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能力的培养须细化——201 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第25题的教学启示
新课标通用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题型二主观题专题训练四启示类含解析
四、启示类【题型特点】启示类试题,一般借助某一详细的案例(胜利的案例或失败的案例),要求考生对案例中的详细措施、现象、后果进行思索。
此类试题一般借助对详细情境的思索,指向详细措施的实施,问题呈现的缘由,以及行为实行所产生的主动和消极影响。
常见设问方式是“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从中我们获得什么启示”。
【技巧方法】解答启示类试题一般须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分析材料,挖掘信息点。
既要分析材料呈现的现象所存在的问题,从问题产生的缘由中吸取教训、获得启示,也要分析这一现象的可取之处,从中总结阅历,得出启示。
二是回来课本。
把分析得出的结论与教材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对应起来,即找到“应当怎样做”或“不应当怎样做”在教材上的对应学问点。
格式:该主体的做法→启示(抽象概括)→此做法能达到的效果。
一般写出原理或学问点即可,不必绽开分析。
【题型训练】1.(2024·江苏南通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日,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接连被曝出狂犬疫苗生产记录造假、百白破疫苗为“劣药”等严峻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行为。
疫苗造假,一个很重要的缘由是企业对巨大利润的疯狂追求,唯利是图。
疫苗造假除了疫苗本身可能对人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外,接种不胜利给人造成的损害一样很严峻。
事务发生后,长生生物股票连续跌停,面临破产风险。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药品平安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之责,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要求国务院立即派出调查组,对全部疫苗生产、销售等全流程全链条进行彻查。
对一切危害人民生命平安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重拳打击,对不法分子坚决依法严惩,对监管失职渎职行为坚决严厉问责。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学问说明“假疫苗”事务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①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接连出现问题疫苗破坏了该企业的形象和信誉,甚至使企业无法在市场上生存。
②市场调整具有自发性的弊端。
近五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卷政治试题分析
近五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政治试题分析
湖南省益阳市沅江一中王亮
新课标试卷在试题结构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4部分都有涵盖。
在试题类型方面,选择题以最难选的“二二式”组合选择题为主;而就两个非选择题的设置而言,主观题仍然采用经济政治相组合,文化与哲学相组合。
图表题继续沿用,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的能力。
题干信息丰富,关注热点,文字叙述与图表呈现交相呼应。
Ⅰ卷和Ⅱ卷的整体题面设计都充分体现了创新性、开放性和时代性,设问指向明晰,更有学科内的小综合。
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基本上是《考试大纲》规定的主干知识或基础知识。
如价格变动的影响、汇率与利润的计算、公司的经营与发展的相关知识、走出去与贸易保护、投资与储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原则、我国政府职能和责任、中国共产党的知识、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文化对人的影响、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知识、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论的知识、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矛盾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和价值观等,都是考纲和教材的核心知识。
试题所考查的内容基础性很强,但在情境设置上却突显了对能力的考查。
2010—2014年。
2022年高考理综全国乙卷第25题赏析及启示
2022年高考理综全国乙卷第25题赏析及启示作为2022年高考理综全国乙卷的最后一题,第25题无疑是考生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这道题目是一个综合性的题目,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研究和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
在这道题目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对知识的考查,更能够看到对考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察。
让我们一起来对这道题目进行赏析和启示。
第25题的题目是:“根据目前的环境态势和资源利用情况,你班团支书组织了一次辩论赛,围绕‘人口增长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展开,辩论的立场是是否限制人口增长。
请你代表赞成方发表一篇辩论辩题。
”这道题目要求我们以团支书的身份代表赞成方,撰写一篇辩论辩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分析和撰写呢?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和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人口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人口增长是指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可持续发展则是指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己需求的能力。
在这两个关键词之间,存在着一种不断权衡利弊的关系。
因此,我们在撰写辩论辩题时,要站在赞成方的立场,强调限制人口增长是利用资源有限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展开论述。
首先,我们可以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出发,指出人口增长会对资源的利用产生压力,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
其次,我们可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论述人口增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产生负面影响。
还可以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人口增长可能导致就业压力加大、社会福利减少等问题。
最后,我们可以从国家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强调人口增长的限制有助于平衡人口结构,提升国家整体素质,推动社会进步。
在撰写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参考历史案例、数据统计、科学论证等方法,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观点和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在文章的结尾,我们可以对教育、政策、科技等方面提出建议,展望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通过这道题目的赏析,我们不仅能够对知识进行运用和思考,更能够培养我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政治试题评析与思考
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政治试题评析与思考【试卷点评】本套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题严格遵循考试大纲,坚持能力立意,知识点覆盖面宽,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核,做到了科学、自然与人文的统一,情境设置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试题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在试题类型、分值、试卷容量、试卷内部结构、试题的设问方式等方面保持了相对稳定。
选择题有4道经济生活题,其中经济学曲线图形题(第12题)首次出现,且难度较大,计算题去年取消,但今年又恢复;3道政治生活题考查人大、政府、政协;4道哲学生活题,其中唯物论1题(意识),辩证法2题(联系、矛盾特殊性)、唯物史观1题;文化生活1题。
组合式选择题和去年一样,均有9题(四选二)。
主观题第38题材料没有用传统经济材料,而是结合文化产业发展考查党的领导,考查文化企业发展的经验。
第39题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反映的文化问题为材料,第(1)问考查文化生活,第(2)问考查认识的发展,第(3)问设问灵活,但破题难。
试卷经济生活合计30分,政治生活24分,文化生活14分,生活与哲学32分。
试题素材主题鲜活,将传统与时政、理论与现实、生活与想象、科学与人文有机融合在一起。
涉及的热点有十八大报告、农民种土豆“丰产不丰收”、中国某集团公司收购美国的风电场引发“诉讼”、国务院下发《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会见全国劳动模范代表、文化体制改革、《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等我国及世界重要的社会热点。
主观题融合性强,体现学科内综合性特点。
第38、39题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及中华文化的发展为主题,“党的领导”、“文化多样性”等在观点上相互补充,在内容上浑然一体,构思新颖。
通过一个主题多个具体情境设置,从学科内不同角度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
这样不仅有利于避免猜题和押题,也有利于考查考生对新题型的反应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区分不同思维水平的考生,体现出高考的选拔性。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部分第Ⅰ卷本卷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 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27.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 16 2 1江苏7 8 17 49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以能力立意显学科素质_2015年高考政治新课标全国卷_试题评析_刘蕊
殊性的关系;矛盾、规 律、实践。
模块内综合。
职能。
39题 (2)问: 实 践 与 认
识 的 相 关 知 识 ; (3)问 :
人生价值及其实现。
2015 年
分值
16 分 、30 分
12 分 、24 分
4 分 、14 分
16 分 、26 分
选择题:居民投资方式; 选择题:民主管理; 选择题:文化交流、文 选择题:人民群众是历
74 考试与评价
以能力立意 显学科素质
———2015 年 高 考 政 治 新 课 标 全 国 卷 Ⅱ 试 题 评 析
刘 蕊
摘 要:2015年高考政治试题总体来说坚持了考试大 纲 “总 体 保 持 稳 定,深 化 能 力 立
意,积极改革创新”的 指 导 思 想。 试 题 特 点 是: 风 格 依 旧, 稳 中 有 变; 注 重 基 础, 突 出 能 力;关注热点,紧跟时代;结合现实,彰显精神。同时体现了基础性与综合性、知识性与 时代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突出对能力和学科素质的考查。分析今年高考政治试题 的特点与变化,为今后的教学和高考备考寻找方向。
38题 (1)问: 经 济 生 活 与政治生活综合。
文化遗产的保护。
39题 (1)问: 对 立 统 一
模块内综合。
观点。
以能力立意 显学科素质 75
续表
时 间
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
分值
16 分 、30 分
12 分 、24 分
4 分 、14 分
16 分 、民有序政治 选择题:文化传播
试题难度稳中有降,区分度好。选择题难度基本稳定,正确选项指向明确,错误选项和无关选项的 迷惑性和干扰性适中,但哲学选择 题 的 难 度 有 所 下 降,22 题、23 题 一 眼 就 能 看 出 答 案; 今 年 没 有 坐 标 图像题,经济计算题也比较简单,这是难度降低的另一个表现;主观性试题文字阅读量减少,从前两年 的880多字、860多字,减少到650多字,这对考生答题也是一个利好的方面; 主观性试题中哲学试题、 文化试题设问指向明确,知 识 范 围 具 体, 与 2013、2014 年 特 点 一 致, 难 度 较 低。 但 主 观 性 试 题 中 经 济 试题和政治试题综合性较强,回答有一定难度;39 题 第 (3)问 不 限 定 知 识 范 围, 会 给 学 生 答 题 带 来 一 定
聚焦关键能力,落实核心素养——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评析及启示
GUAN GDONG JIAO YU GAO ZHONG广东教育·高中2020年第9期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历史命题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关键能力考查,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加强教考衔接和彰显教育考试公平,发挥了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
一、以史育人,增强立德树人时代气息。
2020年全国Ⅰ卷高考历史试题通过考查对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和掌握,促进考生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必然,激励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以全国Ⅰ卷第31题为例,题目通过设置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的情景,考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凸显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第34题,通过描写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巴黎:人们在巴黎内部建立了两座截然不同、彼此敌对的城市,一座是“奢靡之城”,另一座是“悲惨之城”,体现了资产阶级由于其贪婪本性,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导致工人阶级的生产条件艰苦,生活悲惨,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今年的全国Ⅰ卷高考历史试题进一步增强了立德树人的时代气息。
既有美术史、教育史等领域的素材,强调考查的适切性和学科间的综合渗透,促进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强调对考生历史视野的拓展,通过创设情境和要求考生联系所学,全面认识和分析解决问题,在更高层面上对问题的复杂性、深刻性进行着眼全局的把握。
以全国Ⅰ卷第33题为例,题目通过16世纪的思想家蒙田从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强调教育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突出对理想信念等方面的考查和引导,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强化社会责任感,引导中学更加关注和加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第35题,通过设置1992年,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后,又制定了一系列负面清单,加强对金融、海运等基础行业的保护的情景,体现了在对外经济合作中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
有一分证据,就说一分话——基于近年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思考及教学建议
选择题是高考历史试卷的重要题型。
近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坚持以史料、图表、历史叙述、史论等构建真实问题情境,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试题突出考查考生的历史学科关键能力,要求考生能合理运用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逻辑思维方式与方法,以解决情境下的历史真实问题。
鉴于此,本文试提出学生解决此类问题时可遵循的三种思维方法和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讲求证据,证而不疏历史是对过去事情的研究,而过去的事情无法被直接观察,也无法在实验中重现,更无法在现实中重演,只能依据过去留下的痕迹(史料),进行严格的考证、谨慎的推理,乃至合理的想象(张汉林,2020)。
这说明若离开了史料,历史研究就无法寻求事实和真相,而解答高考历史选择题也是如此。
可见,讲求证据,证而不疏(不作引申、不东拉西扯等),是解答高考历史选择题的首要原则。
这要求学生在思考历史问题时要有证据意识,推理中不能有疏漏,要尽可能地从材料中获取每一分证据,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再对证据链进行谨慎的推理。
例如,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玉第26题属于典型的根据历史材料推导出历史事实的选择题。
该题引用了四条不同出处的材料,均记录了发生于唐武德元年西部边陲的一场战争,包括双方代表人物、地点和结局等战争要素,只是详略稍有差别。
考生要根据题干信息,作出综合性而非片面性的历史事实认定。
四条材料的战争要素信息依次整理如下:(1)秦王(李世民)、薛举、泾州、败绩。
(2)薛举、泾州、太宗(李世民)、不利。
(3)秦王世民、薛举、泾州、败绩。
(4)薛举、泾州、太宗、所败。
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只能是C项“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A项“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错在将李世民身份确定为“皇帝”,不符合对材料作出综合性历史事实认定的要求。
其次,第三条材料记述的历史事实是此战役中唐军主帅为李世民而非刘文静,故而B项“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不正确。
再次,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都是基于史料的研究,但前者指不因人为主观因素转移的历史客观存在,后者指借助某种史观对史料作出的人为主观历史解释。
对高中历史学科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解读
对高中历史学科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解读作者:张相成来源:《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0年第9期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张相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017年版)明确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历史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如自然学科一般明确,在现实教学中经常出现历史解释混乱、矛盾、莫衷一是的状况,这些都成为历史教学继续发展的瓶颈。
但历史学科追求客观真实的属性、时代的需要又不断地促使我们去完善各种历史解释,理性、客观地认识历史与现实。
通过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分析、学习以及实践,我认为进行历史解释必须明确认识以下几个方面:1.地位: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素养中对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要求。
通观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历史解释是对其他素养的综合运用,有难度,更有挑战性,弄清明晰历史解释是落实课程目标、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
2.概念:《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历史研究的一般是过去的事,它们都已经消逝,我们不能凭空猜想,只能通过史料间接认知。
历史解释首先需要对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确定哪些是史实,都包含了哪些历史信息。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形成准确的历史解释。
我们也要明确,不是所有的历史思维和表达活动都是历史解释,历史解释不仅要有一定的依据,还要有一定的合理性。
3.目的:明晰历史解释不仅仅是为了改善教学,提高成绩,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探寻,以接近历史真实,实现教学育人的目标,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国家和社会服务,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学目标的设定决定了历史解释的广度与深度。
4.形式:《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得非常明确:“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
图画史料的意蕴——2020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5题思考
太宗形象为重心,凸现出唐朝皇帝的至尊风度以及 大唐的盛世气象。
2.以图叙事:融合静态画面与动态历史 静态的画面向观者描绘了一幅静止的情景,但 前后联系传达着动态的过程,依然构建起丰富立体 的历史叙事。换句话说,我们能够解读图画,或形 成故事,或组成历史发展进程,“艺术家必须把连 续的行动定格在一张画面上,一般来说是定格最高 潮的那一刻,而观众也必须意识到这个画面是经过 定格的”[7]。所以,观者借由图画的介入,可以直 面历史,将图画信息和周遭的、关联的历史看成是 一个完整的形态,在静态画面与动态历史重建的情 境中共情。 例如《步辇图》中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的场景 是静态的,但画作中的内容却隐含着鲜活又有意义 的动态历史。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的国君,他先前 曾两次提出与大唐和亲的意愿,但均遭到拒绝。公 元 640 年,不言放弃的松赞干布再派大相禄东赞前 往长安,并贡上珍宝,第三次提出和亲的请求。在 禄东赞的得体应对下,唐太宗一方面也考虑到与吐 蕃和亲对于唐朝西部边境的安宁影响巨大,同时也 为松赞干布的诚意打动,终于答应将文成公主嫁给 松赞干布。这次联姻不但增进了唐王朝与吐蕃的联 系,还为吐蕃带去了唐朝先进的农业、医学等技术 与各类书籍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吐蕃的 发展,也影响了吐蕃的汉化进程。如此,观者可以 根据《步辇图》的画像来联系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 并渲染历史氛围,破图入史、以图叙事,在生动且 难以忘怀的印象中,感受松赞干布的执着不懈与唐 太宗的深谋远虑。 3.以图传意:走进画者的内心深处 图画来源于客观现实,但能够更加深刻地反映 现实的本质。图画承载的历史,是画者自觉意识的 表达,是画者采用隐晦、影射、讽喻等方式反映心 中的诉求。在图画的背后,往往体现了独特的社会 背景、不同的个人素养以及各异的目的功能。 在赏析《步辇图》时,既要切入画中的历史, 还要超越画外的历史,从作图缘由和图画细节觉察 画者的价值判断。《步辇图》出自唐代贵胄画家阎 立本之手,他受唐太宗委命作画记录和亲之事。但 阎立本并未选取文成公主入藏或是宫殿隆重的欢迎 仪式等宏大场面,而是通过描绘唐太宗乘坐步辇来 迎接使者禄东赞这一特定场面,旨在呈现汉藏民族 的友好往来,弘扬治国安邦的国家意志,具有强烈 的现实性和政治意义。
2015——2019年全国卷选择题第25题研究和2020年高考押题精选
【高考冲刺】2015---2019年全国卷选择题第25题研究和2020年高考押题精选一、25题的特征与命题趋势1.时间跨度上主要集中在两汉,部分题目考察南北朝(2019年全国3卷)和唐朝(208年全国1卷,2016年的全国2卷)宋朝(18年全国3卷)。
15-17年此题主要考查汉代历史,18年以后不再局限在汉代历史,这个要稍微注意一下。
2.最近五年政治经济文化考察基本均衡,通常全国三套试卷,政治、经济、文化各有一题,政治多一些,经济和文化相对较少。
对比24题,先秦时期的考查以思想为主,两汉考查以政治为主兼顾其它,这与这两个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有密切关系。
2019年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政治经济文化综合考查的趋势很明显。
3.变化类试题是25题重点,佛教服饰的变化,此题考查审美的变化,宋代宰相出身的变化,考查文化与选官,史书编写的变化,西汉郡国的变化,选官制度的变化,此类试题主要变化前后的对比,2020年的全国卷应该也会有此类试题的涉及。
4.从设问角度来看,对当时的认识是考查的重点,两类设问都可以归为此类,一类是问当时如何,一类是直接以时期结尾的设问。
这类题目在24题出现过两次,25题出现6次。
原因背景类的设问也比较多,说明反映类试题相对较少,2020年三道试题有两道是问原因,从以往的历史试题经验来看,2020年高考试题在25题应该不会以原因类设问了。
5.从知识分布来看,全国一卷2020年的考查重点应该在文化与经济,全国2卷的考查重点应该在政治,全国三卷的重点在思想与经济。
6.内容上可以关注中央机构的变动,民族关系,儒家思想的发展与影响,农业经济与技术的进步。
二、真题展示2015--2019年全国卷25题汇编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试题评价及教学启示——以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第25题为例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试题评价及教学启示——以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第25题为例近年来,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在中国教育改革中逐渐崭露头角。
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学生获取并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在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试题评价是教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本文以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第25题为例,探讨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试题评价的必要性,并从中找出对教学的启示。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第25题的具体内容。
该题为一道物理题,题目要求考生根据题干提供的电路图,计算出电容器C在充电过程中电压U的变化情况。
这道题目突出了对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物理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分析的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要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还需要能够将这些知识有效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去。
因此,这道题目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试题评价的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具备学科核心素养,是否可以有效地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对于这道物理题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首先,试题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
这道题目涉及电路图的分析和电容器充电过程的计算,需要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解答问题时是否正确地运用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基本关系以及电容器充电过程中电压变化的规律,是评价学生学科知识掌握能力的重要依据。
其次,试题评价应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推理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法,并合理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试题评价还应关注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强调学生将学科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对于这道题目,学生需要能够将电容器的充电过程与题目中提供的电路图相结合,准确地计算出电容器的电压变化情况。
学生是否能够将学科知识与实际问题进行有效结合,是评价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依据。
基于学科素养_体现能力考查——2022_年全国乙卷理综第25_题赏析及启示
2023年第18期教育教学SCIENCE FANS基于学科素养 体现能力考查——2022年全国乙卷理综第25题赏析及启示展宗程(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甘肃 靖远 730699)【摘 要】2022年全国乙卷理综第25题立足物理核心素养,是“碰撞”问题的变形和拓展,要求考生能够甄别物理模型,从多方面、多角度考查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规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章对这一试题进行赏析,结合解析和学生易错成因,从中得出一些教学启示,以期为高考物理备考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学科素养;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3)18-0067-031 原题呈现如图1,一质量为m 的物块A 与轻质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B 向A 运动,t =0时与弹簧接触,到t =2t 0时与弹簧分离,第一次碰撞结束,A 、B 的v -t 图象如图2所示。
已知从t =0到t =t 0时间内,物块A 运动的距离为0.36v 0t 0。
A 、B 分离后,A 滑上粗糙斜面,然后滑下,与一直在水平面上运动的B 再次碰撞,之后A 再次滑上斜面,达到的最高点与前一次相同。
斜面倾角为θ(sin θ=0.6),与水平面光滑连接。
碰撞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求:①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②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弹簧压缩量的最大值;③物块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图1图2本题从知识与能力的角度,以碰撞模型为载体,题目设计新颖,考查内容涉及动量守恒、能量守恒、运动学、动能定理、v -t 图象、斜面上物体的多运动过程等主干知识,同时考查学生对题目情景模型、文字信息内容的精炼提取、分析和加工处理的能力,运用数学物理方法解答物理情景模型问题的能力以及物理知识点迁移的能力。
从物理核心素养角度分析,突出考查碰撞问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弹性碰撞、物体在斜面上的往复多运动过程两种基本模型;重点考查学生物理思维的模型构建、科学推理、数学运算能力等要素[1]。
201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5题赏析与教学启示
201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5题赏析与教学启示作者:黄六霞程敏熙赵志维来源:《物理教学探讨》2020年第02期摘要:文章對201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5题进行分析,提出问题的解法。
结合物理核心素养,对第25题的考点和考查能力进行剖析,把握命题方向,提出教学对策。
关键词:2019年高考;物理核心素养;教学建议;解题思路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0)2-0037-4近3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物理试题均重视考查对物体运动的综合分析(以下简称计算题),即涉及综合物体运动、功能关系、能量守恒等多个知识区块。
如表1,从试题的分布来看,对物体运动的综合分析计算从2017年和2018年的第24题变成了2019年的第25题压轴题;从试题的分值来看,从2017年和2018年的12分增加至2019年的20分;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从2017年机械能和动能定理的常规运用和2018年爆炸模型、上抛情景中动量守恒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计算,转变成了2019年考查利用v-t图像综合分析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以及两物体之间的碰撞等模型,将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和动能定理等知识点交叉融会,使情景更丰富,从而也增加了此题的难度。
这类题型考查的知识点涵盖了力学受力分析、弹性势能、动能、机械能、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物理情景包括直线运动、斜面轨道运动、弧形轨道运动、抛体运动、碰撞、爆炸、反冲等模型。
题型具有知识点密集、情景多样、模型可以自由组装的特点。
本文立足于201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5题,对该试题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剖析这类题型的命题变化和命题特点,并为之后的物理教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具体分析如下:真题竖直面内一倾斜轨道与一足够长的水平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平滑连接,小物块B静止于水平轨道的最左端,如图1(a)所示。
t=0时刻,小物块A在倾斜轨道上从静止开始下滑,一段时间后与物块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当物块A返回到倾斜轨道上的P 点(图中未标出)时,速度减为0,此时对其施加一外力,使其在倾斜轨道上保持静止。
新疆疏勒县实验中学2021年全国卷乙第25题说题课件_4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先进的 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堂改革, 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 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重点,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全面提高 物理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审题大家都知道它的重要性,审题是解题成功的第一步。 对于我们物理来讲就是模型重建的过程,就是弄清物理现象 和物体运动规律的过程。
审题不清,下笔解题,往往会错了重做。我对学生的要 求就是,不审题不做题,审不清不解题。
我常常给学生比喻说,解题是如砍柴,审题分析如磨刀, 磨刀不误砍柴工。审题不仅不耽误大家解题时间,反而有利 于大家的解题。
匀变速直线 运动规律
讲授法,讨论法
教师主导
作图法,类比法 自主探索
实物演示 多媒体辅助
学生主体
小组合作探究 交流
教学 目标
优势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完了有 关的运动规律和运动的条件,掌握了一些 解题方法,对基本知识好基本观念有了一 定的理解。
不足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好、好多学生认为 物理学难度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 自己的要求不高,自信心不强,甚至对物 理学失去信心。
板块模型是考察运动学部分和力学部分,而且将力学,能量, 电场,磁场等问题的考察点。有一个稳定的趋势,
动力学 观点
能量观 点
动量观 点
感谢大家 批评指正
命题立意
推理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
本题侧重于考察学生的推理能 力、分析综合能力,体现了新 课程命题立意由知识立意向能 力立意的转变。
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
本体涉及到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能量守恒等内容的考核, 即突出了考试内容的基础性,同时此题也是综合性很强的难题,也反映出学生应 用多个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对能力的培养须细化——201 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第25题的教学启示
对能力的培养须细化——201 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第25题的教学启示高考命题思路围绕学科主干知识,鲜明地突出能力与素养立意。
研究高考试题,切实改进教学,进而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逐渐成为共识。
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如何提升能力?从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5题答题情况来看,我们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细化。
试题如下: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答案:C这是今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较难的一道历史试题。
据江西省考生的抽样情况来看,其难度值低至0.17,成为近几年来最难的试题之一。
该题通过呈现史实发展的因果联系,意在使学生依据史料和严密的逻辑对外戚干政的背景进行解释,充分体现了能力立意至上的高考命题原则。
细看近年来全国Ⅰ卷,比较难的试题都有以下共性:一是试题题干晦涩,有效信息与迷惑信息并存;二是超出教材边界。
从这道试题所透露的信息,我们可以发现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审题能力不强。
由于学生对材料、设问和选项表述的理解不到位,不能将试题与选项建立起正确的逻辑关系。
题中的设问为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但很多考生被“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所迷惑,得出了“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的结论。
语文阅读能力稍微强一点的考生就可以发现,“汉家之制”其实就是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而外戚本来就排除在宗法观念之外。
逻辑推理能力不足。
虽然学生具备基本的主干知识,但缺乏从表象到本质合乎逻辑的历史推理能力。
如外戚受到重视与外戚干政二者之间有何联系,需要结合材料所给信息,运用抽象思维进行推理并进行历史解释。
较多考生选择了A项,其理由是,外戚干政的背景与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能建立起较为符合常理的逻辑关系。
巧析“真题” 涵育“素养”——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I第25题为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明确 指出:新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 素养为目标”,中学历史教师要适时开展“基于史 料研习的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如何建构基于史 料研习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 辨析、运用历史材料来解释历史”[2]。基于学情与 教情考量,笔者拟采取师生共读模式化解相关疑惑, 具体分两个环节: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参考答案:C 从赵剑峰老师对淮北市省示范中学准高三学生 的“实测”结果看,该题正确率为 88.37%,居全 国卷 I 选择题之最。笔者在统计卷 I 学生问卷结果 中发现:该题学生“最喜欢”,但疑惑也最多,主
要有: ①什么是皮币?②西汉白鹿皮币是货币吗? ③它与思想统一到底有没有关系?④这样的试题是 不是“告诉”我们,高三复习不需要教材了呢?实 话实说,笔者与学生有相同的疑惑。
一、试题解析与疑惑
通览 2019 年高考全国卷 I 历史试题,该题尤 为引人注目。试题选材经典,设问精巧,难度适中, 师生普遍反映较好,堪称精品。原题如下:
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 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 40 万钱一张。诸侯 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 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 万钱。朝 廷这种做法
第四,阅读札记与微型学术报告的呈现则综合 考量了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唯物史观等学 科素养。
第五,通过文献注释延伸阅读经典文献,如先 秦诸子散文和《史记》、《汉书》等著述,让学生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味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 化,从而培植家国情怀素养。
从上文精选的“阅读札记”和“微型学术报告” 来看,我们历时半个月的师生共读、共思、共研、 共享阅读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基于真题评析的师 生主题式阅读是素养落地路径的有益探索,值得深 入研究并逐步推进。笔者以为,在“素养”炽热的 当下,中学历史教师至少要做好以下几点:
高中历史能力的培养须细化——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第25题的教学启示
高中历史能力的培养须细化——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
第25题的教学启示
马双兵
【期刊名称】《教育与教学研究》
【年(卷),期】2016(030)002
【摘要】高考命题思路围绕学科主干知识 ,鲜明地突出能力与素养立意.研究高考 ,切实改进教学 ,进而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 ,逐渐成为共识.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第25题答题情况折射出教师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须细化 :对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平时的训练中 ;对逻辑思维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应该渗透在日常教学中 ;理性回归教材的同时 ,借鉴高考命题思路 ,进一步细化对能力的培养.
【总页数】5页(P125-129)
【作者】马双兵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 3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3
【相关文献】
1.定性句读+合力分析+术语整合:解答历史非选择题的基本技术性方法--以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文综第40题为例 [J], 税光华;夏仁贵
2.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第37题难点剖析及教学启示 [J], 孙文华
3.从高考全国卷文综思想政治评析类主观题看评价能力的培养 [J], 罗燕平
4.依托主干知识凸显能力立意——2011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评析[J], 胡炳姝
5.2012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历史)评析 [J], 史风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注重基础着眼能力评199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
注重根底着眼才能——评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和1994年高考语文试题相比,虽然试卷的编排体例上有所变化,但命题的指导思想基本没有变,试题没有在“新颖〞上下功夫,而是注重选拔和导向的双重功能,力求在平淡中显本色,稳定中见标准。
纵观全卷,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具有以下特点:一、重视根底,覆盖面宽。
除作文外,2021语文试题31道题中,约有半数的题目是考根底知识的,内容包括了语音、字形、词义、词语选用、成语使用、标点符号、语句衔接、语病修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最根本的语文知识,具有较宽的覆盖面。
今年语文试卷的第1题和第2题考察词语的形、音、义,这是语言学习的最根本的内容,在语言交际中也最容易出现失误,如读错音,写错字,解错义等。
这类题年年都考,往年只有一道,今年分作两道,足见对根底的重视。
考根底知识的题目还有第5题的标点符号的使用,第8题对作家、作品的表述,第9题对诗所涉及人物的判断,第10题对人物称谓的讲解,第29题对名句的默写等。
这些试题重在对根本的语文知识的识记,重在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只要有一定的知识根底,答题就没有问题。
第3题是让考生结合语境选择近义词。
这道题看似容易,但因为选项中的词语或同音,或同义,没有一定的根底很难确立答案。
解答这道题首先要明确词义,懂得结合语境辨析词义的同异才能选择正确答案。
这道题属于语言运用题,可以反映学生建立在根底知识之上在一定范围内所蕴含的潜在才能。
除第3题外,这类题还包括第4题的成语使用,第6题的语句衔接,第7题的病句修改等,它们既重视知识,又强调运用;既着眼于根底,又注重根底上蕴含的才能,这种试题无疑对中学的语文教学将会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2021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也是着眼于根底的。
文言文阅读材料讲的是郑母教子为官清正的故事,选材注重了思想性,弘扬着民族的传统美德;命题考察涉及了实词词义、句意理解、文意理解等常规内容,紧紧扣住了?考试说明?中“可以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要求。
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以 2020 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第 25 题为例
和恳求。整幅画卷构思精巧,自左向右,由疏趋密, 聚焦重点,节奏明快,把汉藏和亲、民族团结友好 和睦相处的重大历史事件,用喜庆祥和的笔触描绘 出来,兼具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考生通过仔细赏 析,不难得出 C 为正确选项。
其次,美育有利于完善青少年的人格品行。一 个人的青少年时期,正是其人格形成最为关键的时 期。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利用图片资料对青
2021年第05期 65
学业评价
少年学生进行智育的同时,高度重视美育对完善青 少年学生人格品行的重要作用,通过“润物细无声” 式的审美教育,来提升和完善学生的审美水平,促 进其人格的完整和稳定。
其次,美育有助于培养和选拔文化素质高的人 才。审美教育能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 的提升需要人们对自然和社会有一定的了解,这就 要求青少年学生必须努力学习,加深对自然、社会、 历史和科技等各方面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从而在客 观上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可以说,审美教育与智 育的发展和完善紧密关联,是培养和选拔高素质人 才的一把钥匙。
再次,美育有利于坚定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利 用中学历史课堂,加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是我们 历史教师重要的教育责任和时代使命。而文化自信 与审美教育紧密关联——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是审美 教育的基础和目标,审美教育则是提升青年文化自 信的必由之路。[5] 要让青少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就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历史教学资源,加强学生对传 统文化的认知,并由此形成价值认同。
1. 基于多元视角的审美解读 首先,从作者的视角来看。通过描绘唐太宗含 而不露的面部表情,身着居家的便装,相对宽松的 接见环境,来刻画出唐太宗的亲切随和之态。同时, 又运用传统构图手法,左侧疏离,右侧簇拥,突出 唐太宗的焦点位置,彰显其君临天下、唯我独尊的 地位。整幅图兼具虚实、疏密和参差。画作的另一 个使命是要描绘出“汉藏一家亲”的盛世场景。作 者通过刻画唐太宗宽厚仁爱的形象,来表现其对吐 蕃使臣的谦和与亲切;通过描绘禄东赞的风尘仆仆、 恭谨谦顺,来衬托松赞干布强烈的求亲联姻、结交 通好的愿望。 其次,从观众的视角来看。图像本身就是史料 的一种,其观赏者不仅有当时的参与者,还有更多 的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后来者,记述重大政治事件的 图像画卷更是如此。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 生以后来者身份,用“上帝视角”去审美,也是一 种有效的教学技巧。比如在展现君主专制制度下皇 权至高无上的特点方面,《步辇图》就表现的淋漓 尽致:为了突出唐太宗至高无上的天子权威,在人 物形象刻画方面,《步辇图》以宫女的娇小、柔弱 与稚嫩来烘托唐太宗的伟岸与高大;用禄东赞矮小、 瘦弱的体型,微秃的头顶,布满皱纹的面庞,来烘 托唐太宗的英武与威严。在空间构图方面,《步辇图》 中没有背景,左侧稀疏的三位人物一字排开,犹如 伸直的手指,把观众的视线引向唐太宗;占据右侧 上半部分空间的是两柄掌扇和一顶华盖,下方就是 众星拱月中体型硕大、端坐辇上的唐太宗,尽显君 主之威。 再次,从美学鉴赏的视角来看。在中国历史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能力的培养须细化——201 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第25题的教学启示高考命题思路围绕学科主干知识,鲜明地突出能力与素养立意。
研究高考试题,切实改进教学,进而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逐渐成为共识。
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如何提升能力?从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5题答题情况来看,我们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细化。
试题如下: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答案:C这是今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较难的一道历史试题。
据江西省考生的抽样情况来看,其难度值低至0.17,成为近几年来最难的试题之一。
该题通过呈现史实发展的因果联系,意在使学生依据史料和严密的逻辑对外戚干政的背景进行解释,充分体现了能力立意至上的高考命题原则。
细看近年来全国Ⅰ卷,比较难的试题都有以下共性:一是试题题干晦涩,有效信息与迷惑信息并存;二是超出教材边界。
从这道试题所透露的信息,我们可以发现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审题能力不强。
由于学生对材料、设问和选项表述的理解不到位,不能将试题与选项建立起正确的逻辑关系。
题中的设问为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但很多考生被“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所迷惑,得出了“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的结论。
语文阅读能力稍微强一点的考生就可以发现,“汉家之制”其实就是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而外戚本来就排除在宗法观念之外。
逻辑推理能力不足。
虽然学生具备基本的主干知识,但缺乏从表象到本质合乎逻辑的历史推理能力。
如外戚受到重视与外戚干政二者之间有何联系,需要结合材料所给信息,运用抽象思维进行推理并进行历史解释。
较多考生选择了A项,其理由是,外戚干政的背景与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能建立起较为符合常理的逻辑关系。
事实上,汉武帝就曾依靠外戚以抑制相权,但后来演变为皇帝依靠外戚来辅政。
如皇帝幼小,主要选择外戚担任执政大臣辅政,而执政大臣就包括丞相。
这与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在逻辑上是矛盾的。
存在思维定式。
学生在没有弄懂试题与选项关系时,往往采取简单的思维定式,甚至有些一、发现问题:是知识储备不够还是思维能力欠缺高考研究“想当然”。
因为看不懂题目,对试题选项模棱两可,只是按惯性出牌,这是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如很多考生习惯性地认为,外戚和宦官都是正史记载中的负面人物,怎么可能受到重视呢?其实,汉代外戚干政的背景是一个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对其分析应该关注变化节点,抓住历史阶段特征,放在长时段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
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基本线索,我们不妨对此作进一步解读。
外戚干政、宦官专权是西汉后期和东汉时期的一大政治现象。
武帝以前,专任丞相者全为列侯,他们大都是军功大臣及其后裔,在朝中势重位尊、权力很大。
最初,汉代统治者是想通过重用母系外戚来抑制相权和制衡刘氏同姓诸侯,以达到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目的。
武帝以后,窦婴、田等外戚甚至先后被委任为丞相,地位显赫一时,大司马、大将军也一直由外戚担任,其地位在丞相之上。
汉哀帝元年(公元1年),针对外戚王莽擅权,功曹申屠刚上书直言:“且汉家之制,虽任英贤,犹援姻戚。
亲疏相错,杜塞间隙,诚所以安宗庙,重社稷也。
”①可见,西汉时期,皇帝利用外戚加强皇权统治,一方面由外戚任大司马兼将军,控制军权,成为权力最高的三公;另一方面,又以大司马兼将军“平”“领”尚书事,掌握尚书台,成为中朝官领袖。
②这说明在汉武帝以后对宰相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把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权力转移到皇帝的亲信外戚手中。
由于皇帝的重用和扶植,外戚势力迅速膨胀。
西汉昭帝以后,由于皇帝幼小,最终形成外戚干政的政治局面。
可以说,外戚干政的背景主要是围绕皇权展开的一系列政治斗争的结果。
③从短期看来,它可能是有效的,但长期使用的结果,就必然造成一体化结构自身的破坏,甚至皇帝本人也成为傀儡并身受其害。
④如王莽“新政”就是典型案例。
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区分外戚辅政与外戚干政的不同,而我们所注重的两汉外戚政治则更多的是外戚干政。
至少在西汉前期,外戚对当时的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是起了正面作用。
因此,外戚政治的发展与君主专制程度呈正相关,外戚干政可以说就是君主专制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道试题的命制思路借助外戚干政,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并没有完全超越学生的知识储备。
将所学知识与题干中所给的信息直接对应起来,尤其是将外戚干政的背景与重视外戚之间建立起合乎逻辑的推理,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
命题人出其不意,抓住了我们教学的软肋。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主要围绕两对基本矛盾展开,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势力的矛盾。
两对基本矛盾贯穿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过程中,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
教材的叙述局限于西汉时期,对外戚干政没有涉及,但却呈现了一条清晰的汉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主线索。
即汉武帝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我们可以将其简要概括为:一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限制宰相的权力。
丞相为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
汉武帝时,管理国家的实权逐渐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以便皇帝控制,出现了“内朝”与“外朝”之分。
武帝在宫廷之中设立“中朝”,起用一些身边亲近的人(母系关系成为考虑对象)充任中朝官,参与和掌握决策权。
外戚是皇帝最亲近的人,皇权借助外戚来强化统治是常用手段。
外戚是构“中朝官”的一支力量,外戚当政者往往加“将军”名号。
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构成“外朝”,逐渐退居到仅执行政务的地位,从而削弱了相权。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三十五卷)。
二、还原教学:我们关注了什么二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宗室势力。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先后受到异姓王割据势力、同姓王诸侯势力和功臣集团势力的严重威胁。
宗法血缘关系一度被视为维护皇权的主要手段,然而,最终酿成七国之乱。
叛乱平定后,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
此外,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在经济上,实行重农抑商、“盐铁专卖”,以加强中央集权。
为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二轮复习时我们往往采用通史复习模式,对汉代历史发展的轨迹进一步梳理。
整体把握汉代历史阶段特征,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高考命题往往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如2013年新课标Ⅰ第34 题,考查德国疆域变化,命题范围涵盖初中所学知识,成为当年最难的历史题。
其实,外戚干政并没有完全超越教材,考生对其应该不陌生,因为初中讲过。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大一统的汉朝”一课,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叙述。
这样的复习体系加上题海战术的强化,看似完美无缺、天衣无缝。
即便如此,从考试测评来看,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问题出在哪儿?我们还有什么没有关注呢?当还原教学时,我们是否过于关注知识本身,而忽视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对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否过于强调题海训练,而忽视了对思维能力目标进行针对性训练?在注重能力与素养的当下,对知识点的补充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应寻求以不变应万变之策略,这道试题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高考考查的思维能力与中学教学所培养的思维能力应该是一致的,但教考分离的现实困境,教师对培养何种能力,在认识上模糊不清。
这是造成日常教学在高考面前乏力的重要原因。
高中阶段历史思维能力目标大致可分为时序思维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逻辑推理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①对于细化能力培养,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对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平时的训练中。
历史阅读和理解能力是史学的基本素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
学生做题往往从材料中的时序、关键词等获取有效信息,而忽视了对于材料中各个信息充分理解。
句读能力就是要将每一句话读懂,这是其他能力实现的基础和前提。
对此,日常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从注释、句读、考订、细辨、探究到评价,有层次、有目标的在平时训练中逐一展开强化。
我们就以25 题为例,题干并不是原始材料,但每一句话都暗含深意。
一是明确了时间为“两汉时期”,设问也进一步提示背景涵盖的时间范围是汉代,所以正确的选项应该是能解释两汉的各个时期,故D项可排除。
二是“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一句,其中“按例”可与“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相对应,但外戚不属于“家天下”的宗族之列,故排除B项。
三是“执政大臣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一句,“执政大臣”也包括丞相,“他们”指的是外戚,仔细解读,可将A项排除。
四是设问与选项的逻辑关系中,需要正确理解“背景”一词的含义。
学生容易将“背景”与“原因”混淆,其实“背景”所涵盖范围更广,多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而“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件事情发生的条件,二者不能等同。
按此理解,外戚受到重视不一定导致外戚干政的发生,但它是干政发生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如果把“背景”按“原因”去理解,即“外戚干政的原因是外戚受到重视”,这就好比“学生违反纪律的原因是他受到老师重视”。
这在逻辑上是牵强的,也是学生为什么不选C的直接原因。
二是注重对逻辑思维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秦晖教授认为:“历史学的任务就是解释,去解释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如果不去解释,历史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①历史解释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遵循学生认知历史的逻辑。
如①孙立田、任世江:《论历史思维能力分类体系》《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4年第6期。
三、反思教学:我们还要关注什么以“开辟新航路”一课为例,目的是实现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认识。
我们往往按照背景、经过和影响的逻辑讲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一般。
先讲背景,未免有先入为主之嫌,因为背景是后人对历史的认识。
对影响的分析往往也是程序化结论,如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整个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等。
如果我们换个思路,从历史过程的思考切入,经过层层分析,得出结论,效果可能会不一样。
即先呈现开辟新航路的史实,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引导学生解读史料,思考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由此培养证据意识和抽象思维,进而不断追问新航路到底“新”在哪儿?即新航路开辟实现了世界市场构成的基本要素:有了沟通世界的新航路;市场扩大,包括新大陆等;商品种类更加丰富;以西欧为中心;从事商品生成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出现新的经营方式等。
最终将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市场之间建立起严密的逻辑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三是理性回归教材的同时,借鉴高考命题思路,进一步细化对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