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助力山西生态文明建设

合集下载

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访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

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访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

案 申报 率 、 施 率 、 收率 普 遍 提 高 实 验 了2 0个百 分点 ,社 会 各界 的水 土 保 持法 制观念 明显提 高 。为进一 步巩 固 专项 行 动成 果 , 开展 了水土 保持 监督 执法 专项 行 动“ 回头 看 ” 动 . 有整 活 对
改 任 务 的 生 产 建 设 项 目进 行 了 8 0 00
水 土 保 持 规 划 和 技 术 标 准 体 系 进 一 步 完 善 。《 方 崩 岗 防 治 规 划 》 南 已 批 复 。 《 峡 库 区 水 土 保 持 规 划 》 全 三 《 目坡耕地 水土流失综合 整治规 划》 《 命 老 区 国 家 水 土 保 持 重 点 建 设 工 革 程 规 划 》 基 本 编 制 完 成 或 已 进 入 报 等 批 阶 段 。《 国 水 土 保 持 规 划 》 编 前 全 修
司 局 专访
C IA WA E E OU C S 0 _4 HN T R R S R E 2 092
加快水 土流失 防 伐 口 厶 止 促进 生态文 明建设
访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
党和国 家提 出的建设 生 态文 明 .
央 项 目 申 报 率 达 9 %以 上 , 织 完 成 5 组 了 10个 大 中 型 项 目 的 水 土 保 持 设 8 施 验 收 ,j 同 时 ” 度 得 到 深 入 贯 彻 “ 制
多次 重点 跟踪 检查 , 中水利 部要 求 其
限期 整改 的 2 4个 严 重 违 法 违 规 生 产 建设 项 目, 已全部 实现整 改。 现
五是 启动 了 全 国水 土 保 持 监 督
执 法 能 力 建 设 。2 0 0 9年 首 先 在 50 1 个县 启动 了第 一批 能力 建设 活 动 . 主

加快水土保持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水土保持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维普资讯
AH N G EAFN sNHNA zA ・AG K l GA s II l A N
改 革
开 放

十 年
口 工 作 实 践




法》 ,通过建立 向同级人大汇报水 土保 流失 的基础 ,是发展农业生产的载体 ,
随着微地貌 的改变 多年来 , 甘肃省的水土保持工作在 持工作制度 ,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 , 坡耕地修成梯 田后 ,
建设 规划 ,明确提 出到 2 1 0 0年全省旱 作 农 业 发 展 。 甘 肃 省 有 耕 地 面 积 万 t 占全 省 粮 食 总产 量 8 8万 t , 0 的
作农 业 区 基 本 实现 梯 田化 的奋 斗 目标 。 64 . 9 06 5万 亩 , 中旱地 50 . 其 4 47 7万 亩 ,
步发展。 ຫໍສະໝຸດ 1 m] 当于每年节省小 型水利 工 陇南 全市 粮食 总产达到 90 0亿 ,相 . 6亿 , 比
( ) 出 抓 项 目促发 展 , 范 了重 程投 资 10多亿元 ;每 年可拦 蓄泥 沙 治 理 前 1 8 二 突 规 0 9 8年 的 48 . 7亿 k g增 长 了
点工程建设 与管 理。 目前甘肃省有 国列 1 亿 t 占全省年输沙 总量 的 15全省 8 % , 民人 均 产 粮 3 3 g 比 18 . 1 , /。 6 农 3 k , 9 8年 水土保 持重点项 目 1 0余项 ,这些工程 黄河流 域建 成的 17 2 4座淤地坝 , 已控制 增长 了4 %, 中仅长 治工程新增 的坡 6 其 在防治水土 流失 、 改善 生态环境 上起 到 水土流失面积 1 k z 3 0 m ,累计拦 蓄泥沙 改梯一项 ,每年可增产粮食 1 1 . k, 7亿 g 了十分重要 的作用 。在 项 目管理工作 35 . 4亿 t 已淤成坝地 2 8 h z 蓄径 占陇南市 粮食总 产的 1%。通过 实施 , 30m, 拦 8

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大同可持续发展

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大同可持续发展
峻 现实 , 加 快推 进大 同水 生态 文 明建设 更 为紧迫 。
2 水 生态 文 明建设 对策
大 同市地处干旱少雨 、生态脆 弱的晋北 黄土高 原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以及人为等因素 , 造 成 水 生 态环 境 日趋 恶 劣 ,突 出表 现在 水 资 源 短缺 、 水 浪费严重 、 水污染加剧、 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 从水 资 源 量 来说 ,全 市 水 资 源 总量 1 2 . 1 8亿 m s , 本地水资源量为 9 . 5 1 亿m s ,其中可 利用 量为 6 . 3 亿 m 。全 市人 均 占有水 资 源 量 仅 为 2 9 7 m 。 , 比全 省 平 均 值低 5 4 m , 仅 占全 国平均值 的 1 4 %。 水 资源短缺是制 约全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 从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来说 , 地下水 的开发利用 程度较高 , 特别是市 区 , 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直靠超采 地下水来解决 , 年地下水超采量达 O . 8 亿~ 1 亿m 。由 此 造 成 了区域 地下 水位 持续 下 降 ,形 成 了面积 达 4 6 1 k m 的超采 区, 其 中严重超采区达 3 5 6 k m 。 从水 浪 费 隋况 来 说 , 工农 业 生 产 和 居 民生 活 浪 费 水 的现象仍然 比较严重 , 在形成高效节水型产业结构
方 面进 展 缓 慢 。工 业及 城 市 生 活用 水 跑 、 冒、 滴、 漏现
要 牢 固树 立 尊 重 自然 、 顺 应 自然 、 保 护 自然 的生 态 文 明理念 , 把建 设水 生 态文 明作 为 大 同水 利 现代 化
建设 的切人点 、 突破 口和重要抓手 , 综合运用政治 、 经 济、 法律等手段 , 大力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与水生态 治理修复 , 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给子孙后代 留下 天蓝 、 地绿 、 水净的美好家园。 关键要建立健全五大体 系, 真正实现综合防治。 第一 , 要构建源头防控体系。要按照全面 、 协调、 可持续 的科学发展观要求 , 把保护生态的理念贯穿于 垒 囤

牢固确立五大观念 努力建设美丽山西

牢固确立五大观念 努力建设美丽山西

党 的十八 大将 生 态 文 明 建设 与 经 济 建 设 、 政 治 建设 、 文 化建 设 、 社 会 建 设 放 在 同等 重 要 的地 位 , 提
合迎 接党的十八大 和贯彻落实 十八 大精神 , 继续学 习 弘扬 右玉精神 , 深入 贯彻 落实 科 学发 展 观 , 牢 固树 立 正 确政绩观 , 在转 型跨 越和推进 山西经济社 会又好 又
的一环 。离 开 了 自然界 , 人类 根本无 法 生存 。因此 ,
我们的一切行为必须符合 自然规律 , 否则就会遭到 大 自然 的惩 罚 。 恩格斯在 l 9 世纪就曾诚挚地告诫人们 : “ 我们不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 2 9
在 自然 生态 系统 中处 于 绝 对 优势 , 有 自己独 特 的 功 能 结构 和运 动发展 机 制 , 能 够 通 过社 会 生 产 和 改造
自然的活动 , 影响 自然界 的物 质循 环和能量循环 。 尽 管人类 拥有 复杂 的技 术 手段 , 但 仍 然 是 生物 链 上
口 综 合 论 述
牢 固确 立 五 大 观念 努 力 建设 美丽 山西
王 志 坚
( 山西省水 土保持项 目管理 中心)
摘 要 :党的 十八 大将 生 态文明 建设 与经济 建设 、 政 治建设 、 文化 建设 、 社会 建设 放在 同等 重要 的地 位 ,
提 出了建设 美丽 中国的“ 五位一体” 战略构想, 为水土保持事业开创 了新的发展机遇。根据山西的实际。 搞
出了建设美丽 中国的“ 五位一体” 战略构想 , 为水土 保持事业开创 了新的发展 机遇 。我们要 紧紧抓住 、 牢 牢把握 这一 历史 机遇 , 努力 建设 好美 丽 山西 。

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近几年粗犷式的经济发展,其造成的各种弊端开始显现,生态环境大量遭到破坏。为了协调好发展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我国采取了一些生态保护的措施,并注重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生态环境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迹象,但任务依然艰巨。【1】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对预防水土流失,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其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也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契机,重点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综合治理,依法严控水土流失,增强民众的水土保持意识。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作用
1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随着资源危机的不断加重、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系统的的不断退化,我们必须重新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一种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幸福和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国也先后出台了一些列的政策,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通过水土保持工作,可以使得人类和自然环境更加和谐的相处。人类对文明的认知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地球上的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人类发展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了这个极限,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就会遭到破坏。水土保持的基本理念就是对水土资源进行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利用,将人类的利用行为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使人类的行为更加符合自然的规律,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尽量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为了有效改善居住环境、保护当地的水土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把水土保持与村容村貌整治、面源污染控制有效结合起来,推动生态清洁型的小流域建设,有效对当地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努力为当地人的增收创造条件,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协调起来,保证当地人的居住安全。

加快水土保持科技发展 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加快水土保持科技发展 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继续提 高质量标 准 ,完成 以国家农发
黑土 区治理 工程 项 目为 主的全部 规划 设计任务 以及临时性任务 。 加强科技 园建设 :一是要进 一步 改造环境 ;二是 要建造示范 区和试验 小 区,径 流观测 断面等 ;三 是建 设实
了很 好 的成 效 。一 是治 理 模 式 的 研 究 、措施的合理对位 配置 、单项措 施 的合理组合技术 ,生 态修 复等成果 的
使其 良好运行 。积极寻求落 实监测 运 行经 费 。完成第 四次 遥感 普查任 务 。
要积极 承揽 开发 建设 水土保持监 测项 目,做 好对 基层 监测 站 的技术 指导 ,
体 制 相 互依 存 ,综 合 所力 和 职 工 生
活水 平 明 显 提高 ,可 持续 发 展 的现 展 目标 。 我们 必须抓住前 所未有 的发展机 遇 :国家 政 策 有 利—— 把 水 土 保 持
水土保持科技是水 土保持 生态 建设 的
重要支撑 ,在 生态 文 明建设 中必将发 挥重要作用 。
三 、加快发 展水土保 持科技的 思
路和措施
大规模 的水 土保 持对 区域 环境产 生了
深刻影 响 ,需揭示其 方式 、范 围 、程 度 ,预测趋势 , 提出对策 ; 土保 持的 水
年 行政后勤干部 的培养 锻炼使其快速 成 长 ;二是分配制度改 革 ,分配制度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是 以尊重 自然规律 的态度 ,以生态 学 基本 理论 为基础 ,以调节水 土资源平 衡 为 目的 ,从 诞生之 日起 就决定 了它 效益 ( 水 ,保 土 ) 保 、生态 效益 和经
质 高 效 ,经 济 创 收稳 步增 长 ,多 种
统G S为技术 支持 的覆盖全 省 的土壤 I 侵蚀 图形库和属性库 ,为各级政 府决

水土保持对生态修复建设的作用及有力措施

水土保持对生态修复建设的作用及有力措施

水土保持对生态修复建设的作用及有力措施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礼步加强重点生态修复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此时,水土保持作为生态修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和有力措施也愈加重要。

下面简要分析。

一、水土保持在生态修复建设中扮演的角色1、保护土壤。

水土流失和山地崩塌等问题极易发生,但都在土壤遭受破坏的情况下发生。

水土保持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和降低这些问题的发生。

2、改善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工程中利用了屏障、植被等手段改善自然环境,进而培育人工植被,增强了生态环境。

3、促进土地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成功的实现,可以保障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的持续性,助力新型农业的创新发展。

1、建立水土保持机构。

加强水土保持行政部门和相关机构的能力,建设水土保持体系,实现个头到国家的联动管理,全面协同推进生态修复建设的全过程。

2、推进技术研究。

水土保持技术不断更新和升级,会用拆分和率先推进,陆续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生产技术支撑体系,打造水土保持科技品牌。

3、创新治理模式。

水土保持工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本质植被生态修复、病虫害控制、物种恢复、肥料管理等方式,有效实现生态修复,治理区域生态环境。

4、加强人员培训。

水土保持从业人员素质的关键之一是技能,另一个是熟悉现行法律法规,需要提升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增强水土保持队伍建设。

三、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水土保持,是指采用各种措施,保护水和土壤免受因人类活动而导致的破坏,并恢复受破坏的生态环境。

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全面科学地制定水土保持计划,以解决当前生态环境面临的诸多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看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1、改善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协助植被恢复和土壤生态系统的修复。

这对重点海水渗漏区、荒漠生态区和山地生态区尤为重要。

2、促进区域发展。

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可以从基础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并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3、防止和减轻水土流失。

浅析水土保持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调研纪实

浅析水土保持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调研纪实

浅析水土保持法在生 态文明建设中的 地位与 作用
长 汀县 水 土 流 失 治理 调 研 纪 实
吴露薇
摘 要 水 土流 失是 当今 最 大的 环境 问题 , 它给 生 态环境 和社 会 经济发展 造 成 了严重 的危 害 , 甚 至危及人 们 的生产 生活安
全, 阻碍 了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对长汀县的实地调查, 分析《 水土保持法》 在生态文明建设 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比该法颁 布 前后 长 汀县 水 土流 失治理 方式 的 变化 , 旨 在 为我 国其他 地 区开展 水 土保持 工作提 供 经验 与借鉴 。
素和 人为 因素 引发 的水土 流 失, 从源头 保护 水土 资源 , 保 护生态
于家庭 条件 困难而无 法支付 处罚款项 , 导致 村规 民约往往流 于形 环境 。 长 汀属 于花 岗岩地 貌 , 土壤 结构疏 松 , 含 沙量 大 , 水 土流 失 式, 难 以实 际执行 。 区土 壤 的抗蚀 年 限仅为 黄土 高原 水土流 失区 的 1 / 1 0 。 由于生态
的 自我约 束规 范的 总称 。 作 为民 间法 的主 体之 一 , 村规 民约 自
下而 上制 定 , 具有 内容 具体 , 针 对性 强 的优 点 。但 它在水土 流 失 治理 工作 中 , 也因其 固有 的局 限性未 能取得 明 显成效 。
( 一) 预 防为 主, 保护 优 先 《 水 土保 持法》 将 第三 章规定 为预 防 , 这是对 “ 先污 染, 后 治
水土 流 失面积之 大 , 历 史之久 , 危害之 深 , 程 度之重 , 居全省 之最 , 严 重制 约 了长汀生 态环 境建 设和 经济 的发展 。 1 9 9 1 年《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水 土保持 法》 颁 布 实施 以前 , 我国

生态文明建设与山西“生态兴省”战略浅见

生态文明建设与山西“生态兴省”战略浅见

山西林业1980年创刊2019年第2期总第259期【摘要】山西提出的实施“生态兴省”战略,是省委、省政府基于全省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现状和长远需求,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发展思路与发展理念的转变与升华。

【关键词】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兴省”【中图分类号】S731.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4707(2019)02-008-03生态文明建设与山西“生态兴省”战略浅见关霄(山西省造林局,山西太原030012)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强势推进生态建设与保护,构建绿色地球家园,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选择。

山西省委提出实施“生态兴省”战略,这是省委、省政府基于全省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现状和客观战略需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这是发展思路的转变、发展理念的升华,是山西可持续发展方略的定位,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塑黄河中游华夏文明之壮举,是现代山西建设与发展的基石和根本指导方针。

大战略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硬举措,要目标明确,围绕目标定方略,抓住关键要领,科学整体推进。

1要实现“生态兴省”,森林资源强势扩张是根本实施“生态兴省”是林业生态建设的大战略,大战略必须有大举措,要宏观抓布局、具体抓实施。

根据全省客观自然条件和特殊的生态区位,从宏观布局上讲,实施“生态兴省”战略要通过构建五大体系来实现:即东西两山、晋北风沙区、平原区四大林业生态防护体系和以干果经济林为主体的林业产业体系。

具体讲,就是以太行山绿化工程为骨干,构建突出水源涵养功能为主的太行山生态防护林体系;以“三北”防护林工程为骨干,构建以水土保持功能为主的吕梁山区生态防护林体系;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骨干,构建以遏制风沙危害为主体功能的防风固沙林业生态体系;以通道、河流两岸、城镇、村庄绿化和农田林网为骨干,构建生态经济型平原林业生态体系;以缓坡丘陵区、土石浅山区区域化、规模化和部分平川区林农间作复合型栽培为主体,以构建干果经济林为主体的林业产业体系。

依托国家水保重点工程推动山西生态文明建设

依托国家水保重点工程推动山西生态文明建设

n e w p h a s e o f n a t i o n a l p r o j e c t h a s b e e n c a r r i e d o u t ,c o v e i r n g 2 9 c o u n t i e s i n 1 0 c i t i e s ,w i t h a p l a n n e d e r o d e d
面积 1 1 0 7 k m . 涉 及 永 定 河 上 游 大 同
县 , 忻州 市的定 襄县 、 五 台县 、 原 平 市, 吕梁 市 的 临县 、 交 口县 , 阳泉市 的
特 别 关 注
2 01 3 . 1 8 中国 水 利
依 托 国家水保 重点 工程 推动 山西生态文 明建设
张 江 汀
( 山西省 水利 厅 , 0 3 0 0 0 2 , 太原 ) 摘 要 : 山 西 省 国 家 水 土 保 持 重 点 建 设 工 程 先 后 实 施 了 4期 , 涉 及 7个 市 2 3个 县 ( 区、 市) , 累 计 完 成 水 土 流 失 综
县, 为大 同市 的广 灵 县 、 灵丘县 , 朔 州 市 的朔城 区 、 平鲁县 、 山 阴县 、 右 玉
山西 省 地 处 黄 河 中游 、 海 河 上 游, 全 省水 土流 失 面积 1 0 . 8万 k m , 占
山 西 省 连续 实 施 3 0年 .开展 4期 治
理, 涉 及 7个 市 2 3个 县 ( 区、 市) , 累
T a k i n g t h e c h a n c e o f N a t i o n a l na j o r P r o j e c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f o r p r o mo i t n g e c o l o g i c a l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i n

山西生态文明实施方案

山西生态文明实施方案

山西生态文明实施方案
山西省位于中国的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和悠久历史的地方。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山西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好山西的生态环境,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山西省将严格控制工业排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煤炭清洁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加强对水土保护的力度,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

其次,我们将推动绿色发展。

山西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同时,鼓励企业加强节能减排,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另外,我们还将加强生态修复。

山西省将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力度,推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

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最后,我们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保障。

山西将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促进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总之,山西生态文明实施方案的实施将为山西省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全省各级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积极参与,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建设美丽的山西。

筑牢山西生态安全屏障——解读《山西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

筑牢山西生态安全屏障——解读《山西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

筑牢山西生态安全屏障——解读《山西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佚名【期刊名称】《山西水利》【年(卷),期】2018(034)008【总页数】3页(P50-52)【正文语种】中文水土保持的“山西经验”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海河上游,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69%,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山西各地就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并涌现出阳高县大泉山、平顺县西沟、昔阳县大寨等闻名全国的水土保持先进典型。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省率先在全国开创户包治理小流域、“四荒”拍卖等治理经验。

省委、省政府每两年一次召开小流域治理工作会,及时总结经验,出台政策,发动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

2005年又出台民营水保大户扶持政策,鼓励支持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

在国家、地方、企业、个人等全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下,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治理,截至2017年底,山西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3万平方公里,建成大中小型淤地坝18 161座,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60%,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强度减轻了,全省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在推进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我省不仅坚持综合治理、持续治理,集中连片推进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还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民生水保工程,促进群众脱贫致富。

大力开展水平梯田和坝滩地建设,改善农业耕作条件;大力发展双季槐、翅果油树等兼具保土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山地水土保持经济作物;通过水保综合治理,治理了一方水土,富裕了一方百姓,发展了一方新产业,让昔日的荒滩烂沟,变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既绿了黄土地,又富了老百姓。

水土流失形势依然严峻《规划》指出,虽然我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目前仍有近5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未进行治理,且这部分水土流失面积立地条件更差,治理难度更大。

贯彻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奋力开创水土保持改革发展新局面——访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

贯彻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奋力开创水土保持改革发展新局面——访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

贯彻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奋力开创水土保持改革发展新局面——访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张金慧;张春亮【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7(000)024【总页数】2页(P24-25)【作者】张金慧;张春亮【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水土保持改革发展深化之年。

水土保持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部党组决策部署,按照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及全国水土保持现场会要求,积极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切实强化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建设,着力提升水土保持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能力和行业发展水平,为促进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

中国水利: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带动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请您介绍一下2017年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成效。

蒲朝勇:2017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聚焦贫困地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成效显著。

各级水利水保部门坚持尊重自然、保护优先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自然修复作用,在地广人稀、降雨条件较好的地区大力推进封育保护,区域生态逐步修复改善。

以西部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为重点,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全年安排水土保持中央投资53.93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万 km2,改造坡耕地 95 万亩(1 亩=1/15 hm2,下同),治理侵蚀沟976条,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433座。

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地区安排资金占中央投资60%,惠及贫困人口22万人,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级水利水保部门切实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积极推动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民间资本共同参与,全国预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56万km2,实施坡耕地改造380万亩,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439条。

同时,省级水土保持规划已全部完成,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4个计划单列市的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复,《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十三五”专项建设方案》《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2017—2020年实施方案》等专项规划相继印发,为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山西省水土保持学会:致力水土保持_留住绿水青山

山西省水土保持学会:致力水土保持_留住绿水青山

山西省水土保持学会:致力水土保持 留住绿水青山30多年前,一批山西省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自愿聚集,组成一个学术性、全省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30多年来,他们白手起家,不畏艰辛,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奋战在荒沟野岭。

针对水土流失区农、林、牧、水等生产建设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了水土流失规律、不同治理措施及效益、流域科学规划与综合治理等多方面的研究;组织开展省内外及国际水土保持学术交流和科学技术考察活动,促进民间水土保持科技合作;普及水土保持科学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科技知识,推广水土保持先进技术与经验;开展水土保持优秀书刊与论文的评选活动及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搭建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落地生根2000年3月,学会以“共同理思路、寻方向、找办法,把山西省水土保持工作推向更高水平”为主题,在太原举办了21世纪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研讨会。

研讨会提出的许多建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2001年4月,学会与山西省水利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中科院地理所等单位,在太原联合举办了土壤侵蚀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国内外的63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此次讨论会共收集论文摘要84篇,有56位中外专家作了学术报告,在土壤侵蚀过程、水土流失模型建立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在水土保持领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对世界土壤侵蚀管理及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2002年5月,学会与山西省农业经济学会、山西省生态经济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沿黄河地区W TO与“四荒”治理开发对策研讨会,认真总结、交流了沿黄河黄土高原小流域和“四荒”开发治理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各地农民群众创造的适合推广的新方法、新形式、新经验和新认识,并按W TO规则要求,把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经验归纳上升为理论,从而给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

文|李娜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记者走访了山西省水土保持学会,接待我们的是学会秘书长张明。

山西治水行动实施方案最新

山西治水行动实施方案最新

山西治水行动实施方案最新为了有效应对山西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治理问题,山西省政府制定了最新的治水行动实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全面提升山西地区的水资源管理能力,改善水质,保护水生态环境,确保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加强水资源管理。

山西地区将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完善水资源利用监管制度,建立健全水资源核查和监控体系,加强对水资源的调查和评估工作,确保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二、提升水质治理能力。

山西将加大水质治理力度,加强对水源地、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治理,推动建设城乡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水质监测和治理能力,确保水质安全。

三、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

山西将加大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推动建设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加强对水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推动建设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水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四、加强水灾防治工作。

山西将加大水灾防治工作力度,加强对水灾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完善水灾预警和监测体系,推动建设水利工程,加强对水灾的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推动农田水利建设。

山西将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推动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加强对农田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推动农田水利设施的更新和改造,提升农田水利设施的保护和维护能力,促进农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六、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

山西将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和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加大对水资源管理和治理工作的财政投入,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推进。

以上就是山西治水行动实施方案的最新内容,希望全省上下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共同努力,为山西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治理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山西山水林田湖实施方案

山西山水林田湖实施方案

山西山水林田湖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山西省地处华北腹地,素有“黄土高原之魂”的美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赋予了山西丰富的山水林田湖资源。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山西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山水林田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制定并实施山西山水林田湖实施方案,对于保护和利用山西丰富的自然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目标山西山水林田湖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山水林田湖资源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统一,打造山西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

三、具体举措1. 加强山水林田湖资源保护加强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保护,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建设,推动建立健全山水林田湖资源保护制度,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

2. 优化山水林田湖资源布局优化山水林田湖资源空间布局,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开发利用控制线,推动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加强生态空间管控,促进山水林田湖资源合理利用。

3. 提升山水林田湖资源品质加强山水林田湖资源质量提升,推动实施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湿地修复等工程,加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提升山水林田湖资源的生态、景观、文化品质。

4. 发展山水林田湖资源产业发展山水林田湖资源产业,推动实施农业绿色发展、森林旅游开发、湖泊渔业养殖等项目,促进山水林田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5. 加强山水林田湖资源监管加强山水林田湖资源监管,建立健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推动建立山水林田湖资源保护长效机制,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山水林田湖资源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分工,强化统筹协调,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

2. 完善政策法规加快推动完善山水林田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政策法规体系,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实施方案提供法律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 督保护 , 保 障转 型跨越 发展
山西是全 国小流域 承包治理的发源地 ,发展至
今 ,全省 民 营水保 户 已发 展到 2 8万户 ,其 中面 积在 3 3 . 3 h m ( 5 0 0亩 ) 以上 的民 营水保 大 户有 4 3 0 0多户 ,
作为 全 国重要 的能 源 重化 工基 地 , 山西省 由于生 产建设 项 目众 多 , 人 为水 土流失 严 重 。特 别是 近 年来 山西 省高 速公 路建 设 加快 进行 , 在 支撑 全 省 经济 持续 快速 发展 的 同时 , 也对 生 态环境 保 护工 作 提 出严 峻挑 战。 许 多高 速公路 未能 按照 批复 的水 土保持 方 案落 实 各 项 防治 措施 , 造 成严 重 的水 土流 失 隐患 和行 洪 安 全 隐患 。 2 0 1 2 年, 山西省重 拳 出击 , 省水 利厅会 同水 利 部 流域 机 构 、 省人大 , 分 8 个组 , 历 时 2个 月 , 赴 不 同 市 县 ,对 2 0 0 6年 以来 批 复 的全部 高 速公 路水 土保 持方 案落 实情况 开展 了联 合监督 执 法行 动 。 此次 联合 执法
类事业单位进行管理 , 其人员编制全部纳入财政拨款 事业编制管理。 《 意见》 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市县监督
机构 的设 置 , 强 化 了全 省 监 督 管 理 队伍 建 设 , 推 动 了 山西水 土保 持监 督管 理工 作全 面 、 健 康发 展 。 ( 转 自《 中国 水i f , 1 报》 , 记 者 武年 丰 、 赵 洪涛 , 通 讯
S HA NXI W AT E R RE S 0URC ES
荒 ” 治 理 开发 优 惠 政 策 , 临汾 、 长 治
社会 参与 。 加快 “ 四荒” 治 理开 发
等地共有 1 9 个县 出台了扶持政策 , 在林木采伐 、 土地 置换 、 建设 用地 等方 面给予 优 惠 。
累计投人治理资金 3 0 多亿元 , 治理“ 四荒“ 面积 8 O 万 h m ( 1 2 0 0 万亩 ) , 成为山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的一支 重 要力 量 , 且治 理模 式 因地 制 宜 , 多种 多样 。
“ 户包 治 理开 发模 式 ” 是最 早 的一种 主 要模 式 , 主 要 是 一家 一户 承包 或 购买 治理 小 流域 , 虽 然治 理 规模
既 有农 民 , 又 有 企业 家 , 这 种全 员 参 与 的社会 力 量, 给 山西 水 土保 持生 态 建设 带来 了质 的改变 。更 让 人 眼前 一亮 的是 , 山西 经 过 多 年 探 索 , 还 总 结并 形 成 了几种 各具 特色 的 民营水保 模 式 。 如晋 中市 近年 来 发展 的 3 0 0多处 “ 生 态休 闲庄 园 模式” , 即将距 离城 市 近 、 交通便 利 的 “ 四荒 ” 地 及 部分
耕地 , 以多种方式转让给民间投资人 , 通过治理开发 ,
建设生态旅游休闲庄 园 ,吸引城市人群休 闲旅游观 光 。又如柳林县联盛集团整合周围 8 个乡镇 1 5 4 k m z
土地建设生态农业 园区的“ 村企股份联合模式 ” , 即以 村镇土地人股 、 企业资金人股的方式 , 整合“ 四荒” 地 及耕地资源 , 按照公司模式经营开发 , 建设生态农业 园区。 农 民参股分红 , 在园区工作赚取工资。 此外 , 还
行动 , 有力地促进 了全省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 。
随着 近年 来水 土保 持监 督 管理 任 务 的 日益繁 重 , 严 重 滞后 的监 督管 理 机构 建设 , 已不 能适应 水 保 监督 管理 工作 要求 。为此 , 山西省 委政 研室 进行 了专 项调 研, 省 政府领 导作 出了批示 。 在此 基础 上 , 省编 办深入 市县 调查 研究 , 并于 2 0 1 2年 8月 由省 编办 出 台了《 关 于规 范市 县水 土保 持监 督 机构 的意见 》 ,对 全省 水 土 保 持 监督 机构 作 了定 编 、 定级 、 定性 , 并 明确 提 出水保 监督 机 构 按 照 “ 市级 6 ~ l 5名 , 县级 3 ~ 7名 ” 的标 准进 行设 置 ;市级 水 土保 持监 督机 构 可 以确定 为 副县 级 , 核定 副县 级领 导 职数 1 名, 县 级水 土保 持 监督 机 构 可 以确 定 为副科 级 ; 市县 两 级水保 监 督机 构 按 照公 益一
和投资 规模都较 小 ,却 成 为农 民脱贫致 富 的重要 途径。
而“ 矿 企 转 型 生 态模 式 ” 是 一些 从 事 矿 产 资 源开
发 的企业家 , 将积累的资金用于“ 四荒” 治理开发 , 因 其是企业化经营 , 资金投人大 , 治理速度快 , 成 了新世 纪初 以来 山西 “ 四荒 ” 治理 开发 的一种 重要 模式 。
员张志 勇)
快、 综合效益好等特点 十分 明显 , 不仅能够快速治理
水土流失 , 还 能 够 有效 带 动 当地农 民脱 贫 致 富 , 是 一 件 企业 有利 润 、 农 民得实 惠 的好 事情 。目前 已有 6 9 家 大 企 业 落实 了 “ 四荒 ” 治 理 开 发项 目 , 有 1 6家 已经签 约, 涉及“ 四荒 ” 地 1 . 0 5万 h m ( 1 5 . 6万 亩 ) , 预计 投 资
有 太 原市鼓 励 企业 和 公 司共 同参 与建设 的 “ 城 郊 森林 公 园模 式 ” , 通 过政 府 出 台优 惠政 策 , 企 业 出 资治 理开 发“ 四荒 ” , 建设城 郊 森林公 园。 在 此模 式 中 , 企业 有治 理 任 务 ,也允 许拿 出一定 比例 的 土地用 于 建设 开 发 , 进 一 步激发 了企 业 的积极 性等 。 2 0 1 2年 以来 , 山西省 大力 推动 大 型企业 集 团治理 开发 “ 四荒” , 其 治理规模大 、 投入强度高 、 治 理 速 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