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后瘫痪综合症的病因及防治

合集下载

奶牛生产瘫痪的诊治

奶牛生产瘫痪的诊治

奶牛生产瘫痪的诊治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为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

本病主要发生于高产奶牛,且多在产后 3 天内发病,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奶牛生产瘫痪的诊治方法。

一、病因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血钙浓度降低奶牛分娩前后,随着初乳的大量排出,血钙大量进入初乳,同时奶牛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骨骼中钙的动用能力降低,导致血钙浓度急剧下降,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从而发生瘫痪。

2、大脑皮质抑制分娩过程中,奶牛大脑皮质过度兴奋,随后转为抑制,对低级中枢的调节作用减弱,导致机体的正常代谢紊乱,诱发生产瘫痪。

3、饲养管理不当日粮中钙、磷比例失调,维生素 D 缺乏,运动不足等因素,均可影响奶牛对钙的吸收和利用,增加生产瘫痪的发生风险。

二、临床症状奶牛生产瘫痪的症状通常在产后 12 72 小时内出现,具体表现为:1、精神沉郁病牛表现为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对周围环境的刺激不敏感。

2、食欲减退或废绝奶牛不愿采食或完全停止采食,反刍停止。

3、体温降低病牛体温通常下降到 35 36℃,甚至更低。

4、四肢瘫痪奶牛四肢无力,无法站立,卧地不起。

5、知觉丧失部分病牛对外界刺激毫无知觉,瞳孔散大,反射减弱或消失。

三、诊断根据奶牛的临床症状、病史以及血钙水平的测定,即可对生产瘫痪做出诊断。

血钙水平低于 5mg/100ml 血液时,即可确诊。

四、治疗1、补钙疗法这是治疗奶牛生产瘫痪的主要方法。

常用的钙剂有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等。

一般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首次剂量为 20 30g 钙,用 5%葡萄糖溶液 500 1000ml 稀释,缓慢注射(10 20 分钟)。

如果在注射4 8 小时后,病牛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可重复注射,但剂量应减半。

2、乳房送风疗法用乳房送风器向奶牛乳房内注入空气,以增加乳房内压力,减少血钙的流失,同时刺激乳腺神经,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摘要】奶牛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奶牛的健康和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包括营养不良、胎儿过大、分娩并发症等。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无力、站立困难等。

通过鉴别诊断可以及时确认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补充营养、提供适当的呵护等。

预防产后瘫痪的关键在于营养合理、配种合理等措施。

产后瘫痪的防治需及时有效,对奶牛生产和产奶都具有重要影响。

加强对奶牛产后瘫痪的防范和管理至关重要,以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关键词】奶牛、产后瘫痪、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防治、预防、生产、产奶、影响。

1. 引言1.1 产后瘫痪的定义产后瘫痪是指奶牛在产后因为身体虚弱、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后肢瘫痪的一种疾病。

产后瘫痪在奶牛产后1-3周内最为常见,可能会给奶牛的生产和产奶带来很大影响。

产后瘫痪主要表现为奶牛后肢无力无法站立,行走困难,甚至完全丧失行走能力。

这不仅影响了奶牛自身的生存和生产,同时也给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损失。

产后瘫痪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钙磷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压迫神经等因素有关。

及时发现并治疗产后瘫痪对于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益和健康状况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生产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后瘫痪的发生,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1.2 产后瘫痪的重要性产后瘫痪是奶牛在产后发生的一种常见疾病,其重要性在于对奶牛生产和产奶造成了严重影响。

产后瘫痪会导致奶牛出现瘫痪症状,无法正常站立和行走,丧失了正常的进食和排泄功能,造成营养缺乏和身体虚弱。

这不仅影响了奶牛的健康状况,还会影响到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产奶量,从而直接影响到奶牛的经济效益和养殖效益。

产后瘫痪还会给奶牛带来痛苦和不适,影响到奶牛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加重其他后果。

产后瘫痪也会增加奶牛的兽医治疗和护理成本,给养殖户带来经济负担。

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产后瘫痪对于维护奶牛的健康,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奶牛生产瘫痪病因及治疗

奶牛生产瘫痪病因及治疗

2020年第12期 吉林畜牧兽医97·草食动物·CaoShi DongWu奶牛生产瘫痪病因及治疗唐 宇吉林省蛟河市兽医兽药监督所,吉林蛟河 1325001 奶牛生产瘫痪病因1.1 低血钙导致的瘫痪奶牛在生产后,其机体内血液中的钙离子含量将会迅速下降,而这就会导致母牛处于低血钙状态,奶牛可能会因此瘫痪。

血钙迅速降低的原因在于奶牛分娩前后的一段时间,体内中的大量血钙将会进入到初乳之中,与此同时将会削弱机体运用骨钙的能力,这样就使得奶牛体内的血钙浓度在短时间内降低明显。

奶牛在妊娠后期,由于胎儿生长速度加快,将会对奶牛腹腔内的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挤压,使得奶牛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影响,如其消化能力会下降,无法从肠道吸收到足量的钙,因此导致低血钙,引发瘫痪。

1.2 脑皮质缺氧导致的瘫痪奶牛在产出胎儿后,其腹部所受到的压力将会迅速下降,妊娠期腹腔器官一直处于压迫状态,分娩结束之后,奶牛所受到的压迫消失,马上就会出现代偿性充血。

而奶牛的中枢神经系统则由之前相对正常的状态转变为缺氧状态,此时奶牛就会表现出短暂性的兴奋和功能性的丧失,这样也容易导致母牛瘫痪的症状出现。

1.3 诱发性因素除以上因素外,其他方面的原因也可能会导致奶牛瘫痪。

如饲料因素,饲料中所含有的蛋白质过高,也容易诱发该疾病,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奶牛采食大量的高蛋白、高脂肪精料,因此使得奶牛瘤胃的正常生理功能被破坏掉了,这样奶牛就容易患上代谢性疾病。

其次,当奶牛血液中镁的含量比较高的情况下,也容易诱发瘫痪。

因为血液中镁离子比较多的情况下,会发生致晕作用,但是如果镁离子的含量比较低,奶牛则会出现肌肉震颤、神经兴奋等症状,这也是诱发奶牛瘫痪的原因之一。

2 奶牛生产瘫痪的临床症状结合该疾病的发病情况,可以将其分为典型症状和非典型症状两种,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奶牛精神不振、行走困难,周身肌肉出现痉挛症状,在站立时无法维持平衡状态,食欲下降甚至是废绝,反刍停止。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奶牛产后瘫痪是指奶牛分娩后出现四肢无力、站立困难甚至无法站立的症状。

该病常见于高产奶牛,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生产效益。

病因复杂,临床症状多样,存在多种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产后瘫痪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酮症酸中毒:产后奶牛体内脂肪分解过多,产生大量酮体,引起酮症酸中毒。

2. 低血钙:奶牛在产后由于高产乳,消耗大量血中钙贮存,造成低血钙。

3. 神经源性瘫痪:产后奶牛骨盆或四肢神经受到牵拉或压迫,导致瘫痪。

4. 过度疲劳:产后奶牛因能量消耗过大,引起全身疲劳,导致瘫痪。

5. 食物中毒:奶牛在产后饲料中摄入有毒物质,引起中毒症状,导致瘫痪。

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包括:1. 奶牛出现四肢无力,难以站立和行走。

2. 奶牛的食欲明显下降,体温升高。

3. 奶牛出现倒地、腿软、跛行等症状。

4. 乳汁分泌减少或停止。

产后瘫痪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包括:1. 给予补钙治疗:根据奶牛低血钙的症状,可以通过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酸钙来补充体内钙贮存;2. 补充能量:可以通过给予高能量饲料,如混合高蛋白饲料、等进行治疗;3. 给予止痛剂:可通过给予合适的止痛剂,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缓解奶牛的疼痛症状;4. 应用相关疗法:如采用腿带固定、放置骨盆支具等方式,来支撑奶牛的肢体;5. 预防疾病:在奶牛分娩前后,注意合理的饲养管理,保证奶牛的营养需求,预防产后瘫痪的发生;6. 保持环境整洁:保持牛舍的卫生,减少奶牛摄入有毒物质的可能性。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复杂,临床症状多样,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也很多。

通过加强对奶牛的饲养管理,保证奶牛的营养需求,注意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生,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益。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产后瘫痪是奶牛在分娩后突然发生以肌肉松弛、瘫痪、昏迷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病。

该病在生产中较为常见,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高产牛多发。

该病病因复杂,多与年龄、胎次、产奶量及品种等有关。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治疗,常导致奶牛局部肌肉缺血性坏死,并发展为母牛躺卧综合征,给奶牛生产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因此分析了解该病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范和对症治疗很有必要。

1发病原因1.1饲养管理不善,饲草饲料单一,比例不当,营养不足日粮中缺乏钙、磷等微量元素或钙、磷比例不当,长期缺乏运动及光照,饲料中维生素D不足或合成障碍,造成奶牛血钙量过低,引发产后瘫痪。

1.2血钙调节功能紊乱奶牛在分娩过程中,子宫、腹肌强烈的收缩会消耗大量的血钙,同时影响消化功能,导致奶牛对钙的吸收减少,造成血钙浓度急骤下降,出现低血钙、低血糖,甲状旁腺功能紊乱,甲状旁激素分泌下降,破骨细胞功能降低,不能充分动员骨中钙入血,使血钙不能得到充分补充,血浆钙浓度下降,造成产后瘫痪。

1.3产道损伤,产后出血过多分娩时产道及骨盆腔的肌肉、韧带、神经损伤,特别是难产时手术助产造成的产道神经肌肉损伤,骨盆腔部荐坐韧带的损伤及强行分娩造成的体贮备的大量消耗等,容易造成产后截瘫。

助产方法不当,造成子宫破裂,引起大出血,使血钙、血磷大量丢失,亦造成母牛产后卧地不起。

1.4大脑皮质缺氧,中枢神经机能障碍奶牛在分娩过程中,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生产后处于抑制状态。

产后腹压突然下降,腹腔内各器官被动性充血。

产后乳房的增大使得血液更多的流向乳房。

这些都导致血流量的重新分配,造成脑贫血、脑缺氧,中枢神经机能障碍,使运动等各项功能丧失,导致产后瘫痪。

2临床症状产后1-5d发病,急性病例可出现在产后1-3h。

发病初期病牛兴奋不安,反应迟钝,后逐渐转为精神沉郁,口流清涎,肌肉震颤,运步不稳,最后四肢无力,卧地不起。

有的病牛卧倒后四肢屈于胸腹之下,头颈弯向胸侧。

有的倒卧后头颈四肢伸直,不久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及防治措施石传林石广成(济南市章丘区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山东章丘250200)摘要:奶牛产后瘫痪是生产中较为常见的营养代谢病,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高产牛多发。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奶牛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的产后疾病,严重影响了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产后瘫痪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酮症、低血钙、低血镁、硫缺乏症、挤乳不畅等因素。

以下将对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因:1. 酮症:酮症是产后瘫痪的最常见病因之一,主要是由于能量代谢紊乱引起的。

奶牛在分娩后需要大量的能量来满足乳制品生产和恢复身体的需要,如果饲喂不够或者能量摄入不足,就会导致体内脂肪分解代谢,产生过多的酮体。

2. 低血钙:低血钙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特别是在产后奶牛中更为普遍。

奶牛在分娩后,由于胎儿的发育和乳制品的产生,需要大量的钙离子。

如果饲料中的钙含量不够或者钙吸收不良,就会导致体内钙缺乏,引发低血钙症。

3. 低血镁:低血镁是一种比较少见,但也可能发生在产后奶牛中的疾病。

低血镁一般与饲料中镁含量不足、镁摄入不良、饲喂次数过少等因素有关。

4. 硫缺乏症:硫缺乏症也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病因,通常与饲料中的硫含量不足有关。

硫元素在体内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包括产生氨基酸、载氮化合物和硫代硫酚。

5. 挤乳不畅:产后奶牛由于分娩和乳汁产生的原因,会出现乳房胀痛、乳汁堵塞等情况,导致挤乳不畅,乳汁无法正常排出。

二、临床症状:1. 酮症:奶牛产后酮症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消瘦、口渴、体温升高、乳量减少、尿液香醇气味等。

2. 低血钙:低血钙的奶牛病症主要表现为不安、四肢抽动、牙关紧闭、出现恶心、呕吐、步履蹒跚、上躯慢、食欲下降、乳量减少、产后不立即产乳、乳质变差等。

3. 低血镁:低血镁奶牛常表现为发抖、步履蹒跚、头抬不正等神经症状,也可能伴有肌肉僵硬、心率改变和食欲下降等。

4. 硫缺乏症:硫缺乏引起的临床症状包括新鲜粪便有拖黑颜色,粪便基部有大量的硫磺结晶,角质化物中的硫含量显著降低等。

5. 挤乳不畅:挤乳不畅的临床症状包括乳房胀痛、乳房硬结、乳汁堵塞、乳汁排出不畅等。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1. 引言1.1 奶牛产后瘫痪简介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在产后出现的一种常见疾病,也称为产后瘫痪、产后躯体瘫痪或产后肌无力。

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奶牛产后的数周内,特点是奶牛出现腰腿无力、站立困难、无法正常行走等症状。

产后瘫痪给奶牛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效率和健康状况。

产后瘫痪的发生与产后奶牛体内矿物质代谢异常、机体能量供应不足、产后管理不当等因素有关。

在产后营养不良、劳累过度或腰腿部受伤的情况下,更容易导致奶牛发生产后瘫痪。

产后瘫痪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腿无力、下垂等,严重的病例甚至无法站立。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提供充足的营养、行动不便的奶牛应得到适当的照顾,并及时进行药物治疗以减轻症状。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产后管理的规范、保证奶牛充足的营养供应等。

通过对产后瘫痪的认识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这种疾病对奶牛的危害,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和健康水平。

这对于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病因奶牛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的产后疾病,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生产能力和健康状况。

产后瘫痪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不良:奶牛产后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营养来支持产奶和恢复身体的过程。

如果奶牛在产后的饲养管理中营养不良,导致体内营养缺乏,就容易导致产后瘫痪的发生。

2. 钙和磷的代谢异常:产后奶牛在分娩后体内的钙和磷需要迅速调整到正常水平,如果无法及时调整,就容易导致产后瘫痪。

3. 生理问题:有些奶牛可能有生理问题或遗传问题,导致其在产后易患产后瘫痪。

4. 过度疲劳:产后奶牛如果疲劳过度或受到过度的应激,也容易诱发产后瘫痪的发生。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在饲养管理上加强营养供给、注意钙磷的平衡、预防过度疲劳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以降低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生率。

2.2 临床症状奶牛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运动障碍:患有产后瘫痪的奶牛在站立和行走时表现出明显的困难,甚至无法站立或行走。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与综合防治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与综合防治
年龄因素。调查发现该病的发生率随母牛年龄、 胎次的增加而增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虽然青年牛 在泌乳的第一天 出现过不同程度的低血钙症 ,但奶
牛 的 胃肠 和 骨 骼 能 很 快适 应 并 满 足 对 钙 的需 要 , 而 随 着年 龄 的增 长 , 这 种 反应 过程 变 慢 , 胃肠 对 钙 的吸
的损伤及强行分娩造成身体贮备 的大量消耗 ,产后 出血的影响更受到关注 , 易造成母牛产后截瘫。
1 . 2 脑 皮质 缺 氧
分娩后牛只腹压突然降低 ,Fra bibliotek腔器官被动性充
血, 使大脑皮质抑制程度
激素 的功能减退 , 以至不 妊娠后半期 , 胎儿发育趟

泌 牛

血, 从而导致大脑皮质贫血、 缺氧。母牛分娩后血液
牛动用骨钙的能力降低。实验证明 , 母牛在干奶期 甲 状旁腺 的功能减退 , 甲状旁腺素分泌减少 , 因而动用 骨钙的能力降低 。
妊 娠末 期 不 变更 饲 料 。母 牛 由于饲 喂 高钙 日粮
产 后 消化不 良综 合症 。母 牛 妊娠 期 间 , 特 别是 分
娩前 , 由于胎儿体积过大 , 压迫前 胃, 特别是瘤 胃神 经, 造成迷走神经性 消化不 良, 前 胃的运动及消化能
难, 步 态摇 摆 。
大量进入乳腺是 引起脑贫血、 缺氧的又一重要原因。
脑贫血时 , 奶 牛一般都有短暂 的兴奋 , 肌 肉震颤 , 抽
养殖技术顾 问 2 0 1 4 . 1
兽 医 临 床
搐, 敏 感 性 增高 , 随后 病 牛 出现 肌 肉无 力 、 知 觉 丧失 、 瘫 痪等 , 这 些症状 和 生产瘫 痪 的症 状有 类似 之 处 。对
力大大降低 ,加之机体及胎儿需要大量 的营养物质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奶牛产后瘫痪是指在奶牛产后发生的一种神经肌肉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奶牛无法站立和行走。

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有很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酸中毒:在产犊后,奶牛的体内产生大量的乳酸,如果不能迅速排出体外,就会导致酸中毒,进而影响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

3. 产犊损伤:在奶牛产犊时,可能会因为胎儿体型过大、胎儿在产道中滞留等原因导致产道受损,进而影响到神经的传导和肌肉的发育。

4. 营养不良:在奶牛产后,由于饲养条件或者饲料供应不足,奶牛的体内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从而导致肌肉无力或者神经功能受损。

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1. 奶牛无法站立或者部分无法站立,只能趴着或者侧躺。

2. 奶牛行走困难,只能用前腿或者后腿一侧进行移动。

3. 奶牛的背部肌肉松弛,不能够支撑起身体。

4. 奶牛食欲不振,可能出现腹泻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5. 奶牛全身乏力,无精打采,可能出现发热和抽搐等症状。

为了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诊断:1. 体检:通过仔细观察奶牛的站立和行走情况,检查肌肉的紧张程度,以及观察有无其他异常症状。

2. 血液检查:可以通过血液检查来确定奶牛的酸中毒程度、血钙浓度和其他相关指标,从而进一步确定产后瘫痪的原因。

3. X线检查:如果怀疑产道受损和神经损伤,可以进行X线检查来确定。

1. 补充营养:在奶牛产后,需要给予足够的饲料,尤其是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以帮助奶牛恢复体力和肌肉功能。

2. 矫正姿势:对于有痉挛和畸形的奶牛,可以进行适当的矫正,帮助奶牛恢复正常的姿势。

3. 康复训练:通过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奶牛恢复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4. 管理调整:对于有产道受损的奶牛,需要调整产后的管理方法,预防再次发生产后瘫痪。

产后瘫痪是奶牛产后易发生的一种疾病,其发病因素复杂多样。

对于出现瘫痪症状的奶牛,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减少损失和提高奶牛的生产能力。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奶牛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的产后疾病,它可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产奶质量。

本文将介绍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

病因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比较多,以下是一些常见原因:1. 营养不良:由于在胎儿成长、分娩和乳汁产量增加期间身体需要更多的营养,如果奶牛在这一时期营养不足,就容易出现产后瘫痪。

2. 饲料不良:饲料中缺乏关键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钙、磷和维生素,会导致奶牛的身体无法满足需求,从而导致产后瘫痪。

3. 排胎难产:如果奶牛在分娩时出现难产,长时间的压迫和挤压可能会导致神经组织和肌肉受损,从而导致产后瘫痪。

4. 恶劣的生产环境:如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高等环境因素也会导致奶牛体内失去过多水分,从而引起酸中毒和电解质不平衡现象,最终导致产后瘫痪。

临床症状奶牛产后瘫痪通常在产后数天到数周内发生。

以下是奶牛产后瘫痪的主要症状:1. 不能站起来:奶牛产后瘫痪会导致奶牛失去站起来的能力,甚至完全不能站起来。

奶牛可能会躺在一侧,表现出极度虚弱和无力。

2. 偏爱一侧:当奶牛躺在一侧时,它可能会偏爱这侧,从而使得这侧的肌肉更加萎缩,导致它更加无法站起来。

3. 摇晃不稳:奶牛产后瘫痪后,一旦站起来便会摇摇晃晃,很容易再次摔倒,甚至可能摔伤。

4. 乳房憩室:由于无法站立,奶牛可能会久躺在一侧,导致乳房憩室的发生。

治疗对于奶牛产后瘫痪的治疗,应该尽快进行,下面是一些治疗方法:1. 补充电解质:当奶牛遭受产后瘫痪时,最好补充适量的电解质,以解决体内平衡问题,从而恢复正常。

2. 给予足够的水和食物:给奶牛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营养丰富的食物,以确保奶牛能够更快地恢复身体健康。

3. 给予合适的药物:可以给奶牛注射一些镁、钙和胰岛素等物质,以帮助奶牛恢复正常的肌肉功能。

预防措施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可帮助降低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生率:1. 给奶牛提供充足的营养和饮水:在奶牛怀孕、分娩和哺乳期间,为奶牛提供足够的营养和饮水,以保持其健康和强壮。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奶牛产后瘫痪是指奶牛在分娩后出现腰骶部或后肢不能正常运动的症状。

产后瘫痪是奶牛繁殖管理中的一个常见疾病,严重影响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预防治疗策略。

一、发病因素1. 饲养管理不当:饲喂营养不均衡、缺乏微量元素等,导致奶牛体质弱,易发生瘫痪。

2. 分娩问题:难产、窝饲分娩和娴熟分娩等问题均与产后瘫痪的发生有关。

3. 繁殖问题:孕期疾病、胎位异常等问题可能引起产后瘫痪的发生。

4. 冷应激:寒冷环境及寒冷季节增加了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生。

二、临床症状鉴别诊断1. 发病早期:奶牛出现后肢跷蹄步态、行走不稳,甚至出现躺倒不起的症状。

2. 发病中期:奶牛完全瘫痪,不能站立,只能侧卧。

3. 发病后期:奶牛四肢抽搐,出现肢体无力和感觉减退的症状。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史,通常可以鉴别出奶牛是否患有产后瘫痪。

但为了确诊,建议牧场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液检验、胎盘检查等。

三、防治策略1. 预防措施:加强繁殖管理,保证孕期营养需求,及时处理产妇病,注意分娩操作,防止难产。

保证牛舍的温暖干净,防止奶牛受冷应激。

2. 饲养管理:合理饲喂,保证奶牛的全面营养。

特别是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提高奶牛的免疫力。

3. 早期治疗:产后瘫痪奶牛需要及时给予治疗。

可以采用药物治疗、钙补充疗法等,促进奶牛恢复运动功能。

4. 康复治疗:奶牛康复阶段,可以进行理疗和运动康复,帮助奶牛恢复正常生活。

奶牛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疾病,对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严重影响。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预防措施和早期治疗,可以有效减少产后瘫痪的发生,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益。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奶牛是养殖业中重要的家畜之一,母牛产后受到的关注程度也非常高。

然而,母牛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产后的前两周,此时新母牛的体重尚未恢复,脂肪储备也十分少。

本文将介绍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

病因1. 钙缺乏:奶牛在分娩前和分娩后的钙需求量高。

母牛需要从饲料中吸收足够的钙,以满足新生牛犊生长和牛奶生产的需要。

如果母牛不能吸收足够的钙,就会导致产后瘫痪。

2. 疲劳:如果母牛经历了长时间的分娩过程,或连续分娩多次,就会出现疲劳,导致身体无法支撑。

3. 骨盆受伤:母牛分娩时如果骨盆受伤,就可能导致产后瘫痪。

临床症状当奶牛患上产后瘫痪时,表现出了以下症状:1. 蹒跚:奶牛在行走时,步伐变得缓慢而安静。

2. 下肢无力:奶牛下肢无力,站立和行走都有困难。

3. 倒置:奶牛可能会在站立时失去平衡,导致倒置。

这些症状会导致奶牛的食量减少,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了疾病。

治疗治疗产后瘫痪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 钙补充: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提供额外的钙元素。

2. 按摩:按摩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紧张。

3. 废鼻纵膈姿势:让患奶牛保持久站,头部高抬呈上斜时通过纵膈的血液流动促进新鲜氧气到达脑部,同时防止食物在食道中卡住,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预防措施为防止产后瘫痪,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提供充足的饮食:奶牛在孕期和分娩期需要更多的营养元素,供应足够的饮食可以使母牛在产后更加健康。

2. 小心静养:母牛需要在分娩后休息,并避免过度疲劳,确保她们的身体可以恢复。

3. 定期检查:检查母牛的身体状况,尤其是在孕期、分娩和哺乳期间。

这可以尽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提前采取措施。

结论奶牛的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疾病,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产量。

了解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式以及预防措施,将有助于检查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高奶牛的生产水平和健康水平。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奶牛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因素很多,主要与营养不良、外力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等相关。

临床症状表现为下肢瘫痪,无法站立行走、食欲不振、腹泻、输乳减少等症状。

针对不同症状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发生。

一、发病因素1. 营养不良:奶牛的日粮营养不良会导致产后体质衰弱,身体虚弱,容易引起骨质疏松和神经系统疾病,从而诱发产后瘫痪。

2. 外力损伤:在分娩过程中,产道受到挤压、撞击等影响,容易引起神经损伤,瘫痪。

3. 神经系统疾病:产后神经系统疾病如急性脊髓炎、脑膜炎等,容易引起下肢瘫痪。

二、临床症状1.下肢瘫痪:牛无法站立,也不能行走。

2.食欲不振:牛因下肢瘫痪吃东西十分困难,同时精神不佳,会出现食欲不振。

3.腹泻:由于牛食欲不振,消化吸收减少,导致粪便不固,出现腹泻。

4.输乳减少:奶牛下肢瘫痪后,活动受限制,产奶量会下降。

三、鉴别诊断在诊断奶牛产后瘫痪时,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症状。

1. 爆裂性腹泻:牛产后由于吃的过多或者过快,引起的胃肠道紊乱导致爆裂性腹泻。

2. 骨折:牛在产前或者产后外力受到损伤导致下肢骨折。

3. 慢性脚病:瘤脚、跟腱断裂等长期受疾病困扰的牛生病症状与产后瘫痪类似。

四、防治方法1. 病前预防:在高产期提供充足营养,并且加强管理,定期进行体检和调理,提高牛的免疫力,预防产后瘫痪的发生。

2. 病后护理:对已经出现下肢瘫痪的奶牛,需要定期按摩肌肉,以缓解瘫痪部位的肌肉痉挛,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3. 适当药物治疗:可以适当口服一些滋补营养的药物,以补充瘫痪牛体内的必要营养物质,有助于二次生产。

综上所述,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很多,需要注意饲养管理和预防,针对不同症状进行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该疾病的发生。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奶牛产后瘫痪,是指奶牛在产后因为身体虚弱或其他原因,导致下半身瘫痪的病症。

这种疾病对奶牛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

一、病因1. 营养不良奶牛在产后需要大量的营养来恢复身体,如果奶牛的营养摄入不足,容易导致代谢紊乱,从而引发产后瘫痪。

2. 生产劳累奶牛在分娩过程中需要承受很大的劳累,如果分娩过程中受到了损伤或者过度劳累,也容易导致产后瘫痪的发生。

3. 场所环境如果奶牛的生活环境不合理,例如常年潮湿、通风不良等,这些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增加了产后瘫痪的发生风险。

二、临床症状1. 下半身无力奶牛在产后瘫痪后,下半身会出现无力的症状,无法站立或行走。

2. 食欲减退产后瘫痪的奶牛常常食欲减退,进食量明显减少,导致营养不良。

3. 体温升高瘫痪的奶牛由于无法行走,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

4. 精神状态差产后瘫痪的奶牛常常表现出精神状态差、消沉等情况,甚至出现情绪波动。

三、治疗1. 提供适当的营养对于患有产后瘫痪的奶牛,首先需要保证其获得足够的营养,可以饲喂高品质的青贮料、浓缩饲料等,以满足其身体的营养需求。

2. 给予良好的护理对于瘫痪的奶牛,需要给予良好的护理,如保持场所清洁干燥,定期为奶牛梳理毛发,定期清洗奶牛身体等,保证奶牛的健康。

3. 经常转移体位为了避免因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而加重瘫痪的情况,需要定时将奶牛转移体位,帮助其保持适当的血液循环。

4.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奶牛出现了产后瘫痪的症状,需要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不能拖延。

四、预防措施1. 合理饲喂在奶牛分娩后,需要合理增加其饲喂,满足其身体对营养的需求,防止因为营养不良而引发产后瘫痪。

2. 生产管理在奶牛分娩时,需要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产后护理,避免因为劳累或者环境因素导致产后瘫痪的发生。

3. 定期体检定期为奶牛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患病情况,并进行预防和治疗。

奶牛瘫痪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奶牛瘫痪的治疗方法

奶牛瘫痪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奶牛瘫痪的治疗方法

奶牛瘫痪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奶牛瘫痪的治疗方法奶牛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后,产后是疾病高发的集中时期,营养不合适是主要问题。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奶牛瘫痪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同时讲讲奶牛瘫痪的治疗方法。

一、奶牛瘫痪的发病原因(1)母牛怀孕期间饲喂单一的饲料,导致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以及钙、磷等微量元素。

(2)母牛缺少运动或光照,导致血钙量低,长期以往会引发气血亏缺的情况,继而出现肌酸肢麻,导致母牛瘫痪。

(3)母牛产后钙调节功能紊乱,造成血钙量低。

(4)母牛甲状腺功能紊乱,使得甲状腺激素分泌量降低,造成多个器官贫血,导致大脑缺氧、贫血、中枢神经出现障碍,继而诱发此疾病。

二、奶牛瘫痪的临床症状本病的特征是体温下降,四做瘫痪,卧地不起,知觉丧失,伴有咽、舌及肠管麻痹。

临床上以产后24小时发病的为最多,且病情发展快丽严重,不及时抢救常引起死亡。

病初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排粪、排尿停止,继而精神沉郁,也有的病例一开始就出现精神高度沉郁。

病牛会出现肌肉颤抖,站立不稳,口流清涎,头颈下垂,运步失调,皮温降低,耳、角、四肢下端稍凉。

部分病牛倒卧后会伸直头颈与四肢,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陷入昏迷状态,失去意识,严重时会发生体温下降、肠胃停止蠕动、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三、奶牛瘫痪的治疗方法1、为母牛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及葡萄糖液,以快速增加血糖、血钙的浓度,若病情较轻,则母牛一般能够在短时间内起身。

2、在母牛的饮水或饲料中添加维生素、钙片、鱼肝油,连续喂食1周,治疗效果较好。

3、对母牛的乳房打气,以提高乳房气压,使流入的血液减少,继而提高母牛的血钙水平,该方法操作简便,可有效治疗母牛产后瘫痪症状。

4、加强饲养管理,增加优质饲草、饲料的投喂量,母牛产仔前向饲料内添加钙物质,可有效预防产后瘫痪。

5、增加母牛的运动量,怀孕后期让母牛多晒太阳,以促进它对钙元素、维生素的合成与吸收。

产后数天之内要控制哺乳量,不可将奶水一次性喂给犊牛。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奶牛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产后营养不良、饮水不足、生理调节失衡等多种因素引起。

该疾病严重影响了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因此对该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发病因素1. 营养不良:奶牛在产后需要大量的营养来支持身体恢复和奶量的增长,如不能摄食足够的饲料,会导致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缺乏,从而引发产后瘫痪。

2. 水分不足:奶牛产后需要大量饮水,而水分不足会导致身体内部的代谢失衡,从而影响奶牛的生理健康和产量。

3. 生理调节异常:奶牛在生理调节方面容易受到环境、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如产后子宫内膜不完全清理,会导致体内荷尔蒙分泌失衡,从而引起产后瘫痪。

临床症状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奶牛一侧蹄部及下肢无力,不能站立行走,甚至不能下蹲或稍作动作便会跌倒。

同时,其食欲降低、睡眠时间延长、奶量减少等生产表现也会受到影响。

鉴别诊断1. 水肿型产后瘫痪:奶牛双侧蹄部和四肢出现水肿,腹部膨胀,体重大幅上升。

2. 萎缩型产后瘫痪:奶牛下肢强度和膝关节角度都有不同程度减小,双后肢因度数不同而呈现交叉状。

3. 急性脑部疾病引起的产后瘫痪:奶牛会出现头痛、眩晕、神志不清等症状。

防治方法1. 加强营养管理:保证奶牛产后摄食充足的饲料,提高日粮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如蛋白质、钙、磷等,以支持其体内代谢及生产恢复。

2. 加强水分管理:奶牛产后需要充足的清水以支持其生物代谢和水分需要,因此,应该保证其饮水的可及性,并进行周期性的饮水观察。

3. 加强环境管理:保证奶牛的舒适性和卫生性,注意通风、排泄物清理和病原体的隔离与治疗。

综上所述,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和症状都比较复杂,防治的方法也比较多样化,但综合管理包括饮食、水分和环境三方面,是防治产后瘫痪的根本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奶牛产后瘫痪是指奶牛在产后出现肢体无力、站立困难、行走困难等症状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了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运动能力下降、饮食不足、骨质疏松、炎症和传染病等。

运动能力下降是奶牛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奶牛由于身体耗能过多,血液中的葡萄糖和钙等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导致肌肉无力,从而导致产后奶牛产生瘫痪症状。

饮食不足也是奶牛产后瘫痪的原因之一,产后奶牛需求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应,如产后饲料不足或质量不佳,会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导致产后瘫痪。

炎症和传染病也可能导致奶牛产后瘫痪,例如产后奶牛患有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会导致其免疫力下降,产后瘫痪。

奶牛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奶牛在产后出现行走困难,无法站立或站立时间较短。

2. 奶牛步伐不稳,行走时经常跌倒。

3. 前肢或后肢无力,不能正常运动。

4. 奶牛食欲不振,食量减少。

5. 奶牛产奶量减少,甚至不产奶。

6. 其他常见症状还包括体重减轻、毛发粗糙、体温上升等。

奶牛产后瘫痪的诊断需要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估。

坐骨神经损伤是产后瘫痪的常见原因之一,可以通过触诊和X射线检查来判断。

饲料和牧场管理的评估也是诊断的重要方法。

1. 饲养管理方面,要合理调配饲料,确保产后奶牛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尤其是钙和磷等矿物质。

2. 提供合适的运动条件,促进奶牛的运动,增强其肌肉力量和骨骼强度。

3. 注意预防和治疗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提高产后奶牛的免疫力。

4. 及时处理其他疾病和损伤,减少对产后奶牛的影响。

5. 给予适量的营养补充,如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较多,临床症状各异,诊断需要综合评估,防治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产后奶牛的健康水平,可以有效地防治奶牛产后瘫痪。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分析与治疗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分析与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药调理
使用中药如四物汤等,以调理气血、促进康复。
针灸治疗
使用针灸技术,刺激相关穴位,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血液循环。
按摩辅助
使用按摩技术,辅助治疗肌肉萎缩和瘫痪症状。
05
预防措施
饲养管理
保证饲料营养均衡
01
根据奶牛的不同生长阶段和生理需求,提供合理的饲料配方,
包括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必需营养素。
肌肉无力
奶牛在瘫痪前,可能会出 现肌肉无力的现象,表现 为行走不稳,步伐蹒跚。
瘫痪症状
后肢瘫痪
奶牛在瘫痪时,可能会出 现后肢瘫痪的情况,表现 为后肢无法支撑身体,无 法行走。
前肢瘫痪
奶牛在瘫痪时,可能会出 现前肢瘫痪的情况,表现 为前肢无法支撑身体,无 法行走。
四肢瘫痪
奶牛在瘫痪时,可能会出 现四肢瘫痪的情况,表现 为无法行走,全身瘫痪。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缺乏
钙和磷缺乏
钙和磷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缺乏会导致骨骼发育不良和牙齿磨损严重。 钙和磷缺乏可能引发产后瘫痪。
镁缺乏
镁是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所必需的矿物质,缺乏可能导致肌肉无力、抽搐等症 状。镁缺乏可能增加产后瘫痪的风险。
其他因素
年龄因素
老年奶牛产后瘫痪的风险较高,这可能与年龄相关的内分泌 变化、骨密度下降等因素有关。
环境因素
如圈舍环境不良、气候变化等也可能影响奶牛的产后恢复, 增加瘫痪的风险。
02
临床症状
瘫痪前兆
01
02
03
食欲减退
奶牛在瘫痪前,通常会出 现食欲减退的现象,表现 为对食物的热情降低,进 食量减少。
精神不振
奶牛在瘫痪前,可能会出 现精神不振的情况,表现 为对周围环境反应减弱, 对刺激的反应减弱。

母牛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母牛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母牛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摘要】母牛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母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

本文深入探讨了母牛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包括引起疾病的内在原因和外部环境因素,以及治疗疾病的药物和方法。

结合预防疾病的关键措施,强调了加强对母牛产后瘫痪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使读者更加深入了解母牛产后瘫痪的危害和预防方法,为母牛养殖生产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母牛产后瘫痪、发生原因、临床表现、防治措施、预防方法、治疗药物、管理意识。

1. 引言1.1 了解母牛产后瘫痪的重要性了解母牛产后瘫痪的重要性对于养殖户和兽医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母牛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会严重影响母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甚至危及母牛的生命。

及时了解母牛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有助于提高养殖户对母牛健康管理的重视程度,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母牛的生产效益和兽医的工作效果。

通过深入了解母牛产后瘫痪的病因和预防措施,养殖户和兽医可以有效地提高预防和治疗的效率,降低经济损失和风险。

了解母牛产后瘫痪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于维护养殖业的生产秩序和质量安全,也有助于提升养殖户和兽医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建立正确的健康管理观念,才能实现母牛的良好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为养殖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母牛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1. 营养不良:母牛在产后需要大量的营养来恢复体力和生产足够的乳汁,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导致饲料中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就容易引发产后瘫痪。

2. 体力透支:产后母牛由于生产和哺乳需要消耗大量体力,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和补给,就容易导致体力不支,进而引发瘫痪。

3. 生产过程中受伤:有些母牛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身体损伤,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和休养,就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4. 遗传因素:部分母牛可能存在遗传性疾病或体质弱,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产后瘫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王延寿摘要:奶牛产后瘫痪综合征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病因复杂,本文从营养缺乏、产道损伤、心包创伤、产后感染、产后出血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产后瘫痪综合征的致病原因,并阐述了其临床症状,提出了详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防治效果,最后举例进一步论证了奶牛产后瘫痪综合征的特殊性。

奶牛瘫痪综合征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病因极其复杂,从而给临床的有效防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根据本人的临床实践和体会,下面介绍本病的综合病因及其防治,以供同行们参考。

1 病的发生大多数在产后3天内发病,5~10岁、产犊3~6次的母牛发病最多,愈是高产牛,发病愈多。

发病与犊牛性别、体重大小、死胎和双胎无关。

上一胎泌乳期缺钙症是下胎泌乳期乳热增多的因素;发生过胎衣不下、子宫炎、酮病等症,有使乳热发生增高的倾向。

干奶期营养状况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1.1 干奶期精料喂量过多,特别是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过高,则对此病更为易感; 1.2 产前饲喂高钙日粮、饲喂高阳离子Na+,K+和低阴离子Cl—、S—日粮,都易促使发病。

临床发现,发生过产后轻瘫的牛,下胎产犊后,有重复发病的趋势。

因此认为,本病是一个能复发和遗传的疾病。

发生过乳热的牛比未发生过乳热的牛易感性高2~5倍。

产后瘫痪是危胁奶牛生产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如失治,容易造成奶农及奶牛饲养企业极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弄清本病的发生原因,建立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笔者从1991年起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并从临床上进行验证。

发现引起奶牛产后瘫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2 病因 2.1 大量钙质随初乳进入乳房,奶牛血钙浓度急剧降低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

也是引起本病典型症状的基础。

干奶期,母牛对钙的需要处于最低限度。

胎儿的发育、尿液和内源性粪钙的排泄等,其总量为10~12g/d。

此时,血浆钙的补充机制处于无活性状态。

分娩后,奶牛泌乳的启动则需要一套快速的钙内环境调节机制。

一头日产10kg初乳的母牛,乳中将消耗23g钙,因此,分娩时母牛每天必须有30g或更多的钙进入钙贮。

这就是说,产犊后第1天,几乎所有的母牛都表现为血清钙水平普遍下降的状况。

对此,只能通过加强胃肠的吸收和骨骼钙盐的析出来满足泌乳的需要。

由于有些母牛不能适应分娩后这种急剧的变化,引起细胞外和血浆钙浓度的下降,最终导致产后瘫痪的发生。

产后母牛发生瘫痪的原因,目前一致认为有以下3点:⑴钙随初乳丢失量超过了由肠吸收和从骨中动员的补充钙量;⑵由肠吸收钙的能力下降;⑶从骨骼中动员钙的贮备的速度降低。

奶牛产后瘫痪有相当独特的内分泌紊乱;营养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钙—激素的调节,因此,饲养管理不当是引起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是日粮不平、钙、磷含量及其比例不当:①奶牛在干奶期,特别是在怀孕后期日粮中钙含量过高。

据报道,干奶期奶牛,体重按500kg计,每头每日只需31g钙即可满足机体及胎儿钙的需要量。

②日粮中磷不足及钙磷比例不当。

日粮中强调钙的供应而忽略了磷的供给,致使产后瘫痪增多,临床上通过使用磷酸二氢钠配合治疗,全部治愈,而且比单纯使用钙制剂治疗效果显著,即可说明此点。

当血清钙磷比例在1.67:1时即可发病,应将血清钙、磷比例控制在1.5:1以下为宜。

③日粮中Na+、K+等阳离子饲料过高。

由于干草是日粮的基础,故含有较高的阳离子,尤其是K+。

这些混合阳离子尤似母牛处在一种轻度的代谢性碱中毒状态,尿呈碱性,pH值升高,在碱性状态下,骨骼和肾脏很难对PTH产生作用。

因而在分娩前喂给高Na+和K+的日粮,分娩时血浆1,25(OH)2D3的浓度较低。

④维生素D不足或合成障碍。

经肝、肾羟化酶作用后的活化型维生素D3(1,25(OH)2D3),具有骨钙溶解、释放作用;促使肠粘膜上皮细胞对钙的吸收作用。

由于日粮中维生素D的供应不足或合成障碍,这不仅妨碍了肠吸收钙的能力,而且,也影响到骨的溶解和释放,其结果必将导致血钙含量的降低。

根据临床观察,大多数病牛对于注
射钙剂可迅速呈现效应,而血清钙值的下降程度又与症状的轻重有一定关系。

另外,产后奶牛机体动用钙贮的能力降低,并且钙磷代谢水平降低而利用甲状旁腺的机能降低。

2.2 低血磷和低血镁的变化也起一定作用。

临床上,有少数病牛,注射钙剂后,虽然症状有所改善,但仍不能起立。

经乳房送风使血磷有一定恢复后,病牛才能起立,说明本病的发生与低血磷有一定的关系。

至于血镁的水平也有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血镁过高(由正常约为 1.5 mg %升至2~3 mg %,钙与镁的比例可由6:1变成2:1),以致镁离子能发挥其医学专用作用;另一种是血镁不足,伴发强直、兴奋,并有感觉过敏及四肢肌肉震颤。

2.3 产后母牛产道损伤,伴随分娩产道及骨盆腔的肌肉、韧带、神经损伤,特别是难产时手术助产造成的产道神经肌肉损伤,骨盆腔部荐坐韧带的损伤及强行分娩造成的体贮备的大量消耗,产后出血的影响更受到关注。

易造成产后截瘫。

2.4 创伤性胃心包炎及腹膜炎,为产后瘫痪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由于怀孕后期腹围增大,加之分娩时强力努责,很容易造成金属异物穿及心包及腹膜使病牛心血管系统机能障碍,气血不足,是发生产后瘫痪的间接原因。

2.5 产后出血过多:由于助产方法不当,造成子宫破裂,引起大出血,使血钙、血磷大量丢失,遂造成母牛产后卧地不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