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集锦二:教学心理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1.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和教育问题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对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 研究与记忆
研究是个体获取新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过程,记忆则是个体保存和再现所学内容的能力。

在教育中,了解研究与记忆的规律有助于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

3.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年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

了解儿童和青少年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教师合理引导和教育学生。

4. 个体差异与研究困难
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轨迹,个体差异是必然存在的。

研究困难则是指在研究过程中遭遇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了解个体差异和研究困难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关注和帮助学生。

5.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

通过了解学生的个体特点、研究规律和发展过程,教师可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 总结
教育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考点,它研究的内容涉及到教育中的各个方面。

教师应该通过研究教育心理学,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的学生做出贡献。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重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重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重点梳理教育心理学作为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涉及到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和教育实践中的心理问题。

下面将对教育心理学中的几个重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重点一: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主要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发展规律。

在教学实践中,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其全面发展。

教师应该具备对学生发展阶段的了解,具备区分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的能力。

重点二: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核心内容,研究学习的过程、影响因素和学习策略。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

著名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等。

重点三: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包括考试评价、综合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等。

教师应该具备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技巧,客观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重点四:个体差异与特殊教育教育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差异。

个体差异与特殊教育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

特殊教育则是针对那些有学习障碍或身体残障的学生提供特殊的教育服务,帮助他们发展自身潜能。

重点五: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和引导者,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该具备持续学习的意识,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专业素养。

教师教育则是培养和培训教师的过程,培养具备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

以上是教育心理学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点内容梳理。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心理素养,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辽宁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详解

辽宁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详解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什么是心理学(单选/填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与其规律的科学。

(一)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心理学诞生时间)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把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门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冯特因此也被称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随后,他还创办了第一个心理学杂志《哲学研究》,出版了第一部科学心理学专著《生理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的科学,具有科学活动的可观察性、可控制性和可重复性等一般特征。

(二)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与其规律的科学。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人格两大方面(单选/多选/填空)。

1.(心理过程)(填/单)。

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感情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

(认知)(单选)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2.人格。

(人格)(空)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

它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两方面。

(1)人格倾向性。

(填/单)是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等。

(人格倾向性)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心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儿童时期,(兴趣)在心理和行为活动的支配和调节中占主导地位;青少年时期,(理想)开始占主导地位;青春期后期和成年期,(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渐成为主导的人格倾向。

(2)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性格是人格心理特征的核心,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心理现象虽然分成心理过程和人格两方面,但他们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人格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另一方面,已形成的人格又影响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得以表现。

中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核心考点教师心理

中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核心考点教师心理

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核心考点:教师心理
教师心理
考点1 教师的心理特征
教师的教学能力分为三个方面: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禾口教学监控能力。

教师的个性特征!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

考点2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考点3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辽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要点内容总结.

辽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要点内容总结.

各章摘要第一章绪论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人格两大方面。

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对感觉、知觉、注意、联想和情感展开系统的实验研究,这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冯特因此也被称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还创办了第一个心理学杂志《哲学研究》 , 出版了第一部科学心理学专著《生理心理学原理》。

2.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 认知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认识,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4. 情绪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5.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去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关系:这三个过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认知是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基础,只有正确与深刻的认知,才能产生强烈的情绪情感和坚强的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又会影响认知活动的发展,因为情绪情感和意志妈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起过滤和推动作用,同时又是衡量人的认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同样,情绪情感也会对意志产生推动作用,意志又有利于情绪情感的丰富和升华。

6.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

它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两方面。

7. 人格倾向是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等。

8. 人格特征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性格是人格心理特征中的核心,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9. 实验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

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集锦二:教学心理

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集锦二:教学心理

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集锦二:教学心理一、选择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在指导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清楚地说明教学目标;在充足而连续的教学时间里给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监控学生的表现;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方面的反馈。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1.发现教学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是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一般来说,发现教学要经过四个阶段:(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2)促使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某些材料,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

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四项原则是:(1)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2)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3)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4)确保材料的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2.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也是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能力。

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自尽力、社会互动、团体过程等五个特征。

(三)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个别化教学大致包括这样几个环节: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加以操练和练习;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习。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教育心理学是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掌握的重要学科之一。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梳理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供广大教师备考教师资格证参考。

一、发展心理学1. 儿童心理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埃里克森的社会情感发展阶段等。

2. 青少年心理发展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如身份认同、自我意识、心理健康等。

3. 成人心理发展成人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和特点,如早期成年期、中年期、晚年期等。

二、认知心理学1. 认知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认知发展理论等。

2. 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学派的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知学派的信息加工理论等。

3. 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的策略,如积极主动学习、深层加工学习等。

4. 记忆与遗忘记忆的过程、遗忘的原因和遗忘的规律,以及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和技巧。

三、情感与人格心理学1. 情感的类型与特点包括基本情绪、情感发展和情绪管理等。

2. 自我概念与自尊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和自尊的影响因素。

3.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有效沟通的技巧等。

四、行为心理学1. 行为控制理论包括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和观察学习等理论。

2. 行为问题与干预如行为问题的类型、干预策略和行为管理等。

3. 动机与动机理论动机的概念、类型和激励方法等。

五、评价与测量1. 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多样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等。

2. 测量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如测试的可靠性和效度、测量工具的选择和运用等。

六、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1. 教学设计与目标设置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学科特点等,制定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明确的教学目标。

2. 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资格证必背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含记忆技巧)

教师资格证必背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含记忆技巧)

必背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含记忆技巧)1.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记忆技巧:感前具形2. 简述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特点(1)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2)泛灵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3)不守恒(4)自我为中心(5)思维不可逆记忆技巧:表自命不凡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记忆技巧:薪资主动给勤奋的人,自我亲密繁殖自我4.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1)语言智力(2)逻辑-数学智力(3)视觉-空间智力(4)音乐智力(5)运动智力(6)人际智力(7)自知(内省)智力记忆技巧:语数要空运,音乐人要有自知5.心理辅导的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记忆技巧:2课2活2辅6.心理健康的标准(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记忆技巧:现实人生自我-标7.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的学习(2)智慧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运动技能的学习(5)态度的学习记忆技巧:加胭脂太晕人8. 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1)客观条件: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

(2)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①有同化新知识的认知结构②有学习的心向记忆技巧:主客才忍心9.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求知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记忆技巧:李安尊贵求自审10.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1)直接经验(成败经验)(2)替代经验(3)言语说服(4)情绪的唤起记忆技巧:肢体言情11. 学习动机(需要)的培养(1)利用人类原始的学习需要(2)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3)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记忆技巧:原始互转12.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5)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记忆技巧:起空瓶讲境界13. 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4)训练归因记忆技巧:海归高兴回母(目)校(效)任教。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教育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它研究的是教育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教学。

本文将介绍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的考点,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主要探讨人类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如何发展。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就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人的认知能力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特点和特征,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来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研究的是学习的过程、原理和影响学习的因素。

在教育实践中,了解学习理论对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著名的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等。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理论,设计适合学生特点和需要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评价与测量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主要研究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测量,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发展情况。

教育评价与测量包括课堂评价和综合评价两个层面。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人格与发展理论人格与发展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探讨的是人的个体差异和人格心理发展的规律。

在教育实践中,了解人格与发展理论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充分发展各个方面的潜能。

五、学校教育与教育制度学校教育与教育制度是教育心理学考点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主要研究学校教育的组织与管理、教育制度的设立与实施等方面的问题。

了解学校教育与教育制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校教育的背景和特点,为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心理规律以及教育与心理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作为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点是需要重点掌握和理解的。

本文将从认知发展、学习理论、教育评价和教育心理辅导等四个方面介绍教育心理学的重点知识点。

一、认知发展1.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研究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和途径的理论。

其中,著名的认知发展理论家有皮亚杰、维果茨基和布鲁纳等。

他们的理论分别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认知发展理论以及布鲁纳的建构主义认知发展理论。

这些理论对于教育者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2. 认知发展的特点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特点。

孩子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同时每个孩子的认知发展速度和方式也存在差异。

教育者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来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学习理论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行为是外界刺激和条件反射的结果,认为学习是一种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该理论中的典型人物是巴甫洛夫和斯金纳等。

对于教育者来说,了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助于他们运用奖励和惩罚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2. 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意识、思维和记忆等认知过程,强调学习者通过主动参与和问题解决来构建知识。

著名的认知学习理论家有皮亚杰、维果茨基和奥斯汀等。

教育者可以通过运用启发式教学和问题解决教学等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教育评价1. 教育评价的目的和特点教育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和准确的评价。

其主要目的是提供有关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及指导教学改进和决策等。

教育评价应该具备客观性、准确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2. 教育评价的形式和方法教育评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例如观察记录、作业考查、试卷测试、学科竞赛、综合评价和自我评价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速记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速记版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核心考点申请教师资格证必须通“两学”考试,作为“两学”之一的《教育心理学》在考核时侧重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其重点在教育心理学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备考时要牢牢把握住两个原则“先求全再求精,先筑筋骨后装修”,尽量做到不漏不乱。

因此,整理这分核心考点的主要的目在于帮助同学们减轻记忆负担,从宏观上把握住《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最后,祝各位同学顺利通过“两学”考试,取得好成绩。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研究对象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二、研究内容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1903,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发展时期(20年代-50年代)20年代,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西蒙-比奈)30年代,学科心理学40年代,精神分析(弗洛伊德)50年代,行为主义的影响,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华生,斯金纳)成熟时期(60年代-70年代)1.比较注重结合实际,有了共同的课题2.60年代,布鲁纳和人本主义思潮发起课程改革3.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完善时期(80年代以后)四大成果(“反动作文”):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我国:1924,廖世承,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一、心理发展1.定义(p13)心理变化2.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矛盾性)半成熟-半幼稚;独立性-依赖性;产生成人感;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出现反省思维,思维片面主观;2.青年期辨证思维;自我意识分化;强烈的自尊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1.学习准备定义:原有知识或心理发展水平适应性纵向:产生到成熟横向:每个年龄段内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2.关键期劳伦斯(Konrad Lorenz)发现“印刻”现象2岁:口语关键期4岁:形状知觉关键期4-5岁:书面语言关键期第二节认知发展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以“运算”为依据;视逻辑思维为智慧的最高表现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任务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新生儿仅有笼统的反射2.前运算阶段(2-7岁)能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泛灵论;自我中心;没有抽象思维;思维不可逆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具有抽象思维;思维可逆,但离不开具体事物支持;获得守恒;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a.命题之间关系,思维以命题方式进行;b.假设-演绎推理,不仅能运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思维,能通过假设演绎解决问题;c.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发展水平接近成人;d.可逆与补偿,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e.思维的灵活性,儿童不在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不符而违反规则;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认知的发展;3.处理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要把握最近发展区原则(定义)第三节人格发展一、人格的发展1.人格发展的阶段(埃里克森,牢记前五点)●婴儿期信任感对不信任感●幼儿期自主感对羞愧和怀疑●学前期主动感对内疚感●学龄期勤奋感对自卑感●青年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成年期亲密感对孤独感●中年期繁殖感对停滞感●老年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2.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影视文艺作品等二、自我意识的发展1.含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2.自我意识的发展a.生理自我(1周岁末出现,3岁成熟)b.社会自我(3岁开始,少年时基本成熟)c.心理自我(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第四节个别差异一、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1.认知方式差异场独立-场依存;沉思型-冲动型;辐合型-发散型2.智力差异a.斯坦福-比奈量表(S-B量表,前身为1905年西蒙-比奈测验)(IQ超过140者为天才,在人口中不到1% )b.韦克斯勒量表(含学龄前、儿童及成人智力量表)以在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来判定智力水平以100为平均数c.男女智力总体水平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离散程度比女性大;男女智力结构有差异,各有优势领域3.教育含义采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进行方式,尽量做到个别化;采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二、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1.性格(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特征差异(现实态度、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的差异)类型差异(外倾型-内倾型;独立型-顺从型)2.教育含义和智力一样,不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影响学习的方式;应重视情感因素;如果有时间,你是愿意发展自己的优点还是愿意克服缺点?如果要大家从ABC三位候选人中选择一位能造福于人的人,人们会选择谁呢?这三位候选人的情况分别是这样的:A:笃信巫医和占卜,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都要喝大约一升白兰地;C:曾是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着素食的习惯,从不吸烟,只偶尔来点啤酒,年轻时没做过什么违法的事情……A的名字叫富兰克林·D·罗斯福,后来不仅成了美国总统,而且还接连三次连任(1933一l945);B的名字叫温斯顿·丘吉尔,1940年出任英国首相,而且算得上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位首相; 而C的名字则叫做阿道夫·希特勒,谁都知道,他最终成了臭名昭著的法西斯魔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如果你的缺点没有给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障碍,接受自己的缺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发展自己的优点上,似乎是一个更加明智的选择。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证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重点梳理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的科学。

(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2、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____,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____,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效的教学情境)3、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____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4、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_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五种要素;由____、____和____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5、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____,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____,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群体差异,个体差异)6、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____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7、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____、____和____。

(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8、____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学媒体)9、教学环境包括____和____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社会环境)10、学习过程指____________。

(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11、___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学习过程)12、____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____、在教学过程中___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____。

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总结

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总结

教育心理学重点总结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第三节教师职业与心理学一、心理学是从事教育活动的基础学科二、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1高尚的职业道德2广博的知识3完善的人格4全面的能力(1)教育教学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3)系统学习能力5专业的技能(1)教学设计技能(2)教学语言技能(3)教学监控技能(4)教学操作和示范技能(5)教学评价技能(6)教学研究技能(7)思想教育及心理辅导技能三、教师应掌握的心理辅导技术1.关注技术2.倾听技术3.沉默技术4.宣泄技术5.探讨技术6.面质技术7.自我表露技术8.行为纠正技术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第一节人的发展种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第二节中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及指导一、中学生的身体发育特征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过渡性2.闭锁性3.社会性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表现(可扩展)1.中学生思维的发展(1)初中生思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具体体现在:运用假设;逻辑推理;运用逻辑法则。

与其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相呼应,初中生的思维品质中也显示出明显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思维的创造性与批判性日益明显;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思维活动中的自我中心的出现。

(2)高中生思维发展特点:一方面表现在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的发展变化和完善上,更主要的体现在思维能力的提高上,包括抽象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点是:a)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

从高中阶段开始,学生在思维中运用假设的能力不断增强。

思维假设性的发展又使得高中生的思维更加具有预计性。

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之前,能事先形成打算、计划、方案以及策略等等。

b)高中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c)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

2.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1)初中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①初中生情感发展表现出来一下特点:a)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b)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c)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重点归纳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重点归纳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重点归纳总结一、教育学1. 教育学基础知识了解教育学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意义、教育学的分类以及现代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等。

2.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教育思想、近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和当代教育思想等。

3. 教育学理论体系掌握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

4. 教学设计熟悉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基本流程,在实践中能够运用构思教学设计。

5. 教育法律法规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行政规章等,熟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尊重学生人格,保障教育教学的合法权益。

二、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内容、学科性质、关系及其特点。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理论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研究理论、认知发展研究理论、社会研究理论、情感研究理论等内容。

3.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包括儿童的生理发展、智力发展、性格发展和社会关系发展等内容。

4. 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应用了解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应用方法,包括因材施教、激励教育、群体教育、教育评价等。

5. 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心理学了解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包括儿童认知、德育和情感教育、教育行为问题等内容。

这些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科目的重点内容,在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需要重点掌握,提升自己的考试水平。

教育心理学资格考试重要知识点整理

教育心理学资格考试重要知识点整理

教育心理学资格考试重要知识点整理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教育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心理学资格考试是对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的一种考核方式,下面将整理一些教育心理学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学习理论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学习理论则是对学习过程进行解释和分析的理论体系。

在教育心理学考试中,学习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的改变,主要关注学习的外部表现。

著名的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和斯金纳。

巴甫洛夫提出了条件反射理论,而斯金纳则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2. 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派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内在的心理过程,主要关注学习者的思维活动。

著名的认知学派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和维果茨基。

皮亚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而维果茨基则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

3. 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社会认知学派强调学习是社会交往的结果,主要关注学习者在社会环境中的观察和模仿。

著名的社会认知学派代表人物是班杜拉和斯金纳。

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而斯金纳则提出了社会认知理论。

二、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熟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在教育心理学考试中,发展心理学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1. 儿童认知发展:儿童认知发展是指儿童在思维和智力方面的发展过程。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四个阶段。

2. 青少年心理发展:青少年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在青少年期,个体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主要包括自我认同的形成、性别角色的意识和价值观的建立等方面。

三、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教育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在教育心理学考试中,教育评价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1. 教育测量:教育测量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进行测量和评估的过程。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梳理教育心理学是教师培训和考试中必备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校教育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

下面将梳理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教育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一、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外在的刺激与反应,强调学习是由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所决定。

2.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注学习者的思维、记忆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

3.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实现的,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二、发展心理学1.儿童认知发展: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主,描述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发展。

2.青少年发展:关注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如身体发育、性别认同、社交关系等方面的变化。

3.成人发展:研究成人在不同阶段的心理转变和发展特点,如中年危机、退休问题等。

三、个性与智力1.个性理论: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等为主,研究个体的性格、动机和态度等方面。

2.智力理论:主要有分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关注个体的智力类型和智力发展。

四、教学评价与诊断1.教学评价:研究评价方法和评价方式,如标准化测验、作业评价和学业水平测试等。

2.学科评价:关注学科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如数学能力评价、英语能力评价等。

3.教学诊断:通过观察、测试和分析等手段,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教学干预。

五、教育管理与辅导1.学校管理与领导:关注学校组织和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涉及学校组织结构、领导技能和管理策略等方面。

2.教育辅导:研究师生和学生之间的情绪关系和沟通技巧,提供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问题解决的方法。

六、特殊教育和学习困难1.特殊教育:关注残疾儿童和特殊教育学生的教育问题,如视听障碍、智力障碍等。

2.学习困难:研究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惑,提供相应的教学支持和帮助。

七、家庭教育与学业发展1.家庭教育:关注家庭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如父母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环境等。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考点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考点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考点教育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项重要考点。

它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以下是教育心理学考点的详细内容。

一、认知发展1.感知与知觉感知与知觉是指人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并将其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

教师应了解学生对不同感官刺激的感知方式,以便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教学策略。

2.注意与记忆注意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思维和感知的能力。

记忆是学生保存并再现所学知识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设置适当的复习任务来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和记忆能力。

3.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能力对其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情感与人格发展1.情绪与情感情绪和情感是学生情感发展的核心。

教师应了解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对学生学习和行为的影响,并通过情绪管理技巧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调控能力。

2.人格与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在性格特点、社交能力和学业水平等方面。

教师应了解不同个体差异对学生行为和学习的影响,并采取个性化教学策略,帮助每个学生发展其潜能。

三、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1.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一种行为,通过刺激和反馈来形成习惯和技能。

教师可以运用此理论设计有效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以及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2.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个体内部的认知过程。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支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活动。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社会互动和合作学习,创设积极的教室氛围,共同建构知识和经验。

四、评价与测量1.评价方式与方法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023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备考题库及答案

2023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备考题库及答案

2023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备考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称为个体()A.价值化B.人格化C.社会化D.差异化2.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行为成分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理智成分3.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其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4.教师告诉学生学习结果,指出其正确和错误,这是教学活动中的()A.及时反馈B.延时反馈C.消极反馈D.积极反馈5.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称作()A.活动定向B.内部言语C.有声的外部语言D.无声的外部语言6.迀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A.官能心理学B.人本主义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7.成就动机可以区分为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

A.高B.低C.与避免失败者一样D.与学习无关8.在教育心理学的研宄中,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临床个案法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

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认识和态度10.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 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

A.扩散思维B.推测与假设C.好奇心D.独立性11.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二是()。

A.行为矫正B.学会适应C.寻求发展D.克服障碍12.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13.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A.应有的责任感B.应有的义务感C.积极地社会功能D.应有的道德面貌14.个人面对某种问题情景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类别的数量,表示的是创造性的()A.独创性B.变通性C.流畅性D.新颖性15.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A.动机强度较高B.动机强度较低C.动机强度适中D.动机最强1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的情绪状态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集锦二:教学心理相关推荐: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辽宁教师招聘公告信息
一、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在指导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清楚地说明教学目标;在充足而连续的教学时间里给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监控学生的表现;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方面的反馈。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1.发现教学
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是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一般来说,发现教学要经过四个阶段:(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2)促使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某些材料,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

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四项原则是:
(1)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
(2)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
(3)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
(4)确保材料的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2.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也是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能力。

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自尽力、社会互动、团体过程等五个特征。

(三)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个别化教学大致包括这样几个环节: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加以操练和练习;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习。

个别化教学模式有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掌握学习。

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课堂管理是一种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包括:
1.教师的领导风格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影响。

2.班级规模
班级规模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班级规模越大,学生人数越多,课堂管理的难度也就越大。

因此,适度控制班级规模无论对提高课堂管理效率,还是最终提高教学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3.班级的性质
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另一个情境因素是班级本身。

4.对教师的期望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与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课堂心理气氛。

三、群体
(一)群体的基本特征
(1)群体由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2)群体成员根据一定的目的承担任务,相互交往,协同活动;(3)群体成员受共同的社会规范制约。

这是群体存在的基本特征,缺一不可,只有同时兼备,才能称为群体。

课堂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群体对个人活动起到促进作用,但有时群体对个人的活动也会起阻碍作用。

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活动的难易、竞赛动机的激发、被他人评价的意识、注意的干扰。

(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
按照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因为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学生个体和正式群体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所以课堂管理必须注意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

(1)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使班内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产生共同遵守的群体规范,并以此协调大家的行动,满足成员的归属需要和彼此之间相互认同的需要,从而使班级成为坚强的集体。

(2)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

教师应该区别非正式群体是积极型、中间型还是消极型、破坏型,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三)群体动力的表现
群体动力的表现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是心理学家勒温。

四、课堂纪律与问题行为
课堂纪律是指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条件。

课堂纪律的类型有: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

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就是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主要表现为漫不经心、感情淡漠、逃避班级活动、与教师和同学关系紧张、容易冲动、上课插嘴、坐立不安、活动过度等。

问题行为包括外向性问题行为和内向性问题行为。

1.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行为
一般来说,课堂行为往往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积极的课堂行为是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而消极的课堂行为则是指那些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

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绝对不可采用讽刺挖苦、体罚、剥夺学习权利等惩罚手段。

2.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行为矫正是用条件反射的原理来强化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以取代或消除其课堂问题行为的一种方法。

采用行为矫正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或消除课堂问题行为,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发展。

而心理辅导是一种合作式、民主式的协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强调协助正常人的教育与发展心理辅导。

2014辽宁教师招聘考试公告汇总
/html/2014/ggxx_0806/10526.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