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盟国一览

合集下载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6)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6)

柏林
柏林墙
柏林墙
▲ 柏林墙(1961年—1989年)
② 古巴导弹危机 ▲ 古巴导弹危机 (漫画)
1962年10月,美国指责苏联在古巴 部署导弹,苏联否认,古巴导弹危机 爆发。美国出动包括8艘航空母舰在 内的183艘军舰和包括携带核武器的 B—52轰炸机在内的大批飞机,将古 巴“隔离”。美苏军队都进入战备状 态,并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 态。但是,美苏对危机的处理十分谨 慎,双方领导人多次通信,通过秘密 谈判,结束了危机。这幅漫画勾勒了 美苏领导人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危机 中相互进行核讹诈的场景。
问题探究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 弹危机时说: 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 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 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 语言。 ——[苏]赫鲁晓夫著,上海国际问 题研究所、上海市政协编译组译《最 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冷战的特点。
学习拓展 持续近半
⑤二战后美苏矛盾的不断激化,双方的态度也逐渐强硬,都把 对方视为敌人。
历史纵横 凯南的“长电报”和诺维科夫的“长报告”
随着二战后美苏矛盾的不断激化,双方的态度也逐渐强硬,都把对 方视为敌人。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华 盛顿发回一封8000字“长电报”,提出了美国要依靠实力抵制苏联的 扩张,同时又不会引起美苏之间全而军事冲突的主张。这是遏制政策的 前奏。同年9月27日,苏联驻美国大使尼古拉·诺维科夫向莫斯科发回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长篇报告,断定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 求世界霸权,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并正在把 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而准备未来的战争。由此可见,二战结束仅仅一年, 美苏双方的对外政策都从大国合作转向了对抗。

美国的同盟体系及其功效

美国的同盟体系及其功效

美国的同盟体系及其功效孙茹2013-1-8 9:39:55 来源:《现代国际关系》(京)2011年7期第9~15页【作者简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美国外交与亚太安全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美国的同盟体系在冷战后虽备受质疑,但迄今仍大而不倒。

本文从同盟的增力作用与制约作用入手,着重分析了其在维护美国实力和影响力方面发挥的作用。

美国同盟体系不断调整职能以适应形势变化,其任务多样化与制衡地区化的趋势值得关注。

【关键词】同盟体系/美国军事/美国实力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同盟体系备受质疑,“同盟过时论”、“同盟无用论”等不绝于耳。

2011年3月以来,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进展缓慢,“同盟无用论”再添新例。

美国的同盟体系自建立以来到底发挥了什么功效?时至今日,美国同盟体系的作用是否下降?面临哪些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本文拟从美国同盟体系的正反两方面作用及转型入手,对其功效做一系统评估。

一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流派对同盟的关注最多。

对于同盟的作用与功效,现实主义内部存在不同认识。

古典现实主义认为结盟是扩大国家权力的手段,旨在将其他国家权力添加到自己权力上,或阻止其他国家权力添加到对手权力上。

新现实主义则认为结盟是对威胁的反应之一,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

①双方在国家目标是权力还是安全上存在分歧,但从中也可以看出,权力与安全是理解结盟行为的关键。

奥斯古德将同盟的功能分为增加对外权力、维护国家内部安全、约束盟国及维持国际秩序四方面。

维护内部安全对弱国国内稳定来说更重要,其他几项都是同盟中比较常见的功能。

②这些观点为理解美国同盟体系的功效提供了有益视角。

二战后,美国建立了遍布全球的同盟体系,纠集盟国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相抗衡。

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后,美国的同盟体系也受到强烈冲击。

随着国际关系的对抗性下降,盟国对美安全需求下降,美海外军力部署大幅减少。

1989-1995年,美国海外驻军从51万人下降到23.8万人。

欧盟与美国相互背叛的五大原因

欧盟与美国相互背叛的五大原因

欧盟与美国相互背叛的五大原因2015-03-25美国最主要的盟国主要为欧盟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和韩国。

然而,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却发现,欧盟与美国的关系似乎是渐行渐远,甚至是背道而驰,令美国感到尴尬至极,甚至是大为恼火。

如当美国号召要军事援助乌克兰,给乌克兰援助致命性武器时,德法两国竟然公开反对,其领导人结伴亲自前往俄罗斯与普京商谈乌克兰停火事宜,并且取得了一致,最终是与乌克兰各方谈判,最终是签订了停火协议,而且乌克兰各方基本上做到了遵守协议直到现在,这或许是美国并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但事实是朝着美国并不希望看到的方向在前进。

对于美国来说,尴尬的事情还在后头,美国极力反对其盟国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但令美国没有想到的是,欧盟大佬在英国率先申请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的榜样下,德国、法国、意大利抱团申请加入亚投行,接着,另外两个经济强国卢森堡和瑞士也申请加入亚投行,而且这种影响还在扩大,其他欧盟成员也在考虑是否加入亚投行,其风头甚至超过了亚洲。

作为曾经美国最坚实的盟国欧盟各国,一起组成西方国家阵营,在很长一段历史过程中表现得似乎是铁板一块,尤其在国际政治、军事、经济事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令欧盟和美国坚实的盟友关系出现裂缝甚至开始分裂,到现在是渐行渐远甚至背叛,丁丁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前苏联的崩溃导致联盟的依据消失,欧盟对于美国已不重要。

过去,美国和欧盟之所以结成联盟,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有共同的敌人前苏联,欧洲各国实力比较弱,不可能对付强大的前苏联,必然依靠美国,而美国要想称霸世界,又必须依靠欧洲国家来共同对付前苏联,所谓的北约就是在这种基础上产生,正是因为如此,在美国主导的冷战过程中,前苏联瓦解,美国与欧盟的共同敌人消失了,这样,美国与欧盟结盟的依据就没有了,欧盟对于美国来说已经不再重要,所以,美国的精力就基本上没有考虑欧洲了,他们之间的联盟关系已经淡化,北约曾经的论调已经弱化。

两党制

两党制

党派候选 人
民主党候选人 奥巴马
共和党候选人 罗姆尼 “问米特任何事” 用市场来挽救失业率, 倡导自由市场
竞选口号 “前进” 经济政策 主张政府必要时干预 刺激经济,向富人增 税, 削减大约1万亿美元政 府开支,改革医疗待 遇并削减农业补贴。 其他政策 支持堕胎合法化和同 性婚姻 对外政策 拥抱世界, 抑制伊朗核问题, 不会刺激中国。呼吁 展开多边谈判解决南 海领土争端,并拒绝 向台湾出售先进的F-16
1、美国的政党制度——典型的资产阶级两党制
夺执政地位。 执政党 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
①总统选举
②国会选举
在野党 多数党 少数党 主导国会事务 制衡作用
2008国会, 在100个参议院席位中,民主党获得56席, 共和党获得44席。 众议院435个席位中,民主党:255席 共和党:180席 2010年中期选举: 100个参议院席位,民主党51席, 共和党49席。 众议院435席位,共和党227席 民主党208席
民主党是多数党;共和党党是少数党
2012年 100个参议院席位中。民主党获得53席, 共和党获得47席。 美国国会的办公大楼(国会山) 众议院435个席位中:共和党:232席 民主党:187席。
结论:国会选举获多数席位党为多数党,获少数席位 党为少数党。
3、美国政党的特征
(1)主要职能:组织选举
(2)组织结构:没有上下级垂直领导关系,只有 工作上的联系
罗斯福
胡佛 柯立芝 哈定 威尔逊 塔夫脱 西奥多.罗斯 福
民主党
共和党 共和党 共和党 民主党 共和党 共和党
艾森豪威尔 共和党
第57届美国总统 美国总选举人票共538张,候选人得票超过270张票即获选。 奥巴马夺得332张选举人票 、罗姆尼夺得206张选举人票 在野党 执政党 共和党 民主党

美国的东南亚盟友

美国的东南亚盟友

中国崛起对美国亚太盟国的影响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日前发表了一篇关于美国的亚太盟友对中国崛起的反应的研究报告,对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等六个美国的亚太盟友进行了分析。

报告认为,从总体来看,美国的亚太盟友“并没有将中国视为一个能取代美国的战略替代”,但这些国家也在不断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并视与中国的稳定关系为他们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他们同时加强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尽量避免在美国和中国之中做出选择。

报告的目的是要帮助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和军事策划者“校准美国的地区外交和军事政策”,“以确保在中国地区影响力不断增加的同时,美国及其盟友在塑造亚太地缘政治上依然高度有效”。

以下对美国在东南亚的三个盟友,即:泰国、菲律宾和新加坡以及美国的反应进行了归纳。

一、泰菲新对中国崛起的反应(一)泰国和菲律宾虽然泰国和菲律宾的国情各有不同,但两国对中国的态度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

两国对中国的崛起,尤其是军力的提升,并不像美国的其它盟国那样明显。

泰菲两国从上到下都更关注其国内安稳问题。

两国政府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国内的政治不稳定、经济问题和反暴乱等方面。

他们对中国崛起的反应更多地受其国内因素影响而不是从战略方面考虑。

两国的军队建设主要围绕着国内的反暴乱需求进行,很少涉及到区域安全环境。

中国因素很少影响他们的军力发展计划,即便他们从战略角度来考虑中国问题,那也只涉及政治经济领域而非军事领域。

对泰菲两国来说,发展经济才是国家头等大事。

为此,有时他们甚至对美国打中国牌,对中国打美国牌,以便从中获得利益。

泰菲两国都认为中国的作用不可缺少,但同时也觉得不是很可靠。

虽然总体上两国都愿意美国留在亚洲,但公众的意愿明显低于政府的意愿。

两国都不愿参与某些被中国认为是具有挑衅和对抗行为的联合行动。

泰国。

泰国在政治外交上素有“顺风倒”的传统。

在十九世纪,泰国就利用大国间的争斗来保存自己的主权。

在当今,它也很善于迎合中美两个大国并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和优势。

美苏冷战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美苏冷战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赫鲁晓夫 我们只不过存在了42年,再过7年,我们将到达美国同等水 平。当我们赶上你们,从你们身边经过时,我们将向你们 挥手。
──赫鲁晓夫1959年在 “厨房辩论”中对尼克松说
第26页
柏林墙——世界上最大涂鸦
第27页
1949年-1961年8月12日大约有269万东德人经过东、西柏林 81个通道纷纷逃向西部,占当初东德人口1/6。
第39页
2. (·东莞学业考试)这是一场特殊战争,它存在于两种 不一样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世界
相正确和平。这场特殊战争开始于( ) A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北约组织成立 D.华约组织成立
第40页
3. (·贵阳中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一 项主要办法,既帮助了处于困境中欧洲,又刺激了本 国经济发展。这项办法是( D) A.罗斯福新政推行 B.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C.欧洲共同体建立 D.马歇尔计划实施
第37页
杜鲁门主义
冷战开始—— 杜鲁门主义 经援西欧—— 马歇尔计划
北约组织建立 美苏两大阵营对峙
华约组织建立 第一阶段:(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第三阶段:(80年代)
第38页
美苏争霸
1. (2010·滨州学业考试)方明同学在学完“冷战”内容 后,整理笔记如下,其中有一项错误,请你找出来( C ) A.目:遏制共产主义 B.范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 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 D.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
第16页
北大西洋条约组织(北约)总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洲首都”)
第17页
北大西洋条约组织(北约)历次扩充示意图
第18页

美国是什么主义的国家

美国是什么主义的国家

美国是什么主义的国家
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其他盟国取得胜利。

经坜数十年的冷战,在苏联解体后,在经济、文化、工业等领域都处于全世界的领先地位。

资本主义国家是指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实行雇佣劳动制度为基础,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以机器大生产代替个体生产,生产比封建社会有极大提高。

商品生产和交换成为普遍的形式,劳动力也成为了商品。

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规律。

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决策分析

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决策分析

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决策分析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决策,这些决策对于最终战争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美国决定实行欧洲优先战略。

面对日本的进攻和德国的威胁,美国决定优先解决欧洲战场的问题。

这是一个明智的决策,因为纳粹德国在欧洲的战略地位更加稳固,而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势力较弱。

通过将兵力集中在欧洲战场上,美国能够对德国实施有效的打击,削弱其战斗力,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其次,美国决定采取数量优势的战略。

尽管德国以其精锐的坦克部队和强大的军事技术闻名于世,但美国决定通过数量上的优势来对抗德军。

美国在战争期间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用于生产军事装备和补给物资,确保了士兵装备良好并有足够的补给。

这种数量优势的战略使得美国能够与德国进行长期的持续战斗,在力量消耗方面占据优势。

第三,美国决定采取战略轰炸战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空军对德国和日本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轰炸,摧毁了他们的军事基础和城市基础设施。

这种战略决策影响了德国和日本的实力,并使得他们在战争中的生产和军事能力受到严重限制。

战略轰炸为美国赢得了在战争中的主动权,并最终导致了纳粹德国和日本的战败。

最后,美国决定与其他盟国合作打击敌人。

美国与苏联、英国和其他盟国建立了强大的联盟,共同对抗轴心国。

这种合作使得盟军能够在多个战场上展开行动,有效地分散了敌人的注意力和兵力。

同时,这种合作也为盟军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敌方的进攻。

总而言之,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决策是明智和有效的。

通过优先解决欧洲战场问题、实行数量优势战略、采取战略轰炸战术以及与盟国合作,美国最终取得了对德国和日本的胜利。

这些决策为美国在战争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并为战后的国际秩序的建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美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原因

美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原因

美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原因自1939年希特勒发动波兰战争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和全球政治的主要议题。

然而,在战争爆发的前两年里,美国并没有参加这场由欧洲势力主导的冲突。

这篇文章将探讨美国最终在1941年参战的原因,以及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美国作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的角色和影响。

经济因素与贸易美国在二战期间的确是一个大规模的工业国,而且实力强大的精英阶层对全球经济政策有很大的影响力。

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历了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从而开始了他们对于世界经济和贸易依赖的观点。

在战争爆发的前夕,美国对于参战立场的观念被大量讨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国与日本的贸易问题。

日本的希望是想要在亚洲建立自己的军事帝国,“大东亚共荣圈”就是他们的目标。

然而,这个理念的实现需要大量的战略资源和能源。

而且,在日本的眼中,美国成了他们的敌人,因为美国曾经对于日本的石油和钢铁出口进行了限制。

美国对于日本经济的限制引起了日本的强烈不满,并进一步加剧了美国与日本之间的紧张局势。

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了美国的珍珠港,这个事件激起了美国的公愤,使得国内对于参战的呼声越发高涨。

盟国地位除了经济要素,美国加入战争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道义和盟国义务的理念。

盟国义务的观念是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英国和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加深。

美国坚信他们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是有价值的,而且他们还感到自豪的是,能够在与西欧的仇敌纳粹德国作战的同时,在全球扮演出正义的旗手。

盟国义务看起来是一种非常为人们所接受的道德理念,但是,在此观念被强调的同时,美国也开始了一个新时代的角色和美国特有的外交政策,这个政策就是干涉全球事务,甚至干涉其他国家内部政治。

推动民主实际上,美国的完全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动力,在于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地位。

美国想要在世界上推广自己所倡导的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和行动力。

二战期间,美国推动了民主的理念,他们通过众多的宣传广告、战时电影以及其它行动,如向英国的服务员和女工介绍美国的文化,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

美国亚太安全体系的构建与中国的战略应对

美国亚太安全体系的构建与中国的战略应对

亚太地区是中国发展与复兴的战略支撑之地,也是中美交流交锋的第一块“阵地”。

作为新兴大国的中国与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在亚太的竞争突出地表现为一种“不对称”性战略竞争,即中国经济力量快速增长,而美国主要通过军力部署和军事同盟构建来实施对华防范战略。

[1]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之前,美国在亚太的安全优势基本未对中国形成实质性阻遏,中国经济力、外贸力和外交力持续增长。

进入第二个十年,中国因素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奥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在经济和安全两方面加大了对亚太的投入力度。

特朗普上台后,出台“亚太稳定计划”,提出新的阿富汗和南亚战略,展现军事进取姿态。

随着中国的持续快速全面发展,美国构建的亚太安全体系对中国战略行动能力和发展空间形成日益严重的束缚和挤压。

美国亚太安全体系的主要特点美国的亚太战略具有较强的延续美国亚太安全体系的构建与中国的战略应对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强国化”过程中,如何处理与当前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关系,在中国外交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位置。

中美在努力推动“跨越太平洋的合作”、避免双方战略意图误判的同时,也在亚太地区就地区影响力和塑造力进行激烈的竞争。

面对美国构建的亚太安全体系对中国的战略挤压,中国外交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部署,以更好地维护和拓展自身成长壮大的战略空间。

■ 张桂凤/文DOI: 10.19422/ki.ddsj.2017.11.014性。

随着中美在竞争亚太地区影响力方面交锋不断增加,美对华强硬、意图“规制”中国的态势凸显。

在中美实力评估中,美国认为自身有许多优势,但“在任何领域的优势都不及美在亚洲和其他地区的联盟和伙伴关系网”。

[2]当前美国着力构建的亚太安全体系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重视同盟关系,强化美国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泰国的军事同盟。

美国根据地区形势和国际战略趋势变化而不断调整亚太同盟体系。

1951年后,美国采取“轴辐式”政策,以双边关系为基础构建亚太安全体系。

美国战略重心重返亚洲对我国的安全影响及对策

美国战略重心重返亚洲对我国的安全影响及对策

美国战略重心重返亚洲对我国的安全影响及对策美国重返亚洲的表现美国主导的安全模式升级中国航空母舰进行海试,引起周边国家和地区不安。

美国持续介入南海地区安全局势趋于紧张。

声称对南海地区有主权,南海形势更趋复杂。

周边国家提高警惕和关注,应对中国崛起成为重要课题和挑战。

美国主导的雁型安全模式升级。

美国与多个国家联盟经常进行军事演习,美日韩军事三边体制成型等使中国笼罩在美国雁型结构的阴影下。

积极参加东亚峰会,塑造亚太多边结构。

美国强势推进TPP框架协定,打造美国的“太平洋世纪”,这一举动导致APEC出现分裂迹象。

这也是美国防止中国国际经融话语权增大的行动之举。

这一切,使中国周边局势极度复杂。

美国在亚太建立区域联盟,这个联盟自然要完全受控于自己,参加这个联盟的国家,我认为包括两方面的国家,一是传统盟国,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现在已经看得比较清楚了,这些国家未来要买更多的美国军备,承担更多的军费分摊;另一是有潜力成为盟国的国家,这些国家成为美国新战略旗帜下的盟国。

美国物色传统盟国和潜在盟国,需要在如下三个方面的条件或标准(不是什么国家巴结美国,就可以参加的),一个是政治、经济、安全和军事等各方面愿意全面服从于美国,一个是参加国所处的地缘战略地位比较重要,一个是要有钱,分担美国充当世界霸主所需要的军事费用,如果没钱,也必须保证有潜力巨大、美国需要的自然资源(可以通过开发转化为钱)。

从东亚地区看,从上述三个方面衡量,有可能被美国优先发展成为盟国的潜在国家主要有两个:菲律宾和缅甸,菲律宾是美国冷淡后又再次热乎起来的传统盟国,地理位置重要,但妨碍菲律宾与美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是菲律宾落后和弱小的经济实力,美菲之间成为盟国,以菲律宾现有的经济实力,美国是要背包袱的,菲律宾对美国最大的有用之处是菲律宾与中国在海上有领海纠纷,可以成为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的样板(为其重返东亚铺路),美国与菲律宾未来关系如何发展?关键是菲律宾在南海石油开采上,能否得手并大获其益,一旦菲律宾通过石油开采增强了自身的经济实力,我估计美国会毫不犹豫地将菲律宾纳入麾下盟国之列。

美国高校排名一览表

美国高校排名一览表

美国高校排名一览表美国介绍美利坚合众国(英语: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美国”(United States),是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

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其他盟国取得胜利,经历数十年的冷战,在苏联解体后,成为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经济、文化、工业等领域都处于全世界的领先地位。

美国高校排名一览表1、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Princeton,NJ)2、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MA)3、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CT)4、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IL)5、麻省理工大学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MA)6、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NY)7、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CA)8、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 (Durham, NC)9、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PA)10、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 (Evanston,IL)11、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Baltimore,MD)12、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sadena,CA)13、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 (Hanover,NH)14、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 (Providence,RI)15、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 (Nashville,TN)16、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Ithaca,NY)17、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 (Houston,TX)18、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Notre Dame,IN)19、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Los Angeles,CA)20、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St Louis,MO)21、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 (Atlanta,GA)22、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Berkeley,CA)23、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CA)24、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 (Washington,DC)25、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Pittsburgh,PA)26、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 (Charlottesville,VA)27、塔夫斯大学Tufts University (Medford,MA)28、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Ann Arbor,MI)29、维克森林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 (Winston-Salem,NC)30、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 (Santa Barbara,CA)31、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 (New York,NY)32、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Chapel Hill,NC)33、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Irvine,CA)34、罗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 (Rochester,NY)35、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 (Gainesville,FL)36、乔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lanta,GA)37、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 (Waltham,MA)38、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Davis,CA)39、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 (Chestnut Hill,MA)40、威廉玛丽学院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Williamsburg,VA)41、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La Jolla,CA)42、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 (Boston,MA)43、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Cleveland,OH)44、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 (New Orleans,LA)45、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 (Boston,MA)46、佩珀代因大学Pepperdine University (Malibu,CA)47、乔治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 (Athens,GA)48、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Champaign,IL)49、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Troy,NY)50、维拉诺瓦大学Villanova University (Villanova,PA)51、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Austin,TX)52、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Madison,WI)53、迈阿密大学University of Miami (Coral Gables,FL)54、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 (Syracuse,NY)55、里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 (Bethlehem,PA)56、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 New Brunswick (Piscataway,NJ)57、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OH)58、普渡大学西拉法叶校区Purdue University, West Lafayette (West Lafayette,IN)59、伍斯特理工学院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Worcester,MA)60、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Park (University Park,PA)61、南卫理公会大学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Dallas,TX)62、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WA)63、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Storrs,CT)64、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Washington,DC)65、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College Park,MD) 66、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 (Worcester,MA)67、克莱姆森大学Clemson University (Clemson,SC)68、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 College Station (College Station,TX)69、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Provo (Provo,UT)70、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Cruz (Santa Cruz,CA)71、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Tallahassee,FL)72、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Amherst,MA)73、斯蒂文斯理工学院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oboken,NJ)74、福特汉姆大学Fordham University (New York,NY)75、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ittsburgh,PA)76、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Minneapolis,MN)77、弗吉尼亚理工学院Virginia Tech (Blacksburg,VA)78、美利坚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 (Washington,DC)79、贝勒大学Baylor University (Waco,TX)80、科罗拉多矿业大学Colorado School of Mines (Golden,CO)81、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Binghamton University, SUNY (Stony Brook,NY)82、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SUNY (Stony Brook,NY)83、叶史瓦大学Yeshiva University (New York,NY)84、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Raleigh (Raleigh,NC)85、德州基督大学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Fort Worth,TX)86、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Riverside,CA)87、圣地亚哥大学University of San Diego (San Diego,CA)88、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East Lansing,MI)89、德拉华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 (Newark,DE)90、霍华德大学Howard University (Washington,DC)91、芝加哥洛约拉大学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 (Chicago,IL)92、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Bloomington,IN)93、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 (Iowa City,IA)94、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University at Buffalo–SUNY (Buffalo,NY)95、马凯特大学Marquette University (Milwaukee,WI)96、旧金山大学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San Francisco,CA)97、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 (Boulder,CO)98、丹佛大学University of Denver (Denver,CO)99、伊利诺伊理工大学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cago,IL)100、迈阿密大学牛津分校Miami University-Oxford (Oxford,OH)。

美英同盟和美日同盟的比较

美英同盟和美日同盟的比较

英美同盟和英日同盟的比较201430003唐泽在当今呈现“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中,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综合运用本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与其他国家建立了广泛而不空泛的合作同盟关系。

英国和日本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但英国与日本在美同盟伙伴中的地位又有所不同,突出表现为美日是体现日本强依附性的《美日安保条约》下的双边同盟,而美英之间则是较为平等得展开合作的伙伴关系。

这样差别待遇由历史与地缘等不同层次的多种因素造成。

体系层次英国所处的欧洲各国在地缘上相距较近,是世界超国家行为体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文化融合度高,为多边同盟成立提供了客观条件。

北约原本是为应对苏联而成立的军事联盟,苏联解体后,这种同盟关系非但没有就此解散反而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不断向东扩展。

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北约的功能随着国际格局的变迁实现了转型,存在目标由欧洲本土针对苏联的防卫转变成为为全球安全国际和平做贡献。

冷战结束后欧洲盟国由波黑内战发现了对美国的军事需求,而美国为实现全球战略也需要欧洲国家提供军事基地,双方的相互需要更加深了两方的关系。

再者,对美国来说,欧盟是值得重视的有发展前景的经济合作伙伴,也是维护世界经济金融秩序的重要帮手。

英国作为曾经的世界霸主,既是北约各欧洲盟国中的军事强国,又对与美合作有更多的话语权,在美国主导的同盟中扮演了副手的角色,得以与美国共管欧盟核武库。

所以英国在对美关系中有更超然的地位。

反观日本所在的亚洲,岛屿众多且距离较远,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差异巨大,民族矛盾尖锐,无法达成一致统一的立场,没有多边同盟建立的条件。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大陆根深蒂固的矛盾,韩国的主要关注点在朝鲜,新加坡对美国一贯的亲善态度等等,体现出美国在亚洲的战略盟国之间利益差异远远大于欧洲盟国,所以美国在亚洲分别建立了多个双边同盟而不是一个统一的多边同盟。

国家层次英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世界霸主,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殖民地,海外影响力巨大。

虽然二战后美国借助布雷顿森林体系接管了世界霸权,霸权衰落后的英国对海外殖民地的影响力还在,使得美国不能轻视英国。

美国对欧洲的外交政策

美国对欧洲的外交政策

贸易和投资
• 贸易和投资关系是美欧( 盟) 经济关系的核 心。近年来, 双方间的贸易持续增长,贸易总 额已逼近2 万亿美元大关。目前,美国是欧 盟最大的贸易伙伴, 占了欧盟总进口量的 17% 和总出口量的18% 。欧盟是美国的第 二大贸易伙伴( 仅次于加拿大) , 占了美国总 进口量的17% 和总出口量的20% ¹ 美欧( 盟) 贸易关系历来具有两面性,一面是贸易联系 密切, 另一面是贸易摩擦不断。
围绕经济政治化的争端
• 90 年代, 美国日益将经济制裁作为对付所谓 邪恶国家的一个工具, 欧盟及其成员国对美 国将经济政治化的做法却不认同, 拒绝与之 配合。
争夺欧洲安全事务主导权
• 冷战时期西欧没有自己独立的防务能力, 必 须依赖美国在欧洲强大的军事存在方能保 全自己, 这种状况使欧洲盟国同美国的政治 关系极不平等。90年代初,欧洲人独立自主 的防务意识日益增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 洲、欧洲必须进一步加强自主防务等呼声 四起。
• 1957年3月25日, 西欧六国在罗马签署成立 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条 约, 欧洲一体化大业的航船正式扬帆启程。 1958年美国率先同欧共体建立正式外交关 系。
• 冷战时期, 美国国家利益的核心是确保国家 安全, 其全球战略的根本目标是遏制苏联及 其盟国,防止共产主义扩张。原苏联、东欧 演变之后, 世界格局发生巨变, 意识形态不 再是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最高准则, 国家利益 结构日益复杂化, 经济利益在国际关系中地 位日益重要。
美欧关系新动向
• 第一, 美欧将进一步加强在安全问题上的协 调。 • 第二, 对北约的改造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美 欧互动的重点议题。
• 美欧关系在经过冷战之后的调整期后, 会继 续保持较为密切的态势。只不过这种密切 反映的是朋友间平等的关系, 而非过去那种 主仆关系。伴随美欧越来越多地致力于应 对全球性的、更加复杂的挑战, 美欧关系的 这种变化注定了他们之间还会出现更多摩 擦甚至某种程度的对抗。

美苏关系演变

美苏关系演变

经济方面,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 占美国的31%,到1960年上升到58%, 10年内缩小了27个百分点。 军事方面。50年代初苏联的军事编制 达到550万人以上,而美国在1947年到 1950年间,只维持140万人左右的规模。 在核力量方面,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 一颗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 从而结束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
杜鲁门主义

尼克松主义
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后 盾 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
欧洲为中心的
转为战略防御 越战失败
经济增长缓慢
全球性进攻战略
处于守势 尚失独霸地位
军事上被苏联赶上
1985——1991
里根(81-88)
布什(89-92)
四、美苏争霸:1955——1991
阶段 时间 首脑 特征 既缓和 又紧张 优势在 美国 史实 缓和:苏签订《对奥和 约》; 苏承认联邦德国 ; 赫鲁晓夫访美 紧张 :柏林墙的修筑 ;古 巴导弹危机 ①苏扩张活动、中苏关系 恶化 ②美从越南撤军,实现中 美关系正常化 ①苏从阿富汗撤军,放松 对东欧控制, 中苏关系正常 化 ②美小规模的局部战争、 实施星球大战计划 50年代 肯尼迪 第一 中期 至 阶段 60年代 赫鲁晓夫 初 60年代 第二 中期 至 阶段 70年代 末 80年代 第三 阶段 尼克松
“尼克松主义”“关岛主
义”
2、特点: 苏联以攻势为主、美国以守势为主;
争霸优势在苏联方面。
3、重大事件 :
苏 联
建成进攻性的远洋海军; 洲际导弹数量超过了美国; 1979年,出兵阿富汗。
美 国
1973年,美军从越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9年邓小平 访问美国
苏联

二战后美国和法国关系很好 为什么短短十来年突然闹掰

二战后美国和法国关系很好 为什么短短十来年突然闹掰

二战后美国和法国关系很好为什么短短十来年突然闹掰
美国与法国是自二战以来的重要盟友,两国在安全、经济和外交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然而,在2017年,两国关系开始出现分裂。

美国和法国之间的关系在反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框架的对立中出现危机。

决定拒绝继续签署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定的决定,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发布的,而法国方面则极力反对美国的决定。

美国与法国在此协定上出现了显著分歧,两国关系也因此受到冲击。

另外,美国政府和法国政府之间态度上的紧张更是加剧了两国关系的脆弱性。

美国政府谴责法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并斥责法国政府在伊朗政策上的影响力和行动,以及特朗普政府对抗恐怖主义的策略。

此外,美法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在冲突中展现出来。

比如,在2018年12月,特朗普拒绝签署法国敦促修订的《石油天然气外交行动公约》(EFP),该公约旨在禁止欧洲企业与伊朗进行石油和天然气贸易,以制裁伊朗。

因此,两国之间的紧张更加凸显。

从上述,可以得出结论,美国和法国的关系恶化是由于一系列外交策略和政策上的冲突。

此轮关系出现危机,给美国和法国的关系带来了隐患和危机,对两国的合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关于冷战的书

关于冷战的书

关于冷战的书冷战,是指二战结束后,苏联与美国及其盟国之间爆发的一场持续了近五十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

冷战期间,苏美两大超级大国展开了一系列竞争与对抗,世界局势一度陷入紧张与不稳定。

冷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二战后期。

二战结束后,苏联在东欧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立的社会主义阵营。

美国则成为了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领导力量。

两个阵营的意识形态、经济制度和政治体制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彼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难以避免。

冷战期间,苏美两国之间的对抗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

在政治上,双方通过争夺影响力和控制权来推动自己意识形态的传播。

例如,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来支持欧洲西部国家的经济重建,以抵御苏联在东欧地区的影响力。

而苏联则通过援助社会主义国家来扩大自己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双方还通过冷战期间的一系列战争和冲突来争夺地缘政治利益,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等。

在经济上,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展开了一场经济竞争。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等手段来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发展。

苏联则通过计划经济和国有化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发展,以支持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

两国之间的经济竞争也导致了技术和科学领域的竞争,如太空竞赛和核武器竞赛。

在军事上,冷战期间,苏美两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

双方相继开发出了核武器和洲际导弹,并在全球范围内布置了大量的军事基地。

美国通过北约和其他盟国来对抗苏联及其盟国的军事威胁,而苏联则通过华沙条约和其他盟国来对抗美国及其盟国的军事威胁。

军事对抗的高度紧张局势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安全压力,随时有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冷战的高峰期可以追溯到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苏联在古巴部署了核导弹,这引发了美国的极度担忧。

双方几乎陷入了核战争的边缘,最终通过外交手段避免了战争的爆发。

此次危机使得双方认识到核战争对全人类的毁灭性后果,为双方寻求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分歧提供了动力。

美国与古巴

美国与古巴

美国—古巴关系大事记以下是过去40年中美国与古巴关系的大事记:1959年1月1日———革命力量夺取对哈瓦那的控制。

1960年6月28日———菲德尔·卡斯特罗主席没收美国人拥有的炼油厂,而没有给予任何补偿。

1960年10月19日———美国对古巴实行除食品和药品之外的经济禁运。

1961年4月17日———得到美国支持的古巴流亡者从猪湾入侵古巴。

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当时,美国的侦察机拍摄了苏联在古巴建立中远程导弹基地的照片。

在一次秘密联络中,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基塔·赫鲁晓夫同意不打破美国的封锁,并且表示,只要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只要肯尼迪总统愿意下令把“丘辟特”导弹撤出土耳其,他就愿意把苏联导弹撤出古巴。

1962年10月27—28日———古巴击落一架美国U-2飞机。

在致赫鲁晓夫的一封信中,肯尼迪总统建议苏联立即撤走导弹,以换取取消封锁。

在私下,美国政府通知苏联,一旦这场危机结束,它就从土耳其撤走美国导弹。

1963年2月8日———肯尼迪政府禁止美国公民到古巴旅行或同古巴进行财政和商业交易。

1963年7月8日———古巴人在美国拥有的所有资产被冻结。

1965年11月6日———“自由飞行”计划开始实施,该计划规定,在1971年以前,允许25万古巴人迁居到美国。

1974年11月———助理国务卿威廉·罗杰斯和助理国务卿劳伦斯·伊格尔伯格在华盛顿和纽约同古巴官员就关系正常化问题举行了秘密会谈。

这些会谈因古巴卷入安哥拉问题而告终。

1975年7月29日———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通过投票赞成解除对古巴的集体制裁。

美国政府对这一举动表示欢迎,同时宣布,它打算就正常化问题开始同古巴进行认真讨论。

1975年10月———古巴开始部署3.5万人战斗部队,以支持安哥拉的马克思主义政权。

1975年12月20日———福特总统宣布,古巴插手安哥拉事务和支持波多黎各独立运动的做法迫使美国停止了改善两国关系的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的盟国一览
美国的传统盟国是指北约成员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英NATO: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法OTAN:l'Organisation du Traitéde
l'Atlantique Nord),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

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标志。

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决定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年8月24日各国完成批准手续,该组织正式成立。

希腊、土耳其于1952年2月18日、联邦德国于1955年5月6日、西班牙于1982年正式加入该组织。

2002年11月21日布拉格召开的北约高峰会议,达成了第二波的东扩决定,2004年正式接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等七国。

目前北约共有28个成员国,分别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丹麦、加拿大、卢森堡、
挪威、葡萄牙、土耳其、希腊、波兰、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冰岛。

广义上美国的盟国共37个,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加拿大、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日本、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韩国、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乌克兰和英国。

在这37个国家中除同属北约的27家国家外,主要包括:
1、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
2、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