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三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无声的歌
荒煤
一九三八年的十月革命节。
黄昏夕照中,延安城闪耀着热情和欢喜的光辉;红旗在阵阵歌声里飘扬起来,街道上拥挤着灰色的人群,阳光投射在他们红红的脸颊上、衣领和胸襟上的红证章上。
落日似燃烧起一堆火焰,熊熊的红光在苍穹波动着。
他仿佛投入太鲜丽的红色的海里,感到头都有些昏眩起来。
他有一张瘦削苍白的脸。
一双很大的眼睛,然而那样灰黯,没有光彩。
他身材很高,但瘦瘦的腰杆有些弯曲。
他慢慢地移动脚步,两腿之间保持了相当的距离,并且显出了膝盖的僵硬。
其实,他是一个二十五岁的青年,是刚从监狱被释放,才来到延安的。
到延安三天,一切都在他眼前呈现着新奇的印象。
随着人群走进会场,他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奇迹。
有最新式武器的军队和荷着红缨枪、大刀的农民自卫队站在一起,铜号和唢呐用完全不同的节奏齐吹着。
小脚的妇女,背着木刀的儿童团……每个人都在歌唱。
他觉得每个人都会歌唱,歌唱斗争的热情,未来的希冀……是一种幸福!可是他同时却
回忆起一个没有歌声的时代……
六年前的秋天,一个细雨濛濛的夜晚,入狱三个月的他突然被送进一辆黑色的大囚车。
一切都是漆黑的,车厢空旷旷的。
死亡的影子以最清晰的想象掠过他的脑海,却又没有恐怖。
车走入了街道,他借了些许灯光,看见了车厢里的同伴。
两个身材较高大的人,另一个是女的,却很瘦小,长长的头发盖住了脸蜷缩着;两个人中间,有一个站起来斜靠着车壁,一直不动地凝视窗外。
车子穿过一条热闹的街道,站在窗前的人猛然地咬着牙闷声叫道:“同志们!我们唱《国际歌》!”
他也站起来,身子一晃,便挨近了那几个人。
那个高个子盯了他一眼,说:“唱!” 他摇摇头说:“我不……”
汉子激怒地推了他一掌,冷笑道:“胆怯的东西!去你的……来,我们唱!”
“什么?我真不会唱!”他气愤地叫了起来。
他觉得“胆怯”两字非常损伤自己。
他记起来,第一次看见这个歌并不久,那是印在一个小册子的前面,一个比他还小的同志送来的。
他心跳了,睁了大眼睛望着那同志,问道:
“你会唱么?”他用有些颤栗的手指指着那支歌问。
“不,我也不会!”青年摇着头,随即抓住了他的手,坚定地说道:“有同志会的,慢慢的,我们一起学吧!”他们两个紧紧握住手,互相凝视着,充满了坚信地笑了。
从此,他心里秘密地埋藏着一支歌,在疲乏和烦恼的时候,他便用一
种无声的自己的调子,默默地在心里背诵着这支歌,算作歌唱。
可是工作是紧张的,四周恐怖的压抑有如窒息的瓶子,闷得你喘不过气来。
他和他的同志在一起时,总是紧张的悄悄的,最艰苦的工作也只是最简单的几句话。
常常一个同志见了两三面,以后再也看不见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行动就是一支悲壮的歌。
那个说只要有机会就一起来学歌的青年人,在和他第四次见面以后,再也没露面了。
而他自己,不久便也被捕了。
他想着想着,难受起来,他是因为这才没有学会唱《国际歌》的……
车停止了,像是已经驶到世界尽头。
他被推下车来,机械地走着。
深深的黑暗里,一切可怕的沉寂着。
忽然地,歌声起来了,一种颤抖但悲壮的声音走在他前面,两个粗壮的男音和着尖细的女声歌唱着: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他第一次听见他心爱的歌。
这支歌以他不曾想到的悲壮节奏感动了他。
他也想唱,虽然他觉得这歌声是那样熟悉,如同他时常在心里歌唱的一样,却还是唱不出来。
就在这时,他听见一排枪声朝他射击过来。
他倒了下去,一切都沉寂了……
他醒过来,仍然在车上。
他摸摸自己的身子,是潮湿的,感到很寒冷,却没有什么苦痛。
车厢里只有他一个人——原来他是被拖去“陪斩”的。
“同志们!大家——起立!”他忽然被四周人群的起立惊醒了,他也站了起来。
“脱帽!唱——《国际歌》!”台上的人挥动着手,悠悠地,一阵歌声便飘扬起来:千万人的歌声开始甚至有些杂乱,但是渐渐变得和谐激
昂了。
这时天已经黑了,红色的五角星灯,镰刀斧头,革命领袖的肖像……各色各样的灯彩都以无比的光辉闪耀着。
四周的山谷回响着雄厚的歌声,波涛似的山头的影子像是在颤栗。
他掉过头来望望两旁的人,清清楚楚听见歌声从他们的喉咙里传播出来。
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长长的头发整齐地盖满了白皙的额头,显露着一双黑大明亮的眼睛,发出柔和的歌声;一个白发的老人,混浊的眼里含着泪滴,像在默默地诉述着一个梦想……他的眼泪盈满了,一种类乎呜咽的声音在他喉咙里响着,发着太低的模糊的声音。
“唱吧,幸福的同志们!你们能够唱,也能够自由地唱!但是别忘了许多牺牲了的同志,他们一直不能够唱,也不会唱……”他喃喃地念道。
一阵风吹过,那一群彩灯飘摇着颤抖的光芒,好像在震动的黑夜里挣扎。
但一会,风停了,歌也唱到最后,彩灯却忽然地闪耀起辉煌的光亮,从地里迸裂出来似地照亮了全场。
温暖的光
明排挤开了寒冷的黑暗。
终于,他觉得自己唱出声音来了,温暖的光明照亮了他的心,歌声便从心底涌了出来,融合在人群的合唱里面,一同在山谷间巡回荡漾——其实,他只是有了歌唱的感觉,他唱的依然是一支无声的歌,但这支歌,正由千万个幸福的人们,以最高的热情和嘹亮的声音在歌唱着。
(节选自《荒煤短篇小说选》,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黯淡无光的眼神、弯曲的腰杆和特殊的走路姿势等,暗示了六年
的监狱生活对“他” 的摧残。
B.在车厢里被同志指责为“胆怯的东西”,“他”先“气愤”后“难受”,表明其情绪渐趋平和。
C.醒来后“他”由身子的“潮湿”“寒冷”“没有什么苦痛”意识到自己还活着并且没有受伤。
D.集会上众人脱帽齐唱《国际歌》,表明歌曲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体现延安人民的团结一心。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通过多种手法表现人物心理,有助于更好地呈现人物在革命斗争中逐步成长的心路历程。
B.小说以点面结合的手法表现众人合唱的盛况,以“他”努力发声的行为侧面表现歌曲的感染力。
C.作为革命现实主义作品,小说追求对时代风貌的忠实反映,在场景的描写中努力做到客观冷静。
D.小说隐去所有人物的姓名,不但不影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反而有助于突出这些形象的普遍性。
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标题“无声的歌”的丰富意蕴。
(6分)9.这篇小说时空多次转换,叙述却紧凑有序,请结合文本简析原因。
(6分)
江苏省苏北四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小菜一碟
赵文辉
今天又是一个重霾天气,压得人喘不上气来。
他们在等一个人,给饭馆供应木耳的那个东北人。
俩人都没有吃早餐,大伟给丽菊冲了一碗鸡蛋水,丽菊根本没有心情碰它,水慢慢地变凉,变凉。
饭馆里空空荡荡,明天,这里的一切就不属于他们了。
俩人是从农村来的八零后,能在城里安个家,成了他们朴素而热烈的愿望。
他俩在同一个饭店打工,非常优秀。
大伟英气逼人又舍得吃苦,从配菜工干到厨师长,丽菊从收银员到大堂经理,付出了常人无法付出的辛苦。
三十岁那年,他俩用全部积蓄和借款开了一家小店,主营私房菜和鸡汁面,还起了一个特别亲切的店名“小莱一碟”。
大伟的拿手菜——百年老汤鱼锁住了很多客人的胃,加上丽菊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人脉,“小莱一碟”开业后出奇地火爆。
他们像编制绳索般严谨地还清了最后一分钱,并在开店的第三个年头分期付款买下一个一百一十八平的单元房,
就在他们计划购买一辆哈弗小型越野车时,丽菊一个在秦皇岛发展的国安找上门来,执意带她去见识一下自己的事业。
丽菊去了一超秦皇岛,立即被那种热血沸腾的赚钱方式迷住了。
先是说服大伟把节余全部拿出来,后来又动用了材料款,再后来就身不由已地借了高利贷。
秦皇岛半年,她收获了两件事:一次小型车祸造成的挥鞭式头疼,
另外就是刷新了对闺宝的认识——所谓闲家就是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倾家荡产的人。
最后,他们不得不把住了不到一年的房子卖掉,同时把“小菜一碟”转让给了一个“觊觎已久”的同行。
这个同行没有趁火打劫,出了一个不菲的价格,交接期限也很宽容。
签过转让合同,他们开始退还客人寄存的酒水和发放出去的充值卡,供货商的欠款更是头等大事。
他们不打算逃避,转让费根本不够支付这些欠款,制余的他们重新打了欠条,然后认真地摁下自己的指头印。
今天是最后一天了,木耳商去东北订购木耳,他在微信里回复今天一定来,还说有一个重要的消息告诉他们。
虽然囊中空空,还是决定等到最后。
他们非常留恋这里的一切,转让后,不知道还有没有勇气再踏进“小菜一碟”。
一整天俩人都在打扫收拾饭馆,终于结束了,大伟摘下襄在头上的毛巾,俩人坐下来喝水,丽菊额头冒着细密的汗珠,她把脖子上那条货真价实的千足金项链摘下来。
大伟一阵惊慌:“不,不!”他的眼晴里噙满了泪水,丽菊装着没看见:“等将来有钱了,你再给我买。
”接下来丽菊迅速转移了话题,谈起了那个木耳商。
木耳商是一个完全不像东北人的东北人,清瘦单薄,双眸明亮,每次来送货,过完秤拿到收条就走,他活得不声不响。
即便是那一次月结,他把几张欠条都丢了也没着急。
那是饭店给供货商的唯一凭证。
不像那个粮油供货商,长了一副衰渎神明的模样,丢过一张欠条仿佛天塌了一样跑来找他们。
这一回又是第一个跑来要账,一分钱的欠条都不让打。
那次丽菊和大伟翻看存根后就把木耳商的账结了,从此后他们
就成了朋友。
暮色一点点加重,整个城市街道开始变幻,准备融入黑夜之中。
丽菊头又开始疼了,好像有根铁丝在脑袋里搅动一样。
她把十根手指头插进头发里,使劲掀搜。
她让大伟去药店买复方羊角颗粒,她决定加大剂量。
大伟出门时差点跟一个人撞上,木耳商一脸倦容地站在他们面前。
木耳商端起桌子上的水就喝,水珠顺着下巴滴下来。
放下水杯掏出香烟,抽出一根递向大伟,又抽出一根,捏一下海绵嘴,往嘴里送。
鼻孔冒出第一批烟雾后,他开始说话了:“我刚从老家回来,今年木耳丰收了,品相好价格也不贵,我订购的数量是往年的双倍。
” 也许这就是他在微信里说的重要消息了。
丽菊给他续上水,请他坐下来。
木耳商又开了口:“我需要帮手,要是你们不嫌弃的话…… ”这时,木耳商抬起低垂的眼睛,面孔大大张开了,现出了一个男人的全部诚意。
丽菊面对这个木讷、诚实、不善于花言巧语的东北人感到很踏实,地轻轻叹了一口气。
大伟愣在那里,点燃的火柴燃疼了他的手指。
木耳商等待着他们的答复。
“小菜一碟”出现了从来没有的寂静,只有门帘被风报动的声音。
最后,大伟和丽菊还是拒绝了他的好意。
他们决定还去干老本行,他们觉得自己还年轻。
那个傍晚却因木耳商的到来突然明媚起来。
头突然不疼了,丽菊的手指从头发里抽了出来,她的头发很黑,像是上过漆似的。
她去洗了洗手,开始张罗“小菜一碟”的最后一场酒宴。
一瓶“牛二”被木耳商拧开口,咕嘟咕嘟倒进了两只酒碗里。
(有删改)
文本二:
赵文辉以平实的文字以及沉稳的叙事,描写豫北乡镇的人物世情,表现底层劳动者的生活百态,展现小人物的善美情怀,文笔细腻传神,真实而有意蕴。
生活面广阔,叙事能力强,现实中的人情世故跃然纸上。
作品场景丰富,生动亲切,文风朴素,用独特的视野,地域性的语言表达和塑造人物个性。
——第九届小小说金麻雀奖颁奖词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丽菊没有喝大伟冲的鸡蛋水,主要是小店易主的变故使她内心充满了悲凉和沉重。
B. 丽菊收获了对闺蜜的新认识,小说用略带调侃的语气表达了对诈骗行径的控诉。
C. 木耳商丢欠条而不着急,既表现了他对大伟夫妇的信任,也衬托了大伟夫妇的厚道。
D. 丽菊的头突然不疼了,既是对前文情节的呼应,也象征了丽菊与命运抗争的最终胜利。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重霾天气”环境描写既写出了天气的恶劣,也暗示了夫妻俩生活处境艰难。
B. 小说中大伟的勤俭持家、老实本分与丽菊的贪图利益、急功近利形成鲜明的对比。
C. “点燃的火柴燃疼了他的手指”这一细节写出大伟听到木耳商建议时的惊讶和感动。
D. 小说采用留白式的结尾,耐人寻味,激发读者想象,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了小说主题。
8.小说的标题“小菜一碟”有多层意蕴,请简要说明。
(4分)
9.文本二中用“展现小人物的善美情怀”“叙事能力强”来评价赵文辉的小说创作,请结合文本一具体分析。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调研高三语文试卷(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小吕汪曾祺
小吕是果园的小工。
这孩子长得清清秀秀的。
原在本堡念小学。
念到六年级了,忽然跟他爹说不想念了,要到农场做活去。
他爹想:农场里能学技术,也能学文化,就同意了。
后来才知道,他还有个心思。
他有个哥哥,在念高中,还有个妹妹,也在上学。
他爹在一个医院里当炊事员。
他见他爹张罗着给他们交费,买书,有时要去跟工会借钱,他就决定了:我去做活,这样就是两个人养活五个人。
这样,他就到农场里来做活了。
他用一个牙刷把子,截断了,一头磨平,刻了一个小手章:吕志国。
每回领了工资,除了伙食、零用,全部交给他爹。
小吕已经在农场里长大起来了。
在菜园干了半年,后来调到果园,也
都半年了。
调他来果园时,征求过他本人的意见,他像一个成年的大工一样,很爽快地说:“行!在哪里干活还不是一样。
”乍一到果园时,他不大插得上手,有点别扭。
但没过多久,他就发现,原来果园对他说来是个更合适的地方。
果园里有许多活,大工来做有点窝工,一般女工又做不了,正需要一个伶俐的小工。
登上高凳,爬上树顶,绑老架的葡萄条,果树摘心,套纸袋,捉金龟子,用一个小铁丝钩疏虫果,接了长长的竿子喷射天蓝色的波尔多液……在明丽的阳光和葱茏的绿叶当中做这些事,既是严肃的工作,又是轻松的游戏,既“起了作用”,又很好玩,实在叫人快乐。
这样的活,对于一个十四岁的孩子,不论在身体上、情绪上,都非常相投。
小吕很快就对果园的角角落落都熟悉了。
他知道所有果木品种的名字:金冠、黄奎、元帅、国光、红玉;烟台梨、明月、二十世纪;密肠、日面红、秋梨、鸭梨、木头梨;白香蕉、柔丁香、老虎眼、大粒白、秋紫、金铃、玫瑰香、沙巴尔、黑汗、巴勒斯坦、白拿破仑……而且准确地知道每一棵果树的位置。
有时组长给一个调来不久的工人布置一件工作,一下子不容易说清那地方,小吕在旁边,就说:“去!小吕,你带他去,告诉他!”小吕有一件大红的球衣,干活时他喜欢把外面的衣裳脱去,于是,在果园里就经常看见通红的一团,轻快地、兴冲冲地弹跳出没于高高低低、深深浅浅的丛绿之中,惹得过路的人看了,眼睛里也不由得漾出笑意,觉得天色也明朗,风吹得也舒服。
小吕原来在家里住。
七月,果子大起来了,需要有人下夜护秋。
组长
照例开个会,征求大家的意见。
小吕说,他愿意搬来住。
一来夏天到秋天是果园最好的时候。
满树满挂的果子,都着了色,发出香气,弄得果园的空气都是甜甜的,闻着都醉人,这时节小吕总是那么兴奋,话也多,说话的声音也大,好像家里在办喜事似的。
二来是,下夜,睡在窝棚里,铺着稻草,星星,又大又蓝的天,野兔子窜来窜去,鸹鸹悠叫,还可能有狼!这非常有趣。
他愿意自己也像一个真正的果园技工。
可是自己觉得不像,缺少两样东西:一样是树剪子。
这里凡是固定在果园做活的,每人都有一把树剪子,装在皮套子里,挎在裤腰带后面,远看像支勃朗宁手枪。
他多希望也有一把呀,走出走进——赫!可是他没有。
他也有使树剪子的时候。
大的手术他不敢动,比如矫正树形,把一个茶杯口粗细的枝丫截掉,他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像是丁个头什么的,这他可不含糊,拿起剪子叭叭地剪。
只是他并不老使树剪子,因此没有他专用的,要用就到小仓库架子上去拿“官中”剪子。
这不带劲!“官中”的玩意儿总是那么没味道,而且,当然总是,不那么好使。
净“塞牙”,不快,费那么大劲,还剪不断。
看起来倒像是你不会使剪子似的!气人。
组长大老张见小吕剪两下看看他那剪子,剪两下看看他那剪子,心里发笑。
有一天,从他的锁着的柜子里拿出一把全新的苏式树剪,叫:“小吕!过来!这把剪子交给你,由你自己使:钝了自己磨,坏了自己修,绷簧掉了——跟公家领,可别老把绷簧搞丢了。
小人小马小刀枪,正合适!”周围的人都笑了:因为这把剪子特别轻巧,特别小。
小吕这可高了兴了,十分得意地说:“做啥像啥,卖啥吆喝啥嘛!”这
算了了一桩心事。
自从有了这把剪子,他真是一日三摩挲。
除了晚上脱衣服上床才解下来,一天不离身。
没有事就把剪子拆开来,用砂纸打磨得锃亮,拿在手里都是精滑的。
今天晚上没事,他又打磨他的剪子了,一直在细细地磨。
磨完了,涂上一层凡士林,用一块布包起来——明年再用。
葡萄条已经铰完,今年不再有使剪子的活了。
另外一样,是嫁接刀。
他想明年自己就先练习削树码子,练得熟熟的,像大老刘一样!也不用公家的刀,自己买。
用惯了,顺手。
他合计好了:把那把双箭牌塑料把的小刀卖去,已经说好了,猪倌小白要。
打一个八折。
原价一块六,六八四十八,八得八,一块二毛八。
再贴一块钱,就可以买一把上等的角柄嫁接刀!他准备明天就去托黄技师,黄技师两三天就要上北京。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组长给新来的工人布置工作说不清地方时,常叫小吕带路,这写出了小吕对果园的熟稔,也写出了他的聪明伶俐。
B.小吕愿意搬到果园来护秋,不仅因为他热爱果园,还因为他对自然中的一切充满好奇,这是他不脱孩子气的一面。
C.调动工作征询小吕意见、组长为小吕准备新剪子等情节,写出了果园里的人际关系和谐,体现了劳动中的人情美。
D.在决定自己买一把上等的嫁接刀时,小吕精打细算、认真合计,这
表现了他为承担养家重任而懂事、克己、节约。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吕干活时露出“大红的球衣”,“通红的一团”在“丛绿”中“弹跳出没”,色彩鲜明,富有动感,成为果园一景。
B.小说以小吕明天就托黄技师买刀作结,戛然收束而能让读者对小吕未来的美好生活产生期待,有余味无穷的效果。
C.本文语言富有特色,多用短句,行文富有节奏美;多用口语和方言,既贴近人物又增强了小说的乡土性和亲切感。
D.从全文看,作者有意淡化小吕辍学养家的艰辛,而将笔墨重心落在他的果园生活上,使战胜命运的主题更加含蓄。
8.本文节选自汪曾祺小说《羊舍一夕(又名:四个孩子和一个夜晚)》,原文结尾写道:“这四个孩子……成长起来”,小吕这个孩子有哪些成长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6分)
9.“苦心经营的随便”是汪曾祺的创作主张,本文是怎样体现这一主张的请在文中举出一例作简要分析。
(6分)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学业水平监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麦场
萧红
全个村庄在火中窒息。
午间的太阳权威着一切了!
一只山羊在大道边啮嚼榆树的根端,黏沫从山羊的胡子流延着。
城外
这条长长的大道,被榆树打成荫片。
走在大道中,像是走进一个荡动遮天的大伞。
山羊却睡在荫中,白囊一样的肚皮起起落落。
菜田里一个小孩慢慢地踱走。
在草帽盖伏下,像是一棵大形菌类。
捕蝴蝶吗捉蚱虫吗小孩在正午的太阳下。
很短时间以内,跌脚的农夫也出现在菜田里。
一片白菜的颜色有些相近山羊的颜色。
跌脚的农夫早已看清是自己的孩子了,他远远地完全用喉音在问着:“罗圈腿,唉呀!……不能找到”
这个孩子的名字十分象征着他。
他说:“没有。
”
菜田的边道,小小的地盘,绣着野菜。
经过这条短道,前面就是二里半的房窝。
土屋周围,树条编做成墙,杨树一半荫影洒落到院中,麻面婆在荫影中洗濯衣裳。
正午田圃间只留着寂静,惟有蝴蝶们为着花,远近的翩飞,不怕太阳烧毁它们的翅膀。
一切都回藏起来,一只狗也寻着有荫的地方睡了!虫子们也回藏不鸣!
汗水在麻面婆的脸上,如珠如豆,渐渐侵着每个麻痕而下流。
她的身子向前连续伏动,汗流到嘴了,她舐尝一点盐的味,汗流到眼睛的时候,那是非常辣,她急切用湿手揩拭一下,但仍不停的洗濯。
她的眼睛好像哭过一样,揉擦出脏污可笑的圈子,若远看一点,那正合乎戏台上的丑角;眼睛大得那样可怕,比起牛的眼睛来更大,而且脸上也有不定的花纹。
裤子在盆中大概还没有洗完,可是搭到篱墙上了!也许已经洗完麻面婆做事是一件跟紧一件,有必要时,她放下一件又去做别的。
邻屋的烟筒,浓烟冲出,被风吹散着,布满全院。
烟迷着她的眼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