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中介化、噪声交易与金融危机模型3600字

合集下载

关于现代金融学中的噪音交易理论探析

关于现代金融学中的噪音交易理论探析

黄丽媛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学城贵州财经大学摘要:噪音交易是现代金融理论的一部分,很多学者都开展了关于噪声交易的研究。

一般来讲,研究噪声交易时有不同的切入点。

本文的切入点是信息,笔者通过分析信息来明确投资者的认知,进而探讨噪声交易。

关键词:金融学;噪音交易;理论研究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306-01一、噪音交易与理性套利的博弈在金融领域,噪声交易的本质是研究市场是如何运作以及市场的具体行为,噪声交易的研究对象是金融市场中的那些不是很理想的参与者,他们也被称为噪音交易者,噪声交易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金融市场中的那些非理性因素。

总的说来,在金融市场中不是所有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大部分的参与者都是非理性的,因此研究噪声交易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学者开展了对噪声交易的研究,弗里德曼和法玛认为噪声交易是非理性投资者的产物,非理性投资不容易获取利润,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非理性投资者会逐渐被金融市场淘汰,那么噪声交易也会逐渐消失,理性套利者会逐步占有金融市场。

但是,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上述预测不太一样,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如果发展到最后所有的非理性投资者都撤出了金融市场,那么剩下的就是全部是理性投资者,此时市场中已经不存在套利的可能,理性投资者也会逐渐撤出金融市场,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无法处于一种无套利的状态。

第二,按照上面的理论,在适者生存的金融市场竞争环境中,理性投资者处于优势地位,而非理性投资者处于劣势地位,非理性投资者会逐渐被理性投资者淘汰。

此时,引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最原始的非理性投资者从何而来。

假定最原始的非理性投资者不是金融市场的自身产物,而是外来者,那么这些外来者应该十分清楚自己最终还会撤出金融市场,没有人喜欢做无用功,所以如果真会退出金融市场,他们也就不会在最开始时选择进入金融市场。

综上所述,在真实的金融市场中总是会存在非理性的投资者。

噪声交易理论

噪声交易理论

读书报告论文:Noise trade,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41, No.3, Fischer Black主要内容:是关于噪声交易理论以及噪声在经济上,金融上和通货膨胀上的影响。

噪声即市场中虚假或误判的信息。

它被视为“信息”的反面,噪声交易者错误地认为他们拥有对风险资产未来价格的特殊信息。

他们对这种特殊信息的信心可能是来自技术分析方法,经纪商,或者其他咨询机构的虚假信号,而他们的非理性之处正在于他们认为这些信号中包含了有价值的信息,并以此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他们的过分自信从而忽视了交易过程中的重要点最终导致了交易的失败。

损失厌恶,期望理论发现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时候,表现出了不对称性,当涉及收益的时候,表现出风险厌恶,当涉及损失的时候,表现出风险偏好,损失厌恶表现出人的偏好是不一致的,这也往往是导致交易损失的原因。

市场中与噪声交易者相对的是知情交易者。

他们在掌握了所投资对象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投资,但是为了使利益最大化,他们也会想方设法隐藏自己的交易行为。

特别是具有大量资金的交易者,一定会设法避免在自己完全进入或退出前就开始影响到市场的趋势。

这一行为造成的结果恰恰更接近噪声交易——大量交易发生了,却没有影响到市场的趋势。

噪声交易与知情交易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噪声交易者与知情交易者之间达成交易的概率显著大于噪声交易者之间或知情交易者之间成交的概率;价格是重要的信息来源;知情交易者在开盘时的信息优势最明显;知情交易是引起股价变动的重要原因,而噪声交易则是引起成交量放大的主要因素。

故噪声交易者的风险就是被套利者(知情交易者)利用的错误定价在短期恶化的风险。

而市场交易产生噪声是由于噪声存在于市场任何一处,交易者并不知道自己因噪声而交易,而是一直认为自己因知内部信息而交易。

噪声也是导致交易者偏离预期效用的主要原因。

当市场在酝酿反弹的时候,总有一部分人由于各种可能的原因先知先觉,抢先行动起来。

金融市场中的噪音交易者

金融市场中的噪音交易者

金融市场中的噪音交易者J. Bradford De LongHarvard University and NBERAndrei Shleifer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NBERLawrence H. SummersHarvard University and NBERRobert J. Waldmann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初稿: 1986.12本稿: 1989.12摘要我们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资产市场的世代交叠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带有错误随机信念的非理性的噪音交易者们会影响价格,并且赚取较高的预期收益,噪音交易者信念的不确定性给资产的价格带来了一种风险,这种风险阻碍了理性套利者的积极性,结果是,即使不存在基本的风险,价格也明显的偏离基本价值。

此外,由于噪音交易者自己创造的不成比例的风险,使得噪音交易者比理性投资者获取了更高的预期收益。

该模型揭示了一些金融异常现象,包括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股票收益率的均值回归,封闭式共同基金折价之谜,Mehra-Prescott股权溢价之谜。

“如果读者插言道,若一个有技术的投资者能够按他设计的最佳真正长期预期购买投资产品,他一定能够得到巨大的利润。

因此,无论这样的思维严谨的投资者是否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确实对投资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是我们还必须补充一点,在现代投资市场上,有几个因素危及这些个人的优势,投资建立在真正的长期预期的基础上是困难的,几乎是不可行的,市场中每个人都在猜测别人的行为,每个人都想比别人猜测的更好,他试着在长期预期的基础上的投资风险比更好的猜测别人的风险还大。

有大量证据表明,很多投资者不按照经济学家的意见,购买和持有投资组合。

个人投资者通常不进行多样化投资(购买投资组合,分散风险),而是持有一只或者几只股票(Lewellen, Lease, and Schlarbaum 1974)。

他们往往通过自己的研究挑选股票,或采取Joe Granville或华尔街周刊的投资意见,当投资者进行多样化投资的时候,他们把钱交给需要支付很高佣金的选股共同基金,然而,他们的收益率却低于市场收益率(Jensen 1968).。

行为金融学与证券市场中的噪声交易理论综述

行为金融学与证券市场中的噪声交易理论综述

行为金融学与证券市场中的噪声交易理论综述作者:张乐来源:《时代金融》2011年第17期【摘要】在标准金融理论中,噪声交易不会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但是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各种异象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表现均证实非理性交易者行为可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因此以投资者有限理性为前提的噪声交易理论被引入到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研究中来。

本文首先回顾了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和发展,其次综述了行为金融学范畴热门理论--噪声交易理论,最后对行为金融学与噪声交易理论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证券市场噪声交易理论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有效市场假说为核心的标准金融理论,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理论上,最严重的问题在于所谓“联合假设”问题,即CAPM和EMH两个假设互相依赖,使得它们实际上不可检验。

在实践上,主要是现实金融活动中存在着大量标准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异象”。

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挑战将金融学科带入了一个困境,同时也为新理论的成长提供了机会,随着噪声的概念被引入金融市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使行为金融理论成为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替代理论。

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以新的人性模式来研究不确定性环境下投资者决策行为的科学,它以金融市场中投资人的真实行为为基础,研究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如何进行资源的配置,并以此来了解和预测投资人的心理决策过程及动作机制[6],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以其更加逼近真实市场行为的理论分析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行为金融学把投资过程看成是一个心理过程,包括对市场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在这个心理过程中由于存在着系统性的认知偏差、情绪偏差而导致投资者的决策偏差和资产定价的偏差。

行为金融学试图通过研究金融市场上人们行为认知偏差的心理学原理,并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来认识金融市场上的异象。

金融市场的市场噪音与交易策略优化研究

金融市场的市场噪音与交易策略优化研究

金融市场的市场噪音与交易策略优化研究金融市场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交流和资本流动的背景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噪音,这些噪音对交易者的决策和市场的效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研究金融市场的市场噪音与交易策略优化的相关问题,并探讨其中的关联性和影响。

一、市场噪音的概念与特点市场噪音可以被定义为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和无关信息的影响。

它是由投资者的情绪波动、媒体报道的偏见和传言、信息滞后以及市场操纵等因素所引起的市场非理性波动。

市场噪音的特点包括不确定性、非线性和非均衡性。

1.不确定性:市场噪音的产生是不可预测的,投资者往往受到情绪的驱动而产生非理性行为,从而导致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增加。

2.非线性:市场噪音的效应通常是非线性的,市场价格的波动不一定与基本面因素相一致,甚至在没有明显的消息面影响下也会发生剧烈的波动。

3.非均衡性:市场噪音会导致市场出现过度买入或过度卖出的情况,进一步扭曲市场价格的真实价值。

二、市场噪音对交易策略的影响市场噪音对交易策略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投资者需要制定特定的策略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非理性波动。

以下是市场噪音对交易策略的几个影响方面:1.交易决策的不确定性:市场噪音的存在使得投资者在交易决策时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投资者需要更加谨慎地制定交易计划,结合市场趋势和基本面因素,避免被市场噪音所误导。

2.风险管理策略的调整:市场噪音的波动性增加了投资组合的风险,投资者需要调整风险管理策略,分散投资风险,提高交易的稳定性。

3.对冲与套利策略的应用:市场噪音的不确定性给了投资者一些利用价格波动获利的机会。

对冲和套利策略可以通过做多和做空的方式,减少市场噪音的负面影响,增加投资回报。

三、交易策略优化的方法与途径为了优化交易策略并减少市场噪音的影响,投资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与途径:1.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的结合:技术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识别市场噪音并预测价格趋势,基本面分析则可以评估资产的内在价值。

现代金融学噪音交易理论文献综述

现代金融学噪音交易理论文献综述

现代金融学噪音交易理论文献综述丁志国(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李晓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苏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噪音交易与理性套利的博弈噪音交易理论是与有效市场理论相对立的一种讨论金融市场运行方式和行为的理论。

该理论通过对非理性交易者 噪音交易者 行为的分析,强调了金融市场上存在的非理性因素,认为噪音交易者在交易者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而弗里德曼 Friedman1953 、法玛 Fama1965 所代表的传统理论强调套利作用和市场选择的观点,认为理性套利者会很快消除噪音交易者引起的偏离,即套利者在买入被低估证券的同时卖出被高估的同质证券,从而阻止了证券价格大幅和长期偏离其基本价值,由于非理性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总是亏损,他们的财产一天天减少,最终会从市场中消失,市场的有效性会一直持续下去①。

然而,真实的金融市场并非如此。

一方面,从理性交易者角度看,如果非理性交易者皆被排挤出市场,现存的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市场将会面临无利可套的尴尬境地,那么理性投资者必将因为无法生存而退出市场。

如果理性投资者都因为无法生存而退出市场了,那么如何维持无套利均衡市场的持续存在?既然无套利均衡市场无法持续存在,那么能够持续存在的肯定是有套利均衡市场了。

另一方面,从非理性交易者角度看,如果所有市场中已经存在的非理性交易者都被理性套利者通过套利排挤出市场,那么最初的非理性交易者如何产生呢?如果认为非理性交易者是从市场外进入的,那么既然结论必定是被淘汰,为什么他们还要进入市场?因此,肯定还是有非理性交易者的存在,正是他们存在于市场中,并在可能被淘汰的前提下仍旧会生存,这样才真正合乎现实市场的状况。

Shefrin和Statman 1994 给出了一个模型,其中噪音交易者被定义为由于认知偏差而使资产价格偏离市场基础价值的交易者,认为噪音交易者的行为弱化了证券收益和系统风险之间的关系,但使超常收益与市场风险在一定条件下呈现正相关关系。

金融市场的噪声交易与市场波动性研究

金融市场的噪声交易与市场波动性研究

金融市场的噪声交易与市场波动性研究金融市场是全球经济的核心,并且对各行各业的发展和投资决策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然而,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对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在金融市场中,存在着一种被称为噪声交易的现象,它对市场的波动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金融市场的噪声交易与市场波动性进行研究,并呈现相关发现。

一、噪声交易的定义和特征噪声交易是指基于非理性、非信息驱动的决策所进行的交易活动。

它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非理性决策:噪声交易并不基于理性的市场分析和信息判断,而是基于情绪、偏见或者随机决策来进行的。

2. 非信息驱动:噪声交易并不依赖于市场中的信息,而是受到外部因素或个人情感的影响。

这种决策通常与市场基本面无关。

3. 偏离理性价值:由于噪声交易的非理性特征,它们的决策往往导致资产价格偏离它们的理性价值,进而影响市场的波动性。

二、噪声交易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1. 价格波动:噪声交易者的行为通常在市场中引起价格的剧烈波动。

由于他们的非理性决策,市场价格会偏离其理性价值,导致频繁的价格变动。

2. 市场效率:噪声交易者的存在对市场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

他们的非理性决策使市场无法快速、准确地反映信息,从而降低了市场有效运转的能力。

3. 套利机会:噪声交易者的非理性行为为其他投资者创造了套利机会。

由于噪声交易者的价格偏离了理性价值,其他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或卖出资产来获利。

三、噪声交易策略和市场波动性研究近年来,学者们对金融市场中噪声交易策略和市场波动性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其中,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点:1. 噪声交易者的行为模型:研究者们通过建立噪声交易者的行为模型来揭示其决策过程和行为特征。

这些模型包括心理学模型、行为金融学模型等,有助于理解噪声交易在市场中的作用。

2. 噪声交易与市场波动性的关系:研究者们通过观察市场数据和实证研究,发现噪声交易与市场波动性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噪声交易的增加通常会导致市场波动性的上升。

现代金融学中的噪音交易理论研究

现代金融学中的噪音交易理论研究

现代金融学中的噪音交易理论研究作者:肖和君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17年第06期摘要:噪音交易作为当代金融理论的组成部分,其形成机理始终属于当代金融学产生不同意见的焦点。

基于此,文中将信息本质和信息处理过程作为了切入点,阐述了因为投资人员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而造成的噪音交易,并对当代金融学中的噪音交易理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金融学;噪音交易;理论研究在金融界,噪声交易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市场的运行模式和具体行为加以研究。

其中,金融市场当中包括的非理想参与人员属于噪声交易的研究主体,也可以将其称作噪音交易者,噪声交易主要是针对金融市场中包括的非理性因素而展开研究的。

概括来讲,金融市场当中的全部参与人员并不都是理想的,大多数的参与人员均属于非理性的。

由此可见,有必要对噪音交易理论加以研究。

一、噪音交易和理性套利的实施噪音交易理论属于一种研究金融市场运作模式与行为并同有效市场理论相对立的理论。

此理论通过分析非理性噪音参与者的行为,重点研究了金融市场中包括的非理性因素,经过分析得出在参与交易者的总数量当中,噪音交易者所占的比重是非常高的。

然而,以相关学者为代表的传统理论却重视套利意义与市场选择的理念,指出理性套利者可能将噪音交易者造成的偏离迅速消除掉,也就是说套利者买入被低估证券的过程中也会将被高估的具有相同性质的证券卖出,进而制约了证券价格同其具有的实际价值产生大幅与长时间的偏离,因为非理性投资人员在进行交易时经常产生亏损,其拥有的财产开始逐渐变少,必然会从市场当中慢慢消失,因此,市场会始终具有有效性[1]。

但是,现实中的金融市场恰好相反。

首先,站在理性交易者的角度来看,一旦在市场中不再包括非理性交易者,既有的全部投资者均属于理性交易者,这样市场就可能处在无利可套的狼狈境地,基于此,理性投资者一定会由于难以生存而从市场中消失。

一旦所有理性投资者均由于难以生存的原因而从市场中消失,那么怎样确保无套利平衡市场始终存在呢?无套利平衡市场难以始终存在的同时,有套利平衡市场一定始终存在。

行为金融噪声理论探析

行为金融噪声理论探析

行为金融噪声理论探析摘要:“有效市场假说”已经成为近40年来金融理论的核心命题,然而随着有悖于有效市场假说的实证研究结果不断出现,人们开始试图用新的理论解释,行为金融由此应运而生。

结合我国股市现状,其中噪声理论研究价值当属最大。

本文从有效市场和噪声理论入手,分析我国股票市场中存在的噪声交易。

关键词:有效市场假说;噪声交易者;噪声风险;噪声交易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04-0127-01一、有效市场假说及其局限20世纪60年代,美国金融学家法玛(fama)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emh),对经典金融投资学进行了基于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的总结。

该假说认为,在一个充满信息交流和竞争的社会里,一个特定的信息将能够在证券市场上立即被投资者知晓,而证券市场的竞争将会驱使证券价格充分且及时地反映该信息。

有效市场假说(emh)的理论基础是由三个逐渐弱化的假设组成:第一,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因此投资者可以理性地评估资产价值;第二,即使有些投资者不是理性的,由于他们的交易随机产生,其交易会相互抵消,因而不至于影响资产的价格;第三、即使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并非随机而是具有关联性,他们在市场中将遇到理性的套利者,后者将消除前者的风险。

当人们是理性人时,市场是有效的。

当有些投资者非理性时,由于大量的交易是随机的,所以他们也不会对市场造成系统的价格偏差。

同时,套利者的竞争保证了价格即使产生了系统性的偏差,也会回归基本价值。

此外,如果非理性交易者进行非基本价值的价格交易,他们的财富逐渐减少,最终将不能在市场上生存。

然而,实际情况中,投资者完全理性的假设并不成立,而且信息业并非充分,许多投资者在决策时依据的并非是证券基本价值相关的真实信息,而是“噪声”——一种非有效信息。

它的来源可能是投资者的情绪等非理性因素,也可能是投资者自身的认知偏差。

金融市场的噪音交易问题

金融市场的噪音交易问题

金融市场的噪音交易问题金融市场是世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稳定和有效运行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快速进步,金融市场也面临着各种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噪音交易。

噪音交易是指投资者基于非经济因素做出的交易决策,这些因素包括媒体报道、谣言传闻、技术分析和心理偏差等。

相对于基于基本面和长期价值的分析,噪音交易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和外部影响的波动,从而导致金融市场中的不稳定和不合理行为。

噪音交易对金融市场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它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

因为噪音交易往往基于短期市场的情绪和随机事件,而不考虑长期的价值和基本面,这导致了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

这种波动不利于投资者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也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其次,噪音交易也扰乱了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

市场价格应该是基于投资者对资产价值的客观判断和信息的有效传递形成的,但噪音交易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种机制。

由于噪音交易者更多地关注短期利润和市场情绪,他们的交易行为导致了市场价格与真实价值的偏离,市场无法有效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

此外,噪音交易还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公平性和失衡。

根据噪音交易者的身份和资源,他们能够对市场造成更大的影响力和操纵性。

一些大型机构投资者往往有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他们可以通过噪音交易来操纵市场价格,进而获得不正当的利润。

这种信息不对称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中的贫富差距,并导致了不公平的市场竞争。

面对噪音交易问题,金融市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其负面影响。

首先,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对噪音交易活动的监测和干预。

监管机构应该限制噪音交易的操纵行为,并加强对操纵者的打击和处罚,以维护市场的公平性和稳定性。

其次,金融市场参与者也应该加强自律,改善投资者教育和增强投资者从长期价值出发的意识。

投资者应该学会辨别噪音信息和真实信息,不受短期市场情绪的影响,从而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为解决噪音交易问题提供了一些可能性。

金融投资中介化、噪声交易与金融危机模型的微观建构

金融投资中介化、噪声交易与金融危机模型的微观建构

展脉络看 : 金融危机模 型演进的重要进展就是从宏
观层面向微观领域深入。
在此基础上 , 笔者运用金融投资 中介化引发的
资产泡沫和行为金融学 中的噪声交易概念 , 通过进
货稳 定策 略 的动 态博 弈 E S ( vl i a t l S E o t nr S b uo y a e Sa ey对金融危机进行剖析 , tt ) rg 揭示金融危机发生
策略。相反 , 理性交易者则 多数是准确 的判断基本
金融 中介间接参与 投资, 即金融投资中介化。然 而, 代理投资内生的风险转嫁 i h i ) , s si n 问题 使 k f g t
得作 为代理人 的金融中介在分享资产价格上涨收益 的同时却对资产价格下跌的风险只承担有 限责任。
人物的第一代危机模 型,还是以M ui . bt l、 a r e O se c fd
预期的假定 , 即实际经济与预期不存 在系统性的偏
差 ;而资产价格泡沫则 由投机者 的非理性预期构 成, 则此时投机者的收益R 可表示为 :
R p】p (H Z)(l -I = I I ・Z1 1 B+ B) + = - - + r
基本价值的判断出现错误或过度 自信等原因, 攻击
性较强 ,可认为其使用的策略是鹰一 鸽博弈 中鹰 的
封 北麟
( 北京师范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 学院, 北京 10 7 ) 0 85
[ 要】 摘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 投资者更多地通过金融中介间接参与金融市场投 资。然而, 金融中 介的风险转移倾
向容 易导致风 险资产 的均衡价格偏 离其基础价值 , 形成价格泡沫。长期存在 的噪 声交易者与金 融投资 中介化 引发的
维普资讯

噪声交易和金融市场

噪声交易和金融市场

研讨会征文噪声交易和金融市场王 闻噪声交易(noise trading)理论是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出现的一种研究金融市场运行方式和行为的理论。

这种理论通过对噪声交易商行为的分析,强调了金融市场上所存在的非理性因素。

1986年,美国当时的金融协会主席F.Black发表的《噪声》一文和后来的四位美国学者J.B.De Long、A.Shleifer、L.H.Summ er s和R.J.Waldm an从1990年起发表的一系列论文形成了噪声交易理论的基本框架。

Black提出了一些基本思想和理论发展方向,但并没有对这些思想展开数学化逻辑分析。

1990年De Long等四位学者在《金融市场上的噪声交易者风险》一文中才给出了噪声交易基本的理论模型,我们称之为DSSW模型。

在Black看来,“噪声”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强调在解释经济现象时须考虑一系列分散且相互间没有联系的因素的作用;如我们在解释类似资产价格波动和偏离均衡值这类现象时不能仅关注某个单独因素或一些因素组成的集合,而忽略其它分散的因素。

噪声交易是作为理性交易(或称为信息交易)的对立面出现的,它是非理性交易商以噪声而不是信息为基础进行的交易。

噪声交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噪声交易商之间的交易;二是指理性交易商利用噪声交易商的错误认识所进行的套利活动。

当然,在理性交易商一方来看,这些套利活动则是理性交易。

本文主要从介绍基本的噪声交易模型——DSSW模型出发,分析噪声交易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这种理论对认识我国股票市场的意义。

一、基本的理论模型——DSSW模型 很早以前,经济学家就把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商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交易者。

有关这两类交易商的观点是米尔顿・弗里德曼(M ilto n Fr iedman)于1953年提出来的。

他认为非理性投机者在市场上遇到更多的是理性投机者,后者利用前者的错误认识,通过他们的套利行为使资产价格接近于由基本因素决定的数值;同时非理性投机者们在交易活动中一般是高买低卖,这样在市场中获利的一方是理性投机者,而非理性投机者则在交易中遭到损失并最终被排挤出市场。

噪声交易者生存机制研究——基于理性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生存模型的分析

噪声交易者生存机制研究——基于理性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生存模型的分析
投 资群体 。
不确定 的经济条件 下 , 资者 以期望 效用最 大化 作为决 策 的最终 投 目标 ;3 ( )投 资者 以贝 叶斯法 则进 行信息 学 习和信息 调整 的 ;4 () 投 资者 总是风险规 避 的。 效市场理 论则认 为证券 市场至 少达 到 有 弱势有 效 , 有 证券 应 当是被 有效定 价 , 可能 长时 间存 在超 额 所 不
E( 7 =03 2 . 0 +0 31 x85 5+0 3 0x87 3=8 5 7 r ) 2 x8 4 1 . 8 .4 / .6 .6 .7
顾客满意度指数c , s:
f! !
! ! × : ! : ! l 0 l l0: = ! × 0 :6 5 o ! 3


: 1 00
= 0. 61 9
2, C 2 C I 1 0 、k S qk S I 0
f 2 ×6 .5 1 51 13
顾 客 满 意 度 系 统 检 验 系 数 是 该 系 统 的 稳 定 性 判 据 , 运 用 客 满 意 是 度 指 数 衡 量 企 业 运 行 质 量 的 重 要 理 论 补 充 , 此 , 客 满 意 度 指 因 顾 数 和顾客满 意度 系统检验 系数共 同构成企 业运行 质量 的晴雨 表。 参 考文献 : [】 宇 . 客 满 意 度 测 评 [ . 京 : 会 科 学 文 献 出版 社 ,0 31 1刘 顾 M]北 社 2 0 .—
品和享 受服务 时 比较满 意 , 越接 近 于 1 ∈值 ,系 统 运 行 越 稳 定 , 顾
p O d / E【 ) 13 8 7 3 r .3 . 7 2 7
系统阻尼系数B;曼 2
E( )
:1 085

基于噪声交易和过度自信的证券混合收益模型

基于噪声交易和过度自信的证券混合收益模型
陈珊珊 : 基于噪声交易和过度 自信的证券混合收益模型
金 融创 新
曰 △ 基 于 噪声 交易 和 过 度 自信 的证 券 , 巴 口 收 益模 型
陈珊珊
(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 京 1 0 1 1 0 0 )
[ 摘 要 】文章综合一级 市场和二级 市场 ,从行为金融的 角度 出发 ,借 用过度 自信和噪 声这两个心理 因素建立证券 的混 合收益模型 ,并证明 了证券的混合期望收益是 由理性期望收益和非理性期望收益两个部分组成。 由于受噪 声和过度 自信 两种
诞 生。
本文不仅 考虑投资者的过度 自信 心理 而且还考虑 了带有 悲观情绪 的噪声心理 ,借用过度 自信 和噪声这两个心理 因素 从 动态角度建立了证券 的混 合收益模 型。
2 噪声交 易均 衡价 格 和 噪声—— 过度 自信 动 态 均衡价格 行为金融学中讨论 和应 用最 多的两个 行为因素为噪声和
( 1 9 9 7 )通过建立数理模型 ,认为 噪声广泛 地影响股 票 的价 格 ,并进一步怀疑 了有效市 场的假 说。 _ 4 国内 ,杨胜 刚实证
研究证 明 ,中国市场存在严重 的噪声交易 ;贺学会指 出如果
噪声交易者对资产 的未来收益呈过分乐观状态 ,他们将对该
的私人信 号 , 这里 的有信息投资者是过度 自 信 的投资者 ,为 了简化模 型假 定私人信 号是 离散 的 s :=1 , 一1。第 四,无信 息投 资者是风 险厌恶 型 ,不受信号 的影响 ,能正确估计证券 价格 ,但在市场定价 中发挥 的作用有 限。
2 . 1 假设
过度 自信 。所谓 噪声就是使我们对真实世界 的观察结果变得 不太 完美 的东西 ,对信 息的不完全观察就导致信息 噪声 。国

金融市场模型中的噪声干扰建模与分析

金融市场模型中的噪声干扰建模与分析

金融市场模型中的噪声干扰建模与分析第一章:引言金融市场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受到众多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许多研究人员试图通过某些模型来预测股票和货币的变化。

然而,金融市场中存在大量的非线性和随机性因素,这使得这个预测问题非常有挑战性。

其中,噪声干扰是金融市场中一个普遍存在的影响因素,它对市场预测的准确性甚至会造成决策的失误。

因此,建立一个能够有效减少噪声干扰并提高市场预测能力的模型对于金融市场分析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二章:金融市场噪声干扰的特征在金融市场中,噪声干扰的来源非常多,比如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投资者、媒体报道、政治、自然灾害等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干扰影响,并且难以预测和控制。

而且,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噪声干扰经常是高度不规律和不可预测的。

因此,针对这种随机性的干扰,一般需要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来研究这些特征。

第三章:噪声干扰建模的方法在金融市场建模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时间序列模型、神经网络模型、贝叶斯网络模型等。

时间序列模型通过对数据序列的拟合来预测未来值。

在预测过程中,时间序列模型可以对噪声干扰进行建模,并且可以通过控制模型的特征来减少噪声干扰的影响。

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非线性数据建模技术,它可以对非线性关系进行建模,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来预测金融市场中的未来趋势。

贝叶斯网络模型是一种概率图模型,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事件之间的概率关系来预测金融市场中可能发生的事件。

第四章:噪声干扰建模的应用实例在金融市场噪声干扰建模方面,许多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应用实例。

例如,在股票预测方面,通过使用时间序列模型,可以对噪声干扰进行建模,从而更准确地预测股票价格方向。

在外汇交易中,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对多个因素进行建模并进行交易决策。

在金融风险分析领域,贝叶斯网络模型可以对不同风险因素下的概率进行建模,并且通过分析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来量化金融风险。

第五章:结论金融市场噪声干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极大地限制了金融市场的分析与预测。

金融市场的噪声交易与市场波动的关系研究

金融市场的噪声交易与市场波动的关系研究

金融市场的噪声交易与市场波动的关系研究金融市场中的噪声交易是指那些基于错误信息或情绪反应而进行的交易行为。

这些错误信息或情绪反应可能导致市场波动。

本文旨在研究噪声交易与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一、噪声交易的定义及特征噪声交易是指那些基于错误信息或情绪反应而进行的交易行为。

与基于准确信息和理性决策的交易不同,噪声交易者的行为不受准确信息的引导,而主要受到情绪和其他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例如,投资者可能受到大众舆论、媒体报道或其他投资者的情绪影响,而做出错误的交易决策。

噪声交易的特征包括:1. 非理性决策:噪声交易者的决策主要基于情绪反应,而非经过详尽的分析和理性判断。

2. 短期性:噪声交易往往集中在短时间内,投资者可能会因为情绪波动而频繁买卖,导致市场波动加剧。

3. 羊群效应:噪声交易者容易受到他人的行为影响,形成羊群效应,在市场中产生类似的交易行为。

二、噪声交易与市场波动的关系噪声交易与市场波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噪声交易者的非理性决策和短期行为可能引发市场的过度波动。

具体而言,以下几个方面显示了噪声交易与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

1. 市场过度反应:噪声交易者的情绪波动可能导致市场出现过度反应,进而引发市场的过度波动。

当市场情绪处于极度乐观或悲观时,市场参与者可能会集体做出相似的非理性决策,从而放大市场的波动。

2. 噪声交易的传染效应:噪声交易者的行为容易传染给其他投资者,尤其是那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投资者。

一旦噪声交易行为得到传染,市场波动将会进一步加剧。

3. 噪声交易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噪声交易者的大量买卖行为可能导致市场价格偏离其真实价值。

这种偏离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4. 噪声交易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噪声交易可能导致市场流动性的下降。

当市场参与者的交易行为主要基于非理性决策时,市场流动性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引发市场的波动。

三、噪声交易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噪声交易不仅仅是金融市场的一种行为,它还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了解金融市场中的市场噪音如何过滤噪音进行决策

了解金融市场中的市场噪音如何过滤噪音进行决策

了解金融市场中的市场噪音如何过滤噪音进行决策金融市场中的噪音是指一系列并非基于真实信息的市场波动和投资者行为引起的干扰信号。

这些噪音可能导致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出现误判,从而影响其投资结果。

因此,了解市场噪音并学会如何过滤这些噪音,对于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金融市场中的常见噪音,并提供一些过滤噪音的方法。

一、市场噪音的类型市场噪音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信息过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投资者面临着大量的信息,其中包括来自媒体、分析师和其他投资者的观点。

这些信息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使得投资者难以准确理解市场走势。

2. 市场情绪:市场情绪往往使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

当市场情绪积极时,投资者往往倾向于买入;而当市场情绪悲观时,投资者则可能选择卖出。

3. 偏见和错误认知:投资者可能对某些公司、行业或经济状况有偏见,导致他们在做出决策时出现错误判断。

此外,投资者也可能受到过去的经验和回报率等因素的影响。

4. 市场操纵:市场操纵是指个人或团体通过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操纵交易量或价格等手段来影响市场价格。

这种操纵行为可能误导投资者的决策,使其做出错误的买卖决策。

二、过滤市场噪音的方法为了准确判断市场,投资者需要学会过滤市场噪音。

以下是一些过滤市场噪音的方法:1. 筛选信息来源:投资者应该仔细选择可信的信息来源,如知名媒体或专业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

同时,投资者还应该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避免受到假信息的误导。

2. 保持冷静:投资者在面对市场情绪时要学会保持冷静。

情绪波动可能导致决策失误,而坚持理性思考和长期投资观念有助于抵制市场情绪的干扰。

3. 多角度分析:投资者应该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市场,避免单一信息的误导。

可以通过研究公司基本面、行业发展趋势和经济宏观指标等因素来获得更全面的市场信息。

4. 寻找长期价值:投资者应该关注长期价值而非短期波动。

长期价值可以从公司的盈利能力、竞争优势以及行业前景等方面来评估,避免被短期噪音所干扰。

噪声交易者风险分析论文

噪声交易者风险分析论文

理论模型Delongs Shleifer^ Summers 和 Waldmann (以下简称 DSSW )最先提出了投资 者惜绪模型,模型假设市场上存在两种参与者一理性投资者和噪声交易者,理性 投资者依赖于对证券的内在价值分析交易和持有证券,噪声交易者的交易行为则 符合噪声交易模式。

山于噪声交易者的情绪是随机的,理性的投资者不能很好的 预测这种投资情绪。

因此,当理性投资者未来某一时刻出售资产时,噪声交易者 可能看空市场,引起资产价格下跌。

这种下跌的可能性就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市场 风险的额外风险,即噪声交易者风险。

只要理性投资者想在未来某个时间出售自 己手中的资产,噪声交易者风险就像资产本身所固有的市场风险一样影响着资产 价格。

因为同一种投资者悄绪的波动会影响很多资产,并且不同噪声交易者的悄 绪相关很强,所以这种噪声交易者风险不能被有效分散,它像资产的系统风险一 样会在资产定价公式中有所反映。

那些受到噪声交易者风险影响的资产的收益率 应该高于不受该风险影响的资产的收益率。

Lee 、Shle 辻er 和Thaler (以下简称LST )把DSSW 的投资者情绪模型应用到 封闭式基金研究中,山于噪声交易者对封闭式基金不可预期的未来的悄绪变化是 针对封闭式基金的证券组合,是系统性的,因而可以把它看作是市场上噪声交易 者风险的平均指标。

LST 的研究不但指出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变化反映了投资者情 绪的变化,还间接指出一种测量噪声交易者风险的方法,利用此方法,LST 得到 如下模型:R 二 a +a* A D+ B *RM+ £其中R 表示证券组合收益,AD 表示封闭式基金折价率的变化,RM 表示市场 收益,RM 前的系数P 为组合的Beta 值,表示市场风险。

此模型从直观上解释就 是噪声交易者的存在影响了组合的收益。

模型的创新之处在于用可以直接观测的 表示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变化的AD 量化了噪声交易者风险因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投资中介化、噪声交易与金融危机模型
3600字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投资者更多地通过金融中介间接参与金融市场投资。

然而,金融中介的风险转移倾向容易导致风险资产的均衡价格偏离其基础价值,形成价格泡沫。

长期存在的噪声交易者与金融投资中介化引发的资产泡沫相互推动,最终形成金融危机。

即使在经济稳定的环境下,同样会由于金融市场本身发展的内在矛盾而导致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金融投资中介化;噪声交易;金融危机
比较成型的国际金融危机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

具有代表性的是国际收支危机模型、汇率危机模型和多重均衡模型,代表人物有PaulR.Kmgman、RobertP.Flood、PeterM.Gather和Mauriee.Obsffeld等。

然而,不论是以Paul.Krugman,RobertP.Flood和PeterN.Garber为代表人物的第一代危机模型,还是以Maurice.Obstfeld、Gerardo.Esquivel~Felipe.Larrain为代表人物的第二代危机模型,主要强调宏观经济政策、汇率制度等经济基本面因素的不协调而引发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尚有争议的第三代危机模型,才将分析的重点落脚于微观层面。

因此,从三代危机理论的发展脉
络看:金融危机模型演进的重要进展就是从宏观层面向微观领域深入。

在此基础上,笔者运用金融投资中介化引发的资产泡沫和行为金融学中的噪声交易概念,通过进货稳定策略的动态博弈
ESS(EvolutionaryStableStartegy)对金融危机进行剖析,揭示金融危机发生的微观基础。

一、金融投资中介化、噪声交易与金融危机
金融中介的风险转移倾向容易导致风险资产的均衡价格偏离其基础价值,特别是在鹰-鸽博弈的竞争方式下,噪声交易的长期存在与金融投资中介化导致的资产泡沫相互推动,最终促成金融危机的发生。

(一)代理投资、非理性预期与资产泡沫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通过金融中介间接参与市场投资,即金融投资中介化。

然而,代理投资内生的风险转嫁(Riskshifting)问题,使得作为代理人的金融中介在分享资产价格上涨收益的同时却对资产价格下跌的风险只承担有限责任。

当资产价格下跌时,他们可以通过申请破产保护等方式将损失转嫁给投资者。

AHenGary(1993)研究发现:如果市场上相当一部分投资决策者是代理人,他们内生的风险转嫁激励会导致风险资产的均衡价格超过基本价值,形成资产泡沫。

特别是作为有限理性的投资者,在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持续发生变化之时,很难准确地预测这种泡沫的存在及大小。

因此,一旦金融机构由于泡
沫“幻觉”产生非理性预期,往往表现出极强的机会主义倾向和“攻击性”,过度自信导致人为地高估金融资产的未来收益,从而提高了风险资产的价格,为投机交易创造了广阔的利润空间,而这又进—步强化了金融中介的非理性预期①,在更大程度上高估风险资产的投资收益,促使资产价格持续攀升,形成自我强化的机制,使泡沫弥漫。

这—现象可以从以下的数学说明中得到解释。

由此看出,若将具有非理性预期的投资者视为噪声交易者,那么噪声交易者的非理性行为与资产泡沫的形成与扩大具有明显的互动关系,而这一点对于金融危机的发生具有决定意义。

笔者运用噪声交易者与理性交易者的鹰—鸽博弈模型进一步分析资产价格泡沫与噪声交易者的互动如何导致噪声交易者数量变化而促使金融危机的发生。

(二)理性交易者与噪声交易者的鹰—鸽博弈模型
在应用鹰—鸽演化博弈分析之前,我们还需要给出几个假设,以使问题分析简化:
假设1.所有交易者区分为理性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

所谓“噪声”是指(1)与基本价值无关的信息;(2)虚假信息。

因此,噪声交易者定义为使用虚假信息或没有正确使用真实信息的交易者,他们对未来的预期容易发生系统性偏差。

理性交易者是指正确使用真实信息的交易者。

假设2.根据实际经济情况,噪声交易者因为对基本价值的判断出现错误或过度自信等原因,攻击性较强,可认为其使用的策略是鹰—鸽博弈中鹰的策略。

相反,理性交易者则多数是准确的判断基本价值,一般比较保守稳健,可认为其交易策略是鹰—鸽博弈中鸽的策略。

假设3.如果在某笔交易中,双方都是理性交易者,则该笔交易结束后双方都获得市场增长收益和投机收益,总记为V。

如果双方都是噪声交易者,则该笔交易结束后双方都只获得投机收益,记为V-C,其中C为市场增长收益,并且假定单纯的投机收益长期平均为负,即V-C<0。

如果该笔交易中一方为理性交易者,一方为噪声交易者,则理性交易者由于保守稳健的交易策略而进行有限套利,长期收益为0,而噪声交易者获得了全部的市场增长收益和投机收益V。

我们进一步分析以上结果:
1.静态分析。

在本例中,进化稳定结构是市场上有x=v/c 比例的交易者是噪声交易者。

即如果交易者群体中噪声交易者的比例为v/c,此时,由于噪声交易者与理性交易者的长期平均收益相同,市场处,于稳定均衡状态。

噪声交易者有长期平均正收益
期交易获利弥补了噪声交易者之间的长期投机损失,即V-CO,所以长期平均收益为正,表明市场上将会有比例X=V/C的投资者长期为噪声交易者。

2.动态分析。

如果考虑到市场外部的暂时性冲击,导致收益矩阵中系数值V、C发生变化,则V/c的值会发生变化,即均衡条件下噪声交易者的比例会发生动态变化,而这种动态变化就表现为金融危机的爆发。

详细分析如下:假定初始处于均衡状态X=V/C,如果外部冲击导致V减小,C增加,从而单纯的投机收益
V-C会减少,短期内噪声交易者的比例会下降,而减少的噪声交易者会进一步降低投资者对市场风险补偿的要求④,即预期的投机收益V-C下降,表现为资产泡沫价格的下降,进而又引起投机收益的进一步降低,形成了资产价格泡沫的自我弱化机
却在不断增加,最终会吸引新的噪声交易者进人,达到新的稳定均衡状态X=V/C。

但此时不会有危机发生,反而由于部分投机者的存在,市场表现出更好的流动性和效率。

相反,如果外部冲击导致收益矩阵中系数值V增加,市场收益C减小,投机收益V-C增加,短期内会有更多的噪声交易者追逐短期投机收益而积极参与市场交易。

但是,采取稳健策略的理性交易者则会退出市场,从而总体上增加了投资者对市场的风险补偿的要求,即预期投机收益V-C扩大,表现为资产泡沫价格的上升,于是在价格泡沫的自我强化机制下,噪声交易者的预期投机收益V-C不断上升,噪声交易者的市场比例也因此不断上升,在极端状况下市场上将只存在噪声交易者,即x=1。

但这种均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因为噪声交易者之间单纯的投机交易不创造任何市场价值,当更多的噪声交易者出现在市场中时,其长期平均收
时,噪声交易者的数量会迅速减少而重新向均衡值X=V/C 趋近,达到新的均衡状态x=v/c。

但此时的均衡恢复由于资产价格泡沫破灭而呈现出极端剧烈的调整过程,在现实中就表现为灾难性的金融危机。

三、结论
通过前述分析,我们知道,即使一国经济的基本面比较稳定,由于金融市场本身存在这种脆弱性,金融危机同样可以发生。

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意义尤其重大。

目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经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与制度变革的时代,金融市场本身的发展远远快于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大量良莠不齐的金融机构进人市场,而这些机构除本身存在的风险转嫁倾向之外,往往缺乏市场经验和理性的分析手段,极易产生大量的非理性行为,成为噪声交易者。

在金融市场发展的初期,由于市场不开放,机构投资者数量相对较少,非理性投机行为的数量小、程度小,资产泡沫虽然形成,但总体规模较小,经济冲击不大,无法形成金融危机,因此危机尚处于隐藏阶段。

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扩大,如果金融监管体系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缺乏有效的机制抑制劣质机构的投机行为和资产泡沫的形成与扩大,那么伴随着噪声交易者的日益增多和资产泡沐的自我强化,泡沫破灭对市场的冲击力会不断增强,最终导致危机发生。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经常账户的完全开放和资本管制的乏力,特别是在近年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下,大量的国际“热钱”流人中国资本市场,加之汇率制度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市场预期极不稳定,投机因素十分繁杂,很容易因非理性的投机行为而导致金融危机。

因此,从政策层面看,此时应进一步加强内部金融机制完善,增加政策的透明度,不断与市场沟通,稳定投资者预期;加强监管体系的构建,避免不合格的机构进入市场而出现“过度”投机,在确保充足的流动性条件下,让市场在“温和的”投机的环境中良性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