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新部编版与反思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及反思
一、《声音的产生》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特点。
1.2 教学内容:声音的定义和产生原因。
物体振动与声音的关系。
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特点。
1.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声音的产生。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产生。
1.4.2 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体验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如拨动琴弦、敲击鼓面等。
1.4.3 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探讨声音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振动与声音的关系。
1.4.4 总结:概括和总结声音产生的原理和特点。
1.5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参与实验和讨论的情况,评估学生对声音产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设计一道相关题目,进行课堂小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声音的传播》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不同介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声音的传播原理。
不同介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声音传播的速度和距离。
2.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声音的传播。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声音传播的原理。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声音,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传播。
2.4.2 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如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的声音。
2.4.3 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探讨不同介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
2.4.4 总结:概括和总结声音传播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2.5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参与实验和讨论的情况,评估学生对声音传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设计一道相关题目,进行课堂小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声音的特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在教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全面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掌握声音传播的介质和形式,以及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
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学生的课堂反馈,大部分学生能够清晰地阐述声音产生的原理,即物体的振动导致声音的产生,并能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声音产生现象。
在声音传播方面,学生也明白了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并且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同时了解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然而,在评估学生对声音传播速度的理解和应用时,发现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困惑,不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这说明在教学中对于这一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还不够充分,需要在后续的复习和巩固中加强。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1、实验演示法通过演示钢尺振动发声、击鼓发声、水振动发声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物体振动与声音产生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由于部分实验器材的准备不够充分,导致实验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影响了学生的观察和理解。
2、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抽象的概念。
多媒体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但在选择多媒体素材时,有些视频的质量不够高,内容不够精准,反而给学生带来了一些误解。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交流自己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看法和疑问。
小组讨论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些小组讨论不够积极,存在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
三、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1、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入课程,引起学生的兴趣。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与反思
同学们,刚才你们还在教室外快乐的活动,是什么信号使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呢?(学生回答:铃声)许多科学家都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同学们对刚刚响过的铃声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提问题,教师选取其中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板书:“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音是怎么传播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学习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⒉新课教学⑴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下面我们就来探究第一个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①进行猜想:让学生把手指放在自己的喉部并说话,体会手指的感觉。
并进行猜测:物体的发声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并板书:“进行猜想:物体的发声似乎与振动有关。
”②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通过什么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学生汇报后教师对正确的实验进行充分肯定,优化方案,并让学生进行实验:(自己没有器材的学生利用教师准备的器材,其中1/3的学生分组做实验一,1/3的学生分组做实验二、1/3的学生分组做实验三)实验一、把小纸片放在正在发音的扬声器上,观察现象并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验二、把敲响的音叉快速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验三、将小纸片放在鼓面上,用力敲击鼓面,观察现象并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分组汇报,让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小纸片在发生的扬声器里“跳舞”是因为发声的扬声器在震动;发生的音叉激起水花是因为发声的扬声器在震动;小纸片在鼓面上做“自由体操”是因为发声的鼓面在震动。
③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师:在这些不同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④学生活动:举出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发声时振动的事例,如:二胡、提琴等乐器的发声是靠弓和弦的相互摩擦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笛子是靠管内的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师敲击铁板琴并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铁板琴是怎样发出声音的?铁板琴发生时并不是直接贴着你们的耳朵,为什么你们还能听到声音呢?(学生回答)下面我们就来解决本节课的第二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⑵声音是怎样传播的?①进行猜想:教师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②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通过什么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学生汇报后,教师对正确的实验进行充分肯定并进行实验:实验一:(演示试验)教师把音乐芯片用细线吊在软木塞下,塞入试管中,芯片不能与试管壁接触。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与反思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介质2、能进行合理的推理,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
【重点难点】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课时】1课时【教具】音叉、玻璃钟罩、泡沫塑料球、橡皮筋、鼓、铁架台、电脑多媒体【教法】启发、讲解、实验、讨论【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我们生活中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美妙的的音乐声,路上吵杂的汽车声,孩子们的玩耍声等,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声音,人类将怎样生存。
(边放录像边说明)问: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又是怎样传播开来的?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都是本章将要研究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1.声音的产生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 学生活动1:请大家用手摸着自己的喉头部分,轻喊一声“啊”,有什么感觉?(声带在振动)(2) 学生活动2: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张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振动发声。
(3) 演示实验二:将用力敲响的音叉插入水中,观察,音叉溅起水花(4) 在鼓面上放一些小纸片,敲击鼓面,纸片会被弹起。
问:上面的这些实验与活动说明了什么问题呢?(2) 学生活动2: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张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振动发声。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人说话、发声是靠声带的振动,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蟋蟀叫声靠的是左右翅摩擦发出的振动。
问:吉他发声靠的是什么?(琴弦的振动)鼓发声靠的是什么?(鼓面振动)笛子发声靠的是什么?(空气振动)所以乐队里弦乐、管乐、打击乐器等的发声是不同的。
学生举例,并说出是什么在振动发声。
我们能听到很多种声音,那么声音产生后是怎样传到我们的耳朵引起听觉呢?2.声音的传播声音在空气里是怎样传播的?声音在其他物质中能传播吗?学生实验:两人一组,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另一位同学在另一边轻敲桌子,然后两人互换。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学科学教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学科学教案
一、课程目标
1.学习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方式;
2.掌握声音产生与传播的实验方法;
3.了解声波应用和相关领域。
二、教学重难点
1.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方式;
2.声波的特性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引入(5分钟)
引导学生听到窗外的鸟叫声,提问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声音?引出本节课讲的主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初探声音产生与传播(10分钟)
按照学生们对声音的理解,询问如何产生声音,如何传播等问题,以此引导学生了解声音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以及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3.为实验做准备(10分钟)
向学生讲解如何制作简单的声音发生器,如:用电池、铜线和电话振铃器制作,探究声音是如何通过振动传播的。
4.实验环节(30分钟)
用手电筒、麦克风等设备进行实验观察,让学生拍手,敲课桌,发出语音,听取声音变化,了解声音的特性及其应用。
5.复习(5分钟)
总结本课时学习的知识,问答形式交流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深入学习。
四、教学评价
本课程对学生进行了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这有助于学生对声学的理解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实验中,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帮助
学生了解和熟悉有关声学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到实践中。
教师还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评价,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初中物理_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科物理所在学校授课教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声的世界》是学生接触物理的第二章,本节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的部分理念:(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材首先用一句话把学生带入了声音的情境,接着又安排了生活事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最后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知道声音传播的条件。
教材通过对生活和自然界中与声有关现象的观察和解释,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培养他们喜欢物理知识、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本节设计为科学探究型课,但因限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能力层次,所以又不是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而是突出科学探究要素中“提出问题”这一环节。
这样的设计,是由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的,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时,对探究活动还处于初级阶段。
但这些探究活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意识以及科学探究精神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声音是人们最熟悉的现象之一,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
学生不仅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与声音有关的感性知识,而且在小学自然课中也学过了与声有关的常识。
尽管有这些前期经验与常识,但是对于“为什么会产生声音?人们为什么能听到声音?”等问题,大多数学生并不是很清楚,本节将使学生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对声的世界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三、教学理念(一)注重各个环节、细节的创新本节课在很多环节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如:用“跳舞的烛焰”引入新课,将发声的闹钟放入水中证明液体可以传声,以计时员采用的计时的现象结束新课。
创新还体现在很多细节上,如:在“证明发声的音叉也在振动”的实验中,在水槽下垫一张红纸,使“水花四溅”现象更为明显;教学上的所有创新都是学生本位理念的体现,这些创新使学生的亲身体验更为深刻,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其对种种物理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
2.掌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规律。
3.学会应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声音的产生原理。
2.声音的传播规律。
三、教学内容声音的产生原理1.声音的产生必须有振动体。
让学生举例说明振动体的形式。
2.声音的产生需要介质。
介绍空气、水和固体等介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3.声音的产生需要能量。
探讨声音的能量转化过程。
声音的传播规律1.声音的传播是通过介质中的颗粒振动传递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颗粒振动的过程。
2.声音的传播是波动形式。
介绍声波的概念,探讨声波的特性和传播过程。
3.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
四、教学方法1.导入:通过播放不同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到声音的多样性和美妙性。
2.讲解:通过图文讲解的方式介绍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3.实验: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
4.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拓展思维,深化对声音的认识。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播放不同音乐片段。
2.引导学生讨论感受到的声音特点。
第二步:讲解1.介绍声音的产生原理。
–振动体的形式。
–介质对声音传播的作用。
–声音的能量转化过程。
2.介绍声音的传播规律。
–介质中的颗粒振动传递。
–声波的特性和传播过程。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
第三步:实验1.设计实验:使用弦线和音叉进行实验,观察振动和声音传播的过程。
2.让学生记录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
第四步:讨论1.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声音为什么能传播?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讨论中的参与度。
2.查看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记录和总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评价学生是否能准确应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拓展1.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声音的传播与噪音污染的关系。
八年级上册物理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蒋应华【设计思想】本节课是本书的第一节,又是初二学生刚刚进入物理学习的起始阶段。
以培养兴趣为出发点,以锻炼思维和提高能力为根本,并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本教学设计的主旨。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就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及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能利用常见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点】1.声产生的原理。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教师准备】音叉、小锤、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闹钟,烧杯。
【学生准备】铅笔、纸屑若干、细砂、塑料袋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音乐,创设情境。
教师事先录制好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某些声音。
例如:电铃声,钢琴曲片段,两个同学的说话声,丛林中的鸟语,夏日的蝉声,瀑布声等。
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能听出刚才都是什么声音?是哪些物体在发出声音?(同学回答)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以及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范文(精选8篇)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范文(精选8篇)《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范文(精选8篇)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反思自己,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
那么什么样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与生活接触密切,学生的有较强的感性认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精心选择事例,让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及其传播条件形成实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其动手动脑的能力。
学生对声音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接触声音的有关现象比较多,对于声音的产生比较容易理解,但对于声音的传播速度认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知识,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现象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本节课利用网页制作软件制作网络课件,汇集大量的电子课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利用电脑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兴趣进行自主的'探究,然后再利用学生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知识面,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了课堂效率,真正的达到了优质高效的生本愉悦课堂。
将一些学生在生活中不能常见的现象利用网络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对重点的掌握,促进学生对难点的理解。
利用媒体可以变老师的讲为学生自主的学习,将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知识引导和解疑,教学效果比传统课堂好很多。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的一节,因此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教学打好基础,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去解决感兴趣的问题,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是这节课教学成败的关键。
本课的教学核心概念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学生在此前往往关注的是动作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状态。
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要想突破难点,就应该顺应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认识到“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后,提供音叉,让学生设计实验,怎样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用视觉看到物体的振动。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及反思
一、声音的产生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振动与声音的关系。
让学生掌握声音的频率、振幅和声压的概念。
1.2 教学内容:声音的产生原理振动与声音的关系频率、振幅和声压的概念1.3 教学过程:1.3.1 导入:通过播放音乐或敲击物体,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1.3.2 讲解:使用PPT或实物演示,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解释振动停止后,声音为什么会消失。
1.3.3 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不同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
让学生通过改变物体的振动频率,观察声音的变化。
1.3.4 总结:强调振动与声音的关系。
引入频率、振幅和声压的概念。
1.4 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声音的产生与振动的关系。
二、声音的传播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
让学生掌握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特点。
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声音的传播原理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特点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2.3 教学过程:2.3.1 导入:通过播放声音,让学生观察声音的传播情况。
2.3.2 讲解:使用PPT或实物演示,讲解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
解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3.3 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情况。
让学生通过改变介质的性质,观察声音传播速度的变化。
2.3.4 总结:强调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引入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
2.4 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三、声音的频率与音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让学生掌握频率的单位赫兹(Hz)。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频率对音调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频率与音调的关系频率的单位赫兹(Hz)频率对音调的影响3.3 教学过程:3.3.1 导入:通过播放不同音调的声音,引起学生对音调的兴趣。
3.3.2 讲解:使用PPT或实物演示,讲解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名称: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掌握声音的传播原理。
2.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
四、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 声音的传播:介绍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以及声音的传播速度。
3. 声音的特性:讲述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解释其影响因素。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魅力,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好奇心。
2. 提问: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二、新课导入:1. 讲解声音的产生原因,振动与声音的关系。
2. 介绍声音的传播原理,以及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三、实验环节:1. 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 实验一:振动琴弦,观察声音的产生。
3. 实验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提问: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有哪些特点?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提问: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条件?二、深入学习:1. 讲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 分析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三、实践环节:1. 让学生进行声音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 实验三:声音的三个特性的演示实验。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提问:如何改变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学生的动手实践,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及反思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介质(如空气、水、固体)传播。
3.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声音的特性。
2. 教学难点: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声音的特性。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振动的物体(如鼓、锣)、声源(如闹钟)、听力测试仪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声音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声音?2. 学生回答后,简要介绍声音的定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声音的产生(10分钟)1. 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振动的物体(如鼓、锣),感受声音的产生。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振动的物体会产生声音?3. 讲解声音产生的原理,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三、声音的传播(10分钟)1. 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使用听力测试仪进行测试。
2.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的?3. 讲解声音传播的原理,总结:声音通过介质(如空气、水、固体)传播。
四、声音的特性(10分钟)1. 实验演示:让学生感受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变化。
2.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有哪些特性?3. 讲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总结: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2. 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1. 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有了基本的了解,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2. 实验环节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了学习兴趣。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教学决策及反思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教学决策及反思《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教学决策及反思内容简介:《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教学决策及反思教学决策基于一定的教学理念,根据罗伯特斯莱文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考虑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技能、需要以及兴趣;考虑哪些教学材料、技术、辅助手段等教学资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教学决策及反思教学决策基于一定的教学理念,根据罗伯特斯莱文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考虑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技能、需要以及兴趣;考虑哪些教学材料、技术、辅助手段等教学资源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推动学生进步。
在宁海县中片初中科学主题式研训活动中,《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课,令我感触很深。
整个教学活动设计到位,活动开展有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下面浅谈笔者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课的教学决策的思考与反思。
一、教学决策1. 巧妙地应用追问艺术,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巧妙运用对比实验,加强辩证思维培养第一,通过敲击锣发声与按住锣面不发声进行对比。
第二,空气传声和真空不能传声实验对比。
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很难抽成真空,在引导学生观察声音强弱的变化后,展开推理,再将空气重复通入容器,观察声音的变化。
声音由强变弱再变强,有效的对比实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声音的传播要依赖媒介。
第三, 土电话游戏:棉线传声时听到与没听到的对比。
对比,让教学更加丰满,更加有效,与无声处加强了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
相信学生在今后的实验中会主动应用对比实验,使实验更严谨。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主体性在学生实验中,由于每组都有不同的器材,可让相邻的组间学生自主交换器具,交流心得,教学器材取自学生常见或常用的乐器或材料,这样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就会很高。
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固然重要,但我们更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教学反思1、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教学反思一、探究过程僵硬,只是为了结论而探究。
新课标中,对本节知识的要求即包含过程要求,又包含终结性要求,其中终结性要求为“了解”水平。
而我没有仔细专研课表要求,过分的注重了课堂教学的结论性传授,而忽略了过程性认知。
对于刚刚接触物理的学生来说,应培养其观察、描述实验想象,总结归纳实验结论并用准确的语言进行叙述的能力。
我只做到了灌输,却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学思路不够清晰,框架松散。
这个问题不只存在于这节课中,在平时的备课环节,我过分注重详案的准备,直接导致授课时思路只有一条线,对于课堂的突发情况准备不足,很容易被学生将课堂拉偏。
三、教学语言容易让学生产生歧义。
首先是引言部分,没有详细的设计,只是一句话带过,没有过渡,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的情况下,直接讲授新课。
其次是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语言,一是用词,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用一些学生不易理解的词语。
二是语气,声音过于平缓,没有侧重点,学生不容易分辨问题中的重点,又会造成理解错误,或是无法理解。
四、板书不规范。
板书直接反映出教师的整体思路,由于备课过程中没有完整的知识框架,导致板书所呈现出来的内容杂乱无章。
还有对于一些要求学生熟记的内容,书写简单,不够详细具体。
五、总结经过袁老师的评课与分析,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了很明确的认识。
同时,对于今后备课、教学的'方法也有了很清晰的认识。
1.课前备课,首先列出知识框架,使内容稳固,层次分明。
其次,对于问题的设计,提问语句的设计,可以找非物理教师听一听,确认语言描述准确,没有歧义,学生能够按照我的意愿理解问题。
2.认真设计课前的引言,并且陈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是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二是为了提醒自己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3.对于探究过程,要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描述的能力,分析总结的能力,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灌输知识。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与反思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与反思《《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与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在学习机械运动的基础上,本章让学生接触初步的声学知识。
声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而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处于较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让学生感悟物理与技术、物理与社会的联系。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的基本要素,加深对探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条件,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通过体验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抽象能力,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逐步养成自觉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是知道声音产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是如何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
为了突出重难点,我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探究法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及交流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巩固教学,本节课我准备了一下器材。
(课件展示器材:锣面,鼓面,钢尺,橡皮筋,气球,音叉,锤子,水槽,烧杯,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笛子,箫,泥罐,口琴,钢笔冒等)。
三、教学流程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进入教室,我先播放一段优美的吉他演奏视屏,让学生在欣赏中放松心情,并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接着再播放几种常见的声音,告诉学生,我们的生活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正是这些声音,才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的美好。
关于声音,大家有什么方面想了解的?学生此时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对声音的各种看法,其中大部分的问题都会集中于这样几个方面,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什么物体能够发出声音”“我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能听到声音”“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相同”等问题上。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反思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反思《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反思篇1根据《中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创设条件让他们在科学的探究活动中学会有目的的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思考,让学生在自主的活动和体验中学习科学。
这节课中,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经验:一、整节课的设计较合理1、符合预备年级学生认知的特点。
在学生活动获得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声音的产生原因和“声音必须依靠介质传播”的结论。
2、根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设计了两个环节的探究活动: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学生观察多种发声体、从中发现、感悟声音的产生原因;第二个环节是探究声音靠什么传播?主要是通过演示:“钟罩抽气实验”、“水中敲击小烧杯实验”和学生实验:用“土电话”通话、“轻划桌面”,先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然后归纳总结出“声音必须依靠介质传播”的结论。
在这两个环节的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活动和思考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这样的活动设计较好地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从学生课堂的表现来看,不仅比较主动还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延伸主动思考,并向老师提出问题。
二、实验的设计起到关键的作用(1)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学生观察多种发声体、从中发现、感悟声音的产生原因的实验,教师有目的为学生准备了三种能制造声音的东西:1、音叉——最容易观察到振动与发声有关的器材;2、鼓上放绿豆,可以放大鼓面的振动;这两种都是通过敲打发声3、橡皮筋,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发声——拨动。
为了不限制学生的思维还要求学生用另外的东西制造声音。
在此四次观察的基础上归纳共同的现象、思考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
(2)“证明水能传声的实验”是教师自己的设计,用玻璃棒敲打靠细绳悬吊在水中的小烧杯发声,所用器材简单易得、效果又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学情分析
学生初学物理,对物理探究活动比较陌生,还处于初级阶段,因而问题的提出不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过程也相对很简单,这样的设计,是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让知水平决定的。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每一部分都是以问题开始,通过实验与观察,得出结论,再与生活和自然相联系。
对于声音的产生,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声现象创造声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声音的产生等问题。
接着通过实验分析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反过来再用归纳出的结论解释自然和生活中的现象,以进一步检验结论的可靠性。
在声音的传播部分,通过真空不能传声的演示实验。
使学生认识到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插,进而通过实验与分析,归纳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本节强调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入到物理知识的探究中,在观察、感知、举例和实验等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三、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⑶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⒉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⑵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身边的声现象
和道理,对物理有亲近感。
⑵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的合作的意识。
四、重点难点
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的分析,归纳
出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条件是本节的知识重点。
⒉声音的产生条件和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是本节的重点。
五、设计思路
学生刚进入物理学科的学习,会感到与自己的生活有距离。
因此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激起其学习兴趣是关键。
本节教学首先利用上课铃声引入声音,然后用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提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
本节各部分设计安排了一些简单易做的小实验,通
过学生在实验中观察与感知,从不同现象中找出共同点,力求在学习活动中营造更加广阔的自由探究和活
动空间,鼓励和引导学生去发现。
同时采用分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便于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提高解决问
题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
⑴)扬声器在外的录音机、纸屑、小鼓、音叉与小槌、盛有水的大烧杯、铁板琴;
⑵带塞子的试管、注射器、音乐芯片(能放进试管里)、细线、、装有金鱼的鱼缸。
七、教学过程
⒈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你们还在教室外快乐的活动,是什么信号使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呢?(学生回答:铃声)许多科学家都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同学们对刚刚响过的铃声
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提问题,教师选取其中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板书:“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
的?声音是怎么传播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学习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⒉新课教学
⑴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第一个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①进行猜想:
让学生把手指放在自己的喉部并说话,体会手指的感觉。
并进行猜测:物体的发声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并板书:“进行猜想:物体的发声似乎与振动有关。
”
②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通过什么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学生汇报后教师对正确的实验进行充分肯定,优化方案,并让学生进行实验:
(自己没有器材的学生利用教师准备的器材,其中1/3的学生分组做实验一,1/3的学生分组做实验二、1/3的学生分组做实验三)
实验一、把小纸片放在正在发音的扬声器上,观察现象并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验二、把敲响的音叉快速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验三、将小纸片放在鼓面上,用力敲击鼓面,观察现象并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分组汇报,让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小纸片在发生的扬声器里“跳舞”是因为发声的扬声器在震动;发生的音叉激起水花是因为发声的扬声器在震动;小纸片在鼓面上做“自由体操”是因为发声的
鼓面在震动。
③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师:在这些不同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④学生活动:
举出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发声时振动的事例,如:二胡、提琴等乐器的发声是靠弓和弦的相互摩擦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笛子是靠管内的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师敲击铁板琴并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铁板琴是怎样发出声音的?铁板琴发生时并不是直接贴着你们的耳朵,为什么你们还能听到声音呢?(学生回答)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本节课的第二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⑵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①进行猜想:
教师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②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通过什么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学生汇报后,教师对正确的实验进行充分肯定并进行实验:
实验一:(演示试验)教师把音乐芯片用细线吊在软木塞下,塞入试管中,芯片不能与试管壁接触。
先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到管底,再将针管插入软木塞内。
缓缓向外抽出活塞,听到音乐声有什么变化?
设想,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还能听见声音吗?
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实验二:(演示试验)将装有金鱼的鱼缸放在讲桌上,在一边拍手,观察金鱼的运动.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实验三:两个学生合作,一个学生把耳朵靠在课桌的一端。
另一个同学用手轻轻敲击课桌的另一端,感觉声音的传播。
(学生如果有更方便易行的实验方案更好)
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
思想渗透:据说,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用牙咬住木棒的一段,另一端定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命运》等一系列名曲就是这时候创作出来的。
他这样做有什么道理?(学
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因为木、骨都是固体、都能传声。
)
师:同学们要学习贝多芬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优秀品质。
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肯定有鲜花也有荆棘,不论何时何地,希望同学们都能坚定、坚强的面对生活。
③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师:在这些不同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④学生活动:
同学们之间互相讨论.举出自己知道的一些有关声音传播的事例.
⑶相关知识介绍:
①声音传播的速度与压强,温度的关系。
②天坛回音壁的介绍。
⒊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由学生自己小结)
①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③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
八、板书设计
第三章声的世界
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⒈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①进行猜想
②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③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④学生活动:
⒉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①进行猜想:
②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③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④学生活动:
九、布置作业
课本1、2、3、4、5题。
十、教学反思
学生刚接触物理,因此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去解决感兴趣的问题,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应该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这节课是一节“探究型的课”。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相信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集体智慧,决不能将教师思考的结果强加给学生,剥夺学生动脑的权利。
本节重点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采用了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及小试验,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因此,通过这一节的教学使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接收有了一个全面的理解。
本节课个别演示实验观察困难,采用视频展示,得到的很好的效果,但总觉得没让学生亲身体验,以后演示和视频二者结合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