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读后感:读《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有感
写在新教育的边上
《写在新教育的边上》读后感霞浦三小林美凤假期里,读了朱永新教授的《写在新教育的边上》。
书的序中曾说:“人生据说是一本大书。
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
”其实想想,教育何尝不是一部大书呢!而我们无非都是阅读者而已。
朱教授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也深深感动着我。
我也逐渐领略到了教育家的胸怀,收获着教育的精髓。
书中的文字,宛如一条河,缓缓地流过心间,流淌的是温暖,是真挚的情感,留下的是感动,是心灵的震撼。
驻足在一篇篇随笔中,阅读着朱老师繁忙并快乐的追梦历程,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执著追求,什么叫不知疲倦,什么叫痴情不改,什么叫矢志不渝,什么是有意义地活着,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
《写在新教育的边上》分四辑,第一辑《父亲,一路走好》记录的是他对于父亲的愧疚,作为儿子“忠孝不能两全”的苦痛。
好像与新教育没有太大的关系,但读完这一辑才知道,这部分文字不仅是他对父亲的一种纪念与哀思,更表达了他对新教育团队的一种感激之情。
第二辑《春天的约会》从“新教育初进京”写到“明年两会再相见”,记录下的是两会期间,作为市长和两会委员的他在开会之余为新教育而进行的奔走与呼喊,从中我看到的是朱市长的生活与形象给太多的中国官员树立了一个典范,也给了底层的教师和百姓以希望,要是有更多的官员也能为教育尽点力,教育改革何止于如此艰难?第三辑《寻找教育的风景》记录的是“我在童话的故乡寻找教育的诗意”的历程,日本之行、北欧之行,在一篇篇“游记”中,我跟随着市长的足迹,沿途领略各地的美丽风光和人文地理。
行程匆匆,思绪悠悠。
在这里,我读到的是他在考察之余对教育、对文化的思考。
在本书的《自序》中,朱教授写道:“其实,我出国访问远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轻松,这些文字基本上是在公务之余的深夜或者清晨完成的,在国外我每天从来没有6个小时以上的睡眠。
”读着这样的文字,怎能不让人感动?读得最慢、看得最细也感受最深的是第四辑《教育,永不缺席的话题》。
2024年关于学习《新教育》读后感
2024年关于学习《新教育》读后感《新教育》是一本关于教育改革的名著,通过对教育制度、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的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观点和思路。
阅读完《新教育》,我深受启发和思考,对于未来的教育发展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首先,我被书中对于教育目标的探讨所触动。
传统的教育目标往往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新教育》提出的教育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书中指出,教育应该以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为导向,培养学生具备创造力、批判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育目标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其次,我对书中对于教育方法的探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新教育》强调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认为学生不仅是被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书中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书中对于教育评价的讨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传统的教育评价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元发展的需求。
《新教育》提出了综合评价的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为核心,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等多个方面。
这种综合评价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潜力,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和公平的发展机会。
最后,我被书中对于教师角色的讨论所鼓舞。
《新教育》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启迪者。
书中强调了教师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教师也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朋友,与学生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样的教师角色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总之,《新教育》给我带来了关于教育的新思考与新启示。
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精神;应该从综合评价的角度看待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和公平的发展机会;更应该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教师读书笔记心得
《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教师读书笔记心得教师读书笔记心得:《写在新教育的边上》
这本《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对于教育这个永恒的话题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和观点。
读完这本书,我对教育的认识又有了新的理解和启发。
首先,作者强调了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知识。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灌输和吸收知识。
这一点让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次,作者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来制定教学计划,注重个性化教育。
这一点让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我现在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根据他们的需求和特点来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
最后,作者还提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这一点让我深思,家庭教育确实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作为教师应该积极与家长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总的来说,这本《写在新教育的边上》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和启示。
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我也更加明确了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努力,能够成为一名有影响力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尽一份力量。
阅读《新教育》心得(通用8篇)
阅读《新教育》心得(通用8篇)阅读《新教育》心得篇1我感到很荣幸,因为我拜读了朱教授的理想,找到了教育的伊甸园里属于自己的那棵苹果树。
因为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权利和责任分享朱教授爱的教育、理想教育的梦想,并用它提醒和改写自己从今往后的实践和追求。
因为我也有一颗充满理想和激情的跳跃的心。
如果你要问我的梦想是什么?那就是我愿我的青春永驻苹果树下!今天,我终于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找到了追寻已久的答案。
朱永新教授告诉我们:“要挖掘你生活中、职业中的内在魅力。
”教师,作为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可能永远达不到职业排名榜的最前列,但是我相信,一个优秀的、理想的教师,一定会在自己的内心把它排在最前列!是啊!细想一下,我们的心态一般都比同龄人要有活力很多,这是我们的职业,我们的孩子给予我们的美丽,是孩子们影响着我们,带动着我们,年轻着我们,使我们的青春延续再延续......拜读了《新教育之梦》一书之后,我不再怕自己老了怎么办?不再问自己还要教多少年书?因为我知道了“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朱教授说“一些人,他教了一年,然后重复了五年,十年,及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
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因此,我追求作一个实实在在的教师: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老师;一个自信、自强、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不断挑战自我的老师;一个善于合作,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老师;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老师,我相信那必将是一个永远年轻老师。
花儿不会因为畏惧凋谢而后悔绽放,小溪不会因为畏惧干涸而放弃流淌,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生命中最精彩的“一阵子”,它们都知道抓住每个最精彩的“一阵子”去赢取一辈子的生存价值。
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怀着“新教育之梦”谱写自己辉煌的“一辈子”!阅读《新教育》心得篇2《什么是教育》一书中的言论丰富且不乏许多闪光的地方。
遇见新教育遇见更好的自己——读《新教育》心得体会
遇见新教育遇见更好的⾃⼰——读《新教育》⼼得体会踏上⼯作岗位⾄今已有九年的时间了,有时被班主任⼯作的琐碎弄得焦头烂额,有时被班⾥学⽣⽓的⽕冒三丈,全然没有了当初毕业时的梦想与激情,⽣活变得平平淡淡。
假期中,我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书,书中的每⼀个章节都带给⼼灵上的震撼和洗礼。
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点:⼀、最实在的⼀句话:教给学⽣⼀⽣有⽤的东西新教育实验认为,⼈的⼀⽣有许多⽐考试分数更加重要的东西,其中最关键的是习惯、技能和⽣活⽅式。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学⽣良好的习惯对孩⼦的成长的重要作⽤。
经常听到家长抱怨,我家的孩⼦总是丢三落四,放学回到家后书包⼀扔就去玩了,等玩够了才想起来作业还没写,还有的孩⼦回到家边吃东西边写作业,边玩边写,有的孩⼦经常忘带学习⽤品等不好的习惯。
教师虽然只是教孩⼦⼀时,但要考虑孩⼦⼀⽣,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们的职责是以学⽣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教给学⽣⼀⽣有⽤的东西,为他们的终⾝负责。
⼩学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习惯如何养成呢?要从⼀件件⼩事做起。
新教育实验想到⽤“每⽉⼀事”来培养习惯。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学校每学期开学后会把第⼀个⽉定为习惯养成⽉,在纪律、路队、卫⽣等⽅⾯给孩⼦良好的引导,帮助孩⼦慢慢改掉假期中的坏习惯。
⼆、最可贵的⼀句话:爱⼼产⽣奇迹书中的⼀个真实感⼈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个普普通通的⽼太太没有丰富的知识、扎实的功底、精湛的教艺,她却⽤博⼤的“爱⼼”把贫民窟的孩⼦培育成才。
让我认识到,作为⼀名教师没有什么⽐爱⼼更重要的。
要说到“爱学⽣”很多⽼师都知道,但有时候我们太功利化。
⾼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孩⼦就爱谁,只有爱孩⼦的⼈,才会教育孩⼦。
”在我们的学⽣中有⽩天鹅,也有丑⼩鸭。
我们往往对⽩天鹅青睐有加,好的成绩“⼀⽩遮三臭”,即使他们有了什么过错也会视⽽不见。
但若换作有着种种缺点的丑⼩鸭,稍有不⾜我们总捺不住⼼中的怒⽕,⼤声呵斥。
读《新教育》有感
你注意到那个腼腆的孩子了吗?——读《新教育》有感闲暇之时,我读了陶行知先生的《新教育》一书,此书对“新学校”、“新学生”、“新教员”、“新课程”做了详尽地阐述。
在此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对新教员的阐述。
做新教员,要有“责任心”。
掩卷沉思,我觉得“责任心”更多地是体现在“爱心”。
回想自己的教学,我深有感触。
我相信,每一个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刚接手一个新班级的时候,我们最先记住班里优秀学生的名字和调皮捣蛋的孩子的名字。
然而在班里往往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默默无闻,平时不给老师添麻烦,但学习也不是很积极。
我们班里就有这样的孩子,邹文同学就是其中的一员。
邹文,一个相貌清秀,但性格腼腆的女孩。
课堂上难得听到她的声音,即使说话了,声音也小得只有她自己才能听见。
一天上课,我一进教室就看到她因紧张而涨的通红的脸,眼中是怯懦的神情,我知道轮到她演讲。
对于像她这样性格腼腆的孩子来说,上台演讲的确是一种挑战。
我仔细看了看邹文同学写的演讲稿很不错,但是让她上台演讲她总是很紧张,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我们教学要关注一切学生的发展,我想只要加以引导,她一定能说出来。
三分钟很快过去了,她还是没吐出一个字来。
下面的孩子们也失去了耐心,有点坐不住了。
她怯懦地睁着那双大眼睛望着我,眼泪已在眶里打转了。
于是我轻声地对她说道:“今天你回家再认真准备,明天老师还让你演讲,好吗?相信你明天肯定能表现地很出色”她那泪眼婆娑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也许是没想到我就这么“放过”她了。
紧接着我对全班同学说道:“邹文同学在家是有准备的,只是今天太紧张了,我们再给她一次机会,明天让她继续讲,好吗?”孩子是单纯而又善良的。
齐声说道,“好!”课下我找邹文谈话,给她讲解讲解演讲的“技巧”:首先要弄清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以及结果。
告诉她按这个思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出来,将大体的意思说出来就可以了。
我摸着她的头,鼓励她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只有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我们才能获得成功!。
《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教师读书笔记心得
《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教师读书笔记心得1、一个和父亲有着相同追求的孝子2、一位静下心来潜心做教育的智者3、一位身兼数职的大忙人4、一位众多教育者追梦的向导读教育名著,让我们走近名人离名人越近,我们的教育理念越新。
让我们也做一个不跪着教书的勇者,做一位一路向前不知疲倦的教育追梦人。
延伸阅读《新教育风暴》读书笔记1200字有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
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
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
书中一句句的论述,一个个事例生动地告诉我们,不同的教育观念,不同的思想方法会有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学生会有不同的开展结果。
教学的开放首先需要思想的开放。
为了培养学生更好地应对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我们需要更开放的数学教育。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给新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一《给新教师的建议》是一册教师成长读本,由李镇西编著,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关于根本素养的建议;第二章,关于师生关系的建议;第三章,关于课堂教学的建议;第四章,关于修生养性的建议。
全书系统、全面的阐述了一名新教师应该具备的根本素养以及和学生和谐互动、实现角色互换等问题,给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指明了工作方向,规划了美好的前景。
很庆幸我能进入一个有着理智和科学领导团队的学校,在我即将踏入教师岗位的暑假伊始发给我这本书,让我能提前在心里预演了一下将要面临的工作。
李镇西在书中序言局部说:我认为,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开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
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
可见,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崇高的师德情感和积极学习思考都将成为我们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关键。
2024年《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教师读书笔记心得
2024年《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教师读书笔记心得教师读书笔记心得《写在新教育的边上》2023年,《写在新教育的边上》这本书在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浩然正气,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讨论。
作为一名教师,我不禁被书中所阐述的新教育观和教学理念所吸引,深受启发。
下面是我根据读书笔记,对于这本书的一些个人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首先,这本书在介绍新教育的同时,回顾了传统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传统教育强调的是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
而新教育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
传统教育中过于强调的评价机制和知识面的单一性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因此,新教育的出发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其次,书中提到的新教育观和教学理念给予了我很多启示。
新教育认为学校应该是一个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多元发展的平台,而不是一个操纵和规范学生行为的机制。
这使我意识到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发现自身潜能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在课堂上,我应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通过个别辅导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我也要尽量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
再次,新教育倡导的评价方式也给我很大的启发。
传统教育中以考试为中心的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新教育提出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强调全面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
我深刻理解到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检验,更应该是对学生能力、兴趣和潜力的激励和引导。
因此,我决定在评价方式上进行改革,开展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作品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最后,新教育还给我带来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情怀。
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责任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公民。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2023观后感(精选19篇)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2023观后感(精选19篇)新教育读书2023观后感篇1桌上摆着一本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手握着一只黑色签字笔,便开始了我的阅读时光。
新教育这本书可以说是新教育人的根本书籍了,读后,它使人受益匪浅,让人悟性大开,从而对教育事业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看这本书我无法做到一目十行,生怕会遗漏掉什么或产生一种没有看过的错觉,它需要我们细细品味,一字一句地去看,用心去感悟。
后来看到书的后几章节,我才知道原来我运用了新教育实验所提倡的知性阅读式的方法去咀嚼它独有的味道,倍感开心。
看完此书我花了三天,实属不容易,书中虽有让人乏味的但又实在的理论知识,但更多的是一个个新教育实验后留下的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
身为一名还未正式成为教师的”门外汉“,跟它对话,我吸取了好多新教育实验所带来的宝贵财富。
新教育是一种“新”和“星”教育,在传承中国先人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教育的革新,如它个性鲜明的十大行动,四大改变,“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课程等,并且不断建筑“星工场”,培养一群“擦星族”,让“星星之火”不断燎原。
新教育是一种“心”和“幸”教育,它注重师生精神世界的建设,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致力营造一个和谐特色创新的书香校园。
新教育是一种“行”和“信”教育,强调行动,在行动中见真知,相信“只有行动,就有收获“”,秉着一种“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的坚信理念。
作为一名即将成为新教育的人,我的感悟和反思如下:面对学生,要求教师需要做一个有心的老师。
教师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如阅读习惯,运动习惯,晨诵习惯,写日记习惯等,用拍照片或是写每日教育随笔或是在网络教育在线的贴吧里发表感想的形式去记录孩子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用最真挚的教师举动去温暖每个孩子的心。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兴趣爱好,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教师要让孩子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培养一群“童心悦读”的孩子,让童书陪伴孩子的成长,这样做也可以使学生自主自觉地去学习,正如新教育实验里所开展的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和运用的儿童阶梯性阅读理念需极大地借鉴。
写在新教育的边上
写在新教育的边上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朱永新市长的书已经读过N本了,最喜欢的还是《我的教育理想》,也许理想最能鼓动人心吧。
之所以列《写在新教育的边上》为题,是因为本人也要发一些边缘的感叹。
对于教育书籍,我最热衷的还是教育实践类的书,毕竟只是一个一线教师,关注实践就是关注工作。
而在《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我看到了一些自己所并不熟知的事物。
首先是看到了朱市长的忙碌而丰富的生活,然而最多的还是看到了作为一个“官员”的思考角度。
我始终想,朱如果只是一个教育家而非市长,会否还有今天的盛名?是不是作为一个市长,有这样开阔而深度的教育胸径是一件“稀罕”的事情?我们都希望每一个行政高官有长远的目光博大的胸怀丰厚的学识,因为他们决定着我们的命运。
发出这样的感叹,是想到过往在网络上和一些同行的交流,她们的状况一直是让我心难安。
有很多地方的幼儿园从孩子读小班开始就学拼音写数字,大班就开始念一年级课程,孩子们每天都有一些写写算算的回家作业。
起初听到这些状况我简直不敢相信,因为在我的身边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
怎么可以有这样堂而皇之的反教育规律的行为?而更惊讶的是当有的老师想实施自己的理想教育时,竟招致下岗的厄运。
对比之下,我不能不感到幸福。
相较于我们吴江的幼教,毕竟一直在努力遵循科学的方式,努力学习前沿的教育发展,而且也一直很鼓励教师的教育探索。
今天读了这本《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我豁然明白,教育的命运并不都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更不会掌握在学生的手里,而更多是掌握在行政者的手里。
行政者的意识,对于教育的认识和态度,决定了一个地方、一所学校的教育命运。
生发这样的理解和感叹是多余的。
如果教育是那条运河的话,我只是那最小的虾米,然而我至少生活在一个可以自由游动的世界。
这是我的幸运。
有一天,我希望我的同行都像我一样幸运。
因为,没有我们的幸运,也不会有孩子们的幸福。
写在新教育的边上
《写在新教育的边上》读后感初读这本书的时候,因为是学校规定要读,可能带有一点应付的感觉,只想着快点读完,可读着读着就只看到整天的开会,开会,心里感觉特没意思,甚至中间很长一段时间没碰这本书,心想着等到快要交任务的时候,到时候再随便翻一翻,凑合着完成任务。
但,就在前几天因为心血来潮就随便拿来翻翻,可能也没想着要把它马上看完,看了此书后,才发现此书的名字是名副其实,因为第一,书的内容主要不是直接写新教育的,但是多少与新教育有点关系;第二,朱老师这些年在政府工作之外的业余生活,基本都贡献给了新教育,相对于政府工作而言,新教育是“边”。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感悟如下:1、感悟亲情在书中记录了作者作为儿子“忠孝不能两全”的苦痛,记录着作者对父亲的一种纪念与哀思。
他的父亲也是小学教师,是特殊学校的书记,对教育的追求是他们两代人的追求。
父亲对教育的追求影响着作者,也成了作者对教育的追求的动力。
敬业地工作,在教育事业上做翻成绩成了作者对父亲的最大的汇报。
2、潜心教育两会期间,作为市长和两会委员的他在开会之余为新教育而进行的奔走与呼喊。
他在全国两会上的提案大多都得到了通过。
他还提倡建立国家阅读节,在高中要取消文理分科等提案,虽然没有被通过,但是他决心一定要将“阅读进行到底”。
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一个市长,小可以很小,大可以很大,可以影响全天下,希望能做到好的极致,成为人民心中的好市长,也希望能够借两会的机会为老百姓做点实事。
”有这样静下心来潜心做教育的智者,我们教育的希望会越大。
3、追求梦想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教育就应该像生命中的绿洲,给心灵孤寂的人以电光火石般的温暖,让迷途的双腿载欣载奔,找到回家的路。
教育就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让人不断地走向崇高。
”作者在不断地追求梦想,抵达自己心的彼岸。
阅读朱永新教授的《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感觉这本书很大,一时不易看完,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用“心”去读。
摘录了其中一些句子,与大家一起品读:只有喜欢,只有真正地享受教育,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意义,我们的教育才会精彩。
读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有感
读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有感读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有感读写是人类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也是语言的基础技能。
在新教育的理念中,读写更是被赋予了更大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所认知到的全新读写模式也不断更新。
回望这个新的时代,读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成为越来越热门的话题,这也引发我们越来越多的思考和讨论。
从以前的传统教育模式转变到现在的新教育模式,可见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不可忽视的。
在以前,教育注重的是书本知识的传授,而今,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读写对于新教育来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对于孩子们来说,读写始终是一个学习的基础,符合孩子们自身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
读写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语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教育者也必须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让孩子们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籍,收获不同的知识;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得到最好的展示空间和刻画自己的机会。
读写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工具,对于每个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现今社会变革加速的背景下,读写能力更是成为了一种被许多职场所要求的基本能力。
随着科技的先进,诞生了许多智能产品,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也为读写提供了全新的模式,书籍变成了电子书,而纸笔也变成了电脑和手机。
电子化的阅读和写作虽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影响视力和精神健康,但也为读写者带来了便利和更广阔的阅读空间,让人们实现了信息获取的全球交互。
同时,“互联网+”时代大大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许多学生不再依靠课堂传统的教育进行学习,而是利用信息技术消化和吸收知识。
人们通过提供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互动化、跨界化、生态化等技术,实现了移动阅读、在线写作、课程直播、知识答疑等方式提升读写能力的同时,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优质、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信息服务。
然而,在面对这些优势的背后,我们也要注意到一些问题的存在。
《新教育》读书心得范文(二篇)
《新教育》读书心得范文《新教育》是一本深入讨论教育问题的经典著作,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通过对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师角色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观点和实践思路。
本书对于引领教育改革与创新、促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和一些个人心得体会。
首先,在本书中,作者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和批评。
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
传统教育模式追求的是一种统一的、固定的知识输出结果,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
这种教育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的被动学习和机械记忆,使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能力。
同时,传统教育对于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的重视也不够,在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个体特点的充分考虑。
然而,作者并不盲目地批评传统教育,而是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思路。
在作者看来,新教育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教育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
同时,新教育还要求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充分的考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新教育的魅力和庞大的推进力量。
新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体特点和潜力。
这种教育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进行深入研究。
新教育还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实践活动和项目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新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教师不再是传统教育中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帮助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读书心得读朱永新《走在新教育路上》有感
教师读书心得读朱永新《走在新教育路上》有
感
假期里非常有幸读到了朱永新教授的《走在新教育路上》,他那通俗易懂的教育理论,活泼的文字,针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时弊,提出的独特见解一下子吸引了我。
朱永新教授在这本书中讲述了他那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激情,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忧思,对教育改革的执著,对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的关注,对基层教育工作者成长的关心,对教育现实困境的流泪……,深深感动了我。
今后我要多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注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要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张扬学生个性。
多给学生一些权利去选择;多给学生一些机会去体验;多给学生一些方法创造。
书中朱教授提倡要重视人文倡导实践。
他说:“只要我们在行动,我们就会不断地前行。
”
是呀,在教育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我们都应该向朱教授一样,把对现在的教育现状有很多的忧虑,化作为改变教育现状的动力,相信在新教育追梦的路上,我们会越走越宽!
第 1 页共 1 页。
《写在教育边上》的读书心得
《写在教育边上》的读书心得在2017年的寒假里,我有幸读了马光荣写的《写在教育边上》这部书,使我感到,作者马光荣他虽然没有工作在教育第一线,但他“仍一直专心研究着教育问题,颇有见地的发布着对教育的看法”。
尤其他在《甘肃教育》执笔的卷首语,多切中时弊,哲理缠绵,启人深思。
在书中,我处处感受到敏锐和透彻。
马光荣对教育直言:“我们的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顺从教育,就是崇拜权威的教育,就是背诵答案的教育,就是不让质疑的教育,日积月累,代代相传,也就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不善思辩、不去质疑的传统。
”,“而造成的危害就是‘使得整个社会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的能力很差,社会运行效率低下而运行成本很高’”,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是非观念浅薄,颠倒黑白似是而非的事情越来越多。
“一个民族,如果缺少了批判和质疑的精神,也就少了对于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公平正义的强烈渴望。
”因此,作者撰写《让批判和质疑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可贵的质疑》《质疑教材是一种进步》等文章,呼吁人们对日常生活中被广泛接受、不容置疑的事情,展开多侧面、多角度的审视和研究,大胆地提出质疑。
这是一种类似于利奥塔“对话哲学”的多重书写,通过对现象和问题的结构性研究,从而摆脱单向度、极端化的思维方式,直抵问题的根本,找出疗效的良方。
正是这种批判意识和多元对话方式的烛照下,作者才能对当下很多教育问题的症结进行持续的思考,看到所未见的侧面,并给出相当平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如他对“作弊”“请抢手写作业”“高考移民”一类教育乱象,不是停留在一般媒体和观察者激情的道德评判立场上,而是看到其背后应试教育和现行不合理的教育体制才是根深蒂固的原因。
应试教育助推的愈演愈烈的教育功利化趋势,使教育正在背离他的本来目的,在《教育=应试?》中,作者说:”从知识改变命运到考试改变命运,应试教育完成了对教育目的彻底颠覆,实现了目的和手段的大逆转,使教育与自己的本质属性渐行渐远,沦为了一种工具,成为了一块即用即弃的敲门砖。
最新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篇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3
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其崇高建立于对每一颗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每一份生命尊严和质量的扶植,对每一颗纯洁心灵的理解和尊重。当教育被世俗的功利污染时,许多学校的课桌有了,精神没了,楼房高了思想矮了,纯粹、人文、博爱----这些教育的本真被滚滚红尘淹没了,新教育就是教育的本质,是应该被还原的教育梦想。
曾几何时年少的我怀揣着激情和梦想从学生跳上讲台去追寻自己的梦也是从那一刻起心中的教育梦想就像是被针轻轻的次过的气球再也无力膨胀剩下的只是日益被磨灭的激情还有就是谋生的本能对教育的人士也停留下来失去了那股钻研到底的劲头原来教育就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抄写与练习原来心中的神圣地位也被考试蒙上了灰色也曾深深的发问是什么改变了教育
3、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4、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5、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
五、四大改变:
1、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2、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3、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
4、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
六、六大行动:
1、营造书香校园。
2、师生共写随笔。
3、聆听窗外声音。
4、培养卓越口才。
5、构筑理想课堂。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2
前一段时间有幸读了《新教育》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古语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身为教师给学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读一遍题目,又怎么能期待我们的学生认真审题呢?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在备课时候充分把握了教材。熟悉了教学内容,就认为学生也熟悉了。学生从课堂学习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应是学习的方法。如果教师在每次读题时能做到读两遍、三遍,指导学生如何来读题。
读新教育的心得体会
读新教育的心得体会读新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读新教育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读新教育的心得体会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读新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供你选择借鉴。
读新教育的心得体会篇1终于有时间坐下来静心读读书,收获也是有的。
特别是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书,结合自己的20年教学经历,感慨颇多: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
新教育的四大改变,改变教育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
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论、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
让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今后教育教学的努力方向。
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由此可见,新教育提倡变阅读为悦读,让阅读变成孩子一生的习惯,让悦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心灵港湾,是多么的重要。
在新教育语文教学实验中,我们渗透这一理念,把“小教材”变为“大教材”。
所谓的“小教材”就是至课本。
所谓的“大教材”就是指依据课本而拓展延伸课外的教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其次,借鉴新教育提倡的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班级,营造书香家庭,让孩子们与黎明共舞,晨间诵诗,午间午读,下午暮省,开展丰富多彩的和阅读有关的活动,如:晨诵比赛,读、写、绘、画心得交流会,图书益读,等。
通过多条途径,让孩子们喜欢阅读。
教师应该对学生严而有度。
只有这样才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并善于进行总结和反思。
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必须按照学生的言行规范来严格要求他们,又正因为这些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有度,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与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
读《新教育》有感
读《新教育》有感读《新教育》有感。
文档的作用使得各项事物都能特别有条理的呈现在你的面前,书写范文可以更好地把握思想内容。
一篇完整的范文赛过我们自己漫无目的地写十篇。
推举你看看以下的读《新教育》有感,欢迎你参考,盼望对你有所助益!读《新教育》有感篇1读朱永新的《新教育》,我对新教育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受颇深。
新教育试验为我们勾画了美妙的教育抱负,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个不行多得的机会和载体,合力打造和优化教育这一师生共同进展的共同体。
现在新教育试验是一个以老师的事业进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关心老师和同学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试验。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新教育对阅读的重视。
《新教育》中提到的六大行动之一是“营造书香校内”,提倡阅读生活。
朱永新老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久不行能有真正的教育。
世界已进入学问世纪,一切的竞争与价值都以学问为主,而一切学问的基础都自阅读开头。
新教育要致力于人的全面进展,而且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新教育就是通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互动阅读发掘孩子的潜力、进展孩子的共性。
朱老师说,在学校就要读书,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师生共同读书的乐园。
而同学读书的爱好与水平又直接受老师的读书爱好与水平的影响。
老师读书不仅是同学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晨诵—午读—暮省”(包括晨诵、读写绘、整本书阅读)这一儿童生活方式课程是新教育探寻的重要成果之一。
让孩子们能在他们的童年和这些美妙而永恒的经典相遇,让这些经典为孩子们铺展一个丰厚宽阔的智力背景,从而开启美妙的人生。
这又和我们学校支配的阅读、经典诵读不谋而合!我们学校每天坚持的晨诵、午读、暮省,学校的校本读物《语文主题丛书》等,已胜利举办了两届跳蚤书市,校内时时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同学和老师都在平常的阅读中共同成长。
读着这本书,我有一种莫名的傲慢与兴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作文读后感:读《写在新教育的边上》
有感
这学期,读了朱永新教授刚刚出版的《写在新教育的边上》。
书的序中曾说:“人生据说是一本大书。
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末,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
”其实想想,教育何尝不是一部大书呢!而我们无非都是阅读者而已。
看了此书后,才发现此书的名字是名副其实,因为第一,书的内容主要不是直接写新教育的,但是多少与新教育有点关系;第二,朱老师这些年在政府工作之外的业余生活,基本都贡献给了新教育,相对于政府工作而言,新教育是“边”。
当然,“在。
的边上”还有许多可以让大家想象的余地。
轻轻翻看扉页,从《父亲,一路走好》到《春天的约会》,从《寻找教育的风景》到《教育,永不缺席的话题》,阅读着朱老师一篇篇饱含深情、充满激情、追寻理想的随笔,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真情真爱,什么叫执著追求,什么叫不知疲倦,什么叫虚怀若谷,什么是教育理想与教育人生!第一辑,父亲,一路走好。
讲的主要是一个儿子对父亲那种深深的爱,我深深地感受到朱市长对父亲的
爱,朱市长的父亲也是一位教育人,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教育人;
在这一篇中我也看到了朱市长的忙碌的工作以及极高的工作责任心,俗话说”忠孝难两全”,朱市长对于自己没能亲自陪父亲走完人生的路是很遗憾的,但朱市长那是为中国的教育而忙碌着,作为新教育的发起人,一个有着5000所实验学校的新教育人,他能不忙吗?作为苏州市的副市长,有多少事情需要他来做,你说他能不忙吗?为此我想朱市长的父亲走的时候是没有遗憾的,而应该是自豪的。
第二辑春天的约会。
讲的主要是朱教授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的一些活动,充分地体现出了一位能反应基层教育声音的委员身份,朱市长不仅仅是传递来自基层的声音,而且也提出了他自己的教育理想。
第三辑寻找教育的风景。
讲的主要是朱市长的日本与欧洲之旅,朱市长的国外之旅是为教育而旅,绝不是一般官员的国外考察,朱市长在书中就提出自己对一些公费考察的痛恨。
第四辑教育,永不缺席的话题。
书中谈到了很多教育在线的故事,看到教育在线,我心里就特别敏感,因为自己也是教育在线的常客,对于活跃在其中热衷于教育的名人如数家珍:非常教育局长张刘祥,秀气的外表里有一股教育的激情,《且行且思》见证了他的探索行动;红袖——一位教育的守望者,不辞辛劳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和对教育理念的守望,以《守望高三的日子》诠释
了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考和实践,真实地再现了红袖在应试教育和理想教育的夹缝里突围的困惑、艰难,以及思考和实践所带来的喜悦和幸福;从网上走出来的陈慧芳,曾获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张家港市第三届“十佳”师德标兵、张家港市名教师、数学学科教改带头人、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等称号,这些荣誉的获得,在于她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与总结。
新教育实验有一个目标追求,那就是:追寻理想,超越自我,在教育在线中,涌现出了很多值得学习的教育人,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不断追求着自己的教育梦。
文中还提到教育在线的网友朱华忠,王开元,衣老师等,朱市长是那么的平易近人,作为市长能与一些网友合的热乎,除了他的个人魅力,除了他们的共同理想之外,朱市长的为人处事可见一斑,我想朱市长是一面镜子,教育人的学习镜子,也是中国官员的镜子。
第五辑带着理想出门。
主要讲述了新教育之梦,新教育实验是一面旗帜,她用理想的方式向当下的中国教育说“不”;新教育实验是一种追求,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中国教育的“桃花源”;新教育实验是一种自觉,她用行动告诉人们,中国教育到了反璞归真的时候了。
朱永新教授是一个有教育“梦想”的人,他说:“教育就应该像生命中的绿洲,给心灵孤寂的人以电光火石般的温暖,让迷途的双腿载欣载奔,找到回家的路;教育,
就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让人不断走向崇高。
”从对父母的爱,延伸到对同事和部下的爱,进而扩大到对教育的爱,对事业的爱,这是一种“博爱”,是一种“大爱”,这样的“爱”在朱永新教授的心里是至高无上的,会用生命去铸造!
阅读朱永新教授的《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感觉这本书很大,一时不易看完,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用“心”去读。
摘录了其中一些句子,与大家一起品读:只有喜欢,只有真正地享受教育,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意义,我们的教育才会精彩。
每一个做教师的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
每一个做教师的都要寻找成功的感觉,这个成功,或许是平常一堂课的出彩,或许是网上一个帖的共鸣,或许是一回思维碰撞和思想交锋时自我的提升,或许是一次教育沙龙或学术研讨时内在的彰显……
这个成功,是“智慧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成功,是对教育充分的、活跃的、忘我的、集中精力的、全神贯注的体验。
教育是引领,“让我牵你的手”,当教育成为带领心灵前行的方式,那激荡灵魂的温暖也弥漫开来;教育是爱,爱是教育的底色,教育是智慧与灵性的爱;教育是理解;是唤醒;是宽容;是给予;是祝福……也许,这正是我们缺乏并渴求已久的灵光一现的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