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 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合集下载

专题十四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十四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十四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建设主备人:李杰审核人:焦玉花时间:2012.4.26 【课标要求】【自主学习——知识梳理】一、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1.条件(1)主观: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无产阶级政党成熟;贫苦民众成为革命同盟军。

(2)客观:具备帝国主义基本特征;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环节;一战激化社会矛盾。

2.进程(1)“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2)“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3)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发动起义:占领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4)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产生人民委员会。

3.意义:成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列强武装干涉;苏俄严峻形势。

(2)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3)特征: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经济的手段控制社会的金融,意图直接进入共产主义。

(4)成效:有利于集中力量战胜敌人。

(5)局限:超越了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农民暴动频发;国家无力组织企业生产。

(2)内容:向农民征收粮食税;运用商品交换,促进市场的繁荣;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

(3)特征:利用市场经济因素发展经济;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4)意义:促进了经济的恢复,稳定了政治局势;是落后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3.“斯大林模式”(1)确立:苏联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20世纪30年代中期确立了斯大林体制。

(2)主要表现①所有制形式——单一公有制。

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成就①开辟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四: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四: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四: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考纲要求] (1)俄国十月革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考点1 俄国十月革命1.条件⎩⎪⎪⎪⎨⎪⎪⎪⎧客观条件⎩⎪⎨⎪⎧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过渡到帝国主义 阶段。

俄国的帝国主义具有浓厚的军事封 建色彩,对内进行压榨,对外推行扩张和瓜 分世界的政策。

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殖民地人民的反 抗斗争此起彼伏。

主观条件⎩⎪⎨⎪⎧ ①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召开。

②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 诞生。

2.二月革命⎩⎪⎪⎨⎪⎪⎧原因:一战使俄国局势恶化,人民群众掀起反战、反饥 饿、反沙皇专制制度的革命浪潮。

过程:彼得格勒工人举行示威游行,并转为起义。

结果⎩⎪⎨⎪⎧ ①推翻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②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③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进程⎩⎪⎪⎨⎪⎪⎧《四月提纲》⎩⎪⎨⎪⎧ ①俄国革命第二阶段应使政权转移到 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③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革命的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

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 武装起义的方针。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6日,武装起义开始。

《告俄国公民书》的发表,宣告临时政府被推翻。

4.结果⎩⎪⎪⎨⎪⎪⎧ 建立新政权⎩⎪⎨⎪⎧ ①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 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 苏维埃。

②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性质: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领导的 社会主义革命。

5.意义⎩⎪⎨⎪⎧(1)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 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2)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整合练习:专题14 世界近代史—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答案

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整合练习:专题14 世界近代史—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答案

专题十四整合训练1、俄国共产主义小组中曾有一个女成员写信问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否可以在俄国实现,马克思直接回答说不可能。

可是后来的事实恰恰相反,第一个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成功了。

其客观原因是( )A.俄国资本主义大工业最发达B.俄国工人阶级力量最强大C.列宁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理论D.—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2、《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

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B.其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C.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D.其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3、“9月,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连续写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列宁提出上述主张主要是基于()A.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性质B.俄国在战争中处于有利的局面C.革命已失去和平发展可能D.布尔什维克党控制了大量武装4、从革命性质方面分析,俄国革命实际上经历了三种革命:即发生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等工业中心的无产阶级革命,发生在广大农村的以农民夺取土地为主要方式的农民革命,发生在民族地区的民族革命。

最终,力量弱小的布尔什维克党赢得并巩固了政权。

据此判断,俄国革命的成功主要是由于无产阶级( )A.有效调动了各种社会力量B.坚持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C.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突出了农村革命的主体地位5、甲问:“什么军舰最厉害?”乙答:“巡洋舰。

”甲吃了一惊,问: “为什么?”乙答:“一艘巡洋舰的炮声改变了世界。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意味着( )A.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到来B.资产阶级政府的建立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D.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推广6、列宁曾经对异常兴奋的工人群众说:“同志们,我们布尔什维克的同志们,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一直所说一定要进行的那一次工农革命,实现了!”。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3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经济建设: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时代)是在斯大林领导下实现的,包含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其步骤是“先工业化,后集体化”;而中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1、联共(布)十四大:1925年,制订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

(发展生产力)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在工业化建设中,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原因是:(1)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帝国主义发动反苏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2)俄国经济落后,为了避免落后挨打,斯大林认为必须完成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改造,必须建立起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即把苏联建设成一个不仅能生产一般消费品,而且能生产各种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1)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

(2)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

产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1)社会制度不同。

(2)苏联的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

(3)起步的经济基础不同: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而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十分短缺2、联共(布)十五大:1927年,制订农业集体化的决议。

(变革农村中的生产关系)▲十月革命后苏俄(苏联)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1)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地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类似与新中国时期的土地改革)(2)以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

因此1927年在苏联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江苏小高考真题分类:专题十四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江苏小高考真题分类:专题十四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07至13年江苏学业水平真题分解)专题十四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选择题:1.(2007•江苏•22)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为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引发的危机B.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D.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答案:D2.(2008•江苏•20)据统计,1925年苏联的种植业与1913年对比的百分比是107%,农业生产总值对比的百分比则是112%。

这一成效的取得与某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

这一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方针D.赫鲁晓夫时期的农业政策答案:B。

3.(2009•江苏•28)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于1935年对莫斯科进行了一个月的访问,他在《莫斯科日记》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

”下列属于日记中“目前这些政策”的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 B.交纳固定粮食税C.推行农业集体化 D.扩大场国营农场的自主权答案:C。

4.(2010•江苏•27)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史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C.开创斯大林模式 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答案:C。

5.(2012•江苏•27)“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曾试图‘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几年以后感到这是‘力所不能及的’。

”为了解决“力所不能及”所引发的社会危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颁布《四月提纲》 B.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实施新经济政策 D.推行斯大林模式答案:C6.(2012•江苏•29)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改良旧制往往是挽救危机的重要举措。

20世纪80年代,苏联也出现各种危机,为此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改革,其主要特征是A.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 B.放弃政府宏观的调节手段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鼓励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答案:A7.(2013•江苏•28)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

专题14+风云变幻的国际格局——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知识大盘点+专题特训】

专题14+风云变幻的国际格局——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知识大盘点+专题特训】

专题十四风云变幻的国际格局——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化内容导航01 阶段特征02 学问整合03 易错概念04 重难深化05 专题训练20世纪上半期(20世纪初至1945年其次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两次世界大战、两种社会制度调整与创新的时期,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时期,也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时期。

政治两次世界大战严峻冲击了世界秩序,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雅尔塔体系,从国际联盟到联合国,布满强权政治颜色,深刻影响了战后的和平与进展;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从抱负变为现实;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取得巨大成果经济苏俄(联)探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冲击,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国经济渐渐恢复;经济大危机后,凯恩斯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指导思想文化列宁主义诞生,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过程中,民族民办法识觉醒(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方面一战及战后秩序1.第一次世界大战(1)导火索: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大事。

(2)全面爆发: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性质: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4)结束: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2.一战后国际秩序(1)体系: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二战及战后秩序1.其次次世界大战(1)局部爆发: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二战的序幕;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斗。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制纳粹德国的主战场。

(3)全球阶段:1941年12月,太平洋战斗爆发。

(4)战斗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同年9月2日,日本投降,二战结束。

2.战后国际秩序(1)体系:建立雅尔塔体系。

第三部分专题十四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第三部分专题十四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第三部分现代历史专题十四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2013·江苏单科·19)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

”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2013.海南单科·18)18.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

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

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3.(2013·广东文综·22)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B.推行农业集体化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实行余粮征集制4.(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

”这一论断()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5.(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教学课件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教学课件
人崇拜,法制不健全并随意受到破
消益重工极显: 露,由成于农业为没经有轻工济尊社重会经发济展规的律,严随重着障碍时坏时难间。,多以许年估的多的量推无大的移辜清损,的洗害弊人运。端遭动到给日迫苏害联造…成…了历


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几次变化? 封建社会变资本主义社会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资本主义社会变社会主义社会
第三单元
一、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减轻人民负担, 提高生产积极性
内容
农业利上用市场和商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品发展经济
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纳
贸易上
税后的剩余产品可以自由提买高卖企,业实积行极自性由和
贸易
劳动生产率,取得
工业上
较好的经济效益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分配上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沙俄:16世纪——1917年 苏俄:1917年——1922年 苏联:1922年——1991年 俄罗斯:1991年——至今
1922年12月 最初入盟的 是俄罗斯联 邦、外高加 索联邦、乌 克兰和白俄 罗斯。后来 共有15个加 盟国。
二、苏教联版的年工级业上化册
苏联的工业化
第三单元
1924年1月列宁逝世, 苏联进去斯大林模式
家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强大起来,从而大大有助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
勒……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
史》
材少料了三1弊3:%1据,:统猪损计减,少害在了农苏33民联%农利,村羊益中减,,少从打了129击62%7农年。民7月生到产193积0年极,性牛。减少了22%,马减
材料四弊:2:经济发展不协调。
材弊料3五::民由于主存法在制着对受斯到大破林的坏个。

课件5: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5: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改革
【考纲扫描】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考纲解读】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 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 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 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真题链接】(福建文综·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 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 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 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 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 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勃列日 涅夫改 革
赫鲁晓夫改革造 成苏联社会混乱
注意运用___价__值__规__律___,扩大 军备竞赛加重了 了企业的经营______自__主_____ 经济负担。1975
权。(2)农业:扩大农场的自主 年以后,国民经济 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 进入停滞时期
标、提高农产品价格等政策
(1)改革从根本上触动了经济
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 冲破传统观念的
(1)“二战”后, _斯__大__林__体__制___弊
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 束缚,取得一定成 地和饲养牲畜;开垦荒地;开 效。(2)在理论上没
端日益暴露。 赫鲁晓
(2)农业全盘集体
展_种__植__玉__米_运动;将拖拉机等 有突破,只是在维
夫改革 化制约了工业的
2.对新中国的影响: (1)中国的“一化三改”,优先在东北发展重工业,受斯大 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影响。 (2)中国的“大跃进”运动,受斯大林模式工业化过程影 响。 (3)人民公社化运动,受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政策影响。 (4)在时间上,苏联的新宪法通过于完成集体化之前,而中 国的 1954 年宪法也通过于三大改造完成之前。

必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必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03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和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实现工业化
苏联在建国初期实现了快速的工业化,建立了强大的重工 业和军事工业体系,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工业国家之一。
发展农业集体化
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运动,将分散的小农经济整合成大规 模的集体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国家提供了稳定 的粮食和物资供应。
平和人民共同富裕。
发展经济和文化
苏联将继续发展经济和文化,提高 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实现 国家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
加强国防和外交
苏联将继续加强国防和外交,维护 国家的安全和稳定,积极参与国际 事务,发挥积极作用。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发展前景和展望
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发展
01
苏联将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
重视科技教育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重视科技教育,培养了大批高 素质的人才,推动了国家的科
技进步。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分析
01
02
03
政治体制僵化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 中,政治体制逐渐僵化, 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制 约了国家的发展。
经济发展不平衡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 中,经济发展不平衡,重 工业和轻工业比例失调, 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运动推动苏联工 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产生 深远影响,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 借鉴和启示
0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和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总结词:重要指导
详细描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它为苏 联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和理论基础。

历史八年级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图文PPT课件模板

历史八年级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图文PPT课件模板
详细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 明分项内容。
汇报人: XXX
新课导入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内容:①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使







出租土地,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农民可来自以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 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 联的模式僵化了。”
(1)“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

2









了 ” 指 什 么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唱。它的声音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不但所有的公鸡都唱起了歌儿,就连睡梦中的你,听了这首歌儿也会立马起床,你也会静静地站在那,倾听着美妙的音乐。
——姜长斌《读懂斯大林》
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

苏联模式带来的深刻教训: (1)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2)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3)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 (4)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等。
1.教材变式题1921年春,为缓解危机,恢复和发展生产,苏维埃俄国在列宁
——《世界上下五千年》(现代卷)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制定“新经济政策”的背景,说明该政策“新”在何 处。
背景:国内战争结束,苏俄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新”:以征收粮 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材料二 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行业)。 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社会主义建设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 力的发展;要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要搞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综合平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等。 (言之有理即可)
A.完全肯定 B.全盘否定 C.客观公正 D.不置可否
10.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B ) A.应对国内外敌人的联合进攻 B.解决现实中新的困难和危机 C.引进外资恢复资本主义制度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
11.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这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 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 《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D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社会主义制度显示出优越性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 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 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 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 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 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 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 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新经济政策的 所在。 “新”所在。
农业集体化运动
农业集体化运动 时间 背景 富农 方式 影响 1929--1937 1929--1937 -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消灭富农 强制推行 为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为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但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处 于停滞状态。 于停滞状态。
农庄里面 对丰收喜悦的少女!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 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 木犁的穷国, 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 业 工 业
新经济政策
固定的粮食税 有区别地对待大、 有区别地对待大、 中、小工业
余粮征集制 工业国有化
商 取消商业贸易, 产品交换转为自由 容 业 取消商业贸易,国家集中分配 产品交换转为自由 分 配 强制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 工资级别制,按 强制劳动, 不劳动者不得食” 工资级别制,
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苏联生产力水平, 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水平 存在四大问题: 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水平,存在四大问题:
1、片面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长期落后; 、片面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长期落后; 2、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3、从农民身上拿走东西太多,生产积极性不高; 、从农民身上拿走东西太多,生产积极性不高; 4、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地方和企业缺乏积极性。 、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地方和企业缺乏积极性。 总之,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 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 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2011
专题十四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
1.(2007•江苏•22)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为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引发的危机
B.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D.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答案:D
2.(2008•江苏•20)据统计,1925年苏联的种植业与1913年对比的百分比是107%,农业生产总值对比的百分比则是112%。

这一成效的取得与某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

这一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方针
D.赫鲁晓夫时期的农业政策
答案:B。

3.(2009•江苏•28)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于1935年对莫斯科进行了一个月的访问,他在《莫斯科日记》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

”下列属于日记中“目前这些政策”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交纳固定粮食税
C.推行农业集体化 D.扩大场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答案:C。

4.(2010•江苏•27)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史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创斯大林模式 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答案:C。

二.判断题:
5.(2011•江苏•35)1921年,苏俄开始采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随之迅速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答案:B。

三.材料题: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