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8份真题

合集下载

南昌大学马克思期末试卷

南昌大学马克思期末试卷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
B.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的基本标志
C.资本主义社会中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份
D.通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入口
E.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
15、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中得到()
A.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B.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C、主体把客体信息改造成主体需要的精神产品
D、使主体客体化
E、主体把信息进行思维加工,产生改造客体的目的、计划和方法、手段等实践观念
7、“先有计划,后做工作;先有图纸,后造房子”,这说明()
A、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B.物质存在形态的多样性
C.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D.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E.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变化性
A、促使资本主义稳定增长B、消除经济危机
C、改善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D、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20、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 )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B.实行计划经济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D.实行产品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多选、少选、漏选均不得分)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10、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是如何看待()
A.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B.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D.使用价值的存在可以不依价值存在为前提
E.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存在为前提
1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7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7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对把正确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每小题1分,共40分)1.社会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特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2.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阶级斗争是A人们随意制造的"阶级斗争" B.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C.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 D.只是指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3.社会上层建筑体系的核心是A.哲学观点 B.道德规范C.国家政权 D.艺术形式4.原因是指A.在某一现象出现之前的现象 B.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C.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 D.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5.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观点,这是因为A.实践中的认识都属于真理性的认识 B.来源于实践的认识都是真理C.实践就是真理 D.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去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6.区分社会的根据主要是A社会的阶级关系 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产品分配形式 D.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7.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 D.相对主义8.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9.一定的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10.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A.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 D.微小的可能性1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点的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 D.机械论12.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 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C.人们自觉的革命活动 D.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3.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人们的主观努力 B.进行思想斗争;C.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D.社会实践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 D.因为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运动也是相对的15.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性质是A.对抗性的 B.非对抗性的C.既有对抗性的一面,又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D.基本上是对抗性的16.真理的内容是A.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C.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D.不以任何人、人类或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17.质和量的关系是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的关系C.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19.相对真理是指A.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B.任何真理都没有确定的内容C.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错误 D.任何真理都需要反复地检验20.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B.经济基础服务于上层建筑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经济基础产生于上层建筑21.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A.唯心论的错误 B.机械唯物论的错误C.二元论的错误 D.庸俗唯物论的错误22.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分歧是A.统一于实践还是认识 B.统一于运动还是静止C.统一于存在还是非存在 D.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23.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C.僵化的经济体制同先进的政治制度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25.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A.矛盾 B.普遍矛盾C.特殊矛盾 D.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26.事物的度是指A.事物的质变 B.事物的量变C.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D.关节点或临界点27.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的条件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的生活水平28.社会主义社会开始了人民群众自觉创造历史的新时代,这是指A.人民群众可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人民群众可以制定社会规律创造历史C.人民群众可以改造社会规律创造历史 D.人民群众自觉地按照社会规律创造历史29.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A.完全适合 B.基本适合C.基本不适合 D.完全不适合30.从产生上说,意识是A天赋的 B.独立自生的C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对物质的反映31.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作用的肯定是A.内在地包含了对包括历史人物在内的个人作用的肯定B.不包含对个人作用的肯定 C.是对个人作用的否定D.是与肯定历史人物的作用并列的32.假象和本质的关系是A.假象不是本质的规定 B.假象是本质的全部规定C.假象是本质的一种规定 D.假象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3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必然性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瓜内有多少粒种子,早已确定,不多不少C.只刮风,不下雨 D.感性材料多了就变成理性认识3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运动变化的观点 B.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35.决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该社会的A.政治制度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阶级力量对比 D.政党的成熟程度36.国家是A.与人类社会同时产主的 B.封建社会产生的C.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 D.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37意识是A.一切生物普遍具有的现象 B.动物普遍具有的现象C.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 D,人类独有的特殊现象38.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 B.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9.热爱领袖同反对个人崇拜的关系是A绝对对立的 B.热爱领袖必然导致个人崇拜C.反对个人崇拜必然会否定或排斥领袖的权威 D.一致的40.辩证的否定是指A.外力否定 B.自我否定C.任意否定 D.甲变乙,乙变甲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各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硬的,把正确答案选出,选中后将答案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丝瓜俯视着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

”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结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微微的变化。

”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哲理一致的是( )。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2.近些年来,每当遇到流行性疾病发生,医学专家都会表示可防、可控、可治,不必惊慌。

这是因为( )。

A.追求真理是认识活动的归宿B.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C.人类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造福自身D.人类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3.“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之所以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获得成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这一伟大构想( )。

①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重要动力②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原则的③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④体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的趋势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4.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开出的不结果实的花。

这一方面表明了唯心主义哲学在一定历中时期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唯心主义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即( )A.把物质看作是感觉或概念的本原B.夸大了运动变化,否定了相对静止C.夸大了感性认识,否定了理性认识D.把感觉或概念夸大为脱离物质并且派生物质的本原5.皑皑白雪在中国东北地区,是众多滑雪基地得以开办的自然条件。

而在南方地区,连续的降雪低温却造成了损失巨大的灾害。

这表明,同一现象在不同条件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这后发我们注意( )。

A.联系的普遍性和统一性B.联系的客观性和主观性C.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D.联系的绝对性和相对性6、生产力范畴所反映的关系是( )。

A.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C.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D.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7.在很多竞技体育项目中,运动员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是取得胜利的基础,只要顽强地拼搏,即使失败,也会赢得人们的尊敬。

南昌大学马克思原理期末试题

南昌大学马克思原理期末试题

南昌大学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试卷编号: ( A)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形式:开卷适用班级:提前考试班级姓名:学号:班级:学院:专业:考试日期: 2011/06/17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累分人签名题分20203030 100得分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7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

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得分评阅人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的唯心主义3、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4、发展的实质是 (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5、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赖于物质6、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马克思创立的学说B.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正在实践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5、相对静止是指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6、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15、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A、伟人之言B、吾人之心C、众人意见D、社会实践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7、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A、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B、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C、地理环境变迁史中去寻找D、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1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B、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19、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集资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B、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20、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A、暴力掠夺的产物B、社会契约的产物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1、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A、非决定论B、辩证决定论C、机械决定论D、唯心主义决定论22、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A、唯一形式B、基本形式C、辅助形式D、特殊形式23、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A、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B、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C、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D、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24、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指的是A、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B、人与人之间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2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B、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27、从根本上说;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A、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B、继承他人创造的知识C、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D、科学家之间的合理分工28、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C、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D、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2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A、人的社会属性B、人的生理结构C、人的心理状况D、人的自然属性30、人生观的核心是A、关于人生目的的观点B、关于人生理想的观点C、关于人生态度的观点D、关于人生意义的观点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材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3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革命变革表现在它实现了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世界观和方法论和统一C、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E、本质和现象的统一32、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E、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3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A、是否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B、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C、是否承认世界是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是否承认世界是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A、磨擦生热;热胀冷缩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E、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E、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36、国家与旧的氏族组织相比较具有的显着特征有A、按血缘关系划分居民B、按地区划分居民C、管理社会公共事务D、拥有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E、拥有特殊的武装队伍37、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A、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它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C、它制约着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D、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E、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38、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的社会功能的有A、科学可以使人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B、科学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C、科学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管理社会D、科学可以推动物质生产力的发展E、科学可以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39、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进步内容的有A、物质文明的进步B、精神文明的进步C、科学技术的进步D、生产力的发展E、道德水平的提高4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人的本质A、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B、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C、是变化的;不是不变的D、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E、是自然的;不是社会的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每题7分;43、44小题每题6分;共26分4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7分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分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2分3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分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1分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7分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2分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2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1分43、简述生产关系的内容及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6分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1分2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3分3这三项内容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2分44、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6分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2分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及其性质;其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原改变..2分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务时;起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2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在第45、46、47三题中任选两道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第47题无效.. 45、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2分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1分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3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2分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对盲目蛮干..2分4同时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反对墨守成规..2分46、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为指导;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1人中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2分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2分第二;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续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3分2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惩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2分3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一是要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生产实行调节和控制;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二是要提高人口质量;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3分47、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2分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3分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分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2分4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们;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B2、A3、B4、D5、C6、C7、D8、B9、C 10、A11、D 12、D 13、C 14、C 15、D16、C 17、B 18、D 19、C 20、D21、C 22、B 23、D 24、B 25、C26、A 27、C 28、A 29、A 30、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评分标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31、AC 32、ABCDE 33、CDE 34、ADE 35、ABCD36、BE 37、ACDE 38、ABCDE 39、ABCDE 40、ABC。

马克思1-8章选择题大全及答案

马克思1-8章选择题大全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总汇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B。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D。

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4.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论B。

不可知论C。

诡辩论D。

二元论5.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是()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6.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A.客观存在的B。

人的意识创造的C.由神或客观精神创造出来的D。

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构成的7.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

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

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8.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9.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离B。

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际相分离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离D。

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离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的哲学B。

中世纪经院哲学C.十七、十八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D。

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1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关于人类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B。

关于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D。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整体与局部关系B。

南昌大学 马克思期末试卷

南昌大学 马克思期末试卷

南昌大学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试卷编号:( B )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形式:开卷适用班级: 06级姓名:学号:班级:学院:专业:考试日期: 2007-7-9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累分人签名题分 25 22 20 20 13 100得分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

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5 分,答案填写在括号里)得分评阅人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古希腊罗马的哲学B. 中世纪经院哲学C. 十七、十八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D. 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2.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学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3、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A、劳动对象B、劳动资料C、劳动者D、生产资料4、关于物质、运动、静止的正确提法是()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同时也是运动的存在形式B、凡物质皆运动,没有相对静止的东西C、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统,运动其实也是相对的D、人不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5、承认人的意念、情绪等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这是()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意志论的观点C、机械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6、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根本要求是()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7、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A、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或方面的联系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A、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B、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解决经济基础发展的根本方向C、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D、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9、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A、一些人对另一些人使用暴力的结果B、产品分配的结果C、在生产中进行分工的结果D、出现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结果10、杰出人物是指()A、各阶级的领袖人物B、统治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C、同情劳动人民的历史人物D、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历史人物11、谬误和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此谬误是()A、永远也不能变为真理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真理C、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D、包含在相对真理之中12、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运行的价值规律()A. 只对生产资料的生产起调节作用B. 只对消费资料的生产起调节作用C. 只对非公有制经济起调节作用D. 对整个社会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1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成为食利国的原因是()A.国内食利者阶层日益扩大 B.大量资本输出获得巨额利息和利润C.进出口贸易顺差 D.通过技术输出获得大量收入14、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A、阶级斗争B、科学技术C、社会基本矛盾D、人民群众15、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A、认识论上的辩证法B、认识论上的唯理论C、认识论上的唯物论D、认识论上的经验论16、在真理观上相对主义的错误在于()A、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B、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C、只讲真理和谬误的转化,不讲真理和谬误的对立D、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17、商品价格的变化()A. 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变化成反比B. 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C. 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变化无关D. 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商品价值变化无关18、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关系,是因为它()A. 表现为劳动的价格B. 是劳动力的价值C. 是劳动力的价格D. 是必要劳动的报酬19、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根本依据是正确认识本国()A、阶级和阶级斗争状况B、经济发展水平C、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D、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20、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A、都有的共同点B、都是统一物质世界的一部分C、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中D、没有确定的界限2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的绝对性B、发展的规律性C、客观实在性D、本质的可知性22、国体和政体之间是()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23、“我们周围是一个人化了的世界”,这个命题的意思是()A、我们生存的环境是实践改造过的世界B、意识是人化世界的决定性因素C、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可以创造出任何东西D、社会与自然界完全没有联系24、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发展是()A、事物的永恒运动B、新事物的不断产生,旧事物的不断灭亡C、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转化D、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25、“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真理”,这是()A、彻底的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B、唯物主义给真理下的定义C、混淆真理和谬误界限的错误观点D、承认真理相对性的辩证观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2 分,答案填写在括号里)得分评阅人1、下列哪些说法反映了意识的能动性()A、不可以无根据地胡思甜想B、审时度势C、量体裁衣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E、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2、历史进步的必然性在于()A、生产力的发展永远不会停止B、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C、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D、它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E、阶级斗争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是社会基本矛盾,因为它们()A、决定着其它一切社会矛盾B、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C、贯穿于每一社会形态的始终D、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E、决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4、“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指()A、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B、共同的人性C、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人的本质也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E、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表现为阶级性5、违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原理,社会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犯()错误A、经验论B、经验主义C、唯理论D、诡辩论E、教条主义6、真理和谬误是()A、相比较而存在B、相斗争而发展C、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D、无确定界限和严格区别E、主观对客观的反映7、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观点的出发点有()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B、人民群众通晓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观点D、人民群众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的观点E、人民群众具有先进的思想的观点8、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A、传递社会经验B、塑造人C、推动社会发展D、信息功能E、教化功能9、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A.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 有使用价值就一定有价值C.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D.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E.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10、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册习题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册习题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A.机械力学B.地质学和胚胎学C.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古希腊罗马的哲学B. 中世纪经院哲学C. 十七、十八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D. 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3.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A. 对立统一规律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C.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D. 理论联系实际4.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法是()A. 照抄、照搬B. 各取所需C. 理论联系实际D. 找现成答案5.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学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6.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指的是( )A.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B.唯物辩证的创立C.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D.《资本论》的问世7.“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时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这段话出自:A.恩格斯的著作B.列宁的著作C.毛泽东的著作D.马克思的著作8.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指马克思的著作()A.《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B.《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C.《论犹太人问题》D.《关于费尔巴哈提纲》9.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的方法C.与时俱进D.实践检验真理10.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批判资本主义社会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实现人的自由发展D.增进人类的福祉1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12.人类进人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13.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1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文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16.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17.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19.“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20.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2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22.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2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阶级基础是()A.十九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B. 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C. 自然科学的发展取得重要成就D. 哲学、社会科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E. 德国古典哲学2.马克思主义是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从内容上看它包括()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历史学E. 法哲学3.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点是()A. 阶级性B. 系统性C. 矛盾性D. 实践性E. 科学性4.马克思一生的两大贡献是创立了()A. 剩余价值学说B. 辩证法C. 唯物史观D. 阶级斗争学说E. 唯物论5.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出现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A. 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B.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学说C. 李大钊的唯物史观D. 毛泽东思想E.邓小平理论6.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各种条件其中包括()A.经济基础B.阶级基础C.自然科学基础D.认识根源、E.理论来源7.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B.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部总和C.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D.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的思想方法E.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8.能否与时俱进,是区别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与假马克思主义者、反马克思主义者的分水岭,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A.实践性决定的B.鲜明的时代性决定的C.严格的科学性决定的D.政治立场决定的 E.辩证法思想决定的9.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10.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12.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13.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14.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15.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16.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7.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18.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哪些是( )A.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三、辨析题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和答案第一章哲学基本问题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B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2.哲学所研究的一般规律,适用于( C )A、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B、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C、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领域D、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领域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4.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 D )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 A )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B、一元论唯心主义与二元论唯心主义C、经验论唯心主义与为理论唯心主义D、辩证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6.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理在气中,理随事变C、富贵在天,死生由命D、理在事先,事随理变7.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D )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感觉的复合C、意识是万物的本原D、理在事先8.“存在就是被感知”是( D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物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9.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属于( C )A、世界发展的动力问题上的对立B、意识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C、世界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D、真理的本性问题上的对立10.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根结为( D )A、绝对观念B、客观实在C、理念世界D、“原初”物质11.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 D )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 B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13.“人为自然立法”的观点属于( B )A、宿命论B、主观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14.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 D )A、是否坚持唯心论B、是否坚持辩证法C、是否坚持唯物论D、是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5.哲学是( C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C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17.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D )A、世界是物质B、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C、世界是发展的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18、古希腊唯物主义的代表是( D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德谟克利特19、旧唯物主义不能彻底战胜唯心主义的根本原因是( D )A、主张物质的决定作用B、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C、无法驳斥唯心主义狡猾的诡辩D、不懂得科学的实践观点20、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A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2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 D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CDE )A、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B、思维能否掌握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E、能否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2.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BDE )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观念的复合C、理在事先D、心外无事,心外无理E、吾心即宇宙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 ABCE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过程C、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D、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E、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4.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BCDE )A、事物是理念的影子B、“理在事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E、现实的国家是国家观念的外化5.唯物主义形态的发展经历了( ADE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B、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E、辩证唯物主义6.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有( BCD )A、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C、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运动变化中的过程D、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E、否认世界的可知性7.哲学上的二元论( BD )A、既是唯物论,又是唯心论B、最终必然导向唯心论C、本质上属于唯物论D、不能把自己的主张坚持到底E、是超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基本派别8、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有( ACD )A、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E、自然唯物主义9、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是( BDE )A、否认世界可知性B、机械性C、否认自然规律客观性D、形而上学性E、不彻底性10、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BC )A、人的主观意识B、人的主观感觉C、人的心D、宇宙精神E、绝对观念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C )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D )A、机械力学B、地质学和胚胎学C、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A )A、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B、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C、理论思维发展的一般律D、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律4.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C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理论和实际的关系5.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B )A、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B、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的体系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基本原理作了否证6.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 C )A、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B、向社会实践学习的方法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D、逻辑推理的方法7.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B )A、对立统一规律B、实事求是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D、为人民服务8.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科学态度是( C )A、坚决批判、彻底否认B、避而远之,不闻不问C、弃其槽粕、取其精华D、有用则取之,无用则舍之9.现代西方哲学人本主义思潮发端于( B )A、黑格尔B、尼采、叔本华C、萨特D、费尔巴哈10.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 B )A、运动的、发展的B、批判的、革命的C、科学的、真理的D、实践的、客观的1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最早的代表人物是( A )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周恩来二、多项选择题1.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 CD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人本主义D、科学主义E、非理性主义2.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革命变革的表现的有( BDE )A、提出阶级斗争的观点B、确立了科学实践观C、实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结合D、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E、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结合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ABE )A、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时代B、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建立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D、使哲学发展到顶峰E、建立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4.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AC )A、证实、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C、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D、否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未发生任何变化5.下列哲学流派属于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有( AD )A、唯意志主义B、实证主义C、马赫主义D、存在主义E、逻辑实证主义6.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出现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 DE )A、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B、中国共产党建党学说C、李大钊的唯物史观D、毛泽东思想E、邓小平理论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DE )A、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C、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D、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E、一般与个别的关系8.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主义的态度应该是( ABD )A、揭露其错误的本质B、揭示其产生的根源C、全盘抛弃D、批判的吸取其合理的因素E、与其融为一体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主要在于它( BCD )A、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B、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C、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统一D、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E、是高居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第三章辩正唯物论一、单项选择题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A、运动变化性B、客观实在性C、具体性D、可感知性2.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考试题及答案1、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CA.古希腊罗马哲学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C.德国古典哲学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A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D.一切思辩的哲学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CA.掌握基本理论B.亲自参加实践C.理论联系实际D.虚心向人求教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DA.实际存在B.运动变化C.可感知性D.客观实在性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D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7.时间和空间CA.同物质运动无关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B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B.实践第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1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D.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1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这说明D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2.真相和假象的区别在于DA.真相是客观存在的,假象是主观想像的B.真相是表现本质的,假象是不表现本质的C.真相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表面D.真相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C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14.宋代陆游的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在强调B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5.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AA.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B.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C.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D.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16.在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以多数人的意见定是非D.以实践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定是非17.人类与动物界的最根本的区别是D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无宗教信仰D.人类会制造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动物则不会18.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DA.自然条件的单纯富饶B.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C.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D.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19.人口因素可以C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20.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A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D.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21.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A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22.下列各组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B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B.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D.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2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D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B.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的影响C.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D.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2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D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C.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5.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D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6.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CA.政治路线B.组织路线C.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D.思想路线27.在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CA.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B.社会制度的先进或落后C.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D.哲学指导思想的正确或错误28.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CA.社会秩序的稳定B.民主程度的提高C.生产力的发展D.自然环境的改善29.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A.个人对社会所作奉献的多少B.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C.个人知识才能的多少D.个人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30.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DA.两个不同的阶级B.两条不同的道路C.两种不同的结果D.两种不同的状态二、多项选择题3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这是因为ABCA.它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的重要观点B.它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结合起来C.它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D.它把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汇集起来E.它把现代社会科学的成果汇集起来32.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说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的有ACDEA.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B.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搞好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就搞好了C.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互相促进、互为条件D.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要协调发展E.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智力支持和思想动力33.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ACE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E.物极必反,乐极生悲34.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ACEA.否定是自我否定B.否定与肯定的区别C.否定中包含着肯定D.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抛弃E.否定是“扬弃”35.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ABCD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相互依存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E.第二性与第一性的关系36.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作用的有BDA.人口密度的大小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人口状况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C.人口增长的快慢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D.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E.人口的结构和人口分布状况决定国家的强弱37.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有BCDA.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B.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C.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D.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E.政治上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38.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选择革命的形式和道路的基本原则有BC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惟一形式的原则B.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C.由各国共产党自己决定、反对国际组织发号施令的原则D.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革命的和平发展的原则E.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则39.下列各项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有ABDA.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人们的眼界B.剥削阶级的偏见曲解历史的发展C.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高D.认识上的直线性和片面性E.保守落后思想的消极作用40.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是ABDA.世界观决定人生观B.人生观是世界观的基础C.人生观对世界观有重大影响D.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E.人生观和世界观没有必然联系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4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7分42.简述真理标准的辩证法;7分43.简述劳动在从猿到人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6分44.简述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与社会分工的关系;6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24分45.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的重要意义;12分46.运用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论说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意义;12分47.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12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简答题41.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7分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真正把握住了时代的潮流;2分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的全部优秀成果,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从而成为完备而彻底的唯物主义,使哲学第一次成为科学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伟大认识工具;3分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为时代的发展服务,又不断地用新的实践经验充实自身,使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2分42. 简述真理标准的辩证法;7分答: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坚持真理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2分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是指: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此外没有别的标准;第二,无限发展着的实践对人们的一切认识都能做出确定的检验;2分3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是指:第一,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它不可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做出确定的检验;第二,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经过实践证实的真理也只具有相对的近似的正确性,还需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3分43. 简述劳动在从猿到人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6分答:1劳动促使类人猿前、后肢分工,创造了人的手,从而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这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标志,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2分2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推动了语言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2分3劳动形成了人类的社会关系;在生产劳动中,人与人之间结成了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人们还从事其他社会活动,形成其他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了人类社会;2分44. 简述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与社会分工的关系;6分答:1社会分工与职务高低同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有一定的联系;一般说来,一个人所任职务越高、从事的工作越重要,他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也越大,贡献也应当越多,与此相应,他的社会价值也应越大;2分2不能把一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与社会分工和职务高低的关系绝对化;职务高低、工作不同,不是人的社会价值大小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他是否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以及贡献的大小;一个人为社会所做的贡献越多,他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如果一个职位很高、担负重要工作的人,不能恪尽职守,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是以权谋私,不择手段地向社会索取,他不仅没有社会价值,而且是社会的蛀虫;相反,一个从事普通工作的人,只要尽心尽力地为社会做贡献,他的社会价值就高于前者;4分四、论述题45. 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的重要意义;12分答:1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有一种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实际工作中,应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4分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为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顺利解决创造条件;4分3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还要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等;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进步;4分46.答:1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第一,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第三,交往是科学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第四,交往有利于人自身的发展;2自从历史进入“世界历史”以后,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特别是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以来,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着;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分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利用和吸收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利用世界各国的自然资矗巴夤南冉芾砭椋岣呔眯б妫铀傥夜缁嶂饕逑执ㄉ璧姆⒄埂5诙谡紊鲜敌卸酝饪牛欣诟谋洳缓侠淼氖澜缯沃刃颍⒑侠淼氖澜缯沃刃颍丛炝己玫暮推轿榷ǖ墓驶肪场5谌诳蒲幕鲜敌卸酝饪牛欣谖夜萍既瞬诺呐嘌涌煳夜萍肌⑽幕⒔逃乱档姆⒄埂6分47.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12分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着特征,又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着标志;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2分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它把变革旧世界和改变现存事物作为自身的任务和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就是通过人的能动的活动,特别是通过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实现对旧世界的改造,并用共产主义的新世界去代替它;4分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一方面是指它自身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是指它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离不开其他社会实践,也离不开科学的实践;它在科学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给科学实践以世界观的指导;4分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它的革命性是按照客观规律对旧世界的变革;它的科学性是坚持在对旧世界改造中遵循客观规律;2分。

南昌大学07,08,09年马克思试题

南昌大学07,08,09年马克思试题
C.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的依据
D.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可以(通过实践)创造世界
E.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
5、2006 年夏天我国某些地区发生洪灾,造成重大财产和生命损失。有学者指出,当时的气象预报低估了当地的降雨量,是造成灾害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更有学者指出,该地区的植被破坏是灾害损失的主要原因。这些情况说明 ( )
C.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D.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E.经验是认识真理性的最终判断标准
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是( )
A.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B.机械性 C.形而上学性
D.不彻底性 E.否认自燃规律的客观性
4、“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
A.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B.有力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A.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 D.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15、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首要条件是( )
A.消灭阶级差别 B.消灭城乡差别
C.科学文化事业的高度发展 D.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二、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分 15 20 24 26 15 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6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得分 评阅人
1、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2、错(1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工资的原理表明,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其货币表现是劳动力的价格(3分)。但表面现象时,工资却取得了“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2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A. 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哲学体系B. 建立在社会科学基础上的哲学体系C. 既包含自然科学又包含社会科学的哲学体系D. 既包含社会科学又包含自然科学的哲学体系答案:C2.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根本区别在于A. 唯物论以物质为唯一真实存在,唯心论以意识为唯一真实存在B. 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唯心论认为意识决定物质C. 唯物论强调实践基础,唯心论强调观念基础D. 唯物论注重经验验证,唯心论注重逻辑推理答案:A3. 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A.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C.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D.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区分答案:B4. 观察事物不能片面地、静止地、孤立地看待,而要以全面发展的观点去看待,这是因为A. 事物的发展是相对的B. 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C. 事物的发展是内在统一的D. 事物的发展是历史的答案:B5. 人的历史是社会历史,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这一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哪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否定?A. 形而上学的历史观B. 唯物史观C. 概念史观D. 唯意识史观答案:D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简要说明其含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和人世界的物质基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历史唯物论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生活的总和。

这一原理的含义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通过分析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现实状况。

2.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有哪些?分别简要阐述其含义。

答案: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矛盾、质量、量、形态转化、因果关系等。

- 矛盾:指事物内部相互矛盾的两个侧面,辩证法认识事物的根本问题就在于揭示矛盾。

- 质量:指事物性质的内在特性,主要是指事物的本质和根本属性。

马哲试题 南大

马哲试题  南大

马哲试题南大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 22 分)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A.部分和整体的关系B.形式和内容的关系C.相对和绝对的关系D.次要和主要的关系2.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性的特点B.直接现实性的特点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D.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特点3.社会有机体直接形成于()A.人的生产实践活动中B.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C.阶级斗争的结果C.人们之间政治上.道义上的结合4.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突出表现在()A.它自身的历史的继承性B.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反作用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的相互影响和作用5.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是()A.纯粹是偶然的B.是必然和偶然的辩证统一C.纯粹是必然的D.有的是偶然的,是的必然的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7.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B.根本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C.降低了人在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D.表明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形式的同一性8.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9.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发向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是完整的严密的科学体系,因为它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C.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D.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11.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人们的主观努力B.社会实践C.科学活动D.思想斗争1cbccb 6bdbdc 11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的范畴的有()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E.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2.社会历史是人们创造的,这意味着()A.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B.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C.历史是英雄们创造的D.人们能够创造和改变社会规律E.每个人的意志都对历史事件形成有一定的作用3.唯心主义认识论()A.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的C.把认识看成是先于实践经验的D.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E.把认识看成是人头脑中固有的4.判别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要看它()A.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B.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否具有远大的前途D.是否是新产生E.是否尽善尽美是否比旧事物强大5.劳动是()A.一种物质实践B.专属于人类社会的范畴C.社会关系的产生基础D.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E.人和人类社会形成的决定性因素6.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两个统一是()A.哲学与科学的统一B.历史与现实的统一C.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E.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7.真理具有()A.具体性B.全面性C.过程性D.客观性E.普遍性8.矛盾统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E.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9.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主要表现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目_(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目_(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A)(答案在后面)院系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4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错选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2 0分)1、马克思的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 )A.《1 8 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B.《神圣家族》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D.《德意志意识形态》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主体和客体的统一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C.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3、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观点是( )A.运动的观点B.矛盾的观点C.系统的观点D.否定的观点4、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 )A.实验和工业B.人的经验C.科学理论D.逻辑证明5、人类社会和自煞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A.地理环境B.劳动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6、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B.社会财富的多寡C.生产方式的性质D.生产工具的进步7、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在( )A.社会意识可以超前于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A.时间的一维性B.时间的持续性C.时间的顺序性D.时间的重复性9、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积极的成果是奠定了( )的基础A.剩余价值论B.劳动价值论C.再生产理论D.流通理论1 0、“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物质和运动的统一C.形而上学和诡辩论蛇统一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1 1、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范畴是指(A.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B.事物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C.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D.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1 2、在认识过程中,割裂反映和刨造的关系会导致(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B.消极直观反映论C.二元论D.诡辩论13、生产关系的本质是( )A.人和自然界的关系B.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C.人们在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D.人们的阶级兰系1 4、唯心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表现为(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C.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D.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1 5、国家是代表( )A.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B.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C.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D.统治阶级利益的1 6、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A.生产劳动的发展史B.精神文明的发展史C.阶级斗争的发展史D.国家政权的更替史17.新经济政策最主要的内容是( )A.发展国家资本主义B.建立工农联盟C.通过发展商业建立市场经济D.实行粮食税制度18、民主社会主义是( )A.科学的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C.社会主义改革的科学探索D.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1 9、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人们 ( )A.选择的自主性B.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C.随心所欲,为所欲为D.摆脱必然性而独立2 0、社会进步根源于( )A.物质文明的发展B.精神文明的发展C.社会基本矛盾运动D.人的解放程度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马哲试题(含答案)

马哲试题(含答案)

马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 )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C、世界是永恒变化的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2.哲学基本问题是指(C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D.物质和运动的关系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A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4.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B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5.运动是物质的(A )A、根本属性B、唯一特性C、外部现象D、内部本质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根本属性是(D)A.联系运动B.运动客观实在性C.客观实在性联系D.客观实在性运动7.空间的特性是(C )A.一维性B.二维性C.三维性D.多维性8."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物质是(B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A.物质B.意识C.客观事物D.客观存在10、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C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11.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C )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12.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D )A、个人积极性的发挥B、集体智慧的调动C、解放思想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13.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转化是矛盾双方根据一定条件朝着(A )A.各自对立面转化B.同一方向转化C.捉摸不定的方向转化D.逐步消失的方向转化14."桔生**则为桔,生于**则为枳。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选择题题库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选择题题库

单项选择题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学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A.一种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B.一种实验、一种科学C.人的精神创造活动D.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A.符合实际的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意志论的观点C.机械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A.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C.资本各部分的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D.资本各部分的构成不同A.所有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B.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C.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少数进步分子的根本利益A.领导人民群众实现共产主义B.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C.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A.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B.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A.人类历史发展到了它的最后阶段B.人类历史发展到了它的最高阶段、最好阶段C.人类历史的终结D.人类历史真正开始由人们完全自觉地创造自己历史的阶段A.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变化成反比B.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C.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变化无关D.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商品价值变化无关A.阶级B.政党C.国家D.军队A.纲领B.性质C.组织D.成员A.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B.被视为所费资本的产物C.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被视为成本价格的增加额A.《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B.《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C.《论犹太人问题》D.《关于费尔巴哈提纲》A.缓和并最终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C.全世界同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全世界都进入资本主义制度A.思维的源泉B.思维的产物C.思维的器官D.思维的对象A.笛卡儿和贝克莱B.黑格尔和费尔巴哈C.休谟和康德D.培根和洛克A.全面的社会化B.全面的商品化C.全面的市场化D.市场的计划化A.领导人的能力和水平B.指导思想是否正确C.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D.领导人民群众的能力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A.生产物质资料的手段B.生产商品的手段C.剥削雇佣劳动的手段D.资本的唯一源泉多项选择题A.机器设备由于使用而磨损B.机器设备由于自然力作用而损坏C.由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类机器变得更便宜引起固定资本贬值D.生产设备使用过程中价值逐渐转移E.技术进步,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使原有固定资本提前报废,价值丧失。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各章选择题整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各章选择题整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01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伟大贡献是(B)A 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B 创立了唯物史观C 确立了辩证法的科学地位D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C)A 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B 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C 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D 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3 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D)A 它的革命性B它的能动性C 它的科学性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4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的特点是(A)A 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阶级性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C)A 古希腊、罗马哲学B中世纪经院哲学C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D17、18世纪资产阶级哲学6 下列观点正确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的是(C)A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一门具体科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C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代替具体科学D具体科学可以脱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7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使人:(B)A 掌握全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知识B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C 正确认识自然现象D妥善处理工作中的一切事情新增考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作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AE)A 它的批判精神B它要改变整个世界C 它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和愿望D它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体系E 它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否定的理解9 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表现在(ACE)A 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B 扬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C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D 取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部分内容E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和发展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的含义在于(BCDE)A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寻找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答案B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C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同中国哲学优秀传统相结合D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E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国人民所掌握1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BCDE)A 它是“科学之科学”,包括一切科学B 它科学地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C 它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D 它体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E 它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提供了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普遍方法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因为(BCD)A 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有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B 使得无产阶级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科学理论武器C 创立了唯物史观D 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E 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解决一切革命和建设问题的现成答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 B2 C3 D4 A5 C6 C7 B二、不定项选择题[答案]8 AE9 ACE10 BCDE11 BCDE12 BCD第二章第一节一、单项选择题1 物质的惟一特性是(C)A 外在性B 可感性C 客观实在性D 直接现实性2 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C)A 机械、物理、化学、生命、社会B 液体、固体、气体、等离子体C 时间和空间D 实践和社会3 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A)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不可知论D 相对主义4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D)A 客观唯心主义B 主观唯心主义C 不可知论D 形而上学5 形而上学的“绝对时空”观的错误在于(D)A 否认时空的客观性B 否认时空的无限性C 否认时空的可变性D 否认时空与物质运动的联系6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7 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B)A 本质和派生的关系B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8 “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B()A 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 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C 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 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9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D)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主观性的统一B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 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D 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10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因为().A.真理与谬误本身没有严格的界限B.真理与谬误的区别是主观错误造成的C.谬误中包含着真理的因素D.真理与谬误具有同一性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可知论的认识观点3、局部性部分质变是由于()。

A.事物内部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B.事物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不平衡性C.事物不同发展阶段间的不平衡性D.事物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间的不平衡性4、经济社会形态()。

A.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B.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程度划分C.是以如何进行产品分配划分D.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划分5、主观唯心主义者主张()。

B.人在神的启迪下熟悉世界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6、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的含义是()。

A.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的性质B.对立面双方相互贯通的性质C.对立面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D.对立面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子7、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

A.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B.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C.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D.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形而上学8、生产方式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C.政治和经济的矛盾统一D.社会存在和社会熟悉的矛盾同一9、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这是()。

A.折衷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辩证法观点D.诡辩论观点10、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是()。

A.形而上学观点B.折哀主义概念C.辩证法观点D.诡辩论观点11、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电脑的发展会超过人脑B.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C.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D.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12、人的本质在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考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科目:622哲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辩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2.现象与本质
3.主体与客体
4.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二、析述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简述感性、知性、理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2.辨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决定论”。

3.简述必然与自由的关系。

三、理解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斯宾诺莎曾提出“一切规定都是否定”的论断,黑格尔也指出:“否定的东西
也同样是肯定的;或说,自相矛盾的东西并不消解为零,消解为抽象的无;
或者,这样一个否定并非全部否定,而是自行消解的被规定的事物的否定,因而是规定了的否定。

”(黑格尔:《逻辑学》,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36页)请根据以上两位哲学家的观点谈谈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2.关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列宁曾经说过:“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更确
切地说,彻底发挥唯物主义,即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现象,就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

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的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们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及这些条件的变更。

”(《列宁选集》第2卷,第586页)请你谈谈对列宁这段话的理解。

报考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科目:835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一、列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十部著作,并写明作者和大致的写作年
代(答对一部著作3分,共30分)
二、简要概括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的主
要内容并说明其在唯物史观形成中的作用。

(20分)
三、恩格斯是如何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15分)
四、试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特征。

(20分)
五、试述“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社会条件。

(15
分)
六、试论毛泽东的《实践论》与《矛盾论》的意义。

(20分)
七、谈谈你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解。

(30分)
报考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科目:622哲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偶然与必然
2.必然与自由
3.相对与绝对
4.辩证的否定
二、简述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关系。

2. 怎样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3. 为什么真理和价值应该而且能够实现统一?
三、材料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 黑格尔指出:“哲学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在这种思维方式中,思维成为认识,成为把握对象的概念式的认识。

”又指出:“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

——意指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8、7页)请用以上观点阐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 列宁说:“在这里不要忘记: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列宁选集》第2卷,第142页)请用以上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的观点,阐明为何说实践是鉴别真理和谬误的根本标准。

报考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科目:835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范畴
3.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概念
二、简答题(第1、2题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
1. 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 简述苏联哲学领域的三次斗争及其结果。

3. 简述毛泽东《实践论》的主要思想内涵。

三、论述题(每小题35分,共70分)
1.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特点。

2. 试述列宁的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并用自己的语言评论列宁哲学思想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报考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科目:622哲学原理
一、简答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 简述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体系。

2. 说明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二、理解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 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223页)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 马克思指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56页)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三、论述题(40分)
试论述人类活动中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

报考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科目:835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9分,共27分)
1.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
2. 列宁的“辩证法”
3. 毛泽东的“矛盾普遍性”
二、简答题(第1、2题各15分,第3题13分,共43分)
1. 简述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关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思想。

2. 简述毛泽东《实践论》的核心思想。

3. 简述中国改革开放的三个阶段。

三、论述题(每小题40分,共80分)
1. 马克思在1852年给约·魏德迈的一封著名的信件中说:“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

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

我所加上的新内容就是证明了下列九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请你根据这段话论述以下问题:(1)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最大特点是什么?(28分)(2)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在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居于什么地位?(12分)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

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一个世界。

”请你根据这段话论述以下问题:(1)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对世界的政治格局和文化面貌产生了什么影响?(30分)(2)我们所处的当今时代的全球的本质是什么?(10分)
报考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科目:622哲学原理一、名词解释(40分)
物质
实践
现象与本质
自由与必然
二、解答题(60分)
本体论与认识论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
三、论述题(50分)
谈谈对哲学的认识
主体与客体
报考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科目:835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一、简答题(80分)
五四的三次论战
列宁辩证法
异化劳动
实践唯物主义
阶级和阶级斗争
二、论述题70分(2选择1)
唯物史观的哲学价值和意义
恩格斯的自然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