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民族团结进步综述

民族团结进步综述

民族团结进步综述
民族团结进步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下是对民族团结进步的综述:民族团结进步是指各民族之间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这种进步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上,更体现在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情感交融上。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进步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实践中,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强,相互了解和尊重的程度不断加深。

同时,各民族在共同发展中也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未来,我国将继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一方面,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高各民族群众对民族团结进步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将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同时,还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国民族团
结进步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总之,民族团结进步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明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论略

明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论略

明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论略作者:彭勇来源:《江汉论坛》2023年第09期明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发展迅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特征越发突出。

明代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思想,致力于构建“天下一家”的政治格局,制定灵活、务实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在政治上包容共存,经济上交流互补,各阶层的社会流动性增强,各民族从物质生活到精神文化的深度交流和多向度融合不断加深。

一、“大一统”思想构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政治基础在传统中国,中华各民族的团结内聚是以“大一统”思想为核心的,各民族的交融也是以“大一统”思想为前提展开的。

“大一统”是政治上走向统一、维护统一的思想基础,也是全社会共同的向心力与回归的力量。

早在秦汉王朝国家形成之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文化已有广泛的交流和融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文化共同体。

西周至战国时“大一统”思想已经萌芽,人们追求的“理想国”绝不是地方性政权,而是统一国家。

秦汉“大一统”王朝国家出现后,“大一统”思想正式形成,“大一统”已不单指疆域上的一统,而是一个包含有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各种要素在内的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如王者无外、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华夷一体),建立“大一统”的格局,已经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共同追求,明王朝也不例外。

明朝一建立,在国家层面马上组织编纂《元史》,既是宣示自己统治的正统和合法性,又清晰地表达:明朝取代的只是蒙元政权,继承的即是元朝统治传统中国的正统和合法性。

因此,明朝对元朝的“遗产”多有继承,特别是对传统中国统治体系的继承。

明初中央对“大一统”的追求,首先表现在对“天地清宁”“华夷绥靖”的追求,实现北上伐元、取而代之,征战四方、以武功定天下,经略各地、天下归一等政治目标。

其次体现在国家制度设计上,倡导“大一统”思想,实现“内治外安”的政治理念。

朱元璋说,“朕既为天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字如一”(1)。

朱棣也认为:“夫天下一统,华夷一家,何有彼此之间?”(2)虽然明朝也传承了传统的“夷夏观”,“内中国而外夷狄”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其民族观念和民族政策当中,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大一统”和“天下一家”的追求。

满学研究视角下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满学研究视角下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总第249期‘北京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满学研究视角下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常越男[收稿日期]㊀2023-11-05[作者简介]㊀常越男(1979 ),女,山东荣成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㊂[摘㊀要]㊀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㊂目前学界有关北京史的学术史回顾和理论探讨,集中在文化史㊁城市史㊁区域史㊁社会史的范畴㊂与之相比,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则较少被纳入学术史讨论的范畴㊂在传统区域史研究视角下,其主要以通论性研究为主,涉及北京民族融合的历史㊁民族文化㊁民俗㊁饮食㊁医学等方面㊂满学作为专门之学,探讨了清代八旗制度与北京㊁满语文与北京话㊁北京地区多语种文献㊁清代京师文化与当代京味文化等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㊂新时代的满学研究应更好地关注首都,关注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从首都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挖掘丰富的多民族融合因素㊂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论坛(2023)聚焦 推动满学研究高质量发展㊀繁荣发展首都哲学社会科学 主题,展现了满学领域对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最新研究成果㊂[关键词]㊀满学;各民族交往交流;民族融合;北京史[中图分类号]㊀K28㊀㊀[文章编号]㊀1002-3054(2024)01-0038-10[文献标识码]㊀A[DOI ]㊀10.13262/j.bjsshkxy.bjshkx.240104㊀㊀一㊁引言㊀㊀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㊂ 9月14日,习近平向2023北京文化论坛致贺信,指出: 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㊁创新性㊁统一性㊁包容性㊁和平性的有力见证㊂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㊂北京,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870年的建都史,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长期交往㊁交流㊁交融,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㊂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是我们研究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重要内容㊂在区域史的研究视角下,已有一些研究成果;满学的研究视角,则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㊂本文回顾了不同时期有关北京史的学术史研究㊁区域史研究视角下的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状况,重点83满学研究视角下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从满学研究的视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进行梳理,并展现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㊂㊀㊀二㊁区域史研究视角下的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㊀㊀(一)有关北京史的学术史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史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通史类㊁专史类的著作和相关成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形成了相关的学术史研究㊁阶段性总结和学科思考㊂曹子西‘北京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一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史研究方面的主要成就,重点包括北京大学侯仁之先生在历史地理学方面的研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编纂的‘北京史“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纂的‘北京通史“(十卷本)㊁大规模文化工程‘北京志“的编纂等㊂该文从文化史㊁城市史两个方向对北京史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一方面是北京文化史的研究,尤其是元㊁明㊁清成为全国首都以来的北京文化史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北京城市从封建皇家堡垒向近代㊁现代城市演变进程的研究㊂ [1]吴建雍‘北京史研究现状及展望“提出要加强对城市史理论的探索,增强都城史研究的理论思维,并对北京史的专史研究提出建议[2]㊂邱国盛‘百年北京史研究综述“梳理了20世纪以来北京史研究的特点和观点,重点关注了古代北京和近代北京的城市史研究,在城市史研究的贯通性㊁比较研究㊁学科交叉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3]㊂李二苓‘1978年以来的北京史研究综述“从社会史㊁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两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北京史研究做出综述,认为北京史可以在 城市环境史 的研究中大显身手[4]㊂王岗‘关于北京史研究的两个问题“‘北京史研究四十年“等文,关注都城史的研究㊁区域史的研究,概括了北京历史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㊁几种形式㊁主要趋势[5-6]㊂陈娜娜‘百余年北京史研究述略“在梳理了北京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借鉴 新文化史 新社会史 等理念,对民国北京史㊁民众日常生活史等方面展开研究[7]㊂此外,章永俊‘北京史学的现实关怀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北京史研究“等,在不同层面对北京史的研究做了回顾[8]㊂以上有关北京史的学术史回顾和理论探讨,集中在文化史㊁城市史㊁区域史㊁社会史的范畴,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一段时期内北京史研究的重心㊂与之相比,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则较少被纳入学术史讨论和总结的范畴,而往往只作为一种历史背景被关注㊂例如前引‘北京史研究四十年“一文中提到辽代之前,北京是各民族交往最频繁的地区之一,辽代以来,民族融合的主旋律越来越清晰㊂‘关于撰写清代北京史的思路“一文指出,清代北京显示了中华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大发展,更加发挥着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作用[9]㊂前引‘1978年以来的北京史研究综述“一文将民俗史㊁少数民族史㊁城市史㊁文化史㊁经济史的研究统一归入了社会史研究的范畴下㊂可见,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状况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的学术史进行专门梳理㊂(二)区域史研究视角下的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20世纪60年代,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编写的‘北京史“是一部简明的北京通史㊂该作最初是油印本,在1985年㊁1998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并多次再版㊂[10]其相关内容涉及北京地区的民族关系㊁民族政策等㊂1994年,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的‘北京通史“共十卷,包括:远古至魏晋北朝卷,隋唐五代卷,辽代卷,金代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上,清代卷下,民国卷,当代卷㊂每一卷基本都涉及民族关系的问题㊂例如第一卷中,就包括了燕地各族间的友好往来㊁秦汉时期蓟城及北部地区的民族关系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等章节内容[11]㊂总体而言,有关北京史的通史类著作虽涉及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但多为宏观的㊁概93‘北京社会科学“㊀2024年第1期括性的研究㊂与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相关的专门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民族融合的历史㊁民族文化等方面㊂比较有代表性的专著有‘北京民族史“‘北京民族文化“等㊂‘北京民族史“一书,在中国通史的脉络中对北京地区有关民族融合和战争的史实㊁建都王朝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分别按照先秦至两汉时期㊁魏晋十六国北朝时期㊁隋唐时期㊁五代及辽代㊁金代㊁元代㊁明代㊁清代㊁民国等九个时期展开论述[12]㊂‘北京民族文化“一书以北京多民族共同缔造的文化为研究对象,从远古时期到当代,共计100多个专题,内容涉及北京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件与重要人物㊁史迹㊁档案文献㊁文化遗产㊁文学艺术等[13]㊂以上两部著作皆是集体成果,以时间跨度长㊁主题多样性为主要特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基础㊂相关的论文,主要有李淑兰㊁张宝秀㊁滕绍箴等的研究㊂李淑兰‘北京历史上的民族杂居与民族融合“一文指出,多民族杂居与融合乃是北京历史的特点之一,其原因包括:地理位置与经济条件㊁政权的力量㊁实施的政策等[14]㊂张宝秀‘北京 中原与北方民族文化融合的中心“以殷商以前㊁西周至战国㊁秦至五代㊁辽至民国㊁新中国成立以来五个历史阶段,论述了北京地区的中原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过程[15]㊂滕绍箴‘从 燕行录⓪侧看北京民族文化特点“一文关注了北京文化发展源头与基本特点㊁文化主流发展趋势及满㊁汉文化相互认同等问题㊂文章指出:北京民族文化是经过数千年发展和演变,以炎黄文化为基础和源头,形成独具特色的燕蓟文化;在燕蓟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 进一步凝聚魏㊁辽㊁金㊁元㊁清各个民族文化个性,形成北京特有文化内涵 ;而中原传统文化始终是北京民族文化发展的主旋律㊁主流发展态势[16]㊂此外,相关论文还有常书红等‘北京建都以来的民族融合和文化认同“[17]㊁于洪‘论北京地区的民族交汇㊁互动与融合“[18]㊁梁庭望‘南方民族在北京的足迹“[19]㊁杨圣敏‘多民族在北京地区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缩影“[20]等㊂有部分学者还从民俗㊁饮食㊁医学㊁地名等不同视角对北京地区的多民族融合特征进行了阐释㊂首先,是民俗方面㊂赵书‘北京的民俗与民族“一文从民俗角度阐述各族人民对北京发展的贡献,说明伟大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这一事实,认为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京味民俗[21]㊂周锦章‘试论近代北京少数民族手工业的民俗文化特征“一文指出,汉㊁满㊁蒙㊁回四个民族的手艺人相互融合是近代北京手工业的特色之一[22]㊂常书红等‘民族融合与北京风俗变迁“一文认为,自古以来北京就在风俗上呈现出多民族融合的特点,主要按照先秦至宋辽时期㊁辽至清中期㊁清后期至民国时期㊁新中国成立以来等几个历史时期概述了北京在风俗上的上述特点[23]㊂其次,是饮食方面㊂万建中‘民族交往与文化交融的历史演进 基于北京饮食文化的视角“‘从民族饮食到 中国饮食 的转型 以北京为考察点“等文,认为北京饮食文化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 呈现多民族的特性 ㊂元㊁明㊁清三代完成了从民族饮食向 中国饮食 的转变㊂华㊁夷饮食的差异与融合,最终确立了大一统的饮食格局[24-25]㊂最后,是医药方面㊂徐江雁‘金元时期其他民族医学与北京御医群的学术交融“关注了北京宫廷医学以汉族医学为主体同时兼容其他民族医学成果的情况[26]㊂此外,孙冬虎‘京杭运河沿线地名文化遗产的形成轨迹“从地名学的角度探讨了京杭运河沿线城邑名称中隐含的非汉语成分㊂[27]断代史研究领域,亦有对北京民族史的研究㊂例如彭勇‘论明代北京的民族构成及其生活“㊁田澍‘明朝迁都北京与多民族国家治理“二文分别讨论了明代汉族㊁蒙古族㊁回族㊁女真㊁藏族和其他民族在北京地区的生活状况㊁生活方式的共生与相互影响,明朝迁都北京的多民族交融因素以及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影响[28-29]㊂04满学研究视角下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㊀㊀三㊁满学研究视角下的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㊀㊀满学是一门综合性㊁国际性的学科㊂关于满学的概念,学界有不同的表述方式㊂广义的 满学 概念,比较有代表性的提法是 满学是主要研究满洲历史㊁语言㊁文化㊁社会及其同中华各族和域外各国文化双向影响的一门学科 [30]㊂这里既有满学定义的内涵与核心,又有其外延与展伸㊂与之相对的,是 用满文研究满洲之学 的狭义界定㊂有学者进一步从广义的角度总结: 今天所说的满学,实际上就是 满洲学 ,是研究满洲及其文化的科学,亦可称是研究旗人及其文化的学科,是具有历史特定性的学科㊂当然,在 满族 名称出现后,在社会中凡发现有上述文化特征者,同样属于满洲学即满学范围,并无排斥㊂一言以蔽之,满学的内涵从主流和严格意义上说,应当是 满洲学 ,即是研究 满洲及其文化的科学 ㊂ [31]满学与北京渊源深厚㊂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脉络来看,清朝定都北京有268年,对北京的历史㊁语言㊁文化㊁民俗㊁饮食等产生了重要影响㊂从文献资料上来看,北京保存着大量清朝史迹和文物,浩如烟海的多语种档案㊁文书㊁契约㊁碑刻㊁图绘等重要资料滋养着满学学科的发展㊂满学研究领域对北京的关注,重点之一就是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涉及历史㊁语言㊁文献㊁文化等方面㊂下文进行简要梳理㊂(一)清代八旗㊁旗人与北京八旗制度是满洲特有的军事㊁社会组织形式㊂隶属八旗的称为 旗人 ,隶属省府州县的是 民人 ㊂清朝把绝大部分八旗兵丁安排在北京及其附近,称 驻京八旗 ,俗称 京旗 ;把其余部分派驻全国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 驻防八旗 ㊂旗人与北京(京师)的关系非常密切㊂刘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会“一书是清代北京八旗和旗人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对清代北京的满汉关系㊁旗民关系问题给予重点关注㊂[32]此外,作者还撰文从旗人与民人的房屋买卖㊁土地买卖㊁商铺等角度进行了个案研究㊂[33-35]常书红‘清代北京的旗㊁民一体化进程 兼论北京满汉文化的交融“也是以旗人㊁民人的视角探讨北京满汉文化交融㊂[36]张福记‘清末民初北京旗人社会的变迁“则重点关注了清末民初的北京旗人社会㊂[37]对于清代八旗制度对北京的影响,学界研究主要集中在八旗衙署㊁旗营㊁旗地㊁人口等方面㊂赵寰熹‘清代北京八旗都统衙门布局初探“‘清代北京旗民分城而居政策的实施及其影响“等文,重点关注了清代八旗衙署布局以及旗民分城而居政策对北京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㊂[38-39]荣铁耕‘清代北京的健锐营“㊁于德源‘清代北京的旗地“等关注了北京的健锐营和旗地㊂[40-41]韩光辉‘清代北京八旗人口的演变“对清代八旗的人口演变进行了分析㊂[42]关于北京旗人的生活,研究主要关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㊁文化活动和艺术创作等㊂李扬‘清代北京旗人社会生活管窥 以 成府村志⓪为中心的研究“㊁孔中华与张磊‘悠游街巷:清中期北京内城旗人的日常活动 以 闲窗录梦⓪为例“等,是对旗人日常生活的关注㊂[43-44]杨原‘北京旗人与北京曲艺“㊁梁帅‘晚清北京戏曲票房的形成与发展 基于对旗人戏曲活动的考察“,描述了清代北京旗人的戏曲活动㊂[45-46]具体到旗人的艺术创作,有金启平‘北京旗人艺术 岔曲“一书,此外还有杨原‘试析晚清民国北京八角鼓之流变“㊁谢磊‘闲暇㊁生计与文化 北京八角鼓票房流变“等论文㊂[47-49]总之,从八旗和旗人的研究向度对清代北京的民族关系㊁多民族文化交融所做的研究,成为展现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生动案例㊂(二)北京话㊁满语文与满文文献探讨满语文对北京话的补充作用,是从语言学角度探讨历史上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又一视角㊂14‘北京社会科学“㊀2024年第1期一种观点认为北京话与满语有关系,满语对北京语音有补充作用㊂例如,爱新觉罗㊃灜生‘北京土话中的满语“一书认为现在的北京话中仍频繁地使用满语词㊂[50]赵杰‘满族话与北京话“‘北京话的满语底层和 轻音 儿化 探源“等专著,强调北京话中的满语因素,认为清代的 满式汉语 对汉语北京话有重要影响㊂[51-52]其另有数篇论文对此加以探析:‘北京香山满语底层之透视“以居住在香山的满族人的土话为例,描述了满语向汉语替换的融合过程;‘京郊火器营北京话中的满语词“一文,对北京西郊的清代火器营所在地的北京话进行分析,举例说明其中的满式汉语包括带有满文化特色的词汇;‘满语对北京语音的影响“一文,从音高㊁音重㊁音素探讨满语对北京语音的影响㊂[53-55]此外,魏兆惠‘清代北京官话特殊副词 白 来源于满语的若干旁证“㊁张嘉鼎‘北京现存满语杂记“等,都是对上述观点的一种案例型的研究㊂[56-57]张菊玲‘满族和北京话 论三百年来满汉文化交融“从语言的角度阐释了这种满汉文化的交融㊂[58]另外一种观点,对北京话中的满语遗存持保守态度㊂周一民㊁朱建颂‘关于北京话中的满语词“一文认为北京话里确有满语遗留成分,但数量不会很多,由此要得出 语言接触的规律 也是比较困难的㊂[59]季永海‘关于满式汉语 与赵杰先生商榷“一文质疑 北京话来自满式汉语 的观点,说明作为 满式汉语 证据的许多汉语词与满语没有关系㊂[60]季永海‘关于北京旗人话对北京话的影响“更指出,早期北京话中有一些满语借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借词也消失殆尽㊂[61]近几年,有关学者围绕 满式汉语 这一问题产生了学术争鸣㊂戴昭铭‘ 满式汉语 和京腔口音“一文认为,清代 满式汉语 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清代中期满族在双语阶段使用的一种皮钦式汉语,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 过渡语 作用,不应当否认其现实性,但也不应当用 满式汉语 指称满汉语言融合后形成的 京腔 ㊂[62]季永海‘ 满式汉语 及其他 答戴昭铭先生“的系列式五篇文章,则对 满式汉语 的相关理论陈述进行了否定㊂[63-67]北京地区的多语种档案文献,记载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史实㊂满文档案和文献的研究,是满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关注点㊂①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部㊁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合作编写‘北京满文石刻拓片目录“(手抄油印本,1979)收录拓片642种㊂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满文编辑部编写的‘北京地区满文图书总目“收录了北京地区14家图书馆㊁单位的1700余种满文图书;‘北京地区满文碑刻拓片总目“收录了北京地区图书馆㊁档案馆㊁博物馆等7个单位所藏满㊁蒙㊁汉㊁藏等多体文字合璧的碑刻拓片764种㊂[68-69]‘中央民族大学馆藏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名录“分为蒙文卷㊁满文卷㊁纳西卷,收录满文古籍214种㊂[70]‘民族文化宫图书馆(中国民族图书馆)藏多文种合璧古籍总目提要“收录该馆藏多文种合璧古籍条目107条㊂此外,档案整理翻译方面,有‘雍和宫满文档案译编“等㊂[71-72]除上述编著外,另有相关文章对该领域予以关注㊂屈六生‘故宫藏满文图书“㊁李雄飞‘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满文古籍孤本提要“,分别对故宫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满文图书㊁古籍进行了介绍㊂[73-74]吴元丰‘北京地区满文碑刻拓片及其编目“㊁徐莉‘北京地区满文图书概述“对北京地区的满文碑刻和图书做出概述㊂[75-76]此外,还有关于北京旗人的史料研究,例如刘小萌‘关于清代北京旗人谱书:概况与研究“‘北京地区碑刻中的旗人史料“‘清前期北京旗人满文房契研究“等㊂[77-79]总之,聚焦北京地区的相关满文㊁汉文等多语档案和文献的研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史料基础㊂(三)清代满洲文化与北京清代的京师文化受到满洲文化的深刻影响,与今天的京味文化渊源颇深㊂有关满洲文化与北京的关系,相关研究主要关注清代满洲对京师文24满学研究视角下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化的影响,以及对北京文化历史发展的影响㊂阎崇年‘满洲文化对京师文化的影响“‘北京满族的百年沧桑“,论述了清代满洲文化与京师文化的冲撞㊁吸纳㊁融合的关系㊂[80-81]关纪新‘满族对北京的文化奉献“从语言㊁文学㊁京剧㊁曲艺㊁习俗㊁精神文化等层面,概述了清代京师文化对北京地域文化的贡献,以及满族(满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㊂[82]爱新觉罗㊃瀛生‘老北京与满族“论述了老北京习俗㊁语言中的满族因素㊂苑杰‘关于北京满族文化研究的几点思考“认为清代满文化是京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㊂[83-84]在文化渊源及影响的研究之外,也有学者对北京地区的满族及其相关历史文化进行研究,比较有代表性是金启孮先生的相关著述,以研究㊁个人回忆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城区和郊区的满族进行了综合的研究,涉及历史㊁语言㊁文学㊁民俗,研究时段主要集中在清末和民国时期㊂具体而言,其对于清末民国京旗的研究,主要包括了京旗含意和北京八旗辖地的划分㊁性格和思想㊁宗教信仰㊁萨满教遗俗㊁满族的哈喇和冠姓㊁语音和语调㊁口头文学㊁京剧㊁曲艺㊁民族关系㊁群众团体等;对于北京郊区的满族研究,主要涉及营房中的满族㊁散居的满族㊁园寝附近的满族等㊂[85-87]这些研究既包含了对北京地区满族史的研究,又有对北京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探讨㊂在口述史研究领域,老北京和清朝旗人后裔被关注㊂定宜庄‘十六名旗人妇女口述“是对清代旗人后裔中的女性进行的专门口述研究㊂[88]此外,北京出版社出版的 北京口述历史 丛书中,‘胡同里的姑奶奶“‘诗书继世长:叶赫颜扎氏家族口述历史“‘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八旗子弟的世界“等都是对清朝旗人后裔的口述访谈㊂[89-92]综上,满学领域所做的多样化学术探索,于清代八旗制度与北京㊁满语文与北京话㊁北京地区满汉文献㊁清代京师文化与当代京味文化等方面,为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㊂㊀㊀四、最新研究动态与思考㊀㊀2023年10月21日至22日,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论坛(2023) 在北京召开,聚焦 推动满学研究高质量发展㊀繁荣发展首都哲学社会科学 主题㊂论坛的圆桌对话,紧紧围绕着满学与北京,展现了满学领域对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成果㊂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徐凯教授回顾了北大历史系编修‘北京史“的经过及书稿主线㊂他认为从这部‘北京史“看,首善之区的民族融合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经济密切交往,北京地区成为农耕与游牧文明联络的纽带,为民族融合打下物质基础㊂二是北方民族政权沿袭中原汉唐以来政治体制,制度的趋同,为民族融合提供了政治保障㊂三是文化多元共存,以 崇儒重道 作为王朝文化国策,增强了各民族的凝聚力㊂这些少数民族王朝实行的政策与策略均接续华夏统绪,认同中原王朝法统,长时期的民族之间的不断融合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形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㊂首善之区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㊂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定宜庄研究员分享了在老北京口述史研究方面的心得,介绍了她从事清朝旗人后裔口述的一些情况及体会㊂她指出,京城作为一个城市,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且处于不断的流动和变化当中㊂几百年来进入京师的八旗官兵及其家属和奴仆,也处于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中,他们是京城人口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㊂从旗人到旗族再到满族,每个名词都有特定的限定㊂旗人包括的人群相当复杂,不仅有八旗满洲,还有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尤其是还有内务府旗人㊁王公及其王公所属人,以及庄园的庄头和壮丁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刘小萌研究员从清代八旗内部各族交融㊁旗人与民人之间交融34。

论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

论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

论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摘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层级递进的关系结构,交往是初步、基础的交流交融;交流是较深层、正向的交往交融;交融是零距离、比心的交往交流。

各民族通过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大势,是社会和谐共存的必然规律,也是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一、引言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为此,需要我们去认识和把握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基本逻辑思路,推进民族关系理论与实践的飞跃。

二、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递进关系结构民族关系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在接触过程中产生的主客体关系,包括各民族在历史和现实中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主要有三种表现形态:民族交往关系、民族交流关系和民族交融关系[1]。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历史过程,呈现出从初级到高级的层级递进关系。

交往是初步、基础的交流交融;交流是较深层、正向的交往交融;交融是零距离、比心的交往交流[1]。

三个层面层层推进和提升,贯穿于我国各个历史时期民族关系始终。

各民族通过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三、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内在逻辑“交往”“交流”“交融”是人们在处理民族间关系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一组时空关系,正确认识这三者的内在逻辑就需要将其置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来把握和分析。

在时间维度上,分析贯穿于民族产生、发展、消亡的生命过程;在空间维度上,分析“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结构关系。

民族融合问题研究报告

民族融合问题研究报告

民族融合问题研究报告
这篇研究报告旨在探讨民族融合问题。

在多民族的社会中,民族融合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国家和社会通常希望实现民族融合,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民族融合的定义。

在这篇报告中,民族融合指的是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和融合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形成了一个单一的国家或社会身份。

为了研究民族融合的问题,我们需要考虑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教育。

教育在推动民族融合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教育,不同民族的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和价值观,并学习如何共同生活和工作。

教育还可以帮助消除偏见和歧视,促进民族间的和谐。

第二个关键因素是政策。

政府应该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政策来促进民族融合。

这可以包括建立平等和包容的法律框架,提供机会平等,保护民族和宗教少数群体的权益,以及鼓励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第三个关键因素是社会参与和互动。

民族融合需要来自各个层面的参与和互动。

这可以包括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教育机构、媒体和个人等主体的共同努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不同民族的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建立共同的认同和价值观。

最后,民族融合需要时间和努力。

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
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地推动民族融合的进程。

综上所述,民族融合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

它需要教育、政策、社会参与和时间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实现民族融合,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和稳定的社会。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综述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综述

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22期27㊀作者简介:王敏(1995-),女,汉族,贵州仁怀人,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民族政策与民族工作.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综述王㊀敏(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㊀要: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各民族 两个共同 奋斗目标的基础,是构建各民族和谐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标准之一.自 三交 提出以来,学术界对 三交 的研究与日俱增,分别从理论㊁性质㊁作用与实现途径以及个案分析等不同视角对 三交 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通过 中国知网 搜索平台,输入 交往交流交融 关键词,以下载量和引用量为标准进行相关文献的筛选,最后整理出下载量较多㊁引用率较高㊁较权威㊁较有实用价值的文章进行分类与比较分析,从 三交 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㊁ 三交 对促进和谐民族关系,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 三交 的影响因素和实现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述评,以期能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交 ;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F 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20.22.012㊀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下简称 三交 )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程度是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动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代民族关系发展的趋势与要求. 三交 自提出以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本文采取文献搜索的方式,在 中国知网 等平台输入关键词,通过对文献进行解读,梳理其研究重点和要点,主要以 是什么㊁为什么㊁怎么做 的逻辑主线进行文献综述,并阐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可研究且具有价值意义的研究方向.1㊀三交 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关于 三交 的定义和三者之间的关系已有很多研究.其中金炳镐(2011)在«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文中,认为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群体)与人(群体)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形式.民族交往是指民族和民族之间的接触㊁交流和往来以及族际关系的协调,是民族联系中的互动和民族关系的整合过程.民族交流包括政治㊁经济㊁文化等的交流,民族只有在纵向质的演进和横向量的扩展过程中,才能实现其政治㊁经济㊁文化㊁社会的全面发展.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而形成的交织㊁融合的民族关系状态.金炳镐认为 三交 的关系是 形神关系 ,即交往是形式㊁交流是内容㊁交融是本质.张大为(2016)反对金炳镐的 形神关系 论,认为 三交 是一种 递进关系 ,并在«我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及其促进»一文中作出解释,指出交往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往来,是初级阶段㊁领域狭窄㊁内容单一的交往形式;交流相对于交往其阶段较高㊁波及面较广㊁内容相对丰富且形式多样;交融是建立在交往交流的基础上,不同民族之间关系持续亲近,使民族特征不断趋同和民族界限不断模糊,逐渐形成相对广泛的民族共同体过程.李晓霞(2015)在«大力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一文中指出 三交 的关系是 多层关系 ,认为民族群体间的交往是作为主体的人的不同交往层面,最终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上;交流是人们在联系上由浅入深的结果,是持续交往㊁平等交流㊁包容性交融的重要阶段;交融是人们交往交流的最终结果,是人们情感上形成较为稳定的尊重差异㊁包容多样的共同基底,并达成共识.马瑞雪(2019)在分析金炳镐㊁张大为及李晓霞等专家学者关于 三交 的定义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 三交 的关系是 时间和空间 上的递进关系 ,交往是初步㊁基础的交流交融;交流是较深层㊁正向的交往交融;交融是零距离㊁入心地交往交流.其中 时间 上的递进表现为民族产生 民族消亡的演变过程, 空间 上的递进是 物理 精神 维度层面,根本动力是民族关系的矛盾运动.张涛(2016)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藏族社会历史中的意义»一文中,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社会关系的形成是在交往中产生的,提出交往的方式是分工与合作㊁竞争与协调;交往对象包括自然㊁他人㊁自我;交往的具体内容包括生产㊁生活㊁语言㊁精神等方面;交往特征是开放的㊁动态的㊁多维的.综上所述,金炳镐㊁张大为㊁李晓霞等对 三交 定义的解读及其关系分析中,整体来看对 三交 的定义解读都有共同的理解,但关于三者关系的讨论则是各执一词.综合几位专家的看法,交往是人与人(群体之间)相互接触㊁互动㊁往来的一种较浅㊁较窄㊁较单一的形式;交流是一种范围较广㊁内容较丰富㊁频率较高的形式,包括政治㊁经济㊁文化等物质和精神层面;交融是各民族思想情感和文化上的兼收并蓄,表现为民族特征不断趋同㊁民族界限不断模糊.几位专家对 三交 关系的解读有 形神关系 论㊁ 递进关系 论以及 多层关系 论,其中 多层关系 有 形神关系 与 递进关系区域发展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22期28㊀㊀的共同内涵,强调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容上是不同层面递进的,交融是交往交流的本质要求.持不同观点者从横向和纵向的不同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横向得出形神关系 的结论,纵向得出 递进关系 的结论.持 递进关系 者很难把握三者之间的过渡值,无法准确判断到底哪种程度属于交往㊁哪种程度属于交流㊁哪种程度属于交融,目前只是一个大体的判断,并没有准确的衡量标准. 形神关系 论者只是从交往交流交融本质出发分析三者存在的逻辑关系,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论支撑.笔者认为交往交流交融三者的定义及其关系应该从 时间 和 空间 横向 和 纵向 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分析,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由浅入深,结合学术界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才能比较全面的分析清楚三者的内涵和关系.到目前为止,关于 三交 关系的研究,要么从横向研究,要么从纵向分析,很少有学者从三者产生和发展的时间㊁空间与横向㊁纵向多个方面结合起来对 三交 关系和定义做出全面解读.基于此,笔者认为应从 时间与空间 横向与纵向 个体与群体 等多维度结合研究 三交 的定义及关系,方能全面而深刻地阐明 三交 的发展历史及其规律,并总结出三者的逻辑关系,即民族交往是形式㊁民族交流是内容㊁民族交融是本质,并呈现为从形式到内容再到本质的一种递进关系.譬如, 三交 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出的新论述,其前提条件是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各少数民族团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民族间具有主动接触意愿,并持续沟通互动;各民族之间互补互利共生发展,实现一种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相互呈现和互通;民族间在语言文字㊁风俗习惯㊁民族心理㊁生活方式等方面取长补短,民族交往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逐渐形成民族融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以国家为边界的命运共同体.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 三交 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城镇化的大潮中,如何促使来到城市的少数民族成员个体融入城市生活,各民族友好相处,当是学者们应当关心并作出回答的问题.2㊀三交 的作用及其意义十九大报告强调 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之间存在经济㊁文化㊁信仰等社会差异,更存在语言㊁风俗㊁习惯等生活差异,只有不断推动各民族交往㊁交流㊁交融,中华民族大家庭才可能和睦相处㊁和衷共济㊁和谐发展,因民族差异造成的民族之间的纠纷方能被彻底消除.因此, 三交 是新时代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路径与要求,各民族 三交 的状态成为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其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学术界对交往交流交融的作用和地位研究颇多,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 三交 的重要地位.其中,胡鞍钢㊁胡联合(2014)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可为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一文中从历史规律出发,指出顺应民族发展的历史规律,加强各民族 三交 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㊁提升各民族福祉和保障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由之路,认为加强各民族 三交 一方面会扩大少数民族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另一方面在互相帮助中扩大汉族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曹水群(2017)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文中指出民族交融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华夏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入;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融入;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入.并认为各民族 三交 是我国历史的传统,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杜鹏(2019)在« 交往交流交融 视野下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一文中,认为新时代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重点,让城市社区更好的接纳外来少数民族同胞,同时也要让外来少数民族更好的融入城市,因此要创新社区民族工作,加快建设城市社区民族治理现代化,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张涛(2016)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藏族社会历史中的意义»一文中,认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藏族社会历史中具有本体论㊁认识论和发展论的意义.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社会关系的形成是在交往中产生的,提出交往的方式是分工与合作㊁竞争与协调;交往对象包括自然㊁他人㊁自我;交往的具体内容包括生产㊁生活㊁语言㊁精神等方面;交往特征是开放的㊁动态的㊁多维的.认为人类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发现㊁认识 自我 和 他人 ,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藏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也是在与其他民族,尤其是中原各兄弟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彰显自己的存在,并在不断提升的认识能力基础上实现自身发展的.综上所述,加强各民族 三交 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㊁解决民族矛盾的重要举措.除以上各位学者对 三交 作用的分析外,笔者认为,加强各民族交往,有利于民族之间相互了解,形成对各个民族生活习惯㊁语言文化上的尊重与理解;加强各民族交流,有利于民族之间生产生活以及经济上的往来,形成相互学习㊁相互分享的 共学㊁共事㊁共商㊁共建㊁共享 的共同体;加强各民族交融,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相互碰撞,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上不断交往交流与交融的过程中从分裂到聚合,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彼此相互了解与吸收㊁相互尊重与支持,唯有不断加强各民族 三交 ,才能巩固和谐民族关系,实现 两个共同 的奋斗目标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㊀三交 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途径研究各民族交往㊁交流㊁交融的问题,首先要清楚地知道影响 三交 发展的具体因素,才能根据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地对策建议.但是现有文献研究大多探讨如何实现各民族 三交 ,而分析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屈指可数,结合影响因素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更是为数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22期29㊀不多.对此问题,仅有以下学者进行全面阐述.张文龙㊁王建华(2018)在«新时代新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影响因素与时代转向»一书中指出民族间语言文字㊁宗教信仰㊁文化心理等差异是影响各民族 三交 的隐性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则的显性因素.作者指出促进新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贯彻党的民族㊁宗教政策;二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加快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四是创建嵌入式 环境等.雷丽㊁项正文(2018)在«论西南民族走廊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性»一文中,分别从民族产业㊁情感归属和地理环境等三方面分析认为西南民族走廊为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产业基础㊁情感基础和物质基础.郝亚明(2019)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一文中,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目标功能㊁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赵贺怡(2012)在«新世纪新阶段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问题研究»一文中,指出积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物质基础)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保障)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桥梁)以及尊重少数民族的独特性.张立军㊁赵野春㊁许华峰(2017)等人在«网络空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途径的思考»一文中,通过分析网络空间为交往交流交融产生的新形态,提出在新形态下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新途径:包括秉持开发态度㊁积极发现和运用规律和特点㊁加强网络治理以及创新手段主动作为等.雷振扬㊁陈蒙(2012)在«论促进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提与保障»一文中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遵循基本规律和政策,指出民族平等是前提㊁民族发展是基础㊁国家认同是关键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保障.陈纪㊁朱珊(2018)在«互动㊁支持㊁认同:城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构建»一文中,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并用互动论㊁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观点,从微观上认为城市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民族围绕日常政治㊁经济㊁文化㊁社会实践而产生的社会行为及由此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认为互动式交往的条件㊁资源支持是交流的保障㊁社会认同是民族交融的心理基础.罗彩娟(2018)在«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验及其深化路径探讨»一文中,总结广西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验,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利益保护制度建设(制度保障)㊁抓住 一带一路 倡议机遇,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物质支持)㊁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感情纽带).彭谦㊁李晓婉(2015)在«关于促进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思考»一文中认为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事实上是 和而不同,多元互补 的发展现象,需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民族关系的发展.以上关于 三交 的影响因素和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现路径分析表明,学术界对 三交 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对其实现途径研究相对较多.学术界的研究实现途径多从政治㊁经济㊁文化㊁思想等几个方面去探讨,大多认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以发展经济为物质基础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政治保障㊁文化认同为精神支撑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思想基础.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缺乏对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多从宏观角度分析,缺乏微观思考.笔者认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要求和实现途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随着时代发展,其实践途径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一方面是如何利用现代工具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另一方面,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遵循民族发展规律㊁符合时代发展进步的同时,如何因地制宜㊁因民族差异及特色制宜,采取加强不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可行性路径?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在现代化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各民族交往交流方式不断发生变化,民族交融是百花开放春满园,还是一花独放?这是需要专家学者回答的问题.4㊀结语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路径,是新型民族关系形成的关键,又是民族工作成效的重要体现.目前为止,对各民族 三交 的文献研究,重点在对三者的定义及其关系研究,就如何实现各民族三交 也是研究热点,但大多仅限于传统的思维模式路径,缺乏创新思维.关于 三交 的影响因素和性质地位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认为只有先弄清其性质㊁地位㊁影响因素和现实意义,才有相应的实现途径之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呈现不同的地位和路径,需要专家学者具备与时俱进的科研精神和发展变化的眼光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平等㊁民族团结的呈现方式,在不同的生产㊁生活方式背景下,不同民族间的 三交 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因此,对民族间交往㊁交流㊁交融的研究永不止步.参考文献[1]金炳镐,肖锐,毕跃光.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2]张大为.我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及其促进[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16,(06).[3]李晓霞.大力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J ].中国民族,2015,(03).[4]马瑞雪,李建军,周普元,李雷.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6).[5]彭谦.关于促进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思考[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1).[6]郝亚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3).[7]赵贺怡.新世纪新阶段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问题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2012,(01).[8]胡鞍钢,胡联合.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可为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J ].民族论坛,2014,(06).。

多民族聚居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多民族聚居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实施过程
项目目标
通过收集、整理、记录和展示少数 民族文化,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 遗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多种手 段和方法,如田野调查、口述历 史、文物收集等,对少数民族文 化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04 成果与影响
通过项目实施,保护和传承了少数 民族文化,提高了当地居民对自己 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促进了 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05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城市民族和谐社区建设
背景
某城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为了促进民族团结和发 展,开展了民族和谐社区建设活动。
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民族文化墙、民族文化广场、民族文化长廊等设 施,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实施过程
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邀请当地居民参与设计和建设,确保设施符合当地居民的 需求和喜好。
问题
多民族聚居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民族矛盾和冲突、资源分配不均 导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差异带来的社会融合难题等。
03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ຫໍສະໝຸດ 与外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定义与内涵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指不同民族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交 往、文化交流、族际互动等过程,增进相互理解、尊重和融 合,进而形成更加紧密、稳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结构。
经济发展不平衡
多民族聚居区内各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民族之间存在经济利益冲 突。
政策和制度不完善
多民族聚居区的政策和制度对于促进民族交往交 流交融至关重要,但现实中政策和制度还存在不 完善和不公平现象。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未来趋势
促进平等与和谐
未来多民族聚居区的发展应致力 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与和谐 ,加强民族团结,增进相互理解 和信任。

历史上各民族的交流交融论文

历史上各民族的交流交融论文

历史上各民族的交流交融论文人类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从早期的迁徙、贸易、战争到现代的全球化,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交融,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探讨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

一、古代各民族的交流交融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主要表现在迁徙、贸易、战争等方面。

早期的人类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密度较小,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相对较少。

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也逐渐增多。

1.迁徙迁徙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最为普遍的交流方式之一。

在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从非洲迁徙到世界各地,形成了不同的种族和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迁徙事件,如商朝的西迁、周朝的东迁、南北朝时期的北迁等。

这些迁徙事件不仅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也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2.贸易贸易是古代各民族之间的重要交流方式。

早期的贸易主要以物物交换为主,如中国的丝绸之路、印度的香料之路等。

随着货币的出现,贸易逐渐向货币交换转化。

在古代,中国、印度、波斯等国家的商人经常进行跨国贸易,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和经济交流。

3.战争战争是古代各民族之间交流交融的另一种方式。

在古代,战争是各民族之间争夺资源、领土、权力的主要手段。

但同时,战争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例如,中国的秦朝征服六国后,将各地的文化融合到中原文化中,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二、中世纪各民族的交流交融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各民族之间交流交融的重要时期。

在中世纪,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交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1.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欧洲与伊斯兰世界之间最为重要的交流事件之一。

在11世纪末至13世纪初,欧洲基督教国家发动了多次东征,试图夺回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地区。

虽然十字军东征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促进了欧洲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交流。

对我国各民族交往交融的认识

对我国各民族交往交融的认识

如何正确理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

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反对“同化论”,把促进交融等同于推进同化,企图依靠行政手段迅速消除民族差别。

二是反对“固化论”,对民族成员间自然而然的接近不支持、不引导,反而采取各种措施强化民族差异,以为这样才是团结和尊重。

实际上这种做法,是在构筑民族的界墙,固化民族身份,与大势背道而驰。

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是民族团结的大敌,都要坚决反对。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交流活动。

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起来,创新方式载体,推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等;要推动建立相互嵌人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采取团结共建、牵手结对、互帮互助等形式,引导各民族在互动中加深了解,拉紧共同利益和情感纽带;要坚定不移地推行双语教育,加大双语教育力度,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水平,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

扩展资料联系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族人民开始过定居生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中宗时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是汉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各民族的交流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过程。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

中华民族是一个经历了悠久历史,多民族长期融合的共同体。

各民族之间荣辱与共,相互依存。

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对其认识。

中国古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认识

中国古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认识

中国古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认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古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认识1. 背景介绍中国古代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融合。

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认识

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认识

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认识一、引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指不同民族之间进行交流、互动、融合的过程。

在当今社会,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可避免的趋势。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文化差异、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探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认识。

二、历史背景1. 民族形成与演变众所周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和文化。

这些民族和文化都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

在中国,汉族是主体民族,其他少数民族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在美国,白人是主体民族,黑人、拉丁裔等少数民族也有着自己特殊的文化和习俗。

2. 民族关系与影响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各种关系,包括战争、征服、贸易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贸易,在贸易中各个国家之间可以相互了解对方,并逐渐建立起友好关系。

三、文化差异1. 语言差异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例如,在中国,汉语是主流语言,但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语言却各不相同。

2. 宗教差异不同民族之间的宗教信仰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伊斯兰教国家,穆斯林信仰是主流宗教;在印度,则以印度教为主要宗教。

3. 风俗习惯差异不同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中国,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在西方国家,则以圣诞节为最重要的节日。

四、经济发展1. 贸易与合作贸易和合作是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手段。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信息技术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和合作越来越频繁。

2. 旅游与文化交流旅游和文化交流也是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方式。

通过旅游和文化交流,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文化和传统,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五、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意义1. 促进经济发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可以促进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和合作,推动经济发展。

2. 促进文化传承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承可以相互借鉴,从而推动各自文化的发展。

3. 增进相互了解通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文化和传统,从而消除误解和偏见,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民族交融交流演讲稿范文

民族交融交流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永恒而深刻的话题——民族交融交流。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这个大家庭。

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首先,我想谈谈民族交融交流的重要性。

民族交融交流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动力源泉。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

这种交融交流,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民族间的和谐共生。

民族交融交流有助于增进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通过交流,我们可以消除隔阂,增进感情,共同维护民族团结。

正如一句古语所说:“民族团结如山,分裂犹如水。

”只有民族团结,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下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促进民族交融交流:一、加强民族教育,提高民族意识。

我们要从娃娃抓起,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意识,让他们从小树立民族团结的观念。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交流活动。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民族节庆活动、民族文化展览、民族文艺演出等形式,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三、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要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各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尊重和传承各民族文化。

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让民族文化在交融中焕发新的生机。

五、加强民族政策宣传。

我们要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让各族群众了解民族政策,增强民族认同感。

各位老师、同学们,民族交融交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最后,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各民族团结友爱,共同创造美好未来!谢谢大家!。

促进各名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探索与实践

促进各名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探索与实践

促进各名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探索与实践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不仅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

因此,如何促进各名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教育宣传,推行多元文化教育,提高民族认同感和认同度。

在各级学校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认同度。

同时,加强多语种教学和普及,使不同民族的人们能够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其次,我们需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艺术展览、音乐会、民俗节庆等,让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融合、互相借鉴。

此外,各地还可以开展民族文化旅游活动,让民族文化更加广泛地传播和交流。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有力保障。

政府可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状况。

同时,要加强民族团结和宗教事务的管理,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的和睦相处。

总之,促进各名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我们要加强教育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加强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让各民族在
交流中互相学习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加强了对民族工作的改进,以构建和谐、稳定、团结的民族关系为主要目标,加大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视,并对民族工作的相关举措与工作流程机制进行了全面优化,通过建设互嵌式社区模式与社会结构来优化少数民族生活处境并强化民族关联,让各民族之间能够在空间、社会以及文化层面进行深入交融,从而构筑各民族平等和谐、团结互助、友善包容的社会局面,实现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目标。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探讨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与探索验证下,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展现出其巨大的理论优势。

我国始终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纲领,通过巩固民族共同体意识来为民族工作的开展与民族关系的巩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并通过与时俱进的理论研究与创新以及积极持久的实践探索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以构筑平等和谐、团结互助、友善包容的民族关系与社会局面。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离不开理论层面的深入研究与不断创新,也离不开实践层面的持续探索与有效落实,下面将对此展开介绍。

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体系(一)基于群际接触理论的民族交往模式民族交往是一种社会交往,人类个体所组成的共同体建立在社会交往的基础之上,并以此出发逐渐形成共同体意识,从而形成牢固的群体关联与社会结构。

基于社会交往的各类社会学理论在新时代民族关系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相关人员需以群际接触理论为例,使各民族之间能够通过个体与个体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产生对彼此的深入了解、认知以及共情,消除隔阂感与陌生感所带来的焦虑、偏见以及敌对状态,构建平等和谐、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与社会居民,从而巩固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基于文化传播理论的民族交流模式民族交流的主要内容是涵盖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在内的文化交流。

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解

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解

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构筑充满和谐和平的社会环境,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本条件。

它不仅能增强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各民族的相互理解,增进民族的友谊,更是实现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的重要举措。

其实,各民族间的交往融洽、深入发展,早已开始了,从古至今,历来非常盛行,其主要表现在婚姻、生活方式、文化方面等方面。

在民族大熔炉——中华大地上,各民族从这里聚散、相交相融,从交往融合中,可以体会到一种美好的“共同体感”,这种感受大大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互动性和彼此的友谊,也为和谐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管是山水丛城、如火如荼的活动还是流动的空间,都旴涉到大量的跨民族间的交往和沟通活动。

如果说,教育是人们面对彼此、面对社会的一种窗口,那么,它是各民族友好交往的一个重要点和桥梁。

现在,有针对性的社会教育,涉及到民族关系、民族认知和民族伦理等方面可以培养良好的民族文化素质。

此外,发展旅游业,也可以拉近民族的距离,推进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构建社会和谐之景。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共同构筑和谐共处的民族大家庭,实乃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

只有不断深入各民族间的交往和交流,才能让各民族共话一个祥和平等和谐的民族多元文明,实现我们民族统一而又融和的美好愿景。

具体来说,要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首先,要深入洞察民族文化中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将“和睦同舟共济”精神融入行之有效的文化体系和教育体系;其次,要发挥讲和的桥梁角色,敦促各民族间的信任、沟通、交流和合作;第三,要发展多元文化,它可以使民族之间的经济贸易、文化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相互融洽,从而增进民族之间的友谊;同时,要尊重民族特色,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使不同民族之间的特色不断发扬光大。

总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与洞融是发展社会的根本,也是各民族之间的共同精神。

各民族互嵌式情况汇报

各民族互嵌式情况汇报

各民族互嵌式情况汇报各民族互嵌式情况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在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交流情况。

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互嵌式情况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就各民族互嵌式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从地域上看,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地域交错分布十分普遍。

例如,在西藏自治区,藏族与汉族、回族、苗族等多个民族生活在一起,形成了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域。

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等民族也是互相交错居住的。

这种地域上的互嵌式情况,使得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更加紧密。

其次,从文化上看,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是非常频繁的。

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服饰、饮食、传统习俗等方面都有着交流和影响。

比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汉族、瑶族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十分活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这种文化上的互嵌式情况,使得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多彩。

再次,从经济上看,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

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活动、商贸往来、劳动合作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例如,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汉族等民族之间在畜牧业、农业、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合作和交流。

这种经济上的互嵌式情况,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共同发展和繁荣。

总的来说,各民族互嵌式情况在中国是非常普遍和重要的。

地域上的交错分布、文化上的交流影响、经济上的合作联系,都展现了各民族之间紧密的联系和融合。

这种互嵌式情况不仅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和睦,也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能够更加关注和重视各民族之间的互嵌式情况,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202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研究》范文

《202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研究》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研究》篇一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记录了不同民族的历史变迁,更见证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过程。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其历史背景、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以口头传承、行为习惯等方式传播的无形文化遗产,如民俗活动、传统技艺、音乐、舞蹈等。

其特点是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这些非物质的文化表现形式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又展现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历史。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交往交流1. 民间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交流:通过民族间的交往交流,民间传统技艺得以传播与继承。

例如,一些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在不断的交流与学习中得到创新和发展。

2. 民俗活动的传承与共享:各民族的民俗活动在相互的交往交流中得到了传播和继承,这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感情联系。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交融1. 多元文化的融合: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中,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

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文化的形式上,更体现在文化的内涵上。

2. 文化认同的构建:在民族交融的过程中,各族人民逐渐形成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建立在各民族文化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基础之上的。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挑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一些传统的技艺和民俗活动由于缺乏传承人而面临失传的危险;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逐渐被人们遗忘。

然而,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六、结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重要载体。

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中,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这些事例不仅展示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互助,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

下面就来分享一些有关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民族在文化交流方面的积极互动。

比如,在中国西南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

在这里,汉族和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之间经常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他们相互学习对方的语言、服饰、音乐等,共同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

这种交流不仅丰富了各民族的文化内涵,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其次,在经济方面,各民族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合作与交流。

例如,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与汉族之间的经济合作十分紧密。

回族人以种植枸杞著称,而汉族人则从事加工和销售。

这两个民族之间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相互依存、互利共赢。

这种合作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增进了回汉两个民族之间的感情。

此外,在教育领域,各民族之间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例如,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省,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源。

为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教育交流,云南省政府开展了“同根同源、同心同行”教育工程,鼓励各民族学校之间开展师生互访、教育资源共享等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不同民族的学生能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理解。

最后,各民族之间还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

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辽宁省,有着众多的满族人口。

满族与汉族之间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许多家庭都是满汉混血儿。

这些混血儿既继承了满族的传统文化,又融入了汉族的生活方式。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满语和汉语、穿着传统满族服饰和现代时尚服装,展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交融。

综上所述,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事例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无论是在文化、经济、教育还是家庭领域,各民族之间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这种交往不仅促进了各地区的发展,也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将会更加紧密,为中华民族的繁荣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各民族交流交融知识点

各民族交流交融知识点

各民族交流交融知识点一、引言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就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民族和文化。

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日益频繁。

本文将以“各民族交流交融知识点”为题,探讨各民族交流交融的重要性以及实现交流交融的主要途径。

二、各民族交流交融的重要性 1. 促进世界和平: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能够增进相互了解和尊重,减少误解和偏见,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

2. 促进经济繁荣:各民族交流交融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

不同民族的文化、技艺和产品的交流,可以促进经济的多元发展和交流贸易的繁荣。

3. 促进文化繁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

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可以借鉴和吸收各种文化的优秀元素,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4. 促进科技进步: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有助于推动科技的进步。

不同民族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可以促进科技的创新和进步。

三、各民族交流交融的主要途径 1. 语言交流:语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可以帮助不同民族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

可以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也可以通过翻译和翻译工具进行交流。

2. 文化交流:文化是各民族之间交流交融的核心。

可以通过文化展览、文化交流活动和文化节庆等方式来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3. 旅游交流:旅游是促进各民族交流交融的有效途径。

通过旅游可以亲身体验其他民族的风土人情,增进对其他民族的了解和尊重。

4. 教育交流:教育交流是促进各民族交流交融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学校间的交流合作、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等方式来促进教育的交流交融。

5. 经济交流:经济交流是各民族交流交融的重要动力。

可以通过贸易合作、经济投资和科技创新等方式来促进各民族经济的交流交融。

四、各民族交流交融的案例分析 1. 丝绸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各民族交流交融的重要通道,不仅促进了各种商品和文化的交流,还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2. 现代航空和通讯技术:现代的航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各民族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各种资源和知识的交流交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综述作者:王敏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22期摘要: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各民族“两个共同”奋斗目标的基础,是构建各民族和谐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标准之一。

自“三交”提出以来,学术界对“三交”的研究与日俱增,分别从理论、性质、作用与实现途径以及个案分析等不同视角对“三交”进行系统研究。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平台,输入“交往交流交融”关键词,以下载量和引用量为标准进行相关文献的筛选,最后整理出下载量较多、引用率较高、较权威、较有实用价值的文章进行分类与比较分析,从“三交”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三交”对促进和谐民族关系,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三交”的影响因素和实现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述评,以期能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交”;文献综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下简称“三交”)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程度是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动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代民族关系发展的趋势与要求。

“三交”自提出以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本文采取文献搜索的方式,在“中国知网”等平台输入关键词,通过对文献进行解读,梳理其研究重点和要点,主要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主线进行文献综述,并阐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可研究且具有价值意义的研究方向。

1 “三交”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关于“三交”的定义和三者之间的关系已有很多研究。

其中金炳镐(2011)在《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文中,认为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群体)与人(群体)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形式。

民族交往是指民族和民族之间的接触、交流和往来以及族际关系的协调,是民族联系中的互动和民族关系的整合过程。

民族交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交流,民族只有在纵向质的演进和横向量的扩展过程中,才能实现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而形成的交织、融合的民族关系状态。

金炳镐认为“三交”的关系是“形神关系”,即交往是形式、交流是内容、交融是本质。

张大为(2016)反对金炳镐的“形神关系”论,认为“三交”是一种“递进关系”,并在《我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及其促进》一文中作出解释,指出交往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往来,是初级阶段、领域狭窄、内容单一的交往形式;交流相对于交往其阶段较高、波及面较广、内容相对丰富且形式多样;交融是建立在交往交流的基础上,不同民族之间关系持续亲近,使民族特征不断趋同和民族界限不断模糊,逐渐形成相对广泛的民族共同体过程。

李晓霞(2015)在《大力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一文中指出“三交”的关系是“多层关系”,认为民族群体间的交往是作为主体的人的不同交往层面,最终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上;交流是人们在联系上由浅入深的结果,是持续交往、平等交流、包容性交融的重要阶段;交融是人们交往交流的最终结果,是人们情感上形成较为稳定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共同基底,并达成共识。

马瑞雪(2019)在分析金炳镐、张大为及李晓霞等专家学者关于“三交”的定义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三交”的关系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递进关系”,交往是初步、基础的交流交融;交流是较深层、正向的交往交融;交融是零距离、入心地交往交流。

其中“时间”上的递进表现为民族产生——民族消亡的演变过程,“空间”上的递进是“物理——精神”维度层面,根本动力是民族关系的矛盾运动。

张涛(2016)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藏族社会历史中的意义》一文中,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社会关系的形成是在交往中产生的,提出交往的方式是分工与合作、竞争与协调;交往对象包括自然、他人、自我;交往的具体内容包括生产、生活、语言、精神等方面;交往特征是开放的、动态的、多维的。

综上所述,金炳镐、张大为、李晓霞等对“三交”定义的解读及其关系分析中,整体来看对“三交”的定义解读都有共同的理解,但关于三者关系的讨论则是各执一词。

综合几位专家的看法,交往是人与人(群体之间)相互接触、互动、往来的一种较浅、较窄、较单一的形式;交流是一种范围较广、内容较丰富、频率较高的形式,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物质和精神层面;交融是各民族思想情感和文化上的兼收并蓄,表现为民族特征不断趋同、民族界限不断模糊。

几位专家对“三交”关系的解读有“形神关系”论、“递进关系”论以及“多层关系”论,其中“多层关系”有“形神关系”与“递进关系”的共同内涵,强调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容上是不同层面递进的,交融是交往交流的本质要求。

持不同观点者从横向和纵向的不同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横向得出“形神关系”的结论,纵向得出“递进关系”的结论。

持“递进关系”者很难把握三者之间的过渡值,无法准确判断到底哪种程度属于交往、哪种程度属于交流、哪种程度属于交融,目前只是一个大体的判断,并没有准确的衡量标准。

“形神关系”论者只是从交往交流交融本质出发分析三者存在的逻辑关系,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论支撑。

笔者认为交往交流交融三者的定义及其关系应该从“时间”和“空间”“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分析,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由浅入深,结合学术界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才能比较全面的分析清楚三者的内涵和关系。

到目前为止,关于“三交”关系的研究,要么从横向研究,要么从纵向分析,很少有学者从三者产生和发展的时间、空间与横向、纵向多个方面结合起来对“三交”关系和定义做出全面解读。

基于此,笔者认为应从“时间与空间”“横向与纵向”“个体与群体”等多维度结合研究“三交”的定义及关系,方能全面而深刻地阐明“三交”的发展历史及其规律,并总结出三者的逻辑关系,即民族交往是形式、民族交流是内容、民族交融是本质,并呈现为从形式到内容再到本质的一种递进关系。

譬如,“三交”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出的新论述,其前提条件是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各少数民族团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民族间具有主动接触意愿,并持续沟通互动;各民族之间互补互利共生发展,实现一种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相互呈现和互通;民族间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生活方式等方面取长补短,民族交往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逐渐形成民族融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以国家为边界的命運共同体。

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三交”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城镇化的大潮中,如何促使来到城市的少数民族成员个体融入城市生活,各民族友好相处,当是学者们应当关心并作出回答的问题。

2 “三交”的作用及其意义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之间存在经济、文化、信仰等社会差异,更存在语言、风俗、习惯等生活差异,只有不断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大家庭才可能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因民族差异造成的民族之间的纠纷方能被彻底消除。

因此,“三交”是新时代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路径与要求,各民族“三交”的状态成为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其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

学术界对交往交流交融的作用和地位研究颇多,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三交”的重要地位。

其中,胡鞍钢、胡联合(2014)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可为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一文中从历史规律出发,指出顺应民族发展的历史规律,加强各民族“三交”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提升各民族福祉和保障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由之路,认为加强各民族“三交”一方面会扩大少数民族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另一方面在互相帮助中扩大汉族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曹水群(2017)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文中指出民族交融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华夏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入;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融入;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入。

并认为各民族“三交”是我国历史的传统,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杜鹏(2019)在《“交往交流交融”视野下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一文中,认为新时代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重点,让城市社区更好的接纳外来少数民族同胞,同时也要让外来少数民族更好的融入城市,因此要创新社区民族工作,加快建设城市社区民族治理现代化,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张涛(2016)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藏族社会历史中的意义》一文中,认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藏族社会历史中具有本体论、认识论和发展论的意义。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社会关系的形成是在交往中产生的,提出交往的方式是分工与合作、竞争与协調;交往对象包括自然、他人、自我;交往的具体内容包括生产、生活、语言、精神等方面;交往特征是开放的、动态的、多维的。

认为人类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发现、认识“自我”和“他人”,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

藏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也是在与其他民族,尤其是中原各兄弟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彰显自己的存在,并在不断提升的认识能力基础上实现自身发展的。

综上所述,加强各民族“三交”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解决民族矛盾的重要举措。

除以上各位学者对“三交”作用的分析外,笔者认为,加强各民族交往,有利于民族之间相互了解,形成对各个民族生活习惯、语言文化上的尊重与理解;加强各民族交流,有利于民族之间生产生活以及经济上的往来,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分享的“共学、共事、共商、共建、共享”的共同体;加强各民族交融,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相互碰撞,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上不断交往交流与交融的过程中从分裂到聚合,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彼此相互了解与吸收、相互尊重与支持,唯有不断加强各民族“三交”,才能巩固和谐民族关系,实现“两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 “三交”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途径研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问题,首先要清楚地知道影响“三交”发展的具体因素,才能根据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地对策建议。

但是现有文献研究大多探讨如何实现各民族“三交”,而分析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屈指可数,结合影响因素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更是为数不多。

对此问题,仅有以下学者进行全面阐述。

张文龙、王建华(2018)在《新时代新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影响因素与时代转向》一书中指出民族间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化心理等差异是影响各民族“三交”的隐性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则的显性因素。

作者指出促进新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二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加快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四是创建“嵌入式”环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