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R&D经费内部支出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南昌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最新版)
分类号: 密级:U D C :南 昌 大 学学位 论Study on Mid-East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Cooperation in Mid-China’s Rising作者姓名培养单位(院、系):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申请学位的学科门类: 学科专业名称: 论文答辩日期:答辩委员会主席:评阅人:年 月 日书脊左右左右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昌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南昌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导师签名(手写):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I摘要II迄今为止,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使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差距拉大,地区之间竞争加剧,各地从本地利益出发,结果导致国内统一市场难以真正形成,区域间经济合作难以有效开展。
因此,国家提出要统筹区域发展,“中部崛起”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提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
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实看,区域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已成为一种趋势。
四川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研究
四川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研究摘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各单位进行开发与研究活动的基础条件,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
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四川省R&D经费基本情况,并比照全国的现状对四川省现阶段的R&D经费投入特征做出剖析,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R&D经费;四川省;投入规模;投入强度;投入结构一、全国R&D经费现状(一)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是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
R&D经费是R&D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资源。
增加R&D经费投入已成为提升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
(二)R&D经费投入规模变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数据及R&D普查公报,从1995-2011年,全国R&D经费的支出规模呈稳步提升的态势,每年投入额逐步增加,增长趋势也越来越快。
2000年以前,我国R&D经费变化相对平稳,2000年以后R&D经费支出呈现猛增趋势,说明我国对研发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
(三) R&D经费投入强度变化R&D经费投入强度是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即R&D/GDP。
这一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投入的一项重要指标,反映着该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实力。
从全国水平来看,R&D经费投入强度在近15年来正在逐渐加大,从1995年的0.57%持续上升到2011年的1.84%,R&D经费的投入强度年均增长0.08%,增长势头保持良好。
二、四川省R&D经费投入的基本情况(一)投入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四川省2011年的R&D经费投入额达294.1亿元,投入额相较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较为靠前,但年增长率并不稳定,波动较大,经历上升下降不断循环的过程。
研究所简介
研究所简介我们的研究所是一家致力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的研究机构。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开展高质量的研究,提供解决全球重大问题的可行解决方案。
我们的研究所将团结一切可以帮助推动创新和变革的资源,包括科研人员、学生、政府机构和产业界合作伙伴。
我们致力于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创造最大的价值。
我们的研究所拥有多个研究中心,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
我们的研究重点包括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等领域。
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和合作,我们努力解决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我们的研究所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
我们重视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创造力,同时也关注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可应用性。
我们鼓励科研人员在研究中体现出锐意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同时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我们的研究所拥有一流的设施和先进的科研设备。
我们的实验室配备了最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以支持各种科研活动。
我们也积极投入到国际合作和交流中,与国内外的著名研究机构和大学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
我们的研究所致力于培养有创新精神的科研人才。
我们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为年轻的科研人员提供发展机会和支持。
我们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发表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资源。
我们的研究所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
我们与当地社区合作,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也与政府部门合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专业咨询。
我们的研究所将不断努力,以高质量的研究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将继续与各方合作,共同致力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关于加强中部地区人才开发与合作的思考
关于加强中部地区人才开发与合作的思考中共XX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中部地区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建国以来曾经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过突出贡献。
当前,中部地区正面临着经济转型的困难,中央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提出中部崛起战略,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归根结底要靠人才。
当前中部地区应抓住机遇,开拓思路,加强人才开发和合作,逐步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工作格局,为促进中部崛起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一、中部崛起,人才为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促进中部崛起的根本。
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实现中部崛起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
一个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其创新潜力有很大关系,而创新潜力取决于其拥有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等。
不同的地区要根据自身不同的资源优势来促进创新潜力向现实创新能力的转化。
比如,美国以雄厚的资本和创业条件吸引和聚集了大量的人才为其科技和经济发展服务,从而增强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中部地区拥有我国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科技人力资源。
秉承了中国人勤劳智慧和勇于创新精神的潜在创新人才资源将成为中部地区实现崛起的最大优势。
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将潜在的人才资源转化为现实资源,另一方面则必须将人才资源加以集聚、整合和提升,从而推动人才队伍总体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只有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是中部地区实现经济转型的保障。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计划经济时期,中部地区服从国家大局,长期按照低于价值的计划价格提供初级产品,在全国的生产分工和资源配臵中大多处于较低层次,造成了目前中部地区普遍的粮农区和资源粗加工区的经济结构,粗放型的经济特征非常典型。
中部地区发展新格局的空间形态及其演进研究
21 年 01
第 6期
1 2月
地 域 研 究 与 开 发
ARE S ARC A VEL ME AL RE E H ND DE 0P NT
Vo . O N( 6 I3 } . De- 2 【. 0lI
中部地 区发 展 新 格 局 的 空 间形 态 及 其 演 进研 究
势是什么?什么样 的政策与措施 蜓为有利 F 促进 域
良性 竞 争 ?均 需要 我 们 进行 深 入研 究 。
1 中部 六 省 的 战 略定 位 与 空 问形 态
伴随着 中部 六省各具特 色 的 域发展 规划陆续 l 升为国家战略 , 中部各省经济社会发腱进入 + 个 的阶 段, 基础设施建没步伐加快 , 承接产业转移叫 捉速 ,
业 空 间 布局 持续 优 化 ,j 地 区 域 发 展 审 问 新 恪 J 【 q部 r卜 J 】 在 逐 渐形 成 。
( 陆铭 , 0 ) , 2 9 !伴随着我 国区域发展战略 的转 向, 0 国内
区域经 济 正 在形 成 新 的 发 展 格 局 。 在此 背 景下 , 中部 地
文章编号 :10 —3 3 2 1 )6 0 6 —4 0 3 26 (0 10 — 10 0
0 引言
金融危机以来 , 国家密集出台了各 具特色的区域 发 展规划 , 国区域发展呈现 出“ 我 多极并存 、 多轮驱动 ” 的 发展新格局 , 区域发展战略由“ 梯度推进” 点区辐射” 向“ 转变 , 新形势下统筹区域发展的内涵不再以牺牲效率为 代价实现均衡发展 , 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是 中国区域发展
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区。武汉城市 圈围绕 全 “ 曲删”
社 会 典 型示 范 区建 设 , 点 打 造 先 进 制 造 、 重 地 、 新 高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研究中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本文将对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原因、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提供有力支持。
一、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已经面临着资源环境短缺、成本上升等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中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这不仅有助于缓解东部沿海地区资源环境压力,还可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二、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因1. 优势资源条件:相对于东部沿海城市而言,中西部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这些优势条件使得企业在选择迁往或新建厂址时更倾向于中部地区。
2. 相关部门支持:中部地区相关部门积极出台产业转移相关,提供土地、税收、用电等方面的优惠,吸引了大量企业前来投资。
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中部地区的物流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4. 人口红利:相对于东部沿海城市而言,中西部城市人口红利尚未完全释放。
大量劳动力的流入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用工资源。
三、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1. 经济增长推动:产业转移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新投资项目和新建厂房带来了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增加,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2. 人口流动加速:随着产业转移的进行,劳动力从东部沿海城市向中西部城市流动。
这种人口流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并对当地社会经济结构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出了新的挑战。
3. 区域发展不平衡:尽管中部地区承接了大量产业转移,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这种不平衡发展可能导致中部地区在产业结构上过于依赖外来投资,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四、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未来发展方向1. 加强创新能力:中部地区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科技研发水平,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中部地区发展现状
中部地区发展现状中部地区是指中国的河南、湖北、湖南和江西四个省份。
作为中国的中心地带,中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挑战。
以下是中部地区发展的现状。
首先是经济发展。
中部地区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而言,起步较晚,但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部地区的经济主要依托于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
例如,河南省的豫东地区以制造业为主,湖北省的武汉市以汽车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湖南省的长沙市以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为主要产业,江西省的南昌市以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为主要产业。
这些地区的GDP和民生水平都在不断提升。
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
中部地区在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例如,河南省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和郑阜高铁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湖北省的武汉长江二桥和武汉天河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湖南省的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和湖南大学等教育设施的建设,江西省的南昌香江公园和江西省人民医院等医疗设施的建设。
然而,中部地区也面临一些发展挑战。
首先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
中部地区的经济结构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缺乏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支撑。
这导致中部地区在面临竞争时缺乏竞争力。
其次是人才流失的问题。
由于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中部地区的优秀人才普遍会选择去东部沿海地区或国外发展,这也加大了中部地区人才培养和吸引的难度。
再者是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大量的制造业和农业活动,中部地区的环境污染严重,对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影响。
为解决这些问题,中部地区的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大对教育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留在中部地区发展;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中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面临产业结构升级、人才流失和环境污染等挑战。
武汉研究所排名
武汉研究所排名
武汉研究所是一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高水平科研机构。
它设立的宗旨是为了促进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提高中国的科研水平。
首先,武汉研究所拥有一流的科研设施和实验室。
它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可以支持各类科学研究。
这些设施提供了庞大的平台,让科研人员能够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推动科技创新。
其次,武汉研究所拥有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
这个团队由一些国内外知名的科研人员组成,他们各自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研究经验。
他们通过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各种科学难题,推动科学的发展。
再次,武汉研究所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他们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更加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科技产业化。
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武汉研究所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武汉研究所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他们与国内外的高水平科研机构进行紧密的合作,共同开展科学研究。
通过国际合作,武汉研究所能够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吸引更多优秀的科研人员。
最后,武汉研究所注重人才培养。
他们为年轻的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会,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实践。
通过培养和
发展年轻科研人员,武汉研究所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总的来说,武汉研究所是一所高水平的科研机构,拥有一流的科研设施和实验室,优秀的科研团队,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及重视人才培养。
这些优势使得武汉研究所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虽然无法提供具体的排名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武汉研究所在国内有着很高的声誉,并且在科研领域内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关系研究
0 00 ) 3 0 0
【 摘 要】 中部六省是我国重要 的工业、 农业和能源基地 , 但近年 来“ 中部塌陷” 给宏观 经济运行 带来隐患。本文结合“ 中部崛起” 战略构想 , 从 区域 经 济 的 角度 出发 , 用 新增 长模 型 , 析 中部地 区经 济发 展 与 人 力 资 源 的 相 互 关 系 , 给 出 中部 崛起 战略 下人 力资 源 开 发 的 对 策 。 运 分 并 【 关键词 】 中部崛起 ; 人力资源; 经济增长
维普资讯
科技信息
S IN E&T C N O Y F R T O CE C E H OL G O MA I N
20 0 7年
第2 8期
中 地 经 展 人力 源 发 研 部 区 济发 与 资 开 关系 究
曹 阳 程 雪 芹 梁 英 ( 原理 工大 学经 济管理 学 院 山西 太 原 太
人 力 资 本是 影 响经 济 增 长 的 决 定 性 因 素 , 经 济 增 长 又 在 很 大 程 国平 均 水 平 。 而 ( ) 部地 区人 力 资 源 状 况 二 中 度 上 促 进 了中 高 等 教育 事 业 的发 展 。 中部 六 省作 为 内陆 经 济 欠 发 达 地 区 , 全 国 的 人 力 资 源 竞争 中 面 在 在 西 方 的 新 增 长理 论 发 展 过 程 中 , 早 研 究 人 力 资 本 与 经 济 增 长 最 中部 地 区人 力 资 本 密 集 的几 大 行 业 人 才 外 流 现 之 间 的关 系 是 美 国 经济 学 家 舒 尔 茨 。 他 通过 实 证 分 析 认 为 , 力 资 本 临 越 来 越 严 峻 的挑 战 。 人
b o g th d e e i t h u n n f r u h i d n p r l o t e r n i g o Ma r e o o .I t g a i g wi he sr t g c c n e t “ d l s ’ a d r s a hi g fo t e a p c fa a c o c n my n e r tn t t tae i o c p h Mi d e Rie ’ n e e r n r m h s e t o r e e eo o c n my ,t i e s y n l s s h i t re a in e we n t c n mi d v l p n o d l a e a d t e u n e o r e ,t e i e t e h s s a a a y e t e n e r lto s b t e he e o o c e e o me t f Mi d e r a n h h ma r s u c h n gv s h c u t r a u n d v l p n h u n r s u c t h ta e i o c p Mi d e Rie . o n e me s r o e e o i g t e h ma e o r e wi t e sr t g c c n e t“ d l s ” e h
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研究——以湖北省襄阳市为例
湖北 省襄阳市 目前 有两 个 国家级开发 区 , 即襄 阳高 新开发区和襄阳经济技术开发 区, 后者是在 20 0 8年建 立
还有 2家公司重视襄阳的区位优势 。在 被问到其在开 发
区面临的主要 问题时 , 6家公 司都 提 出本地 中 高级人 才
不足 , 2家公 司认 为本地融 资 困难 , 家公 司提 出 区内硬 1 件条件不到位 。 二、 襄阳经济技术开发 区的 S T分析 WO 开发区的主要优势 ( ) 1 S :.襄 阳地 区的区位优势 , 水
一
陆路交 通便利 , 七省通衢 ” 2 “ ;.人力成本较 低 , 阳地 处 襄 人 口稠密地区 , 而且靠近 四川 、 河南 等人 口大 省 ;.土地 3 价格低廉 , 对于资金缺乏的中小企业 吸引力 比较 大。
开发区的主要劣势 ( :. 阳市 中高级管理人 才 w) 1 襄 和技术人才不足 , 这是本地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 难题 ;. 2 资金筹措困难 , 本地金融 市场 发展水平 不高 制约 了企业 融资 ;.开发 区在管 理方 面的不 足 , 为一 家年轻 的 国 3 作 家级开发区 , 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模式。 开发 区面临的主要机 会 ( :.随着 新一轮 产业转 O) I 移浪潮 , 很多行业 和 企业从 发 达地 区向 中西部 转 移 ;. 2
、
襄 阳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概 况 及 调 研重 点
目前 , 阳经济 技术开发 区共引进企业 11家, 襄 1 协议
投资额 35亿元 , 中投产 4 0 其 2家。引进的重点是 汽车及 汽车零部件 、 能源 汽车 、 新 新能 源新材 料、 装备 制造 等行
业的企业 , 已投 产企业分布在三个领域 , 分别 为以骆驼集
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
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
为进一步指导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完善合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规范发展秩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自愿合作为前提,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集中布局,提升配套服务水平;着力在承接中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加强环境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着力引导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城镇化步伐;着力深化区域合作,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减少行政干预。
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各类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规划和政策引导,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规范招商引资行为。
——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
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立足比较优势,合理确定产业承接发展重点,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
——坚持节能环保,严格产业准入。
加强生态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强化污染防治,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产业承载能力。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第四批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第四批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0.06.17•【字号】豫人社函〔2020〕92号•【施行日期】2020.06.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社会福利正文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第四批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的通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单位: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实行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制度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14〕73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开展第四批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选拔条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要具有中国国籍,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创新、进取和奉献精神,近五年来业绩突出、成果显著,并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在专业技术或生产服务岗位第一线工作,原则上要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是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年龄一般在60周岁以下。
(一)专业技术人才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学术造诣高深,是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研究成果有开创性和重大科学价值,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以下统称国家科技奖励);(2)中国专利金奖的主要完成人(前二名);(3)获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4)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前三名)或2项二等奖(前二名),获部级奖项的参照上述省级奖项执行;(5)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三名),完成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或2项以上子项目;(6)主持完成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2.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成绩卓著,对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作出突出贡献,在业内有重要影响,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前三名)或2项二等奖(前二名),获部委级奖励参照省级奖项执行;(2)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或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一等奖(前二名)或2项二等奖(前二名);(3)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4)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库或鉴定为优秀;(5)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同时,独立发表的论文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5篇以上,或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本专业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的论文被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收录。
法国航空工业概况
法国航空工业概况(2003年资料)2010-06-29 16:11:42关键词:法国航空地域: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面积:55.1602万平方千米(包括科西嘉岛)。
人口:5950万人(2002年)。
首都:巴黎(Paris) ,人口1060万(1999年)。
领导人:总统希拉克 (Chirac),1995年5月当选,2002年5月连选连任;总理拉法兰(Raffarin),2002年6月任职;外长多米尼克·德维尔潘 (Dominique de Villepin),2002年5月任职;国防部长阿利奥-马里(Michele Alliot-Marie ),2002年5月任职;国民议会议长让-路易·德勃雷(Jean-Louis Debre),2002年6月当选。
行政区划:分为大区、省和市镇。
省下设专区和县,但不是行政区域。
县是司法和选举单位。
法本土共划为22个大区、96个省、4个海外省、4个海外领地、2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区。
全国共有36565个市镇,其中人口不足3500人的有3.4万个,人口超过3万人市有231个,人口超过10万的市有37个。
22个大区是:阿尔萨斯、阿基坦、奥维尔涅、布尔高涅、布列塔尼、中部地区、香槟-阿登、科西嘉、弗朗什-贡岱、巴黎大区、朗克多克-鲁西翁、利姆赞、洛林、南比利牛斯、北加莱海峡、下诺曼底、上诺曼底、卢瓦尔地区、皮卡尔迪、布瓦图-夏朗德、普洛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罗讷-阿尔贝斯。
4个海外省是:瓜德鲁普、马提尼克、法属圭亚那、留尼旺。
4个海外领地是:法属波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法属南半球和南极领地。
2个地方行政区是:马约特岛、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
政治: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任期5年(2000年6月改为5年,定于9月24日举行全民公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21.04.22•【文号】国科发火〔2021〕106号•【施行日期】2021.04.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文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国科发火〔2021〕10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推动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科技部研究修订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科技部2021年4月22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赋权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20%1.1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数0.81.2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数占比 1.2 1.3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 1.2 1.4每万人当年发明专利授权数 1.2 1.5当年每千万研发经费支出的发明专利申请数 1.2 1.6国家级创业服务机构数0.8 1.7当年新注册企业数0.8 1.8当年登记入信息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0.8 1.9当年孵化器、加速器和大学科技园内新增在孵企业数0.81.10园区管委会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及发展导向符合国家总体要求评价1.2结构优化和产业价值链20%2.1营业收入中高技术服务业营收占比 1.02.2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 1.2 2.3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 1.0 2.4当年净增营业收入0.8 2.5企业利润率 1.0 2.6当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数*0.8 2.7当年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数0.82.8企业每100亿元营业收入所含有效发明专利数和注册商标数1.02.9企业增加值率 1.22.10园区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自立自强、保证供应链自主可控的政策措施和成效评价1.2绿色发展和宜居包容性15%3.1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 1.23.2园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率 1.0 3.3园区总绿地率 1.2 3.4园区各级医院和各类学校数0.8 3.5当年净增从业人员数0.8 3.6单位增加值中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占比 1.0 3.7从业人员平均月工资性收入与当地每平米房价的比例 1.0 3.8园区管委会当年可支配财力0.83.9园区促进产城融合、以人为本、共享发展与生态环保、绿色发展、引领示范作用评价1.2开放创新和国际竞争力4.1设立境外研发机构(含境外孵化器)的内资控股企业数0.815%4.2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境内外产学研合作经费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1.24.3当年获得境外注册商标或境外发明专利授权的内资控股企业数0.84.4当年新增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的内资控股企业数0.84.5出口总额中技术服务出口占比* 1.04.6营业收入中高新技术企业出口总额占比 1.24.7从业人员中外籍常驻人员和留学归国人员占比 1.2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30%5.1园区全口径增加值占所在城市GDP比例 1.05.2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1.25.3当年内部研发投入强度达5%企业的营收合计占营业收入比例1.2 5.4营业收入中数字产业相关企业营收合计占比 1.05.5当年新晋高成长(瞪羚企业)企业数0.85.6当年在境内外上市(不含新三板)企业数*0.85.7当年内部研发投入强度达5%且营业收入超5亿元的企0.8业数5.8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的企业数0.85.9园区抓党建守规矩、权责健全、体制机制创新、先行1.2先试以及依法施政、严管安全生产、建设平安社区评价5.10园区参与评价所报数据和相关材料的及时性、准确性1.2以及重视火炬统计工作的评价指标解释为探索分类评价机制,体现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基本统一又有所区别对待的原则,部分创新指标和绿色发展指标(用*标注的指标)对东部地区、中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的各高新区采取差别对待的办法。
中小城市研发投入强度研究——以淮安市为例
中,年研 发 投 入 不 足 500 万 元 的 有 504 家, 占 比 达
54%。 四是企业质态较差,缺少创新型龙头企业。 据
统计,淮安市省级百强创新型企业只有 1 ~ 2 家,省级
创新型领军企业还没有破零,创新型龙头企业较少,
对创新的示范带动效应不明显。 以凹土产业为例,凹
2 634 个 [2] ,占全国所有城市数量比例高达 97. 9%。
作为中国城市中绝大多数的中小城市,数量多、分布
广、差异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整体科技创新的
高质量发展。 加强对中小型城市的研究,促进中小城
市科技创新水平整体提高,对于我国创建世界科技强
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术企业占比较低。 1 957 个规上工业企业中,属于科
技部重点支持的八大产业门类的仅有 562 个,规上工
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只有 27. 77%。 2023 年
江苏省公布 16 个制造业产业集群,淮安市只有传统
产业“ 绿色食品” 入选,其他产业尚未完全形成集聚
效应。 三是企业研发投入主动性不强,研发投入强度
培育、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是连续 3
年举办“ 中国·淮安创新创业大赛” 。 通过创新创业
选拔赛、高端人才精英赛和技术难题挑战赛等方式,
面向淮安市主导产业,吸引优秀人才来淮创业,招引
优质项目落地投产。 三是建立梯次培育链条,构建以
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
主体的创新梯队。 完善覆盖科技型中小企业生长全
等战略,积极打造一批在长三角北部有影响力的优势
产业集群;优化整合市级科技攻关机制,统筹“ 揭榜挂
中部地区旅游商品开发与中部城市发展研究
K e rd :Ce r lRe i n y wo s nta g o ;To itCo modt ;Ce talCi ;Mar tn se urs m iy nr t y kei g Sy t m;Upg a i g OfI usr r t e r d n nd t Stucur y
型 与发 展
【 键 词 】 中部 地 区 ;旅 游 商 品 ; 中部 城 市 ; 营销 体 系 ;产 业 结 构 升 级 关
【 中图 分 类 号 】F2 3 9 【 献 标 识 码 】A 文
Absr t t ac :Th ,nta e o o a n t n n o im e o c sa sa ln so y i h o uci fturs o c s e c r ]r gin c nti s am da tturs r s ur e nd ha o g hitr n t e pr d t e on o o itprdu t,bu he p e e t tt r s n sau fturs o mo t lna e nti o tu d t he de lpi iuain fturs .Th o ci n a d o e a in o de o rs t ts o o itc m diy na g me s n ta tne o t veo ng st to o o im e pr du to n p r to fmo m t u it c mmo te ho l e e o ha a trsi o rs o o diis s u d d v lp c r ce itc t u itc mm o ii s ntg a e i o t de n o r tn iuai nd r a en t e v so ft u s d te ,i e r t nt he mo r pe ai g st t on a b o d h ii n o o r t i c mmo te ,a l h s n t nl a t de lp e o r u in nd pe ai n ft u it r du t f l o i o a d iaiy,b as o diis l t e e o o y m ke he veo m nt f p od ct a o r to o o rs p o c s u l f v g r n v tlt o ut lo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简介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简介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0年6月。2002年10月通过江西省教育厅评审,成为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并把它纳入到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战略。“中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发挥体制创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咨询服务五大功能,努力打造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人才库”、“信息库”和“思想库”。2005年10月通过教育部评审,成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依托于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涵盖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等四个经济学类硕士点以及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四个管理类硕士点,以及最近申报成功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点。在学术队伍上,聘请了著名经济学家和发展战略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研究部原部长李泊溪教授和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栋生教授等担任顾问;成立了以教育部社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学会副会长、原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厚文教授为主任,南昌大学副校长甘筱青博士、教授为副主任的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7名成员包括中部六省的知名专家学者。中心的学术骨干分为专职和兼职研究人员。其中专职研究人员中主要学术骨干15人,校内专家8人,校外专家7人(省外专家4人,省内校外专家3人);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10人,博士13人;校内兼职学术骨干8人,其中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3人、博士3人,分属学校的5个院所和1个处室;省外(国外)专家6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3人、博士5人,国外学者1人。校外省内专家6人,为省委政研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体改办、统计局、社科院等单位研究员。遵循党中央提出的关于“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指导方针,中心设置了“中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部资源开发与生态经济”、“中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三个研究方向。这三个方向既针对了中部具有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色,又与中心所依托的一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四个方向中的三个相吻合。这对凝聚中心已有研究力量,吸引和聚集全国特别是中部地区相关研究方向的高级研究人才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心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近三年共承担209项课题,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0项、教育部科研课题19项、省社科基金课题90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重大项目29项、国际合作项目7项。2003年以来,本中心专兼职人员作为第一署名人的课题共有122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5项,省部级课题40项。2004以来中心校内专、兼职研究员作为第一负责人已完成项目13项,其中国家社科项目2项;在研项目14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重大项目6项?鸦新增科研项目38项。2003年以来,中心开展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英国邓肯迪大学、法国普瓦迪尔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等大学进行互派访问学者和学术交流。于2003年12月成功主办了全国性学术会议,“第二届中部发展与区域合作论坛暨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特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领导、中部各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中部五省的著名专家学者等代表56人参会,围绕“地区经济合作与战略联盟”主题,商讨如何加快中部地区崛起,在中部各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04年集中央和中部各省专家学者在南昌大学成功举办“中部发展高级论坛”。2005年,中心举办了两次有重大影响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年3月10日,“中国中部崛起研讨会暨《中国中部发展论丛》首发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八方苑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有六位院士及中央、中部地区各科研机构的知名人士。有三十多家媒体单位到会争相报道会议实况,人民日报( 2005年3月11日,第十八版)与光明日报( 2005年3月11日,第八版)均以整个版面对会议进行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2005年5月19-20日承办第十一届国际欧亚研究大会,主题为《区域视角下的亚洲国家政府政策及商业战略》。在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心于2005年7月21日至24日于江西井冈山主办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研讨会暨2005年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年会》。“中心”开始成为在全国,特别是中部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咨询服务基地。由中心主要人员主持或参与的政府决策与规划的项目十余项,受到有关部门好评和采用。。
地域研究与开发 二审稿格式
全文标点符号、字体、图表、公式、参考文献要严格按下列格式标注。
全文通栏排,不要分栏排。
一级标题用4号宋体字,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用小5号,图中文字用6号宋体,其它文字请用5号宋体编排。
全文行距用单倍行距。
地域研究与开发格式(2号宋体字)张三1,王老五2(1.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郑州450052;2.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50000)(若作者是同一单位,就不要有上角标;单位所在地是直辖市、省会城市,不要再写省,不要带“市”字;其它城市要写省份,但不要带“省”字,如上所示)摘要:从人才是第一资源概念出发,较详细的论述了人才资源属性及特征。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部地区人才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认为加快人才资源化开发是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强化人才资源化过程中的机制创新则是实现中部地区人力资源大区和经济大区走向人才资源强区和经济强区的必须过程。
最后对区域人才资源化的机制和体制创新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摘要写200~300字,摘要中不能出现“本文、文章”等字样)关键词:人才资源化;机制创新;中国;开发;区域经济;经济强区(关键词列出3~8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中图分类号:F127.41(不能缺)1资源的第一资源属性(一级标题字数控制在15字以内,用四号宋体字,标题序号后不要加标点符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字用5号字,单倍行距)1.1 研究的空间与尽度(二级标题字数控制在20字以内,用五号黑体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从中部地区六省比较看中原崛起
从中部地区六省比较看中原崛起
张合林
【期刊名称】《地域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05(024)001
【摘要】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中部各省都在谋求发展.通过中部六省的比较,分析河南的优、劣势及其在中部崛起中的目标定位,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实现中原崛起的对策和建议.
【总页数】5页(P40-43,48)
【作者】张合林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天津,300071;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郑州,4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中原崛起看高山--荥阳市高山镇实现中原崛起纪实 [J], 赵炳煜;王学义
2.中部六省综合比较与河南"中原崛起"战略指导思想研究 [J], 孙艳红
3.国家发改委召集中部六省商谈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J], ;
4.以法治省——中原崛起的支撑点——学习省六次党代会《报告》的体会 [J], 李道民
5.从经济数据比较看如何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 [J], 陈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ook1e
1-14 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2008年)Full-time Equivalent of R&D Personnel by Region (2008)单位:人年(man-year)地 区Region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研究与开发机构全时当量总计#科学家和工程师R&DFull-time Equivalent of Scientists &InstitutionsPersonnel Total Engineers全 国 National Total1965356.471592420.1260130东部地区 Eastern Region1270878.641029041.44141050中部地区 Middle Region398636.57327957.1951929西部地区 Western Region295845.26233954.3167151北 京 Beijing189551.25166667.3366204天 津 Tianjin48348.2338721.24803河 北 Hebei46154.6637363.885386山 西 Shanxi43985.833213.14376内 蒙 古 Inner Mongolia18263.815626.512877辽 宁 Liaoning76672.9366356.2210180吉 林 Jilin31730.9329665.875670黑 龙 江 Heilongjiang50716.7944661.856203上 海 Shanghai95129.4979536.0820736江 苏 Jiangsu195332.88144857.8213721浙 江 Zhejiang159589.3105810.314053安 徽 Anhui4946540198.45369福 建 Fujian59269.6548484.352194江 西 Jiangxi28240.9923763.63454山 东 Shandong160420.15132585.447314河 南 Henan71493.6654930.69206湖 北 Hubei72750.5963006.1112193湖 南 Hunan50252.8138517.665458广 东 Guangdong238683.79208658.815807广 西 Guangxi23242.9920496.722107海 南 Hainan1726.316521466.36重 庆 Chongqing34420.5228259.962437四 川 Sichuan86735.9562513.4719443贵 州 Guizhou11458.389729.652103云 南 Yunnan19754.3716217.674270西 藏 Tibet635.25462.13378陕 西 Shaanxi64752.1650871.9925218甘 肃 Gansu20117.8715593.65203青 海 Qinghai2501.182090.77511宁 夏 Ningxia5152.754288.52300新 疆 Xinjiang8810.047803.322304注:数据口径同前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部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R&D 经费内部支出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序言中部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R&D经费内部支出数据分析报告从R&D经费内部支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日常性支出,人员劳务费,资产性支出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中部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R&D经费内部支出现状、趋势变化。
中部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R&D经费内部支出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请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中部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R&D经费内部支出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部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R&D经费内部支出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
中部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R&D经费内部支出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中部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R&D经费内部支出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机构和个人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第一节中部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R&D经费内部支出现状概况 (1)第二节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指标分析 (3)一、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现状统计 (3)二、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现状统计 (3)三、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比重统计 (3)四、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4)五、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4)六、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5)七、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5)八、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同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指标分析 (7)一、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现状统计 (7)二、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7)三、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比重统计分析 (7)四、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8)五、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8)六、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9)七、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9)八、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同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10 第四节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指标分析 (11)一、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11)三、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占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比重统计分析 (11)四、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12)五、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13)八、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同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14 第五节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指标分析 (15)一、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现状统计 (15)二、全国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现状统计 (15)三、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国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重统计 (15)四、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16)五、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16)六、全国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17)七、全国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17)八、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同全国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18 第六节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指标分析 (19)一、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现状统计 (19)二、全国日常性支出现状统计 (19)三、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占全国日常性支出比重统计 (19)四、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20)五、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20)六、全国日常性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21)七、全国日常性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21)八、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同全国日常性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22)第七节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指标分析 (23)一、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现状统计 (23)二、全国人员劳务费现状统计分析 (23)三、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占全国人员劳务费比重统计分析 (23)四、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2015-2017)统计分析 (24)五、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2016-2017)变动分析 (24)六、全国人员劳务费(2015-2017)统计分析 (25)七、全国人员劳务费(2016-2017)变动分析 (25)八、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同全国人员劳务费(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26)第八节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指标分析 (27)一、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现状统计 (27)二、全国资产性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27)三、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占全国资产性支出比重统计分析 (27)四、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28)五、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28)六、全国资产性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29)七、全国资产性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29)八、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同全国资产性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30)第九节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指标分析 (31)一、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现状统计 (31)二、全国仪器和设备支出现状统计 (31)三、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占全国仪器和设备支出比重统计 (31)四、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32)五、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32)六、全国仪器和设备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33)七、全国仪器和设备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33)八、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同全国仪器和设备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34)第十节中部地区政府资金指标分析 (35)一、中部地区政府资金现状统计 (35)二、全国政府资金现状统计 (35)三、中部地区政府资金占全国政府资金比重统计 (35)四、中部地区政府资金(2015-2017)统计分析 (36)五、中部地区政府资金(2016-2017)变动分析 (36)六、全国政府资金(2015-2017)统计分析 (37)七、全国政府资金(2016-2017)变动分析 (37)八、中部地区政府资金同全国政府资金(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38)第十一节中部地区企业资金指标分析 (39)一、中部地区企业资金现状统计 (39)二、全国企业资金现状统计分析 (39)三、中部地区企业资金占全国企业资金比重统计分析 (39)四、中部地区企业资金(2015-2017)统计分析 (40)五、中部地区企业资金(2016-2017)变动分析 (40)六、全国企业资金(2015-2017)统计分析 (41)七、全国企业资金(2016-2017)变动分析 (41)八、中部地区企业资金同全国企业资金(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42)第十二节中部地区国外资金指标分析 (43)一、中部地区国外资金现状统计 (43)二、全国国外资金现状统计分析 (43)三、中部地区国外资金占全国国外资金比重统计分析 (43)四、中部地区国外资金(2015-2017)统计分析 (44)五、中部地区国外资金(2016-2017)变动分析 (44)六、全国国外资金(2015-2017)统计分析 (45)七、全国国外资金(2016-2017)变动分析 (45)八、中部地区国外资金同全国国外资金(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46)第十三节中部地区其他资金指标分析 (47)一、中部地区其他资金现状统计 (47)二、全国其他资金现状统计 (47)三、中部地区其他资金占全国其他资金比重统计 (47)四、中部地区其他资金(2015-2017)统计分析 (48)五、中部地区其他资金(2016-2017)变动分析 (48)六、全国其他资金(2015-2017)统计分析 (49)七、全国其他资金(2016-2017)变动分析 (49)八、中部地区其他资金同全国其他资金(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50)图表目录表1:中部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R&D经费内部支出现状统计表 (1)表2: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现状统计表 (3)表4: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比重统计表 (3)表5: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2015-2017)统计表 (4)表6: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2015-2017)统计表 (5)表8: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同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6 表10: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现状统计表 (7)表12: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比重统计表 (7)表13: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表 (8)表14: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表 (9)表16: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同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同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占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比重统计表 (11)表21: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表 (12)表22: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表 (13)表24: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同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现状统计表 (15)表28: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国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重统计表 (15)表29: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表 (16)表30: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表 (17)表32:全国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同全国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国日常性支出现状统计表 (19)表36: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占全国日常性支出比重统计表 (19)表37: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2015-2017)统计表 (20)表38: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国日常性支出(2015-2017)统计表 (21)表40:全国日常性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同全国日常性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 (22)表42: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现状统计表 (23)表43:全国人员劳务费现状统计表 (23)表44: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占全国人员劳务费比重统计表 (23)表45: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2015-2017)统计表 (24)表46: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4)表47:全国人员劳务费(2015-2017)统计表 (25)表48:全国人员劳务费(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5)表49: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同全国人员劳务费(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6)表50: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现状统计表 (27)表51:全国资产性支出现状统计分析表 (27)表52: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占全国资产性支出比重统计表 (27)表53: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2015-2017)统计表 (28)表54: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8)表55:全国资产性支出(2015-2017)统计表 (29)表56:全国资产性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9)表57: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同全国资产性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0)表58: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现状统计表 (31)表59:全国仪器和设备支出现状统计表 (31)表60: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占全国仪器和设备支出比重统计表 (31)表61: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2015-2017)统计表 (32)表62: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2)表63:全国仪器和设备支出(2015-2017)统计表 (33)表64:全国仪器和设备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3)表65: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同全国仪器和设备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4)表66:中部地区政府资金现状统计表 (35)表67:全国政府资金现状统计表 (35)表68:中部地区政府资金占全国政府资金比重统计表 (35)表69:中部地区政府资金(2015-2017)统计表 (36)表70:中部地区政府资金(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6)表71:全国政府资金(2015-2017)统计表 (37)表72:全国政府资金(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7)表73:中部地区政府资金同全国政府资金(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 (38)表74:中部地区企业资金现状统计表 (39)表75:全国企业资金现状统计表 (39)表76:中部地区企业资金占全国企业资金比重统计表 (39)表77:中部地区企业资金(2015-2017)统计表 (40)表78:中部地区企业资金(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0)表79:全国企业资金(2015-2017)统计表 (41)表80:全国企业资金(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1)表81:中部地区企业资金同全国企业资金(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42 表82:中部地区国外资金现状统计表 (43)表83:全国国外资金现状统计分析表 (43)表84:中部地区国外资金占全国国外资金比重统计表 (43)表85:中部地区国外资金(2015-2017)统计表 (44)表86:中部地区国外资金(2016-2017)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44)表87:全国国外资金(2015-2017)统计表 (45)表88:全国国外资金(2016-2017)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45)表89:中部地区国外资金同全国国外资金(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46 表90:中部地区其他资金现状统计表 (47)表91:全国其他资金现状统计表 (47)表92:中部地区其他资金占全国其他资金比重统计表 (47)表93:中部地区其他资金(2015-2017)统计表 (48)表94:中部地区其他资金(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8)表95:全国其他资金(2015-2017)统计表 (49)表96:全国其他资金(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9)表97:中部地区其他资金同全国其他资金(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50第一节中部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R&D经费内部支出现状概况中部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R&D经费内部支出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7年):表1:中部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R&D经费内部支出现状统计表第二节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指标分析一、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现状统计表2: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现状统计表二、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现状统计表3: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现状统计表三、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比重统计分析表4: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万元)占总值比重四、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表5: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2015-2017)统计表五、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表6: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表7: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2015-2017)统计表七、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表8: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同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表9: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同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指标分析一、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现状统计表10: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现状统计表三、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比重统计分析表12: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比重统计表四、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表13: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表五、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表14: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表15: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表七、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表16: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同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表17:中部地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同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四节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指标分析一、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现状统计表18: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现状统计分析表19: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现状统计表三、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占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比重统计分析表20: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占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比重统计表四、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表21: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表五、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表22: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年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万元)变动值六、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表23: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表七、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表24: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同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表25:中部地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同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五节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指标分析一、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现状统计表26: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现状统计表二、全国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现状统计表27:全国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现状统计表三、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国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重统计分析表28: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国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重统计表四、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表29: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表五、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表30: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表31:全国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015-2017)统计表七、全国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表32:全国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同全国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表33:中部地区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同全国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六节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指标分析一、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现状统计表34: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现状统计表二、全国日常性支出现状统计表35:全国日常性支出现状统计表三、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占全国日常性支出比重统计分析表36: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占全国日常性支出比重统计表四、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表37: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2015-2017)统计表五、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表38: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日常性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表39:全国日常性支出(2015-2017)统计表七、全国日常性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表40:全国日常性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同全国日常性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表41:中部地区日常性支出同全国日常性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七节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指标分析一、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现状统计表42: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现状统计表二、全国人员劳务费现状统计分析表43:全国人员劳务费现状统计表三、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占全国人员劳务费比重统计分析表44: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占全国人员劳务费比重统计表四、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2015-2017)统计分析表45: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2015-2017)统计表五、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2016-2017)变动分析表46: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人员劳务费(2015-2017)统计分析表47:全国人员劳务费(2015-2017)统计表七、全国人员劳务费(2016-2017)变动分析表48:全国人员劳务费(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同全国人员劳务费(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表49:中部地区人员劳务费同全国人员劳务费(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八节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指标分析一、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现状统计表50: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现状统计表二、全国资产性支出现状统计分析表51:全国资产性支出现状统计表三、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占全国资产性支出比重统计分析表52: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占全国资产性支出比重统计表四、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表53: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2015-2017)统计表五、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表54: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资产性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表55:全国资产性支出(2015-2017)统计表七、全国资产性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表56:全国资产性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同全国资产性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表57:中部地区资产性支出同全国资产性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九节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指标分析一、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现状统计表58: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现状统计表二、全国仪器和设备支出现状统计表59:全国仪器和设备支出现状统计表三、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占全国仪器和设备支出比重统计分析表60: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占全国仪器和设备支出比重统计表四、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表61: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2015-2017)统计表五、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表62: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仪器和设备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表63:全国仪器和设备支出(2015-2017)统计表七、全国仪器和设备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表64:全国仪器和设备支出(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同全国仪器和设备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表65:中部地区仪器和设备支出同全国仪器和设备支出(2016-2017)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十节中部地区政府资金指标分析一、中部地区政府资金现状统计表66:中部地区政府资金现状统计表二、全国政府资金现状统计表67:全国政府资金现状统计表三、中部地区政府资金占全国政府资金比重统计分析表68:中部地区政府资金占全国政府资金比重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