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
农业病虫害防治指导方案范文(四篇)
农业病虫害防治指导方案范文农业病虫害是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了有效防治农业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保障农民的经济收益,以下是一份针对农业病虫害的防治指导方案。
一、种植合适的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质品种,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在选择种植品种时,要注意灌溉和肥料合理配比,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二、土壤改良合理调整土壤的pH值,保持土壤的适宜酸碱度,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另外,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农作物的抵抗力。
三、合理的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虫害的菌源,清除农田中的病虫害虫宿主植物,并配合绿色防控方法进行田间作业。
及时清理残留物和杂草,以减少病虫害的藏身之地,避免病虫害的扩散。
四、病虫害监测与诊断定期对农田进行病虫害的调查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诊断和防治。
通过农田调查,可以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分布情况,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五、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友好环境的防治方法,通过引入天敌、寄生病菌等生物调节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这种方法无污染,对环境无害,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六、合理施用农药在使用农药时,要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指导,注意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
为了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可以使用局部喷洒、局部涂抹等方法,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七、轮作和间作采用合理的轮作和间作方式,可以有效防治农业病虫害。
轮作和间作可以改变农田的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另外,轮作和间作也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营养状况,提高作物的生长能力。
八、农事防治利用农事措施防治农业病虫害,包括深翻土壤、轮茬、稀栽、薰蒸等。
这些农事措施可以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菌的滋生和繁殖,保持土壤的健康状态。
九、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农业病虫害防治需要不断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各级农业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病虫害的研究力度,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和解决方案,帮助农民高效、安全地进行农业病虫害防治。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案(3篇)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案为有效预防控制爆发性、迁飞性和流行性重大病虫害,减轻小麦病虫和农区蝗虫危害,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根据《省农业厅、省财政厅___〈省___年中央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项目实施方案〉___》要求,制定我市项目实施方案如下:指导思想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通过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和提高___化程度,突出小麦重大病虫害源头区、迁移扩散重灾区小麦主产区,针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和蝗虫等重大病虫防控,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综合防治,项目区实行整片、整村推进,带动区域性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有效控制病虫害蔓延,保障农业安全生产。
补助政策(一)补助范围1、小麦病虫害防治范围:全市总防治面积___万亩。
2、农区蝗虫防治范围:全市总防治面积___万亩,推广生物防治、生态控制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各县区参照市里的分配原则,落实到具体补助对象。
(二)补助标准。
小麦病虫害防治每亩补助___元,蝗虫防治每亩补助___元。
补助资金主要对病虫害源头区和重发区实施统防统治、应急防治的药剂和施药作业进行补助。
(三)补助对象。
实施病虫害防治作业的统防统治服务___和农民。
统防统治___包括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专业服务公司和基层农技服务___等。
重点补助全国百强服务___、省十佳服务___和省市优秀服务___。
(四)补助方式。
___万亩小麦病虫害防治和___万亩蝗虫防治,可采取资金补助,也可采取物化补助,由县级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确定。
采取资金补助的,要严格核实项目实施面积,并根据考核验收结果及时发放补助资金。
采取物化补助的,非应急状态时,农业、财政部门要切实做好统一招标采购工作,认真核实防治任务和相关服务协议,作业前及时将药剂分发到统防统治服务___或村组(农户)。
病虫害突发时,要做好应急物资的订购工作。
___实施各县区农业、财政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政策宣传,加强指导服务,严格资金监管,确保补助项目落实到位。
农业病虫害常见防治方案
农业病虫害常见防治方案农业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它们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保护作物健康生长,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农业病虫害防治方案,以期能帮助农民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土壤管理良好的土壤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农业病虫害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土壤管理措施:1.合理施肥: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根据作物的需求进行施肥,避免肥料过量或不足。
2.合理耕作:定期翻耕土壤,促进土壤通气和水分渗透,提高土壤质地和保持土壤湿润。
3.轮作休闲:通过轮作,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减轻土壤中害虫和病原菌的数量。
二、农业病害防治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面临着多种不同的病害威胁。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农业病虫害防治方案:1.病害监测:定期检查作物,注意观察病害的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并追踪病害的传播途径。
2.防治药剂的使用:根据病害类型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保持农药使用量的合理化。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病原菌等对有害生物进行生物防治,例如利用虫走蜈蚣来捕食害虫。
4.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残体,深翻土壤,及时垫草,在适当的时间浇水,避免土壤潮湿过久。
三、农业虫害防治农业虫害对农作物造成的破坏是无法忽视的。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农业虫害防治方案:1.采用防虫网:在农田周围设置防虫网,有效地阻止害虫进入农田。
2.诱虫与收集:通过放置诱虫剂和黏虫板,吸引虫害进入,并及时收集被吸引的虫害,减少虫害种群数量。
3.物理防治:例如使用陷阱捕捉害虫,利用光线或声波等设备驱除害虫。
4.生物防治:借助捕食性昆虫、益生菌等进行虫害生物防治。
四、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化学药剂是常见的防治手段之一,但合理使用化学药剂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1.选择适用的农药:根据病虫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适用的农药进行防治。
2.遵守使用规程: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施药,注意药剂的浓度和喷洒时间,避免过量使用。
三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三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第1章绪论 (3)1.1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性 (3)1.2 三农作物病虫害特点及防控策略 (4)1.2.1 水稻病虫害特点及防控策略 (4)1.2.2 小麦病虫害特点及防控策略 (4)1.2.3 玉米病虫害特点及防控策略 (4)第2章病虫害基础知识 (5)2.1 病害分类及发生规律 (5)2.1.1 真菌病害 (5)2.1.2 细菌病害 (5)2.1.3 病毒病害 (5)2.1.4 藻类和原生动物病害 (5)2.2 虫害分类及发生规律 (5)2.2.1 昆虫害 (5)2.2.2 螨类害 (6)2.3 病虫害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6)2.3.1 病原生物与有害动物的关系 (6)2.3.2 病原生物与寄主植物的关系 (6)2.3.3 有害动物与天敌的关系 (6)2.3.4 病虫害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6)第3章农业防治技术 (6)3.1 农业防治原理 (6)3.2 轮作与间作 (6)3.2.1 轮作 (7)3.2.2 间作 (7)3.3 土壤管理与施肥 (7)3.3.1 土壤管理 (7)3.3.2 施肥 (7)3.4 植株调整与修剪 (7)3.4.1 植株调整 (7)3.4.2 修剪 (7)第4章生物防治技术 (8)4.1 天敌昆虫的利用 (8)4.1.1 选择适宜的天敌昆虫 (8)4.1.2 天敌昆虫的繁殖与释放 (8)4.1.3 天敌昆虫与化学农药的协同应用 (8)4.2 病原微生物的利用 (8)4.2.1 筛选高效病原微生物 (8)4.2.2 病原微生物发酵生产工艺 (8)4.2.3 病原微生物应用技术研究 (8)4.3 植物源农药及其应用 (8)4.3.1 植物源农药的筛选与评价 (8)4.3.2 植物源农药提取与制备 (8)4.3.3 植物源农药应用技术 (9)4.3.4 植物源农药的环境安全性评价 (9)第5章化学防治技术 (9)5.1 农药种类及特点 (9)5.1.1 杀虫剂 (9)5.1.2 杀菌剂 (9)5.1.3 杀螨剂 (9)5.2 农药使用原则及方法 (10)5.2.1 使用原则 (10)5.2.2 使用方法 (10)5.3 农药抗性治理 (10)5.3.1 合理用药 (10)5.3.2 遗传多样性 (10)5.3.3 生物防治 (10)5.3.4 监测与预警 (10)第6章物理防治技术 (11)6.1 物理防治方法概述 (11)6.2 灯光诱杀 (11)6.3 颜色诱杀 (11)6.4 性信息素诱杀 (11)第7章三农作物主要病害防控技术 (11)7.1 稻瘟病防控技术 (11)7.1.1 品种选择与布局 (11)7.1.2 农业防治 (11)7.1.3 化学防治 (11)7.2 小麦条锈病防控技术 (12)7.2.1 品种选择 (12)7.2.2 农业防治 (12)7.2.3 化学防治 (12)7.3 玉米大小斑病防控技术 (12)7.3.1 品种选择 (12)7.3.2 农业防治 (12)7.3.3 化学防治 (12)第8章三农作物主要虫害防控技术 (12)8.1 水稻螟虫防控技术 (12)8.1.1 农业防治 (12)8.1.2 生物防治 (12)8.1.3 化学防治 (13)8.2 小麦蚜虫防控技术 (13)8.2.1 农业防治 (13)8.2.2 生物防治 (13)8.2.3 化学防治 (13)8.3 玉米螟虫防控技术 (13)8.3.1 农业防治 (13)8.3.2 生物防治 (13)8.3.3 化学防治 (13)第9章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技术 (14)9.1 病虫害监测方法 (14)9.1.1 田间调查法 (14)9.1.2 仪器监测法 (14)9.1.3 生物监测法 (14)9.2 预警技术及其应用 (14)9.2.1 气象预警技术 (14)9.2.2 模型预测技术 (14)9.2.3 人工智能预警技术 (14)9.3 病虫害信息化管理 (14)9.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14)9.3.2 信息传输与共享 (14)9.3.3 决策支持系统 (14)9.3.4 智能终端应用 (15)9.3.5 信息化技术在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案例 (15)第10章综合防治技术集成与应用 (15)10.1 综合防治技术原则 (15)10.1.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5)10.1.2 综合应用多种防治方法 (15)10.1.3 优先采用环保型防治措施 (15)10.1.4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15)10.2 技术集成与示范 (15)10.2.1 技术集成 (15)10.2.2 示范推广 (15)10.2.3 技术培训与普及 (16)10.3 防控效果评价与优化建议 (16)10.3.1 防控效果评价 (16)10.3.2 优化建议 (16)第1章绪论1.1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性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相关推荐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精选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
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1为了做好2022年小麦春季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95%以上,综合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二、防控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分类指导、节本增效”的原则,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适时组织应急防控,抓住重点地区、重大病虫、关键时期,指导开展综合防治,强化科学用药、减量用药,实现小麦病虫害防治“两增两减”,保障小麦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
三、防控重点以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麦蚜为重点,密切关注白粉病、麦蜘蛛。
四、防控措施(一)返青拔节期。
以防治小麦条锈病、纹枯病为重点,挑治蚜虫和麦蜘蛛。
加强小麦条锈病病情监测,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防治策略,减少菌源外传,延缓蔓延扩散。
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并且做到同类区域全覆盖。
防治药剂可选用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丙唑-戊唑醇、氰烯-戊唑醇、烯肟-戊唑醇等。
同时兼防纹枯病、白粉病、麦蚜、麦蜘蛛等病虫害。
当纹枯病病株率达到10%时,可选用井冈-腊芽菌、噻呋酰胺、戊唑醇、丙环唑、烯唑醇、井冈霉素、多抗霉素进行防治。
当白粉病病茎率达到15%-20%或病叶率达到10%时,可选用环丙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戊唑醇、氟环唑、烯唑醇、咪鲜胺、醚菌酯、烯肟菌胺等进行防治,严重发生田块应隔7-10天再喷1次。
常见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常见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农作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各种病虫害常常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带来威胁。
为了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丰收,农民需要掌握常见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本文将就几类常见农作物的病虫害进行介绍和防治措施的探讨。
一、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1.稻瘟病:及时选用抗性好的品种,栽培中注意间作和轮作,增强土壤肥力,避免连作。
施用有机肥料,强调合理用药,及时病情发生即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2.稻飞虱:调整播种期以避开飞虱迁飞高峰期,加强环境管理,适时灌水,合理施肥,利用黏虫板等无药害的控制方法。
对密植的水田进行适当的农事措施,如杂草清除。
3.稻瘿蚊:及时清理田间雨水积水,及时收割和处理稻草,防止瘿蚊繁殖。
根据不同发生期采用生物和化学控制方法,同时选择抗性强的品种。
二、小麦病虫害防治方法1.白粉病:采用间作和轮作,加强冬灌和春灌,加强土壤肥力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害的传播。
若发生病害,及时喷洒农药治疗。
2.赤霉病:采用抗病品种和病害防控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是防治赤霉病最有效的途径。
同时,定期监测病情,预警病情发展,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3.蚜虫:及时清理沟渠和农田杂草,减少蚜虫的滋生和传播。
引入天敌控制蚜虫,如瓢虫等。
如发生严重的蚜虫害,可以适量使用化学农药进行治疗。
三、玉米病虫害防治方法1.玉米斑点病:选用高抗性品种,及时清理田间杂草,杂交种抗病性好,密植尽量采用精栽插。
在发病初期,可使用草铵盐、苯菌灵等农药进行喷洒,进行有效的病害防控。
2.玉米螟虫:采用综合预防控制措施,包括限期播种、轮作、间作、清除桔梗、虫源区清除等。
对于轻度发生的玉米螟虫,可以使用生物农药,如杀虫菌进行控制。
3.玉米象甲:加强农田管理,注意留有差价、清除桔梗,并及时采取灯虫器、诱虫剂、人工悬挂黏贴板等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治。
综上所述,不同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所不同,但常见的防治措施都包括选择抗病虫品种、合理种植管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手段。
防治虫害实施方案
防治虫害实施方案
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
防治虫害,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防治虫害实施方案的建议: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病原体等天然生物因素来控制害
虫的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或者利用天敌的繁殖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减少害虫的侵害。
通过科学
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保持土壤的肥力平衡,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减少害虫的发生。
3.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可以减少害虫的侵害,提高农作物
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培育抗病虫害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4. 合理轮作,合理轮作可以减少害虫的滋生和传播。
通过合理轮作,可以减少
害虫的寄主植物,减少害虫的数量,降低害虫的危害。
5.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害虫的侵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过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害虫的侵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害虫的危害。
综上所述,防治虫害实施方案需要综合运用生物防治、合理施肥、种植抗病虫
害品种、合理轮作和定期监测等方法,才能有效地防治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希望农民朋友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防治虫害的实施方案,共同维护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2024年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工作方案
2024年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工作方案
一、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工作。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体系,加大对各类病虫害的监测力度,提高疫情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推广绿色防治措施。
加强对生物防治、低毒化学农药的推广应用,并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绿色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
三、加强病虫害综合治理。
通过综合利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手段,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四、加强对病虫害病原的研究。
加大对病虫害病原的研究力度,通过深入研究了解病虫害的传播机理和发病规律,为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五、优化疫情防控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的疫情防控服务体系,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形成完善的疫情防控服务网络,确保病虫害的及时控制和管理。
六、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疫情防控意识和能力,促进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七、加强疫情防控技术支持。
加大对疫情防控技术研发和培训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技人员的技术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支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更加高效。
八、强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
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要强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制定细化工作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达到疫情防控的效果。
九、加强对农民疫情防控意识的引导。
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农民疫情防控意识的引导,倡导农民树立预防意识,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共同维护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
2024农业病虫害防治指导方案
2024农业病虫害防治指导方案2024年农业病虫害防治指导方案引言农业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的常见问题,给农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我们制定了2024年的农业病虫害防治指导方案。
本方案将从预防、监测、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病虫害问题。
一、预防措施1. 合理膜覆种植:适时进行农作物膜覆种植,减少病虫害的传播,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进行种植,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3. 土壤管理: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肥力和水分平衡,提高作物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侵害。
二、监测措施1. 定期巡查:定期巡查农田,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症状,做好记录和报告。
2. 使用诱捕器和粘虫板:安装诱捕器和粘虫板,吸引和捕捉病虫害,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和分布情况。
3. 建立监测网络:建立农业病虫害监测网络,及时收集和传输病虫害信息,提供决策依据。
三、诊断措施1. 实施病虫害诊断技术培训:培训农民和技术人员掌握病虫害的诊断技术,加强病虫害的鉴定和诊断能力。
2. 建立病虫害诊断实验室:建立农业病虫害诊断实验室,提供病虫害样品的鉴定和诊断服务。
3. 加强病虫害信息共享:建立农业病虫害信息平台,促进病虫害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四、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寄生虫等生物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2. 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注意农药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3. 生物技术防治:研发和应用农业生物技术,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
4. 栽培管理:加强作物的栽培管理,如适时修剪病虫害部位,清除病虫害的死体和卵,控制病虫害的传播。
结语本方案旨在通过预防、监测、诊断和防治等措施,全面提升农业病虫害防治的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农民、科研人员和政府的合作,我们相信农业病虫害问题将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解决。
病虫害的防治方案
病虫害的防治方案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方案。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病菌或凤鸟等自然敌害因子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通过增加天敌种群数量,达到控制病虫虫害的目的。
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1. 引入天敌:例如引入可食用害虫的天敌,如对虫食迷天粉蝶幼虫有天敌的杆菌,可实现天敌控制病虫害。
2. 使用寄生虫:如利用寄生虫对害虫幼虫进行寄生,达到控制害虫种群的目的。
3. 利用微生物:利用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对病原菌进行控制,如利用枯草杆菌防治棉花大斑病。
二、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包括:1. 温度控制:通过调节温度,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例如,高温处理可以杀死病原菌、杀虫害的卵和幼虫。
2. 防护措施:例如利用遮阳网、网眼布等掩盖作物,防止昆虫、病菌入侵,起到防护作用。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化学防治是目前常用的防治方法,但也需要注意控制使用量和使用方式,避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
常用的化学防治方法包括:1. 农药喷洒:选择适当的农药,按照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喷洒,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2. 熏蒸处理:通过熏蒸处理来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使用熏蒸剂可以消除土壤中的病虫害。
四、栽培管理栽培管理是防治病虫害的基础,是从病虫害发生的源头入手,采取一系列合理的栽培措施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常用的栽培管理方法包括:1. 选择抗病虫品种:选择具有抗病虫性的品种进行种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清除病虫害源:及时清除田间的病虫害源,如锄除病虫害的病株或虫害的卵。
3. 合理施肥:科学施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提高作物的免疫力,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4. 喷灌管理:合理调节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避免作物因过湿而易于发生病虫害。
2024年病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形势逐渐变得严峻。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2024年,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病虫害防治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控工作。
1.加强灾情监测和预警基于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季节特点,加强灾情监测和预警工作,建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网络,及时、准确地掌握灾情和发展趋势。
通过科学评估和预警,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减少农作物产量损失。
2.优化农业技术措施针对不同的农作物和病虫害类型,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
如合理选用抗病虫害品种,掌握符合农作物需求的种植密度和间隔时间,利用物理阻隔、生物控制、化学防控等综合手段,提高病虫害的防控效果。
3.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病虫害防治的意识和能力。
组织专家进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培训和示范,向农民介绍先进的防治方法和技术,指导他们使用农药的方法和技巧,增加农民自身的防治能力。
4.严格农药管理加强农药管理和使用,切实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严格执行农药使用许可制度,建立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对农药的质量监管和检测。
鼓励绿色农药和生物农药的研发和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鼓励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如利用昆虫、鸟类等天敌控制害虫数量,加强农田生态系统的建设,减轻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6.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借鉴和学习国际先进的病虫害防治经验和技术。
与有关国家和组织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分享中国病虫害防治的成果和经验,提高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平。
总结起来,2024年的病虫害防治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加强灾情监测和预警、优化农业技术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严格农药管理、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控效果,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制定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控方案至关重要。
一、病虫害监测1、设立监测点在农田中合理设置多个监测点,涵盖不同的种植区域和作物品种。
监测点应具备代表性,能够反映整个农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
2、定期巡查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监测点进行巡查,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叶片颜色、植株形态等,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早期迹象。
3、利用现代技术结合使用昆虫诱捕器、孢子捕捉仪等设备,以及遥感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现代手段,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病虫害分类与识别1、常见病虫害熟悉本地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如稻瘟病、小麦锈病、玉米螟、棉铃虫等。
了解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危害症状。
当发现疑似病虫害时,通过对比样本、查阅资料或请教专家等方式,准确诊断病虫害的种类,为后续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三、农业防治1、合理轮作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病虫害发生规律,实行轮作制度,减少病虫害的寄主和积累。
2、选用抗病虫品种在种植前,选择经过选育的抗病虫优良品种,提高农作物自身的抗性。
3、科学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增强农作物的长势和免疫力,避免过度施肥导致植株徒长,易受病虫害侵害。
4、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株、残叶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越冬场所。
四、物理防治1、人工捕捉对于个体较大、活动能力较弱的害虫,如金龟子、地老虎等,可以进行人工捕捉。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田间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蛾类、甲虫类等害虫。
3、色板诱杀针对有特殊颜色偏好的害虫,如蚜虫、白粉虱等,悬挂黄色或蓝色粘虫板进行诱杀。
4、防虫网隔离在蔬菜、花卉等种植区域覆盖防虫网,阻止害虫的侵入。
五、生物防治1、保护天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和利用害虫的天敌,如瓢虫、草蛉、赤眼蜂等,维持农田生态平衡。
2、利用微生物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等,防治病虫害。
防治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措施
防治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措施病虫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农作物的健康和丰收,农业生产者需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和方法。
一、优良品种的选育选择抗病虫害性状良好的品种是防治病虫害的首要措施。
通过育种方法,培育出对某些特定病虫害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能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这需要农业科研人员根据不同地区的病虫害情况,通过杂交育种、转基因技术等手段选育出抗病虫害品种,提高作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二、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1. 种植病虫害健康种苗:通过合理来源和消毒的种子,以及健康的苗木培育饲养,能够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发生。
2. 合理的农田整地和间作制度:农田整地要平整,保持土壤肥沃,并合理选择作物的间作制度,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增加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
3. 适宜的灌溉和施肥措施:适量的灌溉和施肥是保持作物生长健康的重要因素。
过量的灌溉和施肥容易导致根部病虫害的发生。
因此,农业生产者应根据作物的需水需肥量进行合理的灌溉和施肥,以维持作物生长的健康。
三、生物防治病虫害生物防治病虫害是利用天敌、寄生蜂、真菌等生物体,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通过引入和培育天敌和寄生蜂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传播,可以有效地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四、化学防治病虫害化学防治病虫害是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农业生产者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按照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对作物进行喷洒或施药。
但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农业生产者需要注意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遵守使用农药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综合防控病虫害的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不同地区和不同作物的病虫害形势各异,农业生产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科学的防治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手段,才能更好地控制病虫害,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害虫预防行动方案范文(三篇)
农业害虫预防行动方案范文一、背景和目标: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了许多农业害虫的爆发性增长和传播,严重威胁了农作物的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预防农业害虫的破坏,保护农作物的安全和产量,制定____年农业害虫预防行动方案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
本行动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综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害虫的侵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行动计划:1. 害虫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害虫监测和预警系统,通过定期调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掌握害虫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为害虫的防治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和预警信息。
2. 生物防治措施加强对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培育和引进天敌和寄生虫等天然控制剂,如昆虫调节剂、真菌、细菌等,利用它们的天然优势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和传播,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
另外,加强生物防治的培训和推广,使农民更好地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3. 物理防治措施采用物理隔离、陷阱、降低温度、杀灭害虫卵等物理防治措施来减少害虫的损害。
在农田中设置诱捕器和陷阱,吸引和捕杀害虫,减少害虫的数量。
使用隔离网等物理隔离措施,阻止害虫的进入。
此外,利用高温、低温等物理因素,对害虫及其卵、幼虫进行灭活,减少害虫数量。
4. 化学防治措施制定科学的化学防治方案,并确保农民正确使用农药和严格按照剂量和频次进行喷洒。
加强农药的质量监管,严禁使用劣质农药和超标农药。
同时,推动绿色农药和无残留农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
5. 教育宣传和培训加强农民的害虫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的自我防治能力。
开展农业害虫防治的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害虫危害的认识,增强农民的防治意识,促进农民合理使用农药,采取措施预防害虫的侵害。
6.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害虫防治经验,提高中国农业害虫防治的能力和水平。
参与国际会议和研讨会,与国际同行交流,加强农业害虫防治的研究和合作。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及方法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及方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农民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病虫害的严重程度会对作物产量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注意事项和方法:1.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是预防病虫害的第一步。
从种子开始,选择耐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可以降低患病虫害的可能性。
2. 合理施肥:适当施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免疫力,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肥或缺少营养素造成作物生长不良,易受病虫害侵袭。
3. 巨量加水烫种:在种植前,可以使用巨量加水烫种的方法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种子携带病菌或虫卵的风险。
4. 种植均匀留适量间隔:在种植过程中,注意保持作物之间的适当间隔,避免过于密集,利于阳光透射和通风,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5. 病虫害监测及早期防治:定期巡视田间,及早发现病虫害的迹象,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使用黄板、黄挂、黄碟等诱虫工具,吸引病虫害为害。
6. 生物防控: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例如使用种植上有害虫天敌的蔬菜作物均匀控虫,在发现害虫后及时采取生物防治措施。
7. 药剂防治:温和有效的药剂可以用于防治病虫害。
在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滥用农药。
8. 密植轮作:采用密植轮作的方式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
由于密植作物叶片间距较小,可以减少病虫害传播的机会。
9. 土地清理和消毒:在农作物收割后,及时进行地面和周围环境的清理,避免病虫害滋生。
清理完毕后,可以进行土地消毒,杀灭潜伏在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
10. 综合防治:采取综合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例如合理配套使用抗性品种、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综合应用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总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农民种植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通过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合理施肥、早期防治等措施,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汇总(一)
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汇总(一)引言概述:防治病虫害是农作物种植和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汇总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以帮助农民有效应对各类虫害和病害。
正文内容:一、预防措施1. 选择抗病虫种植品种,如抗病性强的农作物品种,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机率。
2. 农田内保持整洁,及时清理病虫害源,如秸秆、残茬等,减少虫害滋生的场所。
3. 种植轮作,减少病虫害在土壤中的积累。
4. 合理施肥,保持作物的生长旺盛,增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5. 使用无污染的农业资材,避免农药残留对生态环境和作物的负面影响。
二、生物防治1. 利用天敌,如蜘蛛、捕食性昆虫等,控制病虫害的数量。
2. 使用昆虫性病原微生物,如芽胞杆菌、白僵菌等,对虫害进行生物防治。
3. 利用病毒生物农药,如病毒颗粒、病毒悬浮液等,感染虫害并控制其繁殖。
4. 制作诱捕器,吸引病虫害进入诱捕器内,从而减少它们对作物的危害。
5. 使用微生物制剂,如板蓝根菌、木霉菌等,通过竞争、致病等机制控制病害的发生。
三、物理防治1. 利用陷阱、粘虫板等物理陷阱,捕捉和监测病虫害。
2. 进行地面铺盖,如覆盖黑色塑料膜、种草布等,遮挡病虫害的入侵。
3. 进行人工捕捉和摧毁,如手捕、捕虫灯等,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
4. 利用高温、低温等物理手段,控制病虫害的存活和传播。
5. 使用物理防治设备,如喷雾器、微粒剂等,喷洒农药和生物农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四、化学防治1. 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如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2. 控制农药使用量,避免过量施用造成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3. 使用农药时注意防护,佩戴防护服和呼吸器具,减少对人身的危害。
4. 定期更换农药种类,并进行轮换使用,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5. 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范,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避免误用和滥用。
五、综合防治1. 结合预防、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防治手段,制定综合防治方案。
防治病虫害的措施(一)
防治病虫害的措施(一)引言概述: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的一大难题,它们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防治病虫害,农民和农业专家们总结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防治病虫害的措施(一),包括增强作物抗病虫能力、灭杀病虫害的手段、保持农田环境卫生、定期检查病虫情况和控制病虫害传播途径。
正文:一、增强作物抗病虫能力1. 选择抗病虫品种:选用抗病虫品种是预防病虫害的首要步骤,经过选育的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能够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2. 种植绿肥作物:绿肥作物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养分和水分含量,增强农作物的免疫能力,从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3. 合理施肥:根据农作物的需要,合理施肥可以保持作物的生长健康,并提高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4. 调整作物密度:通过合理调整作物的密度,可以避免作物间的过于拥挤,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的机会。
5.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虫害源,如枯叶、病体等,使病虫害无法繁殖,从而减少害虫的发生。
二、灭杀病虫害的手段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菌等生态措施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这种方法能够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但需遵循使用农药的技术规范,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的伤害。
3.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手段,如粘虫板、黄色粘质液、灯光等,吸引和捕捉病虫害,减少其对农作物的危害。
4. 栽培措施防治:采取合理的栽培措施,如适度修剪枝叶、整地、松土等,改善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 防治措施组合:根据具体病虫害的情况,采取多种措施的组合进行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三、保持农田环境卫生1. 农田清洁:及时清除杂草、残株残茬等有害物质,保持农田的清洁整洁,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2. 病害虫害物处理:将病虫害源进行彻底的销毁或深埋,在处理过程中注意防止二次污染。
3. 病虫害防治设施的清洁:对防治病虫害的设施进行定期清洁,如温室内的排水沟、病虫害监测设备等,以防止病虫害在设施中滋生。
农业害虫预防行动方案范本(三篇)
农业害虫预防行动方案范本农业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严重,为了有效预防农作物受到害虫的侵害,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行动方案。
首先,定期进行田间巡视,及时发现害虫的踪迹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其次,保持田间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杂草和病虫害植株,减少害虫的滋生和繁殖环境。
另外,选择病虫害防治作用较好的农药,并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剂量使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农业害虫预防还需要注意农作物的轮作和间作,避免同一种作物长时间连续种植。
此外,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侵害。
加强田间管理,如及时修剪树枝、修整果园、清除残茬等,可以减少害虫的避食和避寄地。
采用害虫信息化管理技术,监测害虫种群的密度和分布,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另外,引入天敌和天敌调节剂进行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寄生虫一方面限制害虫种群的增长,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防治成本。
如果害虫已经大面积爆发,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措施是必要的。
但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人畜禽禁食农作物的时间,保护好水源、健康和生态环境。
此外,要根据农作物的成长周期和天气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施药时间和方式,提高防治效果。
综合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农作物受到害虫的侵害,减少农作物的损失,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只有农民们在日常农作业中重视害虫防治工作,才能切实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农业害虫预防行动方案范本(二)____年农业害虫预防行动方案摘要:本文提出了____年农业害虫预防行动方案,旨在通过综合手段,加强农业害虫的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增加。
方案主要包括农业害虫监测体系建设、预警系统构建、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宣传教育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实施该方案,可以提高农业害虫预防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背景农业害虫是农作物生产中的重要威胁之一,它们会导致农作物减产、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篇一」近年来,随着种植制度和耕作方式变化,小麦茎基腐病呈逐年快速加重趋势,已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对粮食生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小麦茎基腐病防治,重点要落实预防措施,抓好保健栽培防病、药剂“一拌一喷”等关键环节,控制病菌前期侵染,降低后期发病程度。
具体防治技术方案如下。
一、加强保健栽培防病(1)选用抗耐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有效措施,各地要根据近年田间观测和抗性鉴定情况,选择种植适合当地条件的小麦茎基腐病抗耐病品种,或抗逆性强的品种。
(2)合理轮作。
常年发病较重的小麦-玉米连作区,每隔2~3年,玉米与大豆、棉花、花生、蔬菜等作物进行轮作,切断菌源连续积累的途径,降低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危害。
重病田改种大豆等经济作物。
(3)适当深翻。
小麦—玉米连作秸秆还田地块,秸秆尽量打碎腐熟还田,播前土壤深翻,深度约30厘米左右,将表层秸秆或残留物翻至土层下,压低病原菌基数,降低病害发生危害。
每隔3年深翻一次。
(4)适期晚播。
各地应根据当地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和天气情况,适当推迟小麦播种时间5~10天,晚播地块需要适当加大播种量并控制播种深度,适宜的播种深度为3~4厘米。
(5)精耕细管。
土地深翻后,耙细整平。
合理施肥,忌偏施氮肥。
天气干旱有利于发病或加重病情,田间管理中需注意及时浇水。
盐碱地区采用深层地下水浇地易导致发病加重,宜采用地表水灌溉。
二、加强种子处理秋季小麦播种后至越冬前是小麦茎基腐病菌侵染的关键时期,采取种子包衣或拌种处理是有效预防发病的关键。
可结合小麦其他病害的预防,选用含有咯菌腈、戊唑醇、种菌唑、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胺等成分的药剂进行种子处理,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兼治效果。
如采用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戊唑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或吡唑醚·灭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包衣或拌种处理小麦种子,在防治小麦散黑穗病或纹枯病的同时,对小麦茎基腐病也有较好的兼治效果。
另据田间部分省试验结果,如三氟吡啶胺等一些新型药剂防效较好,各地可在进一步试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示范应用面积。
三、加强返青期施药预防在小麦返青早期施药可进一步控制茎基腐病的危害。
可结合小麦纹枯病等苗期其他病害的防治,可选用含有戊唑醇、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嘧菌酯等成分的药剂喷施小麦茎基部。
如采用戊唑醇、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嘧菌酯、甲基硫菌灵、氰烯·己唑醇、氰烯·戊唑醇等喷雾预防返青期纹枯病、白粉病等的同时,可起到兼防茎基腐病的效果。
同时,施药时注意调低喷头高度和方向,适当加大用水量,重点喷小麦茎基部,防治效果更为明显。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篇二」根据全国农技中心会同有关专家分析预测,20xx年全国玉米病虫害发生重于常年,东北、华北地区玉米螟、粘虫、地下害虫、大斑病为害重,黄淮海地区玉米螟、棉铃虫、二点委夜蛾、褐斑病发生突出,西北和西南地区棉铃虫、蚜虫、叶螨、粘虫、小斑病发生普遍,预计发生面积10.8亿亩次。
为做好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90%以上,病虫害总体防治效果8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6%以上。
进一步扩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面积。
二、防控策略针对玉米不同种植区域和生育期的重点病虫害,优先选用抗耐病虫品种,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突出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实施秸秆粉碎还田、种子处理、苗期病虫害防治、赤眼蜂防螟和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实现节本增效,保障玉米生产安全。
三、防控措施(一)不同区域防控重点1.北方春播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地下害虫、二、三代黏虫、大斑病、茎腐病、玉米线虫矮化病、灰斑病。
2.黄淮海夏播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棉铃虫、二代黏虫、玉米蚜虫、二点委夜蛾、蓟马、茎腐病、南方锈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小斑病。
3.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二、三代黏虫、纹枯病、大斑病、灰斑病、穗腐病。
4.西北玉米区:重点防控地下害虫、玉米蚜虫、叶螨、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茎腐病和大斑病。
(二)主要病虫防治技术措施1.玉米螟: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灭卵。
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制剂,或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与甲维盐复配喷施,提高防治效果,兼治蚜虫和红蜘蛛等害虫。
2.地下害虫及蓟马、蚜虫、灰飞虱等苗期害虫:利用噻虫嗪、溴氰虫酰胺等药剂进行种子处理。
3.根腐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等:选用抗病品种。
利用咯菌腈?精甲霜悬浮种衣剂或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
4.玉米叶斑类病害: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
在玉米心叶末期,喷施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井冈霉素A等药剂,视发病情况隔7至10天再喷一次,褐斑病重发区在玉米8至10叶期用药防治。
与芸苔素内酯等混用可提高防效。
5.玉米纹枯病: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
发病初期可剥除茎基部发病叶鞘,结合喷施井冈霉素A等生物农药,或菌核净、烯唑醇、代森锰锌等药剂,视发病情况隔7至10天再喷一次。
6.玉米蚜虫:玉米抽雄期,蚜虫盛发初期喷施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等药剂。
7.玉米叶螨:及时清除田边地头杂草。
点片发生时,选用哒螨灵、噻螨酮、克螨特、阿维菌素等喷雾,重点喷洒田块周边玉米中下部叶背及地头杂草。
8.棉铃虫:产卵初期释放螟黄赤眼蜂灭卵,或卵孵化盛期喷洒苏云金杆菌制剂、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
9.二点委夜蛾:深耕冬闲田,播前灭茬或清茬,清除玉米播种沟上的覆盖物。
药剂防治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可采用喷雾、毒饵诱杀和撒毒土等方式。
四、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技术(一)秸秆处理、深耕灭茬技术。
采取秸秆粉碎还田、深耕土壤、播前灭茬,破坏病虫适生场所,压低病虫源基数。
(二)成虫诱杀技术。
在害虫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诱杀,对玉米螟越冬代成虫可结合性诱剂诱杀。
(三)种子处理技术。
根据地下害虫、土传病害和苗期病虫害种类,选择适宜的种衣剂实施种子统一包衣。
(四)苗期害虫防治技术。
根据苗期二代黏虫、蓟马、灰飞虱、甜菜夜蛾、棉铃虫的发生情况,选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杀虫剂喷雾防治。
使用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农药,以免发生药害。
(五)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
心叶末期,统一喷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玉米螟幼虫;根据中后期叶斑病、穗腐病、玉米螟、棉铃虫、蚜虫等害虫的发生情况,混喷杀虫剂和杀菌剂,控制后期叶斑病和玉米螟、棉铃虫、蚜虫等病虫。
推广使用高秆作物喷雾机和飞防技术,提升中后期防控作业能力。
(六)赤眼蜂防虫技术。
在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等害虫产卵初期至卵盛期,每亩放蜂1.5万至2万头,每亩设置3个至5个释放点,分两次统一释放。
不同地区应选用当地优势蜂种,提高防效。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篇三」20xx年东亚飞蝗、西藏飞蝗和亚洲飞蝗预计总体中等偏轻发生,北方农牧区土蝗总体中等发生。
其中,东亚飞蝗在环渤海湾、沿黄滩区、华北内涝湖库区局部偏重发生,亚洲飞蝗在新疆阿勒泰、塔城、伊犁等沿湖、沿河区域局部偏重发生,西藏飞蝗在金沙江、雅砻江、雅鲁藏布江等河谷地区局部偏重发生,北方农牧区土蝗在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等偏重发生,局部可能出现高密度蝗情。
为有效应对蝗虫灾害,特制订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围绕“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迁入蝗虫不二次起飞”的总体目标,飞蝗达标区处置率达100%,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达到90%以上,生物防治占70%以上;土蝗达标区处置率达7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占70%以上,生物防治占70%以上。
二、防控策略建立“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贯彻“改治并举”的治蝗工作方针,加强蝗情动态监测,优先采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在高密度发生区及时开展化学应急防治,科学选药,精准施药,推动蝗虫灾害的可持续治理。
三、防控措施(一)防控重点区域1.东亚飞蝗。
重点防控区域为环渤海湾蝗区、黄河中下游部分滩区、华北和黄淮内涝湖库区及华南、海南局部蝗区。
2.亚洲飞蝗。
重点防控区域为新疆阿勒泰、塔城、伊犁和阿克苏、巴音布鲁克等以及中哈边境地区,黑龙江、吉林的苇塘湿地等。
3.西藏飞蝗。
重点防控区域为四川、西藏、青海的金沙江、通天河、雅砻江、雅鲁藏布江等河谷地带。
4.农牧交错区土蝗。
重点防控区域为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天山北部和东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吉林和辽宁西部、黑龙江中西部等地区。
5.黄脊竹蝗。
重点防范区域为云南普洱、西双版纳等中老、中越、中缅边境地区。
6.沙漠蝗。
重点防范区域为西藏、云南等中尼、中印、中缅边境地区。
(二)防治指标与适期飞蝗的防治指标为0.5头/m2,北方农牧交错区土蝗的防治指标为10头/m2,防治适期为蝗蝻2~4龄盛期。
(三)主要技术措施1.监测预警坚持“系统监测与蝗区普查相结合、无人机侦察与人工踏查相结合”,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密切监测蝗虫发生动态,重点监测群居型飞蝗蝗群,准确掌握外来入境蝗群的“第一落点”和迁入、扩散路径,明确发生期、发生密度、区域范围,发现大面积蝗情要及时发出预警预报信息,并第一时间上报。
2.防控技术(1)生态控制技术:改造蝗虫孳生地,压减适生地面积,改造生态环境,抑制蝗虫发生。
针对飞蝗常发区,沿海蝗区采取蓄水育苇和种植苜蓿、紫穗槐、棉花、冬枣等蝗虫非喜食植物;滨湖和内涝蝗区结合水位调节,采取造塘养鱼或上粮下鱼、上果下鱼模式;河泛蝗区实行沟渠路林网化,改善滩区生产条件,搞好垦荒种植和精耕细作,或利用滩区豆科牧草;川藏西藏飞蝗发生区可种植沙棘。
针对北方农牧交错区土蝗常发区,可通过垦荒种植、减少撂荒地面积,春秋深耕细耙等措施,破坏土蝗产卵适生环境,压低虫源基数,减轻发生程度。
(2)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在中低密度发生区(飞蝗密度在5头/m2以下和土蝗密度在20头/m2以下)和生态敏感区(包括湖库、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禁止或限制使用化学农药的区域),优先使用蝗虫微孢子虫、金龟子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防治,合理使用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在新疆等农牧交错区,也可以采取牧鸡牧鸭、招引粉红椋鸟等进行防治。
在水库、水源等生态敏感区可降低防治指标,在2~3龄盛期采用蝗虫微孢子虫等生物防治措施。
必要时,在周边建立隔离带进行药剂封锁。
(3)化学药剂防治技术:主要在高密度发生区(飞蝗密度5头/m2以上,土蝗密度20头/m2以上)采取化学应急防治。
可选用高氯·马、高效氯氰菊酯、马拉硫磷等农药。
在集中连片面积大于500公顷以上的区域,提倡进行农用飞机防治,推广精准定位施药技术,确保防治效果。