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8——孩子早上不能自己起床
让孩子主动起床
让孩子主动起床,早早来幼儿园参加锻炼案例:天气渐渐转凉,孩子们都想在温暖的被窝里多睡一会,可老师又要求孩子们早早来园出操,这可是一对“不小的矛盾”啊。
面对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呐?我们的园讯不有句话“方法总比困难多吗?”还是得益于我们优秀的团队啊,我们的园讯就是好,在困难的时候,总是给人力量!于是我就开动脑筋想办法,利用孩子们都喜欢的小动物的心理,送给每天都做操的孩子一个可爱的“小动物”。
(这只小动物不过是画在纸上的涂色练习而已,但被我们赋予了色彩后可不一样了,这就是儿童的心理,也是孩子们好调动的原因。
)并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涂上漂亮的颜色。
画纸布置在楼道的墙面上,也体现了我们充分利用边边角角,因地制宜开展活动。
我还设计好日期,这样做一来影响孩子记日子,长大了不糊里糊涂地过日子;二来无意识之中便认读了许多汉字:星期、日、年等字,这就是教育孩子的”宝典”,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行为。
真可谓一举多得!然后起一个好名:天天锻炼身体好,便“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当然也和平行班沟通好了,才开始活动的。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孩子们就是我们的东风啊!孩子们的积极性可高了。
每天都早早来到幼儿园,给自己的小动物”穿上衣服”。
他们涂色时刻认真了,有的孩子选择四种颜色来涂,色彩搭配的可漂亮了,有的孩子平时粗心大意,涂色时难免出轮廓,可现在不一样了,可认真了!有的三五成群地在观察别人的作品,谈论着什么;有的在寻找着自己的名字,议论着谁的最好看……因为来的早楼道里没什么人,孩子们随便聊聊也不会影响别人,那种感觉可好了!我也不打扰他们,和他们一起聊、一起画…….因为孩子们都在做着有意义的事情,说着感兴趣的话题。
反思:此时此刻,我想到:幼儿园生活要有纪律,同时又要让孩子生活得轻松,给他们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决定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这对他们今后主动适应社会生活,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一定的时间观念,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带好这班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要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生活得更轻松些…….随着出操音乐,打断了我的思绪……对呀,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能天天出操,坚持锻炼。
破解起床气——“起床困难户”的故事
破解起床气——“起床困难户”的故事孩子有起床气怎么办?如何治愈?一大早,好不容易把孩子叫起来了,要么穿衣服磨磨蹭蹭,要么就是故意发脾气,要么又哭又闹不爱吃饭.......你每天的清晨时光是否也有过以上类似的情况,一天之计在于晨,而这美好被各种坏情绪给打破了。
今天我们来聊聊孩子的“起床气”为何这么严重?如何解决呢?有的人说孩子睡着的时候是天使,也有的人说孩子睡着时闻着都是香的,还有的人说睡着的孩子最可爱,那醒来时候的孩子呢?醒来的孩子简直就是调皮捣蛋大王苏醒,而带着起床气醒来的孩子更表示他随身携带一个“炸弹”。
我记得我女儿有一段时间,每天早上起来都要闹腾一阵,一睁眼就开始哼哼,明明自己会穿衣服,非得闹着我给她穿,好不容易穿上衣服了,要你一直抱着,明明自己会吃饭,非得让我喂,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喜欢,反正是各种事不顺心。
在我和很多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发现,我家的情况不是特例,好多家庭的早上都是不愉快的,如果孩子要上学,爸爸妈妈要上班的话,搞不好一大早就要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们经常把这种情况叫做起床气,那么什么是起床气呢?起床气本质就是起床后的负面情绪,所谓的负面情绪包括悲伤,愤怒,焦虑,低落等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消极情绪。
那我们简单来聊一下这个负面情绪。
我们受到很多教育是说不可以有负面情绪,要积极,要正能量,其实负面情绪的另一个本质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
比如说很多时候我们走夜路会很害怕,那么害怕这种情绪让我们内心忐忑,紧张之外,还会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就是:走夜路是危险的,或者说是有可能遇到危险,那么当我们不得不晚上一个人走夜路,比如下夜班回家,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前做一些保护措施,比如女生拿着防狼喷雾,或者说尽量结伴而行。
情绪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当自己出现任何一种情绪的时候,我们都要先接纳它。
那么我们回来看这个起床气,其实起床气是一种生理现象,当我们被叫醒的时候,并不是睁开眼这么简单,沉睡的大脑被叫醒,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当潜意识接收到“醒来”的指令后,它会先检查一下周遭的环境是否安全,如果安全感很充足,潜意识就满意地准备下班了。
案例分析8——孩子早上不能自己起床
案例分析8——孩子早上不能自己起床解决明天早上的问题从今天晚上开始案例:进入冬季,天越来越冷,孩子早上起床晚,叫不醒,家长急到要爆炸,早餐没有吃就跑进学校。
分析:首先要找出无法早起的真正原因:1、天冷了,怕冷不想起床?2、晚上睡的太晚,太累不想起床?3、没有合适的叫醒方法?4、没有时间观念,迟不迟到无所谓?影响:1、因为天冷不想起床,反映出不肯吃苦的问题。
2、睡的太晚,早上起不来,说明作息时间有问题。
3、起的晚,一般早餐也吃不好,上课没精神,久而久之学习和身体都会不好。
4、长远看造成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形成贪睡的坏习惯。
5、当然还会延伸出其他各种问题,就不一一罗列了。
解决办法:说起解决办法又要麻烦家长朋友了,俗话说,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都要从家长开始着手解决。
解决明天早上的问题从今天晚上开始:1、过去的事情都让它过去,不要再提了;2、今天放学鼓励孩子早点完成作业,不论是陪着也好,还是在作业班也好,总之要让孩子尽早点的完成作业。
(关于作业的话题另有文章详细交流,说来话长)。
这里我们要优先解决早睡早起的问题,这是学习好和身体好之源头。
3、睡觉前约定好时间(一般是22:00睡觉,7:00起床),告诉孩子一个美好的早晨、美味的早餐等等向往,具体内容家长可以了解到孩子比较希望的物品和事情来做,让孩子对明天早晨充满向往。
为什么需要这样?我们回想一下,当我们要带孩子去游乐园,去海边玩旅游要坐火车坐飞机的时候,约好朋友一起去吃东西的时候,孩子是不是很激动呢,是不是很早就自动起来了呢?这里的道理是相同的,只是要麻烦我们家长平时也要想一些这种期待的事情,培养孩子能够早起的习惯。
4、定一个闹钟,钤声可以选择孩子喜欢的音乐。
闹钟在约定起床时间之前5-10分钟的时候响就行了。
我以前提前半小时、1小时就响闹钟,结果觉得太早,关掉继续睡,最后还是睡过了,而且还影响了孩子的睡眠质量。
5、一切都安排好,到了早上,家长自己首先要早起哦。
小班幼儿午睡起床困难案例
小班幼儿午睡起床困难案例小班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睡眠对幼儿体力恢复、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保证幼儿每天11-12小时的睡眠,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
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
本研究针对小班幼儿午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期待能进一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一、小班幼儿午睡存在的问题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走进幼儿园,身心各方面还未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加上年龄较小,在幼儿园午睡时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问题,包括自理能力较差、午睡时存在安全隐患、难以迅速入睡、起床后场面过于混乱等问题。
(一)幼儿自理能力较差自理能力是指个体在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能较熟练地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的能力。
如今幼儿父母及祖辈对幼儿疼爱有加,经常包办幼儿生活中的各项事务,包括帮幼儿穿脱衣服、叠被子、洗漱等。
因此,小班幼儿自理能力较差,入睡前和起床后经常会出现鞋子乱放、不会穿脱衣服等现象。
还有部分幼儿完全不肯自己动手,只等教师过来帮忙,特别是在冬天幼儿所穿衣物较多时,如果每一个幼儿都需要教师帮忙穿脱、整理,将不利于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同时也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
(二)午睡中的安全隐患小班幼儿安全意识薄弱,午睡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私藏小物件。
小班幼儿还处于“依恋期”,睡前喜欢手上拿着东西玩耍,如玩具、硬币、皮筋、发卡等小物件,还有个别幼儿依旧处于“口欲期”,喜欢咬着这些小物件玩耍,一不小心可能会吞下去卡住喉咙,发生生命危险。
二是不正确的睡姿。
如喜欢蒙着头、压着手臂或者趴着睡觉,时间久了会出现呼吸困难、手臂酸痛等不良反应。
三是突发状况。
小班幼儿身心还比较脆弱,免疫力较弱,平时一日活动较为丰富加上天气变幻无常,部分幼儿会有感冒、发烧等突发状况,在午睡中也容易出现上火流鼻血、昏睡或高烧惊厥等状况。
多动症幼儿案例分析
多动症幼儿案例分析我在小班待了有三个月了,在此期间,发现我班有一四岁幼儿韩涵行为与其他幼儿有所不同,他没有朋友,常常脱离班级一个人活动。
最明显的是他极其好动,上课从不会集中精神,最多两三分钟注意力就会转移,容易受身边的事物所影响,窗外的脚步声就能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且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并常伴有某种习惯性小动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抠鼻子等,做什么事大都半途而废,有头无尾。
而且他从来没有守纪律的概念。
还有点口吃,与老师小朋友语言交流有障碍。
二、个案观察记录发现该幼儿行为有异常以后,我怀疑他是否有多动症,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开始对他的行为进行观察。
在两周的观察后,我发现有如下一些明显性的行为:1、上课在上分享阅读课时,小朋友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他则从不举手,并且老是站起来,咬着手指头,一下又望望黑板,一下又望望其他小朋友,或是望着地板,神情游离不定,又像关注某个东西,又似在沉思,但他什么也没做,也不说一句话。
其他小朋友在朗读时他并没有读,而且常常被外面其他事物所吸引,动作很不优雅,喜欢把一只腿搭在旁边小朋友的椅子上,一下又去与旁边的小朋友嬉戏,或是下位打扰其他小朋友,当老师指了一下他的头以后他才停止嬉戏,但眼神还是没有关注老师和黑板。
他上课时的常见动作是用两只手撑着腿往前看。
2、课间操做操时手脚都在不停的动,但没有按照课间操的要求做,完全是他自己在自由的手舞足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且他总是显得走不稳站不稳,摇摇晃晃的,也容易被其他东西吸引,老师提醒他也完全没有反应。
课间操做完,他总是显得格格不入,不合群,其他小朋友都回活动室去了,他还痴痴的站在那里,我提醒他也不走,后来还是我拉回去的。
3、游戏他还是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做游戏,但是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一下就到处望望,打扰其他的小朋友。
在玩玩具时,他总是喜欢一个人在窗前把玩具摆上去,这是不允许的,其他小朋友都是安静的靠墙坐着玩。
每次收玩具时他从不会主动交过来,而且老师叫了很多次他就是不肯交,后来不想玩了他就随便乱放个地方跑了。
幼儿园生活自理案例分析: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幼儿园生活自理案例分析:培养孩子独立能力自理能力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备的技能之一。
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下面我将通过一个幼儿园生活自理案例,深入分析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1. 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刚刚进入幼儿园的3岁孩子,他经常因为无法完成简单的自理任务而依赖老师或家长。
这让他的老师和家长感到担忧,因为缺乏自理能力会影响小明的全面发展。
2. 评估与观察老师和家长对小明进行了综合评估与观察。
他们发现,小明在生活自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不会穿鞋系鞋带、不喜欢自己洗手、不愿意自己动手吃饭等。
这些问题表明小明缺乏自理能力,需要在这方面加强培养。
3. 制定计划为了帮助小明培养自理能力,老师和家长制定了一套详细的计划。
他们采取了逐步引导的方式,从简单的任务开始,慢慢提高难度,以培养小明的独立能力。
让小明学会系鞋带、自己取餐具和盛饭菜等。
4. 实施与跟进在实施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对小明进行了反复的示范和引导。
他们始终保持耐心和坚持,鼓励小明克服困难,勇敢尝试。
他们也及时给予小明积极的肯定与鼓励,让他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5. 效果与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自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学会了系鞋带、独立洗手、自己吃饭等,不再依赖老师或家长。
他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整体情绪也更加稳定和愉快。
6. 观点和理解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逐步引导和耐心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方法。
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也能有效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这种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家庭环境,家长们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还可以获得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希望能够对大家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有所启发和帮助。
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以确保孩子能够有效地学会自理,提高他们的独立能力。
幼儿园生活自理案例分析与培养计划制定
幼儿园生活自理案例分析与培养计划制定在幼儿园阶段,自理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自理能力的培养,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生活,培养独立性和自信心。
本文将对幼儿园生活自理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自理能力。
一、幼儿园生活自理案例分析1.案例一:小明的自己睡觉能力小明是一位3岁的幼儿,平时在家中由父母陪伴入睡。
但进入幼儿园后,需要自己在小床上入睡。
刚开始,小明总是哭闹不肯入睡,导致整个班级的其他幼儿也受到影响。
分析:小明缺乏独立入睡的能力,可能是因为在家中习惯了有父母陪伴,导致无法适应幼儿园的环境。
2. 案例二:小花的自己洗手能力小花是一位4岁的幼儿,每次用餐后需要洗手。
但她总是依赖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无法独立完成洗手动作。
分析:小花缺乏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理能力,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才能完成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动作。
二、培养计划制定1. 针对小明自己睡觉的能力,可以制定以下培养计划:(1)逐步引导:通过老师的引导和鼓励,逐步让小明习惯在幼儿园的小床上入睡,慢慢培养他的自我安慰和入睡能力。
(2)养成习惯:在家长的配合下,培养小明在家中独立入睡的习惯,帮助他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环境。
2. 针对小花自己洗手的能力,可以制定以下培养计划:(1)示范引导:老师可以通过示范洗手动作,并逐步引导小花独立完成洗手,让她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鼓励奖励:对于小花独立完成洗手,可以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强她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幼儿园阶段,自理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们需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逐步掌握基本的自我照顾和生活能力。
通过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培养独立性和自信心,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结通过以上对幼儿园生活自理案例的分析和对应的培养计划制定,可以看出,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
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通过引导、示范和鼓励,帮助幼儿逐步掌握自理能力,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庭教育课程案例
家庭教育课程案例一、案例背景。
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有一个叫小明的8岁小男孩。
小明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但他有个让父母头疼不已的问题——特别懒。
每天早上起床要父母叫好几遍,穿衣服磨磨蹭蹭,写作业也是拖拖拉拉,能多玩一分钟绝不多做一秒作业。
二、问题分析。
1. 缺乏时间观念。
小明不知道珍惜时间,对他来说,时间就像用不完的东西。
早上他觉得在温暖的被窝里多待一会儿是非常幸福的事,完全不考虑上学是否会迟到。
写作业的时候,一会儿玩铅笔,一会儿看看窗外,没有意识到时间在悄悄溜走。
2. 缺乏内在动力。
他觉得起床、写作业这些事情都是为父母或者老师做的,而不是为自己。
例如,他会说“是你们要我写作业的,又不是我想写”。
对于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没有正确的认识。
3. 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父母总是帮他做很多事情,比如帮他收拾书包、找衣服等。
这就导致他养成了依赖别人的习惯,自己没有主动做事的意识。
三、解决策略。
# (一)建立时间观念。
1. 使用定时器。
我建议小明的父母给他买了一个可爱的卡通定时器。
早上起床的时候,设定好10分钟的时间让他穿衣服。
当定时器开始“滴答滴答”响的时候,小明觉得很有趣,而且有了一种紧迫感。
一开始他还是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但慢慢地,他开始加快速度,想要在定时器响之前把衣服穿好。
写作业的时候也一样,根据作业量设定合理的时间,比如20分钟做数学作业,定时器一响,就休息5分钟,然后再开始下一个作业任务。
2. 制作时间计划图表。
父母和小明一起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时间计划图表,把一天的活动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都列出来,每个活动旁边标注好应该花费的时间。
比如早上起床7:00 7:10穿衣服,7:10 7:30吃早饭等。
这样小明对一天的时间安排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每天晚上睡觉前,他们还会一起回顾这一天的时间使用情况,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 (二)激发内在动力。
1. 目标设定与奖励机制。
我让小明的父母和他一起坐下来,讨论他的目标。
幼儿园生活自理案例分析: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幼儿园生活自理案例分析:培养孩子独立能力在现代社会,家长们普遍关注的教育焦点之一就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而幼儿园生活自理案例往往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教育经验。
在幼儿园,教师们会用一些具体的案例来教育孩子,帮助他们培养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
下面,我们就来以幼儿园的生活自理案例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1.实例1:帮助孩子学会自己穿衣服在幼儿园,老师们会组织孩子们学习如何自己穿衣服。
他们会以实际的案例为例,逐步教会孩子们如何穿上外套、鞋子和袜子等。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技能,更是在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在此过程中,老师们会给予孩子们充分的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就感。
这种逐步引导的方式,能够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独立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2.实例2:引导孩子们自己整理玩具在幼儿园,孩子们通常都会有自己的玩具。
而教师们会利用这一点,引导他们养成自己整理玩具的习惯。
老师们会教孩子们如何把玩具分类整理、收拾到指定的地方,以及如何保持整洁。
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孩子们可以逐渐理解和接受“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这一观念,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意识。
3.实例3:让孩子们尝试自己倒水在幼儿园,老师们也会鼓励孩子们尝试自己倒水。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需要注意稳定的动作和合适的力度,这既是对身体协调能力的锻炼,也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的好机会。
即使孩子们在倒水的过程中不慎弄湿了衣服,老师们也会耐心地告诉他们如何去解决问题,让他们从中学会如何自行应对困难,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自理能力。
回顾总结: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幼儿园生活自理案例的教育方式是十分有效的。
通过实际的案例教学,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
在此过程中,老师们的耐心和鼓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家长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教育方式,通过生活自理案例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幼儿园培养早习惯养成教学案例
幼儿园培养早习惯养成教学案例幼儿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幼儿园阶段,培养良好的习惯尤为重要,因为这将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和行为方式。
培养良好的习惯养成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接下来,我将为您共享一些幼儿园培养早习惯养成教学案例,希望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发。
1. 清晨自理习惯在幼儿园中,清晨自理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案例。
教师可以通过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引导孩子们自己穿衣、洗脸、刷牙等,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引导来帮助孩子们逐步掌握这些生活能力。
也可以通过制定早晨自理的游戏或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从而更加愿意去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
2. 清洁卫生习惯清洁卫生习惯也是幼儿园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案例之一。
在幼儿园里,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者集体活动的形式,教导幼儿如何保持环境的整洁,如何正确地进行洗手等。
在日常的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实践,让孩子们亲身去感受清洁卫生的重要性,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爱心与礼貌习惯在幼儿园中,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和礼貌习惯也是非常关键的。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等形式,教导孩子们要尊敬长辈、关爱他人,做一个有爱心和礼貌的人。
教师也可以在日常活动中,及时表扬和鼓励那些具有爱心和礼貌的行为,让孩子们在得到正面激励的更愿意去养成这些良好的品质。
4. 合作与共享习惯在幼儿园中,合作与共享的习惯同样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团队活动、集体游戏等形式,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共享的快乐,懂得与他人一起共享和合作的重要性。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几个幼儿园培养早习惯养成教学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教师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激发兴趣,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二是注重实践,让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中逐步掌握这些习惯;三是正面激励,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们的良好行为。
提高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提高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教学实践案例分析教学实践案例分析:提高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引言: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让他们学会照顾自己,还能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与独立性。
本文将通过一个教学实践案例,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案例背景:该案例发生在某小学一年级班级中,学生人数约为40人,年龄在7到8岁之间。
由于父母过分关注和呵护,学生们早已形成了依赖性较强、缺乏自理能力的习惯。
案例分析与实践:1. 设计系统的生活自理学习计划在该案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班主任设计了一套系统的生活自理学习计划。
计划包括每日自理能力训练、生活技能教育课程和生活自理能力考核等环节。
a. 每日自理能力训练每天上午开始,学生们先进行简单的自理能力训练,例如整理书包、整理教室、自己穿衣服等。
通过这些训练,学生们逐渐培养了简单的整理能力和独立性。
b. 生活技能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包括个人卫生、饮食健康、居家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通过直观的图片、实物展示以及小组合作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生活技能的学习意愿。
c. 生活自理能力考核每周末,班级将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自己整理书桌、自己整理书包、独立完成作业等。
根据考核结果,进行个别指导,进一步帮助学生们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引入游戏元素,增加趣味性为了增加学生们对生活自理能力学习的兴趣,班主任在教学中引入了游戏元素。
例如,在个人卫生教育中,班级组织了“小小卫士”比赛,让学生们模拟出现不同卫生问题,用游戏方式解决,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3. 打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家校合作是提高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该案例中,班主任积极与家长沟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活动。
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学生们在家庭环境中也得到了延续性的指导和督促,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效果。
4. 建立积极激励机制为了激励学生们主动参与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班主任及时表扬和奖励那些完成任务较好、表现突出的学生。
提高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教学实践探索分析案例
提高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教学实践探索分析案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在生活中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
为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教师们积极探索各种教学实践方法。
本文将通过一个教学实践案例,分析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案例描述:在某小学一年级的班级中,有一位叫小明的学生,他经常不按时刷牙、整理书包,也不会自己独立完成基本的生活事务。
为了帮助小明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教师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
第一步:建立生活自理的意识教师首先在班级中组织了一次集体活动,让学生们共同参与。
通过给每个学生发放一本小小手册,手册中写有生活自理的要点和学习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自理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二步:设立生活自理的目标根据小明的个人情况,教师为他设立了一系列的生活自理目标,包括每天按时刷牙、整理书包,并与他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
教师鼓励小明在家里和学校都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养成自己的生活规律。
第三步:提供实践机会和指导教师在课堂上为小明提供了实践机会和指导。
在每天的早读时间,教师会提醒小明按时刷牙,并给予肯定和奖励。
同时,教师组织班级集体活动,让小明有机会锻炼整理书包的能力,并向他传授一些整理技巧。
第四步:家校合作,共同培养为了有效培养小明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师积极与小明的家长合作。
教师将小明的生活自理目标和计划告知家长,并建议家长在家里也要给予相应的指导和监督。
同时,教师会定期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小明在家里的表现和进展。
结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能够按时刷牙,整理书包也越来越规范。
不仅如此,小明开始展现了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他开始主动参与班级的活动,和同学们更好地交流和合作。
这个案例说明了促进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教学实践的重要性。
教师在案例中通过建立意识、设立目标、提供实践机会和指导,以及家校合作共同培养的方式,促使小明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幼儿不良行为习惯及其矫正-早晨睡懒觉
幼儿不良行为习惯及其矫正--早晨睡懒觉早晨睡懒觉幼儿爱睡懒觉,早晨不能按时起床,这是家长面临的一大难题。
这样的孩子一般也同时存在晚上不能按时上床睡觉的问题。
要想纠正过来,首先家长应确定孩子每天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制定出合理的作息时间,晚上到时间就应督促孩子上床睡觉。
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半岁前婴儿睡眠约需15-20小时;1岁约需15-16小时;2-3岁约需12-14小时;4-6岁约需11-12小时;7岁以上约需9-10小时。
培养训练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就是不要抱着睡或拍打、摇床睡,不要口含乳头或吸吮手指睡。
所谓定时而有规律,则是指幼儿睡眠时间不超过晚上10点,因为10-12点是人的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保证这段时间的睡眠对孩子的发育成长极为有利。
矫正的方法1、从小就培养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习惯。
家长要制定孩子的睡眠时间,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打乱。
不要因节日、假日、家中来客人、看电视或文艺节目等而改变睡眠习惯。
2、叫醒孩子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人的睡眠分几个阶段,早晨多处于做梦阶段。
判断的方法是:当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孩子在睡眠中睫毛颤动,此时家长最好不要叫醒孩子,不然孩子醒后会情绪不好,身体不舒服,家长无论让做什么,孩子当然也就不会愉快地配合。
3、及时鼓励。
不要在孩子起床后大声训斥,这样孩子会产生逆反情绪,以后更不愿意起床或起床后不愉快。
家长应该耐心地对待孩子,起床时多给他一些鼓励的话,亲切的动作,悦耳的音乐,可口的早点,让孩子高兴起来。
对孩子的行为要以鼓励为主,尤其在孩子有好的表现,更要及时表扬,慢慢孩子就会自觉地这样做。
4、适当的处罚。
学龄前孩子起床常需要家长督促帮助,这是正常现象,但在7-8岁之后仍然不能自己按时起床,甚至早是醒了也不起床,就需要一定的惩罚了。
处罚前,要给孩子制定是时间表,让孩子明白,如果达不到规定的时间目标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处罚应该是公平合理的,不可过重,也不可说了不算。
例如:因起床晚不能按时吃早点,就没有早饭吃。
【育儿知识】育儿观念:孩子早上起不来?别把入园迟到当小事!
育儿观念:孩子早上起不来?别把入园迟到当小事!
育儿观念孩子早上起不?别把入园迟到当小事!2018/8/18育儿观念孩子早上起不?别把入园迟到当小事!
寒冷的冬天悄然而至,天气变得越越冷,天亮得越越晚,孩子们起床也越发困难了,入园迟到成了很普遍的现象。
在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早上九点其他小朋友都吃完早饭了,孩子才入园的情景,甚至到九点多了,仍然有家长领着孩子姗姗迟。
有些家长心疼孩子,觉得幼儿园不像小学,迟到无所谓,想让他多睡一会儿,特别是爷爷奶奶带的孩子,迟到的频率更多。
家长爱孩子的这种心情能理解,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一小小举动隐藏着许多隐患,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诸多危害。
1、不利于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
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范的重要时期,良好的作息时间对孩子建立秩序感,培养规则意识有着重要作用。
幼儿时间观念较差,起居习惯需要大人帮助培养,如果家长放任其迟到,时间久了,孩子就会产生行为拖拉、懒惰、缺乏时间观念等不好的习惯,到了小学阶段就会很难适应纪律的约束。
2、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假设其他小伙伴们正在有序地开展活动,如果这时孩子迟到了,他走进教室的瞬间,所有孩子的目光就会锁定在他身上,这会让他觉得很尴尬。
此外,由于没有进行活动前的热身,孩子直接参与集体活动时会无所适从,很难进入状态,这样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不利于他自信心的建立。
3、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可能适逢班级正在开展教学活动,无论是老师出接或者孩子直接进教室,都会打断有序的教学活动,不利于教学活。
案例实战——孩子养成了赖床的习惯怎么办
案例实战——孩子养成了赖床的习惯怎么办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案例实战——孩子养成了赖床的习惯怎么办)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案例实战——孩子养成了赖床的习惯怎么办的全部内容。
孩子养成了赖床的习惯怎么办这是一位小学四年级男生的妈妈,经过两次心理辅导后,写给我的孩子赖床的材料周一早上,孩子要上奥数课,所以必须早一点上学。
看见孩子不顾闹钟吵闹,还赖在床上不肯起来,不耐烦地催促:“快点起来,再不起来,我们先开车走了。
”孩子和我们心里都很清楚,这仅仅只是威胁而已,从来也没有实施过.话说出口,我也知道这样说是没有效果的。
果然,他又拖了一会儿,才不情愿地起来。
提示:孩子赖床问题中暴露出父母的心理素质,因为养育孩子最根深蒂固的的观念,就是父母必须运用权威控制、训练孩子。
当你执行的时候,孩子的感觉是被动的。
四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己的思想,为了争取自己的独立的权利,用赖床的方式反抗父母想要夺走他们自由的企图。
周二早上,看到他还赖在床上,这次我没有生气,只是跟他说,我要在7:00出发,如果你来不及,可以跟爸爸一起走过去(这段时间,他爸爸为了锻炼身体,确实是走着上班的).他问爸爸什么时候出发?我回答是7:40。
他大叫起来:“不行,那我会迟到的,再给我10分钟时间,我马上起来.”提示:当妈妈尊重孩子,让孩子选择做决定,孩子开始学习承担责任,发出了我会迟到的担忧与我马上起来的面对。
这天晚上,我先提前告诉他:“明天早上我要在7:00出发,如果你没有起来,我不叫你了,你自己和爸爸一起走着上学吧。
如果嫌爸爸去得太迟,也可以自己一个人走去学校。
小学心理教育教育问题案例分析案例8如何培养孩子自立自强
案例8如何培养孩子自立自强
问题:儿子6岁了!已经分床几个月了!最近老说跟我睡!我该怎样说服他自愿单睡?
答案:
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缘于孩子的习惯,他们从小在大人的爱抚中入睡,容易产生依恋的心理,导致不愿分开睡;另一方面可能与孩子害怕孤独、黑暗的恐惧心理有关,想让他们单独睡,就如同让他们“断奶”一样,这是个很不容易的过程。
解决办法:可以先布置一个孩子特别喜欢的环境,将他的房间布置成他喜欢的模样,并告诉他:“你是个大孩子了,以后这就是你一个人的房间了,你可以在这里做许多自己想做的事。
”这样会让孩子感到他长大了,从心里上满足了孩子独立的需要,同时又为他创造了单独睡的环境。
可以的话,将两个房间的门都打开,并且告诉他;“爸爸妈妈就在你身边,还是在一个房间,你一叫我们就能听见。
”这样让孩子感觉大家还是在一起的,心里上得到安慰。
刚刚分开时,孩子可能会找各种理由喊大人,大人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因为孩子的吵闹而心软接纳孩子同睡的要求,要坚持原则不放弃,时间长了,孩子知道这招不管用,好习惯也自然就养成。
但是让孩子单独睡觉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适得其反。
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就难以克服了,要循序渐进,让孩子慢慢适应。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22)
问题:天变冷了,孩子赖在床上不起床怎么办?答案:孩子讲述:赖床有原因太阳已经晒到屁股了,孩子却仍“赖”在床上,任由爸爸妈妈“火冒三丈”,这是每天早晨常见到的情景。
如果在早晨最忙碌的时候,父母还要大费周章地叫孩子起床,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1、“我”的睡眠不足晚上睡得太晚,造成睡眠时间不足。
研究发现儿童的生理时钟运转模式与大人不同,在睡眠品质良好的前提下,大人只要睡8小时就能神清气爽,儿童可能得睡上9小时15分钟才能恢复体力,幼儿可能还得睡上10个小时才有饱足感。
2、“我”午睡时间过久如果孩子午睡时间太长,或睡午觉的时间接近傍晚,那么都会让孩子在晚间精力旺盛,到了就寝时间也睡不着,于是间接造成晚睡、睡不饱的状况。
3、“我”睡不安稳有些孩子在睡觉的时候会有踢被子、翻来覆去或磨牙的情形,这时家长要多多留意,看孩子是否存在情绪上的问题或身体不适,或是有其他环境因素干扰了孩子的睡眠品质。
4、“我”被噩梦干扰小宝宝也难免会做噩梦,一旦惊醒就很难再入睡,即便能够再睡着,睡眠品质也大大下降。
而除了做噩梦之外,还有很多原因会导致睡眠障碍,比如担惊害怕、心理压力大或身体不适等。
5、“我”养成了惯性懒床别说是孩子,就连大人可能也说不出来赖床的理由,可能是惯性或喜欢赖在床上的感觉,尤其冬天被窝的暖意,更容易让人赖着不想离开。
6、“我”抗拒上学或上幼儿部分孩子不喜欢上学或幼儿园的直觉反应就是不想起床,不想面对新的一天。
因此,父母必须了解是不是孩子在学校受到了挫折,是不是被老师盯得惨,是不是被同学欺负,或是有其他不愉快的经历。
爸妈可以这样做孩子赖床时,爸妈切忌乱发脾气。
改掉孩子赖床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3岁左右的宝宝生活规律完全受家长的影响,如果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就要先从自己本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1、家长以身作则有些家长在孩子就寝时间一到,就急着赶孩子上床睡觉,自己的眼睛却还猛盯着电视,或还在忙东忙西。
孩子早上懒床不起床怎么办?
孩子早上懒床不起床怎么办?
都说中年人是社畜,每天忙碌睡不饱,你真去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还有一批人也非常的辛苦,就是学生,每天很早就起床了,7点多就出发去学校,这可比很多上班族都勤快,让家长头痛的问题也来了,要早起上学,但是孩子经常赖床不起床,这该怎么办?
1、孩子不起床有那些原因?
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赖床的原因,一般来说,孩子不起床有以下几个原因:
1)睡眠不足,前一天晚上睡得太晚,导致第二天起不来。
2)睡眠质量不好,做梦,起床上厕所等影响导致起不来。
3)家里其他人作息时间对孩子造成影响。
4)不想去上学,故意不起床。
孩子赖床不起床,可能是家长方法不对,弄清楚原因后,可以针对性去解决。
2、孩子赖床不肯起床怎么办?
对于睡眠不足,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早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家长规定好睡眠时间,督促孩子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
孩子睡眠质量不好,家长要找到原因,比如孩子爱起夜床上厕所,大部分是睡前喝太多水或者饮料,这就要家长监督好孩子睡前的饮食,如果经常做梦,是否孩子在睡前被家长训斥过,这些需家长自身做好孩子的睡前工作。
家中其他人的作息时间,对孩子睡眠影响也很大,想要孩子睡个安稳的觉,一定要保证孩子有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配合孩子的作息时间。
对于孩子不想上学,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多与孩子交流,把孩子不想上学的困惑解除。
孩子睡懒觉的习惯不是一时就能改掉,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完成,多一点耐心,多一点配合,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小学教师体罚学生案例分析(4则)
小学教师体罚学生案例分析(4则)小学教师体罚学生案例分析(4则)1986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明文规定,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此后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都有同样精神的条款,可时至今日,体罚、甚至严重体罚学生的事件在一些中小学校仍时有发生。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小学体罚学生现象的屡禁不止?怎样才能有效地制止并最终消除这一不良现象呢?本文选取四则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探求这个现象内后的原因,希望能找到有效办法消除这一不良现象。
一、案例四则案例一:某位小学六年级数学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每次考试之后,都会将成绩下降幅度较大的同学叫起来进行体罚,体罚的方式为拧学生上臂内侧最嫩的皮肤,并且十分有技巧,先将薄薄的一层皮揪起,再使劲向旁边旋转,直到拧青为止。
案例二:2000年5月22日星期一上午,陕西澄城县庄头乡柳池小学某班级上第三节数学课,班主任李某检查作业时发现,她星期五中午布置的56道数学应用题,班上有8名同学未完成,于是,这些同学被老师叫上讲台站成一排,让做完作业的18名同学上去,每人打这8名同学10个耳光,挨了180记耳光之后,这8名二年级的小学生都哭了,脸也被打得肿起来,8名被打同学中,有3名男生,5名女生,其中部分孩子因为疼痛和羞愧下午没有去上课。
案例三:2000年4月3日,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上村乡小学六一班的学生正在上早自习,一位任课老师来到班上检查学生作业,当他发现学生张某及另外两名学生没完成作业时,便将三名学生叫到黑板前罚站,好动的张某与坐在第二排的一名同学用粉笔头互相打闹,这位老师一怒之下便上前连扇张某几巴掌,张某被扇倒在地,当场口吐白沫,昏迷不醒,该老师认定其有意装死,火气更大,抓着头发将张某拎起又狠狠扇了他两个耳光,张某又一次栽倒在地,从此无法起来,晚上9时,张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四:2003年4月12日,重庆市某学校学生丁婷(化名)因未按时到校,被其班主任汪宗惠用木板打了,还被当着某同学的面讲:“你学习不好,长得也不漂亮,连坐台都没有资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明天早上的问题从今天晚上开始
案例:
进入冬季,天越来越冷,孩子早上起床晚,叫不醒,家长急到要爆炸,早餐没有吃就跑进学校。
分析:
首先要找出无法早起的真正原因:
1、天冷了,怕冷不想起床?
2、晚上睡的太晚,太累不想起床?
3、没有合适的叫醒方法?
4、没有时间观念,迟不迟到无所谓?
影响:
1、因为天冷不想起床,反映出不肯吃苦的问题。
2、睡的太晚,早上起不来,说明作息时间有问题。
3、起的晚,一般早餐也吃不好,上课没精神,久而久之学习和身体都会不好。
4、长远看造成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形成贪睡的坏习惯。
5、当然还会延伸出其他各种问题,就不一一罗列了。
解决办法:
说起解决办法又要麻烦家长朋友了,俗话说,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都要从家长开始着手解决。
解决明天早上的问题从今天晚上开始:
1、过去的事情都让它过去,不要再提了;
2、今天放学鼓励孩子早点完成作业,不论是陪着也好,还是在
作业班也好,总之要让孩子尽早点的完成作业。
(关于作业的话题另有文章详细交流,说来话长)。
这里我们要优先解决早睡早起的问题,这是学习好和身体好之源头。
3、睡觉前约定好时间(一般是22:00睡觉,7:00起床),告诉孩子一个美好的早晨、美味的早餐等等向往,具体内容家长可以了解到孩子比较希望的物品和事情来做,让孩子对明天早晨充满向往。
为什么需要这样?我们回想一下,当我们要带孩子去游乐园,去海边玩旅游要坐火车坐飞机的时候,约好朋友一起去吃东西的时候,孩子是不是很激动呢,是不是很早就自动起来了呢?这里的道理是相同的,只是要麻烦我们家长平时也要想一些这种期待的事情,培养孩子能够早起的习惯。
4、定一个闹钟,钤声可以选择孩子喜欢的音乐。
闹钟在约定起床时间之前5-10分钟的时候响就行了。
我以前提前半小时、1小时就响闹钟,结果觉得太早,关掉继续睡,最后还是睡过了,而且还影响了孩子的睡眠质量。
5、一切都安排好,到了早上,家长自己首先要早起哦。
但是一定不要去叫醒孩子,让闹钟去叫,就算闹钟响了,叫不醒孩子,家长也不要去叫(时间观念需要自己把握,不能要旁人提醒,被旁人提醒的不叫时间观念)。
此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闹钟叫醒了,家长按照约定开始一个美好的早晨、早餐、和谐的去上学,这就非常的NICE;二、闹钟叫不醒,孩子一直睡,眼看要迟到了。
让家长不要去叫醒孩子,简直是太煎熬了,但此时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忍住了,千万不能去叫醒,而且还不能着急,由其不能让孩子知道我们很着急,哪怕是迟到了。
早起上学,按时守约是孩子自己的事,必须要让孩子自己体验体会。
接下来,不管孩子起床有多么晚,家长都不要着急,还要按昨晚约定的执行,早餐是不管怎样都是必须吃的,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至于迟到,只有让孩子去体会好与不好(家长可以跟老师提前打个招呼,是为了培养早起习惯,但是老师在形式上的批评还是要有)。
这一套走下来,一个有正能量的孩子,一个有自尊心的孩子,一个知道最后一个到校被全班同学聚焦而不好意思的孩子,一定能体会到早起有多么的重要。
一两次的迟到,换来孩子早起守时的好习惯,性价比是不是超级高呢?
最后的话:
孩子的问题,需要家长从小处,让孩子自己去做,去体会,才能真的成长,家长叫醒的是没有感觉的、家长着急的是没有效果的、家长帮着穿衣服,喂早餐的最后就算没有迟到,也是无益的。
家长们歇一歇吧,把用来着急的时间、代劳的时间,在事前做一些功课,使用一些引导方法,家长和孩子才能更快乐更健康的成长,亲子关系才能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