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合集下载

中职学校诊改方案:福建省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中职学校诊改方案:福建省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福建省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等文件精神,推动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工作,建立学校常态化自我诊改工作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等国家文件为依据,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为宗旨,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促进学校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通过构建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体系,逐步推进教学诊改工作,建立学校常态化工作数据系统,实时诊断、及时反馈与改进,进而逐步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构建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及时提炼典型工作案例,形成学校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良性机制。

三、工作任务(一)建立组织机构1. 组建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领导小组主要工作职责:制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负责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全面推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监督学校和各职能部门、各专业科的质量提升改进。

负责开展全体教师的培训与动员工作,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

2. 成立学校教学质量标准办公室(简称质量办)主要工作职责:(1)发布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标准,形成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2)在学校党政班子的领导下,编写和修订学校建设五年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3)以确保数据采集准确性为原则,组织校内系统数据采集员培训,开展学校工作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4)编制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师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 议,不断改进工作
借助信息技术 手段,提高教 学效率和质量
构建数字化教 育资源,满足 个性化学习需

探索智能化教 育模式,提升 教育公平性和
普及性
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信息化素 养和教学能力
诊断与改进工作将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发展 通过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未来展望:通过诊断与改进工作,推动教育公平和优质发展 建立完善的诊断与改进制度,为教育公平和优质发展提供保障
推动教师团队建设与合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和改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增强教师职业素养和责任感
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诊断与改进 注重数据和事实的支撑,避免主观臆断 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科学性。
客观性原则:以客观事实 为依据,不主观臆断,确 保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准确 性和公正性。
方案。
添加标题
诊断与改进工作 的实施:通过定 期开展课堂观察、 学生作业分析、 考试成绩评估等 方式,收集学生 的学习数据,进 行科学分析和诊 断,提出针对性
的改进措施。
添加标题
诊断与改进工作 的效果:通过实 施改进措施,学 生的学习效果得 到显著提升,学 习成绩和综合素 质得到全面提高。
添加标题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建立奖惩机制:对在诊断与改进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 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处理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 认识和参与度
制定诊断与改进 工作的相关制度
明确各级职责, 建立工作机制
完善诊断与改进 工作的流程和标 准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中职诊改”)制度建设是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为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完善教育行政部门质量管理机制而启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主要工作要求是学校根据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建立制度与机制,根据学校工作目标查找实施中的不足,自我整改完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最终达到诊改工作日常化的目标。

现对学校诊改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做出如下规划。

一、成立机构。

成立诊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督查组和质量管理办公室,简称“质管办”。

1.诊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各科室负责人2.督查组组长:3.质管办,下设两个小组办公室主任:常务副主任:下设小组:(1)数据采集及资料组。

负责数据采集员队伍管理和数据采集、档案资料归档工作,由潘楠负责。

(2)诊断专家组。

负责数据分析诊断,提出改进措施,由老师负责。

质管办地点设在综合楼三楼。

二、组织培训。

1.行政领导培训。

统一思想,加强科室工作合作。

2.教职工培训。

学习相关文件,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3.学生培训。

学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建立诊改工作机制1.明确质管办的职责定位。

制订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工作流程。

2.制订诊改工作制度。

建立完善诊改相关的工作制度,为诊改工作提供保障。

包括:教学诊改工作的资源配置保障制度;工作例会制度;信息采集、报告与反馈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

3.加强诊改队伍建设。

包括数据采集员队伍和诊断专家队伍。

四、工作目标和任务1.工作目标对照“广东省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体系,建立学校的各项工作目标、质量标准、开展自主诊断和改进工作,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和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全体教职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
1.学校类型和层次定位 2.专业设置数量与结构 3.在校生规模 4.社会服务面向、类型、规模
1.在校生规模 2.开设、新增、撤消、停招专业数量 3.专业招生计划:面向、类型、层次、数量等 4.社会服务类型、规模
1.在校生总数 2.升学、就业学生占比 3.招生专业数量、结构 4.各专业学生数量分布及趋势 5.毕业生去向分布及趋势 6.各类社会服务数量统计及趋势
建立平台
3
建立学校数据中心; 规划智慧校园建设,搭建智能网络; 建立质量预警平台; 实现与江西省职业教育信息化系统、全国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融合对接。
四、工作任务
主任
杨乐文
肖红秋
刘仁峰
王树军
副主任
1、诊改工作委员会
委员
委员
谢小萍
委员
李永生
委员
诊改办主任
委员
诊改工作委员会职责: 1、组织领导学校教学诊改工作;2、制定制度、措施,做好顶层设计;3、对部门诊断结果及诊改报告做出最终评判;4、提出改进措施;5、做好经费、人员保障,协调部门关系。
2
分解任务,分步落实。
四、工作任务
(二)构建目标体系
编制年度任务书及任务分解表 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将任务完成与绩效考核相结合 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的完成与规划目标的达成
建立反馈,实现目标。
四、工作任务
(二)构建目标体系
及时将计划任务的落实完成情况输入信息平台系统,实现数据过程性、实时性采集。 基于平台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工作完成报告。 自下而上,完成部门规划、分项规划、学校总规划的年度执行报告。 依据报告结论,不断修正各项目标,实现学校规划目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建立标准体系

教学诊断与改进规章制度

教学诊断与改进规章制度

教学诊断与改进规章制度一、前言教育是国家的根本,教学是教育的核心。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我们校定期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并建立了规章制度以规范和指导相关工作。

本规章制度为我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提供了操作指南和管理制度,希望各位教师认真遵守并加以落实,共同努力提升我校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意义教学诊断与改进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通过教学诊断,可以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2. 通过教学诊断,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高;3. 通过教学诊断,可以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形成一套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三、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具体内容1. 教学现场观摩:通过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互相观摩,以及学生对教学情况的评价,可以了解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难点,并提出改进建议;2. 教学成果评估: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效果;3. 教学成效分析: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教学质量和效果;4.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的评价,可以得出教学效果的评估,为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四、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流程和方法1. 建立诊断小组:由教导主任、年级组长、学科组长等人员组成教学诊断小组,负责对教学情况进行诊断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2. 制定诊断方案: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制定具体的教学诊断方案,明确诊断的内容、范围和方法;3. 实施诊断活动:进行教学观摩、教学过程评价、学生反馈等活动,收集整理教学数据和资料,并进行分析评价;4. 提出改进建议:根据诊断结果,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措施,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术进行指导和改进;5. 落实改进措施:根据改进建议和措施,帮助教师进行改进和提高,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中职学校诊改方案:四川省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中职学校诊改方案:四川省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四川省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试行)二〇一六年十一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2015〕2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川教函〔2016〕501号),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要求。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落实学校办学主体责任,建立自我规划、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常态化、周期性、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推动学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理论依据以“戴明循环”质量管理理论+“知识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为我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理论依据,最终形成基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的,以“质量改进螺旋”为基础单元、纵横联动、全覆盖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与机制。

戴明循环(PDCA)是一个追求持续改进的模型,它包括四个循环往复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的步骤,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

PDCA循环是一个能使任何组织活动有效推进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知识管理,是充分利用组织和个人的智力资本,不断提高组织和个人的知识获取、创造、传递与应用能力的过程。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试行)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川教函〔2016〕501号),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我校遵照《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要求,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立常态化、周期性及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工作,引导和帮助我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以学校“十三五”规划目标为依据,紧密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五纵五横”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以学校为工作主体、专家团队引领诊断、相关利益方有效参与的整改常态化周期性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工作机制、预警和激励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围绕“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100个诊断点”开展诊断,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办学规范”,促进学校发展理念的转变、校园形态的转变、组织形态的转变、办学形态的转变。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建立学校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办学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精神,结合我校办学基础和《“十三五”规划》等学校重要规划文件,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基础自主填写目前,学校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全体师生员工的质量意识有待提升,质量保证行为还处于被动推进的局面,自觉化开展质量保证工作的认识有待强化;二是虽然学校在规划目标、制度建设、标准建立、考核评价各项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完成了初步探索,但学校质量保证工作体系尚未建立;三是学校信息化平台之间数据关联、共享度不高,且尚未实现对过程性数据的把控,数据分析、预警机制尚未形成。

二、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文件精神,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精细管理为载体,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构建基于“大数据中心及质量管理监控平台”的常态化、网络化、全覆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改工作机制,激发学校各层面追求质量的内生动力,培育形成学校现代质量文化,促进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助推学校成为湖南省卓越中职学校。

三、工作思路理念先行,树立全体师生员工诊改意识、质量意识:对标两链,明确责任,问题导向,实现诊改工作、常规工作相融合;平台支撑,分析预警,自主诊改,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按照“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要求,建设学校质量保证工作目标体系、标准体系和内控体系;搭建信息化数据平台,全面提高内部质量管理信息化水平和预警功能;建立教学工作诊改运行机制,构建学校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形成促进学校可持续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省内一流的职业技术学校。

中职学校诊改方案: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中职学校诊改方案: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2016年12月10日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精神,根据《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文件要求,按照全国诊改专委会秘书处的部署,进一步落实学校的诊改试点工作,建立常态化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明确周期内诊改工作要求与安排,不断提升学校发展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鲁政发〔2012〕49号)文件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学校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树立创新发展责任意识和现代质量文化意识,切实履行规范教学管理、保证教育质量的主体责任,建立常态化、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建立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建立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学校自主诊改、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营造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点的现代质量文化,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我改进、自我发展。

探索个性化“诊改”理念、思路和做法,实现自身真正受益,协助推动全省实施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实施。

(二)具体任务1.理顺工作机制。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本地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范和标准,建立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

具体说就是依据“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建立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建立学校常态化自主诊改的工作机制。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各类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机构,其教学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能否得到有效满足。

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诊断与改进制度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的重要性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诊断是对教学工作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和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调查研究,以便为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教学工作诊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现质量监控。

通过对教学工作的诊断,可以及时了解教学工作的质量状况,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

(2) 促进教学改革。

教学工作诊断可以帮助学校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和思路,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3) 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对教学工作进行诊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2.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的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目前对于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和完善,缺乏客观、全面、具体的评价指标和标准,无法很好地反映教学工作的真实水平。

(2) 评价结果的利用率不高。

虽然一些职业院校进行了教学工作的诊断评估,但评价结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缺乏对评价结果的认真分析和有效的改进措施。

(3) 教师参与度不够。

在教学工作的诊断评估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度不够,导致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无法充分反映实际情况。

3.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对策与措施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具体的对策与措施包括:(1)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规章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设计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规章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设计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试行)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川教函〔2016〕501号),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我校遵照《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要求,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立常态化、周期性及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工作,引导和帮助我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文案大全以学校“十三五”规划目标为依据,紧密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五纵五横”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以学校为工作主体、专家团队引领诊断、相关利益方有效参与的整改常态化周期性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工作机制、预警和激励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围绕“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100个诊断点”开展诊断,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办学规范”,促进学校发展理念的转变、校园形态的转变、组织形态的转变、办学形态的转变。

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办法

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办法

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办法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推动和指导我校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简称诊改)工作,我校研究制定了《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请参照执行。

第一条建立诊断与改进机制的重要意义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是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中国制造、创造更大人才红利的重要抓手。

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引导和支持学校全面开展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是持续提高我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制度安排,也是我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履行管理职责的重要形式,对加快发展我校现代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条诊改工作的目标与任务建立基于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推动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具体任务是:(一)构建我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

围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和完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自主诊改、利益相关方有效参与、主管(办)部门协同改进的常态化周期性教学工作诊改制度与运行机制。

(二)搭建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

建设学校、地(市)、省、国家四级架构的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简称数据系统),为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改提供数据服务,为利益相关方参与诊改提供数据参考,为教育行政部门抽样复核与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报告提供数据基础。

(三)引导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逐步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

第三条基本原则(一)坚守底线。

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的,符合2019年以来教育部有关中等职业教育的系列规范性文件要求,是最低要求。

教学工作诊断及改进制度建设及运行方案

教学工作诊断及改进制度建设及运行方案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试行)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川教函〔2016〕501号),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我校遵照《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要求,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立常态化、周期性及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工作,引导和帮助我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1 -以学校“十三五”规划目标为依据,紧密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五纵五横”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以学校为工作主体、专家团队引领诊断、相关利益方有效参与的整改常态化周期性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工作机制、预警和激励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围绕“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100个诊断点”开展诊断,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办学规范”,促进学校发展理念的转变、校园形态的转变、组织形态的转变、办学形态的转变。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22)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22)

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2016年11月目录一、指导思想 (3)二、目标任务 (3)三、诊改思路 (5)四、诊改实施 (6)(一)准备阶段(2016.10-2016.11) (6)(二)启动阶段(2016.12-2017.1) (6)(三)数据完善阶段(2017.1-2017.3) (7)(四)数据分析阶段(2017.4-2017.12) (7)五、保障措施 (7)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为推动学校建立和完善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和《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学校教学部门职能为抓手,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引导学校各专业部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加强师资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提高育人实效,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颁发相关文件精神,通过建立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搭建“学校、教师、学生、专业、课程”与“决策、质量、资源、服务、监控”五纵五横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基于数据系统的“源头数据采集、自我分析诊断”的诊断制度,形成“分层施策、自主改进”工作改进机制,通过3年的时间形成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最终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12020年4月19日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试行)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37号)、《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川教函〔〕501号),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我校遵照《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要求,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立常态化、周期性及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体系,经过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工作,引导和帮助我校主动适- 2 -2020年4月19日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进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以学校“十三五”规划目标为依据,紧密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五纵五横”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以学校为工作主体、专家团队引领诊断、相关利益方有效参与的整改常态化周期性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工作机制、预警和激励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围绕“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100个诊断点”开展诊断,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办学规范”,促进学校发展理念的转变、校园形态的转变、组织形态的转变、办学形态的转变。

中职学校诊改方案:武汉机电工程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与运行方案

中职学校诊改方案:武汉机电工程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与运行方案

武汉机电工程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与运行方案(试行)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及《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等文件要求,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相关工作部署,经研究,学校决定组建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组织机构,制定《武汉机电工程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于2016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教学工作诊改)。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教育部印发的《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7号)等文件精神,切实履行教学质量自我保证的主体责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制度标准、创新运行机制、改进方式方法、提升管理水平,努力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和运行机制,推进自主诊断和自我改进。

二、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建立“覆盖全员、贯穿全程、纵横衔接、网络互动”的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断与自我改进制度,建设“学校、教师、学生、专业、课程”与“决策、质量、资源、服务、监控”五纵五横质量管理体系,不断规范管理、改善条件、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努力适应社会需求,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具体目标1.规范学校管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实施教育部颁发的《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制度标准、创新运行机制、改进方式方法、提升管理水平,践行“改变从今天开始”,倡导“提高质量从我做起”,不断提高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2.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数字校园建设,提高运行管理效率;新建现代化综合实训大楼,建设“武汉市职业教育高水平实训基地”;新建室内体育馆和就业创业实践基地,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计划”;扩建学生生活区,创建武汉市优质特色学校;做好学校整体建设规划,推进南北校区文化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创建“武汉市文明校园”。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运行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运行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运行方案
一、背景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日益成为各地教育发展的
重要组成部分。

而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中等职业学校提升办学水平、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

为此,本方案旨在建立适合中等职业
学校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通过诊断分析与改进措施的实施,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目的与原则
1. 目的
(1) 确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教学改进
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支持。

(2) 制定有效的教学改进措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推
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 原则
(1)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及地方关于教学质量管理的有关政
策法规,在尊重教师专业及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开展教学诊断与改
进工作。

(2) 以诊断为基础,以改进为目的,注重实效性,注重多方面
数据的搜集与综合分析。

(3) 组织广泛参与,加强学校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
共同推进教学改进工作的合力。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试行)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川教函〔2016〕501号),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我校遵照《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要求,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立常态化、周期性及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工作,引导和帮助我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以学校“十三五”规划目标为依据,紧密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五纵五横”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以学校为工作主体、专家团队引领诊断、相关利益方有效参与的整改常态化周期性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工作机制、预警和激励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围绕“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100个诊断点”开展诊断,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办学规范”,促进学校发展理念的转变、校园形态的转变、组织形态的转变、办学形态的转变。

教学诊断与改良工作实施方案

教学诊断与改良工作实施方案

教学诊断与改良工作实施方案1. 规划目标本方案旨在通过教学诊断和改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实现以下目标:- 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2. 实施步骤2.1 设计诊断方案本工作旨在确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提供依据。

诊断方案如下:- 制定课程评估标准及评估工具;- 尽可能采用客观、多元化、定量化的评价方法;- 鼓励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反馈和评价;- 整合评价结果,确定问题出现的频率和原因。

2.2 制定改善方案本工作旨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改善方案如下:-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优化课程结构,加强与现实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对接;- 鼓励教学团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

2.3 实施和评估本工作旨在保障教学诊断和改良工作方案得以落实。

实施和评估步骤如下:- 制定时间表和计划,按计划落实教学诊断和改良工作方案;- 对落实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改良方案;- 凭借质量和价值的评估结果,不断提高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3. 总结与展望本教学诊断和改良工作方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未来工作的深入实施,将不断完善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方案(试行)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川教函〔2016〕501号),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我校遵照《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要求,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立常态化、周期性及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工作, 引导和帮助我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以学校“十三五”规划目标为依据,紧密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五纵五横”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以学校为工作主体、专家团队引领诊断、相关利益方有效参与的整改常态化周期性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工作机制、预警和激励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围绕“ 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100个诊断点”开展诊断,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办学规范”,促进学校发展理念的转变、校园形态的转变、组织形态的转变、办学形态的转变。

构建“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完成“健全组织、完善规划、构建体系、优化平台”四大任务,使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更健全,目标更明晰、标准更科学、制度更有效、机制更完备,平台更强大”,构建学校质量上升模式,激发学校可持续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通过将自我诊断与改进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质量报告,实现的教学工作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递进循环的持续提升。

三、建设任务(一)构建学校诊改运行机制依据学校发展的十大功能板块,进一步梳理和明确各部门任务与职能、员工目标与职责、工作标准与流程,学校日常工作模块化、制度化、流程化等基础上,围绕着“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等质量管控制度及相关流程,建立数据采集与管理制度、质量分析诊改制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考核性诊断制度,完善激励机制、问责机制,形成模块化的质量管控制度体系,并汇总成《诊改制度汇编》《工作流程手册》,进一步夯实学校规范发展、科学发展、目标发展的基础,为教学诊改提供常态化的制度保证。

XXXXXXXX学校诊改制度任务表(二)建立和完善学校质量保证体系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确保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管理规范符合国家要求,建立完善“五纵五横”质量保证体系构架,即:五纵——纵向五系统(决策指挥系统、质量成长系统、资源建设系统、支持服务系统、监督控制系统)、五横——横向五层面(主体)(学校层面、专业层面、课程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通过各层面间体系化的目标、标准形成目标链,标准链,串接纵横,经由大大小小螺旋上的诊断与改进的交叉感应,实现纵向五环节与横向五层面纵横联动,构建起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质量保证体系,梳理各个系统的功能,建立包含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开放多元的质量保证制度,科学完善内部质量保障系统,构建质量预警机制,推动质量保证工作持续改进并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

学校“五纵五横”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运行表(三)建立考核性诊断机制建立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学校、各专业组(行政处室)按年度编制质量分析报告,专业、教师、学生按年度撰写总结,进行质量分析,及时发现实施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部门诊改结果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教师个人诊改结论与年终考核、年度津贴、岗位聘任、职称评定挂钩;学生个人诊改结论与个人量化管理、评先评优、实习就业挂钩。

通过建立质量年报及考核性诊断制度,使每一位师生都成为教学诊断者,每一个管理环节都成为诊断工作的抓手。

(四)建立学校质量分析与监控数据平台开发学校质量分析与监控数据平台系统,完善数据平台在内部管理运行中的状态分析和监控功能,学校“精致教育”的战略目标要求“管理精细、执行精准、队伍精干、课程精当”,为此,以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为支撑,建立职责明晰、责权统一、管理高效、自我监控、自我诊改的人才培养数据运行及预警系统。

对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过程、资源管理等4个项目,专业设置、设备设施、生源、经费等12个要素进行年度监控或实时监控,通过平台的有效监控,对质量生成的各个环节进行过程性、周期性诊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保证学校的“三个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终身发展。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偏离设定的质量目标。

教学质量监控与预警系统四、任务推进(一)强化学习,理论引领学校将认真贯彻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充分把握学校开展整改工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并通过学习将全校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整改工作的具体落实上。

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以现代质量管理技术指导整改,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自觉认真地做好整改工作。

(二)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按照“顶层设计、完善制度、规范运行、即时评价、循环改进”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理念,根据教育部相关指导方案、四川省实施方案和操作规程,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及自身实际,学校进行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切实履行学校在质量保证体系整改中的主体责任。

以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研究制订学校质量工作系列标准,搭建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五纵五横”质量保证体系,学校质量体系的建设步骤:①分析质量环、②研究具体组织结构、③形成文件、④全员培训、⑤ 质量体系审核、⑥质量体系复审等几个步骤。

其次,抓住质量体系的特征,保证质量体系设立的合理性,使全面质量管理有效的发挥作用。

最后,保证质量体系在质量管理中得到有效的实施。

按“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个质量整改步骤,建立常态化周期性质量保证诊断与改进的工作机制,建设学校质量分析与监控数据平台,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整改工作。

(三)专家指导,聚焦方向聘请以职教专家、行业(企业)专家、主管部门领导等组成的专家团队对学校发展能力进行诊断工作。

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了解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各个专项规划,深度访谈学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专业组长、专业带头人和负责人等,对学校的发展能力形成初步调研报告,为学校集聚优势,凝练方向,增强学校发展能力提出指导意见。

(四)文化辅助,突出特色在《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话方案(试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增加一个诊断点“校园质量文化”建设,强化师生质量意识,营造校园质量文化氛围。

注重文化引领作用,营造质量文化环境,树立“以人为本的质量文化”、“自律的质量文化”、“三全的质量文化”,将营建质量文化作为当前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

整改制度以人为本,以促进师生发展为宗旨,师生发展是质量提升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保证质量,必须激发每位师生的内生动力,以自治为理念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是产师生追求质量的内生动力,强化学校质量保证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责任;质量保证要靠全员、全程、全方向保证,最终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展开”质量文化。

(五)分类培训,提升团队整改的组织主体是学校,而承担具体工作的是质量的直接生成者一一学校质量管理人员及教师,整改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因此,为加深对整改工作的理解、统一建设标准、明确工作职责,需要将整改培训列入学校质量管理的常态工作,面向全校范围开展不同对象组织不同内容的分类培训。

(六)精细管理,持续改进学校把整改工作纳入学校每年的党政工作要点,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机制、约束机制、预警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组长和各专业组长的作用,促使学校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结合学校整改工作,梳理和优化学校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理清并确定各部门岗位及职责,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

五、保障措施(一)制度保障以学校“十三五”规划目标为依据,优化纵向“ 5”系统组织机构职责,①理清各部门管控事项,②设计部门管控事项工作流程,③建立工作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横向“ 5”层面管理制度,建立学校内部质量保证的制度体系,为实现持续整改保驾护航。

(二)机制保障建立整改相关运行机制,明确各级各类质量生成和保证岗位职责和相关工作流程,做到“五明确”(岗位、职责、程序、要求、绩效),将人才培养质量整改工作纳入职能部门和专业部常态考核指标体系,设立与绩效挂钩的质量考核奖,全面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三)组织保障依据《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川教函〔2016〕501 号)的具体要求,学校以建立自主整改机制、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的体系及制度、搭建学校质量分析与监控数据平台为目标任务,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的持续改进的组织构架,成立学校领导工作组、分项常态工作组,落实专家团队的组建,确保整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工作保障1.坚持实事求是,确保整改质量。

各责任主体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深入细致地开展自我诊断改进工作,使整改能准确聚焦问题所在,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虚假和浮夸现象。

2.严肃工作纪律,严格遵守规定。

各责任主体从个人到部门到学校整体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长效机制,客观、公正地开展诊断与改进工作,及时推进、及时上报,对态度不端正、工作推诿拖拉、不服从管理等现象坚决严肃处理。

3.坚持信息公开,实行阳光整改。

建立整改工作信息公告制度,在学校网站上开设“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专栏”,及时上传整改相关政策文件、整改工作进程等相关信息,接受全体师生、学生家长、合作企业和社会的监督。

(五)经费保障将整改工作经费列入学校预算,通过省市上专项经费支持和学校自筹,确保整改工作经费到位,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