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葵科植物的苯丙素类及相关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章 苯丙素类
HONH2. HCl O O COONa OH O H
C
Fe H N OH H
+
3+
O H
C
H N O
O
O
Fe1/3
( 红色 )
3、Gibb’s reaction:判断-OH对位有无取代基。
Gibb’s 试剂是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其在弱的碱 性条件下与酚对位活泼氢缩合成兰色物。 有游离酚-OH,且-OH对位无取代者(+) 对位有取代者(-)。
HO
O
O
异戊烯基6位取代
伞形花内酯
异戊烯基8位取代
HO
O
O
HO
O 4' 3' 2' O 1'
O
O
环 合 的 形 成 过 程
HO
O
O
O
O
O
O
O
OH
花椒内酯 邪蒿内酯
1' O 2' 3' 4' O O
线型: 6,7-吡喃骈香豆素型
7,8-吡喃骈香豆素型 角型:
(1)线型(6,7吡喃骈香豆素):
CH3
补骨脂内酯(Psoralen)
O
O
(2)角形(7、8呋喃骈香豆素型),白芷内酯型
O
O
O
白芷内酯(Augelicin)(异补骨内酯)
3. 吡喃香豆素(Pyranocoumarins)
香豆素C-6或C-8异戊烯基与邻酚羟基环合而成2,2二甲基-α-吡喃环结构,形成吡喃香豆素。这一类天然
产物并不多见。
吡喃香豆素类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
鉴别反应(利用Ar-OH的性质):
①1~2%FeCl3/MeOH
苯丙素(天然药物化学课件)
9
O O
荜澄茄脂素
H3CO HO
9’
O
7
OH
OCH3 OH
落叶松脂素
55
第三节
木脂素类
lignans
(三)木脂内酯
二芳基丁内酯
O
O
O
O
O
O
56
第三节
木脂素类
lignans
木脂内酯例子
O
O
O
H3CO
O
O
O
O
O
RO
O
O
OCH3 OCH3
R=H 牛蒡子苷元 R=glc 牛蒡子苷
O O
台湾脂素A
O O
台湾脂素B
coumarins
三、提取分离方法
(一)系统溶剂分离法
前胡→乙醇提取物→水分散
乙酸乙酯萃取 正丁醇萃取物 物(游离) (苷)
33
第二节
香豆素类
coumarins
(二)水蒸气蒸馏法
小分子香豆素
34
第二节
香豆素类
coumarins
(三)碱溶酸沉法
内酯环
条件的控制
C-8有酰基
侧链酯基水解
烯丙醚或邻二醇重排
HO
OH
HO
O
OH
绿原O酸
抑制组胺释放
COOH
OH OH
O O
OHOH
OH
绿原酸
CH2OH
O OH
H3CO O
HO
H3CO
OH
OH OH
OH
丁香苷
8
第一节
简单苯丙素
Simple phenylpropane
二、提取和分离
天然药物化学第3章苯丙素类
研究进展
近年来,科研人员对苯丙素类天然药 物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了许多具有 新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在提取、分离和纯化技术方面,也取 得了很大的进展,为苯丙素类天然药 物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技术支 持。
烯醇式丙酮酸提供碳架,形成苯丙氨酸。
02
苯丙氨酸的合成需要维生素B6作为辅酶,由谷氨酸脱氢酶催化 谷氨酸脱氢,生成酮戊二酸,再经过转氨酶的催化,生成苯丙
氨酸。
03
苯丙氨酸的合成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由ATP提供能量。
苯丙素类的生物合成过程
苯丙素类化合物是由苯丙氨酸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的,首先由苯丙氨酸转氨酶将苯丙氨酸转化为 酪氨酸,然后酪氨酸经过羟化、氧化、环化等反应,生成多种苯丙素类化合物。
物理性质
苯丙素类化合物多为固体,具 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多数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鲜艳 的颜色,如黄酮类化合物多为 黄色或橙色。
苯丙素类化合物大多具有特殊 的气味和味道,如香豆素类化 合物具有香豆素的特殊气味。
化学性质
苯丙素类化合物中的 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 成、氧化等反应。
苯丙素类化合物中的 羰基可以发生还原、 成酯等反应。
合成。
在苯丙素类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 制,当某一中间产物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相应的酶活
性,从而调节整个合成过程的速率。
除了负反馈调节机制外,还存在着正反馈调节机制, 当某一中间产物浓度过低时,会促进相应酶的合成和
活性,从而加速整个合成过程。
05
苯丙素类的药理作用与机制
抗炎作用
01
苯丙素类化合物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酶和细胞因 子的产生,发挥抗炎作用。
蒙药吉当嘎-7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蒙药吉当嘎-7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散初拉布仁巴图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02期摘要:对蒙药吉当嘎-7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概括性叙述,为开展抗肿瘤作用的临床研究和作用机理探索,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以“吉当嘎-7”组方中的单味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作为关键词,利用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查阅蒙医药古籍文献资料以及利用现代网络中国知网、PubMed、维普、大医网、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对本配伍单药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归纳总结。
通过学术论文、蒙医书籍文献检索研究,明确了蒙药吉当嘎-7的原始出处、整体方药和组方单味药的有效化学成分、抗肿瘤药理作用以及作用机制。
关键词:吉当嘎-7;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29;R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4)02-0031-05蒙药吉当嘎-7是由酸藤果、大蒜、紫铆子、苘麻子、荆芥、铁杆蒿、马蔺子等七味药材组成。
本方性温,为治疗内、外虫病之方,具有杀虫功能。
主治胃肠内虫病,黑、白、斑亚玛病等颅脑虫病,皮肤虫病等。
本方遵循蒙医药“君、臣、佐、使”基本原则,以具有驱虫、调火、消肿之功能的酸藤果(信筒子)为君药,以大蒜、马蔺子、紫铆子等为臣药,以具有消黏、驱虫之功能的荆芥、铁杆蒿炭为佐药,以燥协日乌素、消黏虫之功效的苘麻子为使药,配伍组成。
临床上依据不同的用途,制成丸剂或散剂以及熏香、栓剂等。
用于内虫病时制成丸剂或散剂,用于颅脑虫病时制成熏香剂,用于肛门、阴道虫病时制成栓剂,用于皮肤虫病制成涂抹剂使用。
本方最早记载于8世纪《四部医典》,后期《甘露白晶》《蒙医金匮》等古籍文献中均有记载,不同书籍中记载的蒙药吉当嘎-7配伍剂量及入方药材、主治功效以及用法都略有所差异,如表1所示。
但在命名方面统一用吉当嘎-7,吉当嘎汉文翻译为酸藤果,而本方君药均为酸藤果。
文献记载的藏文名为吉当嘎屯巴,屯巴是藏文音译而来的数字7,汉文名为七味酸藤果。
天然药物化学第3章苯丙素类
1.系统溶剂法: 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丙酮和甲醇依次提取样品。
石油醚回流提取
石油醚液
回收至小体积
浓缩液
放置、析晶
粗晶
冷石油醚洗
结晶(可能时混和物)
进一步分离
单体(亲脂性香豆素)
残渣
乙醚液
乙醚回流提取
回收分离
单体(亲脂性较弱香豆素)
残渣
乙醇提取
香豆素苷类
药材粗粉
回收分离
乙醇液
2、真空升华或蒸馏法:
异香豆素 茵陈内酯 异香豆素: 香豆素的异构体,在植物体内往往是二氢香豆素的衍生物。
仙鹤草内酯
01
岩白菜素
02
紫苜蓿酚
双香豆素: 是香豆素的二聚体和三聚体。
Wikstrosin(瑞香科)
OH-
H+
OH-
长时间加热
H+
Coumaric acid
(三)内酯的性质
1.内酯性质和碱水解反应:香豆素的α-吡喃酮环具有α,β-不饱和内酯性质,在稀碱液中会逐渐水解生成顺邻羟桂皮酸的盐,而顺邻羟桂皮酸不易游离存在,其盐的水溶液经酸化即闭环恢复成内酯。这个闭合过程极易发生,即使在很弱的酸溶液中,如通入CO2也能促使其内酯化而闭环。
第二节 香豆素 coumarins
香豆素类在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均有分布,如致癌成分黄曲霉素类及发光真菌中的亮菌素类均属于香豆素类。这类成分分布得最广的还是高等植物中,其中芸香科和伞形科中分布最多。它们在植物体内以游离状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苷酶解可环合成游离的内酯状态。
二 .结构类型:
第三章 苯丙素类
PHENYLPROPANOIDS
202X
一.定义
苯丙素类是天然存在的一类含有一个或几个C6----C3基团的酚性物质。苯核上常有羟基或烷氧基取代。 其中最广泛分布的羟基桂皮酸类是组成木质素的基本单位。
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章苯丙素类
红外光谱法
利用红外光谱技术,测 定苯丙素类成分的官能
团和化学键信息。
X射线衍射法
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测 定苯丙素类成分的晶体
结构和空间构型。
03
苯丙素类的生物活性与 药理作用
抗菌与抗炎作用
抗菌
苯丙素类化合物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其抗菌机 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合成、影响细胞膜通透性或干扰蛋白质合成等途径实现。
酶促反应
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多种酶参与催化 反应,如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羟 化酶等,这些酶在调控苯丙素类化合 物的合成中起到关键作用。
02
苯丙素类的提取与分离
提取方法
溶剂提取法
利用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等从植物中 提取苯丙素类成分。
微波辅助提取法
利用微波的加热作用,使植物中的苯 丙素类成分快速释放,具有提取时间
抗炎药物
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 可减轻炎症反应,对一些炎症性 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在保健品及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抗氧化剂
01
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有效清除自由基,延缓细
胞衰老,在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中可作为抗氧化剂使用。
营养补充剂
02
部分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营养保健来自用,可作为营养补充剂添抗氧化作用
清除自由基
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可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抑制氧化酶活性
苯丙素类化合物可抑制与氧化应激相关的酶活性,如脂质过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等,从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
其他生物活性
抗糖尿病
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改善糖 尿病症状的作用,可能与调节胰岛素分 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机制有关。
苯丙素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VS
抗氧化
苯丙素天然药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 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对机体的损 害。
03
苯丙素天然药物的合成 与改造
合成方法
苯丙素是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其合成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两种途径。
生物合成是通过微生物或植物细胞代谢途径产生苯丙素,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环保 等优点。
化学合成则是通过一系列有机化学反应,将简单原料转化为苯丙素或其衍生物,具 有高选择性、产物纯度高等特点。
虚拟筛选则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 预测化合物与靶点的结合模式和亲和 力,从而筛选出潜在的候选药物,具 有低成本和短周期的优势。
高通量筛选是通过自动化技术,在大 量化合物中快速筛选出具有目标活性 的候选药物,具有高灵敏度和高效率 的特点。
04
苯丙素天然药物的生物 合成与代谢
生物合成途径
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
临床应用前景
苯丙素类化合物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已有一些苯丙素类新药进入了临床 试验阶段,针对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的治疗展现出良好的疗效。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药的开发,苯丙素类化合物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例如,在抗炎、 抗菌、抗病毒等领域,苯丙素类化合物可能成为重要的治疗药物。此外,苯丙素类化合物还 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常见病。
苯丙素生物合成的调控
苯丙素的生物合成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基因表达、酶活性、代谢物浓度等。这些调 控机制有助于植物适应环境变化,调节苯丙素的生成。
代谢过程
01
苯丙素的代谢
苯丙素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代谢反应,转化成其他化合物。这些代谢
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等,有助于苯丙素在生物体内的活化、转运
和排泄。
苯丙素天然药物化学
第一节 苯丙酸类
3、鉴别 (3)Pauly试剂:重氮化的磺酸胺。 检查酚类、芳香氨类及能偶合的杂环化合物。 喷洒剂:4.5克对氨基苯磺酸,加热溶于45毫升
12N盐酸中,用水稀释至500毫升,取10毫升稀 释液用冰冷却,加10毫升冷4.5%亚硝酸钠水溶 液,0℃放置15分钟,用前加等体积1%碳酸钠 水溶液。
对酚性香豆素强吸附。 洗脱剂可用己烷-乙醚、己烷-乙酸乙酯和石油醚 -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
制备型HPLC
对极性较强的香豆素类采用反相柱色谱(C18或 C8)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
正相和反相色谱的区别
比较项目
正相色谱
反相色谱
固定相 流动相 流出次序
流动相极性的影响
极性 非(弱)极性 极性组分k’大
极性增加,k’ 减少
二、香豆素的化学性质
(二)酸的反应 3. 双键加水反应 如:黄曲霉素
二、香豆素的化学性质
(三)呈色反应
1. 异羟肟酸铁反应(识别内酯)
二、香豆素的化学性质
(三)呈色反应 2. Gibb反应和Emerson反应
试剂: Gibb——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 Emerson——氨基安替匹林和铁氰化钾
某些小分子的香豆素类具挥发性可用蒸馏法与不挥发
性成分分离,常用于纯化过程。
例如:橘子油橙皮油素的分离
橘子油
H 3C O
O
O
馏出物 加热溶于乙醇
乙醇液
O
残油
H 3C
CH3
放置
粗品
结晶(橙皮油素)
以乙醇、乙醚或石油醚重结晶
3、色谱法
层析法 香豆素的混合物部分最后通过层析的方法才能得 到单体。 香豆素一般用硅胶吸附层析、氧化铝层析和聚酰 胺层析。 碱性氧化铝可能使香豆素发生降解,故很少用。
天然药物化学苯丙素类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苯丙素类化合物概述 • 苯丙素类的生物活性 • 苯丙素类的提取与分离 • 苯丙素类的合成与改造 • 苯丙素类化合物的应用与展望
01 苯丙素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存在的化 合物,具有苯丙素核的基本结构,即 以苯丙素为母核的一系列化合物。
分布与来源
分布
苯丙素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昆虫和微生物中,其中植物是最主要的来源 。
来源
植物中的苯丙素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叶、花、果实、种子和根部,如香豆素、 黄酮和木质素等。此外,昆虫和微生物中也含有一些苯丙素类化合物。
02 苯丙素类的生物 活性
抗氧化活性
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的能力,能够保护细胞免受氧 化损伤。
抗炎药物
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炎症 反应,对一些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 用。
在保健品和食品中的应用
抗氧化剂
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添加到保健品和食品中,提 高产品的抗氧化性能。
食品添加剂
部分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风味和香气,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 于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品质。
营养补充剂
常见的结构改造包括改变苯环上的取代基、环化反应
的位置和类型以及连接新的官能团等。
03
这些结构改造可以用来优化苯丙素类化合物的药效和
药代动力学性质,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构效关系研究
01
构效关系研究是研究化合物结 构和生物活性之间关系的科学 。
02
对于苯丙素类化合物,构效关 系研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化合 物的生物活性来确定关键的药 效团和活性位点。
。
分离纯化
天然药化苯丙素类
HO
MeO
HO
OO
七叶内酯
HO
OO
OH
白蜡素
(二)呋喃香豆素类
是香豆素苯环上的异戊烯基 与邻位的7酚羟基环 合成呋喃环。
角型吡喃香豆素(7,8-吡喃香豆素) 如吡喃环被氢化,称为二氢吡喃香豆素
3'
HO
OOBiblioteka OOOHO
OO
O
OO
4' 3'
(四)其他香豆素类 异香豆素 是香豆素的异构体 在植物界中大多以双氢 异香豆素衍生物存在。 如: 茵陈内酯
HO
HO
O O
O O
CH2CCCH3 O O 茵 陈内 酯
双香豆素类 它是由两分子香豆素 聚会而成。 有的也可形成三聚物。 如:双七叶内酯
香豆素分子在碱性条件下内酯环水解,产生的酚 羟基,如果其对位( 即C6)无取代,有阳性反应
Br
PH9-10
HO
H + Cl-N
O
Br
Br
Br
-O
N
O
O
N
O
Br
Br
4,Emerson 反应 Emerson试剂由 4-氨基安替比林和铁氰化 钾组成
酚羟基对位的H 与其反应显 红色。
HO
H2N
CH3
O
H+
常用的溶剂系统有: 己烷- 乙醚, 石油醚-EtOAC等 2, 香豆素苷类的分离常采用纤维素,硅藻土 等
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全文编辑修改
香豆素类
新木脂素类
苯丙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
COOH
莽草酸
HO
OH
OH
COOH O HO
HO HO
COOH NH2
酪氨酸
脱氨
COOH 对羟基桂皮酸
苯丙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
成苷
HO
COOH 对羟基桂皮酸
氧化
COOH
HO
Oglc
还原 成苷
环合
CH2Oglc
HO
HO
OO
伞形花内酯
香豆素类
CH2OH
HO
H
H3C
H3C
O
OO
OH
O glc
芸香素
H3CO
OCH3
O
OO
虎耳草素(牛尾独活)
H3CO
OCH3
O
OO
回芹内酯
(三)吡喃香豆素
由香豆素苯环上C6和C8位异戊烯基和邻位 羟基环合形成2,2-二甲基α-吡喃环结构。也分 线型(6,7环合)与角型(7,8环合)。这一 类天然产物并不多见。
H3C H3C
第5章 苯丙素类
phenylpropanoids
目的要求:
1.掌握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理化性质检识 方法。
2.掌握香豆素的提取、分离方法。 3.熟悉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结构和分类。 4.了解苯丙酸、香豆素和木脂素的分布、
生源途径和生理活性。
5.了解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结构研究方法。
1
第一节 概
述
HO H3CO
OO
黄檀内酯
O
H3CO
OO O
海棠果内酯
OMe
MeO OO
OO OMe
OMe
三叶木通茎中的苯丙素类化学成分
三叶木通茎中的苯丙素类化学成分王晶;周忠玉;徐巧林;谭建文【摘要】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Akebia trifoliata, seven phenylpropanoid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thanol extract of Akebia trifoliata stems.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data,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osmanthuside E (1), calceolarioside B (2), 2-(4-hydroxyphenyl)ethyl-(6-O-feruloyl)-β-D-glucopyranoside (3), dunalianoside D (4), dunalianoside C (5), caffeic acid (6) and aesculetin (7). These compounds, except of compound 6, were isolated from the plant for the ifrst time, and compounds 4 and 5 were obtained from the genus Akebia for the ifrst time.%为了解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az]的化学成分,从其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苯丙素类化合物。
经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osmanthuside E (1)、木通苯乙醇苷B (2)、2-(4-hydroxyphenyl)ethyl-(6-O-feruloyl)-β-D-glucopyranoside (3)、dunalianoside D (4)、dunalianoside C (5)、咖啡酸(6)、秦皮乙素(7)。
苯丙素类
(酸性成分)
碱水层(酚性 成分包括酚性 香豆素)
水解后得到的溶液 乙醚萃取
乙醚层
(不水解的中性成分)
液
碱溶 酸中和乙醚萃取
乙醚层(香豆素内酯成分)
水溶液
(三)色谱方法
• 色谱方法能够使结构相似的香豆素得到分离。 • 香豆素一般用硅胶吸附层析、氧化铝层析和聚 酰胺层析。 • 常用吸附剂:硅胶、中性或酸性氧化铝等。 碱性氧化铝可能使香豆素发生降解,故很少使 用。对酚性香豆素易产生强吸附。 洗脱剂可用环己烷-乙醚、环己烷-乙酸乙酯和 石油醚-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
HO HO O O
CH2OH O HO HO OH HO O O O
七叶内脂
七叶苷
伞形科植物欧前胡根状茎中的王草质 (ostruthin),6位含有两个异戊烯基的 十碳链,该化合物具抗细菌和抗真菌作 用。
王草 质 ostruthin
CH3O
O
O
(二)呋喃香豆素类 • 苯环上的异戊烯基与邻位酚羟基环 合成呋喃环 。 1.直线型 2.角型
药材粗粉 甲醇或乙醇提取 提取液
回收溶剂
浸膏 石油醚回流提取
石油醚液 浓缩液 粗晶
回收至小体积
残渣 乙醚液
回收分离
乙醚回流提取
放置、析晶 冷石油醚洗
残渣
乙醇提取 回收分离
单体(亲脂性较弱香豆素) 结晶(可能是混和物)
进一步分离
乙醇液 香豆素苷类
单体(亲脂性香豆素)
五、香豆素的分离方法 (一)真空升华或蒸馏法:
• 部分香豆素在生物体内以邻羟基桂 皮酸苷的形式存在,酶解后苷元邻 羟基桂皮酸立即内酯化而成香豆素。
COOH
酶解,内酯化
HO
凌霄花化学成分及与其伪品鉴别的研究进展
凌霄花化学成分及与其伪品鉴别的研究进展来李娟;杨阳【摘要】Flos Campsis i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s mainly chemical constituents are fatty alcohols,aliphatic ketones,fattyacids,phenolic acids,cyclohexylethanoids,pentacyclictriterpenoids,flavonoids and anthocyanins,iridoids and iridoid glycosides,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s and volatile oils. The mainly common adulterants are Flos Paulownia tomentosa,Flos Paulownia fortunei,Flos Datura metel,Flos Rhododendron molle and Flos Hibiscus syriacu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advances 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Flos Campsis and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physic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of its adulterants,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ational use of Flos Campsis.%凌霄花为我国传统中药,主要化学成分为脂肪醇、脂肪酮、脂肪酸、酚酸、cyclohexylethanoids、五环三萜、黄酮及花色素、环烯醚萜及其苷、苯丙素苷、挥发油等,常见伪品主要有泡桐花、洋金花、闹羊花、木槿花等。
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苯丙素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对称烃-苯基化合物,它的分子中包含有三种以上的不同的碳原子,在它的结构中包含有一个苯环,还有一些多节碳链,其次,苯丙素类化合物之间有着相互关系,尤其是在共价键交联中,可以实现烃—苯基和苯基之间的交联结构。
苯丙素是天然存在的一类苯环与三个直链碳连接(C6-C3基团)构成的化合物。
一般具有苯酚结构,是酚性物质。
在生物合成上,这类化合物多数由莽草酸通过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等芳香氨基酸,经脱氨、羟基化等一系列反应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a d i e ae h mi M o s t e t o la e e a d t er p a ma o o i a f cs a e r ve e . l n t r lt d c e c c n t u n s fMa v c a n h i h r c l gc lef t r e i w d s i e
面 的研 究 进展 。
关键 词
中图分类 号 :9 6 8 Q 4 .
Pr g e s i h s a c n t o r s n t e Re e r h o he Phe l o a i n I s Re a e ny pr p no dsa d t l t d
Fb 0 2 e .2 1
锦 葵 科 植 物 的苯 丙 素 类 及 相 关 化 学成 分研 究 进 展
谷 栩 薇 , 陈 雨 王 , 呜 董 云发 冯 , , 煦 梁敬钰 ,
(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 室 , 1 江苏 南京 2 19 ;. 1 18 2 江苏省 中国科学 院植 物研究开发 中心 , 江苏 南京 2 0 1 ) 10 4 摘 要 综述 了锦葵科植物 的简单苯丙素 、 木脂 素、 豆素 , 香 木脂 素并香 豆素等 苯 丙素类化 学成分 、 药理 作 用等 方 锦 葵科 ; 苯丙素类化学成分 ; 药理作 用 ; 综述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6— 60 2 1 ) 1— 0 7— 5 10 9 9 (0 2 0 0 1 0
Ke r Ma v c a y wo ds l a e e;ph n l r p n is;ph r c lg c lef cs;r ve e y p o a od a ma o o ia fe t e i w
锦 葵科 植物 在 全 世 界 约有 7 5属 , 0 100~150 0 种 , 布于 温带 、 带 及热 带地 区 。中 国有 l 分 亚热 6属 , 8 种 ,6变种 或 变 型。该科 植 物具 有强 壮 、 1 3 清热 、 解 毒、 利胆 、 尿 、 炎 、 吐 、 虫 、 敛 、 利 抗 止 驱 收 降压 平 喘之 功 效 。近年 来 , 又先 后发 现其 具有 抗肿 瘤 、 生 育及 抗 抗 衰老 等功 能 。苯丙 素是 天 然存在 的一类 苯环 与 三 个 直链碳 连 接 ( 一C C 。基 团 ) 成 的化 合 物 。一 般 构 具有 苯 酚结 构 , 主要 包 括 简 单 苯 丙 素 , 脂 素 , 豆 木 香
( .ntueo a rl dc a C e s C iaP am cui l nvr t, aj g2 18 hn ; 1 Istt fN t a Me i n l h mi ̄, hn h r ae t a U i s y N ni ,C ia i u i t c ei n 1 19
第 3 卷第 1 l 期 2 1 2月 0 2年
d i1 .99 ji n 10 9 9 .0 2O .0 o:0 36 /.s .0 6— 6 0 2 1 。 105 s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
C ie e h n s n e o re tR s u cs
Vo . No. 13l 1
素 等 , 有抗 肿瘤 、 HI 抗 氧化 、 炎 、 微 生 物 、 具 抗 V、 抗 抗 抗凝 血 等方 面 的生物 活性 。本 文对 锦葵 科植 物 的苯 丙 素类 化学 成分 以及 药理 活性 做一 综述 。
1 锦葵科植物 的苯丙 素类 化学成分研究
1 1 简 单苯 丙素 .
Che ia n tt e s o a v c a m c lCo siu nt fM la e e
Gu Xu e , Ch n Yu , a gMig , n na , e gXu , in iy wi , e W n n Do gYu f F n La gJn u
2 Istt o o n , i guPoic n hn s cd m f c n e , aj g2 0 1 ,C ia .ntue f t y J n s rvnead C ieeA ae yo S i cs N ni 10 4 hn ) i B a a e n
Absr t P e ypr p nod u h a i l h n l r p n i s,in n c uma i s, o ma i o—l n n t t ac h n l o a i s s c ssmp e p e y p o a 0d l a s, o g rn c u rn i a se g
I 1 8, 1 1 3 9,
1 O 1 8
H bcs y ̄CS ; blocu n i t ii u ST U 根 A e s sm nh 花 s m h o
Ataao cn l 根 ;hsei ounods 、 l e f iai h f i s Te s pp l ie枝 叶 p a e soaoe 4 ) cprn ( 1 Hbs  ̄tia es 树 干 iiu a nni c w s
通讯作者 : 梁敬钰 , E—m i:yi g 8 16 cn al jl n0 @ 2 .o a
一
1 — 7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
第 3 卷 1
sooe n4 cpli(0) t
H bcs iiu s
ne nⅢ 树 干 ; iiu iaes 干 Hb cs l cu 树 s ti
表 1 简 单 香 豆 素 类
收 稿 日期 :0 1 2—1 2 1 —0 0 基金项 目: 江苏 省药用植物研究开发 中心开放基 金( 2 10 ; 2 10 ) 药 0 1药 0 0 2 1 作 者简介 : 谷栩 薇( 96一)女 , 18 , 汉族 , 硕士研 究生 。研究方 向 : 天然药物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