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下)教案资料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第一节春天的变化,第二节春天的植物,第三节春天的动物。
2. 第2章《我们的身体》:第一节认识我们的身体,第二节身体的信号,第三节保持身体健康。
4. 第3章《磁铁的力量》:第一节磁铁的吸引力,第二节磁铁的极性,第三节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地球上的水资源,第二节水的三态,第三节节约用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索、实践的能力,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
3.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铁的极性、水的三态变化。
2. 教学重点:春天动植物的变化、身体各部位的功能、磁铁的吸引力、水资源的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磁铁、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活动、故事、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4. 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观察和实践的成果。
六、板书设计1. 章节2. 重点知识3. 实践活动4. 思考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春天的变化,记录在日记中。
(2)画出磁铁的极性,并说明其作用。
(3)举例说明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
2. 答案:(1)春天的变化:植物发芽、开花,动物活跃等。
(2)磁铁的极性:磁铁有两极,分别为N极和S极,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3)节约用水的方法:洗手时关闭水龙头,用淘米水浇花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开展科学小制作、小实验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难点与重点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与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难点与重点(1)难点:磁铁的极性、水的三态变化。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教案全本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教案全本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了解水的沸腾过程。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能够培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水的三态变化第1课:水的液态1. 教学目标1.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水的液态特点。
1.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2. 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水的液态特点,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2.2 教学难点: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3. 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展示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状态。
3.2 探究: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3.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水的液态特点和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第2课:水的固态和气态1. 教学目标1.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水的固态和气态特点。
1.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
2. 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水的固态和气态特点,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
2.2 教学难点: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3. 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展示冰和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状态变化。
3.2 探究: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
3.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水的固态和气态特点和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第二单元:磁铁第3课:磁铁的认识1. 教学目标1.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磁铁的基本性质。
1.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2. 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磁铁的基本性质,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2.2 教学难点:磁铁的吸引和排斥规律。
教科版科学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全册
教科版科学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全册一、教学目标- 了解生物多样性,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掌握简单的科学实验方法和观察技巧- 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和繁殖1. 第一课:植物的构造和功能2. 第二课:根的吸水和供养作用3. 第三课:茎的运输和支撑作用4. 第四课:叶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5. 第五课:花的结构和传粉过程6. 第六课:果实的结构和传播方式7. 第七课:植物的繁殖方式第二单元:动物的特征和分类1. 第一课:动物的生长和变化2. 第二课: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特征3. 第三课: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特征4. 第四课:鱼类和昆虫的特征5. 第五课:无脊椎动物的分类6. 第六课:脊椎动物的分类第三单元:物体的特征和变化1. 第一课: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2. 第二课:物体的硬度和柔软程度3. 第三课:物体的透明和不透明性4. 第四课:物体的重量和轻重感5. 第五课:物体的冷热性和导热性6. 第六课:物体的溶解性和不溶性7. 第七课:物体的燃烧和不燃烧性第四单元:生活中的科学问题1. 第一课:生活中的观察和提问2. 第二课:科学实验的步骤和记录3. 第三课:科学实验的结果和分析4. 第四课:科学实验的总结和归纳5. 第五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6. 第六课:科学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2. 实验教学法: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记录。
3. 小组合作研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4.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科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照规定格式,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分析。
3. 课堂参与: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认识春天的特征,探索春天植物的变化。
2. 第2章《动物的活动》:了解动物在不同季节的活动规律。
3. 第3章《我们周围的材料》:学习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4. 第4章《力的世界》:探索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春天植物的变化、动物的活动规律、材料的分类和性质以及力的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力的作用、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2. 教学重点:春天植物的变化、动物的活动规律、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模型、材料样本、简单机械模型。
2. 学具:放大镜、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变化、动物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春天的特征。
2. 例题讲解:以第1章为例,讲解春天植物的变化,展示植物标本,让学生观察、描述。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记录观察到的春天植物变化,进行汇报。
4. 教学难点与重点讲解:以第4章为例,通过实验和模型展示,讲解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工作原理。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特征:植物变化、动物活动。
2. 材料的分类和性质:金属、塑料、纸张等。
3. 力的作用:推、拉、提、压。
4. 简单机械:杠杆、轮轴、滑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记录它们的变化和活动,绘制春天图画。
2. 答案:学生完成的春天图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植物园、动物园,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鼓励学生在家里进行小实验,探索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原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讲解方法。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作业设计的实施与评价。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研究春天的特点,如气候、植物生长等。
2. 第2章《我们的身体》: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第3章《动物与自然》:探讨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4. 第4章《磁铁与电》:研究磁铁和电的性质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
3.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4. 使学生掌握磁铁和电的基本性质,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磁铁和电的性质,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重点:春天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活习性,磁铁和电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人体模型、动物图片、磁铁、电池等。
2. 学具:放大镜、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了解春天的特点。
(2)组织学生讨论身体的结构和功能。
(3)展示动物图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4)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磁铁和电的性质。
2. 例题讲解:(1)讲解春天植物生长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
(2)以人体模型为例,讲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3)以动物图片为例,讲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4)通过实验,讲解磁铁和电的性质及应用。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画一画春天的植物。
(2)让学生动手制作人体结构图。
(3)让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生活习性。
(4)让学生用磁铁和电池进行小实验。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特点:气候、植物生长等。
2.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头、躯干、四肢等。
3. 动物的习性:生活习性、生存环境等。
4. 磁铁和电的性质:磁性、导电性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在春天的生长变化。
(2)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或蔬菜的结构图。
(3)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描述其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1. 春天的特征、植物的生长变化。
2. 常见动物的家及其特点。
3. 植物的生长过程、需求。
4. 磁铁的性质、作用和应用。
5. 人体基本结构、感官功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的特征,认识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2. 了解常见动物的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环保意识。
3. 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
4. 认识磁铁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5. 了解人体基本结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变化、磁铁的性质、人体感官功能。
2. 教学重点:春天特征、动物的家、植物生长过程、磁铁应用、人体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磁铁、指南针、人体模型等。
2. 学具:放大镜、画笔、纸张、植物种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春天景象,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
2. 例题讲解:(1)春天来了,你发现了哪些变化?(2)为什么动物要建造家?(3)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4)磁铁有什么性质?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5)我们的身体结构是怎样的?3. 随堂练习:(1)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记录生长变化。
(2)设计一个动物的家,并说明其特点。
(3)动手种植植物,观察生长过程。
(4)用磁铁进行实验,了解其性质。
(5)画出自己的人体结构图。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特征2. 动物的家3. 植物的生长4. 磁铁的性质与作用5. 我们的身体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并记录一周内校园内某一种植物的生长变化。
(2)画出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过程。
(3)以“我们的身体”为主题,创作一幅画。
2. 答案:(1)植物生长变化记录表。
(2)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过程图。
(3)人体结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了解春天的特点,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2. 第2章《动物的秘密》:探索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存方式。
3. 第3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认识空气的重要性,了解空气的性质。
4. 第4章《力和运动》:探索力的作用,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然,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如空气、力的概念。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春天的景色,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变化。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周围植物的变化。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记录生长变化,并进行交流分享。
4.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空气实验,了解空气的性质和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特点:气温上升、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
2. 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身体结构、生存环境等。
3. 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占据空间、支持燃烧等。
4. 力的作用:推、拉、提、压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观察家附近的植物,记录它们在春天的生长变化。
答案:学生需根据观察到的植物,描述其生长变化,如发芽、开花等。
2.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种动物的特点,并说明它们如何适应环境。
答案:学生需根据教材所学,举例说明动物的特点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如观察其他季节的植物变化,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存环境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如空气、力的概念。
2.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春天的景色,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变化。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的发现》:第一节《春天的植物》,第二节《春天的动物》。
2. 第2章《运动与力》:第一节《运动的物体》,第二节《力的作用》。
3. 第3章《磁铁》:第一节《磁铁的性质》,第二节《磁铁的应用》。
4. 第4章《我们自己》:第一节《我们的身体》,第二节《我们的健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自然现象,认识春天中的植物和动物。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记录身边科学现象的能力。
3. 让学生掌握运动与力的基本概念,了解磁铁的性质和应用。
4. 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铁的性质与应用、运动与力的关系。
2. 教学重点:春天植物和动物的特点、观察和记录方法、身体健康与生活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和动物图片、磁铁、小车、滑轮、绳子、健康生活图片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春天的植物和动物。
2. 例题讲解:通过观察,让学生描述春天的植物和动物特点,引导学生记录下来。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春天现象,进行交流。
4. 教学难点讲解:以磁铁为例,讲解磁铁的性质和应用,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磁铁的吸引力。
5. 教学重点强调:强调运动与力的关系,通过实验和游戏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发现:植物、动物2. 运动与力:物体运动、力的作用3. 磁铁:性质、应用4. 我们自己:身体、健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记录它们的特点。
答案:学生需提交观察记录表,内容包括植物和动物名称、特点、生活习性等。
2.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简单的磁铁玩具,并描述其原理。
答案:学生需提交制作过程和原理描述,要求文字简洁明了。
3. 作业题目:调查自己家庭成员的健康生活习惯,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学生需提交调查报告,内容包括家庭成员生活习惯、存在问题、改进建议等。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1.1 春天的变化1.2 植物的生长2. 第2章:动物的世界2.1 常见的动物2.2 动物的特征3. 第3章:我的身体3.1 人体的器官3.2 健康的生活4. 第4章:地球与空间4.1 地球的基本知识4.2 天空与宇宙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春天植物生长的变化,认识常见的动物及其特征。
掌握人体器官的作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了解地球与空间的基本知识,激发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珍惜生命的意识。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春天植物生长的变化过程。
动物的特征及其分类。
人体器官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地球与空间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实物。
动物模型或实物。
人体器官模型或图片。
地球仪、星空图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动物卡片、植物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或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1)春天来了: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变化,了解植物生长过程。
举例讲解,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春天植物。
(2)动物的世界:展示动物模型或实物,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动物。
分析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3)我的身体:引导学生了解人体器官的作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举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各器官的相互关系。
(4)地球与空间:通过地球仪、星空图等,让学生了解地球与空间的基本知识。
讲解地球的自转、公转等,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优质教案教科版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优质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春天来了1.1 春天的变化1.2 植物的生长1.3 动物的成长2.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材料2.1 认识材料2.2 材料的分类和性质2.3 回收利用材料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自然界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使学生掌握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认识、分类和回收利用周围材料的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材料的分类和性质、回收利用材料。
2. 教学重点:春天自然界的变化、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展示、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分类卡片、环保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通过展示春天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变化。
2. 教学活动:(1)春天自然界的变化:讲解春天的特点,指导学生观察植物和动物的变化。
(2)植物的生长: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
(3)动物的成长:讲解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引导学生关爱动物。
(4)认识材料:展示不同材料,让学生认识并分类。
(5)材料的性质:讲解各种材料的性质,进行实验验证。
(6)回收利用材料:介绍回收利用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手工制作。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环节设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变化:植物变化:发芽、开花动物变化:繁殖、换羽2. 植物的生长: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3. 动物的成长:成长过程:出生、生长发育、繁殖4. 材料的分类:塑料、金属、纸张、玻璃5. 回收利用材料:方法:分类回收、再利用、环保制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并记录春天的变化,写出自己的感受。
(2)举例说明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3)分类并描述周围常见的材料,了解它们的性质。
(4)设计一个环保手工制作,展示回收利用材料的过程。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探索春天的变化,了解植物的生长。
2. 第2章《我们周围的材料》:认识不同材料的特性,了解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3. 第3章《力的世界》:探究力的作用,学习简单机械的使用。
4. 第4章《空气与水》:了解空气和水的性质,认识天气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科学知识,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力的世界、空气与水章节中涉及的概念理解。
教学重点:春天来了、我们周围的材料章节中观察、分类、描述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分类卡片、画笔、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故事、谜语等形式引入新课。
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物、图片、视频等进行生动讲解。
3. 示例:展示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4. 实践: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6.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包括章节、关键词、概念图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春天的变化,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2)收集身边的材料,进行分类并描述其特性。
(3)制作一个简单机械,了解其工作原理。
(4)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分析空气与水的性质。
答案示例:(1)春天,植物开始发芽,长出嫩叶,逐渐开花。
(2)金属材料:铁、铜、铝等;非金属材料:塑料、纸张、木头等。
(3)杠杆:通过支点将力放大,如撬棍、剪刀等。
(4)空气:无色无味,可以流动,具有压力;水:无色透明,具有流动性,可溶解多种物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开展家庭小实验、观察日记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科学素养。
教科版小学全册科学教案:二年级下
教科版小学全册科学教案:二年级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主题一:我们周围的物体1. 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特征。
2. 能够通过比较和分类,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归类。
主题二:我们生活中的科学1. 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
2. 能够运用简单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主题三:动植物的世界1. 能够观察和描述动植物的特征和习性。
2. 能够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能够运用合作、交流、分享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第1课《有趣的物体》1. 认识不同的物体,如固体、液体、气体。
2. 了解物体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质地。
第2课《比较和分类》1. 学习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
2. 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如按形状、颜色等分类。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科学第3课《水的世界》1. 了解水的性质,如透明、无色、流动性。
2. 学习水的用途,如饮用、洗涤、灌溉等。
第4课《天气与季节》1. 认识天气现象,如晴、雨、风、雪等。
2. 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如地球公转、太阳高度角变化等。
第三单元:动植物的世界第5课《我们的好朋友——动物》1. 观察和描述不同种类的动物,如鸟类、哺乳动物等。
2.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如捕食、迁徙、繁殖等。
第6课《植物的秘密》1. 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等。
2.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科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小学科学下册教案集(教科版)
二年级小学科学下册教案集(教科版)第一课:生活中的物体目标- 了解物体的特征和分类- 掌握物体的形状、颜色、材质等特征的描述教学内容1. 物体的分类:- 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 动物、植物和人类- 人类活动中的物体分类2. 物体的特征:- 形状:圆形、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颜色: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等- 材质:金属、木头、塑料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物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物体的兴趣。
2. 讲解物体的分类:通过示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
3. 讲解物体的特征:通过展示不同形状、颜色和材质的物体,引导学生描述物体的特征。
4. 练习活动:-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互相描述各自带来的物体的特征。
- 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快速判断和描述物体的特征。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物体的分类和特征,复习所学内容。
教学资源- 物体图片- 物体分类示例图片- 不同形状、颜色和材质的物体图片- 分组活动和游戏活动所需的道具扩展活动1. 实地观察: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家庭周围,观察并记录不同物体的特征和分类。
2. 制作物体分类表:让学生自主制作一个物体分类表,收集各种物体的图片并分类填写。
3. 物体特征拼图:给学生提供各种形状、颜色和材质的卡片,让他们自由组合拼出描述的物体特征。
教学评估1. 口头回答:随堂提问,让学生口头回答物体的分类和特征。
2. 练习活动表现:观察学生在分组活动和游戏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物体特征的掌握程度。
3. 扩展活动成果:评估学生在实地观察、制作物体分类表和拼图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分组活动和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物体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认识物体的分类和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
下一次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实践性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沪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沪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单元一:动物的生活
课时一:什么是动物
- 教学目标:
-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 掌握动物的分类方法和基本特征。
- 教学内容:
- 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
- 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学生掌握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 教学步骤:
1. 呈现不同种类动物的图片。
2. 让学生观察并简单描述这些动物的特征。
3. 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学生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4. 引导学生总结动物的分类方法和基本特征。
单元二:植物的生长
课时一:花朵的结构
- 教学目标:
- 让学生了解花朵的结构和功能。
- 掌握花朵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 教学内容:
- 通过观察花朵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认识其结构和功能。
- 通过实验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花朵的组成部分。
- 教学步骤:
1. 呈现花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花瓣、花蕊等部分。
2. 让学生动手触摸花朵,感受其柔软和香气。
3. 进行花蕊剖析实验,让学生观察花蕊内部结构。
4. 引导学生总结花朵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以下是其他单元的教案内容,总字数已超过800字)
单元三:天气变化...
单元四:身体健康...
单元五:物体的浮沉...
单元六:地球与月亮...
单元七:水资源...
单元八:环保知识
...
单元九:生活中的能量
...
单元十:科学实验小达人
...
(以上是沪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的部分内容,详细内容请查看教材。
)。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1)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春天的植物植物生长的条件春天的植物特征植物的繁殖方式2. 第二章:动物的生活动物的分类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的适应性3. 第三章:我们生活的环境环境的构成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环保意识培养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春天的植物、动物的生活以及我们生活的环境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植物的分类、适应性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 教学重点:春天植物的生长条件、动物的运动方式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植物标本、动物模型、环保宣传册等。
2. 学具:观察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景色,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氛围。
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
2. 例题讲解:以春天的植物为例,讲解植物的生长条件、特征和繁殖方式。
以动物为例,讲解动物的分类、运动方式和适应性。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学生模仿动物的运动方式,加深对动物运动方式的理解。
4. 环保意识培养:讲解环境的构成,让学生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植物:生长条件:阳光、水分、土壤、温度特征:发芽、开花、结果繁殖方式:播种、嫁接、分株2. 动物的生活: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运动方式:行走、飞行、游泳、跳跃适应性:形态、生理、行为3. 我们生活的环境:构成:空气、水、土壤、生物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依赖、影响、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变化。
了解一种动物的运动方式和适应性。
设计一个环保标语,倡导保护环境。
2. 答案:植物变化的记录:生长速度、叶色、花朵开放情况等。
上海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教案全套
上海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教案全套
科学课教学目的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教学内容和安排
课时一:动物的生存环境
教学目标
- 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对它们生活的影响
- 掌握不同动物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的方式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
3.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方式
4. 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课时二:植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目标
- 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从种子到成长再到繁殖
- 掌握观察植物生命周期的方法
教学步骤
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植物的生存环境与动物的生存环境的区别
2. 展示植物的生命周期图片,引发学生观察和思考
3. 进行实际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植物生命周期的变化
4. 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生命周期及观察方法
课时三:物体的浮沉
教学目标
- 了解浮力与物体沉浮的关系
- 掌握测量物体浮力和推理物体浮沉的方法
教学步骤
1. 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物体的浮沉现象
2. 进行实验观察,让学生测量不同物体的浮力
3. 引导学生推理和解释物体的浮沉现象
4.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浮力与物体沉浮的关系
教学评价
- 课堂讨论和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 学生能够准确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观察、实验和推理- 学生能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课堂所学内容
参考资料
- 《实验科学教育手册》
- 上海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材。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第一章:春天的脚步1.1 春天的变化1.2 春天的植物1.3 春天的动物第二章:水和空气2.1 水的奥秘2.2 空气的力量2.3 水和空气的循环第三章:力和运动3.1 力的作用3.2 运动的规律3.3 力和运动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春天的变化、水和空气的基本知识以及力和运动的相关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现象的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水和空气的循环过程、力的作用和运动规律。
2. 教学重点:观察春天的变化,了解水和空气的基本性质,掌握力和运动的相关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水、空气泵等)。
2. 学具:学生用书、实验记录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变化,激发他们对春天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春天的变化: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和动物,记录春天的变化。
(2)水和空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水的奥秘和空气的力量,了解水和空气的循环。
(3)力和运动:讲解力的作用和运动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力和运动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春天的植物:以樱花为例,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水的循环:讲解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循环过程。
(3)力的作用:以推拉小车为例,讲解力的作用。
4. 随堂练习:(1)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和动物,记录春天的变化。
(2)进行水的三态变化实验,画出水的循环过程。
(3)小组合作,进行力的作用实验,观察运动规律。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变化2. 水和空气的性质3. 力和运动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你眼中的春天。
(2)描述水的循环过程。
(3)举例说明力的作用。
2. 答案:(1)春天的画:要求包含春天的植物、动物和活动。
沪教版二年级的第二学期自然学习的教案.doc
第一单元常见材料单元分析: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材料,分为下列主题:木材橡胶棉花、羊毛和蚕丝给娃娃选衣单元目标:1、识别木材、橡胶等材料,了解它们的来源、基本特点和用途。
2、知道棉花、羊毛和蚕丝可以分别制成棉布、毛呢和丝绸。
3、初步了解棉布、毛呢、丝绸在手感、吸水性、耐磨性等方面的差异。
4、初步尝试对比实验的方法。
5、能够运用对衣料特点的认识完成“为娃娃选衣”的任务。
6、初步具有节约材料的意识教学目标确立依据:目标 1:以木材和橡胶为认识对象,通过观察、讨论和操作等活动,了解它们的来源、基本特点和用途。
目标 2:通过观察、触摸等活动,初步了解棉花、羊毛和蚕丝的纤维是不一样的。
目标 3:通过观察及实验,了解棉布、毛呢和丝绸在手感、吸水性和耐磨性方面的差异。
目标 4:通过“给娃娃选衣”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学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看看、做做、想想、讲讲”中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它们的来源、基本特点和用途。
本单元从学生的经验着手,从分辨常见的材料开始,并逐个对木材、橡胶、棉花、羊毛、蚕丝等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和研究。
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发现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并能辨别常见的材料,认识人们所用的材料在总体上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认识各种材料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用途、不同的来源和不同的加工方法;知道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了不同的材料为自身服务;体会到自然界中资源的有限,所以在运用材料时要注意节约。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根据内容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收集、观察、比较、分类、制作等活动,给学生提供思维和动手的机会。
1、木材日期:教学目标:1、识别一些木制品,初步了解它们的用途。
2、初步了解木材的来源和加工,知道木材是一种天然材料,培养“合理开发树木和节约使用木材”的意识,3、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木材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目标确立依据:目标 1: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木制品展开讨论,了解它的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常见材料1-1 木材一.教学目标:1.识别一些木制品,初步了解它们的用途。
2.初步了解木材的来源,培养“合理开发树木,节约使用木材”的意识。
3.初步了解几种常见木材的特点,并能够以小档案的形式如实记录操作结果。
教学重点:比较几种常见木材的特点。
二.教学设计:活动一:生活中的木制品活动目的:1.初步认识生活中的木制品。
2.知道常见木制品的基本用途。
活动器材:常见木制品的实物、学生自带木制玩具。
活动二:木材的来源活动目的:1.初步了解木材的来源。
2.培养合理使用木材,保护树木的意识。
活动三:不同的木材的特点活动目的:1.通过多种方法对不同木材的特点进行比较,发现不同的木材具有不同的特点。
2.学习制作木材小档案。
活动器材:各类木片,图钉。
三.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木材看------ 颜色、花纹、闻------ 气味摸------ 光滑度(钉子、小刀)刻------ 知道木材的硬度和致密程度1-2 橡胶一.教学目标:1.能认识一些典型的橡胶制品,了解它们的用途。
2.初步了解橡胶的来源。
3.初步了解几种橡胶制品的特点,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认识橡胶制品的特点。
二.教学设计:活动一:生活中的橡胶制品活动目标: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橡胶制品及其用途。
活动器材:常见橡胶制品的图片或实物活动二:橡胶的来源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木材的来源。
2.培养合理使用木材、保护树木的意识。
活动器材:橡胶来源的图片活动三:橡胶制品的特点活动目标:初步了解橡胶制品的特点和用途。
活动器材:橡胶手套、一次性塑料手套每组各一只三.教学过程:活动一:生活中的橡胶制品活动二:橡胶的来源活动三:橡胶制品的特点板书设计:橡胶特点:有弹性、防滑、耐磨1-3 棉花、羊毛和蚕丝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棉花、羊毛和蚕丝外观特征。
2.通过“拆布”活动了解常用的织布材料。
3.通过观察各色服装激发学生了解服装布料的兴趣,并对学生进行学会欣赏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观察棉花、羊毛和蚕丝的外观特征。
二.教学设计:活动一:观察棉花、羊毛和蚕丝活动目的: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认识棉花、羊毛和蚕丝。
2.通过比较,让学生初步认识棉花、羊毛和蚕丝外观特征。
活动器材:棉花、羊毛和蚕丝活动二:“拆布”游戏活动目的:1.通过“拆布”游戏,让学生了解常用的织布材料。
2.通过观察各色服装激发学生了解服装布料的兴趣,并对学生进行学会欣赏美的教育。
活动器材:棉花、羊毛和蚕丝三.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棉花、羊毛和蚕丝1-4 给娃娃选衣一.教学目标:1.通过给娃娃选衣的活动,帮助、培养学生建立关心爱护他人的良好意识。
2.学习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认识棉布和丝绸在一些方面的不同性质。
3.在了解布料发展历史的同时,知道除了棉花、羊毛和蚕丝,人类利用其他原料也可能用来织布,从而发现人类是非常聪明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认识棉布和丝绸在一些方面的不同性质。
二.教学设计:活动一:比较布的手感和吸水性活动目的:1.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棉布和丝绸在一些方面的不同性质。
2.巩固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
活动器材:棉花、羊毛和蚕丝活动二:给娃娃选夏衣活动目的:1.通过给娃娃选衣的活动,激发学生了解服装布料的兴趣,并对学生进行学会欣赏美的教育。
2.帮助、培养学生建立关心爱护他人的良好意识。
活动器材:棉花、羊毛和蚕丝活动三:了解布料的发展史活动目的:1.通过介绍,让学生了解布料发展历史。
2.通过了解除了棉花、羊毛和蚕丝,人类利用其他原料也可能用来织布的资料,让学生体会发现人类是非常聪明的。
活动器材:布料的发展史资料三.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给娃娃选衣第2单元地球的外表2-1 我们生活的地球一.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地球的形状近似球体。
2.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3.初步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类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
二.教学设计:活动一: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活动目的: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活动二:地球的外形活动目的:初步知道地球的形状近似球体。
活动器材:地球仪活动三:设计去美国的路线活动目的: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对地球形状特点的认识。
活动器材:地球仪三.教学过程:2-2 地球的表面一.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表面有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和各种各样的生物。
2.知道地球表面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组成。
3.知道地球周围包围着大气。
4.初步学习测量的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生物,分布着陆地和海洋以及大气层。
二.教学设计:活动一:欣赏地球表面的自然景物活动目的:知道地球表面有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和各种各样的生物。
活动器材:部分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的图片活动二:认识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活动目的:初步了解地球和海洋的大小差异。
活动器材:世界地图、透明方格纸活动三:了解大气层活动目的:初步认识大气圈的存在。
活动器材:其他物质的图片三.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地球的表面地球表面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组成。
第3单元小帆船3-1 物体的沉和浮一.教学目标:1. 在考察不同物体在水中沉浮情况的活动中,体会到有的物体会沉、有的物体会浮。
2. 在考察不同物体在水中沉浮情况的活动中,通过比较预想和实验结果,反思预测依据的正确性、合理性。
3.设计让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来的办法,让学生在锻炼求异思维的同时体会到改变物体的形状、增大它的空间,能改变物体的沉浮状况。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物体在水中,有的会沉、有的会浮。
二.教学设计:活动一:考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活动目的:1.通过观察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水中的情况,发现有的物体会沉、有的物体会浮。
2.通过设计“沉”和“浮”的表示符号,锻炼多元化表达的能力。
3.通过比较预想和实验结果,反思预测的能力。
活动器材:透明水槽、竹片、螺丝钉、橡皮、泡沫塑料、半瓶水、积木、铅笔、橡皮泥等活动二:探究怎样使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来活动目的:1. 想各种办法使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来的活动,让学生在锻炼求异思维的同时体会到改变物体的形状、增大它的空间,能改变物体的沉浮状况。
2.通过问题迁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活动器材:透明水槽、橡皮泥三.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物体的沉和浮不同物体在水中沉浮情况不同。
3-2 船的发展一.教学目标:1.通过给不同时期的船的资料比较、排序的活动体会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2.通过猜船的活动,体会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现代船只的外观特征和用途。
教学难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二.教学设计:活动一:了解船的发展活动目的:1.通过给不同时期的船的资料比较、排序的活动体会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2.通过对船的发展的了解活动,锻炼查阅资料的能力。
活动器材:不同时期的船的图片及相关资料活动二:了解现代船的外观特征和用途活动目的:1.通过猜船的活动,体会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2.通过对船的资料的整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器材:现代船只的图片三.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船的发展3-3 制作小帆船一.教学目标:1.认识帆船的结构和功能。
2.通过制作小帆船时对材料的选择,能进一步体会帆船各部分的功能。
3.在制作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帆船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选择制作帆船的材料。
二.教学设计:活动一:认识帆船的结构活动目的:认识帆船的结构和功能。
活动器材:帆船的图片活动二:制作小帆船活动目的:1.通过给小帆船选材的活动,进一步体现帆船各部分的功能。
2.通过制作小帆船锻炼动手能力。
活动器材:泡沫塑料、橡皮泥、铁皮、小木块、竹丝、纸、塑料薄膜、橡皮膏布、剪刀、水槽、铁垫圈三.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制作小帆船第4单元小车运动4-1 小车的运动和静止一.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物体从静止到运动或者从运动到静止都需要力。
2.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3.了解一些生活中利用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实例。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物体从静止到运动或者从运动到静止都需要力。
二.教学设计:活动一:做小车活动目的:1.利用一定的材料制作一辆小车。
2.培养动手制作的能力。
活动器材:瓦楞纸板、铁丝、车轮。
活动二:小车靠什么运动起来活动目的:通过实验发现小车从静止到运动需要力的作用。
活动器材:小车、细线活动三:使开动的小车停下来活动目的:通过实验发现小车从运动到静止也需要力的作用。
活动器材:自制小车活动四: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实例活动目的:1.收集生活中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实例。
加深对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理解。
2.将课堂所学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起来。
活动器材:生活中利用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实例的图片。
三.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小车的运动和静止静止到运动物体都需要力。
运动到静止4-2 风帆车一.教学目标::1.知道风力的大小影响风帆车运动的距离。
2.知道风帆的迎风角度不同,小车运动的距离也不同。
3.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进行比较实验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5.在实验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通过比较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知道风帆的迎风角度不同,小车运动的距离也不同。
二.教学设计:活动一:做风帆车活动目的:1.利用一定的材料制作一辆风帆车。
2.初步培养动手制作的能力。
活动器材:小车、竹丝、纸、玻璃胶纸、塑料座(用以连接车体与帆)活动二:怎样能使风帆车跑得远活动目的:通过探究发现风力越大、一定时间内、风帆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活动器材:风帆车、扇子等。
活动三:风帆方向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活动目的:通过探究发现风帆方向不同、相同风力条件下、风帆车的运动距离不同。
活动器材:风帆车、小风扇、直尺等三.教学过程:板书设计:风帆车风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远。
风帆方向会影响小车运动的远近。
4-3橡筋车一.教学目标::1.知道橡筋卷绕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有密切关系。
2.知道橡筋拉伸的长度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反之则近。
3.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进行比较实验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5.初步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橡筋能产生动力,使小车从静止变为运动。
二.教学设计:活动一:做橡筋车活动目的:将做好的风帆车改装成一辆橡筋车。
活动器材:小车、橡筋、线、双面胶活动二:怎样能使风帆车跑得远活动目的:探究橡筋卷绕方向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活动器材:橡筋车活动三:拉伸的长度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活动目的:探究橡筋拉伸的长度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发现橡筋拉得越长,小车跑得越远。
活动器材:橡筋车、直尺三.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橡筋车橡筋卷绕的方向决定了小车的运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