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霸七雄

合集下载

五霸七雄分别指什么

五霸七雄分别指什么

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

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五霸七雄分别指什么
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周朝是中国第
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

春秋初期
五国争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四至疆域
齐——南起穆陵关、泰山一带,北至无棣(今属山东);西自黄河,东迄大海
宋——在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之间地区
晋——今山西大部、河北西南、河南北部和陕西一角
秦——占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端
楚——西北武关(今陕西商南西北),东南昭关(今安徽含山北),北起今河南
南阳,南到洞庭湖以南。

战国后期
七国称雄:燕、赵、齐、魏、韩、楚、秦
四至疆域
燕——今河北、辽宁一带
赵——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河北西南部
齐—— (同春秋时期)即:南起穆陵关、泰山一带,北至无棣 (今属山东);西
自黄河,东迄大海。

魏——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一带
韩——介于魏、楚、秦三国之间,今山西东南角和河南中部
楚——比春秋时期疆域扩大,东北到今山东南部,后又扩至今江苏、浙江
秦——由春秋时期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端,又夺回河西,攻灭巴蜀,夺取汉中,并不断夺得魏、韩、赵等国,并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

请分别列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

请分别列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

请分别列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
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的五个强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
和赵国,其中齐国的代表人物是孔子,楚国的代表人物是孟子,燕国
的代表人物是老子,韩国的代表人物是墨子,赵国的代表人物是庄子。

战国七雄是指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和秦国,其中齐国的代表人物是荀子,楚国的代表人物是
韩非子,燕国的代表人物是孙武,韩国的代表人物是韩信,赵国的代
表人物是赵高,魏国的代表人物是司马迁,秦国的代表人物是商鞅。

诸子百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学者和文学家,其中有著名的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有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有老子、庄子、墨子等;有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有韩非子、韩信等;
有墨家学派,代表人物有孙武、赵高等;有史家学派,代表人物有司
马迁等;有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有商鞅等。

总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思想文
化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思想和文化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第八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第八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政治策略: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对外战 争,提高齐国的地位。
3.
晋文公争霸的原因: 重用贤能,发 展生产,训练军队。
影响
赵国实力被大大 魏国实力被大大 成为历史上著名 削弱,从此其他 削弱,齐国实力 的战役 六国也无力对抗 逐渐强大 秦国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
出现的成语
春秋时期的战争,目的在于拥有对 其他诸侯国的领导权,实质在于争 霸。 战国时期的战争,目的在于歼灭对 方主力,给对方以毁灭性的打击, 实质在于兼并。
第8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s
西周
春秋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770年
东周
战国
公元前 476年 公元前 221年
春秋:因孔子编写的记载这段历史的史书 《春秋》而得名。 战国:由于各诸侯国以兼并或自保为 目标,连年交战而得名。
春秋五霸形成的背景:
平王东迁后,周天子失去了对国家的 控制,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拥有对 其他诸侯国的领导权,相互征战,竞 争“霸主”。 春秋五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 庄王。
越王灭掉吴国, 成为春秋时期 最后一个霸主

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形势图与春秋时期相比, 诸侯国数量减少,利于国家的统一
战国时期形势图
战国时期三次著名的战争
著名战役
时间
桂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
马陵之战
公元前342年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
国家 历史人物
魏、赵、齐 齐国的孙膑
魏、韩、齐
赵、秦
魏国的庞涓、齐 赵国的廉颇、赵 国的孙膑 国的赵括
齐桓公
晋文公
宋襄公 秦穆公 楚庄王
春秋时期形势图
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的争霸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内容详细,无错误)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内容详细,无错误)

春秋五霸春秋五霸,“五霸”又作“五伯”,是指春秋时期相继称霸主的五个诸侯,其说首见于《左传》。

“霸”,意为霸主,即是诸侯之领袖,在这个意义上,与代表长者的“伯”实同一词,并无现代的“蛮横无理”的含义。

“霸”的主要职责是尊王攘夷、禁抑篡弑、制裁兼并等。

五霸究竟指哪五位国君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目前史学界尚无定论。

从古至今,关于“五霸”至少出现过七种说法,其中以第一、二种说法最为盛行。

1.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史记》)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荀子·王霸》)3.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白虎通·号篇》)4.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

(《四子讲德论》)5.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

(《汉书注·诸侯王表》)6.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

(《鲒崎亭集外编》)7.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辞通》)另有人认为,所谓“五霸”应是虚指,并非实指五位国君。

战国七雄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

到战国后期,仅剩下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分别为齐、楚、韩、赵、魏、燕、秦,合称为“战国七雄”。

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

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除战国七雄外,小国尚有宋、卫、东周、中山、鲁、滕、邹、费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

春秋末年,经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

战国早期,秦国、燕国实力较弱。

比较强大的是晋、齐、楚、越四国。

其中齐国自前481年田氏子杀齐简公,专齐政,形成“田氏代齐”的局面。

前473年吴被越所灭。

晋国经过六卿之间的兼并,前453年,形成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局面,号称“三晋”。

第七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讲解材料

第七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讲解材料
二、 4 . A. C.
第三阶段
必之战(B.C597)
晋文公
称霸中原 问鼎中原
楚庄王
建立霸业
合纵连横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战国七雄:齐、楚、燕、秦、赵、魏、韩
(由晋分裂而来)
合纵: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 连横:秦劝说一国东西连合进攻其他各国

赵齐


连横 韩

结果:
在这场政治、外交的斗争中,东 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 时而追随楚(朝秦暮楚)最终,秦国 利用其他各国之间的矛盾,集中优势 兵力,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争, 将其余六国各个击破。在不断的战争 中,秦国国力日益壮大,为后来进一 步发展做好了准备。
一、填空 课堂练习
(每空10分,共80分):
1.公元前 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2.春秋五霸分别指 庄王、 。
、宋襄公、
Hale Waihona Puke 、楚3.战国七雄是指 、楚、 、燕、 、 魏、 。
二、选择(20分):
4.以下哪些是战国的纵横家:
A.张仪 B.夫差 C.公孙衍 D.勾践
参考答案
一、 1. 475。 2.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 3.齐、秦、赵、韩。
第七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春秋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秦穆公、宋襄公
另说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齐桓公称霸
诸侯争霸的原因: 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权势
拥有对其他诸侯的支配权、
诸侯争霸的目的:
获得周天子过去的特权
齐桓公称霸
成功称霸
的原因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桂 陵 之 战 围 魏 救 赵

救命啊!
齐 桂陵
——

公元前342,魏国进攻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 救。次年,齐国仍以孙膑为军师,出兵围魏救韩。 魏国又派庞涓带兵10万迎战。孙膑主动后撤,采 用减灶计(第一天,在撤出营地留下的军灶,足 够10万人吃饭用;第二天留下的军灶只5万人吃饭 用,第三天只够3万人吃饭用)。庞涓察看军灶变 化,以为齐军大量逃亡。于是,他轻敌猛进,追 到马陵。那时天已大黑,魏军点火,见一棵树上 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这时齐军万箭齐发, 魏军主力被歼灭,庞涓拔剑自刎。从此,魏国大 大削弱,齐国强大起来,孙膑名扬天下。
队多达14 万人以上 平王东迁 后,还有3 万人。后 来只剩下 几千人了
的地位。
直辖的人口 天子成了 所剩无几, 傀儡,不 财力、物力、 得不依靠 兵源减少
强大的诸 侯。
一、春秋五霸:
1、春秋五霸形成的背景: 2、关于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 周王室的衰微和诸侯的强大。 (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 公。 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春秋时期形势图
一、春秋五霸:
1、春秋五霸形成的背景: 2、关于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 3、春秋五霸争霸的过程:
(1)、齐桓公称霸
一、春秋五霸:
1、春秋五霸形成的背景: 2、关于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 3、春秋五霸争霸的过程:
(1)、齐桓公称霸 (2)、晋文公称霸
第6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一、春秋五霸:
1、春秋五霸形成的背景:
西周、东周王室变化的对照表:
名称
土地
兵力
财力物力 人口

第6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第6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Party text
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国君。
说法一: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说法二: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并列争雄的七大诸侯国。
齐、楚、秦、燕、赵、魏、韩
Party text
春秋时期形势图
Party tex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够首先称霸?
Party tex
田忌赛马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 的身份秘密拜见,劝说齐国使者。齐 国使者觉得此人是个奇人,就偷偷地 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非常赏 识他,并且待如上宾。 田忌经常与齐国众公子赛马,设 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 差不多,马分为上、中、下三等,于 是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 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 ,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注。比 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 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 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 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已经比了三 场比赛,田忌一场败而两场胜,最终 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Party text
战国七雄形势图
Party text
孙庞斗智:桂陵之战
围魏救赵:原指战国齐国用
围攻魏的方法,迫使魏撤回攻赵 国古都邯郸部队而使邯郸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 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 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 战术。
避实就虚:原指避开敌人的
Party text
诸侯争霸的背景 /前提条件:
周天子势力削弱 ,周王室衰微。
Party text
西周 春秋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770年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葵丘会盟。 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晋 楚 争 霸
重用贤能 原因 发展生产 晋成为北方的强国 晋文 训练军队 公成 为霸 城濮之战,成就了晋文公 主 的中原霸主地位。
你知道“问鼎中原”这 个成语吗? 邲之战成就了楚庄王的 中原霸主地位。
楚庄 王称 霸中 原
管仲(?—前645) 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 仲。颍上(今属安徽)人。 在齐国任上卿,执政40余 年,因地制宜,实行改革, 使齐国不断富强,齐桓公 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合 连横
张仪
苏秦

纵横 捭阖
小组讨论
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 积极: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各民族经 济文化的交流; 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消极: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延伸探究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 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 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 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你如何认识 这种发展趋势? 提示:历史发展的趋势是走向统 一。这是一种进步,这种发展趋势为 以后的大春秋五霸的说法
齐桓公首霸
3.春秋五霸争霸的过程
晋楚争霸
吴越争霸
二、战国七雄 (前475-前221)
1.三家分晋
2.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3.长平之战
4.“合纵”与“连横”
背景: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微,周天 子失去对国家的控制。
目的:为了获得对其他诸侯国的领导权 实质:诸侯国为了获得周天子享受的政 治、经济特权。 春秋五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
提示:
战国时期战争规模明显扩大,战 争目的也由争夺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 弱小国家,演变为歼灭对方主力,给 对方以毁灭性的打击。 著名战例: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 长平之战。

五霸七雄文化常识

五霸七雄文化常识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势力衰落,诸侯相互争夺霸权。

历史上把前置称霸的五个诸侯称为“五霸”。

五霸一般是指齐晋桓公、宋襄公、文公、秦穆公、楚庄也有的说五霸应该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hé lǘ)及越王勾践。

齐桓公在有名的大政治家管仲的辅佐下,齐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国家走向富强。

随后周王已经衰弱到不能维持其天下了。

共主”威权的程度,齐桓公为了扩大自己的政治权力,争做霸主,就拿“尊王稳夷”作号召,企图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谓“尊王”,意思是尊敬周朝王室,承认周朝王室。

天子的共同领袖地位;号称“恐慌”,意思是联合各诸侯共同抵御戎、蛮等部族对中原的威胁。

齐国是第一个建立霸业的国家,它曾经援助燕国对抗退山戎的侵略齐桓公屡次大会诸侯,与各国结成同盟,相互约定:如某国遭遇外患,各国共同出兵援救;在盟各地,互不侵犯,约定,由盟主公断。

齐桓公称霸,制止了戎狄的侵略扰乱,保卫了华夏族的先进文化,在历史上掀起的积极作用。

齐桓公死后,齐国的霸业衰落。

宋国(在今河南省东部)的襄公想趁机争做宋霸主。

紧接着郑国(在今河南省中部)附国,襄公就领军讨伐郑国。

楚国出兵救郑,攻打宋国。

宋军被打得大败,宋襄公也受了重伤,第二年即病伤而死。

实际上宋国称霸成功没有。

真正的继齐桓公称霸是晋文公。

晋国在山西省,和周是同姓国家。

估计632年,晋文今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大败楚军于城濮(今河南)战后,晋国把在战场上俘虏的楚国战车和步卒,献给周天子。

周天子获得晋文公一百赤色弓箭、一千黑色弓箭,另外还有香酒周天子赏赐弓矢,是表示允许其能够自由征伐的意思。

从此以后,晋国便成为了各诸侯的霸主。

在晋国称霸时,西邻的秦国也开始强大起来。

,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地,遭受晋军袭击,被打得大败。

秦无力向东发展,只好转而向西,攻灭十几国,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

楚在春秋时,陆续吞并了长江、汉水流域的许多小国,势力逐渐延伸到淮水流域一带。

第8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第8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 637
晋文公,春 秋时期晋国国君, 在城濮之战中打 败楚国建立霸业。
霸举 位 ”贤 时 之任 , ) 秦 一能 努 , 穆 。。 力 春 公 秋 他改 时 是革 秦嬴 春内 国任 秋政 ,的好 时 搜国( 代 的罗君? “人。 在 五才 前 , 621
—— —
国宋 顿 在 争国 吏 位 得, 治 时 楚 了统 , , 庄 诸一 同 废 王 侯了 时 黜 , 盟 先庸春 主多 后 官 秋 地个 举 , 时 位小 兵 举 楚 。国 战 用 国 ,败贤国 并晋才君 为国,。 楚和整他 20
A.齐桓公
C.晋文公
B.宋襄公
D.楚庄王
能力拓展
材料一 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 下。” 材料二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观众 之力也。” 请回答: ⑴材料中的 “桓公”指的是谁? 齐桓公 ⑵材料一中说到“管仲相桓公”,管仲是如何“相” 桓公的? 尊王攘夷 ⑶“合诸侯”就是与诸侯会盟,请问“桓公九合诸侯” 最重要的是哪一次?这一次会盟奠定了桓公的什么地位? 葵丘会盟,霸主地位。 ⑷在桓公之后称霸的国家中,哪一国与桓公称霸的途 径是相同的?给你什么启示? 晋国,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因地制宜,大开 铁矿,发展渔盐业。组成3万人的常备军。
晋 楚 争 霸
重用贤能 原因 发展生产 晋成为北方的强国 晋文 训练军队 公成 为霸 城濮之战,成就了晋文公 主 的中原霸主地位。
你知道“问鼎中原”这 个成语吗? 邲之战成就了楚庄王的 中原霸主地位。
楚庄 王称 霸中 原
说一说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许多脍炙人 口的成语,本节课我们学过的成语故 事有哪些?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问鼎中 原、一鸣惊人、合纵连横、退避三 舍、卧薪尝胆、负荆请罪。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另一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1、齐桓公首霸
图片
(1)问题:根据齐国的地理位置,分析齐国适合于发展什么经济?
(盛产鱼盐) 图片 (2)管仲相齐 (3)“尊王攘夷” (4)葵丘会盟(公元前7世纪中期) 2、晋文公称霸 (1)晋文公的改革 发展生产 整顿内政 训练军队
图片
(2)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图片
3、楚庄王饮马黄河
图片
争霸战争带来了什么后果?
问题: (1)王室衰微促成了诸侯争霸战争;诸侯争霸又反过来 加速破坏了王室的权威,旧的奴隶制逐步瓦解。 (2)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较大的国家。
二、战国七雄
1、三家分晋
图片

——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前221年)
2、田氏代齐 3、中期: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 4、后期:长平之战(前260年)
练习
练习
一、选择题
1、春秋时期同晋国争霸中原的诸侯国是
A.齐
B.吴
C.楚
D.秦
(
C
)
2、纸上谈兵这一典故出自下列哪场战争? A.城濮之战 C.马陵之战友 B.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
D

二、问答题
写出你所知道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
; 酒店床垫
vdg63wgv
(1)双方实力对比 (2)赵将廉颇的策略 (3)秦国的对策 (4)赵括的纸上谈兵
图片 图片
(5)长平之战,秦活埋所俘赵军四十多万,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
御秦军的进攻。
小结
2 1
2 1
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 社会的形成时期。“春秋无义战”,给人民带来 了巨大的灾难。诸侯争霸使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 少,加速破坏了王室的权威,旧的奴隶制逐步瓦 解。战国时期,战争的规模更大,战况更加的惨 烈。秦国在争霸战争中越来越强大,最终统一了 中国。

第八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第八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大臣们常劝我,我也不听,甚 至还下令:谁敢再劝,就砍谁 的头!
1 3
我当大王后,总是贪图享乐, 天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
2
漫 画 说 史
我决心改革,富国强兵,终于一 鸣惊人,于邲之战,打败死敌晋 国,成为霸主问鼎中原。
后来有位大臣用“五彩鸟”的隐 语劝我,我决定痛改前非。
4
吴越争霸
越王勾践
哎,当年因为和吴国硬 拼,结果吃了眼前亏, 惨败,我只好前往吴国 求和投降,并甘当人质, 给吴王夫差当马夫,受 尽羞辱,回国后,我立 志报仇,为不忘亡国之 耻,卧薪尝胆,并励 精图治,终灭吴国,称 霸一时。
2. 管仲改革,国富 兵强 —根本原因 3. “尊王攘夷” —外交口号
管仲改革内容: 1、政治:改 革内政 2、经济:发 展生产 3、军事:训 练军队 4、外交:以 尊王攘夷为口 号,扩充疆界
晋文公称霸
看图说史
1. 重耳流亡 2. 楚成王的礼待
3.晋军“退避
三舍”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楚庄王称霸
材料三:春秋初期的100多个小国逐步归并
齐 楚
合 纵 合 众 势 以 攻 一 强

燕 韩 赵 魏
为什么 六国合 纵抗秦 不能成 功?
苏秦画像
苏秦是合纵主张的代表
:
燕 赵

连 横 事 一 强 以 攻 众 弱
:


魏 韩
张仪画像 张仪是连横主张的代表
知识结构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争霸
齐桓公 晋文公
战国兼并
春秋时期霸主的共同点
1、雄心壮志
2、重用人才,发展生产,提高国力
3、运用正确谋略,在政治、经济、
军事上取得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鞭长莫及
春秋时期,楚庄王派申舟访问齐国,途中必经宋国。

按理来说,经过宋国应事先通知宋国,然而楚庄王自恃楚国为大国,不把宋国放在眼里,就没通知宋国。

宋国国君知道了后,十分气愤,将申舟扣留下来。

大臣华元对国君说:“楚国事先未有通知,便是把我国当作已亡,领土已归属于他。

我们必须维护独立主权的尊严,不能受这种侮辱!就算楚国要发兵进攻,大不了就亡国。

但我们宁可战败,也不服屈辱!”
宋国国君听了后,处死了申舟,并随时迎接楚国的进攻。

楚庄王得知消息后,果然派兵进攻宋国,并将宋国都城睢阳团团围住。

双方相持了好几个月,楚国也未能取胜。

第二年春,宋国派大夫乐婴向晋国求助。

晋景公准备出兵为宋国平反时,大夫伯宗劝道:“‘虽鞭长,不及马腹(鞭子再长,也打不到马的肚子)’,我们又怎能管得了楚国呢?”
成语“鞭长莫及”就出于此。

各行其是
(gèxíng qíshì)行:做,办;是:对的。

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

比喻各搞一套。

《庄子·徐无鬼》:“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


喧宾夺主
含义: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

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喧:声音大;宾:客人;夺:压倒;超过
出处:清·阮葵生《茶余客话》:“余仿为之;香则喷鼻而酒味变矣。

不论酒而论香;是为喧宾夺主。


比权量力
释义: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

也用来指衡量两方面的轻重。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上》:“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清·王韬《变法中》:“设我中国至此时而不一变,安能埒于欧洲诸大国,而与之比权量力也哉!”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权衡轻重得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