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南北朝杂》记 (宋)刘敞

合集下载

《南北朝杂记》[宋 刘敞 著

《南北朝杂记》[宋 刘敞 著
○庾杲之
齐武帝尝谓群臣曰:“我后当何谥?”莫有对者。王俭因目庾杲之对。杲之曰:“陛下寿比南山,与日月齐明。千载之后,岂是臣之所度量。”时人称其辩答。
○王俭
齐王俭字仲宝,金紫僧绰之子,侍中昙首之孙。少孤。幼有珪璋器,四五岁与凡童有异。尝为五言诗曰:“稷契匡虞夏,伊吕翼商周。抚己愧前哲,敛衽归山丘。”故论者以宰相许之。后为吏部尚书,有客姓谭,诣俭求官。俭曰:“齐桓灭谭,那得有汝。”答曰:“谭子奔莒,所以有仆。”俭赏之。帝常幸乐游宴,群臣奏乐。帝曰:“好音乐孰与朕同?”对曰:“沐浴皇风并沾比屋,亦既在齐不知肉味。”帝称善。俭尝集才学之士,累物而丽之,谓之丽事。丽事自此始也。诸客皆穷,惟庐江何宪为胜,乃赏以五色花簟、白团扇。宪坐簟执扇,意气自得。秣陵令王摛后至,操笔便成。事既焕美,词复华丽。摛乃命左右抽簟制扇,登车而去。俭笑曰:“所谓大力负之而趋。
○陈元康
北齐河阳陈元康,刀笔吏也。善暗书。尝雪夜太祖命作军书,顷尔数十纸,笔不暇冻。太祖喜曰:“此人何如孔子。”自此信任焉。故时人谓之语曰:“三崔两张,不如一陈元康。”三崔,暹、季舒、昂也。两张,德微、纂也。
○李谐
北齐顿丘李谐,鼓城王嶷之孙,吏部尚书平之子。少俊爽,有才辨。为黄门侍郎,除名。作《述身赋》,其略曰:独浩然而任已,同虚舟而不系。既未识其所以来,岂知其所以逝。于是得丧同遣,忘怀自深。遇物栖息,触地山林。虽类西浮之迹,何异东都之心。除散骑常侍,为聘梁使。至梁,遣主客范胥迎接。胥问曰:“今犹可暖,北间当少寒于此。”谐答:“地居阴阳之正,寒暑适时,不知多少。”胥曰:“所访邺下,岂是测影之地。”谐曰:“是皇居帝里,相去不远,可得统而言之。”胥曰:“洛阳既称盛美,何事迁邺?”谐曰:“不常厥邑,于兹五迁,王者无外。所在关河,复何怪?”胥曰:“殷人毁厄,故迁相圯耿。贵朝何为而迁?”谐曰:“圣人藏往知来,相时而动,何必候于隆替。”胥曰:“金陵王气,肇于先代。黄旗紫盖,本出东南。君临万邦,故宜在此。”谐曰:“帝王符命,岂得与中国比隆紫盖黄旗,终于入洛。”胥默而无答。江南士子莫不嗟服。事毕,江浦赋诗曰:帝献二仪合,王华千里清。边笳城上响,寒月浦中明。

历代笔记小说名录

历代笔记小说名录

历代笔记小说名录1. 汉魏晋南北朝笔记目录一、历史琐闻类蜀王本纪旧题汉·扬雄1卷壁经堂丛书本杂事秘辛汉·无名氏1卷香艳丛书本献帝春秋东汉·阙名1卷古今说部丛书本天禄阁外史汉·黄宪8卷笔记小说大观本汉末英雄记三国魏·王粲1卷黄氏逸书考本九州春秋西晋·司马彪1卷黄氏辑本汉晋春秋东晋·习凿齿3卷汤球辑本魏晋世语晋·郭颁1卷说郛本晋後略西晋·荀绰1卷黄氏逸书考辑本十六国春秋别本北魏·崔鸿16卷文渊阁四库丛书本大业拾遗记唐·颜师古1卷通行本列仙传汉·刘向2卷笔记小说大观本神仙传晋·葛洪10卷四库全书本晋四王遗事东晋·卢綝1卷黄氏逸书考辑本晋八王故事东晋·卢綝1卷黄氏逸书考辑本晋阳秋东晋·庾翼1卷古今说部丛书本续晋阳秋南朝宋·檀道鸾1卷古今说部丛书本晋春秋唐·杜延业1卷汤球辑本晋中兴书南朝宋·何法盛1卷黄氏逸书考本东宫旧事晋·张敞1卷说郛本三国典略唐·丘悦2卷通行本晋五胡指掌明·张大龄3卷明万历三十九年张养正刻本三十国春秋辑本清·汤球1卷广雅书局刊本平陈记佚名1卷说郛本三齐略记晋·伏琛1卷说郛本二、小说故事类神异经汉·东方朔1卷四库全书本博物志西晋·张华10卷四库全书本异苑晋·刘敬叔10卷拾遗记晋·王嘉10卷百子全书本搜神记东晋·干宝20卷搜神後记旧题晋·陶潜10卷齐谐记南朝宋·东阳无疑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幽明录南朝宋·刘义庆1卷通行本续齐谐记南朝梁·吴均1卷四库全书本俗说南朝梁·沈约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笑林三国魏·邯郸淳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绿珠传宋·乐史1卷通行本冥通记南朝梁·陶弘景1卷说郛本高士传晋·皇甫谧3卷古今逸史本还冤记北齐·颜之推1卷说郛本八朝穷怪录隋·佚名1卷国学宝典辑本语林晋·裴启1卷古小说钩沉本续仙传五代·沈汾3卷四库全书本洞冥记汉·郭宪4卷四库全书本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36卷南北朝新语明·林茂桂4卷《海王村古籍丛刊》本三、考据辩证类古今注晋·崔豹8卷四部丛刊影宋本邺中记晋·陆翙1卷广汉魏丛书本凉州记北凉·段龟龙1卷张澍辑本沙州记南朝宋·段国1卷张澍辑本风土记晋·周处1卷说郛本浔阳记东晋·张僧鉴1卷说郛本丹阳记晋·山谦之1卷说郛本交州记晋·刘欣期1卷说郛本永嘉郡记南朝宋·郑辑之1卷说郛本始兴记南朝宋·王韶1卷说郛本宜都记晋·袁山松1卷说郛本洛阳记晋·陆机1卷说郛本荆州记晋·盛弘之1卷说郛本南康记晋·邓德明1卷说郛本南雍州记晋·王韶1卷说郛本会稽记晋·孔晔1卷说郛本广州记晋·顾微1卷说郛本广志晋·郭义恭1卷说郛本关中记晋·潘岳1卷说郛本梁州记南朝宋·刘澄之1卷说郛本鄱阳记南朝宋·刘澄之1卷说郛本佛国记东晋·法显1卷说郛本隋唐五代笔记目录一、历史琐闻类大业杂记唐·杜宝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隋遗录唐·颜师古2卷百川学海本壶关录唐·韩昱1卷说郛本隋唐嘉话唐·刘餗3卷顾氏文房小说本大唐创业起居注唐·温大雅3卷学津讨原本大唐传载唐·佚名1卷四库全书本魏郑公谏录唐·王方庆5卷四库全书本朝野佥载唐·张鷟6卷宝颜堂秘笈本耳目记唐·张鷟1卷说郛本次柳氏旧闻唐·李德裕1卷顾氏文房小说本高力士外传唐·郭湜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安禄山事迹唐·姚汝能3卷藕香零拾本开天传信记唐·郑棨1卷四库全书本开元天宝遗事五代·王仁裕4卷四库全书本松窗杂录唐·李濬1卷四库全书本刘宾客嘉话录唐·韦绚1卷通行本尚书故实唐·李绰1卷宛委山堂说郛本因话录唐·赵璘6卷稗海本幽闲鼓吹唐·张固1卷学海类编本雲溪友议唐·范摅3卷太平广记本明皇杂录唐·郑处诲3卷守山阁丛书本中朝故事南唐·尉迟偓2卷四库全书本大唐新语唐·刘肃13卷稗海本五代新说唐·徐炫1卷太平广记本唐国史补唐·李肇4卷四库全书本唐阙史唐·高彦休4卷四库全书本唐摭言五代·王定保15卷雅雨堂精刻本唐语林宋·王谠8卷守山阁丛书本鉴诫录後蜀·何光远10卷知不足斋丛书本柳氏叙训唐·柳玭1卷通行本奉天录唐·赵元一4卷笔记小说大观本邺侯外传唐·李繁1卷说郛本常侍言旨唐·柳珵1卷说郛本新城录唐·沈亚之1卷说郛本牛羊日历唐·刘轲1卷十万卷楼丛书本李相国论事集唐·李绛6卷四库全书本戎幕闲谈唐·韦绚1卷说郛本贾氏谈录宋·张洎1卷通行本谭宾录唐·胡璩5卷通行本东观奏记唐·裴庭裕3卷藕香零拾本金华子杂编南唐·刘崇远2卷四库全书本金銮密记唐·韩偓1卷通行本二、小说故事类梁四公记唐·张说1卷太平广记辑本雲仙杂记唐·冯贽10卷四库全书本启颜录隋·侯白2卷敦煌本补江总白猿传唐·佚名1卷唐宋传奇集本炀帝迷楼记宋·佚名1卷历代小史本炀帝开河记唐·韩偓1卷历代小史本海山记唐·佚名1卷历代小史本杜阳杂编唐·苏鹗3卷四库全书本宣室志唐·张读1卷太平广记本独异志唐·李亢6卷稗海本集异记唐·薛用弱1卷四库全书本集异记唐·陆勋1卷四库全书本剧谈录唐·康軿2卷汲古阁刊本玄怪录唐·牛僧儒4卷明刻本东阳夜怪录唐·佚名1卷唐宋传奇集本湘中怨解唐·沈亚之1卷唐宋传奇集本开元昇平源唐·吴兢1卷唐宋传奇集本广陵妖乱志五代·郭廷诲1卷说郛本神仙感遇传前蜀·杜光庭5卷道藏本酉阳杂俎唐·段成式30卷通行本三水小牍唐·皇甫枚2卷云自在龛丛书本续玄怪录唐·李复言4卷南宋本龙城录唐·柳宗元2卷四库全书本博异志唐·郑还古1卷四库全书本谐谑录唐·朱揆1卷唐代丛书本记事珠唐·冯贽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庐陵官下记唐·段成式1卷说郛本天坛王屋山圣迹记唐·杜光庭1卷道藏本冥报记唐·唐临3卷涵芬楼秘笈本墉城集仙录前蜀·杜光庭10卷道藏本角力记北宋·调露子1卷影印清刊本广异记唐·戴孚1卷太平广记本桂苑丛谈唐·冯翊子子休1卷四库全书本历代崇道记唐·杜光庭1卷道藏本兼名苑唐·僧远年18卷通行本潇湘录唐·柳祥1卷说郛本纂异记唐·李玫1卷太平广记本东城老父传唐·陈鸿祖1卷太平广记本定命论唐·赵自勤1卷太平广记本卓异记唐·陈翱1卷顾氏文房小说本河东记唐·薛渔思1卷太平广记本会昌解颐录唐·佚名1卷宛委山堂本逸史唐·卢肇3卷太平广记本玉泉子唐·无名氏1卷四库全书本树萱录唐·佚名1卷通行本南楚新闻唐·尉迟枢1卷说郛本前定录唐·钟辂1卷百川学海本续前定录唐·钟辂1卷通行本灯下闲谈唐·佚名1卷适园丛书原化记唐·皇甫氏1卷太平广记本辨疑志唐·陆长源1卷太平广记本玉溪编事五代·金利用1卷太平广记本定命录唐·吕道生1卷太平广记本纪闻唐·牛肃1卷太平广记本三、考据辩证类封氏闻见记唐·封演10卷说郛本苏氏演义唐·苏鹗2卷四库全书本资暇集唐·李济翁3卷顾氏本刊误唐·李涪2卷百川学海本兼明书唐·丘光庭5卷四库全书本义山杂纂唐·李商隐1卷说郛本北里志唐·孙棨1卷古今说海本中华古今注五代·马缟3卷百川学海本中枢龟镜唐·苏瑰1卷四库全书本来南录唐·李翱1卷说郛本醉乡日月唐·皇甫松1卷说郛本灌畦暇语唐·佚名1卷学海类编本谗书唐·罗隐5卷清拜经楼刊本戒子拾遗唐·李恕1卷通行本宋代笔记目录一、历史琐闻类1、乘轺录宋·路振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 于阗国行程记五代·平居诲1卷通行本3. 钓矶立谈宋·史温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4. 珍席放谈宋·高晦叟2卷四库全书本5. 五国故事宋·佚名2卷知不足斋丛书本6. 三楚新录宋·周羽3卷墨海金壶本7. 洛阳缙绅旧闻记宋·张齐贤5卷知不足斋丛书本8. 五代史阙文宋·王禹偁1卷四库全书本9. 江表志宋·郑文宝3卷说郛本10. 南唐近事宋·郑文宝3卷四库全书本11. 丁晋公谈录宋·丁谓1卷百川学海本12. 南部新书宋·钱易10卷学津讨源本13. 王文正公笔录宋·王曾1卷四库全书本14. 宋景文公笔记宋·宋祁3卷丛书集成初编本15. 国老谈苑宋·王君玉2卷涉园宋本16. 闻见近录宋·王巩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7. 随手杂录宋·王巩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8. 甲申杂记宋·王巩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9. 春渚纪闻宋·何薳10卷学津讨原本20. 道山清话宋·无名氏1卷学津讨原本21. 谈苑宋·孔平仲4卷唐宋丛书本22. 碧雲騢宋·梅尧臣1卷百川学海本23. 王文正公遗事宋·王素1卷影印元明善本丛书本24. 醴泉笔录宋·江休复2卷清刻本25. 儒林公议宋·田况2卷上海进步书局本26. 东斋记事宋·范镇6卷清钱熙祚校注本27. 江南野史宋·龙衮10卷影印明钞本28. 春明退朝录宋·宋敏求3卷百川学海本29. 括异志宋·张师正10卷四部丛刊续编影宋钞本30. 征南录宋·滕元发1卷墨海金壶本31. 南北朝杂记宋·刘敞1卷学海类编本32. 温公日记宋·司马光1卷通行本33. 温公琐语宋·司马光1卷澹生堂钞本34. 涑水记闻宋·司马光16卷聚珍版丛书本35. 公是先生弟子记宋·刘敞1卷续古逸丛书本36. 韩忠献公遗事宋·强至1卷百川学海本37. 湘山野录宋·文莹3卷学津讨原本38. 湘山野录宋·文莹1卷通行本39. 玉壶清话宋·文莹10卷知不足斋丛书本40. 蜀梼杌宋·张唐英2卷学海类编本41. 渑水燕谈录宋·王辟之10卷光芬楼夏敬观校本42. 江南馀载南唐·佚名2卷知不足斋丛书本43. 张太史明道杂志宋·张耒1卷清刻本44. 五代春秋宋·尹洙2卷学海类编本45. 过庭录宋·范公偁1卷《稗海》本46. 师友谈记宋·李廌1卷《百川学海》本47. 齐东野语宋·周密20卷学津讨原本48. 梁溪漫志宋·费衮10卷知不足斋丛书本49. 画墁录宋·张舜民1卷四库全书本50. 龙川略志宋·苏辙10卷涵芬楼本51. 龙川别志宋·苏辙2卷四库全书本52. 孙公谈圃宋·孙升3卷百川学海本53. 吕氏杂记宋·吕希哲2卷四库全书本54. 青箱杂记宋·吴处厚10卷四库全书本55. 晁氏客语宋·晁说之1卷学海类编本56. 谈薮宋·庞元英1卷学海类编本57. 东轩笔录宋·魏泰15卷明嘉靖楚山书屋本58. 三国杂事宋·唐庚1卷学海类编本59. 独醒杂志宋·曾敏行10卷知不足斋丛书本60. 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10卷四库全书本61. 靖康纪闻宋·丁特起1卷学津讨源本62. 靖康传信录宋·李纲3卷海山仙馆本63. 铁围山丛谈宋·蔡绦6卷知不足斋丛书本64. 建炎复辟记宋·佚名1卷照旷阁本65、建炎时政记宋·李纲3卷四库全书本66、建炎进退志宋·李纲4卷四库全书本67、建炎笔录宋·赵鼎3卷丛书集成本68、游城南记宋·张礼1卷通行本69、北狩见闻录宋·曹勋1卷学海类编本70、高斋漫录宋·曾慥1卷四库全书本71、清虚杂著补阙宋·王从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72、闲燕常谈宋·董弅1卷历代小史本73、张氏可书宋·张知甫1卷守山阁丛书本74、艮岳记宋·张淏1卷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75、泊宅编宋·方杓10卷明秦汝立翻宋本76、青溪寇轨宋·方勺1卷学海类编本77、侯鲭录宋·赵令畤8卷笔记小说大观本78、曲洧旧闻宋·朱弁10卷照旷阁本79、燕北录宋·王易1卷说郛本80、邵氏闻见录宋·邵伯温20卷汲古阁本81、邵氏闻见後录宋·邵博30卷汲古阁本82、後山谈丛宋·陈师道6卷适园丛书本83、栾城先生遗言宋·苏籀1卷百川学海本84、萍洲可谈宋·朱彧3卷墨海金壶本85、墨庄漫录宋·张邦基10卷笔记小说大观本86、贵耳集宋·张端义3卷津逮秘书本87、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宋·许亢宗1卷己卯丛编本88、避戎嘉话宋·石茂良1卷历代小史本89、朝野佥言宋·佚名1卷历代小史本90、瓮中人语宋·韦承1卷己卯丛编本91、却扫编宋·徐度3卷汲古阁本92、西夏事略宋·王称1卷学海类编本93、老学庵笔记宋·陆游10卷稗海本94、老学庵续笔记宋·陆游1卷通行本95、家世旧闻宋·陆游2卷砚穴斋本96、清波杂志宋·周煇12卷四部丛刊本97、默记宋·王銍3卷涵芬楼本98、武林旧事宋·周密10卷通行本99、黑鞑事略宋·彭大雅1卷问影楼丛书本100、开封府状宋·佚名1卷己卯丛编本101、青宫译语金·王成棣1卷己卯丛编本102、呻吟语宋·佚名1卷103、宋俘记金·可恭1卷靖康稗史本104、昨梦录宋·康与之1卷四库全书本105、东巡记宋·赵彦卫1卷通行本106、从驾记宋·陈随隐1卷通行本107、辩诬笔录宋·赵鼎1卷涵海本108、亲征录宋·周必大1卷庐陵周益国文忠公集109、窃愤录宋·辛弃疾1卷学海类编本110、窃愤续录宋·辛弃疾1卷通行本111、南渡录宋·辛弃疾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112、采石瓜洲记宋·蹇驹1卷马氏家藏刊印本113、己酉避乱录宋·胡舜申1卷四库全书本114、开禧德安守城录宋·王致远1卷孙诒让校本115、襄阳守城录宋·赵万年1卷粤雅堂丛书本116、辛巳泣蕲录宋·赵与{容衣}1卷守山阁本117、龙飞录宋·周必大1卷庐陵周益国文忠公集118、中兴战功录宋·李璧1卷清人辑永乐大典本119、翰苑遗事宋·洪遵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20、麟台故事宋·程俱7卷武英殿聚珍版121、淳熙玉堂杂记宋·周必大3卷宋刻影印本122、墨客挥犀宋·彭乘10卷笔记小说大观本123、续墨客挥犀宋·彭乘10卷红豆山房本124、鸡肋编宋·庄绰3卷丛书集成本125、钱氏私志宋·钱世昭1卷学海类编本126、桂海虞衡志宋·范成大1卷学海类编本127、中吴纪闻宋·龚明之6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28、寓简宋·沈作10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29、避暑录话宋·叶梦得2卷津逮秘书本130、石林燕语宋·叶梦得10卷四库全书本131、岩下放言宋·叶梦得3卷四库全书本132、罗湖野录宋·释晓莹4卷通行本133、耆旧续闻宋·陈鹄10卷通行本134、西溪丛语宋·姚宽2卷学津讨原本135、野老纪闻宋·王大成1卷四库全书本136、二老堂杂志宋·周必大5卷学海类编本137、挥麈前录宋·王明清4卷津逮秘书本138、挥麈後录宋·王明清11卷津逮秘书本139、挥麈三录宋·王明清3卷津逮秘书本140、挥麈后录馀话宋·王明清2卷津逮秘书本141、投辖录宋·王明清1卷《四库全书》本142、玉照新志宋·王明清6卷《四库全书》本143、桯史宋·岳珂15卷学津讨原本144、麈史宋·王得臣3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45、枫窗小牍宋·百岁寓翁2卷稗海本146、醉翁谈录宋·金盈之8卷通行本147、深雪偶谈宋·方岳1卷通行本148、鹤林玉露宋·罗大经18卷日本宽文本149、芦浦笔记宋·刘昌诗10卷学海类编本150、西山政训宋·真德秀1卷清刻单行本151、鹤山笔录宋·魏了翁1卷学海类编本152、密斋笔记宋·谢采伯6卷四库全书本153、密斋续笔记宋·谢采伯1卷通行本154、养疴漫笔宋·赵溍1卷四库全书本155、朝野遗记宋·佚名1卷历代小史本156、游宦纪闻宋·张世南10卷稗海本157、行营杂录宋·赵葵1卷历代小史本158、四朝闻见录宋·叶绍翁6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59、钱塘先贤传赞宋·袁韶1卷四库全书本160、北狩行录宋·蔡鞗1卷学海类编本161、揽辔录宋·范成大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162、松漠纪闻宋·洪皓3卷学津讨原本163、昭忠录宋·无名氏1卷守山阁丛书本164、罗氏识遗宋·罗璧10卷学海类编本165、梦粱录宋·吴自牧20卷学津讨原本166、辽志南宋·叶隆礼1卷通行本167、癸辛杂识宋·周密6卷学津讨原本168、东谷随笔宋·李之彦1卷学海类编本169、虏庭事实宋·文惟简1卷说郛本170、木笔杂抄宋·佚名2卷学海类编本171、使辽语录宋·陈襄1卷辽海丛书本172、棠阴比事原编宋·桂万荣1卷四库全书本棠阴比事续编明·吴讷1卷四库全书本棠阴比事补编明·吴讷1卷通行本宋稗类钞清·潘永因8卷《四库全书》本大金吊伐录金·佚名4卷守山阁丛书本南征录汇金·李天民1卷己卯丛编本南迁录金·张师颜1卷学海类编本归潜志金·刘祁14卷知不足斋丛书本言行龟鉴元·张光祖8卷文渊阁本钱塘遗事元·刘一清10卷四库全书本南村辍耕录元·陶宗仪30卷通行本平宋录元·刘敏中3卷守山阁丛书本元朝征缅录元·佚名1卷守山阁丛书本古杭杂记元·李东有1卷通行本吴中旧事元·陆友仁1卷墨海金壶本东南纪闻元·佚名3卷守山阁丛书本山居新话元·杨瑀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岁华纪丽谱元·费著1卷宝颜堂秘笈)本困学斋杂录元·鲜于枢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湛渊静语元·白珽2卷知不足斋丛书本北轩笔记元·陈世隆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砚北杂志元·陆友仁2卷笔记小说大观本招捕总录元·佚名1卷守山阁丛书本玉堂嘉话元·王恽8卷守山阁丛书本闲居录元·吾衍子行1卷《学津讨原》本长春真人西游记元·李志常2卷连筠簃丛书本大理行记元·郭松年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安南志略元·黎崱19卷通行本平江记事元·高德基1卷墨海金壶本解酲语元·李材1卷稗乘本稗史集传元·徐显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日闻录元·李翀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北风扬沙录元·陈准1卷说郛本元朝秘史元·佚名15卷连筠簃丛书本金志元·宇文懋昭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汝南遗事元·王鹗4卷守山阁丛书本保越录元·佚名1卷学海类编本万柳溪边旧话宋·尤玘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庚中外史元·权衡2卷学海类编本草木子明·叶子奇4卷四库全书本隆平纪事清·史册1卷昭代丛书本辽小史明·杨循吉1卷辽海丛书本金小史明·杨循吉8卷辽海丛书本庚申君遗事清·万斯同辑1卷昭代丛书本圣武亲征录校注王国维校注1卷海宁王忠悫公遗书本西夏纪民国·戴锡章28卷京华印书局本二、小说故事类稽神录五代·徐铉6卷太平广记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北宋·佚名3卷罗振玉影印本玉堂闲话五代·王仁裕5卷说郛本173.梁公九谏宋·佚名1卷《古本小说集成》本174.北梦琐言宋·孙光宪20卷四库全书本175.白獭髓宋·张仲文1卷说郛本176.退斋笔录宋·侯延庆1卷说郛本177.搜神秘览宋·章炳文3卷日本福井氏崇兰馆藏本178.杂纂续宋·王君玉1卷通行本179.杂纂二续宋·苏轼1卷通行本180.东坡志林宋·苏轼29篇通行本181.艾子杂说宋·苏轼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182.闲窗括异志宋·鲁应龙1卷说郛本183.葆光录宋·龙明子3卷顾氏家塾本184.谈渊宋·王陶1卷历代小史本185.北窗炙輠录宋·施彦执编2卷学海类编本186.厚德录宋·李元纲编4卷《百川学海》本187.续世说宋·孔平仲12卷清钱熙祚订校本188.江淮异人录宋·吴淑1卷道藏本189.茅亭客话宋·黄休复10卷四库全书本190.王榭传宋·佚名1卷唐宋丛书本191.海陵三仙传宋·王禹锡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192.青琐高议前集宋·刘斧10卷明钞本193.青琐高议後集宋·刘斧10卷明钞本194.青琐高议别集宋·刘斧8卷明钞本195.月河所闻集宋·莫君陈1卷明抄本196.大宋宣和遗事宋·佚名4卷涵芬楼排印本197.醉翁谈录宋·罗烨20卷古典文学出版社本198.陶朱新录宋·马纯1卷《四库全书》本199.续博物志宋·李石10卷《四库全书》本200.睽车志宋·郭彖6卷丛书集成本201.绿窗新话宋·皇都风月主人2卷古典文学出版社本202.丽情集宋·张君房1卷香艳丛书本203.赏心乐事宋·张鉴1卷香艳丛书本204.夷坚志宋·洪迈206卷续夷坚志金·元好问4卷笔记小说大观本琅嬛记元·伊世珍3卷津逮秘书本拊掌录元·元怀1卷古今说海本山房随笔元·蒋正子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乐郊私语元·姚桐寿1卷宝颜堂秘笈本至正直记元·孔齐4卷粤雅堂丛书本遂昌杂录元·郑元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春梦录元·郑禧1卷香艳丛书本三、考据辩证类205.孔氏杂说宋·孔平仲4卷墨海金壶本206.杨公笔录宋·杨延龄1卷学海类编本207.吴越备史宋·钱俨4卷四库全书本208.燕翼诒谋录宋·王栐5卷说郛本209.宋朝事实宋·李攸20卷四库全书本210.宾退录宋·赵与时10卷四库全书本211.负暄野录宋·陈槱2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12.南窗纪谈宋·无名氏1卷知不足斋本213.步里客谈宋·陈长方2卷四库全书本214.野客丛书宋·王楙30卷丛书集成本215.宜斋野乘宋·吴枋1卷216.容斋随笔宋·洪迈16卷四库全书本217.容斋续笔宋·洪迈16卷四库全书本218.容斋三笔宋·洪迈16卷四库全书本219.容斋四笔宋·洪迈16卷四库全书本220.容斋五笔宋·洪迈10卷四库全书本221.诚斋挥麈录宋·杨万里3卷学海类编本222.雲麓漫钞宋·赵彦卫15卷别下斋校本223.姚氏残语宋·姚宽1卷《说郛》本224.鼠璞宋·戴埴1卷百川学海本225.肯綮录宋·赵叔问1卷通行本226.旧闻证误宋·李心传5卷藕香零拾本227.萤雪丛说宋·俞成2卷百川学海本228.对床夜语宋·范晞文5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29.能改斋漫录宋·吴曾18卷聚珍版丛书本230.藏一话腴宋·陈郁4卷学海类编本231.西畴老人常言宋·何坦1卷百川学海本232.世范宋·袁寀3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33.燕魏杂记宋·吕颐浩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34.山家清事宋·林洪1卷清刻本235.爱日斋丛钞宋·叶寘1卷说郛本236.困学纪闻宋·王应麟20卷涵芬楼影印本237.读书附志宋·赵希弁2卷通行本238.蒙鞑备录宋·孟珙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佩韦斋辑闻元·俞德邻4卷学海类编本勤有堂随录元·陈栎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席上腐谈元·俞琰2卷宝颜堂秘笈本学古编元·吾丘衍1卷宝颜堂秘笈本唐才子传元·辛文房10卷元刊影印本敬斋古今黈元·李治12卷藕香零拾本物异考元·方凤1卷《宝颜堂秘笈》本客杭日记元·郭畀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为日损斋笔记元·黄溍1卷守山阁丛书本庶斋老学丛谈元·盛如梓4卷笔记小说大观本雪履斋笔记元·郭翼1卷涵海本学易居笔录元·俞镇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河朔访古记元·纳新3卷粤雅堂丛书本墨史元·陆友3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女红馀志元·龙辅2卷诗词杂俎本青楼集元·黄雪蓑1卷通行本明代笔记目录一、野史类云南机务抄黄明·张紞1卷《纪录汇编》本致身录明·史仲彬1卷《学海类编》本北征录明·金幼孜1卷东方学会铅印本北征後录明·金幼孜1卷《纪录汇编》本天顺日录明·李贤1卷国朝典故本否泰录明·刘定之1卷《纪录汇编》本北使录明·李实1卷《纪录汇编》本东征纪行录明·张瓒1卷国朝典故本北征事迹明·袁彬1卷《纪录汇编》本正统临戎录明·杨铭1卷《纪录汇编》本正统北狩事迹明·杨铭1卷《纪录汇编》本水东日记明·叶盛7卷嘉靖本抚安东夷记明·马文升1卷《纪录汇编》本医闾漫记明·贺钦1卷《纪录汇编》本平蛮录明·王轼1卷国朝典故本燕对录明·李东阳1卷国朝典故本西征日录明·杨一清1卷《纪录汇编》本制府杂录明·杨一清1卷《纪录汇编》本皇明纪略明·皇甫录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近峰纪略明·皇甫录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治世馀闻明·陈洪谟8卷《纪录汇编》本继世纪闻明·陈洪谟6卷《纪录汇编》本大同纪事明·韩邦奇1卷明臣宁攘要编本大驾北还录明·陆深1卷明刻本姜氏秘史明·姜清5卷豫章丛书本滇载记明·杨慎1卷《古今说海》本贤识录明·陆釴1卷明刻本病逸漫记明·陆釴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云中事记明·苏祐1卷《纪录汇编》本云中纪变明·孙允中1卷名臣宁攘要编本平濠录明·钱德洪1卷《学海类编》本今言明·郑晓5卷纪录汇编丛书本广右战功明·唐润之1卷金声玉振集本病榻遗言明·高拱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大同平叛志明·尹耕1卷明臣宁攘要编本皇明盛事述明·王世贞6卷广雅书局刊本皇明异典述明·王世贞10卷广雅书局刊本召对录明·申时行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窥天外乘明·王世懋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皇明典故纪闻明·余继登18卷皇明典故本守郧纪略明·高斗枢1卷通行本幸存录明·夏允彝6卷上海涵芬楼藏钞本翦胜野闻明·无名氏1卷国朝典故本凤凰台记事明·马生龙1卷《稗乘》本天潢玉牒明·无名氏1卷明刻本皇明本纪明·佚名1卷国朝典故本北巡私记明·刘佶1卷云窗丛刻本革除逸史明·朱睦<木挈>2卷钱熙祚锡之甫校梓本东朝纪明·王泌1卷《稗乘》本。

《宋史·刘敞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宋史·刘敞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宋史·刘敞传》原文及译文赏析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

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

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

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

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

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

”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

敞曰:“此所谓驳也。

”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

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

其后官取潴①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

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

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

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

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②益牢。

将论囚,敞曰:“冤也。

”亲按问之。

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

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

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

敞穷治其事,伟伏罪。

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

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

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

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

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帝食新橙,命赐之。

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

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注】①潴:蓄积。

②傅致:罗织。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素习知山川道径素:向来B.将论囚论:讨论C.持府县短长持:挟制D.卒之付御史决决:判决答案:B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口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②伟即变前狱,至口四五,卒之付御史决③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口以讽谏A.①且②则③所 B.①以②于③因C.①且②则③因 D.①以②于③所答案:B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答案:C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雷塘曾被官府征作其它用途,刘敞经过努力,将它归还给百姓,B.刘敞曾经在扬州和永兴军等处任职,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

南北朝杂记

南北朝杂记

圣碟电子图书中华别史全集南北朝杂记(宋)刘敞著中华别史全集·中华野史南北朝杂记○庾诜齐新野庾诜,少孤,以读书自业。

元象算数,皆所妙绝。

武献公萧颍胄,疾笃,谓诜曰:“推某历数,当无辜否?”答曰:“镇星在襄阳,荆州自少福。

明府归终于乱代,齐名伊霍,足贵子孙,有何恨哉!”公曰:“君得之矣。

但昏主狂虐,人思尧舜,恨不见清廓天下,息马华山也。

”歔欷而终,果如其言。

颍胄,赤斧之子。

○张畅宋张畅常奉持观音。

南谯之构逆也,畅不从。

王欲害之,夜梦观世音曰:“汝不可杀畅。

”遂不敢害。

及王败,畅系狱,诵观世音经千遍,锁寸寸断。

狱司易之,复断。

吏白,释之。

○萧献明齐松滋令兰陵萧献明,母患病积年。

献明昼夜祈祷。

时寒冻,献明下泪,凝结如箸,额上叩血,成冰不溜。

忽有一人以石函授之,曰:“此能治太夫人病。

”献明跪而受之。

忽然不见。

以函奉母,中惟三寸绢,丹书为日月字。

母病即愈。

○解叔谦齐雁门解叔谦,征为朝请,不赴。

母疾,叔谦夜于庭中稽颡祈福,闻空中云:“得丁公藤为酒。

”便差访医,及本草,无识者。

圣碟电子图书中华别史全集乃崎岖求访。

至宜都境,遥见山中老翁伐木,问其所用。

答曰:“此丁公藤,治风尤验。

”叔谦再拜流涕,具款行求之意。

此翁怆然,以藤与之,并示其渍酒之法。

叔谦受领。

此人不复知处。

依法为酒,母疾便愈。

○宗元卿齐南阳宗元卿,有至行。

早孤,为母所养。

母病,元卿在远辄心痛,大病则大痛,小病则小痛,以此为常。

乡里宗敬,率号宗曾子。

○匡昕齐庐陵匡昕,隐金华山,服食,不与俗人交。

母亡已经数日,昕奔还号叫,母便苏。

孝感致也。

○曾康祖齐扶风曾康祖,母患乳痈,诸医不能疗。

康祖乃跪,以两手捧乳,大悲泣。

母痈即愈。

○斛斯丰乐北齐高祖尝宴群臣。

酒酣,各令歌乐。

武卫斛斯丰乐歌曰:“朝亦饮酒醉,暮亦饮酒醉,日日饮酒醉,国计无取次。

”上曰:“丰乐不谄,是好人也!”中华别史全集·中华野史南北朝杂记○齐明帝齐明帝尝饮食,捉竹箸,谓卫尉应昭光曰:“卿解我用竹箸意否?”答曰:“昔夏禹衣恶,往诰流言,象箸豢腴,先哲唾诫。

宜春历史名人1

宜春历史名人1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宜春历史名人徐稚(97-168)徐稚,字孺子。

丰城市白土镇隐溪村人。

东汉隐士。

少学今文经学,兼通天文,历算。

家贫务农,自食其力。

公府征辟,皆不就。

时称"南州高士"。

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待宾客,特为他设一榻,去则悬之。

后以"悬榻"比喻礼待贤士。

王勃《滕王阁序》所云:"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即用此典故。

徐稚卒葬南昌进贤门外。

今南昌孺子路、孺子亭、孺子公园皆因纪念徐稚而名。

丰城隐溪因徐稚隐居于此而得名。

陶渊明(365-427)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

晋代诗人。

宋代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有陶渊明"始家宜丰"的记载。

宜丰旧《图经》亦有此说。

陶渊明29岁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

后任彭泽县令。

因不事权贵,弃官隐居栗里(今星子县境内)。

52岁时偕少子陶佟回归宜丰故里,四年后返浔阳,逝于柴桑。

陶佟留居故里。

今澄塘镇秀溪、故村等处陶姓人皆为陶佟之后裔。

历代方志载宜丰境内有南山、柳斋、菊轩、东篱、洗墨池、藏书礅、故里桥、靖节桥、我公桥、舒啸台、赋诗湾、顾渊石、醉卧石、渊明洞、读书堂、靖节祠等陶渊明遣迹及其纪念建筑。

邓王番邓王番,字韫玉。

高安市筠阳镇人。

唐中和元年(881)自尚书、江西节度使权知袁州(代理袁州刺史)。

宋代笔记小说目录

宋代笔记小说目录

宋代笔记小说目录001《册府元龟》002《太平御览》1000卷003《三朝北盟会编》004《太平广记》005《唐会要》006《容斋随笔》007《资治通鉴》胡三省音注 008《全宋文》009《容斋随笔》总集 (南宋)洪迈撰 010《夷坚志全集》宋洪邁 011《续夷坚志》(宋)元好问撰 012《唐会要》宋王溥013《爱日斋丛抄》宋?叶釐 014《百官箴》(宋)許月卿撰 015《北梦琐言》宋?孙光宪陈尚君再补016《北狩见闻录》宋?曹勋 017《北溪字義》(宋)陳淳 018《北苑别录》(宋)赵汝砺著 019《碧雞漫志》 [宋]王灼020《避戎夜话》(宋)石茂良撰 022《泊宅編》[宋]方勺023《步里客谈》宋?陈长方 024《采石瓜洲毙亮记》(宋)蹇驹撰 025《草堂詩話》 [宋]蔡夢弼集錄 026《晁氏客语》(宋)晁说之撰 027《朝野遗记》(宋)佚名撰 028《乘轺录》(宋)路振029《仇池笔记》 [宋]苏轼030《淳熙三山志》宋梁克家著 031《淳熙玉堂杂记》(宋)周必大撰 032《从驾记》宋?陈随隐033《翠微先生北征录》(宋)华岳著 034《大宋宣和遗事》宋?佚名著 035《东谷所见》(宋)李之彦撰 036《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 037《东坡志林》[宋]苏轼038《东巡记》宋?赵彦卫039《洞天清録》(宋)趙希鵠撰 040《都城记胜》(宋)灌圃耐得翁 041《独醒杂志》(宋)曾敏行042《对床夜语》宋?范晞文撰 043《番禺雜記》(宋)鄭熊撰 044《艮岳记》宋?张淏045《耕禄槀》(宋)胡錡撰 046《公是先生弟子记》( 宋)刘敞撰 047《官箴》南宋•吕本中048《广清凉传》(宋)释延一撰 049《归田录》〔宋〕欧阳修撰 050《海岳名言》,著,米芾 051《韩忠献公遗事》(宋)强至撰 052《鹖冠子》(宋)陆佃 053《鹤林玉露》宋罗大经 054《鹤山笔录》(宋)魏了翁撰 055《画继》《画继补遗》宋?邓椿 056《雞肋》(宋)趙崇絢撰 057《甲申杂记》宋?王巩058《建炎复辟记》南宋?佚名 059《建炎时政记》南宋?李纲 060《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宋]李心傳撰 061《江表志》北宋?郑文宝 062《江淮异人录》(宋)吴淑撰 063《江邻幾杂志》[宋]江休复著 064《江南別錄》[宋]陳彭年 065《江南野史》[宋] 龙衮066《角力记》北宋?调露子 067《金七十论》(宋)陈天竺三藏真谛译068《晋阳秋续》刘宋檀道鸾着 069《靖康稗史箋證》(宋)確庵、耐庵编070《靖康传信录》宋李纲 071《靖康纪闻》(宋)丁特起著 072《郡斋读书志》宋?晁公武 073《开封府状》宋•佚名074《开禧德安守城录》(宋)王致远撰 075《睽车志》[宋] 郭彖076《困学纪闻》宋王应麟 077《括异志》宋?张师正 078《揽辔录》宋?范成大079《麈史》宋]王得臣080《乐府指迷》[宋]沈义父 081《冷斋夜话》宋]释惠洪 082《醴泉笔录》宋?江休复 083《丽情集》宋?张君房084《梁公九諫》 [宋] 佚名 085《辽志》 (宋)叶隆礼著086《林间录》 (宋)释惠洪撰 087《林灵素传》(宋)赵与时 088《麟臺故事》[宋]程俱089《岭外代答》〔宋〕周去非撰 090《六一诗话》[宋]欧阳修 091《龙川别志》宋]苏辙092《龙川略志》宋]苏辙093《虏庭事实》宋?文惟简 094《陸氏家制》,宋,陸九韶撰 095《欒城遺言》(宋)蘇籀記 096《罗湖野录》宋江西沙门晓莹集 097《洛阳缙绅旧闻记》宋张齐贤撰 098《茅亭客話》宋黄休復 099《蒙鞑备録》南宋孟珙 100《蒙斋笔谈》(宋)郑景望撰 101《梦窗稿 [南宋]102《梦粱录》(宋)吴自牧著 103《梦溪笔谈》北宋沈括 104《默记》宋]王铚105《南北朝杂》记 (宋)刘敞 106《寶慶四明志》(宋)胡矩修 107《南部新书》宋钱易撰 108《南唐近事》宋郑文宝 109《齐东野语》宋?周密 110《钱氏私志》宋?钱世昭 111《青溪寇轨》,宋,方勺 112《青箱杂记》宋吴处厚 113《全唐诗话》宋•尤袤 114《权书》(宋)苏洵115《儒林公议》[宋] 田况 116《儒言》(宋)晁説之撰 117《入越録》(宋)呂祖謙撰 118《三国杂事》[宋] 唐庚著 119《山家清事》(宋)林洪撰 120《賞心樂事》(宋)張鑑撰 121《少仪外傅》宋,吕祖谦撰 122《邵氏闻见前录》宋?邵伯温123《邵氏闻见后录》宋?邵博 124《渑水燕谈录》宋?王辟之 125《师友谈记》[宋]李廌126《十七史百将传》宋]张预著 127《十七史蒙求》(宋)王令撰 128《识小录》〔宋〕道人徐树丕 129《使辽语录》宋?陈襄130《昨梦录》南宋?康与之 131《守城录》(宋)陈规、汤璹撰 132《壽昌乘》(宋)佚名纂修 133《書集傳或問》(宋)陳大猷 134《四朝闻见录》宋叶绍翁135《松漠纪闻》(全) [宋]洪皓 136《宋朝事实》宋李攸著 137《宋景文公笔记》(宋)宋祁撰 138《隋唐嘉话》宋刘餗139《世范》宋袁采140《孫威敏征南錄》,宋,滕元發 141《唐语林》(宋)王谠142《唐子西文录》[宋] 唐庚强行父 143《棠阴比事》宋桂万荣 144《王氏談録》(宋)王欽臣撰 145《文昌雜錄》[宋]龐元英 146《文房四説》(宋)蔡襄147《闻见近录》宋)王巩著 148《瓮中人语》宋?韦承 149《吴船录》[宋]范成大150《吴越备史》(宋)钱俨撰 151《五代春秋》宋尹沫152《五代史阙文》(宋)王禹偁著 153《五国故事》[宋] 佚名著 154《武林旧事》宋周密155《西夏事略》宋王称撰 156《闲燕常谈》(宋)董弅 157《湘山野录》(宋)文莹著 158《心相篇》宋]陈希夷159《行营杂录》(宋)赵葵撰 160《续清凉传》(宋)张商英述 161《续世说》,宋,孔平仲 162《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宋?许亢宗163《延平答問》宋朱子撰 164《巖下放言》(宋)葉夢得撰 165《燕魏杂记》宋?吕颐浩 166《杨文公谈苑》[宋]杨亿口述黄鉴笔录 167《炀帝迷楼记》宋?佚名168《宜斋野乘》(宋)吴枋撰 169《游城南记》宋?张礼170《于役志》(宋)歐陽修撰 171《漁樵閑話录》(舊題宋)蘇軾撰 172《玉壶清话》(宋)文莹 173《寓简》宋?沈作喆174《云麓漫钞》(宋)赵彦卫撰 175《赵后遗事》宋?秦醇 176《折狱龟鉴》(南宋) 郑克 177《正蒙》〔北宋〕張載178《州縣提綱》(宋)不著撰人 179《晝簾緒論》(宋)胡太初撰 180《朱文公政训》宋?朱熹 181《隨隱漫録》(宋)陳世崇撰 182《杂纂七种》(宋)王君玉等。

历代笔记小说名录

历代笔记小说名录

历代笔记小说名录1.汉魏晋南北朝笔记目录2.3.一、历史琐闻类4.5.蜀王本纪旧题汉·扬雄 1卷壁经堂丛书本6.杂事秘辛汉·无名氏 1卷香艳丛书本7.献帝春秋东汉·阙名 1卷古今说部丛书本8.天禄阁外史汉·黄宪 8卷笔记小说大观本9.汉末英雄记三国魏·王粲 1卷黄氏逸书考本10.九州春秋西晋·司马彪 1卷黄氏辑本11.汉晋春秋东晋·习凿齿 3卷汤球辑本12.魏晋世语晋·郭颁 1卷说郛本13.晋後略西晋·荀绰 1卷黄氏逸书考辑本14.十六国春秋别本北魏·崔鸿16卷文渊阁四库丛书本15.大业拾遗记唐·颜师古 1卷通行本16.列仙传汉·刘向 2卷笔记小说大观本17.神仙传晋·葛洪10卷四库全书本18.晋四王遗事东晋·卢綝 1卷黄氏逸书考辑本19.晋八王故事东晋·卢綝 1卷黄氏逸书考辑本20.晋阳秋东晋·庾翼 1卷古今说部丛书本21.续晋阳秋南朝宋·檀道鸾 1卷古今说部丛书本22.晋春秋唐·杜延业 1卷汤球辑本23.晋中兴书南朝宋·何法盛 1卷黄氏逸书考本24.东宫旧事晋·张敞 1卷说郛本25.三国典略唐·丘悦 2卷通行本26.晋五胡指掌明·张大龄 3卷明万历三十九年张养正刻本27.三十国春秋辑本清·汤球 1卷广雅书局刊本28.平陈记佚名 1卷说郛本29.三齐略记晋·伏琛 1卷说郛本30.二、小说故事类31.32.神异经汉·东方朔 1卷四库全书本33.博物志西晋·张华10卷四库全书本34.异苑晋·刘敬叔10卷35.拾遗记晋·王嘉10卷百子全书本36.搜神记东晋·干宝20卷37.搜神後记旧题晋·陶潜10卷38.齐谐记南朝宋·东阳无疑 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39.幽明录南朝宋·刘义庆 1卷通行本40.续齐谐记南朝梁·吴均 1卷四库全书本41.俗说南朝梁·沈约 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42.笑林三国魏·邯郸淳 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43.绿珠传宋·乐史 1卷通行本44.冥通记南朝梁·陶弘景 1卷说郛本45.高士传晋·皇甫谧 3卷古今逸史本46.还冤记北齐·颜之推 1卷说郛本47.八朝穷怪录隋·佚名 1卷国学宝典辑本48.语林晋·裴启 1卷古小说钩沉本49.续仙传五代·沈汾 3卷四库全书本50.洞冥记汉·郭宪 4卷四库全书本51.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36卷52.南北朝新语明·林茂桂 4卷海王村古籍丛刊本53.三、考据辩证类55.古今注晋·崔豹 8卷四部丛刊影宋本56.邺中记晋·陆翙 1卷广汉魏丛书本57.凉州记北凉·段龟龙 1卷张澍辑本58.沙州记南朝宋·段国 1卷张澍辑本59.风土记晋·周处 1卷说郛本60.浔阳记东晋·张僧鉴 1卷说郛本61.丹阳记晋·山谦之 1卷说郛本62.交州记晋·刘欣期 1卷说郛本63.永嘉郡记南朝宋·郑辑之 1卷说郛本64.始兴记南朝宋·王韶 1卷说郛本65.宜都记晋·袁山松 1卷说郛本66.洛阳记晋·陆机 1卷说郛本67.荆州记晋·盛弘之 1卷说郛本68.南康记晋·邓德明 1卷说郛本69.南雍州记晋·王韶 1卷说郛本70.会稽记晋·孔晔 1卷说郛本71.广州记晋·顾微 1卷说郛本72.广志晋·郭义恭 1卷说郛本73.关中记晋·潘岳 1卷说郛本74.梁州记南朝宋·刘澄之 1卷说郛本75.鄱阳记南朝宋·刘澄之 1卷说郛本76.佛国记东晋·法显 1卷说郛本77.78.隋唐五代笔记目录79.80.一、历史琐闻类82.大业杂记唐·杜宝 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83.隋遗录唐·颜师古 2卷百川学海本84.壶关录唐·韩昱 1卷说郛本85.隋唐嘉话唐·刘餗 3卷顾氏文房小说本86.大唐创业起居注唐·温大雅 3卷学津讨原本87.大唐传载唐·佚名 1卷四库全书本88.魏郑公谏录唐·王方庆 5卷四库全书本89.朝野佥载唐·张鷟 6卷宝颜堂秘笈本90.耳目记唐·张鷟 1卷说郛本91.次柳氏旧闻唐·李德裕 1卷顾氏文房小说本92.高力士外传唐·郭湜 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93.安禄山事迹唐·姚汝能 3卷藕香零拾本94.开天传信记唐·郑棨 1卷四库全书本95.开元天宝遗事五代·王仁裕 4卷四库全书本96.松窗杂录唐·李濬 1卷四库全书本97.刘宾客嘉话录唐·韦绚 1卷通行本98.尚书故实唐·李绰 1卷宛委山堂说郛本99.因话录唐·赵璘 6卷稗海本100.幽闲鼓吹唐·张固 1卷学海类编本101.云溪友议唐·范摅 3卷太平广记本102.明皇杂录唐·郑处诲 3卷守山阁丛书本103.中朝故事南唐·尉迟偓 2卷四库全书本104.大唐新语唐·刘肃13卷稗海本105.五代新说唐·徐炫 1卷太平广记本106.唐国史补唐·李肇 4卷四库全书本107.唐阙史唐·高彦休 4卷四库全书本108.唐摭言五代·王定保15卷雅雨堂精刻本109.唐语林宋·王谠 8卷守山阁丛书本110.鉴诫录後蜀·何光远10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11.柳氏叙训唐·柳玭 1卷通行本112.奉天录唐·赵元一 4卷笔记小说大观本113.邺侯外传唐·李繁 1卷说郛本114.常侍言旨唐·柳珵 1卷说郛本115.新城录唐·沈亚之 1卷说郛本116.牛羊日历唐·刘轲 1卷十万卷楼丛书本117.李相国论事集唐·李绛 6卷四库全书本118.戎幕闲谈唐·韦绚 1卷说郛本119.贾氏谈录宋·张洎 1卷通行本120.谭宾录唐·胡璩 5卷通行本121.东观奏记唐·裴庭裕 3卷藕香零拾本122.金华子杂编南唐·刘崇远 2卷四库全书本123.金銮密记唐·韩偓 1卷通行本124.二、小说故事类125.126.梁四公记唐·张说 1卷太平广记辑本127.云仙杂记唐·冯贽10卷四库全书本128.启颜录隋·侯白 2卷敦煌本129.补江总白猿传唐·佚名 1卷唐宋传奇集本130.炀帝迷楼记宋·佚名 1卷历代小史本131.炀帝开河记唐·韩偓 1卷历代小史本132.海山记唐·佚名 1卷历代小史本133.杜阳杂编唐·苏鹗 3卷四库全书本134.宣室志唐·张读 1卷太平广记本135.独异志唐·李亢 6卷稗海本136.集异记唐·薛用弱 1卷四库全书本137.集异记唐·陆勋 1卷四库全书本138.剧谈录唐·康軿 2卷汲古阁刊本139.玄怪录唐·牛僧儒 4卷明刻本140.东阳夜怪录唐·佚名 1卷唐宋传奇集本141.湘中怨解唐·沈亚之 1卷唐宋传奇集本142.开元昇平源唐·吴兢 1卷唐宋传奇集本143.广陵妖乱志五代·郭廷诲 1卷说郛本144.神仙感遇传前蜀·杜光庭 5卷道藏本145.酉阳杂俎唐·段成式30卷通行本146.三水小牍唐·皇甫枚 2卷云自在龛丛书本147.续玄怪录唐·李复言 4卷南宋本148.龙城录唐·柳宗元 2卷四库全书本149.博异志唐·郑还古 1卷四库全书本150.谐谑录唐·朱揆 1卷唐代丛书本151.记事珠唐·冯贽 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152.庐陵官下记唐·段成式 1卷说郛本153.天坛王屋山圣迹记唐·杜光庭 1卷道藏本154.冥报记唐·唐临 3卷涵芬楼秘笈本155.墉城集仙录前蜀·杜光庭10卷道藏本156.角力记北宋·调露子 1卷影印清刊本157.广异记唐·戴孚 1卷太平广记本158.桂苑丛谈唐·冯翊子子休 1卷四库全书本159.历代崇道记唐·杜光庭 1卷道藏本160.兼名苑唐·僧远年18卷通行本161.潇湘录唐·柳祥 1卷说郛本162.纂异记唐·李玫 1卷太平广记本163.东城老父传唐·陈鸿祖 1卷太平广记本164.定命论唐·赵自勤 1卷太平广记本165.卓异记唐·陈翱 1卷顾氏文房小说本166.河东记唐·薛渔思 1卷太平广记本167.会昌解颐录唐·佚名 1卷宛委山堂本168.逸史唐·卢肇 3卷太平广记本169.玉泉子唐·无名氏 1卷四库全书本170.树萱录唐·佚名 1卷通行本171.南楚新闻唐·尉迟枢 1卷说郛本172.前定录唐·钟辂 1卷百川学海本173.续前定录唐·钟辂 1卷通行本174.灯下闲谈唐·佚名 1卷适园丛书175.原化记唐·皇甫氏 1卷太平广记本176.辨疑志唐·陆长源 1卷太平广记本177.玉溪编事五代·金利用 1卷太平广记本178.定命录唐·吕道生 1卷太平广记本179.纪闻唐·牛肃 1卷太平广记本180.三、考据辩证类181.182.封氏闻见记唐·封演10卷说郛本183.苏氏演义唐·苏鹗 2卷四库全书本184.资暇集唐·李济翁 3卷顾氏本185.刊误唐·李涪 2卷百川学海本186.兼明书唐·丘光庭 5卷四库全书本187.义山杂纂唐·李商隐 1卷说郛本188.北里志唐·孙棨 1卷古今说海本189.中华古今注五代·马缟 3卷百川学海本190.中枢龟镜唐·苏瑰 1卷四库全书本191.来南录唐·李翱 1卷说郛本192.醉乡日月唐·皇甫松 1卷说郛本193.灌畦暇语唐·佚名 1卷学海类编本194.谗书唐·罗隐 5卷清拜经楼刊本195.戒子拾遗唐·李恕 1卷通行本196.197.宋代笔记目录198.199.一、历史琐闻类200.201.1、乘轺录宋·路振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02.于阗国行程记五代·平居诲1卷通行本203.钓矶立谈宋·史温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04.珍席放谈宋·高晦叟2卷四库全书本205.五国故事宋·佚名2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06.三楚新录宋·周羽3卷墨海金壶本207.洛阳缙绅旧闻记宋·张齐贤5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08.五代史阙文宋·王禹偁1卷四库全书本209.江表志宋·郑文宝3卷说郛本210.南唐近事宋·郑文宝3卷四库全书本211.丁晋公谈录宋·丁谓 1卷百川学海本212.南部新书宋·钱易 10卷学津讨源本213.王文正公笔录宋·王曾1卷四库全书本214.宋景文公笔记宋·宋祁3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15.国老谈苑宋·王君玉2卷涉园宋本216.闻见近录宋·王巩 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17.随手杂录宋·王巩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18.甲申杂记宋·王巩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19.春渚纪闻宋·何薳10卷学津讨原本220.道山清话宋·无名氏1卷学津讨原本221.谈苑宋·孔平仲4卷唐宋丛书本222.碧云騢宋·梅尧臣1卷百川学海本223.王文正公遗事宋·王素1卷影印元明善本丛书本224.醴泉笔录宋·江休复2卷清刻本225.儒林公议宋·田况2卷上海进步书局本226.东斋记事宋·范镇6卷清钱熙祚校注本227.江南野史宋·龙衮10卷影印明钞本228.春明退朝录宋·宋敏求3卷百川学海本229.括异志宋·张师正 10卷四部丛刊续编影宋钞本230.征南录宋·滕元发1卷墨海金壶本231.南北朝杂记宋·刘敞1卷学海类编本232.温公日记宋·司马光1卷通行本233.温公琐语宋·司马光1卷澹生堂钞本234.涑水记闻宋·司马光 16卷聚珍版丛书本235.公是先生弟子记宋·刘敞1卷续古逸丛书本236.韩忠献公遗事宋·强至1卷百川学海本237.湘山野录宋·文莹3卷学津讨原本238.湘山野录宋·文莹1卷通行本239.玉壶清话宋·文莹 10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40.蜀梼杌宋·张唐英2卷学海类编本241.渑水燕谈录宋·王辟之 10卷光芬楼夏敬观校本242.江南馀载南唐·佚名2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43.张太史明道杂志宋·张耒1卷清刻本244.五代春秋宋·尹洙2卷学海类编本245.过庭录宋·范公偁1卷稗海本246.师友谈记宋·李廌1卷百川学海本247.齐东野语宋·周密 20卷学津讨原本248.梁溪漫志宋·费衮 10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49.画墁录宋·张舜民1卷四库全书本250.龙川略志宋·苏辙 10卷涵芬楼本251.龙川别志宋·苏辙2卷四库全书本252.孙公谈圃宋·孙升3卷百川学海本253.吕氏杂记宋·吕希哲2卷四库全书本254.青箱杂记宋·吴处厚 10卷四库全书本255.晁氏客语宋·晁说之1卷学海类编本256.谈薮宋·庞元英1卷学海类编本257.东轩笔录宋·魏泰 15卷明嘉靖楚山书屋本258.三国杂事宋·唐庚1卷学海类编本259.独醒杂志宋·曾敏行 10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60.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 10卷四库全书本261.靖康纪闻宋·丁特起1卷学津讨源本262.靖康传信录宋·李纲3卷海山仙馆本263.铁围山丛谈宋·蔡绦6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64.建炎复辟记宋·佚名1卷照旷阁本65、建炎时政记宋·李纲3卷四库全书本66、建炎进退志宋·李纲4卷四库全书本67、建炎笔录宋·赵鼎3卷丛书集成本68、游城南记宋·张礼1卷通行本69、北狩见闻录宋·曹勋1卷学海类编本70、高斋漫录宋·曾慥1卷四库全书本71、清虚杂着补阙宋·王从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72、闲燕常谈宋·董弅1卷历代小史本73、张氏可书宋·张知甫1卷守山阁丛书本74、艮岳记宋·张淏1卷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75、泊宅编宋·方杓 10卷明秦汝立翻宋本76、青溪寇轨宋·方勺1卷学海类编本77、侯鲭录宋·赵令畤8卷笔记小说大观本78、曲洧旧闻宋·朱弁 10卷照旷阁本79、燕北录宋·王易1卷说郛本80、邵氏闻见录宋·邵伯温 20卷汲古阁本81、邵氏闻见後录宋·邵博 30卷汲古阁本82、後山谈丛宋·陈师道6卷适园丛书本83、栾城先生遗言宋·苏籀1卷百川学海本84、萍洲可谈宋·朱彧3卷墨海金壶本85、墨庄漫录宋·张邦基 10卷笔记小说大观本86、贵耳集宋·张端义3卷津逮秘书本87、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宋·许亢宗1卷己卯丛编本88、避戎嘉话宋·石茂良1卷历代小史本89、朝野佥言宋·佚名1卷历代小史本90、瓮中人语宋·韦承1卷己卯丛编本91、却扫编宋·徐度3卷汲古阁本92、西夏事略宋·王称1卷学海类编本93、老学庵笔记宋·陆游 10卷稗海本94、老学庵续笔记宋·陆游1卷通行本95、家世旧闻宋·陆游2卷砚穴斋本96、清波杂志宋·周煇 12卷四部丛刊本97、默记宋·王銍3卷涵芬楼本98、武林旧事宋·周密 10卷通行本99、黑鞑事略宋·彭大雅1卷问影楼丛书本100、开封府状宋·佚名1卷己卯丛编本101、青宫译语金·王成棣1卷己卯丛编本102、呻吟语宋·佚名1卷103、宋俘记金·可恭1卷靖康稗史本104、昨梦录宋·康与之1卷四库全书本105、东巡记宋·赵彦卫1卷通行本106、从驾记宋·陈随隐1卷通行本107、辩诬笔录宋·赵鼎1卷涵海本108、亲征录宋·周必大1卷庐陵周益国文忠公集109、窃愤录宋·辛弃疾1卷学海类编本110、窃愤续录宋·辛弃疾1卷通行本111、南渡录宋·辛弃疾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112、采石瓜洲记宋·蹇驹1卷马氏家藏刊印本113、己酉避乱录宋·胡舜申1卷四库全书本114、开禧德安守城录宋·王致远1卷孙诒让校本115、襄阳守城录宋·赵万年1卷粤雅堂丛书本116、辛巳泣蕲录宋·赵与{容衣} 1卷守山阁本117、龙飞录宋·周必大1卷庐陵周益国文忠公集118、中兴战功录宋·李璧1卷清人辑永乐大典本119、翰苑遗事宋·洪遵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20、麟台故事宋·程俱7卷武英殿聚珍版121、淳熙玉堂杂记宋·周必大3卷宋刻影印本122、墨客挥犀宋·彭乘 10卷笔记小说大观本123、续墨客挥犀宋·彭乘 10卷红豆山房本124、鸡肋编宋·庄绰3卷丛书集成本125、钱氏私志宋·钱世昭1卷学海类编本126、桂海虞衡志宋·范成大1卷学海类编本127、中吴纪闻宋·龚明之6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28、寓简宋·沈作 10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29、避暑录话宋·叶梦得2卷津逮秘书本130、石林燕语宋·叶梦得 10卷四库全书本131、岩下放言宋·叶梦得3卷四库全书本132、罗湖野录宋·释晓莹4卷通行本133、耆旧续闻宋·陈鹄 10卷通行本134、西溪丛语宋·姚宽2卷学津讨原本135、野老纪闻宋·王大成1卷四库全书本136、二老堂杂志宋·周必大5卷学海类编本137、挥麈前录宋·王明清4卷津逮秘书本138、挥麈後录宋·王明清 11卷津逮秘书本139、挥麈三录宋·王明清3卷津逮秘书本140、挥麈后录馀话宋·王明清2卷津逮秘书本141、投辖录宋·王明清1卷四库全书本142、玉照新志宋·王明清6卷四库全书本143、桯史宋·岳珂 15卷学津讨原本144、麈史宋·王得臣3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45、枫窗小牍宋·百岁寓翁2卷稗海本146、醉翁谈录宋·金盈之8卷通行本147、深雪偶谈宋·方岳1卷通行本148、鹤林玉露宋·罗大经 18卷日本宽文本149、芦浦笔记宋·刘昌诗 10卷学海类编本150、西山政训宋·真德秀1卷清刻单行本151、鹤山笔录宋·魏了翁1卷学海类编本152、密斋笔记宋·谢采伯6卷四库全书本153、密斋续笔记宋·谢采伯1卷通行本154、养疴漫笔宋·赵溍1卷四库全书本155、朝野遗记宋·佚名1卷历代小史本156、游宦纪闻宋·张世南 10卷稗海本157、行营杂录宋·赵葵1卷历代小史本158、四朝闻见录宋·叶绍翁6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59、钱塘先贤传赞宋·袁韶1卷四库全书本160、北狩行录宋·蔡鞗1卷学海类编本161、揽辔录宋·范成大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162、松漠纪闻宋·洪皓3卷学津讨原本163、昭忠录宋·无名氏 1卷守山阁丛书本164、罗氏识遗宋·罗璧 10卷学海类编本165、梦粱录宋·吴自牧 20卷学津讨原本166、辽志南宋·叶隆礼1卷通行本167、癸辛杂识宋·周密6卷学津讨原本168、东谷随笔宋·李之彦1卷学海类编本169、虏庭事实宋·文惟简1卷说郛本170、木笔杂抄宋·佚名2卷学海类编本171、使辽语录宋·陈襄1卷辽海丛书本172、棠阴比事原编宋·桂万荣1卷四库全书本棠阴比事续编明·吴讷1卷四库全书本棠阴比事补编明·吴讷1卷通行本宋稗类钞清·潘永因8卷四库全书本大金吊伐录金·佚名4卷守山阁丛书本南征录汇金·李天民1卷己卯丛编本南迁录金·张师颜1卷学海类编本归潜志金·刘祁 14卷知不足斋丛书本言行龟鉴元·张光祖8卷文渊阁本钱塘遗事元·刘一清 10卷四库全书本南村辍耕录元·陶宗仪 30卷通行本平宋录元·刘敏中3卷守山阁丛书本元朝征缅录元·佚名1卷守山阁丛书本古杭杂记元·李东有1卷通行本吴中旧事元·陆友仁1卷墨海金壶本东南纪闻元·佚名3卷守山阁丛书本山居新话元·杨瑀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岁华纪丽谱元·费着1卷宝颜堂秘笈本困学斋杂录元·鲜于枢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湛渊静语元·白珽2卷知不足斋丛书本北轩笔记元·陈世隆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砚北杂志元·陆友仁2卷笔记小说大观本招捕总录元·佚名1卷守山阁丛书本玉堂嘉话元·王恽8卷守山阁丛书本闲居录元·吾衍子行1卷学津讨原本长春真人西游记元·李志常2卷连筠簃丛书本大理行记元·郭松年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安南志略元·黎崱19卷通行本平江记事元·高德基1卷墨海金壶本解酲语元·李材1卷稗乘本稗史集传元·徐显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日闻录元·李翀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北风扬沙录元·陈准1卷说郛本元朝秘史元·佚名15卷连筠簃丛书本金志元·宇文懋昭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汝南遗事元·王鹗4卷守山阁丛书本保越录元·佚名1卷学海类编本万柳溪边旧话宋·尤玘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庚中外史元·权衡2卷学海类编本草木子明·叶子奇4卷四库全书本隆平纪事清·史册1卷昭代丛书本辽小史明·杨循吉1卷辽海丛书本金小史明·杨循吉8卷辽海丛书本庚申君遗事清·万斯同辑1卷昭代丛书本圣武亲征录校注王国维校注1卷海宁王忠悫公遗书本西夏纪民国·戴锡章 28卷京华印书局本二、小说故事类稽神录五代·徐铉6卷太平广记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北宋·佚名3卷罗振玉影印本玉堂闲话五代·王仁裕5卷说郛本173.梁公九谏宋·佚名1卷古本小说集成本174.北梦琐言宋·孙光宪 20卷四库全书本175.白獭髓宋·张仲文1卷说郛本176.退斋笔录宋·侯延庆1卷说郛本177.搜神秘览宋·章炳文3卷日本福井氏崇兰馆藏本178.杂纂续宋·王君玉1卷通行本179.杂纂二续宋·苏轼1卷通行本180.东坡志林宋·苏轼 29篇通行本181.艾子杂说宋·苏轼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182.闲窗括异志宋·鲁应龙1卷说郛本183.葆光录宋·龙明子3卷顾氏家塾本184.谈渊宋·王陶1卷历代小史本185.北窗炙輠录宋·施彦执编2卷学海类编本186.厚德录宋·李元纲编4卷百川学海本187.续世说宋·孔平仲 12卷清钱熙祚订校本188.江淮异人录宋·吴淑1卷道藏本189.茅亭客话宋·黄休复10卷四库全书本190.王榭传宋·佚名1卷唐宋丛书本191.海陵三仙传宋·王禹锡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192.青琐高议前集宋·刘斧10卷明钞本193.青琐高议後集宋·刘斧10卷明钞本194.青琐高议别集宋·刘斧8卷明钞本195.月河所闻集宋·莫君陈1卷明抄本196.大宋宣和遗事宋·佚名4卷涵芬楼排印本197.醉翁谈录宋·罗烨20卷古典文学出版社本198.陶朱新录宋·马纯1卷四库全书本199.续博物志宋·李石10卷四库全书本200.睽车志宋·郭彖6卷丛书集成本201.绿窗新话宋·皇都风月主人2卷古典文学出版社本202.丽情集宋·张君房1卷香艳丛书本203.赏心乐事宋·张鉴1卷香艳丛书本204.夷坚志宋·洪迈206卷205.续夷坚志金·元好问4卷笔记小说大观本206.琅嬛记元·伊世珍3卷津逮秘书本207.拊掌录元·元怀1卷古今说海本208.山房随笔元·蒋正子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09.乐郊私语元·姚桐寿1卷宝颜堂秘笈本210.至正直记元·孔齐4卷粤雅堂丛书本211.遂昌杂录元·郑元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212.春梦录元·郑禧1卷香艳丛书本三、考据辩证类213.孔氏杂说宋·孔平仲4卷墨海金壶本214.杨公笔录宋·杨延龄1卷学海类编本215.吴越备史宋·钱俨4卷四库全书本216.燕翼诒谋录宋·王栐5卷说郛本217.宋朝事实宋·李攸 20卷四库全书本218.宾退录宋·赵与时 10卷四库全书本219.负暄野录宋·陈槱2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20.南窗纪谈宋·无名氏1卷知不足斋本221.步里客谈宋·陈长方2卷四库全书本222.野客丛书宋·王楙 30卷丛书集成本223.宜斋野乘宋·吴枋1卷224.容斋随笔宋·洪迈 16卷四库全书本225.容斋续笔宋·洪迈 16卷四库全书本226.容斋三笔宋·洪迈 16卷四库全书本227.容斋四笔宋·洪迈 16卷四库全书本228.容斋五笔宋·洪迈 10卷四库全书本229.诚斋挥麈录宋·杨万里3卷学海类编本230.云麓漫钞宋·赵彦卫 15卷别下斋校本231.姚氏残语宋·姚宽1卷说郛本232.鼠璞宋·戴埴1卷百川学海本233.肯綮录宋·赵叔问1卷通行本234.旧闻证误宋·李心传5卷藕香零拾本235.萤雪丛说宋·俞成2卷百川学海本236.对床夜语宋·范曦文5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37.能改斋漫录宋·吴曾 18卷聚珍版丛书本238.藏一话腴宋·陈郁4卷学海类编本239.西畴老人常言宋·何坦1卷百川学海本240.世范宋·袁寀3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41.燕魏杂记宋·吕颐浩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42.山家清事宋·林洪1卷清刻本243.爱日斋丛钞宋·叶寘1卷说郛本244.困学纪闻宋·王应麟 20卷涵芬楼影印本245.读书附志宋·赵希弁2卷通行本246.蒙鞑备录宋·孟珙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47.佩韦斋辑闻元·俞德邻4卷学海类编本248.勤有堂随录元·陈栎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49.席上腐谈元·俞琰2卷宝颜堂秘笈本250.学古编元·吾丘衍1卷宝颜堂秘笈本251.唐才子传元·辛文房 10卷元刊影印本252.敬斋古今黈元·李治 12卷藕香零拾本253.物异考元·方凤1卷宝颜堂秘笈本254.客杭日记元·郭畀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为255.日损斋笔记元·黄溍1卷守山阁丛书本256.庶斋老学丛谈元·盛如梓4卷笔记小说大观本257.雪履斋笔记元·郭翼1卷涵海本258.学易居笔录元·俞镇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59.河朔访古记元·纳新3卷粤雅堂丛书本260.墨史元·陆友3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61.女红馀志元·龙辅2卷诗词杂俎本262.青楼集元·黄雪蓑1卷通行本263.264.明代笔记目录265.266.一、野史类267.268.云南机务抄黄明·张紞1卷纪录汇编本270.北征录明·金幼孜1卷东方学会铅印本271.北征後录明·金幼孜1卷纪录汇编本272.天顺日录明·李贤1卷国朝典故本273.否泰录明·刘定之1卷纪录汇编本274.北使录明·李实1卷纪录汇编本275.东征纪行录明·张瓒1卷国朝典故本276.北征事迹明·袁彬1卷纪录汇编本277.正统临戎录明·杨铭1卷纪录汇编本278.正统北狩事迹明·杨铭1卷纪录汇编本279.水东日记明·叶盛7卷嘉靖本280.抚安东夷记明·马文升1卷纪录汇编本281.医闾漫记明·贺钦1卷纪录汇编本282.平蛮录明·王轼1卷国朝典故本283.燕对录明·李东阳1卷国朝典故本284.西征日录明·杨一清1卷纪录汇编本285.制府杂录明·杨一清1卷纪录汇编本286.皇明纪略明·皇甫录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87.近峰纪略明·皇甫录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88.治世馀闻明·陈洪谟8卷纪录汇编本289.继世纪闻明·陈洪谟6卷纪录汇编本290.大同纪事明·韩邦奇1卷明臣宁攘要编本291.大驾北还录明·陆深1卷明刻本292.姜氏秘史明·姜清5卷豫章丛书本293.滇载记明·杨慎1卷古今说海本294.贤识录明·陆釴1卷明刻本295.病逸漫记明·陆釴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

后非贤不乂赋第十二段赏析【北宋】刘敞骈体文

后非贤不乂赋第十二段赏析【北宋】刘敞骈体文
脚手才能成人,有良臣才能成圣。从前先王的官长保衡使我们先王兴起,却说: ‘我不能使我的君王成为尧舜,我内心很惭愧羞耻,就象是在市集上挨鞭挞一 样。’如果有一个人没有得到安置,他就说这是我的罪过。他佑助了我光明显 赫的祖先,他度量于皇天后土。你应明确地保佑我们,不要让阿衡在殷商独享 美名。君王没有贤臣不能治国,贤臣没有君王不能取得俸禄。你要让你的君王 继承先王的事业,永远能安抚人民。” • 《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 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 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盛矣哉!民非后罔安,后非贤孰乂。毋举枉以乱直,毋 损正以盈秽。庶几乎太平之功,垂万世而不废。
……………………………………………………… ………………………………………………………
商王武丁向傅说提出新的要求,他回忆了先王的大臣伊尹辅佐后王太甲,使太甲成为一个明白的 君王,因此伊尹的名声流传至今。他希望傅说也是这样,能辅佐他治理商国,也希望傅说的名声 流传下去,成为又一个美好的传统。君臣关系的相互作用,没有圣君也就没有贤臣,没有贤臣也 就没有圣君。
作品赏析
• 王曰:“呜呼!说,四海之内咸仰朕德,时乃风。股肱惟人,良臣惟圣。昔先 正保衡作我先王,乃曰:‘予弗克俾厥后惟尧舜,其心愧耻,若挞于市。’一 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佑我烈祖,格于皇天。尔尚明保予,罔俾阿衡专美有 商。惟后非贤不乂,惟贤非后不食。其尔克绍乃辟于先王,永绥民。”
• 说拜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之休命!” • 商王说:“呜呼!傅说,全国上下都感受景仰我的品德,这形成一种风气。有
• 《礼记·大学》: 物格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 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所谓诚其 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见君子而后厌然,拚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 君子必慎其独也。

《宋史刘敞传》课件

《宋史刘敞传》课件

政治成就
刚正不阿
刘敞在政治上秉持正义, 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 。
治理有方
刘敞曾任地方官员,治政 有方,深受百姓爱戴。
举贤任能
刘敞善于发现和提拔人才 ,为朝廷推荐了许多贤能 之士。
社会贡献
推动文化教育
刘敞重视文化教育,致力于推动宋代 文化繁荣,提倡学术自由,促进了文 化交流。
关注民生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经历
学业表现
刘敞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便展现出 非凡的才华。
学术成就
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获得优异成绩, 最终成为进士出身。
职业生涯
官场经历
刘敞在官场上历任多个职位,从地方到中央,积累了丰富的 政治经验。
文学成就
除了政治成就外,刘敞还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 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石匮书》
记载了从秦朝到宋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作品评价
01
《春秋传》被后世学者誉为“宋 人注疏之冠”,可见其学术价值 之高。
02
刘敞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思想 深邃,受到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 广泛赞誉。
THANKS
感谢观看
北宋文化复兴的代表人物
刘敞是北宋文化复兴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他的思想和成就 体现了那个时代文化繁荣的精髓。
政治改革的先驱
尽管庆历新政最终失败了,但刘敞作为改革派官员的代表 ,在政治改革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对后世的改革产生 了积极的影响。
学术研究的重要贡献者
刘敞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特别是在史学和 文献学方面,为后世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敞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

宜春历史名人1

宜春历史名人1

宜春历史名人徐稚(97-168)徐稚,字孺子。

丰城市白土镇隐溪村人。

东汉隐士。

少学今文经学,兼通天文,历算。

家贫务农,自食其力。

公府征辟,皆不就。

时称"南州高士"。

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待宾客,特为他设一榻,去则悬之。

后以"悬榻"比喻礼待贤士。

王勃《滕王阁序》所云:"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即用此典故。

徐稚卒葬南昌进贤门外。

今南昌孺子路、孺子亭、孺子公园皆因纪念徐稚而名。

丰城隐溪因徐稚隐居于此而得名。

陶渊明(365-427)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

晋代诗人。

宋代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有陶渊明"始家宜丰"的记载。

宜丰旧《图经》亦有此说。

陶渊明29岁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

后任彭泽县令。

因不事权贵,弃官隐居栗里(今星子县境内)。

52岁时偕少子陶佟回归宜丰故里,四年后返浔阳,逝于柴桑。

陶佟留居故里。

今澄塘镇秀溪、故村等处陶姓人皆为陶佟之后裔。

历代方志载宜丰境内有南山、柳斋、菊轩、东篱、洗墨池、藏书礅、故里桥、靖节桥、我公桥、舒啸台、赋诗湾、顾渊石、醉卧石、渊明洞、读书堂、靖节祠等陶渊明遣迹及其纪念建筑。

邓王番邓王番,字韫玉。

高安市筠阳镇人。

唐中和元年(881)自尚书、江西节度使权知袁州(代理袁州刺史)。

在任6年,清正廉明,民乐从事。

唐僖宗时,各地兵荒马乱,官吏无能,独邓王番有政声,朝廷据民愿再度正式任命其为袁州刺史,处士彭蟾有诗称贺。

袁州城秀江之上第一座桥梁广济桥为邓王番修建。

邓王番任袁州刺史时,见宜春县白芒山(今属分宜)山清水秀,遂举家留居白芒。

第6代孙邓悔魁徙居安福瓜畲。

其后裔辗转迁徙至四川广安。

广安后裔中出了个历史伟人邓小平。

郑谷(848-911)郑谷,字守愚。

袁州区人。

唐末著名诗人。

光启三年(887)进士。

官至都官郎中。

郑谷7岁能。

前辈诗人司空图称许其"当为一代风骚主"。

秦昭和钟赋第二段赏析【北宋】刘敞骈体文

秦昭和钟赋第二段赏析【北宋】刘敞骈体文
• 刘敞(1019—1068年)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 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 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 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 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 “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 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 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七国考》:昭和钟 宋秘阁有秦昭和钟,铭云:秦公曰:丕显朕皇祖,受天命奄有下国,十 有二公。不坠上帝,严龚寅天,命保大业。故秦虩事夏。曰:余虽小子,穆穆师秉。明德献敷, 明刑虔敬。朕祀以受,多福绥和,万民唬夙夕,刺刺■〈走亘〉■〈走亘〉,万生是敕。咸畜 百辟,胤士趫趫,文武镇静,不廷优佊,■〈爕,辛代言〉百邦于秦执,事匦咊钟。故曰:■ 〈封上日下〉邦其音■,〈耒光〉■〈耒光〉雝雝。孔煌以昭,■〈雨上各下〉孝享以受。毛 鲁多厘,眉寿无疆。畯惠在位,髙引有庆。匍百四方,永寳用宜。
国学 骈体文
秦昭和钟赋 第二段
北宋 刘 敞
作品赏析
• 治平三年(1066年)召还,但刘敞已病重,不能上朝,于是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今河南 商丘)留守司御史台。刘敞在朝为官时,敢于坚持原则,对于不合理的事,常常是切言直谏。
• 《秦昭和钟赋》是刘敞在直集贤院时所作,刘敞在赋中以秦昭和钟喻自己, 喻古道, 曲折生 动的表现了他的崇高感和孤独感, 婉转附物, 颇能尽缘情体物之妙。” 写秦昭和钟律具有幽 赞神明、沟通天人的音乐境界。由此,作者巧妙地喻指自己抉探古之圣贤之壶奥,直承圣贤之 古道,具有极高的人格境界。赋中写世道凌夷,昭和钟湮没无闻,借以比喻在大伪斯兴的衰世, 圣贤古道久不行于世。赋中写道:“夫固夏声之所出兮,袭二周之余徽。苟延陵之既没兮,哀 知音其为谁。询款识之尚传兮,邈沮、颉之遗迹。世行隶之趋俗兮,又虽久而不觌。响沉潜以 寂寞兮,文幽晦而蔽匿。鲜人情之好假兮,在独异而为谪。”刘敞认为古之长沮、延陵等固守 节操的人才是自己的知音,季世人心趋俗,自己曲高和寡,知音难求。作者以直承古道者自命, 表现了浓厚的崇尚道统之意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题序得分一二三四总分一、语言科学知识及其运用(10分后)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推崇(cóng)蔓延摩肩接踵(zhǒng)重峦叠障..b.雕镂(lóu)车辙惟妙惟肖(xiào)春寒料俏..c.遒劲(qiú)扒掘络绎不绝(yì)巧妙绝伦..d.黏土(nián)瀚林长途跋涉(bá)别出新裁..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采用有误的一项就是()(2分后)a.精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使重庆呈现出一种独有的美。

....b.碰到苦恼,我就可以情不自禁地躺在草地上,任清风拂面,期望自己也能够化作一阵风,在天空中民主自由地滚转生姿。

....c.来到兵马俑博物馆,你会发现,每个兵马俑的表情都惟妙惟肖,古代匠人们的工艺....实在令人震撼。

d.老行当展馆里的游人摩肩接踵,大家饶有兴味地观看着那些贯穿着儿时记忆的物品。

....3.以下句子没语病的一项就是()(2分后)a.他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毛主席当年在井冈山和红军战士喝一样的饭菜,点一样的油灯,睡觉一样的硬板床。

b.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c.小小理发店配有十几种杂志刊物,可供顾客写作。

d.他们安居乐业在这温暖的大家庭中。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②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造工艺上都尚显出坚硬,烧造温度也较低,整体表现出来原始性和过渡性。

③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④中国瓷器从陶器发展演进而变成的,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布大半个中国,就是瓷业最为经济繁荣的时期。

⑤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宋史·刘敞传(2)原文

宋史·刘敞传(2)原文

宋史·刘敞传(2)原文扬州的雷塘,即是汉代称雷陂(的地方),以前是民田。

后来官府用来蓄水而不用其它地方的田来补偿,许多农民没有田耕而失业。

然而雷塘已经决口破败不能再蓄水漕运了,州府决定重新开垦为农田。

刘敞根据唐代的旧田契,全部发还给农民,发运使为此争论不同意,刘敞最终还是把田地还给了农民。

天长县审问王甲杀人一案,随后定案,刘敞看案卷觉得有怨情,王甲害怕狱吏,不敢为自己申辩。

刘敞将此案交付户曹杜诱,杜诱不能查实平反,而强加的罪名更加牢固。

将要批决定罪,刘敞说:此案冤枉。

并亲自审问王甲。

王甲得知能为自己伸冤,才敢以实相告,原来杀人的是富人陈氏。

此事(在民间)传开,都认为刘敞神明。

刘敞因为议论政事与众人相违背,请求任永兴军知军,授为翰林侍读学士。

大户人家范伟以奸诈手段获取利益,贪污同姓各户的赋税五十年,挟制官府,几次犯法。

刘敞极力惩治范伟的罪行,范伟伏罪。

还未给范伟施刑,刘敞被召回朝廷,判三班院,范伟马上推翻前案,过四五次,最终将他交御史判决。

刘敞侍奉英宗讲读,每次讲解造字时引经据典,用委婉的言词进谏。

当时两宫正有小人挑拨离间,进谏的人有时揭发别人的过失而过分直率。

刘敞讲读《史记》,读到尧把天下授给舜时,拱手而说:舜在微贱之时,尧将帝位禅让给他,天地享有,百姓爱戴,没有别的道理,只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品德,光照天地罢了。

英宗起身改变容态,了解到刘敞是以义理劝谏。

皇太后听说了,也十分欢喜。

长期的劳作使刘敞眼睛昏,几次准予休假。

疾病稍好期间,又请求出任外职,任为汝州知州,随即改任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

熙宁元年去世,享年五十岁。

病暑赋第六段赏析【北宋】刘敞骈体文

病暑赋第六段赏析【北宋】刘敞骈体文

THANK YOU!
曰咎徵,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 〈大全〉陈氏大猷曰:哲之反则犹豫不明,故为豫,豫则解缓,故 常燠谋之。反则不深,密而急躁,急则缩栗,故常寒。
图片欣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作者简介
• 刘敞(1019—1068年)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 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 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 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 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 “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 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 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国学 骈体文
病暑赋
第六段
北宋 刘 敞
作品赏析
• 病暑,病证名。指感受暑热之邪所致之病证。医学敎育网 搜集整理《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 者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 躅,迹也。高躅即高踪。
• 《易经》系辞: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 成焉。〈大全〉诚斋杨氏曰:观诸寒暑,折胶之寒不生于 寒,而生于烈日流金之暑;流金之暑,不生于暑,而生于 坚冰折胶之寒。 临川吴氏曰:因寒之往而有暑之来,因 暑之往而有寒之来。二气相推以相代,则岁成而不缺。
鲜者且花而槁矣。若膏之燃,若薪之传。若影之改而不 见其眹焉。岂不悲夫,孰能违俗之昬昬。
……………………………………………………… ………………………………………………………
《诗经》豳风七月章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朱注〉觱发,风寒也。栗烈,气寒也。〈大全〉 临川王氏曰:风而寒,尚非其至也。无风而寒,于是为至。《汉书》天文志:日阳也,阳用事则 日进而北,昼进而长,阳胜,故为温。暑阴用事,则日退而南,昼退而短,阴胜,故为凉寒也。 故日进为暑,退为寒。若日之南北失节,晷过而长为常寒,退而短为常燠。此寒燠之表也,故曰 为寒暑。日为寒温,冬至日南极晷长,南不极则温为害。夏至日北极晷短,北不极则寒为害。

登台观云赋第六段赏析【北宋】刘敞骈体文

登台观云赋第六段赏析【北宋】刘敞骈体文
• 圣人效天象制造“旋机玉衡”。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荀爽说:“谓在旋机玉衡,以齐七政 也。”《周易正义》:“若旋机玉衡以齐七政,是‘圣人象之’也。”近人黄寿祺等释“旋机 玉衡”指《尚书•舜典》的所谓“旋机玉衡”,类似后来的“浑天仪”,认为此是说明天上垂 悬日月星辰等表象,显示吉凶的征兆,圣人模拟它造出测天仪器。
于是俨君仪以居髙,诏保章而占歳。义殊临国,固无鲁 史之讥。志取望氛,允恊楚臣之说。
……………………………………………………… ………………………………………………………
明帝善刑理,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必达。内外无曲之私,在上无矜大之色。断狱得情,号 居前代十二。故后之言事者,莫不先建武、永平之政。而钟离意、宋均之徒,常以察慧为言,夫 岂弘人之度未优乎?显宗丕承,业业兢兢。危心恭德,政察奸胜。备章朝物,省薄坟陵。永怀废 典,下身遵道。登台观云,临雍拜老。懋惟帝绩,增光文考。——《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
• 《直方周易》系辞上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 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演化而来.其大意为:上天显示 各种天象,表示吉凶,圣人摹仿它推演出六十四卦象;黄河出现背上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背上 有图形的神龟,圣人仿照它推演出八卦. 所以,“天垂象,圣人则之”的大意是:上天显示出各种天 象,圣人就要效法它们。则,动词,可译为:效法。
• 河图洛书所表达的是一种数学思想。只要细加分析便知,数字性和对称性是“图书”最直接、 最基本的特点,“和”或“差”的数理关系则是它的基本内涵。完全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或推 导出河图洛书,并证明河图与洛书同出一源。
作品赏析
•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语出《周易•系辞上》。天上日月明暗盈亏之象示人以吉凶,圣 人仿效它作六十四卦定出吉凶悔吝之辞。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宋衷说:“天垂阴阳之象, 以见吉凶,谓口月薄蚀,五星乱行:圣人象之,亦著九六爻位得失,示人所以有得失之占也。” 宋俞琰:“天垂象谓日月也,日月往来,有盈昃薄蚀,循其度则吉,失其度则凶。此天之垂象 以见吉凶也,圣人作《易》而示人以吉凶,盖象之而已,象者,像也。天地变化有理可测,故 言效日月往来有象可见,故言象。”(《周易集说》卷三十一)

路寝听政赋第二段赏析【北宋】刘敞骈体文

路寝听政赋第二段赏析【北宋】刘敞骈体文

THANK YO居路寝, 孙从王父。妻从夫寝,夫人居小寝。
作品赏析
• 路寝之名始见于《诗·鲁颂·閟宫》:“路寝孔硕。”《毛传》: “路寝,正寝也。”《礼记·玉藻》说祭祀:“君日出而视之,退适 路寝以清听政。”可见路寝是帝王正殿所在。意指古代天子﹑诸侯 的正厅。
国学 骈体文
路寝听政赋 第二段
北宋 刘 敞
作品赏析
• 路寝又称大寝。为周代天子之正寝。是退朝后处理日常政务或朝见宗亲、处理 私事之所。《周礼·天官·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郑玄注:“六寝者, 路寝一,小寝五。玉藻曰:‘……君日出而视朝,退适路寝听政,……然后适 小寝释服。’是路寝以治事,小寝以时燕息焉。”
• 明代王鏊亲政篇: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 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日 内朝,亦日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适路寝听政。”盖视朝而 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适路路寝如明堂以听政。路,大也。人君所 居皆曰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
总揽几务,集丕远之洪勲。古之大猷,礼存异数。朝廷 有内外之辨,必为之定位。
……………………………………………………… ………………………………………………………
《诗》云:“寝庙绎绎”,相连貌也。前曰庙,后曰寝。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寝者:路 寝,一。小寝,五。孔颖达《礼记·曲礼》《疏》:王有六寝:一是正寝。余五寝在后,通名燕寝。 其一在东北,王春居之。一在西北,王冬居之。一在西南,王秋居之。一在东南,王夏居之。一 在中央,六月居之。凡后妃以下,更以次序而上御王于五寝之中也。六寝,依照《周礼·宫人》所 记录,一共需要一百零六名宫人来负责日常运营。即: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 胥八人,徒八十人。路寝者,一寝而五室十二堂。小寝五者,五寝二堂二房一室也。小寝虽不如 明堂制,然五寝方位与明堂五室同。

宋代诗人刘敞代表诗词作

宋代诗人刘敞代表诗词作

宋代诗人刘敞个人简介:
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

生于天禧三年(1019)。

庆历六年(1046)进士第二。

皇祐三年(1051),官大理评事。

召试,授太子中允,直集贤院。

累迁知制诰,拜翰林侍读学士,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

熙宁元年(1068)卒,年五十。

门人私自谥曰公是先生。

宋代诗人刘敞代表诗词作:
清平乐
小山丛桂。

最有留人意。

拂叶攀花无限思。

雨湿浓香满袂。

别来过了秋光。

翠帘昨夜新霜。

多少月宫闲地,姮娥与借微芳。

踏莎行
蜡炬高高,龙烟细细。

玉楼十二门初闭。

疏帘不卷水晶寒,小屏半掩琉璃翠。

桃叶新声,榴花美味。

南山宾客东山妓。

利名不肯放人闲,忙中偷取工夫醉。

竹的诗句待到

竹的诗句待到

关于竹的诗句待到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关于竹的诗句待到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关于竹子的诗句很多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宁可食无肉,不行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行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好竹千竿翠,新泉1勺水。

――宋.陆游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明.徐渭《风竹》细细的叶,稀稀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题画竹》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1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清.王慕兰《外山竹月》2.有关竹的诗句很多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唐.杜甫《咏春笋》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唐.杜甫《咏竹》宁可食无肉,不行居无竹。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好竹千竿翠,新泉1勺水。

――宋.陆游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明.徐渭《风竹》细细的叶,稀稀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题画竹》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清.王慕兰《外山竹月》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宋·范成大衡《阳道中2绝》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独立沙头。

——宋·范成大《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唐·杜甫《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410亩》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唐·杜甫《堂成》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唐·杜甫《竹》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唐·白居易《食笋诗》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1至,尤喜仆人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北朝杂记(宋)刘敞著○庾诜齐新野庾诜,少孤,以读书自业。

元象算数,皆所妙绝。

武献公萧颍胄,疾笃,谓诜曰:“推某历数,当无辜否?”答曰:“镇星在襄阳,荆州自少福。

明府归终于乱代,齐名伊霍,足贵子孙,有何恨哉!”公曰:“君得之矣。

但昏主狂虐,人思尧舜,恨不见清廓天下,息马华山也。

”歔欷而终,果如其言。

颍胄,赤斧之子。

○张畅宋张畅常奉持观音。

南谯之构逆也,畅不从。

王欲害之,夜梦观世音曰:“汝不可杀畅。

”遂不敢害。

及王败,畅系狱,诵观世音经千遍,锁寸寸断。

狱司易之,复断。

吏白,释之。

○萧献明齐松滋令兰陵萧献明,母患病积年。

献明昼夜祈祷。

时寒冻,献明下泪,凝结如箸,额上叩血,成冰不溜。

忽有一人以石函授之,曰:“此能治太夫人病。

”献明跪而受之。

忽然不见。

以函奉母,中惟三寸绢,丹书为日月字。

母病即愈。

○解叔谦齐雁门解叔谦,征为朝请,不赴。

母疾,叔谦夜于庭中稽颡祈福,闻空中云:“得丁公藤为酒。

”便差访医,及本草,无识者。

乃崎岖求访。

至宜都境,遥见山中老翁伐木,问其所用。

答曰:“此丁公藤,治风尤验。

”叔谦再拜流涕,具款行求之意。

此翁怆然,以藤与之,并示其渍酒之法。

叔谦受领。

此人不复知处。

依法为酒,母疾便愈。

○宗元卿齐南阳宗元卿,有至行。

早孤,为母所养。

母病,元卿在远辄心痛,大病则大痛,小病则小痛,以此为常。

乡里宗敬,率号宗曾子。

○匡昕齐庐陵匡昕,隐金华山,服食,不与俗人交。

母亡已经数日,昕奔还号叫,母便苏。

孝感致也。

○曾康祖齐扶风曾康祖,母患乳痈,诸医不能疗。

康祖乃跪,以两手捧乳,大悲泣。

母痈即愈。

○斛斯丰乐北齐高祖尝宴群臣。

酒酣,各令歌乐。

武卫斛斯丰乐歌曰:“朝亦饮酒醉,暮亦饮酒醉,日日饮酒醉,国计无取次。

”上曰:“丰乐不谄,是好人也!”○齐明帝齐明帝尝饮食,捉竹箸,谓卫尉应昭光曰:“卿解我用竹箸意否?”答曰:“昔夏禹衣恶,往诰流言,象箸豢腴,先哲唾诫。

今睿情冲素,还风反古,太平之迹,唯竹箸而已。

”○甄彬齐有甄彬者,有器业。

尝以一束苎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

后赎苎,於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

彬得金,送还西库。

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钱,时忽遽不记录檀越,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

”辄以金之半仰酬,往复十馀,坚然不受。

因咏曰:“五月披羊裘,负薪岂拾遗金也。

”彬后为郫令,将行,辞太祖。

时同列五人,上诫以廉慎。

至于彬,独曰:“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

”○高允后魏高允字伯恭,燕太尉中郎韬之子。

早有奇度,博通经史。

神嘉中,与范阳卢元、赵郡李灵、博陵崔鉴等,以贤俊之胄,同被诏征拜中书侍郎,领著作。

与崔浩同撰书,及浩遇害,以允忠直不苟,特见原宥。

性清俭,虽累居显贵,而志同贫贱。

高宗幸其宅,惟草庐数间,布被缊袍,厨中盐菜而已。

帝叹息曰:“古之清贫,岂有此乎!”赐之粟帛。

○长孙道生司空上党王长孙道生,代人。

性忠谨俭素,虽为三公而居处卑陋。

出镇之后,子颇加修葺。

及还,叹曰:“吾为宰相,无以报国,负乘是惧。

昔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宅为。

今强寇尚游魂汉北,吾岂可安坐华美乎!”乃令毁之。

时人比之晏婴焉。

○李崇北齐顿丘李崇,陈留公诞之子。

高祖时为兖州刺史。

兖州比多劫盗,崇乃村置一楼,楼悬一鼓。

盗发之处,槌鼓乱击,四面诸村,始闻者挝鼓一通,次闻者复挝,以为节。

俄顷之间,声布百里,伏其险要,无不擒获。

诸州置鼓自此始也。

世宗时除扬州刺史。

崇明察审奸,奸邪惮之,号曰卧虎。

○范百年宋梁州范百年,因事谒明帝。

帝言次及广州贪泉,因问之曰:“卿州复有此水否?”百年答曰:“梁州惟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

”又问:“卿宅在何处?”曰:“臣居在廉让之间。

”上称善。

后除梁州刺史。

○张融吴郡张融,字思光,长史畅之子,郎中纬之孙。

融神明俊爽,机辩如流。

尝谒太祖于太极西堂,弥时方登。

上笑曰:“卿至何迟?”答曰:“自地升天,理不得速。

”融为中书郎,尝叹曰:“不恨我不见古人,恨古人不见我。

”融善草隶,太祖尝语曰:“卿书殊有骨力,但恨无二王法。

”答曰:“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

”○庾杲之齐武帝尝谓群臣曰:“我后当何谥?”莫有对者。

王俭因目庾杲之对。

杲之曰:“陛下寿比南山,与日月齐明。

千载之后,岂是臣之所度量。

”时人称其辩答。

○王俭齐王俭字仲宝,金紫僧绰之子,侍中昙首之孙。

少孤。

幼有珪璋器,四五岁与凡童有异。

尝为五言诗曰:“稷契匡虞夏,伊吕翼商周。

抚己愧前哲,敛衽归山丘。

”故论者以宰相许之。

后为吏部尚书,有客姓谭,诣俭求官。

俭曰:“齐桓灭谭,那得有汝。

”答曰:“谭子奔莒,所以有仆。

”俭赏之。

帝常幸乐游宴,群臣奏乐。

帝曰:“好音乐孰与朕同?”对曰:“沐浴皇风并沾比屋,亦既在齐不知肉味。

”帝称善。

俭尝集才学之士,累物而丽之,谓之丽事。

丽事自此始也。

诸客皆穷,惟庐江何宪为胜,乃赏以五色花簟、白团扇。

宪坐簟执扇,意气自得。

秣陵令王摛后至,操笔便成。

事既焕美,词复华丽。

摛乃命左右抽簟制扇,登车而去。

俭笑曰:“所谓大力负之而趋。

”○周禺汝南周禺,隐居钟山,长斋蔬食。

王俭谓之曰:“卿在山中,何所啖食?”答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

”又曰:“菜何者最美?”禺曰:“春初早韭,秋暮晚菘。

”禺历中书侍郎。

○王融魏使宋弁至。

敕王融兼主客郎中。

融问弁曰:“秦西、冀北,实多骏骥。

而彼所献,乃驽骀之不若。

求名检事,殊为未知。

且将信誓,有时而爽。

而駉駉牧马,或未能嗣。

”弁曰:“不容虚为之名,当是不习水土。

”融曰:“周穆马迹遍周天下,若骐骥之性,因地而迁,则造父之策,有时而踬。

”弁曰:“卿何勤勤于千里。

”融曰:“卿国既名其优劣,聊以相访。

若于千里必至,圣主将驾之鼓车。

”弁不能答。

○李膺梁李膺有才辨。

武帝谓之曰:“今之李膺,何如昔时李膺?”答曰:“臣以为胜。

昔时李膺仕桓灵之朝,今之李膺奉唐虞之主。

”众皆悦服。

○商铿东郡商铿,名子为外臣,外臣作为廷尉评。

铿入谢恩。

武帝问:“卿名子外臣,何为令其入仕?”铿答曰:“外臣生于齐季,故人思匿迹。

今幸遭圣代,草泽无复遗人。

”上大悦。

○箫琛武帝尝以枣掷兰陵萧琛,琛仍取栗掷帝,正中面,曰:“陛下投臣以赤心,臣敢战栗于陛下。

”琛尝于御座饮酒于北使员外常侍李道固,不受,曰:“公庭无私礼,不容受卿劝。

”众皆失色,恐无以酬。

琛徐曰:“《诗》所谓‘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道固乃屈伏受酒。

琛历尚书左丞。

○崔光后魏高祖名子曰恂、愉、悦、怿。

崔光名子曰励、勖、勉。

高祖谓光曰:“我儿名旁皆有心,卿儿名旁皆有力。

”答曰:“所谓君子劳心,小人劳力。

”上大悦。

○陈元康北齐河阳陈元康,刀笔吏也。

善暗书。

尝雪夜太祖命作军书,顷尔数十纸,笔不暇冻。

太祖喜曰:“此人何如孔子。

”自此信任焉。

故时人谓之语曰:“三崔两张,不如一陈元康。

”三崔,暹、季舒、昂也。

两张,德微、纂也。

○李谐北齐顿丘李谐,鼓城王嶷之孙,吏部尚书平之子。

少俊爽,有才辨。

为黄门侍郎,除名。

作《述身赋》,其略曰:独浩然而任已,同虚舟而不系。

既未识其所以来,岂知其所以逝。

于是得丧同遣,忘怀自深。

遇物栖息,触地山林。

虽类西浮之迹,何异东都之心。

除散骑常侍,为聘梁使。

至梁,遣主客范胥迎接。

胥问曰:“今犹可暖,北间当少寒于此。

”谐答:“地居阴阳之正,寒暑适时,不知多少。

”胥曰:“所访邺下,岂是测影之地。

”谐曰:“是皇居帝里,相去不远,可得统而言之。

”胥曰:“洛阳既称盛美,何事迁邺?”谐曰:“不常厥邑,于兹五迁,王者无外。

所在关河,复何怪?”胥曰:“殷人毁厄,故迁相圯耿。

贵朝何为而迁?”谐曰:“圣人藏往知来,相时而动,何必候于隆替。

”胥曰:“金陵王气,肇于先代。

黄旗紫盖,本出东南。

君临万邦,故宜在此。

”谐曰:“帝王符命,岂得与中国比隆紫盖黄旗,终于入洛。

”胥默而无答。

江南士子莫不嗟服。

事毕,江浦赋诗曰:帝献二仪合,王华千里清。

边笳城上响,寒月浦中明。

○卢恺礼部尚书范阳庐恺,兼吏部,选达野客师为兰州总管。

客师辞曰:“客师何罪,遣与突厥隔墙。

”恺曰:“突厥何处得有墙?”客师曰:“肉为酥,水为浆,穹庐为帐,毡为墙。

”恺,中书监子刚之子也。

○卢思道武阳太守卢思道,常晓醉於省门,见从侄贲,贲曰:“阿父何处饮来,凌晨嵬峨。

”思道曰:“长安酒二百价不嵬峨,何嵬峨!”贲,燕郡公景仁之子,中书侍郎景裕之犹子,位历太常卿。

○王元景王元景尝大醉。

杨遵彦谓之曰:“何太低昂?”元景曰:“黍熟头低,麦熟头昂。

黍麦俱有,所以低昂矣!”○阳玠隋京兆杜公瞻,卫尉台卿犹子也。

尝邀阳玠过宅,酒酣,因而嘲谑。

公瞻谓:“兄既姓阳,阳货实辱孔子。

”玠曰:“弟既姓杜,杜伯尝射宣王。

”殿内将军陇西牛子充寮友,推其机辩。

尝谓玠曰:“君阳有玠,恐不任厨。

”玠曰:“君牛既充,正可烹宰。

”又见玠食芥菹,曰:“君身名玠,何得复啖芥菹!”对曰:“君既姓牛,何得不断牛肉!”而太仓令张策者,在云龙门与玠议,理屈,谡玠曰:“卿本无德量,忽共叔宝同名。

”玠抗声曰:“尔既非英雄,敢与伯符连讳。

”太子洗马兰陵萧诩,爽俊有才辩,尝谓玠曰:“流共工于幽州,易北恐非乐土。

”玠曰:“放欢兜于崇山,江南岂是胜地。

”录尚书晋昌王唐邕问诸省官曰:“卿等宜道本州宝物。

”定州人以绫绮为宝,徐州人以鱼盐为宝。

及至玠,邕曰:“卿幽州人,以何物为宝?”答曰:“刺史严明,文武奉法,此幽州之宝也。

”邕有愧色。

○薛道衡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弩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弩目,所以降伏四魔。

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道衡怃然不能对。

○陆琇后魏东平王陆俟,代人也,聪悟有才略。

子馥,有父风。

高崇文见而赏之,谓朝臣曰:“吾尝叹其父知过其躯,此逾于父矣。

”为相州刺史,迁太仆。

馥子琇,年九岁,馥谓曰:“汝祖东平王有十二子,我为嫡长,承袭家业。

吾今年老,属汝幼童,讵堪为陆氏宗首乎?”琇对曰:“苟非斗力,何患童稚。

”馥奇之,立为嫡。

○萧遥欣南齐曲江公萧遥欣,少有神采干局。

为童子时,有一小儿左右弹飞鸟,未尝不应弦而下。

遥欣谓之曰:“凡戏多端,何忽弹!此鸟自云中翔,何关人事。

”小儿感之,终身不复从弹尔。

时年十一。

土庶多竞此戏,遥欣一说,旬月播之远近,闻者不复为之。

○谢庄宋谢庄字希逸,侍中微之子,黄门思之孙。

美仪容,善谈论,工书,属文,好言玄理。

少为文帝所赏,帝一见之,辄叹曰:“蓝田生美玉,岂虚也哉!”庄代颜峻为吏部尚书。

峻容貌严毅,常有不可犯之色。

庄风姿温美,人有喧诉,常欢笑答之。

故时人语曰:“颜吏部瞋而与人官,谢吏部笑而不与人官。

”庄迁中书令、侍中,谥曰宪庄。

家世无年五十者,庄年四十二,祖四十七,曾祖四十三,高祖三十。

子朏、沦,并知名。

○杨大眼后魏杨大眼,武都氐难当之孙。

少有胆气,跳走如飞。

高祖南伐,李冲典选。

征官,大眼求焉。

冲不许,大眼曰:“尚书不见知,为尚书出一技。

”便以绳长三丈,系髻而走。

绳直如矢,马驰不及。

见者莫不惊叹。

冲曰:“千载已来,未有逸材若此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