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下认识容量和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升”,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升作为单位计量一些物体的体积。
通过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升这个体积单位的大小,加深对体积单位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面积等基础知识,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体积和容量单位“升”的认识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升”,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升作为单位计量一些物体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增强自信心,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升”,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升作为单位计量一些物体的体积。
2.教学难点: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升作为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量杯等教具,以及小组合作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体积单位和换算关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超市购物时看到的饮料瓶容量,引出体积单位“升”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讲解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并掌握换算方法。
3.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用量杯等工具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运用升作为单位进行计量。
苏教版四年下认识容量和升课件之一
( 毫升 )(
升)(
升)
( 升 )( 升)( 毫升 )
例1 5升=( 5000 )毫升
1升是1000毫升。 5升就是5000毫升。
例2 2升250毫升=( 2250)毫升
2升250毫升就是 2000毫升加250毫升
等于2250毫升
三、填空:
8升=( 8000 )毫升 12升=( 12000 )毫升
先补单位,再排列。
3( )、2050( )、 2025( )、2升500毫升。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 和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同学们要知道“容量 ”
的概念。知道升和毫升 的换算。
9000毫升=( 9 )升
3升600毫升=( 3600 )毫升
2升55毫升=( 2055 )毫升
12升350毫升=( 12350 )毫升
四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升 800毫升 1080毫升 1升800毫升 1升8毫升
(800毫升)<( 1升 ) <( 1升8毫升) <(1080毫升 )<(1升800毫升)
五、 应 用 题 :
( 1 )西湖小学有8人献血,每人 献血200毫升,一共献血多少毫升?
200 × 8 = 1600( 毫 升 ) 答:一共献血1600毫升。
( 2 )一桶油5升,用去了3500
毫升,还剩下多少毫升?
5 升 = 5000 毫 升 5000 - 3500 = 1500 毫升)
答:还剩下1500毫升。
苏教版四年下认识容量和升课件之一
量杯
量筒
单 位:毫 升(ml)
测 量 液 体 的 单 位 有:
升 ( l ) 和 毫 升(ml)
1升 = 100
(升,毫升()升,毫升)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p.10~12。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包括初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这是学生学习过长度、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后,认识的又一类量及其计量单位,这对于丰富学生对量及其计量单位的认识是十分有益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
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
每生自带2件左右常见的容器。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容量的概念,认识升这一计量单位,以及学会通过实际操作来比较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
教材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容量和升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量单位的转换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容量单位有所了解,如“杯”、“碗”等。
但他们对容量的概念以及升这一计量单位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容量的概念,认识升这一计量单位,学会通过实际操作来比较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计量单位的转换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容量的概念,认识升这一计量单位,学会通过实际操作来比较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
2.难点:学生能够进行容量单位和实际容量的转换,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容量和升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容量的变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升、毫升的标识牌、水、杯子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杯子,用来进行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如“小明要参加一个聚会,他需要准备一些饮料,但他不知道需要准备多少升的饮料”,引导学生思考容量和升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向学生介绍容量的概念,认识升这一计量单位,以及如何通过实际操作来比较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升和毫升的标识牌,以及准备的水和杯子,来比较不同容器的容量大小。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认识容量和升(2)
做一个1升的量器,并分别标出
1 2
升、41
升、和 3
4
升。
1升
3 4
升
1 2
升
1 4
升
3
4升
下面的容器里大约各能盛多少升水?在合 适的答案下面画“√”。
下面的容器里大约各能盛多少升水?在合 适的答案下面画“√”。
谢谢!
• 5、把1升水倒进纸杯,看看能倒满几个纸杯? • 6、看看碗里的水,估计一下是比1升多还是比1
升少?再量一量它大约有多少升?
量杯
1000 800 600 400 200
1升
量杯
1000 800 600 400 200
700毫升
量杯
1000 800 600 400 200
900毫升
做一个1升的量器,并分别标出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 册课件-认识容量和升
(2)
学习目标
• 感知1升有多少 • 能Fra bibliotek计常见容器的容量
学习须知
• 1、观察量杯,看看量杯里有多少水? • 2、把量杯里的水倒进自带的矿泉水瓶里 • 3、在瓶上贴一张纸条,在1升处做上记号 • 4、分别标出1升水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
之三,做上标记,说说你的做法
1 2
升、41
升、和 3
4
升。
1000 800 600 400 200
把这杯水 倒入里
做一个1升的量器,并分别标出
1 2
升、41
升、和 3
4
升。
1升
1000
800 600 400 200
做一个1升的量器,并分别标出
1 2
升、41
升、和 3
四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容量和升教案3 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教案3 苏教版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比较中初步认识“容量”的概念,联系实际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容量单位“升”。
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
3、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教学难点:联系实际比较准确地感受1升这个容量单位。
教学资源由于容量单位“升”在日常生活中已有广泛地运用,多数学生对“升”和“容量”有初步的耳闻,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上的帮助。
但是饮料的单位一般用“毫升”作单位,所以给教学“1升是多少” 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预习作业设计1、商标上有“升”为单位的放液体的瓶子、罐头若干个。
2、一个“1升”的量杯和一个1分米的正方体玻璃容器。
3、大小不同的杯子学程设计导航策略一、谈话引入,激活经验指着桌上的瓶瓶罐罐,认识这些可以用来盛水、油、饮料等物体的,这些器皿都叫容器。
(板书:容器)二、揭示课题,认定目标: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容量”,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容量和升”三、自主学习,建构模型(一)认识容量1、观察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容量差别较大)得出大杯子比小杯子能盛得水多,大杯子的容量较大,小杯子的容量较小。
(板书:容量。
)2、实验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容量相差较小)。
小组讨论,选择较好的方法,分组演示实验,把甲杯倒满水,再把甲杯的水倒入乙杯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小结:我们可以用倒水实验操作的方法推测比较容量的大小。
实验操作,感受统一容量的必要思考:你怎样知道这一满杯的水有多少?想个办法让不在场的人也知道你的结果。
(启发学生用杯子量一量)交流测量结果讨论:同样大小的水壶,各小组计量它的“杯数”为什么不一样?有什么办法使计量结果一样?(二)仔细观察,感受单位“升”1、观察带来的瓶装容器原来装了多少饮料吗?小组交流看到的具体内容。
四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容量和升教案6 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教案6 苏教版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
2、让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以及容量单位“升” 容量单位“升”概念的建立难点:在认识容量的含义以及容量单位“升” 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资源挂图、水壶2个、茶杯若干、1升的量杯、1立方米的正方体容器等预习设计1、自学数学书第10~11页上的内容,了解容量的含义。
2、生活中找找哪些容器的容量是1升、2升、4升、19升的。
3、会比较生活中几个不同容器的大小。
4、升还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学程设计导航策略调整与反思一、激趣引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学生交流预习作业。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7分钟)出示两个茶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茶杯里盛水多说明:哪一个杯子盛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
(板书:容量)小组说说你对容量的理解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水杯想想看哪个水杯的容量大一些你有什么方法来验证一下?我们已经知道容量的单位有大也有小,那这些水壶的容量有多少呢?出示两个水壶,两种型号茶杯若干(A<B)把水壶A装满水倒入茶杯A把水壶B装满水倒入茶杯B问:A 水壶能倒满几杯水?B水壶能倒满几杯水?A水壶的容量就比 B水壶的容量大吗?使用统一的杯子再倒一次你有什么发现?小结:为了准确测量和计量容量的多少,要使用统一的容量单位出示挂图,我们在哪儿能找到容量单位小结: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可用符号“L”表示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5 分钟)感知1升的多少出示量杯,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现在,老师将一个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什么?根据回答板书: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5分钟)想想做做”第1题,第3题,第4题【板块一】1、全班交流预习作业,并且提出注意点。
苏教版数学四下《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下《认识容量和升》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容量和升》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容量和升的概念,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解决一些与容量和升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长度、面积、质量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对于容量和升的概念、容积单位以及换算关系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容量和升的概念,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容量和升的概念,以及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
2.难点:解决与容量和升有关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直观演示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容量和升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升和毫升的量杯、水等。
2.学具:每人一组量杯、水、记录卡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如超市购买饮料,引入容量和升的概念。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容量和升吗?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同时,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实物,如1升的水和1毫升的酒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两者之间的差别。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每组有一个量杯装有1升的水,要求学生用这个量杯测量出100毫升、200毫升、300毫升的水,并记录在记录卡上。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各自在操练中的心得体会。
然后,教师出示一些与容量和升有关的实际问题,如:“一瓶饮料有500毫升,小明喝了200毫升,他还剩下多少毫升?”学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并与小组成员交流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容量和升》单元教案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容量和升》单元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认识容量单位升,理解升的定义和数量含义。
2.了解升与毫升、立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能够运用升作为容量单位进行计算。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和探究等探究性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容量单位升,理解升的定义和数量含义。
2.难点:升、毫升的概念、升与体积的换算、容量问题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设计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量的比较”单元的内容,复习体积的概念,使学生进入本次学习主题。
2.新课讲解(20分钟)2.1.容量单位升的概念和数量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升的图像,判断其含义和作用,并对升的数量进行解释。
通过幻灯片展示,教师给予一定量的水,并计算其体积,介绍“升”单位的由来和它所代表的含义。
2.2.升与毫升的换算。
教师将1升水分成1000份,介绍毫升的概念和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实验,让学生理解1毫升和1升的数量关系,并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
2.3.升的运用。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升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实地探访超市里的常见货品,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容器中的容量单位问题,让学生了解升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练习(25分钟)运用各种实际问题,进行练习,引导学生逐步熟练应用升作为容量单位,巩固学生对该内容的学习。
4.巩固与拓展(15分钟)4.1.常见物品的容量计算。
通过老师提供一些常见的食品、日用品等,让学生以练习的形式计算其容量,扩展学生对升作为容量单位的运用。
4.2.应用题的解答。
老师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5.总结(5分钟)老师通过回顾本节课所讲内容,检验学生对容量单位升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方式1.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或借用实验室的场地,为学生提供探究性学习的环境。
2.反复训练,强化记忆学习结束后,老师可以利用课后作业或题目,让学生反复进行练习,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集体备课教案
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容量和升》是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单元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容量和升的概念,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以及能够运用容量和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容量和升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长度、面积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容量和升的概念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生活实例来加深理解。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容量和升的概念,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能够运用容量和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观察思考,培养空间观念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容量和升的概念,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容量和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容量和升的概念。
2.观察思考法: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空间观念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模型、升与毫升的量具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你们喝过的饮料是多少升的?有没有喝过毫升的饮料?”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起学生对容量和升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容量和升的定义和换算关系,同时结合实物模型和升与毫升的量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容量和升的概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容积”、“升”等概念,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含义。
2.能够使用“升”作为容积的单位进行计量和比较,理解“升”与其他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容器中的水量、比较不同容器的容积等。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问答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导入,例如:•“大家喜欢喝水吗?喜欢用什么量杯来倒水呢?”•“你们用过升这个单位吗?它是什么意思呢?”•“升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呢?”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逐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认识容量和升。
2. 学习和练习第一部分:认识“容积”和“升”•讲解概念:什么是“容积”?什么是“升”?•举例解释:如果一个水杯可以装2升水,我们可以用2个1升的瓶子去倒满它。
这就是容积的概念。
•练习:老师出示不同容积的水杯,让学生用“升”来描述其容积。
第二部分:升的应用和换算•讲解概念:我们可以使用“升”作为容积的单位来计量和比较容积的大小。
而其他常见的容积单位还有哪些呢?•举例解释:1升 = 1000毫升,1毫升 = 1立方厘米。
可以通过这些换算关系来快速计算不同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练习:老师出示不同容积单位的测量工具,让学生用“升”或其他适当的单位来描述其容积。
3. 拓展应用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如果一杯水有300毫升,那它相当于多少升的水?•如果一个盆子可以装10升水,而一个桶可以装50升水,那么5个桶可以装多少升水?•让学生自行想出其他相关问题,并用所学知识来解答。
三、教学要点•认识“容积”和“升”,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含义。
•理解“升”与其他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例如1升 = 1000毫升。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容器中的水量、比较不同容器的容积等。
四、板书设计名词容积含义容积容器内能够盛放的东西的多少升最常用的容积单位之一,等于1000毫升毫升、立方厘米容积的其他常见单位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类比和实例的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容积”和“升”的概念,并掌握了它们的换算关系。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识容量和升》教案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识容量和升》教案苏教国标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识容量和升》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国标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识容量和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内容:江苏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12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3、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能积极参与操作、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容量的概念,感知1升是多少。
教具准备:课件、直尺、容量不同的冷水壶2把、高脚杯、水杯、纸杯水等各种容器、量杯、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及搜集的带有容量单位的实物。
教学过程:步骤教师学生创设情景桌子上的杯子瓶子有什么用途?可以用来盛水、油、饮料等物体,这些器皿都叫容器。
(板书:容器)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组织探究(一)认识容量1、水是生命的源泉,人要生存可离不开水,现在请你仔细回想一下,你每天大约要喝几杯水?杯数多一定就喝得多吗?大杯子比小杯子能盛得水多,大杯子的容量较大,小杯子的容量较小。
(板书:容量。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因此数学教学应该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系点,在这里,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体会“容量“的含义,首先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然后将生活经验数学化,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2、观察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观察(容量差别较大的`容器),哪一个容器的容量较大?为什么?3、实验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的两个容器(容量相差较小)。
提问:这两个杯都是空的,猜一猜,哪一个的容量较大?你能想办法验证吗?教师引导学生比较选择较好的方法,并根据学生汇报演示实验,把甲杯倒满水,再把甲杯的水倒入乙杯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12页。
教学目标:1. 结合实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2. 结合观察在具体操作中体验、了解“升”的实际意义,加强1升的空间感知。
并和学生熟悉的长度单位等进行比较,使学生建立空间模型。
3. 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冷水壶1把,茶杯,水,饮料瓶,量杯等。
教学过程:一、理解容量的意义1. 出示两个大小有明显区别的空杯:这两个杯子哪一个能盛比较多的水?学生讨论并汇报结果。
指出:左边这个杯子能盛的水多,也就说明这个茶杯的容量比较大。
2. 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杯子:观察这两个杯子,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一些?学生猜测,猜测的结果不同。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到底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呢?你有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后演示往杯子中倒水。
提问:通过倒一倒,你们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容量。
3.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通过讨论明确:中间一个杯子的容量最大,最后一个杯子的容量最小。
【设计意图】从观察入手,立足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交流中感受。
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理解容量的意义,逐步体会容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及1升的观念,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感受容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1. 对话解读。
谈话:小明听说好朋友小亮家新买了一套茶具,打电话询问了茶具的有关信息。
下面是他们的对话内容。
先连一连,再说说哪一句是回答水壶的容量的。
什么颜色的?一个冷水壶和四个茶杯。
有几个?装满水后能倒满5杯。
有多高?淡蓝色的。
冷水壶的容量是多少?15厘米。
2. 谈话:小明说:“我家有一个黄色的水壶,这个水壶能倒几杯呢?”通过演示,得出:黄色水壶能倒满7杯水。
3. 提问:小明家的黄色水壶能倒满7杯水,小亮家的蓝色水壶能倒满5杯水。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容量和升 4-优质教案word版本
难点
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以及容量单位“升” 容量单位“升”概念的建立
难点:在认识容量的含义以及容量单位“升” 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资源
挂图、水壶2个、茶杯若干、1升的量杯、1立方米的正方体容器等
预习设计
1.自学数学书第10~11页上的内容,了解容量的含义。
2.生活中找找哪些容器的容量是1升、2升、4升、19升的。
3.会比较生活中几个不同容器的大小。
4.升还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
学程设计
导航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激趣引题,认定目标
(预设3分钟)
学生交流预习作业。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预设17分钟)
出示两个茶杯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茶杯里盛水多
说明:哪一个杯子盛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
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
《认识容量和升》教科书P10-11例题 P12“想想做做”
共几课时
5
课型
新授课
第几课时
1
三维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
2.让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使用统一的杯子再倒一次
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为了准确测量和计量容量的多少,要使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出示挂图,我们在哪儿能找到容量单位
小结: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可用符号“L”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的容器里大约各能盛多少升水?在合 适的答案下面画“√”。
1升
10升
100升
4升
40升
400升
下面的容器里大约各能盛多少升水?在合 适的答案下面画“√”。
1升
6升
60升
5升
10升
30升
本节课你都学了什么内容?你都掌握 了吗?同学们之间互相说一说。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知道“容量”的概念 •体会“容量”的含义 •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 要性。 •认识容量单位“升”。
小明用
小刚用
小明用的水杯盛的水多,那个水杯的容量 就大!
红水壶装的水多,它的容量大,黑水壶 装得水少,容量小。红水壶的容量比黑 水壶的大。
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容器的容量, 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1升
2升
4升 3升
19升
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 常用升作单位,也可以写成L。
量杯
1L 0.8 0.6 0.4 0.2
1升
0.1升
量杯
1L 0.8 0.6 0.4 0.2
0.7升
量杯
1L 0.8 0.6
0.9升
0.4
0.2
先在下面这样大的正方体容器里放满水, 再把水全部倒入量杯,可以看出这些水有 1升。
1升有多 少?
1 1 3 做一个1升的量器,并分别标出 升、 升、和 升。 4 2 4
1L 0.8 0.6 0.4升的量器,并分别标出 升、 升、和 升。 4 2 4
1升
1L 0.8 0.6 0.4 0.2
1 1 3 做一个1升的量器,并分别标出 升、 升、和 升。 4 2 4
1升 3 4 升 1 升 2 1 4 升
1L 0.8 0.6 0.4 0.2
1 1 3 做一个1升的量器,并分别标出 升、 升、和 升。 4 2 4
1升 3 4 升 1 升 2 1 4 升
3 4
升
努 力 吧 !
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 比1升大?
下面的容器里各可以盛水多少升?
2.5L 10L 8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