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3夜书所见(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20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20张PPT)

寒山 石径
山 眺望远景 白云 人家
色彩鲜明

枫林
生机盎然
驻足欣赏 霜叶 秋比春美
[]
赠 刘 景 文 宋
苏 轼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 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 之一。
主要作品:《水调歌头》《题 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4 古诗三首
有人说秋是美的,秋高气爽,晴空万里; 有人说秋是萧瑟的,秋风吹起,落叶飘零。 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对相同的景物有不同 的感受。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跟随着 古代诗人一起去品味晚秋的景致吧!
[]
山 行 唐 杜 牧
作家名片:杜牧(803—852),唐代 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其诗豪放、旷达、俊逸,后人称杜 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sònɡ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tiǎo cù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风声。 送来阵阵寒意。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梧桐树。
使客人产生了思 念家乡之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 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 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 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作者以“荷尽”“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 征,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这两句诗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深秋虽然冷落, 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勉励朋 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最新人教部编本语文三年级上册4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本语文三年级上册4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课件

六、感情升华
所听———梧叶送寒声 所感———秋风动客情 所见———篱落一灯明 所想———儿童挑促织 我体会到了诗人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情感。
七、拓展延伸
描写秋天的古诗
《秋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八、布置作业 1、读一读,连一连。
第二句诗中的“客”指的是谁? 诗人
为什么说诗人是“客? 因为他身处异乡。
站在秋风阵阵的江边,诗人的心情是孤独、 凄凉的,他十分思念亲人。
有感情地朗读第3、4句诗。 思考:诗人描写儿童捉蟋蟀, 他心里会想到什么呢?
蟋蟀,也叫蛐蛐。 料想,猜想。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篱笆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意: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 夜深了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诗人描写了儿童挑灯 夜游去捉蟋蟀,他可能会 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 此天真烂漫,开心有趣;他 可能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 馨美好;他可能会想起亲 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 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 亲切感油然而生。
梧叶送寒声 秋风动客情 儿童挑促织 篱落一灯明
所感 所想 所听 所见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夜书所见》的作者是( 宋 )代诗人 (叶绍翁),他通过景象( 萧萧秋风 )、 (梧桐落叶 )和回忆(儿童捉蟋蟀)来表达
思乡之情。
九、结构梳理
近处:梧叶送寒 秋风动情
《夜书所见》思念家乡远处:儿童 Nhomakorabea织 篱落灯明
亲爱的读者: 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 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课件)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课件)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经典诵读台
习作公告栏
夜书所见
宋 •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 运用你学到的方法理解诗意,再和同学交流。
1、借助注释。 2、借助插图。 3、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阵阵秋风,撩拨起游子 漫长的思绪,远处篱笆下的 灯火,又引发了诗人怎样的 遐想呢?
诗人可能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 此天真烂漫、开心有趣,可能会想起家乡 的孩子此时也正在逗引蟋蟀,可能会想起 亲人朋友的声音容颜……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漫读好时光
——【唐】王建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萧(xiāo)萧: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挑(tiǎo):用细长的物件拨弄、逗引。 促(cù)织:俗称蟋蟀,也叫蛐蛐。 篱(lí)落:篱笆。
古诗新译栈
瑟瑟秋风吹拂着 梧桐的叶子,送来阵 阵寒意,触动了客船 上游子的情思。这个 时候,家中的几个孩 子也许还在兴致勃勃 地逗弄蟋蟀,直到夜 深人静灯还亮着,迟 迟不肯睡去。
·自由朗习读作古公诗告,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夜书所见
宋 •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习作公告栏 夜书所见
宋 •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挑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tiǎo
①用竹竿等的一头支起。
tiǎo
屋里,几个孩童拿着细长的物件在逗弄蟋蟀。屋外,篱笆的影子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又细又长。这当然 并非实景,而是诗人坐在客船上内心的遐想。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夜书所见(共26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夜书所见(共26张PPT)

诗句解读
诗人可能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 天真浪漫、开心有趣,可能会想起家乡的孩 子此时也正在逗引蟋蟀,可能会想起亲人朋 友的声音容颜……
诗句解读
《夜书所见》这是一首纪行诗,写了诗 人行于江上,眺望江边_见__闻__感__受_,表达了 诗人_思__念_家__乡__的心情。
诗句解读
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 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走进作者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 南宋诗人。祖籍福建,常年 隐居在浙江西湖江畔。他的 诗以《游园不值》、《夜书 所见》最为著名。其诗语言 清新,意境高远。
解读课题
夜书所见
夜晚。 书写。 看见的景象。 在夜里写下自己看到的景象。
互动课堂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 音,读停顿
诗句解读
料想,猜想。
篱笆。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蟋蟀 的别 名。
诗句解读
促织
篱落
一灯明
诗句解读
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意: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 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诗句解读
看到那篱笆下的灯 光,又会引发诗人什么 样的感情呢?
在农民眼中,秋天,就是丰收的喜悦
在画家眼中, 秋天是美丽的油画
在摄影师眼中, 秋天是精美的照片
而在诗人眼中,秋天是……
——
停 车 坐 霜爱 叶枫 红林 于晚 二, 月 杜花 牧。 《 山 行 》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寒意。 __萧_萧__梧_叶__送__寒_声__。__
课后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优质课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优质课课件
萧萧梧叶送寒声, 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
的季节,古代诗人也发出了 江上秋风动客情。 这样的感慨!
知有儿童挑促织,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大诗
人王维和叶绍翁的诗歌,从 夜深篱落一灯明。
04、古诗三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唐)
夜书所见
叶绍翁(南宋)
学习古诗的方法:
1、先将诗的内容读准确,读流畅。

xiāo
萧条
萧萧


促进
促织


篱笆
篱落
字词积累

tiāo tiǎo
挑水 挑战


客人
客气

luò
落水
落叶
你知道叶绍翁吗?
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叫叶绍翁,字 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我是江湖派诗人, 我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有的写江南水乡景 色,很有风味;有的写田家生活片段,耐人 寻味。我写的《游园不值》最为著名,历来 为人们所传诵。“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 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 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这下你们了解我 了吧?和我一起走进《夜书所》吧!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唐)
夜书所见 的?
叶绍翁(南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夜书所见
相同点 (主题 相同)
不同点 (表达 方式不 同)
思念故乡 思念亲人
由佳节的思念之情想 到重阳节的登高、插 茱萸之景。
由情入景
由梧叶、秋风、儿 童、促织、篱落、 灯等景物触发了思 念之情。
2、根据提供的注释试着理解诗句 的意思,有的需要补充或调整。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第3课时《夜书所见》(课件)(共14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第3课时《夜书所见》(课件)(共14张ppt)

多音字
tiǎo 挑战 挑
tiāo 挑食
听录音,划分古诗节奏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知诗意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 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书:写 所见:所看到的 萧萧: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梧叶:梧桐叶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知:知道 挑:用细长的物体拨弄
诗人身处异乡
说说诗人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诗人为什么说自 己是“客”? 诗人看到梧桐树叶,树叶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萧萧” 的声音。
秋风吹着梧桐树叶和江面,在这样的夜晚,假如你一个 人身在外地,会产生怎样的心情呢?因为独孤寂寞,你 会想到什么呢?
思乡之情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乡的古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 什么?想到了什么? 夜深了,孩子们在灯火下捉蟋蟀。
课堂小结
近处
梧叶送寒声 思念故乡
远处
儿童挑促织 篱落一灯明
倍感亲切
晓诗人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文 学家 。字嗣宗,号靖逸,处 州龙泉人。他的诗以七言绝 句最佳 。代表作《游园不值》 《嘉兴界》 《访隐者》《四朝闻见录》
自由朗读古诗,标出不认识的生字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tiǎo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我会写


促织:蟋蟀,蛐蛐 篱落:篱笆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 江上秋风动客情。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想起自己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夜书所见》教学课件ppt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夜书所见》教学课件ppt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这下你们了
解我了吧?和我一起走进
《夜书所见》吧!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南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夜书所见
相同点 (主题 相同)
不同点 (表达 方式不 同)
思念故乡 思念亲人
由佳节的思念之情想 到重阳节的登高、插 茱萸之景。
由情入景
由梧叶、秋风、儿 童、促织、篱落、 灯等景物触发了思 念之情。
由景入情
说一说 写一写
比起远离家乡的游子 们,你现在想对自己的亲 人说些什么?
作业布置:
再找几首同一主题的 诗歌,比较他们不同的表 达方式。
说一说 写一写
比起远离家乡的游子们,你 现在想对自己的亲人说些什么?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课后反思
1、和同桌说说今天学习的收获好吗? 2、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课后研讨
欢迎各位领导、专家、老 师的积极参与,希望您能批 评指正,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致读者】
读者朋友,您好!非常荣幸,我的作品对您有所帮助。 为您提供优质作品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提高作品质量,今后能创作出更高质量的 作品,供您参考使用。希望您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改进方向、方 法,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优化完善。您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愿您我携手共建 ,共同提高。在此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万分感谢!
同时萧秋也萧天是梧是容美叶易丽送引的寒起季人声节们,,愁但思 的这季样江节的上,感秋古慨风代!动诗客人也情发。出了
今知天有我儿们童要挑一促起织学,习大诗 人王夜维深和篱叶落绍一翁灯的诗明歌。,从
他们的诗歌中去感悟他们内

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夜书所见》PPT课件

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夜书所见》PPT课件

我会认
xiāo xiāo
萧萧

hán shēng tiǎo
梧叶 寒声 挑
cù zhī
促织
lí luò
篱落
我会辨
tiǎo (挑灯) 挑
tiāo (挑选)
萧(萧瑟) 梧(梧桐)
促(促使) 篱(篱笆)
我能理解
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挑弄、引动。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篱落:篱笆。
课文讲解
要求:理解诗句大意。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 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 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 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 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觉。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第一、二句。 思考:体会到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看到了梧桐树叶随风摆动的景象。 听到了秋风萧萧的声音。 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第一、二句。 思考: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称作“客”?
“客”指诗人自己。 因为他身在异乡。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第三、四句。 思考: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 见那么小的蟋蟀吗? “知”字是什么意思?
不能。 料想、想象。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第三、四句。 思考:作者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想到了什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
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引入新课
秋天,我们可以看见它五彩缤纷的色彩,听见它美妙的 声音,分享它带给我们的欢乐,但是黄叶飘飞的深秋又给诗人带 来了怎样的情绪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叶绍翁的古诗。
引入新课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文 学家,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 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 传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 课件(共20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 课件(共20张PPT)

4,积累一首关于思乡的诗,对照学习。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秋风是从哪里吹来? 萧萧落叶声中送来了一群群 大雁。 早晨秋风撩动庭中的树木, 独自漂泊他乡的人最先听 到了秋声。
●谢谢观看
4.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课程目标:
●1,熟悉诗人叶绍翁,了解诗歌背景。 ●2,练习诗词中出现的字词,会读会写。 ●3,能够背诵并且学会翻译这首诗词,体会
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积累一首关于思乡的其他诗词,对照学 习。
1,熟悉诗人叶绍翁,了解诗歌背景。
叶绍翁,中国南宋诗人。 叶绍翁是江湖诗派诗人, 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 如《游园不值》:“应怜 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 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历来 为人们所传诵。
风声
●萧萧梧叶送寒声,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 阵阵寒意,
旅客思乡之情。
●江上秋风动客情。
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 故乡。
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知有儿童挑促织,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夜深篱落一灯明。 看到远处篱笆下有,寒,触觉 描写。用五觉描写写出了秋气萧 森,环境凄清幽冷的感受。

拼音:wú 落叶乔木。木质轻而坚 韧,可制乐器和各种器具 ,种子可食,亦可榨油。

拼音:cù 1,近,时间紧急 2,催,推动

拼音:lí 用竹、苇、树枝等编成 的围墙屏障
3,能够背诵并且学会翻译诗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感情。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江上秋风动客情。
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 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 氛寒凉的气氛,更凸显客居他乡 诗人的无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课件PPT(公开课)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课件PPT(公开课)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猜测内容
猜测依据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客游在 外的诗人此时会想到什么呢?
这两句描写儿童深更半夜借着灯火,津津 有味地捉蟋蟀的生活情景。
诗人会想到: 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 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 亲人朋友的声音容颜……
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意吧!
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 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这三首诗写的都是秋天的景色。从 “霜叶红于二月花”“橙黄橘绿”“秋风” 可以看出。
《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梧叶、小孩捉 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的描写,抒发了诗人 在秋夜 思念家乡 的情感。
梧叶送寒声
夜 写景 秋风动客情 孤独郁闷
书 所 见
写人 儿童挑促织 篱落一灯明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
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 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
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 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 念起自己的家乡。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 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三首古诗进行了详细的 讲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 究以下问题。
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 哪些地方发现的?
忧愁、苦闷 思家怀乡 乐观自信 怡然自得
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 些地方发现的?
这三首诗写的是秋季的景色。《山行》 中可从“寒山、枫林、霜叶”等地方发现; 《赠刘景文》中可从“荷尽、菊残、傲霜枝、 橙黄橘绿”等地方发现;《夜书所见》中可 从“萧萧梧叶、秋风”等地方发现。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_人教部编版(共18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_人教部编版(共18张PPT)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0:11:1710:11:1710:118/6/2021 10:11:17 A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1.8.610:11:1710:11Aug-216-Aug-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10:11:1710:11:1710:11Friday, August 06, 2021
此处暗用张翰辞官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 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 张籍《秋思》
知有儿童 挑促织, 夜深 篱落一灯明
捉 蛐 蛐
斗 蛐 蛐
思乡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 梧叶送寒声 ,
江上秋风
忧愁,孤单,寂寞,郁闷
知有儿童
动客情 。 挑促织,
夜深 篱落一灯明 。
些许的开心,快乐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 梧叶送寒声 , 江上秋风 动客情 。 知有儿童 挑促织, 夜深 篱落一灯明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送挑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1.8.621.8.6Friday, August 06, 2021
他动了哪些“情”?
想了哪些事? 他为什么做客不回家?
儒士:读书人、学者的称呼,怀有济世安民的理想。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是江湖诗派诗人, 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 怜屐齿(jī chǐ)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历来为人们所 传诵。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公开课课件(15张PPT)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公开课课件(15张PPT)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公开课课件(15张PPT )
1.比一比,再组词。 诗( 古诗 ) 首( 首先 ) 持( 支持 ) 自( 自己 )
于( 等于 ) 子( 儿子 )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公开课课件(15张PPT )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公开课课件(15张PPT )
第二句诗中的“客”指的是谁? 诗人。
为什么说诗人是“客? 因为他身处异乡。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公开课课件(15张PPT )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公开课课件(15张PPT )
萧瑟的秋风吹下梧桐树叶, 江边寒气逼人,作者孤独一人 行走在江畔,假如你就是这个 孤身在外的诗人,看到此情此 景,你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情? 又会想到什么呢?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意: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 夜深了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公开课课件(15张PPT )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公开课课件(15张PPT )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公开课课件(15张PPT )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部编版公开课课件(15张PPT )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理解诗题
夜书所见
书:写;所见:所看到的。 夜书所见:夜间把自己所 看到的景象写下来。
作家名片:叶绍翁,字嗣 宗,号靖逸,南宋诗人。
主要作品:《游园不值》 《嘉兴界》《四朝闻见录》等。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夜书所见
shào
[宋]叶绍翁
xiāo
sònɡ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描写秋天的古诗

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课件)-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课件)-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诵诗文,小练笔
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 于是叶绍翁就写下《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 人的诗篇(有感情诵读)
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
P
A
R
T
O
N
E
(7)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你们有与诗人相类似的经历吗? 你们有亲人朋友不在身边的经历吗? 联系实际写一写。
P
A
R
T
O
N
E
(3)解字词
明诗意
解字词,明诗意
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挑弄、引动。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篱落:篱笆。
解字词,明诗意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 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 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 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 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觉。
夜书所见
目录
















































第一章节
P
A
R
T
O
N
E
(1)揭诗题 知作者
揭诗题,知作者
夜书所见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文学家, 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他的诗 以七言绝句最佳。
P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课件(21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课件(21张PPT)
萧萧:风声 梧叶:梧桐树的叶子 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
江上秋风动客情。
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故乡之情
三、深入探究
萧萧梧叶送寒声,
有一年秋天,叶绍翁离开故乡,一个人远在外地。一 天晚上,风吹着梧桐树哗啦啦地响,好像,秋天到了, 连树叶都怕冷起来。看着一江秋水,满天的黑暗,听 着秋风吹动树叶的声音,想到自己漂泊在外,诗人怎 么都睡不着,心里觉得更加寒冷。
四、诗词赏析
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一 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 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一江秋水,满天黑暗, 触耳寒声,诗人彻夜难眠必定是心有郁结,意有不顺。三 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趣高昂,奇妙地反衬悲情,更 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四、诗词赏析
夜书所见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叶绍翁
目录
CONTENTS
壹贰叁肆
















第一节
CONTENTS
壹贰叁肆
















一、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 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生卒年 不详。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历来 为人们所传诵。
古诗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通观全诗,整体而论,三、四两 句写诗人客舟所见。儿童夜捉蟋蟀,兴趣勃动,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 落木纷纭、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还津津有味地抓蟋蟀。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 谨慎,那份起落不定的敏锐,全在一举手一投足的举止中展露无遗。这种欢快有趣的 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勾起诗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亿、留恋。一二两句也可以作这样的 理解,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显露出一种漂泊不定、愁绪莫名的感觉,更反衬 出诗人客居他乡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思念。

部编版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夜书所见》时课件

部编版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夜书所见》时课件

通过对《夜书所见》的学习, 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 力,让学生从《夜书所见》中 领略自然之美、古诗之美。
02
教学内容
古诗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介绍《夜书所见》所处的南宋时 代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关系的紧张。
创作背景
阐述诗人叶绍翁在异乡漂泊,深 秋之夜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的 情境和心境。
程,提高课堂互动性。
情境教学
个性化教学
创设与古诗内容相关的情境,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
诗的意境。
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 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手段,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05
作业与练习
基础练习
01
背诵《夜书所见》
02
默写《夜书所见》
03
04
解释《夜书所见》中重点字词 的含义
翻译《夜书所见》整首诗的意 思
诗人生平简介
叶绍翁简介
简要介绍叶绍翁的生平事迹,突出其文学成就和展示其诗歌的多样性和艺术 魅力。
诗句解析
诗句解读
逐句解释《夜书所见》的诗意,包括 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意境分析
分析诗中描绘的秋夜景色和诗人所表 达的情感,探讨诗的意境之美。
03
教学过程
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测试学生对古诗中生 字、词的理解,评估他们 对古诗基础知识的掌握情 况。
教学方法的反思与改 进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评估当前教学方法是否有 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和情感,是否有助于培养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环节的优化
思考并改进课堂导入、讲 解、互动等环节,以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 与度。
拓展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0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2-优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0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2-优质课件

04、古诗三首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扬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叶绍翁:南宋中 期文学家、诗人 。他是江湖诗派 诗人,他的诗以 七言绝句最佳, 代表作《游园不 值》《夜书所见
2022/5/92022/5/9 • 16、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5月2022/5/92022/5/92022/5/95/9/2022 17、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夜深篱落一灯明。
篱落:篱笆
促织 就是 蟋蟀,一种昆
虫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5/92022/5/9May 9, 2022 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自学提示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图文结合,初步理解古诗,不理
解的地方做好记号。 (3)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萧 xiāo
萧条
萧萧
促 cù
促进
促织
篱 lí
篱笆
篱落
字词积累
挑 tiāo 挑水 tiǎo 挑战

客 客人 客气
luò
落 落水 落叶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部编版·统编教材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示范课PPT课件

部编版·统编教材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示范课PPT课件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 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 在捉蟋蟀。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下你了解我了吧?喜欢 我吧?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萧萧:风声 梧叶:梧桐树的叶子 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
江上秋风动客情。
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 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 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知有儿童挑促织,
知:料想 挑:捉 促织:蟋蟀
夜深篱落一灯明。
篱落:篱笆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 下的灯火,料想是孩 子们在捉蟋蟀。
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 一种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诗人客游在外思念 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 情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 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 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 己的家乡。
夜书所见
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叫叶绍 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我 是江湖派诗人,我的诗以七言绝句最 佳,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很有风味; 有的写田家生活片段,耐人寻味。我 写的《游园不值》最为著名,历来为 人们所传诵。“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 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 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夜书所见(部编人教)PPT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夜书所见(部编人教)PPT

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京口瓜洲一水间,
由读、反复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动客情。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 (1)写字、记录、书写。
夜深篱落一灯明。

自己喜欢的背诵下来。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1、用竿子棍棒等的一头举起或支起:~起帘子。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鹧鸪天》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动客情。
huò
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宋] 叶绍翁
——《长门怨》
江上秋风动客情。
(1)写、记录、书写。
动客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灞上秋居》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秋思》
guō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梧动桐客更 情兼细雨,到1黄、昏,背点点诵滴滴。《夜书所见》,用自己的
1、自.由读、反复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结合注释、查字典、 借助插图想象、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等)边读 边想古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挑 [tiǎo] 1、用竿子棍棒等的 一头举起或支 起:~起帘子。
2、用条状物或有尖 的东西拨开或弄出 来:~打。
3、拨弄,引动:~ 拨、~战、~头。
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结合注释、借助插图想象、联
系生活实 际体验……)学习古诗,用

动客情”的句式表达对古诗的理解。
泊船瓜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映入眼帘。我走近一看,原来不是火光也不是红云,而是一片枫
树林,那枫树林格外动人,一层层、一段段、红的鲜艳、红的可 爱……衬着白云蓝天格外的艳丽,我心中不由发出感叹:我爱这如 诗如画般的枫林之季!
练一练:
读古诗《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 中“萧萧梧叶”会想到什么景象?
课堂小结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客游在外,因
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走近作者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他 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 句最佳。主要作品:《游园不值》 《嘉兴界》《访隐者》《四朝闻 见录》等。
学习目标
1.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看图、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进
而理解古诗文。(重点)
3.学习一组写秋景的古诗,感受作者对秋天的赞美,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小孩们精心挑(tiāo)选了两只看上去很勇猛的蟋蟀, 用竹竿挑(tiǎo)逗它们斗起来,吸引了很多大人围观。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 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 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夜书所见》诗人在瑟瑟秋风中看到了什么,想
到了什么?(串珠问题3) 《夜书所见》诗人在瑟瑟秋风中看到了秋叶、秋
风、秋江、秋灯、想到了儿童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挑
促织。
课文结构
近处
梧叶送寒声
秋风动客情
夜书所见
远处 儿童挑促织
思乡怀亲
篱落一灯明
课文主旨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夜书所见》诗人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 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 夜思念家乡的感情。
1.自己收集不少于3首写秋景的诗;
2.先自己练习朗读,再读给家人听,听听他们的建议;
3.做好朗诵的准备,形式多样:可以诗配画、可以表演(跳
舞、歌唱)、也可以做成PPT配上音乐诵读……
推荐阅读
和杜录事题红叶
【唐】白居易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
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
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思考:背诵这首诗,借助资料思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萧萧】
【梧】 【客情】 【知】 【挑】 【促织】 【篱落】
俗称蟋蟀,也叫蛐蛐。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我会写
送来
sòng

书写指导:“辶”的捺要长; “关”下横稍长,最后一笔 捺变为点。
结构:半包围 音序:S 部首:辶 组词:欢送 雪中送炭 造句:妈妈给我送来了书包。
借助资料理解古诗
概念:借景抒情(诗人写景物是为了把自己的想法、感 情表达出来)是古诗的主要写法,由于古诗离我们的生 活已经很遥远了,要想准确把握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 借助作者写诗时的背景资料,会容易很多。 运用:比如《赠刘景文》这首诗的情感把握,就要读一 读刘景文、苏轼写诗的背景资料,才会把握得准确。
我会写
挑逗
tiǎo

结构:左右 音序:T 部首:扌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边 组词:挑开 挑拨离间 是“扌”不是“木”,“儿” 造句:小明正在挑逗着小猫玩呢。 左右各有两笔,居中间位置。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tiāo(挑选) •
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想象是我们写好作文的一种必备能力,读 词语想画面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举例:
比如读古诗《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看到“枫林”脑海 中就出现这样的画面:秋天来了,一丝微凉的秋风拂过,有点丝丝
的寒意!也带来漫天的树叶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
像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地旋转着飘飘而下。 我看看这儿,看看那儿。突然,一片“火光”,不对,是一片片红
秋 夕
【唐】杜 牧
píng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思考: 1. 看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yíng
2. 从“冷”“凉”读出诗人要表达什么感情?
一、给加点字注音。 石径斜( xié ) 赠刘景文( zèng ) • • 寒山( hán ) 挑促织( tiǎo ) • • 橙( chéng )黄橘( jú )绿 霜叶( shuāng) • • •
课文整体感知 诗的前两句:“寒”字一语双关,不仅写出秋风的寒 凉逼人,更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不如意。一“送”一 “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梧叶摇落,萧萧作响, 江上秋风寒气袭人,写出了秋意的清冷,表达了游子漂 泊流浪、孤单寂寞得凄凉之感。
诗的后两句:这两句描写了儿童挑灯夜捉蟋蟀的生活 场景,自然容易引发作者的联想。她回想起自己的童年 时代也是如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想起家乡得温馨美 好。儿童无忧无虑、活泼天真得举动,巧妙地反衬出了 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及对家乡得思念之情。
二、解释加点的字或词。 1.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秋时节的山。 • • 2.停车坐爱枫林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 • 3.正是橙黄橘绿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橙子将黄,橘子犹绿。 • • • • 4.江上秋风动客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挑动旅客思乡之情。 • • • 5.知有儿童挑促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细长的物件逗引蟋蟀。 • • •
体会借景物描写抒发的情感。(难点)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理解词语
【夜书】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风声。 晚上写。 旅客思乡之情。 梧桐树。 读作“tiǎo”,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篱笆。 猜想。
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
生活。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秋夜思念家乡的感情。在体会
古诗感情的同时,我还学习了借助注释、看图、想象画
面等方法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文的方法。
拓展延伸
这三首诗都是写秋天的景物的,学完后我们组织一
次“秋天的诗歌诵读会”吧!建议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