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嘉荫地区晚白垩世兽脚类恐龙牙齿的发现及其意义
恐龙时代的探索
恐龙时代的探索恐龙时代是地球历史上一个充满谜团和神秘的时期。
从远古时代的三叶虫到强大的霸王龙,恐龙群体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几百万年。
对于恐龙时代的探索成为了古生物学家和考古学家们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介绍恐龙时代的探索历程,以及相关研究成果。
一、恐龙化石的发现恐龙化石的发现是对恐龙时代进行探索的重要一环。
最早的恐龙化石发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当时,英国的古生物学家在英格兰南部的伍德诺特一带发现了一些古老的骨骼化石。
这些化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成为了恐龙学研究的起点。
自那时起,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丰富了我们对恐龙时代的认识。
二、恐龙的分类与形态重建通过研究恐龙化石的解剖结构和特征,科学家们对恐龙进行了分类与形态重建。
根据骨骼结构和其他特征,恐龙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鸟脚类和蜥脚类。
鸟脚类恐龙一般体型较小,后肢粗壮,适合奔跑,而蜥脚类则体型较大,颈部和尾巴较长。
科学家们通过恐龙化石的研究和分析,对恐龙的外貌进行了形态重建。
他们根据骨骼结构、肌肉附着点等线索,使用计算机技术和科学推断,重新描绘了许多恐龙的外貌。
例如,我们现在了解到的迅猛龙的形象可能与真实的迅猛龙相差不大。
三、恐龙生活习性的揭秘除了恐龙的分类和形态,科学家们也对恐龙的生活习性进行了深入探索。
通过对恐龙化石的分析,他们发现一些有关恐龙生活方式的线索。
例如,恐龙的足迹化石表明它们采取双足行走的方式,类似于现在的鸟类。
此外,恐龙的牙齿结构和牙齿痕迹提示它们的食性。
有些恐龙的牙齿适合撕咬肉食,而另一些则适合啃食植物。
这些研究结果使我们更加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系统。
四、恐龙灭绝的原因探究恐龙灭绝是古生物学界最引人注目的谜团之一。
科学家们长期以来对恐龙灭绝的原因进行了广泛研究,提出了多种假说。
最有名的假说之一是陨石撞击理论。
科学家们认为,6500多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陨石撞击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引发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地震和气候变化。
《生物的进化》 精选优质课件
哺乳类陆续出现。 虽然我要钱的数量越来越大,是父亲来没有问过我什么,他总是对我说在学校里不要省钱,一定要养好身体才能搞好学习。
小学生读书心得(三):
读书让我快乐地成长
如果我是一棵小树,那么书就是灿烂的阳光,它照耀着我,让我快乐地成长; 在书中,我和小鸟一齐飞上蓝天,和小精灵一齐唱歌跳舞,和蝴蝶们一齐玩捉迷藏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一天天地长大,一本本书更是 成了我的好伙伴:我捧起了童话故事,捧起了科幻小说,捧起了百科全书,捧起了世界名著。 ”我看到了父亲眼睛闭上的一刹那微笑着点了点头。
泥盆纪开始于大约四亿年前。泥 盆纪使陆地上的植物开始发展。
泥盆纪最引人注目的 是鱼类的进步,原始的甲 胄鱼类和真正的有颌鱼类 都非常繁盛,被称为“鱼 类的时代”。盾皮鱼中的 恐鱼可超过十米,是海洋 中的统治者。
真掌鳍鱼
大约在3.5亿年以前, 有些长肺的总鳍鱼上了陆 地。爬上岸来的总鳍鱼, 逐渐进化成为陆地上的生 物,成为原始的两栖类动物。 当然,并不是所有水中的 脊椎动物都能登陆,总鳍 鱼具备了这种登陆条件, 它们有肺,还长有和腿差 不多的肉质鳍。
侏罗纪的大型蜥脚类-腕龙
新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当国旗再次升起的时候、国歌在此再次响起的时候,那就是我们见证辉煌的一刻!
白垩纪开始于1.37亿 当国旗再次升起的时候、国歌在此再次响起的时候,那就是我们见证辉煌的一刻!
所得多少自然能够不去计较,可至少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刻进了保尔柯察金这个响亮的名字。
三叠纪约开始于 2.3亿年前,结束于 1.95亿年前。无脊椎 动物以菊石类、瓣鳃 类为主,脊椎动物中 的爬行动物开始发展。 在我国云南禄丰三叠 纪末期的地层中,曾 发现有兽齿类卞氏兽 化石。裸子植物松柏、 苏铁和蕨类植物繁盛。
恐龙的研究报告
恐龙的研究报告在远古的地球上,曾经存在着一群令人惊叹的生物——恐龙。
它们统治地球长达约 16 亿年之久,然而却在大约 6500 万年前突然灭绝。
对于恐龙的研究,一直是古生物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吸引着无数科学家和爱好者的关注。
恐龙的分类繁多,形态各异。
从体型巨大的蜥脚类恐龙,如腕龙和梁龙,到凶猛的兽脚类恐龙,如霸王龙和迅猛龙,再到身披甲胄的甲龙类和长有骨板的剑龙类,每一种恐龙都有着独特的特征和生活方式。
蜥脚类恐龙是地球上出现过的最大陆生动物之一。
腕龙拥有长长的脖子和尾巴,能够吃到高处的植物。
梁龙则以其极长的身体和纤细的尾巴而闻名。
这些巨大的植食性恐龙需要大量的食物来维持生存,它们的消化系统也经过了特殊的进化,以适应对植物的消化和吸收。
兽脚类恐龙大多是肉食性的。
霸王龙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它拥有强大的咬合力和锋利的牙齿,能够轻易地捕食其他动物。
迅猛龙则以其敏捷的身手和团队协作的捕猎方式令人印象深刻。
甲龙类恐龙身上覆盖着坚硬的骨甲,尾巴上还常常有一个巨大的骨锤,用于防御敌人的攻击。
剑龙类则在背部和尾巴上长有尖刺和骨板,形成了独特的防御结构。
恐龙生活的时代被称为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地球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叠纪时期,气候干燥炎热,大陆板块开始漂移。
恐龙在这个时期逐渐崛起,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导者。
侏罗纪是恐龙的鼎盛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繁茂,为植食性恐龙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同时,肉食性恐龙也在不断进化,形成了更加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白垩纪时期,恐龙继续繁荣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这个时期的地球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大陆板块的运动加剧,海平面上升和下降,气候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一直是科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目前,有几种主要的假说。
小行星撞击说是最为广泛接受的一种假说。
科学家认为,一颗直径约10 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引发了一系列的灾难,如巨大的海啸、强烈的地震和全球性的火灾。
见微知著——用牙齿微痕分析覆盾甲龙类如何咬碎食物
化石新知化石揭秘见微知著——用牙齿微痕分析覆盾甲龙类如何咬碎食物郑文杰众所周知,牙齿的形态是研究古生物食性的重要证据。
如匕首状的兽脚类牙齿显示它们为肉食性恐龙,而且截面呈D 字形的暴龙类牙齿说明它们有很强的穿透力,甚至可以咬穿猎物的骨骼。
鸟臀类中呈叶状的牙齿则说明它们是植食性恐龙。
成排排列的禽龙类和角龙类的牙齿说明它们有一定的咀嚼能力,咬合相对复杂。
而覆盾甲龙类(包括剑龙类和甲龙类及一些早期种类)和肿头龙类则被认为只能进行简单的纵向咬合,它们只有非常有限的上下牙齿接触,在嘴里只能对食物进行很少的处理。
这些恐龙的牙齿小,为典型的早期鸟臀类恐龙的叶片状牙齿,而且牙齿排列松散,加上头骨构造坚固,头骨的各骨骼愈合紧密,不能相对移动。
1971暴龙类牙齿特暴龙头骨上锋利的牙齿年,著名甲龙类研究学者沃尔特•库姆斯(Walter Coombs)在对包头龙(Euoplocephalus)、胄甲龙(Pa n o plo s a u r u s)和埃德蒙顿甲龙(Edmontonia)等甲龙类头骨的闭合肌肉研究后认为甲龙类可能不仅仅只能进行纵向咬合,可是当时甲龙类的牙齿只发现了纵向的磨痕。
这些主要是通过牙齿的宏观形态学观察对比研究得出的结果。
除了对牙齿宏观形态,牙齿表面的微观结构也与食性有关。
动物咬合和咀嚼食物时,牙齿表面会留下很微小的痕迹,通过显微镜观察牙齿的表面,可以了解牙齿表面的磨痕,包括磨痕形态和方向等。
通过对比也可以得到一些关于食性和咬合等方面的信息。
牙齿咬合面的磨痕是由于牙齿之间的咬合或者牙齿咬合时中间的矿物颗粒造成的,因此磨痕的方向与牙齿咬合时的相对方向有关。
如牙齿表面越粗糙,说明磨损越严重,日常的食物就越坚硬。
而且有些在宏观结构相近的牙齿在显微结构上却有区别,说明它们的食物或进食方式不同。
这种对牙齿表面的磨痕分析就是牙齿微痕分析。
牙齿微痕分析主要针对牙齿的磨蚀面,研究人员在分析时先用醮过丙醇或酒精的棉签对牙齿的磨蚀面进行清洁,洗掉牙齿表面的灰尘和加固用的胶等杂物。
恐龙科考百科-第10章
第10章恐龙的种类恐龙在中生代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在当时的动物世界居统治地位。
在时间上,恐龙生存了1。
5亿年之久;在分布上,足迹遍及地球的七大洲。
但是,大多数恐龙是在美国、蒙古、中国、加拿大、英格兰和阿根廷发现的。
在美国恐龙发现有64属,居世界之冠。
蒙古发现40属,中国发现36属,加拿大发现31属,英国发现26属,阿根廷发现23属(彼此相似的动物,在生物分类学上同划归一个“属”,如猫、虎、狮、豹等均归猫属,但它们各自属于不同的种)。
大多数恐龙属只有1个种,少数恐龙属有2个或3个种。
据统计,目前发现的恐龙属有286个,种有336个。
我们相信这不是地球上曾生活过的恐龙的实际属种数量,还有大量恐龙遗骨深埋地下,尚未发现。
也有不少恐龙可能白白在世上走了一趟,死后什么遗物也没留下。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多德森教授,对如何估计在地球上生存过的恐龙的属数进行了多年的研究。
他估计,地球上曾有900~1200属的恐龙生存过。
但其中仅有一部分为人们发现。
而在发现后又被认真发掘和研究过的则寥寥无几。
按多德森的看法,我们已经发现的恐龙属数,大约为实际数量的1/3~1/4。
这表明,摆在恐龙专家面前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恐龙的发现和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
随着恐龙研究工作的深入,新的恐龙属种将会不断地被发现。
那许许多多现在榜上无名的恐龙们,只要遗骨尚存,它们就不会被埋没,总有扬名天下的出头之日。
恐龙的分类恐龙家族成员庞杂,长相奇特,它们之间的形态差别很大。
再说人们对恐龙的起源及恐龙间的亲缘关系还没搞清楚,因此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分类,确是一个难题。
长期以来,恐龙被分成两大类:蜥臀类和鸟臀类。
这是依它们的骨盆(又称腰带)构造的不同进行的分类。
蜥臀类的骨盆像蜥蜴的骨盆;鸟臀类的骨盆像鸟的骨盆。
蜥臀类包括兽脚类和蜥脚类。
兽脚类包括所有吃肉的恐龙,如霸王龙、跃龙、永川龙及许多小型的虚骨龙类;蜥脚类包括所有身躯庞大,脑袋很小,长颈长尾的恐龙,它们四足行走,全是吃植物的,著名的有雷龙、梁龙、马门溪龙等。
恐龙百科
化石恐龙时代离我们如此遥远,如果纪录片中的恐龙(34张)不借助于化石,我们对恐龙这一神秘的物种就会一无所知。
所以对恐龙的研究,也就是对恐龙化石的研究。
恐龙化石大致可分为骨骼化石和生痕化石[1]两种,主要保存在中生代时期形成的沉积岩中。
恐龙化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漫长而又神秘的过程,它牵涉到恐龙的死亡和灭绝,也与地球亿万年的风云变幻息息相关,而它的发现和挖掘也同样不易。
科学家们通过各种手段寻找恐龙化石的蛛丝马迹,并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来复原化石和研究恐龙。
通过他们的工作,我们渐渐了解了恐龙的外形及生活习性,而来自世界各地关于恐龙的新发现以及新看法,一再修正我们原先认定的恐龙形象,使之更接近事实的真相。
[1]生活年代恐龙最早出现在约2.35亿年前的三叠纪早期,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发生的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
[1]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的、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一类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
大部分恐龙已经灭绝,但是恐龙的后代——鸟类存活下来,并繁衍至今。
另外在口语中,恐龙指丑女。
“恐龙”一词在字典中有两个意思:一类生活在几亿年以前的古动物,现已灭绝;(网络用语)当代相貌不好的女性。
所有恐龙已经灭绝,但是恐龙的后代——鸟类还是存活下来了,并繁衍至今。
恐龙(英文:dinosaur)全称:恐怖的蜥蜴,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千万年前的恐龙2亿3000万年至6500万年前,并且能以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一类动物,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大多数属于陆生(栖息在陆地上)的爬行动物,但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000万年之久。
[2]名称由来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由来蜥脚类恐龙图片集粹(25张)已久。
早在发现禽龙之前,欧洲人就已经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
直到古生物学家曼特尔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这是一群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恐龙研究报告
恐龙研究报告恐龙是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一类巨大的爬行动物,其存在时间跨度长达1.6亿年,从距今2.3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一直延续到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
对于恐龙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以及生命的进化过程。
本报告将对恐龙的起源、特征、分类以及灭绝原因进行论述。
1. 恐龙的起源恐龙起源于2.3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最早的恐龙化石发现于南非,属于一种名为Eoraptor的小型掠食性恐龙。
恐龙的祖先可能是三叠纪早期的一类细长爬行动物,它们逐渐进化出立足于后肢、行走直立的特征。
2. 恐龙的特征恐龙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身体直立行走、骨骼结构轻巧而灵活、前肢适用于抓握和攀爬、后肢长而有力、呈直线排列、运动速度快、生殖方式以卵生为主、与环境适应能力强等。
这些特征使得恐龙在地球生物界的演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3. 恐龙的分类恐龙多样性极大,目前已知的恐龙种类超过1000种。
科学家将恐龙分为两大类:鸟脚类恐龙和蜥脚类恐龙。
鸟脚类恐龙是群体性恐龙,其特征是后肢长而有力,行走方式类似鸟类。
蜥脚类恐龙则具有长脖子和长尾巴的特征,适应各种环境。
4. 恐龙的灭绝原因恐龙的灭绝原因一直是科学界的研究焦点之一。
根据现有的证据,目前认为灭绝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全球气候的剧烈变化。
这导致植物极度减少,影响了恐龙及其它生物的食物链。
此外,化石记录还显示,恐龙灭绝前后发生了大规模的海平面上升,这对于陆地生态环境的改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结:恐龙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恐龙起源、特征、分类以及灭绝原因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的生命演化过程,并对未来的生态环境变化有所启示。
虽然恐龙已经消失了,但是它们的存在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不断激发着科学家们的思考和探索。
远古热河众多现生生物从这里走出
远古热河众多现生生物从这里走出作者:张玉光来源:《科学大观园》2023年第23期地球上第一朵花在哪里绽放?恐龙怎么演化成了鸟?1923年,地质学家在辽西凌源首次发现古生物化石并提出“热河系”概念;1962年,我国古生物学家顾知微将其命名为“热河生物群”。
百年来,特别是近40多年,我国和世界古生物学家在这里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现生生物的祖先类型在这里陆续被发现。
11月2日,由国家自然博物馆等单位主办的“远古热河——中生代重要化石发现特展”展示了130多件来自这座独一无二的世界级化石宝库的“瑰宝”,为大家重现演化故事,更好展望未来。
热河生物群素有“20世纪世界最重要的古生物发现之一”与“世界级的古生物化石宝库”等美誉。
这一地区化石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令世界古生物界赞叹。
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开花植物——辽宁古果和世界上最早的有胎盘哺乳动物——中华侏罗兽等化石。
100年来,在这座世界级化石宝库发现了大量具有重要科研意义的化石物种,几乎囊括了中生代向新生代过渡的所有生物门类,为研究鸟类起源和飞行起源、真兽类起源、被子植物起源、地质变化与生物协同演化等重大地质古生物理论问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化石佐证。
热河古生物化石分布于今天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和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
这里发育保存有世界上最为理想的中生代陆相地层,分布有中晚侏罗世燕辽生物群和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两个重要生物群。
化石保存精美,数量庞大,包含20多个生物门类。
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古生物学者在这里有了数项突破性的古生物发现,包括早期鸟类、带羽毛恐龙、原始有胎盘哺乳类和早期被子植物等,皆为20世纪古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科学发现。
燕辽生物群是生活在大约1.66亿~1.59亿年前中晚侏罗世的生物群,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中亚、西亚等地区。
燕辽生物群也是这里的代表性生物群之一,不仅与热河生物群产自不同的时代,代表性化石分子也有不同的组合面貌。
热河生物群是生活在大约1.35亿~1.20亿年前白垩世的一个古老生物群,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蒙古、西伯利亚、朝鲜半岛、日本等东北亚地区。
霸王龙的故事
霸王龙的故事霸王龙,是一种生活在约7000万年前的恐龙,属于晚白垩世的一种兽脚类恐龙。
它是一种巨大的食肉恐龙,身长可达12米,体重约为8吨,是当时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捕食者之一。
霸王龙的故事,是一段关于这种恐龙的生活、繁衍和灭绝的历史,也是关于地球上古生物时代的一段记忆。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霸王龙是地球上的霸主,它们生活在现今北美洲的地区,拥有强大的猎食能力和巨大的体型。
它们有着强壮的后腿和长长的尾巴,能够迅速地追逐猎物并给予致命一击。
霸王龙的牙齿锋利无比,能够轻松地撕裂猎物的皮肉,而它们的巨大体型也让它们成为了当时食肉恐龙中的顶级存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上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霸王龙的生存空间逐渐受到了威胁。
气候的变化、食物链的断裂以及其他生物种群的竞争,都让霸王龙逐渐失去了当初的优势地位。
它们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繁衍的种群也逐渐减少,最终导致了它们的灭绝。
霸王龙的故事,是地球上生命演化史的一部分,它们曾经是地球上的霸主,但最终也无法逃脱生命的规律。
它们的灭绝,让我们对古生物时代的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生命。
如同霸王龙一样,地球上的生命万千,每一种生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它们或许会经历辉煌,或许会走向衰落,但它们都在地球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
而我们,作为地球上的一份子,也应当怀着敬畏之心,对待每一种生命,珍惜每一个物种的存在。
霸王龙的故事,是地球上生命的一部分,它们曾经统治着这片土地,也曾经离开了这片土地。
而我们,作为地球上的一份子,应当怀着敬畏之心,对待每一种生命,珍惜每一个物种的存在。
愿我们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处,共同守护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
白垩纪的恐龙
白垩纪的恐龙白垩纪是地质历史上的一个时期,距今约6500万年至1.45亿年,是恐龙最为繁盛的时期。
在白垩纪,地球上充满了各种形态各异的恐龙,它们统治着陆地和海洋。
本文将带您进入白垩纪的恐龙世界,了解这些古老生物的奇妙魅力。
一、巨大的植食性恐龙——蜥脚类恐龙蜥脚类恐龙是白垩纪最为著名的一类恐龙,它们通常拥有巨大的身躯和长长的脖颈。
竖脊龙是蜥脚类恐龙的代表,它是白垩纪最大的恐龙之一,体长可达30米以上。
这些庞然大物以植物为食,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巨大的身体。
它们的颈项十分灵活,能够用长长的脖颈够到树木上的叶子,取食非常高处的植物。
二、凶猛的食肉恐龙——猛禽类恐龙猛禽类恐龙是白垩纪最具代表性的食肉恐龙。
迅猛龙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种,它的形态轻盈且速度极快,是白垩纪陆地上最顶尖的猎手之一。
迅猛龙拥有锋利的利齿和爪子,能够迅速捕捉并撕咬猎物。
除了迅猛龙,白垩纪还有许多其他猛禽类恐龙,如暴龙和蛇颈龙等,它们都展现出了强大的捕食能力。
三、奇特的角鸟类恐龙角鸟类恐龙是白垩纪独特的一类恐龙,它们的头部通常长有角、喙或者其他可怕的装饰。
三角龙是角鸟类恐龙中最为有名的一种,它的头部有一个大而锋利的角,被认为是为了吸引异性或者防御敌人。
三角龙以及其他角鸟类恐龙形态各异,每一种都有独特的魅力。
四、水生恐龙——蛇颈龙除了陆地上的恐龙,白垩纪还有一些生活在海洋中的恐龙,其中蛇颈龙就是最为著名的一种。
蛇颈龙是一种长颈、长尾的海洋爬行动物,它们的头部类似于蛇,因此得名为蛇颈龙。
它们是海洋食物链中的顶端掠食者,以鱼类和其他小型海洋生物为食。
蛇颈龙独特的体型和生活方式使其在白垩纪的海洋中独树一帜。
总结:白垩纪是恐龙最为繁盛的时期,各类恐龙在这个时期取得了巨大的进化成就。
无论是巨大的植食性恐龙、凶猛的食肉恐龙、奇特的角鸟类恐龙还是水生恐龙,它们都在白垩纪独具特色,展现出了生命的多样性和精彩。
通过对白垩纪恐龙的研究,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地球上古生物的演化历程,也能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物多样性。
晚侏罗世古化石与古代有关龙文献互为印证揭破中国龙的真实形象及起源
晚侏罗世古化石与古代有关龙文献互为印证揭破中国龙的真实形象及起源作者:李相文来源:《神州·中旬刊》2017年第05期数年前在辽西家乡的山上散步时偶得一石,打开一看只见该石中有一约16厘米长的古生物呈现出来,该生物张着大嘴,有头、角、须、舌、爪、胸、腹、尾、珠等器官,乍一看就能使人联想到传说中的龙,但和我们现在看到的绘画龙纹又有较大区别,究竟是不是真龙实体,笔者带着浓厚的兴趣翻开历史一查,原来古代的学者及史籍关于龙的论述比比皆是,二十四史中也大量记述了龙的存在,经过汇总、梳理、对比分析、证明该化石的生物实体与古代史籍及学者们的记述高度一致。
本文就是笔者依据史籍有关龙文献的记述与古化石互为印证所得出的结论,盼望能从考古、历史、文物学方面进行综合研究论证,以揭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这一千古之谜。
很久以来,一种长身大口,有足有角,能大能小,能兴云降雨、升天潜渊被称为龙的灵性动物在古老的华夏大地时隐时现,代代相传。
神话学家认为人类历史从纪元前算起已经有二百七十六万年,平均分为十纪,每纪二十七万六千年,其中第一纪为九头纪,第二纪为五龙纪,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发端之初便与龙密不可分。
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母女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阳,而生炎帝。
黄帝借助龙的力量战胜了强大的对手,后来又与七十人一同乘龙升天而去。
大禹在治水过程中,把失职的神龙斩首查办,至今仍存有斩龙台任后人凭吊。
封建皇帝自汉高祖刘邦带头称龙种开始,历代帝王纷纷效仿,相沿成习,由其唐、宋以后,龙纹形象成了皇权的象征和独有的专利。
现代亿万华夏儿女以龙的传人而感到无比自豪。
在龙的故乡,龙的传说沸沸扬扬,龙纹图像铺天盖地,龙在中国政治、文学、艺术、信仰、习俗等诸领域无所不在,故中国文化又被称为龙的文化。
龙的传说是这样的久远,龙的影响是这样的巨大,龙的形象又是那样的威猛。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龙的故乡却说不清龙的起源,龙的传人不知道龙的真实形象,龙的身份名实不符,龙的作用似清非清。
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讲解
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讲解摘要:一、公园简介二、公园特色三、恐龙化石发掘四、嘉荫神州恐龙博物馆五、公园意义正文: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我国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是我国第一块恐龙化石的发生地,因龙而名。
公园地处中俄界河黑龙江的南岸,总面积为38.44平方公里,是我国发现最早并具有翔实科学记录的恐龙化石发掘地。
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内的特色在于其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
自1902年俄国军官马纳金发现恐龙化石以来,这里已出土了多个恐龙化石骨架。
这些化石骨架被分别陈列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地质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等地。
专家考证,这里埋藏的恐龙化石多达数百具,被誉为大型恐龙墓葬群。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到恐龙化石,还有机会了解到恐龙生活的时代以及生态环境。
中、美、韩、英、日、德、俄等七国专家和学者曾到嘉荫实地考察,发现了白垩纪和第三纪在地层中的交界线——KT界线层。
这项研究已进入厘米级阶段,为解开恐龙灭绝之谜提供了重要线索。
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内还设有嘉荫神州恐龙博物馆,这是一座集科普、娱乐、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博物馆,将自然科学和人文景观紧密结合。
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和相关信息,是游客了解恐龙和地质历史的重要场所。
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不仅具有丰富的科学价值,也是一处实用性强的旅游景点。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恐龙时代的气息,了解地球演变的历史。
公园内设有完善的设施,包括停车场、餐饮服务等,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游览环境。
总的来说,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是一处集科学、旅游、休闲于一体的胜地。
无论是恐龙化石的发掘地,还是嘉荫神州恐龙博物馆,都让游客感受到了恐龙时代的壮观和神秘。
在这里,你可以深入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地质历史,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现在中国的第一具恐龙化石还在什么的博物馆里面
现在中国的第一具恐龙化石还在什么的博物馆里面中国第一具恐龙化石在俄国的彼得堡地质博物馆里。
1902年,俄罗斯地质学家在黑龙江伊春嘉荫发现了恐龙骸骨化石,并把挖掘出的化石组装成一具高4点5米,长8米的完整恐龙化石骨架,定名为黑龙江满洲龙,陈列在圣彼得堡的原苏联地质博物馆内。
这条龙是中国出土的第一条恐龙,也是中国流落到国外的第一具恐龙化石,人称“神州第一龙”。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恐龙产地之一,中国的恐龙化石发现地遍及东西南北。
由于黑龙江江水的长期侵蚀,沿江两岸的地层不断地被剥蚀,里面埋藏的恐龙化石就不断地被冲刷出来,暴露在江边的河滩上。
俄国地质学家被这一报道所吸引,从1915年至1917年连续到我国进行了三年的大规模考察和发掘,采集到一批恐龙化石。
1902年,俄罗斯地质学家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发现恐龙骨骼,并将挖掘出的化石组装成一个高度4.5米、长度8米的完整恐龙骨骼,它在黑龙江被命名为“满洲龙”。
在俄罗斯彼得堡地质博物馆,俄罗斯地质学家于1915年至1917年在中国嘉荫访问了中国三年,并收集了一批恐龙化石。
他们把它们放在架子上,并在彼得堡地质博物馆展出。
彼得堡地质博物馆成立于1882年,在俄罗斯地质委员
会的领导下,于1930年向公众开放,同年,博物馆被授予
学者F.N.Chelles的名字,以表彰他对建立博物馆的宝贵贡献。
拓展:
恐龙化石,是指恐龙死后身体中的软组织因腐烂而消失,骨骼(包括牙齿)等硬组织沉积在沉积物中,处于与氧气隔绝的环境中,经过数千万年甚至数亿年的沉积,骨骼完全矿化并保存下来,此外,恐龙生命的遗迹,例如脚印,有时可以化石化并保存下来。
恐龙足迹化石的形态、分布与古生态意义
恐龙足迹化石的形态、分布与古生态意义
恐龙足迹化石是研究恐龙生态学和行为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些化石保存了恐龙在地表留下的足迹,可以揭示恐龙的行动轨迹、生活习性以及生态环境等信息。
恐龙足迹化石的形态多种多样,根据足迹的大小、形状、深度、排列方式等特征,可以判断出恐龙的种类、体型、步态和速度等信息。
同时,恐龙足迹化石的分布也可以提供有关古生态环境和地质构造的重要线索。
恐龙足迹化石的形态包括单足印、双足印、三足印等多种类型。
其中,单足印是指只有一只脚留下的足迹,通常是恐龙在行走或奔跑时留下的;双足印是指两只脚同时落地留下的足迹,通常是恐龙在奔跑或跳跃时留下的;三足印则是指三只脚留下的足迹,通常是恐龙在行走或奔跑时受到外力干扰而导致的。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形态的足迹,如飞行恐龙的翼足印、水生恐龙的游泳足迹等。
除了形态特征,恐龙足迹化石的分布也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足迹化石的分布范围和密度,可以推断出当时的古生态环境和地理构造。
例如,在岩层中发现大量的恐龙足迹化石,说明当时该地区可能是恐龙的栖息地或迁徙路线;而在某些地区发现了大量食草恐龙的足迹,则说明该地区当时可能是一个适宜草食动物生存的环境。
总之,恐龙足迹化石是研究恐龙生态学和行为学的重要途径,它们不仅可以揭示恐龙的行动轨迹、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还可以提供有关古生态环境和地质构造的重要线索。
恐龙的历史资料
恐龙的历史资料恐龙(英文名:Dinosaur)[1] ,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恐龙的历史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恐龙的历史资料之名称问题“恐龙”一词在西方指恐蜥(恐怖的蜥蜴),日本的古生物学家译为“恐竜”,后来流行于中国。
古希腊语蜥蜴(Saurosc),特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类似蜥蜴的爬虫。
东方译名这种语境里的“龙”特指该希腊语蜥蜴家族,如主龙、暴龙、异齿龙、梁龙、霸王龙、翼龙、三角龙等。
就像“壁虎”的虎字是转用性质。
恐龙的历史资料外形特征骨骼特征恐龙的骨骼[3] 具有一些衍化适应,可使它们与原始的主龙类祖先辨别出来。
在后期的恐龙中,这些特征经过更多的演化改变。
恐龙的共有衍征包含:后额骨缺失。
肱骨有低矮的三角嵴,附着胸锁三角肌,长度约是肱骨的1/3到1/2。
肠骨后部有个突出区块,髋臼穿孔。
胫骨末端边缘宽广,有个往后的凸缘。
距骨有个明显上突与胫骨契合。
除上述几个特征以外,大部分恐龙还有一些共同特征,但是因为出现在其他主龙类,或者不存在于早期的恐龙身上,因此不列为恐龙的共有衍征。
恐龙具有直立的步态,类似大部分的现代哺乳类,而大部分其他爬行动物则是四肢往两侧延展的步态。
恐龙的臀窝朝向两侧,股骨的第四转子往内侧,两者契合,股骨头垂直于股骨干,产生直立的步态,而不同于劳氏鳄目等臀窝向下的直立方式。
恐龙的历史资料体型特征偷蛋龙偷蛋龙恐龙整体而言的体型很大。
以恐龙作为标准来看,蜥脚下目是其中的巨无霸。
在漫长的恐龙时代,即使是体型最小的蜥脚类恐龙也要比它们栖息地内的其他动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脚类则比任何出现在地表的动物都要大出几个等级。
大部分的恐龙要比大型蜥脚类恐龙还小得多。
现有的证据表明,恐龙的平均大小在三叠纪、早侏罗纪、晚侏罗纪和白垩纪都不断变化。
大部分兽脚类恐龙的体重在100到1000公斤之间,而全新世的掠食性肉食动物则多半在10到100公斤之间。
恐龙牙齿化石鉴定
恐龙牙齿化石鉴定
恐龙牙齿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化石之一,通过对恐龙牙齿化石的鉴定,可以揭示恐龙的生态习性、食性和进化历史,为我们了解古代生物世界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本文将就恐龙牙齿化石的鉴定方法和意义进行探讨。
恐龙牙齿化石的鉴定需要考虑到形态特征。
恐龙牙齿在不同种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形态差异,例如大小、形状、齿冠的纹饰等。
通过对这些形态特征的观察和比对,可以初步确定恐龙牙齿化石的种属和分类。
恐龙牙齿化石的鉴定还需要结合地层学和古环境学的知识。
不同地层和古环境中保存的恐龙牙齿化石具有不同的特征,通过研究地层和古环境信息,可以确定恐龙牙齿化石的地质年代和地理分布,为恐龙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提供重要线索。
恐龙牙齿化石的鉴定还需要借助化学分析和微结构分析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通过对恐龙牙齿化石中元素和同位素的分析,可以了解恐龙的饮食习性和生长环境;通过对牙齿微结构的观察,可以推断恐龙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年龄。
总的来说,恐龙牙齿化石的鉴定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多种技术手段的结合。
通过对恐龙牙齿化石的鉴定,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恐龙的生活和演化历史,为古生物学研
究提供重要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恐龙牙齿化石的鉴定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是古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对恐龙牙齿化石的认真研究和鉴定,我们可以揭示恐龙的神秘面纱,还原古代生物世界的生动画面,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恐龙世界提供珍贵的窗口。
愿我们能够继续深入探索,探寻更多关于恐龙的秘密,让人类对古代生物世界的探索之路更加精彩和充满期待。
黑龙江省嘉荫县各景区简介
黑龙江省嘉荫县各景区简介黑龙江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简介黑龙江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伊春市嘉荫县城西南,黑龙江右岸太平沟河口与二号亮子之间,长约11km,北邻黑龙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山势平缓,依江而立,地理座标为东经:130º10′30″——130º19′30″,北纬:48º49′7″——48º53′11″,总面积38.44平方公里。
1981年嘉荫恐龙山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重点保护,1998年4月再次被小政府确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同时,频布实施《嘉荫恐龙化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2001年12月,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9月成立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隶属于嘉荫县国土资源局。
2004年这里被批准为伊春市环境教育基地,2007年被批准为省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科普教育基地,同时在中国县域旅游品牌活动中被评为百强景区。
公园内地质遗迹主要为恐龙化石、各种动物化石及伴生的被子植物化石和晚垩世层型剖面。
嘉荫是中国发现最早并经科学记录的恐龙化石挖掘地。
1902年,俄罗斯人将在此挖掘的恐龙化石组装成一具高4.5米,长8米的完整恐龙化石骨架,定名为“黑龙江满洲龙”,至今陈列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地质博物馆内,这具恐龙化石骨架被世人称为“神州第一龙”。
公园内出土的恐龙化石属平头鸭嘴龙科,是晚白垩世大型鸭嘴龙的典型的代表,同时又是恐龙接近灭绝时期的产物,对研究恐龙灭绝这一千古之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与恐龙化石伴生的鱼、龟、鳄等动物化石的发现为当时恐龙生活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公园内出土的被子植物化石是晚白垩世泛北极植物区被子植物的典型代表,是植物由低级向高级进化关键阶段的产物,在我国首次发现。
经专家考察晚白垩世层型剖面层序清晰、出露连续、构造简单、化石丰富、关系清楚、保存完整,为研究晚白垩世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尤其是研究恐龙的生活环境及灭绝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2023年版教师招聘考试全国版y
2023年版教师招聘考试全国版题库含答案1.三叠纪末期中央大西洋超级火成岩省喷发造成的火山冬天导致大量陆地生物灭绝,恐龙却避过了这一灾难,并于三叠纪末生物灭绝事件后迅速占据生态主位。
恐龙为什么能在生物灭绝的天灾中得以生存,并于灾后蓬勃发展?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早期是地球历史上典型的温室时期,地球两极不存在冰川,森林覆盖到达潘吉亚大陆的南北两极。
研究人员在潘吉亚大陆的北极地区准嚼尔盆地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湖沼相泥岩中发现了保存精美的恐龙脚印化石,据此认为早已适应极地寒冷的气候是恐龙崛起的主要原因。
下列哪项最可能是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的条件?A.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早期恐龙生活于极地地区B.大灭绝事件后恐龙体积迅速增加,地理分布范围迅速扩张C.即使两极无冰川的温室地球时期,极地也存在季节性的结冰D.在大灭绝中幸存下来的大多是分布于中、高纬度地区的恐龙【答案】C【解析】论点:早已适应极地寒冷的气候是恐龙崛起的主要原因。
论据:研究人员在潘吉亚大陆的北极地区准嚼尔盆地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湖沼相泥岩中发现了保存精美的恐龙脚印化石。
A项:该项指出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早期确实有恐龙生活在极地地区,补充论据,可以加强,保留;B项:该项指出大灭绝事件后恐龙的体积及其分布地区的变化情况,而论点讨论的是恐龙崛起与寒冷气候之间的关系,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C项:该项指出即使在两极无冰川的温室地球时期,极地也存在季节性的结冰,说明该时期北极地区的气候也会出现季节性的寒冷,建立了〃北极地区〃和〃寒冷气候〃之间的联系,为搭桥项,可以加强,保留;D项:该项讨论的是在大灭绝中幸存下来的恐龙的具体分布位置,而论点讨论的是恐龙崛起与寒冷气候之间的关系,这些幸存的恐龙当时所处的位置是否寒冷并不确定,为不明确项,无法加强,排除。
对比A、C两项,A项为补充论据,C项为搭桥,搭桥的力度大于补充论据,C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o2.甲醛作为室内空气污染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研究者发现在甲醛胁迫下,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降低,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抗性越弱的植物品种其叶绿素含量下降越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9 5年 至 1 7 9 9年 间 , 黑龙 江省 博 物 馆 科 研 人
区发 现兽 脚类 骨骼 化石 提供 线 索和 补充 。本文 将 对
第
。卷
2 0 1 1
3
。 地 质 学 报 AT OOI N A Vr 23 膂 CA ELG A IC M8N2 G C SI o6 a 0 1 o . 1 . .
黑 龙 江 嘉 荫地 区晚 白垩 世 兽脚 类 恐龙 牙 齿 的发 现 及 其 意 义
这些 牙齿 进行 详细 对 比描述 。
员在 嘉 荫龙 骨 山晚 白垩世 的渔 亮子 组 中又发 掘 出很
多 新 的鸭 嘴龙 和 肉食 龙类 , 且 组 装 了 两具 满 洲 龙 并
骨架 , 中一 具后 在 外展 的一 场大 火 中完全 被损 毁 。 其
1 地 层 概 况
化石 产 于渔亮 子组 地层 中 , 该组 主要 由黄 、 绿 灰
龙 江流域 发 掘 , 出土 了一 具 大 型 的 不完 整 巨型 满 洲
龙 骨架 , 中还 有 肉食 龙 类 及龟 鳖 类 化 石 ( 玉 玲 其 邢 等 ,9 4 。G d fot ( 0 0 2 0 ) 1 9 ) o er i等 2 0 ,0 1 研究 后 认 为 在
嘉 荫 发 现 的 9 的 鸭 嘴 龙 材 料 可 归 入 0
在嘉 荫地 区发现 了 大 量 的鸭 嘴 龙 化 石 , 是 食 肉恐 但
龙 的化石 并不 多见 , 今 还未 发 现 具 有 鉴 定 意 义 的 至
查 发掘 工作 , 黑龙 江右 岸 的绿 色 砾 岩层 中 发 现 了 在 数 层 化 石 层 , 发 掘 点 就 在 嘉 荫 附 近 ( d fot 其 Go eri,
吕 ¨,建 君昌 韩 新
1 中 国地质 科学 院地 质研 究所 , 京 ,0 0 7 ) 北 10 3 ; 2 中 国嘉荫 神州 恐龙 博物 馆 , ) 黑龙 江嘉 荫 ,5 2 0 1 3 0
内 容 提 要 : 龙 江 嘉 荫 地 区 是 中 国 最 早 发 现 史 上 具 有 极 其 重 要 黑 在 的 意 义 。该 地 区 曾发 掘 出土 大 量 鸭 嘴龙 类 化 石 , 研 究 大 型 鸟脚 类 恐 龙 尤 其 是 鸭 嘴 龙 类 系 统 分 类 和 演 化 的 理 想 地 是
20) 0 6 。在瑞 亚 宾 ( a i) 指 导 下 , l 2 Ri n 的 b 于 9 4年 由
骨骼 化石 , 见 少 量 的牙 齿 。嘉 荫 神州 恐 龙 博 物 馆 仅 分别 于 2 1 0 0年 、 0 1年 在 嘉 荫 的龙 骨 山 附 近 进 行 21
了恐 龙发 掘工 作 ( 2 。在 绿 色 、 绿 色 泥 岩 夹 砾 图 ) 灰
黑 龙 江嘉荫 地 区是我 国最早 发现恐 龙化 石 的地 方 ( 1 ,9 2年俄 罗 斯 陆军 上 将 Ma a i 图 )10 n kn就从 黑 龙 江岸 边 的渔 民手 中得 到一 件化 石 。他 的发现 引起
了俄罗 斯地 质学 家对 黑 龙 江 流域 的兴 趣 。1 1 9 4年 ,
区 。但 相对 应 于 鸭 嘴 龙 类 化 石 来 说 , 脚 类 恐 龙 化 石 在 该 地 区 的 发 现 却 较 为 鲜 见 , 要 以 牙 齿 的 形 式 出 现 。本 文 兽 主
主 要对 最 近 在 该 地 发 现 的一 批 兽 脚 类 恐 龙 的 牙 齿 化 石 进 行 详 细 描 述 对 比 , 步 研 究 显 示 含 有 霸 王 龙 类 、 龙 类 、 初 驰 白 鲨 齿 龙 、 井 盗 龙 以及 可能 为新 的兽 脚 类 恐 龙 的牙 齿 。 福 关 键 词 : 脚 类 恐 龙 牙 齿 ; 白垩 世 ; 龙 江 嘉 荫 兽 晚 黑
这 批材 料组 装成 第 一具 鸭嘴龙 骨架 后 在列 宁格 勒展 出 。这 具恐 龙被 誉 为 “ 州 第 一 龙 ” 嘉 荫 地 区从 此 神 ,
得 名“ 龙 之 乡” 恐 。之 后 瑞 亚 宾 于 1 2 9 5年 初 步 描 述
岩 的地层 中 , 出土了大 量 的鸭 嘴龙类 骨骼 化石 , 发 从 掘 出的材 料上 分析 , 少有 属 于 1 个 个 体 的化 石 材 至 0 料, 同时 还有 1 枚 近完 整 和 1 3 3枚 不 完 整 的 肉食 龙 类牙 齿 。从形 态 上分 析 , 齿 大概分 为 6种类 型 , 牙 可 能 隶属不 同的食 肉恐 龙类 。尽 管先 前对 兽脚 类恐 龙 牙齿 也有 过报 道 , 是 都 没 有 很 好 研 究 。这 批 恐龙 但 牙齿 的发 现 , 对研 究 鸭 嘴 龙类 当 时生 活 环 境 及 恐 龙
C a o oa r s iy n ni ( d fot2 0 ) 虽 然 h rn s u u a ie ss Go eri,0 6 。 j
俄 罗斯 地质 学家 又在 此发 现 了一件 恐龙 的胫 骨 近端
化 石 。俄 罗斯 地质 委员 会 分 别 于 1 1 ~1 1 9 5 9 6年 冬 季 和 1 l~ 1l 9 6 9 7年 夏季 , 在黑 龙江 流 域进行 地 质调
19 9 2年黑 龙 江 省地 质 博 物 馆 的科 研 人 员 开 始 在 黑
动物 群 的组成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同时 , 将 来 在 该地 为
了这一 骨架 并命 名 为糙 齿 龙 属 ( r c o o ) T a h d n 的一 新
种 黑 龙 江糙 齿 龙 ( r c o o mu e s ) T a h d na rne 。在 1 3 90 年 又 改 建 为 新 属 新 种 :黑 龙 江 满 洲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