年代空前活跃,六五计划遥感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遥感的技术系统》课件

《遥感的技术系统》课件
03
高光谱传感器的优点是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地物信息,有利于地物的精 细分类和识别。
04
高光谱传感器的缺点是获取的数据量极大,处理和分析的难度较高。
雷达传感器
01 02 03 04
雷达传感器是一种主动式遥感传感器,能够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其 反射回来的信号来获取地物的信息。
雷达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包括地形测绘、军事侦察、气象预报等。
遥感技术在智慧城市和数字中国建设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将在智慧城市和数字中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更加精准 的数据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将不同时间获取的图像融合,获得地物的时 空变化信息。
多分辨率融合
将不同分辨率的图像融合,提高图像的空间 细节表现能力。
数据解译
目视解译
通过人眼直接观察和识别遥感图像中 的地物信息。
计算机解译
利用计算机算法自动识别和提取遥感 图像中的地物信息。
特征提取
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地物的光谱、形状 、纹理等特征信息。
遥感应用领域拓展
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从传统的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等 领域向城市规划、智慧农业、智 慧交通等领域拓展。
遥感技术面临的挑战
数据获取与处理成本高
01
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需要高性能的硬件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
员,成本较高。
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矛盾
02
遥感数据的共享和隐私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需要加强数
分类与识别
基于提取的特征信息,对遥感图像进 行分类和目标识别。
数据后处理
精度评价
对遥感数据处理结果的精度进行评估,确保 其满足应用需求。
误差分析
分析遥感数据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来源和 大小,为改进数据处理方法提供依据。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从空间远距离检测地球表面物体所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强度及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以获取大气、陆地或海洋环境信息的技术。

它是通过传感器对远距离目标进行探测,以取得某种资料、数据,从而进行识别和分类。

这是由于地球上各种物体都具有发射电磁波的特性,不同物体又具有互不相同的光谱特征,人们在事先掌握了各种物体的光谱特征后,只要借助某些手段收集、记录物体的不同性质的光谱特征,把这些特征信息与事先掌握的光谱特征进行比较,就可以区别不同的物体。

因此,现代遥感技术由三部分组成:①遥感器。

这种仪器能接收到物体发射或反射过来的电磁波,感知远处物体的性质。

目前遥感器有航空摄影机、多光谱照相机、多光谱扫描仪和微波雷达等。

②遥感平台。

是装载遥感器的工具。

可用于飞机、气球、火箭、人造卫星和航天飞机等。

③遥感图象处理。

为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要求,需要对遥感器获取的原始图象进行处理。

常用方法有光学的和电子学的两种,而目前以电子技术中的计算机数字处理最为重要。

处理内容有图象整饰、几何纠正和镶嵌、特征提取和分类及各种专题处理。

遥感技术是在30年代航空摄影和判读的基础上,随着空间科学、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技术。

它包括研究各种地物的电磁波谱特性,研制各种遥感器和遥感平台以及研究遥感信息的记录、传输、接收、处理方法和分析解释技术。

还涉及到农林、水文、地质、气象、海洋、城市、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各个学科领域的应用。

遥感技术的核心内容是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和处理技术,与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有密切的联系。

遥感技术在检测地球表面物体时具有明显的优点:①可以远距离探测。

如人造卫星的轨道高度一般约1000千米,在地球资源卫星上拍一张照片,覆盖地面面积可达3400平方千米,甚至有时可以把半个地球拍在一张照片上。

②肉眼只能感受到可见光,利用各种现代的探测仪器,既可感受到紫外波段和γ射线,也可感受到红外波段和微波。

③能监测动态变化。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遥感站李涛很多人以为遥感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其实这些技术早就已经深入大家的生活。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遥感”这个词,到1972年美国陆地卫星计划发射了第一颗对地观测卫星(LandSat),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军事、国防、农业、林业、国土、海洋、测绘、气象、生态环境、水利、航天、地质、矿产、考古、旅游等领域,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为人类提供了从多维和宏观角度去认识世界的新方法与新手段,遥感技术能够全面、立体、快速有效地探明地上和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其效率之高是以前各种技术无法企及的。

因此,遥感技术已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一、“3S”技术的涵义:包括RS、GPS、GIS。

RS即遥感技术是指从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器上,利用各种波段的遥感器,通过摄影、扫描、信息感应,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技术,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同时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电波导航信号,测量地球表面某点准确地理位置的技术系统;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用以输入、存储、编辑、分析、显示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的地理资料系统。

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地图数据或图形数据;第二类是文字数据或非图形数据。

二、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

遥感用航摄飞机飞行高度为10km左右,陆地卫星的卫星轨道高度达910km左右,从而,可及时获取大范围的信息。

例如,一张陆地卫星图像,其覆盖面积可达3万多平方公里。

这种展示宏观景象的图像,对地球资源和环境分析极为重要。

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

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从而能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最新资料,以便更新原有资料,或根据新旧资料变化进行动态监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无法比拟的。

例如,法国SPOTS5卫星重复覆盖地球周期为1-5天,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气象卫星一天能收到两次图像。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航空遥感
利用飞机携带遥感仪器 的遥感。包括 600 一 10 000 米的低、中空遥 感, 10 000 一 25 000 米 的高空、超高空遥感 机动性强,可以 根据研究主题选 择适当的传感器、 适当的飞行高度 和飞行区域 用于城市遥感、 海面污染监测、 森林火灾监测 等中、高分辨 率的遥感活动
类型
例 2 下列技术中,关键装置为 传感器的是(A )
A
.遥感技术 B .地理信息技术 C .全球定位技术 D .电子通信技术
解析: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
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 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 相关技术等组成。其中,传感 器是遥感技术信息获取和传输 的关键装置。
二、遥感与资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查
.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 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 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 作有判断水体污染、分析城市 大气污染、监测灾害、普查资 源等等。
P92活动第3小题参考答案
3
.在矿产资源调查方面,可以利 用遥感资料进行成矿条件的地质分 析,提出矿产普查勘探的方向,指 出矿区的发展前景。我国吉林省铜 矿资源较为丰富,通过对全省陆地 卫星图像的分析,不同物质的波谱 特征不同,发现铜矿的分布与线性 构造密切相关,对于开发这个地区 的铜矿具有重要意义。
3 .遥感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有 ( D)

识别各种农作物 ② 计算种 植面积 ③ 根据作物生长情况估 计产量 ④ 农作物灾情预报 A . ① ② ③ B . ② ③ C . ① ③ ④ D . ① ② ③ ④

海上冰山漂流监测 ② 海上 石油污染监测 ③ 近海赤潮灾 害监测 ④ 海岸港口工程规划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②③
例 3 ( 2004 ·广东、广西)在遥感技术中, 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 生长状况。读图回答( 1 )-( 3 )题。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介绍遥感一词来源于英语“Remote Sensing”,其直译为“遥远的感知”,时间长了人们将它简译为“遥感”可以解释为: 解释: 运用现代光学、电子学探测仪器,不与目标物相接触,从远距离把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解译揭示出目标物本身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遥感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遥感技术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遥感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未来的遥感技术将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类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地球上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有一种人类已经认识到的形式――电磁波,并且发现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

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例如,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发生的时候,由于着火的树木温度比没有着火的树木温度高,它们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没有着火的树木更多的能量,这样,当消防指挥官面对着熊熊烈火担心不已的时候,如果这时候正好有一个载着热红外波段传感器的卫星经过大兴安岭上空,传感器拍摄到大兴安岭周围方圆上万平方公里的影像,因为着火的森林在热红外波段比没着火的森林辐射更多的电磁能量,在影像着火的森林就会显示出比没有着火的森林更亮的浅色调。

当影像经过处理,交到消防指挥官手里时,指挥官一看,图像上发亮的范围这么大,而消防队员只是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地点上,说明火情逼人,必须马上调遣更多的消防员到不同的地点参加灭火战斗。

上面的例子简单的说明了遥感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同时涉及到了遥感的许多方面。

除了上文提到的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电磁波特性这一基本特征外,还有遥感平台,在上面的例子中就是卫星了,它的作用就是稳定地运载传感器。

除了卫星,常用的遥感平台还有飞机、气球等;当在地面试验时,还会用到地面象三角架这样简单的遥感平台。

遥感简介介绍

遥感简介介绍

遥感简介介绍汇报人:2023-12-14•遥感定义与发展•遥感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目录•遥感在各领域应用案例展示•遥感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01遥感定义与发展遥感是指通过非接触传感器从远处获取目标物体的信息,经过分析处理,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定性和定量描述。

遥感定义遥感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快、精度高、连续性强等优点,能够实现对地球表面的信息进行快速、准确、全面的获取。

遥感特点遥感定义及特点遥感技术发展历程早期遥感技术早期的遥感技术主要依赖于航空摄影,通过飞机拍摄地面照片,实现对地面的观测。

卫星遥感时代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卫星遥感逐渐成为主流,通过卫星搭载的传感器实现对地球表面的信息获取。

高光谱与多光谱遥感高光谱与多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使得遥感图像的分辨率和信息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的监测。

环境监测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监测、产量预测等方面,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领域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城市规划、城市扩张监测、城市交通状况分析等方面。

城市规划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灾害监测和预警,如地震、洪涝、火灾等灾害的监测和评估。

灾害监测遥感应用领域拓展02遥感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利用卫星作为遥感平台,具有覆盖范围广、获取数据快、连续性好等优点。

卫星平台飞机平台无人机平台利用飞机作为遥感平台,具有机动性强、分辨率高、可获取多光谱数据等优点。

利用无人机作为遥感平台,具有灵活性强、成本低、可获取高分辨率图像等优点。

030201遥感平台类型及特点通过接收物体反射的可见光来获取图像信息,适用于白天工作。

可见光传感器通过接收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来获取图像信息,适用于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工作。

红外传感器通过同时接收多个不同波段的电磁波来获取图像信息,可获取更多关于物体的信息。

多光谱传感器遥感传感器类型及功能03数据应用将处理后的遥感数据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农业监测等。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最新发展
不断研制新型传感器,既有框幅式可见
光黑白摄影、多光谱摄影、彩色摄影、 彩红外摄影、紫外摄影,又有全景摄影 机、红外扫描仪,红外辐射计、多光谱 扫描仪、成象光谱仪,CCD线阵列扫描 和矩阵摄影机、微波辐射计、散射计, 合成孔径雷达及各种雷达和激光测高仪 等。从目前的发展动向看,微波遥感、 同一颗卫星装载多种传感器,如已发射 的欧洲空间局欧洲遥感卫星一号和日本 地球资源卫星一号装载的多种传感器是 今后发展的重要遥感手段。
环境监测技 术可以快速、大面积地监测水污染、大 气污染和土地污染以及各种污染导致的 破坏和影响。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利 用航空遥感进行了多次环境监测的应用 试验,对沈阳、长春、大连、太原、青 岛、天津等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 进行本底分析和评价,包括城市热岛、 烟雾扩散、水源污染、绿色植物覆盖指 数以及交通量等的监测,都取得了重要 成果。在海洋环保执法管理中,遥感技 术是一项非常有用的手段。
遥感技术的理论根据
从紫外至可见光至近红外,遥感传感器
接受的主要是来自地物反射太阳辐射的 反射辐射电磁波,因此,在这一波长范 围内的地物遥感研究,主要是研究地物 的反射光谱特性(光谱测量、航空光 谱),而林业上主要是研究植物、土壤、 水体的反射光谱。 影响植物反射光谱的 主要因子是叶的形状、表面构造、表层 解剖特点、叶的色素含量和富叶度,富 叶度是指叶子覆盖面积,即有层次的整 个立体结构。
在水文情报方面,卫星遥感技术能
提供长期的动态情报,帮助预报旱 情、融雪径流和暴雨洪水,监测洪 水动向,调查洪水泛滥范围以及受 涝面积和受灾程度等。
海洋学研究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已被成功
地应用于海面温度、盐度、海冰、波浪 和潮汐等海洋学各要素的监测,以及海 岸带地质地貌调查、海涂资源调查、海 岸线长度测算、海岸动态变化监测、河 流与海洋相互作用研究、海岸带资源开 发研究等方面。此外,利用遥感技术对 海洋进行大面积的实时探查,为预报和 侦察鱼群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遥感技术解释通俗易懂

遥感技术解释通俗易懂

遥感技术解释通俗易懂
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等高科技手段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到地球表面的各种数据,如高程、温度、湿度、植被等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农业、林业、水利等领域的决策和规划,以及自然灾害预测和应对等方面。

遥感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卫星或飞机上的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然后将观测数据传回地面,再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观测数据可以是电磁波、热红外线、超声波等,不同的数据可以获取不同的信息。

例如,可见光可以用于获取地表的颜色,红外线可以用于获取地表的温度。

遥感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环境等领域。

例如,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覆盖率的变化,进而制定森林保护和管理策略;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库蓄水情况,预测洪水发生的可能性等等。

总之,遥感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对于我们认识和保护地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遥感技术应用要取其长感应用情况如何,记者对遥感专家曾朝铭作了访谈。

<WBR&NBSP;&NBSP; />地质遥感技术使用的情况和问题<WBR&NBSP;&NBSP; /><WBR&NBSP;&NBSP; />记者:<WBR&NBSP;&NBSP; />遥感地质应用技术的现状是怎样的呢?<WBR&NBSP;&NBSP; />曾朝铭:<WBR&NBSP;&NBSP; />目前遥感地质应用,线、环解译技术普及,但提高有限,标准化程度很低。

利用影像单元、影像岩石单元为依据的遥感填图技术,也有规范化的路要ERDAS因此,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所以,对获得的分类结果需要再进行一些处理工作,才能得到最终相对理想的分类结果,这些处理操作就通称为分类后处理。

1聚类统计(Clump)无论利用监督分类还是非监督分类,分类结果中都会产生一些面积很小的图斑。

无论从专题制图的角度,还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都有必要对这些小图斑进行剔除。

ERDAS系统中的GIS分析命令Clump、Sieve、Eliminate可以联合完成小图斑的处理工作。

聚类统计(Clump)是通过地分类专题图像计算每个分类图斑的面积、记录相邻区域中最大图斑面积的分类值等操作,产生一个Clump类组输出图像,其中每个图斑都包含Clump 类组属性;该图像是一个中间文件,用于进行下一步处理。

ERDAS 图标面板菜单条:Main→Image Interpreter→GIS Analysis→Clump→Clump对话框或ERDAS图标面板工具条:点击Interpreter图标→GIS Analysis→Clump→Clump对话框→Clump对话框中,需要确定下列参数:→确定输入文件(Input File):classify.img...<还有1593 字节>查看全文>>复制本文地址| 评论(1) | 阅读(22)QuickBird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在林业监测中的应用2011年04月24日分类:个人日记<WBR&NBSP;&NBSP; />林业遥感的特点<WBR&NBSP;&NBSP; />在林业工作中,应用遥感技术最早和最广泛的是森林资源调查工作,自航空摄影为军事采用后,很快就被引入林业勘测工作中。

尤其是近几年高分辨率卫星也被采用对林业进行各类灾害监测等分析研究。

林业遥感的应用主要为资源清查与监测、火灾监测预报、病虫害监测、火灾评估等方面。

林业资源的主要特点:(1)林业资源的辽阔性,调查工作的艰巨和复杂。

抽样技术要求获取多层次遥感资料,配合多阶抽样技术,提高资源调查的速度和精度。

(2)林业资源的再生性和周期性,要求必须连续的提供林业资源信息,包括年内的季相变化——多时相遥感,和一定年间的资源变化——动态遥感。

(3)林业资源包括林业用地面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及前景2011年04月24日分类:个人日记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正由示范性实验阶段步入全面推广的实用性阶段。

地质灾害的日益严重和对突发性地质灾害抢灾救灾工作的时效性要求,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是极其必要的,是当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遥感技术特点及其它相关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已使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成为可能。

遥感技术可以贯穿于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评估的全过程。

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具有广阔的前景。

全面推广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有待于遥感工作者和地质灾害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WBR&NBSP;&NBSP; />一、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的历史回顾<WBR&NBSP;&NBSP; />近20年来,随着航空航天对地观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磁波信息传输技术等的深入研究,遥感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实用化方向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国土资源调查与环境评价及灾害监测中。

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调查,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

在国外,开展得较好的有日本、美国、欧共体等。

日本利用遥感图像编制了全国1/5万地质灾害分布图;欧共体各国在大量滑坡、泥石流遥感调查基础上,对遥感技术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指出了识别不同规模、不同亮度或对比度的滑坡和泥石流所需的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遥感技术结合地面调查的分类方法,可以用GPS 测量及雷达数据,监测滑坡活动可能达到的程度。

我国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

我国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是在为山区大型工程建设或为大江大河洪涝灾害防治服务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80年代初,湖南省率先利用遥感技术在洞庭湖地区开展了水利工程的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有关单位先后在雅砻江二滩电站、红水河龙滩电站、长江三峡工程、黄河龙羊峡电站、金沙江下游落渡、白鹤滩及乌东清电站库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区域性滑坡、泥石流遥感调查;从80年代中期起,又分别在宝成、宝天、成昆铁路等沿线进行了大规模的航空摄影,为调查地质灾害分布及其危害提供了信息源。

90年代起,在主干公路及铁路选线,如京九铁路沿线等也使用了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技术。

90年代末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省级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工作中,各省(区)都设立了专门的中小比例尺“地质灾害遥感综合调查”课题,主要是识别地质灾害微地貌类型及活动性,评价地质灾害对大型工程施工及运行的影响等。

特别是近年在重大工程论证中,都开展了工程地质遥感调查工作,如杭州湾跨海大桥、向山港跨海大桥等。

近20年的实践,摸索了一套较为合理有效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方法,即利用遥感信息源,以目视解译为主,计算机图像处理为辅,将重点区遥感解译成果与现场验证相结合,并利用其它非遥感资料,综合分析,多方验证。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遥感调查已基本完成了示范性实验阶段,正走向全面推广的实用性阶段,在山区大型工程建设及江河湖库的防灾减灾工作中尤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遥感技术应用地质灾害调查,已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但是在地质灾害监测方面,成功的实例不多。

充分利用航天遥感、差分干涉雷达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及其集成技术进行地质灾害监测,是未来遥感对地观测技术体系在地质灾害监测应用中的必然发展趋势。

<WBR&NBSP;&NBSP; />二、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的必要性<WBR&NBSP;&NBSP; />...<还有321 字节>查看全文>>复制本文地址| 评论(0) | 阅读(7)遥感影像的成图比例尺和分辨率的关系2011年04月24日分类:个人日记航空摄影测量对影像的要求航空摄影测量的实践可以用来借鉴分析卫星影像与成图比例尺的选择。

这是因为二者的成图原理相似,并且航空摄影测量具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实验数据,是非常成熟的。

航空摄影测量中没有直接给出对影像分辨率的要求,但可以通过对摄影仪物镜分辨率的要求和摄影比例尺来推断。

航摄中航摄仪镜头分辨率表示通过航空摄影后在影像上能够分辨的线条的最小宽度(这里没有考虑软片和像纸的分辨率)。

在航摄规范(GB/T 15661-1995)中规定航摄仪有效使用面积内镜头分辨率“每毫米内不少于25 线对”。

根据物镜分辨率和摄影比例尺可以估算出航摄影像上相应的地面分辨率D,即D=M/R。

(其中M 为摄影比例尺分母,R 为镜头分辨率。

)根据航摄规范中“航摄比例尺的选择”的规定和以上公式,可得表(1)成图比例尺航摄比例尺影像地面分辨率(m)1:5000 1:10 000~1:20 000 0.4~0.81:10 000 1:20 000~1:40 000 0.8~1.61:2 5000 1:25 000~1:60 000 1.0~2.41:50 000 1:35 000~1:80 000 1.4~3.2上表可以作为选择卫星影像分辨率的参考。

顺便指出,从表中可以看出,虽然成图比例尺愈大,所需的影像分辨率愈高,但两者并不是成线性正比关系,而是非线性的。

...<还有1227 字节>查看全文>>复制本文地址| 评论(0) | 阅读(5)ERDAS遥感图像基本处理傻瓜式步骤2011年04月22日分类:个人日记找资料的时候找到的,还不错。

适合初学者。

<WBR&NBSP;&NBSP;/>========================= ==============<WBR&NBSP;& NBSP; /><WBR&NBSP;&NBSP; />1、图像导入<WBR&NBSP;&NBSP; />在erdas的Import/Export模块中,分别导入TM图像的第1、2、3、4、5、7波段,具体操作步骤为①点击import模块,打开对话框②选择type类型为TIFF③media为file;④然后选择输入、输出文件名路径和文件名⑤分别对123457波段进行导入;⑥在此之前可以选择session->preference,选择输入、输出主目录。

...<还有2613 字节>查看全文>>复制本文地址| 评论(0) | 阅读(13)免费遥感影像下载地址——20110424更新2011年04月11日分类:个人日记尚未整理完毕,如果有更好的地址,欢迎在后面跟帖哦~~好东西大家一起共享!遥感影像参数:/2723037 41/blog/1275910498<WBR&NBSP ;&NBSP; />免费遥感影像下载网址1.modis L1B 1km:/data/data set/MODIS/01_Level_1/index.html <WBR&NBSP;&NBSP; />2./pu b/imswelcome/3./ndsat ETM+和TM:飞跃塔克拉玛干<WBR&NBSP;&NBSP; /><WBR&NBSP;&NBSP; />工作中疾病的征兆2011年03月09日分类:个人日记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吴大真教授指出:许多人成天忙于工作或为家务所累,平时很少抽出时间去医院或体检中心检查身体。

一般的小病小灾也是能忍就忍,能拖则拖,以致酿成大病时才匆匆忙忙走进医院,结果白白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吴大真教授讲:俗话说得好,“病来如山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