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必做】2020新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10、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0的认识 教案(先学后教)
10的认识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2.学会1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10的分与合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过渡语: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二、出示学习目标。
(30秒)1..正确认读,写10,能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2.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10的组成师:能顺利达标的请举手。
生:(举手)过渡语:为了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59,60页思考:1.10是几位数?它的写法和读法是怎样的?图中哪些事物可以用10来表示?2.用摆小棒的方法把10分成两份,可以怎样分?(4分钟后检测,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10是一个两位数,左边是1,右边是0组成,读作“十”。
10个人10只鸽子10的组成:四、看一看: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五、做一做:(一)提问(“做一做”前的准备)同学们,看完并看懂的请举手?接下来我们就来比一比谁能准确回答思考题。
1.10是几位数?它的写法和读法是怎样的?图中哪些事物可以用10来表示?2.用摆小棒的方法把10分成两份,可以怎样分?(二)书面检测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六、议一议:(一)同桌交换试卷(二)出示标准答案(三)学生对照答案,打出对错(四)了解学情:全对的同学请举手,口头表扬(五)未全对的同学把自己的试卷交给老师。
(六)投影出示错题,让做错的同学说: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如找不出错误,再让做对的学生帮助补充、更正,必要时让冒尖生代替老师点拨。
(不出示、不讨论做对的题)七、练一练今天的知识学会了吗?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完成下列当堂练习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5分钟后检查,看谁写的又快又对。
)个性设计1.教材第60页的“做一做”。
先读懂题意,独立连线,最后交流,叙述为5和5组成10,我把5和5连起来。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本所有知识总复习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最新部编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2024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2篇)
2024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数的认识1.认识数字:认识数字0-9,学会识别数字的形状和大小。
2.数的比较: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学习“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二、数的运算1.数的加法:学习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使用计算工具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2.数的减法:学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使用计算工具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三、数的排序1.数字顺序:学习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方法,会根据大小排列数字的顺序。
2.图形顺序:学习根据大小、颜色等特征排列图形的顺序。
四、认识图形1.认识平面图形: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形状和特点。
2.认识立体图形: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形状和特点。
五、认识时间1.认识钟表:认识钟表上的小时和分钟指针,学习读取整点时间和半点时间。
2.认识星期:学习星期一到星期日的名称和顺序。
六、认识货币1.认识人民币:认识纸币和硬币的名称和面额,学习识别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七、认识长度1.认识长度:学习使用尺寸等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学习认识一米的长度。
八、认识重量和容量1.认识重量:学习使用秤称重物体的重量,认识重量的单位。
2.认识容量:学习使用容器测量液体的容量,认识容量的单位。
九、认识几何1.认识平行和垂直:学习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点,能够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2.认识对称:学习识别图形的对称性,能够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总结:以上是____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包括数字认识、数的运算、数的排序、认识图形、认识时间、认识货币、认识长度、认识重量和容量、认识几何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点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培养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能够打好数学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2)【数的认识】1. 数数:掌握数数的顺序、方法和技巧,从1到20的数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重要知识点|人教版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数一数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数一数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本人的左手、右手地点的位置为尺度,肯定左侧和右侧。
右手地点的一边为右侧,左手地点的一边为左侧。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寄义:每个数都能够表示分歧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几何,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4.1 10的再认识(课件)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
生活中经常把 10 个事物作为一组。 你还能举出什么例子?
10 个一
1 个十
只有 1 颗小珠子,能表示 1 个十吗?
我觉得 1 颗小珠子不 能表示 1 个十。
十位 个位
我觉得如果加上十位 就能表示 1 个十了。
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计数器,我们就不知道 这 1 颗小珠子表示什么了。
是不是其它的数也不用产生新的符号?
课后活动
请你找一找生活中以 10 个为一组的事物,并用你喜 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 个 2 个圈 5 个 5 个圈 10 个 10 个圈
先数出 10 面小旗子圈一圈,再接着数,11、12、13。
先 10 个圈一圈,再接着数,11、12、13、14、15。
先圈出 10 个,再接 着数让人一眼就看 出是十几了。
我一下子看不出这 10 个, 不知道数的对不对,还需 要数一下。
有 11 个小朋友。 有 13 面小旗子。
有 15 个灯笼。 有 20 朵花。
请你在图中圈一圈、画一画,让别人一眼看出它们的 数量分别是多少。
15 个
2 个 2 个数。
15 个 5 个 5 个数。
15 个 10 个 10 个数。
10 个小朋友围成 1 圈,中间还有 1 个小朋友。 11 个
四 11~20 的认识
10 的再认识
复习引入
我关们 于已 “经 10认 ”识 你了 都哪 知些 道数 了? 什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可以表示有 10 个小朋友, 还可以表示第 10 个小朋友。
我会 10 的分解 与组成。
我会计算 10 的加、减法。
新知探究
你能从图中找到新的数朋友吗?
_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精编
一、认识数0-201.数的读法和书写:认识数0-20的读法和书写规则。
2.数字的概念:认识数的基本概念。
3.数的大小比较:学习使用“比”来比较数的大小。
4.数形对应:认识数与相应的物体和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数的合成和分解1.数的合成:学习使用“加”运算符号将数字合成为更大的数。
2.数的分解:学习使用“减”运算符号将较大的数分解为较小的数。
3.数的合分关系:认识数的合分关系,学习使用横线表示合分关系。
三、数据的应用1.一一对应:学习用数数的方法与物体和图形进行一一对应。
2.排序:学习将一组物体或图形按照大小、高矮、长短等特征进行排序。
3.分类:学习将一组物体或图形按照相同或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四、数的加减法1.数的加法运算:学习使用“加”运算符号进行数的加法运算,认识加法的定义和性质。
2.数的减法运算:学习使用“减”运算符号进行数的减法运算,认识减法的定义和性质。
五、二位数的认识1.数的读法和书写:认识二位数的读法和书写规则。
2.数的大小比较:学习使用“比”来比较二位数的大小,认识二位数中十位数和个位数的作用和大小关系。
3.数的合成和分解:学习用十位数和个位数来合成或分解二位数。
六、数的数相等和数相同1.数的数相等:学习用“=”判断两个数是否相等。
2.数的数相同:学习用“~”判断两个数是否相同。
七、多图数的运算1.图形的数量:学习用图形表示数的数量。
2.图形的合成和分解:学习用相同的图形合成或分解出不同的图形。
3.图形运算:学习对图形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认识图形运算的规律。
以上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精编,其中包括了数的认识、数的合成和分解、数据的应用、数的加减法、二位数的认识、数的数相等和数相同以及多图数的运算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孩子初步建立数的概念、认识数的大小关系、掌握数的合成和分解方法、培养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节课的练习 【第四课时】
⒈ 想一想,填一填。
10 的认识和有关 10 的加减法
⒉ 算一算。
⒊ 画一画。
最新精品学习资料,强烈推荐下载!
1
最新精品学习资料
每节课的练习 【第四课时】
⒈ 想一想,填一填。
答案
10 的认识和有关 10 的加减法
答案: 5 4 ⒉ 算一算。 9 5 2 3 5
答案:
最新精品学习资料,强烈推荐下载!
2
最新精品学习资料
7 3 9
之 人 圣 -《 则孔 之 是 》 语 论 儒家 , 集 结 录 语 的 弟 其 与 子 是由 作 工 集 结 。 一 之 典 经 要 重 。《 的 成 完 弟 传 再 及 人 门 子 孔 固:“ ,班 由 来 的 称 名 》 语 论 ,孔 者 》 语 论 《 说子 志 文 ·艺 书 汉 与言 相 及 人 时 弟 答 应 时,门 当 。 也 语 之 子 夫 于 闻 接 而 人 卒,故 既 夫 。 记 所 有 各 子 弟 》 语 论 《 之 谓 纂。 而 辑 与 相 原始 信 可 体 大 , 法 说 一 这 ” 定当 编 后 最 , 手 众 于 出 杂 录 记 为0篇 人 门 参 曾 以 , 期 初 国 战 在 2主 》 语 论 《 的 行 通 在 现 。, 《论 。 主 为 育 教 、 理 伦 以 容 内 、齐 鲁 《 有 代 汉 在 》 语 不同 等 古 《 与 》 语 论 玄。 郑 于 一 统 来 后 , 传 流 子 本 邢邴 宋 、 晏 何 魏 有 注 旧 存 现 熹语 朱 宋 、 》 注 语 论 《 疏 正义 论 《 楠 宝 刘 清 及 》 注 集 论《 《 峻 伯 杨 有 本 注 今 , 等 》 章 一 第 》 伯 泰 。: 注 译 语 也已 德 至 谓 可 其 , 伯 泰 “ 曰 子 得而 无 民 , 让 下 天 以 三 。 矣 曰: 子 : 章 二 第 》 伯 泰 《 。 焉 称 慎则 , 劳 则 礼 无 而 恭 “ 直礼 乱 礼 无 而 勇 , 葸 兴于 民 , 亲 于 笃 子 君 。 绞 则 《泰 。 偷 民 则 , 遗 不 旧 故 ; 仁 召门 , 疾 有 子 曾 : 章 三 第 》 伯 手! ! 足 予 启 “ : 曰 子 弟 战 ‘ : 云 诗 深渊 临 如 , 兢 吾知 后 今 而 ’ 。 冰 薄 履 如 , 曾子 : 章 四 第 》 伯 泰 《 ! 夫 免 言曰 曾 。 之 问 敬 孟 , 疾 有 人之 ; 哀 也 鸣 其 , 死 将 之 鸟 “ : 贵乎 所 子 君 。 善 也 言 其 , 死 将 慢矣 暴 远 斯 , 貌 容 动 : 三 者 道 出辞 信 近 斯 , 色 颜 正 ; 事, 之 豆 笾 。 矣 倍 鄙 远 斯 , 气 :曾 章 五 第 》 伯 泰 《 。 存 司 有 则 ,多 不 于 问 能 以 “ : 曰 子 虚犯 实 , 无 若 有 ; 寡 于 问 于斯 事 从 尝 友 吾 者 昔 : 校 不 而 “可 曰 子 曾 : 章 六 第 》 伯 泰 《 里之 百 寄 , 孤 之 尺 六 托 以 :君 也 夺 可 不 而 节 大 临 , 命 》第 伯 泰 。 也 ? 与 人 子 以弘 可 不 士 “ 曰 子 曾 : 章 七 己任 为 以 仁 。 远 道 而 重 任 , 毅 已亦 后 而 死 ? 乎 重 亦 不 , 子曰 : 章 八 第 》 伯 泰 《 。 乎 远 乐。 成 礼 立 , 诗 于 兴 “ : “民 曰 子 : 章 九 第 》 伯 泰 《 《泰 ” 。 知 不 , 之 由 使 可 疾贫 勇 好 “ 曰 子 : 章 十 第 》 伯 已甚 之 疾 仁 不 而 人 。 也 乱 , 章: 一 十 第 》 伯 泰 ” 。 也 乱 , ,使 美 才 之 公 周 有 如 “ 曰 子 。《 已 也 观 足 不 余 其 , 吝 且 骄 》 伯 泰 三年 “ 曰 子 : 章 二 十 第 。” 也 得 易 谷 于 至 不 , 学 “笃 曰 子 : 章 三 十 第 》 伯 泰 《 不入 邦 危 。 道 善 死 守 , 学 好 信 见, 则 道 有 下 天 。 居 不 邦 乱 , 贱焉 且 贫 有 邦 。 隐 则 道 无 贵, 且 富 道 无 邦 。 也 耻 , :子 章 四 十 第 》 伯 泰 《 ” 。 也 耻 政。 谋 , 位 其 在 不 “ : 曰 “师 曰 子 : 章 五 十 第 》 伯 泰 《 乎盈 洋 乱 睢 关 , 始 之 挚 :子 章 六 十 第 》 伯 泰 《 ” 。 哉 耳 愿, 侗 , 直 不 而 狂 “ : 曰 《泰 矣 之 知 吾 信 不 而 悾 如不 学 “ 曰 子 : 章 七 十 第 》 伯 八章 十 第 》 伯 泰 《 失 恐 犹 , 及 之有 禹 舜 ! 乎 巍 “ 曰 子 : 十九 第 》 伯 泰 《 与 不 而 也 下 天 君也 为 之 尧 哉 大 “ 曰 子 : 章 唯 乎 巍 ! 尧则 , 大 为 天 焉巍 名 能 无 民 ! 乎 荡 。 之 第二 》 伯 泰 《 , 也 功 成 有 其 乎 治。 下 天 而 人 五 臣 有 舜 : 章 十 人” 十 臣 乱 有 予 “ : 曰 王 武 ?唐 乎 然 其 不 , 难 才 “ : 曰 子 孔 人焉 妇 有 。 盛 为 斯 于 , 际 之 虞 其二 有 下 天 分 三 。 已 而 人 九 , 可《 其 德 之 周 。 殷 事 服 以 , 曰“ 子 : 章 一 十 二 第 》 伯 泰 间 无 吾 , 禹 而致 食 饮 菲 。 矣 然 美黻 而 服 衣 恶 , 神 鬼 乎 孝 。禹 洫 沟 乎 力 尽 而 室 宫 卑 , 冕 《1论 是 伯 泰 ” 。 矣 然 间 无 吾 , 计 共 , 篇 一 的 》 语 2中 其 章 死, 将 之 鸟 “ : 有 句 文 的 名 著 言也 死 将 之 人 ; 哀 也 鸣 其 死后 远 道 而 重 任 “ ; ” 善 不知 , 之 由 使 可 民 “ ; ” 已 政” 谋 , 位 其 在 不 “ ; ” 之 等 及到 涉 , 容 内 基 的 篇 本 。 古代 等 禹 舜 尧 对 生 学 其 及 子 孔 法和 方 学 教 子 孔 ; 价 评 的 王 先 孔子 ; 挥 发 步 一 进 的 想 思 育 教 曾子 及 以 容 内 体 具 的 想 思 德 道 泰伯 。 解 见 的 上 题 问 干 若 在 子。 长 的 父 亶 公 古 祖 始 代 周 : 安全 把 终 始 , 责 职 抓好 来 点 重 的 工 想 思 生 学 为 作 育 教 全为 安 生 学 位 每 保 确 以 实 落 抓 , 保护 我 自 立 树 生 学 导 引 面 全 , 任 己 学生 向 此 以 , 全 安 、 识 意 存 生 及 。 责 负 长 家 向 、 二本 为 育 教 、 。 惕 警 高 提 位 到 传 宣 , 人年 生 学 对 针 ,我 况 情 际 实 等 限 有 力 能 知 认 、 小 龄 本, 为 以 , 育 教 于 足 立 取 采 们 作、 工 育 教 全 安 把 度 力 传 宣 强 加 想班 思 育 教 法 普 把 , 处 实 到 落 种育 多 等 学 教 堂 课 及 以 作 工 任 主 到课 内 课 从 种 一 成 形 , 合 结 相 践 实 育综 题 专 导 领 到 师 教 从 、 外 传网 宣 位 方 全 化 元 多 的 育 教 合 “国 会 队 班 、 用 利 分 充 校 我 。 络 广播 校 学 用 利 , 式 形 等 ” 话 讲 下 旗 宣传 等 板 级 班 报 墙 育 教 全 安 、 站 进宣 鼓 旗 张 大 栏 专 辟 开 , 地 阵 生 学 对 度 角 同 不 从 , 育 教 和 传 行进 电、 用 动 运 、 全 安 通 交 行 多种 以 时 同 。 育 教 等 全 安 生 卫 ,提 练 训 防 消 的 灾 火 生 学 强 加 式 形 。 力 能 护 救 自 生 学 高 值日 化 强 、 三 。 园 校 安 平 谐 和 创 共 , 度 制 导 执 生在 学 使 了 为 们强 长 家 使 , 境 环 习 学 的 全 安 个 有 校 化 ,了 习 校 学 在 女 子 让 心 放 、学 师 教 到 导 领 政 行 从 , 度 制 日 值 录当 记 志 日 务 校 设 。 与 参 人 , 生 况, 情 作 工 全 安 及 规 常 学 育 教 天 巾监 领 红 挥 。 件 事 发 突 理 处 时 及 、班 生 学 明 文 强 加 , 用 作 的 岗 督 ,对 理 管 卫 门 强 加 。 价 评 核 考 的 级 度。 制 记 登 行 实 园 校 入 进 员 人 来 外 为创 管 共 抓 齐 , 与 参 人 成 形 而 从 实基 坚 了 奠 园 校 的 安 平 定 稳 建 。 础 开展 极 积 、 四 。 动 活 传 宣 伸 延 育 教 面采 方 一 校 我 为我 员 导 辅 和 长 校 副 制 法 请 聘 取 分散 与 习 中 集 的 课 制 法 上 生 学 校 不;另 , 式 方 的 合 结 相 会 体 得 心 写 书 期 定 , 面 方 一 率召 效 的 习 学 高 提 断 庭力 、 校 学 合 整 , ” 会 长 家 “ 开 任 责 实 落 , 合, 成 形 量 的 会 社 、有 性 对 针 有 划 规 的 统 系 密 周 定 制 各项 展 开 的 点 重 骤 步 、 划 计 入手 上 伸 延 长 家 从 求 力 , 动 活 育 教 过召 通 校 学 。 育 教 ” 小 促 大 以 “ 行 进 学习 供 提 为 在 旨 , ” 会 长 家 “ 开 让家 , 所 场 和 会 机 的 女 子 育 教 流 交 ,知 质 素 德 道 想 思 高 提 步 一 进 们 长 进 改 , 识 握管 掌 念 观 育 教 变 转 造良 创 长 成 康 健 的 生 学 为 , 法 方 教 。 境 环 庭 家 的 好 为本 范 防 、 五 。 渐 杜 微 防 修 检 面 全 、 步消 一 进 了 为 范于 防 作 工 育 教 让 , 患 隐 全 安 除 我校 生 发 的 故 事 全 安 免 避 , 然 未 执导 日 值 传 宣 , 育 教 强 加 在 室器 教 个 一 每 校 全 对 上 础 基 的 理 管 材 动、 活 电 , 备 施 设 、 检修 面 全 的 期 定 了 行 进 等 路 线 电 供 室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