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复习1
计算机网络 复习要点-张先 勇教学文稿
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辅导第一部分:名词解释(20分)第二部分:单项选择(30分)1. 在OSI参考模型中,在传输层的上一层是__D_____。
A) 表示层B) 应用层C) 数据链路层D) 会话层2. 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是___B____。
A) 比特序列B) 帧C) 分组D) 报文3. TCP协议规定HTTP进程的___C____端口号为80。
A) 客户B) 分布C) 服务器D) 主机4. 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为600Hz,采样频率取__C_____值时,就可重构原信号的所有信息。
A) 300Hz B) 600Hz C) 1200Hz D) 1800Hz5. 不使用面向连接传输服务的应用层协议是_A______。
A) SNMP B) FTP C) HTTP D) SMTP6. 如果要设置交换机端口的IP 地址,则命令提示符应该是__D_____。
A) Swich> B)Switch# C) Switch(config) D) Switch(config-if)#7. 连接在不同交换机上的,属于同一VLAN的数据帧必须通过___A____传输。
A) Trunk链路B) Backbone链路C) 路由器D) 服务器8. TCP 3次握手的正确顺序是__D_____。
A) SYN, ACK, SYN/ACK B) SYN, ACK/SYNC) SYN/ACK, SYN/ACK, ACK D) SYN, SYN/ACK, ACK9. 如果交换机遇到故障,那么SYSTEM LED将是___C____。
A. 绿色B. 熄灭C. 琥珀色D. 红色10. 可以显示当前运行的IOS软件版本的命令是___B____。
A) show startup-config B) show versionC) Show flash D) dir11. 下列路由器协议中,__B_____用于AS 之间的路由选择。
计算机网络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概述1、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宜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址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一一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址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一一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一一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來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败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2、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
1.速率数据率(data rate}、比特率(bit rate).单位:b/s,或kb/s. Mb/s, Gb/s 等.2.带宽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单位:b/s .3、吞吐量(throughput)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此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的限制.4、时延发送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整理
《计算机网络》整理资料第1章 概述1、计算机网络的两大功能:连通性和共享; P2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①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②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③逐渐形成了多层次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 结构的因特网。
P5、6 3、因特网的组成:① 边缘部分:用户利用核心部分提供的服务直接使用网络进行通信并交换或共享信息;主机称为端系统,(是进程之间的通信)P11 两类通信方式:✧ 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客户程序:一对多,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服务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被动等待); ✧ 对等连接方式(p2p):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端; P12 ②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主要由路由器和网络组成);核心中的核心:路由器(转发收到的分组,实现分组交换) P12交换——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资源(归还通信资源)始终占用资源; P13✧ 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时延较长);✧ 分组交换:报文(message )切割加上首部(包头header )形成分组(包packet );优点:高效(逐段占用链路,动态分配带宽),灵活(独立选择转发路由),迅速(不建立连接就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存储转发时造成时延; 后两者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路由器处理分组过程:缓存→查找转发表→找到合适端口;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作用范围:W AN(广),MAN (城),LAN (局),PAN (个人); P20 ● 按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 按介质:有线网,光纤网,无线网络; ● 按无线上网方式:WLAN ,WW AN (手机);● 按通信性能:资源共享,分布式计算机,远程通信网络。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一、计算机网络概论1、计算机网络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终端网络(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计算机网络(以资源共享为目的)。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硬件组成一样,都是由主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四大部分组成的。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共享资源和进行在线通信。
例如:共享外围设备、共享数据、共享应用程序、使用电子邮件等。
(软件、硬件、数据、通信信道)3、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根本区别是: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操作系统软件来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和管理的,而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用户只能把网络看做是若干个功能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集合,为了访问这些资源,用户需要自行确定其所在的位置,然后才能调用。
因此,计算机网络不只是计算机系统的简单连接,还必须有网络操作系统的支持。
4、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应用的最高形式,从功能角度出发,计算机网络可以看成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的;从用户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则是一个透明的传输机构。
5、计算机网络具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通信距离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形网、树形网、环形网和总线网等;按通信介质可分为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和卫星网;按传输带宽可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按信息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综合交换网。
广域网(WAN),又称远程网,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其分布范围广,常常借用传统的公共传输网络(例如电话)来实现。
广域网的布局不规则,使用权限和网络的通信控制比较复杂,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控制当局所制定的各种标准和规程,传输率低,误码率高。
《计算机网络》_第7版_谢希仁_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概述1.21世纪的一些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2.Internet是由数量极大的各种计算机网络互连起来的。
3.互联网的两个重要基本特点,即连通性和共享。
4.互联网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5.以小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联网,或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互连网,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6.所谓“上网”就是指“(通过某ISP获得的IP地址)接入到互联网”。
7.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一般需要有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8.路由器(router)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9.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逐段占用通信链路,灵活-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最合适的转发路由,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
10.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可编程的硬件互连而成的,而这些硬件并非专门用来实现某一特定的目的(例如,传送数据或视频信号)。
这些可编程的硬件能够用来传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并能支持广泛的和日益增长的应用。
11.速率的单位是bit/s(比特每秒)(或b/s,有时也写为bps,即bit per second)。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计算机⽹络》复习资料《计算机⽹络》复习题第⼀章概述1、因特⽹使⽤的IP协议是⽆连接的,因此其传输是不可靠的。
这样容易使⼈们感到因特⽹很不可靠。
那么为什么当初不把因特⽹的传输设计成为可靠的?答:这个问题很重要,需要多⼀些篇幅来讨论。
先打⼀个⽐⽅。
邮局寄送的平信很像⽆连接的IP数据报。
每封平信可能⾛不同的传送路径,同时平信也不保证不丢失。
当我们发现收信⼈没有收到寄出的平信时,去找邮局索赔是没有⽤的。
邮局会说:“平信不保证不丢失。
怕丢失就请你寄挂号信”。
但是⼤家并不会将所有的信件都⽤挂号⽅式邮寄,这是因为邮局从来不会随意地将平信丢弃,⽽丢失平信的概率并不⼤,况且寄挂号信要多花3元钱,还要去邮局排队,太⿇烦。
总之,尽管寄平信有可能会丢失,但绝⼤多数的信件还是平信,因为寄平信⽅便、便宜。
我们知道,传统的电信⽹的最主要的⽤途是进⾏电话通信。
普通的电话机很简单,没有什么智能。
因此电信公司就不得不把电信⽹设计得⾮常好,这种电信⽹可以保证⽤户通话时的通信质量。
这点对使⽤⾮常简单的电话机的⽤户则是⾮常⽅便的。
但电信公司为了建设能够确保传输质量的电信⽹则付出了巨⼤的代价(使⽤昂贵的程控交换机和⽹管系统)。
数据的传送显然必须是⾮常可靠的。
当初美国国防部在设计ARPANET时有⼀个很重要的讨论内容就是:“谁应当负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这时出现了两种对⽴的意见。
⼀种意见是主张应当像电信⽹那样,由通信⽹络负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因为电信⽹的发展历史及其技术⽔平已经证明了⼈们可以将⽹络设计得相当可靠)。
但另⼀种意见则坚决主张由⽤户的主机负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这⾥最重要的理由是:这样可以使计算机⽹络便宜、灵活,同时还可以满⾜军事上的各种特殊的需求。
下⾯⽤⼀个简单例⼦来说明这⼀问题。
设主机A通过因特⽹向主机B传送⽂件。
怎样才能实现⽂件数据的可靠传输呢?如按照电信⽹的思路,就是设法(这需要花费相当多的钱)将不可靠的因特⽹做成为可靠的因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一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一、计算机网络概论1、计算机网络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终端网络(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计算机网络(以资源共享为目的)。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硬件组成一样,都是由主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四大部分组成的。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共享资源和进行在线通信。
例如:共享外围设备、共享数据、共享应用程序、使用电子邮件等。
(软件、硬件、数据、通信信道)3、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根本区别是: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操作系统软件来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和管理的,而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用户只能把网络看做是若干个功能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集合,为了访问这些资源,用户需要自行确定其所在的位置,然后才能调用。
因此,计算机网络不只是计算机系统的简单连接,还必须有网络操作系统的支持。
4、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应用的最高形式,从功能角度出发,计算机网络可以看成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的;从用户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则是一个透明的传输机构。
5、计算机网络具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通信距离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形网、树形网、环形网和总线网等;按通信介质可分为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和卫星网;按传输带宽可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按信息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综合交换网。
广域网(WAN),又称远程网,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其分布范围广,常常借用传统的公共传输网络(例如电话)来实现。
广域网的布局不规则,使用权限和网络的通信控制比较复杂,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控制当局所制定的各种标准和规程,传输率低,误码率高。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提纲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及发展a.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b.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和趋势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a. OSI参考模型b. TCP/IP模型c.应用层协议二、局域网技术1、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以太网(Ethernet)a.以太网的标准和类型b.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c.以太网的帧格式和传输机制3、令牌环网(Token Ring)a.令牌环网的原理和特点b.令牌环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c.令牌环网的帧格式和传输机制4、无线局域网(WLAN)a. WLAN的原理和标准b. WLAN的拓扑结构和传输机制c. WLAN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三、网络互联技术1、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和协议2、IP和子网掩码a. IP的分类和格式b.子网掩码的作用和应用c.私有IP和动态IP3、路由器和路由协议a.路由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b.路由协议的种类和特点c. RIP、OSPF和BGP等常用路由协议的应用和配置4、交换机和交换技术a.交换机的功能和工作原理b.交换技术的种类和应用场景c. VLAN、Trunking和Spanning Tree等技术的应用和配置四、 Internet技术及应用1、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WWW服务与HTTP协议3、DNS服务与域名解析4、FTP服务与文件传输5、E-mail服务与邮件传输6、Telnet服务与远程登录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提纲一、引言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运行。
它扮演着“桥梁”的角色,沟通了硬件和应用程序之间的,为用户提供了便利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管理资源、实现系统安全和高效运行的关键。
二、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1、基本概念:包括进程、线程、资源、系统调用等。
2、功能: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接口管理等。
中南大学计算机网络课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课复习要点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定义层和协议的集合。
它描述的是每一层的功能,必须有足够的信息,以便实现者可以为每一层编写程序或设计硬件,使之遵守有关的协议。
注意:协议实现的细节、接口的规范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的内容。
试题1.1为什么为什么协议实现的细节、接口的规范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的内容?协议实现的细节、接口的规范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的内容? 它们被隐藏于机器内部,对外界不可见。
试题1.2 “一个网络中所有机器上的接口不必都一样”是否正确?“一个网络中所有机器上的接口不必都一样”是否正确?是是试题1.3“网络中每台机器只要能够“网络中每台机器只要能够正确使用所有协议正确使用所有协议即可,不必要求所有机器上的接口都一样”是否正确?是一样”是否正确?是2、什么是层?在网络软件设计中为什么要分层?各层间的关系?层是网络设计中的一段(或块)专门的软件(或硬件),它向用户提供特定服务,但将内部状态和算法细节隐藏起来。
内部状态和算法细节隐藏起来。
分层的目的是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性。
分层的目的是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性。
各层间的关系是每一层都是建立在其下一层的基础上,并向上一层提供特定的服务。
各层间的关系是每一层都是建立在其下一层的基础上,并向上一层提供特定的服务。
试题1.4“不同的网络,其层的数目、各层的名字、内容和功能都不尽相同”是否正确?是“不同的网络,其层的数目、各层的名字、内容和功能都不尽相同”是否正确?是试题1.5 “网络的每一层都可看作一种虚拟机,它向上一层提供特定服务”是否正确?是“网络的每一层都可看作一种虚拟机,它向上一层提供特定服务”是否正确?是试题1.6 “网络软件是高度结构化的”是否正确?是“网络软件是高度结构化的”是否正确?是试题1.7“一台机器上的第n 层与另一台机器上的第n 层进行对话。
在对话中用到的层进行对话。
在对话中用到的规则规则和约定合起来称为第n 层协议”是否正确?是层协议”是否正确?是3、什么是对等体?不同机器上包含对应层的实体。
《计算机网络》复习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本章要点:网络体系就是为了完成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合作,把每台计算机相连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定义的层次,并规定了同层次的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之间的接口及服务。
本章要求熟悉网络的概念、组成、分类、发展过程等内容,同时还要理解网络分层结构、网络层协议、接口、服务等概念,掌握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的区别与联系。
这部分知识理论性强,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有很多用处,其中最重要的三个功能是: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
它用来快速传送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各种信息,包括文字信件、新闻消息、咨询信息、图片资料、报纸版面等。
利用这一特点,可实现将分散在各个地区的单位或部门用计算机网络联系起来,进行统一的调配、控制和管理。
“资源”指的是网络中所有的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
“共享”指的是网络中的用户都能够部分或全部地享受这些资源。
当某台计算机负担过重时,或该计算机正在处理某项工作时,网络可将新任务转交给空闲的计算机来完成,这样处理能均衡各计算机的负载,提高处理问题的实时性。
2、网络与因特网的概念网络是把许多具有自主功能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把众多计算机有机连接起来要遵循规定的约定和规则,即通信协议。
因特网:网络的网络3、因特网的发展:ARPAnet;三级结构的因特网;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4、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及分组交换的比较一、填空题1、网络是把许多具有功能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2、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指的是。
3、对于通信子网,早期ARPAnet中承担通信控制处理机功能的设备是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而现代计算机网络中承担该功能的设备是。
4、计算机网络有很多用处,其中最重要的三个功能是:、以及。
5、从逻辑功能上,计算机网络可以分成和两个部分。
6、是计算机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主机、终端、终端控制器、联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计算及网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部分)通信0911 唐晓东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
计算机网络包含的四个方面●连接对象(主要指各种类型的计算机或其他数据终端设备)●连接介质(主要指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微波等通信线和网桥、网关、中继器、路由器等通信设备)●连接的控制机制(主要指网络协议和各种网络软件)●连接方式(指网络所采用的拓扑结构,如星型、环型、总线型和网状型等)计算机网络系统在逻辑功能上可分成两个子网: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两级网络结构,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CCP)、通信线路和其他网络通信设备组成,它主要承担全网的数据传输、转发、加工、转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资源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向全网用户提供所需的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
它主要由主机、终端、终端控制器、连网外设以及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组成。
2、计算机网发展阶段:面向终端的通信网络阶段、计算机互联阶段、网络互联阶段、internet与高速网络阶段3、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资源共享、均衡负荷与分布式处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4、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企事业单位、个人信息服务(远程信息的访问、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通信、家庭娱乐)、商业上的应用5、三金工程指:金桥、金卡、金关6、中国的主要骨干广域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公用计算机网、中国金桥网、中国科技网7、局域网:一般用微型计算机通过高速通信线路相连,数据传输速率较快,通常在10 Mbit/s以上。
但其覆盖范围有限,是一个小的地理区域(例如:办公室、大楼和方圆几公里远的地域)内的专用网络。
局域网的目的是将个别的计算机、外围设备和计算机系统连接成一个数据共享集体,软件控制着网上用户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信息传输。
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一、问答题解答1 掌握CSMA/CD的工作过程(1)在发送数据前,先对信道进行监听。
如果发现信道空闲,则发送数据;(2)如果信道忙,则继续监听,一旦发现信道空闲,立即进行数据发送;(3)在发送数据的同时进行冲突检测,如果检测到冲突,则立即停止数据发送,并发送一个冲突强制序列;(4)发送冲突强制序列后,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再重新尝试发送。
2 简述TCP协议的可靠传输实现原理原理:当出现差错时让发送方重新传出现差错的数据,同时在接收方来不及处理收到的数据时,及时告诉发送方适当降低发送速率。
实现方法:①以字节为单位滑动窗口②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③选择确认SACKTCP为上层提供可靠传输,采用编号、确认和重传机制保证可靠传输,可靠传输的实现采用重传和接收端缓存排序的机制,为进程面向连接提供优质服务。
3 简述分组交换原理分组交换是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和交换的,它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即将到达交换机的分组先送到存储器暂时存储和处理,等到相应的输出电路有空闲时再送出。
4 简述IPv6的特点①更大的地址空间。
②扩展的地址层次结构。
③灵活的首部格式④改进的选项⑤允许协议继续扩充⑥支持即插即用⑦支持资源的预分配⑧首部改为8字节对齐。
5 简述C/S模型工作过程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主要有客户应用程序、服务器管理程序两部分组成,客户向服务器发出服务请求,服务器器对客户的请求做出响应。
在C/S模式中,客户端负责与用户交互,充当服务请求方,向服务器发出服务请求,服务器负责处理数据,充当服务提供方。
客户与服务器的通信一旦建立,通信就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即客户和服务端都可以发送和接收信息。
6 比较双绞线和光纤双绞线由两根绞合成有规则的螺旋形图样的绝缘铜线组成,传递电信号。
分类: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双绞线的特点:结构简单,容易安装,普通UTP较便宜、有一定的传输速率、具有较高的容性阻抗,信号衰减较大,传输距离有限(100m)、有辐射,容易被窃听光纤由能传导光波的纤芯(石英玻璃纤维)外加包层构成,传递光信号分为单模和多模光纤,具有传输频带非常宽,通信量大,抗干扰能力强,误码率低,传输损耗小,传输距离长,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好,原材料丰富,抗腐蚀能力强,体积小重量轻。
项目一 初识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凡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两个以上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连接起来,遵守共同的协议相互通信,以便用户随时随地能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
通信线路指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微波、通信卫星、红外线、激光等。
通信设备指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网络软件指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等。
【06高判9】:用电缆连接多台计算机就构成了计算机网络。
【09高填空11】: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具备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用以实现和数据通信。
【12高判断58】:在计算机局域网中,只能共享软件资源,不能共享硬件资源。
网络应包含三个主要部分:若干台主机(host)、一个通信子网、一系列的通信协议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即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以传输信息为目的)、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即计算机通信网络阶段,以传输信息为主要目的的计算机群构成的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即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以资源共享为目的)、信息高速公路阶段(多路复用技术:两个或多个用户共享公用信道的一种机制。
分组交换:是一种进行数据交换的通信网络。
它适合于不同类型、不同速率的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从而实现存储在计算机内的信息资源共享。
可实现多方通信,大大提高线路利用率。
信息传递安全、可靠。
传输速率高。
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注:第二代计算机网络以ARPANET为代表,采用了以“通信子网(负责信息的传输)”为中心的模式,外围再构成一个“用户资源子网(负责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简称OSI/RM,解决了异构网间的互连,这是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一个真正的开端。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架构和应用等内容。
下面是关于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复习要点,帮助你巩固和回顾相关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作用-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联在一起,共享资源和信息的系统。
-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包括资源共享、信息传输、提供远程服务、实现分布式处理等。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型、混合型等。
- 按照作用范围: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
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OSI参考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 TCP/IP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二、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原理和协议1. 数据的传输方式-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 半双工传输、全双工传输。
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总线型拓扑、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树型拓扑、混合型拓扑。
3. 常见的网络协议- IP协议:负责将数据包送到目的主机。
- 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通信服务。
- UDP协议:提供无连接的通信服务,适用于实时应用。
- HTTP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数据的协议。
三、网络设备和局域网1. 常见的网络设备- 集线器:物理层设备,用于实现局域网的物理连接。
- 交换机:数据链路层设备,用于实现局域网内的分组交换。
- 路由器:网络层设备,用于实现不同局域网之间的数据转发。
2. 局域网的常用技术- 以太网:常见的局域网技术,采用CSMA/CD(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方式。
- 无线局域网(Wi-Fi):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局域网。
四、网络安全和管理1.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病毒和蠕虫:恶意软件,可以破坏文件和系统。
- 黑客攻击: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并进行数据篡改、窃取、破坏等行为。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一)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通过ARP协议能获得同一局域网内另一主机的MAC地址.()2. Spanning Tree算法用来解决广播风暴问题的协议.()3. TCP/IP的传输层议不能提供无连接服务.()4. ICMP报文封装在IP包的数据部分.()5. 网络层的目的是在任意两台主机之间的报文包可靠传输.()6. 客户使用SMTP协议既能发送邮件又能接收邮件.()7. TELNET在客户机和远程登录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8. 防火墙系统不能防止从内部网络对系统进行破坏.()9. 传输层用进程编号(PID)来标示主机间通信的应用进程.()10. 在TCP协议中,某数据包的确认包丢失也不一定导致发送方重传该数据包.()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域名服务DNS的正向解析是:()A、将域名转换为物理地址B、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C、将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D、将IP地址转换为域名2. ISO关于开放互连系统模型的英文缩写为____,它把通信服务分成____层。
()A、OSI/EM,4B、OSI/RM,5C、OSI/EM,6D、OSI/RM,73. 如果比特率为10Mb/s,发送1000位需要多长时间:()A、1usB、10usC、100usD、1000us4. 网络上唯一标识一个进程需要用一个()A、一元组(服务端口号)B、二元组(主机IP地址,服务端口号)C、三元组(主机IP地址,服务端口号,协议)D、五元组(本机IP地址,本地服务端口号,协议,远程主机IP地址,远程服务端口号)5. 路由器的缺点是()A、不能进行局域网联接B、成为网络瓶颈C、无法隔离广播D、无法进行流量控制6. 某种网络安全威胁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对数据的使用权,并对数据进行恶意地添加和修改,这种安全威胁属于()A、窃听数据B、破坏数据完整性C、拒绝服务D、物理安全威胁7. 如要将138.10.0.0 网络分为6个子网,则子网掩码应设为()A. 255.0.0.0B. 255.255.0.0C. 255.255.128.0D. 255.255.224.08.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工作在层,使用层协议进行通信()A、传输层、ICMP协议B、应用层、UDP协议C、会话层、TCP协议D、应用层、SNMP协议9. 用集线器连接的工作站集合()A、同属一个冲突域,也同属一个广播域B、不属一个冲突域,但同属一个广播域C、不属一个冲突域,也不属一个广播域D、同属一个冲突域,但不属一个广播域10. 从一个工作站发出一个数据包的第一个BIT开始到该BIT到达接收方为止的时延称为_________,它取决于()A、传输时延,网卡的传输速率B、传播时延,信道的传播速率C、传输时延,信道的传播速率D、传播时延,网卡的传输速率三、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面有关网络互连设备说法正确的有()A、在物理层实现网络互连的主要设备有中继器和HUB。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一、名字解释1.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一个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
2.NII: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局域网):是在一个有限的地理范围内将计算机、外部设备和网络互连设备连接在一起的网络系统。
(几米至10km以内)4.MAN(城域网):是在一个城市或地区范围内连接起来的网络系统。
(10~100km)5.WAN(广域网):是实现计算机远距离连接的计算机网络。
覆盖地理范围广的(单个)网络(连6.7.,发送组。
8.IntranetIEEE 80214.15.16.可以较,从而将数据包转发给相应的目的端口。
双绞线电缆(TP):将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电缆中的每一对双绞线一般是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因此称为双绞线。
一般分为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17.UTP(非屏蔽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无金属屏蔽材料,只有一层绝缘胶皮包裹,价格相对便宜,组网灵活,更易于安装。
UTP网线由一定长度的双绞线和RJ45水晶头组成。
安装屏蔽双绞线时,双绞线的屏蔽层必须接地,在实际施工时,很难全部完美接地,从而使屏蔽层本身成为最大的干扰源,导致性能甚至远不如非屏蔽双绞线。
所以,除非有特殊需要,通常在综合布线系统中只采用非屏蔽双绞线。
18.STP(屏蔽双绞线):是一种广泛用于数据传输的铜质双绞线。
指每条线都有各自屏蔽层的屏蔽双绞线。
在物理结构上,屏蔽双绞线比非屏蔽双绞线多了全屏蔽层和/或线对屏蔽层,通过屏蔽的方式,减少了衰减和噪音,从而提供了更加洁净的电子信号,和更长的电缆长度,但是屏蔽双绞线价格更加昂贵,重量更重并且不易安装。
19.RJ-45接头(水晶头):是布线系统中信息插座(即通信引出端)连接器的一种,连接器由插头(接头、水晶头)和插座(模块)组成,插头有8个凹槽和8个触点。
20.Wi-Fi:是Wireless Fidelity的缩写,指无线保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特网
第 1 章 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1.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6 应用层的客户-服务器方式
第 1 章 概述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计算机的简单网络 (3)开放式标准化的、易于普及应用的网络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米) 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
信号传输速率(即发送速率)和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 速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 1 章 概述
1.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1.4.2 时延
处理时延 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 费的时间。
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延是处理时延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 处理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量。 有时可用排队时延作为处理时延。
星型网
树型网
总线型网
环型网
网状网
第 1 章 概述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2 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网络的交换功能进行分类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混合交换
第 1 章 概述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2 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几十至几千公里, 也称远程网
•按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 WAN (Wide Area Network)
第 1 章 概述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4)高速化发展的计算机网络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提出 促进网络飞速发展
•NII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 •“全球信息基础结构”计划
第 1 章 概述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处同一建筑、区 广域网 域或方圆几公里。 之间,几至几十 公里。
局域网 LAN (Local Area Network)
也称本地接入网 或居民接入网, 作为接口呈现, 提供高速接入技 术。
城域网 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接入网 AN (Access Network)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2)计算机—计算机的简单网络
•多台计算机具有自主处理能力,不存在主从关系。
•单台计算机为所有用户需求的模式,被大量分散又互连的 多台主机共同完成的模式所代替。
第 1 章 概述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3)开放式标准化的、易于普及应用的网络
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 OSI/RM TCP/IP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1.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6 应用层的客户-服务器方式
第 1 章 概述
1.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1.4.1 带宽
“带宽”(bandwidth)本来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 宽度,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
成的复合系统。
第 1 章 概述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2 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分类 按网络的交换功能进行分类 按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
按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第 1 章 概述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2 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分类
(4)高速化发展的计算机网络
第 1 章 概述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多用户计算机系统 •除中心计算机外,终端不 具备自主处理功能! 中心计算机 •通信是中心计算机与终端 间的通信! 终端
终端
终端
•不存在各计算机间资源共 享与信息交流!
第 1 章 概述
第 1 章 概述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2 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公用网 (public network) 专用网 (private network)
为某个特定部门需 要建造,独立服务。
也称公众网, 提供公众服 务。
第 1 章 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 要的时间,也称传输时延。 从数据块的第一个比特开始发送,至最后一个比 特发送完毕的时间。
发送时延 = 数据块长度(比特) 信道带宽(比特/秒)
第 1 章 概述
1.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1.4.2 时延
传播时延
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
现在“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 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比特每秒”,或 b/s。
第 1 章 概述
1.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1.4.1 带宽
更常用的带宽单位是 千比每秒,即 kb/s (103 b/s) 兆比每秒,即 Mb/s(106 b/s) 吉比每秒,即 Gb/s(109 b/s) 太比每秒,即 Tb/s(1012 b/s) K = 210 = 1024,M = 220 ,G = 230,T = 240。 因带宽代表数字信号的发送速率,有时也称吞吐量, 常用每秒发送的比特数(字节数等)表示。
时延带宽积
(传播)时延 带宽 链路 表示链路可容 纳的比特数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带宽
链路的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 的链路长度。
第 1 章 概述
1.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1.4.3 时延带宽积和往返时延
往返时延 RTT (Round-Trip Time) 表 示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 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接收端收到数据 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第 1 章 概述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2.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 (2)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3) 中国科学技术网 CSTNET (4) 中国联通互联网 UNINET (5) 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 CNCNET (6)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 CIETNET (7) 中国移动互联网 CMNET (8) 中国长城互联网 CGWNET(建设中) (9) 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 CSNET(建设中)
第 1 章 概述
1.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1.4.2 时延
在队列中产生 处理时延
从结点 A 向结点 B 发送数据
在链路上产生 传播时延
在发送器产生发送时延 (即传输时延) 数据
队列
1011001 …
链路
结点 A
发送器
结点 B
第 1 章 概述
1.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1.4.3 时延带宽积和往返时延
第 1 章 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1.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6 应用层的客户-服务器方式
第 1 章 概述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1 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定义 计算机网络——通过通信手段将若干个各自具 有自主功能的计算机相互连接在一起,以进行信息 交换、资源共享或协同工作的通信设施和计算机组
分组 1
首部
数
据
分组 2 首部 数 据 分组 3 首部 数 据
第 1 章 概述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2.1分组交换的产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报文。
分组 1 首部 数 据 分组 2
首部
数
据
分组 3
首部
数
据
收到的数据
第 1 章 概述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2.1分组交换的产生
第 1 章 概述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2.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980,铁道部进行计算机联网,实现铁路指挥和调度。
1989,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CNPAC建成。
1993,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建成。 1994,正式介入Internet。 目前,基于因特网技术、并实现互连的9个全国范围 的公用计算机网络。
事实上的 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OSI / RM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
TCP/IP 传输控制网际互连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
计算机网络
2009年2月~~2009年6月
第 1 章 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1.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6 应用层的客户-服务器方式
第 1 章 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分组交换优点
高效
灵活
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
迅速 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 充分使用链路的带宽。 可靠 完善的网络协议;自适应的路由选择协议使 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第 1 章 概述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2.1分组交换的产生
分组交换问题
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 一定的时延。 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里面有必不可少的控制信 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