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3《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3《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3《不懂就要问》教学反思《不懂就要问》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不懂,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一件事;赞扬了孙中山乐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和勇于追求真理的主动精神。
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下效果:1.巧妙引入“不懂就要问”。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孙中山说的话,教学伊始,我让学生说说这句话出现在文中哪个自然段,从而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打乱了课文的顺序来讲课,用清晰的主线,引导学生学习,这样学起来思路清晰。
2.运用课件中图片、生动的语言、教师的肢体语等贯穿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便于他们接受。
如在教学每一段之前都设计了一些过渡语,设疑激趣,自然地过渡。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之前,我先出示课件中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画,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由课堂引到了孙中山在私垫读书的情景,使学生的学习处于兴奋状态,乐于学习和接受,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中,通过做一做“摇头晃脑”“拿着”等动作表演,让学生入情入境。
3.成功地将孙中山和其他同学的表现进行了对比。
针对课文中相关语句,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文中为什么要描写同学们的表现?”让学生把孙中山和其他同学从语言上、动作上进行对比,从同学们的表现可以看出大家是非常怕先生的。
这与孙中山的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出孙中山不懂就问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4.我在设计教学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设置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时,紧紧围绕“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得,真正尝到读的甜头。
运用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心,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第【1】篇〗《不懂就要问》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语文组*号考生。
下面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我对课文《不懂就要问》的教学设想。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不懂就要问》是部编版3年级上册第1组的第3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美丽的校园,这个单元的课文都以校园为背景,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梦想启航的地方。
在写校园生活的同时也包含着深刻的精神启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
《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明知可能挨打,还是向老师提问的故事,反映了他学习主动、喜欢刨根问底的好品质。
我们要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学习孙先生“不懂就问”这一良好习惯。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初步的理解能力,可以让学生试着去表达自己对文章内容的认识。
但毕竟这一时期的学生对于文本领悟能力有限,需要老师引导其对有新鲜感的词和关键句进行分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在分析文本的同时,更应注重对于“想象力”的培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体会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品质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此外,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能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所以教师要循循善诱,为学生创造表达机会。
三、说教学目标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私塾、背诵、摇头晃脑”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圈点勾画等方法,疏通文意,学习比喻、反复修辞手法。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第【1】篇〗《不懂就要问》优秀说课稿一、说教学内容小学语文九年制义务教育第四册第六单元第十二课《不懂就要问》第二课时。
二、说教材1、教材的内容、作用和特点:《不懂就要问》是第四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它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一件事;介绍了他勇于提出问题,主张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它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
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精神。
它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写人不离开记事,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运用人物的语言和当时的环境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是课文突出的特点。
由教材的地位和特点决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2.教学目标:在思想品德方面: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的精神。
在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私塾”、“吓呆”、“鸦雀无声”等词语。
在能力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教学重难点:理解“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道理。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录音机、磁带、投影机和投影片。
三、说教法我在设计教学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设置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时,紧紧围绕“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得,真正尝到读的甜头。
坚持以“启发式”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我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直观演示、动作演示、生动语言、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自觉地获取知识。
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四、说学法1、看书学习的指导:通过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朗读课文的指导:通过对课文中一些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初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赞扬了孙中山认真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学情分析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略读课文。
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样的课文是略读课文和怎样学习略读课文,使学生明确这一类课文的学习要求,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
教学建议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尽量放手,多给学生朗读、思考、质疑、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无论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是对语言的体会和品味,都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尽量由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和结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过程与方法】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难点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关于孙中山的相关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了解孙中山的生平经历,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切入课文1、同学们,在学习上你们有哪些好习惯?(学生畅所欲言)2、我国有许多科学家、伟人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孙中山就是其中的一个(出示孙中山的照片,交流资料)。
孙中山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跟他从小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是分不开的,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板书课题,指出“*”,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标识吗?带有这个标识的课文叫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我们应该怎样学呢?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即可。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合集6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合集6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认字17个。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孙、私”。
4、继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1、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字17个。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写字“孙、私”。
教学准备:孙中山的资料、生字卡片、挂图。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先生小时候的故事,课文的题目是:“不懂就问”。
指名读课题(2人)。
全班一起读课题。
二、初步学习课文。
1、谁预习这篇课文了?你是怎么预习的?(3人说)2、这篇课文同学们都预习过了,现在请大家放开声音读一遍课文,读完之后,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3、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主要板书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照例”是什么意思?(2)孙中山是个名人吗?(3)“先生”是谁?(4)“戒尺”是什么?(5)什么是“私塾”?(6)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要壮着胆子?(7)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其他同学都吓呆了?)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争取把这些问题都弄明白。
4、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7个自然段)5、这个小故事说的是孙中山小时候的事,谁在课前查找资料了,能给大家讲一讲孙中山。
(学生自由介绍资料,以小组形式介绍、自己向全班介绍。
)老师补充介绍资料。
附:资料孙中山生平简介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
1894年创立兴中会。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
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17个字,会写9个字。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1、孙中山的相关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课前交流搜集的有关孙中山的相关资料。
2、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孙中山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感知,合作识字。
1、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很多识字方法,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课件出示词语卡片,教师检查认读情况。
(1)指名读,读的对就跟读。
(2)全体同学齐读词语。
4、教师检查生字。
(1)指名读,并谈谈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2)齐读生字,重点强调易错的字。
5、再读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的更通顺、流利,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要听准字音。
三、细读课文,感悟表达。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从哪儿读懂得,读出来给同学们听听。
(1)当学生回答读懂了“孙中山养成了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时,课件出示:先生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a、指名读读这段话。
b、你能这段话加上标点吗?c、让学生反复朗读这段话,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
我们认识了逗号与句号,从现在开始再写话时要正确地运用逗号与句号。
3、讨论交流: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如果学生提出为什么“孙中山的提问把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呢?”让学生读第1、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
通过这两段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在私塾里,从来没有人敢向先生提问题,而且先生也很严厉。
孙中山很聪明,在很短的时间能将老师要求背的书一字不错地背诵出来。
(2)对于课文中不懂的地方你是怎样做的?(3)在以后的读书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你会怎么做呢?(会像孙中山一样不懂就问)4、学习了课文,我们对孙中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呢?四、读者论坛全文,体会感情。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反思第【1】篇〗《不懂就问》教学反思由于阅读时,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边读课文边思考: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题),学生就很快地进入了自学状态中,他们各自独立地边读、边想、边写,动眼、动手、动脑,全班就呈现出独立学习、思想高度集中的这样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学生自读时,教师应通过巡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哪些学生已能解答问题,哪些学生在解答问题时遇到了困难。
从而对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单单是老师讲出来的,还要有学生去读、去悟。
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更多的地读的机会,教师则是通过学生的朗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感悟和积累。
本课教学中,教师对教材作了精心的处理,注重从整体着眼,明确课堂的难点和重点,围绕“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题”这个主问题展开朗读教学的,学生把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心目标,避免了课堂上的“碎问碎答”,学生在反复地朗读——○1初读(感知性读)○2研读(理解性读)○3品读(情感性读),最终体会到“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
”的真正含义。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反思第【2】篇〗本周向同行学习,听了二(5)班蒋晓群老师一堂语文课《不懂就问》,下面谈谈体会。
本课讲述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敢于不懂就问,大胆提问的故事。
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导师,在教学课文内容的同时,渗透“两纲”民族教育,蒋老师把握得相当好。
上新课前,老师请小朋友把事先找到的有关孙中山的资料进行交流,让二年级小学生对伟大的革命先驱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崇敬的心情去感受课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外拓展”以游戏的方式巩固生字新词,让学生说一个“不懂就问”的事例,进行语言训练。
并以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回去把《不懂就问》的故事讲给父母弟妹听,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了解孙中山小时候善于提问的故事,培养勇于提问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勇于探索的精神。
3.2教育学生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勇于提问的精神。
1.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如“不懂的事情就像一座山,挡住了前进的路”。
2.2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孙中山,激发学生的兴趣。
1.2学生分享自己知道关于孙中山的故事。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词义。
2.2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课堂讨论3.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孙中山的哪些事情?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2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4.分析课文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句,理解其含义。
4.2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事情,如何勇于提问。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家长签字确认孩子已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2.课堂讨论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在分析课文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的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课后作业布置适量,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不会给学生带来过重负担。
1.对部分学生的关注不够,未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2.课堂小结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学生分享时间较短。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5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精选5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课文,让学生认识到“不懂就要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勇于提问的能力和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学练通过阅读理解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信息。
教学过程:引入:1. 导入新课,通过观察课文标题、插图等,引发学生对“不懂就要问”的思考和讨论。
2.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标题和插图,猜测课文内容。
展示与感知:1. 师生共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感受课文的意境。
2.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每个问题都有答案和解释的含义。
讲解与练习:1. 让学生按照课文的顺序,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问题,找到正确答案。
3. 进行课文的阅读理解练习,包括选择、单词填空、判断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拓展与运用:1. 分组讨论,选择一个自己不懂的问题,用自己的话解释给小组成员听。
2. 随堂小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并和同学讨论。
3. 师生共同总结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反思: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学生是否达到了理解“不懂就要问”的重要性,有没有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 教材选择是否合理:该课文与学生的年龄和实际生活是否切合,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4. 是否需要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的实际活动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精选5篇(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综合运用所学词汇,能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暑假生活。
2. 学习运用简单的过去式来叙述过去的事情。
3. 培养学生爱好读书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运用过去式描述过去的事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第1篇】不懂就要问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由此,本设计突出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指导,鼓励学生课前生疑,自主释疑,读中解疑,从而,落实学段目标。
教学中,结合略读课文的特点,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交流,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搜集有关勤学好问的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预设:谁不懂就要问?他都问了哪些问题?他的问题解决了吗?数字旁边的符号是什么意思?2.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读课文,不理解的词可以查词典,词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圈画出来。
读完课文还可以跟同桌小声议论议论。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通过质疑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文前提示: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2.学生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读通句子。
3.教师巡视指导。
4.学习生字、词语。
(1)课件出示词语,其中生字带拼音。
bèi sònɡ lì quān duàn liàn hú tú dāi jiè lì背诵照例圈出段落练习糊里糊涂吓呆戒尺厉声ái chǔ挨打清楚(2)去掉生字的拼音读一读。
背诵照例圈出段落练习糊里糊涂吓呆戒尺厉声挨打清楚(3)游戏:用手势表示多音字的读音。
出示词语,请同学们用手势来表示“背、圈”的声调。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反思-《不懂就要问》部编版
3.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实验操作,整体效果较好。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过于依赖同伴,自己思考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提高讨论质量。
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勤学好问在实际学习中的应用展开讨论,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但在讨论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1.思维发展: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勇于质疑,发展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语言运用:让学生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疑问句进行提问,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3.文化理解:引导学生感悟孙中山先生的勤学好问精神,培养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4.学习策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勤学好问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疑问句的构造和勤学好问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学习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疑问句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勤学好问在实际学习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2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精选2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课文,让学生认识到“不懂就要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勇于提问的能力和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学练通过阅读理解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信息。
教学过程:引入:1. 导入新课,通过观察课文标题、插图等,引发学生对“不懂就要问”的思考和讨论。
2.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标题和插图,猜测课文内容。
展示与感知:1. 师生共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感受课文的意境。
2.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每个问题都有答案和解释的含义。
讲解与练习:1. 让学生按照课文的顺序,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问题,找到正确答案。
3. 进行课文的阅读理解练习,包括选择、单词填空、判断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拓展与运用:1. 分组讨论,选择一个自己不懂的问题,用自己的话解释给小组成员听。
2. 随堂小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并和同学讨论。
3. 师生共同总结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反思: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学生是否达到了理解“不懂就要问”的重要性,有没有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 教材选择是否合理:该课文与学生的年龄和实际生活是否切合,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4. 是否需要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的实际活动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精选2篇(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综合运用所学词汇,能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暑假生活。
2. 学习运用简单的过去式来叙述过去的事情。
3. 培养学生爱好读书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运用过去式描述过去的事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继续复习和巩固看拼音写句子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学习精神。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孙中山思考的问题和他回答同学的那两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中孙中山说的一句话:“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教学思路:首先让学生认识孙中山,向学生简单介绍孙中山的生平事迹,使学生对孙中山有个初步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愿望。
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大致有个初步的印象,再抓重点语句逐段讲解,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最后通过总结朗读,加强对课文内容的整体认识,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你从孙中山勤学好问的故事中受到了什么教育?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
教学时要注意把识字教学融于讲读教学之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
而且生字的教学也应有所侧重。
教学用具:孙中山的照片挂图一张、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孙中山是谁吗?(出示孙中山的大幅照片挂图)教师简介孙中山的生平事迹。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板书课题)1、出示字卡“懂(d%ng)”,认识“懂”字,再齐读课题。
2、读题后,你们想知道些什么?(谁不懂向谁询问?问明白了吗?)3、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用“1,2,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新词,然后借助拼音反复读几遍。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回答: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逐段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启发学生评议、订正。
3、教师范读课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孙中山小时候敢于提问的故事,懂得“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孙中山。
(2)抓住重点句子,展开想象,感受孙中山的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遇到问题要敢于提问,勇于探究,培养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教学难点:理解“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质疑课题,教师简单回应。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生词。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对易错字进行讲解。
3.精讲细读(1)学习第一段,感受孙中山的好学精神。
①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段的主要意思。
②引导学生关注孙中山的言行,感受他的好学精神。
(2)学习第二段,了解孙中山敢于提问的故事。
①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段的主要意思。
②抓住重点句子,展开想象,感受孙中山的品质。
(3)学习第三段,理解“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道理。
①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三段的主要意思。
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理解。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的主要意思。
5.拓展延伸(1)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的做法,引导学生勇于提问。
(2)布置作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解答。
四、课后反思1.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交流中掌握知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2.在课堂拓展环节,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3.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了评价语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3 不懂就要问 精华版教案
3.不懂就要问【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孙中山的勤奋好学的品质,学习“不懂就要问”的精神。
语言运用:发现略读课文的特点,学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思维能力:运用说清起因、经过、结果及借助插图的叙述方法,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通过质疑提问、合作学习等方式简单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审美创造: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并积累。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本课是本套教材编排的第一篇略读课文。
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主动思考、提问和交流,充分发表个人见解。
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运用学到的方法,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
关注结构:课文结构清晰,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围绕“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个关键句,揭示了“不懂就要问”的道理,给学生以启发。
关注语言:文章语言平实,贴近学习生活。
如“私塾”“戒尺”“挨打”,以及描写课堂上学生读书的词语,如“咿咿呀呀”“摇头晃脑”,几个词语学生可能感觉陌生,可适当补充时代背景予以理解。
其中孙中山的话“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语言通俗,却又蕴含着道理,具有新鲜感。
【教学目标】1.认识“诵、例”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圈”。
2.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3.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重点)4.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出示课件3)展示孙中山人物介绍。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期学习的故事!二、阅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要求(出示课件4)1.教师板书课题,(板书:3* 不懂就要问)学生齐读课题。
2.聚焦课题中的“*”,引出略读课文。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前的学习提示,明确本课学习的两个要求:(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2)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不懂就要问》是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语言运用模块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文着重介绍了针对此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教学背景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一件长期而艰辛的事情。
为了让学生掌握本次教学内容,老师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指导和辅助。
本教学针对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不懂就要问》一文,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给后来的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教学目标通过本篇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文章大意;•掌握一些常用的问句形式;•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学策略想象游戏在开始学习本篇教材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游戏来探讨“为什么人们会有问题?”这个问题,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可以让学生分组,每个组讨论出一个问题状况,并把这个状况呈现在班上,其他同学来猜测答案,学生们会更容易理解文章中提到的问题。
也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这个问题。
师生互动学生在课堂上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鼓励他们鼓起勇气,毫不犹豫地问出自己的问题,或者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给予帮助。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两个问题的范例,让学生跟着模仿练习,然后全班一起出声。
这种互动带动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了老师的关心与呵护。
学以致用在本篇文章中,虽然提到了很多举手、问问题的话语形式,但是,学生不仅要知道该如何说,还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将这个技巧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出主动思考和行动甚至是质疑的习惯。
在课堂外的生活中,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看看自己能不能自己解决问题,在解决不了的时候再寻求帮助,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问,勇于发问。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的,由于班级整体学习情况较为稳定,学生们居然成功地在对话中运用了已学习的问句形式,特别是提供了多种疑问句,避免了单调和枯燥的教学内容。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这堂课是本学期的第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我将课堂的发言权还给学生,以学生的交流探讨为主,老师的点拨提醒为辅,完成了课文的自主学习。
其中,成功的小组合作使课堂更加富有活力与精彩,小组成员轮流发言,使得每个孩子都参与到了课堂的学习中去,并学有所获。
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阅读提示的学习中发挥孩子的自我组织能力,放手让学生自行罗列学习要点,关注学生的发言与表现,充分补充。
第二,小组交流时教师先倾听,再介入,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第三,特殊重点问题集中出示,不分步解决,培养学生综合叙述的能力。
第四,课前演讲要指导孩子精心准备,“讲”“演”结合,树立自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探索语文教学的真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反思第【2】篇〗教学反思:课文借用孙中山小时候上私塾的故事,告诉我们“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当学生问到孙中山向先生提问,不怕挨打吗?孙中山说:“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这是课文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因为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我借机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向孙中山学习,不要害怕被责备,不懂就要大胆地问。
同时我也反思自己平时有没有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在无意间扼杀了学生提问的勇气和积极性。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反思第【3】篇〗反思: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把少年“拴”在你的思路上,引着他们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知识,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重要特征。
本节课考虑到学生年龄小、易疲劳、学习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特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很明显,所有同学都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中。
他们之中有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举手。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3课 不懂就要问 教育教学反思
3* 不懂就要问【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我在设计教学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设置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时,紧紧围绕“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得,真正尝到读的甜头。
坚持以“启发式”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我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直观演示、动作演示、生动语言、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自觉地获取知识。
2.在教学中,引用课外资料,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局限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那样太肤浅,在本课教学前,我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教学中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资料后,我又补充了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密切联系的课外资料。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不足之处: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
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文明有序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的良好习惯,以保证小组学习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3* 不懂就要问1.连线。
糊里糊涂一个字都不会漏掉壮着胆子一点儿声音都没有摇头晃脑大着胆子鸦雀无声没弄明白一字不漏头摇来摇去2.比一比,再组词。
堂()戒()厉()既()常()械()历()即()详()塾()涂()提()祥()熟()途()题()3.读句子,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1)先生讲得很详细..。
()(2)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3)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
()4.选字填空。
厉历(1)墙上的挂()又翻过了一页。
(2)没想到,他会这么()害。
提题(3)他()出的这些意见都是正确的。
(4)这篇课文的()目是《不懂就要问》。
参考答案1.糊里糊涂——没弄明白壮着胆子——大着胆子摇头晃脑——头摇来摇去鸦雀无声——一点儿声音都没有一字不漏——一个字都不会漏掉2.课堂戒尺严厉既然详细私塾糊涂提出经常机械经历立即慈祥成熟前途问题3.(1)细致(2)刹那(3)照旧4.(1)历(2)厉(3)提(4)题。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继续复习和巩固看拼音写句子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学习精神。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孙中山思考的问题和他回答同学的那两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中孙中山说的一句话:“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教学思路:首先让学生认识孙中山,向学生简单介绍孙中山的生平事迹,使学生对孙中山有个初步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愿望。
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大致有个初步的印象,再抓重点语句逐段讲解,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最后通过总结朗读,加强对课文内容的整体认识,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你从孙中山勤学好问的故事中受到了什么教育?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
教学时要注意把识字教学融于讲读教学之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
而且生字的教学也应有所侧重。
教学用具:孙中山的照片挂图一张、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孙中山是谁吗?(出示孙中山的大幅照片挂图)教师简介孙中山的生平事迹。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板书课题)1.出示字卡“懂(d%ng)”,认识“懂”字,再齐读课题。
2.读题后,你们想知道些什么?(谁不懂向谁询问?问明白了吗?)3.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用“1 2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新词,然后借助拼音反复读几遍。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回答: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逐段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启发学生评议、订正。
3.教师范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不懂就要问教学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不懂就要问教学反思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不懂就要问教学反思第1篇】《不懂就问》这篇课文主要是阅读教学,要让孩子在读书中体会文章内涵。
而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尊重孩子的个性情感体验非常重要。
我先让孩子在读通的基础上,再通过老师的引导读懂文章。
在老师交给了方法过后,孩子们通过自渎去再次感悟,进一步了解课文。
比如。
问中讲到:“会背了。
”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错地背了出来。
让学生投入到文中的.情景中去感受,孩子们说出了不同的感受。
有孩子说,孙中山这时很害怕,也有的说很紧张、还有的说他很自信。
于是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读出不同的语气。
孩子们在这样的朗读中,就能够更深刻、更全面的去理解课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不懂就要问教学反思第2篇】《不懂就问》是二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我在上完第二课时后进行了反思,再和王春老师讨论,现在我就把我的反思和交流的心得和大家交流交流。
我在上课是以课后问题引入“孙中山遇到问题时,他是怎样做的?”又以“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不懂就问,为什么还要壮着胆子问?同学有怎样的表现?先生是什么样的表现?”等一系列的问题,打乱了课文的顺序来讲,用清晰的主线,引导学生学习,这样学生学起来思路清晰。
自认为还不错,我把我的上法和王老师交流,她告诉我她在中高段才会使用这样的上法,低段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在培养中,打乱课文顺序上,对低段学生来讲有点难,学生对课文还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时,如果用我的方法教,会使学生对课文学习没有一个好的顺序,不利于学生掌握好的学习习惯。
在处理第三自然段:“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读书的同学惊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时,我把书重重地摔在了桌上,学生慢慢安静下来,吃惊地看着我,看我板着脸,学生不知所措,看着他们的表现,我持续了半分钟,露出了笑容说:“孩子们,这就是鸦雀无声,不过孩子们没有做到‘顿时”,现在我们就来读第三自然段,读完后,我们要做到“顿时鸦雀无声’哦!”学生们按照我的要求读完课文,顿时鸦雀无声,这是代文涛发出了一声叹息,引得全班大笑,我及时点拨:“这只麻雀可真不听话,想想我为什么说代文涛是麻雀?”学生一下就反应过来了:“因为是鸦雀无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圈”。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3.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们交流。
【语文要素】
4.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养成“不懂就要问”的习惯。
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教学课时]1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不懂就要问)师: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生:“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同学们可真会思考,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今天的课文吧!
2.教师简介孙中山,让学生对孙中山有初步的印象。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默读要求。
(1)默读时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并标注自然段序号。
(2)边读边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不懂的地方。
(3)与小组成员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快。
2.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重点指导“挨”的读音)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
这篇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
三、深入学习,质疑解疑
1.读第1自然段,说说什么叫“私塾”。
(私塾是我国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2.“私塾”与现在学校的教学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言之有理即可)
3.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照例”“流利”“连连点头”等词语说明了什么?
(“照例”就是按照平常的做法,“流利”就是话说得快而清楚。
说明了孙中山每天到学校都是这么做的,而且他学习很认真、成绩好,先生十分满意。
)
4.讨论:你喜欢这种“只背不讲”的上课方式吗?为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5.孙中山也有和你们一样的感受,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谁能用文中的句子告诉老师?
6.孙中山大胆地向先生提问,同学们都是什么样的表情?(吓呆了)课堂气氛怎么样?(霎时变得鸦雀无声)说明了什么?(先生很严厉,同学们即使有疑问也不敢像孙中山那样提问。
)
7.默读第4~7自然段。
(1)当孙中山勇敢地向先生提问时,开始先生是什么态度?(从“戒尺”“厉声”中可以看出先生很愤怒。
)
(2)后来先生的态度改变了吗?为什么会改变呢?画出相关语句。
师小结:从“会背了、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可以看出孙中山确实已经完成了先生留的功课,他渴望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这不是无理取闹的要求,所以先生才改变了态度,破例给孙中山讲解书中的内容。
8.指名读第8、9自然段,思考:孙中山为什么敢向先生提问?(因为孙中山对知识十分渴望。
)为什么他认为“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呢?(因为孙中山觉得只要能学到知识,提高自己,挨打也不怕。
)
四、深入探究,学习精神
师: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孙中山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要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
)
[教学板书]
3* 不懂就要问
略读课文
明任务
粗略读
[教学反思]
《不懂就要问》是篇略读课文,教学中我主要以阅读教学为主,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内涵,学习孙中山不懂就要问、勤奋好学的美好品质。
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在读通的基础上,再结合我的引导读懂文章。
在教师教授了方法之后,学生们通过自读再次感悟,进一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