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建筑文化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文化形成的过程来看,建筑是多种矛盾的综合体,主要表现在两个 方面:建筑是历代文化的积累和延续,它是一种凝固了的文化,是能够让当代的人亲眼 看到,长期保存的一种文化状态;另一方面,建筑是一种超前的文化,它要求建筑师要 有预见性,有超前的眼光,各种具体的规划设计都要留有余地,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如 果缺乏远见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文化的广阔角度探索建 筑,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平,也能够促进不同文化范畴间的交流。接下来主 要针对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建筑空间布局、建筑造型四方面来介绍两者之间差异!
代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表现。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流露出不 同的情感;不同的材 料造就不同的建筑,展现不同的信念。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垂直发展,建得又高又大。 同时别出心裁的屋顶建筑也是西方古典建筑的一大亮点。但是怎样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 如仓穹则是它的建筑艺术所在,于是出现了那些垂直向上的石柱,如较早出现的塔斯干柱 式,可以说石柱是西方建筑的基础中的基础。石柱及屋顶的发展伴随着西方建筑的发展, 如果说石柱是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那么屋顶则是西方建筑的“基本句式”。屋顶的不 同,导致了其风格类型上的差异,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式、格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对建筑造型的影响 中国传统造型特别强调“线型美”,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中国的梁、柱、屋檐等都能
表现“线”的艺术感染力,如,在歇顶山的建筑中,屋檐有意做成微微的向两侧升的形高, 而屋角部分做成明显的起翘,形成“飞”的意境;而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这 样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追求意境和重伦理的思想在中国古建筑中体现 得非常明显,在建筑造型时,往往把其社会内容和象征意义放在显要突出的位置,同时, 还注重实用性,
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关键词:中西建筑文化、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建筑空间布局、建筑造型、中西传统建筑 文化差异浅析
正文: 中国文化重人,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且讲究并存与一体性。
文化传统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西方文化重物,西 方则较重视科学与宗教,西方则重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文化传统的不同反 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建筑形式上的差别,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它反映了物质和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 结构形态的差别,人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
对建筑色彩的影响 从中西建筑的装饰色彩上来看,中国以一种色彩为主,其它几种颜色并用;西方
则是极其丰富,不同时代以不同的色彩为装饰的主色调,但没有一个单一的色调贯穿始终, 对比也不是非常强烈。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色彩的生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在五 行学说的影响下,色彩成为天意的象征,人们用色彩表示对自然的尊重;另一方面,中国 建筑的色彩被赋予了浓厚的伦理观念,以颜色作为区分社会等级、确定社会地位的手段,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建筑的色彩缺乏变化,虽然丰富,但是又显得单一,并形成了 一定模式。西方建筑的色彩,因为处于多元变化的社会文化中,所以变化多端,异彩纷呈, 时而华丽浮艳,时而灿烂夺目,时而又光怪陆离。同时受西方“个人本位”观念的影响, 色彩非常张扬、热烈、激情,甚至富于非理性的迷狂。
对建筑材料的影响 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 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 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 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 石结构系统。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中世纪欧洲 的教堂……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无一不是这部“石头史书”中留下的历史见证。唯有我 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 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文化与社会,使得中西方的古
在 21 世纪全球化的环境中,通过比较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建筑造成的影响,即对中西 文化的差异的脉络有了基本了解,也更加明确了中西建筑在各个方面的差别和造成这些差 别的原因,我们应继续加强各种文化范畴间的交流,各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要保 护好自己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效避免文化的 趋同性,才能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西方传统造型强调“形式美”,发源于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认为“美 在物体的形式”,我们从古希腊的建筑中感受到一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式美的强烈的追求。如,仿男体的 多立克柱式强壮雄伟,仿女体的艾奥立柱式柔和端庄。
中西传统建筑文化差异浅析
作为石头与木头构筑的史书,建筑的发展深刻地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历史的变迁。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辉煌灿烂的往昔,然而近百年来,在东西方文化剧烈碰撞中,它前进的 脚步停滞下来。当代,面对潮水般涌入的西方形形色色的信条与主义,中国建筑文化应以 更广博、更开阔的视角审视自身的发展,唤醒富于创造和革新的心灵,以东方文化整体观 念、普遍联系的观点观察世界、改造世界。
发展 中国建筑稳定渐进,西方建筑剧烈变革 材料 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西方建筑以砖石为主 布局 中国建筑强调群体,西方建筑注重单体 同自然的关系 中国建筑强调同自然的融合与和谐,西方建筑强调与自然的对立与突兀 审美 中国建筑体现的是结构美,西方建筑体现的是雕塑美 建筑价值取向 中国建筑实用且着眼于信息,西方建筑永久且着眼于实物
在建筑研究中应该运用整体思维,进行纵横的比较分析。中西方传统建筑在各自思想、文 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形态,在本体认识的差异上, 中国人重视整体的和谐,西方人重视分析的差异。中国哲学讲究事物的对立统一,强调人 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而西方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主客观分离,相反 而不相成;对待自然也有着不同的态度,西方的叫作机械的自然主义,中国的叫作有机的 自然主义。从本体的整体意识出发,中国人把自然看成是有生命的运动的整体,人可以与 之沟通,强调天地万物与人同体,这叫机体哲学,也叫生命哲学,把宇宙看成是变化无穷、 生生不已的东西。机械的自然主义是把自然看成是一个机械的工具加以运用,意义的来源 是一个超越的主体,即上帝。这与西方的神学是相辅相成的;在实践观念上也有着很大的 差异,中国民族特点是实践理性精神。而西方人则趋于抽象化。西方古典建筑中的主要建 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伊斯兰清真寺、哥特式教堂等。中国主要建筑大多 是宫殿,供活着的君主居住。
对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 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中国建筑的美 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 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 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 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以相近年代建造、扩建的北京故宫和巴黎卢浮宫比较,前者是 由数以千计的单个房屋组成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围绕轴线形成一系列院落, 平面铺展异常庞大;后者则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 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而且,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就广泛地使用 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 这与西方人很早就经常通过海上往来互相交往及社会内部实行奴隶民主制有关。古希腊的 外向型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不仅影响了古罗马,还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同时,如果说 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空间,譬如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 48 米, “万神殿”高 43.5 米,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 60 米。文艺 复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高 137 米。这庄严雄的建筑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 拜神灵的狂热,更多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典建筑的“基本词汇”应该是斗拱。所谓斗拱, 是将 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 可以说飞檐的设计是我国古典建筑中的璀璨明珠。不同的飞檐形式往往会有不同的艺术效 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就是飞檐的 真实再现。我国古典建筑的四大家——亭、台、楼、阁都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 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