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案例分析:坐不住的孩子
案例分析珂珂为啥坐不住
案例分析珂珂为啥坐不住早教活动开始了,珂珂坐在妈妈的面前。
老师带领着宝宝一起做起了手指游戏。
珂珂咿咿呀呀地跟着老师一边念儿歌,一边也伸出小手碰碰头、摸摸脚。
他可能觉得这个游戏很有趣,一边笑着,一边做,还转过身去和妈妈互动,神情特别得高兴。
可玩了一会儿,珂珂有些坐不住了,他的身子左扭扭、右动动,眼睛骨噜噜地转。
珂珂妈妈看到珂珂这一情景,知道珂珂这是不想听了,就把珂珂抱在自己身上,悄悄地对他说:“珂珂,乖,你看,小朋友听的多认真呀,我们珂珂也和大家一起做好吗?”可是,珂珂的小屁股在妈妈的身体上不停的扭着,当其他的宝宝还在有兴趣地和老师一起互动时,他终于忍不住了,挣脱了妈妈的手,离开了大家,跑到一边的玩具柜旁拿出玩具自己玩了起来。
妈妈皱起了眉:“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这么调皮?”妈妈也跟着来到珂珂的身旁,轻轻地劝说着珂珂回到小朋友的中间。
珂珂可低着头,继续有兴趣地玩着手上的玩具,好像没听见妈妈的话一样。
这下,妈妈有些生气了,伸出手半拉半抱半拖地想把珂珂拉到小朋友中间去。
这时,珂珂开始有些反抗了,硬是不肯,身体死死地顶着玩具柜。
在那么多小朋友面前,珂珂妈妈觉得很尴尬。
教师和宝宝们玩了一会儿手指游戏后,接着变换了另一种游戏的方法。
教师拿出了一个彩色皮球,和宝宝一起玩起了滚皮球的游戏,还鼓励宝宝和妈妈一起玩。
这时,珂珂一抬头大眼睛一下子盯住了那只彩色皮球。
他放下了手中的玩具,马上离开了玩具柜,又来到了集体中间。
教师见到这一情景,赶紧招呼珂珂:“珂珂,我们来玩皮球吧。
你看多漂亮的皮球啊!”妈妈也在一边和着老师对珂珂说:“哎呀,皮球可好玩了,我们珂珂最喜欢玩皮球了。
”珂珂被大皮球吸引住了,向着大皮球伸出了手。
老师看见这一情景,马上给了珂珂一个皮球,珂珂双手抱住了那只彩色皮球,高兴极了,和妈妈一起玩了起来。
一会儿,他们玩滚皮球,一会儿,他们又把皮球朝上抛,接着,珂珂又伸出脚踢皮球。
皮球在他的脚下滚到东、滚到西,他不停地转身,不停地追逐着皮球,忙个不停。
案例《坐不住的孩子》
案例《坐不住的孩子》简介:小明是一名六岁的男孩,他的家人和老师发现他总是坐不住。
他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经常离开自己的座位去走动或者玩耍。
他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学习和生活。
小明的家人和老师希望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帮助他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他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背景:小明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他的父亲因工作原因经常不在家。
小明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希望小明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明的行为问题已经让他的母亲和老师感到困惑和担忧。
他的母亲前往学校与老师进行沟通,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帮助小明。
问题分析:小明的行为问题可能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他的家庭环境相对不稳定,缺乏父亲的陪伴和教导可能影响了他的行为发展。
年龄较小的孩子天生就具有较高的好动性,而小明的好动行为可能超出了正常范围。
他在学校中无法集中注意力,也可能与学习压力、学习环境等因素有关。
解决方案:针对小明的行为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干预和治疗。
他的家庭需要提供稳定的成长环境,尤其是母亲需要给予更多的陪伴和关爱以促进小明的健康成长。
可以通过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或咨询师,以获取更深入的行为分析和心理建议。
在学校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引导小明,例如增加课间活动时间、减轻学习压力等,以促进他在学校中的适应性。
治疗过程:小明的母亲积极配合学校老师的工作,她在家中也尽量给予小明更多的关爱和陪伴。
学校老师和心理医生也积极配合,对小明进行了行为分析和心理评估。
在专业的指导下,小明接受了行为治疗和心理咨询,并且学校也对他的学习环境进行了调整。
成果展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行为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他在家庭和学校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他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也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
在家庭方面,小明与母亲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和融洽,他也能够更加自觉地遵守家庭规矩。
在学校方面,他的老师也反映他的学习状态和与同学的相处关系明显好转。
总结:案例《坐不住的孩子》充分体现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合力,对儿童行为问题进行综合治疗和干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多动幼儿家庭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6岁,上小学一年级。
小明从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在学习过程中走神、分心。
在幼儿园时,老师反映小明上课总是坐不住,经常打扰其他小朋友,下课也总是到处乱跑。
进入小学后,小明的情况依然没有改善,上课经常走神,作业完成速度慢,学习成绩较差。
家长对此非常担忧,希望寻求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小明克服多动症。
二、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现状小明的家庭结构完整,父母均为上班族,工作较忙。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小明大部分时间由祖父母照顾。
在家庭教育中,祖父母对小明的溺爱现象较为严重,常常满足小明的各种要求,导致小明缺乏自制力,行为随意。
2. 家庭教育问题(1)缺乏规律的生活作息。
小明的生活作息不规律,晚上睡眠时间短,白天精力旺盛,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2)家庭教育方式单一。
祖父母对小明过于溺爱,缺乏必要的约束和引导,使小明无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缺乏亲子陪伴。
父母工作繁忙,与小明相处时间较少,导致小明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三、家庭教育策略1. 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1)保证充足的睡眠。
每晚9点前让小明上床睡觉,确保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2)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玩耍、休息等,让小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改进家庭教育方式(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父母要认识到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要给予小明适当的约束和引导。
(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鼓励小明自己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穿衣、整理玩具等,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3)设立奖惩机制。
对于小明表现好的方面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不良行为给予适当的惩罚,让孩子明白是非对错。
3. 加强亲子陪伴(1)父母尽量减少应酬,抽出时间陪伴小明。
如每周安排一次家庭活动,增进亲子感情。
(2)鼓励小明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关爱。
四、家庭教育实施与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庭教育实践,小明的多动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小班教研如何对待坐不住的孩子
小班教研如何对待坐不住的孩子在小班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坐不住的孩子。
这些孩子可能会频繁离开座位、缺乏注意力、难以集中精力等行为表现。
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正确对待这类孩子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应对策略,帮助教师在小班教研中更好地处理坐不住的孩子。
1. 理解孩子的需求首先,教师应该保持对坐不住孩子的理解和耐心。
了解孩子为什么坐不住和他们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可能因为身体不适、精力过剩、学习困难、缺乏兴趣等原因而难以集中精力。
教师应该尝试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以便找到适合他们的解决方案。
2. 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坐下来学习,教师可以创建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首先,课堂布置要舒适、整洁,给孩子提供一个愉快的学习空间。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有趣的学习活动和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还可以设置学习目标,让孩子参与制定并奖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3. 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针对坐不住的孩子,教师可以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
首先,可以与家长协商,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需求,从而更好地配合教学。
其次,可以通过分组教学、小组合作、个性化任务等方式,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
教师还可以通过定期观察和评估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节奏,确保孩子的学习进度与其他孩子相当。
4. 引导孩子发展自我管理能力对于坐不住的孩子,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孩子发展自我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改善行为表现。
可以通过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建立目标和奖励机制来激发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提问、让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鼓励和赞赏他们的努力等方式,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责任心。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坐不住问题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教师应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可以与学校的心理教育专家或家庭教育顾问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针对孩子特殊需求的干预方案。
这些专业人士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能够为教师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幼儿坐不住椅子中班观察记录
幼儿坐不住椅子中班观察记录“愁死了,愁死了!”小月一见到我就说:“我家宝珠好像多动症,就不能乖乖的坐着,我带她出去吃饭, *** 还没有在椅子上坐稳呢,就开始两脚乱踢,我刚去拿了餐巾纸,她就自己跑到另外一个房间去了,这真的太让我尴尬了!”“孩子乱跑,确实挺尴尬的,而且还要担心她的安全。
”我附和道。
“要是光尴尬我也不怕,关键她在幼儿园也不好好坐着,老师说别的小朋友都乖乖坐好听故事呢,她就来回乱转,为这件事情我都被叫过好几回了,烦死了,我要怎么办呢?”宝珠今年三岁。
,刚上幼儿园小班,爱动,坐不住。
小月为这件事特别烦恼,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办好,我推荐她用《正面管教》中的“问题解决的5步骤法”,其实这个 *** 最早是企业和公司用来解决问题的,但是放入家庭教育中同样有效,尤其是对于孩子的行为问题改善上更是超级有效。
”问题解决的5步骤法:包括:1、界定问题,2、搜集数据,3、探索解决方案,4、制定并事实计划,5评估,修订和重复。
下面我就用宝珠的问题具体来解释一下“问题解决的5步骤法”在日常育儿中是如何运用的。
之一步:界定问题根据小月的描述我们发现宝珠的问题是坐不住!在这一步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描述问题的时候很喜欢概括,比如小月单纯来一句“我家还字坐不住”,什么情况下坐不住没说,这就是一个模糊的界定,而我们需要更加具体的界定问题,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能乖乖坐着,在饭店乱跑,在教室不坐在自己位置上。
我们用一些具体的行为来界定孩子的问题,这样才能更清楚问题,也方便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第二步:搜集数据:当孩子的行为达到某种程度,才会被我们认为是有问题。
只是父母会错误的认为这种行为一直都在发生,因此收集数据就非常有帮助了。
搜集数据既可以让我们知道事情发生的频率,降低我们因为想像而出现的焦虑,同时还有助于评估解决办法的有效性。
在搜集数据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问题发生的频率,背景,孩子的发育水平来进行观察和记录。
1、观察记录:宝珠今天在公共汽车上的过道里跑来跑去,而不做自己的座位。
一个多动症的案例分析
一个多动症的案例分析姓名叶优微学号 11102801007004一、案例简介我们班有坐不住小朋友。
孩子多动、做事不专心、爱拆卸东西前来。
孩子六岁多,上幼儿园大班,九月份将入小学。
孩子在班里属于“屁股上长刺儿”的人,根本坐不住。
老师开始上课没有几分钟,孩子就开始做小动作、东张西望、挑逗同学,有时候忽然离开座位走到教室另一头;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孩子在家也是边做边玩,外边一点小动静就要出去看,家长只好在旁边监督。
作业本子又脏又乱,家长一批评就把刚写好的一页撕掉,他的作业本明显地比别人的本子薄。
一天,我一边和这位母亲交谈,一边关注着孩子的举动。
我发现,自从进来之后,孩子就时刻动个不停。
他先是坐在他妈妈旁边,然后坐在沙发扶手上,后来又挤到我的单人沙发上。
他不断插话,让谈话很难进行,我就打开电脑让他上网看动画片。
哪知道这孩子连动画片也没有耐心看完,他拿着鼠标用力往桌子上摔,想把鼠标摔裂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老鼠”。
再往后他又坐回到我身边,要往我的后背上爬,他妈妈的厉声斥责对他也不起作用。
从他的行为表现和他妈妈的陈述看,我初步判断他是多动症患儿。
正当我犹豫不决,考虑是否把这个判断告诉这位家长的时候,他妈妈拿出了前不久在某医院所做检查的病历本,果然是多动症。
点评:幼儿多动症又叫“注意缺陷障碍”,是指幼儿表现出与其实际年龄和身心发育阶段明显不相称的、以活动过多为主要特征,以注意缺陷为最突出表现的幼儿行为障碍。
其症状一般在学龄前出现,9岁左右是症状最突出的表现阶段。
一般男孩多于女孩。
当然幼儿多动并不都是多动症,应注意区分多动与多动症。
假如一个幼儿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动作很多,但是对于感兴趣的活动表现出来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这个幼儿就不是多动症而是多动。
一般来说,判断一个孩子是否属于多动症,主要依据下列表现:(1)活动过度:这是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之一。
有多动症的孩子不分场合地过多活动,甚至晚上睡觉也不安稳,来回翻动。
小班教研如何对待坐不住的孩子教研方案及措施
小班教研如何对待坐不住的孩子教研方案及措施引言在小班教育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坐不住的孩子,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经常分神或者动来动去。
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探讨小班教研如何对待坐不住的孩子,设计相应的教研方案及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坐不住的孩子特点分析坐不住的孩子常常表现出以下特点:1.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分神;2.经常动来动去,不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3.比较活跃,喜欢活动,不喜欢被束缚。
教研方案及措施针对坐不住的孩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教研方案和措施:1. 营造积极的教学环境•创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方式和机会,如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分散注意力•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小块,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置适当的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用故事、图片等有趣的素材,吸引学生的眼球。
3. 灵活的座位安排•尝试将坐不住的孩子安排在离教师近的座位上,以便及时引导和管理;•将坐不住的孩子与喜欢听讲的孩子相邻,通过相互影响以提高坐不住孩子的听课专注度;•考虑到孩子们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自由选择座位的权利。
4. 适当的活动时间安排•在课堂中合理安排活动时间,给予坐不住的孩子一些自由活动的机会;•创设课堂小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缓解他们的坐不住状况;•酌情安排休息时间,让学生有机会放松身心。
5. 个性化关注和引导•设立个别关注计划,与坐不住的孩子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帮助他们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通过定期的家长会议,与家长探讨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结论通过上述教研方案及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对待坐不住的孩子,提高他们的听课专注度,增强学习效果。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孩子们的个性差异,不同的教学方法可能对不同的孩子产生不同的效果。
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差异化的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育。
《坐不住的孩子》案例分析与反思
《坐不住的孩子》案例分析与反思1、教师教育方式产生的消极后果。
首先,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添新的问题。
教师想通过孤立的方式迫使明明“改邪归正”,不再违反纪律,但是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非但没有解决原有的问题,反而对明明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自己善意的行为受到同伴的误解并遭到拒绝后产生了破坏性行为。
其次,教师在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不妥之后,想立即改变这种孤立教育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原因在于:其一,年龄越小的孩子向师性越强,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小班孩子的道德认知还处于他律阶段,教师作为孩子眼中的权威,她的话尤其是命令性的语言对孩子的话就是判断事物的标准。
教师经常当众批评俞晨,很快被孩子接受并坚决地执行。
其二,俞晨给同伴的坏印象部分是由于他自己调皮经常受批评造成的,教师孤立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即使是明明善意的动机和行为也会被其他孩子误解并拒绝,面对同伴不分原因的排斥显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挫折,在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他采取了消极的行为方式予以反击。
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一种恶性循环,即明明的负面行为反应越多使其他孩子越加肯定了他是个捣乱的坏孩子,也会越加排斥他,同时强化他们从教师那里获得的消极态度。
最后,孤立的教育方式使明明被迫陷入与同伴交往的困境(如场景三中反映的情形),教师没有利用集体力量中积极的因素,而是恰恰相反,不仅不帮助他反而不去理睬他,教师的这种做法无形中在明明和其他孩子之间竖起了一道屏障,而学前期幼儿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的社会认知、交往技能、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俞晨始终被同伴这样孤立,将会失去更多的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这对俞晨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另外,良好的人际交往是日常生活的调节器,会让人心情舒畅地从事各种活动,俞晨与同伴这种敌对的状态不改变的话也会干扰他正常的探索活动,降低他对外界环境的好奇心。
2、解决措施。
(1)教师首先要清楚明明的特点。
日常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调皮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鲜事物好奇心比较强,自控能力比较弱,缺乏耐心的孩子,此外,他想和同伴交往却不知道该怎么样被同伴接纳。
幼儿园幼儿小班教育笔记《坐不住的孩子》
教育笔记:坐不住的孩子这学期开学,小一班来了一个新的幼儿,叫凤凤。
对于新生的到来我心里有想过可能之前她读的幼儿园常规会和我们幼儿园有些不一样,而且又是新环境,需要老师和阿姨多给她注意下,但是等到真的接触到这个幼儿时,我心里不禁觉得真的是要多费一番功夫了。
首先,坐不住是她明显的一个特征。
甚至好像不会坐,坐在小板凳上东摇西摆的,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总是跑出教室。
班主任邵老师在集体教学活动时就让她单独坐在老师旁边,这样可以随时帮助她学会在教学活动时能够安静的坐下来,也可以防止她坐在小朋友中间扰乱秩序影响其他幼儿。
其次,小班第二学期邵老师和潘老师已经开始让幼儿学习用学号来排队,小一班的孩子也是棒棒哒,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基本知道排队时自觉寻找前后学号的幼儿。
但是凤凤就不行了,老是跑开的,在她的意识里还没有集体活动这一概念,总是想到什么就一个人跑去玩了,后来,我们再进行户外活动时就让凤凤排在一号幼儿的前面,牢牢地拉着她的手,每当她想要挣脱跑开时就告诉她,现在我们在做什么,你不可以一个人跑开,会找不到老师的。
然后再温柔的告诉她,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是一件多么美妙多么有趣的事,把她的注意力从她之前想要脱离集体去做的事情上转移过来。
慢慢的,凤凤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进行散散步,只是户外游戏时要多加注意,以防她又一个人跑远了。
第三点我要说的就是午睡和小便。
凤凤午睡时是很不安分的,总是把头抬起来东瞅瞅西看看,还在被窝里玩,应该是家里没有午睡的习惯导致。
对此我采取的措施就是午睡时坐在她的旁边,手轻轻的拍几下被子看着她入睡,慢慢的养成午睡的习惯,这个方法果然奏效了。
对于小便方面,她的表现也真的让我吃了一惊,午饭散步回来准备让幼儿小便洗手入睡时,听到豆豆跟我说凤凤在男孩子地方小便,当时我还在午睡室帮幼儿脱衣服,赶紧过去看,这时候她的内裤和羊毛裤因为学男孩子站着小便已经尿湿了,书包里也没有备用的衣服,我们只好给她放在空调上烘干,后来每次小便我都会看着她并提醒她是个女孩子,要在马桶那里小便,有几次她又跑到男孩子那里我都赶紧给来回来到马桶那里。
案例《坐不住的孩子》
案例《坐不住的孩子》《坐不住的孩子》是一份真实的案例,描述了一个无法坐定的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这个孩子的故事让我们反思了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路和解决方案。
这个孩子名叫小明,是一个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的孩子。
在学校里,他总是无法坐定,经常走来走去,打扰其他同学。
老师和家长们纷纷对他施以批评和惩罚,但效果甚微。
在家里,小明也是一样,总是无法坐定,喜欢到处乱跑、东西搞得到处都是。
他的父母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也经常对他生气和施以惩罚,但小明仍然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个案例反映了小明所面临的问题,也反映了许多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所处的困境。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和引导呢?我们需要了解这个孩子的本质和特点。
小明的活泼好动是他的天性,这是一种宝贵的品质,而不是问题所在。
我们不能简单地给予批评和惩罚,而是应该帮助他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活力和好奇心。
我们需要为这样的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可能不适合这样的孩子,他们需要更多的活动和实践,需要更多的自由和空间。
学校和家长可以尝试采用一些新的教育方式,例如项目制学习、小组合作等,让这些孩子在更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我们也需要关注这些孩子在家庭中的生活和成长。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点,给予他们更多的空间和自由。
家长也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帮助孩子释放精力和活力,让他们在家庭中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对于坐不住的孩子,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不能简单地强求孩子安静坐定,而是要尊重他们的本性,找到合适的教育和引导方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发挥他们的潜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坐不住的孩子》小班教学随笔
《坐不住的孩子》小班教学随笔我们班有一个叫胡宜琳的女孩,她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我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我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甚至有时会在教室里乱跑,根本不听我的指令,根本坐不下来。
周围的小朋友实在驱逐不了他,有时还会来告状。
我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伤脑筋,有时会当众批评他。
但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孩子。
马上就要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了,孩子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我开始讲述今天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
胡宜琳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根本没在听,他的小脚正搭在桌子上,我走到他旁边让他把脚放下来;过了一会只听到王馨小朋友喊到“老师胡宜琳拽我的帽子”。
活动又被打乱,我非常生气的对胡宜琳说“你如果再这样,你爷爷就不会来接你了。
”为了不影响其他小朋友,我将胡宜琳拉到我的旁边坐下来,可是一分钟没到,他又自己离开椅子,自己跑到桌椅边,自己玩了起来。
与同年龄的幼儿相比较,我发现胡宜琳的表现由于自身一些原因,很多行为举止不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通过进一步的沟通交流,我逐渐了解了其家庭背景以及主要的生活环境:家里比较溺爱,任由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不去纠正,并且爸爸对于孩子的教养问题不予重视。
总之,我认为教育策略有以下几点1.针对该幼儿的表现,我逐步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交流,从点滴事情谈起,让家长逐渐意识到其在幼儿园的表现和问题,逐步了解老师是在关心孩子而不是排斥孩子,从而希望家长能够配合老师工作,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2.家长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活泼的家庭教育氛围。
要采取背后协商的办法,达成一致意见后再面对孩子,一旦形成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的意见,就要口径一致,步调一致,不随意撑起“保护伞”。
3.在平时的活动中,有意识地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引导幼儿正常交往;提醒及时参与到各类活动中,并逐渐做好老师要求的基本任务。
幼儿个案分析:坐不住的孩子
幼儿个案分析:坐不住的孩子我们班有一个叫明明的男孩 ,他是这个学期到我们班的。
明明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 ,是个“坐不住的孩子” , 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 ; 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 ,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 ; 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 ,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
周围的小朋友实在驱逐不了他的情况下还会去告状。
教师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伤脑筋 , 经常当众批评他 ,盛怒之下她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
但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 , 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明明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
场景一 : 马上就要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了 , 孩子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老师开始讲述今天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
明明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没在仔细听 ,他正用手撩旁边可儿的小辫子。
可儿皱了皱眉 ,将自己的小椅子往旁边挪了挪 , 明明想将可儿的椅子向自己这边拉近一点 ,于是两个孩子开始拉拉扯扯起来 ,发出了一些声音。
老师向他们这边瞟了几眼,有点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 ,这时可儿突然叫了起来 :“老师 ,你看明明。
”老师终于大声地对明明说道 :“明明 ,你给我坐好 , 再不听话 ,就让你出去 ! ”本来和可儿僵持着的明明被老师的呵斥镇住了, 他怯怯地坐直了身体 , 瞪大眼睛看着老师 , 脸上流露出内疚的表情。
可儿接着又说道:“他刚才使劲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 ,不许说了 ,你们以后听好了 ,从今天开始谁都不许惹明明 ,谁去惹他我就找谁 ,听见没有 ?”老师厉声说完这些话后严肃地看着全班的孩子。
对于老师的命令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到了。
”明明使劲地绞着自己的手指 ,有些难过的样子,但随着老师话题的转移 ,他又恢复了原貌 ,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东张西望 ,不知道在想什么。
分析:一、教师教育方式产生的消极后果首先 ,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又添新的问题。
教师想通过孤立的方式迫使明明“改邪归正”,不再违反纪律 ,但是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非但没有解决原有的问题 ,反而对明明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明明在自己善意的行为受到同伴的误解并遭到拒绝之后产生了破坏性的行为其次 ,教师在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不妥之后,想立即改变这种孤立教育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原因在于:其一 ,年龄越小的孩子向师性越强 ,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大班孩子的道德认知还处于他律阶段,教师作为孩子眼中的权威 ,她的话尤其是命令性的语言对孩子的话就是判断事物的标准。
大班坐不住往教室外跑的观察记录
大班坐不住往教室外跑的观察记录
一、他已经大班还总是坐不住往往教室外跑,时不时的就跑到大班教室去跟大班的小朋友玩耍,不论老师怎么叫他他都不愿意回来或者是回来一会会就又跑了。
二、有一次早操时间,我就注意观察,别的小朋友都乖乖的站着做操,只有他一会在这位小朋友的头上动一下,一会又在把前边小朋友的帽子拽住往后拉,更甚的是他还将小朋友的哑铃一脚踢飞。
三、他不会正确跟小朋友交流,在他的意识里,把别人推一下或打一下就是和他们玩的方式。
师:冉X,跟小朋友玩不能这样,要友好的去跟他们打招呼。
幼:好的。
别看他答应的好,从来都不记,事后又变回原来的样子,老师说过的话就是耳旁风。
四、一天下午快放学的时候,我给班里小孩整理衣物准备离园,冉X就在我眼皮底下坐着,突然一抬头,看见他无缘无故的将旁边一小女孩的手抓破,当时我就让道歉了,事后我单独问他,他又开始翻脸不认人,死活不承认这事是他干的。
对于此幼儿,我很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就请教别的老师,学习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他,教育他。
平时有很多次将他的家长留下单独交流,将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些情况告知家长。
我告知家长孩子是属于慢热性的,由于他之前很少跟同龄孩子接触,所以以后你还应多带他出去跟别的小朋友一起多玩耍,平时在家你也可以多陪孩子玩玩游戏什么的,多给他鼓励与表扬,不过也要严格要求他,不能让他像之前那样自由了,既然上了幼儿园,就要融入
集体。
幼儿园小班坐不住的孩子案例反思
幼儿园小班坐不住的孩子案例反思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基础阶段。
然而,在幼儿园小班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坐不住的孩子,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不能安静地听讲或参与活动。
这种问题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反思幼儿园小班坐不住的孩子,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案例描述小班的幼儿园中有一个孩子,名叫小明。
小明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经常无法坐稳,无法专注于老师的讲解。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其他活动中,他总是容易分心,迅速转移注意力。
这给他的学习和社交行为带来了一些困扰。
小明的父母和老师都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并希望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反思与原因分析为了了解小明坐不住的原因,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观察和分析。
首先,我们发现小明与其他孩子相比更具有活力和好奇心。
他渴望探索周围的世界,不愿意被束缚在一个地方。
其次,小明的坐不住行为可能与他的能量释放不足有关。
在幼儿园的活动中,他很少得到充足的机会来发泄自己的能量,从而导致他在课堂上变得更加不安。
此外,我们还发现小明的家庭环境对他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小明家中有多位长辈,在他小时候,他们经常以放纵和溺爱的方式对待他。
这可能导致他在幼儿园中缺乏自律和控制能力。
解决方案基于对小明情况的反思和原因分析,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以帮助他坐稳并提高他的专注力:1.体育活动:为了满足小明的能量需求,增加课后体育活动的安排。
这样,小明可以通过运动来释放他的能量,并减轻他在课堂上的焦躁感。
2.创造积极激励的学习环境:为小明提供有趣和有意义的学习机会,以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通过引导他参与有趣的活动和学习任务,促进他的专注力和耐心的培养。
3.家庭教育辅导:与小明的父母合作,提供家庭教育的建议和指导。
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在家庭中建立清晰的规则和纪律,并鼓励他们对小明的积极行为给予适当的认可和奖励。
4.个体化辅导:为小明提供个体化辅导,以帮助他发展自律和注意力集中的技能。
托儿个体差异坐不住的异常观察记录
托儿个体差异坐不住的异常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2021.9.22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对象:小五班胡俊宇
记录教师:小五班高健
观察实录:
胡俊宇小朋友作为新生班的孩子,没有一定纪律性,光坐不住到处这里摸摸那里碰碰的
因为坐不住会引起其他孩子的模仿,也会和他一起下座位,甚至在教室里乱跑,因为他是胖乎乎的,一不小心和其他孩子撞到一起就会,其他孩子总会告状。
针对这种行为,我们班级进行了常规练习,通过常规术语规范孩子坐姿和定力,通过动画或者游戏视频,引导孩子常规加强,安全教育课让幼儿知道到处乱跑引起的不必要伤害,慢慢班级孩子基本都能坐住,管控好自己的行为,胡俊宇也能在一定情况下自我约束。
幼儿园多动症儿童心理疏导案例 幼儿园心理疏导
幼儿园多动症儿童心理疏导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幼儿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多动症儿童。
这些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中常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过于活跃等行为特征,给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针对这些儿童,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发展健康的心理和生活状态。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多动症儿童心理疏导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解读,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心理疏导工作。
1. 案例一:小明小明,3岁半,是XX幼儿园的一名多动症儿童。
他的注意力不集中,非常好动,经常无法坐在座位上安静地参与课堂活动。
在幼儿园中,小明经常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导致园内的教学秩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与家长交流后,了解到小明在家庭中也经常表现出多动的特征,对待问题缺乏耐心,难以静下心来完成一件事情。
幼儿园老师意识到,小明的家庭教育和环境对其心理状态影响较大,需要与家长积极合作,帮助小明解决心理问题。
2. 案例分析:针对小明这样的多动症儿童,首先需要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其在家庭中的生活情况和成长环境。
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为幼儿园的心理疏导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在与家长合作的基础上,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生活活动,针对小明的特点,加强专项训练,引导他合理释放能量,提高专注力和自控能力。
幼儿园还可以开展相关的心理疏导活动,帮助小明更好地适应园所生活环境,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3. 案例二:小红小红,4岁,是XX幼儿园的一名多动症儿童。
她在幼儿园中表现出过于活跃的特点,经常难以按时入睡,第二天精神状态不佳。
在家长的反映和老师的观察下,发现小红在家庭中缺乏规律的生活作息,对玩具和游戏过于依赖,缺乏自控能力。
根据多动症儿童的心理特点,幼儿园需要从生活规律、家庭教育和心理疏导入手,帮助小红调整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4. 案例分析:针对小红这样的多动症儿童,幼儿园可以通过与家长配合,建立孩子在家和园所之间的良好过渡措施。
小班教研如何对待坐不住的孩子教研方案
小班教研如何对待坐不住的孩子教研方案孩子们的精力旺盛,坐不住是他们的天性。
在小班教学中,如何对待坐不住的孩子是每位教师需要面对的难题。
合理的教研方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孩子,使学习更加有趣、有效。
制定灵活的教学计划针对坐不住的孩子,教师需要制定灵活的教学计划,充分考虑孩子的注意力时间。
将课程分为短时间的小活动,每个活动时间不要过长,并注意活动之间的过渡。
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增加他们的参与度。
引入互动教学方式互动教学可以吸引孩子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
教师可以利用故事讲解、问答、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孩子们积极思考、互相交流。
创设具有参与性的游戏环节,让孩子们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通过竞赛、奖励等方式激励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图书阅读等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要充分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结合他们的喜好开展相关课程,使学习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和实际。
鼓励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教师应当鼓励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给予孩子们信任和肯定,鼓励他们主动提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予适时的帮助和指导。
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坐不住可能与他们的情感需求有关,教师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给予他们关心、理解和支持。
在与孩子沟通时,教师应尽量采用鼓励性语言,给予积极的反馈,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态度。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立学习小组,鼓励孩子们互相监督和督促,共同进步。
同时,教师也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形成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
幼儿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坐不住的孩子
个案观察记录:坐不住的孩子观察人:何敏观察时间:2018.5观察地点:大二班教室观察对象:邬洋屹观察记录:我们班有一个小男孩叫邬洋屹,他是因为年龄小从上一班下来的,刚到我们班在集体活动时他经常在教室里谁便乱跑,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
周围的小朋友实在驱逐不了他的情况下还会去告状,我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伤脑筋。
案例:今天上午马上就要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了,孩子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我便开始讲述今天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
屹屹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没有仔细听,他正用手撩旁边瑶瑶的小辫子。
瑶瑶皱了皱眉,将自己的小椅子往旁边挪了挪,屹屹想将瑶瑶的椅子向自己这边拉近一点,于是两个孩子开始拉拉扯扯起来,发出了一些声音。
我向他们这边瞟了几眼,有点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这时瑶瑶突然叫了起来:“老师,你看屹屹。
”我终于大声地对屹屹说道:“屹屹,你给我坐好,再不听话,就让你出去!”本来和瑶瑶僵持着的屹屹被老师的呵斥镇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体,瞪大眼睛看着老师,脸上流露出内疚的表情。
瑶瑶接着又说道:“他刚才使劲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不许说了,你们以后听好了,从今天开始谁都不许惹屹屹,谁去惹他我就找谁,听见没有?”老师厉声说完这些话后严肃地看着全班的孩子。
对于老师的命令,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到了。
”屹屹使劲地绞着自己的手指,有些难过的样子,但随着我话题的转移,他又恢复了原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东张西望,不知道在想什么。
反思:1.当众批评他,不要理睬他。
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屹屹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
2.教师一方面要多关注屹屹的举动,同时对于屹屹不正确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明确地告诉他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案例分析:坐不住的孩子
我们班有一个叫明明的男孩,他是这个学期到我们班的。
明明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
周围的小朋友实在驱逐不了他的情况下还会去告状。
教师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伤脑筋,经常当众批评他,盛怒之下她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
但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明明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
马上就要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了,孩子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老师开始讲述今天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
明明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没在仔细听,他正用手撩旁边可儿的小辫子。
可儿皱了皱眉,将自己的小椅子往旁边挪了挪,明明想将可儿的椅子向自己这边拉近一点,于是两个孩子开始拉拉扯扯起来,发出了一些声音。
老师向他们这边瞟了几眼,有点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这时可儿突然叫了起来:“老师,你看明明。
”老师终于大声地对明明说道:“明明,你给我坐好,再不听话,就让你出去!”本来和可儿僵持着的明明被老师的呵斥镇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体,瞪大眼睛看着老师,脸上流露出内疚的表情。
可儿接着又说道:“他刚才使劲地拽我的椅子……”“好了,
好了,不许说了,你们以后听好了,从今天开始谁都不许惹明明,谁去惹他我就找谁,听见没有?”老师厉声说完这些话后严肃地看着全班的孩子。
对于老师的命令,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到了。
”明明使劲地绞着自己的手指,有些难过的样子,但随着老师话题的转移,他又恢复了原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东张西望,不知道在想什么。
分析:
一、教师教育方式产生的消极后果
首先,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添新的问题。
教师想通过孤立的方式迫使明明“改邪归正”,不再违反纪律,但是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非但没有解决原有的问题,反而对明明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明明在自己善意的行为受到同伴的误解并遭到拒绝之后产生了破坏性的行为
其次,教师在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不妥之后,想立即改变这种孤立教育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原因在于:其一,年龄越小的孩子向师性越强,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大班孩子的道德认知还处于他律阶段,教师作为孩子眼中的权威,她的话尤其是命令性的语言对孩子的话就是判断事物的标准。
教师经常当众批评明明,甚至动员其他孩子“不要理明明”的命令,很快被孩子接受并坚决地执行。
其二,明明给同伴的坏印象部分是由于他自己调皮经常受批评造成的,教师孤立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即使是明明善意的动机和行为也会
被其他孩子误解并拒绝,面对同伴不分原因的排斥明明显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挫折,在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他采取了消极的行为方式予以反击。
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一种恶性循环,即明明的负面行为反应越多使其他孩子越加肯定了他是个捣乱的坏孩子,也会越加排斥他,同时强化他们从教师那里获得的对明明的消极态度。
最后,孤立的教育方式使明明被迫陷入与同伴交往的困境(如场景三中反映的情形),教师没有利用集体力量中积极的因素,而是恰恰相反,她让其他孩子孤立明明,不仅不帮助他反而不去理睬他,教师的这种做法无形中在明明和其他孩子之间竖起了一道屏障,而学前期幼儿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的社会认知、交往技能、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明明始终被同伴这样孤立,将会失去更多的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这对明明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另外,良好的人际交往是日常生活的调节器,会让人心情舒畅地从事各种活动,明明与同伴这种敌对的状态不改变的话也会干扰他正常的探索活动,降低他对外界环境的好奇心。
二、解决方式
1.教师首先要清楚明明的特点
从明明的日常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调皮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鲜事物好奇心比较强,自控能力比较弱,缺乏耐心的孩子,此外,他想和同伴交往却不知道该怎么样被同伴接纳。
从明明园外背景来看,他是从其他幼儿园转过来的,并且据笔者的了解,明明的父母为孩子转园的目的是觉得他原先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不太好,孩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