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辅导高二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六课《君子之风》教案

合集下载

君子之风(语文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君子之风(语文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君子之风(语文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君子之风(语文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课程背景《君子之风》作为一篇传统文化经典,不仅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在人类文明史上也有着独特的地位。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如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君子之风》的精神内涵,是一项关系到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的重要教育任务。

本次课程以高二选修《君子之风》为例,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出发,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和规划。

通过丰富的形式和手段,即演讲、讨论、阅读和写作,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君子之风》精神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君子之风》的文化历史背景、创作背景和文学价值;2.理解《君子之风》的主旨思想和基本内容,并运用汉语言表达出来;3.通过阅读体验、演讲和讨论等形式,感受《君子之风》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4.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水平。

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选修教材:《君子之风》教学时数:5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君子之风》概述1.文化历史背景2.创作背景及文学价值3.主体思想及文本结构4.名言警句第二课:《君子之风》第一篇1.学贵无怨无尤2.孔子的品德3.名言警句第三课:《君子之风》第二篇1.劝学2.治学方法和标准3.名言警句第四课:《君子之风》第三篇1.交友2.处世方法3.名言警句第五课:《君子之风》第四篇1.修身养性2.孝亲3.名言警句教学方法1.单元预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谈话、搜索网络等方式,了解《君子之风》的文化背景,提前预习教材内容。

2.演讲和讨论: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多个课堂问题,鼓励学生就自己对《君子之风》内容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和讨论,并依据教材中的论述,进行相关主题的演讲。

3.阅读体验:将教材的内容以“公司化”形式呈现,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同时思考教材所呈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

4.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围绕教材内容,展开写作练习,既可以选用散文形式,也可以选择诗歌形式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对《君子之风》的理解与感悟。

《君子之风》教案:强调道德修养,鼓励自我反省

《君子之风》教案:强调道德修养,鼓励自我反省

《君子之风》教案:强调道德修养,鼓励自我反省。

一、强调道德修养作为君子,要以道德为本,树立高尚的道德标准。

在教育中,要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好的品德和行为,什么是不好的。

并且,要让他们知道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影响到自己和他人,让他们明白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优秀的品格。

比如,在交际中,教育者可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礼貌和尊重,告诫他们注意自己的言语和举止,让孩子们明白礼貌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权益。

在学习中,教育者可以告诉学生要诚实做事,不欺骗他人,不抄袭,不剽窃。

在生活中,教育者可以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让他们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让孩子们通过这些小事成为优秀的君子。

二、鼓励自我反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我反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因为只有通过自我反省,才能找出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

在教育现场,教育者可以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的短板,在学习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在交往中了解自己的过错。

并且,教育者还应该指导孩子们如何修正这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比如,在交往中,可以让孩子们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让他们在以后的相处过程中更加圆满。

在学习中,可以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弱项,在课堂上更多的珍惜时间和机会,努力学习和提高。

在生活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在习惯、行为和思想上进行自我反省,让他们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三、高度重视实践教育里不能孤自赏,每一个良好的教育理念都要在实践中验证。

同样,君子之风教育也需要在生活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理解其重要性,让他们在生活中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将其融入到生活习惯中,成为自己的信仰和行为习惯。

比如,在生活中,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互动活动,让双方以礼相待,增强互相尊重意识,体验以及体验生活中的公益活动,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如何热爱生活、改进生活和珍惜生命。

在学习中,提高学生聆听教育者的指导,从而实现自我提高、自我的纠正、自己的自我超越。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教学目标理解孔子主张的“君子之风”的内涵与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理解倡导“君子之风”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前播放影片《泰坦尼克号》中船沉没时,让妇女、儿童先上救生艇的片段。

1.同学们,刚才在影片中生死抉择之际,男士们主动让妇女、儿童先上救生艇之举,就是西方“绅士精神”的体现。

这种精神无疑是西方民族文化的外化,成就其民族集体人格的独特的文化标识。

而我们中国也有这种独特的文化标识,却在国际化的今天被长久地淡忘,只不过我们不叫“绅士”,我们称之为“君子”。

而我们谈论的“君子”是一种怎样的形象,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已对它有所描绘、设计,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论语》选读之六:《君子之风》,去探究中国文化中的“君子”形象。

2、君子画像1.君子的风范问1:孔子心中的君子是怎样的形象呢?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里胜过了表就显得粗野,表胜过了里就会浮华,表里协调如一,然后成为君子。

”明确:君子应文质彬彬(文质兼备)(板书)。

过渡:这好像和我们一般的想法不太一样。

一般我们都比较强调“质”(里),而忽略“文”(表),这和谁的观点一样?(棘子成)学习第13章(12.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子贡子贡捍卫老师的观点,认为君子应文质兼备,即外在的行为表现应当与内在修养统一协调。

文:修饰,这里指对外在形式如仪容、举止、礼节等的修饰和讲求。

(外在的行为表现)质:指本质纯真朴实。

(内在的修养)明确:文质兼备与君子之称才相谐调。

反之,衣衫褴褛,佩饰粗糙,谈吐阻滞,举止小气,抬手野蛮,投足张扬。

这样就与君子之称极不对称。

2.君子的养成过渡:那么,文质彬彬的君子应如何培养?(齐读1、2两章)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6)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高中语文《君子之风》精品复习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君子之风》精品复习教案设计

《君子之风》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重点字词和倒装句式2联系实际理解君子之风的内涵3结合现实,回归传统三课时一导入:1君子历来被人称道,你心目中的君子应该是怎样的?早在两千年前,孔圣人就给我们介绍了“君子的风度”那么什么是君子之风呢?2首先我们来熟悉一下课文,齐读课文。

3阅读文章前四节,说一说君子身上具体表现为哪些优秀品质?道、德、仁、艺、义、礼、孙(通逊,谦逊)、信这几个字用我们现在“五讲四美”的口号,你们来说一说。

老师先来说第一个“道”那就是要有理想,其余呢?这八个字之中哪一个字是根本?“义”。

翻译:君子义以为质。

(宾语前置句);“君子喻于义”解释“喻”请我们同学联系生活,谈一谈哪些行为属于义呢?老师补充:《礼记·中庸》解释道:“义者宜也。

”这就是说,只要是合适的,适宜的,符合社会规范的都可称之为“义”。

4除了“义”,什么也是君子的立身之本?仁。

从15.9中概括出一个成语:杀身成仁。

讨论二: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

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你记得这样的人和事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5仁义是君子的立身之本,告诉我们君子在道德方面的追求,需要崇义尚德,那么“艺”呢?是不是属于道德方面呢?首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艺”。

艺:礼、乐、射、御、书、数。

所以说君子不仅要讲仁义,还须有才能。

6孔子告诉了我们君子的风度,君子之风应是德智并重之风。

那请我们同学运用孔子的标准来判断一下这些人有没有君子之风,是不是君子呢?杜甫、范仲淹、曹操、和珅杜甫: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思想家。

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语文版高二选修《君子之风》教案

语文版高二选修《君子之风》教案

语文版高二选修《君子之风》教案语文版高二选修《君子之风》教案语文版高二选修《君子之风》教案篇1教学目标1. 理解孔子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2. 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3. 背诵重点章句教学要求1. 背诵15.9、4.16、6.11、7.16、7.19、6.23、8.72. 掌握“游”、“喻”、“鄙”、“乐”、“文”在文中的含义,掌握“孙”、“耻”、“饭”、“枕”、“知”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3. 理解并积累成语:杀身成仁;患得患失;无所不至;箪食陋巷;发愤忘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4. 理解“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仁以为己任”的句式特点发展要求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初步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这就是这篇课文学习的内容。

二.字词归纳1. 通假字礼以行之,孙以出之孙通逊女奚不曰女通汝知者不惑知通智2. 词类活用饭疏食,饮水饭:名词作动词不义而富且贵义:名词作动词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乐:意动用法耻恶衣恶食者耻:意动用法3. 文言句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状语后置句何以文为?宾语前置句贤哉,回也!主谓倒装未足与(之)议也省略句鄙夫可与(之)事君也与哉?省略句4. 一词多义道志于道,据于德(正道)夫子之道也(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会天大雨,道不通(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以君子义以为质(介词,把)有杀身以成仁(连词,来)乐以忘忧(连词,相当与“而”)何以文为(介词,用)第二课时一.君子的风貌分为两种文和质(12.8)棘子成认为一个人只要天性好,有才能,何必要受教育,求知识,学文化思想呢?子贡反对这个意见。

他说,非常抱歉,可惜你这个见解不对,你对于“君子”所下的定义不对。

“驷不及舌”,“驷”就是四匹马驾的车子,当时是最快的交通工具。

《君子之风》教案:秉持高尚情操,启迪学生思想

《君子之风》教案:秉持高尚情操,启迪学生思想

《君子之风》教案:秉持高尚情操,启迪学生思想。

一、君子之风的基本内涵我们需要了解“君子之风”的基本内涵。

君子之风是指在行事举止上追求道德、智慧、修养、正直、善美等方面的文化品格,是一种高尚的生命境界和人格修养。

它具有两个核心特点:一是以德为先,以德为本,强调人的内在修养和品德,注重道德的自我修炼和自我约束;二是注重实践,实干为先,追求实用与效益,关注社会和国家的利益。

君子之风既是一个道德理念,也是一个文化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

二、如何在教学中秉持君子之风了解了君子之风的基本内涵之后,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教学中秉持君子之风,启迪学生的思想和提高其情操。

1、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基石。

在教育中,教师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互动交流、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辨别是非、从容应对挑战、拥有正确的行为规范。

同时,倡导“德与学并重”的观念,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意义。

2、注重学生的修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给予引导,综合素质的提高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善加地培养学生的修养。

学生的修养包括道德、智慧、艺术、体育、心理、劳动六个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正确的说话方式、与学生交往的方式、文化艺术活动、运动健身等方式,创造合理的培养环境和氛围,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修养。

3、营造文化教育氛围文化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君子之风的重要体现。

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文化认知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教师可以在课程设计方面,增加文化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阅读、创作、表演等能力,增进学生对艺术、文学、历史等文化领域的认知,营造出以文化为本位的教育氛围。

三、结语君子之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文化认知。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项城一高史明才教学目标:1.理解孔子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得君子自我修养得具体内容与要求。

2.正确理解孔子得义利观。

3.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得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4.背诵重点章节。

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游”、“喻”、“鄙”、“乐”、“文”在文中得含义,掌握“孙”、“耻”、“饭”、“枕”、“知”在文中得用法与意义。

2、正确理解孔子得义利观,初步了解儒家价值学说得发展以及对后世得影响。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什么就是君子?什么就是小人?儒家文化就是以“人”为中心得伦理型文化。

《论语》把人细分成圣人、贤人、惠人、善人、君子、士人、众人、野人、小人,又归并为圣人、君子、众人、小人四大类。

“圣人”难做到,“小人”遭唾弃,“众人”虽就是主体,而最受推崇得就是“君子”。

《论语》中提到君子得地方有107次,提到小人得地方有23次,可以说,君子就是《论语》一书得核心概念。

学习本课就告诉我们答案。

二、阅读课文,结合注释,掌握重点词及一些句式三、成语积累志士仁人: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得人。

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得人。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得生命。

后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患得患失:未得时,担心不能得到;既得到时,又担心失去。

形容一昧担心得失,斤斤计较个人得利害。

无所不至:至:到。

没有达不到得地方。

后也指没有什么事就是做不出得(多指坏事)。

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乐以忘忧:快乐起来而忘记了忧愁。

形容非常高兴。

饮水曲肱:喝冷水弯曲胳膊当枕头用。

比喻清心寡欲,安贫乐道得生活。

发愤忘食:为抒发郁闷而决心努力,以至于忘了吃饭,形容十分勤奋。

任重道远:负担繁重,路途遥远。

比喻肩负重大得任务又要经历长期艰苦得斗争。

死而后已:直到死才罢休。

指把毕生得精力全部贡献出来。

常与“鞠躬尽瘁”连用。

乐水乐山:原指有人喜爱水,有人喜爱山。

后比喻各人所好不同,性情动静各异。

《君子之风》教案:以德为师,熏陶学子

《君子之风》教案:以德为师,熏陶学子

《君子之风》教案:以德为师,熏陶学子。

君子之风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在孔子的《论语》中,他曾经说过:“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这表明君子应该以自己的德行来塑造别人的形象,而不是去夸大别人的长处或诋毁别人的缺点。

这种处事态度,在当今的社会中仍然十分必要。

正所谓“言之有物,行之有据,身为范本,人人效仿”,只有让我们自己先做到了,才能够成为师傅榜样,乃至能够将君子之风从人的心中传递出来,传承至其他人。

在道德教育中,君子之风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过去,君子之风是教育的核心和理想,没人不知道《弟子规》书,在家庭和社会中,教育者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更加注重德育,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懂得怎样做人、做好自己。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改变,但是君子之风基本教育意义仍然是不可忽略的。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字里行间注入人格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知识的启迪下,真正领悟做人的道理。

君子之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熏陶学子。

君子之风的榜样,大家不仅可以看到身体中散发出的优美气质,更多的是一种无声的力量。

这种力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形成良好的指导和鞭策,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们也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处事态度,教导孩子做人做事的思路,提高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使得他们能够以符合社会潮流的方式,做出其必须有的选择。

与君子之风紧密相关的,还有一种德育思想,那就是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强调的是圣人的品德,在这种思想下,教育并不局限于学科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

道德修养是从教育者身上散发出的一种气质,只有做到自己践行,才能够发挥道德修养的最大价值,在学生心中留下深远的印象,成为教育的切实内涵。

君子之风的传承让人们能够追溯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强调礼节、尊重他人,而不是强调权利和权力。

人们从君子之风中取得启示,领悟到惟德是通、不惟利是。

君子之风衍生出的道德规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能够感知到的现象,它对我们做人做事有很大的启示和引导作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中语文《君子之风》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君子之风》教学设计

《君子之风》教学目标:一、理解孔子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君子自我修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能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初步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三、理解并积累与文章相关的成语及介词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四、背诵15.6、4.16、6.11、7.16、7.19、6.23、8.7章。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孔子积极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导入新课:西方人讲“绅士风度”,要求男性在公众交往中注意自己的仪容举止,风姿幽雅,能给人留下彬彬有礼和富有教养的印象。

我们中国古人提倡的是“君子之风”。

有人说:“绅士风度是外国有钱人在讲究;而君子之风却是人人适用,无论是穷是达。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看来“君子之风”比“绅士风度”要好得多,它适用范围更广。

那么,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行修养,才算有“君子之风”?它对我们有哪些要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课——《君子之风》。

(板书:君子之风)二、分章节指名读课文,用幻灯片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字音。

孙(xùn)以出之恶(è)衣恶食一箪(dān)食曲肱(gōng)女(rǔ)奚(xī)不曰知(zhì)者乐(yào)水夫(fū)子之说(shu ō)三、检查字词(见幻灯)1.通假字礼以行之,孙以出之孙通逊女奚不曰女通汝知者不惑知通智2.词类活用志于道志:名词作动词,追求饭疏食,饮水饭:名词作动词,吃曲肱而枕之枕:名词活用作动词,当枕头/意动以……为枕不义而富且贵义:名词作动词,守道义耻恶衣恶食者耻:意动用法,以……为耻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老,形容词作名词,衰老一瓢饮饮:动词做名词,水仁以为己任仁:名词作动词,实行仁德3. 文言句式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宾语前置夫子自道也判断句,宾语前置何以文为宾语前置仁以为己任宾语前置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状语后置叶公问孔子于子路状语后置贤哉,回也!主谓倒装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主谓倒装(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定语后置——学生可能会提到,我认为可以)未足与(之)议也省略句鄙夫可与(之)事君也与哉省略句4. 一词多义道志于道,据于德(正道)夫子之道也(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会天大雨,道不通(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以君子义以为质(介词,把)有杀身以成仁(连词,来)乐以忘忧(连词,相当与“而”)实际教学中,除了字音外,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几个字词方面的问题: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于”是什么意思?【明确】都是介词,放在动词的后面,引出动作的对象,在这里可以不翻译出来。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君子之风”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3)培养学生与人相处时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君子之风;(2)运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公民;(3)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介绍“君子之风”的起源、发展及其含义;2.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君子之风的体现,如礼貌用语、文明礼仪等;3.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君子之风,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4. 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运用君子之风解决问题,提高沟通能力;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君子之风”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3)培养学生与人相处时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2. 教学难点:(1)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践行君子之风;(2)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君子之风”的含义、发展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君子之风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君子之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4. 角色扮演法: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沟通能力;5. 总结反思法: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激发他们对君子之风的热爱。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君子之风》课文;2. 辅助材料:相关案例、视频、图片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中“君子之风”的含义,掌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培养阅读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做人的道理。

(2)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为有道德、有品质的君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君子之风”的含义。

(2)掌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作者及背景。

(2)引发学生对“君子之风”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查找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4.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2. 请学生选择一篇古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分享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君子之风》原文2. 参考资料:关于“君子之风”的相关文章、视频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君子之风”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兴趣。

3. 学生合作探讨的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古典文学知识竞赛。

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君子之风”。

九、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2课时。

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第二课时进行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布置。

十、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3. 注重对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说明:教案中应详细阐述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如何将“君子之风”的理念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君子之风”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2)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形式,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诚实守信、自律自强的品质;(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君子之风”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2)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如何通过互动形式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案、PPT等相关教学材料;(2)与课程相关的话题案例或视频资料;(3)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所需道具或器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课文或阅读材料;(2)准备与话题相关的个人经历或观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君子之风”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君子之风”的理解和看法。

2. 授课:(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2)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君子之风”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3)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个人经历或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互动环节:(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展示“君子之风”的场景;(2)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君子之风”,并分享讨论成果。

五、作业布置:2.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君子之风”的体现,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积极性、合作性,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了解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方法。

君子之风的教案(应)

君子之风的教案(应)

君子之风一、导入新课。

“君子”一词, 在孔子以前, 只指国王以下、大夫以上的官员, 常与小人对举。

如《左传》: “君子劳心, 小人劳力。

”——政治地位孔子: “君子”是指品德高尚的人。

——道德水平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道德修养, 才算有“君子之风”?它对我们有哪些要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课——《君子之风》。

(板书:君子之风)看看孔子告诉我们有哪些法则可以让我们向君子靠近。

二、整体感知1.读第1章和第2章政治和道德素养: 道、德、仁、义、礼、孙、信知识文化水平: 六艺2、自由诵读课文第3—9章。

思考: 其中哪些品质不是君子应该具有的?(具有这些特点的是小人)(板书)小人: 求生害仁喻于利耻恶衣恶食患得患失三、解读1.杀身成仁。

(生命?仁义?)1)齐读第3章。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教师总结: 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 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

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 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 那就是“仁”。

孟子也说: “鱼, 我所欲也;熊掌,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 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避也。

”这段文字, 是对孔子“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思想的最好阐发。

后代许多民族英雄、仁人志士, 像汉代的苏武, 宋代的岳飞、文天祥, 明代的于谦, 清末的谭嗣同, 在国家与民族的危急时刻能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是离不开传统儒家思想的潜移默化。

3)(提问)同学们能想到哪些名人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诸葛亮)文天祥临刑时衣带诏上写着:“孔曰成仁, 孟曰取义。

唯其义尽, 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 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君子之风》教案教学目标 1. 理解孔子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 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3.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君子最初的含义是君之子,男性贵族,君在甲骨文是国君手握权杖发号施令的样子,子是男性的尊称。

君子的风范(形象)应该是怎样的?说说与君子有关的成语: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动口不动手。

君子之交淡如水。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二、字词归纳 1. 通假字礼以行之,孙以出之孙通逊女奚不曰女通汝知者不惑知通智 2. 词类活用饭疏食,饮水饭:名词作动词不义而富且贵义: 名词作动词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乐:意动用法耻恶衣恶食者耻: 意动用法 3. 文言句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状语后置句何以文为?宾语前置句贤哉,回也!主谓倒装未足与(之)议也省略句鄙夫可与(之)事君也与哉?省略句 4. 一词多义道志于道,据于德(正道)夫子之道也(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会天大雨,道不通(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以君子义以为质(介词,把)有杀身以成仁(连词,来)乐以忘忧(连词,相当与“而”)何以文为(介词,用)三、课文解读(一)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是孔子的培养目标。

在孔子眼中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找出并朗读相关的句子。

1、六艺兼修(7.6) 孔子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博采众长。

2、仁以为己任(15.9)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

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千百年来,人们往往乐以君子自居,但君子到底有怎样的行为准则呢?在我们当今的社会里,你认为怎样的行为准则可称君子?(学生发言,谈自己看法,约三分钟。

)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下古人对君子的言行举止是如何要求的?以及君子是如何处理“义”和“利”的关系的?二.诵读:论语是语录体的文章,也就是把当时的对话记录下来,既是对话就有一个特定的场景和语境,下面每个同学任选一句反复诵读品味,谈一下你认为孔子是在怎样的情景下或针对什么情况说出这一句话的?(学生自读章句,揣摩情景,谈自己看法。

要求讲述尽量流畅,指名二三个学生回答,约十分钟。

)下面我们来读刚才大家还没读到的语段。

(约两分钟)(指出学生读错的字,易读错的字有:智者乐山zhìyào 孙以出之xùn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kuò。

)三.逐章把握孔子的义利关系及君子的准则。

(一).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大家可否看出这一句中属于词类活用的字(志:名作动,追求。

)大家还要注意据:执守。

依:依据。

游:广泛涉猎。

文学常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我们可以看到古人是从理想,道德,人格,技艺四方面来要求君子的。

我认为有健全的人格和坚持正道是非常重要的,有人曾说在1959年庐山会议批判彭德怀时,如果有人站出来反对,可能以后的文革就发动不起来。

(一分钟)(二)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这章句中两个句子都是特殊句式,应是什么句式呢?(宾语前置句和判断句。

所谓宾语,就是动词所涉及的对象。

在现代文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动词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

其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君子之风》。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君子之风的美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文明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君子之风》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诗歌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3)诗歌的情感表达和审美鉴赏。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抽象概念的具体化。

(2)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解读。

(3)诗歌情感的深入剖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歌《君子之风》的背景和作者。

(2)激发学生对君子之风的好奇心,引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韵。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君子之风。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学生通过举例,分析诗歌的美感。

5. 情感体验:(1)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道德品质。

四、作业布置:1. 背诵诗歌《君子之风》。

2. 写一篇关于诗歌《君子之风》的读后感。

3. 选择一首类似的诗歌,进行自主学习与鉴赏。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以便对后续的教学进行改进和优化。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内容。

《君子之风》学习教案

《君子之风》学习教案
第18页/共47页
第十九页,共47页。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1)食,一瓢饮,在陋巷(lòu xiànɡ)(2),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11)
「注释」 (1)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zhúqì)。 (2)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第19页/共47页
第二十页,共47页。
第11页/共47页
第十二页,共47页。
作为君子还具有怎样的品德?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è yī è shí)者,未足与议也。”(4.9)
耻:以 ······为耻 恶:不好(bù hǎo)
小人(xiǎorén):贪图享受
第16页/共47页
第十七页,共47页。
(4.9)本章孔子勉励学生 (xué sheng)要专心致志求 道,不为世俗所累。
——(《论语正义·述而第七》)
阐述君子之乐在于精神(jīngshén)上的满 足。
第27页/共47页
第二十八页,共47页。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 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 从读书学习和各种(ɡèzhǒnɡ)活 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 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 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 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仁者足以爱人,故胸怀天下,故不以一己私利而 忧愁; 智者足以明礼,故能克己复礼,故不为一己私利 而迷惑; 勇者出自礼仁,大义凛然,杀生成仁,故不因一己私
利而畏惧。
第32页/共47页
第三十三页,共47页。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 于艺。”(7.6)
(7.6)本章讲述孔子教导学生(xué sheng)进德修业的方法。
课外(kèwài) 链颜接回:的介绍

高中语文《君子之风》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君子之风》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君子之风》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本节课的目标是理解___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其中,我们需要掌握“游”、“喻”、“鄙”、“乐”、“文”在文中的含义,以及“孙”、“耻”、“饭”、“枕”、“知”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我们还需要理解“义以为质,礼以行之,___出之,信以成之”、“仁以为己任”的句式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先通过幻灯片展示名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并解释了其含义。

接着,我们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君子之风,并进行板书。

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我们着重讲解了第12.8章和第7.38章。

我们以评价一个人美丽为例,说明了美丽可以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来评价。

同样,评价一个人是否是君子,我们可以用“文”和“质”来体现。

其中,“文”指外在形式的修饰,如仪容、举止、礼节等;“质”则指内在本质的纯真朴实。

我们还讲解了一些常用的成语和文言词语,如“杀身成仁”、“患得患失”、“无所不至”、“箪食陋巷”、“发愤忘食”、“任重道远”等,并要求学生背诵重点章句:15.9、4.16、6.11、7.16、7.19、6.23、8.7.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成语积累和价值观渗透。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正确理解___的义利观,初步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发展要求。

棘子成强调君子的“质”,否认了君子的“文”,认为只要有好的品质就行了,不需要文饰。

___反对这个观点,认为文化思想的修养与人的资质是一个东西,文化思想的保留及传达要靠“文”,强调“文”、“质”合一。

同时,___也指出,质朴胜过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文饰胜过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才能成为君子。

文”的体现可以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即温和严肃、威而不猛、庄重安详。

在7.6章和15.18章中,可以总结出儒家所提倡的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追求志向、执守据理、依据礼法、广泛涉猎于艺,而具体做法可以通过集体朗读15.18章来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第二单元第六课《君子之风》教案
教案由京翰教育一对一家教辅导()整理一、导入:
(幻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生齐读。

短短的一部论语,君子一词就出现了100多次,直到现在,我们还说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坦荡荡。

那么,在你们的眼里,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呢?
学生介绍他们眼中的君子形象。

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自己眼中君子的形象,那么,在孔子的眼中,君子有什么样的标准呢?谁最有君子的风范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论语,学习第六课《君子之风》,一同感悟经典,提升我们的修养。

板书:君子之风
二、进入正课
解释题目:“风”是什么意思?风范,作风,标准。

孔子眼里,君子的标准到底有哪些呢?
现在,就让我们进入第六课《君子之风》,展开相应的学习。

(一)首先,请大家用最简单的词语在课文中概括出君子的标准。

幻灯:君子的标准有哪些呢?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阅读全文,用最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文中提到的君子的标准。

学生概括出君子的标准。

幻灯:
1.追求道、德、仁、艺、义、礼、孙、信(7.6 15.18 8.7 15.9) 2.杀身成仁(15.9 )
3.安贫乐道(6.11-7.16-7.19 )
4.追求仁、智、勇(14.28-6.23 )
5.追求外在修饰与内在道德的统一(12.8-7.38)
板书:仁,义,智,孙,信,道,
(二)君子的标准,如此众多,也就意味着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很高。

那么,我们今天学的文章里,谁是君子的典范呢?
请大家在课文把他们找出来。

颜回,孔子,曾子。

幻灯: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6.11)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君子乎?”
(全班齐读)接下来,请大家从这几个人当中,任意选择一个,谈谈你为何认为他是君子的典范。

(三)分析君子典范。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6.11)
学生分析颜回成为君子典范的原因。

他为何会“不改其乐”?因为他有自己道的追求。

他的思想境界。

(板书:安贫乐道)
孔子是怎么评价他的?贤哉,回也。

这么短短的几句话中,孔子连续两次赞美他“贤哉,回也”。

你觉得他当时会是带着一种怎么样的语气去对他进行如此高度的评价呢?
学生回答并且读出这样的语气。

(一种深深地感叹!赞美。


现在,就让你来当一回孔子,把你的同桌当成你的学生颜回,你对着他,试着把这句话重复一遍。

同学点评,并再次朗读这句话。

据说孔子对自己和弟子的评价,一般都很控制,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低调。

那么,孔子为什么会如此高度赞美颜回呢?颜回是个怎么样的人呢?我们来几个简单的材料。

(幻灯)颜回其人
颜回,14岁即拜孔子为师,并成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称他为“仁人”,赞他具有君子四德。

他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他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行事。

据说颜回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蔡间遇险时,子路等人对孔子的学说都产生了怀疑,而颜回始终不渝,并解释道;“老师的理想很高,学问很深,所以才不被一般世人所理解、采用,这正是他们的耻辱。

”孔子听了很高兴。

尽管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但终生向往并追求一个“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

看完这个材料后,请大家在刚才的基础上,再次谈谈颜回之所以成为孔子眼中君子典范的原因。

学生谈感受。

那么,孔子对他进行如此高度赞美,只是因为他是一个君子吗?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材料。

幻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礼记·礼运》)
由此可以看出来,孔子之所以如此欣赏颜回,除了因为颜回是个君子之外,也因为他们的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

因此,孔子觉得在颜回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这正所谓志同道合。

这样的颜回,不只是在孔子的眼里,就是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他都是一个君子的典范。

我们来看一个材料。

幻灯: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

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

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有道是,名师出高徒。

在学这篇文章之前,我们都已经知道了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一个圣人。

如果颜回是个君子的典范,那么毫无疑问,孔子肯定也是。

可是,具体到这篇文章里,你为什么认为他是一个君子的典范呢?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幻灯(四)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请学生来读这一章。

要注意孔子讲话的语气。

(乐,浮云)
孔子和颜回,都是君子的典范,他们之间肯定有相同之处。

那么就这两章而言,他们有何共同点?
学生回答:安贫乐道。

孔子和颜回,因为都能乐道,所以,他们都能安贫。

那么,如此“乐道”的孔子对追求正道的人,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学生回答自己的理解。

幻灯: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不足与议也。

不足与义也,其实是“不足与之议也”。

这个“之”,是指代谁?
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而:表示转折)
这里的衣食,就相当于这句话里的什么词语。

食。

富贵。

那么,孔子对富贵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
幻灯: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请学生解释这两章的意思。

板书:重义轻利
所以,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把不义之财看得无足轻重。

很多人都认为,这一章是孔子说的话当中,在文学境界上,是显得最美的。

你觉得,它美在哪里?
接下来,请大家做一个练习:
幻灯:请你发挥想像,描述孔子安贫乐道,“乐在其中”时的生活情景。

可以参考下面几个词语。

午后。

青石板。

扇子。

白云。

粗布衫。

泥房。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其实并不完全反对利,他主张重义轻利,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

他认为一个君子在见到利时,应首先想一想它符不符合道义。

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所以,我们认为,如此能安贫乐道又能重义轻利的孔子颜回这些人,自然就是君子的典范了。

我们都知道,我们无法选择生在什么时代与什么社会,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把握自己的人生目标,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自己从一个平凡的人走向孔子眼中的君子。

而孔子提出来的这些君子之风,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幻灯:同学们,两千年多前,孔子提倡的这些君子之风,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来说,它们是否过时了呢?请你从下面这些句子中,选择一个你最有感悟的句子,结合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比如说:不义而富且贵. 信以成之,安贫乐道,发奋忘食,耻恶衣恶食举例:地沟油(危害人们健康的生活)
结语:
同学们,孔子,告诉我们的东西,永远都是朴素的,温暖的,他始终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幻灯展示。

最后,让我们一起高声朗诵这几章,回味这些经典的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