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植物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课题1:我们周围的环境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周围的环境,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第1课时:1. 导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提问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2. 讲解: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讲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保护环境的方法。

4. 总结: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2课时:1. 复:复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保护环境的认识。

2.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如捡拾垃圾、种植绿植等。

3. 总结:教师总结实践活动,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课题2:植物的生长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

2.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第1课时: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讲解:教师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植株生长等。

3. 观察: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

4. 总结:教师总结植物的生长过程,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2课时:1. 复:复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植物生长的认识。

2.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种植实践活动,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

3. 总结:教师总结实践活动,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探索宇宙课题1:我们认识的宇宙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宇宙的基本知识。

2.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教学步骤:第1课时: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

小学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前言】科学是一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学科,而植物作为生命的源泉,在校园里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将深入了解校园里的植物,并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对植物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1. 了解校园里常见的植物的基本特征。

2. 掌握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

3. 锻炼观察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并描述校园里常见的植物。

2. 探究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

【教学难点】1. 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2. 运用观察和实践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准备】1. 校园地图。

2.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植物的基本特征。

3. 常见校园植物样本。

【教学步骤】一、引入1. 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中观察并指认植物,让孩子们了解植物在校园的分布情况。

2. 通过展示幻灯片或图片,简要介绍常见校园植物的基本特征,如叶子形状、花朵颜色等。

二、探究植物的繁殖方式1.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带有花朵的植物,并提问:- 这些植物是如何繁殖的?- 有哪些不同的繁殖方式?2. 学生观察并记录所观察到的植物特征,如花瓣数目、花粉等。

3.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总结出不同的植物繁殖方式。

三、掌握植物的生命周期1. 教师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他们关注植物发芽、生长、结果和传播种子等阶段。

2. 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将所见所闻进行记录并相互交流。

3. 教师带领学生用制作卡片或绘制草图的方式,展示植物的生命周期。

四、巩固与拓展1. 学生小组进行植物观察活动,找出校园里新的植物种类并进行记录。

2. 学生选择一种植物,根据所学知识,制作展示板或展示海报,展示该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解答】1. 学生可能对一些植物的命名和特征感到困惑,教师应及时回答并提供辅助材料进行解释。

2. 学生对于植物生命周期的理解可能有片面性,可通过示范和实地观察进行纠正。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们通过观察校园中的植物,循序渐进地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特征、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

青岛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1.植物的根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1.植物的根教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的准备: 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烧杯、量筒、棉花、植物油、放大镜、尺子、镊子
教学策略
运用观察、采访、讨论等方法,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内讨论讨论。
3.师:通过刚才的猜想与解释,我们不难理解,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光凭猜想是没有说服力的,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实践,现在请大家结合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来验证:根是不是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三、模拟验证、揭示暗箱
(一)观察根的特点:
1、师:课前同学观察了很多植物的根,发现了不少根的秘密,接下来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借助一些工具,仔细观察看一看你身边植物的根都有什么特点,并做好记录。
单元备课
授课内容
第一单元植物的“身体”
1.植物的根
2.植物的茎
3.叶的蒸腾作用Biblioteka 4.植物的花5.植物的果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认识到植物世界的多样性。
2.技能目标: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认识植物世界;能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广泛了解植物知识;能针对不同的植物分析植物体的各部分;学会从整体到部分观察植物的方法。
4.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学习的内容,思考一下:根深蒂固、根深叶茂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
板书设计:
1.植物的根
直根固定植物
作用

须根吸收水分和养分
教学反思:
科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与同学交流对植物的认识,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的完成认知。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掌握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

3.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材: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2. 教具:植物标本、显微镜、游戏卡片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植物的基本特征1. 导入:通过观察植物标本,启发学生对植物的认识。

2. 讲解:简要介绍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有叶绿素、具有根茎叶等。

3. 实践: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并记录它们的基本特征。

4.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植物的基本特征,引导他们发现植物的多样性。

第二课时:植物的分类1. 导入:通过播放有关植物分类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简要介绍植物的分类方法,如根据形状、用途等分类。

3. 游戏:使用游戏卡片让学生进行植物分类的活动。

4.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植物分类的方法,并强调分类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植物的生长和繁殖1. 导入: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2. 讲解:简要介绍植物的生长方式,如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等。

3. 实验:进行植物的生长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4. 小结:帮助学生总结植物的生长要素,并鼓励他们了解和保护植物。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作品: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植物的小作文或绘画,评价他们的表达和创意能力。

五、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观察身边植物的作业,并在下节课分享观察结果。

2. 邀请植物专家到班级进行植物知识讲座或实地考察。

以上是《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案》的内容安排,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观察水生植物》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观察水生植物》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第四课《观察水生植物》一、教材分析本课安排的水生植物与前面所学的陆生植物相对应,从植物生存的不同环境展示不同的植物个体,体现植物的多样性。

现存的各种水生显花植物,是由陆生植物再度退回水域的次生现象。

水生植物分成三个类型,如金鱼藻全株沉没于水中,叫做沉水植物;水葫芦、浮萍的植株的叶片漂浮于水面,叫浮水植物;水花生植株的一部分挺出水面,称之为挺水植物。

水花生还可以在陆地上生长。

教科书第10页安排了四种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和浮萍。

每一种水生植物由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特写组成。

其中水葫芦、水花生和浮萍采用的是自然环境的照片,金鱼藻采用的是水族箱的环境,右上圆圈里两株水生植物中,左边一株就是金鱼藻。

本课主要认识水葫芦和金鱼藻,因此教科书中用“水葫芦和金鱼藻是两种常见的水生植物”来表述,而画面中间有一句话“我还认识水花生、浮萍”,意思是学生仅仅认识水葫芦和金鱼藻是不够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认识更多的水生植物,如水花生、浮萍、莲、菱、菖蒲、茭白等。

认识这些水生植物,是建立在学生的经验基础上的,并不是在课堂上一次完成,应该在课外请父母帮助继续认识水生植物。

教科书第11页的上半部分是两个活动,一是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的形态;二是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的形态结构,仍然采用画简图的方式进行描述,这是一项观察描述的要求,贯穿在本单元之中。

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是在观察中产生的问题,实际上这两个活动是连在一起的,当学生把水葫芦和金鱼藻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形态时,会很自然地提出一个问题:水葫芦能浮在水面的秘密在哪里?教科书提供了剖开叶柄的水葫芦的照片,叶柄中部有膨大如葫芦状的海绵体气囊,提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探究这个问题。

教科书第11页下半部分是总结本课的观察研究结果。

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指向水生植物的共同特点和生长需要,也是生命体特征的总结;水葫芦和狗尾草的比较,代表了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比较,总结出的结论,为建立植物的共同特点打下基础,实际上也指向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小学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三篇

【导语】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纲和教科书,从学⽣实际情况出发,精⼼设计。

⽆忧考⼩编整理了⼩学三年级科学校园⾥的植物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标: 1、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过程与⽅法: 1、能够运⽤多种感官去观察、去⽐较,掌握对⽐的⽅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对有⽣命的物体进⾏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1、教师在校园内选择⼀个观察地点,供学⽣观察。

2、观察记录纸。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有⽣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对⽣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展开研究。

本课的编排始终围绕植物的形态进⾏。

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有关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外部形状等⽅⾯的信息,渗透了绿⾊开花植物的六⼤器官、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的知识。

教学活动从学⽣的已有经验⼊⼿,利⽤“说说认识的校园⾥的植物”的活动,让学⽣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同时也为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寻找⼀个“增长点”。

本课的主体活动是对植物进⾏观察。

在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出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教学过程: ⼀、从整体认识植物 1、了解学⽣事先观察到的校园植物:说说你认识的校园⾥的植物有哪些。

(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 师⽣交流。

2、指导如何观察,提出观察要求:下⾯我们要到校园⾥去观察这些植物。

出⽰表格,讲解要求。

我认识的校园 ⾥的植物名称⽣长环境⽣长特点 (可以写也可以画)⾼矮排队 (按由矮到⾼顺序排出) …… 3、学⽣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

4、汇报交流。

5、⼩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从局部认识植物 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树叶和花。

2、讲解如何观察树⽪:先摸,有什么感觉?再拓树⽪,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 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个节上看叶⼦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

2020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教案

2020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教案

2020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一课时:种子发芽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不同植物的种子形态。

2.掌握西红柿和黄瓜种子的种植方法。

3.认识种子发芽的条件,并能理解种子发芽实验的设计。

科学探究]1.能够用语言描述西红柿和黄瓜种子的外形特征。

2.能够正确播种西红柿和黄瓜。

3.能够设计栽种记录的内容,乐于长期观察记录。

4.设计“种子的发芽与什么有关”的实验,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并进行对比实验。

科学态度]1.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的乐趣。

2.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研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注意倾听他人意见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可以运用到生活中,提高种子发芽的效率,给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教学重点】1.熟悉观察方法,明确记录单个观察内容。

2.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对比实验的探究思维,设计“种子的发芽与什么有关”的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发芽的西红柿和黄瓜植株各一盆、西红柿、黄瓜、玉米、带壳葵花籽、枣、南瓜、蚕豆、苹果、松子等的种子。

学生材料]固体胶、彩笔、活动单、每组土壤、水若干、塑料瓶1个、花盆2只。

教学过程】一、认识新朋友1.教师介绍两个新的“朋友”参与课堂研究,并让学生猜测它们是谁。

2.学生根据线索猜测后,描述并介绍自己组的“朋友”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新的“朋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学生从多个方面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同时活跃课堂氛围。

二、种子发芽实验1.教师介绍种子发芽的条件,并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2.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3.学生根据记录的结果,分析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设计,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播种实践1.教师介绍西红柿和黄瓜的种植方法。

2024年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材,具体章节及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章:我们身边的科学1.1 植物在我们身边1.2 动物在我们身边1.3 空气和水在我们身边2. 第二章:力和运动2.1 认识力2.2 认识简单机械2.3 运动与能量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身边的科学现象,提高科学素养。

2. 使学生认识力和运动,培养观察、思考、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植物、动物、空气和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掌握力的概念和简单机械的应用。

理解运动与能量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科学现象的能力。

学习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的使用。

了解运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和动物图片、模型空气和水实验器材力的演示器材、简单机械模型2. 学具:学生实验包画笔、纸张小车、斜面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空气和水,引导学生发现科学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植物、动物、空气和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力的概念和简单机械的应用,运动与能量的关系。

3. 随堂练习观察生活中的植物、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动手实验,感受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的使用。

设计简单的运动与能量转化实验。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们身边的科学、力和运动2. 板书内容:植物在我们身边、动物在我们身边、空气和水在我们身边力的概念、简单机械、运动与能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描述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动手制作一个简单机械,并说明其应用。

举例说明运动与能量的关系。

2. 答案:植物和动物特点、作用描述清晰。

简单机械制作正确,应用说明合理。

运动与能量关系解释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分析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2、种植我们的植物3、我们先看到了根4、种子变成了幼苗5、茎越长越高6、开花了,结果了7、我们的大丰收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2、蚕的生长变化3、蚕变了新模样4、蛹变成了什么5、蚕的生命周期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7、我们的生命周期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温度和温度计2、测量水的温度3、水结冰了4、冰融化了5、水珠从哪里来6、水和水蒸气7、水的三种形态第四单位:磁铁1、我们知道的磁铁2、磁铁有磁性3、磁铁的两极4、磁铁的相互作用5、磁力大少会变化吗6、指南针7、做一个指南针1 / 14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讲授计划1、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研究活动.培养他们的猎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素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研究和生活打好根蒂根基。

二、全册教材分析:1、全册内容情况和各单元教学目标: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

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位.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身、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位.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干系。

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讨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匡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亲昵相关的。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与变化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与变化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与变化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特征。

2. 学生能够观察、描述植物的生长变化,并了解其形成原因。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者展示板。

2. 植物标本和茶杯土。

3. 牛奶盒、剪刀、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导入:老师出示一张图片或展示一段视频,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并问学生是否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探究活动:1.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a) 老师展示植物标本,向学生介绍根、茎、叶和花的基本结构,并解释它们的功能。

b) 学生观察标本,尽量描述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老师进行引导和解释。

2. 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a)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棵盆栽植物,并告诉他们这棵植物将会在课堂上生长。

b) 学生观察植物,并记录生长变化,包括新的叶子、茎的增长等。

他们可以用文字或者画图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c) 学生分享观察记录,并讨论这些变化的可能原因。

3. 变化的实验a) 学生会分组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

每个组将分别在三个杯子中放入茶杯土,然后播种相同的植物种子。

b) 每天给植物适量的水,但在一个组中,添加一些适量的水彩颜料。

c) 学生观察每个组的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他们将注意到具有水彩颜料的植物在茎和叶上有明显的变色。

d) 学生讨论这个实验的结论,并解释为什么植物的茎和叶会变色。

总结: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学到的植物结构和功能,以及生长和变化的观察方法。

拓展活动:老师可以在实验前准备一些植物标本,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并通过展示板或幻灯片进行解释。

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他们周围的植物并记录下它们的生长变化,可以用文字描述或画图的方式呈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以及进行实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小学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三篇知识与技能目标:1、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过程与方法:1、能够使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实行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很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1、教师在校园内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

2、观察记录纸。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展开研究。

本课的编排始终围绕植物的形态实行。

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相关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外部形状等方面的信息,渗透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利用“说说理解的校园里的植物”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同时也为理解植物的多样性寻找一个“增长点”。

本课的主体活动是对植物实行观察。

在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出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教学过程:一、从整体理解植物1、了解学生事先观察到的校园植物:说说你理解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

(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师生交流。

2、指导如何观察,提出观察要求:下面我们要到校园里去观察这些植物。

出示表格,讲解要求。

我理解的校园里的植物名称生长环境生长特点(能够写也能够画)高矮排队(按由矮到高顺序排出)……3、学生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

4、汇报交流。

5、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二、从局部理解植物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

2、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先摸,有什么感觉?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

4、讲解如何观察花: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

5、师生观察后交流。

6、提出问题,实行思考: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集中在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结构特点上,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生命需求上,都能长大,都要呼吸……)三、理解植物多样性,给植物分类1、看教科书第17页,提问:你理解这些植物吗?还理解哪些植物?2、谈话: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身体单元备课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身体单元备课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身体”备课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有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教科书呈现了整株的风仙花,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部分。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整株的风仙花,了解植物“身体”的构成。

第二部分,教科书呈现了苹果树、向日葵、蕨、葫芦藓等不同的植物图片。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的植物,了解有的植物的“身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有的植物则只具备其中的几部分。

二、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身体”的构成部分。

2.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知道有的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有的植物只具备其中的几部分。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植物“身体”的结构表现出探究兴趣。

4.懂得珍爱生命,爱护植物,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了解植物“身体”的构成部分。

2.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知道有的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有的植物只具备其中的几部分。

四、教学策略三年级的孩子有了初步的认知能力,学生对有些植物可能比较熟悉,就是在区别上还有待老师进一步讲解,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常见的植物还缺乏认知。

本节课,针对孩子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需要采用灵活的方法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进行学习。

五、教学准备视频、图片、文字资料六、教学课时信息窗1································2课时信息窗2································2课时信息窗3································2课时我学会了吗·······························1课时。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教学目标:1.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2.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教学重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教学准备: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教学过程一、引言1.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二、看照片上的大树1.你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三、回忆中的大树1.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3.教师激趣: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4.学生交流: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四、观察真正的大树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2.活动与评价:把观察到的信息记录下来,并与同伴交流3.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第二课校园的树木教学目标: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2、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教学重难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教学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教学过程一、观察树木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二、观察记录一棵树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的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3.记录观察到的结果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不一样树的相同之处: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树干、树皮、都有树叶、果实第三课大树和小草教学目标了解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教学重难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教学准备几种常见的小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小草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小草二、观察记录狗尾草1.为什么叫狗尾草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1.比较完成对比表格:茎、叶、果实2.交流汇报: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3.总结: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第四课观察水生植物教学目标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2、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教学重难点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教学准备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和金鱼藻二、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把橡皮泥去掉,比较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在水中有什么共同之处对,都能浮在水面上,会有什么秘密呢3.探究: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现三、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水葫芦和金鱼藻有哪些相似之处除了形态结构特征外,还可以稍作拓展,如它们都会繁殖后代,都会死亡等.它们是水生植物,它们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第五节植物的叶教学目标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2、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教学重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教学准备捡一些落叶.教学过程一、统计收集到的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2、讨论: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3、比较: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三、观察叶的生命特征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描述: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3、总结: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第六节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目标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教学重难点观察记录描述植物的变化.教学准备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记录表.一、怎样观察植物的变化讨论:我们可以观察植物的哪些变化我们怎样观察首先得测量树干是否变粗了,数数每天有多少落叶.菊花的花苞长得怎么样了狗尾草会枯死吗樟树的果实又是怎样变化的呢二、观察叶的生长变化可以测量一条树枝上的最大叶子、最小叶子和中间大小的叶子的长度或宽度,并做好记录三、实地观察记录植物的茎、叶1、活动:我们分小组按计划到校园内进行观察,记录下第一手资料.钟2、交流:汇报我们的观察数据,思考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四、记录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第七节植物的共同特点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2.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有关共同特征的认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植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一些共同特点.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资料来总结植物的一些特征.教学准备教师: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图片,植物一生的图片CAI课件;学生: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比较记录纸.教学过程一、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1、回忆:我们的周围生长着许多植物,我们已经认识了大树、狗尾草、水葫芦和金鱼藻.我们还知道哪些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2、思考:植物需要什么才能正常生长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了解植物的一生思考: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向日葵的一生: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这是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一棵大树的一生,你们能找出与向日葵一生的相同和不同吗主要不同是寿命的长短不同三、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整理:翻看前几课的唯恩图记录,比较各共同点,然后整理记录于纸上.第二单元动物第一课寻访小动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在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教学难点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教学过程一、理解小动物教师问:“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二、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交流在一定范围内见过那些小动物.过程中注意引起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兴趣.三、寻访活动的准备组织讨论,明确寻访的任务、寻访的时间、地点和观察与调查的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组内的分工.交流寻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教师做好明确要求:注意安全、关注和爱护小动物.四、到校园里寻访小动物学生分组寻访第二课蜗牛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躲避危险等.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过程与方法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教学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教学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教学准备1、分组:2-3只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2、与学生相同的但大一号的材料.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蜗牛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二、观察蜗牛的身体.1、组织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四、饲养蜗牛1、教师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学生饲养、观察蜗牛并记录发现和产生的新问题.3、关注:饲养过程中是否坚持观察、记录.第三课蜗牛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过程与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教学准备分组: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教学过程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3、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4、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二、观察蜗牛吃食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2、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3、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4、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5、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2、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3、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四、继续观察蜗牛1、学生课后继续饲养蜗牛、并观察和记录获取的信息.2、教师注意在学生饲养过程中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3、关注:饲养中是否仔细认真的观察,注意引起饲养和观察的兴趣.第四课蚯蚓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2、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对外力刺激的反应、对水的反应.过程与方法能用简图画出蚯蚓的形态结构,能用维恩图比较相同和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蚯蚓这样的小动物,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教学重点经历对蚯蚓的观察,初步理解动物身体结构的多样性.教学难点对蚯蚓的细致的观察,对蚯蚓身体结构的认识.教学准备每组: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蚯蚓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二、观察蚯蚓的身体1、组织讨论观察蚯蚓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注意到肛门、扣、和环带,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三、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蚯蚓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比如用水刺激的方法观察蚯蚓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四、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3、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五、鼓励学生饲养蚯蚓,以获取更多有关蚯蚓的信息.第五课蚂蚁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2、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礁,胸上长有六只脚.过程与方法1、用图画尽可能准确的画出蚂蚁的身体.2、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情感、态度、价值观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教学重点经历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的过程,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教学难点观察蚂蚁过程中不干扰蚂蚁,室外观察蚂蚁的安全性.教学准备每组:少许面包,少许白糖、和死掉的昆虫,放大镜.教师准备: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志、放大镜、小盆子、小石块.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找蚂蚁1、课前找蚂蚁的要求:在校园找到蚂蚁;不惊扰蚂蚁;不捉蚂蚁.2、学生找蚂蚁,最好能找到蚂蚁的窝.3、关注:学生是否按要求找蚂蚁.二、观察蚂蚁一室外观察蚂蚁1、交流有关蚂蚁的经验.2、观察蚂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观察蚂蚁的方法.3、教师整理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意见适当补充观察的注意事项.4、学生到校园找好的地方观察蚂蚁.5、关注:学生是否能在不干扰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认真记录.二室内观察蚂蚁用于补充室外观察的不足或校园内找不到蚂蚁的情况1、教师问:“蚂蚁要乱跑,怎样才能很好的观察蚂蚁呢”2、学生讨论方法,教师整理.3、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限制蚂蚁活动而又不伤害蚂蚁的观察并记录.4、关注:学生是否能在真正不伤害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面的信息并记录.三、交流发现1、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2、组织学生并适当提问使学生交流更顺畅和清晰,适当提供信息以帮助学生解答观察中的问题.3、关注:学生对同学意见是否愿意倾听.第六课金鱼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2、金鱼用鳍游泳,用腮呼吸.3、金鱼和蚂蚁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2、继续利用维恩图比较动物的相同和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培养用实验证据证明猜想的态度.教学重点通过观察金鱼的生活,了解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的相同和不同.教学难点学生有想法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教学准备每组:2-3条金鱼,装载玻璃缸里.1只滴管、少许使用色素调制的红水、鱼食.教学过程一、了解鱼类的生活环境1、教师介绍鱼类的生活环境.2、学生举例其他的水生生物.3、关注:“鱼生活在水里”的理解.二、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1、学生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2、教师适时告知鱼鳞、鱼鳍等及其作用.3、关注:学生对金鱼形态的关注和对金鱼运动方式的关注.三、观察金鱼的吃食和呼吸1、交流有关金鱼在吃食和呼吸方面的经验.2、讨论、设计观察金鱼吃食和呼吸的方法.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作出提示:喂食观察金鱼的吃食;用红水观察金鱼的呼吸.如需要可以演示在水中放红水的方法4、学生观察并记录.5、教师适时指导并提供信息:水中有少量的空气.6、关注: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看法时是否干扰金鱼;是否观察到更多信息四、比较金鱼和蚂蚁的相同和不同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3、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五、把观察后的金鱼养在各班教室,方便学生继续观察,获取更多信息.注意平时的看护,保证金鱼存活.第七课动物的共同特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环境也不同,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动物的共同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动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教学重点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共同的除动物的共同特征.教学难点学生提供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学生无证据信息对整理的干扰.教学准备蜗牛、蚯蚓、蚂蚁、金羽的图片;四种动物议政的图片.教学过程一、讨论动物的共同特点.1、学生整理本单元的学习成果.2、小组讨论四种小动物的共同特点,把结果记在课本上.3、汇报,教师把汇报结果记在黑板上.4、教师或学生举例某种动物,看是否具有上面的共同特点,5、关注:学生交流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二、感受生物的多样性1、教师讲解到校园观察学校动物和植物的注意事项.2、学生分组到校园静静的观察校园的植物和动物.3、回教室汇报.4、关注:是否能做到安静的观察、不打扰校园的动植物.三、总结生物的共同点1、全班集体用维恩图比较动物和植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在动物和植物相同的圈里写上“生物”两个字,并告诉学生,动物和植物艘是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3、关注:学生在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四、讨论人与其他动物、植物的共同特点1、教师指着动物、植物的共同点问:“人有这些特点吗”2、归纳小结:人和动物、植物都是生物,都是活的,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生长繁殖、最后都会死亡.这是生物的特点,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3、关注:人是否是生物的理解.第三单元材料第1课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过程与方法: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教学准备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教学过程一、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1.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2.调查结束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①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③哪种材料使用得最多3.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呢二、观察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1.我们周围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比如一扇门,就使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举例说说你的想法.2.四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讨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并记录下来.3.交流各组的记录情况,有不同意见的及时补充,若认同其他组的观点,及时将它补充在自己的记录单上.第2课谁更硬一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过程与方法: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教学准备学生每小组: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玻璃杯、热水.教师准备:电路检测器、榔头教学过程一、比较硬度1.比较纸和木头的软硬说说它们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2.比较纸、木头、金属的软硬,再出示金属一条,这三材料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3.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的软硬二、认识金属说说周围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属为什么用金属不用其它材料1.易传热将大小相同的木条、塑料和金属条同时放入热水中,过一段时间,用手摸一摸哪一种材料最热2.能导电教师演示,将木条、塑料、金属条分别接入电路检测器,观察电灯泡是否发亮3.延展性试着用榔头轻轻敲打铜丝,观察铜丝发生了什么变化4.有金属用砂纸磨擦铁钉、磨擦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三、饮料罐的故事1.组织学生阅读第50页,了解一个饮料罐的生产过程2.讨论①铝片之所可以做成饮料罐,主要利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②在易拉罐的制作过程中,要消耗哪些资源,会产生哪些问题。

植物的身体三年级科学教案

植物的身体三年级科学教案

植物的身体三年级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目标。

- 学生能够识别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 了解不同植物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2. 科学探究目标。

- 通过观察多种植物,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 能够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对植物器官进行研究。

3. 科学态度目标。

- 激发学生对植物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 让学生认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及其功能。

- 能够准确区分不同植物器官的形态特征。

2. 教学难点。

- 理解植物各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四、教学准备。

1. 多种植物(完整植株,如向日葵、绿萝、胡萝卜等)。

2. 植物器官的标本或图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3. 放大镜、镊子等观察工具。

4.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些美丽的植物图片(森林、花园等场景中的植物),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植物。

2. 接着问:“那你们知道植物的身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植物的身体。

”(二)观察植物的身体(15分钟)1. 给每个小组发放一株完整的植物(如向日葵)和观察工具(放大镜、镊子)。

2. 引导学生从下往上观察植物的各个部分,教师在黑板上简单画出植物的轮廓图。

3. 学生观察后,让小组代表发言,说说他们观察到了哪些部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轮廓图上标注出相应的名称(根、茎、叶、花等可能被提到的部分)。

(三)认识植物的器官(15分钟)1. 根。

- 教师展示不同植物的根的标本或图片(如直根系的胡萝卜根、须根系的小麦根)。

- 讲解根的功能,如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等。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关注学生的汇报)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植物教学内容:教材第1—22页。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我们利用感官观察周围的世界。

地球上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它们一般都有根、茎、叶,会开花、结果、产生种子。

植物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每个植物个体有特定的生存需要。

植物会经历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它们的后代。

2.过程与方法:用感官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

用文字、图画记录观察内容。

运用维恩图处理观察内容,整理描述的结果。

在观察过程中提出研究的问题。

通过阅读提高对植物基本需要和植物多样性的理解。

比较多种植物,总结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植物的兴趣。

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培养对不同形态植物的研究兴趣。

培养对植物生存需要的敏感性。

培养保护自然环境中的植物的意识。

培养学生以观察结果为出发点,实事求是追求结果的态度。

教学时间:8课时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2.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师教学所需器材:课件学生学习所需器材: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一、引言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四、观察真正的大树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

(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

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

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

(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

第二课校园的树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页。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2.过程与方法: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

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师教学所需器材:课件学生学习所需器材: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观察树木的方法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 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

这是树的果实。

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

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

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3.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

(对总结的内容得从学生实际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总结到什么程度,书上总结内容仅作样本供参考。

)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第三课大树和小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2.过程与方法: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师教学所需器材:课件学生学习所需器材: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小草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

(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

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

(这是教学重点)大树小草3.总结: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

(维恩图的作用是梳理学生的观察比较结果,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比较相同点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植物生命体的特征,从而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对概念内涵的梳理还得从学生实际出发。

)第四课观察水生植物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页。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2.过程与方法: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教学重点:利用维恩图总结水生陆生植物作为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

教师教学所需器材:课件学生学习所需器材: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

出示实物或图片,这就是两种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和金鱼藻。

你课外调查到的水生植物有哪些你曾经看到过哪些水生植物(补充认识水花生、浮萍、莲、菱、菖蒲、茭白等。

)二、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1.观察记录:塑料袋中装有水葫芦和金鱼藻,分发给各小组,要求放入水槽中(为了使金鱼藻能沉在水底有利于观察和简图记录,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

2.思考:把橡皮泥去掉,比较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在水中有什么共同之处对,都能浮在水面上,会有什么秘密呢3.探究: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现这种海绵状气囊结构很轻,所以能浮在水面上(适应水生植物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