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一、教材内容本课程将介绍数学中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比例分配的数学问题。

•理解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求解方法。

•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如何应用比例在实际问题中求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简单回顾在学习小数时学到的一些知识,比如0.5(50%)、0.25(25%)等。

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 详细介绍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10分钟)通过多个样例,让学生了解比例分配的定义和应用场景。

教师介绍一些比较常见的比例分配问题,比如商品采购中的比例分配、成绩的比例计算等等。

3. 比例分配的求解方法(25分钟)在学生理解比例分配的基础上,教师将解释如何利用比例分配问题中的数值进行计算。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教师将行进步骤分开进行讲解:首先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之后成立方程,最后求解未知数。

例子可以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某公司年终奖金分配、班级各项学习分配等。

4. 拓展练习(20分钟)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以便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比例分配。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练习,让他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地运用。

5. 检查巩固(10分钟)教师进行随堂测试,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小学数学基础。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教学节奏,以保证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也要通过合理的练习与检查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灵活应用能力的提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三)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三)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三)一、教学目标1.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2.能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比例及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2.教学难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内容:复习1.复习前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进行交流讨论;2.学生回答课后习题。

2. 教学内容:新知2.1 按比例分配1.导入新知:简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按比例分配。

2.讲解比例的基本概念及比例的性质。

3.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

2.2 按比例分配问题1.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每组从课文或课外资料中查找一个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进行分享。

2.引导学生审题和解决问题。

3.汇总各小组讨论的结果,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3. 教学内容:发展1.给予学生若干个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

2.学生相互检查答案,从中互相学习,弥补自己存在问题的不足。

3.对答案进行深入解析,解释解答思路,强化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严谨性。

四、教学总结1.对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体会并进行课程评价;2.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3.下发课后练习并讲解。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2.独立完成若干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体现出自己的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1.在本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讲解概念时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和帮助;2.在教学中体现了情境化教学法,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3.在解答问题时,需要讲解思考的过程和步骤,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总结。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分配的含义与关键词。

2.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分配问题。

3.能够运用比例分配方法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常用比例分配的关键词和符号。

2.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3.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分配。

三、教学重点1.比例分配的关键词和符号。

2.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四、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比例分配方法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1.讲授。

2.示范。

3.练习。

4.互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比例分配吗?2.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如:分数、倍数、百分数等。

3.与学生一起讨论日常生活中比例分配的例子。

2. 介绍比例分配1.介绍比例分配的含义和基本概念,并且完整地讲解了比例分配的关键词和符号。

2.以比例分配电影票为例,向学生演示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3. 实例讲解老师可以选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1. 视频讲解找一段比例分配的实例视频,让学生跟着视频学习并且理解比例分配的方法。

2. 文字讲解给学生讲题目的原题,或者设计自己的题目,一步一步地进行详细讲解。

4. 练习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以检验学生掌握程度,并且加深印象。

练习题可以分为不同的难度,逐渐提高难度。

5. 总结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带前导问题: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吗?2.完整概括:总结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实际应用,并且为下节课预告。

七、教学评估老师可以考虑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评估:1.练习问答:抽取部分学生完成练习题,并且在班上评选出优秀学生。

2.课后问卷:出题理解、难度设置效果和学生反馈。

3.学生思路展示:选学生代表上课展示自己解题思路,让其他同学评估。

八、教学反思老师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材、教学过程等,对下一次教学作出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苏州学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州学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州学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能够熟练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识别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熟练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其应用。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丰富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粉笔、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板书,展示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

然后全班学生进行讨论,总结解题方法。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独立解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发现比例关系,总结按比例分配的规律,进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关系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难以发现比例关系的情况,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问题,找出比例关系。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将比例分配的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勇于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如何发现和运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比例分配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发现比例关系,总结按比例分配的规律。

3.实践: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5.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求比值、按比例分配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一系列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比例知识,能够理解和运用比例的概念,求比值和按比例分配。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因为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对比例知识的运用不够熟练,导致解题出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熟练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实际问题,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比例的基本知识,如比例的定义、求比值的方法等。

然后,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系列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分配问题等,并提出问题:如何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的概念与性质;2.掌握单纯利润、税费、工资等实际问题中的按比例分配方法;3.能够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按比例分配的方法;2.实际问题的抽象化与建模。

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节什么是比例?1.引入比例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确定不同数量之间的关系呢?比例,就是用来解决这类问题的数学工具。

2.让学生观察各种实物的大小、形状等,从中了解比例的概念。

比如,观察不同大小的鞋子,让学生说出这两个鞋子长的比例是多少。

3.给出一道简单的比例题,由学生互相提问、交流,找出解决方法。

第二节比例的性质1.比例的三个性质:基本比例性质、可逆性、可加性。

老师讲解时,可以采用幻灯片的形式,图文并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给出两组比例,让学生自行判断它们是否相等。

然后,又在黑板上练习几道判断相等的比例题目。

第三节实际问题中的按比例分配1.范例题:李叔叔从一家超市购买 80 斤苹果,其中 5 斤烂掉了。

现在他想将剩余的苹果按比例分配给他的三个表亲,比例分别是3∶4∶5,那么每个表亲能分到多少苹果呢?2.请学生自行计算结果,并带出解题步骤。

在解析过程中,对每一步进行详细解释,帮助学生懂得运用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分组讨论,每组自选一个实际问题,并用比例的方法求解,然后组内讲解。

第四节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综合练习1.给出不同难度的综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自行解答,并在课堂上讲解。

2.特别注意:要让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在模型中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示范演示教学法。

教学工具、教材黑板、彩笔、范例题、练习题。

《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参考书目1.《小学数学教育学》2.《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指引》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评价:比例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涉及初中甚至高中数学的内容,因此需要认真讲解。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四)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问题中给出的比例,计算物品的分配数量。

2.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比例的概念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和作用。

2.帮助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
1.复习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回忆起如何按比例分配物品。

2.新知讲解
–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展示几道实际问题,例如:一家商店有500个苹果和300个梨要按照比例3:2进行分配,请问苹果和梨各分
配多少个?
–设计简单易懂的图表来表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

–介绍比例的概念及其在分配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比例分配的意义和作用。

–详细讲解如何计算分配数量。

3.练习与讨论
–告知学生上课需要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帮助其他同学完成练习。

–给学生多组类似问题,让他们自己计算出答案。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在讨论中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课堂小结
–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简单总结一遍,帮助学生最后确认所学内容。

–重点讲解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要注意的关键点。

四、教学评价
1.帮助学生掌握比例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2.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分配数量的方法。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以课堂表现为评价标准。

4.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并与家长进行沟通。

五、课后作业
1.面对更多实际问题,在做题时考虑到比例的作用。

2.与家人或同学分享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7页至第109页的“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应用,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将总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教科书等教具,以及练习本、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100颗糖果,他想将这些糖果按比例分配给他的四个朋友,每个朋友分得相同比例的糖果。

请问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糖果?”2. 讲解:我通过PPT展示教科书第107页至第109页的内容,详细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我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例如:“一家公司生产了1000台产品,这些产品需要按照4:3:2的比例分配给三个部门。

请问每个部门能分到多少台产品?”3. 练习:我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他们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练习题。

例如:“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他们参加了数学、语文和英语三门科目的考试。

如果数学、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分别是80分、90分和85分,请问数学、语文和英语的分数分别是多少?”4. 解答:我邀请学生上台解答练习题,并给予表扬和指导。

同时,我也在黑板上展示解题过程,让学生跟随我的思路一起思考。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公式,例如:“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总量× 比例 = 分配量。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一家公司生产了2000台产品,这些产品需要按照2:3:5的比例分配给三个部门。

第三单元 第8课时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第三单元 第8课时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第三单元第8课时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学流程1.趣味思考:怎样分利润?小王和小李合作做生意,每人都投资了10万元,年底共挣了3万元,他们平分了这些利润,第二年,小王追加了5万,年底共挣了4万,现在他们该怎样来分这些利润才公平呢?说一说这些比表示的意义。

2.根据给出的比,还能知道什么?男生与女生的比是4:5母鸡和公鸡只数的比是4:3药粉和水的质量比是1:10甲数与乙数的比为3:1学习任务一:按比分配【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总量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掌握用总量除以总份数求出每份数的数量,然后用每份数乘以各自所占份数求出各自的量。

同时还可采用总量乘每种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来算,让学生掌握转化的方法,灵活解决问题。

】新知探究—习“方法”出示p59例11内容。

把30个方格涂上红色和黄色,使红色与黄色方格个数的比是3:2,两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先算一算,再涂一涂。

1.怎样理解“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2.用份数的方式理解3:2。

3.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分析一下各种颜色的方格占总量的几分之几?4.根据上面的分析,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小组全作,想出不同的方法。

5.交流汇报,教师归纳总结。

(1)先求出一份有多少格,再算每种颜色的格数。

①总量有多少?它被分成了多少份?每份是多少?②知道了每份的数量,怎样计算各自的数量?(2)用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决。

①刚才我们推导出了每种颜色的方格占方格总量的分之数,我们可以怎样来算每种方格的个数?②求一量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样算?6.该如何检验呢?试着检验结果是否正确?7.30个方格按1:2:3涂成红、黄、绿三种颜色,求三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1)这个题和例11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2)采用不同的方法尝试解决。

(3)汇报交流。

【易错点:学生在使用总量乘每种量占总量的分之数时,会因为分析每种量占总量的分之数错误导致最终做题出错,引导学生分析量时,特别要提醒学生是每种量占总量的分之数,而不是一个量是另一种量的分之数。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到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原理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所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缺乏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原理,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原理,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PPT、案例资料、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操练(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和分析,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和运用。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如何正确找出比例关系、如何列出算式等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如何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2.难点:如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

3.教学黑板:用于板书解题过程和关键步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数量关系转化为比例关系?2.呈现(10分钟)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并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选取部分问题进行讲解,强调解题关键。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总结按比例分配的规律,进而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方法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正确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并总结按比例分配的规律。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2.课件:相关的图片、实例和动画。

3.练习题:针对性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比例相关的图片,如衣服、食品等,引导学生回忆起比例的概念。

然后提出问题:“在这些图片中,哪些是成比例的?哪些不是成比例的?”让学生回答,从而引出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个实际问题: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往乙地,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出发,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往甲地。

问:两辆汽车多久后相遇?引导学生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求解60x + 80y = 120的解,其中x表示第一辆汽车行驶的时间,y表示第二辆汽车行驶的时间。

(教案)第三单元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的含义和性质,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并能够将比例转化为分数形式。

2.了解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解法,掌握分配比例法和总量法两种方法,能够熟练使用这两种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3.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比例的表示方法和性质。

2.分配比例法和总量法的具体使用方法。

3.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问题中。

三、教学过程A. 导入环节1.引入比例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含义和性质。

2.提出实际生活中使用比例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比例的重要性和应用性。

3.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提出分配比例法和总量法的概念。

B. 主体教学1.介绍分配比例法和总量法的具体使用方法,以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掌握这两种方法。

2.提供多组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熟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法。

3.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主解决分配比例问题,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C. 拓展应用1.提出生活中其他需要运用比例的场景,让学生继续探索比例的应用性。

2.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来运用比例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小组合作竞赛环节,让学生在比赛中巩固所学知识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四、教学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给学生反馈,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2.要整体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结合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评估。

3.针对学生的评估结果,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1.在授课中,要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更加积极参与课堂。

2.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采用差异化教学,根据其实际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3.要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多种实例和情境模拟,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体验数学的魅力,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教案)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含义,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含义及基本性质2. 比例的计算方法3. 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计算方法及应用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关于比例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比例问题。

2. 新课:讲解比例的含义、基本性质及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巩固知识。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提纲:比例的含义、基本性质、计算方法、应用2. 例题及解题过程3.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巩固比例的计算方法2. 提高题: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3. 拓展题:研究比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八、课后反思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探讨改进措施。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本节课通过讲解比例的含义、基本性质、计算方法及应用,使学生掌握了比例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清晰,作业布置合理,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练习机会。

课后反思环节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在本节课中,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练习、应用、小结和作业布置六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教学目的和策略。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主要涉及第117页至第119页的“按比例分配”章节。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按比例分配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班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例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比例分配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2. 讲解概念:通过PPT课件,简要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

3. 例题讲解:以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几个类似的实际问题,巩固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

5. 板书设计:将解题过程和答案以板书形式展示,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6. 作业设计:布置几个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练习。

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运用到其他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1. 一个问题:一个工厂生产A产品和B产品,A产品需要2小时,B产品需要3小时,现有8小时的生产时间,如何分配生产A产品和B产品的时间,使得两种产品的产量比为2:3?答案:设生产A产品的时间为x小时,则生产B产品的时间为(8x)小时。

根据比例关系,有2:3=x:(8x)。

解得x=4,所以生产A产品4小时,生产B产品4小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要求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思考如何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鼓励学生探索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运用到其他领域,如商业、生产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实践情景的引入是关键,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案(二)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案(二)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案(二)教学目标1.熟悉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求解方法;2.学会通过解题巩固对比例分配的掌握。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巩固按比例分配的求解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关系;2.熟练运用比例分配的求解方法。

教学过程1. 复习通过一些简单例题,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比例分配的知识点。

2. 引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的是什么吗?(答案: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然后带着学生回顾,按比例分配的步骤。

3. 操作3.1 集体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根据题目中的比例关系,进行按比例分配的计算。

例题1:小红和小明一起做某件事情,事情完成后获得的酬劳是400元,按照小红和小明的贡献比分配酬金,小明贡献了4/7,小红占贡献的部分是多少?(提示:小明的占比是4/7,小红的占比是3/7,而总比例是1,那么小红的贡献部分就是3/7 ÷ 1,也就是9/28。

)例题2:小刚和小黄一起照顾一位老人,每天可以得到50元的报酬,小刚做了1/2,小黄做了1/4,老太太还给了小黄2张电影票,电影票价值10元,50元如何分配?(提示:小刚的占比是1/2,小黄的占比是1/4,还要加上电影票的价值10元,总和就是60元,小刚得到的酬劳是50元 × 1/2=25元,小黄得到的酬劳是50元 × 1/4=12.5元,加上电影票的价值就是22.5元,小刚得到的电影票价值就是22.5元 × 2/5=9元,小黄得到的电影票价值就是22.5元 × 3/5=13.5元。

因此小刚获得的总酬劳为34元,小黄获得的总酬劳为35元。

这样小黄就得到了比小刚更多的报酬,因为还有加上电影票的价值,而电影票的价值是小黄更多的。

)3.2 小组练习将学生分组,让小组自己选一道题目进行讨论,找出解题的方法。

3.3 个人练习让学生进行个人练习。

4. 课堂讲解出示一道全班都练习过的题目,由学生上台讲解解题方法,表现最出色的同学将得到老师的表扬。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四)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2.能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将问题中比例的变化关系整理成表格。

二、教学重点
1.整理比例关系,构造分配比例表格。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理解题目中的复杂比例关系。

2.运用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5分钟)
1.回顾上一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需要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2. 学习新知识(25分钟)
1.引入新课,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

2.分析例题,讲解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将比例关系整理成表
格。

3. 练习(20分钟)
1.按照新课讲解的方法,完成若干练习题。

2.师生讨论,解答问题,纠正错误。

4. 总结提高(10分钟)
1.师生共同总结学习内容,理解比例分配思路。

2.师生共同探讨比例分配的运用场景,运用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
完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按比例分配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
本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比例关系的整理和比例分配的运用方法,在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但是在比例关系的整理和计算上,相对于其它的方法还稍微有一些难度,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更多地进行训练。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比例,能够运用比例的定义解决实际问题。

2.熟练掌握在一定比例下实际数量之间的计算方法。

3.能够通过实例问题巩固比例分配的解法,提高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八章“比例”第三节“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掌握计算实际数量的比例分配方法。

四、教学难点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比例分配的解法。

五、教学方法板书讲解、图片展示、课堂练习、小组合作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1)教师通过举例子做引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比例、什么是比例分配。

(2)举一个实例(如:要将20吨粮食按比例分配,4:6分配给两个仓库,请问两个仓库分别分得多少吨?)2.概念讲解教师从比例的定义出发,阐述什么是比例;再以实物的形式表现出如何按比例分配物品或货物。

3. 计算方法的演算(1)教师讲解比例分配的解法。

(2)白板上列出若干个实际问题给学生进行练习。

(3)教师现场解答学生的提问。

4.课堂练习教师对比例分配的解法进行理论性示范后,让学生课堂上习题并展开交流。

5.小组合作(1)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作业题,让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2)分组汇报答案,并由老师解释说明,讨论出每组解题时出现的疑难。

6.总结老师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以检验他们对这一知识点掌握得如何。

同时也要引导与答疑。

七、教学所需资源白板、黑板、笔、教材、课件、习卷。

八、教学评估(1)教师在黑板上提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并在黑板上展示答案以期达到检验。

(2)教师布置相关作业或练习,以作为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情况的综合评价。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导与学生练习、讨论方式,在不断进步中掌握了比例分配的知识点。

但还需要更多实际问题的补充,增强实践性,在实际问题中熟练应用和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9~60页例11、试一试和练一练,第61页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认识按比例分配时间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例11中的实物图。

提问:图中共有30个方格,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涂上黄色,一份涂上红色,每种颜色涂多少格?如果红色涂20格,黄色涂10格,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多少?
指出: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而是按一定的比来分配。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二、新课
1、教学例11
(1)提问:3 : 2要表示的哪两个数量的比?这两个数量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思考: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 : 2,还可以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

①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 : 2,就是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②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 : 2,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 ,黄色方格占25 。

3,
③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 : 2,也就是红色方格数是黄色方格数的
2
2。

或是黄色方格数是红色方格数的
3
(2)解答例11。

①试试看,用你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例2,并在学习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②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方法ⅰ3+2=5 30÷5×3 30÷5×2
方法ⅱ30×33+2 30×23+2
方法ⅲ30÷(1+32 )
方法ⅳ30÷(1+23 )
(3)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更好一些?为什么?(第二种方法好,好想好算。

)
说说这种方法的思路?(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说,在30个方格里,红色方格数占3份,黄色方格数占2份,一共是5份,也就是说红色方
格占总格数的53,黄色方格占5
2。

)
(4)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如何进行检验?
请你检验一下同组同学做得对不对?(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总方格数。

或者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3∶2。

)
也可以让学生涂一涂,进行验证。

2、教学例11后的想一想。

出示想一想。

提问:1 : 2 : 3表示哪几个数量之间的比?一共有6份,三种颜色的方格数各占方格总数的几分之几?大家会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学生说解题过程。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演。

3、归纳(讨论)
(1)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两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
已知总数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2)怎么解答?
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
(3)我们把具备上述特点,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4)教师提问:分谁?怎么分?
板书: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2、练一练第二题
提问: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要求来分配?
指出:把180块巧克力按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就是把180按照35 : 31 : 24来分配。

3、练一练第3题。

指出:这里都是把300毫升按比例分配,解答时实际都是求300毫升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所以可以根据比直接得出橙汁和水各占饮料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很快算出橙汁和水各是多少毫升。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第1、2、3题
五、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