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合集下载

机制砂质量控制

机制砂质量控制

机制砂质量控制引言概述:机制砂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制造、道路建设和建筑施工等领域。

为了确保机制砂的质量,需要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机制砂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一、原材料选择1.1 砂石质量评估:对原材料中的砂石进行质量评估,包括颗粒形状、颗粒大小、含泥量等指标。

只有选择质量合格的砂石,才能保证机制砂的质量。

1.2 砂石来源选择:选择可靠的砂石来源,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可控。

同时,要注意砂石来源地的环境保护情况,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1.3 原材料混合比例: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合理确定机制砂的原材料混合比例,确保机制砂的性能和质量。

二、生产工艺控制2.1 砂石洗净处理: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砂石进行洗净处理,去除其中的泥土和杂质,提高机制砂的纯度和质量。

2.2 破碎工艺控制:控制砂石的破碎工艺,确保破碎后的颗粒大小符合要求。

同时,要注意破碎过程中的能耗和粉尘控制,保护环境和工人的健康。

2.3 筛分工艺控制:通过筛分工艺,将破碎后的砂石按照不同粒径进行分类,确保机制砂的颗粒大小分布均匀,符合工程要求。

三、质量检测方法3.1 颗粒形状检测:利用显微镜等设备,对机制砂的颗粒形状进行检测,包括颗粒角度、圆度等指标。

合格的颗粒形状能够提高机制砂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3.2 颗粒大小检测:通过筛分和激光粒度仪等设备,对机制砂的颗粒大小进行检测,确保颗粒大小分布符合工程要求。

3.3 含泥量检测:采用洗沙法等方法,对机制砂中的含泥量进行检测,确保机制砂的纯净度和质量。

四、质量控制措施4.1 生产过程监控:对机制砂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确保机制砂的质量稳定。

4.2 严格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检测标准,加强对机制砂质量的管控。

4.3 定期质量评估:定期对机制砂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颗粒形状、颗粒大小、含泥量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机制砂质量控制

机制砂质量控制

机制砂质量控制一、引言机制砂是一种常用的建造材料,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砂浆等工程中。

为了确保机制砂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制砂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包括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控制要求、质量控制方法等内容。

二、质量控制目标1. 保证机制砂的物理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2. 确保机制砂的化学成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3. 控制机制砂的颗粒大小分布,以满足工程需求;4. 提高机制砂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质量控制要求1. 物理性能要求:a. 砂粒形状:机制砂应具有均匀的砂粒形状,不得含有过多的细颗粒或者粗颗粒;b. 砂粒表面性质:机制砂的砂粒表面应干净、光滑,不得有粘结物或者污染物;c. 砂粒含水率:机制砂的含水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化学成份要求:a. 硅含量:机制砂的硅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b. 含泥量:机制砂的含泥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得超过标准要求;c. 含盐量:机制砂的含盐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颗粒大小分布要求:a. 机制砂的颗粒大小分布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b. 机制砂的颗粒大小分布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 强度和耐久性要求:a. 机制砂的强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b. 机制砂的耐久性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四、质量控制方法1. 采样和检测:a. 从生产线上随机采集机制砂样品;b. 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物理性能和化学成份的检测;c. 对样品的颗粒大小分布进行测试。

2. 质量控制措施:a. 对生产线上的机制砂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砂粒形状、含水率等符合要求;b. 对生产线上的机制砂进行定期抽样检测,以确保化学成份符合要求;c. 对生产线上的机制砂进行颗粒大小分布测试,以确保符合工程需求;d. 对生产线上的机制砂进行强度和耐久性测试,以确保符合要求。

3. 质量控制记录:a. 对每批生产的机制砂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采样日期、样品编号、检测结果等;b. 对生产线上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记录,包括监测结果、调整措施等。

机制砂质量控制

机制砂质量控制

机制砂质量控制一、背景介绍机制砂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和工程领域的人工制造砂料,其质量对于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机制砂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二、质量控制目标1. 确保机制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2. 提高机制砂的强度和耐久性,确保其在工程项目中的稳定性;3. 降低机制砂的含水率,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变形和开裂;4. 减少机制砂中的杂质含量,确保其不对工程项目产生不良影响。

三、质量控制步骤1. 原料筛选:对机制砂的原料进行筛选,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原料应具有适当的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2. 破碎和磨制:将原料进行破碎和磨制,以获得符合要求的机制砂颗粒。

破碎和磨制过程中需要控制破碎度和磨制时间,确保机制砂的颗粒形状和大小符合要求。

3. 洗净和除尘:对破碎和磨制后的机制砂进行洗净和除尘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细粉。

洗净和除尘过程中需要控制水质和洗净时间,确保机制砂的干净程度。

4. 筛分和分级:对洗净和除尘后的机制砂进行筛分和分级,以获得符合要求的颗粒分布。

筛分和分级过程中需要控制筛孔大小和分级比例,确保机制砂的颗粒分布符合要求。

5. 干燥和贮存:对筛分和分级后的机制砂进行干燥和贮存处理,以降低其含水率,并确保其在贮存过程中不易受潮。

干燥和贮存过程中需要控制干燥温度和贮存条件,确保机制砂的含水率符合要求。

6. 检测和测试:对机制砂进行质量检测和性能测试,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检测和测试项目包括颗粒大小、颗粒形状、含水率、杂质含量、强度等。

7. 质量记录和分析:对机制砂的质量记录和分析,以便于对质量控制过程进行评估和改进。

质量记录和分析内容包括原料来源、加工过程、检测结果等。

四、质量控制措施1. 建立标准化的质量控制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2. 配备专业的质量控制人员,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3. 使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机制砂的加工和检测效率;4. 加强原料供应商的管理,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稳定性;5.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性能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6. 建立健全的质量档案和追溯体系,确保质量可追溯和追踪;7. 加强质量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机制砂在混凝土工程应用中问题及对策分析

机制砂在混凝土工程应用中问题及对策分析

机制砂在混凝土工程应用中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机制砂的发展和广泛使用,其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机制砂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性能。

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机制砂在混凝土工程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如因级配不良造成混凝土工作性劣化、石粉及吸水杂质含量过高造成混凝土粘度过高、用水量过大而降低强度等,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对策,有效解决了机制砂应用中级配不良和需水量高等问题,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机制砂;混凝土;级配;需水量;问题分析;解决对策1引言多年来我国基建规模一直十分庞大,各类建材的消耗数量也是非常巨大,尤其近几年每年混凝土浇筑量达数十亿m³,天然河砂作为混凝土的细骨料,是最重要的大宗建材之一。

随着基建数量不断上升,不可再生的天然河砂资源已经枯竭,加上近年来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天然河道不允许采砂,导致混凝土细骨料供应日趋紧张。

机制砂作为天然河砂的替代材料,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混凝土工程中,尤其是很多大型项目也都在推广应用机制砂。

尽管机制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关于它的争议从未间断,甚至愈演愈烈,部分项目因应用机制砂工程质量不达标而被建设单位或监管部门禁止使用,给施工方带来了很大难题。

机制砂应用优势:机制砂是天然河砂的最佳替代品,用于生产碎石的岩石粒径破碎的更小一些,更好地控制生产工艺,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不会危害工程结构,同时还可节约大量成本。

机制砂应用缺点:机制砂在应用过程中如果级配不良,粒型粗糙导致生产的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结构会产生更多缺陷;如果石粉含量太高,则会降低混凝土强度,甚至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等。

从大环境来说,推广机制砂应用是势在必行的。

因此,必须从技术层面深入分析机制砂应用问题,并结合实践,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为机制砂的推广应用提供助力。

2机制砂应用问题分析2.1机制砂问题在分析机制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之前,首先介绍一下机制砂的特点,以便理解其存在问题的原因。

混凝土质量常见问题及控制措施

混凝土质量常见问题及控制措施

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一、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1、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孔洞。

2、混凝土成型后出现露主筋;梁柱节点处及剪力墙根部有缝隙夹渣层。

3、混凝土裂缝。

4、混凝土强度等级不符合设计要求。

5、构件断面、轴线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易产生在梁柱节点处,表现为缩径和轴线位移。

二、产生原因1、蜂窝麻面、孔洞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粘有杂物;木模板在混凝土入模前没有充分湿润;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拼缝不严混凝土跑浆;级配不当,砼配比失控,水灰比过大,造成砼离析;振捣不当;浇筑高度超过规定。

2、露主筋和缝隙夹渣产生原因:竖向结构的浇筑高度不合适;钢筋保护层垫块设置数量少、与主筋绑扎不牢固;砼入模后由于振捣操作失误,钢筋产生移位。

缝隙夹渣产生原因:节点处二次浇筑砼时未留清扫口或没有清理干净;二次浇筑的节点不先铺设同等强度等级砂浆而直接浇筑砼,且振捣不密实,砼离析粗骨料集中;施工缝处夹有杂物。

3、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水灰比过大,砼结构产生收缩裂缝;坍落度过大,浇筑层过厚,导致素浆上浮、表面龟裂;钢筋砼保护层太薄,导致顺筋方向开裂。

4、混凝土强度等级不符合设计要求产生原因:配制砼所用原材料的材质不符合标准要求;没有法定检测单位提供的砼配合比试验报告,或操作中配合比有误;拌制砼时投料不按重量计量;砼运输、浇筑、养护不符合规范要求。

5、构件断面、轴线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产生原因:没有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放线;模板强度和刚度不足,稳定性差,使模具产生变形和失稳,导致砼构件变形。

三、管理及施工过程存在问题1、准备环节①技术交底、作业指导文件不重视,编写不细,未明确浇筑方法、顺序、流程,没有对作业班组进行现场交底。

②相关工序的配合上存在问题,没有认真开展“三工三检”制。

③模板分项施工对砼质量影响,如:模板自身质量、表面脱模剂的涂刷、表面平整度、拼缝、接槎等质量控制不到位对砼质量造成影响。

④钢筋分项施工对砼质量影响,如: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安装线管的位置控制(交叉线管)、马凳位置、间距、钢筋的绑扎等质量控制不到位对砼质量造成影响。

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控制策略分析摘要:机制砂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如高强度、高耐久性、高可塑性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然而,机制砂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机制砂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策略,旨在为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质量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1.影响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本要素1.1.材料的选择和控制(1)机制砂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首先要从材料的选择和控制入手砂石骨料应具有一定的颗粒级配合,包括最大颗粒径、最小颗粒径、粒径分布等指标。

砂石骨料的颗粒级配合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机制砂混凝土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砂石骨料的化学成分应符合标准要求,如硅酸含量、含泥量、含钙量等指标。

这些化学成分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工程设计和材料性质确定。

在确定配合比时,应结合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保证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稳定性。

砂石骨料应经过质量检测,包括颗粒形状、含泥量、含水率、堆积密度、吸水率等指标。

砂石骨料的质量检测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并建立质量档案,以保证机制砂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性。

机制砂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和控制是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础,对于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质量水平和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机制砂母岩是一种含有较高硅酸盐和铝质矿物的沉积岩石,其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

机制砂母岩的岩性特点对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下面是一些可能的影响因素:机制砂母岩的颗粒形状较为均匀,不含板状或粉状颗粒,因此能够保证机制砂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

表面比较平滑,能够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空隙和缺陷,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

机制砂母岩中含有较多的硅酸盐和铝质矿物,这些矿物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孔隙率较低,因此混凝土中的孔隙率也较低,这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机制砂混凝土配制与施工质量控制

机制砂混凝土配制与施工质量控制

机制砂混凝土配制与施工质量控制机制砂混凝土(Machine-made Sand Concrete,简称MSC)是一种使用机制砂作为粗细骨料的混凝土,机制砂是通过机械破碎石料得到的,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在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工程质量。

1.配制质量控制:(1)骨料选用:机制砂作为骨料,应选择物理性能稳定、化学稳定的高质量机制砂,避免含有过多的粉末和杂质。

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骨料配合比设计,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2)水灰比控制: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用量与水泥含量的比值。

合理控制水灰比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确定合理的水灰比范围,并严格控制水的用量和水泥的用量,确保水灰比不超过规定的范围。

(3)掺合料选用:根据需要,可适量添加掺合料,如矿粉、粉煤灰等。

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

掺合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并进行合理的掺合料用量控制。

(4)外加剂控制:根据需要,可适量添加外加剂,如减水剂、增稠剂等。

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

外加剂的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且需进行合理的外加剂用量控制。

2.施工质量控制:(1)拌合质量控制:混凝土的拌合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在拌合过程中,应确保骨料、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等按照配合比进行加入,并进行充分的拌合。

控制拌合时间和拌合搅拌均匀度,避免混凝土中出现大块骨料集聚或水泥凝聚现象。

(2)浇筑质量控制: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避免浇筑过程中产生分层和孔洞现象。

在浇筑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浇筑方法和工具,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连续性。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分层浇筑和充实浇筑等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3)养护质量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是保持混凝土正常水化反应和养护期内强度发展的关键。

解决机制砂级配不良的措施

解决机制砂级配不良的措施

解决机制砂级配不良的措施
1. 强化监管:加强对机制砂生产和使用环节的监管,确保砂石生产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并落实履行有关责任。

2. 提高检测水平:引进更先进的机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对机制砂质量的检测能力,确保供应的机制砂符合相关标准。

3. 完善技术规范:制定或优化相应的技术规范,规定机制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要求,并建立相应的检测标准和评价体系。

4.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增强施工人员、供应商和监理单位的对机制砂配比和质量控制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5. 建立追责机制:对于生产和供应不良机制砂的企业或个人,依法追究责任,进行严厉的处罚,并公开曝光,形成震慑。

6. 提升相关行业标准:与相关行业联合制定机制砂配比和质量控制的标准,共同促进机制砂配比和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机制砂级配不良的问题,提高机制砂的质量,确保其在工程施工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中最为常见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混凝土工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混凝土质量控制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混凝土质量,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1.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的关键步骤,配合比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指标不达标。

常见的问题有:水灰比过大或过小、粉砂比例不合理、骨料粒径不合适等。

2.骨料质量不合格混凝土中的骨料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骨料质量不合格,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达标,破坏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骨料质量不合格的原因有:骨料含泥量过高、含石膏量过高、骨料含水率过高等。

3.施工与养护不当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是混凝土质量控制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不当的施工和养护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达标,甚至出现开裂、龟裂等问题。

常见的问题有:施工过程中振捣不充分、养护时间不足、养护温度过低等。

4.原材料不合格混凝土中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水等。

原材料不合格,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不达标。

常见的问题有:水泥强度不足、水质不合格等。

三、解决混凝土质量控制中的常见问题的方法1.配合比设计合理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础,必须根据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配合比。

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指标要求、骨料特性和水泥品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骨料质量检测骨料质量检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

骨料应进行筛分、质量检测,检测项包括:粒径、含泥量、含石膏量等。

如发现骨料质量不合格,应及时更换。

3.施工与养护规范施工与养护规范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振捣充分、养护时间、养护温度等因素,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发挥其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养护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避免混凝土出现龟裂等问题。

4.原材料质检原材料要经过严格的质检,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不同机制砂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及改善措施

不同机制砂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及改善措施

))% 88%
)%8
33%
$08
()8
44从上述试验结果可知"使用高HZ值机制砂后"混凝 土流动性差"损失快"通过提高外加剂掺量可以满足混凝 土出机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但损失快的问题仍然无法解 决"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为机制砂中黏土对外加剂和拌和水 的吸附%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依然从混凝土配合比和外加剂配
方筛孔 筛底 )77* 3&18 )&(0 $&$6 %&0 %&( %&$8 累计筛余)^* %&) 8&8 )'&0 86&0 16&0 66&1 $%%
重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
%
)0% $%% $8 $% $
%&) 0$(&6
%
44通过表6 配合比和表' 外加剂进行混凝土试验"试验 结果如表$(%
该机制砂在此项目混凝土中使用后"混凝土性能如表 $6 所示"其中混凝土配合比如表$0"外加剂配方如表$1%
表$( 混凝土性能
外加剂 外加剂掺量 坍落度 扩展度 倒提排空时间 含气量
创新教学
科技风 年 月
学实践"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N@DP!)%$8!30%)&)))$2))'&
参考文献
'$(李伟!赵俊锋&翻转课堂模式下数学建模案例教学
的实践与研究' :( &教育教学论坛!)%$'%3(& )$'$2$')&
')(李雪艳!戴路!刘文财&以"ZJ理念和翻转课堂为

混凝土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是什么

混凝土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是什么

混凝土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是什么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的外观和使用功能,还可能会对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造成威胁。

因此,了解混凝土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混凝土工程质量常见问题1、蜂窝麻面蜂窝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出现的一种缺陷,表现为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状的空隙,以及混凝土表面出现小凹点、麻点等。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匀;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模板表面粗糙或未清理干净、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振捣不实或漏振等。

2、裂缝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根据裂缝的形态和成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收缩裂缝、温度裂缝、荷载裂缝等。

收缩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分蒸发、体积收缩而产生的;温度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在浇筑后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的;荷载裂缝则是由于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的荷载超过其设计承载能力而产生的。

裂缝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还会降低其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3、孔洞孔洞是指混凝土结构内部存在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

产生孔洞的主要原因有: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4、露筋露筋是指混凝土内部的钢筋暴露在混凝土表面。

产生露筋的主要原因有: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然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质量问题。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

一、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的强度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如果混凝土的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可能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导致工程安全隐患。

解决方法:1. 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正确选择优质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2. 严格控制配合比:配合比是混凝土强度的决定因素,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严格控制。

3. 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混凝土的拌和、浇筑和养护过程符合工艺要求。

4. 适时进行试块试验:通过定期的试块试验,及时评估混凝土的强度,并对施工工艺进行调整。

二、混凝土表面开裂混凝土表面开裂是常见的质量问题,它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性,还可能造成渗水、渗气等问题。

解决方法:1. 控制混凝土收缩:通过减少混凝土配合物的收缩性,如使用低收缩水泥、添加减水剂等方法,来控制混凝土的收缩。

2. 加强养护管理: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减少开裂的风险。

3. 设计合理缝隙:在混凝土结构中合理设置伸缩缝,分散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减少开裂的可能性。

三、混凝土麻面现象混凝土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呈现粗糙、不平整的现象,给建筑物的观感带来负面影响。

解决方法:1. 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适当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其含水量,减少混凝土中的水灰比,使其具有更好的流动性。

2. 采取充分的振捣措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振捣方式和时间,确保混凝土内部的空隙被充分填充,并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3. 合理选择拆模时机:在进行拆模操作时,应选择合适的时间,以避免对混凝土表面造成损伤。

四、混凝土强度不均匀混凝土施工中,由于不同部位的浇筑和养护条件不同,常常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均匀,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能。

解决方法:1. 严格控制养护条件:不同部位的混凝土施工后,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措施,保持相同的养护时间和强度。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质量控制一直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控制的问题。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成分、施工工艺、质量检测等多个方面,探讨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材料选择及配比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的材料选择和配比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然而,一些施工方对材料的选择和配比并不严谨,导致混凝土质量不稳定。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确保材料的质量和配比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施工方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材料的配比,并定期进行原材料的检测和试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拌和不均匀问题混凝土拌和不均匀是导致混凝土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拌合时间过长或者搅拌方式不当会导致混凝土中的骨料和水泥未能充分混合,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优化搅拌设备和搅拌工艺,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此外,可以适当增加搅拌时间,并采用适量的掺合料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三、施工工艺问题混凝土施工工艺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

一些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工艺流程混乱等问题,导致混凝土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包括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科学控制施工进度,依据施工要求进行细致的现场管理,培训施工人员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施工。

四、养护不当问题混凝土在养护期间需要得到足够的湿润和温度保持,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然而,一些施工方对混凝土的养护不够重视,导致混凝土早期龄期强度发展不良,甚至出现开裂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施工方应加强对混凝土养护的管理,合理安排养护时间和养护方式,及时进行保养,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和适宜的温度。

五、质量检测问题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方对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并不重视,甚至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质量检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质量检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混凝土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混凝土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混凝土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混凝土是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胶凝材料、细骨料,粗骨料和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人造石材。

混凝土的质量归根结底必须严格控制两头:一头是混凝土供应商,必须提供高品质的混凝土;另一头是施工承包商,必须规范施工,按照要求养护。

一、混凝土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1)对混凝土技术重视不够观念上轻视商品混凝土技术,错误地认为商品混凝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严重影响混凝土技术进步。

混凝土实际上是用最简单的工艺制作的最复杂的体系,从表面上看混凝土就是由水泥、砂、石和水组成,另外加上适量的掺合料和外加剂。

经过由水泥、砂、石粒料级配,加水拌合而成。

但是由于混凝土在粒料级配和施工以及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空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出现一些非均匀性特征。

由于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性质不同,不同地区不同材料差异造成混凝土非特定的性质要求,就决定了在水泥混凝土制作、施工、硬化过程的复杂性。

(2)骨料质量差砂石中含泥量超标,导致混凝土骨料质量差,严重影响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料作用。

由于我国砂石存在含泥量过高、粒形很差,配级不良的问题,不仅浪费砂石资源,而且也造成用水量很大,严重影响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

同时,在一些地方砂石标准形同虚设,致使石子中泥块等软颗粒含量和砂子中含泥量大大超标,原料品质无法保证混凝土质量。

我国混凝土质量差的主要原因在于骨料的质量,骨料首先不是强度,重要的是使用中的级配和粒形良好的骨料,可以得到最小的用水量的拌合物。

(3)质量控制责任不明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检测责任不明,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未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规范施工。

当今施工现代化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是施工队伍素质差,野蛮施工、不讲职业道德,使得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不能与当代混凝土相适应,尤其表现在施工养护方面,未能按规定时间、方法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施工单位不适当地加快工程进度,追求施工速度,使得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

机制砂质量控制

机制砂质量控制

机制砂质量控制机制砂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机制砂的质量控制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机制砂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原材料选择1.1 原材料的选择标准机制砂的原材料主要由石子、河沙和矿渣等组成。

在选择原材料时,需要考虑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以及工程要求等因素。

首先,原材料的颗粒大小应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以确保砂浆的强度和稳定性。

其次,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应符合建筑材料的标准,避免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如需要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性能的机制砂。

1.2 原材料的检测方法为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颗粒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等。

颗粒分析可以确定原材料的颗粒大小分布,从而判断其适用性。

化学成分分析可以确定原材料的主要成分,以评估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物理性能测试可以评估原材料的密度、吸水性和强度等指标,从而判断其质量。

1.3 原材料的储存和保管储存和保管原材料是确保机制砂质量的重要环节。

原材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中,避免受潮和污染。

同时,应按照不同材料的特点进行分类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在储存和保管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原材料的质量,避免使用过期或受损的材料。

二、生产工艺控制2.1 生产设备的选择和维护机制砂的生产需要使用破碎机、制砂机等设备。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其性能和质量,确保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同时,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生产。

2.2 生产工艺的控制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石子和沙子的配比、破碎机的转速和制砂机的进料速度等参数。

合理的工艺控制可以保证机制砂的质量稳定。

同时,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机制砂的质量。

2.3 生产过程的记录和追溯为了确保机制砂的质量,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和追溯。

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操作,以便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机制砂应用常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机制砂应用常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机制砂应用常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摘要:当前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依旧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建设项目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混凝土,同时也需要开采大量的河沙。

但是,河沙的市场供应逐渐短缺,使得建设项目的工程进度受到阻碍,为此部分企业展开机制砂的制作,来缓解河沙供不应求的情况。

由于经验不足,使得机制砂应用于常规混凝土施工时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因此,本文针对该问题迅速研究相关的质量控制对策,希望能够帮助建设单位改善施工质量问题。

关键词:机制砂应用;常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在当前建筑项目的施工中,需要使用混凝土和机制砂。

当机制砂应用于常规混凝土中,施工单位需要通过控制相应指标来保证施工质量。

此外,机制砂的应用背景存在较为复杂的体系,其中与常规混凝土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将重新审视机制砂应用常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机制砂的相关概述所谓的机制砂,主要是指通过利用机械,将岩石颗粒进行破碎和筛分,使得岩石颗粒小于4.75毫米粒径。

当前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其带动了混凝土和机制砂的用量需求[1]。

然而正是因为过度的开采河床,使得河床出现了不良环境问题,这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背离,也不能稳定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此,需要通过科技的力量,采用机器和技术,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建设资源,而机制砂则是代替河沙的重要建筑资源。

此外,机制砂应用常规混凝土的工程,大多与水利水电工程和重大桥梁工程相关,这些工程对质量有着高标准和高要求,因此如何确保机制砂应用常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值得众多的学者进行探讨的课题。

二、机制砂应用常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分析(一)注重机制砂的质量控制要想控制机制砂的质量,就需要建设单位控制机制砂的生产工艺方法、细度模数、颗粒级配以及石粉含量,从这四方面来提高施工质量控制力度,以此保证机制砂在常规混凝土中的应用施工质量[2]。

1.注重控制机制砂的生产工艺机制砂的生产工艺主要是将爆破后的洞渣,倒入头破鄂机器中,再利用圆锥破和整形机器,将碎石进行相互碰撞和挤压,达到粒径规则的目的,并同时增加细沙的含量,来加大控制机制砂粒径大小的力度。

如何做好机制砂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如何做好机制砂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如何做好机制砂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发布时间:2021-06-17T14:38:19.91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作者:袁大军[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对长江河流的严格治理,以及对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的实施。

无锡建业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江苏无锡 214000摘要:随着国家对长江河流的严格治理,以及对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的实施。

合格天然砂的数量越来越少,更多的地区都开始使用机制砂作为替代品。

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由于矿资源的种类繁多,导致人工砂的品质也是多种多样。

文章主要对机制砂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提出分析意见,希望对大家生产中有所帮助。

关键词:机制砂;混凝土;试验室;质量控制引言对于商品混凝土公司试验室生产控制人员来说,习惯了用天然砂拌混凝土,和易性非常好。

由于人工砂的颗粒外形粗糙,细度模数一般在3.1~3.7之间,导致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的调整比较困难。

现在做商品混凝土,和易性必须拿捏的非常准,粘度要低,包裹要好,流动性要快,不离析,不泌水,石子悬浮于浆体,边缘不泌浆,自密实,不开裂。

对工人来说,不耙,不振,不加水。

否则工地上工人就会疯狂加水。

结合本人工作经验,简单分析做好机制砂拌制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要注意以下这些:一,原材的选择与质量验收1,市场上的机制砂种类是玲琅满目,品质也是参差不齐。

需要考察机制砂原材物料的抗压强度,不宜低于80兆帕。

避免土层过多,含泥过高或者风化石过多的原料。

尽量选择级配比较合理、粒型良好的机制砂,或者严格要求厂家在原料生产中控制好砂的级配。

另外,要避免一些不法商家,以次充好。

比如,在砂中掺入海砂,导致氯离子超标。

有的直接拿碎石料场的下脚料充当机制砂。

也要预防一些含泥高,风化岩过多的山砂充当机制砂。

2,验收时,正常检测机制砂的含泥量,压碎值,mb值及石粉含量,以及氯离子等。

有些机制砂看着挺干净,材质也正常,但氯离子却超标了。

这是在制砂过程中带入过多的絮凝剂造成的。

另外,目前的机制砂种类较多,应注意分仓堆放,区分不同种类,避免给生产控制带来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摘要:当今社会,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要想寻求进步,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的
采用也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十分常见的就是对于机制砂混凝土的采用。

由于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还未能进入成熟阶段,在质量控制上普遍还存在
着许多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文章主要论述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调查和
分析,总结出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在机制砂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中,不可避免
的一系列主要问题,并以此为依据,为了达到改善和优化的目的,提出针对性具
体措施,希望能够为机制砂混凝土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做出贡献,改善这一建筑
材料的使用质量和使用效果。

关键词: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控制;主要问题;具体措施
1、前言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一个飞跃式的进步,国家政府更加注重城市基础
设施的建设与施工,在工程量日益庞大的当今社会,生产与进步之下对于混凝土
等建筑材料所产生的需求就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建筑市场上流通的
天然砂石和混凝土配料数量越来越吃紧,也就进一步促使了机制砂混凝土等人工
材料大幅度推广,并且越来越显现出其优越性,被许多工程项目采用,同时,对
于已经完工的建筑物质量也并没有产生不利的影响。

2、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机制砂组成的特性,以及期间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就决定了这一建筑材
料的制作需要采用的操作流程比较简单,方便快捷,从而在成本和人工上要求较低。

与此同时,许多企业的观念比较传统,并没有引起对混凝土材料的重视,往
往在这一环节容易造成疏忽,并没有投入足够的心力,从而限制了机制砂混凝土
制作的质量以及技术进步[1]。

2.1将机制砂的生产过程过于简化以及理想化
就目前来看,许多建筑型企业在机制砂混凝土的使用上,所存在的一个普遍
问题就是过于简单的生产过程和流程。

从技术层面来讲,机制砂等人工材料的合
成虽然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快捷,但是对于标准和规范也是有着一套要求的,而这
些建筑型企业却并没有引起重视。

采用的较小规模生产流程局限性较大,操作的
水平与方法也比较粗糙,一味追求增加建筑材料的产量,往往会出现成品质量良
莠不齐的现象,反而是一种浪费,并且对于周边的自然环境也会造成较大的破坏,严重限制了机制砂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2.2不能正确识别出天然河砂与机制砂指标之间的差别
受到传统的天然砂土材料开采和运输模式的影响,许多企业对于人工砂石混
凝土材料的认识还不充足,造成意识混乱,无法正确辨别他们之间的区别,所指
定的生产制作方案必然会存在缺陷。

从技术指标这一角度来看,与传统天然砂土
材料不同的是,机制砂普遍的颗粒直径较小,更多的偏向于粉末状,在混合和配
比方面,必须要进行调整,否则就会影响到后期使用时所体现出来的性能。

这一点,国际上的研究更为全面,而我国的相关研究人员也已经针对这一方面,有了
一个初步的规范[2]。

2.3所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没能达到机制砂配制的特殊要求
由于社会进步之下,对于工程基础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规模也随之扩大,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通过人工手段所制作的机制砂混凝土得到了大力的应用,并且已经显示出其效果。

为了进一步规范市场现状,国家针对这一建筑材料的使
用,也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操作标准和价格规范,不仅涉及到行业的技术要求,对于材料的混合方式以及比例,也都根据其性能的不同,提供了不同的参考
方案。

虽然如此,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还是会有操作人员由于忽视机制砂配制的
特殊要求,一味的根据以往经验,不能结合先进的生产观念,导致所得成品质量
不达标,造成资源的浪费[3]。

2.4现行的研究与开发内容较为单一,无法完全满足生产需求
到目前为止,与国际形势相比,我国相关单位虽然已经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上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的来讲还是落后的。

主要体现在研究和开发的内容比较
单一,无法完全满足当下生产所提出的需要,更多的是关注机制砂混凝土在使用
过程中体现在凝固能力和抗压能力的效果,却没有考虑到现如今应当注重的是建
筑的多样化、功能化发展,导致生产所达到的目标比较基本,在时代日益进步的
今天,无法充分体现出其竞争优势,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4]。

2.5未能形成相对规范、细化的操作标准
普遍存在于我国新型人工建筑材料使用中的问题是,还没能形成相对规范、
细化的操作标准,不仅是在制作的性能指标要求上,还是在混合配比的设计方案上,都不够细致,操作起来可行性较差。

举例说明,衡量一种建筑材料能否完全
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应当从它的各方面性能来考虑,体重不仅要包括抗压性能、凝固性能、形变性能,还需要注重材料在配比时所采取的制作方案,这些要素都
是不容忽视的,但目前从行业的普遍践行和研究水平来看,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3、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改善的具体措施
3.1从生产的源头出发,扩大机制砂的制作规模
要想进一步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生产质量,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力度,就必
须首先从生产的源头出发,改善其流程,优化其技术水平,扩大机制砂的制作规模。

应当积极吸收国际上先进的生产方式与生产理念,打破常规,从传统的生产
方式中脱离出来,敢于创造和改革,结合我国的社会实际,重视机制砂制作的流
程与技术标准,根据职能的区别,做到责任分工明确,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合作,
发挥出最大的工作效用,加强对于机制砂制作的质量管理,争取全面提升这一人
工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5]。

3.2加强对于机制砂制作方面的宣传与引导
从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角度来说,必须充分重视这一问题,需得认识到问题存
在的根源,从整个行业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帮助建筑型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
员认识到机制砂混凝土材料制作的主要注意点,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念。

并且通过
高端型技术人才的带动,实现以点到面,更新必须的基础配置,从而提高这一材
料全行业的制作和应用水平,减少生产过程中对周边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响
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号召[6]。

3.3培养高端技术人才,致力于夯实从业人员知识基础
要想全面提高关于机制砂混凝土材料的使用水平,就必须培养高端技术人才,致力于好是从业人员的知识基础和理论水平,并且结合实际操作,最终构建一个
系统规范的技术操作标准体系。

不仅需要全面了解生产所需要的设备性能,还要
从材料的功能分类以及不同的使用需求方面出发,学会灵活变动,通过丰富的理
论基础改变不知变通,只相信经验操作的现状,实现更加先进、创新的新型材料
生产方式。

4、结束语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工建筑材料开始流通在市场中,并且由于其成本和质
量上显现出的优越性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导致其所占比重随之增加。

与此同时,不仅仅在于机制砂本身,根据这一产品所衍生出的各项附加产品,主要包括不同
性能和种类的混凝土材料,开始越来越多的在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和电力资源开采、交通道路的施工以及住宅建筑商得到体现,但与之相对的,仍然存在着一系
列无法忽视的弊端,这就导致对于机制砂混凝土实际使用的质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影响其最终使用效果。

针对这一情况,就更应当引起重视,投入更多的
心力,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以便进一步提高相关材料的使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J].温叶青.四川水泥.2016(12).
[2]强化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的有效对策[J].杨军.工程技术研究.2016(07).
[3]浅谈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J].刘安开.建材发展导向.2016(24).
[4]浅谈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J].张邦平,张育标,汪国光.绿色环保建材.2016(11).
[5]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王小东.江西建材.2017(13).
[6]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J].张玉永.工程建设.2017(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