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的血糖监测与控制

合集下载

《危重症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22要点解读

《危重症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22要点解读

《危重症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22要点解读危重症患者的血糖监测病理性的应激常导致危重症患者出现高血糖、低血糖等血糖异常以及血糖变异性增加,导致患者预后不良。

因此,有必要进行适当的监测、管理,控制血糖水平,并预防与低血糖相关的不良事件。

问题1:重症患者血糖监测推荐哪种方法?声明1:如果有动脉导管,首选动脉血来监测血糖。

如果没有动脉导管,建议从静脉导管采血(2+级,弱推荐)。

连续血糖监测可用于血糖波动较大的危重症患者(2+级,弱推荐)。

在重症患者中,血糖监测采血的优先级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问题2:提高血糖监测准确性需要哪些因素?声明2:动脉血气分析仪比血糖仪检测动脉血糖更准确(2+级,弱推荐)。

问题3:多久监测一次血糖?声明3:建议对于新入院的危重症患者或接受持续胰岛素输注的重症患者,血糖监测间隔不应超过1小时,直至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注射速率稳定(2+级,弱推荐)。

当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注射率稳定后,增加间隔时间到每2-4小时一次。

如果发生低血糖事件,应每15分钟监测一次,直至血糖水平稳定。

问题4: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对监测重症患者的血糖是否有用?声明4:建议在转入ICU时常规检测HbA1c水平(2+级,弱推荐)。

HbA1c代表发病前4-12周内的血糖情况。

在危重患者中,HbA1c可用于识别应激诱导的高血糖,HbA1c水平反映内皮损伤程度和患者预后。

除了测量血糖水平外,重症患者转入ICU时还需检测HbA1c水平,以全面评估患者的发病前代谢状态,这对于预测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问题5:血糖变异系数对危重患者有用吗?声明5:建议监测危重患者的血糖变异系数(2+级,弱推荐)。

血糖变异系数(GLUcv)是指血糖水平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可以反映动态变化。

多项研究表明,血糖变异系数越高,重症患者的死亡率也越高,与低血糖、疾病严重程度和合并症无关。

血糖变异系数也与重症患者的并发症密切相关。

ICU患者的血糖监测与管理

ICU患者的血糖监测与管理

ICU患者的血糖监测与管理患有重症疾病的患者通常需要密切监测其血糖水平并进行有效的管理。

尤其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对于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血糖的监测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血糖监测与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以确保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1. 血糖监测的重要性ICU患者由于病情的严重性和治疗手段的复杂性,容易出现血糖波动较大的情况。

不良的血糖控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感染、心血管并发症等。

因此,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可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血糖监测方法在ICU环境中,血糖监测通常使用连续血糖监测系统(CGMS)或间断血糖监测系统(IGMS)。

CGMS可以提供实时的血糖数据,并通过报警系统提醒医护人员。

IGMS则需要定时采集血样进行测定,一般是每4-6小时进行一次。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3. 血糖目标范围对于ICU患者,血糖目标范围的确定非常重要。

一般而言,对于非危重患者,血糖应维持在6.1-8.0 mmol/L之间。

而对于危重患者,特别是伴有脑损伤或心脏手术等情况的患者,应将血糖目标范围控制在8.1-10.0 mmol/L。

但是,这些目标范围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 血糖管理策略血糖管理策略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和治疗需求来制定。

一般而言,对于ICU患者,采用靶控制血糖策略比固定剂量血糖管理更为有效。

靶控制血糖策略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可以减少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通过静脉输液进行胰岛素治疗,以保持血糖的稳定。

5. 多学科合作血糖监测与管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和糖尿病专科医生等。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护士负责监测血糖和执行治疗措施,营养师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糖尿病专科医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只有多学科的合作才能确保患者的血糖控制达到最佳效果。

总结:ICU患者的血糖监测与管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疾病预后至关重要。

危重患者的血糖控制与护理

危重患者的血糖控制与护理
如超长效和超短效胰岛素,具有更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更低的副 作用风险。
智能化胰岛素管理系统
结合血糖监测数据和胰岛素输注情况,自动调整胰岛素剂量,提高 血糖控制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新型的血糖控制策略
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
01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合并症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
制目标,避免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
胰岛素的使用与调整
总结词
胰岛素是控制危重患者血糖的重要手段,需要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详细描述
对于需要胰岛素控制的危重患者,应根据血糖水平、病情和体重等因素,计算初始胰岛素剂量。在胰 岛素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波动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同时,应注意个体 差异和药物相互作用,避免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病情恶化。
护理措施
采用胰岛素微量泵持续输注胰岛素, 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水 平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确保血糖 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结果
经过精心护理,患者的血糖水平逐 渐稳定,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最终 康复出院。
血糖控制失败的案例分析
患者情况
一位重症患者,由于应激反应导 致血糖持续升高,高血糖引起多
近红外光谱技术
利用近红外光照射组织,通过测量反射光的波长 变化来推算血糖浓度,具有无创、无痛的特点。
3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利用光学干涉原理,对视网膜进行高分辨率成像, 可检测微血管病变和早期视网膜病变。
胰岛素的新型使用方式
胰岛素泵
通过持续输注胰岛素,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有效控制血 糖波动。
新型胰岛素类似物
当发现血糖控制不理想时,应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采取更有 效的措施。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危重患者血糖管理目标

危重患者血糖管理目标

危重患者血糖管理目标
危重患者的血糖管理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血糖水平的控制对于危重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危重患者的血糖管理目标是保持血糖水平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以避免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的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对于危重患者来说,血糖管理的目标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目标范围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一般来说,国际指南建议将危重患者的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但也要避免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其次,危重患者的血糖管理目标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基础疾病和并发症情况。

例如,对于有糖尿病的危重患者,血糖管理目标可能需要更为严格,以避免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而对于没有糖尿病的危重患者,血糖管理目标可能相对灵活一些,但仍需密切监测和调整。

此外,危重患者的血糖管理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营养状态、肾功能、心血管状况等因素。

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血糖的代谢和调节,因此在制定血糖管理目标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总之,危重患者的血糖管理目标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需要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制定。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存。

危重症低血糖监测标准

危重症低血糖监测标准

危重症低血糖监测标准危重症低血糖的监测标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低血糖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症,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于危重症患者,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危重症低血糖的监测标准,包括监测的必要性、监测方法及血糖值的界定等方面。

一、危重症低血糖监测的必要性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对于危重症患者,由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糖代谢紊乱,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低血糖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引发心肌缺血、脑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下降等,严重时可导致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因此,对危重症患者进行低血糖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低血糖,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危重症低血糖监测方法对于危重症患者的低血糖监测,一般采取以下方法:1.血糖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一般每2-4小时测定一次,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无法进行常规血糖监测的患者,可采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床旁监测。

2.临床表现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出现出汗、颤抖、面色苍白、嗜睡等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3.实验室检查:定期进行生化检查,了解患者的血糖、胰岛素水平等指标,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三、危重症低血糖的血糖值界定对于危重症患者的低血糖标准,不同国家和学术组织有一定的差异。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欧洲糖尿病学会(EASD)推荐的危重症患者低血糖标准为≤3.9mmol/L(70mg/dL),而我国临床实践中一般采用≤3.0mmol/L(54mg/dL)作为低血糖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患者的低血糖阈值存在差异,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低血糖标准。

四、危重症低血糖的处理措施一旦发现危重症患者出现低血糖,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给予高糖饮食:如糖果、含糖饮料等,以迅速提高血糖水平。

2.静脉注射葡萄糖:对于无法口服高糖饮食的患者,可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以快速提高血糖水平。

ICU患者血糖管理

ICU患者血糖管理
预防措施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咳嗽、咳痰等症状,及时发现感染并采取治疗措施。 同时,要积极控制血糖,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06
icu患者血糖管理的临床研究与展望
临床研究进展
01 02
研究一
一项关于ICU患者高血糖管理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与常 规护理相比,强化胰岛素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同时降低患 者死亡率和急性肾损伤发生率。
精细化血糖管理阶段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精细化血糖管理逐渐成为趋势,强调对患者的血糖进 行持续监测和精细调控,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02
icu患者血糖管理的病理生理学
血糖的代谢与调控
01
血糖的合成与分解
血糖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通过合成与分解代谢维持动态平衡。
02
血糖的调控
血糖调控涉及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相互作用。
03
葡萄糖的转运
葡萄糖通过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进入细胞内,调节细胞内的葡
萄糖浓度。
重症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
1 2
应激状态
重症患者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如创伤、感染、 手术等,导致体内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等分 泌增加。
高血糖的危害
应激性高血糖可能导致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 降、组织损伤等,影响患者的预后。
研究二
针对ICU患者的血糖控制随机对照试验表明,严格的血糖控制策略对 于ICU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03
研究三
一项关于ICU患者血糖管理的大型观察性研究显示,高血糖与患者死
亡率、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密切相关。
研究热点与展望
1 2
研究热点一
如何制定更加安全和有效的血糖控制策略是当 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危重症患者的血糖管理

危重症患者的血糖管理
现状
智能化血糖监测系统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可能会开发出更加智能化的血糖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自动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基于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生理特点,制定个体化的血糖管理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血糖管理认识和技能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优质的医疗服务。
静脉胰岛素治疗
通过静脉注射胰岛素,迅速降低血糖水平,适用于血糖严重升高的患者。
胰岛素泵治疗
通过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更精确地控制血糖。
1
2
3
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
磺脲类药物
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血糖。
双胍类药物
延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血糖波动会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增加治疗难度和不确定性。
血糖波动影响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预后较差,病死率和致残率均有所上升。因此,控制血糖波动对于改善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血糖波动与预后密切相关
03
CHAPTER
危重症患者血糖控制策略
皮下胰岛素治疗
通过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适用于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
危重症患者的血糖管理
汇报人:XX
目录
引言危重症患者血糖监测与评估危重症患者血糖控制策略危重症患者血糖管理中的注意事项危重症患者血糖管理的挑战与对策结论与展望
01
CHAPTER
引言
危重症患者常出现血糖波动,良好的血糖管理有助于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维持血糖稳定
改善预后

危重患者血糖的监测及控制 习题及答案

危重患者血糖的监测及控制 习题及答案

危重患者血糖的监测及控制姓名:科室:得分: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选项中不是高血糖发病机制的是:( D )A.胰岛素抵抗B.应激C.严重感染D.肾上腺危像E.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2、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是:( A )A.腹部B.大腿内侧C.臀部D.手臂E.静脉给药3、以下哪种胰岛素属于速效胰岛素?( B )A.诺和灵 RB.诺和锐C.诺和灵ND.甘精胰岛素E.甘舒霖N4、下列哪项指标反映糖尿病患者近2-3月血糖控制不佳( D )A.尿糖阳性B.血糖>30mmol/LC.尿酮体强阳性D.糖化血红蛋白A1为15.8%E.基础血浆C-肽水平低于400pmol/L【B型题】A.阴离子间隙增大B.血浆乳酸5mmol/LC.尿糖阴性D.空腹血糖9.1mmol/LE.血钠155mmol/L5、高渗性昏迷( E )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A )7、低血糖昏迷( C )8、糖尿病( D )9、乳酸性酸中毒( B )【多选题】10、下列关于重症患者血糖控制中正确的说法是:( ABCDE )A.解除应激因素B.合理输注葡萄糖C.静脉使用胰岛素D.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E.一旦出现低血糖,静脉给予50%葡萄糖输入二、简答题:1、高血糖的危害:答: 1.高血糖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

2.高血糖也可降低补体的活性, 糖通过补体进行糖化作用, 和微生物竞争与补体的结合, 抑制调理作用。

3.高血糖是加重机体能量代谢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高度应激状态下的高能耗、高氧耗和高分解代谢更加重了机体能量储备的耗竭, 最终可以导致细胞水肿、溶解和器官功能衰竭。

2、患者发生高血糖的机制:答:高血糖是由于激素和细胞因子水平增加引起的。

1)升糖激素在应激状态下,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过度兴奋,促分解激素, 如糖皮质激素、胰升糖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等分泌增多, 而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 胰升糖素/胰岛素比例失调, 从而使糖异生增加, 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增加, 糖的生成速率明显增加。

ICU患者的血糖管理与监测

ICU患者的血糖管理与监测

ICU患者的血糖管理与监测血糖管理与监测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在ICU内,患者的病情可能非常复杂,需要密切的监测和及时的干预。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的血糖管理与监测,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挑战。

一、ICU患者的血糖管理ICU患者的血糖管理旨在维持血糖水平在合理范围内,避免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

高血糖可能导致感染、器官功能损伤和其他不良后果,而低血糖则可能引发脑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等。

1. 血糖目标对于ICU患者,血糖目标的设定可能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血糖目标范围可以设置在6.1-10.0 mmol/L。

对于某些特殊患者,如老年人、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等,血糖目标可以适当放宽。

2. 药物治疗血糖管理的方式主要包括静脉输注胰岛素和亮氨酸类胰岛素促泌剂。

胰岛素的使用应在严密监测下进行,避免发生低血糖。

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糖水平来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3. 膳食控制ICU患者的膳食控制应以个体化为基础,根据患者的能量需求和血糖控制的目标来调整。

通常情况下,应提供适量、均衡的营养,并根据需要补充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二、ICU患者的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是血糖管理的基础,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 血糖监测技术血糖监测的常用技术包括血糖仪、连续血糖监测系统(CGM)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DGM)。

血糖仪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测定血糖水平。

CGM可以连续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提供实时数据和波形图,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血糖变化趋势。

DGM结合了连续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泵,可以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和治疗。

2. 血糖监测频率ICU患者的血糖监测应该是持续的,且频率可能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可以每2-4小时进行一次血糖监测。

对于血糖控制较为稳定的患者,监测频率可以适度减少。

三、ICU患者血糖管理的挑战ICU患者的血糖管理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需要医护人员密切关注和及时干预。

ICU患者床边血糖监测

ICU患者床边血糖监测

ICU患者床边血糖监测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患者的糖尿病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尤其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患者的床边血糖监测更是举足轻重,对于确保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1. 简介在ICU这样的特殊环境中,患者往往处于危重状态,血糖水平的监测至关重要。

床边血糖监测系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一种便捷而准确的方式来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2. 床边血糖监测设备床边血糖监测设备通常由血糖仪、试纸和采血针组成。

血糖仪通过试纸读取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在设备屏幕上显示结果。

采血针用于获得患者的血液样本,通常是通过指尖或其他适当的部位采血。

3. 床边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床边血糖监测在ICU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情况,床边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病情的恶化。

其次,床边血糖监测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床边血糖监测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和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4. 床边血糖监测的操作步骤床边血糖监测的操作相对简单,但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步骤。

首先,医护人员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包括血糖仪、试纸和采血针等。

接下来,选择适当的采血部位并进行消毒,然后使用采血针采集血液样本。

将血液样本滴在试纸上,并将试纸插入血糖仪中进行读数。

最后,根据读数结果,医护人员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5. 床边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床边血糖监测时,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按照设备的说明书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误差的发生。

另外,还需要留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监测频率和治疗方案。

6. 床边血糖监测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床边血糖监测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患者的血糖波动、采血困难等。

针对这些问题,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技巧来解决,例如增加血糖监测频率、选择适当的采血部位等。

危重症患者的血糖管理PPT

危重症患者的血糖管理PPT

紧急处理
对于严重的高血糖或低血糖患者,应立即采取紧 急措施,如静脉注射胰岛素或葡萄糖溶液等。
危重症患者的血糖管理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估指标,如血糖控制目标
达成率、低血糖发生率等。
评估方法
02
采用回顾性分析、前瞻性观察等方法,对患者的血糖管理效果
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处理
总结词
高血糖危象是指血糖水平过高引起的急性代谢紊乱综合征。
详细描述
危重症患者的高血糖危象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 调和感染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解决方案
及时监测和控制血糖水平,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血糖,如使用胰岛素、 调整饮食和补液等。
患者教育不足
01
总结词
患者教育不足是指患者及其家属对糖尿病和血糖管理的知识了解不足。
低血糖事件
总结词
低血糖事件是指血糖水平过低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详细描述
危重症患者常常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但过度控制血糖 可能导致低血糖事件,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 成损害。
解决方案
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低血糖事件,同时调 整胰岛素用量和饮食方案,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高血糖危象
03
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的血糖管理方案进行调整,以提高管理
效果。
04 危重症患者的血糖管理工 具与技术
血糖监测设备
血糖监测设备是危重症患者血糖管理 的重要工具,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血 糖水平,为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
指尖血糖仪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但 需要频繁采血;持续血糖监测仪能够 提供连续的血糖数据,减少采血次数, 减轻患者痛苦。

危重症患者的血糖管理PPT

危重症患者的血糖管理PPT
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
探索新型的降糖药物和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提高危重症患者血糖管理的策略与建议
加强培训和教育
01
提高医护人员对危重症患者血糖管理的认识和技能,加强培训
和教育。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
02
建立由医生、护士、营养师等组成的多学科协作团队,共同负
责患者的血糖管理。
强化数据管理和分析
03
内。
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危重症患者应严格控制碳水化 合物的摄入量,以降低血糖水 平。
饮食应以低糖、高蛋白、高脂 肪为主,避免食用含糖饮料、 糖果、糕点等高糖食品。
如果患者无法进食,可以通过 鼻饲或肠外营养的方式给予营 养支持,并控制碳水化合物的 摄入量。
其他辅助治疗措施
危重症患者可能还需要其他辅助治疗措施来控制血糖,如饮食调整、运动疗法、口 服降糖药等。
频率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制定适 当的血糖监测频率,如每小时、 每两小时、每天等。
时机
在患者入院时、接受治疗时、病 情变化时、以及出院前等关键节 点进行血糖监测,以便及时发现 并处理异常情况。
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消毒
在进行血糖监测时,应严 格消毒,避免感染。
准确性
确保血糖监测仪器的准确 性,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常见的危重症包括但不限于:急 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严 重感染、多发性创伤、急性重症 胰腺炎等。
血糖管理的重要性
危重症患者的血糖水平波动较大,高 血糖可能导致感染、心血管疾病等并 发症,而低血糖则可能导致脑损伤、 昏迷等严重后果。
有效的血糖管理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 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严格的血糖控制可能导致免疫功能受 损,增加感染的风险。

危重病人血糖管理要点

危重病人血糖管理要点

危重病人血糖管理要点在医院中,危重病人的血糖管理尤为重要。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危重病人血糖管理的要点。

1. 监测血糖水平在危重病人的血糖管理中,首先要进行血糖水平的监测。

经常监测血糖可以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通常情况下,每天监测血糖3-4次是必要的,包括清晨空腹血糖、餐前和餐后血糖等。

2. 设定目标血糖范围为了实现良好的血糖控制,需要设定目标血糖范围。

对于危重病人而言,通常目标血糖范围为6.1-10.0 mmol/L。

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调整目标范围,避免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等不良反应。

3. 药物治疗策略在危重病人的血糖管理中,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一般而言,可选择胰岛素和口服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

胰岛素剂量和给药途径需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通常采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的方式。

口服药物方面,可选用二甲双胍等药物,但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4. 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人血糖管理过程中,营养支持是不可忽视的。

合理的饮食安排有助于控制血糖,促进患者的康复。

应根据患者的能量消耗、病情和肠道功能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膳食制定。

一般建议饮食以低脂、高纤维、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为主,限制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摄入。

5. 调整治疗方案在危重病人血糖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糖控制效果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

如果血糖控制不满意,可增加胰岛素剂量或改变给药途径。

如果出现低血糖,应及时减少胰岛素剂量或调整营养摄入。

同时,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6. 定期评估疗效在危重病人血糖管理过程中,需要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监测血糖水平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相关指标,如炎症指标、肝肾功能等,以评估治疗的整体效果。

7. 护理措施危重病人血糖管理中,除药物治疗外,还需要采取一些护理措施来促进血糖的控制。

如保持患者的心理稳定,避免紧张和焦虑;合理控制液体摄入,避免高渗状态;保持适当的运动,促进体内能量消耗等。

危重患者血糖的监测及控制PPT课件

危重患者血糖的监测及控制PPT课件
危重患者的血糖控制及护理进展
目录
危重病人异常血糖的现状 危重病人血糖控制的目标 危重病人血糖监测的方法
不同随机血糖值的 急危重症患者所占比例(%)
我国研究显示,65%危重症患者存在血糖异常
65%危重症患者存在血糖异常
随机血糖值范围
赵玲, 陶志敏. 中国实用医学, 2008;3(33):71-72
胰岛素抵抗
靶器官对胰岛素反应性降低或丧失,血 糖、血脂代谢紊乱及细胞膜结构、功 能异常的现象,表现为一定量的胰岛 素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预计正常 水平
机体胰岛素抵抗
糖皮质激素 生长激素 胰高血糖素等可以使胰岛素 受体数目下调或受体结构改变。
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通过降低葡萄糖转运蛋白 的内在活性而降低脂肪细胞对糖的摄取
靶器官对胰岛素的 反应性降低,增加胰 岛素用量也不能达
到最大效应。
抵抗
靶器官对胰岛 素的敏感性及 反应性均降低。
应激反应中细胞因子对胰岛素的 抵抗
Bloomgarden提出, TNF-α所致的胰岛素抵抗 的机制:
降低与胰岛素受体相关的肌醇三磷酸激酶 的活性
抑制骨骼肌细胞、脂肪细胞对葡萄糖载体 蛋白的表达,导致胰岛素生物功能的下降。
高血糖、低血糖以及血糖波动是ICU危重症患者死亡 的危险因素
高Te血x糖t in here
血糖波动
ICU危重症患者 的死亡风险
低血糖
Sechterberger MK1, Bosman RJ, Oudemans-van Straaten HM, et al. The effect of diabetes mellitus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easures of glycaemic control and ICU mortality: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Crit Care. 2013 Mar 19;17(2):R52

ICU患者血糖的监测与管理课件

ICU患者血糖的监测与管理课件
conventional control 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42家医院的外科和内科成人ICU患者,38学院的三级保健医院,4个
社区医院
四个国家和两个大洲 6104例随机分成2组,强化胰岛素治疗组3054例和传统治疗组3050

NICE SUGAR研究 :Two target ranges groups
高血糖
危重症患者血糖的变化 危重症患者高血糖的危害 最佳的血糖控制水平 护理 小结
高血糖增加患者的感染机会
高血糖组
感染率 未感染
正常血糖组
感染率 未感染
74例烧伤无糖尿病患者
高血糖增加患者的感染机会
高血糖组
感染率 未感染
正常血糖组
感染率 未感染
2467例糖尿病患者行开胸心脏手术后胸骨感染的比较
无论有无糖尿病病史,应用胰岛素将血糖水平控 制在110 mg/dL(6.1 mmol/L)以下能降低外 科ICU患者死亡率。
Van den Berghe G, et al: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n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N Engl J Med 2019; 345: 1359–1367.
强化胰岛素治疗组the intensive (i.e., tight) control 目标血糖水平81—108 mg/dL (4.5—6.0 mmol/L)
2.We suggest use of a validated protocol for insulin dose adjustments and targeting glucose levels to the < 150 mg/dl range (8.3mmol/L) (Grade 2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糖波动的病理生理
在稳定高浓度葡萄糖环境下,细胞存在一定程度的适 应能力,形态和功能受损程度相对稳定,血糖波动使 此能力受损。血糖波动性越高,发生各种血管并发症 的危险性越大,其中包括随之增高的猝死发生率。
美国的一项研究对血糖控制良好、合并冠心病的T2DM 患者进行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CGMS),同时进行动 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心肌缺血情况。
CGMS检查明确了低血糖事件以及血糖的急剧变化与心 肌缺血事件明确相关。
血糖波动的评估
血糖变异度与危重症患者死亡率的相关性得到认识,大量证 据显示高的血糖变异度与血糖均值联合预测效率更高。
常用指标:变异系数(CV)、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 M-值(M-value)等。
研究显示MAGE能作为DM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在于其 变化不依赖整体血糖水平,体现血糖的最大偏移,需要足够 的标本量才能得到较为精确的漂移幅度,经典测量方法获取 的标本量有限,对血糖的变异性的评价作用受限。
应激性高血糖
许多国家的糖尿病指南都纳入了上述研究结果。然而 对于危重症患者这一异质性程度很高的群体而言,通 过强化胰岛素治疗所获得的正常血糖是否确实能够使 得这一群体普遍获益尚不肯定。
同时期5项大型血糖控制的临床研究中仅有该项研究 获得阳性结果,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效能得到证实,包 括Leuven II研究及两项研究综合统计发现,真正实 现血糖在正常范围的研究并未得出强化血糖控制能降 低死亡率的肯定结论,有的甚至得到了不利的结果。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⑤ 药物或化学品: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β受体 激动剂、噻嗪类利尿剂、苯妥英钠、α-干扰素等
⑥ 感染:先天性风疹、巨细胞病毒等
⑦ 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僵人综合征、胰岛素自 身免疫综合征等
⑧ 可能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性综合征:强直性肌营养 不良症、Domn综合征、Huntington综合征、卟啉病
血糖波动的影响
结论:将血糖水平严格控制在正常范围(4.46.1mmol/L)可降低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
应激性高血糖
该研究不但证明了高血糖本身与不良预后相关, 还证明了胰岛素治疗强化控制血糖能够显著降低 病死率及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结果发表后引起了广泛关注,随后相继有一 些小规模的研究验证了这一结论,并最终在2004 年Pittas AG.的荟萃分析中得到了“危重症患者 -无论其罹患糖尿病与否-均需推行强化胰岛素治 疗”的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从此深入人心。
应激性高血糖在糖尿病患者中尤为明显,但是危重症患 者,不论其罹患何种原发病,也不管是否患有糖尿病,此 时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糖症及胰岛素抵抗。
应激性高血糖
1877年Claude Bernard发现出血性休克患者的高血 糖现象,称之为“stress hyperglycemia”,即“ 应激性高血糖”,然而直至130年后,才有了对应激 状态下高血糖的发生机制较为详细的阐述,然而实 际发生率由于概念复杂难以统一而无法确定。
危重症患者的血糖监测与控制
主要内容
糖尿病概述
应激状态下人体糖代谢的变化
应激性高血糖
血糖波动的生理基础、病理生理、评估、影响
连续血糖监测(CGM) 的应用
危重病患者的血糖监测问题
总结
2019/12/4
2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 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 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糖尿病分型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① 胰岛β细胞功能基因缺陷:青年人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线
粒体基因突变等 ② 胰岛素作用的基因缺陷:A型胰岛素抵抗、妖精貌综合征等 ③ 胰腺外分泌疾病:胰腺炎、创伤/胰腺切除术、肿瘤等 ④ 内分泌病: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胰升糖素瘤、嗜铬细
胞瘤、甲亢等
糖尿病分型
应激状态下人体糖代谢的变化
应激状态时多种升糖激素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 高糖素、生长激素等明显升高,胰岛素是迄今唯一一种已 经发现并被证实能降低血管内细胞外血糖水平的激素。
应激状态胰岛素/胰高糖素明显降低,胰岛素依赖组织敏 感性降低,葡萄糖利用减少,利于胰岛素非依赖组织(如 脑、外周神经、骨髓及白细胞等)获取更充分的能源。
20世纪90年代之前,临床医生对于非糖尿病的危重 症患者的高血糖现象大多较为放任,将之认为是应 激状态下保证机体供能的正常代谢反应。
应激性高血糖
2001年之前,逐渐开始有研究表明高血糖与危重 症患者的不良预后存在相关性,这引起了医疗界 的关注,但是危重症患者的血糖控制范围始终没 有统一标准。直至2001年比利时Van den Berghe 等人进行的Leuven I研究横空出世。
因此,似乎将血糖控制在8.6mmol/L可能是较为科学 和安全的,对某些个体过分控制血糖反而适得其反。
血糖波动的生理基础
生理情况下人体内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系统保 证血糖水平仅在小范围内波动,且波动较为平缓。
危重症患者上述调控系统作用下降,同时因多数患者 不能正常进食,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障碍,营养支持 方式、含糖液体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存在差异等等原 因,血糖调节机制受损,内环境失衡,因而不但总体 血糖水平增高,同时还伴有血糖波动幅度增大。
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 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 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
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 病酮症酸中毒(DKA)、高血糖高渗状态等。
可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
糖尿病分型
目前国际上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病因学分 型标准(1999年) 1型糖尿病(T1DM)β细胞 ② 特发性:无自身免疫证据 2型糖尿病( T2DM )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 足到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糖尿病(GD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