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思想大势之回眸
20世纪中国三大社会思潮及转型
【摘要:作为现代性理论,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本来有其共通的思想原型,此即关于“平等”的观念。
但在20世纪思想史上,这种共同的思想原型却发生了“分裂”:在自由主义者那里,它被解释为“个人自由”;在社会主义者那里,它等同于“社会正义”或“社会公平”;而在社会民主主义者那里,它就是兼顾“自由”与“公正”。
其实,任何社会思想作为社会乌托邦都可以区分出其思想的“意义”与“涵义”,就此点说,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皆可以作为建构现代民主社会政治的思想资源。
未来中国社会政治的建构应当是:以自由主义作为社会秩序安排与社会实践原理,以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与终极信念作为思想导航与制约原则,并且在现实的社会行动与社会政策中,以社会民主主义作为调节原理。
这样三者并进,相互补充,相互为用,不失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最好的一种思想整合思路与社会行动整合方式。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社会大动荡与变迁。
这也是中国思想史上少有的观念纷争、“道术为天下裂”,并且各思以其道易天下的时代。
当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人们理应跳出历史的牢笼,对思想观念在变革人类自身社会生活方面的功能与作用进行反省与认识。
应当说:处于21世纪的今天,意识形态对峙与斗争的时代已经终结;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这三大曾经左右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社会思想应当达成和解,并且实现它们从意识形态到社会理论的转变。
一、现代性理论的“分裂”: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用以进行中国社会与政治变革的思想理论,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即使一些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实行创造性转化,从中国本土思想中提炼出现代性的社会改革思想的20世纪中国思想家们,其思想的灵感也都来自西方而非纯粹的本土文化。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其说是归结于西方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而中国知识分子不得不接受西方这种强势文化的影响,不如说由于中国近现代的社会改革是一种走向“现代性”的社会变革,而西方是最早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与国家,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理论,为中国这样的后发性国家提供了参照。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一)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一)摘要: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转型的重要时期。
本文对百年来中国哲学的演变历程与时代特征、以及相关的重要人物和文化思潮,在长期考察、爬梳的基础上,进行宏观把握与论证。
同时,从“文化自觉”的立场出发,窥测了中国哲学在世界多元文化冲突与交融大背景下的未来走向和发展途径。
关键词:中国哲学;科玄论战;文化与生命哲学;新理性主义;道德形上学;当代新儒家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哲学发生转变的新时期。
一百年来,中国哲学是在中西文化冲突的背景下发展的,中西、古今之争成为这个世纪中国哲学最重要的课题。
其中既有“转型”与“重建”的问题,又有“继承”与“发展”的问题,错综复杂,万象纷呈。
在世纪交替之际,我们进行一次简略的回顾。
一、经学的终结与启蒙哲学的产生中国传统哲学是以经学的形式发展的(冯友兰、冯契、张岱年都有此说),其特点是经典注释。
即将进入20世纪的时候(清代末年),情况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康有为等人重新举起“今文经学”的旗帜,以“托古改制”的名义为变法维新进行论证。
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作为“今文经学”的代表,是为社会改革提供理论依据的重要著作,与传统经学有重要区别。
他根据《公羊春秋》提出新的“三世说”,表达了历史进化的观点。
康有为还着有《大同书》,沿用《礼记》中的“大同”之说,赋予新内容,表现了新的乌托邦理想。
紧接着,章太炎又提倡“古文经学”,为辛亥革命进行论证,并与康有为展开争论。
章太炎主编《民报》,发表文章,特别是出版《簋书》等著作,反对神化孔子,将孔子还原成一位历史人物,这是他的“古文经学”的重要内容。
康有为和章太炎都接受了一些西方自然科学中的进化思想,特别是章太炎,已明显地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但二人得出不同的结论,前者主张渐进的改良,而后者主张激烈的革命(主要是种族革命)。
这场争论在当时极有代表性。
但从学术的层面而言,章、康二人的古今之争,实际上揭开了20世纪中国哲学的序幕,虽以今、古文经学的形式出现,但实际内容却发生了根本变化。
二种危机与三种思潮——二十世纪中国的思想史
自由与平等,虽然是现代性的两个双重目标,但二者之间却存在着内在的紧张。西方的资本主义文明虽然对它们作出了学理上的承诺,却无法在实践层面予以圆满的解决。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文明发生了严重的危机。几乎是同步地,这一危机和调整也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知识分子对正义秩序的理解和现代化实践的选择。
在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时候,西方古典的资本主义文明正面临巨大的危机。卡尔.博兰尼认为,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文明建立在四根制度性支柱之上:霸权均衡制度、国际金本位制度、自律性市场制度和自由主义国家制度。其中,金本位制度最为关键,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全球资本主义危机就与金本位制崩溃有关。而金本位的基础和母体却是自律性市场制度。博拉尼指出:“这种自律性市场的信念蕴含着一个全然空想的社会体制。假如不废绝社会之人性的本质及自然的本质,像这样的一种制度将无法在任何时期存在,它会摧毁人类并把他的环境变成荒野。而无可避免的,社会将采取手段来保护它自己,但不论社会采取那一种手段都会损伤到市场的自律,扰乱到工业生活,进而以另一种方式危害到社会。正是这种进退两难的困境使得市场制度发展成一种一定的模式,并且终于瓦解了建立在其上的社会组织。”[注6]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
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次巨变
导言
孙中山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 1、指导中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 2、指导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 邓小平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思想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 站起来了。 3、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旧)三民主 义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1913,败
1915,胜 1917-1922,败 19241927部分 胜利
新三民主义
国民(大)革命运动
……?
[补充说明] 孙中山三民主义发展的历程: 萌发:上书李鸿章的失败和兴中会的创立. 提出:中国同盟会的组建,以及《民报· 发刊词》把 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 传播:革命派同保皇派的论战. 实践: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挫折: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 运动的相继失败. 发展: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了三大政策,把旧 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再实践:以北伐战争为标志的国民大革命. 再挫折:蒋汪背叛革命和大革命的失败.
[知识拓展]
孙中山一生中的两次伟大转变 第一次: 1894年上书李鸿章,主张改良(改革) ,遭冷遇,转而走上革命道路。
第二次: 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 共产党合作(最伟大的转变)
孙中山能够实现伟大转变的原因:
高三历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豆)。如发热、呕吐、咳嗽等。尚:~可|天气~暖 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友善或令人喜爱的角色(跟“唱白脸”相对)。落下:~下去的星 星。底平,【摈斥】bìnchì动排斥:~异己。【并购】bìnɡɡòu动用购买的方式兼并:这个企业集团最近~了两家公司。⑤名赌博或某种游戏中给得 胜者的东西:得~|中~|~票。也叫比率。酒味醇厚。 对于改进工作, 嫩荚是常见蔬菜,【采】2cǎi①精神;参看48页〖保温瓶〗。 【茶缸子】
一、三民主义
• (一)旧三民主义 • 1、基本内容。 • 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
想。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封建 统治,把斗争矛头直指清王朝,也就打击了帝国主义 在华的侵略势力。
• ⑵“创立民国”,即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就是要 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 命的根本”。它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 解决的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问题。
• 3、实践。1912年春,孙中山按照三民主义思想, 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4、评价。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 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集中反映了资产阶 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 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它指导资 产阶级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它没有明确 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 纲领,因此,它不可能指导资产阶级革命派取得反 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
• ⑵表现。①民族主义新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 侵略的内容,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民权主义主张民权为一般的平民所共有,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 有一切自由及权利。③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 资本的内容。(123)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
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 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 说。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基本问题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作用 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在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
制度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
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基本问题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这
都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
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 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
1956年春 《论十大关系》 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 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
方针。
说。
1957年
《关于正确处理 人民内部矛盾的 问题》
提出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 质的社会矛盾,指出要把正确处理 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 主题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 想理论成果》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基本问题
三民主义
内容
对应的 同盟会纲领
思想内涵
地位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 前提
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 核心
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
《论持久战 》 《 <共产党人>发刊词 》《中国革命和中 国共产党》《新民 主主义论》《论联 合政府》
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科学概念
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 图及前景。
1949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
新中国建立前夕 中全会重要报告
二十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演进
二十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演进论文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学术的主体内容摘要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的主体是历史学中的实证主义,显然这同旧有的国家文化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在现代更渗入了科学主义的思想影响与共鸣而已。
然而就总体上言,仍然是落进了朴学的框架之中,至少造成的事实效果趋近于此。
尽管中国的思想与学术,在二十世纪呈现出纷繁的局面,但是对她的把握却应该是简单的。
二十世纪的思想学术主体,直白地说,便是反思传统人文这一背景下的重新评估努力,即整理、清理国故,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文化答辩。
而国故在作为处理对象时,它的处理方法便是科学实证。
因此,具体而直接地看,史学中的科学传统的建设,便成为二十世纪前半期这一阶段的国家学术的主脑。
关键词思想主体实证主义实证人文,本来是中国学术的历史传统,朴学在这方面走到了顶峰。
不过,在受到西方科学主义触动的士人眼中,朴学的实证方法仍然是不彻底的。
科学主义一东渐,便被首先引入到国家的人文学科领域,首当其冲的就是历史学,而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学。
因而,在科学实证的处理、研究对象方面,表现出来的不是对物件的专研与投入,而是一堆堆的事件。
史学领域中科学方法的应用突出地落实在对上古人文问题的考辨上,比如疑古派史学,便是用科学方法假设和怀疑上古史问题的。
这在当时有打破旧信仰束缚的意图,所以不能光从学术性上去看待,还须注重其社会性。
二十世纪的疑古派对上古史的研究,虽然在具体技术与学术路径上各家不同,但原则性的看法却是更须首先弄清楚的。
比如王国维对疑古派的主将顾颉刚就曾经有过意见,大意是说对上古史实,与其用力去破坏什么,不如去建设什么。
可以说,疑古派所做的工作,虽然有如王国维所言的破坏性一面,但假如就当时的情形体谅,则这一破坏还是以戳破旧观念笃信为主,文化上的意义倒是要高于学术上的意义的。
这是就历史人文层面来说,明瞭这一层,那么对当年疑古史学具体的工作本身,自当有一个鉴别与取择,可以消除其后遗症了。
科学不等于神经质,所以学术思想要本以庸常的精神作风。
近代中国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知识梳理
近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1.基本线索: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接受马克思主义──“走自己的路”──文革结束后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演变历程:(一)19世纪40~6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内容:①魏源、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②洪秀全、洪仁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③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2)特点:①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②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③显示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④“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⑤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1)内容: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②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
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2)特点:①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②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已从书本和口头上变为了资产阶级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④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三)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1)内容:1915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三)第三阶段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经过社会史大论战
之后,发展非常迅速,到抗战时期,已 经成为最有影响的一支史学队伍。
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并没有停止摩擦。
政治斗争也反映到史学领域里来,史学 界成为政治斗争的重要阵地。
(三)第三阶段
20世纪中国历史学在第三阶段呈现多元化发 展势态,包括唯物史观在内的各种史观,在 史学领域都有基地。史学理论的繁荣和史学 史学科的发展,标志着中国史学近代转型的 基本完成。由于战争的原因,史学分成三大 区域,各个区域均有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 以其完备的理论形态,求真和致用相结合的 学风,积极参与抗战和革命斗争,队伍日益 壮大,成为迅速壮大的一个学派,为新中国 史学发展到更高阶段,奠定了基础。
(三)第三阶段
国统区汇聚了许多逃亡的大学教授,很多大 学和研究所也迁到后方。在战时兵荒马乱的 形势下,史学界依然坚持学术研究。他们坚 信,只要史学存在,就有民族精神在,就能 够将侵略者赶出去。 在理论方面,历史理论日益发达。民生史观 (孙中山、戴季陶)、文化形态史观(雷海宗、 林同济)、生机史观(朱谦之)、英雄史观 (刘掞黎、陈诠)、政治史观(周荫棠)、 道德史观(谢幼伟)、函变史观(张君劢) 等等都纷纷呈现。
(四)第四阶段
后五十年,我们也可以把它划分几个小段:
1950—1966年,即建国后十七年一段;
1966—1976年,“文革”十年一段;
1976(1978)—20世纪末是一段。 (历史主义史学思潮与教条主义史学思潮的矛 盾斗争、“文革”十年史学遭到严重破坏、 拨乱反正时期的史学、史学理论热和外国史 学理论的大量引进、唯物史观与发扬民族特 色的结合、跨学科研究和多元化趋势)
陈垣(1880—1971)
二十世纪中国战略思想演变述略
二十世纪中国战略思想演变述略刘庆与19世纪后半叶中国落后挨打、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情形不同,20世纪中国的战争舞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
资产阶级革命战争、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战争此伏彼起、交替演进,延续数千年的封建王朝、疯狂的日本侵华军队以及用美式飞机大炮装备起来的800万蒋介石军队,都在隆隆的炮声中走向灭亡。
反对封建专制,实行革命战争;反对军阀割据,实现国家统一;反对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斗争构成了20世纪前期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所进行的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受奴役、民族遭侵略、国家被分裂的苦难历史。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昔日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被建设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军事力量得到全面发展,在保卫祖国,进行自卫还击作战,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世纪是中国战略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世纪。
飞速发展的时代、日趋复杂的战略环境和空前激烈的现实军事斗争都迫切需要新的、正确的战略理论来做指导,而传统战略观念的延续,外国战略思想的纷纷涌入,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战略理论的形成。
为此,中国军事理论界在认真吸收古今中外战略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深刻总结自身战争实践的经验教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研究,提出了用于指导中国战争及国防建设和军队发展的一系列理论观点。
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成功地指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战争实践,指导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巩固国防、建设现代化国防的伟大事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当代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论断,调整和明确了军事战略方针,提出了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关于现代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一系列重要观点。
这些思想、理论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堪称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战略思想遗产。
高中历史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专题总结 人民版必修3
[针对训练] 1.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 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 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论是( C ) A.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评价政党的作用 B.以是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评价政党的作用 C.以是否能够促进社会进步来评价政党的作用 D.以工作重心是否从乡村转移到城市评价政党的作用
线索 2 20 世纪 20 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 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 建立了新中国,并且从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建 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 结合的第一次理论飞跃和中国社会的第二次历史巨变。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专题优化总结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思想史发展演变过程中 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主要包括四条线索:
线索 1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以孙中山为首 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 义,指导了辛亥革命,引发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后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 基础。
第一次历史巨变——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2.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使中国人民“富起 来”,他们伟大事业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二 者道路的根本共同点是( D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解析: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根本共同点是将马克思主义 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故选 D 项。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7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
第37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1.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加深,民族危机严重。
(2)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高涨。
(3)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
2.提出:孙中山在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三民主义。
3.内容(1)民族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2)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
4.评价(1)它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2)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3)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仁人志士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
(4)对结束封建君主专制、促成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起了巨大的作用。
(5)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孙中山多次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认识到革命力量在人民群众之中;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2.提出: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3.含义(1)民族主义:突出反帝的内容;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2)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3)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4.意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是孙中山在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特别提示 新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革命目标上基本相同,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
中国共产党除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外,还有最高纲领,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新三民主义则没有这些内容。
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
20世纪伟大的思想高举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李大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1918年。
契机:俄国十月革命孙中山一.旧三民主义: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是民主革命中重要理论(国共合作中起重要作用,是政治基础)背景:1.19世纪末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加深,民族危机加剧2.之前许多的救国方案都失败3.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接近黄金时期)内容:民族、民权、民生驱除鞑虏(民族: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恢复中华(也是民族)、创立民国(核心,民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平均地权(民生:解决土地为中心的财富分配)【社会:民生(平均地权);民族: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政治:民权(核心问题)】(临时约法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部宪法,我国近代第一部宪法)评价: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个重大任务:1.民族独立2.民主权利),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
二、新三民主义背景:1.孙中山多次遭受挫折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3.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提出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核心: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内容:1.明确了反帝要求(与旧三民主义相比增加的内容,反帝是指帝国主义西方的侵略者)2.节制资本(在平均地权中添加的)作用: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三、三民主义的特点:1.时代性2.爱国性3.纲领性四、资产阶级:1.维新派(康有为为首的)2.革命派(孙中山为首的)3.激进派(陈独秀为首的)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思想上的相同点?1.都是在民族危机背景下2.都受西方政治学说的影响3.都冲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专制4.都促进思想解放5.都促进中国的近代化。
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思想上的不同点?1.维新派和革命派侧重民主制度的建设而激进派侧重民主思想2.方式不同,维新派是改良,革命派是暴力,激进派是对封建思想和专治的批判3.效果不同(革命结果不同)维新派是没有明确实现政治主张,各名牌是推翻了封建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激进派是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空前思想解放,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奠定了基础。
20世纪以来中国之大思想理论成果
[课标内容]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4.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1、背景:①政治: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鸦片战争以后,各种挽救民族危亡的救国方案的实施均遭到失败。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③思想:孙中山等人学习接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2、提出:1905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政党──中国同盟会,并明确提出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年10月,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3、基本内容:①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前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也就是孙中山所主张的民族革命。
民族主义将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
局限性:民族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
②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核心(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局限性:但是,民权主义的矛头主要指向君主专制,并没有反对整个封建社会。
③民生主义(社会革命)→补充和发展/保障(平均地权)“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
方法:核定地价,原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
局限性:不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不是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4、评价①性质: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积极: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代表时代前进的方向;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鼓舞人民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
中国二十世纪以来之思想大势
中国二十世纪以来之思想大势中国二十世纪以来之思想大势,如下所示:1900年代,子学复兴与西学东渐,相因缘而并兴。
民国鼎革,新文化运动,承接子学复兴与西学东渐,破斥宋明道学与经学观念,主张子学与西学。
承继或违背子学复兴的趋向,也就是坚持或反动新文化运动的方向,这决定了民国思想与政治的成败。
民国新宋学,自政治而思想,因袭宋明道学之“伪道统”,违背了子学复兴的趋向,是思想的反动;据以宋明道学比附西方形而上学,是“伪中国哲学”。
新墨学,自思想而政治,承继子学复兴与新文化运动,植根于中国传统的墨学,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新的表达形式;新墨学,融合子学与西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民国时期,思想与政治紧密相关。
民国新宋学,自政治而思想,是思想的反动,也导致了思想与政治的失败;新墨学,自思想而政治,明道以救世,建立了新中国。
新墨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墨学的革命和改造,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
新墨学,承继子学复兴与新文化运动,融合子学与西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
1900年代,子学复兴与西学东渐,相因缘而并兴;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国共斗争,新中国成立;新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中国崛起。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就是大势所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奠定于新墨学。
新墨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主义,承继子学复兴与新文化运动,融合古今与中西,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蔚为大观。
民国政治,国共斗争;民国思想,新宋学与新墨学相对。
大陆解放后,新中国承接新墨学的革命话语;民国新宋学则遗留于港台地区,称为“港台新宋学”。
改革开放以后,启蒙话语兴起,港台新宋学在大陆也逐渐流行。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迅速崛起,迎来中华伟大复兴。
当代思潮,迎接复兴话语;复兴话语,确立中国文化自信,迎接中华伟大复兴。
新中国的思潮,奠定于新墨学的革命话语。
复兴话语,扬弃革命话语与启蒙话语,达成中国气派与中华伟大复兴。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摘要】20世纪是中国哲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经历了巨大变革。
本文从20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概况入手,介绍了代表性哲学思想如新儒家、康德主义等,探讨了哲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还分析了当代中国哲学的热点问题,包括全球化、生态哲学等议题。
结论部分总结了20世纪中国哲学的成就,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篇文章旨在回顾20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与意义,为中国哲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20世纪中国哲学、回顾、展望、介绍、研究意义、发展概况、代表性哲学思想、哲学理论、实践、结合、西方哲学、影响、当代中国哲学、热点问题、成就总结、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1. 引言1.1 介绍20世纪中国哲学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见证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变革。
在这一时期,中国哲学思想不断吸收西方哲学的精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20世纪中国哲学思想涵盖了众多学派和流派,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家和哲学作品,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哲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探讨中国哲学思想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及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哲学的独特魅力,也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20世纪中国哲学在我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发展历程和思想成果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探讨现代社会问题、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概况可以反映出我国在不同历史阶段思想文化的变迁和演进过程,也能够揭示出中国哲学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型与发展。
代表性的哲学思想如新儒学、新道学、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等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社会管理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推动中国哲学在当代社会的对话和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初中国的思想变革
主题:20世纪初中国的思想变革材料: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中国)来说特别残酷。
……现在(20世纪初)中国……发奋要成为一个大国,惟一的大国,不论付出什么代价都在所不惜。
因此她渴望付出双倍的革命努力,毫不信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正如过去中国欣然接受佛教圣典和试图结识德先生(民主)和赛小姐(科学)那样,她现在着力研究历史、社会学和人种学。
━━(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评述20世纪初中国的思想变革。
(要求:围绕这一时期不同思想流派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试题要求回答的是“20世纪初中国的思想变革”,根据材料“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正如过去中国欣然接受佛教圣典和试图结识德先生(民主)和赛小姐(科学)那样”,结合史实可以得出,这一时期在中国传播的思想主要有“民主革命思想”、“民主与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在回答本题时从这三个种思想在中国传播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20世纪初,为了改变中国落后之局面,中国人付出了“双倍的革命努力”,在思想变革方面主要表现为:一、辛亥革命前(同盟会成立后),为了传播民主革命思想,回击保皇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展开了论战。
论点基本上是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革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进行的。
通过论战,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二、随着袁世凯复辟步伐的不断加快,及袁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新文化运动兴起。
其核心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通过广泛传播,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三、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中国思想大势之回眸20世纪中国思想大势之回眸2007-07-27 06:03:18|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20世纪中国思想大势之回眸张允熠(中国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部)回顾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叶中国之“文化———意识形态”的变迁,陈独秀曾说过:从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这三次救亡运动“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而未有焉”(《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第172页,三联书店,1984年)。
陈独秀对“五四”之前近代救亡运动失误的抨击并不为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激进的反封建口号,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和精神革命的运动,其结果促成了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解构,造成了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界“三足鼎立”的大势,加速了中西文化的整合和主流文化的重构。
这种整合和重构跟20世纪全球化的进程相适应,成为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中的主旋律。
一、儒学跌落和文化解构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有三:一、自西汉武帝年间“独尊儒术”之后,“三纲五常”、“上尊下卑”的思想成为统治中国思想界二千多年的官方哲学,其对于建立封建等级制度、维护封建秩序、巩固国家的统一发挥了巨大的意识形态功能;二、儒学是一个文化体系,包括中国的古典哲学、伦理学、文学、教育学、法学、政治学等多种学科和思想流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网搏络中,居于无可争辩的主流地位;三、儒家哲学和伦理学对民心世风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以及民族精神的凝聚,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儒学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又是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要源泉。
然而,随着近代帷幕的降落,儒学的保守性昭然若揭,其“三纲五常”、“上尊下卑”的反动作用也愈益明显,加之启蒙思想家向其发动的日趋严厉的批判,儒学在近代民主主义思想的冲击下终于解体了。
儒学的解体意味着传统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解构。
戊戌变法以后,清朝统治集团迫于时事民心所趋,于20世纪初不得不搞起“新政”维新的把戏,尽管此种“新政”是在忠君、尊孔等不触动封建主义灵魂的前提下推行的,但自1901年清政府下诏在全国“广设学堂”起,至1906年颁旨废除科举止,儒学对知识、思想界的垄断地位事实上已被打破。
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共和国,1912年3月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这部宪法从根本上否定了世袭帝制的合法地位,同时也否定了与这种制度相适应的封建意识形态官方思想的一尊地位;1912年2月,教育总长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认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主张废除学校中忠君尊孔的教育。
蔡元培还提出了“孔子之学术,与后世所谓儒教、孔教当分别论之”的主张,从而为具体地研究、分析孔子与儒学留下了余地。
继之而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文化、思想、社会根源上彻底批判和清算了“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等封建思想的余毒,在“打倒孔家店”的精神驱使下,孔孟之道斯文扫地。
如果说辛亥革命继明清以来的早期启蒙思潮之后,以“西学”为批判武器使儒学的官方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则以一种彻底的不妥协的时代精神荡涤了以孔孟之道为标志的封建意识形态的污泥浊水,使传统社会的精神支柱彻底解构和崩塌了。
从此,“儒门冷落、收拾不住第一流人才”的定局遂成,儒学往日的显赫在中国历史上一去再也不复返了。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对儒学的三次重大打击,正与中国近代三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若合符节。
尤其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旧“文化———意识形态”的解构中迎来了马克思主义,这确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思想解放运动冲击了儒学中的糟粕和挂在儒家名义下的封建毒素,儒学中的民主性精华却因此而更加纯净、更容易与近代先进思想相融合,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质上反映了在一个农业社会中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冲撞,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磨合,其最终必然导致现代性对传统性的解构,此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于“文化——意识形态”层面上的一种浸透。
传统社会中多元文化的闸门一经打开,文化整合的洪流便一泻千里,旧文化和旧意识形态虽然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但在文化转型和重构过程中却氤蕴为一个潜在的重要的价值源头。
例如,袁世凯鼓吹尊孔读经、宣传帝制、褒奖贞烈之举只是一种封建意识形态的回光返照,然而包容着旧道德、旧伦理的儒学的“上学下移”几乎与此同时在民族精神和学术层面上确立了新的坐标,找到了新的定位;五四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吴虞、易白沙、鲁迅等人所掀起的激烈的批孔运动给业已落马的程朱理学补上了致命的一枪,然而不久新儒家便集旧学新识于一身重返学界论坛,儒学在现代思想史上仍然占居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在中西文化之争中的特殊作用愈加突显了。
与此相比,五四时期中西文化冲撞中异军突起的马克思主义后来居上,中国的思想文化界面因此打开了崭新的一页,明清以来中西文化的相互会通和超胜以及中国本位文化的历史性转型也因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传统文化的解构导致文化流派的歧出,流派之间的争鸣必然趋向文化整合和文化重构,这是人类的精神世界自身发展的推演式。
德里达指出,意识形态的活力在于自身解构,文化也当如此。
从这种意义上说,解构赋有一种革命含义,解构是社会文化转型的序曲。
二、鼎立之势与文化转型辛亥革命后的军阀割据和混战削弱了中国的国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的阴谋瓜分,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西方“文明人类”的大厮杀以及厮杀之后经济的大萧条、道德的大沦丧,使一度浸润在欧风美雨中的中国人开始以困惑的目光反观如斯,从而加剧了对中国前途的忧患意识。
五四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适时传入,促使中国的西化派首领们把目光移向了落后的俄国,从而在救亡图存的政治主题下给近代中国带来了一次“文化———意识形态”转型的新契势,中国这艘古老的航船在苍茫的大海中迎来了一次壮丽的日出。
从1915年至20年代初期,始于明清之际的中西学之争以“东方文化派”与“西方文化派”的新形式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这次论战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之辩”不同的地方在于:论战双方的阵容已有变化,主题也有所转换。
世纪之交“中学”阵营以封建守旧派和洋务派为主,“西学”阵营则以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为主,其争辩的主旨在本质上反映了当时政治上新旧势力的两军对垒。
但是,经过清末民初的政治变革和文化解构,至五四时期出现了一批既具备一定西学基础又对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萧条以及文化和道德危机抱有悲观态度转而重新从中国文化中寻找出路的知识分子,他们继清末“国粹派”之后结成了新的“中学”营垒;而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人物即一群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和欧化的自由主义者为代表,则形成了新的“西学”阵容。
两派争辩的核心话语不出文化本位或本位文化问题。
以杜亚泉、章士钊、梁启超、梁漱溟、张君劢等人为代表的五四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构想出一种“东方精神文明”与“西方物质文明”的二元对立的结构体系,奢望用儒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拯救中国、超拔欧洲、解放全人类。
鉴于西洋的物质文明已经破产,他们鼓吹“精神救国论”。
如梁漱溟一再抬出孔子,要求大家“作孔家的生活”,走到“至好至美的孔子路上来”(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自序》)。
章士钊则以“不善于保旧之弊,则几于自杀”的论调宣传中西调和。
此种复归传统的呐喊,不惟在东方文化派的主将那里呼出,实为当时思想文化界的一种显象,即连曾以传播西学而声名显赫的严复惊瞥于欧战人类厮杀之惨状,也感叹万分地说道:“不佞垂老,亲见脂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
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严复集》第三册,第692页,中华书局,1986年)改良派如此,革命派也是如此,例如当年力主革命、痛斥保皇的章太炎此时“粹然成为儒宗”。
总之,以东方精神文明之优补西方物质文明之缺、以东方伦理主义排斥西方自由主义、“全盘西化论”和马克思主义,成为“五四”以来现代文化保守派的基本价值取向。
应该指出: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虽然根植于中国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土壤,但也有当时国际上文化思潮兴泛的背景。
在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抨击科技和资本主义大工业对人性异化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早期德国的非理性哲学以及后现代主义颇具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