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本科%2B生态学

合集下载

生态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态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态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Eco1ogy,071004)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和人文修养,较系统地掌握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融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并能够在生态学及相关领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在5年左右的预期目标具体为:目标1:具备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具有生态伦理观和社会责任感,在生产管理和科研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

目标2: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具备扎实的生态学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理论原理和研究方法,在生物资源调查、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等领域承担重要工作。

目标3:具备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就生态环境领域中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目标4: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始终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生物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习相关的数理化基本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训练,掌握扎实的学科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管理、科研和教学能力。

本专业对所培养的学生的毕业要求是:1.品德规范。

能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素养。

1.1价值取向。

能够识记并笈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能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掌握国家环保、科研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2辩证思维。

能够运用辩证视角看待社会、区域生态环境热点问题,具备一定批判性思维能力。

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801一、培养目旳:本专业培养具有生物科学基本知识、生物技术基本技能和生物工程基本原理以及其产业化工程技术,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相结合。

能在工业、医药、食品等行业旳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工程领域有关旳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旳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旳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良好旳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毕业生应获得如下几方面旳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1、具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等方面旳基本知识,以及生化工程、微生物育种工程、生物工程设备、现代工业发酵工程等生物工程专业知识;2、掌握生物技术与工程等方面旳基本技术;3、具有发酵工艺、生物物质分离纯化等方面旳基本知识和技能;4、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综合能力,并能纯熟运用于专业学习和业务工作中;5、具有在生物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旳基本能力;6、理解与生物工程及其产业有关旳方针、政策和法规;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旳基本措施,理解现代生物工程与产业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8 、具有一定旳社会、人文科学及法律知识,良好旳思想品德,优良旳心理素质,实事求是旳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健康旳体魄。

三、专业方向:1.发酵工艺方向培养具有酿酒工艺学、现代食品发酵技术、发酵工艺调控、工厂设计理论知识和较强旳应用能力,能在发酵工艺生产从事生产操作、组织管理、新产品开发、设备更新改造、科研创新等工作旳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牢固掌握必需旳发酵工程原理和技术,纯熟掌握常规旳生物发酵技术和生物产品分离纯化技术,面向生产、服务、管理岗位需要旳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目旳定位在大中型企业高级人员。

2.生物制药方向培养具有生物和制药综合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应用能力,能在生化制药生产从事生产操作、组织管理、科研开发、更新改造、市场开发等工作旳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本科课程简介.doc

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本科课程简介.doc

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本科课程简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编号:024802001总学时:66,学分: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于生物科学(师范类)、生物技术专业。

该课程属于生命科学学院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得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其内容包括气体和溶液、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解离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原子结构、分子结构、配位化合物等内容。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使生物科学(师范类)和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学生掌握相关化学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更好地采用化学观点解决与化学关系密切的环境、生物中的重要问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编号:024803201总学时:36,学分: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于生物科学(师范类)、生物技术等专业该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是一门重要的化学基础实验课。

实验内容涉及解离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提纯以及分析天平的使用、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络合滴定及有关标定等13个实验。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及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学会正确观察化学反应现象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继化学课程和实验打下基础。

《有机化学》课程编码:024801101总学时:68,学分: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于生物科学(师范类)、生物技术和环境科学等专业。

有机化学主要是讲述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以及相关理论和实验的一门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烷烃、烯烃、炔烃、旋光异构、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杂环化合物以及一些相关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通过学习,熟悉有机化合物基本类型的结构、性能、合成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和理论。

4-3 生态工程【教学设计】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4-3 生态工程【教学设计】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教学设计】第3节生态工程[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使特定区域中的人和自然环境均受益。

2.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通过对生态农业、生态修复的分析,树立物质与能量的生命观念,形成保护环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社会责任感。

【课件自主预习】一、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生态工程(1)概念: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控,或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技术或综合工艺过程。

(2)目的: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3)优点: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自生①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

②遵循自生原理,需要在生态工程中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

一般而言,应尽量提高生物多样性程度,利用种群之间互利共存关系,构建复合的群落,这样即便某个种群消亡,其他种群也能弥补上来,从而有助于生态系统维持自生能力。

③要维持系统的自生,就需要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

(2)循环循环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

(3)协调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需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

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

(4)整体①几乎每个生态工程都是具有多组分、复杂结构及综合功能的系统,这样的复杂系统建设必须以整体观为指导。

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科 生8 0 。学 院 加 强 国际 合作 0人
与、澳 大利亚 、法 国、德 国、 瑞典 、挪威 、芬 兰等 国家保持 密 切 的学术 交流 与合 作 ,近2 已 年 派 出9 教 师出 国 留学 学 习 ,还 位 有 3 在 国 外从 事博 士后 研 究 工 人
学 、动物学 、生理学 、水生 生物学 、微生物 学 、神经 生
物学 、遗传学 、发育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生物化学 与
分子生物学 、生物物 理学 、生态学 、发酵 工程 1 个二级 3 学 科硕 士点 ,植 物学和 生态 学2 二级 学科博 士点 ,生 个 物学一 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 动站。其 中,生 态学 为 “ 十一五 ”国家重点 ( 培育 )学科 、湖南省 “ 十五 ”、 “ 十
学 院 开 展 名 师 导 学 活 动
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生 命 科 学 与 技 术 学 院 成 立 于 2 0 年 ,现 有 植 物 01
学 、动物 学 、生 态学 、生物 技术 、生物 工程 和 遗 传学 6 个教 研室 。学院现有教 职 工8 人 ,其中教授2 人 ,副 5 7 教授 1 人 ,博 士生 导 师2 人 ,硕 士生 导 师3 人 ;具 有 8 0 0 博士学位 2 人 ,硕 士学位3 人。全 国优 秀教 师2 ,享 2 0 人 受 国务院政 府特殊 津贴专 家4 ,教 育部 新 ( ) 纪 人 跨 世 人才3 ,国家林业局有 突出贡献的专家 1 ,国家林 业 人 人 局跨 世纪 中青 年学术 带头 人 1 ,湖南省 “ 人 芙蓉 学者 ” 特聘 教授 1 ,湖南省教 学名 师1 ,湖南省 “ 2 人才 人 人 11 工程”培 养对 象2 。湖 南省普 通高等 学校学 科带 头人 人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一、农学1、生物科学:生物学、生态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植物保护学、植物学、发育生物学、农艺学、认知生态学、植物医学、动物医学、微生物医学、散养动物医学、畜牧学、水产学、草学、野生动物保护学2、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气象学、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工程、土壤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学。

3、农业技术学:农艺学(农作物学、果树学、蔬菜学、植物病理学与草业学)、农药学、生物防治学、有害生物防治学、畜牧水产养殖学、动物科学、兽医学、园艺学、食用菌科学、蜜蜂学、农机化、农业建筑学、农业基础学。

二、林学1、林学:森林树形学、森林经理学、病虫害学、营养生态学、小型林物种学、野生动植物保护学、园林学、森林野生动物学、人工林学、野生动物管理学。

2、林木遗传育种: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科学、造林学、园林植物栽培学、园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学。

三、园艺1、生物学:园艺学、园艺生物学、植物营养学、花卉学、有机园艺学、農用植物選育、植物病理学2、园艺工程:园林植物工程、林业工程。

3、园艺技术:园林护理维护技术、动物防控技术、草坪与园林绿化技术、蔬菜种植技术、果树种植技术、花卉栽培技术、园林园林植物护理技术、观赏植物维护技术、园林勘测技术。

四、水产与渔业1、水生生物科学:水产生物学、水族系统学、水生动物医学、受精水生动物遗传育种学、水族和水生植物营养学。

2、渔业科学:渔业经济学、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渔业工程学、渔业管理学、渔业技术学。

3、水产技术:贮藏技术、水稻技术、水产养殖技术(海洋鱼类养殖、淡水鱼类养殖、大池养殖与白鳍虾类养殖)。

五、农业机械化1、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工学、农业机械自动化、农机设计与制造、农用发动机与控制、农业机械动力学。

2、植物生产技术:农用气象学、植物营养学、植物保护技术、农业机械技术。

3、测量与遥感技术:精密测量技术、农艺测量技术、遥感与GIS技术、FILM技术。

大学本科专业(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

大学本科专业(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

大学本科专业(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该专业所学具体内容、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前景大纲:一、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专业概述1.1 专业定义及学科门类1.2 专业历史及发展现状1.3 该专业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二、大学本科专业(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的具体内容2.1 专业基础课程内容2.2 专业核心课程内容2.3 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三、大学本科专业(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的发展方向3.1 个人发展方向3.2 行业发展方向3.3 技术发展方向四、大学本科专业(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的就业前景4.1 就业形势分析4.2 就业岗位分析4.3 就业薪资待遇分析摘要:本文将探讨大学本科生物科学类专业中的生物科学专业,包括该专业所学具体内容、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以更好地了解该专业,为想要从事生物科学研究及相关职业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与指导。

一、生物科学专业概述生物科学专业是生物科学类专业中的一种,其主要研究生命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生物化学、生态学、遗传学等,具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

生物科学专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由于其与生命系统的各个方面相关,因此它与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生物科学专业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教育,使他们能够理解生物系统中的各种生命现象,并为其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生物科学专业学习内容1、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体系中化学反应的学科,是生物科学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

该领域主要研究生命体系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相互作用。

生物化学学习中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代谢途径和信号传递等。

本领域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于深入理解生命科学、生物工程和药物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2、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也是生物科学专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生物分子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核酸(DNA、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化合物。

分子生物学所探究的问题包括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合成过程、蛋白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等。

大学本科专业(生物科学类-生态学)

大学本科专业(生物科学类-生态学)

大学本科专业(生物科学类-生态学),该专业所学具体内容、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前景大纲:一、生态学专业概述1.1 什么是生态学?1.2 生态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3 生态学专业的发展历程二、生态学专业的课程设置2.1 生态学专业的基础课程2.2 生态学专业的专业课程2.3 生态学专业的实践课程三、生态学专业的发展方向3.1 生态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3.2 应用生态学的发展3.3 新兴领域和前沿科技四、生态学专业的就业前景4.1 生态学相关职业的分类4.2 生态学相关职业的需求情况4.3 社会对生态学人才的需求与未来发展五、生态学专业的未来展望5.1 生态学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5.2 生态学专业如何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5.3 生态学专业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摘要: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及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涵盖了生物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

大学本科专业(生物科学类-生态学)正是以生态学为主要学科,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生态学原理及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功能,培养学生具有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高素质的生态学人才。

本文将从专业所学具体内容、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前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全面了解该专业的特点及未来发展。

一、专业所学具体内容1.生态学基础知识生态学基础知识是生态学教育的主干课程,主要涵盖生态学的定义、历史、范围和意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动态变化和演替规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内容。

2.环境科学基础环境科学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污染控制等内容。

通过学习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学生可以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掌握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培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3.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是生态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涵盖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服务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生态系统对环境的调节、生态系统对人类的贡献、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等内容。

生态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生态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生态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林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科特点和传统资源优势及社会需求,按照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生态科学素养和环境伦理观,掌握扎实的生态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技术操作的技能训练,具有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拥有多元思维模式、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生态学教学与科研、生态管理与开发、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监测、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本专业针对我国生态建设需求和国家林业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立足于生态文明和现代林业建设,依托生态学科“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的资源优势,突出现代生态学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研究特色,彰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重点培养具有卓越林业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

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上注重现代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基本实验技能;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实验能力、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实验实习拥有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森林植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室内实验和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芦头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衡山树木园等完整地教学与科研平台;师资队伍以国家“千人计划”、湖南省“百人计划”、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等优秀教师为核心的,结构合理、质量较高的梯次教师团队。

三、培养要求及保障措施本专业学生要求学习生态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接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进而掌握现代生态学理论、应用生态技术和计算机模拟实验技能,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获得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本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具有一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50418课程名称:生态工程学英文名称:Ecological Engineering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54学分:3.0适用对象:生物科学专业、生态学专业、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以及非生态学专业本科生的生态学教育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统计学、植物学、生态学、昆虫学、气象学二、课程简介生态工程学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生态工程及相应技术,重点介绍生态工程学原理、发展的历史与主要理论,生态工程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农业、工业、环境、景观、湿地、城市及园林建设中生态工程的理论应用和相应的技术配套体系,现代高新技术在生态工程学领域中的应用等。

通过学习,使得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生态工程的主要理论与技术,并能够在实际中加以应用。

Ecological engineering expounded more entirely and systematic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correspond technology, emphases introduce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and major theory, the design theory and measure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introduced the theories application and correspond systems of compound technology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in agriculture, industry, environment, landscape, everglade, city and gardens constru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odern high and new technic in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Passed through study, made students comprehend and hold the major theories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can apply in practice.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城市生态学在简洁了解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注重生态学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的方式,重点介绍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的损伤、生态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生态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全面论述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重要意义。

考点39生态工程-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点39生态工程-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点39 生态工程【重要考向】一、生态工程的原理二、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生态工程的原理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3.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

(4)整体性原理: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包括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

关于生态工程的几个问题(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的特点: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点。

(3)生态工程的理解:涉及的学科知识包括生态学和系统学;运用到的技术手段或方法有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4)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工程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B.在考虑人工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时,应充分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C.可采用套种技术在桑基上种植大豆来提高经济效益考向一D.将桑基鱼塘看作人工生态系统,体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答案】C【分析】1、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态)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格式)(Ecology)一、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宽阔的人文和社会知识,丰富的基础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的基本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生态学理论、计算机模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实验技能,初步具备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能在与生态学相关的生态、环境、农林、气象和水利等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研究、教学、开发、规划和管理等工作。

二、基本规格和素质要求1.基本规格能适应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扎实掌握生态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生态环境监测、评价、规划和生态恢复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具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2.素质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一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知识和较高的中、外文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3.掌握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4.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独立工作和科研创新能力;5.掌握生态学数据的调查和采集方法,具有利用现代技术分析、处理和整合不同类型、不同尺度和不同层次的生态学信息的能力;6.了解生态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能够以系统生态学思维处理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生态学问题;7.有良好的调查研究、综合决策、组织管理、文字组织和自我表达能力;8.具有良好的学风和协作奉献精神。

三、培养特色本专业坚持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放在首位。

依托相关的国家重点学科、部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固定野外实习基地,结合数学、计算机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注重培养作物生长和有害生物防控的生态调控知识与技能,以及土壤与水生态系统监测、评价、修复和生态规划等方面的应用实践技能。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简介生物科学专业是研究生物现象、结构和功能的学科,涵盖了生物的多个层面,从分子和细胞水平到整个生态系统。

对于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旨在提供学生全面的生物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他们成为生物学领域的专业人才。

课程要求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基础课程:–生物化学:介绍细胞和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学习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

–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组织学,理解一个生物体内细胞的机制和相互作用。

–遗传学:探讨基因的遗传规律、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遗传变异等。

–分子生物学:学习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原理,了解基因表达与调控机制等。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究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专业核心课程:–生物进化学: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学习进化机制和地质历史对生物演化的影响。

–分子遗传学:深入了解基因组结构和功能,学习分子遗传学中的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

–植物学:研究植物的结构与功能,了解植物生长发育、植物地理分布和植物的进化。

–动物学:学习动物的结构和生理特征,了解动物的分类、生态和行为学。

–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子机制,理解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选修课程:–环境生物学:研究生物在环境中的响应和适应机制,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发育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和调控机制,了解生物发育的分子和细胞基础。

–生物信息学:学习生物数据分析和基因组学的方法与工具,熟悉生物信息学的应用。

–种群生态学:研究物种的数量、分布和相互关系,了解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分类学与系统学:学习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究物种之间的分类关系。

实践环节除了理论课程,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还强调实践环节的培养。

1.实验课程:–生物实验技术:培养学生进行常见生物实验的能力,包括细胞培养、基因工程等实验技术。

生物科学类本科课程

生物科学类本科课程

生物科学类本科课程1. 简介生物科学是一门关注生命现象和生命系统的学科。

它包括了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多个分支。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生物科学类本科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2. 课程设置生物科学类本科课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生物学基础生物学是生物科学最基础的学科,课程中会涉及有机分子、细胞结构及功能、遗传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知识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也是理解生命现象及生命系统的必要条件。

2.2 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对生命现象最细致的研究。

课程中会涉及到分子结构及功能、基因调控、酶学、代谢途径等内容,是进行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前提。

2.3 物种多样性和进化生物学物种多样性和进化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变化和演化的学科,课程中会介绍生物分类学、物种形态学、遗传变异等内容,它们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2.4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课程中会涉及到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生态相互作用、生态环境变化等内容,它们是为保护生物种群、维护生态平衡提供了科学依据。

2.5 应用生物学应用生物学包括农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多个方面,它们是将生物科学的理论转化为应用的重要途径。

课程中会涉及到基因编辑、农作物育种、酶工程、发酵工艺等内容。

3. 特点生物科学类本科课程的主要特点是: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物科学类本科课程注重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需要进行实验操作、文献检索、数据分析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2 学科交叉生物科学类本科课程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泛,需要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化学、物理、数学等。

这些学科交叉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视野和方法。

3.3 时效性和前沿性生物科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涉及的前沿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为了保持教学的时效性和前沿性,课程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引导学生了解当下新技术和研究成果。

生物工程专业背景、培养方向和核心课程

生物工程专业背景、培养方向和核心课程

生物工程专业背景、培养方向和核心课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生物工程是一门集生物学、工程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知识于一体的交叉学科领域,其研究对象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善生物系统的性能,致力于研究和开发生物技术产品和应用。

生物工程的发展对改善人类生活品质、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备受关注。

生物工程专业的背景搭建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之上。

学生需要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如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以便理解生物系统的基本原理。

化学知识也十分重要,因为生物工程往往需要进行各种化学反应和制备过程,如发酵、分离纯化等。

工程学知识则是生物工程实际应用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机械、控制、电子等工程知识,以便设计并操作生物工程设备。

生物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多种多样,涵盖了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

生物技术是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方向之一,研究如何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良生物系统的性能,从而生产出更高效、更环保的产品。

生物医学工程则是将生物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如基因治疗、组织工程等,旨在研究并生产出更有效的医疗产品。

环境生物工程关注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利用生物技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生物工程概论、细胞生物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分离工程、基因工程、生物传感技术、生物信息学等。

生物工程概论主要介绍生物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领域,帮助学生建立对生物工程的整体认识。

细胞生物工程是研究如何利用细胞进行生产和转化的课程,涵盖了细胞培养技术、代谢调控、基因表达等内容。

发酵工程是研究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课程,学生将学习到各种发酵工艺、发酵控制等知识。

生物分离工程则是研究如何将生物产物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来的课程,教授学生各种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基因工程课程将介绍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进行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的能力。

生态学中的生物工程技术应用

生态学中的生物工程技术应用

生态学中的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态系统及生物间相互作用的学科,而生物工程技术则是应用生物学基础和工程技术手段,来解决生物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这两门学科结合起来,产生的生物工程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生物工程技术可以用于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

例如,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技术,可以将化学废弃物转化为无害物质,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另外,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也能够帮助减少污染的问题。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手段,改变植物或者微生物基因功能,使其能够吸收有机物污染物,从而清理环境中的污染。

其次,生物工程技术也可以用于改良农作物品种。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我们可以改良作物的抗病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例如,常见的转基因作物就是进行这方面改良的典型案例。

这些改良使得农作物在面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时,有更强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也使得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有了大幅提升。

再次,生物工程技术也可以用于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例如,利用人工引种手段,对破坏严重的植物进行恢复。

同时,也可以通过采用物种重建技术,改变原生态系统中存在问题的物种构成,来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恢复。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维护生态系统的天然稳定状态,减少生态系统的生态危机。

最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还能够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例如,利用培养肉技术,可以生产出真正的无害、可持续的食品,减少动物和环境对人类的危害。

在地球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生物工程技术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更加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总之,生态学中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将大大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的加强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科研,以助力世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编写:刘瑞芳审核:赵安芳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生态学》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

2.课程任务:这门课的任务是让学生理解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本课程着重从生物有机体的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四个层次讲授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阐明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及其规律。

另外,结合本学科发展动态,介绍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全球环境变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人类本身在地球上持续生存等重要领域中的生态问题和研究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体了解和掌握如下内容: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生态学发展概况。

2.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的一般规律及生物的耐性调节机制、适应特征与类型。

3.种群的基本特征和增长模型、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与调节机制、生活史对策以及种内、种间关系。

4.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群落动态与分类、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及植被区划。

5.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生态系统的发展与调节,以及地球上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的特征。

6.全球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的生态学基础,生物多样性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关系及对策,包括自然保护区设计的基本原理、生态规划的一般原则及生态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般方法。

第一章绪论(一)主要内容1、地球上的生命(1)、什么是生命(2)、生命的起源(3)、生物的多样性(4)、生物圈2、生态学的形成及发展(1)、生态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2)、生态学形成及发展(二)重点掌握的内容:1.地球上随着生命起源与发展,大气环境的变化特征。

2.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内容、范围、方法以及生态学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一)主要内容1.生物种的概念2.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1)、环境的概念(2)、环境的类型(3)、环境因子分类3.生态因子作用分析(1)、生态因子的概念(2)、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3)、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4.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1)、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2)、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3)、水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4)、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5)、大气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6)、生物的生态适应(二)重点掌握的内容:1.环境概念、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区别;2.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3.太阳辐射的生态效应。

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一)主要内容1、种群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1)、种群的定义及其内涵(2)、种群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简史(3)、种群的基本特征2、种群动态(1)、种群动态及其研究意义(2)、种群密度与分布(3)、种群统计学(4)、种群的增长模型(5)、自然种群的数量动态3、种群的空间格局(1)、种群的空间格局的概念(2)、种群的空间格局的类型4、种群调节(1)、气候学派(2)、生物学派(3)、食物因素(二)重点掌握的内容:1.种群概念;2.种群基本特征;3.种群的数量增长模型;难点:对生命表的理解;对内禀自然增长率、环境阻力的理解用生态学意义。

第四章种群生活史(一)主要内容1、生活史概述2、繁殖成效3、繁殖格局4、繁殖策略5、性选择(二)重点掌握的内容:1.种群调节概念,气候学派与非学派;2.繁殖价值、亲本投资、繁殖成本概念;3.K-对策与r-对策者特征比较。

第五章种内与种间关系(一)主要内容1、种内关系2、种间关系(二)重点掌握的内容:1.植物的密度效应、动物的性行为和性别生态学、领域性、利他行为的概念;2.种间关系的基本类型与特征;难点:竞争模型、竞争结果判断、生态位第六章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一)主要内容1、生物群落的概念2、群落的种类组成3、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结构要素(2)群落的外貌与季相(3)群落的垂直结构(4)群落的水平结构(5)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4、影响群落的因素(二)重点掌握的内容:1.群落概念及基本特征、最小面积概念;2.种类组成特征;3.群落多样性及其测定方法、生活型分类系统。

难点:群落组成性质分析;最小面积确定方法;种间关联的分析。

第七章生物群落的动态(一)主要内容1、生物群落的形成2、群落演替的类型(1)植物群落变化的类型(2)生物群落演替的类型3、群落演替顶级学说4、群落演替与功能过程5、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6、两种不同的演替观(二)重点掌握的内容:1.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演替概念;2.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单元演替顶级理论。

难点:几种不同的演替观、岛屿生物学理论、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第八章生物群落的分类和排序(一)主要内容1.生物群落的分类2.生物群落的排序(二)重点掌握的内容:群落分类的意义及中国群落分类的原则、系统及单位。

第九章生态系统生态学(一)主要内容第一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第三节食物链和食物网第四节营养级与生态金字塔第五节生态效率第六节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二)重点掌握的内容: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与结构。

2.食物链、食物网及营养级的概念和区别不同生态金字塔的异同。

3.生态效率的概念及同一营养级内与相邻营养级间的生态效率类型与特点。

4.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反馈调节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

第十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主要内容第一节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第二节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第三节生态系统中的分解第四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第五节异养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第六节生态系统能流模型第七节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其传递(二)、重点掌握的内容:1.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生物量等基本概念及其表达方式;了解初级生产的生产效率,掌握形成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和测定方法。

2.次级生产量的生产过程及其测定方法,了解次级生产的生产效率。

3.自养生态系统和异养生态系统的区别。

第十一章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一)主要内容第一节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第二节水循环第三节气体型循环第四节沉积型循环第五节有毒有害物质循环(二)重点掌握的内容:1.物质循环的基本概念和不同循环类型的特点和意义。

2.影响物质循环速率的主要因素,了解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基本途径。

3.食物链浓集效应的概念和表达方式,了解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及实例。

第十二章陆地生态系统(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概述1.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2.陆地生态系统的水平格局3.陆地生态系统的垂直分布格局4.我国陆生植被分布特点第二节森林生态系统1.热带雨林2.常绿阔叶林3.落叶阔叶林4.北方针叶林5.草地生态系统6.荒漠生态系统7.冻原生态系统(二)重点掌握的内容:1.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主要因素及其植被分布的一般规律。

2.陆地生态系统主要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

3.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异同点。

4.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分布特点。

第十三章水域生态系统(一)主要内容1、概述(1)水域生态系统的范围及其类型(2)河流的流域(3)湖泊(4)湿地(5)海流(6)潮汐(7)赤潮2、淡水湿地生态系统(1)淡水湖泊生态系统(2)淡水沼泽生态系统3、滨海湿地生态系统(1)红树林生态系统(2)海草生态系统4、海洋生态系统(1)河口生态系统(2)浅海生态系统(3)大洋生态系统5、植物群落分布的区域性规律(二)重点掌握的内容:1.水域生态系统的范围、及各类型的定义和生态作用。

2.湿地特点及功能。

3. 植物群落分布的区域性规律和基本概念,了解植被制图的一般步骤。

第十四章城市生态学(一)主要内容1、城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2、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特征3、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4、城市生态规划(二)重点掌握的内容:1、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特征2、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十五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主要内容1、全球变化2、资源问题3、人口问题4、生物多样性保护5、可持续发展(二)重点掌握的内容:1.环境问题的实质和全球变化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核心,了解全球变化的生态后果及其减缓途径。

2.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分类方法及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生态学依据。

三、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黑体、四号字)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生态因子分析、生物与环境的统一及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功能动态。

五、教材及参考书教材:《生态学》主编:李博出版社:高教出版社2001出版。

主要参考书:《基础生态学》主编:孙儒泳出版社:高教出版社2003出版;《普通生态学》主编:孙儒泳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出版;《生态学》主编:刘瑞芳出版社:地震出版社2007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